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误以为只有海水鱼才含有 DHA 和 EPA。实际上,这两种有益于大脑和身体的重要脂肪酸,淡水鱼同样是优质来源。
什么是 DHA、EPA,它们有何效用?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是 Omega-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两种重要成分,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病,促进大脑发育
DHA 和 EPA 在体内生物膜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这两种脂肪酸对成年人有多种好处,如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时期,DHA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人体不能合成,转化效率低
虽然 DHA 和 EPA 有诸多益处,然而人类并不能自主合成它们。有人说亚麻酸等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EPA 和 DHA,但其转化效率却相当有限。因此,更佳的补充方式依然是直接摄入,也就是说要获取 DHA 和 EPA,鱼类和水产品无疑是更佳的途径。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
许多研究显示,摄入足够的 EPA 和 DHA 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炎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项涵盖了 170231 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每周摄入 20g 鱼类与富含 EPA 和 DHA 的食物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约 6%。
另一项涵盖 38 万名受试者的研究也指出,EPA 和 DHA 对心脏节律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每周摄入 300g 鱼肉,脑卒中风险降低约 6%。考虑到该营养物质在许多的膳食补充剂中无法得到充足的补充,因而 6% 仍然是非常优质的。
EPA 和 DHA 的更佳摄入量
根据国际食品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 250 mg的 EPA 和 DHA。
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适当增加摄入,建议摄入 300 mgEPA + DHA,其中 DHA 建议不少于 200 mg。
淡水鱼同样含有 DHA 和 EPA
其实鱼类和人类一样,都是无法自行合成 DHA 和 EPA 两种脂肪酸的,都需要从食物链中来获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它们都含有 DHA 和 EPA。
数据来源<1-9> 来源:顾中一
哪怕是养殖的鱼类,也会通过摄食含有EPA 和 DHA 的饲料,比如使用海藻粉、深海鱼边角料做的烘干粉来富集这些脂肪酸。虽然海水鱼通常含有更多的 EPA 和 DHA,但一些淡水鱼同样富含这些成分,特别是高脂肪的品种。
补充 DHA 和 EPA,哪些鱼值得多吃?
基于综合性的考虑,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鱼品种,同样富含DHA和EPA,同时又能避免摄入高汞鱼类:
定位
鱼类
注释
含量之王
三文鱼
(海水鱼)
含有丰富的 Omega-3 脂肪酸,尤其是 DHA 和 EPA。每天摄入20g 三文鱼肉可以满足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
高效优选
鲈鱼
(淡水鱼)
淡水鱼中的高脂肪鱼类,富含较多的 DHA 和 EPA。
高效平替
带鱼、金枪鱼
金枪鱼也可以选择罐头,平时在沙拉和快餐中也经常出现,例如金枪鱼土豆泥,金枪鱼蔬菜卷。
三文鱼中 DHA 和 EPA 含量是更高的,每天食用 20g 就能满足人体需求,但是价格较高;鲈鱼,是淡水鱼中最合适的高脂肪鱼品种;带鱼和金枪鱼,则是海水鱼中的平价之选。
鱼肉虽好,不可“贪杯”
当谈论高脂肪的鱼类时,不可否认它们往往富含 EPA 和 DHA,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健康之友”。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红肉相比,选择摄入高脂肪的鱼类对健康更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需要牢记的是,过度摄入任何类型的脂肪酸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我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 40~75g 的鱼肉,只要您的肉类摄入量在正常标准内,适量食用高脂肪的鱼类应当是安全的选择。
除了 EPA 和 DHA,适量食用鱼肉还可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B(尤其是B12)、维生素 D。
两条原则,回避高汞鱼
在消费鱼类时,人们常为环境污染担忧,尤其是鱼类可能富含重金属,如汞。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有两个关键原则:
1.首选草食鱼,次选肉食鱼
2. 选择小型鱼胜过大型鱼
同时,可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建议。
“更佳选食”区域鱼类可每周食用 2~3 份,“良好选食”区域可每周食用 1 份,而“避免选食”区域的鱼类应尽量避免食用。
图片来源:营养师顾中一
应避免的鱼类包括鲨鱼、大眼金枪鱼、马鲛鱼、马林鱼、剑鱼、长寿鱼和方头鱼。
这些准则有助于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减少汞摄入风险。
烹饪鱼,应当避免煎炸
? 油炸/煎鱼
虽然油炸鱼美味,但它却是不被推荐的烹饪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研究显示,油炸会造成鱼的 Omega-3 脂肪酸,包括 EPA 和 DHA 的严重流失<10>。高温下,鱼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氧化,产生有害物质,甚至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
除此之外,高热量也让油炸鱼的益处几乎微乎其微。
? 咸鱼别吃
咸鱼中的亚硝胺物,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胃癌和食管癌。中式咸鱼(腌制品)、霉变食物都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 1 类致癌物。
? 烤鱼
相对而言,研究证实烤鱼可以更好地保留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EPA和DHA。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要注意,这里的烤鱼并非指传统的重庆烤鱼,而是指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方式。
? 清蒸
清蒸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鱼类烹饪 ***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清蒸过程中使用的油极少,能更好地保留鱼的鲜味成分,同时EPA和DHA等营养也能得以保存,不像水煮法会造成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即便是清蒸,研究显示蒸烹超过 30 分钟会导致 EPA 和 DHA 含量下降。<11>
重点总结
1 | DHA 和 EPA 的功效 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对婴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也尤为重要。 |
2 | 海水鱼与淡水鱼都有 EPA 和 DHA 三文鱼在海水鱼中最为优质,拥有突出的 EPA 和 DHA 含量,而带鱼、金枪鱼也跟随其后。在淡水鱼类中,鲈鱼是 EPA 和 DHA 的佼佼者,同时河鳗、鳙鱼、鲶鱼、鲢鱼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选择。 |
3 | 推荐清蒸或无油低温烘烤 为了有效减少营养流失,更好的烹饪方式是清蒸或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相比之下,油炸会使有益脂肪大量流失。 |
参考文献
<1>罗永康.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2> 韩迎雪,林婉玲,杨少玲,李来好,黄卉,杨贤庆,王锦旭,吴燕燕,翟红蕾,郝淑贤.15种淡水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3> 祖丽亚,罗俊雄,樊铁.海水鱼与淡水鱼脂肪中EPA、DHA含量的比较
<4> 刘沙,邓放明.淡水水产品EPA与DHA含量及富集 *** 研究进展
<5>黄芮,陈少威,陈子慧,彭接文,王萍,霍伟伦,黄伟雄,杨杏芬.广东省沿海常见海水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与甲基汞共摄入对神经发育的风险-获益评估
<6>丁海燕,孙晓杰,盛晓风,赵艳芳,尚德荣,翟毓秀.几种主要养殖淡水、海水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及对比分析
<7>张冬梅,俞鲁礼,王跃辉.鲢鱼脂肪酸中EPA、DHA的营养新评价
<8> 美国农业部食物成分数据库
