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西瓜苗,野西瓜苗图片-学知识-

野西瓜苗,野西瓜苗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1 0
农村常见的这种植物,你可能并不了解它,但它可食可药还能当饲料

农村本身就是野生植物的世界,多种多样的野生植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的大多数人都见过也都认识和了解,也有些却是常见但并不被人所认识和了解。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种在农村常见,但并不一定被大多数所认识和了解的野生植物,这种植物它就是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乍一听这名字,说不定你可能也会像我当初哪样被它骗到,天真地以为它就是西瓜的野生苗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阅历丰富的老农面前难免就要尴尬露怯了。实际上,野西瓜苗本身和西瓜没有一丁点毛的关系。

西瓜是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而野西瓜苗是锦葵科木槿属植物。西瓜是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茎、枝粗壮,具有明显的棱,并且有卷须。而野西瓜苗是一年生直立或平卧草本植物,株高可以达到70厘米左右,其茎柔软。关于西瓜的由来,一种说法认为西瓜源于中国的神农尝百草,另一种说法是西瓜产自非洲,由西域传来。而野西瓜苗则原产于非洲中部,现已分布欧洲至亚洲各地。具体到我国来说,各地都有野西瓜苗分布,无论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野西瓜苗到处都有可能生长,它也是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

野西瓜苗本身和西瓜没有瓜葛,那野西瓜苗又为什么起了一个如此迷惑人的名字呐?实际上,野西瓜苗之所以会被称为野西瓜苗,只是因为它的叶子呈掌状裂,外形很像西爪的叶子而已。

在农村,野西瓜苗的别称很多,不同地方的人们有可能还会分别叫它香铃草、小秋葵、打瓜花、秃汉头、野芝麻、尖炮草、和尚头、灯笼花、天泡草、山西瓜秧等等。真不知道野西瓜苗这种植物,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千奇百怪的称呼。

野西瓜苗喜生于村边、路旁、荒地和农田沟渠的堤坡附近,时常与狗尾巴草等其它杂草相伴生。每年的7——10月,野西瓜苗会开出淡黄色的花朵。其花单生于叶腋间,线形的小苞片和淡绿色钟形的花萼衬托着内面基部紫色倒卵形的花瓣,内部有一束纤细的花丝。花谢后,萼片合生形成空腔,类似一个大气囊,包裹着圆状球形的果实。

花期的野西瓜苗干物质中分别含有粗蛋白12.32%、粗脂肪5.11%、粗纤维24.93%、无氮浸出物47.88%、粗灰分9.81%,并且野西瓜苗的灰分中钙和磷元素的含量比较丰富,可以作为猪菜或者是马牛羊的青饲料使用。新鲜的野西瓜苗适口性较好,猪羊和牛马等牲畜都喜欢采食。秋季老熟的野西瓜苗尽管适口性已经下降,但依然是可以制成青干草并经过粉碎加工后用于养殖。

野西瓜苗本身是一味中药,其全草均能够入药使用。因其内部成分中,含有野阿魏酸、蒽醌类、糖类、氨基酸、多肽、生物碱、黄酮类、萜类、甾体类、鞣质、有机酸类和挥发油等,鲜嫩时采集其嫩叶可以作为野菜食用。入药后的野西瓜苗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等功效。

亲爱的条友们,你们哪里有野西瓜苗这种植物存在和生长吗?你们当地的人们又习惯于叫它什么呢?关于野西瓜苗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分享!

西瓜田里的另类植物,看着是不是很眼熟?

没有电视、没有动画片也没有玩具的年代你我并不孤单,虽然没有这些,但是我们有更多的小伙伴在一起自制玩具,到田间地头寻找自然的气息,那些曾经见证你我成长的植物你还记的他们吗?

