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的鱼,相对普通河塘里的鱼,性情更野,食性更杂,即便是以斯文著称的鲫鱼也不例外,江鳊更是如此。江鳊是一个种全水层鱼种,游动速度较快,多以成群活动。其本身的食物结构,主要是以江里的小虾、浮游生物、青苔、水草为食。
钓鱼人垂钓江鳊可以用什么作饵?哪一种效果较好?本文笔者以自己常年作钓江鳊的经验结合垂钓过程中的本地钓友不同钓法不同用饵的对比,以及早年学习之时所阅资料,做一个全面的介绍。希望对爱好垂钓江鳊的钓友提供一些参考。
一、虾
虾之所以放在之一位,是因为它是江鳊食物结构中的主要来源,以活虾效果更好。正因为这一点,江鳊对虾饵警惕性更低,所以钓上来的江鳊往往个体较大。但缺点是诱鱼效果不好,如同用蚯蚓钓鲫鱼一样,蚯蚓效果虽好,不打窝诱鱼是行不通的,用虾钓江鳊也是一样,窝料一般都是一些相对轻质的成份,如菜籽饼混合物。
也有类似于戳拱钓鲫鱼的操作钓法,在江边的芦苇旁、小湾子边或泊船的缝隙中挂虾走钓,主动找鱼,当然,这个找鱼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有人走钓一圈下来没鱼,有人丢下去就上鱼,活虾当饵可用于传统钓法、微铅筏钓、滑漂钓法甚至台钓。
用虾钓有时还会有意外惊喜,因为江里的鳜鱼、鲈鱼、翘嘴等肉食性鱼都喜欢吃这玩意儿,运气好,是完全可以钓到的。
二、青苔
青苔也算是江鳊的天然食物,垂钓效果也不差。但很多地方取之不易,不是什么青苔都可用,需要江边石头上扒下来或水里成絮状的那种可以挂钩的才行,必要的时候需要用细线捆扎。其它方面同虾饵。
三、谷物颗粒
主要是发酵的臭麦子和玉米粒,虽然江鳊的天然食物谱上基本没这东西,但有的时候效果丝毫不比活虾差。最主要的购买及保存都很方便,活虾需要现取现用,甚至需要携冰保鲜,比较麻烦。这些发酵的谷物颗粒,保存在小瓶子里,用一颗取一颗,用不完下次继续,只要不被晒干,基本不影响效果。还有一个较大的优点就是避杂鱼,每年江鳊大上的季节都是暖季,中上层杂鱼白条和小型翘嘴特别多,多数时候它们对谷物颗粒不是很感兴趣。在我们这边经常是白天用谷物颗粒钓,到了天黑收竿,台钓的正好接晚班,两波人有时还会招呼一下,“接班啦”,蛮有意思的。
四、商品饵
商品饵只要用于台钓及筏钓,也是我一年到头把玩的东西,平日被问及最多的也是这个,主要是寻求配方。其实压根没有任何配方,原因只有一个,江鳊不挑食。我平日里用饵主要有3个原则。
1. 主攻饵要有 鳊鱼的主攻类饵,从上面三种也可以看出,要么是虾腥,要以藻类,要么是发酵,当然还有甜,也当属酵类。既然是钓鳊,那当然要用到这类成份,各大饵料厂家都有对应的饵料,商品名就不说了,以免有广告嫌疑,只要是品牌的,都差不多的东西,具体用谁家,主要还是看钓者使用感受。
2. 当腥则腥 江鱼多数以活物为食,所以,除了特别炎热以及杂鱼太多的情况,大多数时候会加腥,或多或少的问题,冬季可能加到大半甚至全部。注意,虾粉虽是虾的加工物,但虾粉与活虾不可比,活虾的优势在于形与味结合,形大于味,而虾粉只有味。事实上,只要窝点有成群的鳊鱼,杂鱼是翻不起浪的,用腥也不怕杂鱼,怕就怕成群的杂鱼,只有偶尔路过的一两条鳊鱼。
3. 配比为状态 经常有人问我钓江鳊的配方,其实真的没有固定配方,但是很多人不信,没辙,只好把最近一次的搭配告之。但他不知,有可能下次,我自己又变了,变的目的有可能是鱼情,有可能是温度,甚至有可能是手在包里优先掏到哪一瓶……。饵料,为什么要配?于我来说,配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状态。
- 比如:香甜的二代草,有些水域鳊鱼很喜欢吃,但是这个饵是个纯搓饵,一点纤维成份都没有,如果我想拉饵怎么办?只能加拉丝粉,为了拉得更大我可能额外加上少许片状更大的成分,为了求其雾化诱鱼,可能再加点轻麸,至此,这个二代草+某片状广谱饵+轻麸+拉丝粉的配比就出来了。
- 比如:用某酵香的膨化颗粒类饵料钓鳊,在走水中钓搓饵,纯的这种颗粒饵除非拼命揉打,否是在流水中持钩效果肯定不好。这时我会与一款粗细搭配的广谱饵合用,再加上一些特别细腻的腥饵,配味型,三者配比,就等同于水泥、黄砂、石子,饵料的持钩性自然就好。
五、蚯蚓&红虫
这两款号称万能饵,但是在江里用的人倒不是很多,因为与虾或谷物颗粒比,基本没有任何优势。能不能用?当然可以,如果定点作钓,也是需要打窝的。串钩钓法特别容易上昂刺、鲶鱼甚至鳗鱼,
六、其它
还有一些地区性用饵,很特别,比如鸡肠、猪肝、饭粒、甜面饵以及嫩菜叶等。听说有的地方用鸡肠钓几十斤的,其实这除了说明鸡肠能钓鳊,且效果还不错外,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首先那里的资源肯定还不错,除非长期地被鸡肠喂偏了口,否则,鸡肠能钓几十斤,别的钓法就算不如,也差不到哪去。最关键的是,这东 *** 啊,一般人受不了。江鳊喜甜,有些钓友会用单用面粉,和成面团,和的时候加点蜂蜜,曾经见过,钓江鳊效果也不差。
总结一下
以上基本上是我所知的可以用来钓江鳊的饵料,不一定非常全面,实际用饵,主要根据钓法、鱼情、季节以及各人偏爱。比方说打窝传统线组守钓,用活虾就不错;再比如某一地所有人都用一种饵上得好(可能存在偏口),常规做法是“入乡随俗”,跟他们用一样的饵,开辟新饵也可以,但不一定能更好。虽然介绍了鸡肠子可用,但多数人接受不了,如果你能接受,当然也就没有问题。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不是简单地搜索拷贝而来,内容也绝非是单纯的理论,都是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对于处于台钓摸索阶段的人来说,不敢说是上乘补品,多少会有点帮助。觉得本文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
谁说HERA钓法不能野钓?大鳊鱼一个个上不停最近听闻乌江武昌不错 就是小个。。。决定去玩一下 反正近
地点:乌江
钓法:深宙组合an浅宙组合
饵料:商品饵
竿:16-21尺
人: 老杨鸽 摸鸡笑喂 我
时间:星期五下午出发 星期六中午收竿
好不容易出个门 贵遵路大堵车
听说玉米能爆护 摸鸡赶紧买2罐
慢慢开加上堵车 2个多小时 终于看到了河。。。心旷神怡
乌江普遍钓鱼的地方周围都有农家可以吃住 还是比较方便,不过我还是喜欢自己搭帐篷 要野就野到底。。。这次算探路 下次来搭帐篷
简直热爆 。。。来的太晚 好位置都没有了 人多死克咯
蹲在旁边看人家钓了半天 热得要死 动都不想动。。。口差。。。这一岸当夕晒。。。眼睛都要晃瞎了。。。既来之则安之 随便整整明天回家
没位置 随便选了个大河面的位置。。风大浪大。。。就早上平静点。。钓的到钓不到无所谓。。主要是离睡觉的近。。。本人就是特别懒 哈哈哈哈
听闻乌江有昌 此次主攻武昌。。。21尺老普伺候。。。总有人说hera钓法不适合野钓。。。只适合日本。。。只适合鱼塘等等。。。但凡我说,说这类话的压根没懂什么叫hera。。。
武昌系半水类鱼类 所以这次选择组合钓法
星期五下午因到的时间比较晚 摆好摊位调好漂 开好饵 天也差不多要黑了
见水面有奶翘炸水 。。。还是先打路亚吧 。。。依我对乌江的了解。。。晚上基本口很少。。。窗口起就在一早6-9点 所以晚上还是觉得路亚。。。结果打了一晚上搞了2个小奶翘。。。路亚还得有船才行啊
第二天早早起来开干。。。风平浪静。。特别适合组合钓法。。。之一竿。。第二竿。。第三竿。。。来口了! duang。。大顿口。。。刺鱼。。。哟西!