<9>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
<10>刘琼霞,林秀文,吉薇,谢婕,梁岳,冯丽娜.家庭烹饪方式对鱼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11>杨惠成,蓝梦哲,林柔玲,吴晓彤,袁浪,仲晗实,韦晓群.烹饪时间对鱼肉中脂肪酸的影响
常有人误以为只有海水鱼才含有 DHA 和 EPA。实际上,这两种有益于大脑和身体的重要脂肪酸,淡水鱼同样是优质来源。
什么是 DHA、EPA,它们有何效用?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是 Omega-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两种重要成分,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病,促进大脑发育
DHA 和 EPA 在体内生物膜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这两种脂肪酸对成年人有多种好处,如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时期,DHA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人体不能合成,转化效率低
虽然 DHA 和 EPA 有诸多益处,然而人类并不能自主合成它们。有人说亚麻酸等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EPA 和 DHA,但其转化效率却相当有限。因此,更佳的补充方式依然是直接摄入,也就是说要获取 DHA 和 EPA,鱼类和水产品无疑是更佳的途径。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
许多研究显示,摄入足够的 EPA 和 DHA 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炎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项涵盖了 170231 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每周摄入 20g 鱼类与富含 EPA 和 DHA 的食物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约 6%。
另一项涵盖 38 万名受试者的研究也指出,EPA 和 DHA 对心脏节律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每周摄入 300g 鱼肉,脑卒中风险降低约 6%。考虑到该营养物质在许多的膳食补充剂中无法得到充足的补充,因而 6% 仍然是非常优质的。
EPA 和 DHA 的更佳摄入量
根据国际食品与农业组织(FAO)和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 250 mg的 EPA 和 DHA。
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适当增加摄入,建议摄入 300 mgEPA + DHA,其中 DHA 建议不少于 200 mg。
淡水鱼同样含有 DHA 和 EPA
其实鱼类和人类一样,都是无法自行合成 DHA 和 EPA 两种脂肪酸的,都需要从食物链中来获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它们都含有 DHA 和 EPA。
数据来源<1-9> 来源:顾中一
哪怕是养殖的鱼类,也会通过摄食含有EPA 和 DHA 的饲料,比如使用海藻粉、深海鱼边角料做的烘干粉来富集这些脂肪酸。虽然海水鱼通常含有更多的 EPA 和 DHA,但一些淡水鱼同样富含这些成分,特别是高脂肪的品种。
补充 DHA 和 EPA,哪些鱼值得多吃?
基于综合性的考虑,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鱼品种,同样富含DHA和EPA,同时又能避免摄入高汞鱼类:
定位
鱼类
注释
含量之王
三文鱼
(海水鱼)
含有丰富的 Omega-3 脂肪酸,尤其是 DHA 和 EPA。每周摄入20g 三文鱼肉可以满足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
高效优选
鲈鱼
(淡水鱼)
淡水鱼中的高脂肪鱼类,富含较多的 DHA 和 EPA。
高效平替
带鱼、金枪鱼
金枪鱼也可以选择罐头,平时在沙拉和快餐中也经常出现,例如金枪鱼土豆泥,金枪鱼蔬菜卷。
金枪鱼中 DHA 和 EPA 含量是更高的,每周食用 20g 就能满足人体需求,但是价格较高;鲈鱼,是淡水鱼中最合适的高脂肪鱼品种;带鱼和金枪鱼,则是海水鱼中的平价之选。
鱼肉虽好,不可“贪杯”
当谈论高脂肪的鱼类时,不可否认它们往往富含 EPA 和 DHA,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健康之友”。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红肉相比,选择摄入高脂肪的鱼类对健康更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需要牢记的是,过度摄入任何类型的脂肪酸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我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 40~75g 的鱼肉,只要您的肉类摄入量在正常标准内,适量食用高脂肪的鱼类应当是安全的选择。
除了 EPA 和 DHA,适量食用鱼肉还可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B(尤其是B12)、维生素 D。
两条原则,回避高汞鱼
在消费鱼类时,人们常为环境污染担忧,尤其是鱼类可能富含重金属,如汞。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有两个关键原则:
1. 首选草食鱼,次选肉食鱼
2. 选择小型鱼胜过大型鱼
同时,可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建议。
“更佳选食”区域鱼类可每周食用 2~3 份,“良好选食”区域可每周食用 1 份,而“避免选食”区域的鱼类应尽量避免食用。
图片来源:营养师顾中一
应避免的鱼类包括鲨鱼、大眼金枪鱼、马鲛鱼、马林鱼、剑鱼、长寿鱼和方头鱼。
这些准则有助于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减少汞摄入风险。
烹饪鱼,应当避免煎炸
? 油炸/煎鱼
虽然油炸鱼美味,但它却是不被推荐的烹饪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研究显示,油炸会造成鱼的 Omega-3 脂肪酸,包括 EPA 和 DHA 的严重流失<10>。高温下,鱼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氧化,产生有害物质,甚至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
除此之外,高热量也让油炸鱼的益处几乎微乎其微。
? 咸鱼别吃
咸鱼中的亚硝胺物,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胃癌和食管癌。中式咸鱼(腌制品)、霉变食物都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 1 类致癌物。
? 烤鱼
相对而言,研究证实烤鱼可以更好地保留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EPA和DHA。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要注意,这里的烤鱼并非指传统的重庆烤鱼,而是指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方式。
? 清蒸
清蒸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鱼类烹饪 ***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清蒸过程中使用的油极少,能更好地保留鱼的鲜味成分,同时EPA和DHA等营养也能得以保存,不像水煮法会造成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即便是清蒸,研究显示蒸烹超过 30 分钟会导致 EPA 和 DHA 含量下降。<11>
重点总结
1 | DHA 和 EPA 的功效 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对婴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也尤为重要。 |
2 | 海水鱼与淡水鱼都有 EPA 和 DHA 三文鱼在海水鱼中最为优质,拥有突出的 EPA 和 DHA 含量,而带鱼、金枪鱼也跟随其后。在淡水鱼类中,鲈鱼是 EPA 和 DHA 的佼佼者,同时河鳗、鳙鱼、鲶鱼、鲢鱼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选择。 |
3 | 推荐清蒸或无油低温烘烤 为了有效减少营养流失,更好的烹饪方式是清蒸或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相比之下,油炸会使有益脂肪大量流失。 |
划重点
鳄雀鳝的内脏和鱼卵不能吃
它的肉也不建议吃!
(建议中午吃,因为早晚吃都会中毒)
温馨提示:
如果大家在公共水域发现鳄雀鳝
应该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切忌“一饱口福”
参考文献:
<1>冯昭.鳄雀鳝 外侵物种“来者不善”
<2>Grzimek’s Animal Life Encyclopedia, 2nd edition. Volumes 4–5, Fishes I–II, edited by Michael Hutchins, Dennis A. Thoney, Paul V. Loiselle, and Neil Schlager. Farmington Hills, MI: Gale Group, 2003.
