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又叫做薏苡仁,是广东地区人们经常吃的食物,同时也是家庭熬粥的必备食材之一。尤其是小满后的天气比较炎热,又经常的出现下雨,如果在饮食上没有注意,还吃一些比较油腻的食物,就容易入侵湿气。而薏米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用以下这3种方式搭配,养生的效果还会更好。
薏米跟红豆搭配:祛湿
中医上认为,薏米有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另外,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薏米是上品,可治疗湿痹、健脾胃、利肠胃、消水肿之功效。”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祛湿食材,如果再搭配上红豆,红色是入心的代表,也就是说对于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除此以外,红豆也具有非常好的健肠胃、利水消肿的作用,两者互相搭配,对于祛湿那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了。在做法上大家只需要将适量的红豆以及薏米,提前浸泡一下,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烹饪的时间。
如果大家觉得粥的黏性不够,可以放入一些大米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选择。
薏米跟山药搭配:解乏
你有没有经常出现乏力的感觉,如果你有这种症状,在这里给你推荐一个很好的食材就是薏米山药粥。中医上认为,经常出现疲惫感、乏力感,跟机体当中的脾、肝、肾中某一个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而山药跟薏米结合,对于脾胃的健康,肝气的梳理,以及在养肾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帮助。从营养学的角度上来看,山药当中含有山药多聚糖,研究上发现,这种物质对于胃的粘膜保护会有很好的帮助。
薏米跟绿豆搭配:护脾胃
夏天人们喜欢吃一些比较新鲜的东西,如海鲜类,这个时候比较热门的小龙虾,但如果自己家里没有烹饪熟的话,里面的细菌没有完全消灭掉,就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 从而对脾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而绿豆跟薏米都是很好的祛湿食材,且对于脾胃还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经常便秘的人群就可以适量的去食用。但这里大家要注意是,薏米跟绿豆都是属于寒性的,如果体质比较虚弱或者是消化不良的人群,一定要少食用。
还有胃动力不足的人群,因为薏米和绿豆的膳食纤维比较丰富,虽然对于便秘的人群有了不小的帮助,但是对于经常腹泻的人群就不是一件好的事了,更好在煮的时候,时间比较长一些,少食用绿豆的皮,从而减少对肠胃的 *** ,带来不必要的一些麻烦。
各位朋友,你有湿气的一些表现吗?平时都会用哪些食材去应对呢?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流传于东汉的桂林一段历史故事,相传东汉时期,南方一带流行瘴气,患病的人手足麻木、下肢浮肿、进而发展全身肿胀,由于病多从下肢起,故中医称之为“脚气病”。
号称“伏波将军”的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率兵远征广西,平息南疆之乱。军中士卒都是北方人,染此病者颇多,仗也不能打。马援只好下令安营扎寨,请随军郎中诊治,可随军郎中从没治过这种病,眼看患病将士日益增多,马援便下令贴告示:“只要有人献方能治这种病,悬赏白银五百两。”,告示贴在大营门外,可是一天,二天,三天过去了没见有人来献方......
这可如何是好?
没错,用薏苡仁!
伏波将军用薏苡仁控制住了将士们的病情,南征大胜,将军凯旋。
至于将军因一车薏苡仁种子而含冤受谤,则是后话了,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我们今天先来聊聊,为什么薏苡仁有这种“神奇”的“本领”。
《本草新编》是这样描述薏苡仁的:“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那么,薏苡仁究竟是如何利湿的呢?
