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的图片,酸汤子中毒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4 0
感染科医生告诉您:到底是什么引发了“酸汤子”惨案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食物中毒死亡事件,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聚餐,9位长辈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位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虽经全力抢救,却无一幸免。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其实,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病死率高达30%,目前尚无解毒 *** 。

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短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细菌,又是在椰肉发酵制品中首次发现,因此命名为“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可以产生两种毒素,分别是米酵菌素和毒黄素,两种毒素共同作用,引起细胞死亡。这两种毒素对热稳定,因此熟食也可以引起中毒,但是室外日光照射或者室内紫外线照射可以破坏毒素

其实易引起椰毒假单胞菌中毒的食物不在少数,包括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银耳以及薯类制品。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事件看,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又不容易发现,稍不注意,就会引起中毒。

因此,我们要重视食物安全。由于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污染食物后无特异表现,而且它产生的毒素对冷和热不敏感,常规的加热和冷冻无法灭活,无法清除毒素。而食用这类食物中毒后无特效药物治疗,很可能危及生命。除了禁止食用变质食物外,还要注意贮存时间,对于一些发酵食品也要保持警惕,尤其要避免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食物。



作 者:清华一附院感染科 胡月

摄 影:图片来源 ***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致8死事件续:初步定性为米酵菌酸引发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一家庭聚餐引发9人“酸汤子”中毒事件,目前这起中毒事故已造成8人死亡。10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从患者李红艳的家属处了解到,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中毒患者李红艳还在抢救中,国家已派医疗队进行会诊。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

中毒患者李红艳目前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图片来源/家属微博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名年轻人因口味不喜欢没有食用。当日中午,9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

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红艳还在抢救中。据李红艳的亲属介绍,10月5日下午,李红艳来到鸡西总医院接受检查。因为病情危急,10月6日,家属又将李红艳转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入院后,李红艳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李红艳的丈夫也是这起中毒事故的患者之一,于10月7日抢救无效死亡。

中毒患者李红艳的治疗费用高昂。图片来源/水滴筹平台

据李红艳的侄女李彦羲介绍,目前姑姑李红艳情况很不乐观。据医生透露,接下来可能需要进行换肝手术,治疗费用是个无底洞。据悉,目前治疗费用已花费20余万元,为筹集后续的医疗费用,李红艳亲属在水滴筹平台发起众筹求助,目标为50万元,目前已筹集13万余元。

引发这起悲剧的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俗称“酸汤子”。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李红艳家属在水滴筹上求助,目标是50万医疗费。图片来源/水滴筹平台

另外,这起中毒事件的原因并非黄曲霉素引发。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

(原题为:《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致8死1抢救,官方初步定性为米酵菌酸引发》)

来源:上游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游新闻

“酸汤子”事件9人全部死亡,“元凶”究竟是什么?食用这4种常见食物也要注意

日前,黑龙江鸡西居民王某及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引起关注。10月19日中午,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自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信息披露,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在患者胃液中也检出该物质,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是什么?大家又该如何避免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呢?

上海市疾控中心医生张红芝介绍,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中毒后病死率极高。“2002至2016年,我国共报告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6起,发病153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33.33%,多发病于以面制品为主食的地区。”不过,目前在上海地区还未有过米酵菌酸中毒的报告。

米酵菌酸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米酵菌酸虽然名为“酸”,其实是一种脂肪类物质。20世纪30年代被首次提取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次从酵米面中毒样品中分离出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中毒后,患者进食后的2至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者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韩婷说,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会在食物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如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等。已有报道的引起中毒的食品有吊浆粑、糯米汤圆、玉米面粉、泡发黑木耳、变质鲜银耳。”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任由煎、炸、煮、炖都不能破坏它的毒性。

专家提醒,虽然上海目前没有相关病例,但市民依旧不能对食物中毒掉以轻心。“在食物选购上,要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特别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留意食品性状,注意辨别木耳和银耳的质量。”

