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抗癌还是致癌,豆豉抗癌还是致癌-问答-

豆豉抗癌还是致癌,豆豉抗癌还是致癌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71 0
发酵豆汤“健康专家”还是“健康杀手”?医生给出答案

简介:早上起床后,懒得做早餐,就拿起桌上的蒸豆花炖牛肉,夹在馒头中间一起吃。豆豉汤有时也称为发酵豆汤,在中国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由于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东南亚华人和人民的喜爱。这是一道美味佳肴。

腐乳一般分为青方、红坊、白方三类,其中臭豆腐属于青方。

白发酵豆炖菜在宋代非常有名。以桂林为代表,历史悠久。这是“桂林三宝”的传统特产之一。以其卓越的香味而受到人们的推崇,长年畅销国外。外国人称腐乳为“东方奶酪”。



臭豆腐又叫青方,是安徽人王志和发明的。臭豆腐曾作为配菜进贡宫廷,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

300多年来,它一直被称为“皇家青方”。

豆豉炖菜 *** 工艺流程:

腐乳在 *** 过程中经过霉菌发酵,因此蛋白质消化吸收率较高,且富含维生素。微生物分解豆类中的植酸,使铁、锌等吸收率较低的矿物质更容易被胃吸收和利用。

豆豉炖菜的原料是豆腐干的“白底”。白色基底以合适的形式接种并在合适的条件下生长。时间长了,表面会长出白毛,霉菌也会自行繁殖,因为这些霉菌对人体没有危害,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分解白坯中的蛋白质,产生胺。酸和一些B族维生素。



搓去白色的毛皮,最后腌制,经过几道工序,最终形成发酵豆汤。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吃豆豉炖牛肉。很多红好坏的“发酵豆炖菜”。有人认为吃腐乳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也有人否认这一说法,认为吃腐乳有保健作用,那么到底哪种说法可信呢?您可能想知道。

01

发酵豆汤“健康专家”还是“健康杀手”?医生会告诉你答案

豆豉炖菜的 *** 工艺经过很长时间的固化。日常生活中,很多说法认为,食用发酵豆汤会致癌。发酵豆汤中含有少量特选的曲霉菌、酵母菌、青霉菌等。包含,所有这些都经过严格测试。选定的表格。

正是由于这些霉菌引发的生化反应,豆浆中的蛋白质被水解,糖分被发酵成乙醇和其他醇类,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赋予了腐乳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味道。气味和味道。


发酵豆汤的臭味是空气中蛋白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硫蒸发造成的。虽然闻起来很臭,但是吃起来却很美味。发酵豆汤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即使经过几个月的发酵也不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可以放心食用。

豆豉汤的表面看起来像一层红色的层,看起来特别有食欲。这就是红曲色素,是红曲生产的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天然色素。红曲色素和红曲均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致癌物名单上,因此食用发酵豆炖菜无需担心致癌。

02

食用腐乳对人体的好处

增加食欲

胃口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食用豆豉炖牛肉。其中含有的酵母等物质可以帮助胃的消化,减轻胃肠蠕动的负担,有效改善食欲不振的问题。

它可以稳定血压水平

据相关研究发现,腐乳中含有可以调节人体内血压的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调节人体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食用豆瓣酱,以稳定血压。



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高的人可以适量食用发酵豆软糖,可以降低胆固醇。其主要原因是发酵豆汤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清理血管中积存的胆固醇,从而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中老年人如果喜欢吃豆豉炖牛肉,可以适量吃。

由于经常食用腐乳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而腐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抑制大脑的退行性改变,提高大脑活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发作。失智。

03

食用发酵豆胶的注意事项

饮食要适量,不宜过多盐

正常大小的红豆焖肉约10克,含盐量为1克,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克,所以吃一块并不会超标。

这些人不应该吃

豆豉的含盐量并未超标,但仍属于高盐食品。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少食,以免加剧钠摄入过多。盐摄入过多会损伤胃壁,所以有胃病的朋友要少吃。腐豆汤的嘌呤含量也比较高。痛风患者不宜贪吃,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你吃过发酵豆炖牛肉吗?下面留言分享一下。

转基因大豆油有害且致癌?工程院院士:超80%国人吃过转基因食品

“这个是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大豆油能吃吗?!”

去年疫情期间,上海某地发放物资,一位大爷因为领取的物资中有一桶转基因大豆油,心中不满而向工作人员讨要说法。

视频截图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众热议的话题,其中不乏“转基因严重危害健康”、“转基因大豆油会致癌”等观点。

大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在餐桌上常见的豆腐、调味用的酱油和豆豉等等,大豆榨油的剩余产物豆粕,也是养殖业饲料的主要原料。

而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10032.8万吨,同比增幅11.7%,我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其中,其中除了1.3%的为非转基因大豆之外,其余均为转基因作物。

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转基因食品,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去把好健康关卡呢?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转基因食物?