利湿之水液代谢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正常水液代谢紊乱是湿邪产生的原因之一。而湿邪所引发的某些症状,亦和水液代谢密切相关。
就拿比较常见的湿气重的相关表现来说:“头重如裹”是头皮及皮下肌肉或结缔组织中水液潴留的反映;“嗜睡困倦”是神经系统的水液增加,影响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过程;“舌体胖大”多与组织间隙水肿、淋巴或血液循环障碍、结缔组织增生等因素有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薏苡仁中的薏苡素和薏苡仁油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利湿之微生物
“潮湿的地方比较容易滋生微生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外界环境,也适用于身体内部。
在某些外界湿邪致病的过程中,微生物是发挥协同作用(帮凶)甚至是主导作用(主谋)的。
比如,研究发现,湿浊痰饮等阻滞中焦是胃肠道微生物感染的有利条件,当致病微生物“寄居”在胃肠黏膜表面的时候,会释放出细胞毒素、蛋白水解酶等一系列“炮弹”,从而使我们的胃肠道产生相关反应,比如腹泻。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薏苡仁在抗微生物方面,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研究表明,薏苡仁中的某些蛋白组分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对多种致病的细菌、真菌、酵母等都具有抗性,有助于帮助维护我们的胃肠道环境。
利湿之免疫功能
中医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十分强调正气(免疫力)对于邪气(异常水湿)的防御作用。
现代中医研究亦认为,湿邪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息息相关,且常互为因果。
首先,薏苡仁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次,研究发现,薏苡仁水提液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另外,薏苡仁水提液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也就是能帮助免疫部队提高“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效率,从而使部队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薏米祛湿效果强大 但要分体质食用
● 有的人容易出汗、烦热、口渴,爱喝凉水,手心脚心常常热烘烘的并且舌头偏红,这类人是偏“热性体质”的人。
● 有的人容易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爱喝温热的水、容易腰膝酸软,并且舌苔白腻,这类人是偏“寒性体质”的人。
所以,要想发挥好薏米的功效,还得好好分体质、按 *** 食用。
1、生薏米——适合热性体质
生薏米,即为未经炮制的薏米。其性味寒凉,适宜热性体质的人群食用。而本身就是偏寒性体质的人更好不要食用。
2、炒薏米——适合寒性体质
炒薏米,性温,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尤其对于湿气导致的腹泻、胀满的症状效果很好,适宜寒性体质的人群食用。
如果觉得将薏苡仁翻炒太麻烦,那不妨试试这款——炒薏苡仁。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精选来源于贵州黔西南的上好成熟种仁,包装小巧方便,关键是即食的哦。
小小一颗,像迷你版爆米花一样,但它却比爆米花健康多了,无添加,无硫熏,颗粒饱满,颗颗香脆~
薏苡仁能治疗扁平疣,是真的吗?
薏苡仁对皮肤确实有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
“疣”是一种很“墨迹”的皮肤疾病,比如扁平疣。
一旦脸上起了扁平疣,面部的皮肤就会变得“疙疙瘩瘩”,可能开始只是“几颗”,渐渐就会变成“几片”,让人很是烦躁。
其实,疣这种疾病,很多情况下是湿毒困住肌肤所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薏苡仁。比较常见的 *** 是,把炒薏苡仁研磨成粉,然后每日冲服,坚持服用,皮肤状态会有一定的改善。
脾虚泄泻水肿怎么办?
对于脾虚泄泻水肿的人来说,可以用炒薏苡仁煎汤。
如果寒湿较重可以适量添加几片生姜,如果湿热较重可以适量加一些绿豆,如果脾虚较为严重可以加一些山药。
风湿痹痛怎么办?
中医上认为,风寒湿邪都可以导致痹证。
薏苡仁除痹,除的是湿痹。比如,关节有沉重的感觉或肿大疼痛,或者湿邪侵犯筋脉后,筋脉痉挛疼痛。对于这一类的痹证,薏苡仁可帮助舒经脉。
所以,如果风湿痹痛,而又经脉挛急,或者肌肉麻木,可以用薏苡仁煮粥,常服食,有助于缓解此类疼痛。
薏苡仁和什么搭配比较好呢?
