记得之一次看见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在学校公选课的课堂上,本来以为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老电影,没想到画面刚出来我就完全被吸引住了,下课之后找了完整的片源还安利给了很多朋友看。对于那个学期,我的印象已经不多,但是这部电影,一直让我记到了现在。
《青木瓜之味》讲述的是一个名为梅的女佣的成长故事。50年代的越南,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中,百姓苦不堪言,年幼的梅被送进一家大户人家当女佣,善良天真的她在东家目睹了老太太和太太充满悲剧的婚姻后,也从中得以成长,不愿委曲求全,而是勇于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事实证明,勇敢是摆脱旧观念的更好方式,梅最后也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这部电影主要是以三代女性的婚姻观为主线来体现当时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传统与现代冲突的现象。在当时候的世界影坛史上,来自东南亚的作品屈指可数,出众的导演更是寥寥无几,而陈英雄作为一个年轻的亚裔导演,带着自己的长片处女作《青木瓜之味》横扫世界影坛,获得戛纳电影节更佳处女作 "金摄影机奖"、法国凯撒奖更佳外语片奖,美国奥斯卡"更佳外语片奖"提名。就算是现在,《青木瓜之味》在国际影坛上面的影响力也是令很多电影作品望尘莫及,陈英雄的电影创作手法也对现在的影视 *** 产生很大的影响。
《青木瓜之味》让我赞叹不已的点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六点。
1、 镜头运用灵活
作为一个文艺片,《青木瓜之味》不像一般文艺片一样喜欢运用固定镜头或者特写镜头来展示画面,它有很多的移动镜头和长镜头。
我印象中很深刻的一个移动长镜头就是在片头太太把梅带进家里交给老仆人。镜头一路上都是跟着两个人的行动路径,为我们展示了越南街道和太太家的构造。这种很流畅的长镜头表达让我们很容易置身其中,激发观众和电影主人公产生一种环境上面的共鸣。
镜头的运用可以看出一个导演对于作品的态度,陈英雄在《青木瓜之味》对于移动镜头以及长镜头的大胆运用可以看出他的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也让我们从一些很少见的角度去了解文艺片,发现文艺作品另一种表达之美。
2、 画面构图和谐
我之一次看《青木瓜之味》是因为它的海报,海报上的那张照片我到现在都还是印象深刻:一个天真浪漫的大眼睛女孩在青木瓜树下凝视着镜头。虽然是二十几年前的作品了,但是我之一眼看到的时候还是被那张海报的构图、色调还有光影运用给折服。后来去百度了导演之后才知道原来陈英雄是摄影师出身,而且他深受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影响,在画面构图上很是讲究。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长大之后的梅穿着太太送的大红裙子在镜子前偷抹口红,整个画面左右对称,很和谐很平衡,让人看了觉得很舒服,就像站在艺术馆欣赏传世之作的观感。除此之外,无论你拖动进度条到《青木瓜之味》的任意一帧,都可以截到一张很满意的电脑壁纸。无论是固定镜头的背景布局还是移动镜头的拍摄画面,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导演和主创团队对画面构图的深思熟虑。
3、 色彩、光线细腻柔和
《青木瓜之味》整部影片是以冷色调为主,从家具、街道到人物的衣着都是以褐色和灰色为主,配合摄影棚内柔和的打光,却不觉清冷,而是营造出一种很寂静平和的氛围。
个人觉得陈英雄用色用光这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日本电影的影响。日本电影很注重光和色彩运用,他们不会用很夸张的颜色的去展示画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提起让人觉得很暖心很小清新的纯爱电影很容易就想到日本。
陈英雄不仅将日本用色用光这点学习地很好,甚至还超越了很多日本导演,拥有自己独到的色彩、光线运用,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村上春树在为自己珍爱的作品《挪威的森林》选择导演的时候拒绝了很多优秀的日本导演,最后选择了陈英雄的原因之一。
本片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色彩贯穿全片,从海报上面也可以看出来,那就是青色。在越南,青色代表着恬静和素雅。这部片子充满画面的青绿色向西方展示了越南甚至可以说展示的是东方世界的宁静和味道。
4、 空间布景精致
刚开始看《青木瓜之味》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在越南拍摄,因为里面的布景很还原50年代的越南社会,但是后来我搜索了之后才发现这部影片是在法国的摄影棚内完成拍摄的。
我很喜欢这个摄影棚的布局,这部片子主要有两个大布景,一个是梅小时候工作的太太家,一个是梅后来工作的浩民家。这两个大布景的空间布局都很有层次感,看似简单的两栋房子,从别的角度又会有不一样的观感。前面我们也说到《青木瓜之味》有很多的长镜头,这是很考验创作团队的布景能力的,事实证明,陈英雄和其创作团队是经得起考验的,完全没有不专业的穿帮镜头的出现,而是很完美地为我们展示了越南社会的风情,让观众完全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作品居然是在异国的摄影棚内完成的。
除此之外,《青木瓜之味》里面的布景看似只是对50年代越南社会的简单还原,但是里面的很多小的道具都暗藏了导演的小小心思。我印象很深一个布景道具就是围栏。围栏的布景主要出现在梅小时候工作的太太家。老太太在楼上念佛诵经的时候,暗恋着她的老爷爷透过后院的围栏默默守护着她;太太出现的画面前景大多都有围栏;就连镜头不多的老爷出现的时候,也是透过窗户和围栏去拍摄。太太家里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围栏里面生活,被限制着活动范围。我觉得这个细节布景很耐人寻味,营造了一种封建社会下人们受到约束,行动、思想无法自如的感觉。
5、 配乐安静祥和、喜自然之声
《青木瓜之味》的配乐是这部影片很受观众喜欢的一个元素。整个影片几乎都充斥着自然的声响:夏日的虫鸣、池底的蛙叫、街道的吆喝、楼道的脚步声、还有风吹过叶子发出的沙沙声……这一切的声响真的让人有梦回越南、畅游夏日的舒爽感觉,闭上眼睛就是一场听觉上的盛宴。
我们前面提到这部片子的背景是50年代的越南,那时候的越南正处于战乱之中,但是整部片子淡化了战争这个元素,我们不会从这部片子里面发现任何关于暴力的画面。作为战争背景的文艺片,要想拍摄出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又能突出社会背景的作品是很难的,但是陈英雄想到了声音。从这部剧来说,我们只要认真听就会发现白天的剧情中,时不时会出现飞机的轰鸣声;到了夜晚,宵禁的声音更是每晚必来。在整体安静祥和的基调上面偶尔出现稍微突兀的轰鸣声,既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不会对整个影片的基调产生很大的影响。
陈英雄在《青木瓜之味》的声音上面一定下了很多功夫,不然不会在异国摄影棚里面 *** 出来的影片会让人梦回当时候越南的感觉。
6、 人物刻画传神
《青木瓜之味》里面的主要人物不多,但是每个人物的个性是很明显和独特的,而且陈英雄导演对于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又是用着不一样的方式去表现。
拿女主角梅来说,陈英雄导演展现的方式并不是用语言去体现梅的善良纯真,而是通过服装、动作以及特写镜头去描绘。梅在这部片的台词并不是很多,但是她的动作以及特写镜头下的神态对她形象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子不会像语言表达那样浅显易懂,但是会很耐人寻味,让观众细细体会到梅的美丽和魅力。和梅刚好相反的表达是太太家的老仆人,她啰啰嗦嗦,几乎太太家所有的情况都是出自她嘴。这一动一静更是很明显地将两个人的形象区分表现出来了。