至乌江拆网箱的时候来钓过一次武昌区。。。之后再也没来搞过。。。时隔今日。。久违不见的武昌 又来报道。。nice
就这样 开始了一个小 *** 一尾接一尾
摸鸡笑喂 12尺伊吹 也开始中鱼
连竿啊。。。响线啊。。。当并继遇见这样的鱼情。。。那叫一个美 太过瘾了。。。
基本上大的有1斤。。。还是可以玩玩
好景不长 过了10点 开始起了大风浪 走水严重 狂风巨浪 。。。索性换个16尺凌
口变得少了很多很多 简直没法钓了。。。下午2点。。。收竿闪人
免滑吧 我一个人的鱼获
总结:1、乌江早上一定不能错过 2、位置选好事半功倍, 大风大浪完全没法玩。
踏雪寻鱼 新疆福海冰上大拉网再现传统渔猎奇观天还未亮,渔工冒着冰面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将千米大王从下网眼放入冰湖。 刘新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 题:踏雪寻鱼 新疆福海冰上大拉网再现传统渔猎奇观
作者 刘新
“出鱼喽!”,随着“鱼把头”一声洪亮的吆喝,被冰雪覆盖的乌伦古湖开始沸腾起来。几十位渔工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协作,长达2000余米的冰下大网在绞网机的牵引下被缓缓拉出。
“鱼把头”张海江将头鱼挂在车上运往头鱼拍卖现场。 刘新 摄
白斑狗鱼、贝加尔雅罗鱼、东方欧鳊……一条条泛着光的乌伦古湖野生鱼随着千米大网欢腾跳跃,围观的游客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呐喊,迫不及待地抱着大鱼合影,全然忘记了冰面上刺骨的严寒。
冬捕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冰上大拉网是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冬季传统捕鱼方式。冬捕时,湖面冰层最厚能达1米多,冰面上积雪厚达30多厘米,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捕鱼被形象地称为“踏雪寻鱼”。每年的11月初,乌伦古湖便开始结冰,12月份到来年的3月是捕鱼期。冰冻三尺,凿冰捕鱼,几十人联合作业,万尾鲜鱼脱冰而跃,鳞光耀眼,蔚为壮观,极具观赏性。
冬捕时湖面冰层最厚能达1米多,冰面积雪厚达30厘米,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捕鱼被形象地称为“踏雪寻鱼”。 刘新 摄
乌伦古湖水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素以“戈壁大海”和盛产鲜美的“福海野鱼”而著称。作为新疆北部更大的天然渔业基地,乌伦古湖属无污染的纯净湖,盛产白斑狗鱼、东方欧鳊等23种冷水野鱼。游人游玩观赏之余,可以一尝色、香、味俱佳的全鱼宴,赏美景、品鱼汤,体验极好。
吉林查干湖冬捕是全国知名的冬捕民俗。新疆的冬捕也是从东北学来的。1958年,阿勒泰地区组建之一支冬季捕捞生产队后,从吉林引进拉网捕鱼技术至乌伦古湖,至今已有60余年冬捕历史,更高纪录曾一网打出过83吨鱼。
乌伦古湖冬捕已有60余年历史,更高纪录曾一网打出过83吨鱼。 刘新 摄
凿冰眼冰下穿杆布下千米大网
“鱼把头”张海江是土生土长的福海县人,也是个典型的“渔二代”,17岁起就跟随父亲在乌伦古湖捕鱼,后转型开起了鱼馆。有多年经验的王海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乌伦古湖冰上大拉网捕鱼的详细过程。
冬捕过程中最为复杂的要数下大拉网了,根据捕捞范围和出鱼量的多少,整个冰上大拉网的过程短则5小时,多则7、8个小时不等。
刘新 摄
凌晨8点,满天繁星,渔工们已出现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冰面上。“鱼把头”根据冰层情况,在冰面上以红旗标定捕捞范围。随后渔工们在冰面上,用冰穿(钻冰工具)凿开一个长约2米、宽约1米的长方形下网眼。千米大网从这里下水,一点点展开。
渔工们兵分两路,以下网眼为中心,按照标定的捕捞范围,每隔约15米左右,在冰面上凿开一个直径约20公分的冰眼,用于冰下穿杆(冰下引网的工具)进去,根据捕捞范围大小的不同,需要凿180—200个不等的冰眼,最终合围成一个约3平方公里左右的捕捞区域。
每隔约15米左右,渔工们在冰面上凿开一个直径约20公分的冰眼,用于冰下穿杆进走。 刘新 摄
凿冰眼的同时,渔工们从下网眼插入穿杆,后用钮峁(用于掌握穿杆走向的工具)固定好方向再用走钩(用于穿杆前进的工具)进行冰下水线传递,千米大网也随着穿杆缓缓进入冰下。
冰冷的冰面上,渔工用钮峁调整冰下穿杆的方向。 刘新 摄
走杆的过程是急不得的,穿杆从冰下经过每一个冰眼时,渔工都要用钮峁调整穿杆的方向,然后用走钩将冰下穿杆向前推进,将穿杆后面的水线勾出冰面,或人工或使用绞网机,将冰下千米大网慢慢展开。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在天寒地冻的冰面上却并不简单,需要渔工们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配合,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下一个工序就需要等待,整个捕捞过程就也会不断延长。
经过几个小时的走杆,冰下穿杆终于从出网眼浮出冰面,到此才算下网完成,千米大网已在冰下合拢。这时天色已大亮,温度也稍有回升。随着凿冰眼、走杆工序的完成,渔工们慢慢汇集到出网眼附近,相互说笑着,拿出携带的食物,就着保温壶里的热腾腾的奶茶吃起来,在冰冷的冰面上及时补充体力非常重要。
几十名渔工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密配合,湖中的野生鱼随着千米大网一起浮出冰面。 刘新 摄
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要数起网了。在绞网机的牵引下,左右各十几名渔工排着队吆喝着,将冒着热气的大拉网缓缓拉出,像铺开的铁轨,兜着刚出水的鱼,一直延伸到六七十米开外。渔工们满脸满眼堆着笑意,把大网里藏着的鱼抖搂出来,一会工夫,冰面上满是跳跃着的鳞光闪闪的鱼儿,有白斑狗鱼、花鲢、东方欧鳊……鱼儿被迅速装车,运送到附近一处活鱼点进一步分拣。
出鱼的过程中,未成形的小鱼会被及时收拢到湖里放生,“抓大放小”以保证湖中野生鱼种持续生长,生生不息。
根据捕捞范围和出鱼量的多少,整个冰上大拉网的过程短则5小时,多则7、8个小时不等。 刘新 摄
“冬捕节”形成品牌效应
冬季的冰上大拉网捕鱼成了福海的特色,由此诞生了冬捕节。福海冬捕节自2005年之一届举办以来,经过多年的运作,如今已连续举办16届,成为新疆冬季旅游的一张“特有”的名片,每年冬捕期间都会吸引几万人前来观看大规模冬捕的壮观盛景、领略传承几代人祭湖醒网等古老捕鱼方式的同时,品尝大锅鱼羊鲜汤,亲身体验着冰情雪韵带来的无穷乐趣。
为培育“冬捕节”这一品牌,乌伦古湖自2004年开始实施鱼类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对湖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了有效的保护。建立优质土著鱼苗繁育基地,水产品的深加工基地、冷冻库、冷藏库建设也积极跟进。捕捞、养殖环节日益完善,生态渔业产业链也在延长和丰富。
在冬捕节的带动下,当地“热‘雪’沸腾”,冬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猫冬”成了“忙冬”。走在福海县城的大街小巷,红彤彤的灯笼透出喜庆祥和的氛围。街头的餐饮店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随便走进一家鱼庄、农家乐都能品尝到当地地道的野生鱼宴。距离福海县8公里的阔克阿尕什乡阿克乌提克勒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俗村。每当有游客入住民俗村,村民们都会身着民族特色服装与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互动,在冰天雪地里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吃着烤肉,喝着羊肉汤,感受哈萨克民俗村的独特魅力。(完)
【编辑:刘欢】
清道夫入侵全球:在中国河道泛滥成灾,却在印度栽了跟头有群众在广东省有关部门留言反映:广东各地区,尤其是广州各个河道内,里面的清道夫已经泛滥成灾,其危害相比大家都知道。
有关部门,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加强外来水生物种入侵监测,防控和风险评估报告。
相关部门,已成立专项资金,科学评估主要外来物种的生态风险,制定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控工作。
现如今的清道夫,的确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地区,一些河流泛滥了成灾了。既然清道夫是外来物种,为什么要引进我国呢?