转基因食品一般分为三类:转基因微生物源食品、转基因植物源食品、转基因动物源食品。其中,转基因植物源食品最为常见,如西红柿、土豆、玉米、水稻等,批准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籽油、大豆等。

很多人不理解,天然绿色生产的食物不好吗?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转基因食品?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学系细胞生物学教授布鲁姆瓦尔德提供了两个思路:

1、提供更高的作物产量

农作物受天气影响很大,极端天气、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都是农业发展的“拦路虎”,而运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适应复杂环境的新品种作物,如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等,降低农业成本,扩展宜耕土地的面积,提高产量,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

2、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

据英国咨询公司PG Economic发布的统计数据, 1996—2010年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化学农药用量减少4.38亿公斤。

另外,转基因技术可以跨越物种之间的界限,不一定局限于植物与植物之间,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如科学家认为北极鱼体内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于是将它抽出,再植入番茄内,制造出了耐寒番茄的新品种。

  • 外来基因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吗?

以大豆为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黄昆仑表示,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对照大豆的营养成分具有实质等同性,且能够被正常消化利用。

美国曾对6个地点收获的大豆进行了加工产品如烤豆粕、脱脂豆粕、蛋白提取物、蛋白浓缩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性能和营养成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动物实验中,食用加工&未加工的抗草甘膦大豆、非转基因对照大豆的大鼠、奶牛、肉鸡、鲶鱼等,其营养指标并无明显区别,结果显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对动物具有同等的营养价值

二、转基因大豆油对人体有害吗?会致癌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步军表示: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从自然界筛选,转基因植物中插入的DNA片段和正常植物的DNA片段相同。

通俗来说,我们日常吃肉吃菜时,不会担心会摄入相关动植物的DNA片段而伤害身体,转基因大豆油同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表示,基因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大豆精炼成油中过程中就会被剔除,因此转基因大豆油中并不存在转基因成分,食用后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伤害。

虽然豆粕中含有转基因成分,但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人吃了食用转基因的畜禽会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

所以,综合来说,关于“转基因食物对人体有害”、“转基因大豆油致癌”的说法,并不科学。癌症的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其实并不能归咎于单一因素。与其担心转基因食物会带来癌症风险,不如调整好生活习惯,远离致癌环境。

三、“中国人有80%以上吃过转基因食品”

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曾在采访中粗略估计:“我觉得如今的中国人有80%、90%以上吃过转基因食品。”

他解释,我国进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60%-70%成为动物饲料,或者是加工成其他的食品。也就是说,即便你刻意躲开转基因食物,也可能在生活中无意接触、吃了转基因食物。如转基因大豆饲养的动物、吃了转基因大豆加工的豆制品、吃了餐馆用转基因大豆炒的菜等。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教授殷学贵也曾戏说:“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群吃了近20年转基因食品的人,整天在叫喊,转基因有毒,我们不吃转基因!”

对于转基因食品,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完全推崇或是谈之色变都是很片面的。正确看待,理性消费,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你对转基因食物有新的认识。

参考资料:

<1>穆瑞瑞.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47-48.

<2>马爱平.转基因大豆油致癌吗?.科技纵览,2013:58-6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臭豆腐、腐乳、豆豉会致癌吗?真相让你意想不到

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有豆腐、豆豉、豆浆和腐乳,营养价值极高。很多人喜欢吃臭豆腐、豆腐乳或豆豉,这些食物其实都是由豆制品发酵来的。但有的人听说这些食物会致癌,担心这些食物不健康,不妨来一一解析下。

腐乳、臭豆腐、豆豉真的会致癌?

1、臭豆腐

臭豆腐分为非发酵和发酵的,前者的臭味来源于臭卤水,臭卤水主要以芥菜、苋菜或其他蔬菜为基地,豆腐干中含有蛋白质,会造成稳定的乳酸菌发酵环境。后者是在豆腐基础上发酵形成的,臭味来源于微生物。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氨基酸,氨基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所以吃起来比较香。豆腐中的营养物质 *** 成臭豆腐后,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反而会有所提高,如蛋白质可变成易被消化的氨基酸和多肽,味道鲜美。大豆中的异黄酮经过发酵后可转变成游离形式,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臭豆腐经过发酵后,蛋白质能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同时又产生酵母物质,能提高食欲,促进食物消化。经过研究表明,臭豆腐中也含有大量植物性乳酸菌,有利于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吃臭豆腐适量即可,尽量不要吃油炸臭豆腐。

2、豆腐乳

豆腐乳是豆腐经过特定霉菌发酵后,然后再用盐和香料腌制而成的豆制品。大豆经过发酵形成腐乳后,会增加大豆异黄酮活性,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避免脂质过氧化,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腐乳也能为身体补充维生素B12。大豆中含有的蛋白质,经过微生物酶水解后可产生有游离氨基酸以及小分子肽,易被消化和吸收,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腐乳中含有大量尼克酸和维生素B1,能防止缺铁性贫血以及老年痴呆症。但豆腐乳含钠比较多,对于高血压、痛风、肾病、胃肠道溃疡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