本期封面: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23日消息(记者 韩星)2020第二届海南旅游美食购物嘉年华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购物优惠福利不停派送。记者从嘉年华联盟商家欢乐海岸海南美食联盟获悉。由海南陆侨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进口的2万尾深海长寿鱼目前已在海口欢乐海岸美食联盟正式上市销售,售价低于目前电商销售价25%。
据介绍,重量在700g至1000g的长寿鱼,价格95元;重量在1000g至1250g的长寿鱼,价格115元;重量在1250g至1500g的长寿鱼,价格175元。以上价格均低于目前电商平台售价,十分优惠。市民可到欢乐海南美食联盟现场购买,或者登录欢乐海岸网上商城购买,配送到家。
新西兰长寿鱼主要生长在大西洋500-1800米深的低温深海区域,最长可以活160年。相比淡水鱼和近海鱼,深海生长的长寿鱼远离当代工业污染,鱼肉富含二十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长寿鱼肉质鲜嫩紧实有弹性,烹饪不易散,入口犹如蟹肉般鲜甜,蒸、煮、煎、烤多种烹饪模式随意选择。
2020第二届海南旅游美食购物嘉年华活动由海南省人民 *** 指导,省商务厅、省旅文厅组织,各市县 *** 和各相关省直部门主办,南海网承办。本届嘉年华聚焦免税品、汽车、餐饮、家电、 *** 零售等重点领域,实行各市县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组织千企万店共同参与。精心营造欢乐、活力、时尚、诚信的购物与休闲娱乐氛围,吸引本地居民走出家门,外地游客聚集海南。组委会欢迎各大商家积极参与(参与热线:13637540372、13976222851)。
购买链接:https://shop90425046.m.youzan.com/wscgoods/detail/3en4x09472ozy?scan=1&activity=none&from=kdt&qr=directgoods_857414906&shopAutoEnter=1&redi
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种“长寿鱼”,但是吃了真的能长寿吗?海外疫情刚爆发的时候,CNN发布了一则有趣的新闻:调查显示,有38%的美国人表示因为“科罗娜啤酒”(Corona beer)与“冠状病毒”(Corona virus)同名,以后再也不买科罗娜啤酒了。在此次的撞名事件中,科罗娜啤酒厂商真可谓是无辜躺枪。唏嘘过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商品名称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暗示。这也是为什么商家在设计商品名时,大多使用寓意美好的字眼,比如长寿鱼,就是海鲜中好寓意的代表。
胸棘鲷俗称长寿鱼 手绘。图片:李玉强QMCS
“长寿”并非浪得虚名
长寿鱼,英文名为Orange Roughy,中文正式名是胸棘鲷Hoplostethus atlanticus。它的属名Hoplostethus直译就是胸藏武器(棘刺)的意思。长寿鱼有一身讨喜的橙红色,体型中等,通常体长在30~40厘米,体重大约为1~2千克。大者体长可达70厘米,重达7公斤。
长寿鱼是典型的深海肉食性鱼类,它们生存于180~1800米的暮光区-午夜区水层,这里缺乏光照,水温通常在3~9℃之间。由于没有红光可以到达这个深度,长寿鱼看似醒目的橙红体色反而可以帮助它们完美地隐入四周深蓝甚至漆黑的环境中。
长寿鱼的主要栖息场所为海底山脉,在这里它们捕食小型鱼类、虾类和鱿鱼,同时躲避着巡游鲨类、合鳃鳗、无须鳕、蛇鲭,甚至还有少数齿鲸类天敌的追捕。
栖息在维马海山的特里斯坦岩龙虾。图片:?Richard Barnden / Greenpeace
海底山脉是大洋中一类十分独特的生境,是许许多多特别的海洋物种的“生命驿站”。迄今为止,我们对长寿鱼和它们的海山生境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长寿鱼之所以被称作长寿鱼,是因为它的确是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商业鱼类,通常能活100多岁。目前的更高记录是在塔斯马尼亚捕捞的一条长寿鱼,有着250岁的高龄!市场上售卖的长寿鱼年龄一般在30~100岁之间——鱼的年纪可能比吃它的人的爷爷还要大。
长寿鱼的分布极广,从冰岛到摩洛哥、从纳米比亚到南非,全球各大洋的热带至温带海域都有它的身影。虽然分布广泛,但由于长达数十年的过度捕捞,如今长寿鱼的种群数量已经不容乐观了。
长寿鱼属于“爱热闹”的鱼类,繁殖期间,它们常常大量聚集在一起,同步产卵;平时也喜欢扎堆结伴。这种群聚的习性,使得渔民们能够轻易地将其大量捕获。
1978年,人们首次在新西兰附近发现并捕捞到了长寿鱼。在接下来的20年里,秘鲁、印度尼西亚等地区,也开启了长寿鱼的捕捞业。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 “红色怪鱼”名气越来越大,捕捞量也越来越多,在1980年代后期达到每年9万多吨的更高水平。
新西兰的长寿鱼拖网渔船。图片:?Greenpeace / Roger Grace
可惜好景不长,过度捕捞很快就对长寿鱼种群资源造成沉重打击。长寿鱼的捕捞旺季为7、8月份,恰巧它们的产卵季在6~8月,这种在产卵期进行捕捞的行为犹如杀鸡取卵,加快了长寿鱼资源的衰退。数据显示,大多数长寿鱼种群在5到10年内被捕捞到小于其原始存量的20%。在渔业不受管制的地方,这些鱼类被捕捞到商业灭绝。长寿鱼每年的渔获量也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迅速减少,许多小型渔场因此倒闭。
博物馆中的长寿鱼标本。图片:Citron / Wikimedia Commons
红色名录中的红色怪鱼
长寿鱼生长缓慢,需要至少20年才能达到性成熟,50%的长寿鱼在32~41岁才产卵繁育下一代,雌性平均怀卵量为4~6万枚。这种性成熟时间晚、繁殖力较低的特性,使得长寿鱼种群恢复的速度要比其他大多数鱼类更慢。
如今,长寿鱼的濒危状况已经得到许多NGO组织的关注。2007年,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SPRFMO)开始限制其管辖范围内,长寿鱼的捕捞区域和捕捞量;2010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将长寿鱼列入海鲜红色名单,意味着来自不可持续的渔场或渔获方式;2015年,IUCN评估长寿鱼的濒危等级为易危(VU)。
长寿鱼在IUCN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易危。
然而,由于长寿鱼分布范围广泛,受到不止一个国家的管辖,这使得限制捕捞的工作面临重重挑战。
例如,虽然地中海的许多长寿鱼渔场已经关闭,并且该物种在欧盟水域上岸是违法的,但是它仍然很容易在对其他物种的深海混合拖网渔业中被兼捕。而有些地区的渔业管理部门则认为长寿鱼已恢复到可持续的水平,对其并不加以严格控制。
一艘捕捞长寿鱼的深水拖网船损毁并拖上了一块海山上生长着的巨大红珊瑚。图片:?Greenpeace / Malcolm Pull
许多证据表明,如今长寿鱼仍然处于受胁迫的状态,需要长达百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由于长寿鱼几乎都是用极具破坏性的底拖网捕捞的,在捕鱼的同时也会对水下数百米直至3000多米的海底山脉上生存的深海珊瑚等珍稀而脆弱的生物群落造成毁灭性破坏,底拖网所过之境犹如荒漠。
遗憾的是,一边是环保人士不断的呼吁,一边却是长寿鱼在市场上火爆的人气。历史上,美国一直是长寿鱼的更大消费国,然而近年来,中国的长寿鱼市场有了显著的增长。2014年,美国从新西兰、中国、秘鲁和印度尼西亚进口了大约1455吨长寿鱼(主要是鱼片)。2015年,中国进口了至少4000吨长寿鱼 (主要是全鱼)。在迷信吃啥补啥的我国,长寿的吉祥寓意和讨喜的橙红色使长寿鱼很快成了节庆送礼、婚庆寿宴的首选之一。
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新西兰长寿鱼”。
目前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更大的长寿鱼渔场,2014年捕捞总量超过8500吨,占全球估计捕捞量的95%。2015年,长寿鱼的出口为新西兰带来了约5300万新西兰元(约合3700万美元)的收入。这也是市场上长寿鱼的商品名多为“新西兰长寿鱼”的原因所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16年一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障未来的水产品供应”的国际非盈利性机构,在众多海洋环保机构的质疑和反对声中,为新西兰长寿鱼渔业贴上了象征生态环保的小蓝标。这可能会严重误导关注可持续海鲜的消费者。
长生不老,还是早日飞升?