此外,如果家庭 *** 风味食品,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一定要保证玉米、高粱、马铃薯及甘薯等原料安全无霉; *** 完成后及时进行后期的晒干或烘干处理;成品贮存要通风、防潮,切不可与土壤直接接触。”

张红芝说,目前,对于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造成的中毒,没有针对性的抗毒素。所以,一旦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马上报告当地卫生部门,组织抢救。凡是吃过同批食物的人员,无论发病与否,一律尽快催吐或洗胃清肠,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保护受损脏器,降低死亡率。

当然,除了“酸汤子”,其他食物中毒近年来也屡见不鲜。韩婷特别指出,以下此类食物的正确饮食也需引起注意:

之一,霉变甘蔗中毒。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可从霉变甘蔗中分离出的产毒真菌为甘蔗节菱孢霉。它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不吃霉变甘蔗是预防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甘蔗必须于成熟后收割,收割后注意防冻,防真菌污染繁殖。贮存期不可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严禁变质的霉变甘蔗出售。

第二,发芽马铃薯中毒。发芽马铃薯含有龙葵素,可引起咽部瘙痒、发干、胃部烧灼、恶心、呕吐、腹疼、腹泻、伴头晕、耳鸣、瞳孔散大。

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马铃薯贮存干燥阴凉处,食用前挖去芽眼、削皮,烹调时加醋。

第三,四季豆中毒。食用加热不充分四季豆(扁豆)会出现腹泻等中毒症状,主要是由于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引起的。为防止中毒的发生,豆角烹调时应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生绿色。

第四,鲜黄花菜中毒。由于鲜黄花菜含有类秋水仙碱,直接食用可以引起,呕吐、腹泻、头晕、头疼、口渴。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鲜黄花菜须先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炒煮后食用。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黄杨子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黄杨子

吃「酸汤子」7 人中毒死亡,究竟是什么毒素?

顾中一

丁香医生作者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近日有新闻报道说黑龙江一个家庭出现了疑似食物中毒,一共有 9 人吃了自制的酸汤子,结果 7 人死亡。

图片来源: *** 截图

据媒体报道, *** 酸汤子的食材在冰箱冷冻了一年,经过检测后还发现酸汤子里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医院初步判定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也有网友提问:是不是因为 *** 酸汤子的食材冷冻太久导致的?评论区中很多人都在讲要吃新鲜的食物,不能冷冻,还有人在科普黄曲霉毒素有怎样的危害……

在我看来,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更可能还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所致的。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来跟大家讲一讲。

黄曲霉毒素?

短时间内致死风险并不高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天然的、致癌证据非常充分的强致癌物,很容易污染玉米、花生、高粱、小麦、大米等,而且污染之后很难去除。

比如曾经就有牛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案例,就是因为饲料被污染了。

但是你要说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道菜,多数人都死了,是因为黄曲霉毒素超标,可能性真的很小 ——因为它虽然可以引起急性肝损伤,以及有强致癌性,但短时间内致死的风险并不高。

酸汤子中毒

可能因为椰毒假单胞菌

酸汤子是一种用发酵面碴子做的面条状的食物,是酵米面的一种,吃起来会有酸味的香气。据说在东北是一种与酸菜、粘豆包并列的小吃,也是传统东北人所怀念的老味道。

而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有学者发现这种传统食物会引起严重的食品中毒事件,甚至食用了变质的酵米面后,中毒的病死率高达 40%~100%。

2015 年,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期食品安全提示公告中,也直接曾提出应当移风易俗,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应当尽量废弃这种陈旧的、不良的饮食习惯。

目前对于酵米面中毒的原因以及发病机制还没有彻底查明,一般认为可能和某些真菌和细菌的综合的毒素作用有关。

现在主要发现有一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这种菌它会产生两种毒素 —— 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对胃肠道黏膜还有神经血管等等都有很强的 *** 。

