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ǎi Zhē
别名石镜(《异苑》),水母(《广韵》),蜡、樗蒲鱼(《本草拾遗》),水母鲜(《蟫史》)。
出处《食物本草会纂》
来源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口腕部。8~9月间,海蜇常成群浮游于海面,有时被冲击而搁浅在海滩上。捕捞时,先用长标刺穿其伞体,然后用网捕获。捕得后用石灰、明矾浸制,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盐溃,一般伞部和口腕部分开加工,口腕部俗称"海蜇头",伞部俗称"海蜇皮"。
原形态体呈淡蓝色,分为伞部和口腕两部。伞体厚而高,形如半球状。直径通常为25~30厘米,大者可达50厘米。伞缘有8个缺刻,内各有感觉器1个。各感觉器间具缘瓣20个,口腕8个,各自分歧,其上方有8对褶皱的肩板。各口腕和肩板边缘上有许多长的附属器,每个口腕末端各有一棒状附肢,内通管道。生殖腺4个,马蹄形,位于间幅。在生殖腺下腔,各有1个小形的胶质突起。伞部内面的内伞上有很发达的同心圆环肌,可看到网状的消化循环系。
生长于河口附近和泥质海底的海水中。8~9月间常成群浮游于海面。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
化学成分海蜇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18.7克,钙182毫克,磷微量,铁9.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2毫克。每公斤干海蜇含碘1320微克。
新捞获的海蜇,含水极多,固体物很少。例如一种海蜇,含水分98.95%,只含有机物1.004%,灰分0.04%。海蜇还含有胆碱。
药理作用将海蜇头洗净,加微热使之溶成1克/1毫升的原液,灌注离体蟾蜍心脏,能减弱心肌收缩力;阿托品可对抗之,毒扁豆碱则可一定程度加强之,故似有乙酰胆碱样作用。同法 *** 的海蜇煎液,以0.8~1.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于麻醉兔,可以降低血压,并使小肠容积增加(舒张血管),肾容积缩小(可能由于肾缺血)。以此煎液灌注于兔耳血管及蛙全身血管后,亦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上用雪羹汤(海蜇与荸荠合剂)治疗各期高血压,疗效满意及进步者达82.6%,可长期服用而无毒性与副作用,对早期患者更为适合。
炮制入清水内浸漂,经常换水,除净咸味及砂子,切碎用。
性味咸,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温。"
③《医林纂要》:"咸,平,滑。"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治痰嗽,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痰核。
①《本草拾遗》:"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
②《医林纂要》:"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
③《本草求原》:"安胎。"
④《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消痰,行瘀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症瘕,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以姜、醋拌食。
注意《本草求原》:"脾胃寒弱,勿食。"
复方①治痞:大荸荠一百个,海蜇一斤,皮硝四两,烧酒三斤。共浸七日后,每早吃四钱(个),加至十个止。(《同寿录》)
②治小儿一切积滞:荸荠与海蜇同煮,去蜇食荠。(《纲目拾遗》)
③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海蜇一两,荸荠四枚。煎汤服。(《古方选注》雪羹汤)
各家论述《归砚录》:"海蜇,妙药也。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以经盐、矾所制,入煎剂虽须漂净,而软坚开结之勋,则固在也。故哮喘、胸痞、腹痛、症瘕、胀满、便秘、滞下、疳、疸等病,皆可量用。虽宜下之症而体质柔脆,不能率投硝、黄者,余辄重用海蜇,随机佐以枳、朴之类,无不默收敏效。""凡水乡农人,多患脚气,俗名大脚风,又名沙木髅。一肿不消,与寻常脚气发过肿消者迥殊,治之辄无效,此因伤络瘀凝,气亦阻痹,风湿热杂合之邪,袭入而不能出也。故病起必胯间结核而痛,憎寒发热,而渐以下行至足。初起宜亟用葱白杵烂,和蜜罨胯核痛处,浓煎海蜇、地栗二物(无地栗时以莱菔代),俟海蜇化尽,取汤吞当归龙荟丸三钱,俾即消散为妙。若已成者,以川黄柏一斤,酒炒研末,海蜇一斤,勿漂,煎烊,加葱须自然汁和匀,泛丸如绿豆大,茅根汤日送三钱,外用杉木刨花煎浓汤入朴硝一两频洗,日以蓝布浸盐卤(湿敷)。善清湿热,散风毒,凡洗鹅掌风、脚气并良也。忌一切辛热发物,尤忌蚕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一、蔬菜类
