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是四川的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治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渐传开,因为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受很多人的喜爱。正所谓豆腐有两类,一类是普通豆腐,一类是麻婆豆腐。今天带你了解麻婆豆腐的来历。
听说清朝同治年间,有一对姓陈的夫妻,在成都万福桥码头,开了一间小饭馆。可老板陈春富开店不久就去世了,小店就由老板娘刘氏经营,陈刘氏脸上有些麻子,所以别人叫她陈麻婆。有一天客人来的超级多,招待了一批又一批,一直忙到晚上打烊。陈麻婆正想关门离开,就来了几位船夫要吃饭,陈麻婆看他们忙了一天就让他们进店吃饭了,可店里没什么菜了,只剩下一些豆腐和碎牛肉。于是她把豆腐和碎牛肉一起炒,再加上姜、蒜等调料,撒点葱花,浇上热油,就端上桌了。没想到这道临时做出来的豆腐竟然十分鲜嫩美味,渔夫们就着这道豆腐吃了好几碗米饭,每个人都撑到站不起来。渔夫们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陈麻婆灵机一动说,叫就叫麻婆豆腐。一传十十传百,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四海。
这就是麻婆豆腐的来历,很多菜都是来源于意外,有时候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食材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发生让你意想不到的事。
麻婆豆腐的传奇故事:揭秘川菜的历史与文化#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麻婆豆腐起源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四川菜的一道经典菜品。关于麻婆豆腐的起源,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据传说,麻婆豆腐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陈麻婆的女士。陈麻婆生活在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成都。当时,陈麻婆在成都市区的一家小饭店工作,擅长烹饪各种豆腐菜肴。
有一天,一位来自四川北部的盐商来到陈麻婆所在的饭店,点了一道豆腐菜。由于这位盐商喜欢麻辣口味,陈麻婆便尝试用四川当地的特色调料——辣椒和花椒,来烹制这道豆腐菜。最终,她成功 *** 出了一道麻辣可口的豆腐菜肴,令这位盐商赞不绝口。
此后,陈麻婆开始在她的菜品中加入更多的麻辣调料,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麻婆豆腐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麻婆豆腐在成都市逐渐流行起来,并传播到了四川乃至全国的其他地区,成为了一道享誉中外的四川菜肴。
如今,麻婆豆腐已经成为了四川菜的代表之一,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还受到了世界各地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 麻婆豆腐的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保持其正宗的麻辣口感。
以下是麻婆豆腐的 *** 流程和注意事项:
所需材料:
1. 豆腐:400克
2. 牛肉末:100克
3. 豆瓣酱:2汤匙
4. 花椒:适量
5. 干辣椒:适量
6. 葱:1根
7. 姜:1小块
8. 蒜:3瓣
9. 生抽:1汤匙
10. 老抽:1汤匙
11. 细砂糖:1茶匙
12. 料酒:1汤匙
13. 清水:适量
14. 食用油:适量
15. 食盐:适量
16. 花椒粉:适量
17. 淀粉:适量
18. 清水:适量
*** 步骤:
1. 豆腐切成1.5厘米见方的块,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以去除豆腥味。
2. 葱切成葱花,姜和蒜切成末,干辣椒剪成小段。
3. 牛肉末用料酒、生抽和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4. 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烧热后加入花椒粒炒香,捞出花椒粒备用。
5. 锅中加入牛肉末,翻炒至熟透。
6. 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
7. 加入葱、姜、蒜末和干辣椒段,翻炒均匀。
8. 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加入生抽、老抽、细砂糖和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
9. 豆腐沥干水分,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炖5分钟,让豆腐充分吸收汤汁。
10. 调入适量的水淀粉,使汤汁变得浓稠。
11. 撒上花椒粉,翻炒均匀。
12. 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上桌。