3、豆豉

把黑豆或黄豆清洗干净,蒸煮,冷却后放在缸中发酵,用盐腌制,最后晒干,这就是豆豉的 *** 过程。豆豉可达到祛风散寒和开胃消食效果,同时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血栓。用黑豆 *** 而成的豆豉含有尿激酶,能溶解血栓,同时含有大量抗生素和维生素B。虽然豆豉营养价值高,但也不能多吃,每天吃50克以内即可。

温馨提示

以上三种食材并不会致癌,但也不能多吃。吃以上食物时需减少烹调用盐量,以免摄入太多盐分而引起高血压或心脏病。

调味品放错地方,可能会产生一级致癌物


这些调味品开盖后适合室温干燥保藏:


? ? ? 干货调味品如五香粉、胡椒粉、十三香、茴香、花椒等,此类调味品水分含量低,不适合微生物生存,产品适宜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吸收水分变质。



? ? ? 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如酱油、豉油等,此类调味品含有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微生物在此环境中极易失去水分,生长繁殖受限。


? ? ? 酸性较强的调味品如陈醋、白醋等,此类调味品pH值较低,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生长繁殖受限。


<

中国癌症高发是蚝油引起的?加热致癌真的吗?3种调味品切勿乱用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大家都知道,在烹饪中,调味品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能够为菜肴增色不少。然而,近来网上涌现出关于蚝油致癌的传闻,让许多人开始怀疑这一深受喜爱的调味品。那么,蚝油是否真的会致癌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蚝油的 *** 过程。蚝油通常是通过将生蚝蒸煮后提取汁水,然后与糖、盐、淀粉等原料混合熬制而成的调味品。关于蚝油致癌的传闻主要与其中的谷氨酸钠有关,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谷氨酸钠在加热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从而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然而,事实是谷氨酸钠加热后只是失去了其鲜味,而并不会致癌。


此外,蚝油中含有超过18种氨基酸和多种有机酸,如果储存不当,这些成分容易氧化分解,增加了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风险,进而导致腐败和霉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从而增加致癌的风险。因此,对于开封后的蚝油,建议储存在冰箱中,并在3个月内食用完毕。

不仅蚝油,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调味品也需要合理储存,否则不仅会影响口感,还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腐乳、鱼露、豆豉等发酵类调味品需要使用菌种发酵,即便经过保鲜处理,也不能完全杀灭内含的微生物。如果开封后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内部的微生物可能会不断繁殖,导致调料变质,食用后可能会引发不适和中毒。


此外,蛋黄酱、辣椒酱、番茄酱、花生酱等调味品存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霉变,产生一级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特别是花生酱等富含油脂的调味品,如果储存不当,容易发生脂肪氧化,不仅破坏了营养和风味,还对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关于调味品的致癌传闻,其实多半源自于使用方式或储存不当。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食用细节,而不是将责任一味归咎于调味品本身。除此之外,像味精、大蒜、酱油等传言致癌的调味品,都经过多次科学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大家应该科学使用,正确保存这些调味品,以保持菜品的美味,而无需过度担忧致癌的风险。


总之,调味品在烹饪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升了口感,还丰富了菜品的风味。要确保调味品的安全和卫生,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使用和存储 *** ,以免不必要的风险。调味品虽然重要,但健康更重要,所以请大家科学饮食,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网红坚果被指霉菌超标16倍,专家:是否致病得看是哪种菌

近日有媒体选了5款人气颇高的“网红”坚果,分别检测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黄曲霉毒素B1和霉菌含量,结果发现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部分样品霉菌含量,整整超标了16倍!二氧化硫和霉菌超标,对健康有哪些隐患?

霉菌超标不一定致病?

豆豉抗癌还是致癌,豆豉抗癌还是致癌-第1张图片-

中国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解释,二氧化硫是“正经”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在食物中检测出来并不奇怪。只要不超标,那便没有问题。

媒体报道中,5款坚果检测出的二氧化硫全都是微量,更高的一款也没有超过国家标准400mg/kg。

至于霉菌超标16倍,听着着实吓人。阮光锋指出,霉菌超标肯定说明卫生状况存在问题。但是,超标16倍是否真的会致病,还不好说。

霉菌是微生物指示菌,微生物的数量太庞大,种类还不同。不能笼统地认为霉菌超标就会致病,得看是哪种霉菌,是不是致病菌。常见的有害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以及几种真菌毒素。

