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鹭八宝粥几元一瓶,最新银鹭八宝粥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69 0
不足2年,银鹭为何离“巢”?

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 | 珍珍

头图 | 视觉中国

雀巢出售银鹭业务事件,自2019年10月被外媒报道“雀巢将以70亿元人民币价格出售徐福记以及银鹭的股权”后,历时1年近1个月时间终于尘埃落地。

11月25日,雀巢公司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银鹭花生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本次交易,包括银鹭食品集团位于福建、安徽、湖北、山东和四川的五家企业全部股权。交易双方同意对此次交易的财务条款不予以披露。该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接手方Food Wise有限公司正是由银鹭创始人陈清水家族控股。雀巢方面称之所以选择Food Wise有限公司接手,是因其能够确保平稳过渡的同时保证银鹭业务的长期成功。

简而言之,银鹭兜兜转转相当于又回到陈清水老板手中。2011年,雀巢以15亿元人民币收购厦门银鹭食品集团60%股份,在2018年雀巢完成对银鹭100%控股。

其实,在出售银鹭业务前,雀巢于今年8月底已经将其在中国大陆的水业务卖给青岛啤酒集团。

今年两次出售在中业务,雀巢到底怎么了?

雀巢的烦恼

2020 雀巢半年度显示,在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AOA)地区,雀巢业务有机增长率为-2.2%,实际内部增长率为-2.7%,定价贡献率为0.5%。AOA区的销售额下降8.5%,至101亿瑞士法郎。雀巢方面称,AOA出现负增长是因为在中国业务有机增长率出现两位数下降。

雀巢2020半年报

雀巢10月发布2020三季度报显示, AOA地区,雀巢实现收入152.51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 1120.19亿元),有机增长持平。雀巢指出:“中国的有机增长录得下降,实际内部增长和定价均为负数”。

雀巢2020 三季度报

无论是半年报还是三季度报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雀巢在中国业绩下滑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雀巢将表现不好的中国大陆水业务出售。此外就是银鹭。2019年雀巢财年报显示,中国银鹭花生牛奶及罐装八宝粥业务销量出现了下滑。从2013年的销售额达到111亿元下滑至2019年的50亿元(雀巢方面公布为7亿瑞士法郎)。

那时雀巢方面在财报中称,一方面银鹭在2019年下半年及重要销售档期中秋节表现未达预期,另一方面是行业竞争环境激烈所致,公司对银鹭的战略、产品组合以及业务计划进行了检视,并据此作了减值处理。

今年3月,雀巢聘请摩根大通帮助处理其中国子公司银鹭食品集团出售事宜,出售金额达到约10亿美元。同时,雀巢也在接触潜在的买家,包括中国本土食品饮料公司,达利食品、统一企业等。

4月,雀巢在一季报中披露,雀巢董事会已决定对在华银鹭花生牛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业务进行战略性审视,包括出售的可能性,目的是确保银鹭业务的长期增长和成功。

其实银鹭业务业绩下滑,在2016年就已经有所征兆。2016年,雀巢集团在业绩报中指出,银鹭食品业绩在2016年经历了两位数下降,拖累了雀巢集团业绩的增长。但在这种情况下,雀巢高层仍对银鹭充满信心。

据新经销报道,雀巢高层对本土品牌银鹭,充分看好并且支持,2017年4月从后者合资伙伴处收购合资公司额外20%股份,又于2018年7月收购剩余20%股份,将银鹭全资持有。2018年7月,雀巢股东之一对冲基金Third Point的掌控者、华尔街激进投资者Daniel Loeb发布 *** 要求雀巢在剥离业务上要“更大胆”,点名表示应该剥离银鹭。

妙投快消品分析员分析,雀巢卖掉银鹭业务,是一个正常的处理资产行为,因为该业务营收表现不及预期,业绩下滑。

银鹭八宝粥几元一瓶,最新银鹭八宝粥图片-第1张图片-

现在雀巢将银鹭业务出售,算是了却一桩烦心事。

雀巢方面称,该交易将使雀巢在中国更专注于关键领域:婴儿营养、糖果、咖啡、调味食品、乳制品和宠物护理等。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雀巢将保留其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业务,并在大中华区大部分区域进行分销。

银鹭为什么不好卖了?

