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乌龙茶,铁观音乌龙茶是什么茶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6 0
品铁观音之乡的茶文化,国家博物馆展“凤鸣于溪”

福建泉州安溪,置县千年,山水灵秀,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中国乌龙茶之乡,也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澎湃新闻获悉,“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安溪历史文化首次以较大规模、较为系统丰富的展陈在京展示。此次展览将持续3个月,共有160余件(套)展品、100多幅图片集中亮相现场。

安溪茶山

“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展览现场

本次文化展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溪水流长”单元展出安溪历史影像、文物等资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茶韵香悠” 单元展出多个朝代、各类材质的安溪饮茶器具,介绍安溪更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并展现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制茶工艺;“藤姿铁艺” 单元甄选安溪藤铁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展出,是安溪工艺人精品的一次集体展示;“民俗乡情”单元则展示安溪极具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虔诚的民间信仰、闽南风格的特色建筑、悠扬婉转的戏曲乡音,传递浓浓的桑梓情深。

安溪茶山

安溪地处戴云山脉,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植被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据文献记载,安溪产茶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唐朝末期。唐末,兵部侍郎、翰林学士、著名诗人韩偓避乱入闽,在小溪场见到采茶姑娘边采茶叶、边唱茶歌的情景,留下了“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的诗句。始建于唐末的安溪名刹阆苑岩,历史上以产白茶(指的是茶树的一个品种,与现在的白茶“以 *** 工艺得名”不同)闻名,至今其岩宇大门还保留着创建之初的一副对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

安溪茶农晒青

1957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安溪县蓝田乡福鼎山首次发现野生茶树。之后,又在蓝田乡企山、剑斗镇水头拔山、官桥镇犀山及西坪、福前、祥华等地密林中发现野生古茶树群。其中,1961年在剑斗镇水头拔山发现的更大野生古茶树,树高6.5米,胸径0.58米,树幅3.2米,树龄达1200多年,堪称“千年稀世活化石”。这些野生古茶树的发现,更是安溪茶叶起始于唐代的实证。

“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展览现场

青釉褐斑鸡首双系壶(东晋)、青釉双耳盖罐(南朝),安溪县博物馆藏

明代在安溪植茶制茶日益发展的同时,当下人们所熟知的“乌龙茶”诞生了。关于乌龙茶的起源地,历来有闽南、闽北之争,莫衷一是。但在安溪人看来,乌龙茶的发源地为安溪无疑。乌龙茶采制技艺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一大革新,意义重大。除了乌龙茶的创制技艺,明代安溪茶农大约在崇祯年间(1628—1644年)发现了“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在茶叶种植技艺上是一次重大发现。

唐代 青釉五盅盘,厦门市博物馆藏

明末清初,乌龙茶半发酵 *** 工艺出现,安溪茶人生产出有别于绿茶和红茶的“青茶”。再加之茶叶外销市场的大量需求,安溪制茶业的发展进入繁盛期,并一直延续到同治、光绪年间。雍乾年间,安溪西坪人发现了铁观音茶树,从此开启了安溪茶产业的崭新时代。而后,安溪茶农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名茶铁观音,发明了铁观音 *** 技艺,又在明代发明的“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基础上,再创造出“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这些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茶史上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唐代 褐釉双系壶,安溪县博物馆藏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形似蜻蜓头,置于手心,沉重似铁,如同观音手掌,故名“铁观音”,素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的美誉。近年来,安溪大力弘扬茶文化,安溪茶业正延续海丝文化的历史情缘,成为一张茶香氤氲的中国文化名片。

铁观音

此外,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李光地行书王安石<张良>诗》《清水岩志》、民国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安溪期间开展考古发掘后辗转收藏在厦门市博物馆的出土文物等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诸多展品,基于泉州市博物馆《榕村雅集图》卷创作的多媒体动画、散发茶文化魅力的场景装置和茶席、透过现代技术“张口”诵读闽南方言诗的李光地画像等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也将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安溪藤铁工艺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之根,代表着乡土文化的认同。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联手地方为广大观众呈现的又一地域文化展,力图在国家博物馆这一国家更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透过展览让广大观众深度领略安溪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

展览将持续至9月中旬。

(本文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料、安溪县宣传部资料综合整理)

乌龙茶里,黄观音和铁观音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字这么像?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次在外面,喝一泡轻火黄观音。

刚亮出干茶,身旁就有人质疑。

“呀,这茶怎么这么绿?”