苘麻。老家叫野杨麻,小的时候经常把花摘掉然后沾在额头上,是不是很美观和大方,小时候的你我就知道打扮,是不是很佩服自己。

曼陀罗。花开的很漂亮,小的时候经常把花摘掉,用嘴吸一吸很甜啊,现在想想有点怕,曼陀罗有毒的。

小马泡。也叫野香瓜,有没有看着就想吃的冲动。

蛇莓。老家叫野草莓,小时候经常吃,甜甜的,不过不能多吃。

野西瓜。一听是西瓜以为可以吃,结果却不能,但野西瓜苗可以中药。

商陆。小时候好像叫野葡萄,可惜果实不能吃,但嫩叶可以食用。

灯笼草老家叫香碰,一般在九月份成熟,果实成熟时摘下食用,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茅草。一般在春季摘茅针食用,我们老家叫做鸡毛,秋季可以食用茅根,很甜哦。

龙葵。一般9-10月成熟,果实酸酸的,有点甜,我们老家叫做黑豆,这果实可不能多吃。

在城市喧嚣中生活的我们,是否已忘记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植物,我相信当你再次见到这些植物的时候你会想起小时候的一幕幕,或许你不再回农村,也很难见到这些植物,但童年的生活确实最美好的也是最难忘记的,你也经历过这样的童年吗?欢迎大家评论和留言,让我们在一次回忆那快乐的过去。

田边野草果实似灯笼,人称“灯笼花”,农民将它当害草,可惜了

导读:田边野草果实似灯笼,人称“灯笼花”,农民将它当害草,可惜了!

人间芳菲四月天,季节依风来,花香盈绿,时光丰满了记忆,风轻雨柔。每年的这时节,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城里人来到农村,寻找野菜,田野间的野菜各种各样,如婆婆丁、马齿苋、马兰头、香椿芽、荠菜、蒲公英等。农村的田地里不但有各种野菜,还有各种野草,在众多野草当中有很多野草有很高药用价值。

在老家农村生长有一种野草,它的花苞比较像灯笼,有很高的价值,以后遇到一定要珍惜,这种植物,我们老家的人称它为野西瓜苗。

一听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它会长西瓜?野西瓜苗不是野西瓜,更不是西瓜!

野西瓜苗之所以叫野西瓜苗是因为它的枝叶与西瓜非常像,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西瓜是藤蔓,野西瓜苗则是直立的草本。西瓜是葫芦科;野西瓜苗是锦葵科。

野西瓜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无论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处处有之,主要生长于农村的山坡、草丛、路边及农田附近,很多时候会被误认为是田边的害草。它又名秃汉头、野芝麻、和尚头、山西瓜秧、小秋葵、香铃草、打瓜花、灯笼花、黑芝麻、尖炮草、天泡草,各地叫法不同,不知你那里叫它什么名字呢?

野西瓜苗属一年生直立或平卧草本,茎柔软,被白色星状粗毛。野西瓜苗长开后的叶子成掌状,掌状叶有三瓣,每瓣都深裂成不规则的形状,十分独特。花单生于叶腋,被星状粗硬毛,花萼钟形,淡绿色,膜质,三角形,具纵向紫色条纹。一到夏季,野西瓜苗花就盛开,硕大的花很有吸引力。花瓣略带乳黄色,基部则是深紫色,花期7—9月。

而它的种子是黝黑黝黑的小粒粒,弄上一小撮放到嘴里嚼,还真有一股特别的香味,真还有点芝麻的香味,难怪有野芝麻、黑芝麻这样的别名。

现在总该认识了吧,野外遇到这种植物可要珍惜哟!因为它全草和果实、种子都可作药用。

野西瓜苗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之功效。在民间有用它来治疗咳嗽有用途。特别是上火引起的咳嗽,或者头疼脑热可以用它熬水服用,除此之外,如果有出现了腹痛等情况,也可以用它煎水之后加白糖服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在农村常用野西瓜苗来泡酒,有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四肢发麻、腰酸腿痛、烫伤、烧伤等神奇疗效。 *** 是:将野西瓜每250克泡高浓度白酒(50度以上)1.5斤,泡制7-15天左右,等药酒颜色变成黑褐色,将药酒用棉花或者纱布蘸取涂抹于患处,反复擦拭直到发热,一天擦两次,坚持不懈地使用,即可见效。

总之,野西瓜苗在农村还是较常见的,它全身是宝,有很高的价值。不过如今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人们对于这种野草的了解也不多,更别说把它当草药用了。你们了解野西瓜苗吗?欢迎留言交流!(图片来源 *** )

黄豆苗前封闭用什么药,什么时间打?