注意事项:
1. 在炒花椒时,注意火候,不要炒糊。炒好的花椒要捞出,以免影响豆腐的口感。
2. 炖豆腐时,要用中小火慢炖,以免豆腐碎掉。同时,炖豆腐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豆腐过于松软。
3. 在调入水淀粉时,要分次加入,以免汤汁过于浓稠。
4. 最后撒上花椒粉,可以增加麻辣的口感。如果喜欢更麻的口感,可以在炒花椒时多加一些花椒。
5. 麻婆豆腐的辣度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如果不喜欢吃太辣的,可以减少干辣椒的数量或者选择辣度较低的辣椒。
遵循以上 *** 流程和注意事项,您应该能够 *** 出一道美味的麻婆豆腐。
创新麻婆豆腐
1. 食材创新: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豆腐,如嫩豆腐、老豆腐、豆腐皮等,以丰富口感。同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肉类,如猪肉、鸡肉、鱼肉等,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2. 配料创新:可以尝试添加其他蔬菜,如木耳、豆芽、莴苣等,以提高营养价值。此外,可以加入一些香料,如八角、香叶等,以增加风味。
3. 调料创新:在传统麻辣口味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添加其他调料,如豆瓣酱、甜面酱、芝麻酱等,以丰富口感。此外,可以尝试使用辣椒酱、辣椒油等不同的辣味调料,以调整辣度。
4. 烹饪 *** 创新:除了传统的炖煮 *** ,还可以尝试炒、蒸、烤等其他烹饪 *** ,以增加口感的层次感。
5. 健康创新: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可以尝试使用低盐、低油、低糖的调料,以及少油的烹饪 *** ,使麻婆豆腐更健康。
通过以上创新 *** ,您可以尝试 *** 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麻婆豆腐,让这道传统菜肴焕发新的活力。
总结:麻婆豆腐的创新可以从食材、配料、调料、烹饪 *** 和健康方面进行。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豆腐和肉类,添加其他蔬菜和香料,添加或替换不同调料,采用其他烹饪 *** ,以及采用更健康的烹饪方式,都可以为麻婆豆腐带来全新的口感和风味。
亲爱的网友们,你们尝试过哪些麻婆豆腐的创新版本?
你们觉得哪些食材、调料和烹饪 *** 能够为这道传统菜肴增添新的风味?
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麻婆豆腐创新想法?
欢迎留下你们的评论,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将麻婆豆腐这道传统美食发扬光大,让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为什么叫麻婆豆腐?要说麻婆豆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清朝。
相传万福桥有一家陈兴饭铺,店主陈春富早年去世,留下老板娘陈氏独自经营。
往来的贩夫走卒,经常光顾这里。有一天在饭铺快打烊的时候,一群人走了进来,希望老板娘做些饭菜充饥。
这时候饭铺里已经没有什么菜了,只剩下几块豆腐,一点牛肉。于是陈氏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细,加上豆豉,再配上其他材料,加入剁碎的牛肉末,和豆腐一起烹饪出麻,辣,烫,囫,嫩,鲜的色相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一行人吃后感觉十分美味,后来这道菜就成了这家饭铺的招牌菜。由于老板娘陈氏脸上有麻子,人们便将这道美味佳肴称为“麻婆豆腐”。
如今,麻婆豆腐不仅是四川的传统名菜,还走出国门,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麻婆豆腐也算是四川名菜,据说这道名菜还是一道草根菜,关于麻婆豆腐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麻婆豆腐的由来
麻婆豆腐与四川的陈麻婆豆腐店是有关系的。传说在1824年的时候,那时候这家店就开始在一个叫做万福桥的集市上开业了。这个集市,每天早上来来往往的客人非常多,每天都有很多经商的客人在这家饭店吃饭,这家名不经传的小店,一开始也不怎么出名,好在饭菜实惠光顾的人也较多。这家店的店主是一个叫做陈盛德的人,也有人说是叫做陈兴盛,不管如何这个店主姓陈。但是这家掌勺的是老板娘,她姓刘,不过刘氏脸上有星星点点的麻子,所以大家都叫她陈麻婆。
有一次,一位卖油的脚夫来到店里吃饭,那时候叫卖油的脚夫叫做“油脚子”。这位“油脚子”自己带来了一块豆腐和一点牛肉,然后从自己的油篓子里舀了一勺油,将这几样交给陈麻婆,请陈麻婆代为加工。陈麻婆接过东西就开始做起来,没想到做完后香气四溢,颜 *** 人。当这碗豆腐端上饭桌时,其他在店里吃饭的“油脚子”也都纷纷想要尝尝,也都出门买了豆腐和牛肉和舀了一勺油,请陈麻婆代为加工,由于给的油多,陈麻婆做豆腐时火又开得旺,炒出来的豆腐十分漂亮,雪白软绵,块块完整不破,而牛肉也是鲜嫩美味,就这样陈麻婆的豆腐远近驰名,很多有钱人都慕名而来。其他店看到麻婆豆腐如此受欢迎,也都纷纷上了自家的菜单,这道麻婆豆腐就成为了一道名菜。但是很多吃过的人都说,其他店的麻婆豆腐做起来还是没有陈麻婆的好吃。