十字花科:
1.芸薹属:白菜、紫菜薹(红油菜)(广东菜心)、〔甘蓝(卷心菜,莲花白)、苤蓝(甘蓝变种)、花椰菜(花菜)(甘蓝变种)、西蓝花(甘蓝变种)〕、芥菜(榨菜,芽菜(切丝腌制),大头菜(根用芥菜菜头)黄芥末(种子的粉末))、雪里蕻(芥菜品种)、青菜(小白菜)、上海青(小白菜品种)、欧洲油菜(油菜)
2.萝卜属:红皮萝卜、白皮萝卜、青皮萝卜等各种萝卜
3.荠< jì >属:荠菜
4.辣根属:辣根(马萝卜,青芥辣)
茄科:
1.茄属:茄(茄子)、马铃薯(土豆)、香瓜茄(人参果)
2.番茄属:番茄、圣女果等各种番茄
3.辣椒属:朝天椒、牛角椒、线椒、甜椒等各种品系,变种辣椒
4.枸杞属:枸杞
菊科:
1.莴苣属:生菜、莴笋(变种)
2.茼蒿属:茼蒿
3.向日葵属:菊芋(洋姜)、向日葵(瓜子)
4.菜蓟属:朝鲜蓟
5.菊三七属:木耳菜(潺菜)
6.离苞果属:雪莲果(地参果)
葫芦科:
1.佛手瓜属:佛手瓜
2.冬瓜属:冬瓜
3.丝瓜属:丝瓜
4.南瓜属:南瓜、西葫芦
5.黄瓜属:黄瓜、甜瓜〔哈密瓜,白兰瓜,香瓜等各种品系,〕
6.苦瓜属:苦瓜、癞葡萄
7.西瓜属:西瓜
伞形科:
1.胡萝卜属:胡萝卜(野胡萝卜变种)
2.芹属:芹菜
3.芫荽
4.茴香属:茴香
百合科:
1.葱属:葱〔普通大葱,分葱,楼葱,胡葱〕、香葱、洋葱、大蒜、韭菜
2.百合属:百合
3.萱草属:黄花(黄花菜)
天南星科:
1.芋属:芋头
2.魔芋属:魔芋
藜科:
1.菠菜属:菠菜
2.甜菜属:甜菜
旋花科:
1.番薯属:蕹(wèng)菜(空心菜)、番薯(红苕)、紫薯(番薯品种)
睡莲科:
1.莼属:莼菜
菱科:
1.菱属:菱、红菱、欧菱
锦葵科:
1.秋葵属:咖啡黄葵(黄秋葵,秋葵)
三白科:
1.蕺菜
楝
1.香椿属:香椿
2.龙宫果属:龙功果(龙宫果)
马齿苋科:
1.马齿苋属:马齿苋
蕨科:
1.蕨属:蕨(蕨菜)
姜科:
1.姜属:姜
落葵科:
1.落葵属:落葵(豆腐菜,软浆叶)
鸭跖(zhí)草科:
1.鸭跖草
薯蕷
1.薯蕷属:薯蕷(山药)
龙胆科:
1.莕
二、藻菌类
木耳科:
1.木耳属:黑木耳
银耳科:
1.银耳属:银耳
海带科:
1.海带属:海带
红毛菜科:
1.紫菜属:紫菜
齿菌科:
1.猴头菇属:猴头菇
羊肚菌科:
1.羊肚菌属:羊肚菌
光柄菇科:
1.小包脚菇属:小包脚菇(草菇)
口蘑科:
1.香菇属:香菇
2.金钱菌属:金针菇
侧耳科:
1.侧耳属:平菇(侧耳)
鬼笔科:
1.竹荪属: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红托竹荪
三、水果类
蔷薇科:
1.梨属:梨(鸭梨,香梨及各种品种)
2.苹果属:苹果(糖心,红富士及各种品种)、海棠
3.杏属:杏(杏仁)
4.李属:李子、西梅
5.樱属:樱桃(车厘子)
6.桃属:桃〔水蜜桃(桃品种),蟠桃(桃变种),脆桃(桃品种)及各种品种〕、扁桃(扁桃仁〔巴旦木及其各种品种〕)
7.枇杷属:枇杷
8.草莓属:草莓、菠萝莓(白草莓)
9.火棘属:火棘
10.山楂属:山楂
11.榅桲
12.悬钩子属:山莓(树莓)、覆盆子、多腺悬钩子(白里叶莓)、黑莓、云莓、罗甘莓(杂交变种)
13.花楸
芸香科:
1.柑橘属:柠檬、葡萄柚、乳橘、橙子、枸橼 柑、柚及各种杂交品种、佛手 2.金桔属:金桔 杜鹃花科: 1.越橘属:蓝莓、蔓越莓、南烛(乌饭果) 山榄科: 1.铁线子属:人心果 2.蛋黄果属:蛋黄果 3.桃榄属:黄晶果 4.神秘果属:神秘果 无患子科: 1.韶子属:红毛丹(毛荔枝) 2.荔枝属:荔枝 3.龙眼属:龙眼(桂圆) 猕猴桃科: 1.猕猴桃属:猕猴桃〔奇异果,黄心猕猴桃,红心猕猴桃等各种品种〕、软枣猕猴桃 茶藨子科(醋栗科): 1.醋栗属:醋栗、黑穗醋栗(黑加仑)、红醋栗 莎草科: 1.荸荠属:荸荠(马蹄) 胡颓子科: 1.沙棘属:沙棘 橄榄科: 1.橄榄属:橄榄(青果) 柿科: 1.柿属:柿子、君迁子、黑柿 鼠李科: 1.枣属:大枣 番木瓜科: 1.番木瓜属:番木瓜(木瓜) 番荔枝科: 1.番荔枝属:番荔枝 藤黄科: 1.藤黄属:莽吉柿(山竹) 桃金娘科: 1.蒲桃属:洋蒲桃(莲雾) 山榄科: 1.牛油果属:牛油果 杨梅科: 1.杨梅属:杨梅 石榴科: 1.石榴属:石榴 桑科: 1.榕属:无花果 2.木兰属:霹雳果 仙人掌科: 1.量天尺属:火龙果 葡萄科: 1.葡萄属:葡萄〔提子及各种品种〕 苏木亚科(豆科): 1.酸豆属:酸豆(罗望子、酸角) 凤梨科: 1.凤梨属:凤梨(菠萝) 芭蕉科: 1.芭蕉属:香蕉 棕榈科: 1.椰子属:椰子 木犀科: 1.木犀榄属:木犀榄(油橄榄) 四、豆类 蝶形花亚科(豆科): 1.豆薯属:豆薯(白地瓜) 2.豇豆属:绿豆(豆芽)、赤豆(红豆)、豇豆 3.大豆属:大豆【黑大豆(黑色种皮)、黄豆(黄色种皮)、青大豆(青色种皮)】 4.扁豆属:扁豆 5.菜豆属:四季豆 6.野豌豆属:蚕豆(胡豆) 7.豌豆属:豌豆(毛豆)、荷兰豆 8.落花生属:落花生 五、坚果类 莲科: 1.莲属:荷花(莲子) 山龙眼科: 1.澳洲坚果属:澳洲坚果(夏威夷果) 壳〔qiào〕斗科: 1.栗属:栗(板栗)、锥栗 松科: 1.