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丢掉蛋黄,蛋黄胆固醇高,影响心血管。”
“每天吃1个鸡蛋,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大大增加!”
这让很多人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产生了怀疑,每天坚持吃1个鸡蛋,对身体是好是坏?
01
研究:每周吃≥5个鸡蛋,
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都降低
2023年1月18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营养素(Nutrients)》上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8%和32%!如果能配合其他的健康饮食模式,对健康的益处会更强。
研究根据不同的鸡蛋摄入量,全部的2349名参与者被分为了3组:
之一组:<0.5个鸡蛋/周
第二组:0.5-5个鸡蛋/周
第三组:≥5个鸡蛋/周
其中,≥5个鸡蛋/周的参与者往往有着更高的BMI和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但这部分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更低。数据显示,在调整了多变量后,≥5个鸡蛋/周的参与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比几乎不吃鸡蛋的低3.7毫克每分升,该差异在超重人群中更为明显。
结果表明,与<0.5个鸡蛋/周相比,≥5个鸡蛋/周的参与者发生空腹血糖受损或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28%,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下降32%。
总之,这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每周食用五个或更多鸡蛋不会对葡萄糖或血压相关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相反,适量地摄入鸡蛋还能降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配合健康饮食模式效果更佳。
02
每天一个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吗?
研究:并不会
每天一个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吗?2022年3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被称为“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被称为“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吃适量鸡蛋的人(约4-7个/周),血液中的有益蛋白质,如:载脂蛋白A1(APOA1)、HDL-C等,含量更高;而相反,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LDL-C等“有害”代谢物的含量更低。
以载脂蛋白A1为例,载脂蛋白A1能将脂肪物质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李立明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03
这样吃鸡蛋最营养!
1. 煮鸡蛋:先煮后焖法
煮鸡蛋是简单又健康的鸡蛋吃法,不需要额外加油、盐,既好消化又好吸收。煮鸡蛋一定要冷水下锅,待水开后再转小火煮5~6分钟左右关火,然后焖个3~4分钟左右,让口感滑嫩,鸡蛋熟透。如果鸡蛋比较大,或是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煮的时间可稍微长一些,使其内部都熟透了。
一般煮鸡蛋不要超过15分钟,煮太久,蛋黄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减少,其他的营养物质也可能会被破坏。
2.煮荷包蛋:温水时下锅
荷包蛋和煮鸡蛋一样,也是一种较为健康的鸡蛋吃法。打好一颗荷包蛋可是一门技术活,因为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把荷包蛋煮破。
荷包蛋一定要温水下锅,然后慢慢地、轻轻地放到水里。煮荷包蛋时,一定要用小火。水中轻轻冒泡,大火很容易把蛋煮破。有些人喜欢吃溏心荷包蛋,其实吃荷包蛋更好煮到全熟。
3. 茶叶蛋:放点红茶好
茶叶蛋虽然名字中有茶叶,但 *** 时不只有茶叶,还有八角、花椒、桂皮、酱油、盐等调味料。煮鸡蛋加点茶叶,赋予了鸡蛋淡淡的茶香。煮茶叶蛋时,把鸡蛋煮到8~9分熟,然后轻轻地把蛋壳磕碎,此时的蛋清已凝固,然后慢慢放在汤汁中浸泡入味即可。
煮茶叶蛋可放些红茶,性温暖胃,助消化、去油腻。此外,吃茶叶蛋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量。
4. 蒸蛋羹:水:蛋液=1:2
蒸蛋羹是一种半流质状态,相比煮鸡蛋、茶鸡蛋等,蒸蛋羹更适合老人和小孩,因为便于吞咽和消化吸收。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用蒸的方式吃鸡蛋更合适。
蒸蛋羹时更好用温开水或者凉开水,温开水更佳,水和蛋液的比例大概为1:2。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在蛋液水中加一点盐,这样蒸出来的蛋羹表面更光亮一些。此外,蒸蛋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小火,以免蒸的过程中出现太多气泡,影响蛋羹的品质。
5. 卤蛋:放盐悠着点
卤汁赋予了卤蛋色泽诱人,还有香味,卤蛋60%以上的风味物质都来源于调味料。经过卤汁腌制后,卤蛋蛋白更有嚼劲,蛋黄也更松沙一些。自己在家也可配一些卤汁,如花椒、大料、糖、酱油、盐等。鸡蛋煮熟之后,把鸡蛋的皮剥掉,然后放到卤汁中浸泡,达到上色入味的目的。
一般来说,卤蛋都是咸鲜口味,含盐量会高,一些需要控制食盐摄入量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肾病患者,建议不要经常吃卤蛋。卤蛋更好现卤制现吃。没有吃完的卤蛋,冷藏后,第二天食用前更好复卤加热。
6. 咸蛋:吃半颗就好
流着红油、口感沙沙的咸蛋吃起来非常的香美。咸蛋的加工有草木灰法、盐泥涂布法和盐水浸渍法等,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腌制即成。咸蛋腌制的过程中,高盐分会让蛋白质凝固而变得紧实,把蛋中的脂肪“挤”出来,蛋黄周围就会出现很多油脂。一般鸭蛋的个体要比鸡蛋大,腌制的时间要长一些,出油也会多。
一个常见大小的咸鸭蛋,无论什么生产工艺,含盐量约为3~5克,属高盐食品,建议每天吃半个即可。对于孕妇来说,建议高盐食品少吃或不吃。
7. 鸡蛋汤:先勾个薄芡
鸡蛋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汤类,可以搭配西红柿、香菜、冬瓜、黄瓜、紫菜等,作为一种 *** 简单、营养丰富的汤,很受大家欢迎。即使是这款简单的汤,做的时候也是要讲究 *** 的。
做鸡蛋汤前先用很稀的淀粉勾一个薄芡,然后开小火,把鸡蛋打一个小孔,把蛋汁甩到锅里。或者把鸡蛋打到碗里,蛋黄和蛋清搅散,缓慢地倒入汤中,这时鸡蛋容易成絮片状,嫩嫩的,口感也好。