原先生活在国外的清道夫
随着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生活的档次也逐渐提高。所以,很多家庭都放一个水族缸,里面养点五颜六色的小金鱼,由于鱼缸非常大,所以日常也不便于清理。
引进清道夫鱼的目的,正如它的名字“清道夫”,专门清洁鱼缸里的残渣碎屑,以及各个鱼种的粪便。能够起到净化水族缸里的水质。说白了,就是鱼类“清洁工”,还不谈条件、不工钱的那种。所以才受到“水族”养殖爱好者的追捧。
按照这样的说法,这清道夫鱼不是挺好的吗?即能净化水质,又能清理残渣,但它的危害,要远超它的价值!那么,清道夫鱼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鱼呢?
清道夫用它的身体清洁鱼缸
一、先了解清道夫鱼的基本信息
清道夫的中文名叫“下口鲶”,虽然是个“清洁工”,但它却有个高档的学名叫“国王异型”,因唇发达和吸食垃圾,又称吸盘鱼、垃圾鱼。
因善于清洁鱼缸,以及其它观赏鱼产生的垃圾,故又称清道夫。原于南美洲,常年栖息在一些河流当中,在中美洲的一些地区内,也可以经常看到它的存在。
清道夫的体表颜色是以黑色为主,从外观看上去花纹较多,纹路之间较为清晰。头大身子小,整个体态成流线型,长有一个明显而厚厚的嘴唇,胸鳍基部可发和昂刺所发出的声音相似。
清道夫是属于夜行鱼类,在野外环境下,通常都是喜欢夜间出来活动。由于它的嘴巴在头部的下面,所以喜欢将身体贴于河底 *** ,其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在饥饿的时候也会啃食水草。
清道夫是属于杂食性鱼类,生活在野外环境下的清道夫,虽然什么都吃,但它更加喜欢摄食鱼卵。成年的清道夫,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颗其它鱼种的卵,给本土鱼种造成威胁极大!
泛滥的清道夫
二、原本在鱼缸“打工”的清道夫鱼,为何要“ *** ”,独自闯荡广东河道?
清道夫之所以能入侵河道,主要还是人为导致!
家里弄个鱼缸养点鱼,能给整个房子提升档次,也的确很美观,但实际操作是不好养活啊!虽然有免费的苦力清道夫,但还是有不少水族馆爱好者,养的观赏鱼全军覆没!
观赏鱼虽没了,但是吃苦耐劳的清道夫,却还是活蹦乱跳、日复一日的工作。失去观赏鱼的鱼缸也就倒闭了,清道夫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很多人就会将它丢到河里去,虽是好心却办了坏事!
在我国有不少地区,都有“放生”的习俗。习俗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些人缺乏对外来物种的了解,加上一些商家忽悠,购买了大量的清道夫,放生到河边,这也是造成泛滥的原因。
由于,对外来物种的不了解,导致清道夫鱼进入了本土河流。那么,生活在广东河流的清道夫,过得是什么的生活呢?
捕获的清道夫
三、入住广州河道后的清道夫鱼,从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自从清道夫被丢进河道那一刻,它就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清洁工”了。
1)、环境好过得安逸
随着“五水共治”的力度,有效的提升了原本被污染的河道,河水也再次的逐渐清晰。水质变清澈以后,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小虾大量繁殖,大自然的生态,得到了保护。但,本土鱼种繁殖越快,清道夫则吃的越胖,小鱼小虾则越来越少。
2)、适应能力强
入侵的清道夫,在河道的适应能力极强,不仅对水质要求较低,对食物的要求则更低,从不讲究。虽然在鱼缸里的它,勤勤恳恳,什么都吃,但适应了河道的生活以后,就原形毕露了,再也不吃残羹剩饭了,如今它专吃鱼虾的鱼卵,以及幼小的鱼苗。
3)、一家独大
生活在国外河流当中的清道夫,过得并不好,其主要对手南美大水獭和美洲鳄。体长约4.8米的美洲鳄,重达900公斤。由于对手太过于强大,而且专门把清道夫当成“点心”来吃,所以不会泛滥。
大水獭捕食清道夫
生活本土河流里的鱼类,主要有两种习性。一种是温性鱼类:以四大家鱼为主,以及鲫鱼、鲤鱼、鳊鱼等,另一种是攻击性鱼类有:翘嘴、鳜鱼、鲶鱼、等,虽然是攻击性鱼类,但他们也不吃清道夫。没有天敌的清道夫,一家独大、独领 *** !
4)繁殖速度快
清道夫的肉少、刺多,由于本土的攻击性鱼类,根本看不上,入侵物种物种清道夫。加上没有天敌的威胁,所以他们在淡水河流,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水质环境好,食物充足,才导致清道夫大量繁殖,数量急剧上涨,从而占领了整个河流。
5)生命力极强
清道夫的生存能力,不亚于“特种兵”,除了饿死和水温低于20℃以下,会冻死以外,其余的无环境下,清道夫都能生存。即使离开水里一天的情况下,或者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也都能存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从鱼缸里“清洁工”,到丢弃河边的野“孩子”,但如今的清道夫鱼,显然已是鸠占鹊巢、反客为主了。那么,对栖息在本土河流当中的,水生物种有什么冲突呢?
美洲鳄捕食清道夫
四、入侵东河道后的清道夫鱼,如今已经泛滥成灾,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清道夫鱼的入侵以后,由于没有天敌的威胁,在南方地区河流里肆意繁殖,现在的数量非常庞大。
清道夫数量增加后,虽然清道夫不会摄食,水中的小型体格的鱼类,但一些微型鱼、小杂鱼、小虾米等,都是它爱吃的对象,也包括泥鳅、黄鳝鱼等。
个体较大的鱼类,清道夫虽摄食不了,但鱼总归要繁衍生息。本土鱼种,将鱼卵产在河流的水草出,还没等小鱼孵化,就早已成为清道夫的美食了。
由于鱼卵得不到孵化,小鱼苗就会越来越少,繁衍生息不成正比,长期以往就会导致本土的鱼的种群减少,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些幼小的鱼种数下降,严重的会出现灭绝。
在我国横行霸道的清道夫,入侵印度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捕获泛滥的清道夫
五、横行广东河道的清道夫,为何却在印度栽了跟头?
印度是和我国一样,是拥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的印度民众,对美食的追捧,也不输于任何一个国家。
所以,印度的美食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印度飞饼,但印度人更喜欢吃咖喱。比如:印度咖喱、咖喱炒饭、咖喱面、咖喱鸡肉等等。
但,也不得不说印度是个神奇国度。在我国南方城市,泛滥成灾、人人喊打的清道夫,却在他们当地,成了爱不释手的美食,简直不敢想象!