市场上售卖的长寿鱼的年龄一般在30~100岁之间,只要花上两三百元,你就能买到一条80岁高龄的长寿鱼。那么,根据“吃啥补啥”原则,吃长寿鱼是否可以延年益寿?
咳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长期大量进食这样高龄的鱼,对你的身体可能弊大于利。
汞随着食物链传递累积。图片: ***
通常情况下,食物链等级越高、寿命越长的生物,其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就越多。在漫长的“鱼生”中,汞等重金属渐渐在长寿鱼体内累积下来。研究表明,长寿鱼组织中有机汞的含量在0.30-0.86 mg/L之间,是其他食用鱼平均有机汞含量的3~10倍,非常接近1976年美国 *** 对可食用鱼类汞含量设定的安全上限1 mg/L。
有机汞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可造成语言和记忆能力障碍等。
跟禽畜类的肉相比,食用鱼类有益健康的一个重要科学依据是部分海洋鱼类富含对人类有特殊益处的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和EPA,是其他天然食材几乎都不具备的。。已知DHA和EPA含量丰富的鱼类包括沙丁鱼、秋刀鱼、马鲛鱼、鲐鱼、鲑鱼(包括多种野生的太平洋鲑,也包括养殖的大西洋鲑,俗名三文鱼)等,它们是大多生活在温带-寒带海域的中上层鱼类。
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图片:李玉强QMCS
究其原因,是因为DHA和EPA这类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由海洋中的微藻类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然后通过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逐级传递到鱼类身体中,作为鱼油的主要成分积蓄下来。因此油脂含量丰富的鱼类往往富含这类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
但是由于阳光穿透海水的深度非常有限,依赖光合作用生存的微藻类很难在水深200米以下生长,常年生活在深海的长寿鱼也就没有机会通过食物积蓄鱼油。因此它们的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偏低。
至于商家们提到的“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质和氨基酸”等营养价值,都可被其他普通食用鱼类和肉、蛋、奶类所替代。
总而言之,常吃长寿鱼不能帮你延年益寿,反而会增加健康受损的几率。出于对胎儿健康的考虑,需要吃鱼补充DHA和EPA的孕期妇女尤其需要规避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在美国联邦 *** 环境保护署EP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海鲜安全食用指南上,长寿鱼(红框所示)因为汞含量超标的问题,与鲨类、旗鱼、剑鱼、大目金枪鱼等大型鱼类同列“避免食用”栏。
“福寿好彩头”的背后,是过量的重金属带来的健康隐忧,一个超长寿命物种的挣扎,还有不可持续的拖网渔业对海底山脉区域宝贵而脆弱的生物群落的反复伤害。这个时候,少吃,或更好不吃长寿鱼,就是对这个物种、对我们共同的海洋、对人类自身更好的关爱。
这9种食物越吃越笨,尤其是最后一种,有些人天天吃、顿顿吃!你是否出现过以下这些情况?
一边打 *** 一边跟人抱怨手机找不到了?
出门后记不清是否关了水管、是否锁了门?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出现健忘的情况呢?
这很有可能就是记忆力衰退的表象!
如果你也出现过上述这些现象
下面这9种食物你一定得少吃!
因为它们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伤害大脑
让人思维慢、记忆差!
尤其是最后一种
有些人天天吃、顿顿吃!
究竟都有哪些食物呢?
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划重点
这9种食物可能越吃越笨!
