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料大全,食用调和油执行标准-学知识-

食用调料大全,食用调和油执行标准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9 0
不论炖什么菜,只靠这一种调味料,香气四溢,美味无比!

各位美食爱好者,你们是不是经常琢磨着怎样让菜品更加美味、香气四溢呢?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揭晓一个美食界的大秘密!只需要用到这一种调味料,你的菜就能变得美味无比!那就是——木香。

木香——美食界的“黄金调味料”

木香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除了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在卤水中能起到防腐提香的作用。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么神奇!

木香的用量和使用 ***

使用木香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切记不能过量。在100斤卤水中,加入100克木香即可。这样,不仅能确保食物的美味,还能让整个烹饪过程更加安全、卫生。

木香与其他食材的完美搭配

木香能和很多食材完美搭配,不论是炖鱼、炖肉还是炖蔬菜,加入适量的木香,都能让菜品的口感和风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让人一吃就知道,这道菜绝不是普通人能做出来的!

木香的其他神奇功效

除了在烹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木香还有其他神奇的功效,比如它还能促进消化、减轻胃痛等。因此,把木香加入你的菜品中,不仅能让菜品变得更美味,还能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想要让你的炖菜更美味,更有层次感,那就一定不能忽视木香这一神秘的调味料。加入适量的木香,能让你的菜品从平凡变得非凡,从普通变得卓越。不论炖什么,只要用对了木香,就能让你的菜品在家人和朋友面前赢得阵阵掌声!

这5种常见的厨房调料,90%的人没放对!快回家检查一下!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调味料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烹饪美食还是调味佳肴,它们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但不少调味料在开封后都是需要冷藏保鲜的,你知道吗?

  • ?蚝油

蚝油是由鲜活贝类制成的,在未开封前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一旦开封就需要冷藏保鲜。因为蚝油中含有大量水分和营养成分,在常温下容易受到细菌和霉菌的侵害而变质。

来自电商平台网页(侵删)

目前「蚝油挤压嘴」很流行,看上去特别方便对不对?但是如果你是打算家用,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真心建议你“更好不要买”!

来自电商平台网页(侵删)

加上这个挤压嘴相当于是人为的制造了一个开口的环境,微生物可以直接进入酱料内部并开始繁殖!

如果你买了这种挤压嘴,再加上室温放置,那蚝油可真的就是分分钟霉给你看了!

  • ?酱油(生抽、老抽)

这应该是除了油、盐、味精外,现在中国厨房最常见的调味料了吧?大多数人在用完酱油(如生抽)后都是顺手就放在台面上。

殊不知,酱油在开封后可能也得放进冰箱冷藏。

自己拍摄(侵删)

酱油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盐分,这些成分在室温下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从而导致酱油变质。

不过由于较高的盐度有助于抑制微生物繁殖,因此一些普通酱油可能可以在常温存放。但很多减盐酱油(包括一些普通酱油)还是会建议开封后冷藏存放

况且,从营养和预防慢病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都推荐大家选择“低盐”调味品,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把食盐的每日摄入量从“6克”调整为“5克”,我们就不要为了图这点方便来选择高盐的酱油了。

  • ?老干妈

老干妈属于油辣椒类产品,成品本身的含水量较低,对微生物繁殖有抑 *** 用,也就是说没那么容易有细菌。但如果你把它打开了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还保存在常温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下的话,就会进一步增加脂肪氧化,最终导致油脂酸败,油辣椒的口感和风味也会发生变化

  • ?豆瓣酱

豆瓣酱是我国传统的调味酱,是黄豆炒熟磨碎,再经后发酵(部分黄豆酱还加入了面粉)后制成的。豆酱富含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营养价值,还可使菜肴更鲜美,是不少厨房小能手的更爱。

不过正是因为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所以一旦保存不当就特别容易变质。所以如果你家的黄豆酱已经开封,一定记得及时放入冰箱冷藏

来自电商平台(侵删)

其它像腐乳、豆豉、虾酱这些发酵类调味品,微生物数量也会随着货期的延长及室温变化逐渐递增,所以开封后也要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较长时间没吃,记得在吃之前一定要看看保质期,过期了就不能再吃了。

  • ?番茄酱等果酱肉酱

蛋黄酱、沙拉酱、番茄酱、花生酱等这些肉酱和果酱,会由于储藏温度升高或储藏时间越长,产品中所含的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仅仅是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大不如前,更严重的是可能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一级致癌物),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来自电商平台(侵删)

这些调味料,你家厨房有没有?放对地方了吗?快回家检查一下吧!

当然,调味品到底需不需要冷藏,不同的品牌产品要求可能不一样,还有一些我今天没提到的,可能也需要冷藏。

最保险的方式就是:买回来的酱料、调味品,认真看一下储存条件(方式),按照标签上写的方式进行储存,才是最放心的!