相比于银鹭花生牛奶,银鹭罐装八宝粥应该是很多人的回忆,上学时来不及吃早餐,除牛奶外,银鹭八宝粥是很多学生和部分打工人的选择。而且银鹭花生牛奶和八宝粥也是过年走亲访友的好选择之一,尤其是在四五线城市及农村,现在依然盛行。只不过市面上越来越多仿制品,价格便宜,竞争激烈,银鹭优势慢慢变弱。

哇哈哈八宝粥也是银鹭八宝粥更大竞对。

虎嗅随机在2家零售商店查看,发现店内并没有陈列银鹭花生牛奶或八宝粥,问其原因,他们表示,现在这些商品都不好卖,像八宝粥,它其实相当于早餐类商品,现在的人吃早餐基本不买这些。

其中一位零售商老板向虎嗅称,自己以前其实是卖银鹭八宝粥的,但真的不好卖,后来剩下两瓶都过期了,就扔了,之后就没进货了。

不过,虎嗅在超市中看到陈列着的银鹭产品——八宝粥和花生牛奶。

虎嗅拍摄

在超市,虎嗅也随机采访了2位消费者,询问他们对银鹭产品的需求与看法。他们向虎嗅表示,八宝粥不怎么买,自己在家就可以做了。可能外出旅游之类的会买几瓶,像年轻人可能会比较多的买这个,省事。平时不爱喝这个,花生牛奶也不爱。走亲戚也不买这个。

妙投快消品分析员表示,银鹭花生牛奶和八宝粥属于快消品,快消品很容易受到消费者偏好影响,同时也很忌讳品牌老化,银鹭产品虽然专一,但创新力不够,消费者口味会发生变化,而且新的消费者口味、偏好也会有所不同。

现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饮品都有,银鹭做的品类确实太偏,投放渠道也比较传统,对新生代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此外,现在快消品市场的趋势是大单品往全品类走,产品单一,不利于规模的扩张。假如消费者不喝银鹭八宝粥或花生牛奶,那你永远得不到这个消费者。也就是说它的市场很难拓展,天花板太低,太细分的赛道,赛道都特别短。

该分析员说,这样的模式不是没有,是挺普遍的,典型的像恰恰瓜子、香飘飘,上市前的三只松鼠,它们都是典型的大单品逻辑,它们绝大部分营收都是来自同一种品类,不过,虽然它们是大单品,但是近年也在积极地尝试品牌年轻化,或是向全品类发展,营销理念也一直在换。

雀巢确认出售银鹭花生牛奶和八宝粥业务

新京报讯(记者 王子扬)11月25日,雀巢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银鹭花生牛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该交易包括银鹭食品集团位于福建、安徽、湖北、山东和四川的5家企业的全部股权,预计交易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据了解,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银鹭创始人陈清水家族控股。选择Food Wise接手银鹭,是因其能够确保平稳过渡的同时,保证银鹭业务的长期成功。银鹭品牌2019年的销售额为7亿瑞士法郎,交易双方同意对此次交易的财务条款不予以披露。

雀巢表示,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雀巢将保留其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业务,并在大中华区大部分区域进行分销。雀巢咖啡是推动雀巢战略增长的引擎,公司将进一步在中国所有渠道加强投资该品牌。

今年4月发布一季报时,雀巢就曾表示,将对银鹭花生牛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业务进行战略性审视,包括出售的可能性,目的是确保银鹭业务的长期增长和成功。据了解,银鹭将继续为雀巢加工生产雀巢即饮咖啡产品,并在中国一些省份分销该产品。银鹭将继续在雀巢的许可下生产和销售雀巢茶萃产品。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危卓

再战即食赛道,银鹭“离巢”欲重回百亿目标

被雀巢剥离后,银鹭再次将目光瞄准了即食粥赛道。4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银鹭推出即食粥系列新品顶粥道冻干粥。在业内人士看来,银鹭创始人从雀巢手中拿回银鹭后,在经销商会议上表示未来银鹭将重回百亿营收阵营。此次推出即食粥正是希望借助新品拓宽产品种类,以期实现百亿营收目标。不过,该品类门槛较低,容易被模仿,银鹭能否重回百亿营收阵营,还需要看创始团队如何去运营品牌。

加码即食粥

在与雀巢分手后,银鹭重新加码自己的老本行——“粥”。

4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银鹭推出一款冻干粥新品顶粥道。据悉,不同于以往罐装八宝粥,顶粥道采用杯装的包装形式,利用FD冻干技术,只需热水冲泡即可食用。

据银鹭官方旗舰店介绍,所谓的“FD冻干技术”主要分为冷冻、升华、干燥和加水即食四个步骤。即将烹饪的食物冷冻至-36℃,在真空的环境下,使食材中的水分直接升华,干燥保留食材的鲜香口感,复水后恢复食材的色、香、味、美。

在价格上,此次银鹭推出的冻干粥是普通即食粥的两倍。据悉,新品顶粥道有菌菇豚骨、一品海鲜、精炖牛肉三种口味。6杯活动价为41.8元,平均单杯在7元左右一杯,而开盖即食类银鹭八宝粥“好粥道”价格每瓶价格不到4元。对此,银鹭旗舰店 *** 回应,“原材料是两款粥价格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比如买肉肯定会比买菜贵”。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作为“食品黑科技”,冻干粥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尽可能保留完整的营养、风味以及口感;复水性极强,只要加些水,就能在数秒到数分钟内恢复成原本的状态;保存性好,可在常温下存放一年以上;重量极低,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等等。