8. 煎蛋:煎到全熟好
炒鸡蛋是很多人家庭的更爱,做起来很方便。与蒸蛋、煮蛋相比,炒蛋、煎蛋的营养素损失,会更多一点。煎蛋时不建议做成溏心蛋,除非能确保鸡蛋是新鲜的。因为不新鲜的鸡蛋细菌含量会较高,如果做溏心蛋,受热不均匀,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炒鸡蛋时,可加点料酒或淀粉芡让鸡蛋更滑嫩,减少油、盐的添加。韭菜、西红柿、苦瓜、豆腐等都是炒鸡蛋很好的搭配。像豆类中的谷氨酸含量高,而鸡蛋中的蛋氨酸含量丰富,两者搭配氨基酸互补,营养又健康。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拓
流程编辑:郭丹
每天坚持吃1个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真相来了!再加上蒸、煮、煎、炒多样化的做法,俘获了无数人的胃,成为了餐桌常客。
但是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也因此备受争议,有人把它当物美价廉的“营养佳品”,天天吃;有人却担心它成为“血管杀手”,甚至网上传言,每天增加50g鸡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9%……
那么问题来了,鸡蛋究竟是有害还是有益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看完后就能解除困惑了。
每个鸡蛋中约有141–234mg的胆固醇,但并不代表,吃鸡蛋会诱发心血管事件。
其实鸡蛋中除了胆固醇,还有很多利于预防心血管病的成分,比如多种B族维生素、甜菜碱、叶黄素、玉米黄素和少量Omega-3脂肪酸,所以适量摄入的话并不会威胁健康,还会带来各种好处:
鸡蛋中含大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丰富的抗氧化剂,可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及执行功能。东芬兰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吃鸡蛋对大脑的好处。
该研究招募了近2500名42—60岁的受试者,一组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另一组正常饮食。在22年的随访后,测试了参试者的记忆、认知以及心理情况。
结果发现,吃鸡蛋的参试者测试成绩普遍较好,患老年痴呆的比例远低于未吃鸡蛋的一组。
鸡蛋中的蛋白质、氨基酸、钾、镁等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恢复胰岛功能,改善人体代谢糖的能力,还有助于抑制体内炎症,进而降低糖尿病等多种慢病风险。
2015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东芬兰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周吃4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8%。
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吃天然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鸡肉和鸡蛋可帮助降低血压。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肝损伤的人群,每天早上吃个蛋很有好处。
每天吃几个鸡蛋最合适?
这个“上限 ”要心中有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研究指出,对中国成年人来说,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
这项研究纳入了60952名成年人,随访一年后发现,与每周吃鸡蛋<3个的人相比,每周吃鸡蛋3—6个的人血脂指标更好,具体表现为: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降低了0.606、1.465、0.848、1.071mg/dl,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了0.461mg/dl。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欧洲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研究显示,吃太多鸡蛋不利于健康,每周摄入鸡蛋不应超过6个。
研究人员招募了9444名年龄在45—64岁的受试者,历经14年发现:鸡蛋的食用量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每周食用鸡蛋3个以下和3~6个的受试者,死亡风险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每周食用鸡蛋6个以上的受试者,死亡风险升高了35%。
总的来说,普通人群每周可以吃3—6个鸡蛋,而高血脂、胆囊炎患者则要适当“减量”。
鸡蛋有个更佳吃法,
但这4种没营养还危险
蒸煮蛋是更佳的鸡蛋吃法,吸收率和营养素保存更高,但时间别太久,在煮沸状态下保持3—5分钟,蛋清凝固,蛋黄刚刚凝固、质地软嫩、颜色金黄,这时候营养物质的氧化程度相对较低。
不过,很多人嫌水煮蛋没味道,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吃法,但要注意的是,以下四种吃法不但会损失营养,还可能带来伤害。
鸡蛋容易沾染多种致病菌,比如常见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细菌能通过鸡蛋壳上的微孔侵入鸡蛋内部,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我国约有10%的鸡蛋表面被沙门氏菌污染,64%的蛋壳大肠杆菌严重超标,所以更建议煮熟吃。
不论是煎蛋还是炸蛋,都要用较多的食用油,不仅热量较高,还容易导致蛋白变性,甚至变焦,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
*** 茶叶蛋和卤蛋需要使用大量茶叶、香料、酱油、盐等,容易过多摄入钠元素。而且为了入味,煮得时间往往很长,易造成鸡蛋的营养流失,蛋白质过分凝固,胆固醇、脂肪酸氧化,会进一步加重肠胃负担。
毛鸡蛋又叫死胎蛋,是一种没有成功完成孵化的鸡蛋。
毛鸡蛋很容易被沙门氏菌等污染,如果储存、加工不规范,在适宜的温度下非常利于细菌繁殖,食用后对健康有危害。
总而言之,吃鸡蛋对身体有好处,关键是不要过量,同时注意吃的方式,才能让鸡蛋成为真正的“营养佳品”。
图片/摄图网
煮鸡蛋是一项非常常见的烹饪任务,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应该煮多长时间才能使鸡蛋熟透。实际上,煮鸡蛋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煮鸡蛋的时间应该控制在5到8分钟之间。如果喜欢蛋黄和蛋白都呈半凝固状态的“糖心蛋”,那么煮5分钟就足够了。而如果想要蛋黄和蛋白都完全熟透,那么需要煮8分钟。
在煮鸡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水温和水量:煮鸡蛋时,应该将水煮沸,然后降低火力,将鸡蛋放入水中。如果水量过少,会导致鸡蛋在煮的过程中翻转,容易破裂。