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转发关注!

厨房常备的调料这几种用不好是对健康不利,建议少用为好

厨房里的这几种经常吃不注意 *** 和量是不健康的。

之一鸡精,现在大部分家里都会有像平时炒菜,煲汤都会使用鸡精来提鲜。现在的人们口味越来越叼,这些东西放少了会感觉没味道。餐馆里的菜味道,味道鲜美,往往会把鸡精的味道放的很重,多吃肯定有损健康。鸡精中含有大量的盐分,谷氨酸钠,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对胃的 *** 也比较大,尤其是鸡精中的糖分会诱发胃酸分泌过多,到现在为止都还有人错误的使用鸡精。鸡精不能够高温蒸煮,高温长时间蒸煮会产生一些不好的东西,只能是邻出锅时再最后放。

第二鱼露,先说一下鱼露,很多人喜欢用它来腌制蔬菜,像辣白菜。有些人喜欢吃鱼露做的凉拌菜,味道十分鲜美,但是鱼露也不能吃太多。鱼露是将鱼虾或者他们的下脚料加入大量食盐 *** 的过程中,放入敞口大缸中曝晒,搅动或熬煮提炼出来的一种调料。这些食材中含有较高的乙酸乙酯,这种东西经过亚硝化具有致病物,而这个鱼肉中的钠含量特别高,每100毫升含有8390毫克的钠,而393毫克的钠就相当于一克食盐。所以说鱼露的含盐量特别高,因此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控。

第三种就是发霉的干辣椒,发现它就毫不犹豫的扔掉 ,辣椒,花椒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调料,但是这两种东西存放不好,非常容易发霉,产生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有毒,吃了很容易让人得病,发霉的干辣椒要是不撕开很难发现。另外,市场上卖的辣椒面、花椒面,如果有人用发霉的原材料来加工,消费者根本就很难知道,不过嗅觉好的人可以仔细闻一下,还是能闻到发霉的味道。所以买干辣椒一定要仔细检查辣椒、花椒面,更好买来辣椒自己加工。

第四种就是虾酱,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们家里很常见,有些人就喜欢用虾酱来拌饭吃,味道鲜美,吃起来也特别下饭。虾酱其实是用虾米和盐揉搓在一起,通过晾晒和发酵制成的一种调料,其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如果我们长期过量食用,肯定就会导致人体盐分摄入超标,很容易引起高血压,从而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所以这种食物要少吃,更好是不要把它当成菜拌饭吃。

别再乱买厨房调味品了!学会看配料表,厨房调味品囤货清单快收好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巴伐利亚南大王



618大促期间,除了大家电之外,就属日常刚需用品、以及吃食的折扣力度比较大了。

像我家基本一日三餐都是在家做,厨房里的各种调味品用的非常快,所以我平时采买这些比较多。

这次趁着大促,我把自己平时常买的种类全都罗列出来,都是我精选的配料表非常纯净的,还会附上选购技巧及日常好价,建议收藏!

一、学会看配料表,选对厨房调味品

在刚更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新增了一条准则“会烹会选,会看标签”,着重强调了会看标签。

其实标签就像是食品的“身份证”一样,是我们能最快速直观了解它的方式之一了。

那对于炒菜做饭必不可少的厨房调味品来说,想要吃的健康,尽量别选配料表中含反式脂肪酸、人工色素、食用香精、甜味剂、防腐剂等成分的。

当然那些产品的配料表中,也不会直接标上这些名字,而是换一个名词代替,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大家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认。

▲我把配料表中常见的那些不好的成分名词,总结在上图中,大家一定收藏好!

购买时除了看成分外,也可以看看配料表的顺序,一般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含量最多的,按照顺序依次递减。

像有些防腐剂在配料表末位,添加量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执行,其实是没关系的。

而且不加防腐剂的蚝油和酱油,开瓶后必须放冰箱冷藏,尽量快些用完!否则温度高一点就变质了,霉菌的伤害和添加剂不相上下...

至于每个调味品具体的选购技巧及推荐,我们接下来细说。

二、酱油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酱油4大选购技巧

技巧1:先看配料表,选添加剂少的

酿造酱油必备的原料只有四种:水、大豆、小麦、食用盐

我在超市走了一圈,发现很多酱油的配料表里可不止这四种,还会有其它的添加剂。

比如用于提鲜的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呈味核苷酸二钠(超级鸡精)、酵母抽提物;用于增甜的三氯蔗糖、蔗糖素、甘草酸三钾;用于防腐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大家尽量挑选配料表纯净、没有添加剂的酱油。

技巧2:看等级,也就是氨基酸态氮指标

酱油根据国标是分等级的,我们可以看酱油瓶上的等级标注,也可以通过瓶身上的氨基酸态氮指标,来判断酱油质量的好坏。

“氨基酸态氮”堪称酱油的灵魂,它是黄豆发酵时,所产生的纯天然的鲜味物质,它的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浓,品质越好。