事实上,这也是银鹭时隔2年再度加码即食粥赛道。在2019经销商大会上,银鹭推出了一款高端即食粥新品——“臻养粥”,产品于2019年1月全面铺市。彼时,有观点认为, “臻养粥”是银鹭在2019年布局高端即食粥的一枚重要棋子。

拓宽粥类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银鹭做粥30余年来,首次推出非“开盖即食类”粥品。

1985年创始于福建的银鹭食品集团是国内食品领域颇具知名度的品牌,代表产品有八宝粥、花生牛奶等。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银鹭在粥类产品也仅有三款,分别是即食类粥“好粥道”“臻养粥”和速食类粥“顶粥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鹭拓宽粥类新赛道背后与其多年业绩不振有关。在被雀巢“分手”后,银鹭终于重新回到创始人陈清水旗下,此时的银鹭亟待通过新品寻求业绩新增。

银鹭与雀巢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银鹭是雀巢即饮咖啡在中国的受委托加工方,到2011年4月,雀巢出手收购了银鹭6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2017和2018年分别追资拿下了银鹭100%的股权。

然而,在被雀巢收购期间,银鹭的业绩接连出现滑坡。数据显示,银鹭销售额在2013年达到111亿元的顶峰后,到2019年业绩直接腰斩,跌落至7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50.65亿元)。银鹭旗下的花生牛奶和八宝粥,均成为拖累业绩的业务。2020年4月,雀巢在财报中披露,银鹭2015年业绩出现下滑,2016年出现两位数下降,截至2019年银鹭花生牛奶和粥的销量继续下降。

2019年,雀巢对银鹭进行了减值处理,这是由于银鹭在2019年下半年的表现未达预期。当时,雀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说,银鹭在上一年为业绩带来了压力,主要是来自花生牛奶和粥品所在的品类。

“银鹭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产品创新迭代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速度。目前消费者对于即食类产品的需求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产品既要有品质,又要有品牌、场景,还要有一定的调性。”朱丹蓬称。

重回百亿待考

自银鹭回归其创始人手中,银鹭重新喊出了“百亿”目标。

在2021年银鹭食品集团经销商大会上,银鹭提出了未来重回百亿的目标。银鹭相关负责人表示,银鹭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粥品之一品牌,从2005年开始,银鹭用5年的时间超越了百亿的目标, 而“三大品类+四大战役”是银鹭2021年的关键词。

对于银鹭所指的“三大品类+四大战役”的具体内容,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银鹭,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不过,银鹭近年来推新动作不断,并看上了八宝粥和花生牛奶之外的领域。2020年底,银鹭推出了原味豆奶饮品;同年5月,银鹭推出了三款无糖即饮茶产品;2019年,银鹭还扩充产品线,之一次推出了植物饮料“十趣草堂”。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此前银鹭虽然凭借八宝粥和花生牛奶撑起了百亿营收,但随着消费升级以及诸多品牌加码这些领域,如今想要继续只靠八宝粥和花生牛奶,已经很难实现百亿目标。因此,扩充产品线则成为其最直接的选择。此外,银鹭虽然是创始团队接手,对品牌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如何对内部人员进行调整,也将决定着银鹭未来的发展走势。

朱丹蓬说,从银鹭这些年的产品线来看,其产品种类较少,在产品的升级上也过于“温水煮青蛙”。此次银鹭推出的冻干粥有一定的改变意识,但该品类门槛较低,容易被模仿,并不能形成银鹭的品牌“护城河”。未来何时能重回百亿营收,还需要看创始团队如何去运营品牌。北京商报记者钱瑜 白杨 王晓

八宝粥资深爱好者,推荐6种速食粥,货真价实,没时间熬粥要了解

八宝粥资深爱好者,推荐6种速食粥,货真价实,没时间熬粥要了解

原创2022-06-18 02:54·市井觅食记

小时候不喜欢喝家里熬的粥,但喜欢喝罐装的“速食粥”,可能小孩子更喜欢那种软糯香甜的口感吧。从最开始把银鹭八宝粥当成宝贵的零食,到上学以后带各种速食粥到学校里吃,也算是一个资深的八宝粥爱好者了。

分享6种货真价实,滋味上佳的速食粥品牌,堪称国货之光,喜欢喝粥的可以试试这些。

1、银鹭桂圆莲子八宝粥

银鹭桂圆莲子八宝粥是经典的老牌子,很多人之一次喝速食粥就是这种,采用桂圆、红豆、莲子、银耳、芸豆、花生、燕麦和糯米制成,这款八宝粥很符合国人的饮食偏好与养生观念,喝起来绵软香甜,营养和口感丝毫不输于现煮的八宝粥。