在中国不可一世的清道夫,如今在印度成了餐桌上的美食。那么,在印度都有哪些吃法呢?
清道夫鱼,在印度比较受欢迎的几种吃法有:清道夫鱼烧烤、咖喱清道夫、水煮清道夫、油炸清道夫等吃法,这几种吃法,在当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清道夫鱼相对食客们说:今生不饮恒河水、来世不游印度河
清理干净的清道夫
最后:清道夫鱼,在印度非常受欢迎,但由于肉少、刺多的原因,我们国家很少有人食用。所以,日益增多的清道夫,如今已近威胁本土水生物种。
如今清道夫鱼,已经不止在广东地区泛滥,已经涉及到南方多个城市。由于,过度的放生和随意丢弃,导致清道夫,在很多地区的河道内,随处可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九条提出,严禁向开放水域投放外来物种、杂交物种等不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水生物种。
如今我国的多地区,不光面临清道夫鱼的入侵问题,也包括巴西龟、鳄龟、鳄雀鳝等。这些外来物种,由于没有天敌的遏制,发展壮大速度极快,严重威胁我国本土水生物种。所以,杜绝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态环境,要从我做起!
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关注、转发,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广东省 *** 网上信箱》
组团乡下探钓有惊喜,下次干翻50斤+大草鱼有吃有玩 有喝有乐 有钓有喜
----------参数篇----------
开钓日期:2019年8月28日 9:00-16:00
天气情况:28-24度 阴(雨)
钓场名称:乡下哑河
钓场水质: 中
参战人员:两人
照 相:华为MATE9
作战鱼竿:前打
浮 漂: 洋帆红色大漆浮漂(赠品)
线组配置:主线:3.0# 子线:0.8#
钓 钩:5#蛇头鲤钓点水深:1.5-1.8米左右
饵 料:商品饵料
前言:
一个朋友和我一个小区,住隔壁楼栋,他的大孩和我的二孩一样大。他知道我喜欢钓休闲鱼,于是这天喊上了几个朋友,开了一张面包车跑到了乡下一条哑河来玩。早上约着一起过早,然后联系人员,到了钓点再慢慢找好钓位,等准备开钓到时已到了九点半左右。
---------准备篇----------
天气降了点温,也下了点雨,气压值达到了1000以上,但是空气中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一路开过来看到许多的养殖的鱼池都在打水充氧。
开始使用四米五钓竿,想钓几个土鲫鱼、大翘嘴。结果抽了十几竿后就只来了小叼子之类的小鱼。
十点多时下起了小雨,但时间不长。
使用五米四前打,于是换上洋帆红漆浮漂。
考虑几个方面:一个水深,水面上小叼子多,此漂吃铅2克左右,入水下沉快,尽量不给小叼子机会。同时使用五米四钓竿抛竿也舒畅;二个是漂型为枣核型,这个漂型出顿口感强,出信号效果好。然后这漂适合打大混养,还能打点行程看能不能遇到大翘。三个是颜色为红色,漆水光泽度好,很漂亮,同时防水性能强,用过三、四次了没遇到过吃水情况。
从今天垂钓情况来看,钓到了鲢鳙、鳊鱼、鲫鱼等,说明此漂在攻底和打行程方面优势性不错。
换了钓竿,钓得远了,感觉效果好些了。搓大饵时抛竿频率高,打了一会儿一个行程截口拉上一条鳊鱼。
钓深、钓远的优势来了:我说怎么没看到一个小叼子了,结果就是鲢鳙过来了。一个黑漂让前打还出了一米多线,鲢鳙的力气不小呢。
我和一个钓友隔的不太远,于是中午他们把吃饭的桌子搬到了我钓鱼旁边,酒也带上。
生活不错,有野鳝鱼,土鸡子。于是乎喝了三两多白酒。
饭后休息了一会儿,接着钓。
下顿一目半信号,抬竿有力气,以为是个鲤鱼。
原来是个大工程鲫鱼。
我这个钓位是排水进水的闸口处,很多的垃圾不由自主的跑到了这里来了,经常拉到东西。看:这个树枝上好多的田螺。
左边是我的,右边是另一个钓友的,他今天没遇到大鱼。
钓到了四点多就慢慢收拾钓具,因为离县城还有一小时的路程。
到了县城一个餐馆,拿了一条鲢鳙加工炖鱼头,又喝了三两白酒,然后回家清理钓具。
小结:
今天的不足就是钓具没准备到位,大钓台没带。不然我到了钓点搭好钓台可以多钓远两米多,这样钓得更远、更深,肯定收获更好。
天气不好是主要原因,虽然气压值达到了1000以上,但雨下得少,如果一直能小雨慢慢下,水中含氧量增加,鱼的活跃性提高,可能草鱼等开口会更好,因为这里面有20+、30+大草鱼,50+的大青鱼,只能期待下次和它们相会了。
草甸海渔村:昆明更大野钓场,收费30豆位于昆明市宜良县草甸镇,水面8900亩,百度地图搜索“草甸渔村”,导航可以到达,从昆明市区过去,单边过路费23元。野钓场收费30豆或40豆,可带走1公斤鱼,钓多了,收费,每天下午4-5点查看鱼护,超出了怎么办?(你懂的),吃饭20豆每人,桌餐,也可点餐。停车非常方便,在哪里钓就停哪里。无小杂鱼闹窝,4-5月份的是否主要是鲫鱼闹窝,是的,没错。鱼品种非常丰富,鲤鱼、草鱼、青鱼、鲟鱼、鲫鱼、花鲢、翘嘴、鳊鱼、黄辣丁.....,各种品种非常齐全。还有黑坑和练杆塘,收费见图。
长江野鳊鱼钓鱼应注意事项
(1);钓鱼时间: 早晚更佳时间;早4/5点 晚19:30/11:30分,同时也要结合潮汐变化,收获更好。
(2);潮汐变化: 潮汐的了解透彻,潮退时间性,出钓鱼获更丰富。涨潮前半小时,退潮后半小时是野钓长江鳊鱼的黄金段位(平潮无鱼,水不动则鱼不动,针对性指的是鳊鱼)。
(3);野钓长江鳊鱼走水: 走水也非常重要,水流水深要特别注意。水流不要太急,空钩鱼漂带铅每2/3秒约移动10公分左右。水流过急,鱼吃底窝不轻易追饵。有也是相对小鳊鱼。水深更好在1.5——2米左右,3米深水也有鱼,但在垂钓中重复提竿,移竿不机动灵活。野钓长江鳊鱼就是要控制速度和节奏。抓住时机,钩饵下水离底窝2米左右距离开始飘,过窝2/3米左右没鱼吃钩,立马提竿重新下钩,重复习惯性动作直到有鱼咬钩,注意!底窝没饵鱼进窝来得快走的更快。
(4);长江野钓鳊鱼找底是关键问题:由于出钓时间段不同,涨潮退潮鱼情不一样。涨大潮钓近,钓浅,涨小潮略微钓远一点点(控制在你手竿和线的抛投范围之内)。涨潮退潮野钓鳊鱼注意每15分钟左右调漂一次,涨潮上移,退潮下移浮漂。鱼钩带饵离底切记控制在20公分左右(就是你手一掌)。如果垂钓技术还不娴熟,可以空钩挂铅坠重新找底。野钓时鳊鱼几乎都在这个位置上鱼。控制好鱼钩底层关系,上鱼就事半功倍。
(5);野钓鳊鱼选位置与天气: 野钓长江鳊鱼选择一个好的钓位。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前面说道的“深度”,“走水”等……。就是选择一个好钓位的前提条件。
回湾,停船,栈桥,码头,桥洞边,涨退潮进出水口,选择这些地方必须在涨潮退潮的前后时间段。上鱼的情况会更好一些。 天气的问题不可忽略,野钓长江变化无常,时好时坏怎么办?在长期的野钓中,我个人觉得阴天下小雨或者3/4级风,多云转阴都可以。感觉就是比大晴天好。长江夜钓鳊鱼估计没多少人经历过,长江夜钓鳊鱼更胜一筹,喜欢的可以去试试就知道了。