一、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1、举例
牛油、羊油、猪油等动物脂肪,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
2、危害
有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中游离的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脑屏障中的蛋白转运体数量减少,使海马体和大脑皮层缺乏葡萄糖,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
耶鲁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脂饮食会“操纵”大脑—— *** 下丘脑产生炎症,并诱导机体摄入更多的热量,导致人们越吃越想吃,最终体重增加、疾病来袭。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大脑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来势汹汹”,连吃3天就会产生影响。
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1、举例
含有“氢化油”或者使用“氢化油”炸过的食品,以及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咖啡伴侣、糕点、薯片、炸薯条、珍珠奶茶等。
2、危害
有研究发现,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认知能力、脑容量和记忆力下降,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明显更高。
三、含铅的食物
1、举例
含铅的松花蛋、薯片、爆米花、油条、罐头等。
2、危害
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含铅的食物,一般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必过于担心。若长期大量食用,则可能会引起铅中毒,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并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引发肝肾功能衰竭。
四、含铝的食物
1、举例
添加了钾明矾、铵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的腌制海蜇、油条、油饼、粉条、虾味片、面糊、焙烤食品(含糕点、麻花等)、豆类制品等。
2、危害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钾明矾、铵明矾)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按标准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过量摄入铝可能与儿童智力发育障碍、软骨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有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明矾( *** 铝钾或 *** 铝铵)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 *** 过程中使用,但其铝(Al)的更大残留 *** 值为100mg/kg。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观感、口感,在加工过程中超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控制好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铝虽含有毒性,可并非只要摄入就危害人体,要考虑到食品中铝的残留量、食用含铝食品的数量及食用频次等因素。圈友们应当保持均衡饮食,以免因偏食而摄入过多的铝,还要正确引导儿童的膳食消费,适量食用膨化食品。此外,圈友们也可以通过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含铝的食品添加剂。
五、汞含量高的食物
1、举例
长寿鱼、大眼金枪鱼、马林鱼、鲭鱼、马头鱼。
2、危害
鱼里汞主要是甲基汞,甲基汞是一种强大的神经毒素,会伤害大脑和神经系统。别吃汞含量高的鱼,尤其是别给孕妇和孩子吃,因为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对甲基汞更敏感。
日常食用的水产中,相对安全的通常为食物链底端的物种和大洋性速生鱼类,譬如海虾、牡蛎、扇贝、沙丁、鲱鱼、鱿鱼、海蟹、三文鱼、真鳕、鲳鱼等。
六、高盐的食物
1、举例
果脯蜜饯类(话梅、杏脯等)、干果零食类(瓜子、豌豆、兰花豆等)、肉类加工品(香肠、培根、泡椒凤爪等)、酱腌菜(榨菜、腌菜、酱菜、酱肉罐头、腐乳等)等。
2、危害
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可能会损害大脑的某些认知功能。长期摄入较高的盐,会导致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源自肠道的炎症反应相应增加,记忆受损,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影响更大。此外,即使目前血压没有异常,但如果一直处于高盐饮食的状态,也会损害认知功能。
高盐饮食不仅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还会导致高血压,甚至增加脑卒中、骨质疏松、胃癌等风险。
七、超加工食品
1、举例
起酥面包、蛋糕、饼干、各种酱料、巧克力、糖果、熏香肠、腊肠、汉堡、热狗、披萨、火腿、油炸零食、膨化零食、冰淇淋、雪糕、布丁/慕斯、加工果汁、人造饮料等。
2、危害
超加工食品缺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而富含糖和油脂,并且高热量、易饱腹,如果过多摄入这种食品,会导致营养不良和炎症,从而影响大脑和全身健康。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认知衰退、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风险相关。
有研究发现,在 60 岁以下的人,特别是在 35岁~59 岁的人当中,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会更强烈地加速整体认知能力和执行功能下降,而在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无法观察到这种影响。
八、含酒精的饮品
1、举例
白酒、啤酒、红酒、鸡尾酒等各种酒类、含酒精饮品。
2、危害
酒精会引起大脑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使大脑皮层缺氧、智力减退、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容易产生视物障碍。还会影响脑部供血和神经,会使大脑萎缩,加快脑细胞的衰老、死亡速度。而且酒精还会减缓呼吸、降低体温,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建议尽量早戒酒。
九、富含精制碳水的食物
1、举例
大米、馒头、面条、面包等精制碳水。
2、危害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会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新陈代谢功能,阻止大脑利用糖分,脑部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问题,从而增加记忆障碍以及痴呆的风险。
划重点
平时吃什么食物能“补脑”?
一、富含黄酮类物质的食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组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剂,包括多种亚型,如:黄酮醇、黄酮、黄烷酮类、花青素等。有研究发现,饮食中摄入更多黄酮类化合物的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较低。
洋葱、欧芹、紫甘蓝等蔬菜,浆果(蓝莓、樱桃、覆盆子等)、柑橘类水果、豆类及其制品,以及茶叶、葛根等,都是黄酮类物质的丰富来源,可适当增加食用。
二、富含叶酸的食物
叶酸有保护血管、营养神经的作用,充足的叶酸不仅能减少人体内有害物质对脑血管的损伤,还有助于减少脑神经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阿尔茨海默病。
菠菜、小白菜、豆角、白菜、草莓、樱桃、香蕉、桃子、猕猴桃、猪肝、鸭血、鸡蛋、豆腐、豆皮、核桃、腰果、粟子、松子、大麦、米糠、燕麦、小麦胚芽、糙米等食物富含叶酸,平时可以适量食用。
三、富含“好脂肪”的食物
这里所说的“好脂肪”主要包括2种:卵磷脂、Ω-3脂肪酸。
1、卵磷脂
充足的卵磷脂能保证体内的“胆碱”和“乙酰”合成为“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可以提高脑细胞活性化程度,有助于提高记忆能力。
日常可以通过牛奶、肉类、蛋类、豆类、坚果等补充卵磷脂。
2、Ω-3脂肪酸
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补充omega-3脂肪酸在改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认知状态、维持正常认知功能和预防与年龄相关的认知缺陷方面有作用,而且在已经患有轻度认知缺陷的人群中也观察到了改善效果 。
但也不是对所有人群都会起作用,也有研究发现补充omega-3脂肪酸对健康的老年人来说并没有改善认知能力,对已经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也没有用。
三文鱼、比目鱼、牡蛎、虾等水产品富含Ω-3脂肪酸;核桃、杏仁、碧根果等坚果也是Ω-3脂肪酸的来源之一。
资料:CCTV生活圈
编辑:郭林艳
吃鱼时,哪些部位有毒性,哪些部位最营养?弄懂后,才知道怎么吃刘阿姨今年62岁,退休后一直跟着女儿住在城里。前段时间,刘阿姨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听人说吃鱼胆对眼睛好,于是在一次做鱼的时候把那条大鱼的鱼胆给生吃了。
没想到,吃完鱼胆的2小时后,刘阿姨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送往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鱼胆中毒,且已经诱发了急性肝肾衰竭。
随后刘阿姨被送入ICU进行抢救,经过3小时的救治,刘阿姨才逐渐转危为安。
清醒后,刘阿姨不解地问医生,“不都说生吃鱼胆可以明目吗?我身边不少人都是这么做的,怎么我吃了反而中毒了呢?”