银鹭桂圆莲子八宝粥

¥42

购买


2、同福碗粥

同福碗粥在包装上与传统的八宝粥有所不同,没有沿用铁质罐装而是采用塑料碗装,这样的设计克服了传统罐装八宝粥,勺子短、不能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等多种不便的问题。吃的时候可以直接丢入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就可以了,同福粥喝起来比较清淡,有家里熬粥的味道。

同福碗粥十八宝粥

¥48

购买


3、泰奇八宝粥

广东人爱喝粥更会煲粥,而泰奇八宝粥就是产自广州,传承了老广靓粥的味道,选用湖南的湘莲、黑龙江的红豆、广西的桂圆、澳洲的大麦和小麦、江西的糯米、东北的绿豆以及东北的花生制成八宝粥。八宝粥喝起来软糯香醇,喝起来全是谷物的清香,主打零添加,是一款很健康的速食八宝粥。

泰奇八宝粥

¥23.6

购买


4、娃哈哈桂圆莲子营养八宝粥

娃哈哈饮品可谓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成长,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记得小时候过年去走亲戚,能提上一箱娃哈哈八宝粥是很有面子的事情。现在娃哈哈八宝粥依然采用老式经典的包装,印着食材丰富的八宝粥和经典小胖孩,朴素又不失大气。

娃哈哈桂圆莲子营养八宝粥推出了280和360克两种重量的包装,如果饭量比较小的朋友可以买小罐包装,不用担心吃不完会浪费,如果饭量较大则可选择360克的,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娃哈哈桂圆莲子营养八宝粥所附赠的勺子会略高于八宝粥罐子,这样也不用再担心八宝粥吃到最后勺子舀不到底部的粥。

娃哈哈桂圆莲子八宝粥

¥38.8

购买


5、五芳斋速食杂粮粥

五芳斋可谓是打造米制品的中华老字号,很多人只知道五芳斋的粽子很有名,却不知道五芳斋还推出了速食杂粮粥,有紫薯黑米粥、红豆薏米粥、黑糖小米粥、燕窝银耳粥、绿豆百合粥等多种口味,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口味。

五芳斋速食杂粮粥采用了杯装的包装,与以往的速食粥赠送的勺子不同,五芳斋的五谷杂粮粥附带的是吸管,即使赶时间拿上一杯在上班的路上喝,只需要一只手端着喝即可。

6、盛耳炖炖好速食粥

盛耳炖炖好速食粥对于喜食咸粥的人来说就是福音,主打咸味粥品,有排骨菌菇粥、私房牛肉粥、皮蛋瘦粥、海鲜艇仔粥、香菇鸡肉粥多种口味可供选择。用料也很实在,像皮蛋瘦肉粥里是肉眼可见的瘦肉和皮蛋,鸡肉香菇粥中有大块的鸡肉和香菇等,味道和颜值双在线。

盛耳炖炖好速食粥想吃的时候用开水冲泡5分钟就可以了,即使早上的时间再匆忙 ,有了盛耳炖炖好速食粥,在清晨也能喝到一碗好喝营养、称心的咸粥,真是懒人的福音。

盛耳炖炖好速食粥组合

¥19.9

购买


——老井说——

很多地方都有清晨喝粥的习惯,熬煮一锅软糯绵密的粥品很费时间,少则需要1个小时多则要熬制2个小时以上,但是早上人们要上班、上学,时间本来就很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熬粥,囤一些速食粥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许身雀巢九年后银鹭飞回娘家:创始人再接盘花生奶和八宝粥业务

每经记者:李诗琪 每经编辑:梁枭

雀巢和银鹭都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快消品牌——前者是国内咖啡市场的重要玩家,后者则是生长于本土的食品厂商。2011年,双方一度牵手,雀巢公司以15亿元收购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份,并在此后增持直至对其全资控股。

但九年后,雀巢公司于今日(11月25日)宣布,出售银鹭花生牛奶和八宝粥业务。而作为本次交易的一部分,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业务却得到卖方保留。

雀巢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雀巢董事会相信,对其进行战略审视,以获得下一步增长正当其时。而在未来,雀巢将在中国更专注于婴儿营养、糖果、咖啡、调味食品、乳制品和宠物护理等关键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将银鹭食品控股权 *** 给雀巢的几年间,银鹭品牌创始人陈清水曾长期负责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此次雀巢决定变卖银鹭旗下的相关业务,接盘方同样指向了陈清水家族控股的企业。雀巢公司对此补充称,选择陈清水方面接手银鹭,是因其能够确保平稳过渡,同时保证银鹭业务的长期发展。

雀巢出售银鹭食品相关业务,创始人又接回

根据雀巢公司对外发布的交易公告,其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银鹭花生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该交易标的包括银鹭食品集团位于福建、安徽、湖北、山东和四川的五家企业的全部股权,交易双方同意对此次交易的财务条款不予以披露。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银鹭创始人陈清水家族控股。