一、乙草胺

1、乙草胺(50%乙草胺、90%乙草胺、90%圣农施、90%禾耐斯)一般用做土壤处理,可选择在播种后出苗前3-5天施药。

2、但要注意的是在黄豆苗拱土期施药会导致药害,尤其是在同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混用的情况下,在黄豆苗拱土期施药,有可能会造成减产,土壤封闭除草剂用药量,需要根据土壤类型,以及有机质含量而调整。

二、氯嘧磺隆

1、氯嘧磺隆(豆黄隆、豆草隆)可在黄豆苗苗前或苗后使用,但苗后使用容易产生药害,因此不提倡使用,一般用于黄豆苗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在黄豆苗播种后,出苗前3-5天每公顷可用20%氯嘧磺隆60-75g。

2、氯嘧磺隆可有效防治苍耳、香薷、苘麻、狼巴草、鼬瓣花、蓼、藜等杂草,而且对问荆、大蓟、卷茎蓼和禾本科杂草有抑 *** 用,但对繁缕、龙葵、鸭跖草药效较差。

三、嗪草酮

嗪草酮(赛克、甲草嗪)一般可选择在黄豆苗播后,出苗前3-5天做土壤处理,嗪草酮能有效防治苋、藜、蓼、繁缕、苍耳、狼巴草等多种阔叶杂草。

四、异恶草松

1、异恶草松(广灭灵、田得济、豆草灵)可用于黄豆苗播种前,或者播后苗前封闭除草,也可用于苗后早期茎叶处理。

2、可有效防治狗尾草、稗草、马唐、龙葵、香薷、水棘针、马齿苋、苘麻、金狗尾草、野西瓜苗、藜、蓼、苍耳、狼巴草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而且对多年生杂草小蓟、大蓟、问荆、苣荬菜有一定的抑 *** 用。

五、草甘膦

1、草甘膦(农达、可灵达、好立达、农民乐)可用于新开荒地,以及其它多年生杂草多的地块防治早春杂草。

2、等待杂草出齐后,黄豆苗出苗前2-3天喷施草甘膦,可有效防治已出土的多年生杂草,而且草甘膦内吸传导作用比较强,一般能杀死植物的地下部分,从而减轻第2年的危害。

瓜农福利:带您认识瓜田常见杂草,做到有效防控

我国瓜田杂草200种以上,优势杂草65种左右,如反枝苋、皱果苋、凹头苋、青葙、喜旱莲子草、藜、马齿苋、粟米草、藿香蓟、小飞蓬、鳢肠、刺儿菜、苣荬菜、打碗花、三裂叶薯、问荆、铁苋菜、 水棘针、苘麻、野西瓜苗、西伯利亚蓼、龙葵、鸭跖草、稗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香附子等。不同种植区生态条件和土壤环境不同,杂草种类各异。杂草生物学与其对除草剂的反应关系密切,对杂草的正确识别是合理选药及精准施药的基础。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配图刊出杂草的识别特征和防除技术。为瓜田杂草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1.马唐

【拉丁名】Digitaria sanguinalis(Linn.)Scop.

【俗名】热草、爬蔓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之一片真叶具一狭窄环状而顶端齿裂的叶舌,叶缘具长睫毛。成株高30~60厘米,节着土后易生根。叶舌膜质,先端钝圆;叶片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3~10个,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下部者近于轮生;小穗披针形,通常孪生;之一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0.2毫米;第二颖长为小穗的1/2~3/4,具不明显的3脉,边缘具纤毛;之一小花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脉更明显,脉间距离较宽而无毛,边缘具短纤毛;第二小花几等长于小穗,色淡绿。颖果。幼苗深绿色。

【生活习性与生境】苗期4~6月,花果期6~11月。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带有节的匍匐茎亦可进行营养繁殖。

【分布与危害】广布我国南北方,为西瓜田优势杂草,发生数量、分布范围在旱地杂草中均具首位。也是世界18种恶性杂草之一。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图1 马唐植株形态特征-幼苗(李香菊摄)


图1 马唐植株形态特征-成株(李香菊摄)


图1 马唐植株形态特征-穗(李香菊摄)

2.稗

【拉丁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 )