这便是麻婆豆腐的由来。
二、麻婆豆腐怎么做才好吃呢
那其他店或者我们自己在家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陈麻婆做的好吃呢?麻婆豆腐作为一道四川名菜研究它的人还是很多的。看似一道普通的豆腐,但是想要真正做的好吃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还专门为此进行了研究。比如黄永莲的《也谈麻婆豆腐的 *** 关键》从豆腐的嫩化处理、勾芡、牛肉末的放入时间、蒜的放入时间、麻婆豆腐的配料等等都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而且十分可喜的是在2010年这道国际名菜被入选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豆腐的嫩化处理
*** 麻婆豆腐的之一步重要的点就在于豆腐的嫩化处理。麻婆豆腐 *** 时为了使其看起来均匀,一般将豆腐切成1.5-2cm的正方形,切时要保证豆腐的完整性,均匀大小。为了使豆腐嫩一点,要将豆腐放入沸水中煮一会,煮时加入一些盐,盐不仅可以让豆腐软化变嫩,也可以除去石膏豆腐中的石膏味道,同时还可以在 *** 过程中保证豆腐不会轻易破损。
(二)控制好炒辣椒的油温
麻婆豆腐看起来好看的一个原因是它是红色的。郫县豆瓣酱和辣椒面,红色是辣椒中的色素溶解在油中导致。炒辣椒的油温控制是关键,一般采用低油温,大概控制在100-130摄氏度左右。温度太高很容易炒糊辣椒,辣椒就变黑,辣椒色素边无法溶解在油中,麻婆豆腐的色泽就会受影响,口感也不好。所以必须要在合适的温度下,炒合适的时间才可以保证麻婆豆腐的色泽,时间太短的话会有生味。
(三)勾芡是关键
麻婆豆腐中勾芡也是关键,在中国的食材十分丰富,单单淀粉就有很多种,比如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等等,并非随意选择一种淀粉就可以作为麻婆豆腐的勾芡淀粉。麻婆豆腐很多时候选择的是水豆腐进行 *** ,含水量比较高,很容易在勾芡过程中由于淀粉粘在豆腐表面,使得外面的力比较大,挤出里面的水,形成豆腐吐水的现象,这样就会让麻婆豆腐的又出现汁水。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选择保水性比较好的淀粉,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豌豆淀粉它勾芡形成的汁凝聚力比较好,如果家里没有豌豆淀粉,我们也要根据剧情情况进行多次勾芡,之一次勾芡出现水后要进行第二次勾芡,甚至是第三次勾芡。
麻婆豆腐调制水淀粉的时候也要注意淀粉和水之间的比例,我们一般选择淀粉与清水比在1:1.2,不能太稀也不能太浓,太稀的话粘性不足,太浓分部不均匀很容易糊化。豆腐和鲜汤比例也要合适,一般是在10:3比例,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收芡的时候要采用旺火收。
(四)调味料的搭配
麻婆豆腐在 *** 的过程中,油的用量也要合适,虽说 *** 麻婆豆腐需要较多的油,因为油太少无法炒出豆瓣酱和辣椒面的香味,但是油也不是越多越好,油过多就会出现油腻感。牛肉末先炒好,炒好后的牛肉末放入要注意分两次分入,一半是先放入和豆腐一起炒,剩下的一般是在起锅前加入就可以保证牛肉的嫩度。蒜和酱油在之一次勾芡后再放入锅中,这样才能保证蒜苗的绿色。
参考文献:
<1>彭忠富.麻婆豆腐
<2>张冬逸,侯玲,唐天易,刘纪庭,孙誉方.浅析麻婆豆腐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产品 *** 营销策略
<3>罗林安.浅谈麻婆豆腐勾芡之要诀
<4>黄永莲.也谈麻婆豆腐 *** 的关键
你知道佛跳墙跟和尚有什么关系么?你知道夫妻肺片的夫妻是谁么?中华传统的美食小吃,每一道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精彩的故事。吃货是一种态度,吃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不妨多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让你的美食之旅更富人文思想。
NO.1 四喜丸子跟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
四喜丸子是一道知名豫菜,是以精瘦肉及碎馒头等为主料经油炸八成熟,放入碗内加高汤蒸熟即成,每碗放四个。由于油炸过后又加水蒸过,吃起来鲜而不腻,酥嫩爽口,香味浓郁又利于消化。 1901年,清廷与八国联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决定返回北京。路经河南时,她降旨要品尝河南特色菜。当地官员就让厨师献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取其代表一年四季圆圆满满之意。“老佛爷”对这道菜十分满意,连声赞曰:“味道不错。” 可其本意并非如此。原来慈禧这一行随行数千人,车辆上千辆,从西安逃难而回,本来是丢人的事,她却要摆谱,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当地官员借此机会征粮收款,闹得民不聊生。一位厨师在做四季丸子时就解恨地说:“炸死这个祸国殃民的慈禧!”有人接茬说:“慈禧心狠手辣,就应叫她完止!”但当时咒骂“老佛爷”是灭族之罪呀。于是人们就用慈禧二字的谐音,把炸慈禧改叫“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
NO.2麻婆豆腐的发明者是姓麻吗?