或许,喝惯中火以上火功的岩茶后,会不习惯轻火茶的绿。

但不是所有的岩茶,干茶条索颜色都是乌、褐、润的。

至少轻火茶并非如此。

轻火岩茶的火功不高,焙茶时干茶没有焙转色。

自然在干茶或叶底上看着都偏绿。

但这并不影响好茶的风味表达。

不论轻火中火,有了山场和工艺这两座靠山的黄观音,可谓岩茶圈内绩优股,风味能让人眼前一亮。

沸水注入,高扬茶香翩翩起舞。

哪怕还没喝入,光是闻香,就已经令人陶醉。

更不提将茶汤饮入口中了。

那股又香又滑茶汤,每喝一口,口腔内像是迎来一场花香雨,过喉难忘。

《2》

同样一件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情形很常见。

比如,乌龙茶的“绿”。

喝岩茶,有人因为偏见,嫌弃轻火茶的绿。

然而,换作铁观音后,也存在这样的偏激审美——干茶颜色选绿点好。

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举。

曾几何,很多外省客人看着一粒粒的、颜色绿绿的清香型铁观音。

下意识间,就以为铁观音是款绿茶。

谁曾想,喝了很多年茶后,才慢慢后知后觉。

原来铁观音是乌龙茶,是闽南乌龙茶的当家。

现如今,铁观音不是绿茶的拨乱反正,早已经大白于天下。

但仍旧有不少茶客保留了这样的选茶审美偏好。

认为在买铁观音时,干茶颜色绿一些的,才是上品。

很显然,这属于重外在,轻内质。

选茶时,可不能这么盲目下定论。

麻花还记得,传统风味的铁观音,干茶更接近褐绿。

用茶叶专业术语称,是蛙皮绿。

即青蛙皮肤的颜色,褐中透绿,能与背景色完美兼容。

上次在武夷山,从虎啸岩回程的那个傍晚,我们邂逅了不少小动物。

有在石阶上信步的白鹇。

快到入口的小池塘时,谁都没注意到,边上的石栏杆正蹲着一个青蛙。

见众人走过,它突然“呱”了一声,打破周围的平寂,吓人一大跳。

回到铁观音的话题,传统铁观音,干茶褐绿偏润,泡出来的茶汤金黄,略微泛一些绿色。

岩茶也好,铁观音也罢,买茶不能只看绿或者不绿。

拥有内在美,香气滋味出挑,才值得入手!

《3》

乌龙茶里,有不少茶名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比如,铁观音,金观音,黄观音。

任谁看去,都能清楚知道它们是一家。

其实它们是从属关系。

黄观音和金观音,都是铁观音的杂交选育后代。

岩茶圈内,最出名的新品种,非105黄观音莫属。

黄观音的培育,是选黄旦为母本,铁观音为父本。

当时,同时培育了一批幼苗。

按茶科所的育种习惯,给它们分别编上序号。

从101、102、103、104、105、106等,一路往下排列。

结果最后发现,编号105的苗子,持嫩性/抗虫害/抗旱/扦插繁殖力/香气特点等综合优势表现更佳。

所以,特意为其取上中文名,陆续推广起来。

有了黄观音这个成功先例后,后续又陆续培育出不少新品种。

比如,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培育出金观音、金牡丹。

考虑到茶树亦父亦母,既可当父本,又可当母本的天性,黄观音和金观音的血缘关系复杂。

概括来看,它们是异父异母的同胞兄弟。

到后来,将黄观音和黄旦杂交,又培育出了黄玫瑰。

黄玫瑰的茶香很独特,香气甜美,拥有岩茶圈内难得一见的玫瑰花香。

花香悠扬,尤为独到!