可能会造成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毒素还会透过胃肠道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全身各器官的损伤,包括肝肾心脑等等。

一般发病比较急,症状是上腹部会出现不适,恶心呕吐,轻微的腹泻,头昏,全身无力。 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脏器损伤,表现包括黄疸、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少尿、甚至抽搐休克等,由于发病非常迅速,病死率极高。

一般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首先是看有没有吃过臭米面,有没有出现上面说的那些中毒症状,甚至出现多器官衰竭,同时排除其他原因的急性食物中毒,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这种情况了。

如果出现了中毒症状,首先就是不要再吃了,立刻催吐,再去洗胃、导泻等等,尽快地排出有毒的食物,包括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当一律送医院检查。

发酵过程容易受细菌污染

酸汤子这类自己做的酵米面食物,建议大家更好别吃。

*** 酵米面,原料可能有很多种,很多地方一般是以玉米为主。

首先用水浸泡玉米碴,泡的时间因气温高低而不同,一般可能有一个月左右,如果气温高的话就只泡 10 天,再经过水的淘洗后磨成糊状,用布兜起来,自然滤干或用柴草灰吸去过多的水分,一般来说剩下的部分含水量大概 30%。

这个过程显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发酵,可能会混入环境中的细菌。而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部环境,酵米面发酵过程中就容易受到这种细菌的污染,从而带来毒性。

在 *** 过程中,如果出现细菌污染,也比较难发现。 酸汤子作为特色的食品本身就有一股特别的酸味,这种风味会掩盖霉变的味道,特别是对于外地人或者偶尔吃一次的人来说,很难分辨到底就是这个味还是坏了。

而吃这些东西的人,他可能觉得反正已经高温消毒了,就放心大胆地去吃了。但在发酵以及存放过程中受到的污染,包括像黄曲霉毒素、米酵菌酸,通过正常煮汤时候的水煮是没法破坏的。 所以有毒的酸汤子,难发现 +难消毒。

酸汤子的图片,酸汤子中毒-第1张图片-

那应该怎么办呢?

别吃。酸汤子这种自制酵米面类的食物更好都别吃。

>

监制饭饭

排版饭饭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生活报.鸡东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疑似食用冷冻一年的酸汤子中毒 https://dy.163.com/article/FOK04CMU0512CCJ3.html

<2> 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第2期食品安全提示公告

<3> 曹先. 急性臭米面中毒四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003):286.

<4> 逯锁林. 急性臭米面中毒28例临床分析. 临床荟萃, 2010(03):252268-0.

<5> 骆世银. 一起由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 中国公共卫生, 1985, 4(3):6-7.

<6> 姜国瑾, 李荣坤, 郭宝林. 7起酵米面食物中毒资料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1992, 8(5).<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pharmacology-toxicology-and-pharmaceutical-science/aflatoxin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痛心,9人死亡!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去世

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天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新闻多看点

“真凶”米酵菌酸,究竟有多“毒”?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更高的细菌毒素之一。点击图片,了解米酵菌酸,学习防食物中毒的 ***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

导致8人死亡的酸汤子,剧情反转:黄曲霉素不是真凶米酵菌酸才是


昨天所长的朋友圈里一直有人在转这条#食用自制酸汤子食物中毒#消息,刚看到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困惑的,一方面不了解什么是酸汤子,另一方面是不知道为啥正常吃自制的食物会中毒,于是本着帮大家科普的精神,所长查阅资料,写了这篇文章。

黄色的有点像面条一样的东西就是酸汤子

可能绝大多数人和所长一样对于这个酸汤子到底是啥还是一头雾水,其实这应该算是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又叫做汤子、馇子,是一种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小吃,尤其是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

所以呢,不生活在东北的人不知道到也很正常。图片上酸汤子看着黄黄的,很像玉米面,确实酸汤子就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先把玉米碎洗干净,放到阴凉的地方,用冷水泡个十几天(具体多久依室温而定),使它自然发酵,等到微微有酸味的时候,捞出洗干净,然后用水磨磨成糊状(俗称水面),再用布口袋控去适当的水分,最后取出放到阴凉处或者是团起来放在室外冷冻,为的是避免腐败变质。