1
薏苡仁赤小豆汤
将30克左右的薏苡仁和20克左右的赤小豆放在一起熬煮后,当做饮品来喝。如果想喝甜的,可以适当加一点冰糖来调味。此汤对排除湿气也是很有好处的。
2
薏苡仁冬瓜汤
用30克左右的薏苡仁,加上冬瓜若干,再放一些瘦猪肉,煲汤喝。此汤是可以利水去湿的,尤其是在潮湿的 *** 天,喝一些这个汤是很有好处的。
声明: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本文涉及的处方请咨询医师后选用。
薏米有6种好处,长期坚持吃薏米的人,身体都不会太差!{"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38b06d0000bt96r96atkesau0eq3ag","duration":62.462,"width":848,"height":480,"file_size":6746274,"thumb":{"web_uri":"tos-cn-p-0000/c8f1a50e71834609a68c382a706d0613","width":636,"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62.462,"file_size":5706902,"w":848,"h":480},"normal":{"duration":62.462,"file_size":4314276,"w":636,"h":360},"ultra":{"duration":62.462,"file_size":5706902,"w":848,"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d44bba9064f81fb2668c111e1f650d22","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历来受到青睐推崇的薏米,确是调养治疾药食兼用的佳品薏苡仁又称苡仁、薏米、苡米等,因其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并可寓治于食,自古至今便被许多养生大家和文人墨客所赞誉。
历来备受青睐推崇
薏苡仁,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记载,谓之“久服轻身益气”,为药食两用之“粮药”上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及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疾病。
唐代《广济方》载:“薏苡仁饭:治冷气。用薏苡仁舂熟,炊为饭食或煮粥亦好,气味欲如麦饭乃佳。”另有,唐《食医心鉴》云:“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良”。
北宋文人苏轼曾以“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形容薏苡仁的价值,而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第5卷《粥谱说》中,将薏苡粥列入36种上品中,“调养治疾,二者兼可”。
南宋诗人陆游曾赋诗《薏苡》,盛赞薏苡仁“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他好以苡仁 *** 为薏米饭,喜观其如玉洁白,嗅其清香扑鼻,并在诗作《徂岁》中美言为“甑香炊薏米,泉洁煮芎苗”。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还具备降血压、降糖、抗炎、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
做法不同功效也不同
薏苡仁常用的炮制 *** 有麸炒、清炒、土炒及砂炒等。而家庭适用的只有清炒法,即不加辅料,小火炒至表面微黄。苡仁生用长于清利湿热,清炒后则健脾止泻之力增强。
现今,不少市民会选购薏仁作为杂粮,放入粥中同煮。具体的做法如下:
置薏苡仁100克于高压锅内兑水1000毫升,煮20分钟。离火减压,再掺入粳米,即大米50克,同时加开水500毫升,继续煮10-15分钟。这样煮出的粥使之保持了应有的形状与风味,达到烂而不腻、颗粒浓稠的目的。临服可调入白糖适量。此粥长于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临近盛夏,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很多人爱喝冰饮,或者长时间吹空调等,非常容易加重人体的湿气。这时我们可选用薏米粥为身体“除除湿”。那什么是湿气呢?中医里讲“湿重如裹”,湿气重一般表现为浑身疲乏无力、明明睡眠充足但仍旧精神不振、大便不成形且黏腻、食欲不佳等等。此类人群常久食用薏苡仁,祛湿效果颇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薏苡仁具有较好的利湿作用,若脾虚无湿,津液不足,常见口干、汗少、便秘者是不适宜服用的。薏苡仁性凉,虚寒体质的人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应酌情服食。此外,如需长期或大量食用苡仁,应先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在合理指导下食用。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李琴雯、刘会)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大米养生功效好?带你揭秘这4种米的营养功效米饭基本上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米饭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的维持我们身体的正常机能,而且还有非常不错的适配性,可以和任何的食物搭配在一起。除此之外,米饭里面还含有70%的淀粉,遇到水以后会很快的被溶解,有利于消化以及吸收。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大米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身体里面所需要的维生素,但是不同种类的大米对身体的好处也各不相同。
各种大米的功效是什么?