“这种民间偏方不能随意信,鱼胆中其实含有很多毒性物质,直接生吃可能会引起胃黏膜损伤、急性肾衰竭和肝衰竭,甚至是死亡,但很多人对此都不了解”对此,医生解释道。
一、美国研究:多吃海鱼或诱发黑色素瘤
美国《癌症病因与控制》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饮食与健康研究内的49万余名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受试者进行了平均15.5年的随访,在过程 *** 有5034例新发恶性黑色素瘤、3284例新发原位黑色素瘤。
研究人员分别将受试者的体重指数、教育状况、癌症家族史、酒精摄入量、鱼类摄入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较高的鱼类摄入量与恶性黑色素瘤、原位黑色素瘤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结合美国人的进食鱼类习惯分析,非油炸鱼中主要以食用海鱼为准,也就是说过量的海鱼摄入会诱发恶性黑色素瘤。
吃鱼为什么会诱发癌症发生呢?研究人员分析主要与海洋污染相关,现阶段的海洋环境长期受到废弃物、有毒化合物等的影响。
而海鱼长期暴露于多环芳烃、农药、石油烃以及铅、汞、砷等重金属污染的海洋环境下,会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到鱼体内,再通过进食循环进入到人体内,最终导致身体受到影响。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多氯联苯、砷、汞和患黑色素瘤风险升高有关。
但如果摄入的是未受污染的鱼,则不会增加身体的患癌风险,并且吃鱼带来的益处可能比健康隐患还要大。
因为鱼类内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该物质可帮助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且对于胎儿、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延缓老年人认知退化有帮助。
并且鱼肉摄入量增加,就意味着红肉、加工肉的摄入在减少,这样一来可间接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发现,吃鱼还能带来以下多种好处。
①促进骨骼健康,减少骨折发生风险;
②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身体超重的几率;
③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
④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二、常吃这4种鱼,致癌风险或上升
虽然吃鱼对人体的益处很多,但并非所有的鱼都是“好鱼”,常吃部分鱼的话,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1、中式咸鱼
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和鱼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生成反应后,会形成亚硝胺。该物质是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导致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咸鱼本身就是高盐的食物,长期摄入高盐分食物会导致血管扩张、血红蛋白变性,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2、过度油炸的鱼
过度油炸的鱼吃起来特别香,但却存在健康隐患。高温煎炸会导致鱼肉内产生自由基、苯并芘、杂环胺等有害物质,且会破坏鱼肉本身的营养成分,长期食用容易影响健康。
3、不能弯曲的带鱼
一些商家为了让带鱼防腐、外观看起来更鲜亮、富有弹性,会在带鱼内违法添加甲醛。这类带鱼具有不能弯曲的特点,同时会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4、淡水鱼生
淡水鱼生很容易被肝吸虫盯上,一旦摄入肝吸虫,它会寄生在肝脏内,诱发胆管堵塞、胆汁滞留,继而诱发胆管炎、胆结石等,发展到后期甚至会演变成肝硬化、肝癌。
三、吃鱼时,哪种部位最有营养?别吃错了
2022年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周更好摄入2次鱼,摄入的量保持在300~500g。
其实鱼全身都是“宝”,如鱼眼内富含锌和DHA、鱼腹内有DHA和EPA、鱼籽内有丰富蛋白质、鱼鳔内富含胶原蛋白、鱼尾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
需要提醒的是,鱼以下3个部位要慎重摄入,可能会威胁健康:
①鱼头:很可能会富集有害物质,如汞等重金属;
②鱼鳃:金枪鱼、旗鱼等鱼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尤其是鱼鳃要避免食用;
③鱼籽:其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嘌呤,过量摄入会增加痛风风险。
关于吃鱼胆可明目、清火的说法十分深入人心,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
大部分的鱼胆内都含有胆酸、氢氰酸等有害物质,摄入后容易导致身体中毒,甚至会威胁生命。
特别是鲤鱼、草鱼、胖头鱼、鲫鱼等胆毒鱼类要特别注意,处理过程中要把鱼胆丢弃,要是不慎将鱼胆弄破的话,要注意及时清洗双手。
海鱼营养丰富,但又担心买到有污染的鱼,到底吃哪些鱼既有营养又安全呢?在购买鱼的时候注意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草食鱼比肉食鱼好,二是小型鱼比大型鱼好。
可参与下图中的美国FDA的指南,汞风险低的每周可摄入2~3份、中等的每周可摄入1份,一份约为手掌大小。
图源 ***
注意要避开马鲛鱼、剑鱼、长寿鱼、方头鱼等,这些鱼是典型的高汞鱼。
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食物之一,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适当多吃些鱼。当然,要注意避开一些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的鱼。
参考资料:
<1>《吃鱼多,诱发黑色素瘤?最新研究报告来了》.医学界肿瘤频道.2022-06-24
<2>《水中有污染,吃鱼还有好处吗?怎么吃鱼才健康?》.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2020-09-01
<3>《国人“鱼”额普遍不足!这样吃不辜负每一口鱼肉》.生命时报.2021-11-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劝你多吃!这两种营养物,淡水鱼不比海水鱼差!常有人误以为只有海水鱼才含有 DHA 和 EPA。实际上,这两种有益于大脑和身体的重要脂肪酸,淡水鱼同样是优质来源。
什么是 DHA、EPA,它们有何效用?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是 Omega-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两种重要成分,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病,促进大脑发育
DHA 和 EPA 在体内生物膜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这两种脂肪酸对成年人有多种好处,如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时期,DHA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人体不能合成,转化效率低
虽然 DHA 和 EPA 有诸多益处,然而人类并不能自主合成它们。有人说亚麻酸等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EPA 和 DHA,但其转化效率却相当有限。因此,更佳的补充方式依然是直接摄入,也就是说要获取 DHA 和 EPA,鱼类和水产品无疑是更佳的途径。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
许多研究显示,摄入足够的 EPA 和 DHA 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炎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项涵盖了 170231 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每周摄入 20g 鱼类与富含 EPA 和 DHA 的食物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约 6%。
另一项涵盖 38 万名受试者的研究也指出,EPA 和 DHA 对心脏节律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每周摄入 300g 鱼肉,脑卒中风险降低约 6%。考虑到该营养物质在许多的膳食补充剂中无法得到充足的补充,因而 6% 仍然是非常优质的。
EPA 和 DHA 的更佳摄入量
根据国际食品与农业组织(FAO)和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 250 mg的 EPA 和 DHA。
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适当增加摄入,建议摄入 300 mgEPA + DHA,其中 DHA 建议不少于 200 mg。
淡水鱼同样含有 DHA 和 EPA
其实鱼类和人类一样,都是无法自行合成 DHA 和 EPA 两种脂肪酸的,都需要从食物链中来获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它们都含有 DHA 和 EPA。
数据来源<1-9> 来源:顾中一
哪怕是养殖的鱼类,也会通过摄食含有EPA 和 DHA 的饲料,比如使用海藻粉、深海鱼边角料做的烘干粉来富集这些脂肪酸。虽然海水鱼通常含有更多的 EPA 和 DHA,但一些淡水鱼同样富含这些成分,特别是高脂肪的品种。
补充 DHA 和 EPA,哪些鱼值得多吃?