银鹭食品官网显示,公司当前产品业务主要包括蛋白饮品、以八宝粥为代表的食品点心、雀巢即饮咖啡和其他即饮饮品。而在业务取舍上,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业务则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获得了雀巢方面的保留,并在大中华区大部分区域进行分销。

超市货架上售卖的速溶咖啡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诗琪 摄

记者梳理发现,在9年前的收购之外,雀巢和银鹭两个品牌在更早便有代工业务的紧密往来,银鹭方面曾长期是“雀巢咖啡”即饮咖啡的重要代工商。

对于本次保留即饮咖啡业务的原因,雀巢称,咖啡业务是推动雀巢战略增长的引擎,公司将进一步在中国所有渠道加强投资该品牌。在本次交易后,银鹭方面也将继续为雀巢加工生产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产品,并在中国一些省份分销该产品。此外,银鹭还会继续在雀巢的许可下生产和销售雀巢茶萃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雀巢出售银鹭相关业务,业界早有议论,包括中粮、娃哈哈、统一在内的快消巨头都曾被传为接盘方。而兜兜转转之后,依旧是陈清水现身将相关业务“接回”。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曾将银鹭食品的控股权 *** ,但陈清水对品牌依然十分“长情”,并在收购交易后的几年间,长期担任合资公司高管,负责公司的发展管理。直至2016年,来自雀巢公司的崔伍迪替代陈清水担任合资公司总裁。而据中国网财经今年1月报道,来自中国本土的孙亦农正式接棒崔伍迪,成为银鹭食品的CEO。

对于上述交易,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一方面,雀巢把银鹭卖给创始人,有利于平稳过渡和双方下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雀巢依然需要银鹭的渠道进行分销。

雀巢中国业务重新定位

高管的频繁变动似乎暗示了雀巢对于银鹭食品业务发展的潜在焦虑,而雀巢近年来的业绩也受到银鹭食品拖累。

据雀巢此次披露,银鹭品牌在2019年的销售额为7亿瑞士法郎(约合50.51亿元人民币)。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在雀巢和银鹭联姻一年前的2010年,银鹭食品的销售额便已经达到54亿元人民币。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银鹭食品的业绩发展着实不尽如人意。

据《时代财经》此前报道,雀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曾直接对银鹭旗下本土品牌,如花生奶和八宝粥的销售评价为“令人失望”。此外,雀巢公司年报还多次“点名批评”银鹭的市场表现。

对于本次出售,雀巢方面回应称,其在过去对银鹭有着积极承诺,并对银鹭的业务发展进行了投资。但目前,雀巢董事会相信对其进行战略审视,以获得下一步增长正当其时。这是雀巢为在大中华区持续取得长期成功,同时实现银鹭业务整体价值而不断努力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银鹭业务的出售,雀巢公司还在今年8月对外公告,青岛啤酒将购买雀巢位于中国的水业务,包括本地品牌“大山”“云南山泉”,以及雀巢位于昆明、上海和天津的三家水业务工厂。而根据双方的许可协议,青岛啤酒方面还将在中国生产销售“雀巢优活”品牌。不过,雀巢方面继续保留了“巴黎水”“圣培露”“普娜”等水品牌。

不难发现,在近来的“卖卖卖”中,被雀巢剥离的标的似乎均定位在中低端市场,而出售这些资产也与雀巢近来的高端化策略直接相关。据雀巢方面回应,从市场细分来说,雀巢针对一定的需求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重新定位高端化。

而对于雀巢近期在中国市场接连变卖业务,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分析道,从2018年开始,雀巢的新CEO就开始持续进行战略调整,剥离非核心业务和盈利能力有限的业务。在市场、渠道、消费等都在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包括雀巢在内的食品企业都应该让新战略去适应消费端。而想要保持自身优势,则取决于企业敏锐的商业观察力和对未来市场的判断。

八宝粥的勺子为什么这么短?

喝八宝粥是不是曾经面临勺子太短够不到的尴尬境地?你最后是怎么解决的?笔者从这个问题,衍生了一些产品思考,和大家分享。

本篇内容来自朋友在深夜的灵魂发问,八宝粥的勺子为什么这么短?这个问题一出,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上篇正好讨论过类似问题:产品经理面试题: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之前高德总监面试被问到过一个题目:你见过哪些用户体验差的实体产品?当时并没有回答得很好,大抵还是平时得积累不够。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实体产品,都需要积极的去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

  • 为什么这么做?
  • 为什么不像我想到的那样做?
  •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因此,由于八宝粥勺子过短且明显短于瓶身,导致作为用户来说产品体验较差(在吃不到和弄脏手之间疯狂试探)因而引发了周日早上一系列的思考。

首先回答主要问题:八宝粥的勺子为什么这么短?

