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图片简笔画,陕西八大怪图片全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69 0
不知道的风俗,差一点儿惹祸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天发了一篇“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文章,不少友友关于各地风俗留言,确实涨了不少见识。

友友@若往飘云补充:大荔的西瓜,沙壤瓣。东府的馍馍,西府的面。关中的泡馍,要就蒜。

友友@清风154320419补充:榆林的豆腐拿线串。

友友@东篱疏影留言:?米脂专出大美女。

友友@LVWstrong98留言:?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时间的沉淀,慢慢的形成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人员一直在流动,语言也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尤其一个地方,经过长期的融和,就形成特有的风俗习惯。

友友@2022无形之中留言:三原媳妇听到会恨您。建议改成“三原的媳妇真耐看。”或“三原的媳妇真好看。”(这个意见完全同意,避免误解无意间把三原的媳妇得罪了)

友友@贵州叮当留言:加几句:

西安女子嘴巴好,说的多来做的少。

延安女子心肠好,家里再穷不会跑。

咸阳女子素质好,不会围着老公吵。

汉中女子气质好,水多皮嫩不会老。

安康女子身材好,吃的再多都刚好。

渭南女子水色好,夜里羞的像小鸟。

宝鸡女子眼光好,没得钱来你别找。

榆林女子手艺好,能缝能补手最巧。

铜川女子教养好,贤良淑德起的早。

商洛女子能力好,精打细算天天跑!

友友@9紫气東来?说到陕西八大怪:

房屋半边盖,面条像裤带,有凳不坐蹲下来,油泼辣子算过菜。还少六怪。

昨天在大雁塔广场看到陕西八大怪的介绍,包括锅盔像锅盖、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像裤带、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姑娘不对外。特色鲜明,非常形象。特别是陕西的秦腔,一般人欣赏不来,真的是扯着嗓子吼出来的。来过西安的朋友可能知道,在西安市差不多所有的面馆免费提供:油泼辣子、酱油、醋、大蒜,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后来网上查了一下,"风俗"一词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风"和"俗"两个词汇。在古代,"风"指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风度,也可以理解为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俗"则指的是人们日常的习惯和普遍的行为模式。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长安城。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写中国最难写得字五个字,你可以挑战成功吗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1、biang(拼音:biáng)--56画

释义:关中方言慎贺生僻字,合字,象声字;biáng也是一种口语化的象声词,有时为口头禅,或童语。

陕西关中地区的面食Biangbiang面,陕西八大怪之一。

民间有谚语专门说这个字的写法:"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作底,月作帮,揳个钉钉挂麻糖,推上车车逛咸阳"。

2、龘(拼音:dá)--48画

释义:形容龙腾飞的样子。

古同"",龖之(砉,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

笔画读写:、点、、横、竖撇、横折弯钩、横、横、横、竖折竖、横、竖弯钩、横、横、横;下面其余两个从左边和右边的都是相同的笔画

3、靐(拼音:bìng)--39画

释义:雷声;汉字生僻字、不规范汉字,雷声的意思 。自"雷"人在 *** 流行后,"靐"又被应用到 *** 用语,衍生为很"雷"的意思。近几年的 *** 流行字还有?、卒等。

笔顺读写:横、点、横撇、竖、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横、点、横撇、竖、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横、点、横撇、竖、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

4、齉(拼音:nàng )--36画

释义:意指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鼻子。

陕西八大怪图片简笔画,陕西八大怪图片全部-第1张图片-

笔顺读写: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横、撇、竖、横、竖、横折、横、竖、点、横撇/横沟、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5、齾(拼音:yà )--35画

释义: ① 缺齿。② (器物)缺损:“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断~不存。”③挫损。

笔顺:竖、横、横撇/横沟、撇、横、竖弯钩、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横、撇、捺、点、竖、横、竖、横、撇、点、撇、点、横、撇、点、撇、点、竖折/竖弯、竖

6、招财进宝

见者六六大顺,恭祝发大财!