2 煮蛋时间:一般来说,煮5分钟的鸡蛋比较容易剥皮,而且口感也比较软,适合做拌饭或者三明治。而煮8分钟的鸡蛋则比较熟,适合做炒饭或者煎蛋。
3 保存:煮好的鸡蛋应该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有助于快速降温,并且让蛋壳与蛋白之间产生微小的空隙,便于剥皮。
总之,煮鸡蛋的时间应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调整。如果想要确保鸡蛋熟透,建议煮8分钟。但是在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水量的控制,以免鸡蛋破裂或者无法煮熟。
煮鸡蛋几分钟能熟?鸡蛋羹几分钟最嫩?鸡蛋饼需要煎几分钟?鸡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品,也是厨房里的百搭食材。
不同的鸡蛋 *** *** 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但是掌握适宜的时间和技巧是 *** 一道美味鸡蛋菜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鸡蛋 *** *** ,以及它们的掌握技巧。
1. 水煮蛋
水煮蛋是最常见的鸡蛋 *** *** 之一。
通常煮8-10分钟后捞出,用凉水冷却后去皮食用。
如果想保留蛋黄的柔软和半生不熟的口感,可以煮4-6分钟。
但如果想要全熟蛋,可以煮10-12分钟。
重要的是,要将鸡蛋放入刚煮开的水中,然后用小火加热,避免受热过快而蛋壳破裂。
2. 水蒸蛋
水蒸蛋是一道健康、美味的鸡蛋菜肴。
要做出好吃的水蒸蛋,打散的鸡蛋液可以先过滤,去掉气泡,再加入清水、盐等调料,拌匀倒入蒸碗中,放入蒸锅中蒸8-10分钟。
如果想要更加嫩滑,可以在蒸之前在蛋液中加入一些淀粉和牛奶,以增加鸡蛋的柔软程度。
3. 煎鸡蛋
煎鸡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鸡蛋 *** *** 。
黄油或橄榄油要足够的热(中小火),然后将鸡蛋打入锅中,适量撒上盐和胡椒进行调味。
如果喜欢蛋黄稍偏嫩,可以煎2-3分钟,如果喜欢熟透一些,可以煎4-5分钟。
煎鸡蛋要随时观察锅中火力的大小,不能过早翻煎,否则容易煎散鸡蛋。
4. 鸡蛋饼
鸡蛋饼是一种常见的早餐食品,做法简单方便。
打散的鸡蛋液可以加入葱、虾、豌豆等其他配料,然后用中小火煎约1-2分钟,等到已经固化的鸡蛋饼边缘变硬并呈金黄色即可翻面再继续煎1-2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在煎饼过程中,要先将平底锅加热,然后再加适量的油,这样可以使饼更加酥软。
5.炒鸡蛋
炒鸡蛋是一道非常常见的家常菜品。
首先需要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拌匀后加入蔬菜等配料,搅拌均匀后倒入平底锅中煎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煎饼过程中,要先将平底锅加热,然后再加适量的油,这样可以使饼更加酥脆。
6.鸡蛋羹
鸡蛋羹是一道非常嫩滑的蛋类菜品。首先需要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鲜奶或牛奶,搅拌均匀后倒入蒸锅中蒸熟即可。
需要注意的的是,在蒸蛋的过程中,要定时搅拌,避免蛋液和蒸锅中的水分分离。
另外,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蔬菜或肉类等配料,丰富口感。
7.茶叶蛋
茶叶蛋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鸡蛋做法,口感独特,具有浓郁的茶香味和咸味。
首先需要将鸡蛋煮熟后,用勺子轻轻敲裂鸡蛋壳,但不要敲碎,然后将鸡蛋放入味料锅中,加入酱油、茶叶、姜片、八角等调料慢炖1-2小时即可。
鸡蛋是一种非常营养和美味的食材,其做法也非常多样化。
在不同的烹饪方式下,鸡蛋的口感和营养也略有不同,需要掌握好时间和技巧,才能 *** 出口感好、味道妙的美食。
不同的鸡蛋做法其实也可以组合起来食用,让我们的餐桌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
每天坚持吃1个鸡蛋,对身体是好是坏?真相来了!“鸡蛋丢掉蛋黄,蛋黄胆固醇高,影响心血管。”
“每天吃1个鸡蛋,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大大增加!”
这让很多人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产生了怀疑,每天坚持吃1个鸡蛋,对身体是好是坏?
研究:每周吃≥5个鸡蛋,
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都降低
2023年1月18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营养素》Nutrients上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8%和32%!如果能配合其他的健康饮食模式,对健康的益处会更强。①
研究根据不同的鸡蛋摄入量,全部的2349名参与者被分为了3组:
之一组:
第二组:0.5-5个鸡蛋/周
第三组:≥5个鸡蛋/周
其中,≥5个鸡蛋/周的参与者往往有着更高的BMI和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但这部分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更低。数据显示,在调整了多变量后,≥5个鸡蛋/周的参与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比几乎不吃鸡蛋的低3.7毫克每分升,该差异在超重人群中更为明显。
结果表明,与
总之,这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每周食用五个或更多鸡蛋不会对葡萄糖或血压相关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相反,适量地摄入鸡蛋还能降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配合健康饮食模式效果更佳。①
每天一个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吗?
研究:并不会
每天一个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吗?2022年3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被称为“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被称为“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②
研究发现,吃适量鸡蛋的人(约4-7个/周),血液中的有益蛋白质,如:载脂蛋白A1(APOA1)、醋酸盐、HDL-C等,含量更高;而相反,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LDL-C等“有害”代谢物的含量更低。
以载脂蛋白A1为例,载脂蛋白A1能将脂肪物质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李立明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②
这样吃鸡蛋最营养!