氨基酸态氮≥0.4g/100ml,是三级酱油;

氨基酸态氮≥0.55g/100ml,是二级酱油;

氨基酸态氮≥0.7g/100ml,是一级酱油;

氨基酸态氮≥0.8g/100ml,是特级酱油。

酱油味道鲜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技巧3:看执行标准和发酵方式

酱油瓶身一般会标注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一定选酿造酱油。如果不明显或没标注,可以看执行标准。

酿造酱油的执行标准是GB/T 18186,而配制酱油的执行标准是SB/T 10336。

跟在执行标准后面的,就是酱油的发酵方式:高盐稀态要优于低盐固态。

因为高盐稀态的用料都是大豆或小麦,发酵周期为3-6个月。而低盐固态的用料多为豆粕和麸皮,发酵周期仅15-45天。

技巧4:看营养成分表中的纳含量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纳含量。因为酱油中都含有盐,一不小心倒多了容易摄入过多的纳,所以购买时,在同样等级和配料的情况下,一定选纳含量更低的。

比如上图这两款,都是特级酿造酱油,但图左的钠含量比图右低了974mg,自然是首选。

总结:0添加+特级酱油+酿造+钠含量低=味道最鲜美、最健康的酱油。

▼推荐入手

①禾然有机特级酱油

参考好价:28.8元/500ml

推荐理由:大品牌配料表非常纯净,只有水、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食用盐。靠天然发酵就达到了比国标还高的氨基酸态氮含量(≥0.9g/100ml),属于特级酱油。高盐稀态,钠含量568mg/10ml,算比较低的。

我家自用的就是这款,优势在于采用的是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且得到了4国有机认证。有机是指从播种到收割的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比如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吃着更放心。

我觉得它的酱油味很浓,不能直接蘸着吃,平时多用它来炒菜烹饪,还有做照烧汁等。瓶身做了收窄设计,持握舒适。总之成分是真没啥可挑剔的,平时略贵,赶上大促好价一定多囤点!


食用调料大全,食用调和油执行标准-第1张图片-

②遵循自然原酿酱油

参考好价:21元 /500ml

推荐理由:配料表足够干净,只有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和上面那个禾然比,原料只是非有机的区别。氨基酸态氮含量≥1.15g/100ml,实打实的特级原酿酱油。钠含量570mg/10ml,高盐稀态。

瓶身同样做了收窄设计,另外我发现它和禾然都是同一个制造商

...所以对有机、非有机没特别要求的小伙伴,也可以考虑这款,哪个活动力度大就囤哪个!


③六月鲜轻盐酱油

参考好价:9.9元 /280ml

推荐理由:配料表同样只有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氨基酸态氮含量≥1.0g/100ml,特级原酿酱油,钠含量306mg/10ml,高盐稀态。

我日常把它当作生抽使,钠含量非常低,鲜而不咸,口感回甘,点蘸、凉拌、热炒都可,多次回购!

它的包装含量非常妙,因为考虑到0防腐剂,所以开封后需要冰箱冷藏,尽快吃完,280ml的小瓶装刚刚好。

另外六月鲜的专利减盐技术,能减盐精准至8g,盐分对比六月鲜红烧酱油至少低45%,家里有娃的可以入手这款。


④京东京造有机酱油

参考好价:18.9元 /1L

推荐理由:看牌子就知道主打性价比,虽是代工,但各项参数真是没得挑。400天酿造,原料只采用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水和食用盐,得到4国有机认证。氨基酸态氮含量≥1.2g/100ml,特级原酿酱油,钠含量520mg/10ml,高盐稀态。


⑤千禾特级生抽

参考好价:16.8元 /1L

推荐理由:我家回购次数最多的一款,这瓶又要见底了...380天特级酿造,原料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氨基酸态氮含量≥1.2g/100ml,钠含量633mg/10ml,高盐稀态。

在意配料表中采用脱脂大豆的小伙伴,可以选千禾这款,它直接用的黄豆。我个人吃下来,觉得用原粒黄豆酿造的千禾酱油,口感更丰富,我把它既当生抽又当酱油使。

脱脂大豆一般都是大豆经过榨油之后的豆渣,再进行发酵和生产的,成本会低一些,口感相对更加单薄。


⑥中坝口蘑当鲜

参考好价:12.45元/1.08L

推荐理由:产自四川江油的中坝酱油,中华老字号。配料表有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口蘑。氨基酸态氮含量≥0.9g/100ml,特级酱油,钠含量608mg/10ml。