用用户场景需求框架来考虑的话,八宝粥的勺子主要有以下两个使用场景:一是折叠起来运输,一是到了消费者手中打开用于喝八宝粥。

使用场景一:运输

先讨论运输的场景。

虽然最终我们拿到八宝粥的时候只会考虑勺子好不好用,但事实上,运输场景也是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和你的钱包直接挂钩。刚好之前在得到上面听过贾伟老师的设计课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下图这个是宜家的一款杯子,虽然和普通的圆柱形马克杯相比稍显得有些不一样,且手柄靠上有点不方便拿的样子,但它用产品设计解决了很重要的成本问题。

(深谙设计之道的宜家——图片来自得到文稿)

因为每一个产品的售价不仅仅包含本身原材料的成本,还有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这款杯子上宽下窄可以一个套一个叠放,背身高度刚好严丝合缝装满集装箱,因此这个杯子将运输效率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提高的背后,物流成本降低了60%。

虽然看起来好像用户体验变差了,但是这样的设计仍然很受到市场的欢迎。这是因为用户体验可以拆分为产品可用性、易用性和好用性。

尽管修改了设计,但不影响最本质的产品可用性,它依旧是个能喝水的杯子,这是最核心的用户需求。因此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易用性和好用性(这个较为主观,因人而异);但由于售价大大降低,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依旧是不错的选择。

说完杯子,我们说回八宝粥。从运输成本角度来考虑,我们就很好解释这样的设计了。因为目前的产品设计是将勺子折叠隐藏进入瓶盖中,这样无疑能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毕竟产品的售价是实体产品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环。

虽然也有朋友找到了类似下图这种,勺子不是隐藏在瓶盖里,而是单独挂在了产品外侧的设计;但如我们之前讨论而言,挂在外侧的勺子一方面在运输过程容易脱落,另一方面由于其不规则的设计会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效率。

不过设计没有对错,只有是否贴合产品使用场景,如下图成箱售卖的话对于这部分的运输效率影响就不大了。

(可可爱爱的儿童八宝粥)

使用场景二:喝粥

对于用户而言,和产品真正接触到并产生碰撞的环节就是喝粥了。揭开盖子,展开勺子,然后发现勺子太短够不着。

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三个解决思路:

  1. 手长的人冒着弄脏手的风险伸进去喝粥;
  2. 选不了之一种的人倾斜瓶身使其缓缓流出;
  3. 精致女孩,我不喝了!

由于之一类人已经很好自己解决了问题,不需要产品的干涉;第三类严格来说已经不属于我们物美价廉的八宝粥的目标用户了,所以也暂时不讨论。

我们主要讨论下第二种使用场景。

由于八宝粥流动性较差,因此不像普通的水或者饮料,倾斜瓶身很大概率会有倒出来的风险。对于八宝粥而言,用户可以略微倾斜,使得粥与勺子的可接触面积增大,由原来的底面积增加至横截面面积,方便用户食用。

但虽然粥流动性不强,好歹也是液体,依旧面临着会流出来的危险,被泼一身粥是比被泼一身水更令人绝望的事情。水会干但粥是黏糊糊的,为了喝一口粥而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显然投入产出比过低,但不吃又会浪费。

进退两难……

那,咋办?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被贴心的商家解决了。

下图的这个八宝粥瓶口处有一圈边缘,既可以防止你在直接饮用的过程中被割伤,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粥溢出的风险。所以即使勺子短了点,但该补偿你的我们都补偿了,价格还这么便宜,还要啥自行车???

(我觉得八宝粥商家应该给我打钱!)

不过,既然说是为了把勺子折进去的话,又衍生了两个新的问题:

  1. 为什么不把瘦长型的八宝粥改成更矮,底面积更大的罐头型;
  2. 为什么勺子不能在原有基础上三折,而不是二折,毕竟如果三折的话能加长50%。

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 瘦长型的八宝粥是为了减少和空气接触的面积,防止食物变质,因此底面积更大会面临需要更多的添加剂以及产品会有更短的保质期的风险,因此不会为了让勺子更长而盲目改动产品设计。
  • 二折的勺子显然比三折的勺子更实用,一方面三折的勺子厚度更大,占用顶部较大空间,影响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三折的勺子有两个卡断口,对于卡口处的要求较高,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卡口不紧勺子弯折的风险。

这次的分享就是这样,有问题欢迎评论区多多交流~

作者:李涛,公众号:柠檬two

本文由@李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银鹭创始人重新掌权,但八宝粥已不再流行

失去控制权11年后,银鹭创始人家族终于又夺回了这一国民饮料的控制权。

从2020年11月25日,雀巢出售银鹭花生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到如今,历时九年,陈清水家族终于再次成为银鹭的实控人。

银鹭发展史

陈清水与其弟陈清渊于1987年注册“银鹭”商标,随后生产的银鹭八宝粥与花生牛奶成为热款。到2010年,银鹭年销售额高达54亿元,在全国有1300多家一级经销和6000多家二级经销。

