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白凉粉是什么东西,食用白凉粉是什么材料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2 0
“嗦粉”也会中毒?原来是米酵菌酸毒素在“作妖”

近期,江南地区阴雨连绵,气温逐渐回暖,米线、肠粉、河粉等湿米粉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引发食物中毒。4月17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什么是米酵菌酸?椰毒假单胞菌能在特定的温度和生长条件下产生小分子毒性代谢物——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经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被破坏,120℃下加热1小时仍可保持毒性。

米酵菌酸中毒症状最早表现为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物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药物。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易在食品表面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在pH5—7范围内生长较好。

夏秋季节,下列三类食品因天气炎热、空气潮湿、贮存不当等,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湿米粉、糍粑、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醋凉粉等;二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三是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选购河粉、肠粉、米线、凉皮等湿米粉产品,尤其是散装产品时,要选择无霉变,外形完整,色泽均匀,无酸败味、霉变味及其他异味的产品。购买的湿米粉,如暂不食用或有剩余,应放冰箱贮存。

泡发木耳、银耳前,要将木耳洗干净,检查其感官性状,不使用受潮变质的木耳;泡发后片不成形、发黏、无弹性或有异臭味的不能食用;泡发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

如发生疑似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毒素的吸收量,并及时送医救治。(熊铮 记者朱海)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冬季气温较低,食物不易坏、更易储存,因此许多人都有冬季囤粮的习惯。但是,即便是在冬季,厨房里也暗藏着许多健康的风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致命危机。

前不久就有一个新闻案例:江苏父子因吃剩火腿,导致肌肉萎缩、生命垂危。

为什么吃了几片剩火腿,就这么危险?食物如何储存更安全?还有哪些被我们忽视的厨房健康危机?这期节目邀请了我们的老朋友——范教授来好好讲讲~


「 本期专家 」


一、冰箱中的“史上最强毒”——肉毒杆菌

砒霜是我们老百姓心中公认的毒药,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吃剩的火腿中竟可能暗藏着另一种比砒霜更厉害的毒——“肉毒素”,专家称之为“天下之一毒”!

专家表示:不到1g的肉毒素,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的生命!它可以麻痹神经,当其作用于内脏、肌肉甚至呼吸肌,那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1、冰箱中的肉毒素“雷区”

我们都说夏季气温高,容易滋生细菌,那为什么现在这么冷了,专家还要重点强调肉毒杆菌的毒性呢?原来,肉毒杆菌是“不怕冷”的细菌,冬季也照样活动!哪些食物中可能会出现肉毒素呢?

①开封后存放的包装熟食

午餐肉、火腿肠、小肚、蒜肠、五香鸡等肉类熟食,容易滋生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肉毒素。

如果是真空包装的食品,经过了消毒杀菌,相对安全;但如果拆封后没吃完,再次食用时需彻底加热,否则也可能暗藏威胁。


②放久的自制肉酱、豆酱

自制水豆豉、黄豆酱、炸酱等高蛋白食品,也容易滋生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肉毒素。


2、讲究“冷放热吃”原则,远离肉毒杆菌

①吃不完的熟肉制品,及时冷冻

一次性不要开封太多,实在吃不完的熟肉制品,要及时冷冻。

②加热杀菌去毒

肉毒素不耐热,100℃加热2-3分钟,就能杀灭,因此食用前,可以高温加热灭毒。


【正确热酱小妙招】

先在碗中加入少量水(不超过1勺),再将酱料倒入,,盖上保鲜膜,用牙签将保鲜膜戳几个小孔,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钟即可。


二、复冻肉里的危险菌——耶尔森菌

许多人从超市买肉回来,直接放进冷冻室,等到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切下一小块后,又把剩肉放冰箱,殊不知这样反反复复的冷冻肉,可能会让肉里产生一种致命菌,危害生命健康!

1、爱“吃”冻肉的致命菌

冷冻,只是让细菌的增殖速度变慢或者停止,但细菌不会被杀死。像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耶尔森菌还有其它一些致命菌,都能在冻肉里繁殖。

耶尔森菌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鼠疫”一定不陌生,它曾在欧洲夺走数万人的生命,在当时是一种非常致命的传染病,其致命菌就是耶尔森菌的一种。


2、复冻肉导致“冰箱肠炎”

冻肉里的叶尔森菌可能引起“冰箱肠炎”,造成拉肚子,可能一天拉5-6次、甚至十几次!

大家别觉得拉肚子是个小事,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老人和抵抗力弱的小孩,代谢系统比较脆弱,严重时容易发生脱水,甚至更为紧急的情况。


3、反复解冻冷冻,细菌成倍增长

冻肉不仅可能携带这种致病菌,而在反复解冻复冻之后,细菌可能成倍增长!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冷冻肉细菌含量测试:

实验

实验员对一块新鲜猪肉进行细菌采样,反复冷冻化冻4次后,再次进行细菌采样。


最终结果显示:在猪肉新鲜时,细菌含量还非常低,大概是7.5万/CFU每克,反复解冻4次后,猪肉上的细菌是新鲜猪肉上的15倍!细菌含量成指数型上涨,高达1600万/CFU每克,已大大超标。



【专家提示】

即便是化冻后马上放入冰箱,其结果也高达15倍,而生活中解冻后往往不会立即放回冰箱,细菌量则会大大高于15倍。

反复解冻,肉的口感会发生变化。容易损失肉汁,肉的鲜味和一些营养也会随着肉汁流走,肉的味道就变得不鲜了、口感也变差了。


4、肉类如何储存、解冻更安全呢?