我觉得《青木瓜之味》这部电影虽然安静但是很有力量,拥有着那种在温床中教化观者的力量。看完之后我们有办法确定是时代造就了《青木瓜之味》,还是说《青木瓜之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这部由陈英雄导演处心积虑创造出来的理想越南社会给90年代的越南带来了希望与动力,引领着越南社会的思想进步。同时,陈英雄也用其奇妙的影像视点向世界展示了越南的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芳香和残酷、柔软与坚硬。这部片子还有很多很难耐人寻味的细节和独特的镜头语言,得需要细细观赏、反复琢磨才能得出。我看过的越南作品不多,但是我可以说陈英雄的这部《青木瓜之味》让我对越南甚至是东南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感,我想这就是这部片子的伟大之处吧。
超唯美电影《青木瓜之味》,真实展现越南女性,导演太会拍女人了{"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480000buv8agckip65nk3i3670","duration":351.829,"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26410738,"thumb":{"web_uri":"tos-cn-p-0000/44fb98f277b04cacb11e86b488bbbbf4","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351.829,"file_size":26013953,"w":854,"h":480},"normal":{"duration":351.829,"file_size":19988763,"w":640,"h":360},"ultra":{"duration":351.829,"file_size":26013849,"w":854,"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f418d2c17f20df735ad000e360381cc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主角为非典型性灰姑娘的《青木瓜之味》,前半部唯美后半部糟心文、编辑 | 念初
《青木瓜之味》作为一部重要的电影作品,对影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良的 *** ,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世界。它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角色刻画,引发了观众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青木瓜之味》的成功为同类型的影片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激励着更多导演和 *** 人在风格和题材上进行创新尝试。
《青木瓜之味》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影响。观众们被感动和触动,电影探索了跨越文化和身份的情感纠葛。它打破了文化隔阂,增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共鸣。
一、背景与文化特征
1. 介绍电影《青木瓜之味》的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
《青木瓜之味》是一部以墨西哥为背景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塔图拉在墨西哥城附近的小村庄里生活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塔图拉的父亲对她的女性特征感到忧虑,并试图改变她的性别表达。其中,青木瓜成了象征性的物品,被用来改变塔图拉的性别特征,从而改变她被视为女性的身份。
2. 分析青木瓜在电影中的象征意义
青木瓜在电影中起到了象征性的作用,代表着文化认同、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复杂的主题。对于塔图拉来说,青木瓜代表着她被赋予的不同的性别身份,并通过改变外在的表现来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青木瓜也象征着跨文化的交流和接纳。电影中,青木瓜作为一种墨西哥传统的食物,反映了墨西哥文化的特点,强调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当塔图拉到达美国后,她也通过青木瓜去展示她的墨西哥文化身份,使得她在异域他乡依然能够找到归属感。
3. 探讨电影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图像
电影《青木瓜之味》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图像,这些符号和图像通过视觉和情感上的传达,使得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电影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电影中墨西哥的传统彩色装饰、音乐和舞蹈都是强有力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墨西哥文化的浓厚热情和美丽。同时,墨西哥城附近的村庄和大都市的对比也是一种象征,反映了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区别和冲突。
此外,电影还通过摄影和镜头语言,表达了塔图拉内心世界的情感,比如镜头运用黄金比例和对焦等技巧,将观众引入主人公内心体验。这些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使得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情感和文化符号之中。
通过对电影《青木瓜之味》中的故事情节、文化背景、青木瓜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他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图像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对于文化认同、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等重要主题的探索,并加深对于墨西哥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二、 艺术表达与电影语言
1. 分析电影中的色彩运用
在电影《青木瓜之味》中,色彩运用起到了重要的艺术表达作用。不同的色彩在电影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意义。
电影中运用了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等,来传递情感和创造氛围。比如,鲜艳的红色代表了热情、爱情和 *** 。在电影中,当塔图拉展现她真实自我的时候,红色的色调会出现,表达出她内心强烈而真实的情感。
另外,黄色则代表着快乐、温暖和希望。在电影中,黄色的色彩通常出现在展现塔图拉和她家人快乐时刻的场景中。绿色则代表着成长、自由和和平。当塔图拉面对挑战并逐渐成长时,绿色会出现在电影中,反映她逐渐获得自由和平和。
电影还使用对比明暗的色彩运用,来突出情节的紧张和冲突。暗色调的景观和背景创造出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氛围,与剧情的发展相呼应。而明亮的色彩则在塔图拉获得自由和独立时出现,传递出希望和解脱的感觉。
2. 研究电影中的音乐运用
音乐在电影《青木瓜之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音乐的运用,电影增强了情感表达,营造了特定的氛围。
音乐在电影中代表着墨西哥文化的特色和情感世界。电影中运用了民族风格的墨西哥传统音乐,如拉美音乐、墨西哥流行音乐等,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音乐元素,电影展现了墨西哥的热情和豪放,让观众与主人公塔图拉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