松属:红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多种松(松仁) 胡桃科: 1.胡桃属:胡桃(核桃) 2.山核桃属:碧根果 漆树科: 1.杧 2.黄连木属:开心果 3.腰果属:腰果 桦木科: 1.榛属:榛子(山板栗) 银杏科: 1.银杏属:银杏(果)(白果) 玉蕊科: 1.巴西栗属:巴西栗(沙漠果,鲍鱼果) 红豆杉科: 1.榧〔fěi〕树属:榧子 六、谷类 禾本科 1.稻属:稻〔籼稻,粳稻,糯米,黑米及各种品种〕 2.玉蜀黍属:玉米 3.高粱属:高粱 4.小麦属:普通小麦(小麦) 5.燕麦属:燕麦 6.黑麦属:黑麦 7.狗尾草属:谷子(粟) 8.大麦属:青稞 9.黍属:黍稷 10.稗〔bài〕属:食用稗 11.甘蔗属:甘蔗 竹亚科:竹笋 蓼科: 1.荞麦属:荞麦 胡麻科: 1.胡麻属:芝麻 这是王馆长整理了一周的成果,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中国植物志以及其他网站,如果有错误之处还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希望能够派上用场
接着说“水八仙”。今天说说荸荠。
荸荠是是莎草科、荸荠属的草本植物,生于浅水田中,我们平常食用的是它水下淤泥中的块茎。荸荠原产于吕宋岛,不过很早就在我国种植。荸荠的别名很多,有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蒲荠)、地栗、钱葱、土栗、刺龟儿、地梨子(儿)等。在两广地区将荸荠称为“马蹄”,其中桂林马蹄尤其出名,是明清时期的朝廷贡品。在浙江宁波、嘉兴和上海一带,将荸荠称为“地栗”,宋人在诗中写道:“淤泥生莲花,不如生地栗。莲花生好看,地栗却好吃。”在河南和安徽部分地区与此称呼差不多,叫“地梨子(儿)”。在湖北地区有的地方称之为“菩荠(蒲荠)”。而到了四川,人们把荸荠叫做“茨菇(儿)”,全不顾在植物学上茨菇是另一种与荸荠长得相似的“水八仙”。古书中对荸荠的记载也用不同的别名,例如宋朝的郑獬在诗中就提到百姓挖凫茈充饥,《本草纲目》中记载“乌芋,甘、微寒、滑、无毒。”说的都是荸荠。荸荠在潮汕地区一带又称钱葱,原因是荸荠的叶子跟葱很相似,从荸荠正上方向下看,荸荠像个圆的铜钱,所以有“钱葱”一词。
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冬天,在菜市场上都会卖荸荠,不过好像这种东西那时是当做水果卖的,所以不要票,可以随便买。但因为价格不菲,所以家里也不会买多了。每次买回来都要洗净煮熟,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削了皮慢慢吃,又甜又脆,还有一点点沙,非常好吃。到了大一点,才知道荸荠不仅仅可以像这样当水果吃,而且可以做菜。再后来,在副食店里看到“出口转内销”的“清水马蹄”,才知道荸荠的另一个名字“马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的感觉是不错的,荸荠的确是一种水果,在苏州,“风干荸荠”是一种著名的小零食,将荸荠放在屋檐下风干后可以长期保存,吃的时候剥开皱巴巴的荸荠皮,里面的肉更加甜美,这是一道让爱吃甜食的鲁迅念念不忘的一种零食。现在还可以买到一种用桂花糖和蜂蜜腌渍的荸荠,同样是一种可口的小零食。
荸荠这种食材富含淀粉,甘甜多汁,同时口感爽脆而不突兀,与肉类非常搭。荸荠烧肉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用五花肉和荸荠一起慢慢炖熟,肉肥而不腻,荸荠越发清甜,让人百吃不厌。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莆田等地特色传统名菜,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炒腰花里也可以放入切成片的荸荠,在腰花浓郁味道的衬托下,荸荠那种清新的味道更加突出。此外,荸荠炒虾仁、荸荠炒鸡丁等等,都是常见的做法。
不过在很多的时候,荸荠是作为菜肴中的配角出现的。以荸荠做配料最著名的菜莫过于“狮子头”了,荸荠在各种肉馅的搭配中,可以说是味觉与口感的调味师,那种清甜爽脆的加入,一下子带走了狮子头里的油腻。所以,我国各地的肉馅中很多都加入荸荠这一味食材。比如,清朝时有一种将鲜荸荠配以糖、精肉及其他作料制成的丸子,油炸勾芡后食用。这种丸子是莘县(今属山东省聊城市)的传统名菜,有长达200 多年的历史。顺德的煎酿鲮鱼也是用荸荠作为馅料中的重要配角,一整条鲮鱼剥皮取肉,皮不能破,鱼肉去骨后加陈皮、荸荠和香菇剁成细茸,再酿回鱼皮中,仍宛然全鱼。这条鱼先油煎后高汤煮,最后浇汁。鱼皮酥爽与浓厚兼得,而且没有鱼刺,是高级的懒人菜。至于马蹄肉饼、马蹄虾饼,也都是把荸荠切碎后给肉制品增加口感的菜。
荸荠中富含淀粉,用荸荠粉可以 *** 很多糕点。最著名的应当是流行在两广和福建等地的马蹄糕了。相传马蹄糕源于唐代,是用糖水拌合荸荠粉或者地瓜粉蒸制而成糕点,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饮茶后或开胃菜点上一件马蹄糕,别有一番清新滋味。在广州,最传统也最出名的马蹄糕出自泮溪酒家,这是因为酒家所处的泮塘之地盛产马蹄。另外,在贵州安顺也有一道用荸荠粉做成的甜品名叫冲冲糕,做法是用特制的大锡壶一边煮水,一边在壶盖上蒸糯米糕。备好的碗里放上荸荠粉,用冷热水交替冲开成糊,把蒸好的米糕放进去,再浇次开水,放上玫瑰红糖、花生米、芝麻拌匀即可。