①储存

将肉切成若干扁平形状的小块,随吃随拿,利于快速冷冻和解冻,降低细菌滋生风险。

【建议】生肉冷冻储存不要超过3个月,储存冻肉时可以在保鲜袋上写上储存日期,方便及时食用。

②解冻方式

平时你是怎么给肉解冻的?拿出来自然解冻、热水解冻还是......解冻 *** 多种多样,究竟哪种解冻 *** 更快、更安全?


3、木耳泡出“无解之毒”——米酵菌酸

黑木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食物,但因为吃木耳中毒住院的新闻比比皆是。

“一盘木耳吃3天,一家3口全中1毒......”

“黑木耳在冰箱泡了2天,大妈吃完肾衰竭......”

更严重的,甚至需要“换肝保命”!


案例

一名患者吃了浸泡三天的黑木耳,先后出现腹泻恶心,化验结果显示严重肝衰竭,发病5天后,为了保住性命,只能做肝移植“换肝保命”

黑木耳究竟为什么变成了“毒木耳”

原来泡久了的黑木耳中会滋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致命菌。而且加热也无法消灭它!


1、米酵菌酸的2大特点

①耐高温:100℃下煮20分钟也没用。

②“无药可解”就算知道是米酵菌酸引发的中毒,目前也无药可解。


2、哪些食物,可能暗藏米酵菌酸?

①米类的食物,特别是糯米类,比较粘的,像是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醋凉粉等;


前年有个新闻是黑龙江鸡西的的一家人食用了用玉米面加上水发酵十几个小时自制的“酸汤子”,结果一家9口无一人生还!


②菌类蔬菜比如长时间泡发的银耳、木耳


3、如何正确泡发木耳,远离米酵菌酸?


实验

节目组对泡了2小时、6小时和12小时的木耳进行菌落采样对比,结果发现:泡发时间越长,细菌增长越多

那么我们平常在家如何正确泡发木耳,能更大程度降低细菌的滋生呢?专家给出了2个小妙招:

①控制时长

常温下一般2个小时就已经泡发了,建议更好不要超过4小时。


②放在冰箱中低温泡发

冰箱冷藏室温度仅为4℃左右,很多杂菌几乎无法产毒,相对安全。且木耳中的多糖类物质和蛋白质在低温下亲水性较强,泡发出来的个头比较大,味道也比较鲜美。

南方人的夏天,凉粉才是续命神器


冰凉凉,甜丝丝

南方人的凉粉,到底有几种颜色


烈日当头的夏天,借何消暑?冰奶茶、冰淇淋还是肥宅快乐水?

在又湿又黏、暑气直接从地表贯穿脑门的南方,无论哪一种快乐水,都比不上一碗凉丝丝、颤巍巍的“果冻”——

都是南方“果冻”,却因身处区域不同,变出万千模样。图 / 视觉中国

在西南,它叫冰粉,与红糖、玫瑰糖浆是绝配,跟着火锅、串串红遍全国;在江南,它叫木莲豆腐,微黄润泽透心凉,还多了一分雅致;在闽粤一带,它摇身一变成了仙草凉粉,黑黝黝却丝丝甜,与蜂蜜CP锁死,甚至还有自带奇香的绿凉粉;整个南海北沿,更有别具一格的海藻冰粉“石花膏”,在冰粉宇宙中添上一缕海风。

石花膏,冰粉宇宙里的海上来客。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修米的小食光

它们大都诞生自南方不同植物中的果胶。是西南部的假酸浆籽、江南的薜荔籽、闽粤地区的凉粉草和礁石上的海石花,这些富含胶质的植物,遇上淀粉和石灰水,碰撞出摇曳多姿的冰粉宇宙。南方人整个夏天的快乐,都是它们给的。

那么问题来了,南方冰粉到底哪家强?冰粉、凉粉和仙草,到底有什么区别?


绿与黑,属于岭南人的凉粉色调


冰粉应该是黑的,还是白的?黑与白之间的较量,其实是两种植物种子在较劲。

小草草煮出来的“黑暗料理”,低卡路里、吃不胖!图 / 视觉中国

凉粉草煮出来的,是黑黝黝的仙草凉粉。无色透明的红糖冰粉,则是用假酸浆种子搓出来的。凉粉草是中国土生土长,而假酸浆是原产南美的外来物种,大约在明末清初时飘洋过海来华,在大西南地区遍地开花。

它们一黑一白,源头大相径庭,却都能给出同样清冽、爽甜的夏日滋味


黑凉粉,是龟苓膏的马甲吗?