陈麻婆豆腐(人们习惯于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两旁是高栏杆,上面是抓鱼,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这些人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NO.3宫保鸡丁中的“宫保”是指什么?
所谓“宫保”,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 *** “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NO.4东坡肉跟苏东坡有什么关系?
公元1088年时,西湖久无整治日见颓败,官府花了大钱整治西湖却未见成效,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危急时刻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苏东坡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绝对不能废的。他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东坡推辞不掉,只好收下。面对成堆猪肉,他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 *** ,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分送出去。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有家饭馆老板灵机一动,设法请来太守府的厨师,按照苏东坡的 *** 制成“东坡肉”,于是饭店从早到晚顾客不断,生意格外兴隆。别的饭馆一见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小饭馆都卖起了“东坡肉”,“东坡肉”遂成了杭州之一大菜
NO.5佛跳墙跟和尚有什么关系吗?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 *** 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即改名为佛跳墙。
NO.6夫妻肺片的夫妻是谁?
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 *** 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NO.7热干面是怎么来的?
热干面的问世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约在70年前,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因脖子上长了一个肉瘤,别人称他“李包”。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有年夏天,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怕馊了,便把面条煮了一下,捞起来凉在案板上,谁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壶,油全都泼在面上。李包懊丧之余,灵机一动,便索性将面条与麻油拌匀,然后扇凉,第二天一早就拿去上市。他将面在水里烫了几下,捞起来放在碗里加上佐料卖给顾客。有人问:“这是什么面?”李包脱口而出:“热干面”,这一天的面条比哪天都卖得好,一个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诞生了。
NO.8叫花鸡是如何登上大雅之堂的?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又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叫化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焗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街头菜。当年那位清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其中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当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急问其名,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化鸡”,便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就说这“富贵鸡”好吃。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成为名菜。
如果你喜欢这个文章,记得点个赞、留个言、关注我哦!不然明天就看不见我了!