除了在主菜和糕点中发光发热之外,荸荠在饮料中也可以“大放异彩”,比如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流行的马蹄糖水,里面涵盖很多品种,诸如红枣百合马蹄糖水、马蹄竹蔗水,还有用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做成的“五汁饮”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饮品。
另外,在很多地方的节日饮食中,也会出现荸荠的身影。比如:苏州人吃的咸腊八粥,之一要有青菜,第二不用荤的(如咸肉丁火腿丁等)。用隔夜泡好的黄豆蚕豆豌豆花生,加芋艿、山药、菱肉、栗子、银杏、茨菇、荸荠、芸豆、豇豆、胡萝卜等,一定要放蚕豆发芽豆,粳米为主一点糯米,还要配去皮的糯玉米粒、糯高粱米和大黄米,粥煮得差不多了,再放油炒过的青菜。咸腊八粥是在平常菜粥的基础上,加一些配料,色彩斑斓味道更丰富。福州腊月廿三日叫“祭荤灶”,廿四日叫“祭菜灶”,祭灶中用的鲜果就有福桔、甘蔗、荸荠。过年时,苏州的团圆饭等到盛饭之时,饭里预先还会藏好两只热荸荠,吃到的时候夹出来,这一手叫做“捞元宝”,是苏州人家对自己更好的祝福。浙江临海上元有吃百家羹的习俗,一般都是正月十四中午就开始准备了,甜羹一般有荸荠、红枣、葡萄干、川豆板、花生碎等等,切丁煮熟后再加米粉。咸羹是把各种海鲜切得很细炒熟,再同各种料加入米浆一起熬制。拗九节(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 又称 “后九节” 、“孝九节”和 “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馈赠父母。
过去在饥荒之年,荸荠可以挖来充饥。这里面最著名的故事当属西汉末年,荆州地区连年发生严重饥荒,民众逃入山野沼泽,挖掘荸荠为食。饥民多、粮食少,这就发生了纷争,新市人王匡、王凤分配食物公正合理,排忧解难,深得饥民拥戴,被推举为首领,率众起义。这支队伍就是著名的绿林军,是绿林好汉的原型。
顺便说,荸荠含有一种叫“荸荠英”的物质,具有抑菌的功效,不过千万别以为多吃荸荠抗菌,还是那句话,离开剂量谈疗效都是扯淡。真要是被细菌感染了,别指望吃荸荠,老老实实去医院才是正道。
Hi,欢迎大家在有空的时候做客【江涛学编程】,这里是每周三的「江涛谈吃喝玩乐」节目,我是小编岩家兴,你们可以叫我小岩,但请不要叫我小家兴,谢谢!
谈起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曾经有那么一个女孩在我面前,给我看了一杯奶茶,它的珍珠里面包了马蹄,卖到了13块9毛钱一杯,名字叫“香水椰青夜明珠”。今天刚好讲到吃,我觉得我可以写一写。
同学,对自己好一点,照顾好自己,买点营养品吧。那我们今天就讲讲好吃的营养品之马蹄。
老规矩,拍拍手,上菜。
马蹄的简要介绍
额,开始计时,一二三开始念稿子。
可以生吃的熟吃的反正非常好吃的皮薄的肉嫩的水分充足的清甜无渣的爽脆可口的外表棕褐色的拨开雪白色的长得像马蹄所以叫马蹄的荸荠,在美丽的浙江衢州这种植物又叫做“甜蜜思”。那么,在其他地方呢它又有些其它的绰号叫水栗、乌芋、菩荠、马荠、地栗、凫茈、茈骨、乌芋、菩荠、地梨、芍、马薯,铺李子等。谈起这段历史,很久很久以前,它从印度坐着马车独轮车畚斗车咕隆冬咕隆冬到神奇的中华大地。还有一个好消息,它现在在全球有150多个品种,你一天吃一种你都能吃个小半年同学你知道嘛,据后汉书记载“王莽末,南方饥谨,人庶群入野泽,掘壳茈而食”,什么意思呢,意译一下大致就是这玩意儿北方种不了,我在后面告诉你它的具体分布。
据 *** 上记载,荸荠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匍匐茎,先端膨大为球茎(地下变态茎),球茎扁圆形,表面平滑,老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有环节3-5圈,并有短喙状顶芽及侧芽,依品种不同,球茎直径10–50毫米。地上茎直立丛生,管状浓绿色,有节,节上生膜状退化叶,穗状花序,褐色花,瘦果,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
如下图所示,你看吧我岩某人没有骗你吧,是不是长得像马蹄,外面是棕褐色,把皮给我撕开是雪白色的。
各地特色马蹄
简单地说呢,马蹄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存在,你看小编打勾的几个省是产马蹄比较有名气的。那它们都是那些呢?它们分别是衢州马蹄、荔浦马蹄、北乡马蹄、黄陂荸荠、杨柳荸荠、团风荸荠、芳林马蹄、珍珠马蹄、双莲荸荠、瑶乡山水马蹄、顿岗马蹄。
好,恭喜以上获得题名的马蹄,那没有获得题名的也不要灰心,你可以在下面评论区留言,除此之外,小编猜想在这几个围起来的省里面应该也能种出马蹄的,包括中国台湾!!!