黑凉粉和龟苓膏,其实是不同食物撞了脸。

真“苦”龟苓膏PK草本黑凉粉,是来自不同家族的双胞胎。图 / 视觉中国

黑凉粉的微苦,来自凉粉草自身的味道,是点缀。正宗龟苓膏里的苦,可真是苦得深邃,它由龟板、土茯苓和甘草等中草药,文火熬制而成,龟板上的胶原蛋白,帮助这“药水”凝结成固态。怪就怪,总有不良小贩打着“龟苓膏”的名号,让凉粉草当了龟板的替身。

黑草粿和白豆花,潮汕人追的夏日甜蜜CP。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魔影游侠

闽南文化圈的丰富生态,也体现在黑凉粉身上。它是潮汕人的草粿,在街头的甜水摊上,黑草粿旁边总陪着白豆花,选黑还是白,让潮汕人好生为难。到了隔壁的客家地区,黑凉粉又被叫做仙人粄。它大气磅礴,要论砖卖,捣碎后加入香蕉露,甜甜的果香与草香,酿就了一个治愈系的梦幻夏天


绿凉粉,来自老广的田园派选手


岭南人的冰粉宇宙,并非只有黑白分明。在老广的心目中,唯有那抹晶莹剔透的治愈绿,才算是真正的夏日小清新。

一勺绿凉粉,一个绿意蔓延的夏日午后。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sasazawa

绿凉粉,往往是夏日糖水店里的头牌甜品。只见老板娘手起刀落,在整块翠绿田园里划出整整齐齐的小方块,盛入碗中;那颜色令人赏心悦目,你恨不得深吸一口气,再将那晃悠悠的小凉粉送进口中,任清新的草木气息席卷,在舌尖上疯长出一整片森林。

凉粉草,也称仙人冻、仙草,送给岭南人一个清凉夏日。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Scientific

这森系凉粉,像是闯入黑白宇宙里的小女孩。仅仅是将黑凉粉里的干草,换成了新鲜的凉粉草叶子,烹调方式不变,煮出胶质后则幻化出浓绿色彩。


海上升出一碗石花膏,最是解乡愁


南海北沿,从厦漳泉到海南岛,生长着一种珊瑚状的海藻,叫做石花菜,也叫海石花。渔民们冒着风浪将其刮下,晒干后熬出丰富琼脂,就是冰粉宇宙里的清爽海风——石花膏。

晒干海石花像火焰燃烧,做成的石花膏却清澈透亮。图 / 视觉中国

由于食材难得, *** 石花膏时要小心翼翼:先以清水洗掉盐分和杂质,再以烈日曝晒,要整整重复至少六次,才能入锅熬制。“六晒六泡”后的石花膏,冷凝后清澈透亮,上桌前先以刨刀刮出细条,与白糖水搭配,就是海石花甜汤;加入绿豆、红豆、莲子等五花八门的配料,就是厦漳泉一带的四果汤。

一把小刨刀,刮出珠帘般垂下的海藻凉粉。摄影 / 刘艳晖

这海藻做的凉粉,入口先是脆嫩,比陆地上的亲戚们耐嚼许多,还带着丝丝海洋气息。曾经,它是海商来往的港口旁,船工水手们消暑解渴的神器;如今,它依旧乘着风浪颠簸,以清甜之身远道而来,抚平了无数人的乡愁。


一碗冰粉,在大西南的N种面孔


对西南人民而言,夏天不来一碗冰粉,简直对不起这四十几度的更高温。

四川的冰粉摊摊上,通常是十几个缸子排成阵势,各色应季水果、干果、芋圆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最简单的红糖冰粉,只需倒点红糖浆,再加入灵魂辅料薄荷精,一整碗喝下去,那直冲天灵盖的透心凉,就是大西南的山娃儿,镌刻在回忆里的味觉基因。

令人眼花缭乱的冰粉配料,四川人吃冰粉也看颜值。摄影 / 吴学文

躲在荫凉坝里扇着蒲扇,一起吃碗冰粉,是童年死党的友情标志。除了常见的红糖、水果、糍粑“冰粉三大件”,还有搭配醪糟、银耳的三鲜冰粉,甜味担当由红糖换成了冰糖,鲜灵又绝妙。

到了重庆,五花八门的配料,反而显得有些喧宾夺主。在他们看来,传统冰粉更像一种街头饮料,无需过分修饰,自然好喝最重要。

去繁为简的红糖、薄荷,却搭配出重庆街头最纯粹的快乐。摄影 / 王家乐

小时候游完泳,湿的头发还来不及擦干,就要先冲到冰粉摊摊前。这摊摊,通常由草帽老伯镇守,一张简易小桌子,透明玻璃缸里,装着亮晶晶的冰粉;几个铁皮桶,都是提前冰镇好的水;大铁勺挖出来,搪瓷杯倒入红糖浆,直接打破了白色世界的静谧,让浓稠的甜蜜呼之欲出。塑料瓶戳几个洞,洒下灵魂薄荷精,清爽指数瞬间爆表。

比起快乐水,冰粉给的快乐更直接。就像川渝人的脾气一样坦率。摄影 / 吴学文

就站在街边,不用勺子,昂着头颅“吨吨吨”大口喝下,让冰粉在嘴里爆开,沁甜汁液直接上头;冰镇薄荷水混合着清冷的草木香,送来畅快的凉意,什么暑气,全都一秒退开。这种快乐啊,冰可乐做不到。


淋上一勺玫瑰酱,冰粉就到了云贵高原


同一款假酸浆籽做的冰粉,在云贵地区有了不同面貌。

贵州的青岩古镇,至今还保留着最初的冰粉 *** 技艺。人们从假酸浆里取出种子,包在干净的纱布里反复揉搓,直到种子黏液渐渐析出。再从古井里打水,将放冰粉的碗浸在冰凉井水中冷却。几个小时后,黏液凝结成冻。