3.探讨电影中的符号和隐喻
电影中的青木瓜象征着文化认同、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复杂的主题。青木瓜被用作改变主人公塔图拉的性别特征,从而改变她被视为女性的身份。这一象征意义突出了塔图拉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挣扎,以及对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的思考。
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和物品也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比如,墨西哥城附近的村庄被描绘成一个宁静而传统的地方,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相比之下,大都市则代表着现代化和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表达了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冲突和选择。
电影中充满了隐喻性的视觉和情节细节。例如,摄影和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对焦和黄金比例的运用,将观众引入塔图拉的内心世界,暗示她的情感和内心真实性。这些隐喻的使用使得电影更具潜在意义,引发观众对于角色和故事的深入思考和体验。
电影《青木瓜之味》通过符号和隐喻的运用,丰富了故事的意义和观众对于文化、性别和身份等主题的理解。通过这些象征和隐喻,电影突显了个体的挣扎与成长,以及文化认同和情感表达的复杂性。
三、文化交流与情感表达
1. 分析电影中的跨文化交流主题
在电影《青木瓜之味》中,跨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电影通过展现塔图拉移民到美国追寻梦想的故事,描绘了墨西哥与美国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电影呈现了塔图拉在美国面临的文化冲突。作为一个来自墨西哥的移民,塔图拉面临着语言、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她努力适应并融入美国社会,但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身份认同的困惑和价值观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的呈现提醒观众文化差异对于个人的影响和挑战。
电影强调了文化融合与理解的重要性。塔图拉通过传递墨西哥文化特色的食物和烹饪技巧,成功地建立了与客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文化融合和传统的传递展示了文化交流对于建立联系和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突显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人性共通之处。
电影还涉及到塔图拉与美国人之间的友谊和爱情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电影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塔图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慢慢接纳自己的文化背景并接受自己的身份。这一过程展示了文化交流对于认同感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2. 探讨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与共鸣
主人公塔图拉的情感体验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她经历了挣扎、困惑、成长和奋斗的过程,这些情感和人生经历反映了生活中的普遍挑战和困境。观众能够从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梦想、痛苦、失落和希望等丰富的情感,与她建立了情感共鸣。
电影通过塔图拉与其他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共鸣。她与家人、朋友和爱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爱、牺牲、理解和支持等情感,观众能够在这些情感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
电影中呈现的宽广的情感范围也使得观众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意义。观众可以从电影中探索家庭、友情、爱情、文化认同等主题所涉及的情感,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态度进行反思和思考。
通过情感的表达与共鸣,电影《青木瓜之味》不仅让观众投入到故事中的角色,还启发观众对于自身情感和生活意义的思考,从而加深了对于电影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结论:
本论文分析了电影《青木瓜之味》中艺术表达和文化符号的运用。从色彩运用、音乐运用、符号与隐喻、跨文化交流、情感表达与共鸣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电影通过丰富的色彩、音乐、符号和隐喻传递情感和意义,突出了跨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引发观众对于人际关系、梦想追求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情感的表达和共鸣,观众能够与主人公塔图拉建立情感联系,并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点。
这种艺术表达和文化符号的运用丰富了电影的深度和意义,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于自身情感和生活意义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冯克利(2019)。《电影和文化:艺术表达与社会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王小宁(2016)。《电影中的符号与隐喻分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 杨琦(2017)。《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电影符号解读》。新闻与文化艺术,(4),30-33。
4. 张华(2020)。《情感表达与观众共鸣——基于电影的艺术表达研究》。现代传媒,(8),118-122。
5. 许心怡(2018)。《电影文化中的艺术表达与传播》。电影艺术,(12),24-27。
《青木瓜之味》:一个少女从女仆到太太的前半生《青木瓜之味》这部影片是越南籍导演陈英雄的处女作,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此片的故事、人物和景色都展现了越南独特的风情。提起越南,许多人对它没有什么印象,在影视剧方面也只记得他们简陋的恶搞翻拍剧,看完这部充满安静与纯粹的电影大家或许会对越南产生新的感受。
影片讲述了1951年发生在越南西贡的故事,乡村少女阿梅经人介绍到西贡当女仆,后来原雇主家庭败落不得已换了新的雇主,最后嫁给了这位身为年轻钢琴家的雇主。影片可以用一个“淡”字概括,风格宁静,节奏平缓,通篇的故事极少冲突与起伏,没有丰富的台词,而是用人物的表现来讲述故事,顺其自然,仿佛一段记忆的平淡剪影。
青木瓜在越南是常见的食材,气味清甜,清新芬芳,在影片当中几次出现,贯穿了整个故事,既是物又指人。阿梅纯真青涩的形象与青木瓜如出一辙,她从女仆到太太的前半生也和青木瓜的滋味一般简单美好。
初入主家,暗生好感