(6);野钓鳊鱼的竿线,浮漂钩的组合: 鱼竿的选择,个人建议:12米足够,竿稍考虑硬竿稍为好。软竿稍起鱼飞鱼有点拖泥带水。鱼线的选择: 5/6米长主线2.5号,子线1.5号不超过3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江鳊鱼的个体不是很大,上钩的爆发力也不大,以上线组足够对付3斤左右以下的鳊鱼。 浮漂的选择: 因为我喜欢夜钓长江鳊鱼,所以在浮漂选择上,我用(咬钩变色重力感应漂)安装电池亮绿灯,咬钩变红。东西有好有坏,价钱不一样,在网上买20/30元左右一支的就可以了(吃铅量大概在3克左右)。鱼钩的选择: 伊势尼8#足够,长江鳊鱼吃口凶猛,浮漂的反应速度很快,浮漂变色就可以提竿,这里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变色提竿没鱼,间断性的浮漂变亮红,提竿不中鱼。这是钩的底层不对,偶尔也有小杂鱼闹钩,根据实际潮水情况调整浮漂的高度,从而把握更多的上鱼机会。
(7);底窝的 *** 与选饵,挂钩: 长江野钓鳊鱼的选饵——鸡肠子。钓过长江鳊鱼的都知道。但是鸡肠子也有人区分选择(有人喜欢搁置一两天变质发臭在钓,也有人用新宰杀的鸡肠)。个人觉得两者之间区别不是太大(臭烂的鸡肠做窝鱼相对容易撕咬下来。留鱼时间不长)。唯一注意就是在用鸡肠做窝时,捆扎一定要紧实,(半块红砖,二米左右的包装彩绳就可以了)。来回交叉捆绑,切记!越紧越好。挂钩的鸡肠不易太长或太短,大概3公分,挂钩方式与挂蚯蚓一样,保留1.5公分左右鸡肠在钩门下,钩尖外露,让多余的鸡肠在水流的作用下自然而然飘移。更能引诱鳊鱼追饵。
(8);其它注意事项: 夜钓灯,一次性手套,胶鞋,小剪刀,包装绳等……。鱼竿每次使用过后,更好清洗一下,通风自然凉干。新手更好两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
长江传统野钓鳊鱼几率不大,没鱼或者窝里的鱼钓完了,必须离原窝远点再做窝。长江鳊鱼结群量不大,鱼群或者底窝附近的鱼钓没有了。切记!!重复在原窝补窝料。
成于应变,败于教条。
以上都是个人长江野钓鳊鱼见解,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如有疑问不喜勿喷!
米级大青来得太意外,塘主说鱼留下 免费钓7天时间:9月15日
地点:梓山湖钓鱼台
收费:50元/天
鱼种:草鱼,鳊鱼,鲫鱼,鲤鱼,小翘嘴,白条等
鱼竿:裕峰蓝色精典6.3米(以前之家1元钓宝中的,应该属小28调)
线组:4+2.5
饵料:鲜玉米
中秋三天假,一转眼就过了两天,放个假,怎么能不去钓鱼呢?于是早上4:40就起床,然后洗漱完5点,准时出发……
到达钓场已经是5:40了,天还没亮,由于之前一直没用6.3的竿子,所以之一件事就是装线组,绑子线,调漂(本人喜欢带钩调漂),渐渐地天也亮了起来,找好底,调好漂,然后把漂拉到与上钩大概1米左右的距离(补充点,本人用的1.2米长子线,12号伊豆,上下钩距大概90左右对折,这样能一次钓两个水层,然后挂上鲜玉米,漂尾露4目。因为早上鱼一般都在上层活动,等光线慢慢强起来,随之鱼也越往下层,所以早晨我钓上层水,另外还有一个大钩距的下钩,可钓中层),对于不知鱼层在哪个情况下,这招很受用哦。
钓鱼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一下都大天亮了,看了下时间,我去,都快7点了,心想:这不对劲啊,怎么这个黄金窗口期都没口呢?无奈只能把漂又向上拉了1米左右,此时应该已是下钩离底10公分左右,上钩处于水的中层位置。就这样,一直等到了8点左右,还是没见一个正经口,全是白条,翘嘴在闹,浮漂就像跳舞一样,一上一下,时左时右……
太阳渐渐越升越高,人也觉得天气也越来越闷了,明明天气预报说今天是阴天,气压也很正常的,怎么一下又变得闷热起来。这很大可能是要参军的节奏啊!好在后来慢慢刮起了风来,一时东北风,一时又西南风,由于钓场旁边就是湖泊,所以风力有点大,大概有3级左右。
即来之,刚安之,买过鱼票总不能现在就撤离吧,有可能下午天气会有所变化呢,就这样,硬着头皮的坚持了下来。然后闲着无事,每隔15分钟就往窝点打一小半勺碎玉米粒(重点说明:用鲜玉米打窝,又用鲜玉米做钓时,做为窝料的玉米要用刀削碎,大概是一粒削成两半,这样一来削碎的玉米流出的汁液能更好的起到诱鱼做用,其次是为了与钓饵用的玉米有个区分,不然饵料和窝料同时用的都是鲜玉米,鱼儿又怎样能发现你的钓饵?因为你的钓饵玉米个头比窝料的碎玉米大,对鱼儿更具吸引力),虽然现在没有口,但是窝还得养起来。到了11点左右,气压才慢慢的有了点变化,似乎没那么闷了
突然间,鱼漂有有动作,不是小鱼闹钩的那种快速动作,而是浮漂先慢慢的顶起1目,然后一个轻顿,慢慢向下沉,此时果断扬竿,只见竿尖传来一股强劲的力道,心中一喜,你NND,终于开口了(由于此坑很长,鱼的活动范围很大,所以鱼都特别野,这里1斤大小的鱼,跟在别的坑里3斤鱼的力道差不多,其力道不夸张的说跟大型水库里的鱼有得一拼,有时觉得比水库里的鱼的爆发力还要大一点)。
可惜,上了一尾小鳊后(大概1斤2两),浮漂又进入跳舞状态,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后,熟悉的情景再次浮现,扬竿刺鱼,这次传来的力道明显比前一次大很多,还以为是条小草,结果遛出水面才发现,原来是尾大鳊鱼,目测2斤左右。
一阵欣喜之后,又回到了傻坐模式,一看时间都下午1点了,心想:这TMD今天这鱼有贵啊,25元一条,这样下去,今天都上不了岸了
由于上班时,中午这个点正是午休时间,加上一直都没口,坐着坐着就来瞌睡了,提起竿,换个新玉米粒,然后打上半勺碎玉米之后就让眼睛小眯会,其间不时为窝中补点饵,然后提竿换新玉米……,如此重复操作着。
突然,被一声吱吱响(鱼竿被鱼拉动,与支架磨擦时产生的声音)给惊醒,我艹,竿被鱼快拖下支架了(因为有一次没用失手绳,转身拿玉米棒时,鱼竿被拉入水中,后来下水去捞鱼竿,竿是被捞起来了,但由于温差突然变化太大,搞得我一上岸就中暑了,幸好自已安全意识高,一直在包中备有防暑解暑药,不然就玩完了,从那以后来这钓鱼,之一件事就是挂好失手绳),于是立马拉住失手绳就往回拉,感觉力道还不错,这次应该是小草没错了,遛了几下,终于露面了,猜想没错,确实是鱼草鱼。
鱼不大,大概4斤左右,不过手感确实好,鱼入护后,重新挂好玉米,准备再次抛竿,但总觉哪里不对劲,不对啊,我的浮漂呢?我r啊,当时起竿也没用大力,怎么浮漂飞起了,找了一圈没发现,无奈下只好拿另一支漂来用了,插漂时发现漂座处不知怎么给打成死结了,仔细一检查,发现主线上有个别地方有点小起毛,没办法,只能换主线了,找来找去没有3.0的主线了,只有副7.2的4.0主线,那就只能改成6.3的用了(塘主规定,竿子加线总长不能超过13米),然后又是调漂等一连串动作。
一准备好后,一看时间都快到下午5点了,由于时间差不多快到点了,看了下窝料,带去的8节玉米棒都用完了,仅剩下拉饵盘里放着的半节用来做钓饵的玉米棒,也不想了,从半节玉米棒中选出4颗更大的玉米粒,挂两粒到钩上,然后留两粒下一竿用,其余的全当窝料打下去了,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浮漂又慢慢上浮一目,然后慢慢的带点小角度斜着跑,心想又是尾鳊鱼到手,同时扬竿刺鱼,不对,好大力,这不是鳊鱼,此时鱼可能被刺疼,拉着鱼钩往中间游,它往中间游,我就倒下竿往左右用力带,鱼被带往左侧后结果它又一直往左侧横着游,然后我把竿竖起来,左右摇摆,鱼被拉疼了,不再往前游,没想到接下来确是打桩,我去,完全拉不动,这时旁边好多人围了过来,有旁边钓友,也有远处见我大弯弓却不见鱼露面钓友,还有在附近做工的两位大妈,都走到我附近,想一看究竟。但这家伙就是不给面子,趴水下一动不动。我一边用力把线向侧面带,一边跟一位年长点的钓友说,这可能是条巨鲤,不然打桩这么厉害,等下要拉出水面确认是鲤鱼,就想办法强行抄上岸。