1. 煮鸡蛋:先煮后焖法
煮鸡蛋是简单又健康的鸡蛋吃法,不需要额外加油、盐,既好消化又好吸收。煮鸡蛋一定要冷水下锅,待水开后再转小火煮5~6分钟左右关火,然后焖个3~4分钟左右,让口感滑嫩,鸡蛋熟透。如果鸡蛋比较大,或是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煮的时间可稍微长一些,使其内部都熟透了。
一般煮鸡蛋不要超过15分钟,煮太久,蛋黄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减少,其他的营养物质也可能会被破坏。
2. 荷包蛋:温水时下锅
荷包蛋和煮鸡蛋一样,也是一种较为健康的鸡蛋吃法。打好一颗荷包蛋可是一门技术活,因为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把荷包蛋煮破。
荷包蛋一定要温水下锅,然后慢慢地、轻轻地放到水里。煮荷包蛋时,一定要用小火。水中轻轻冒泡,大火很容易把蛋煮破。有些人喜欢吃溏心荷包蛋,其实吃荷包蛋更好煮到全熟。
3. 茶叶蛋:放点红茶好
茶叶蛋虽然名字中有茶叶,但 *** 时不只有茶叶,还有八角、花椒、桂皮、酱油、盐等调味料。煮鸡蛋加点茶叶,赋予了鸡蛋淡淡的茶香。煮茶叶蛋时,把鸡蛋煮到8~9分熟,然后轻轻地把蛋壳磕碎,此时的蛋清已凝固,然后慢慢放在汤汁中浸泡入味即可。
煮茶叶蛋可放些红茶,性温暖胃,助消化、去油腻。此外,吃茶叶蛋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量。
4. 蒸蛋羹:水:蛋液=1:2
蒸蛋羹是一种半流质状态,相比煮鸡蛋、茶鸡蛋等,蒸蛋羹更适合老人和小孩,因为便于吞咽和消化吸收。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用蒸的方式吃鸡蛋更合适。
蒸蛋羹时更好用温开水或者凉开水,温开水更佳,水和蛋液的比例大概为1:2。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在蛋液水中加一点盐,这样蒸出来的蛋羹表面更光亮一些。此外,蒸蛋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小火,以免蒸的过程中出现太多气泡,影响蛋羹的品质。
5. 卤蛋:放盐悠着点
卤汁赋予了卤蛋色泽诱人,还有香味,卤蛋60%以上的风味物质都来源于调味料。经过卤汁腌制后,卤蛋蛋白更有嚼劲,蛋黄也更松沙一些。自己在家也可配一些卤汁,如花椒、大料、糖、酱油、盐等。鸡蛋煮熟之后,把鸡蛋的皮剥掉,然后放到卤汁中浸泡,达到上色入味的目的。
一般来说,卤蛋都是咸鲜口味,含盐量会高,一些需要控制食盐摄入量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肾病患者,建议不要经常吃卤蛋。卤蛋更好现卤制现吃。没有吃完的卤蛋,冷藏后,第二天食用前更好复卤加热。
6. 咸蛋:吃半颗就好
流着红油、口感沙沙的咸蛋吃起来非常的香美。咸蛋的加工有草木灰法、盐泥涂布法和盐水浸渍法等,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腌制即成。咸蛋腌制的过程中,高盐分会让蛋白质凝固而变得紧实,把蛋中的脂肪“挤”出来,蛋黄周围就会出现很多油脂。一般鸭蛋的个体要比鸡蛋大,腌制的时间要长一些,出油也会多。
一个常见大小的咸鸭蛋,无论什么生产工艺,含盐量约为3~5克,属高盐食品,建议每天吃半个即可。对于孕妇来说,建议高盐食品少吃或不吃。
7. 鸡蛋汤:先勾个薄芡
鸡蛋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汤类,可以搭配西红柿、香菜、冬瓜、黄瓜、紫菜等,作为一种 *** 简单、营养丰富的汤,很受大家欢迎。即使是这款简单的汤,做的时候也是要讲究 *** 的。
做鸡蛋汤前先用很稀的淀粉勾一个薄芡,然后开小火,把鸡蛋打一个小孔,把蛋汁甩到锅里。或者把鸡蛋打到碗里,蛋黄和蛋清搅散,缓慢地倒入汤中,这时鸡蛋容易成絮片状,嫩嫩的,口感也好。
8. 煎蛋:煎到全熟好
炒鸡蛋是很多人家庭的更爱,做起来很方便。与蒸蛋、煮蛋相比,炒蛋、煎蛋的营养素损失,会更多一点。煎蛋时不建议做成溏心蛋,除非能确保鸡蛋是新鲜的。因为不新鲜的鸡蛋细菌含量会较高,如果做溏心蛋,受热不均匀,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炒鸡蛋时,可加点料酒或淀粉芡让鸡蛋更滑嫩,减少油、盐的添加。韭菜、西红柿、苦瓜、豆腐等都是炒鸡蛋很好的搭配。像豆类中的谷氨酸含量高,而鸡蛋中的蛋氨酸含量丰富,两者搭配氨基酸互补,营养又健康。
本文综合自:
①Mott MM, Zhou X, Bradlee ML, Singer MR, Yiannakou I, Moore LL. Egg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s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in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Adults. Nutrients. 2023; 15(3):507. http://doi.org/10.3390/nu15030507
②Pan L, Chen L, Lv J, Pang Y, Guo Y, Pei P, Du H, Yang L, Millwood IY, Walters RG, Chen Y, Gong W, Chen J, Yu C, Chen Z, Li L;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Association of egg consumption, metabolic mark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Elife. 2022 May 24;11:e72909. doi: 10.7554/eLife.72909. PMID: 35607895; PMCID: PMC9129873.