马蹄加工品
马蹄的加工品在某些省市区县乡镇地都是一张名片,比如广东省的马蹄糕
再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下雪梨
说起加工,就不得不提做菜了,据下厨房记载,有这么多种做法,它们分别是马蹄爽 、马蹄爽炒肉片、马蹄雪梨汤、马蹄虾饼、虾仁炒马蹄、桂圆马蹄水、马蹄猪肉饺子、甜橘马蹄 、马蹄银耳羹 、红枣马蹄糕、马蹄玉米羹等等。
下面放几张美食图片把
马蹄的功效
在医学上,马蹄也占有一席之地。马蹄性甘味寒,入肺、胃三经。有清心泻火、润肺凉肝、消食化痰、利尿明目之功效。碧绿的马蹄茎苗,其药名称为“通天草”,性凉味苦,有清热解毒、补肾利尿的作用。所以咽喉干疼、咳嗽多谈、大便不利患者适宜,小儿消化力弱者忌食,这边小岩温馨提醒您一天最多吃十个切勿贪食。
额,很营养的,每100g的营养成分表如下:
马蹄的种植肥料介绍
在 *** 战争以前呢,农民伯伯很幸苦的,一把屎一把尿一把水地把马蹄拉扯大,后来呢聪明的德国人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才首次发现植物所需的化学养分,是化学肥料的开端,农业产量因此大增,从此人类饥荒问题开始大幅减少,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先进了,有专门的肥料,具体的配方是楼下这样子的。
总结
额,别拍了你别拍了,马蹄好啊,马蹄是个好的营养品,要多吃!
节目的最后,小岩真诚地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吃的开心喝的快乐玩的尽兴。吼吼吼,时间也不早了,我要把那个手机还给包工头去搬砖了,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是小岩,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荸荠初上市已上千家万户餐桌,是美食也是“药”能化痰降压老扬州都知晓,好吃的扬州狮子头,配料里都会有切得细细的荸荠丁,牙齿轻轻一嚼,咯吱吱几声脆响,清口鲜香。初冬时节,荸荠初上市,清水洗净,一个个圆滚滚的,黑皮黝亮,堆放在一起,着实惹人。老扬州传统食物“水八仙”中,荸荠也所列其中,它既可生吃,也可做成美味的菜肴,还有药用价值。扬州友好医院中医科主任王静说,荸荠味甘、性平,有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之功效。
采收期从秋末到阳春三月
农民讲述艰辛过程
荸荠,别名马蹄、乌芋、地栗、地梨等。在扬州,它叫荸荠,却有三种读法。扬州城区大多读“bí qí”,高邮和宝应都是荸荠的产地,都称荸荠为“蒲荠”,只是前者发音“pú chi”,后者发音“pú qí”。
与莲藕、慈姑、菱等水生蔬菜一样,在扬州,只要有水的地方,都会生长荸荠,既能作为蔬菜食用,也能当作水果生吃。初冬伊始,荸荠就开始进入市区各大菜场销售,随着家庭主妇的菜篮,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荸荠好吃,种植却是一项艰苦的技术活。65岁的翟师傅如今随儿子住在扬州市区。10多年前,他还是宝应专门种植水生蔬菜的农民。他说,水里长的东西,种起来都很辛苦。“荸荠也是,栽种的时候是高温天(水稻插秧过后开始栽种),大量采收的时候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荸荠田里结了厚厚一层冰,要敲开冰下田采。”
翟师傅介绍,荸荠采收期周期较长,一般从秋末开始,一直收到来年三四月份。“只要茎叶不损坏,荸荠在下面就不会坏,但必须要在清明前采收完,温度高了后就会发芽。”
所以,人们吃荸荠的时间也很长。“开始上市的都是嫩的,适合生吃清炒。到初春时,上市的都是老的,粉粉的,烧或者烀了吃,味道更好。”
荸荠营养高、有药用价值
但脾胃虚寒者要少吃
作为一名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中医,王静却首先提醒市民,荸荠营养价值虽高,但由于通常栽培在施以人畜粪便的水田里,因而表面可能附有各种寄生虫卵和病菌。“荸荠要清洗干净后再削皮,随后用温水浸泡两三遍后食用,最安全的还是烹制熟了再吃。”
王静介绍,荸荠球茎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之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矽肺和痔疮出血;地上全草味苦、性平,具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常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在古方中,对荸荠药效都有详细记载。如《本草经疏》:“治腹满胀大:乌芋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
王静表示,中药柜里虽并没有荸荠这味药,但作为日常蔬菜,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食用。“需要提醒的是,脾胃虚寒大便溏稀的人、消化功能弱的人以及胃肠道发育未成熟的婴幼儿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通讯员蒋敏记者张庆萍
【中医推荐小食方】
荸荠雪梨汤
做法:荸荠洗净后去皮切块,雪梨洗净带皮切块,然后一起放入锅里,加入冰糖,盖上盖子,大火煮沸,小火煮15分钟即可。
功效:荸荠和雪梨都是汁多润肺的食物,荸荠雪梨汤能治咳嗽、清肺热。
荸荠粥
做法:荸荠清洗干净,去皮切块,大米洗净,放入锅里煮粥,等粥快熟时加入荸荠和白糖,煮熟即可。或者将荸荠榨汁,等到粥熟后,与白糖一起倒入粥里,再煮沸一两次即可。
功效:荸荠粥具有清热化痰、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咳嗽多痰者、肺热阴虚、口渴者可以每天服用一剂,可以缓解症状。
当归荸荠薏米粥
做法:荸荠洗净,去皮切块,薏米洗净,当归切片后放入锅中,加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加入薏米和荸荠,煮粥即可,粥熟后可加蜂蜜食用。
功效:当归活血,荸荠清热解毒,薏米利湿,该食疗方则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扬州晚报
7月20日 马蹄莲(Calla lily)
花语:博爱。圣洁,虔诚,永恒。气质高雅,高贵。春风得意。
粉红色马蹄莲:爱你一生一世。
白色马蹄莲:纯洁,幸福,忠贞不渝的爱。
红色马蹄莲:永结同心。
黄色马蹄莲:尊敬,爱戴。
紫色马蹄莲:希望,单纯的爱。
马蹄莲,又叫慈姑花、慈菇花、水芋、野芋、海芋百合、花芋。原产非洲,喜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马蹄莲姿态挺秀雅致,花朵形如马蹄,叶片翠绿,花叶两绝。
马蹄莲常用于 *** 花束、花篮、花环和瓶插,装饰效果特别好。矮生和小花型品种盆栽用于摆放在台阶、窗台、阳台、镜前,充满异国情调。配植在庭园,尤其在水池或堆石旁,非常适合。
马蹄莲的花序外面被一片形似花冠的大型总苞片包裹着,称为佛焰苞。马蹄莲在欧美国家是新娘捧花的常用花。马蹄莲有毒,可入药外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烫伤,预防破伤风。
简介
马蹄莲,学名:Zantedeschia aethiopica (L.) Spreng.,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具块茎,并容易分蘖形成丛生植物。叶基生,叶下部具鞘。叶片较厚,绿色,心状箭形或箭形,先端锐尖、渐尖或具尾状尖头,基部心形或戟形。
诗词
.