但它的执行标准是DB5107/T97,仅符合地方标准,比GB/T18186代表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低一个档次,所以价格便宜。口蘑属于野生蘑菇,味道鲜美,这款酱油在降低盐分和酱油色度的基础上,采用口蘑提鲜,味道比较独特,口感比普通酱油清淡许多。


▼当然它家也有中坝有机酱油可选,成分更纯净,执行标准符合国标,高盐稀态,钠含量712mg/10ml。


三、食醋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食醋3大选购技巧

技巧1:同样先看配料表,选成分简单的

真正好的酿造食醋,原料主要就是水和粮食,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

所以配料表中如果出现冰乙酸(食用醋酸)、焦糖色(色素)、谷氨酸钠(味精)、三氯蔗糖(甜味剂)、苯甲酸钠(防腐剂)、山梨酸钾(防腐剂)等字样,就尽量别买了。

技巧2:看 *** 工艺,优选“固态发酵”的酿造醋

根据2019年底颁布的食醋新国标,已经删除了配制食醋,所以现在正规渠道买到的基本都是酿造食醋,瓶身应该都有显示,国标通用执行标准是GB18187,而那些工业醋行标准是SB/T10337。

不过像山西老陈醋(GB/T19777)、镇江香醋(GB/T18623)、永春老醋(GB/T26531)、保宁醋(Q/BNC0001S)这四大名醋,是有自己的专用执行标准号。大家购买时要看清楚,可不是什么醋都能被称为四大名醋的。

那酿造食醋又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大都采用纯粮食酿造,发酵的时间更长,营养更多,是优先之选。而“液态发酵”因发酵时间短,一般都会添加食品添加剂。

技巧3:看总酸度

总酸度这个指标最能说明醋的品质,国标里食用醋的总酸度要≥3.5g/100ml,甜醋的总酸度要≥2.5g/100ml,低于这个标准就别买了。如果总酸度≥6g/100ml,那就可以不标保质期了,能长期储存。

▼推荐入手

①恒顺镇江香醋

参考好价:8.45元/500ml

推荐理由:我家最常回购的一款,四大名醋之一,中华老字号。配料原始纯净,总酸≥5.0g/100mL,固态发酵,性价比高。

记住一定要买恒顺牌的,个人觉得它的味道酸中带鲜,有一股独特的香气。因为配料中加了糖,所以带一点甜,很能提升酸的口感。它不像山西陈醋那么浓烈,我喜欢拌凉菜或做糖醋类菜式时加点进去,味道很棒。

上图可以看到粮食酿造的优质醋,摇晃后泡沫持久且均匀。而如果是配制的化学醋摇晃后泡沫瞬间消散,或者基本没泡沫。


②紫林白醋

参考好价:5.9元/500ml

推荐理由:大名鼎鼎的紫林白醋,配料只有水、大米、白砂糖、食用盐,简单干净。我常买的是4度的,可凉拌、可做菜,也可做苹果醋,酸酸的非常入味,尤其适合做酸辣土豆丝。

如果是买5度以上的白醋,还可用于杀菌消毒,或是 *** 泡菜、腌菜等。


③东湖精酿老陈醋

参考好价:17.5元/500ml

推荐理由:东湖老陈醋,之前去山西玩时在当地感受过,五年陈酿,原料与辅料非常纯净,总酸≥6.5g/100mL,接近天花板的存在。拌老醋花生离不开它,酸味贼浓郁,喜欢正宗老陈醋口味的,一定试试这个牌子。


④保宁国醋

参考好价:23.6元/700ml

推荐理由:四大国醋之一,中华老字号,推荐这款是保宁国醋高端系列,配料纯净,总酸≥6.2g/100mL,放置时间久了也不用担心过期。比起山西老陈醋,它的口感比较清香柔和,还带点回甜,不浓不腻。


⑤广味源大红浙醋

参考好价:8.9元/630ml

推荐理由:我日常吃饺子更爱蘸的一款醋,醋这个东西有时真不是光靠配料表来选,个人口味也会占一定比例。

大红浙醋的优点是我非常爱吃,缺点是液态发酵,配料中含有萝卜红、红花黄,不过这俩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非人工色素,可放心食用。

它的味道不像白醋那么直溜溜的酸,也不像陈醋那么浓郁,倒是和镇江香醋有些接近,酸爽清甜,个人更爱。


四、料酒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料酒2大选购技巧

技巧1:先看配料表

好料酒的原料只有黄酒、水、大米或糯米、盐、香辛料简简单单几样。而不应该有“食用酒精”、“焦糖色”、“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等添加剂。

酿造料酒的配料表,要么黄酒排在之一位,要么是“水+糯米”。而如果是“水+食用酒精”排在之一位,百分百是配制料酒,千万别买!