经过大概十几分钟,之一次面终于露出来了,年长钓友兴奋的对我说是青鱼,可我都没看清,鱼又向中间游了,然后我又把竿向左倒,竿子向左带,带不回时就把竿子竖起来左右摇,带回左侧后又把竿子向右倒,把鱼向右带,竿带到右侧后再向左倒……,这就是网上所说的8字遛鱼法。就这样不知遛了多久,又不敢太强行用力拉,毕竟子线有点细,才2.5的子线(子线是以前买鱼竿时送的赤焰,也不是什么大牌子的好子线,只是用过几次感觉质量还可以)。经过6-7次的呛水,鱼似乎也乏了,年长钓友看了看我抄网,感觉不行,鱼太大了,抄起来有点困难,于是跑回去拿来他的大抄网,前面两次鱼一看到抄网,就往反方向游,一游走,我就把它遛回来,呛两口水,第三次年长钓友见机果断出手,终于把鱼头给装进抄网里。
年长钓友的抄网确实很扎实,一把就把鱼给端上来了,目测1米+,大概30斤左右。心里那个激动啊,不用我多说,钓鱼人都懂的。
装入鱼护后有足足有两格多长,鱼护是40*3米的,所以鱼长在1米以上是绝对没问题的。这就是所谓的1条暴护吧
正准备把鱼准进后备厢时,塘主来了,看到我这鱼非要让我留给他,其实这大的鱼我带回家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最终老板说鱼留给他,让我免费钓7天,自已一想,这也行,反正后面还是要来钓的,最后就把鱼留给了他。钓鱼嘛,其实很多时候都只是为娱而不是为鱼,过足了手瘾,还能免费钓7天,也不错了。
总结一下:钓大鱼时,一定要坚守,其间不能因为没口,就傻坐着一动不动,要隔段时间往窝里补点窝料和更换钓饵,中大鱼时莫要慌,鱼往外冲时要竖起鱼竿左右摇,此时鱼感到疼痛就会往回掉头,对于鱼向左或右冲时,应将鱼竿倒下,向反方向牵动鱼线,如果拉不回,就竖起来左右摇……直到把鱼遛翻,鱼越大越要记住这点。
文采不好,加上手机码字太累,这次就这里吧,祝各位看官大鲫大鲤,天天暴护哦!
十七中适合春季吃的鱼,有几种没吃,快去补齐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众多鱼类最为肥美的时间。俗话说“不时不食”,意为大部分食材都应该因时而食。下面,红厨网就为大家介绍16种当下最为肥美的时令鱼类,用来更新餐厅菜单,最合适不过。
【16种春季时令鱼】
鳜鱼
鳜鱼属于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
鳜鱼分布很广,而且四季均产,不过以三月花开时最为肥美,一直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此时的鳜鱼,肉质细嫩丰满,全鱼做法以醋溜、红烧、酱汁、五柳为主,无苦胆、少鱼刺,老少咸宜。
鮸鱼
鮸鱼,又名米鱼,形似鲈鱼,体色呈灰褐并带有紫绿色,是我国的出口鱼类品种之一,沿海地区均有出产,以东海的舟山群岛产量更大,是宁波一带的海渔特产之一。
鮸鱼肉厚结实,腹内脂肪量多,特别到春天,是鮸鱼最肥的季节,民间有“春鮸秋鲈”的说法。
除鲜食外,肉是作鱼丸、敲鱼面的上等原料,在温州颇有盛名;全鱼还可 *** 罐头或加工成鮸鱼鲞;鱼鳔可制鱼胶,鱼鳞可制鳞胶;内脏、骨可制鱼粉、鱼油。
笋壳鱼
笋壳鱼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地区,体形较小,大的不过八九两,但其肉多而厚,骨刺极少,肉质洁白细嫩。
清明前后,笋壳鱼最为肥美,用来滚汤,鱼汤如同牛奶般雪白,入口鲜甜浓郁。另外,油浸也是笋壳鱼常用的烹饪 *** ,成菜外脆内滑,肉汁全锁在里面,非常好吃。
鳊鱼
鳊鱼,又名长身鳊、鳊花、油鳊,也有三角鲂、团头鲂(武昌鱼)等俗称,体长40厘米左右,体呈青灰色,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俗话说春鳊秋鲤夏三黎,意指春天正是吃鳊鱼的更好时机。它的外表富有光泽,鱼鳞闪亮,其肉质嫩滑而肥美,并且越大肉质越鲜,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等功效。
六线鱼
六线鱼,俗称黄鱼,长约20-30 cm,通体有虫纹状白色斑点,背部黄色较深,腹部较浅,主要产自我国黄海、渤海沿海,其中以辽宁省沿海为主。每年春初到夏至,六线鱼体内油脂十分丰富,肉质也会变得非常细腻甘甜,软滑可口。
六线鱼多以红烧、清蒸、氽汤为主,味道均佳,尤其是取春季出产的六线鱼氽汤,其汤汁如同奶油状,汤鲜、肉嫩,风味绝佳,是大连当地的一道名菜。
鳓鱼
鳓鱼,又名鲙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曹白鱼,其体长而宽,极侧扁,背部呈灰色,体侧呈银白色。鳓鱼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以东海最多。
民谚曰:“三鲳四鳓”:意是三月是吃鲳鱼的好时候,而四月的鳓鱼更美味。春季,鳓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钙、钾、硒均十分丰富,另外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有益处。
鳓鱼做法很多,清蒸红烧皆宜,清蒸当为首选。若是雌鱼应保留鱼子,与鱼同蒸可增鲜提味。
鲳鱼
鲳鱼体长约20厘米,极侧扁,略呈菱形,又因其体呈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故俗称名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江浙地区),沿海地区均有出产。每年春季梅黄时节,鲳鱼都会游到内海产卵,此时肉质最为肥美鲜嫩。
鲳鱼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天然营养佳品。其做法众多,既可红烧或清蒸,也可腌制或糟制,以供日后食用。
凤尾鱼
凤尾鱼,俗称凤鲚、子鲚,体银白色,体脊淡绿色,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而得名。凤尾鱼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地区,更好的食用时间是在4月,但由于广东人吃鱼鲜讲求吃“头水”,占“鲜”机,所以即便是在凤尾鱼刚刚开始出没的三月,也有很多食客品鲜。
凤尾鱼,因其个体较小,不易使其骨肉分离,一般都是整条连骨食用。烹制多采用煎或炸,可作冷盘或作热菜食用,南通的“烹籽鱼”就是籽鱼菜中的美味代表。除可直接供食用外,还可以加料烧制,如用以配烧豆腐等。民间亦将其鲜品用于炖汤,或腌渍后制成鱼干食用。
土步鱼
土步鱼,又名塘鳢鱼(江苏)、沙鳢,一般长6-10厘米,大可达15-20厘米,土步鱼冬日伏于水底,附土而行,一到春天便至水草从中觅食。此时,土步鱼鱼肥质擞,肉白如银,与豆腐相比,有其嫩而远胜其鲜,为江南水乡独特的淡水鱼。
土步鱼的吃法很多,煎、煮、蒸俱可。在苏州,最有名的做法是塘鳢鱼炖蛋,将塘鳢鱼简单处理后,加蛋液同蒸,味道极其鲜美。
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与河鲀、鲥鱼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其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
以清明节为界,刀鱼又被分为明前刀、明后刀,两者更大的区别在于鱼刺,明前刀的鱼刺虽然细密但非常柔软,连小孩子都能嚼嚼咽下去,明后刀的刺就不一样了,长且硬,很容易卡到喉咙,有“老刀”之称。
清蒸刀鱼最能体现其至鲜,还能搭配春天的恩物:春笋与菌菇,不过真正的秘密在于要用猪油提香。如此蒸出的刀鱼,鱼肉细嫩白皙,鱼鳞幻化成油,鲜味呼之欲出!