影片一开始,10岁的阿梅独自一人在夜晚的街道里寻觅她首次当女仆的雇主家,面容稚嫩纯真,表情有些许迷茫,一个贫困的乡村少女形象展现无遗。幸运的是,阿梅之一次离家当女仆便遇上了友善的主家,家里的事务操持者——太太是一个温柔善良又勤劳的女人,她既掌管着家里的布店,又操心家庭日常的生活。
同时由于她的女儿阿桃年幼夭折,太太对与女儿年纪相仿的阿梅更添了一份慈爱。家里原本的老女仆也和善地教授她女仆的技能,因此阿梅逐渐习惯了成为女仆的新生活。阿梅偶尔会受到太太两个小儿子的捉弄,但是从不生气,体现了她柔弱温顺的性格,这和当时的传统越南女人一样。
少女情怀总是诗。阿梅对一切事物或人都很好奇,青木瓜和它的汁液、搬运食物的蚂蚁、塘边的青蛙、从不露面的老太太,新环境的一切都吸引着她。大少爷的朋友阿权同样吸引到了阿梅的注意,阿梅偷偷看这位年轻英俊又仪表堂堂的少爷,在打扫时偷偷抚摸观察他把玩的那个盒子。
一开始这个情节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但是之后阿梅主动要求 *** 招待阿权的菜肴,并且在当天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去上菜。如此对比看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显然阿梅已经对这个帅气的少爷暗暗地产生好感了。
阿梅的爱既是勇敢的纯粹的,也是沉默的。她从老太太的爱慕者阿双伯伯那里学会了默默守护,她的个性也是温顺卑微的,所以她从不表现出来好感,除了主动做菜和换上漂亮衣服这一次堪称勇敢的举动。
命运安排,最终结缘
日子平淡地度过,阿梅和阿权的关系也只是女仆和主人家儿子的朋友,然而命运给了他们接触的机会。在倾尽家产仍救不回老爷的命之后,这个家就在不断地败落,直到有一天,太太体弱多病,大少爷和他的妻子要靠变卖家产和裁撤仆人来减少开支。
于是阿梅不得不依着安排到阿权家当女仆,带着太太给阿桃准备的又送给她的衣饰。阿梅在新的主家依旧尽职尽责,准备美味的饭菜,打理好家务,只是悄悄的,她的发型有些小心思,由此可见她虽然伤心于离开太太,但也为能够照顾阿权而开心。
老太太的爱慕者阿双伯伯多年来在远处默默地陪伴在老太太的周围,他们的故事影响着阿梅的爱情观,因此阿梅对阿权没有充满 *** 的爱和占有欲,她有的只是沉默的好感和守护。阿权有未婚妻,他们畅快地欢笑,恣意地打闹。我没有从阿梅的表现里看出嫉妒,只能看到她将阿权照顾的妥妥当当。
阿梅的美和青木瓜一样是收敛的清淡的,她沐浴时的少女风姿从不展现于人前,是含蓄的柔顺的。而阿权的未婚妻受到西化的影响,是开朗的热情的,但似乎阿权并不乐意与她进入婚姻。
阿梅始终保持着年少时的好奇善良,她想尝试阿权未婚妻的高跟鞋却又放弃了,我想她是纯真而又有原则的。女孩子都是爱美的,于是阿梅偷偷穿上太太送的红色奥黛,带上配饰,抹上阿权未婚妻落下的口红,揽镜自照。阿权突然返家,于是阿梅羞惧交加,阿权惊艳不已,追逐之间,我看到了他们之间暧昧的情愫在迸发。
我看到,阿权既不喜欢全然西化的未婚妻,也不喜欢全然传统的女人,而阿梅传统的性格和古典美当中蕴含着生机勃勃的活力,于是阿权发现之后便被吸引了。最终阿梅收获了年少时一直在守护的爱情。
幸福的结尾,未知的将来
阿梅与阿权在一起了。阿权教阿梅识字学习,他们是和谐的平等的,而不是像太太和老爷那样——女人是卑微的,而男人是优越的。电影的最后,阿梅坐在沙发上摸着怀孕的肚子读诗,她不再怯弱卑微,而是自信和幸福的。
整个故事结束,它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一个少女由贫困到拥有了美好结局的前半生的故事,是一个平淡的逆袭人生故事。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王子与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了在一起一样,幸福的结尾让人感到开心。
同时我们或许会产生担忧,这样完全不同的人能走多久?我想电影已经告诉我们了,“无论怎么变化,还是保留着樱树的形状”,只要阿权依旧保持平等的态度,阿梅保持着纯真善良与内在的活力,那么不管怎么变,他们原本互相吸引的内核是不变的。
越南女孩青涩纯真的爱情故事,每一帧都很唯美,《青木瓜之味》{"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4mhmg3c77u464518jv0","duration":771.832,"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52070920,"thumb":{"web_uri":"tos-cn-p-0000/6002091c364047dbaa42d5b779b81a3f","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771.832,"file_size":39657730,"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5ff40385c90b4657cbc87ba4ea4e20b3","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青木瓜之味》影片中所表达的爱情的酸涩与人性的美好《青木瓜之味》是一部让人深思与感动的电影,它通过展示复杂的爱情与人性的美好,引发观众对人情世故和情感纠葛的思考。
一、《青木瓜之味》中体现的爱情的酸涩与悸动
《青木瓜之味》以酸涩和悸动的爱情为线索,吸引观众进入故事的情感世界,从嘉瑞和山田之间最初的相遇,到他们之间渐生的情愫,电影通过细腻而真实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辛酸,嘉瑞对山田的深情厚意以及山田对嘉瑞的犹豫不决,展现了爱情的复杂性和挣扎。
《青木瓜之味》是一部以酸涩与悸动为特点的爱情电影,影片通过深入刻画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爱情中那令人心动的矛盾。
电影中的主人公嘉瑞和山田之间的爱情展现了酸涩的一面,嘉瑞深深爱着山田,但他们之间存在着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这给他们的关系带来了困扰与痛苦,他们不仅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还要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这种酸涩的爱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爱情中的挣扎。
影片中的情感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嘉瑞和山田之间的相处充满了悸动,他们在每一个接触与交流中都能感受到心跳的加速以及情感的冲动,这种悸动的爱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体验,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情感起伏。
影片通过细腻的表演与真实的情感刻画,使观众能够深入其中,这种酸涩与悸动的爱情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与情感的脆弱性,它让我们明白爱情不仅仅是甜蜜和美好的,而是需要付出和经历挣扎的过程,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与情感的强烈冲击,激发了我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在《青木瓜之味》中,爱情的酸涩与悸动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灵魂,它向观众展示了真实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爱情经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体悟,让电影更加真实感人,让我们对爱情的珍贵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青木瓜之味》中体现的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在《青木瓜之味》中,人性被描绘得复杂而真实,嘉瑞面对感情的挣扎和痛苦,展现了她坚强而善良的一面,她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还要处理与普卡之间的关系,尽管受伤,但她从未失去对爱情和他人的信心,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宽容。