《4》

曾经,有茶友看了黄观音的身世介绍。

随后恍然大悟,如是感慨:

“原来黄观音是用铁观音杂交出来的,怪不得呢,我喝着怎么一股铁观音味?”

黄观音喝起来有铁观音味?

这番话,估计不少茶客会半信半疑。

黄观音作为铁观音的杂交后代,它们的确有相似之处。

最典型的,非花香馥郁莫属。

黄观音和铁观音,花香都很馥郁,香气表现力强。

岩茶里,黄观音的茶香如兰似桂,香气很多元。

从品种特点看,黄观音的香气更接近母本黄旦。

黄旦,原产闽南,也算是安溪树种。

特点是花香透天,香气有穿透力。

黄观音的香气,完美继承了黄旦的“透天香”。

但在香气风味上,黄观音的茶香似兰花、似栀子,也像多种甜花香的综合。

尤其是兰花香,层次丰富。

细辨之下,能感受到小苍兰、墨兰、春兰、野兰等阵阵幽香。

某种程度上,黄观音依旧延续了铁观音的“兰香”个性!

《5》

但在茶汤滋味上,黄观音、铁观音差别很大。

毕竟,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

重香气,发酵偏轻(尤其是清香型铁观音),火功不会太足。

而黄观音,主流上做岩茶偏多。

武夷岩茶里,黄观音的风味与铁观音相差很大。

干茶上,黄观音(岩茶)呈现条索形,颜色偏深,介于褐绿与深褐之间。

火功上,对岩茶而言,焙火必不可少。

黄观音的主流焙火,为了保住香气特色,火功不会焙太高。

以中轻火、中火居多。

汤色上,做青适中, 焙火适中的黄观音,茶汤颜色是橙黄透亮。

和铁观音相比,茶汤颜色要深许多。

香气上,和铁观音相比,黄观音在花香馥郁之余,更多了明显的火功香(焦糖香、烤坚果香等)。

茶味上,身为岩茶的黄观音,自然要追求“岩骨花香”这四个字。

若空有高香,汤感却很薄。

山场环境差,毫无“岩骨”特征的黄观音,在岩茶圈内也难登大雅之堂!

《6》

黄观音和铁观音,渊源不浅。

虽说在黄观音身上,流有铁观音的血脉。

但生于武夷山,按武夷岩茶加工方式制成的黄观音,更多会受岩茶的规矩约束,重水求香,才是茶味特点。

从铁观音到黄观音,不难看出乌龙茶在“入乡随俗”方面的适应性。

不过,将范围扩大来看。

黄观音和铁观音,它们都是适制乌龙茶的品种。

虽然近些年在工夫红茶里,有不少“乌龙红”冒头。

这类乌龙红茶的特点,在于采用高香乌龙茶品种的茶青鲜叶为原料。

经过红茶的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而成。

哪怕在做成红茶后,它们的茶香馥郁本性,依旧不减。

但按个人想法,黄观音还是做成岩茶,更能体现出它的香、水、韵特色!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黄观音,金牡丹,黄玫瑰都是高香的,所以武夷岩茶也都是高香的?

黄观音、梅占、奇兰,只是岩茶的杂交系,没有品饮价值?