不会吧,英国居然被叫做“小陕西”?

百年前,美国人魏格纳观察大陆轮廓后,大胆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谁也没有想到,百年后的中国人更加大胆,直接根据地图轮廓,称呼英国为“小陕西”。

两地有多像?

一位中国网友信誓旦旦地作证:

《西安人的歌》: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

形状像

英国与陕西,拥有同样的长条,相似的凹凸。

英国(左),陕西(右)

乍眼一看,大不列颠的地形确实颇有陕西风味。

不仅如此,还有人敏锐发现,陕西旁边有河南,英国旁边居然也有个荷兰。

陕西旁边是河南

英国旁边也是荷兰

荷南,是英国/陕西搬不走的邻居,两地也借此拥有斩不断的缘分。

大小像

两地的大小也近似。

位于大西洋的英国,大小为244100 km2。

地处中国西北的陕西,大小为205600 km2。

英国与陕西大小

虽然面积上没有英国大,陕西可称一句“中国小不列颠”。

不过在网友眼里,由于英国没有秦岭这样巍峨连绵的山脉,所以也担得起“欧洲小陕西”之名。

所以叫小陕西啊

人口分布像

地形限制了两地的人口分布。

英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口集中于中部地区。

陕西的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分布于中部。

大不列颠与陕不列颠

不仅如此,英国中部的食物也格外具有秦地特色。

陕西十大怪,锅盔像锅盖

不过有一点不同,英国的首都位于东南部,陕西的首府位于中部偏南。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两地的组成上,中国网友亦有新发现:

北爱尔兰:?

地形轮廓的类同、面积大小的相似、人口分布的巧合。

刚开始觉得离谱,一路琢磨下来,很难不赞同:英国确实素有小陕西之称!

一位IP为英国的中国网友,就发自肺腑总结道:

舍近求远了吧

你对此怎么看?

关于陕西,这些冷知识你都知道几个?

陕西,自然区划分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中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人口3954万,省会西安

1、“北京时间”并不是从北京发播的,而是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陕西天文台)发出。

2、西 *** 族大学不在 *** ,而是在陕西咸阳。

3、陕西的版图其实和英国的非常相似,并且还都差不多一样大。

4、陕西省是我国苹果产量最多的省份,第二是山东省。

5、“武侯祠”就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全国各地有多处武侯祠,而比较出名的应该是成都武侯祠。不过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被称为“天下之一武侯祠”,这个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

6、陕西和山西的英文区别,陕西为Shaanxi,山西为Shanxi,陕西比山西英文翻译多了一个a.

7、“中国”二字最早出自陕西。西周青铜器“何尊”正是出土在宝鸡市贾村镇的青铜重器,它的底部铭文有着“宅兹中国”这里面的中国指的是周都城的中心区域。

8、西安城墙的“永宁门”为啥不开。这是因为在民间百姓认为南方是火神所在地,为了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而永宁门的位置正是南门,所以为了祈福平安永不开正南门。

9、周幽王为了妃子褒姒烽火戏诸侯,而这褒姒正是陕西汉中人。不过褒姒并不是姓褒,而是姓姒。这个褒是指“褒国”,而当时褒国的妇女名字是由国和姓氏组成的。所以就叫褒姒了。

10、西安城墙的“小南门”又叫“勿幕门”,是民国1939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开辟的城门。

11、陕西八大怪指的是: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二怪锅盔像锅盖;三怪油泼辣子一道菜;四怪面条像裤带;五怪帕帕头上戴;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姑娘不对外;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12、陕西这边经常把妇女妻子称为“婆姨”,而这婆姨二字其实外来语,佛教称女居士为“优婆夷”,佛教盛行时很多人信教,家家女居士,所以很多人的老婆都能称为“优婆夷”,以及以外的女人也是,后来简略为“婆夷”。

13、陕西唢呐其实原产地是波斯、 *** 一带的。公元3世纪传入我国。

14、世界上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是西安城墙。

15、陕西宝鸡古称“陈仓”“雍城”,也就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发源地,这里是青铜器之乡。这里有着我国更大也是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