蔬圃
郑清之 〔宋代〕
活计园蔬日日新,杜陵差慰妇长贫。
旱姜水芋年时熟,春薤秋菘意味真。
畦瓮剩分三伏雨,露根常占百花晨。
荷锄未省勤耕稼,犹愧师门学圃人。
.
临淄道中
李裕 〔元代〕
山拥苍崖峻,溪回绿径斜。城边晏子庙,洞口鲁连家。
野芋初齐叶,池荷已著花。举头蓬岛近,隐隐护烟霞。
.
西杨
姚燮 〔清代〕
发棹西杨村,古堡聚成族。野芋叶已黄,田菁茁方绿。
暗水凝冻烟,明霜写初旭。筛筛凉沜鱼,汎汎饿凫逐。
遥峦疑怨秋,?影未肯缛。汲女衣虽单,犹得住茆屋。
吾心非甚愚,贫贱苦身局。侥倖逃死亡,便求免摧辱。
造化有缺端,弥缝万难足。当知随分安,自堪养天福。
节序近小春,元象寓清淑。欣然酤浊醪,岸然睨黄鹄。
.
图片来自 ***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诗文网和 *** 资料。
日 食 记|荸 荠北京疫情稍缓,超市、菜市场也陆续开放,常去的那家菜市场也开了,于是趁人少的下午去逛逛。
相比超市,我更喜欢逛菜市场,因为感觉有烟火气,且有点寻宝的感觉,经常能发现很多新鲜有趣的食材。
今天就在菜市场发现了一宝:荸荠。
据百度百科:荸荠,又称马蹄,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荸荠生长在湿土里,皮薄汁多,极易失水萎缩和腐烂变质,且一年只产一茬。
在我老家,一般都是在春节前后吃荸荠。老家的荸荠味道清甜,脆爽可口,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生吃清火解毒,有助于消化,还可以煲汤、脆炒,是我从小到大更爱吃的东西之一。
这个东西,长相丑陋,黑皮褐衣,还经常裹着泥土,但是剥开黑皮,里面又是如白玉一般的果肉,真真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从菜市场刚买回来的新鲜荸荠
荸荠是江南肥沃丰腴的水田中孕育出来的,我老家楚地多雨潮湿,水资源丰富,湖泊众多,乡间往往水田纵横交错,非常适合栽种荸荠。李时珍曾说荸荠:“生浅水田中,其苗三四月出土……秋后结颗,大如山楂、栗子,而脐有聚毛,累累下生入泥底。”传闻东汉末年谋士庞统耕读于湖北赤壁金鸾山的凤雏庵,曾拿荸荠当更爱的良蔬佳果来款待客人。
荸荠属于草本科,它的茎秆(或者叫叶子)长得非常奇特,百度百科说:“荸荠杆丛生,直立,圆柱状,高15-60厘米,直径1.5-3毫米,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形象点说,就像是长长的一根小手指粗细的绿色管子,远看一丛丛,快成熟时,茎秆又高又密,且经常因为太高(能长到1-2米)而倒伏。
*** 上找的一张图,侵删
荸荠杆是我童年时和小伙伴很好的玩具,经常用来编一些小玩意。小时候总觉得这种奇特的植物也许是生长在外星球的,不小心沦落到了地球上。
挖荸荠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姥爷经常带着我们在荸荠田里先放一把火烧掉荸荠田里干枯的茎秆,然后择一艳阳天,用锄头或是铁锹翻开泥土,就可以看到一个个小煤球一样的新鲜荸荠藏在里面。孩子们欢呼着像寻宝一样把一个个荸荠从泥土里扒拉出来,扔到竹篮里。一小会功夫,竹篮就装满了。荸荠在泥土里一般生得比较密,有时候翻过一遍的土地,再仔细找,还能发现有漏网之鱼。这种通过劳动得到收获的快乐,构成了我宝贵的童年记忆的底色。
自己挖来的荸荠吃起来格外甜。用刀把皮削掉,再用清水洗干净,一次我能吃十来个,曾经还因为吃太多而闹肚子。挖出来吃不完的荸荠,老家人一般会连泥带皮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得半干,再储藏起来,这样就不容易坏掉。晾得半干的荸荠虽然丢失了一部分水分,但是吃起来更甜,另有一番滋味。