主人公嘉瑞尽管她深爱着山田,但她在面对山田和普卡之间的感情纠葛时,选择了以他人的幸福为重,她不计较个人利益,追求的是所有人的幸福,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嘉瑞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对他人的关怀,彰显了人性中的美好一面。
山田作为一个学者,他对青木瓜味道的追求是他内心深处的热情与渴望,他在面对嘉瑞和普卡之间的感情选择时,陷入了困惑与挣扎,他的矛盾和迷茫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展示了他内心的善良,最终,他也做出了一个平衡公正的抉择。
而影片中的普卡,她对山田抱有深深的爱慕之情,为了得到他的爱和关注,她付出了很多努力,普卡的情感表达虽然有时过于狂热执着,但她的爱与坚持也证明了人性中真诚的一面。
《青木瓜之味》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以及情节的展开,深刻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它向观众展示了人性中的矛盾、迷茫与善意,影片中的角色经历着情感的冲突和选择的困难,但他们从未失去对爱和善良的追求,这种展示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体验人性的多样性。
三、《青木瓜之味》中体现的情感纠葛与人性的辨识
电影中的情感纠葛与人性的辨识成为故事的关键点,山田作为一个学者,对食物的味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选择嘉瑞和普卡之间感情的路上感到迷茫和困惑,这种纠结使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的体现,通过山田最终的抉择,我们看到了他的内心。
《青木瓜之味》通过情感纠葛与人性的辨识,展示了角色们在爱情中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影片通过细腻的情节与角色塑造,描绘了情感的复杂性与人性的辨识。
嘉瑞与山田之间的爱情纠葛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嘉瑞对山田充满了深深的爱意,但她也面临着与普卡之间的情感纠葛,她不仅要处理自己的感情,还要考虑到他人的幸福,这种情感纠葛让她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辨识和选择。
而山田也在纠结中摇摆不定,他需要辨识自己的真实感情,并做出艰难的决定,这种情感纠葛展示了角色们在爱情中面对的心理困惑和辨识过程。
影片中的情感纠葛引发了角色们对人性的辨识,他们在处理情感纠葛时需要思考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内心需求,嘉瑞、山田和普卡都在爱情中经历了对自己与他人的辨识过程,他们通过与自己内心对话,反思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逐渐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种辨识过程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也使他们在情感纠葛中成长。
观众深入了解角色们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影片让观众思考自己在爱情中的情感纠葛,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对自己的感情行为进行反思,并以此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纠葛。
在《青木瓜之味》中,情感纠葛和人性的辨识是故事的重要元素,通过这些情节和角色的发展,观众得以体验情感的复杂性,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理解人性的辨识过程。
四、《青木瓜之味》中体现的对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青木瓜之味》引发观众对爱情与人性的深思,电影中的角色情节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与人性的多面性,观众不禁开始思考自己在爱情中的选择与对他人的关怀,电影给予观众一个反思的空间,使我们更加珍视爱情的甜蜜,也更加意识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影片思考了爱情的本质价值,嘉瑞和山田之间的爱情纠葛让观众思考爱情的复杂与多面性,影片表达了爱情不仅仅是美好的,还存在着痛苦、挣扎与牺牲,观众被引导去思考爱情是否值得付出、是否能够克服困难,并对自己的爱情观进行反思。
角色们在情感纠葛中展现出不同的人性特点与行为方式,嘉瑞展现了善良宽容,山田体现了内心的矛盾迷茫,而普卡则表现出狂热执着,观众被激发去思考人性中的善恶、矛盾和选择,以及人性在面对情感挑战时的反应。
影片还提供了对社会文化背景的思考,嘉瑞和山田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生活习惯的冲突反映了不同背景下的人际关系交流的困难,观众被推动去思考文化的影响与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影片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展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促使观众思考性别平等的问题。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被激发启迪,从而对自己的感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影片提供了一个反思的空间,使观众思考并引导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有更深入的理解。
《青木瓜之味》通过对爱情和人性的思考,引发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影片提供了一个触发思想的平台,让观众思考自己的爱情人性观,并从中汲取智慧,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态度面对爱情和人性的挑战。
五、《青木瓜之味》影片所体现的意义与情感共鸣
《青木瓜之味》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更在于通过这个故事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与情感的共振,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爱情的酸涩与人性的美好,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这种情感共鸣使电影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深入的讨论。
影片探讨了人类情感的纠结,通过角色之间的内心挣扎,观众能够深刻体验到爱情的喜悦与痛苦之间的微妙平衡,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观众能够投射自己的情感经历到影片中,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
影片展示了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现实,观众可以从中触发对文化、社会和性别等议题的思考,加深对社会多样性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共鸣使观众能够从影片中汲取智慧,进一步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影片的意义在于激发观众对爱情与人性的思考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次引人深思的情感之旅,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建立起与影片之间的情感联系,并在人生的旅程中找到情感的答案与生活的智慧。