假酸浆种子也称冰粉籽,十个种子一碗水,手搓是个体力活。摄影 / 王家乐

为了促成冰粉凝结,有人还会加入少许澄清石灰水;家里自己做的话,就用牙膏代替(没想到吧!),加多少全凭手感。正宗的手搓冰粉,被搅碎后就像一颗颗透明果冻,还包裹着一串串细密、璀璨的气泡。

blingbling的美貌气泡,才是正宗手搓冰粉的颜面。图 / 视觉中国

古镇的小铺上,还卖着上好的玫瑰蜜,虽然没有云南玫瑰酱出名,也是很多人翻山越岭过来买回的伴手礼。做好的冰粉,淋上玫瑰蜜,再来点花生、芝麻和山楂片点缀,硬是令人垂涎欲滴。

任何可以加入玫瑰酱的机会,云贵人民都绝不放过。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昙华碎梦

大理的苍山洱海畔,时常有白族少女,走街串巷叫卖着木瓜水。它和木瓜没有半点关系,跟川渝冰粉一样,都是假酸浆种子的产物。只不过,擅长种玫瑰的云南人,会为木瓜水赋予玫瑰花酱的花香。甜丝丝的冰粉,在云南多了一份馥郁。


凉虾不是虾,凉糕不是糕


冰粉、凉虾,是甜水摊里的好兄弟。要做凉虾,先将大米打成浆,经漏勺落入凉水盆中,变成头大尾细的白色米团,在水中就像游来游去的小鱼虾。传统的凉虾,只需加糖浆,比冰粉更有嚼劲,咬上去就像一颗颗带着米香的软糖。

一尾尾摇曳在酱色甜浆中的小凉虾,萌化了川渝人的夏天。摄影 / 逍之涯

在广西,凉虾有了plus版本——米浆中加入清香的槐花,便是嫩黄可爱的槐花粉。白糖、红糖、黄糖、蜂蜜,都能与这金灿灿的槐花粉搭配,炎炎夏日来一碗,花香连着丝甜,暑气退散!

别急,还有凉糕,消暑界的重磅。凉糕用糯米和粗粮熬制而成,在Q弹爽滑之外,多了一份劲道。川渝人吃凉糕,多半要配竹根熬出来的水,食用时以小刀划开、令糖水浸入,有时还会裹上黄豆面和醪糟,绵密又清凉的甜品。

比起凉虾和凉粉,凉糕口感更厚实,有嚼劲。图 / 视觉中国

如今,冰粉早就成了夏日网红,手搓冰粉更有了专门的店面,与奶茶店分庭抗礼,争抢消暑甜品的头牌。

唯有凉虾还在打游击。骑着小电驴的摊贩,把车停在火锅店外面,在氤氲里挨桌对暗号,凉虾要不要?你细看,依旧是那几口亮晶晶的铁皮桶,冰水荡开糖浆,激活白色虾米;以一丝凉意,安抚火锅、串串的舌尖躁动。这,才是人间啊。

街头的凉粉摊摊,完胜任何奶茶店。摄影 / 逍之涯



冰冰爽爽的凉粉,在江南还有一家小独苗


跟南北吃粽子相似,围绕凉粉,也有咸甜之争。

然而,咸甜粽子,都是粽子;咸甜凉粉,一字之差,压根就是跨领域的不同物种——北方人爱吃的咸凉粉,大多脱胎于豆类,浇上辣油、醋和麻酱,是正餐或凉菜;甜凉粉独属南方,以植物胶质和糖水酿就,Q弹爽滑、入口即化,是餐后的甜蜜伴侣。

吃一碗甜甜的冰粉,仿佛在炎夏坠入清凉的梦。摄影 / 文玉

不过,你跟江南人聊“凉粉”,他们多半还是会一愣一愣的。但只要你说木莲豆腐,他们马上就来了精神。

木莲豆腐,长得像极了长江上游的冰粉,光名字就能嗅到江南雅致。然而,它的原材料木莲却格外调皮,攀援在江南水乡的老树、古桥和围墙上,特别能爬;它的果实,长得像倒过来的莲蓬,因此得名。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还有另一个风雅的名字:薜荔。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屈原也喜爱的植物,给了江南人“冰粉自由”。图 / 汇图网

薜荔的雌果裂开后,饱满的金黄种子乍泄春光。木莲豆腐,就来自金黄的果囊和种子。它的 *** 方式,跟假酸浆籽并无二致,先将果囊用半天时间晒干,再进行揉搓;凝固剂除了石灰水,还会使用江南特有的藕粉。

绍兴人回忆童年,脑海里总会有一个画面:烈日下,一个挑着红漆木桶的货郎,在街巷中吆喝“木莲豆腐哦!卖木莲豆腐哦!”小孩子们听到吆喝,就马上捏着两分钱硬币,跑到村口大树下,眼巴巴的等着货郎揭开木头盖子的刹那。

微黄透亮的木莲豆腐,就是水乡的夏日情怀。图 / 汇图网

满桶色泽淡黄的晶莹果冻,就这么晃悠在阳光下。用瓷碗盛出,勺子划碎,锡酒壶倒出红糖水,随意一浇,深色糖浆顺着缝隙流淌,将木莲豆腐映衬得更加冰肌玉骨。讲究一点,再舀一勺糖桂花,舌尖上便留下独属江南的夏天味道。

这样的木莲豆腐,如今已不多见。江南菜市场上常见的“木涟冰爽”、“冰爽凉粉”,常被误认为是木莲豆腐,但大都果胶含量较少,主要成分是魔芋胶、卡拉胶和白砂糖,虽打开即食很方便,但却少了那道淡黄色泽,以及似有若无的植物清香。