【俗名】稗草、稗子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秆高50-150厘米,光滑无毛,基部倾斜或膝曲。叶鞘疏松裹秆,平滑无毛,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缺;叶片扁平,线形,长10-40厘米,宽5-20毫米,无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直立,近尖塔形,长6-20厘米;主轴具棱,粗糙或具疣基长刺毛;分枝斜上举或贴向主轴,有时再分小枝;穗轴粗糙或生疣基长刺毛;小穗卵形,长3-4毫米,脉上密被疣基刺毛,具短柄或近无柄,密集在穗轴的一侧;之一颖三角形,长为小穗的1/3-1/2,具3-5脉,脉上具疣基毛,基部包卷小穗,先端尖;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先端渐尖或具小尖头,具5脉,脉上具疣基毛;之一小花通常中性,其外稃草质,上部具7脉,脉上具疣基刺毛,顶端延伸成一粗壮的芒,芒长0.5-1.5(-3)厘米,内稃薄膜质,狭窄,具2脊;第二外稃椭圆形,平滑,光亮,成熟后变硬,顶端具小尖头,尖头上有一圈细毛,边缘内卷,包着同质的内稃,但内稃顶端露出。颖果。幼苗之一片真叶带状披针形,具15条直出平行脉。无叶耳、叶舌。

【生活习性与生境】苗期3~6月,花果期6~11月。种子繁殖。

【分布与危害】广布我国南北方,南方及东北地区危害严重,为西瓜田优势杂草,也是世界18种恶性杂草之一。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图2 稗植株形态特征-幼苗(李香菊摄)

图2 稗植株形态特征-穗(李香菊摄)

3.狗尾草

【拉丁名】Setariaviridis(L.)Beauv.

【俗名】狗尾巴草、谷钮。

【形态特征】

一年生旱生草本植物。成株高20~60厘米。基部偶有分枝。叶舌膜质,具毛环;叶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圆锥花序圆柱状,紧密;小穗2至数枚成簇生于缩短的分枝上,基部有刚毛状小枝1~6条,成熟后与刚毛分离而脱落;之一颖长为小穗的1/3,具1~3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或稍短,具5~6脉;之一小花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脉,第二小花外稃较之一小花外稃为短,有细点状皱纹,成熟时背部稍隆起,边缘卷抱內稃。颖果。幼苗之一叶倒披针状椭圆形,先端锐尖,无毛;第2~3叶狭倒披针形,先端尖,叶舌毛状,叶耳处有紫红色斑。

【生活习性与生境】苗期3~7月,花果期5~10月。种子繁殖。

【分布与危害】全世界热带均有分布。为西瓜田优势杂草,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为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粒黑穗病的寄主,又为粘虫和棉苗小地老虎的传播媒介。


图3 狗尾草植株形态特征-幼苗(李香菊摄)

图3 狗尾草植株形态特征-成株(李香菊摄)

4.牛筋草

【拉丁名】Eleusine indica(L.) Gaertn.

【俗名】蟋蟀草、栓牛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旱生草本。成株高15~90厘米。叶鞘压扁,有脊,鞘口常有柔毛;叶舌膜质,叶片扁平或卷折。穗状花序2至数个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小穗无柄,两侧压扁,含3~6小花;颖披针形,有脊,脊上粗糙,之一颖长1.5~2mm;第二颖长2~3mm,革质,具5脉;之一外稃长3~3.5mm,有脊,脊上有狭翼,內稃短于外稃,脊上有小纤毛。囊果,果皮薄膜质。幼苗全株扁平状,无毛;胚芽鞘透明膜质;之一片真叶带状披针形,叶鞘向内对折具脊,有叶舌,无叶耳;第二、三片真叶与之一片真叶基本相似。

【生活习性与生境】 苗期4~6月,花果期6~10月。种子繁殖。须根粗壮,难于拔除。

【分布与危害】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生为多;全世界热带均有分布,是世界18种恶性杂草之一。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图4 牛筋草植株形态特征-幼苗(李香菊摄)

图4 牛筋草植株形态特征-穗(李香菊摄)

5.香附子

【拉丁名】Cyperus rotundus L..