这款老树黄观音,我们仨,喝了一下午,李麻花屡屡把它喝成肉桂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福建乌龙茶——感德正秋铁观音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山多平原少,古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没山没海则就全国游商勤劳肯干做卖买为生。改革开放后,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省的福建铁观音,靠着全国各地的福建游商而兴起。

相对于云南优越的地理资源条件,福建的茶更多则是靠茶人精耗细作,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不断的改造山丘的一个过程,铁观音就是千禧年前后普遍被大家所熟悉的一款茶品种,其中以西坪、祥华、感德、剑斗、龙涓五大产区的安溪铁观音尤为显著。

铁观音经历过大起,又从顶峰跌入低谷,目前的安溪铁观音茶人则更显得淡然,默默坚守着祖辈们传下来的传统技艺,以香为茗,汤色并不是大家追求的标准,甚至以无色但道道兰香入喉为佳茗。

今天推荐的感德正秋铁观音便是,每年铁观音的品质以秋茶(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更好,春茶次之,正秋便是这之间,沸水高冲,香入鼻腔,品茗则身心舒适,十道下来,口齿生津。

目前铁观音的价格十分的适合大众,备好一套功夫茶具,套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陈江河所言:“茶是好东西呀,吸天地精华,占尽五行八卦,你算算啊,金木水火土,没有一样它没占的。但是呢,它也受尽人间煎熬,风吹日晒雨淋,最后被铁锅炒被开水泡,这才能泡出它自己的香气来。”他所言所泡的正是铁观音。

铁观音乌龙茶的多样性,你知道几个?

原创 | 义芳君说茶

01

作为曾经引领中国茶界十多年的标杆性品类,铁观音乌龙茶以其独具特色的“兰花香、观音韵”引得无数喝茶人竞折腰,一时风光无二。

但太阳有东升西落,海岸线有潮起潮落,如今铁观音乌龙茶这股洪流虽然算是退潮了,但正品铁观音乌龙茶的魅力依然不减,因为人类的味蕾对于真正好茶的色香味是有天然记忆的。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把铁观音乌龙茶比作是一道菜的话,以往只有浓香铁观音,现在当您打开菜谱时,您会发现原来铁观音还有这么多的“菜色”呢。

咋回事呢?

貌似云里雾里的,没有关系,且听义芳君一一道来。

02

喜欢喝铁观音乌龙茶的茶友们是不是还记得,之前到了闽南地区的人家家里做客,主人是不会刻意问你,要喝清香铁观音,还是浓香铁观音?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开喝之前,主人一般会问一声,要喝清香还是浓香?

这个细微变化的背后,隐藏的是近十年来,铁观音乌龙茶的世事沧桑。

先来看看铁观音的工艺。

近十年来,铁观音乌龙茶工艺更大的变化在于借鉴吸收了台湾乌龙茶工艺和绿茶化消费趋势之下,清香型铁观音的横空出世,以及后来陈香型铁观音官方认定的靴子落地。

这样,从最初铁观音乌龙茶主要以传统焙火型示人,到如今“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并驾齐驱,甚至清香型铁观音里还可细分出正味、消正、拖酸、消青等多种口味,铁粉们愈加有口福了。

再来看看铁观音的产地。

在铁观音几大产区里,例如: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无疑以原产地安溪县为正宗,且原产地里的几大重镇,如感德、祥华、西坪,亦是各具特色。

当然除了安溪县,毗邻的华安县堪称后起之秀,很值得一提,并已自成一脉。

红心铁观音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下铁观音的各大品种。

很多茶友不知道的是,铁观音不仅是茶叶名称,还是茶树品种名称。

现如今市面上多数铁观音乌龙茶主要以青心观音作为原料进行精加工 *** ,除此之外,铁观音茶树品种里还有白心尾观音、长叶观音、圆叶观音等等,这些品种统称为非纯正品种。

但是,喜欢铁观音的茶友们不能不知道的是,铁观音最纯正的品种是红心观音,即“红芽歪尾桃”,茶叶叶形呈椭圆状,叶面略向背面反卷,这是 *** 高品质铁观音的特优品种,尤其是传统浓香型铁观音。就属红心观音 *** 出来的,兰花香最为馥郁持久,滋味也最为醇厚甘鲜,令人回味无穷。

如此,明白了铁观音乌龙茶的多样性之后,茶友们以后喝铁观音就不会再只是跟着主人傻傻地喝了。

— The End —

原创 | 义芳君

深度原创茶说,专注一杯好茶。

专业答疑,有问必答,欢迎咨询。

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乐享茶生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义芳君说茶。