《青木瓜之味》以其真实的情感描写与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成为一部备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它通过爱情的酸涩和人性的美好,展现了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观众在欣赏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青木瓜之味》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更加珍视爱情与人性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电影中的情感复杂性》
2.《爱情与人性的青木瓜之味》
3.《电影中关于爱情和人类复杂性的主题》
4.《关于“爱与人性”的思考来自青木瓜之味”》
对比《艺妓回忆录》,探索《青木瓜之味》所暗含的女性觉醒青木瓜
成串地挂在上面
熟了的青木瓜
上面有浅黄色
熟了的青木瓜
像糖一样甜
《青木瓜之味》与《艺妓回忆录》相比,二者竟极为相似,可表达出的内涵却又截然不同。从诞生来说,两部电影虽然都反应东方国家战乱年代社会现状,却居然都不是本土的产物。纵观两部影片的思想感情,《艺妓回忆录》是悲壮而凄美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社会女性生存的一个缩影。而本片,尽管同属于战争年代,可是给观众的整体感受,却是温婉明亮的。诗意的越南西贡乡间,美得好似桃源仙境。这部影片是由陈英雄执导的一部暗含着对家乡的美好回忆的爱情剧情片,豆瓣评分7.8分,整部影片按照主人公小梅的经历为主线,叙述了小梅一生对于爱情的憧憬。但实际上,小梅是动乱年代下越南社会无数女性群体的一个美化后的写照。
该片主要讲述了十岁的小梅被邻居送到西贡的一户人家当女佣,因其长相与女主人死去的女儿相像,于是对其她特别照顾。只不过男主人经常玩儿失踪,每次离家出走总是毫无交代,并且带走所有钱财,并且越来越放肆,最终再无音讯。女主人只能一个人辛苦地维持一大家子生计,终于无法维持,只能将小梅送到一个音乐家的家里。音乐家在与小梅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渐渐感受到小梅的温情。小梅的一生,经历了母女分离、主人家里男孩子的欺凌、家道中落的离别悲伤,以及对爱情的的渴望与迷茫。
影片中的小梅,虽然生活给了她重重磨难,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乐观与真诚,最终打动了音乐家,寻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小梅无疑是幸运的,她天生美丽动人,积极乐观,可是纵观整个殖民地时期的越南,有多少女性可以像小梅一样如愿得到爱情?战争年代的大多越南人,活在殖民统治的阴影之下,他们所践行的社会价值观已经渐渐沦为了男尊女卑、逆来顺受。东方传统文化,在越南,渐渐扭曲崩坏。主人公小梅的一生其实很简单,可是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动荡的殖民地社会造就的越南贫民家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列夫·托尔斯泰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话,幸福的家庭衣食无忧,生活相似。可一个家庭不幸的理由有太多了,或是天灾人祸、或是突如其来的疾病、或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黑暗腐朽等等。小梅的家庭之所以不幸简而言之就是因为穷。穷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为战争动乱,其二为幼年丧父。在今天这个时代,即使是穷,尚能通过学习去提升自己,改变命运。可是对于殖民地时期的越南社会而言,穷就是罪。何况小梅还是女人,纵然想去改变命运,也没有办法。小梅出生在这样一个越南穷人家庭中,一生的命运便已经注定,并非她们所能希冀。
可怜的小梅,孤身一人,独自走在街头。我想,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女孩子,初次来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内心一定是恐慌的。犹豫许久,最终鼓足勇气敲门。其实,影片中的小梅整体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一个乐观的女孩,纵使生活再苦,她也能心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唯有夜深人静时,在睡梦中的她轻声呼唤妈妈,那一瞬间真是一下子击中了每个人内心最脆弱的东西。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何况在动乱年代。而小梅的命运不仅仅是由家庭社会所决定的。我们可能会认为,小梅在女主人家里其实过的也还算不错,女主人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女主人之所以对小梅有着超乎主仆之情的关爱,最重要的原因是小梅长得像女主人已经去世的女儿。正是因为女儿夭折,丈夫离家,女主人的内心渴望亲情,因此特别希望能有个女儿陪伴左右,而小梅正好充当了这个角色。否则,即使女主人关心小梅,也仅仅是出于主仆之间的限度,更不用说在家道中落之后,更先想到的居然是为小梅找一个好人家。
纵然是黑暗的社会让小梅的起点处于社会的底层,导致了小梅从小有种越南女人所普遍带有的怯生生的感觉。但是也正是诸多因素使小梅得到了成长,从一个逆来顺受,不敢说话的女仆,成长为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勇敢女子。正如《艺妓回忆录》中的小千代,在这一点上的品质是共通的。小千代和小梅正像水一样,可以穿石,为自己开路,即使困于一隅,也能为自己找到希望。也许,正是因为她们具有水的柔美和韧性,才有了两人最终圆满的结局。
男权至上的越南社会给女性造成了很多苦难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女性最初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母系社会时期。但是不知何时开始,女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了,这一点不仅仅是在东方文化里,全世界都在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这种现象。特别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更是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在我国,从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的各种文体,总是绕不开对女性问题的探讨。但是这种探讨并非赞美女性寻求独立自由,相反,更多的是赞美女性忠贞不屈的品质。
这一点在影片中有着非常好的体现,家里的男主人是个典型的不负责任的纨绔子弟,只知道自己风流。经常不声不响,卷走家里所有钱财出去鬼混,一出去就是很久不回来。甚至到了后来,男人干脆就不回来了。女主人只能变卖家产,努力维持家庭开销。这种事情放在现在看来,男人的行为明显违背了社会价值观。可是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女主人和婆婆在楼上谈话,婆婆居然责怪男人的出走是因为女人不懂得去留住男人。可是她不曾想过,自己身为母亲,儿子不声不响抛弃妻儿,实际上连同母亲也一样抛弃了。只不过,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男权至上社会影响的女人,思维早已僵化,其实内心里已经认同女人对于男人的附属关系。这个社会,最可悲的事情从来都不是被欺压的人,而是这些人已经习惯了不公平,并最终习以为常。