为什么南方人爱甜凉粉


南方的冰粉宇宙,虽然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红、白糖浆。换句话说,很重要。

注入红糖,冰粉才有了甜品的灵魂。图 / 视觉中国

喜食甜凉粉的南方地区,往往与甘蔗产地重合。

大部分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潮湿的东南风吹来海洋气息,气候炎热多雨;蜿蜒的江河贯穿岭南,一路滋养着茂盛的甘蔗林,光是一个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就占了全国的45%,是真正的“岭南糖王”。

喜食甜凉粉的南方地区,往往与甘蔗产地重合。图 / 视觉中国

这为糖的生产,创造了绝佳的自然条件。除了岭南,云贵高原也是重要的蔗糖产区;红糖的熬制技艺,也跨越了地理和时间,延绵至今。

遍布南方的甘蔗田,带来了流淌的糖浆;而富饶的水果资源,全都能成为配料,与仙草、冰粉、海石花一起,交织出五彩缤纷的交响曲。它们凉丝丝、滑溜溜,在南方的艳阳下摇晃;吸溜一口,全是夏日的甜蜜记忆。

“糖瘾患者”南方人,创造出成熟的红糖熬制工艺。图 / 视觉中国

冰粉文化,也顺流而下到了江南,被当地人加以改造,又有了新的面貌。无论是黑是白、是搓是熬、加红糖还是冰糖,这一碗碗甜凉粉,就是广大南方人独有的消暑法宝。

现在,手搓冰粉也好,古早味烧仙草也罢,它们因 *** 繁复而变得日益珍稀,逐渐被现代化 *** 的真·凉粉粉代替,总觉得少了些味道。那仅由薄荷、红糖或蜂蜜、焦糖就能带来的单纯快乐,仿佛就停留在了回忆里,等着你去追赶。

我们都长大了,凉粉也是。

没有一碗冰粉,逃得出南方人的夏天。摄影 / 刘艳晖




文丨葵子 水水

图片编辑 | 吴学文

头图、封图来源| 图虫·创意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冷饮里的卡拉胶究竟是啥?食品专家:真正“0添加”食品几乎不存在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钟薛高’在31摄氏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7月3日,这一话题冲上 *** 热搜。“钟薛高”品牌对此作出回应,为了提高雪糕黏稠度,添加了少量的卡拉胶。一时间,食品添加剂再一次“闯入”百姓视线,并迅速引发热议。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吃东西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事实果真如此?

探访:热门冷饮的外包装上几乎都写着各种添加剂

连日来,记者在南京市场走访发现,市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度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入夏以后,家住油坊桥莲花家园的市民龚雨薇经常购买雪糕。谈到“‘钟薛高’在31摄氏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这件事,龚雨薇说:“这对我影响不大,现在什么食品没有添加剂?能清清楚楚写在包装袋上配料表里的应该都没什么问题,我该买还是会买。”

实习生 李文玉 摄

在一知名超市的冷饮雪糕区,有消费者低头浏览冰柜中的雪糕、冰淇淋产品。其中,就有消费者仔细阅读产品包装盒上的各类信息。记者注意到,不少销量较高的冷饮,其外包装上都明确地标注着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一冰淇淋连锁品牌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冷饮产品,包括雪糕、冰棒等的配料表有了很大的进步,更追求健康,使用的原料也更加科学。”他进一步介绍道,“现在大家都说雪糕贵,可是随着 *** 成本的增加、消费的变化,低成本雪糕已经不太可能存在了。这种情况很清楚地表现在了雪糕的配料表上。其实,这也带动着我们整个产业的迭代。”

在走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都会翻看食品的配料表,也有顾客向记者表示,很多添加剂也不知道对人体是否有害,他们还是愿意购买一些用料相对简单的冷饮。

作为增稠剂的各种“胶”很常见,大多来自豆科植物的种子

“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评估,安全可靠才被批准使用的。平时选购食品时,我根本不介意任何添加剂。”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博士就“钟薛高”一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钟凯表示,卡拉胶是一种增稠剂,在雪糕/冰淇淋中的使用非常常见,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冰晶构造,参与形成松软的口感。同时增稠剂也可以增强产品质地的稳定性,以及延缓融化速度。

实习生 李文玉 摄

钟凯指出,很多人一说到“胶”就联想到胶水或者化工原料,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国家批准使用的增稠剂中,带着“胶”字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来自植物提取的最多,而且大多来自豆科植物的种子。他表示,来自植物的有:瓜尔胶、果胶、刺槐豆胶、刺梧桐胶、刺云实胶、决明胶、罗望子胶、沙蒿胶、田菁胶、亚麻籽胶、皂荚糖胶、 *** 胶;来自藻类的有:卡拉胶、海萝胶;来自微生物的有:黄原胶、可得然胶、结冷胶;来自动物的有:明胶、紫胶。

“这些物质中,来自动物的除外,绝大多数还是‘多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好处,现在大家都是知道的。此外,卡拉胶的使用,厂家多加一点还不行,因为加多了就不是雪糕、冰淇淋,而是果冻了,所以‘长期大量’‘过量服用’这类情况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

真正“0添加”食品几乎不存在,无添加不代表无风险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工业种类,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是食品工业的一个小门类,但也是社会和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门类。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汪振炯告诉记者,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两千多种,并且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相应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近些年曝光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在食物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苏丹红、吊白块等,但这些东西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而是不法商贩为了利益进行非法添加,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性产生怀疑,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汪振炯认为。

实习生 李文玉 摄

在谈及一些品牌以“0添加”或纯天然宣传产品等情况时,汪振炯表示:“真正‘0添加’的食品,几乎不存在。”如果没有添加剂的存在,食品很难保存,可能更达不到安全标准。他指出:“如果一种食品真的什么都不添加,就意味着它的保质期会非常短,甚至还会带来更高的食用风险。”

“我们应该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让公众对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化学品有一个认知。此外也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给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心的消费环境。”汪振炯表示,客观来说,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经过安全性评价,对食品添加剂有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会适当地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来调整它的使用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实习生 李文玉

编辑: 丁叮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又好吃又解暑的神仙白凉粉,只要1分钟就学会了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儿,莫过于品尝到一口美食,暴热了一段时间后,一下子感觉到夏天到来的夏日美食永远吃不够!