技巧2:摇一摇、闻一闻、捻一捻

和我上面给大家摇晃的镇江香醋一样,料酒也可以用此法。优质料酒的颜色是很清亮的琥珀色,摇晃后会产生持久绵密的泡泡。

另外以陈年黄酒为酒基的料酒,闻起来酒香味更浓,而酒精勾兑的料酒只有 *** 性的酒精味。最后还可以用手捻一捻,优质的酿造料酒是有粘稠度的。

▼推荐入手

①老恒和五年陈酿料酒

参考好价:9.6元/500ml

推荐理由:可闭眼入的一款老牌酿造料酒,成分几乎是顶配,无食用酒精和添加剂。一级谷物自然发酵,正宗陈年黄酒为酒基,摇晃后泡沫丰富细腻绵长,闻起来是自然醇香。酒精度≥10%vol,去腥效果不错,性价比非常高。


②古越龙山花雕酒

参考好价:30元/3L

推荐理由:自信点,直接上古越龙山花雕!除了配料表中含有焦糖色这个天然色素食品添加剂外,其它都是优点。

花雕酒本身就属于黄酒的一种,酒性柔和,可当料酒用,尤其清蒸鱼时使用,去腥效果一绝。这款保质期三年,可直接饮用,也可用于烹调。酒精度≥12.0%vol,时间越久越香,有好价可按箱囤。


五、蚝油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蚝油选购技巧

细看配料表,之一位是水的不推荐

蚝油的优质程度主要取决于蚝汁含量的多少,像上图这种水、白糖、食用盐排在前三位,基本都是勾兑的,它的味道主要来源于谷氨酸钠(味精)、增鲜剂等,千万别买!

追求性价比的话,可以选蚝汁排在之一位,含量在50%以下的蚝油。真正优质的蚝油肯定是蚝汁含量在50%以上,鲜味完全依靠蚝汁的鲜味,无增鲜剂,但价格会贵一些。

▼推荐入手

①千禾蚝油36%蚝汁

参考好价:15.7元/550g

推荐理由:我家目前在用的就是这款,蚝汁占比36%,主打性价比。配料表中含酵母抽提物,一种天然的食品鲜味剂,除此以外无任何味精、色素、防腐剂、增味剂、增稠剂。

我平时拌饺子馅、炒菜、调汁时都会用到它,另外千万记得开封后放冰箱冷藏保存。


②挚诚蚝油70%蚝汁

参考好价:22.4元/260g

推荐理由:蚝汁占比70%的优质蚝油,没有任何味精类增鲜剂,是醇正的蚝鲜味。配料表干净,赶上大促价格,可以入手体验试试。


③沙井蚝油100%蚝汁

参考好价:91.5元/450g

推荐理由:蚝油界的天花板!优势非常明显,100%蚝汁,配方只有蚝汁、水和食盐,所以味道一定特别鲜美!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大促有好价的话,还是值得一冲的,有值友留言说吃了能飞升?那还不得亲身体验试试嘛

...


六、香油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香油2大选购技巧

技巧1:看配料表上是否只有纯芝麻

纯正香油的配料表中只有一样:芝麻。

配料表中芝麻只占一部分的,属于调和香油,浓香较低,尤其是含植物油的,不推荐(一般我们去火锅店吃的油就是这种调和油)。

技巧2:看生产工艺,首选水代法

香油的生产工艺分传统水代法和机榨法,像小磨香油就属于水代法生产的香油,低温慢速研磨,可以更大程度的保留香油的香味和营养,但是贵。

那机榨法是用机器来压榨香油,当转速高,温度达到200℃以上时,芳香物质受到了破坏,闻起来就没那么香了,但是价格便宜。

▼推荐入手

①崔字牌小磨香油

参考好价:22元/448ml

推荐理由:小磨香油的标杆,中华老字号,可闭眼入。配料纯净,只做国产的黑、白芝麻,用纯正的水代小石磨工艺,香味更浓郁。炒莱、白灼、蘸油碟时加点,特香!


②金龙鱼小磨香油

参考好价:5.6元/220ml

推荐理由:性价比非常高的一款小磨香油,来自食用油巨头金龙鱼大品牌,配料纯净,水代石磨工艺。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香味浓郁,夏天到了,做各种凉拌菜都离不了它,有好价冲!


③鲁花压榨香油

参考好价:14.9元/350ml

推荐理由:鲁花只用白芝麻做原料,它家既有5S物理压榨工艺的香油,也有传统水代法做的香油。我家这款已经用的快见底了,开瓶后香气还蛮浓郁的,吃起来却不腻口,主打性价比。


OK,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啦,花了好几天时间,详细整理了酱油、食醋、料酒、蚝油、香油这5大品类的选购技巧,并附上了20款值得入手的单品推荐,大家一定收藏好!