媒体披露的稿件中显示不含黄曲霉毒素,至于是否还有其他真菌毒素则未提及,16倍这个数字的确能让消费者吓一跳,但没有具体的分析,实际意义并不大。

霉菌食物也有好坏

为何一提霉菌,就能触动大众的神经?毕竟在大众的印象里,有霉菌就相当于“发霉了”,发霉的东西吃了怎么能不生病?更何况,霉菌还被认为能致癌,怎能让人不害怕。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凌轶群告诉澎湃新闻,霉菌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有好有坏。“坏霉菌”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在食品上繁殖会产生霉菌毒素,通过食物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凌轶群主任提醒,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人们食用了被霉菌污染的花生、坚果、大米、食用油酱、面粉、玉米等,往往会引起体内重要脏器的损害。

“少量霉菌食物被误食并无大碍,但食用多了会有致癌风险。”凌轶群主任说。

但是,大众也不要一棍子将霉菌打死。霉菌并不都是坏的,很多霉菌对人类来说其实是有益的。例如食品加工中霉菌有很多妙用,酱油、豆瓣、豆豉等需要米麹菌发酵,曲霉菌则是酿造食醋的关键菌种。

“霉菌指示菌超出相关标准 *** ,虽然不能直接反映产品可能导致人群健康问题的风险程度,但可以间接反映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环节卫生状况的优劣。”凌轶群主任指出,抽检中发现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由于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引起霉菌滋生,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不合格。

澎湃新闻记者许珈

中国癌症高发,是蚝油惹的祸吗?厨房里的这3种调味品,都不致癌

“你这做菜爱放调料的毛病,能不能改改,放点油盐多健康,偏要乱七八糟的啥都往锅里放,尤其是这蚝油,吃多了会致癌!”王婆婆又开始数落儿媳妇了。

“妈,你还是少看些手机上面不实的文章吧,蚝油怎么会致癌呢?”

“你怎么不信我呢?”王婆婆有些激动地说,“现在为什么得癌症的这么多,就是吃得不注意。我好几个朋友早就不吃蚝油了,而且味精也不吃。

媳妇知道再怎么劝,王婆婆还是会固执己见,这就是两代人的代沟,只好把蚝油盖好了放进了橱柜,什么话也不说了。

蚝油使用率高,可以搭配多种菜品,是厨房常见的调味品。但是,真如王婆婆所说,我国之所以这么多人患癌,是因为吃了蚝油致癌吗?

一、中国癌症高发,都是蚝油惹的祸?

今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我国最新的癌症负担情况,以2016年的登记资料作为数据。结果显示,全国新发癌症406.4例,癌症死亡人数达到241.4万。

而根据去年的癌症报告数据,15年我国新增癌症392.9万例,癌症死亡人数233.8万。可见我国癌症整体负担大,发病率上升。那我国癌症高发是否与蚝油有关呢?

关于蚝油致癌的说法,主要来自谷氨酸钠的致癌威胁。和味精、鸡精一样,耗油含有一定量的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本身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增鲜。据说谷氨酸钠加热之后,会产生一种致癌物焦谷氨酸钠,所以蚝油致癌。

其实,这道理只对了一半,那就是当温度超过120℃,谷氨酸钠才可能生出焦谷氨酸钠,而且这种物质不会致癌,只是失去了鲜味。

所以蚝油致癌完全是谣言。不过,蚝油开盖之后存放在常温下,却潜藏可能致癌的风险。

二、注意:蚝油储存不当,或有致癌风险

事实上,蚝油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有机酸、淀粉等等,开盖之后,如果长时间存放在室温下,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增加变质腐败的风险。尤其是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霉变。

发霉的食物可能产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强致癌剂,毒性抵得上砒霜的68倍,摄入1毫克就达到了致癌剂量。而且黄曲霉素难以用高温杀死,至少要到280℃才会发生裂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博士刘晶晶建议,蚝油要放在冰箱0~4℃冷藏。特别是,有人喜欢买蚝油按压泵,建议检查一下瓶口以及平时难注意到的地方,有没有发霉长毛,一旦发霉了就别再吃了。

三、这2类调料也需要冷藏保存,你知道吗?

没想到耗油不冷藏存放,还存在这样的隐患。小妙提醒,这两种调味品开启之后,也应该放进冰箱冷藏。

1.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类

常见的沙拉酱、番茄酱、花生酱、辣椒酱等等,这类调味品油脂含量高,存放时容易发生脂肪氧化,产生哈喇味。

而且储存的时间越长或者存放的温度越高,发生非酶褐变的程度越严重。这不仅仅影响食品中的营养品质和风味,而且还可能发生霉变,从而影响健康。

2.发酵类

腐乳、豆豉、豆酱、鱼露等调味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加入了菌种,保持生物活性。如果开盖之后常温储存,其中的微生物呈几何倍的速度繁殖,更容易导致变质。

四、厨房里的这3种调味品,都不致癌

除了“蚝油致癌说”,“大蒜致癌”、“味精致癌”“酱油致癌”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致癌话题。也有不少人担忧,再也不敢吃这些调味品,那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今天一次性解释清楚。