在老家,过年的时候通常用这种晾干的荸荠作为水果招待客人,因为一般家户人家种植不多,所以也算是体面的待客之物。在我的记忆里,荸荠就跟春节联系在一起,一贴对联,一吃荸荠,就意味着要过年了。
到东北念书以后,有一年拿荸荠作为家乡特产带给同寝们品尝,结果大家普遍反馈虽然清爽可口,但是好像在吃牙膏,同学们纷纷表示是一次蛮新奇的体验,也算是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件趣事。
后来又辗转到了北京,很多年没有吃过,不过后来越来越多南方的蔬菜和水果陆续出现在北京的超市和菜市场里,到现在老家的荸荠也成了菜市场非常常见的一道食材。
作为西北人的老许和儿子在我的带动下,也喜欢上荸荠的味道。除了当水果吃,更爱的做法是和甘蔗一起煮水喝,只需加点点冰糖,荸荠混合甘蔗的清香就出来了,沁人心脾,是非常好的一道糖水。
钦州大山里的"马蹄",浦北长寿的秘诀?老人是这么说的厉害了,这种植物
估计很多钦州人都没有吃过
大山沟里随处可见的马蹄,
是多肉蕨类植物之一,
古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居民,
因时代困惑,粮食常出现短缺或断粮,
没粮挨饿者只有年迈花甲的长辈,
才能用语言形容和表达;
为了保命生存,
人们在山上寻找能填饱肚子的任何食物充饥。
马蹄不是现在人们常叫的马蹄薯,马蹄喜生于潮湿荫凉的山沟沟里,光照要求不高,也叫马蹄蕨,植株高大多肉,可供人们适当食用。
马蹄蕨属于地面浮生,全株没有主根,全靠发达的须根攀附于地表及土壤浅层,香烟大小的须根可达2米多长,属多年生蕨类植物。
将马蹄蕨根部鳞片基 房轴 切开,肉眼可见色泽不同营养纤维管,轮廓分明,有退化纤维管和新生纤维管,一个纤维管的外边就是一条须根所在。
把马蹄蕨的鳞片一片一片削下来,多方位观看它的造型,就象一只只马蹄造模,马蹄名字就这样叫出来的。
把马蹄蕨鳞片基部大的表皮去除,获得全株比例很低的食用部分——蕨肉,马蹄蕨鳞片块茎,相当于莴笋,马蹄蕨具有极微量的氧化物质。
当把马蹄蕨鳞茎按常规厨艺切开,
可见鲜明的多肉根块。
鳞茎根块压榨出来的汁液,
没有淀粉析出,
但氧化后色泽变褐黄。
将马蹄沸水速煮后,
沸水呈现了胶样粘稠
表现象煮鸡蛋那样具有浮沫。
煮后的马蹄汤液变稠
并有“拉丝”现象,
估计是因为植物胶所致。
沸煮过的马蹄,鳞茎被软化,食之苦味甚浓,不能直接食用。
@在老人口头教导下,将马蹄蕨鳞茎切片切丝后沸锅猛煮20-40分钟,起锅捞出后放置于流动水池中漂洗1-2天,试嚼还有苦味的,再经过沸锅煮一次,再流动水漂洗,去除苦味除苦味后的马蹄丝,直接用佐料炒煮,可供食用;即便去除了马蹄的苦味,食用时也会原身携带它固有的特殊微“腥”味;由于马蹄生长环境荫庇碳水化合物含量少吃起来较有嚼头!
注:本次马蹄食用复原,是经过询问大山里80岁以上老前辈口头上教导下操作的,不代表马蹄的正确加工工艺;它的食用操作工序与簕竹笋和大头竹笋同理。
探讨:关于老人说的芭蕉头、马蹄、硬饭薯可以做“代替充饥的保命粮”是不是“长寿秘诀”之所在,在问题面前老人都笑抽筋,那东西吃了好几年后能活到现在,你说长寿不长寿??
《百度百科》相关资料:马蹄习惯上也叫马蹄薯或马蹄蕨,度娘名称:福建观音座莲,范围产于中国福建、湖北、贵州、广东、广西、香港。生林下溪沟边。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中,较耐寒。
主要价值福建观音鹰莲植株高大,生长健壮,株形优美,为美丽、奇特的观赏蕨类。适合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荫棚及林下种植,也适宜种植于庭园中较阴湿处。室内盆栽亦是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植物。块茎可取淀粉,曾为山区一种食粮的来源。?