16、商洛洛南传说是仓颉造字的地方,洛南县被称为“汉字故里”,这里还修建了仓颉造字遗址公园。

17、“西北五省”指的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个是建国初期的行政划分概念,与自然区划中的西北地区并不是一个概念。

18、陕西是我国邻省最多的省份,邻省有8个,分别是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重庆。而内蒙古自治区也是有邻省8个。

19、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置不位于西安,而是在咸阳。

20、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就是在护国兴教寺,他的两个弟子窥基法师和圆测法师也长眠这里。

21、陕西秦岭也有野生大熊猫的。还出现棕色大熊猫。

22、陕西民歌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其实就叫“斑百合”,别称“红百合”。

23、“大红袍”是产自福建武夷山的一种名茶。而陕西这里也有大红袍,不过不是茶而是一种花椒。

24、每年春晚的新年钟声响起,寓意着新的一年到来了,而这钟声正是录制来自西安的景云钟,有着“天下之一钟”的美誉,历经千年景云钟依然能发出千年前的盛唐之音。

25、陕西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关中平原地区。

26、大雁塔其实也是一座“斜塔”,它明显地向西南倾斜,主要还是因为地下水的缘故。

27、唐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这个乾陵也就是武则天的陵墓,不过不是只埋葬她一人,而是她跟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不是没有被盗过,据统计就有17个盗墓贼想去挖乾陵,不过就是没有找到墓道口而放弃了。

28、陕西凉皮一般叫面皮,面皮有三种,擀面皮,蒸面皮,烙面皮。通常外地卖的就是蒸面皮的。

29、陕西历史博物馆,而不是叫“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没有“省”字,因为这是属于国家级博物馆。

30、陕西面食臊子面,主要分为两派,一个就是岐山臊子面,另一个就是扶风臊子面。前一个有辣椒油,面汤颜色多为红色,而后一个多是清汤面没有辣椒油。

31、陕西其实主要分为三部分,也就是陕北,关中,陕南。电视剧中演员说的陕西话其实就是关中方言,而那些黄体高原,人们绑着头巾的一般是陕北这一块的。而陕南的三个市区位于秦岭以南,其实也算是南方,地理气候和饮食习惯比较接近四川。

32、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士兵的干粮正是锅盔,这种食物便于携带而且能保存时间久。

33、陕西有一种香烟牌子叫“好猫”,正是来自那句名言“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34、世界上最早的推拉门其实是在陕西,早在2200年前就被秦人给发明出来了,原型就出现在秦陵兵马俑二号铜车上。

35、我国更大的沙漠淡水湖是红碱淖,就位于陕西、内蒙古交界处。这里是有很多候鸟在这里栖息。

36、匈奴人在世界上唯一的都城遗址就是统万城,也叫白城子,位于陕西榆林市,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了。

37、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延安黄陵县轩辕庙内,相传是轩辕黄帝亲手种植的,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38、太白山拔仙台是陕西更高峰,海拔有3767.2米。

39、北京奥运会五福娃的灵感来自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后来经过几次修改定稿为五福娃。

40、在秦朝时,春节时间可不是我们现在过的这个,他们的春节时间是十月初一,正是粮食丰收的季节。

【刮刮乐】西北大地上的“美味食足”

































(来源:中国福彩)

(责任编辑:晨雪


2021年,在各级党委和 *** 的亲切关怀下,在省民政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山东福彩全年销量达到90.41亿元,筹集公益金28.97亿元,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福彩已累计发行1924.72亿元,筹集公益金570.97亿元。

<

陕西方言日常用语,试试看语气重吗?

都说陕西话给人之一感觉会有点凶,其实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我觉得更好听应该是东北话,陕西方言可能就是方言里面听起来最不好听得,尤其的生硬语气重!