1、大蒜

大蒜背上致癌的黑锅,主要是因为民间流传,用大蒜炝锅,会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2A级致癌物丙烯酰胺。

其实,2A级致癌物指的是动物实验致癌性证据充分,而对人类的致癌性还缺少一些证据,如果长期高剂量的摄入,可能增加患癌几率。

但不讲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就大蒜炝锅之后产生的丙烯酰胺的量,远远达不到致癌的值。世卫组织确定的致癌 *** 值是一个成年人,短期之内大概要吃掉32.7公斤大蒜,所以日常吃大蒜,根本不用担心致癌的风险。

2、味精

大众对于味精的误解还是挺深的,首先味精不是化学物质合成的。

味精是在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上进行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得到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前文我们已经知道,谷氨酸钠在高温下生成的焦谷氨酸钠并不会致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而且国际上也经过了多次评估,并没有发现任何味精致癌的依据。美国FDA认为,在日常的使用量和使用 *** 下,长期食用味精不会产生任何障碍。

3、酱油

关于酱油致癌的说法,一方面是认为酱油生吃会致癌,一方面是认为没有在瓶身标志代码的酱油会致癌。

首先,酱油里会添加焦糖色素,其含有的4-甲基咪唑不是致癌物,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含有4-甲基咪唑。焦糖色素是我国合法的添加剂,有严格的使用标准,只要一般不超过200毫克/千克,毒性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正规生产的酱油,正常食用无害。

那是不是瓶身没有代码GB18186,就是勾兑酱油,会导致肝癌呢?

GB18186是我国酿造酱油的国标,除此之外,SB10336是符合行业标准的配制酱油,DB开头的代码是符合地方标准以及Q开头的符合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只要合法,已经备案,就可以标注,也可以放心购买食用。

大家要学会识别生活中的谣言,不仅耗油不致癌,大蒜、酱油、味精等调味品也很安全,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都可以放心食用。#知识创作人第八季##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园园.大蒜炝锅产生丙烯酰胺致癌?.医食参考,2018:16-17.

<2>中国调味品协会发表声明酱油含致癌物报道不实.食品与生活,2017:4-4.

<3>《吃蚝油会致癌?如何辨真假?不管啥品牌,只要瓶身没这2个字,都是假的》.科普中国.2022-05-28

<4>《味精吃多了会致癌?鸡精比味精更好?一篇全都告诉你》.科普中国 .2021-04-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豆腐乳、臭豆腐、豆豉会致癌?答案令人震惊,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一种食物可以有许多种做法和吃法。比如豆子,人们可以把它磨成粉、打成浆后做成豆腐,从豆腐还能变成大多数人都喜爱的豆腐乳和臭豆腐。

但是,豆腐乳、臭豆腐、豆豉……这么多变了味儿的发酵豆制品,好吃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会“致癌”、“不健康”。


那么,这些豆制品到底是人间至味,还是问题食品呢?

豆腐乳

豆腐乳是由豆腐经过特定霉菌发酵后,再用盐和各式香料腌渍制成的发酵豆制品。无论是与奶酪还是其原材料大豆相比,豆腐乳在营养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防癌抗氧化

大豆经发酵成腐乳后,其中的大豆异黄酮活性增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防止脂质过氧化,对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2、B族维生素增加

豆腐乳可是素食者补充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腐乳含有的维生素B1、尼克酸高于一般食品,具有预防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3、蛋白质利用率提高

豆腐做成腐乳后会产生很多小分子肽及游离氨基酸,使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4、降低胆固醇

豆腐乳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实验表明,豆腐乳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比高胆固醇的奶酪更有益于健康。

豆腐乳含有有益的食用菌,有“大豆奶酪”、“中国奶酪”的美誉,适量食用腐乳,好处多多!

需要注意的是,豆腐乳有个大缺点:咸!钠多!

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以及胃肠道溃疡患者要少吃,以免加重病情;一般人群宜取少量腐乳或低盐腐乳制汁后再入菜。

臭豆腐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没有营养?

臭豆腐是粪水、化学制剂泡出来的?

有传言说“臭卤水”就是“粪水”和“化学制剂”,吃了有害健康。这当然不是真的!

火遍全国的路边小吃“臭豆腐”,是把豆腐泡在“臭卤水”中发酵而成。

臭豆腐按照工艺可分为发酵和非发酵两种。

发酵的是在豆腐基础上发酵而成,臭味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如(霉菌或者乳酸菌)发酵蛋白质产生的硫化物、吲哚、部分有臭味儿的氨基酸。

非发酵的臭味则来源于臭卤水。臭卤水主要是以苋菜、芥菜或其他蔬菜为基底,再加上豆腐干所含的蛋白质,因而造成了一个稳定的乳酸菌发酵环境。

现代化生产的“臭卤水”是有微生物和品质监控的,安全性比较有保证。

不过,对于没有卫生意识的小作坊或不法商贩,臭卤水中存在致病微生物,或者偷偷使用违规添加剂调个味儿,也是很有可能的。

臭豆腐到底有没有营养?