这种腐朽的思想观念不仅仅是在女人的群体一代传一代,男人更是如此。家中的儿子仿佛继承了父亲的许多观念,习惯于高高在上,两个儿子甚至全片都没有和小梅说过一句话。大儿子性格孤僻,特别喜欢虐杀蚂蚁,他用融化的蜡烛油烧蚂蚁,用手掐死蚂蚁。影片中特别设置了这些空镜头,诉说着看似平常的家庭氛围背后血淋淋的真相。相比于大儿子,小儿子的性格其实更加典型,他已经过早地学会了掩饰自己。本该是天真烂漫年纪的他,疯狂对小梅做出威胁性并且侮辱性的举动。我们可以说他是熊孩子,闹着玩儿,可是面对大人们,他又会假装乖巧地听话。影片之中,对于男主人几乎没有直接的描述,可是儿子们的行为,其实正是男人平日里对妻子的真实写照。
两部电影在这一点上也是高度类似,本片中的女人生活在一个自我否定的世界里,她们诚实、朴素、坚强可是却活在男人的阴影之下。而《艺妓回忆录》中,置屋中的艺妓们,自诩为上流社会,可却从来不曾发觉,自己仅仅是沉浸在一个完全由女人构成的世界里争权夺利。可是这种高低尊卑算什么呢?对于男人们来说,即使是最尊贵的艺妓,最多只是一件贵一些的消费品而已;即使是再贤惠的妻子,爱人,也不过是随便可以抛弃的对象。
讽刺的是,所谓的男权至上世界,发生在殖民地越南,也发生在战败国日本。日本的男女沉迷于女权与男权的世界里,可是当美军占领日本的时候,日本既有的社会体系一下子土崩瓦解。男人们拼命讨好美国人,期盼能获得美国资金支持;女人们不惜卖弄色相,企图在乱世中寻求生路。而本片的社会背景是长期被法国殖民统治的越南,可以说当时的越南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可是男人们却沉浸在优越于女性地位的迷梦之中,而女人却也对男人的优越感熟视无睹、理所应当。不得不说,整个越南的社会风气,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扭曲的,是对传统东方文化的一种崩坏。
三种意象暗含着女性的觉醒
- 花瓶象征上层社会枷锁
影片中,小梅唯一做错的一件事情应该是打碎了花瓶。花瓶是越南上层阶级生活的象征之一,代表着财富。影片中,小梅无意中打碎了女主人的花瓶,其实也是打碎封建阶级束缚的表现之一。后来,小梅也真正获得了幸福,这在全片出现的这么多女人当中是唯一的。
其实影片中,小梅打碎花瓶到底是无意之举。最值得称赞的其实应该是钢琴家的未婚妻,她显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作为越南社会的弱势群体,敢于反抗自己的命运,敢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她砸碎花瓶,以表达出她对钢琴家的不满。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尽管最后她没有和钢琴家走到一起,但是她可以算是全片唯一真正觉醒的女人。
即使是主角小梅,尽管通过自己的善良打破了一些封建的枷锁,可是拴在女性身上的链子并未完全解开。尽管小梅最终获得了爱情,在女性群体中足够幸运,可是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被选择的地位。她无法追求自己的爱情,选择权从来都是在男人的手上。唯一的区别在于,小梅正巧被心上人也看中了,才有了这样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比起主角小梅,钢琴家未婚妻的女性反抗精神更难能可贵。
- 青木瓜象征女性纯洁善良的品质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尽管影片叫做《青木瓜之味》,可是青木瓜出现的次数却寥寥无几。尽管是这样,可是每次出现的时机是不一样的,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 之一次出现,小梅远远地望着被摘下的青木瓜所留下的藤蔓,滴下了一滴白色的汁液,这一部分可以看作小梅的内心之一次有了爱情的萌芽。
- 第二次出现,小梅以青木瓜做菜,她将青木瓜剖开,正想去触碰,却被女仆阻止。而此时的小梅,正对少爷的好友,也就是后来的钢琴家起了爱慕之心。这里的青木瓜象征着小梅内心对于爱情的好奇与期盼。
- 第三次出现,小梅已经和钢琴家确定了关系,这时,她真正地触碰到了青木瓜瓤,可以看作小梅真正获得了爱情,预示着二人的幸福生活。
尽管影片对于青木瓜的叙述很少,可是每一次的出现却又恰到好处,预示着小梅的内心成长阶段。以意象暗示了抽象意识,实在是高明之举。
- 窗象征着禁锢
全片出现了大量窗户的画面,均是从窗外向内看。为什么选这样一个角度去拍摄呢?我想,窗户象征着禁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思想上的禁锢。
全片多次出现了阿双伯伯,他是奶奶的爱慕者,即使是奶奶结婚了也不曾放弃过。他跟着奶奶从一处搬到一处,跟了几十年,两人都老了。足以看见阿双伯伯对于奶奶的一片痴心。可是奶奶过不去思想上的那一关,选择了和灵堂在一起,每日祷告,最终阴郁地死在里面,从来没有快乐过。
对比《艺妓回忆录》,所有的女人和本片一样,最终只能禁锢于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是由男人们所划出来的地方,而一切的游戏规则,都是由男人所制定。到影片的最后,几乎所有的男人都离开了家,可除了小梅的所有女人,终究只能禁锢在原地,永远无法逃脱。或者说,她们根本就没想过逃脱。
结语
影片除了内涵极为丰富,对于叙述结构采取了一种极为诗意化的设计,按照时间顺序,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此外,对于拍摄方面,影片也别出心裁,采用了大量空镜头和特写,景随人动,以之一视角,展现出院落的幽静之美。导演还注重色调搭配,在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渲染了对美的追求,也同时运用色彩隐喻了不同的观念。
旅居法国多年的导演陈英雄,心中一定弥漫着浓浓乡愁,才会让电影里这些怀旧的元素散发香醇,比如木鱼的声音,伴随始终的蝉鸣,比如热带雨夜滴滴答答的水声和一片片浓郁的绿。《青木瓜之味》通过姥姥,女主人,婆婆还有小梅的故事,展示了旧式女子的善良,旧式价值观中的温情。梅,并非为礼教所束,而是天生的朴素美好,没受过良好教育,却在爱人的引导下,展现出诗情画意的天分。对于天涯游子来说,她,就是故乡。
《青木瓜之味》——女性越优秀男性就越死心塌地吗?女人越优秀,男人就越死心塌地吗?
在越南导演陈英雄的影片《青木瓜之味》中,男主角浩仁是个有身份的钢琴家,他的未婚妻是个读过书的女人,按理说他们应该成为一对。
但影片最后,浩仁却娶了自己的女佣“梅”,这个出身卑微,甚至有些奴隶性格的女人。这不禁让我思考:女人只要足够优秀,男人就不会轻易离开的她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合理。
在我童年生活的小镇上,有一个大伯,长相俊朗,且疼爱自己的妻子,他平时很少跟妻子吵架,家里许多家务活都会主动去做,可以说是很多女人口中的新社会好男人。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出轨了。去年我妈跟我说,出轨对象是妻子的好朋友,一个长相身材都不如她的女人。妻子心里备受打击,整日郁郁寡欢。一是因为对方竟然是自己信任的好朋友,二是因为那个女人长得确实不美。
她甚至自嘲说:“就算是出轨,怎么也要找一个长得比我年轻漂亮的女人,别人问起来我也有面子,现在这个真的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不如她了?”
大伯的举动确实让很多人困惑,一个这样的好男人为何会出轨,而且对方还是一个比自己妻子还不如的女人,难道纯粹是因为寻求新鲜感吗?
在看完影片之后,我似乎有些明白这个男人行为背后的心理。
我们处在一个男权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里,大多数男人往往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太过聪明和优秀,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安全感和自我优越感。
在《青木瓜之味》中浩仁的未婚妻,作为一个千金 *** ,大户人家的女性,本应该与浩仁门当户对,但是有着音乐家气质的,优雅的浩仁最后却爱上了一无所有的女佣,也许浩仁喜欢上的是梅身上所具有的顺从,柔弱,勤快的传统气质,而未婚妻在拥有现代女性所拥有的知识的同时却丧失了传统女性所具备的特征。
反观那个大伯,他平时待人和善,很少发火,很尊重妻子,而这样的角色或许无法让他找到一个身为男人的优越感,于是他选择了出轨,以满足这种情感缺失。
但是难道这就意味着,我们为了抓住自己的心上人,就应该自降身份,去获得对方的青睐吗?