河豚鱼
由于食用历史悠久和分布较广(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均有),河豚有众多俗称,如气泡鱼、吹肚鱼、、气鼓鱼(江浙)、乖鱼,鸡泡、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福建)、蜡头(河北)、艇鮁鱼等。
河豚有三点为人所熟知,一是天生剧毒的特质;二是遇到危险全身鼓起的外形;三是丰腴鲜美的口感。河豚虽有剧毒,但其肉质洁白如玉,吃起来入口即化、极为鲜美。
不过,河豚天生剧毒,如果厨师处理不好,吃河豚就相当于自杀。于是,民间就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拼死吃河豚。
鮰鱼
鮰鱼,又名长吻鮠,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其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主要出现在长江水系,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
鮰鱼是长江三大珍品之一,春夏间最为肥美,其肉质细腻味美,鲜嫩不腥,无肌间刺,兼具鲥鱼之味与河豚之鲜,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
奶鱼
奶鱼一条只有1两重,无鳞,表面泥鳅一样光滑,有色泽且血管通透,多产于中山、番禺一带,属于自然生长鱼类,产量不高。
奶鱼的做法以炖煮为主,萝卜丝煮奶鱼是经典做法,成菜又浓又醇,奶白色的鱼汤如琼浆般鲜美。除此以外,还可用来煲粥,则更显其营养价值高以及粥底的清甜。
白鸽鱼
白鸽鱼,又名白鸽、白甲或白花鱼,体浅棕红色,头部略显浅金黄色,体背侧隐有五条浅灰色横斑,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海滩、湿地之中,盛产珠江三角洲沿海一带。以其 *** 而成的豉油皇焗白鸽鱼(又名江山美人鱼),为珠海十大名菜之一。
白鸽鱼肉质鲜嫩细腻而不粗碎,韧性适中而不梗麻,味野而不含腥,自然海鲜风味十足,是海产品贵族之高贵。其鳞极细,烹制时不必刮去,鱼肠白而细,苦中带甘而爽脆,腹内的一种微黄色油质,经烹调后,非常甘香。
黄眉头
黄眉头,又名狮子鱼,一是说它头圆如同舞狮所用的狮头,二是指这种鱼多集中在狮子洋生长,故此得名。它以前是东南沿海的常见鱼种,不过由于捕捞过度,近年逐渐稀少,个头也没有以前大了,身长多在10厘米左右,全身呈金黄色。
黄眉头肉嫩而无腥味,清蒸最能吃出细致口感,而且越大条越好吃,以豆瓣酱蒸、油盐水蒸和拍蒜豉油蒸最为美味,尤以清明前后为更佳。。
河骨鱼
河骨鱼是广东北江的野生河鲜,与奶鱼一样属于无鳞鱼,由于它对水质要求甚高,因此只生长在北江流域最深一段,英德到韶关之间,在号称广东最清澈河的封开贺江也可以找到。
河骨鱼每年3月到8月最靓,由于是纯野生的,它经常在水流中逆流而上,因此肉质都是蒜子肉,腩位十分结实,近似斑鱼的口感,但是鲜滑清甜犹有过之,令人入口难忘,而且连鱼皮也富含胶质,极为爽口弹牙。除了清蒸,粤厨还会采用原条沙锅生焗的烹饪 *** ,成菜姜蒜香味扑鼻而至,肉结实爽滑,完全渗透腊味甘润油香。
最近接到不少钓友问,怎么钓江鳊?其实现在不是钓江鳊的好时节,钓当然也能钓到,但是不会太多,更不会爆护,不过鱼情各地有异,可能有些地方现在也还不错。既然问的人很多,那我就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经验吧。
江鳊,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鳊鱼,学名应该是草鳊或长春鳊。普通家养鳊鱼,学名应该叫鲂鱼,身体很宽,三四斤的个头乍一看,像圆的一样。江鳊则明显不同,体型修长,所以很多钓友口中称它为柳叶鳊、江柳叶、刀鳊。当然也有部分身体略宽但却比不上鲂鱼,有人说叫三角鳊,这个我倒没有仔细去研究过,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江鳊亚种的生活习性、食性基本完全一样。
首先说一下,江鳊这种鱼只生活在长江或通江河道里,别处一般没有。所以,本文的针对面不宽,生活在长江流域的钓友们可以参考一下。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钓江鳊?每年江鳊大上之季,江边的钓友们那阵容不是一般的壮观。像我,常年基本上是主打这玩意儿,鲫鱼倒钓得少了,当然,对我来说,钓鲫鱼那是拿了毕业证的,现在偶尔也会玩玩。钓江鳊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首先是其垂钓体验感极佳,对于钓鱼人来说,垂钓过程中什么环节最能带来愉悦感?当然是漂相以及中鱼后的手感,江鳊的漂相,很多时候就两字“黑漂”,管你钓的两目还是四目、六目,甚至浮漂行程中,黑你没商量。想想都过瘾,更别说手抓着钓竿看到这漂相了。江鳊野性十足,开玩笑,长江面积多大啊?个个都是长跑健将,体力能不好吗,中鱼后的手感也是没得说,尤其是半斤以上的。其次就是味道鲜美,真的,不是一般的美,虽说钓鱼人多数不在意吃鱼,但家人总有爱吃的吧,喜欢吃鱼的钓友也是不少的。不过不掌握一些技巧,江鳊不是每个人都能钓好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问了。经常有一些高手小耍一下十几条,次次都有收获,但是别的钓友连去几次,甚至霸占他的钓位,结果却空得怀疑人生,其实在我看来,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不得要领啊。下面我仅结合我的个人经验谈谈,不一定全面,如有不足,欢迎补充。
季节对于钓江鳊的影响
好景伊人不常在,钓江鳊这么好玩,但不是常年都好钓,它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四月份也就是清明前后及十月份,是一年中的两个黄金时段,前者比后者要好。我曾经最疯狂的时候干过不足一小时时间内30条,平均不到两分钟一条,而且都不是小个头,那阵势就跟抢一样。有人可能说了,人家竞技大师时速几百尾呢,呵呵,首先我与大师八竿子打不着,再有就是江里水深动辄三四米,甚至更深,不说别的,钩饵的行程都要十秒左右,而且这鱼用不了挡针,体型大是一个方面,性子还野得很,挡针卸鱼,稍有不慎,子线就废了。至于一年中的其它时段,钓也能钓到,但是不可能像黄金时段那么猛,鱼情时好时差,差的时候空军在所难免。
潮水在钓江鳊中的重要性
江里区别于其它淡水水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涨落潮。每天两次涨落,一次涨约3个半小时,一次退约8个半小时,每天比前一天开始涨或退的时间迟48分钟(这是最最基本的,必须知道)。潮水本有平潮时段,但长江各段各季节表现不一,就拿我这里镇江/扬州段说吧,夏季基本没有平潮,涨到顶即退。欲猎江鳊,必须要懂潮水,懂得越细越好,这样江钓之时,你就多了一份胜算。因为潮水对于江钓太重要了,在合适的潮水时段下钩,你可能会下去之一竿就中鱼,不存在什么打窝或抽窝诱鱼,因为这个工作潮水已经帮你做了。在不合适的潮水时段作钓,就算你倒下去一麻袋的窝料也可能没用。以前我只是靠自己的经验总结,总结出来什么时段好上什么时段不好上,但是心里也没底,有时候这人倔起来就要选不合适的时候去钓,我就不信这邪了,结局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直到最近几年,本地江边流行一种可视锚鱼 *** ,为了揭开了这个迷团。观察数次,在不适宜的潮水时候,他们把可视设备抛下去,镜头周围鱼影子都没有,无论换哪个点都是一样,至于鱼到底去了哪?我也不知道。但是在合适的时段,则明显不一样,镜头前一会儿一条巨鲤懒散散地游过,一会儿一条大江鳊翻个身,一会儿一条鳜鱼嗖地闪过……,水下好不热闹。