豆腐中蛋白质分解后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具有鲜美的滋味儿,所以吃起来会很香。那么,臭豆腐有没有营养呢?

豆腐的各种营养成分在做成臭豆腐之后,几乎没有损失,相反会有所提高,比如蛋白质变成更容易被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而且味道更加鲜美。

大豆中的异黄酮经过发酵变成游离形式,更有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发挥作用。

臭豆腐经过发酵之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又产生酵母的物质,所以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

研究发现,臭豆腐中还富含植物性乳酸菌,而这些菌有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不过,台湾马偕医院营养师赵强提醒,吃臭豆腐适量就好,油炸臭豆腐对心血管病人可不是很友好。

豆豉

“溶栓之一豆”,老人的黄金豆

豆豉是用黑豆或黄豆作原料,经过一番洗净、蒸煮、冷却后放入缸中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的,按加盐与否分成咸淡两种。

生活中,豆豉已经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调味品和菜品。豆豉对于老年人好处多多,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

实验证明,豆豉的营养几乎与牛肉相当,豆豉含蛋白质为393%而牛肉为22.7%,脂肪含量豆豉为8.2%,牛肉为4.9%,最重要的是它对血栓的作用。

日本医学家发现,中国人用黑豆制成的豆鼓,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更使人惊奇的是,豆豉所含的细菌能产生大量维生素B和抗生素。因此他们认为老年人多吃豆豉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形成。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总之,吃豆豉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很有效果。

防冠心病、抗癌

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有良好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钼的含量是小麦的50倍,硒的含量比高硒食物大蒜、元葱还高,而钼和硒两种元素虽然不能治疗癌症,但是都具有极强的抗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豆豉再好,也不能多吃,每日以50克内为宜。

而且豆豉加工中会加入很多盐分,所以如菜肴中已加入豆豉,则应减少烹调用盐量,以免摄入盐分过多,从而降低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看完后你明白了吧?其实这些东西只要适量吃,是没有问题的~~

秋冬季节正是做豆腐乳的好时候,这个超好吃的自制麻辣豆腐乳秘方,喜欢吃豆腐乳的你,拿去不谢!

自制麻辣豆腐乳


食材:卤水老豆腐500g、二荆条辣椒面25g、朝天椒辣椒面15g、花椒面5g、盐25g、醪糟50g、高度白酒、10ml、菜籽油适量。

之一步:卤水老豆腐切小块后放入蒸笼里上锅蒸5分钟左右,放凉备用。

第二步: *** 调味粉,将朝天椒辣椒面、二荆条辣椒面、花椒面和盐混合,搅匀备用。

第三步:取另一只碗倒入高度白酒,加入醪糟拌匀。

第四步:将晾凉的豆腐块逐个在醪糟汁里过一遍,保证每面都沾上醪糟汁;再放到调味碗里让豆腐均匀地裹上一层调味粉。

第五步:将裹好的豆腐整齐地码放在玻璃罐中,把剩余的辣椒面和醪糟汁倒在豆腐上,最后倒入菜籽油,没过豆腐块以隔绝空气。将豆腐乳放在15摄氏度左右室温的地方发酵,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以上动图来源:美食台

小贴士

1、装豆腐乳的容器一定要选用玻璃或陶瓷器皿。

2、做豆腐乳的温度更好是在5-2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太高就会发酵太快,太低的话豆腐乳就不会发酵,夏天的话更好是放冰箱冷藏存放。

3、正常发酵的豆腐乳菜籽油表面会形成细细的小气泡,气泡太大则说明发酵太快,豆腐乳容易变质;没有气泡说明发酵失败。

豆腐乳、臭豆腐、豆豉会致癌?答案令人震惊,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一种食物可以有许多种做法和吃法。

比如豆子,

人们可以把它磨成粉、打成浆后做成豆腐,

从豆腐还能变成大多数人都喜爱的豆腐乳和臭豆腐。

但是,

豆腐乳、臭豆腐、豆豉……这么多变了味儿的发酵豆制品,

好吃的同时,

也有很多小伙伴担心会“致癌”“不健康”。

这些豆制品到底是人间至味,还是问题食品呢?

一起和波仔来了解一下吧~

豆腐乳

豆腐乳是由豆腐经过特定霉菌发酵后,

再用盐和各式香料腌渍制成的发酵豆制品。

无论是与奶酪还是其原材料大豆相比,

豆腐乳在营养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防癌抗氧化

大豆经发酵成腐乳后,其中的大豆异黄酮活性增加,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防止脂质过氧化,

对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2.B族维生素增加

豆腐乳可是素食者补充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

腐乳含有的维生素B1、尼克酸高于一般食品,

具有预防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3.蛋白质利用率提高

豆腐做成腐乳后会产生很多小分子肽及游离氨基酸,

使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4.降低胆固醇

豆腐乳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

实验表明,豆腐乳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比高胆固醇的奶酪更有益于健康。




豆腐乳含有有益的食用菌,

有“大豆奶酪”“中国奶酪”的美誉,

适量食用腐乳,好处多多!