【俗名】香头草、回头青。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椭圆形块茎或匍匐根状茎。秆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较多,短于秆,平张;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3(-5)枚,常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具3~10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厘米;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稍疏松,具3~10个小穗;小穗斜展开,线形,具8~28朵花;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稍密作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急尖或钝,无短尖,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5~7条脉。小坚果三棱形,具细点。

【生活习性与生境】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11月,以种子或块茎繁殖。难防除。

【分布与危害】广布全国各地,是世界18种恶性杂草之一。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野西瓜苗,野西瓜苗图片-第1张图片-

图5 香附子植株形态特征-植株(魏守辉摄)

图5 香附子植株形态特征-聚伞花序(魏守辉摄)

6.反枝苋

【拉丁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俗名】西风谷、野苋菜、人苋菜。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80cm;茎直立,粗壮,幼茎近四棱形,绿色,有时有淡红色条纹。叶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锐尖或微凹,具小芒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具柔毛。圆锥花序较粗壮,顶生或腋生,由多数穗状花序组成。苞片干膜质,透明,钻形,白色,背面具1淡绿色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芒尖。花被片5,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白色,具1淡绿色中脉,先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胞果扁卵形至扁圆形,包于宿存的花被内,果实成熟时环状横裂。幼苗子叶2,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具柄,子叶腹面呈灰绿色,背面紫红色,初生叶互生,全缘,卵形,先端微凹,叶背面亦呈紫红色;后生叶有毛,柄长。

【生活习性与生境】喜湿润环境,亦耐旱,适应性强。苗期4~5月,花果期7~8月。种子繁殖。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贵州和云南等地。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图6 反枝苋植株形态特征-植株(李香菊摄)

图6 反枝苋植株形态特征-花序(李香菊摄)

7.凹头苋

【拉丁名】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

【俗名】野苋。

【形态特征】成株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由基部分枝,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圆而有凹缺,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3.5厘米。花簇大部分生于叶腋,生在顶端或分枝端的花簇集成直立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苞片和小苞片长圆形;花被片3,长圆形或披针形,干膜质,淡绿色,先端钝有微尖头,边缘内曲;雄蕊3,稍短于花被片;柱头3或2,果熟时脱落。胞果扁卵形,长约3毫米,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扁球形,黑色至黑褐色,具环状边缘。幼苗子叶椭圆形,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具短柄;下胚轴发达,无毛,上胚轴极短;初生叶阔卵形,先端平截,具凹缺,叶基阔楔形,具长柄;后生叶除叶缘略呈波状外,与初生叶相似。

【生活习性与生境】喜湿润环境,亦耐旱。苗期5~6月,花果期7~10月。种子繁殖。

【分布与危害】除内蒙古、宁夏、青海和 *** 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轻度危害。

图7 凹头苋植株形态特征-植株(李香菊摄)

图7 凹头苋植株形态特征-花序(李香菊摄)

8.青葙

【拉丁名】Celosia argentea L..

【俗名】野鸡冠花。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成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绿色或红色,具明显条纹。叶矩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3厘米,绿色常带红色,具小芒尖。花果期5~10月。穗状花序顶生。花密生,粉红色。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白色,顶端延长成细芒。花被片披针形,粉红色,后白色。雄蕊5。柱头2~3裂。胞果卵形,盖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肾圆形,黑色,有光泽。幼苗子叶出土,椭圆形,具短柄;下胚轴发达,紫红色,上胚轴亦较发达,圆柱状,绿色;初生叶1片,互生,近菱形,先端锐尖,全缘,叶基渐窄,有明显的羽状脉,具柄。

【生活习性与生境】旱田一年生杂草,通常在碰触植株时,胞果开裂,散落种子于土壤中,亦随收获作物,散落于粮食或秸秆、打谷场垃圾中,再随有机肥回到田地。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河南、陕西、山东及沿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图8 青葙植株形态特征-植株(李香菊摄)

图8 青葙植株形态特征-花序(李香菊摄)

9.喜旱莲子草

【拉丁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俗名】水花生、革命草、空心莲子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陆两栖草本植物。成株高55~100厘米。茎基部匍匐,节处生根,上部斜升,中空,具不明显四棱。叶对生,矩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圆钝,全缘,革质,有睫毛。花果期5~10月。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球形,直径0.8~1.5厘米,总花序梗长1~6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具1脉。花被片5,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一般无发育成熟的种子,由根茎出芽繁殖。

【生活习性与生境】苗期2~6月,花果期6~10月。华南地区可全年生长。以根茎越冬,根茎营养繁殖,人工防除或机械损伤后可通过茎上迅速产生不定根而再生成新植株。

【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区。是一种严重的恶性入侵性杂草。危害西甜瓜全生育期。

图7 喜旱莲子草形态特征-植株(李香菊摄)