麻婆豆腐的前世今生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经典传统川菜。
经典或者传统川菜中,总会有一个传说、典故或菜肴故事。我们既要承认菜肴故事胡乱杜撰的故事,但是也确有一些菜肴,与宦官眷属、文化名流或者菜品本身发展演变的主人翁有关。那么今天我就来说说川菜中貌似平淡无奇却又传播广泛的菜品“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创始人陈麻婆画像
说起川菜的麻婆豆腐的起源,是真有故事,且得以考证的。陈氏当年依靠麻婆豆腐创下了偌大的家业,并名列川菜史。创始人陈太婆待业时,于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创业弄了个小馆子。 万福桥在成都北门,府河水道转折之处,地处要道,早期进城出城,推车抬轿引车卖浆者极多。时有挑油的脚夫,囊中羞涩,拎着两块豆腐,让陈氏随意烹做。又因油桶余有底油,让其随意使用。陈麻婆硬是活生生将一块豆腐加些豆瓣和花椒面,硬生生弄出了浓麻重辣,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陈婆婆一脸麻子,豆腐烧的好,街坊妯娌称其陈麻婆,她的豆腐就称为“麻婆豆腐”,后争相效仿,遂以流传。那个时候餐饮宣传没有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这些糊口谋生的穷苦百姓为了解决工作餐,活生生把陈麻婆的小馆子吃出了名堂,吃出了名气。
豆腐本是寻常物,虽各地都有豆腐名肴,甚至是豆腐全席。但横向比较而言,麻婆豆腐的名气还是大了很多。谈及豆腐本身,有人说决定豆腐品质除了黄豆还有水质和磨豆浆的石磨也是关键。但实事求是的讲,就麻婆豆腐而言,则胜在技法和调味。
石磨
麻婆豆腐经过一代代改良,已经形成了“麻、辣、烫、嫩、鲜、酥、活”的七大特点,是奉为正宗和极致的标准。麻婆豆腐在川菜味型中列为麻辣味型,“麻”“辣”二字大家都很好理解,就是有麻有辣,麻字当头,是为了麻出香气和霸气,不然咋好意思号令江湖?“烫”指的是豆腐的温度。烧制麻婆豆腐要拉过三次芡汁,烫是必然,但凡不知情者 ,容易从舌尖滑食道,再一路烫到幽门。川厨行话有:豆腐要吃的烫,婆娘要娶得胖。“嫩”是指豆腐入口,滑腻若凝脂,雷同于梁实秋在《西施舌》中的描述,有鉴于内容敏感,这里不敢多引用。鲜为新鲜、鲜嫩、鲜美之意;
“酥”很多人不知道指什么,其实说的就是烧豆腐中用的牛肉臊子。但是也有人说估计初创那会儿,哪里舍得加牛肉,多半是后人的创举;也有人说,估计那个时候的牛肉比猪肉便宜,众说纷纭,暂且不论。“活”字在行业颇有争议,很多人也是被整的云里雾里的不清楚描述的是什么?川菜大师李万民先生揭秘,所谓的“活”,是豆腐起锅前加入的蒜苗花,微微受热后,在菜肴中展现的青翠和嫩绿,给人以鲜活之感。餐饮行业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说麻婆豆腐做好以后,盛在盘中上桌,细嫩的豆腐颤颤悠悠,仿若活态。
具有麻、辣、烫、嫩、鲜、酥、活的麻婆豆腐
无论时代如何巨变,麻婆豆腐这款菜品早已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经典传统川菜名菜,不仅在四川人的居家餐桌还是大小餐馆酒楼,随时都能看见麻婆豆腐的身影,就是在四川以外的其它省份,也是家喻户晓的川菜,而且这道菜品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大放异彩,深受食客喜爱。《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而1909年成都通俗报社出版的《成都通览》记录了陈麻婆的故事同时将该店列为“成都之著名食品店”,可见当时风头之强劲。
附:麻婆豆腐 *** 流程
豆腐300克、牛肉70克、蒜苗1根、郫县豆瓣30克、豆豉15克、上等花椒面3克、料酒5克、盐3克、白糖2克、淀粉5克、混合油50克(蒜末、姜末适量)等
1.将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放入加了少许盐的沸水中氽一下,去除豆腥味,捞出用清水浸泡;豆豉等剁碎,蒜苗切段;
2.炒锅烧热,放油,放入牛肉馅炒散;待牛肉馅炒成金黄色,放入郫县瓣同炒炒香出色下豆豉、蒜末、姜末、辣椒粉同炒至牛肉上色;
3.放入豆腐下肉汤煮3分钟,加酱油、蒜苗段、糖,用盐调味,再用湿淀粉勾芡三次后起锅,撒上花椒面即可。
你知道麻婆豆腐的来历吗?麻婆豆腐是川菜还是湘菜?一 你知道麻婆豆腐的来历吗?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有一个姓温的人家,女儿名叫温巧巧,因小时候长过天花,脸上长了麻子,后来成年后嫁给了一个开油坊的,大家都叫陈掌柜,夫妻间恩爱有加,但是没有生到一儿半女的。更加不幸的是,陈掌柜10年后意外身亡,陈氏带着小姑生计都成了问题。
因为陈掌柜生前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之前的运油工人为了报答陈掌柜恩情,就经常带着吃的东西看望姑嫂两,恰巧旁边的两间店就是卖豆腐和羊肉的,陈氏就用这两样加工成臊子豆腐,时间一长,陈氏就有了独特的烹饪 *** ,名气逐渐变大,两姑嫂就把原来的油坊改成了小吃店。
后来这间小吃店以臊子豆腐而出名,老板娘又因为脸上有麻子,所以人们就叫陈麻婆豆腐,现在就叫麻婆豆腐。所以麻婆豆腐在清朝就已经很出名,清末诗人冯家吉《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二 麻婆豆腐是湘菜还是川菜?