这一业绩和成长性被雀巢看中。雀巢自21年收购其60%股权,再到17年、18年分别收购了银鹭20%股份,以巩固银鹭的控制权。从2018年6月起,银鹭正式变为外商独资企业。

然而随着国内饮料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银鹭在2013年达到高光时刻后,业绩开始一路下滑,2015年已经降低至百亿元以下。哪怕换掉董事长,甚至雀巢重新操盘后,银鹭依旧没有恢复活力。

产品老化,危机四伏

银鹭的衰落在卖场体现得特外直观。八宝粥产品几年前还是春节期间的礼品爆款,这一现象在村镇市场更为明显,但是在高线城市,罐装粥类产品已经老化,可替代的产品非常丰富,衰落趋势已不可逆转。哪怕银鹭通过微博、联名综艺节目等方式大力宣传银耳汤、银鹭气泡水等非主流产品,但这些产品似乎并没有出现爆款。

而一些获得融资的新品牌也开始在货架上和银鹭这样的传统品牌竞争。界面新闻发现,方便食品品牌“黄小猪”在永旺的货架上陈列了4款养生粥产品,产品中的马蹄、椰子、黑芝麻等元素成为其卖点,该品牌曾于2021年先后获得Pre-A轮、Pre-A+轮融资。

面对产品老、单一,再加上新品牌的冲击,中国的水饮江湖早已发生变化。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茶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 *** 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雀巢正寻求以逾10亿美元卖出徐福记和八宝粥品牌银鹭的控股权

*在多年试图扭转困境后,雀巢公司正在权衡围绕两个中国子公司的各种选项,包括将其出售。雀巢一直在研究其对徐福记和八宝粥品牌银鹭的所有权问题,正寻求以逾10亿美元卖出这两家公司中的控股权。

太突然!福建名企银鹭被外资100%收购 巅峰期年收入50亿!

“银鹭,爱的味道”

“银鹭花生牛奶,真材实料好滋味”

提起“银鹭”相信福建人都不陌生吧

海峡君更是从小喝着他们家花生牛奶长大的

但曾几何时,这个福建明星企业“银鹭”

在市场上好像没了声音

最近,却传来了新消息“换巢”了!

近日,全球食品饮料巨头雀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雀巢”)在对收购全时便利店的传闻进行辟谣时,意外曝出已全资收购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鹭食品”)的消息

在“企查查”上面

“银鹭食品”的资料显示

雀巢的持股比例为100%

“银鹭”是否真的已被

“雀巢”全资收购?

相关知情人士表明

并购确有其事

而且这一收购案其实早在

2018年6月就已尘埃落定

在这背后

银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银鹭集团成立于2000年11月22日,前身是福建厦门市同安区一家村办罐头厂,被雀巢并购前,年可生产各种食品饮料、罐头60万吨,是福建省更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是福建省、厦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约54亿元人民币。

银鹭八宝粥生产车间

之后更是“喜事连连”:

2002年,银鹭集团经国家农业部等8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03年,银鹭花生牛奶、牛奶花生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4年,银鹭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1年,银鹭工业园区产值突破100亿;

可以说银鹭集团成立的十几年来,一直都在茁壮成长。

2011年4月,雀巢公司在瑞士正式宣布,雀巢公司已经就获得银鹭食品集团60%股权签署了合资协议,银鹭公司董事长陈清渊将继续任新的合资公司领导,以后“银鹭”和“雀巢”两个品牌将共存发展,银鹭转身成为了中外合资企业。

“银鹭”国际运营中心总部

要知道银鹭2010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0亿

此后,雀巢公司又低调对“银鹭”进行了两次增持

一次于2017年4月,“雀巢”从“银鹭食品”的合资伙伴处收购了合资公司额外20%的股份;

最后一次就是2018年6月,“雀巢”再次收购了剩余的20%股份,至此“银鹭食品”为“雀巢”全资拥有。

“雀巢”最终成为“银鹭食品”的100%实际控制人及最终受益人。 根据注册信息,雀巢确实已经成为厦门银鹭食品集团的100%全资股东。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8年6月28日,银鹭食品由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企业。

尽管如此,但海峡君至今也忘不了当年银鹭温暖人心的广告词,“银鹭,爱的味道”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

“换巢”后的银鹭

似乎并没过得更好

2011年就“官宣”的这段“跨国恋”

也并不是那么的“美好”

带着“国际范”的银鹭活成了这幅“模样”

在最开始的几年,银鹭在雀巢的助力下发展的确实非常之快。

特别是在2013年的时候,银鹭的销售额达到了111亿元,这也是它最巅峰的时期,还记得当时过年回家会带银鹭八宝粥,走访亲友就送银鹭花生牛奶。

银鹭凭借着这两款爆品也一举成为了饮料行业的一匹黑马,然而这段辉煌的时光是如此的短暂。

在2013年之后银鹭业绩开始下滑,银鹭的销售额陷入了增长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品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一款产品不可能一直热销下去,随着安慕希、经典等饮料品牌的冲击,银鹭终究还是敌不过时代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被收购后,银鹭的业绩不断下滑,渠道也不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在雀巢集团此前公布的2016年业绩简报中指出,银鹭食品的业绩在2016年经历了两位数的下降,拖累了雀巢集团业绩的增长。之后,更有投资人因为嫌银鹭“拖后腿”,要求雀巢“卖掉银鹭”

“银鹭”终栖“雀巢”

但“银鹭”品牌不会改变!