陕西方言其实吧,也不是凶就是语气重,有点大嗓门,就是我们陕西“八大怪”里面的第八怪,秦腔不唱吼出来,吼起来说的是秦腔的表演形式,的确有些夸张,其实吧秦腔也不是真吼的哈,就是唱起来很卖力,有点大嗓门,陕西方言其实也有点像,比如我们在这聊天,方言就是谝闲传(pian xian chuan),出去玩就是逛起(guang qi)。问你在干什么就是皱索里(zhou suo li)。还有你在说什么,方言就是你说撒(ni shuo sa)?问吃饭了吗?就是吃了么(chi le mo)。还有我们会经常说 么麻达(mo ma da)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让我帮忙干点什么事,我会答复你说好可以,方言就是说么马达。还有一个表示动作麻利,干活迅速的词,就是克里马擦(ke li ma ca),意思就是让做事快一点!再例如干活干的好,我们会夸你嘹咋咧(liao za lie)!

大家来过陕西吗?听得懂陕西方言吗?#方言#?#陕西方言日常用语#?

陕西八大怪,怪出幽默,怪出文化


之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人啊,都愿意蹲着。要么櫈子少,要么习惯,主要是习惯,端碗吃着聊聊天,谁还拎个櫈子出来!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

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半边盖的,风俗吧!肥水不流外人田,还向阳!

第三怪:姑娘不对外

男人不外出,姑娘不外嫁,老家好,地肥水美!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四怪:帕帕头上戴

尘土飞扬,炎炎烈日,顶块手帕遮阳,还能擦汗

第五怪:面条像裤带

一根面条一碗面,配上油泼辣子,那真是色香味俱全。

第六怪:锅盔像锅盖

大啊!应该是婆娘的手艺,又或战争影响!不知道与新疆的馕比怎么样。

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

“油泼辣子吃着美得很!”陕西人民吃辣与四川有一拼!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秦腔的表演形式,辛苦了一天,吼出一天的劳累,吼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有乐器,拉弹敲……还有人穿个大棉袄大棉裤埋头跳来跳去的……

信息采集:陕西日报,特向原作者致意,改删,若侵权指出立删!

陕西人有多爱吃面,盘点陕西9大名面,都是“老陕”的心头爱

陕西是面食王国,这里的人不仅爱吃面,也会做面。

一钵普通的面粉,在陕西人手里能变成种类繁多的美味面条来。

不论是宽面、细面、浆水面,还是绿面、扯面、葱花面,都应有尽有。盘点陕西九大名面,都是“老陕”的心头爱,有你喜爱的种类吗?

之一种: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八大怪”之一,据说在 *** 面条时,面条摔在案板上发出biang的声音,因此用其拟声词来为此命名,除了这特殊的名字外,其口味也是绝妙的存在,爽滑劲道的宽面裹上香气十足的油泼辣子,吸溜吃上一口,油香筋道的口感层层占据你的味蕾,令人难以忘怀。

第二种:浆水面

暑热难耐的三伏天,闷热得大家都没有食欲,不过,这碗浆水面绝对是凉爽解馋的不二之选,吃一箸清凉的面,喝一口清香的浆水,酸爽解腻的味道让你顿时神清气爽,再配上虎皮辣子和一碟卤肉,让人不由胃口大开。

第三种:油泼面

油泼面是更具有代表性的陕西面食之一,做油泼面最常用的是手擀面,一根就是一碗,在面上丰富臊子和调料,最后一勺滚浪的热油是这碗面的灵魂所在,泼下去,滋啦一声,葱香和辣椒的香气激发出来,只是闻着这香味,口水都会情不自禁流出来。

第四种:臊子面

臊子面是流传于岐山普通农家的一种美食,是中华面食三绝之一,味道偏重口酸辣,面条细长且匀称,薄筋透亮,面汤油光红润,味道鲜醇而不腻,臊子是此面的灵魂,浓郁鲜香的口感是基础,其食材配色也要让人有满满的食欲。