③2018-05-04健康时报《一颗蛋的多彩生活》
如何煮出完美"水煮蛋"?只需记住这几步,不会做饭也能学会如何煮出完美"水煮蛋"?只需记住这几步,不会做饭也能学会
2023-05-04 08:24·大叔下厨房
白泡泡幼绵绵,如同婴儿皮肤般光滑的表面。
食材:鸡蛋6-7粒、汤锅6吋、水适量
1、准备材料。锅中加半锅水(常温),约1吋高。鸡蛋冲水洗净表面,放到锅入。静置5分钟。让鸡蛋温度与水温差不多。
2、若鸡蛋为常温,可省去此静置。锅内置入鸡蛋后,水位略可盖过鸡蛋。中大火加热,冒泡煮滚后计时5分钟。离炉静置3分钟。
3、若要煮溏心蛋,只要煮1分钟。沥掉热水,加冷水、倒掉、再加一次冷水。摇晃锅子,让鸡蛋相互碰撞裂开。静置5分钟。可加冷水和冰块。
4、剥蛋壳,完成。如果觉得不好剥,可再放回水里,待会儿再试。
大叔小贴士
1、让冷水进入蛋壳内,热胀冷缩,在剥壳时就容易了!水千万千万"不要"加盐!薄膜会比较硬而且紧贴蛋白,变得非常难剥!
坚持每天吃1个鸡蛋,对身体是好是坏?北大研究:或有这2个好处“鸡蛋里的蛋黄,胆固醇高得很,千万不要吃,会伤害心血管!”
“市面上好多都是人造蛋,吃了伤身体!”
......
鸡蛋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关于鸡蛋的各种传言却慢慢把它变成了一种人见人怕的“黑名单”食物。
那么,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鸡蛋,真的对人体有那么多危害吗?
一、常吃鸡蛋,会对心血管有害吗?
北京大学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系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eLif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生物样本库内的4778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3401名罹患心血管疾病、1377人健康人。在研究中,利用靶向核磁共振技术把受试者血浆样本内的225种代谢物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其中24种与鸡蛋摄入量相关。
通过分析发现,适量吃鸡蛋的受试者血浆内的载脂蛋白A1含量较高,该物质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好脂蛋白”。且这些受试者血液内的大HDL分子含量也比较多,可帮助清除血液内多余胆固醇,降低心脏病、中风的发生风险。
对此,北京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余灿清认为,该研究为适量吃鸡蛋可预防心脏病提供了潜在解释,但二者之间的因果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佐证。
除了上述研究中提到的作用外,吃鸡蛋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作用呢?
1.保护肝脏
鸡蛋内有丰富的蛋白质成分,对于肝脏组织损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而蛋黄内的卵磷脂则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
2.改善大脑功能
鸡蛋内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抗氧化剂,可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和执行功能。有研究发现,经常吃鸡蛋的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也会降低。
3.帮助降压
《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摄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和Omega-3的鸡蛋,对于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
二、要是一天吃一个鸡蛋,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不少人担心一天一个鸡蛋会导致胆固醇指标上升,其实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周摄入3~6个鸡蛋,不仅不会导致胆固醇上升。还能帮助改善体内的血脂代谢,同时能一定程度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风险。
另外,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周≥5个鸡蛋,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降低28%和32%。该研究由美国波士顿大学进行,相关结果发表在《营养素》期刊上。研究人员选取了2349名受试者,分别根据鸡蛋摄入量将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为①组:<0.5个鸡蛋/周、②组:0.5~5个鸡蛋/周、③组:≥5个鸡蛋/周。
通过分析发现,③组相较于①组,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下降了28%、32%。另外,在吃鸡蛋的同时,如果还有良好膳食习惯的话,患病风险还会进一步降低。
三、市面上真的存在“人造蛋”?
网传现在的“科技与狠活”已经把手伸到了鸡蛋上,一些人造鸡蛋的工厂日均可制造80万枚鸡蛋,每个成本仅需一毛钱。新闻一出,令很多人觉得害怕,难道现在的鸡蛋都不能吃了吗?
对此,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姚俊峰表示,目前的技术无法还原天然蛋壳,在网传的一些视频中几乎看不到蛋壳的细节,即便是能看到的也能明显看出与真鸡蛋的区别。且从成本角度来看, *** 人工鸡蛋远比真实鸡蛋要高,相信不会有人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说完了假鸡蛋,再来说说煮鸡蛋。生活中,煮鸡蛋和存鸡蛋都有小窍门。
在煮鸡蛋时,一般3~5分钟是较为合适的:水煮蛋是最为推荐的鸡蛋吃法,每次煮的时候保持在煮沸状态下3~5分钟即可。
此外,在储存鸡蛋时,建议及时放入冰箱保存,把尖头朝下放,一般可储存一个月的时间。
鸡蛋是饮食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通常健康的人群一天吃一个鸡蛋不会给健康带来额外负担,对此无需过多担心。但一些本身罹患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吃鸡蛋建议遵医嘱。
参考资料:
<1>《每天吃一个鸡蛋,会增加患心血管病风险吗? | 有益思》.上海科协 2022-06-14
<2>《健康饮食 | 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心血管、血脂、血糖有影响吗?》.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2023-03-08
<3>《鸡蛋也能人造?是“科技与狠活”还是谣言?》. 农视网 2022-11-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经常吃水煮蛋,是“养肝”还是“伤肝”?忠告:吃鸡蛋要牢记4点美国杂志曾经这样评判过鸡蛋,表明它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早餐,主要就是它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能够抗老化。
而且人们对于鸡蛋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像水煮鸡蛋煎蛋蒸鸡蛋,做鸡蛋汤等等都能够尽显它的营养价值,保留了更多的蛋白质为人体所需。
01
坚持吃水煮蛋的好处,你知道吗?