如今

“雀巢”成功收购“银鹭”

已过去8个月有余,

消息却始终没有向外界公开

这一举动在知情人士看来,是折射着“雀巢”高层对本土老品牌“银鹭”的充分尊重、支持与看好。

并且,针对银鹭业绩问题,雀巢也早已给银鹭更换了新的管理层,海峡君翻阅银鹭官网发现,从2016年11月起官网新闻中的银鹭食品集团总裁已经变成崔伍迪,而之前这一职位由银鹭创始人之一的陈清水担任。

官网显示,陈清水已经卸任银鹭食品集团总裁

2018年初,“雀巢”也公开表示,中国市场的增长得益于“银鹭”业务的稳定,以及来自咖啡、冰淇淋和烹调食品的稳健贡献。特别突出地点明了“银鹭”的市场地位及稳定贡献。

“银鹭”的即饮三片罐咖啡生产线(来源:银鹭集团官网)

最关键的是“银鹭”

这个品牌不会改变

银鹭还是原来的银鹭

据相关管理层透露,根据目前的战略规划来看,被“雀巢”全资收购后的“银鹭”品牌将继续沿用,公司正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推陈出新,从产品研发、设计与包装上进一步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从目前100%控股来看,说明银鹭食品重启花生牛奶业务带来的增长,让雀巢看到了希望。”亮剑咨询公司董事长牛恩坤指出,全资收购银鹭或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节奏。此外,雀巢完全控股后,有助于克服原来水土不服的现象,进一步探索中国本土化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优质品牌资源,生产资源、供应链资源及营销资源也是吸引外资食品巨鳄“雀巢”的“银鹭卖点”。

本土农产企业

为何难逃被并购的命运

其实,除了银鹭被雀巢收购外,在福建还有一些本土农产企业也难逃并购的命运:

2013年年初,康达尔股份以4833万元正式全资收购了厦门圆香黑猪肉,成为当年,厦门、福建乃至中国农牧食品行业的首例并购案。

2015年4月,可口可乐中国宣布,计划以4亿美元的现金全资收购厦门粗粮王饮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外国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争夺市场。而国内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必然要寻找出路,出售股权获得国际巨头的支持,不失为一种选择,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本土农产企业走进并购行列。

来源:海峡网新媒体

综合自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导报

台海网、银鹭集团官网等

编辑:高珊

海峡君说

你觉得未来银鹭将会如何发展呢?

你对银鹭有着怎样的记忆呢?

来评论区告诉海峡君~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银鹭创始人从雀巢“拿回”花生牛奶和八宝粥业务

北京日报讯(记者 张钦)雀巢公司11月25日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银鹭花生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该交易包括银鹭食品集团位于福建、安徽、湖北、山东和四川的五家企业的全部股权。至此,雀巢出手银鹭终于尘埃落定。但交易双方同意对此次交易的财务条款不予以披露。据悉,此次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据悉,银鹭是雀巢在中国收购的本土品牌,2019年的销售额为7亿瑞士法郎。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银鹭创始人陈清水先生家族控股,这意味着银鹭重新回到创始人旗下。“选择Food Wise接手银鹭,是因其能够确保平稳过渡的同时保证银鹭业务的长期成功。”雀巢表示,该交易将使雀巢在中国更专注于关键领域:婴儿营养、糖果、咖啡、调味食品、乳制品和宠物护理等。公司得以利用强大的品牌优势、数字化能力和创新引擎推动业务增长。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雀巢将保留其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业务,并在大中华区大部分区域进行分销。雀巢咖啡是推动雀巢战略增长的引擎,公司将进一步在中国所有渠道加强投资该品牌。雀巢咖啡在中国的整体业务将由一个团队管理,借助协同效应加强能力,有助于推动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尽管易主,但银鹭将继续为雀巢加工生产雀巢咖啡即饮咖啡产品,并在中国一些省份分销该产品。银鹭并将继续在雀巢的许可下生产和销售雀巢茶萃产品。

雀巢还强调,大中华区为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2019年销售额近70亿瑞士法郎。过去五年,雀巢在大中华区的投资约为8亿瑞士法郎。

标签: 八宝粥 银鹭 最新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