当然不是。
为何不跳脱这种思维,再好好想想?
现代社会,女性吁求解放,我们刚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极具男权意味的话语里挣脱出来,却又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另一种困境之中。
我们拼了命希望自己在家庭之外的世界上做出一番事业。我们在电视上里看到的女高管,女领导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我们看到媒体上宣传的所谓的辣妈,在生完孩子之后仍旧要求保持美丽,我们看到各种服装化妆品整容广告要求我们如何变美,如果提高档次,而这些最终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让丈夫,让男朋友对自己不感到厌倦,因为我们觉得女性越优秀才会越让对方死心塌地。
我不敢说,是否男人真的会喜欢这样太过优秀的女性,或许说只是将她们作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但最后却绝不想要娶回家的对象呢?
但我们自身却确确实实地在不知不觉间被这种或那种观念所牢牢绑架。
其实,换个角度来想,不论贫穷也好,富贵也好,美丽也好,丑陋也好,人这一生那么短,我们为何不能好好做快乐的自己?为何要按照他人期望的样子去活。
我们应该清楚,一段感情维持长久的秘诀并不取决于是自己有多美多优秀,因为爱情新鲜感总归会消失,再汹涌澎湃的感受最后都将走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琐碎之中。而学如何沟通,如何表达感受,彼此互相理解,尊重和包容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看到娱乐新闻里那些倾国倾城的美人也曾经历离婚,我们看到那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也有被人劈腿的时刻不是么?
女孩,请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在他人的观念笼罩下生活,请不要让他们的阴影遮蔽了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不要让纷繁的话语扰乱你精巧的头脑,不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活成他人的模样,请记住,你只属于你自己!
写到此处,或许在一开始,这个关于“男人是否会喜欢优秀的女人”的探讨本身就已经是个错误。
这部电影绝美的夏日风情,让无数人找回初恋的感觉《青木瓜之味》{"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4mhnajc77u8fhb0hme0","duration":976.098,"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62778826,"thumb":{"web_uri":"tos-cn-p-0000/8299831b7ade4e619f6edf2842fd2282","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976.098,"file_size":49335674,"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c4a69fc98cadd71f61bdad3b35888c9e","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青木瓜之味》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1993年上映的越南剧情电影《青木瓜之味》 导演: 陈英雄 主演: 陈女燕溪 如琼 张氏禄
1951年的一天,十岁的小梅走了一天的路,趁着夜色来到了越南西贡的一个大户人家。小梅是乡下贫民家的女儿,来这个大户人家做佣人,跟老仆人学习做饭、擦地等家务。因为小梅长得很像主人家七年前夭折的小女儿阿桃,所以深受女主人的疼爱。小梅性格温柔和善,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吃饭时饶有兴致地看着地上的小蚂蚁,观察青木瓜滴下的洁白的汁液,还养了一只小蟋蟀当宠物。这家的男主人是个无所事事的民间音乐家,平时沉默寡言,喜欢在卧室里弹奏乐器,女主人经营一家布店,十分温和体贴,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父亲一样喜爱音乐,经常不在家吃饭。二儿子懂得体谅和怜悯母亲,同样沉默少语,且内心显得有些压抑。小儿子则活泼调皮,喜欢恶作剧,经常捉弄小梅,有一次把蜥蜴放进花瓶里,吓得小梅失手打碎了昂贵的花瓶,好在受到了太太的袒护。据老仆人介绍,男主人以前经常携带家里所有的钱离家出走,把钱花光了才会回来。阿桃在他一次出走期间不幸夭折,使男主人十分愧疚。而老太太在阿桃去世以后就整天守在灵位前祈祷,不再走下阁楼,这使得一个倾慕她的老伯伯等了七年而未曾见到她一面。终于,在小梅的帮助下老伯去阁楼看了老太太一眼。一天,男主人又一次离家出走,并且拿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导致家庭开支入不敷出。他的出走也使家庭的矛盾渐渐显现,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小梅依然在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受到干扰。一天早上,男主人突然回来了,但是病得十分严重,太太变卖家产为丈夫治病,却依然没有留住他的性命。
十年后,小梅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依然在做女仆的工作。由于家道中落,太太无力再承担家庭的开支,只好痛苦而无奈地将小梅送到另一户人家。临走之前,她送给小梅一套衣服和首饰作为嫁妆,主仆二人依依不舍,令人动容。新主人是一个年轻的音乐家阿权,他是太太大儿子的朋友,小梅对他产生过爱慕,十年前曾穿一身漂亮的衣服出现在他的面前。现在小梅来到这个新环境后,十分认真地工作,无微不至地照顾阿权的饮食起居,但主仆之间并无言语交流。阿权的未婚妻是一个热情奔放且有些泼辣的现代女性,与古典贤惠的小梅形成巨大的反差。在不断的相处中,阿权越来越难以忍受未婚妻的娇蛮。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梅趁家里没人,涂上阿权的未婚妻遗留下的口红,穿上太太送的红色奥黛,戴上首饰,在镜子前展示自己。正巧阿权在这个时候回家撞见了这一幕,他被小梅的美所吸引,而小梅则惊慌失措地躲了起来。晚上,他悄悄来到小梅的房间,并使她怀上了自己的孩子。从此,阿权开始关注小梅而疏远了未婚妻,并最终解除了婚约,与小梅走在了一起。贤淑的小梅继续照顾阿权,而阿权也开始教小梅认字读书,两人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最后,怀有身孕的小梅坐在藤椅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对于一个熟悉东方文化的观众来说,很容易从影片中辨认出带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的元素,比如古木家具和楼梯、民间乐器、镂空的门窗、瓷器、花瓶、古董、服饰等。电影的故事结构也比较简单,看似在讲述一个女仆与一个富家少爷相爱的故事,但导演的意图显然不单是讲述这么一个爱情故事,同时还想借这个爱情故事展现越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越南人的精神世界。电影的名字《青木瓜之味》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方面,青木瓜暗示越南的气候特点﹣﹣闷热潮湿的热带季风气候,象征越南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未成熟的青木瓜在树上安静地生长,就像沉默温顺的小梅;而切开的青木瓜那晶莹剔透的木瓜籽如同珍珠一般,与小梅纯洁善良的品质十分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