通过研究发现每周吃4~7个鸡蛋能够降低人体患心脏病的风险,所以说适当的吃鸡蛋对于心脏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其他的营养物质也非要发挥了巨大的功能。
一个小小的鸡蛋当中都会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叶黄素,这些营养物质对于心脏来说都是极具有保护能力的,一天适当的是吃一个鸡蛋,能够减少自己中风的可能性。
通过美国的一项研究证明,鸡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反而适当吃鸡蛋能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问题。
每一个鸡蛋当中含有的卵磷脂,才能够增强自身的记忆力,保护大脑健康,蛋当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来保护自身的肝脏。
当你早上在吃鸡蛋的时候,不仅能够增加自身的饱腹感,也能够为人体补充更多的营养物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早餐选择。
02
经常吃水煮蛋,是“养肝”还是“伤肝”?忠告:吃鸡蛋要牢记4点
有人觉得鸡蛋当中的胆固醇是比较高的,大量的吃鸡蛋就会给肝脏带来一定的负担,甚至也会损伤肝脏,那么经常吃水煮蛋,到底是养肝还是伤肝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他当中的卵磷脂,卵黄素胆碱等等,这都是人体当中必要的一种营养物质,而肝脏本身含成的蛋白质含量是较少的,不能够满足身体的所需。
而鸡蛋当中所需的蛋白质是比较丰富的,既能够补充人体当中的蛋白质,同时对养护肝脏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饮食上一定要适当摄入一些高蛋白的食物,维持蛋白质的平衡,帮助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鸡蛋当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对于那些肝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大量的食用之后可能就会影响肝脏的健康。
对于严重的肝病患者来说,肝硬化晚期的人应该严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否则会诱发肝性脑病。
03
忠告:吃鸡蛋要牢记4点
鸡蛋不要煮太久
很多人在水煮鸡蛋时往往会爬,掌握不好火候,导致鸡蛋煮不熟,所以一直放在锅当中一直这样做,这就会导致些大量的营养价值大量的流失。
煮鸡蛋的时间应该不宜过长,开锅之后煮5分钟就差不多了,如果煮的时间过长,那么自身的蛋黄也会逐渐发黑,不仅吸收不到营养,可能也会对自身的肠胃造成一定的负担。
注意食用数量
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每天可以吃一个水煮鸡,与那些体质比较虚的人,大家可以一天吃两个鸡蛋,而对于老年人消化系统比较差,那么一天保持一个一周,不要超过6个就可以了。
因为青少年或中年人他们每天用脑或身体的程度比较多,大家可以一天吃两个水煮鸡蛋,有助于补充人体的营养。
对于青春期和儿童来说,每天吃2~3个能够促进生长发育。
吃完鸡蛋后不要喝茶
生活当中很多人都觉得吃鸡蛋之后感觉特别干,也特别油腻,喜欢喝一点茶水来解一下。
所以说喝茶能够给人体补充一定营养,但是当大家在吃完鸡蛋之后是不建议喝茶水的,因为茶叶当中的鞣酸和鸡蛋,大的蛋白最容易发展成为鞣酸蛋白形成,沉淀不易排出容易成结石。
不要迷信“土鸡蛋”
生活当中很多人觉得土鸡蛋的价格高,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所以都喜欢买一些土鸡蛋给孩子吃。
这种土鸡蛋一般都是农户散养的鸡下的,而且卫生条件不能够得到保证,对于普通鸡蛋来说都是由专门饲养而成的,也会有专业的防疫措施,这样的鸡蛋吃起来会更加健康。
所以说大家也不要过于迷信土鸡蛋,只要是鸡蛋,那么它当中的营养价值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的买这种土鸡蛋。
04
怎么养肝?
肝脏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一旦损伤之后,那么就可能无法及时排毒,养护身体健康了。
那么大家想要养护肝脏,一定要先从自我做起,首先一定要调节自己的心情,避免独处,尤其是一些独具的患者可能就会减少抑郁的可能性。
每次大家的饮食一定要定期的规划,炒菜时尽量的少放盐,少放油,也不要吃一些五花肉,更好选择一些优质蛋白质的精瘦肉。
不过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化,很多人觉得特别热,就会吃一些凉的东西,这种寒凉的食物就会容易伤自身的脾胃,所以一定要少吃点,少吃凉粉,且用被子护住自己的腹部。
要养护好肝脏,那么大家也要保持规律作息,只有充足睡眠才能够有助于人体的自我排毒,有利于肝脏的自我休息。
在生活当中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过于劳累,不要太操心,也不要太有太多的顾虑,养护干燥,还要从这些小事情做起,来养护肝脏健康。
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牢记这5点,轻轻一碰就脱壳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牢记这5点,轻轻一碰就脱壳!』
鸡蛋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每天吃2个鸡蛋,对身体非常好。鸡蛋的做法很多,但不同的做法,消化吸收率也不一样,其中煮鸡蛋、蒸鸡蛋的消化吸收率更高。
每天早餐,很多人都会吃煮鸡蛋吧,口感嫩滑,味道鲜美,老人孩子都爱吃。不过,有些人煮的鸡蛋却不好吃,口感很干,吃起来噎人,而且蛋壳很难剥,主要是煮鸡蛋的 *** 不对。大多数人都以为,煮鸡蛋就是把鸡蛋放入水里煮熟就行了,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鸡蛋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鸡蛋煮几分钟?怎么才能蛋壳一碰就掉?都是满满的技巧呀!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煮鸡蛋的正确 *** ,学会后煮出来的鸡蛋鲜嫩,轻轻一碰就脱壳。