带厨房小白认识调料——香料(3)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菜肴包含有酸甜苦辣咸这些口感,这些口感的 *** 离不开调料的使用。今天我们来分享香料的使用。


香料是指芳香、辛辣气味的草本或木本植物的根茎、鳞茎、树皮、花蕾、柱头、果实、种子等。它一般需要经过干燥处理才可使用,从而保质期会更长。比如桂皮、八角、香叶这些厨房“常住民”都属于香料类。


1.白芷

白芷味香色白,微苦,是“十三香”的原料之一,具有去异味,增香味,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作用。白芷可以驾驭任何一种的烹饪方式,吃火锅的时候放入一点白芷做汤底,具有提味、保鲜、防止腐化的功效。


白芷炖香菇,口味清淡,对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食疗特效。


2.黄芪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之一,它可以补中益气,调养气虚衰弱等。作为香料,其味道甘甜,能去腥。


3.甘草

去腥,味甜在卤水中起回甜作用。


4.小茴香

增香,去腥,一般都会使用。是常用的调料,它能够去除肉中的异味,使食物重新添香。一般用于 *** 卤料食品、烧鱼炖肉等等。


小茴香属于中药,气味芳香,味道回甜,并且芳香物质都是活性的,所以一般适合各种炒菜、凉拌菜、包子馅、饺子馅、烧菜、炖菜、焖菜中,因为这些菜品本身味道都比较浓烈,而小茴香的香味清香味能赋予这些菜品更多香味提香,所以非常合适


5.孜然

小茴香的气味芳香,闻着不刺鼻,吃在嘴里微甜,而孜然气味异香,闻着略微刺鼻,吃在嘴里有些辛辣。孜然是羊肉串的更佳拍档。

孜然牛肉


6.草豆蔻

在卤水中除了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辛香之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脱骨,做烧鸡时,一些师傅也经常加入一些草豆蔻,软糯脱骨,增进我们的食欲。

草豆蔻


7.草果

用于增香去膻,做卤菜的时候我们一般把草果的仔去掉,以免苦味融到卤水中。


8.白豆蔻

白蔻有明显的去腥解腻效果,同时也可为原材料起到增香的作用,常用于川卤、川式火锅底料、干锅料等。


9.肉豆蔻

肉豆蔻味辛,可起到增鲜、去腥、抑臭、防腐等多种作用,特别适合酱卤动物性食材。性温,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久泻不止,食少呕吐。


最后,由于各种香料的产地,成长的季节不同,采摘的时间不同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香味的含量,所以也就没有统一的比例,在使用上“重在灵活,贵在合理”,不用一成不变的去复制别人的配方,只有经过不断的使用和积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比例”


祝你天天开心

给大家介绍一款健康的调味料

今天咱们吃东西都是瞎吃东西乱吃,谁教会了咱们吃东西。大伙看个视频,有好多朋友问我味精和鸡粉、鸡精的区别,如果味精是剪刀,鸡粉、鸡精就是纯纯科技很活,可替代鸡精。盐调味就是盐,味精、鸡精都不用放了,放一个送鲜鲜就行了。不是,可以适合更多的人群,适合很多人群。而且这里面没有脂肪。

看一下零脂肪,二百零三项农残未检出百分之二十九的减钠,不含防腐剂,不含甜味剂,不含添加剂,蔗糖用量为零,全是天然食材,没有科技与狠活,以后做饭就放这一种调料就行了。人家年龄不大,头发都没了,人家教给的中国老百姓怎么看配料表。就这调料、调味料,你就吃去吧。味精、鸡精就不用用了,吃个健康里面没有活。下方链接。

这 7 种调料,各个都是营养健康的高手!

做饭难免会用到调料

一些朋友提到调味料就认为对身体不好

其实这7种调料不仅能为菜肴增色增香

更是养生保健的高手

图片来源于 ***

01

花椒

花椒香气浓郁,是必备的调味品之一,尤其是炖肉煲汤,不仅能增香辛还能除腥减膻,被称为“调味之王”。

花椒不仅味道特殊,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辛热,能归脾胃、温中散寒,还是除湿止痛、杀虫的好手。在古代,还可作表皮麻醉剂。

02

芥末

芥末温中散寒、辛热无毒,能健胃消食又能通利五脏。它特殊的香辣味,能有效 *** 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日常用芥末进行调味,能增强食欲开胃助消化。

此外,芥末是十字花科的芥菜类植物,它的成熟种子是具有浓烈刺鼻的辛辣味,利用芥末制成的水还能轻松去除家里的霉斑。

这种辛辣味是芥末精油,主要成分叫做异硫氰酸稀丙酯,这一类酯类化合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杀菌作用比较好,具有杀菌的活性,在生产上也被开发用作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

03

生姜

生姜辛辣性温,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生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还有一些蛋白酶,作用类似生产奶酪所用的凝乳酶,比如广东著名的小吃「姜撞奶」,就是利用了姜汁中这种酶的特性,使得牛奶蛋白凝固。

现代研究发现,生姜含挥发油、姜辣素、氨基酸、淀粉等,对于减轻呕吐反应、减轻身体不适有一定帮助。

04

陈醋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品之一,而且醋的品种很多:陈醋、香醋、白醋、果醋......