白凉粉有消暑解热作用,夏季食用可缓解气候带来的燥热感,令身体更舒畅。

【图源】摄图网

在给人体补充水分的同时,白凉粉也起到了促进新陈代谢、润肠通便的作用。

小编是一个对白凉粉没有抵抗力的人,每年夏天一到家里就会准备很多的白凉粉,冰冰凉凉的口感加上红糖水、果干的点缀。

今天就分享两个白凉粉的美味做法!周末在家做起来吧!

经典红糖白凉粉

做法:

1. 凉粉 *** 完成后冷却备用。

2. 锅内加入小半碗清水,30g红糖,小火熬煮2分钟左右。

3. 将切好的冰粉放入碗内,淋上熬好的红糖糖浆,撒上枸杞即可食用。

用料:

白凉粉 30g

红糖 30g

枸杞 8-10个

【图源】摄图网

水果捞白凉粉

做法:

1. 水果清洗干净后取皮。

2. 皮+白凉粉+柠檬汁+500克清水煮开,倒入喜欢的杯子中晾凉。

3. 凝固后加入牛奶,用勺子搅拌戳碎后即可食用。

用料:白凉粉 30g

任意水果(桃子、葡萄、百香果都可) 适量

柠檬汁 2滴

牛奶或椰汁、酸奶 适量

【图源】摄图网

【 解锁夏天 清爽不腻 】清甜绵密,化于唇齿之间

白凉粉不是蔬菜和水果之类食物,多吃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贪凉吃太多白凉粉,有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的情况。会促进胃液分泌,从而大大 *** 胃黏膜,引起胃不适。

久置的白凉粉不宜食用,尤其是过夜的凉粉。白凉粉放置太久会导致细菌滋生,因此做好的白凉粉更好当天吃完。

【审核】王倩

【文案】谢婕

【设计】赵春燕

【图源】摄图网

【作者】 谢婕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农村4种做凉粉的植物,Q弹好吃又降暑,一次吃个饱,附 *** ***

前言

导读:想吃凉粉何必买,4种能做凉粉的植物,摘1把就能做1盆,简单易学

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对于冰冰凉的食物,总是有着莫名的喜爱。可是多吃冷饮身体吃不消不说,而且还容易长肉肉。于是更多的人把目标放在了凉粉身上,确实到了夏季各种凉粉店的生意非常火爆,这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清热又降暑。

而在农村里,其实有不少的植物就可以用来做凉粉吃,q弹好吃又解暑,关键是 *** 还很简单,摘一把就能做一盆,让您一次吃个够。今天就给大家介绍4种能做凉粉的植物,顺便附上 *** *** 。

凉粉草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专门 *** 凉粉的杂草,它也叫仙人草,仙人冻,仙草等。在南方有一种冷饮很出名——烧仙草,其中所用到的也是凉粉草。

凉粉草是唇形科凉粉草属的植物,它长得有点像薄荷,叶子是卵形或者是卵状长圆形的,在我国分布主要是集中在南方地区,像广西、广东、台湾、浙江和江西等省较多。

用它 *** 凉粉是比较简单的,大致就是把它晒干了,或者是鲜草也可以,放入锅里面煎煮,然后捞出来用纱布包裹起来,过滤掉叶子和渣滓,只要它的浆液。之后加入米汤,或者是淀粉,继续搅拌熬煮一会儿,等到它变成黏稠状了,倒入容器里面冷却就可以了。

在广东、广西很多地方用凉粉草 *** 的凉粉非常出名,很多的凉茶铺子里常有它。有些人从小吃到大,它是夏季消暑解渴的更佳食品。

凉粉果

说完了凉粉草,再来说一说能 *** 凉粉的果子,它也叫凉粉籽、鬼馒头、木馒头、爬墙果等,学名叫薜荔。

这是一种比凉粉草分布更广的植物,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并且这种野果很好辨别,长得很像是无花果,因为两者还是近亲关系。它是一种藤蔓爬藤植物,在许多的花园、城里的墙壁上也能见到它。

用凉粉果 *** 凉粉也很简单,只要采摘它的果实,切开以后取出里面的种子。拿到太阳下面晒干了,然后拿回来用纱布包裹好。取一个干净的盆,里面倒入清凉的井水,然后把纱布包裹的凉粉果种子放进去浸泡几分钟,之后像搓衣服一样,不断的揉搓纱布,直到挤不出来黏稠状的液体,把它放到冰箱里冷藏几个小时,凉粉也就做好了。