1、糯米可以养胃
糯米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元素以及钙元素和身体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也比其他的大米要高一些,在食用以后会产生比较高的热量,但是有暖胃驱寒的功效。而且糯米具有比较大的粘性,在我们的肠胃里面停留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如果食用不多的话,可以有效的缓解腹泻的情况,如果食用过量很容易造成小孩和老人出现消化不良。但糯米的升血糖指数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吃。
2、糙米减少腹胀
糙米里面的维生素以及脂肪含量比精米要高一些,并且含有比较丰富的锰元素,钾元素以及锌元素。糙米的外皮上浅黄色的米皮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肠胃蠕动有很好的帮助,可以有效的促进消化及吸收,还可以减少胀气以及便秘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糙米里面的血糖含量相对于白米要低一些,而且非常容易出现饱腹感,可以有效的控制饮食,比较适合正在减肥中的朋友们。
3、黑米维护血管健康
黑米里面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和大家都熟知的花青素,这些都是大米里面没有的元素,而且黑米里面的糖分含量也不是特别高,特别适合三高的人群。花青素可以有效的消除人们身体里面的自由基,延缓衰老的效果非常不错。并且黑米里面还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们身体的抵抗能力,具有保护血管的功效。
4、薏米除湿养颜
薏米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脂肪酸以及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非常不错的消炎抗氧化的效果。并且长期服用薏米的话还可以有效的排出身体里面的湿气,如果湿气长期存在于体内,很容易导致新陈代谢和分泌紊乱,造成皮肤暗沉以及痘痘形成。
通过本文详细介绍,大家已经基本了解哪些大米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的功效。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大米食用。
薏米炒熟和生的有什么区别 搭配什么祛湿更好中医认为,湿气困于人体时有“趋下”的特点,即人体下部更容易受其侵袭,容易损伤体内阳气,尤其是脾脏的阳气。湿气重的人常见头身困重、腹泻、大便粘腻不爽、四肢肿胀等问题。于是很多人都吃薏米祛湿!
薏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薏米分两种,一种是生薏米,一种是熟薏米。他们的功效都不同。
生 薏 米 功 效
《本草纲目》记载,生薏米味甘,性微寒,归肺脾经、大肠经,利水渗湿的功效最为显著,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炒 薏 米 功 效
炒薏米是取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药泡制 *** 里,还有一种是将药物与麦麸拌炒,即麸炒薏米。锅热后先撒入麦麸,用量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热到冒烟时,加入净薏米,炒至表面呈黄色鼓起时取出,筛去麦麸后放凉,略有香气。
此香气根据中药炒制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药材固有的香气,或鼓起、爆裂时为度。炒黄能缓和药的过偏之性,同时散发的香气,还有理气解郁的作用。
薏米跟赤小豆和芡实一起煮成粥,祛湿效果更好。
芡实
味甘涩、性平,可调整消耗的脾胃功用,补益脾胃,让它取得动力;另一方面,它能去掉体内湿气,让机体取得轻松感,消除疲倦。关于人体来说,芡实既给力,又加油,任何时节食用都很合适。
赤小豆
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 *** 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需要提醒的是,生的薏米寒凉,不能长期吃,另外,先把脾胃调理好了,祛湿就比较快哦!
雨水节气后,降雨增多,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感觉头重脚轻、身子不爽利、湿气缠身之类的症状。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还容易脾虚,甚至晚上睡眠质量下降,第二天起床乏力倦怠,精神差……
春天万物复苏,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此时应当着重健脾祛湿。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种食材,有“水中人参”“入春之一米”之称的芡实。它是春季调理脾胃、祛湿气的“一把好手!很适合春季吃~
芡实又名“鸡头米”,药食同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芡实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记录,将其列为上品。
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补中益气、滋补强壮之功效。
1.健脾胃
芡实是一种补脾功效特别出色的食材,它一来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二来能缓解因脾虚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
2.祛湿气
芡实具有补中益气、止泻、除湿祛湿等功效,尤其是跟茯苓、薏米搭配,祛湿功效翻倍;
3.补肾
芡实甘补涩收,主要适用于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小儿遗尿、老人夜尿多等情况,可帮助肾气固摄.