图7 喜旱莲子草形态特征-花序(李香菊摄)

10.刺苋

【拉丁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俗名】勒苋菜。

【 形态特征 】成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绿色或带红色,下部光滑,上部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先端常有细刺,基部楔形,全缘,叶柄长1-8厘米,两侧有2刺。花单性或杂性,雌花簇生于叶腋,雄花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一部分苞片变成尖刺,一部分呈狭披针形;花被片绿色,先端急尖,边缘透明;雄花的雄蕊5,花丝和花被片略等长或较短;雌花的柱头3,有时2。胞果长圆形,长约1~1.2毫米,盖裂,包在宿存花被内;种子倒卵形至圆形,略扁,凸透镜状,长0.9~1.2毫米,宽0.8毫米,周缘成带状,带上有细颗粒条纹;表面黑色,有光泽;种脐位于基端。幼苗子叶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全缘,基部楔形,具长柄;下胚轴很发达,紫红色,上胚轴极短,亦呈紫红色;初生叶1片,互生,阔卵形,先端钝,具凹缺,基部宽楔形,具明显叶脉,具长柄;后生叶与初生叶相似;自第二后生叶其先端凹缺的中央有1尖头。

【生活习性与生境】旱作物田及荒地。苗期4~5月,花果期7~9月。种子繁殖,胞果边熟边盖裂,散落种子于土壤中。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陕西、河南、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等省区;热带美洲原产,为遍布热带地区的杂草,是世界18种恶性杂草之一。为西甜瓜主要杂草,轻度危害。



图10 刺苋植株形态特征-植株(李香菊摄)

图10 刺苋植株形态特征-花序(李香菊摄)

作者:李香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着像西瓜叶的野菜——野西瓜苗

在农村你稍微细心就会发现,在田间地头,荒地山野,到处生长着一种叶子很像西瓜叶,顶端长着花蕾或开着黄白色花的植物,它的名字叫野西瓜苗。这种看似平淡的植物生命力极强,农民当它是荒草,恨之锄之不尽。其实它是自古就挺有名的药、食两用野菜 ------ 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俗名和尚头、小秋葵、香铃草、打瓜花等,属于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野生植物,不问地方,不论条件,在全国各地田野、丘陵、山野、荒地广泛生长。早在明代,食物与救荒典籍《救荒本草》和《野菜博录》就将野西瓜苗列为能够度荒、充饥、果腹的食物。《全国中草药汇编》及江苏,贵州,东北等地植物药志和中草药手册均把野西瓜苗载入其中,认为其全株可入药,具有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 ” 的功效。

野西瓜苗的食用 *** 简单但异常美味:采集野西瓜苗嫩叶后用沸水焯熟,拌以葱、姜、蒜、花椒、蚝油、食盐等佐料,淋以热油即可食之。食过之人认为其味有淡淡的西瓜加胡萝卜的风味,非常可口,令人一食难忘。野西瓜苗虽然食用价值较高,野生资源丰富,但至今难以餐饮推广,其原因是采摘效率太低,急需提高采摘效率的 *** 、工具、机械。对此,您有好办法吗?

野西瓜苗花蕾


野西瓜苗很像西瓜叶

野西瓜苗和西瓜有关系吗?并没有

野西瓜苗,学名Hibiscus trionum Linn.,锦葵科木槿属。它既不是西瓜,也不是苗,至少不总是苗。只有“野”字勉强靠谱,因为它就是一种野生植物。在青岛市区偶然可见,郊区较多,本篇照片全部摄于即墨市(西瓜除外)。

本种又名香铃草、灯笼花或小秋葵等。这些俗名以及正名皆体现了本种的一些特征:果实的形状像灯笼或铃铛,花型则类似秋葵,而野西瓜苗则指向其叶子。

野西瓜苗的叶子其实是“二型”的,“下部的叶圆形,不分裂”(拍照时没注意到这一点),而上部的叶子则“掌状3-5深裂,中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通常羽状全裂”。就这么扫一眼不细看的话,确实有点像西瓜叶子,但仅仅是“有点”而已。

如上图所示,这是如假不包换的西瓜叶子。从形态描述上看,西瓜的叶“3深裂,中裂片较长......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措辞有相似之处,总之都是裂了又裂。其实一对比就清楚了,二者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但如果非要我用文字写下不同,我也只能说:气质不同......