因为过程简单,所以东北那边有很多家里人会自制酸汤子,至于放置酸汤子放置一年可能倒不是导致这次食物中毒的原因。

#家庭中毒8死:原因有变#虽然说黄曲霉素并不是这次的致毒的原因,但是所长还是想讲讲这个黄曲霉素是啥

新京报的通报

所长查了下相关资料,20世纪60年代,英国一家农场的10万只火鸡因食用霉变的谷物,相继在几个月内非正常死亡,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证实了致死因素就是黄曲霉素,这也是黄曲霉素之一次被发现。除了英国还有印度,在1974年的时候,印度两个邦中有多达200个村庄因为黄曲霉毒素而爆发了中毒性肝炎!

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要数黄曲霉素B1,亚硝胺、砒霜等咱们熟知的致癌物质其实都比其弱了好几十倍。不夸张的说黄曲霉毒素可能是已知的最强烈的致癌物。

但是呢前文所长也说过,这个酸汤子是玉米制品,而黄曲霉素一般多见于花生等等一系列含油量大的种子,玉米虽然也有,但是概率很小。这对玉米湿度是有要求的,需要湿度小一点。最重要的一点:黄曲霉素是一种需氧菌!它需要氧气,而在酸汤子的处理过程中,不管是高湿度发酵还是冰箱密封的环境下,这个黄曲霉素都没有办法生长!

所以这个黄曲霉素在这起事件中大概率不是罪魁祸首!毕竟酸汤子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物,都是用水泡着的,湿度很高,相对来说更容易感染的是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的兼性厌氧菌,当然不排除这两种同时超标的可能。

那这个椰毒假单细胞菌有啥特殊的地方?它产生的毒素是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其毒性丝毫不亚于黄曲霉素。

米酵菌酸虽然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其实其每年都会造成很多恶性中毒事件,导致死亡甚至灭门的惨案!这次的事件不是之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是关于米酵菌酸的科普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它的知名度要远逊于黄曲霉素。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小米,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什么的,这些中毒事件往往发生在夏、秋季节。因为空气潮湿,椰毒假单细胞菌容易大量繁殖。

最后所长想说的其实是在通告里不断被强调的冷冻了一年,这次中毒事件的锅冷冻背不了!像这种细菌引发的中毒事件往往不是冷冻时间过长,而是冷冻前食物就已经被污染了!

不断强调冷冻,反而有点本末倒置,核心问题是食物,还是没有解决!

我是@科学研究所关注我,了解更多知识!



参考资料:

<1>如何看待黑龙江鸡西一居民家庭聚餐疑似食物中毒,已致 7 人死亡? - 芝麻酱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977857/answer/1518076117

<2>陈荣桥,陈汉金,胡均鹏,冼燕萍,杨静,王斌,朱文信,刘冬虹,侯向昶,刘春生,吴玉銮,周颖璇.米和食用淀粉中椰毒假单胞菌米面亚种污染调查与风险分析.现代食品科技:1-7<2020-10-12>.https://doi.org/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685.

<3>小心!隐藏的米酵菌酸毒素.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20(09):58.

鸡西一家聚餐吃酸汤子致7死,黄曲霉毒素超标还是米酵菌酸中毒?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一家庭9人在十一长假期间聚餐后出现中毒症状,目前已致7人死亡。

据央视报道,鸡西市委宣传部的初步调查结果是,这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而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黄曲霉毒素超标引发食物中毒。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网上目前对此事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多位食品安全专家发文称根据酸汤子的特性推测,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

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毒性

据了解,中毒家庭在聚餐期间食用的自制酸汤子,是一种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口感细腻爽滑。