只要用到刀切成小块,然后加入蜂蜜、葡萄干、等调味料,就可以直接吃了,非常的凉爽又Q弹,还很消暑。

臭黄荆

大家可不要被这个名字吓到了,它其实还有其他更高大上的名字,比如神仙树、观音树等,臭黄荆是马鞭草科,豆腐柴属的灌木,长相普普通通,没有丝毫出彩的地方。而用它做的豆腐——神仙豆腐,更是堪称一绝,在古代既能充饥,又能消暑,今天更是成为了特色小吃。

别看臭黄荆的名字不起眼,闻起来也确实有点臭味,但是它无论炒食,还是做成其他食品使用,都不会有臭味残留,并且还很美味可口。

它的 *** *** 也不复杂,只是需要用到草木灰。采摘回来臭黄荆的嫩叶,清洗干净之后,把它放到光滑的石板上,用木棍捣碎成糊状,然后放入到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让水沸腾,再加入草木灰的水,搅拌均匀之后,用纱布滤出浆汁,把余下的水倒入到大盆中,用凉水冷却。大约放置20分钟左右它就冷却凝固了,大名鼎鼎的神仙豆腐也就做好了。

如果家里面没有草木灰水,也可以加入牙膏,或者是钙片捣碎了和水搅拌倒进去,一样有助于凝固。因为臭黄荆做凉粉,如果不加入草木灰是不会凝固的。臭黄荆做出来的豆腐非常的漂亮,碧绿似翡翠,因此也叫翡翠豆腐。吃起来清香味浓,口感舒适,并且营养也很丰富,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橡子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很懵逼了,这不是松鼠更爱吃的野果吗?怎么还能做凉粉呢?大家没有看错,橡子是可以做凉粉豆腐的,并且在古代还是粮食。

小时候橡子可是很受欢迎的野果,当时很多人都去山里捡橡子,从大山里一袋一袋背回家里挖。有时候家乡的捡完了,还要去到十几里路的其他地方捡。

橡子做豆腐是有点麻烦的,因为它是苦涩的,要先去掉它的苦味,但是做出来的豆腐却非常的解暑。

先把橡子捡回来,放太阳下面暴晒几天,当外壳开裂之后,剥壳取出种仁,再放到清水里浸泡,每天换水,还要不断的漂洗,直到漂洗的水不再泛黄了。

紧接着就要对其磨碎了,做成豆浆状,然后继续加热,当糊状液体能够挂到锅铲上不是那么容易掉落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它倒进容器里冷却成型就可以了。

这样的豆腐,还要继续用水泡上12个小时以后,就是为了去掉苦涩味。而用它做的橡子豆腐,不仅可以煎、炒、烹、炸等,吃不完的还可以晒干了以后慢慢吃。而夏季的时候,把它切成小块,拌上葱姜蒜醋辣椒油各种调料,非常的消暑解渴!如果放冰箱里面冷藏一下再吃,会更加的美味。

结束语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非常懂得吃,也会研究各种美食。他们就是从各种平凡的食材中,硬是挖掘了各种各样的美食。

目前正是酷暑天,各种凉粉最解馋了,以上四种植物做的凉粉,清热解暑,并且 *** 也不算复杂,尤其是前面几种。如果你家乡有,真的要好好尝试一下,一学就会,一次吃个饱。关键都是纯天然的凉粉,不用添加任何其他的添加剂。

各位网友朋友们,你都吃过几种呢?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能做凉粉呢?欢迎大家留言!



炎炎夏热话凉粉

凉 粉


高国光/文


凉粉是红薯、绿豆、偏豆(又称鸡色豆)的淀粉通过沸水滚煮,成熟后放凉结块的一种食物。很多人都会做,很是大众化,一年四季皆可吃,因它凉爽可口,夏季更受欢迎!

凉粉块做得好坏,决定着凉粉成熟放凉后软硬度,太软食用无嚼受,太硬,咀嚼不柔性。朋友们可能听说过一句形容小孩 *** 的话,叫做跟凉粉团(儿化音)一样。这可能就是好凉粉的一个标准吧!

凉粉食用 *** 一是凉拌,二是煎炒。各地的不同特色,取决于当地蔬菜的搭配,蔬菜品种越多的地区搭配就多,反之则少。

凉拌是最常见们。很多家庭都会做。常用的配料有大蒜、韭菜、绿豆芽、黄瓜、麻油等,它是随着四季的蔬菜进行调配的。?

煎炒凉粉配料简单,主要的是大蒜。这种东西少不得,少了它无味道。煎炒是将先凉粉团切成两公分左右长,一公分厚薄的方块。切凉粉时案板上先放一盆水,切时用它沾刀,这样切时刀不带凉粉。

吃凉粉现在看来说一件是非常容易的事,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碗凉粉也是一种享受。我幼年时买一碗得一角钱,现在一角钱扔在地上恐怕也没人拣了,年轻的朋友,您知道吗?那年月一个小孩子可是要攒许多时的。偶尔买得一碗的凉粉,端起碗不管你是风卷残云的大口吞,还是细嚼慢咽的小口品,每当碗空之时,我总下意识得朝小摊案桌上再看一眼才走,透露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煎炒凉粉较之凉拌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煎不透难吃,煎过火带糊味,更难吃。有一部分食客会站在门旁观看师傅的操作,估计那是一种享受吧!看着均匀的凉粉块,从刀下出来放到平煎锅上,鼻子马上闻到了一股香味,紧把师傅把准备好的蒜泥泼在煎锅里,煎锅凉粉一同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动听悦耳,听着也美滋滋的。随即师傅把那小黑碗扣在将出锅的凉粉上。再闷片刻,最后出锅铲端给你,这娴熟的动作,我觉得他们不是在干活,简直是表演节目