第五种:摆汤面

摆汤面素是西安的“过桥米线”之称,面与臊子汤是分开盛上的,一碗正宗的摆汤面必须配备上好的臊子汤,夹起一筷子面“摆”到汤里再送进口中,口感既鲜又绵,吃完面之后再喝这酸香可口的汤,正好可以解解胃口的腻。

第六种:羊肉面

陕北最有代表性的美食非羊肉面莫属,它是陕北人待客的更佳美食之一,熬到烂熟的羊肉,配上浓厚的汤汁,羊肉口感鲜嫩扎实而不腥,面条搅拌开来香气扑鼻,再加点羊油辣子,来点爽口小泡菜,早晨吃上一碗,一天的精力都是充沛的。

第七种:蘸水面

蘸水面,面如其名,吃法就是蘸着汤吃,宽如裤带的面条浸入酸辣咸香的汤汁中,入口瞬间清爽的口感直沁心脾。虽说面条长而宽,但因蘸水料足味浓,每口都不会觉得寡淡,反而越嚼越有味道。

第八种: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是历史悠久陕西传统美食,面条都是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夏日炎热可凉拌着吃,冬天寒冷可加臊子热吃,其面条口感条细筋韧,清香微甜,佐料一般都放羊血和红油,所以味道以辣为主。荞麦饸饹不仅好吃,而且因为其糖分含量少,粗纤维多,是夏天减脂必不可少的美食。

第九种: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可以干吃或用汤煮,它的特色吃法是将面盛在碗中,用沸水反复浇,再调上佐料,加上咱老陕自己的油泼辣子,就可以食用了,其口感细润薄筋,浓汤可口,一碗可不过瘾啊。

陕西平原沃野千里,自古就是小麦的重要产区,在小麦文化哺育的地方,想找到一碗好面很简单,种类繁多到眼花缭乱,各有各的特色,可以说陕西人对面是真诚的、细腻的,小小的一碗面,不仅能吃出独特的地域美味,还能品尝出其当地风土人情,以上就是陕西的九大名面,朋友们喜欢吃哪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

中国北方公认的5大名面,有2种出省看不到,你常吃的是哪一碗?

#夏日生活打卡季#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俗话说“吃了夏至面,一日短一线”,过了夏至节气以后,离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也越来越近。

炎热的夏季在厨房里煎炒烹炸汗流浃背是一种煎熬,因此面条这种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当菜的美食现在成了北方人餐桌上更爱的食物,而且现在正是新麦上市的季节,这用新鲜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做成的面条,自然也成了北方人特别喜欢的食物。

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自己专属的那一碗面,其中这5种面条堪称公认的“5大名面”,不过有2种出省以后根本看不到,看看你家常吃的是哪一碗面?

1、陕西的biangbiang面

在陕西八大怪中有一怪,就是面条像腰带,来到陕西羊肉泡馍和肉夹馍可以不吃,但是这12元一碗的biangbiang面一定要尝试一下。

走在陕西的街头,随处可见售卖biangbiang面的面馆,而且这样的面馆售卖的品种很单一,不像其它城市的面馆有各种小菜或熏酱,而就是凭这一碗面来吸引人们驻足品尝。

biangbiang面的面是面和好后经过饧发,然后用手扯出来的,一碗里面只有这么一根像腰带一样宽的面,卤子也很简单就是肉末和西红柿之类的,还有的就是一勺油泼辣子。

biangbiang面劲道爽滑,主打的就是一个一碗吃饱,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变化,朴实的就跟实在的陕北人一样,不过正因为如此,这biangbiang面离开陕西以后,其它的省份很难见到。

2、芸豆蚬子打卤面

在山东的胶东地区和辽宁的大连,每到夏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经常做上一碗芸豆蚬子打卤面。

炎热的夏季是鲜嫩的芸豆和肥美多汁的蚬子上市的时候,面粉里加入盐和成硬硬的面团,然后擀开切成粗细一致的面条,也有讲究的人家不放一滴水,用鸡蛋来代替水和面的,煮熟后捞出过凉后放到碗里。