陈醋:

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陈酿而成,颜色深,醋味浓。

适合用来做酸味较重且颜色较深的菜,如酸辣汤、醋烧鱼等,也可搭配饺子、包子直接蘸取食用。

米醋:

以优质大米为原料酿造而成,除了有醋的清香,还有在发酵中产生的淡甜味。

适合用来做酸酸甜甜的菜,如糖醋排骨、糖醋鱼、泡菜等。

香醋:

以糯米等原料酿造而成,味道香而微甜,有去腥提鲜的作用。

适合用来做酸味不突出且颜色较浅的菜,如拌凉菜及溜鱼片等,或在烹饪海鲜时放些香醋可以提鲜,也可直接蘸取海鲜食用。

白醋:

以蒸馏过的酒发酵而成,无色透明,酸味柔和。

适合用来做凉拌菜或者烹饪颜色淡的菜系,比如醋溜黄瓜、酸辣白菜等,平时吃面吃汤饺也多用的是白醋。

果醋:

以水果为原料酿造而成,具有水果的天然香气。

适合用来当做日常饮料,直接开瓶饮用即可。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醋,主要的成分都是醋酸。只是由于原料和发酵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部分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以及多酚化合物等微生物的加入,造成了不同醋的不同风味。

醋是一种很好的调味料,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对身体确实有一定好处。

05

八角

日常炖菜、闷菜总少不了八角,作为五香粉的主要原料,八角具有其他香料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八角不仅能调味,同样是我国药食同源目录中的一员,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八角精油被用来抑菌、杀虫、镇痛、抗炎等。

06

香菜

香菜一般以配角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火锅烫料、面中提味用。

香菜除了“香”味独特以外,还有很多养生功效,背地里可是相当厉害哦~

营养丰富:

维生素(c、b1、b2等)含量高,一般人每天食用7~10克香菜,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

矿物质(如钙、铁、磷、镁等)含量高,其挥发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可开胃醒脾;

胡萝卜素含量更是绿叶蔬菜中的佼佼者。

07

辣椒

别看辣椒很“ *** ”,营养价值可不小,每100g鲜椒含有淀粉4.2g、蛋白质1.2~2.0g、胡萝卜素1.56mg、尼克酸0.33mg、维生素C73~342mg,是维生素C含量更高的蔬菜之一。

此外,辣椒的辣味还能 *** 胃液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当然也不能常吃辛辣食物,日常适量即可。

小小调味品竟然有这么多奇效,赶紧告诉家人朋友!

(高质量生活家)

#调味料

天然海盐无二次添加,质量好价格低。家里的盐吃完的朋友,真的不建议再到外面去买了,因为外面的盐价格实在是不便宜。山东有一家盐厂,听说他家的盐是用海水天然晾晒而成,而且质量好价格低。那么这款盐究竟如何呢?今天我们找到它本人,跟随脚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小伙,你好!听说你家的盐跟传统这些盐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过来了解一下,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对,确实有不太一样的。然后你了解我们家盐,我也有个小问题想问你一下什么样的问题,就是说你家里的盐,你知道吃的是什么盐吗?这不都是食盐吗?就食盐就咸咸的对不对?对,这个盐的学问其实也蛮大的。盐分为4个大类,有井、盐、矿、盐湖、盐、海盐。盐还分这么多种,像我们家吃的也是什么盐呢?平常家庭吃的都是矿盐,矿盐我是不是理解,我也是从这个矿里面什么弄出来的,可以这样理解,然后把这个材料带回来之后,经过二次的加工形成的。

咱们家的盐,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我们家的盐,就是一种海盐,你可以先看一下晶莹剔透的,颗颗饱满。但是我感觉没有我们家的盐白,而且有点粗矿没那么细腻,你觉得它有点暗淡对不对?因为我们这个 *** 工艺,它是不太一样的。你像我们这个家的盐,它是用海水引入盐田,经过天然的晾晒形成的,天然晾晒而成的。没有什么多余的加工的,没有加工,难怪没有那么白,没有那么细腻。而且你像我们家的盐,它是没有加碘的。没加碘那怎么行呢?我们人体不都是对碘有需求吗?这个你还懂得不少,但是没有加碘可能不是你理解的那样,我们这个是说没有二次添加碘,没有二次添加。你可以看一下我们这个配料表,它是每千克小于5毫克的碘,它还是自带碘的。然后它就是刚好满小于人体所需。