做好吃的煮鸡蛋,要牢记这5点:
一、鸡蛋下锅前要用水浸泡
鸡蛋在养鸡场诞生,到被我们买回家,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流失了一部分水分,直接煮的话口感就不是很鲜嫩,吃起来比较干。正确做法是,检查一下蛋壳上有没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就容易煮爆。然后把鸡蛋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10分钟,可以补充一些水分。
二、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
鸡蛋的口感好不好,和用的水有很大关系!到底是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来看看区别。
冷水下锅:水温较低,蛋白质凝固慢,煮的时间比较长,会让鸡蛋流失大量的水分,从而口感变老,吃起来发干、噎人。
开水下锅:开水温度高,能让蛋白质快速凝固,但开水不停地翻滚,鸡蛋也跟着上下翻滚,鸡蛋就容易破壳,导致被煮爆了,蛋白都流了出来,非常浪费。
正确做法是鸡蛋温水下锅,锅里倒入适量冷水,开大火加热,等到锅底开始冒小气泡时,温度大概60℃~70℃左右,就把鸡蛋放进去,盖上盖子。蛋白和蛋黄的凝固温度分别为70℃、60℃左右,所以这个时候放入鸡蛋是最合适的,能让鸡蛋快速凝固,还不担心破壳。
三、煮鸡蛋时要用小火
虽然鸡蛋温水下锅不会破壳,但火候要是没掌握好,也容易破壳。如果持续大火,水煮开后也会翻滚,导致鸡蛋破壳。
正确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转为小火,让锅里的水保持开而不滚,煮8~10分钟即可,鸡蛋就能完全凝固了。煮太久的话,鸡蛋流失了大量的水分,就会变干,吃起来噎人。
四、水里加2样调料
煮鸡蛋时,不要只用清水煮,水里加入适量食盐、白醋,可以让鸡蛋变得更加鲜嫩。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和食盐结合会生成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让鸡蛋变得鲜美可口;白醋可以软化鸡蛋,让鸡蛋更鲜嫩,蛋壳更好剥。
五、煮熟后立刻用冷水浸泡
鸡蛋煮熟后,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捞出来吃了,是不是很烫手?而且不好剥壳?因为刚出锅的鸡蛋温度很高,十分膨胀,蛋白和蛋壳就粘在一起,非常难剥。
蛋白质是胶体,可以热胀冷缩,所以正确做法是,把煮熟的鸡蛋磕出裂纹,放入凉开水里浸泡一会儿,蛋白就会遇冷收缩,而蛋壳十分坚硬,无法形变,这样鸡蛋和蛋壳就分开了;同时,凉开水从裂纹处进入鸡蛋内部,充当了“润滑剂”,让蛋壳非常好剥,用手轻轻一抠,蛋壳就变成两半了,鸡蛋和蛋壳完全分离,不会粘在蛋壳上。
只要记住这5点,就能煮出鲜嫩可口好剥壳的鸡蛋了,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水煮鸡蛋】
准备鸡蛋、食盐、白醋。
1、鸡蛋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搓洗,把表面的脏东西都洗掉,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
2、锅里加入清水,大火加热,煮至锅底开始冒出很多小气泡,轻轻放入鸡蛋。
3、加入适量食盐、白醋,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煮8分钟。
4、捞出鸡蛋,磕破蛋壳后放入凉开水中浸泡5分钟,就可以吃了。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收藏、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来源:关于我们吃喝的那些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煮鸡蛋时,最忌冷水下锅,教你正确做法,鸡蛋超鲜嫩,营养全保住煮鸡蛋是最近冷水下锅,这样做出来的鸡蛋不仅口感不好,而且也容易炸裂,导致营养流失严重。
大家好,这里是百变小厨坊。鸡蛋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材,它的营养元素非常丰富,非常的滋补。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囤大量的鸡蛋,每一个人每天都会吃上一到两个鸡蛋,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我们鸡蛋常见的吃法有西红柿炒鸡蛋、蒸鸡蛋、煮鸡蛋最常见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煮鸡蛋了,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煮鸡蛋可以更加好的保存鸡蛋的营养元素不流失,做出来的鸡蛋吃起来也更加营养。
当然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很多朋友在做煮鸡蛋的时候,要么是冷水下锅,要么是开水下锅,其实这两种 *** 都是错的。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煮鸡蛋的正确做法,让你煮出来的鸡蛋哥哥不老不嫩,口感刚刚好,营养全保住,而且煮好之后鸡蛋壳和鸡蛋一点也不粘连,轻轻一剥就开了。
剥出来的鸡蛋和鸡蛋壳都非常的完整,说是用手一碰就开也不为过,下面就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吧。
首先根据自家人口的数量准备适量的鸡蛋,我们家是三个人,我这里准备了六个鸡蛋,准备好的鸡蛋放入到盆子里面,接着加入清水,水的量稍微多一点,然后用手轻轻的这样搓动,让鸡蛋壳表面充分的被水润湿打湿。
正是因为鸡蛋表壳非常的脏,不仅有不明的一些物体物质以及脏东西鸡粪等等,还有许多的细菌,我们肉眼不可见,总之非常脏。
因此,在下锅煮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把鸡蛋清洗干净,揉搓两下之后,往里面加入一勺食用小苏打,再加一小勺盐,一小勺米醋。然后再次用手搓一搓,让食盐、小苏打、白醋充分的溶解在水里面,也更好的被包裹在鸡蛋的表壳上。
白醋具有很好的软化作用,而小苏打具有很好的清洁作用,不仅可以用来做面食,而且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