需要注意的是,豆腐乳有个大缺点:咸!钠多!

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

以及胃肠道溃疡患者要少吃,

以免加重病情;

一般人群宜取少量腐乳或低盐腐乳制汁后再入菜。


臭豆腐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没有营养?

  • 臭豆腐是粪水、化学制剂泡出来的?

有传言说“臭卤水”就是“粪水”和“化学制剂”,

吃了有害健康。

这当然不是真的!

火遍全国的路边小吃“臭豆腐”,

是把豆腐泡在“臭卤水”中发酵而成。



臭豆腐按照工艺可分为发酵和非发酵两种。

发酵的是在豆腐基础上发酵而成,

臭味主要来源于

微生物(霉菌或者乳酸菌)发酵蛋白质

产生的硫化物、吲哚、部分有臭味的氨基酸。

非发酵的臭味则来源于臭卤水。

臭卤水主要是以苋菜、芥菜或其他蔬菜为基底,

再加上豆腐干所含的蛋白质,

因而造成了一个稳定的乳酸菌发酵环境。

现代化生产的“臭卤水”是有微生物和品质监控的,

安全性比较有保证。

不过,对于没有卫生意识的小作坊或不法商贩,

臭卤水中存在致病微生物,

或者偷偷使用违规添加剂调个味,

也是很有可能的。


  • 臭豆腐到底有没有营养?

豆腐中蛋白质分解后产生氨基酸,

而氨基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具有鲜美的滋味,所以吃起来会很香。

那么,臭豆腐有没有营养呢?

豆腐的各种营养成分在做成臭豆腐之后,

几乎没有损失,相反会有所提高,

比如蛋白质变成更容易被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

而且味道更加鲜美。

大豆中的异黄酮经过发酵变成游离形式,

更有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发挥作用。



臭豆腐经过发酵之后,

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又产生酵母的物质,

所以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

研究发现,

臭豆腐中还富含植物性乳酸菌,

而这些菌有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不过,台湾马偕医院营养师赵强提醒,

吃臭豆腐适量就好,

油炸臭豆腐对心血管病人可不是很友好。



  • 豆豉

“溶栓之一豆”,老人的黄金豆

豆豉是用黑豆或黄豆作原料,

经过一番洗净、蒸煮、冷却后

放入缸中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的

按加盐与否分成咸淡两种。

生活中,豆豉已经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调味品和菜品。

豆豉对于老年人好处多多,

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

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




实验证明,豆豉的营养几乎与牛肉相当,

豆豉含蛋白质为39.3%而牛肉为22.7%,

脂肪含量豆豉为8.2%,牛肉为4.9%。

最重要的是它对血栓的作用。

日本医学家发现,中国人用黑豆制成的豆鼓,

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

更使人惊奇的是,

豆豉所含的细菌能产生大量维生素B和抗生素。

因此他们认为老年人多吃豆豉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形成。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

能有效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总之,吃豆豉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很有效果。



  • 防冠心病、抗癌

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

有良好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钼的含量是小麦的50倍,

硒的含量比高硒食物大蒜、元葱还高,

而钼和硒两种元素虽然不能治疗癌症,

但是都具有极强的抗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豆豉再好,也不能多吃,

每日以50克内为宜。

而且豆豉加工中会加入很多盐分,

所以如菜肴中已加入豆豉,

则应减少烹调用盐量,

以免摄入盐分过多,

从而降低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看完后你明白了吧?其实这些东西只要适量吃,是没有问题的~~

秋冬季节正是做豆腐乳的好时候,

这个超好吃的自制麻辣豆腐乳秘方,

波仔送给喜欢吃豆腐乳的你们~~

自制麻辣豆腐乳

食材:

卤水老豆腐500g、二荆条辣椒面25g、

朝天椒辣椒面15g、花椒面5g、

盐25g、醪糟50g、高度白酒10ml、菜籽油适量。

之一步:卤水老豆腐切小块后放入蒸笼里上锅蒸5分钟左右,放凉备用。


第二步: *** 调味粉,

将朝天椒辣椒面、二荆条辣椒面、花椒面和盐混合,搅匀备用。



第三步:取另一只碗倒入高度白酒,加入醪糟拌匀。


第四步:将晾凉的豆腐块逐个在醪糟汁里过一遍,

保证每面都沾上醪糟汁;