这个每千克小于5毫克是不是理解为刚好能够满足我们人体的需求。你像这个碘摄入过多也是不好的。还有就是你家里一般也经常吃海产品、海鲜之类的,我经常做海带煲汤,你做这类这一类的产品的时候,一般都是没有加鸡精、味精的。那基本上都不加了。你像用上我们家的海盐,你炒菜的时候只需要加这么一点点,不用放鸡精、味精,它味道一样很鲜美的,同样能够达到鲜美的味道。

对,这个天然晾晒,这个自然形成成的。这个我感兴趣,这很多人可能都喜欢,但我家的盐的用量也比较大,我也想拿点回去,你这个海盐能不能买的起了?你这有点担心价格是吧?我们这个都是非常亲民的。给你看一下,我们这个一包盐是400克有八两,然后七包就有五斤六两了,五斤六两那多少钱?9块9就给你送到家了。我

#调料

小吃老板怒了,瞬间清醒。

这是一个做烤面筋的粉丝寄过来的神秘小料。这个粉丝说是自己有2000多个徒弟都在用这个料。这个料是他自己刚开始做的时候从调料市场拿的,一斤80能熬100斤酱料。后来多方打听也知道这是乙基麦芽酚。也买回来很多乙基麦芽酚,但按照相同的用量加进去根本没法吃。

现在找到我们研发中心做破解,这确实是乙基麦芽酚。但麦芽酚的含量只有10%,如果用纯的乙基麦芽酚按照这个添加量确实是没法吃。这个粉丝相当于花了100%的钱买了10%的麦芽酚,90%做餐饮小吃的,可能都在用着低含量的乙基麦芽酚。

炒蔬菜放哪种酱油?生抽还是老抽?在家烹饪,几种调味料不要选错

许多人在刚开始学习烹饪时,通常会遇到相似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会用生抽,有时候又会用老抽,同样的还有白醋和陈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调味品,我们通常会根据生活经验或感觉来选择使用,但并不了解它们的真正区别。

今天小爆老师,就跟大家说说:炒蔬菜放哪种酱油?生抽还是老抽?在家烹饪,几种调味料不要选错。

如何区分生抽和老抽?

酱油分为生抽和老抽两种,不同之处在于老抽中添加了焦糖色,而生抽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小麦和盐。

生抽呈浅色,味道鲜美,不易挂壁,而老抽则黏稠浓郁,易挂壁,能够为菜肴提供鲜亮的酱色。建议在烹调过程中使用生抽拌菜,而用老抽来烧红烧菜肴。

如何区分白醋和陈醋?

各种醋之间的更大区别在于醋酸浓度的不同,常见的陈醋,是醋酸浓度更高、颜色最深、醋味最浓郁的一种醋,呈深黑色。

而白醋则是醋酸浓度较低、味道和香气都比较轻盈的一种醋,呈透明色,类似于酒水。

在烹饪中,并非绝对要使用白醋或者陈醋。如果您想让菜色更深,酸味更浓郁,可以使用陈醋。如果您更注重保留食材的原色,希望酸味更轻盈,可以使用白醋。

一般来说,烧红菜肴通常使用陈醋,比如西湖醋鱼。而凉拌菜则更常选择白醋,比如醋溜黄瓜。

如何区分鸡精和味精?

虽然鸡精和味精的区别不是很大,因为实际上鸡精也是一种味精。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都含有谷氨酸钠。

不过,鸡精还会添加盐、糖和其他香料,使得味道更加丰富、鲜美,通常还带有一种鸡肉的味道,因此被称为鸡精。

在烹饪中,用鸡精还是味精并没有绝对的规定,但一般来说,味精的味道会稍微单调一些,常用于菜肴、汤食和面食来提味。

而鸡精则可以应用在味精使用的所有场合,味道更加综合、协调。只不过鸡精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盐和糖,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可以优先选择使用味精。

推荐两道适合夏季吃的凉拌菜:

之一道菜:香葱拌豇豆

准备食材:豇豆200克,蒜末适量,香葱15克,酱油适量,花生油适量,糖适量,白醋适量。

1.豇豆洗净剪去两头,放入热开水中川烫烫至豇豆变色即捞出。

2.葱切段,蒜末备用。

3.热锅凉油,用小火爆香葱和蒜,倒入酱油、花生油、糖和白醋,调成酱汁备用。

4.凉拌豇豆,倒入调好的酱汁,翻拌均匀即可。

第二道菜:蒜泥黄瓜

准备材料:黄瓜1根,蒜末适量,盐适量,米醋适量,辣椒油适量,香菜适量。

1.黄瓜去皮切成细条,加盐焯烫1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

2.将蒜末,盐,米醋,辣椒油充分混合均匀打成蒜泥调料。

3.将蛮黄瓜和调料拌匀,加入适量的香菜摆盘即可。#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调和油 食用 调料 执行 标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