在众多野草中,野西瓜苗的花清新脱俗,其颜值应属上佳。本地锦葵科的杂草并不多见,还有苘麻、圆叶锦葵和黄花稔之流,论花都不如野西瓜苗。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路边的每一株卑微的野草,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所以,在案牍劳形、丝竹乱耳之余,不妨俯下身来,看看野花野草,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假。

这个新除草剂专治香附子、莎草等恶性杂草,对作物安全又高效

香附子、莎草、异型莎草等多年生根生杂草,是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番茄、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田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又最难根除的一种杂草,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专治香附子、莎草、异型莎草等多种恶性杂草的除草剂,除草干净,对农作物又非常安全。

药剂介绍

这个除草剂新品种就是氯吡嘧磺隆,是由日本日产化学公司的子公司日产化学欧洲公司开发的磺酰胺类内吸性除草剂,商品名“香附净”。主要通过抑制杂草体内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使根系坏死,将杂草从根部杀死,最终彻底杀死杂草,对农作物却没有影响,广泛用于玉米、小麦、水稻、甘薯等多种作物。

防除对象

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苘麻、仓耳、曼陀罗、豚草、反枝苋、野西瓜苗、蓼、马齿苋、龙葵、决明、牵牛、香附子等,尤其对香附子、莎草、异型莎草特效,对禾本科杂草几乎有效。

适用作物

氯吡嘧磺隆可适用于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红薯等作物。

主要特点

(1)除草更彻底:氯吡嘧磺隆是一种内吸性磺酰胺类除草剂,具有很强的内吸性,施药后可被根茎叶快速吸收,并传导至根部,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合成,将根系彻底杀死,除草更加彻底。

(2)复配性好:氯吡嘧磺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可通过与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异丙隆等多种除草剂复配,达到彻底杀死全部杂草的目的。

(3)选择性强:氯吡嘧磺隆是防治莎草科杂草的特效药剂,如香附子、莎草、异型莎草等,对禾本科杂草几乎无效。

使用技术

(1)玉米田使用:在玉米苗后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8%烟嘧·氯吡嘧可分散油悬浮剂80-90毫升/亩,二次稀释后对茎叶均匀喷雾。可将玉米田间的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等杂草彻底杀灭。

(2)甘蔗田使用:甘蔗种植后,在杂草2-5叶期,用60%氯吡隆·硝磺水分散粒剂25~35克/亩,二次稀释后,加水15~30公斤定向茎叶均匀喷雾,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特别提醒

氯吡嘧磺隆对莎草科杂草特效,在使用时,尽量先试验,或定向行间喷雾,以免发生药害。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西瓜有没有野的我不知道,但有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与西瓜没什么关系,只是叶子长的有点西瓜叶的样子,结的种子泡泡的,圆滚滚有点西瓜的意思。


“野西瓜苗”是它的名字,是个名词,不是词组。

这种野草,大江南北、平原山丘都有长,因长相特别,别名挺多。



天泡草、秃汉头、西瓜草、野芝麻、和尚头、瓜秧、小秋葵、香铃草、打瓜花、灯笼花、灯笼草、黑芝麻、尖炮草、.........................


中药材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

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别名小秋葵(《贵州植药调查》),打瓜花、山西瓜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锦葵种植物野西瓜苗全草。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被有疏密不等的细软毛。茎梢柔软,直立或稍卧生。基部叶近圆形,边缘具齿裂,中部和下部的叶掌状,3至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边缘具羽状缺刻或大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5厘米;小苞片多数,线形,具缘毛;花萼5裂,膜质,上具绿色纵脉;花瓣5,淡黄色,紫心;雄蕊多数,花丝相结合成圆筒,包裹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有长毛。种子成熟后黑褐色,粗糙而无毛。花期7~9月。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安徽、河北、贵州、东北等地。

药理作用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Na+、C1-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贵州植药调查》:"甘,寒。"

功能主治治风热咳嗽,关节炎,烫伤。

①《江苏植药志》:"治腹痛。"

②《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汤火伤。"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油调涂。

复方①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调桐油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标签: 西瓜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