食客们不管坐着、蹲着、站着、对热气腾腾的凉粉,鼻子会深深的吸一口,那立一股油蒜交合的香味即浸心肺。大脑兴奋,食欲大发,嘴靠近碗,筷子顺势把凉粉往嘴里拨拉,那 *** 说不出来,仿佛能麻醉全身。炒凉粉吃得急烧嘴,若凉粉进嘴,哈也哈不凉时,你很难决择: 吐出不忍,咽下烧胃,那是出洋相的时候。有的食客细心,取出自带的干粮,配着炒凉粉的热香味,慢慢地享用。有的顾客最后还把吃剩下的一小块馍按在碗里擦一下再放进嘴里,能把凉粉碗弄得一干二净。一小碗炒凉粉对填饱许多食客的饥肚子可以说是远远不夠的,我曾见过有一个人伸长舌头把碗又?了一遍。当时不明白时人艰辛,曾想,真低性,你何不买一毛五大碗凉粉呢?

?

好吃的火龙果白凉粉是这样做的,营养美味,看一遍就会

By 小颜子菜谱

用料
  • 红心火龙果 一个
  • 水 1000克
  • 白凉粉 100克
  • 白糖 30克
  • 纯牛奶 适量
  • 酸奶 适量
  • 薄荷 适量

做法步骤

1、白凉粉100g凉白开融化

2、这样就可以倒入已经烧开的锅中

3、搅拌一下,加适量的糖,煮一会就好了

4、煮好了放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

5、火龙果切小块

6、白凉粉固定后放水果

7、冰一会拿出,用刀划块

8、加入酸奶

9、搅拌一下可以吃啦

10、还有种底下一层放白凉粉冻块后加入火龙果加纯牛奶后在放冰箱冷藏。

11、放入随手摘下的薄荷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嗦粉中毒?原来是它在“作妖”

夏季气温高,米线、肠粉、河粉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引发食物中毒。那么,如何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呢?

什么是米酵菌酸?椰毒假单胞菌能在特定的温度和生长条件下产生小分子毒性代谢物——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经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被破坏,120℃下加热1小时仍可保持毒性。

米酵菌酸中毒症状最早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物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但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药物。

哪些食品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易在食品表面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pH5~7范围内生长较好。夏秋季节,下列三类食品因天气炎热、空气潮湿、贮存不当,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

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湿米粉、糍粑、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醋凉粉等;

二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三是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一是选购河粉、肠粉、米线、凉皮等湿米粉产品,尤其是散装产品时,要选择无霉变,外形完整,色泽均匀,无酸败味、霉变味及其他异味的产品。购买的湿米粉,如暂不食用或有剩余,应放冰箱贮存。

二是泡发木耳、银耳前,要将木耳洗干净,检查其感官性状,不使用受潮变质的木耳;泡发后耳片不成形、发粘、无弹性或有异臭味的不能食用;泡发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

三是如发生疑似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毒素的吸收量,并及时送医救治。(李培晞熊铮)

来源: 中国质量报

白凉粉|晶莹剔透,解渴又好吃,能增进食欲,老少皆宜

南方一到了夏天,大街小巷里白凉粉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从小摊小贩到甜品店,白凉粉的存在感十足。如此受欢迎的白凉粉,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说到白凉粉的功效,我们还得从白凉粉的原料说起。《本草纲目拾遗》云:“仙人冻,一名凉粉草。出广中,茎叶秀丽,香犹藿檀,以汁和米粉食之止饥,山人种之连亩,当暑售之。”可见,人工栽培凉粉草古已有之。白凉粉是由草本植物——凉粉草加工 *** 而成,根据古籍记载以及现代研究发现,凉粉草具有消暑、凉血、解毒的功效,这就使得白凉粉同样具备了这些功效,因而成为夏季消暑佳品。

消暑解热是白凉粉更大的功效,但白凉粉的功效并没有这么简单。

从白凉粉的营养成分上看,白凉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当人体食用后,极易产生饱腹感,可谓是减肥良品。同时白凉粉中含有天然的植物胶质,能够起到滋阴养颜的作用,长期食用可美容养颜,调节内分泌,对女性身体有益。同时白凉粉内80%皆是水分,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润肠通便。白凉粉还富有多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能够减少对食物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1>

白凉粉拥有这么多功效,在炎炎夏日里,我们该怎么把其制成既消暑又令人食欲大增的饮品呢?

1、凉粉和凉水按1:20的比例进行搅拌,即将50克白凉粉放入1L的水中,想要duang~duang~的质感就多放点凉粉,想要入口即化的口感,水就多加一些。然后用小火加热,切记在加热过程中,一定要不停地搅拌,否则会糊锅。

食用白凉粉是什么东西,食用白凉粉是什么材料-第1张图片-

2、加热完的混合物倒入一个容器里,等待1-2小时,待其冷却凝固,心急的小伙伴

可以放进冰箱冷藏室内,加速凝固。(小声地说:冷藏后口感更好哦)

3、将凝固的凉粉抠出在案板上,切块备用。
4、 浇上蜂蜜,牛奶或者椰奶,放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开吃!

凉粉虽好,但切记不可多吃哦~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吃多了可是会拉肚子哒~


<1>凉粉草. 中国植物志 . <2017-7-20>

标签: 凉粉 食用 什么 东西 材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