基于综合性的考虑,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鱼品种,同样富含DHA和EPA,同时又能避免摄入高汞鱼类:
定位
鱼类
注释
含量之王
三文鱼
(海水鱼)
含有丰富的 Omega-3 脂肪酸,尤其是 DHA 和 EPA。每周摄入20g 三文鱼肉可以满足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
高效优选
鲈鱼
(淡水鱼)
淡水鱼中的高脂肪鱼类,富含较多的 DHA 和 EPA。
高效平替
带鱼、金枪鱼
金枪鱼也可以选择罐头,平时在沙拉和快餐中也经常出现,例如金枪鱼土豆泥,金枪鱼蔬菜卷。
金枪鱼中 DHA 和 EPA 含量是更高的,每周食用 20g 就能满足人体需求,但是价格较高;鲈鱼,是淡水鱼中最合适的高脂肪鱼品种;带鱼和金枪鱼,则是海水鱼中的平价之选。
鱼肉虽好,不可“贪杯”
当谈论高脂肪的鱼类时,不可否认它们往往富含 EPA 和 DHA,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健康之友”。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红肉相比,选择摄入高脂肪的鱼类对健康更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需要牢记的是,过度摄入任何类型的脂肪酸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我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 40~75g 的鱼肉,只要您的肉类摄入量在正常标准内,适量食用高脂肪的鱼类应当是安全的选择。
除了 EPA 和 DHA,适量食用鱼肉还可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B(尤其是B12)、维生素 D。
两条原则,回避高汞鱼
在消费鱼类时,人们常为环境污染担忧,尤其是鱼类可能富含重金属,如汞。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有两个关键原则:
1. 首选草食鱼,次选肉食鱼
2. 选择小型鱼胜过大型鱼
同时,可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建议。
“更佳选食”区域鱼类可每周食用 2~3 份,“良好选食”区域可每周食用 1 份,而“避免选食”区域的鱼类应尽量避免食用。
图片来源:营养师顾中一
应避免的鱼类包括鲨鱼、大眼金枪鱼、马鲛鱼、马林鱼、剑鱼、长寿鱼和方头鱼。
这些准则有助于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减少汞摄入风险。
烹饪鱼,应当避免煎炸
? 油炸/煎鱼
虽然油炸鱼美味,但它却是不被推荐的烹饪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研究显示,油炸会造成鱼的 Omega-3 脂肪酸,包括 EPA 和 DHA 的严重流失<10>。高温下,鱼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氧化,产生有害物质,甚至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
除此之外,高热量也让油炸鱼的益处几乎微乎其微。
? 咸鱼别吃
咸鱼中的亚硝胺物,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胃癌和食管癌。中式咸鱼(腌制品)、霉变食物都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 1 类致癌物。
? 烤鱼
相对而言,研究证实烤鱼可以更好地保留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EPA和DHA。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要注意,这里的烤鱼并非指传统的重庆烤鱼,而是指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方式。
? 清蒸
清蒸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鱼类烹饪 ***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清蒸过程中使用的油极少,能更好地保留鱼的鲜味成分,同时EPA和DHA等营养也能得以保存,不像水煮法会造成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即便是清蒸,研究显示蒸烹超过 30 分钟会导致 EPA 和 DHA 含量下降。<11>
重点总结
1 | DHA 和 EPA 的功效 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对婴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也尤为重要。 |
2 | 海水鱼与淡水鱼都有 EPA 和 DHA 三文鱼在海水鱼中最为优质,拥有突出的 EPA 和 DHA 含量,而带鱼、金枪鱼也跟随其后。在淡水鱼类中,鲈鱼是 EPA 和 DHA 的佼佼者,同时河鳗、鳙鱼、鲶鱼、鲢鱼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选择。 |
3 | 推荐清蒸或无油低温烘烤 为了有效减少营养流失,更好的烹饪方式是清蒸或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相比之下,油炸会使有益脂肪大量流失。 |
参考文献
<1>罗永康.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2> 韩迎雪,林婉玲,杨少玲,李来好,黄卉,杨贤庆,王锦旭,吴燕燕,翟红蕾,郝淑贤.15种淡水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3> 祖丽亚,罗俊雄,樊铁.海水鱼与淡水鱼脂肪中EPA、DHA含量的比较
<4> 刘沙,邓放明.淡水水产品EPA与DHA含量及富集 *** 研究进展
<5>黄芮,陈少威,陈子慧,彭接文,王萍,霍伟伦,黄伟雄,杨杏芬.广东省沿海常见海水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与甲基汞共摄入对神经发育的风险-获益评估
<6>丁海燕,孙晓杰,盛晓风,赵艳芳,尚德荣,翟毓秀.几种主要养殖淡水、海水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及对比分析
<7>张冬梅,俞鲁礼,王跃辉.鲢鱼脂肪酸中EPA、DHA的营养新评价
<8> 美国农业部食物成分数据库
<9>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
<10>刘琼霞,林秀文,吉薇,谢婕,梁岳,冯丽娜.家庭烹饪方式对鱼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11>杨惠成,蓝梦哲,林柔玲,吴晓彤,袁浪,仲晗实,韦晓群.烹饪时间对鱼肉中脂肪酸的影响
策划 ***
作者丨顾中一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无鱼不成席”,这五类人群却不适合吃鱼哦俗话说,无鱼不成席。中国人对鱼肉的热爱,无人能及。
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加上秋冬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就成了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是众多“肉食者”的更优选择。
水煮鱼、酸菜鱼、冷锅鱼、红烧鱼、剁椒鱼头、清蒸鱼.、烤鱼、糖醋鱼.....鱼的吃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并且都十分美味诱人。
不过,鱼肉虽好,也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食物,和很多食物一样,大家吃鱼时也要警惕,因为,鱼体内有一处有毒,千万别乱碰。
鱼的这个部位比砒霜还毒!
开门见山地说,这个部位就是鱼胆。
我国古代的《证治准绳》一书中曾记载:鱼胆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痛的作用,所以鱼胆算是一味中药。
而且,在坊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鱼胆可以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因此,即使鱼胆再苦,不少人也会忍着生吞下去,希望可以为自己治病。
可是,结果呢?每年因吃鱼胆而造成悲剧的事例一桩接一桩!
其实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古代医家使用鱼胆时大部分是作为外用药,而不是直接内服!
这不,现代医学通过研究证明,鱼胆里含有胆酸、氰化物和组胺等物质,直接食用可使人中毒。
通常情况下,鱼胆中毒者早期会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进而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转氨酶升高,肾间质水肿,而后可能会出现少尿、无尿,甚至肾功能衰竭的严重情况。
不过,因为鱼胆胆汁成分很复杂,所以现阶段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病人通常需要以血液透析的 *** 来治疗,透析越早,肾功能恢复越快,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危及到生命。
有一点也与大家以往对“毒素”认知有所不同,鱼胆中的毒素十分“顽固”,不仅不溶于酒精,还耐高温,所以不管是蒸煮还是用酒浸泡,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食了鱼胆,都是绝对不安全的。
另外,除了鱼胆,鱼的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传说”,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不是真的吧。
01 吃鱼头能补脑?
仿佛从小就能听见家长们说,“孩子不聪明,多吃鱼脑补一补”,那么到底这句话有几分可信度呢?
有些人觉得鱼脑里含有较多的DHA和EPA,能促进脑细胞的发育,然而实际上,这种特殊功效一般仅在婴幼儿身上见效。
如果是健康的成年人,那吃鱼头就很难对改善大脑认知功能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而且反倒还会导致摄入的胆固醇太多,不利于血管健康。
02 吃鱼眼能明目?