芡实可以称为“组合之王”,与不同食材搭配可以调理不同的健康问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三个好吃又养生的芡实美食。
山药芡实粥
【材料】:大米50克、山药50克、芡实30克。
【做法】:煮粥食用即可。
【作用】:山药健脾益肾、益气养阴,芡实益肾补精、健脾除湿。这两味药性味平和,既补先天脾又补后天肾,可以经常食用。
补肾豆浆
【材料】:核桃30克、芡实15克、茯苓30克、黑豆和黄豆适量。
【做法】:核桃、茯苓、芡实磨成粉,然后和事先浸泡的黑豆、黄豆放到豆浆机里打成豆浆。
【作用】: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
核桃中的分心木千万不要丢,用它泡水喝,也有补肾的作用。
【提示】:适合肾虚、精力不足、记性变差、头发变白容易脱落的人。
期颐饼
【材料】:鸡内金1份、芡实2份、面粉3份、白糖适量。
【做法】:首先把芡实淘水去浮皮,晒干后打粉;再把鸡内金打粉,用滚开的热水浸泡;约6小时后,把鸡内金水倒入芡实和白面中和面,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面团捏成很薄的小饼,烙成焦黄色即可。
芡实的作用广泛,但是以下三类人食用需要注意啦!
1、严重便秘的人
芡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质地比较紧密,吃后不易消化,便秘人群吃过多芡实容易增加肠胃消化负担,反而加重便秘情况。
2、糖尿病人群
芡实属于高淀粉食物,而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今日互动
考考大家有没有认真看:哪三类人群不宜食用芡实呢?
薏米这四大功效你一定要知道,但是这两类人群要少吃。你有没有为了祛湿喝过红豆薏米汤呢?在里面这个薏米,也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叫薏苡仁,那它有什么样的功效,哪些人不适合用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薏米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它可以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还可以除痹排脓。
我来看里面的几个关键的地方,首先之一个它的性是凉的,薏米虽然是米,但它是一个性凉之物。
第二个薏米的核心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经常说水湿内停,身体湿气重的,痰湿重的,觉得头脑昏沉,大便不成形,一伸舌头,舌头上全是牙齿印,吃的不多,但是肚子胖,这种痰湿过重,嗓子里面有痰的表现,这样的人群,食用薏米就有比较好的利水渗湿的作用。
它除了化湿还可以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朋友,可以多吃一点薏米,并且很多脾胃虚弱的朋友,大便容易不成形,甚至容易拉肚子,而这个薏米他就有健脾止泻的功效,所以对于脾虚腹泻,大便溏泄的朋友,实在是太合适了。
薏米还可以除痹,痹指的是风寒湿三邪夹合而致,侵犯我们的关节,经络,导致的筋骨疼痛,像有些人感觉腰特别的沉,特别的酸,腿也又沉又酸,有时候还会伴有肿,一伸舌头,舌头上全是齿痕,舌苔厚腻,感觉到身上昏沉,如果出现这样的表现,有可能是因为湿邪侵犯关节经络导致的,而薏米可以驱除关节中的湿邪导致的痹症,所以这个时候薏米就可以来帮忙了。
最后这个薏苡仁,他还可以治疗肠痈、肺痈的问题,肺痈比较类似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西医上的肺炎,肠痈比较类似阑尾炎,但是一定要注意,它不是一一对应的,并不是说这个薏仁可以治肺炎、阑尾炎,它只是在中医上可以搭配其他的药物来去治疗,像类似肺痈、肠痈这一类的病症。因为它可以清热消痈排脓,但是并不是薏仁自己就可以治,一定是搭配其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哪些人群不适合用呢?因为薏米有比较好的滑利之效,所以孕妇是不建议去应用薏米的。薏米性凉,如果你的脾胃特别虚寒,一吃凉的就肚子疼,拉肚子,肚子特别凉,那这个时候也是不建议去用薏米的,或者用薏米的时候不建议单用,你可以搭配一些其他偏温的食物或者药物一块来用。
雨水时节吃薏仁,健脾驱寒巧养生来源:人民健康网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反映雨量变化的节令,它表示从这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所以从雨水时节开始,天气将渐渐回暖,气温有所升高,同时降雨会渐渐增多。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同时在雨水节气之后,降雨会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春季养脾的重点在于:
避寒: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
饮食: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并且要注意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情志:保持心情愉快。怒易伤肝,思易伤脾。太激烈的情感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衡。
运动:在春季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作用。
药膳推荐:薏苡仁粥、牛奶薏仁汤
*** *** :薏苡仁和粳米熬煮成粥后食用,或者牛奶加热后,放入薏苡仁粉搅匀后食用。
药膳解析:这两道药膳中主要用到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就是薏苡仁。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
如果家中没有薏苡仁,也可以用常见的食材来达到相同的作用,比如:山药、小米、莲子、苋实等食物,均有健脾的作用。而鲤鱼、赤小豆、荷叶、冬瓜等食物则有利湿的作用,根据个人口味,合理搭配,就可以达到养脾护胃,利湿驱寒的作用。
雨水时节,谨防倒春寒
雨水后,降雨量增多,很容易在气温渐渐回暖的时候,突然由于降雨而引起气温下降,也就是所谓的“倒春寒”。“倒春寒”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而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疫情期间,健脾防倒春寒也很重要
最近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期,很多居家隔离或者长期在家待着的人群会出现恶心、乏力的症状,这个时候虽然也要讲究营养搭配、膳食均衡,但也要注意养护脾胃,这样才能让营养物质更好的消化吸收。另外,注意保暖,防止因受寒导致发热,引起恐慌情绪。
所以这里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的减少衣物。养护脾胃、防寒保暖,让我们健康的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魏帼
审核/郭蓉娟、柏立群、曹建春、闫剑坤、刘芳
薏米对身体到底有什么作用?薏米以粒大、饱满、色白、完整、新鲜者为佳。薏米主要功能健脾渗湿,除痺止泻,清热排脓。主治脚气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泻泄、扁平疣、癌肿等。薏米具有以作用。
图片来源 ***
01 降血糖作用
薏米多糖能影响胰岛素后代谢,抑制肝糖原分解、肌糖原酵解和糖质异生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02 抗肿瘤作用
薏米酯、薏苡仁油、薏米总提取物都有抗肿瘤作用,对胃癌、肝癌、宫颈癌效果较好。
03 降压、抗血栓作用
薏米素能扩张外周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改善肺循环;薏米有一定的降压和抗动脉血栓形成和抗凝血作用。
图片来源 ***
04 诱导排卵功能
顽固性无排卵妇女,服米仁后能改善下丘脑功能,而诱发排卵。
05 其它
薏米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并有抗菌抗病毒和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薏米可起到保健作用,薏米粥,每日一剂,可用于扁平疣、癌肿。美容护发:长期服甪薏米可使皮肤润泽、白净、细腻,抑制黑色素生成,使头发乌润、光亮,促毛发生长,防止脱发。
图片来源 ***
生薏米偏寒凉,熟薏米可以自己动手炒,也可以去中药店买。共同点都是药性平和,擅长健脾止泻,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良药。不同的是炒薏米比生薏米的除湿效果好,健脾渗湿。
薏米最简单的食用 *** 是将炒过的薏米当茶泡水喝,或是将炒熟的薏米磨碎,每天喝薏仁粉,同红小豆煮粥也不错。特别注意的是津液不足者及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