很多人以为麻婆豆腐是湘菜,其实麻婆豆腐就是四川的传统名菜之一,创始人陈麻婆就是四川成都人。麻婆豆腐麻、辣、烫、香、酥、嫩、鲜、活,突出川菜的麻辣鲜香,不仅深受国人喜欢,现在还驰名中外。在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麻婆豆腐“被评为“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很多人以为豆腐做成菜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麻婆豆腐却远渡重洋,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 法国等国家成了中国菜代表之一,深受外国人的喜欢。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7fg8t3c77u1jo1bv8q0","duration":146.681,"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4682963,"thumb":{"web_uri":"tos-cn-p-0000/ff36f47a329148f4b43a46d9bfc3513c","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146.681,"file_size":4189332,"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7fc4de4fbbdc461158f3f1a42dd47f18","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麻婆豆腐的发展史及做法麻婆豆腐,中国名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中代表川菜的一种。主要食材有豆腐、牛肉碎或猪肉碎、豆瓣酱、和花椒等。其中,麻的味觉是来自花椒,而辣的感觉则是来自辣椒。这道菜突显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
2018年,麻婆豆腐被评为“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此菜在同治元年(1862年),由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名为“陈兴盛饭铺”的小饭店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为陈刘氏脸上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发明的烧豆腐就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后来因为这道菜大受欢迎,食客多不知其原始店名,而称之为“陈麻婆豆腐店”。该店铺与包席菜馆“正兴园”、“锺汤圆”等店家齐名。由于陈兴盛饭铺是乡间小铺,早期店内并未准备牛肉和菜油等食材,食客必须自行先到肉铺割肉、到油铺打油,然后将食材交给饭铺的师傅来料理。稍后店铺生意兴旺,才开始由伙计代客到街上打油买肉。清代《锦城竹枝词百咏》中收录有一首描述本菜的诗:“麻婆豆腐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破四旧而一度被改名“麻辣豆腐”,至今仍有此称呼。麻婆豆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欧美日本经常降低其辣度,并加上当地国家的调味料进行改造。
正宗麻婆豆腐
用料
嫩豆腐牛肉生姜小葱大蒜干辣椒花椒郫县红油豆瓣酱永川豆豉黑胡椒粉白糖料酒生抽淀粉花椒油辣椒油
正宗麻婆豆腐「超详步骤图」的做法
主要食材:嫩豆腐和牛肉。
牛肉切末。
放入料酒和生粉。
抓均静置10分钟。
豆腐切块。
干辣椒切段去籽。
生姜切末。
大蒜切末。
小葱切葱花,分成两份,少的那份最后用来点缀。
豆豉选用永川豆豉。
豆瓣酱选择这种红油豆瓣酱。
豆豉切末,和郫县红油豆瓣酱混合。
锅中油烧热,放入牛肉末炒散就可以盛出备用。
锅中留底油烧热,放入干辣椒和花椒,小火慢慢炒香。(注意不要炒糊)
把干辣椒和辣椒盛出来扔掉,避免影响口感。锅中只留炒完花椒辣椒的油。
中小火放入豆瓣酱和豆豉末炒出红油。
调大火放入葱姜蒜末炒香。
放入豆腐,轻轻晃动炒锅。
放入清水快与食材平齐。
煮开后放入牛肉末、生抽、黑胡椒粉和白糖少许轻轻翻炒均匀。调小火,盖上锅盖煮5分钟左右。(中间可以打开锅盖,用铲子轻推防止粘锅)
在煮豆腐的时候,调一碗水淀粉。
煮到还剩少量汤汁时,倒入水淀粉。用铲子轻推。
煮到汤汁粘稠,到自己喜欢的浓度即可关火。
盛入盘中之后,淋上花椒油和辣椒油。
最后撒上葱花点缀即可。
拌饭吃,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