铁观音的5种茶性,不同体质,选择就不同,选对对身体才会更好

铁观音乌龙茶,铁观音乌龙茶是什么茶-第1张图片-

大部分爱喝茶的人都对茶有一定的了解,大家都知道其实大部分茶叶的本性还是比较寒凉的,茶可以让人的头脑比较清醒,其实就是有提神的效果,同时喝茶也能够让人感到特别的平静舒适。


多喝茶虽然对身体有益处,但是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茶性,不同体质的人就需要选择不同茶性的茶,这就是我们说的体质不同,选择就不同,选对茶叶对身体才会更好。那么,大家所熟悉的铁观音的茶性如何呢?


铁观音是属于乌龙茶的一种,是一种属于半发酵的茶类,这种茶的茶性比较中平,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处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一种茶叶。但是铁观音根据其发酵程度不同以及 *** 工艺不同,又可以分为五种,这五种铁观音的茶性也有一些不同。

1、清香型:清香型铁观音的发酵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类茶的茶性就会比较寒凉一些,这种茶的茶性比较接近绿茶,因此体质比较寒凉的人不适合喝这种香型的铁观音,比较燥热的小伙伴可以多喝。当然体内湿气比较重,肝火较旺的小伙伴也可以多喝,多喝这种茶能够排毒。

2、浓香型:浓香型铁观音的发酵程度就会比较高一些,这种茶的茶性就比较接近红茶,所以这种香型的铁观音茶性就比较温和。温和的茶可以生津止渴,还可以暖胃健脾,所以体质寒凉的小伙伴可以喝这种茶,肠胃不好的小伙伴也可以饮用。同时这款茶的茶香让人感到特别舒服,心情不佳的小伙子也可以经常泡来喝,多喝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3、沉香型:陈香型铁观音的发酵程度也很高,这种茶叶放置的时间较长,因此味道可能有些偏苦,但这类茶的茶性还是比较温和的,而且口感特别甘醇,体质比较虚的小伙伴可以喝这种茶。喝这类茶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入一些蜂蜜或者糖类,这样的茶水滋味就更加丰富一些。

4、鲜香型:鲜香型铁观音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轻发酵茶叶,这一种就会挑选叶子翠绿的茶叶作为原始材料,然后通过青茶发酵 *** 而成,这种香型的铁观音冲泡出来汤色比较绿,茶性相对来说比较寒凉,特别适合在办公室用来提神饮用。

5、炭培型:炭培型铁观音的口感更加顺滑,而且还拥有天然的火香味,通过炭烤之后的茶叶茶性就会比较温和,喝得太多也可能会上火,因此体质比较燥热的人不宜多喝,体质寒凉或者需要补气血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这种类型的铁观音来饮用。


挑选铁观音的时候,也要了解茶叶的茶性,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怕冷的时候可以选择温和的茶,比较燥热的时候可以选择偏寒凉的茶叶,选对适合自己的茶叶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棒,才能让我们的心情更好。

为什么铁观音跟大红袍区别这么大?

乌龙茶,也叫青茶。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铁观音,中国十大茗茶之一,属于乌龙茶类;大红袍,武夷岩茶的鼻祖,也属于乌龙茶类。但是,喝过铁观音和大红袍的茶友,都知道他们不仅是从外观还是口感上,都是天差地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茶友,把铁观音当成了绿茶,把大红袍误以为是红茶!