说到这,可能有人迫切想知道到底什么潮水时段好钓鱼?不好意思,没有标准答案。这规律,不同季节不同的江段不一样,就算同一地区不同的江湾都有可能不一样。但是同一钓点,短时间内是基本不变的,所以江钓需要自己去摸索去试,你试到了,那最近一段时间,你的出钓时间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凡事总有个一般规律,从我这些年观察来看,一般退潮的后半段,以及涨潮临顶的前后时段,多数地方适合作钓。如果有那么一些地方,涨潮走水不快,比如江边岔口的顶头或者江边凹进来的一个深湾,涨潮只见水位上升,却无明显水流或水流很缓,这种地方涨潮一般鱼情也会很好。
可能又有朋友好奇了,敢问狂龙你对潮水知多少?我对潮水了解的程度,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呵呵,玩笑话,别当真。多年前初涉江钓,被潮水整得狼狈不堪,要么是钓位被淹,要么是时间段不合适,甚至潮水来了收家伙都来不及。后来潜下心花了近半年时间,注意,是半年,把本地区江段潮水摸得烂熟于胸,准确的知道每天的涨落潮时间,甚至涨落幅度以及各钓点对应的潮水出鱼情况。这个吹不了牛,因为粉丝中有很多本地钓友。
钓江鳊选点的门道
江鳊的选点有两种,一种是窝藏点,另一种是逗留点。一般情况下,前者靠谱,指的是一些水流相对缓慢的湾子、闸口、入水口区域、渔民集中停船处及一些江边的障碍物附近。这些点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物可食,另外缓流区相对急流区适合鱼长时间驻留。入水口附近不但有食物,而且水中含氧量高,是为佳地。停船区及障碍物附近有鱼,一方面基于鱼的天性,这些场所本就适宜藏身,另一方面,停着不动的住家渔船船底和一些障碍物表面会长青苔,青苔对于鳊鱼,那可是上等食材哦。逗留点指的是平常无鱼,特定的时候会有鱼群经过或短时间逗留,最为明显的就是江边的浅滩,退潮下去可能很浅,但涨潮后能达到两米多。我曾经干过一次奇葩事,地图上扒到一个没钓过的闸口,找了个短暂的空闲时间,骑着车去踩了下点,去看的时候有人在钓,水深近两米,鲫鱼上得不错。之后有一天晚上老婆临时放我假,七点多钟的样子,当时掐指一推,过一会儿就要涨潮,就去这个新闸口看看。等我到达钓点,傻眼了,闸口的河床露出来了。再换地方电动车电不够了,抱怨前几天没留意这里的水深与退潮幅度,抱怨之后,我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因为马上就要涨潮,涨上来水位能达到1米5的样子,这种情形这里会不会有鱼?这要是上鱼就好玩了。傻人干傻事,然后我就坐在岸上看着潮水上涨,等了我一个半小时,感觉水位涨上来了一米出头,然后就若有其事的钓了起来。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竟然上了十个左右的江鳊,不过都不大,全是一两左右的那种。这次经历给我的经验就是,江里面鱼随潮动。有时候浅滩经过涨潮也可能有好鱼,还有一些江边滩天气暖和的时候,水温上得快,鳊鱼或草鱼会巡游至此,之所以这么肯定,还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在一个平常没人敢下竿的浅滩(涨潮后水深两米五左右)且岸边地形陡峭,两个小时拉了四条草混,更大的七斤。还有一个可以纳入逗留点的是湾子的口头,急缓流交界区,相当于一般水域的鱼道,鱼的必经之地。
这就是那个神奇的钓点,红箭头是钓位,黄箭头方向几十米远就是长江
选对水层很关键
江鳊是全水层鱼,不同的季节及水情它可以在任意水层,甚至贴底或到水表,找对水层就等于找到了鱼,致关重要,水层的差错有可能导致空军与爆护的区别。如何钓对水层,这个一方面靠经验判断,另一方面要主动去搜索。靠经验直接定位到其所在水层,那基本不可能,一般只能判断个大概,是处于中下层还是中上层,主要是依据季节、气温及当天的阳光,气温高就鱼层可能就高一点,气温低则可能在中下层或底部,但不绝对,更多的时候需要钓鱼人去搜,前面关于如何搜鱼层有一篇专门的文章《江钓,如何找到江鳊所在的水层》,有兴趣的可能去看看。
钓江鳊的饵料
这一项相对前面的季节、潮水、选位及水层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江鳊食性本就杂,什么玩意儿都吃。全国各地不同长江流域垂钓江鳊的 *** 有很多种,用饵也有很多种。有用青苔的、有用麦子的、有用玉米的、有用活虾的,甚至有的地方用猪肝、鸡肝……。我只玩台钓,所以对商品饵可以说说,既然江鳊食性这么杂,那饵料自然就不必过份讲究,用一些稍微针对鳊鱼的饵就行,像我,夏天主要就是巨无霸、二代草、藻元素之类的,冷季就用虾腥,没有杂鱼就腥只管加,因为江里的鱼,其食物链多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都是活物为食。饵料搭配不必刻意讲究,不过状态上要好好把握一下,若想钓得好,那饵料雾化要好,也需要配合较高的频率。不过有一点提醒一下,如果饵料与活虾或麦子同场作钓,一般情况下,饵料上得鱼没有后者大,起码在我这片江段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我是没找到破解之道。
钓江鳊的线组搭配
江鳊体型不大,多数时候钓上来的都在半斤以下,就算鱼情大好,能上七八两的就不错了,当然,有时候也会有过斤的,甚至二三斤的,但那是稀罕物。我更大只钓过两斤多的。虽鱼体不大,但是性情活泼,中鱼后挣扎较剧烈。鉴于这些,钓江鳊大钩门的鱼钩,但强度不必要求太高,所以无倒刺的选大号袖钩最合适不过了,有倒刺的话用海夕或细条伊豆不错。鱼线方面,0.8的子线基本可以大小通杀,鱼不大且想追求灵敏可放小到0.6或0.4号。浮漂与竿子的选择,则要结合水深、走水情况及具体水情考虑。
总结:在诸多因素当中,我觉得潮水与选位最为重要,其次是水层,这三点如果都能做到位,那基本上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窝点里有成群江鳊的时候,任何人都能钓到,难就难在前面这三点,不下一番功夫肯定不行。以前本地有钓友怀疑我加了什么特别的小药,还通过我朋友来打听,这是心术不正的表现,方向就是错的,肯定钓不好。
图片部分来源于 *** ,如有侵权,告之必删。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不是简单地搜索拷贝而来,内容也绝非是单纯的理论,都是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对于处于台钓摸索阶段的人来说,不敢说是上乘补品,多少会有点帮助。觉得本文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