然而食盐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把这三种物质利用起来,就可以很好的将鸡蛋表壳的脏东西清洁下来,尤其是鸡蛋上面的一些比较顽固性的脏东西,那么利用白醋就可以将其进行软化,这样在后期洗的过程中就更加方便了。
揉搓均匀后放在水中浸泡三分钟,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先往锅里面加入足量的清水,加水的时候一定要多加一点,根据鸡蛋的数量来决定。
接着放一勺食盐,随便找一个比的勺子,把食盐搅拌至完全溶解,水里面加一点食盐可以增加水的密度。
我们在做鸡蛋的时候加一点盐,这样可以防止在煮鸡蛋的过程中,鸡蛋和我们的锅底发生碰撞而导致鸡蛋壳破裂。
而平时我们煮水饺或者是煮面条的时候,在水里面加一点盐,和这个的原理是完全不一样的,煮面条的时候加一点盐,可以让我们的面条更加的劲道,不容易断裂,做出来的饺子更有韧劲,不容易破皮。
接着用大火来烧水,经过三分钟的浸泡,现在鸡蛋壳表面的脏东西也已经被得到软化了,现在来洗就能很轻松的把它表面清洗干净。
洗的时候可以用家里面的百洁布,但是我们浸泡过后,上面呢就已经得到了软化。
直接徒手也可以洗的非常干净,很多朋友在买鸡蛋的时候,看到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鸡蛋,有黄皮的、白皮的,甚至有红皮的,光看到这些鸡蛋的颜色就不知道怎么来挑选了。
其实不同颜色的鸡蛋,它是不同品种和不同颜色的鸡下出来的蛋,营养上面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只是可能在口感方面会有所区别,因此呢在价格方面也就有所差异了。
像我现在盆子里面洗的是两种鸡蛋,像这种白壳鸡蛋比黄皮鸡蛋就要贵上几毛钱一斤。
因此如果我们在购买鸡蛋的时候,对鸡蛋的口感没有任何要求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价格更加划算的鸡蛋来进行选择购买。
看一下洗出来的水非常的脏,接着将里面的脏水倒去,然后放到流动自来水下面反复的多冲洗几次。
在流动清水的冲刷下,每一个鸡蛋就会变得非常的干净,像这样洗出来的鸡蛋表壳已经非常干净了,这样的鸡蛋不管是炒出来还是煮出来,都吃起来会更加的放心,而且呢,煮出来的鸡蛋也不会有任何异味。
生活中很多朋友不喜欢吃煮鸡蛋,就是因为总感觉煮出来的鸡蛋有一股鸡屎味,但是像我们这样清洗干净之后,那么你也就可以放心的吃了,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味道。
像这样洗出来的鸡蛋每一颗都晶莹剔透的,这个时候锅里面的水也已经烧到锅底起了这种很多的小泡泡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沿着锅边轻轻的将鸡蛋划入到锅里面。
很多朋友在煮鸡蛋的时候,要么是直接冷水下锅,要么就是把水煮到沸腾,煮到开起来再下鸡蛋,这两种 *** 都是不正确的,难怪要么做出来的鸡蛋口感不好,要么就是直接开裂了。
而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在水撕开未开的这个时候把鸡蛋下进来,并且要保持水的量是充足的,要保持所有的鸡蛋完全被淹没在水里面,然后盖上锅盖,用中小火来煮。
很多朋友煮出来的鸡蛋要么开裂,要么煮熟之后,里面的鸡蛋吃起来口感不好,甚至是没有煮熟,里面的蛋黄是一种流心状,吃起来粘粘的。
这和煮鸡蛋的时间以及火候也是有关系的,火太大了,鸡蛋壳就容易被煮裂,火太小了,鸡蛋煮出来口感不好,里面的鸡蛋黄非常的噎人,一点也不嫩。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中小火慢慢的煮八分钟,八分钟里面的鸡蛋就已经完全熟透了,想要吃糖性鸡蛋的话,煮六分钟就可以。
煮好之后立刻揭开锅盖,把鸡蛋控水捞出看一下,每一个鸡蛋都非常的完整,因此像这种的方式煮出来的鸡蛋粒粒完整,不破皮,不开裂。
煮好的鸡蛋立刻盛入凉水中过凉,用我们平时学过的热胀冷缩的原理,这样可以快速的使鸡蛋壳降温的同时,而且可以迅速的让鸡蛋壳和我们的鸡蛋中间出现一个空隙。
这样我们在剥鸡蛋壳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粘连的情况,鸡蛋壳剥起来也就非常的容易了,可以说是用手一碰,鸡蛋壳就开了。
剥鸡蛋壳之前,我们先将他的鸡蛋壳敲一敲,再用手轻轻的按一下鸡蛋壳,现在用手轻轻一摸,鸡蛋壳就完全分开,并且鸡蛋也很容易就被取出来了。
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没有出现任何的粘连的情况,而且剥出来的鸡蛋壳也非常的完整,并不是七零八碎的,剥下来的鸡蛋壳都可以完全的复合回去,是不是感觉这样剥鸡蛋壳非常的简单快捷,并且非常神奇呢?
而且可以看到这个鸡蛋煮出来特别的嫩滑,表面也非常的Q弹,因此想要把鸡蛋煮好非常的简单,只要你掌握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几个点,那么你也可以做出这种嫩滑好吃有营养的水煮蛋了。
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水煮蛋的好吃的做法,完全剥出来的鸡蛋,我们把它切成薄片。
再准备一把青线椒,切去根部,然后切成辣椒圈,切好后收入盘中备用,喜欢吃辣的可以再加一点小米椒,再准备一点生姜末和蒜末,适量葱花。
把锅烧热,往里面倒入适量的植物油,油烧到六成热的时候,把鸡蛋块放进来,用大火将鸡蛋煎一煎,煎至两面金黄。
这个时候可以看到锅里面出现了大量的泡沫,这都是正常情况,不用担心,在后期它会自动消失。
这个时候把生姜、蒜、小葱倒进来,辣椒圈也加进来,翻炒出蒜香味。
亲爱的朋友们,视频都已经看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我的视频对你有所帮助的话,那么请用您发财的手给我点个赞吧,您的每一次点赞和支持都是我更大的前进动力,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接着加生抽,蚝油一勺白糖,适量胡椒粉,一点味精,把调料炒至融化,翻炒均匀。
这样一道做法简单好吃又下饭的炒水煮鸡蛋就做好了,有了它之后啊,一次吃三大碗米饭都不够哦!
喜欢的朋友赶快收藏起来试一试吧,那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感谢您收看,我们明天不见不散,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