消息来源:钦州360网
▍图文整理:木夕
▍审核:何文宾
-2885099(投稿)、2885066(商业)▍邮箱:qzlyw@sina.cn
槟榔、生荸荠、自制生腌……这些东西更好别吃近日,一位歌手因口腔癌过世,再次引发“槟榔致癌”的讨论。“女子体内排出长绦虫”的新闻前几天也登上热搜,吓到好多网友,据报道这名女子有经常吃生食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诸如此类的病从口入?小编研究了一番,还真有不少东西是更好别吃的!一起来看一下——
槟榔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通常为卵形、球形或椭圆形。食用槟榔一般由槟榔果、石灰水、香精香料等 *** 而成,有的还会加入烤烟、香料等物,其中的槟榔碱和槟榔次碱、烟丝等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容易使人成瘾。
长期食用槟榔有致癌的风险。研究显示,在流行咀嚼槟榔的地方,口腔癌的发病率很高。还有研究表明,咀嚼槟榔与咽癌、喉癌、食道癌明显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咀嚼槟榔时,会反复摩擦口腔粘膜和牙龈粘膜,造成物理性损伤,引起水肿、炎症和伤口迁延不愈合,导致粘膜的纤维性病变,可能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生荸荠
不只是动物,有些植物里面也有寄生虫,比如荸荠。荸荠,也叫马蹄,是一种水生植物,在南方更常见,味道脆甜,很多人直接把它当水果吃。但是,生吃荸荠有可能感染姜片虫!姜片虫是水里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多存在于长江中下游盛产菱、藕等水生植物的地区。人如果误食姜片虫,会寄生在十二指肠内,导致姜片虫病,可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等。
所以,荸荠不要带皮生吃,一定要洗净去皮,再用淡盐水冲洗干净。不过,荸荠个头小小的,实在是不好削皮,也很难削得很干净。最保险的还是把荸荠去皮后加热做熟了吃,比如荸荠炒肉就是一道美味。此外,像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更好也都别生吃。
自制生腌
生腌食品今年好像一下子很火,但这种“网红食物”也有风险。最近就有新闻报道说,有人在网上学着自制生腌,却一不小心吃得食物中毒。
生腌食物中最常见的是醉虾、醉蟹等,但如果自制醉虾醉蟹则很不安全,白酒未必能完全杀死寄生虫和细菌,食用后容易腹泻或食物中毒。如果实在想吃,还是别自制了,可以选择购买正规厂家经过质检的成品。
发霉、发苦的坚果
很多坚果都很有营养,但是如果放久了或者保存不当,会发霉、发苦。虽然坚果大都很贵,扔了觉得可惜,但这种变质的坚果更好别吃,里面可能产生了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肉眼是看不见的,它具有很强的致癌性,能导致肝癌的产生。
除了变质的食物,黄曲霉毒素还喜欢藏身在发霉的筷子中,建议平常家里使用的筷子要彻底洗干净,存放时保持干燥,有条件的话使用消毒柜给筷子消毒,木头筷子每半年更换一次。
变红的甘蔗
如果甘蔗变红,说明甘蔗已经腐坏变质了。霉变的甘蔗会产生很多毒素,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都会造成损伤,可能使人产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重度中毒甚至会导致肢体抽搐、脑部水肿、肺水肿、呼吸衰竭等。
很多人以为把甘蔗发霉、发红的部分砍掉,再吃剩下的甘蔗就没问题了,这也是个误区。病菌入侵甘蔗后,菌丝可以延伸,即使砍掉霉变的部分,剩下的甘蔗也有肉眼看不见的大量毒素。所以,只要发现甘蔗变红,就不要再吃了。
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碱,食入龙葵碱0.2-0.4克就可引起食物中毒。误食龙葵碱后,会出现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轻的可自愈,但如果吃进0.3-0.4克或更多的龙葵碱,症状会很严重,可导致体温升高、反复呕吐、抽搐等。所以,一旦发现土豆发芽就扔了吧。
超过65℃的热饮
“趁热吃”虽然是很多人吃饭时候的口头禅,很多食物也的确是热着的时候更好吃,但是这个“热度”一定要把握好。如果长期食用65℃以上的热饮或食物,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因为过烫的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损伤,长期反复损伤容易导致细胞癌变,患食管癌的风险随之也会增加。所以,以后就算趁热吃,也不要在食物过热的时候吃,比如吃火锅时可以把食物捞出来在碗里稍微放凉一会儿再吃,也不要喝烫喉咙的热饮。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科普中国)(吴丽蓉)
来源: 工人日报
荸荠、芫荽、饸饹、蒟蒻…怎么念?自然,这能让吃了哑巴亏的餮客们憋一肚子火——马蹄这个名字又好听又上口,为什么非要拿“荸荠”俩字给人添堵?
“荸荠”这个名字背后,确实有由头。
千百年前的古代,人们并不知道荸荠是啥,更没有地梨、马蹄之类的说法。《本草纲目》记录了这种清甜果实的“离奇”身世——“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
凫,是指水里的野鸭;茈,也就是茈草,放在一起,就得了这么个简单直白的名字。后来,可能是误读,也可能是读音变化,总之,凫茈成了凫茨。古语里头,荸和凫音相近,经过几次音变,凫茨也就成了今天的荸荠。听着玄乎,可许多研究都佐证了这种猜测,比方说清代段玉裁就直言:“今人谓之葧脐,即凫茈之转语。”语言学家郑张尚芳还指出,从“凫”到“荸”的音变,可能受到了江淮官话的影响。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荸荠的成长还有另一套版本。从方言来看,“荸荠”的前世或许叫“脖荠”,也就是肚脐的意思。本来这种圆乎乎胖墩墩的果实,和肚脐有些形似,古音里面,脖和荸正好是同音字,方言里头,“荠”的读音千差万别,可都和“脐”的发音沾点关系。所以,真相也可能是,大家拿“脖荠”这个名字称呼植物实在太过顺口,这俩字的字形和意义干脆直接发生变化,肉月旁成了草字头,荸荠就成了植物的专用名字。
总之,不管荸荠俩字再怎么难读,也是名正言顺的。相比起来,“马蹄”反而成了大家随口叫叫的昵称。
魔芋果冻。摄影/blueplanetz,来源/图虫创意
芫荽——任劳任怨的香味点缀。摄影/陈家二少,来源/图虫创意
好吃但不好读的馄饨。摄影/鲸尾视觉,来源/图虫创意
黑芝麻糊。摄影/大鹏DP,来源/图虫创意
媒体发文纠正读音。来源/中国新闻网
港式蛋挞。摄影/Missraine,来源/图虫创意
荞面饸饹。摄影/图瑞,来源/图虫创意
牛丼饭。摄影/sasazawa,来源/图虫创意
茼蒿。摄影/金牛山人,来源/图虫创意
牛轧糖:“我很苦恼,我的名字到底咋读?”摄影/dream79,来源/图虫创意
部分鸡(土从)菌的表述。来源/中国知网截图
biang字写法
biangbiang面。摄影/Shing547,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念缓
编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