再放到调味碗里让豆腐均匀地裹上一层调味粉。



第五步:将裹好的豆腐整齐地码放在玻璃罐中,

把剩余的辣椒面和醪糟汁倒在豆腐上,

最后倒入菜籽油,

没过豆腐块以隔绝空气。

将豆腐乳放在15摄氏度左右室温的地方发酵,

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1.装豆腐乳的容器一定要选用玻璃或陶瓷器皿。

2.做豆腐乳的温度更好是在5-20摄氏度之间,

如果温度太高就会发酵太快,

太低的话豆腐乳就不会发酵,

夏天的话更好是放冰箱冷藏存放。

3.正常发酵的豆腐乳菜籽油表面会形成细细的小气泡,

气泡太大则说明发酵太快,

豆腐乳容易变质;

没有气泡说明发酵失败。

业务咨询请联系波仔:bozaigrt

家里有老人的注意!这些自制食物很危险,多人已中毒

细数去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一件至今还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

我们在痛心因此去世的一家9口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当时,一家9口聚餐,因为食用了自制的酸汤子导致9人全部抢救无效死亡。当我们的潜意识还停留在“食物中毒不就是上吐下泻”的时候,一碗酸汤子却要了9条人命,确实吓人。

而在痛心之余,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

也是在这件事之后,国家卫健委发出提醒,劝导大家不要自制酵米面类食物,如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还有南方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都很容易致病。

但提醒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大家中毒的速度,更主要的是,有些不在提醒范围内的食物,此刻潜藏着更大的风险。

2020年12月底,郑州的李女士及其家人出现呕吐、浑身颤抖、恶心等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医,幸好抢救及时才摆脱生命危险。

事后调查得知,原来李女士一家吃了自制的薯条,才出现食物中毒情况。

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虽说现在外面的食品安全问题很突出,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自制食品就绝对安全了!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危险的自制食品。

01.自制腌菜

腌菜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自制食品,毕竟腌好了之后好吃又方便,一般包括雪里蕻、咸肉和酸菜等。

自制腌菜更大的问题就是亚硝酸盐,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中毒事件。

而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一种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公认的 I 类致癌物,会引起食管癌、胃癌等。

另外,由于腌菜是自然发酵的,所以发酵过程不好控制,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杂菌污染。

在这些杂菌中,最常见的就是霉菌,部分霉菌又会产生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而这黄曲霉毒素我们说了很多遍,是一级致癌物!

因为在家庭条件下很难控制这些,所以建议大家食用腌制了20天以上的食物。

02.自制豆制品

自制豆制品很常见,而其中毒甚至致死的新闻也很常见。常见的自制豆制品有酱豆腐、纳豆、豆豉和腐乳等。

在自制豆制品过程中,更大的威胁是肉毒毒素,这是已知的化学和生物毒素中,毒性最为强烈的一种。

强烈到什么程度呢?最小致死量仅仅为 0.0000001 g。

所以,千万不要在家自制豆类发酵品,因为家里很难实现无菌条件。如果你真的想吃,建议你从外面正规渠道购买。

03.未熟透的豆浆

我们在煮豆浆的时候,看到豆浆沸腾了有很多泡沫浮上来,其实这是一种“假沸”现象,这个时候只有80℃左右。

如果豆浆没有经过充分沸腾,那么其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血球凝集素等内源性的生理活性成分便不会失去活性。这个时候食用就会中毒,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因此,煮豆浆时建议在95℃以上的高温下煮7分钟以上。如果使用豆浆机的话,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04.土榨花生油

这种油农村很常见,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睐。

因为花生的生长需要潮湿的土壤,这就为黄曲霉菌提供了滋生的便利。另外土榨的方式,也使得被污染的风险变得更高。

这个时候更大的风险就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多厉害,这里就不细说了。

所以,尽量还是买正规生产的食用油,尽量不要冒这个风险。

05.自制水果酵素

酵素最近几年很火,这也导致不少人开始在家里自制起来。

但你不知道,水果表面的微生物除了酵母菌和乳酸菌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有害微生物。再加上 *** 过程不够谨慎,就很容易在发酵过程中让杂菌生长。这个时候酵素可不会起到瘦身的效果,反而还会危害到你的健康。

06.自制葡萄酒

除了葡萄酒,很多人还喜欢在家里自制各种酒。事实上,这些自制的酒在发酵时会产生甲醇

由于条件限制,在家里自制很难实现杀菌消毒和去除甲醇,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甲醇超标的现象。甲醇中毒的危害不容小觑,轻者失明,重者丧命

自制葡萄酒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容易引发爆炸。之前就有网友模拟了自制葡萄酒爆炸的现场,3.5mm的玻璃就在这一瞬间被冲出来的葡萄酒给击碎了,威力有多大看得出来吧?

如果自己和家人出现频繁呕吐、腹泻超过3天、腹绞痛或浑身无力和脱水等症状,极大可能是食物中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Dr.X说:

自制食品虽然趣味感十足,也很有成就感,但是在自制之前请你一定要知道其中含有的风险,不要把开心事弄成了悲伤事。为了安全,Dr.X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自制食品,去正规渠道购买!

标签: 豆豉 抗癌 致癌 还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