同是乌龙茶,为何铁观音和大红袍,不论口感、滋味,还是香气、外形,会相差这么多?就好像变成了两个品种。

一个生于闽北,一个长于闽南

福建,是一个产茶大省,以乌龙茶、白茶、红茶为主,从闽北到闽南,从闽东到闽西,几乎每个行政区域都有产茶。

铁观音为闽南乌龙茶的代表,大红袍则是闽北乌龙茶,也是武夷岩茶的代表。铁观音的发源地是泉州的安溪西坪镇,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凭借着其高雅的观音韵而名动天下,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大红袍的发源地在武夷山,九龙窠崖壁上的几棵大红袍母树,如今更是被当做“文物”给保护了起来。因为各种流传的故事以及茶叶的稀缺性,大红袍的名气也是享誉世界,武夷岩茶也随之名声大噪。

或许从地域上的差异开始,铁观音和大红袍从出生就注定了彼此的不同。但真正影响到他们外观和口感的因素,还是他们的 *** 工艺。乌龙茶的 *** 工艺基本上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焙火。两者有着差别的地方,主要在于揉捻和焙火。

揉捻

铁观音在揉捻时,使用的手法叫作“包揉”。它是将炒制好的铁观音用布包裹成圆状,然后通过不断挤压翻转来完成揉捻的过程。这样揉捻出来的茶叶,才能形成铁观音茶的圆球状茶叶。

大红袍的揉捻就没有包裹这个步骤,是使用更接近传统制茶的手法来进行揉捻,所以最后的形状偏向于传统的条索状。

揉捻手法的变化,影响着鲜叶浸出物质的份量和方式,也影响着最后茶叶的香气和入口的滋味。

焙火

焙火是乌龙茶在制茶最为重要的工艺环节,也是在这一步,彻底把铁观音和大红袍区分开来。

铁观音一般分为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三种,其中以清香型居多。清香型铁观音是不焙火的,因此,清香型铁观音的口感喝起来有点像绿茶,汤色金黄稍微偏绿,清爽甘香,带着高雅的观音韵,淡淡的兰花香。即使需要焙火的浓香型和陈香型,焙火的程度都不高。所以铁观音喝起来火功不高,更重香气的轻扬。

大红袍,焙火是重中之重。根据焙火程度的高低,分为轻火、中火、足火、高火,不同等级的火功,口感也有明显变化。

经过高温焙火,大红袍的外观颜色呈现出褐色、黑色,且干茶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烟火味。大红袍茶汤入口微苦而余味足,重韵味和回甘苦,带着花香、果香、焦糖香,更具特色的便是令人着迷的“岩韵”了。

制茶工艺的些许调整,最后的结果变得各不一样。铁观音重香气的轻扬和鲜甜、回甘清爽。大红袍却入口火味十足,后面才又转化为花香、果香等多种味道,香气浓郁。

造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便是上面所提到的:揉捻、焙火。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同样是福建的茶叶,“大红袍”和“铁观音”,差距怎么这么大?

同样是福建的茶叶,“大红袍”和“铁观音”,差距怎么这么大?

福建是一个种茶产茶的好地方,别看福建是沿海省份,但是同时也是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是福建的代名词。

福建山好水好空气好,确实也有很多好茶,更具代表性的就是闽北的大红袍,还有闽南的铁观音,还有福州特色的茉莉花茶,不过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叶,和其他两种名茶完全不同。

对于铁观音和大红袍,不少茶友总是有一个误区,认为铁观音是绿茶,大红袍是红茶,其实不是的哈,两种茶叶都是乌龙茶。还有朋友一直跟我犟,说大红袍是岩茶,不是乌龙茶。岩茶只是武夷山区域茶叶系列的统称,按照发酵六大茶系,也是属于乌龙茶(青茶),别再犟了哈。

会有这样的误会,跟两种茶叶的茶性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就来区分下,铁观音和大红袍有什么区别。

外观不同

两种茶叶的外观是不同的,铁观音干茶的外观是球状的,或者叫作蜻蜓头。铁观音分为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又以清香型的茶叶为主,其他两个香型的茶叶很少,所以干茶的颜色是绿色的或者黄绿色,泡出来的茶汤也是绿中带黄。

包装上清香型的茶叶,喜欢用绿色或者其他亮色的包装袋,种种迹象都符合绿茶的规律,难怪会被认为是绿茶。

大红袍颜色是深褐色或者接近黑色,干茶是传统的条索状的,冲泡出来的茶汤是橙红色或者橙黄的,跟红茶很接近。再加上命里带“红”,包装方式也跟红茶很像,不需要真空包装,茶叶不需要放冰箱储存,被当做红茶也就不奇怪了。