蚬子洗净入锅煮熟,煮蚬子的原汤一定要留用,把蚬子肉扒出来,锅里面入油加入肉末和芸豆末炒香,倒入煮蚬子的原汤,烧开后打入鸡蛋,加入扒出来蚬子肉,淋上水淀粉勾个厚芡,然后把卤汁浇到煮好的面条上。

这一碗面吃起来爽滑劲道,关键是蚬子和芸豆鲜混合在一起,连吃两大碗根本停不下来,不过这面除了胶东和大连,其它地方好像根本见不到。

3、兰州拉面

不论在北方哪座城市,只要想吃面走不多远就能看到售卖兰州拉面的面馆,虽然很多人说这些兰州拉面馆不正宗,真正的兰州拉面应该叫“兰州牛肉面”。

清汤拉面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这些兰州拉面馆的价格低廉,一碗啥也不加的拉面售价在6元左右,搭配个茶蛋成了很多上班族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奢侈点的可以点上大肉面或大排面,这样一碗面下肚,浑身暖洋洋的瞬间就能恢复活力,很多拉面馆都是24小时营业的,出租车司机和下夜班的人都喜欢去这样花钱不多,一碗管饱的面馆吃饭。

4、炸酱面

炎热的夏季人们没有食欲,这个时候咸香有味的炸酱,配上过凉的面条也就很多人的首选。

炸酱面北京的最讲究,讲究的是用干黄酱和甜面酱用黄酒澥开后,搭配肥瘦参半的肉丁来炸,而且炸的过程中讲究个油酱分离,这样的酱炸一锅出来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想吃的时候舀上一勺拌在面里就可以享用,而且还要配上诸如黄瓜丝、黄豆嘴和萝卜丝等菜码。

不过在北方很多城市,做炸酱面就是用随处可以买到的黄豆酱,搭配鸡蛋和肉炒熟后舀在面条上,这样的炸酱面吃起来也一样下饭过瘾。

5、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也算是北方的名面之一,走出山西以后一样被很多人所接受,因为刀削面吃起来更劲道,面条入口更有充实感。

刀削面以前都是人工用特制的刮刀削,现在很多面馆为了节省人工,基本都是用机器来代替人工,不过只要面和的够硬,口感和味道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刀削面更大的特点就是在那一勺老陈醋上,每家售卖刀削面的面馆,桌子上都会有那么一瓶老陈醋,把这面跟陈醋一拌,吃起来酸香开胃,炎热的夏季里来上一碗,特别的舒服过瘾。

中国北方有很多的面食大省,出了名的面条自然不止以上5种,像新疆的拉条子和东北的大冷面也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不过以上5种面条确是公认的,不知道你常吃的是哪一碗?

陕西八大怪,辣子夹馍一道菜。

辣子夹馍。辣子夹馍你一顿都能吃几个?刚出锅的热蒸馍加上这辣子美的很。盆子里搂一点面粉放一点发酵粉白糖,用温水和面,这面奏稍微和的软一点,和好搁到一边让它发到两倍大。洗好滴绿辣子出来一切稍微切碎一点,再炸一点。小米椒蒜都单独放到一个碗里,面发成油马蜂窝状。咱先把馍一蒸,给案上撒一点面铺,面揉面排个气,搓长条下剂子。切好的剂子多揉一会,完圆都放到镜饼上。温水锅打馍先不要开火,让馍在锅里醒个10分钟,然后开始上锅蒸。锅冒气计时蒸个25分钟就对咧。给锅里多倒一点油,油烧热把蒜搁里炒出香味。一勺老干妈黄豆酱,倒一点辣子面炒出红油,把辣子往里头一放炒两下,放调和面盐冬菇,出锅前再倒一点花生碎,吃着就脆了。辣子夹馍就做对了。掰一个馍加上这辣子,饭做好了吃饭。

标签: 陕西 八大 图片 笔画 全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