鱼眼里所含的维生素A和DHA有助于眼部健康,这并没有错,但在小小的鱼眼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都是很低的,甚至还不如蛋黄的营养丰富。
因此,与其通过吃鱼眼来明目,还不如多放下手机,去户外运动更好。
03 鱼皮能美容?
鱼皮含有大量胶原蛋白,更高可占其蛋白质总量的80%左右,但吃鱼皮能美容的几率却很小。
研究证实,胶原蛋白这种物质吃到嘴里后,不一定能长到脸上,而且鱼皮中的胶原蛋白一旦受热,就会断裂降解变性,更是很难起到美容的效果了。
这4类鱼,更好别吃!
01 腌制的咸鱼
腌制鱼的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
02 未煮熟的鱼
烹调鱼的时候,务必确保鱼肉完全煮熟,一旦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就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而且也不要把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03 含汞量高的鱼
通常情况下,大型且寿命较长的鱼类含汞量更高,比如长寿鱼、旗鱼、大眼金枪鱼、马林鱼、大鲭鱼、鲨鱼、马头鱼等。
不建议孕妇、有受孕计划的女性、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吃这类鱼,以免造成身体上的危害。
04 过度油炸的鱼
虽然这种方式 *** 的鱼味道更诱人,但是高温煎炸会使鱼肉的脂肪氧化,从而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
而且,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这5类人群,不适合吃鱼!
鱼肉营养价值高,是高蛋白食物,而且鱼肉中的脂肪含量也很低,因此,它成为人们餐桌上常备的佳肴之一。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鱼,尤其是一些患有疾病的人群,是绝不能吃鱼的。
01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鱼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如果实在想吃鱼,那也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定量吃鱼,不可随心所欲地吃。
02 痛风患者
鱼、虾、贝类等食物富含嘌呤,所以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人要禁食一切肉类及含嘌呤高的食物,缓解期可以定量吃鱼肉类食物,不过严禁一次摄入过多。
可适量选用含嘌呤较少的鱼类,比如金枪鱼、青鱼、鲑鱼、白鱼、龙虾等;
少用含嘌呤较多的鱼类,比如鳗鱼、鲤鱼、大比目鱼、鲈鱼、鳕鱼、鳝鱼等;
禁用含嘌呤高的鱼类,比如沙丁鱼、凤尾鱼、鱼子。
03 出血性疾病患者
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可以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者十分有益。
不过,EPA摄入过多也会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对于病情恢复十分不利。
04 服用某些药物的人
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为组胺受体拮抗药,而鱼虾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
如果上述抗组胺药与之一起吃就会抑制组胺分解,导致组胺蓄积,从而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
04 过敏体质者
尤其是过往经历中有因为吃鱼虾类食物而发生皮肤过敏的人,应该谨慎吃鱼,避免再次引发过敏。
民以食为天,但也要吃得健康,上述关于吃鱼的注意事项,以后可千万要小心哦!
编辑 /孙超慧
资料/实用小百科
从新西兰深海里游出来的长寿鱼,这鲜美你根本想象不到圣诞、新年、春节接踵而至 ,设宴请客、走亲访友,你都需要一道营养而体面的好菜。
推荐这种来自新西兰深海里的“长寿鱼”给你,它通体橙红色、样子怪怪的,却蕴含着意想不到的美味和营养。
长寿鱼只生活在南纬45°~南纬65°之间,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区域的海洋里,大约600~1200米的深海底层水域;
那里海水很凉,因此它们生长缓慢,积累的营养就非常丰富,是地道的新西兰特产,风靡全球的滋补美食!
长寿鱼是低钠盐的鱼类,它的鱼肉内含有二十几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是特别营养又健康的食材。
并且鱼头、鱼骨内还含有珍贵的DHA,俗称"脑黄金",能增强记忆力、减缓衰老;
用长寿鱼的鱼头、鱼骨煲汤,经常食用能滋补。
工作繁忙的你吃它,补充营养、健康不发胖;家里的老人吃了能强身健体;小孩常吃能促进智力发育。
拿来送人,也特别能代表你关爱他人的心意。
一只装的长寿鱼,在一条生活馆就能买到啦,约1~1.25kg,足够3~4人品尝。
长寿鱼的鱼肉是珍珠白色,无论怎么做都不容易散;
味道十分鲜美,带着一种纯净的鲜甜味道,口感有点像贝类、蟹肉般紧致,嚼一嚼,深海鱼的醇厚香味沿着舌尖一直涌向脾胃,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要招待朋友,全家聚餐?做一道长寿鱼给大家露一手,绝对给力!
大厨们建议整鱼烹饪,看着红红火火,好彩头!
下面奉上2道男女老少通吃款菜谱,零基础也能照着做。
①
清蒸长寿鱼
材料:长寿鱼、柠檬、葱姜蒜、油、盐、糖、生抽
做法:
1、将鱼处理干净,用盐抹遍鱼身去腥;
2、盘中铺垫葱、姜丝,放上鱼,再把柠檬片、姜片和蒜茸铺在鱼身上;
3、中大火隔水蒸8分钟;
4、滗去汤汁,将生抽和糖拌匀,淋在鱼身上;
5、继续蒸2分钟后出锅。
②
盐烤长寿鱼
材料:长寿鱼1条、食盐、烤制酱油、胡椒粉、食用油
做法:
1、将鱼处理干净,两面撒上胡椒粉和盐,腌5分钟左右;
2、烤盘铺上油纸,刷一层油,180℃预热;
3、把腌好的鱼刷上油,放到烤盘里进烤箱,中层上下火200℃,烤制20分钟左右,直到散发出香味。
注:也可以用不粘锅烧热油,煎熟食用。
经过高温烤制,深海鱼特有的油脂香味弥漫开来,闻着香味就已经直流口水。
出炉,开吃!
生活馆售卖的长寿鱼,是专做高品质美食的品牌兰维乐,联合新西兰五大渔业公司之一Sanford,在全世界最纯净的新西兰海域,靠近南极的冰冷深海捕捞,又跨越半个地球把它送到你的餐桌上。
天然无污染。
众所周知,新西兰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限制很严,对鱼类有专门的“配额捕捞制度”,每年分派给各个渔场规定的数量,捕完即止,绝不可以过量!
Sanford渔场持有合法的捕捞许可证,完全符合新西兰本国的捕捞制度。
一捕上来,就用“极速冷冻”技术冻住,刚出海面是什么样,解冻之后就是什么样,保证每一条鱼都很新鲜。
凑近闻一闻,是只有非常新鲜的海鲜才有的淡淡腥香味儿。
一只装的长寿鱼,在一条生活馆就能买到啦,大约1~1.25kg,足够3~4人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