韵味不同

两种茶叶的味道也是不同的,铁观音清香四溢,茶汤茶香中有清淡的兰花味、煌口香,综合起来也叫“观音韵”。大红袍偏重火,茶汤厚重,之一口有火味,入口后变成花香味和焦糖香,我们叫它“岩韵”。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岩韵,什么是观音韵,我也不知道怎么说,“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反正老一辈和茶叶大师都是这么介绍和概括的。可以把铁观音想象成30岁意气风发的少年,年轻有活力,又步入社会多年,略懂生存之道;大红袍就好像是40岁成熟男性,稳重成熟,又有魅力,还有拼搏的后劲。不知道你们能体会到吗?

工艺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跟两种茶叶的工艺有很大的关系,两者都是乌龙茶, *** 工艺大体相同,区别主要在于揉捻和焙火的不同。铁观音揉捻的时候用的是茶布包裹的包覆揉捻,这是茶叶成球形的关键。而大红袍用的是传统的揉捻方式,所以茶叶成条索状。

大红袍的口味分为轻火、中火、足火,最后一道的焙火工艺就是味道形成的关键,虽然铁观音也需要焙火烘干,但是对比后发现,大红袍的焙火温度更高而且时间更长,这也是深色干茶,和火味形成的原因。铁观音焙火不是那么关键,现在基本是用电烤箱烘干,而大红袍较多的是用炭火慢焙,温度控制比较麻烦。

市场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铁观音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厦漳泉是最主要的茶叶根据地,不过这几年铁观音开始萧条,价格上不去,机制茶等原因,整体茶叶品质下滑,喝铁观音的茶人一年比一年少,外来人口居多的厦门,也开始慢慢喝起了大红袍等闽北的茶叶,不过,现在是铁观音性价比很高的时候。

大红袍就不一样的,发展很猛,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知名度开始要盖过铁观音了,茶人对于大红袍还很“新鲜”。不过任何一个商品不都是这样吗?05年的普洱茶被炒成神茶,10年的铁观音高光时刻,一斤98万。大红袍多久之后能够回归平常,一切交给市场。

你是福建人吗?你喜欢铁观音还是大红袍呢?

乌龙茶的起源!福建乌龙茶,两大品种:武夷岩茶VS铁观音

福建省乌龙茶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两大体系。闽北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首,还包括闽北水仙、闽北乌龙等。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首,还有色种、乌龙、黄金桂、永春水仙、佛手等。

分别以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简介如下:


乌龙茶


一、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条壮结、匀整,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即所谓“香味含骨〞;滋味浓醇,生津回甘,叶底“绿腹红镶边”。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丛最为名贵,分别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


武夷肉桂


1、肉桂系列:

肉桂是武夷山传统茶叶品种,也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提到肉桂茶,它最响的名号便是,香不过肉桂。肉桂的香气,是高昂的,张扬的,霸气的,锐利的,根据山场不同,肉桂茶又可分为:

  • 牛肉:牛栏坑所出产的肉桂茶
  • 马肉:马头岩所出产的肉桂茶
  • 慧肉:慧苑坑所出产的肉桂茶

武夷岩茶


2、水仙系列:

武夷岩茶的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在武夷山脉一带甚至整个福建境内,水仙茶的种植面积更大。提到水仙茶,它最响的名号便是,醇不过水仙,水仙茶的醇厚感,是最为突出的,且茶树年龄越老,这种醇厚感越为明显。

水仙茶又可分为普通水仙,高枞水仙和老枞水仙,目前比较受茶友热捧的是以高枞水仙及老枞水仙:

  • 高枞水仙,武夷水仙茶树,树龄达到30年的,一般称为高枞水仙。
  • 老枞水仙,武夷水仙茶树,树龄达到五六十年以上的,即可称为老枞水仙。

武夷水仙


水仙


二、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为历史名茶。外形肥壮卷曲成颗粒状,茶梗呈壮圆形。成茶色泽鲜润,内质香气清幽细长,滋味甘润,有独特“观音韵”。特级安溪铁观音颗粒卷曲紧结,砂绿翠润、匀净;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醇厚甘鲜,观音韵显;汤色清澈金黄,叶底厚软亮匀。


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

乌龙茶如何分类?我国四大乌龙茶,各有特色,看看你知道几个?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乌龙茶的魅力!乌龙茶是世界上三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于世。你知道乌龙茶是怎么分类的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乌龙茶按照产地可以分为三大类: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福建乌龙又可以分为武夷山岩茶、铁观音和闽北水仙等;广东乌龙则以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为代表;而台湾乌龙则有阿里山乌龙、冻顶乌龙等知名品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四大乌龙茶。它们分别是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丛茶以及台湾冻顶乌龙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它因独特的岩韵而得名,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安溪铁观音则是福建安溪的特产,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的外形弯曲,色泽砂绿,香气清新,滋味醇厚。

广东凤凰单丛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具有独特的山韵花香,滋味醇厚回甘。

最后是台湾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冻顶山,具有清爽的果香和花香,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综上所述,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吸引着众多茶友。中国四大乌龙茶各有特色,分别是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凤凰单丛茶和台湾冻顶乌龙茶。下次你再品尝乌龙茶时,不妨试试这四大乌龙茶,感受它们独特的味道和魅力!

新手茶友一定要注意的铁观音三大误区,避开误区,买茶不入坑

铁观音有三大误区,需要注意。

大家好,我是小林。今天我来分享一下铁观音常见的误区,特别是对于新手茶友来说。

首先,很多人认为铁观音的颜色越绿越好。高品质的铁观音颜色呈现砂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而不是像大部分绿茶一样颜色越绿越好。

其次,很多人认为铁观音的香气越浓越好。铁观音是高香类乌龙茶,但并不是越浓越好。香气要香得有力度,有持久力。高品质的铁观音有盖香、干茶香和水中香三香。还有人认为铁观音的口感越浓越好。但是,浓非厚,淡非薄。高品质的铁观音是淡而有味的,而不是入口就能感受到高浓度。符合这三个误区的是消青的铁观音,干茶是绿色的,香气浓,口感浓。像我们这样的一款茶,在原产地价格不高,一般是作为日常口粮茶,一百块钱左右都可以买到。我们要把消青的铁观音和正味的手工茶做一个对比,详细说明这三个误区。

正味铁观音是槐植村村书记 *** 的,非常正宗。我们来看看干茶。这是消青大味铁观音,符合三大误区。

正味手工茶颗粒均匀整洁,干净卫生。颜色呈砂绿色,有光泽。消青的颜色是绿色系的,香气浓,有冲击力。正味的香气是淡雅的兰花香,干净纯净。我们来泡一下。

我们来品尝一下。正味的汤色较浅,消青的汤色较深。正味的茶汤顺滑清爽,水中有香,香得有力,挂杯香也很明显。喝起来不仅是喝茶,还能感受到茶汤的力度、滋味和内容。这是消青的,入口就能感受到浓度,但是回甘比较欠缺。

叶底是区分铁观音的重要因素。正味铁观音有淡雅的兰花香,叶底是黄底,很秀气。这是之一冲,还没有完全展开。

我们来看看旁边的消青铁观音。之一次冲泡就完全展开了,初看起来底部的叶子看起来还不错,感觉挺有厚度的,其实不是。采摘的时间比较老,没有正味茶那么嫩,所以低成了就展开了。

叶底的香气和茶汤的表现都很浓,比较冲。消青的铁观音没有正味的茶汤顺滑度、清爽度和回甘的持久度,口感浓,味道比较欠缺,回甘的力度也比较欠缺。

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标签: 乌龙茶 铁观音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