根据央视报道,鸡西市委宣传部公布的初步调查是,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毒素中毒。截至目前,7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2人仍在抢救中。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其滋生的温度为28℃-38℃,喜潮湿,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毒性为极毒,比眼镜蛇、金环蛇的毒汁还要毒,比人们熟知的剧毒药氰化钾要强10倍,比剧毒农药1605、1059的毒性强28~33倍。在1993年,该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此前曾在科普文章表示,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中,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等食物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像平时吃的花生、玉米、用的花生油、家庭自制的花生酱中都很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专家称或为米酵菌酸中毒

目前根据媒体报道显示初步调查为黄曲霉毒素超标疑似引起中毒。不过,对于此事,有食品安全专家发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中毒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工作者云无心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黄曲霉毒素含量高时会有明显的苦味,自制食物即便超标一般也难以到致死剂量。他认为黄曲霉毒素致死的可能性不大。

云无心进一步解释称,酸汤子是一种发酵玉米制品,猜测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很大。“发酵米面制品导致米酵菌酸中毒并不少见,今年8月广东还发布过慎防米酵菌酸中毒的消费警示”。

“米酵菌酸是一种脂肪酸,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常见于生湿米面制品(尤其是发酵产品)以及木耳银耳泡发中,在适宜条件下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该毒素很顽强,常规烹饪不能杀灭,而该毒素引发的急性中毒,潜伏期短则30分钟,长到12小时,极少数情况1到2天。”云无心表示。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10月11日发表的文章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钟凯表示,黄曲霉毒素现在几乎不可能引起人的急性中毒,因为那需要很严重的霉变,只在几十年前粮食困难时期出现过。“听到‘酸汤子’就应该从可能性更大的‘米酵菌酸’排查。在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也应该按米酵菌酸中毒来救治。”

公开资料显示,米酵菌酸中毒最早于1930年代在印尼发现,在中国和东南亚导致过多起食物中毒事故。米酵菌酸中毒一般的发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无力等,严重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烦躁不安、惊厥、抽搐等情况,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今年8月,广东省曾发布消费者警示指出:由于湿米粉、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所以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银耳和木耳是高风险食品,要谨慎对待。

10月11日,新京报记者查询了鸡西市 *** 、鸡东县 *** 网站、鸡西融媒中心微信公众号,均暂未公布对此事的调查结果等信息。

新京报记者 / 刘欢

编辑 / 祝凤岚 张明璇

图片来源 / 电商截图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截图

本文为绿松鼠(ID:xjbxinshipin)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一家9口食物中毒,8人身亡!赶紧提醒爸妈千万不要这样做

2020年的最后一个假期就这么结束了。


长假期间,和家人聚在一起,煮上一桌家乡菜,弥补春节期间的遗憾,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度假方式。


然而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有这么一家人聚餐却出现意外。一家九口发生食物中毒,其中八人死亡,代价惨痛。


照片中的11个人在一顿早餐后,其中的7个人和拍照的人,都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图片来源自新闻在线)


让我们回到10月5日的早上。


李红艳和丈夫张某以及亲属共12人一起聚餐,其间家里长辈9人全都吃了自制的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吃)


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了身体不适,随即送往医院救治。


截止目前,已经有8人抢救无效身亡,1人仍在抢救中。


事后调查得知,他们所食用的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


对于酸汤子是如何引起人体中毒的,很多医疗大V和媒体纷纷猜测,将"凶手"指向



是的,黄曲霉素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被国际认证为一类致癌物。但它并不是造成这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图片来源于 ***


10月12日晚,黑龙江卫健委最新通报表示该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事隔7日,在经过艰难的取证调查后,残害人命的"真凶"终于浮出水面,它就是↓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条,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一种用发酵面碴子做的面条状食物,是酵米面的一种,吃起来会有酸味的香气。


图片来源于 ***


像这种酵米面是我国部分地区流传的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 *** 。


一般是将玉米、高粱米等加水浸泡10-30天,使其发酵、变软,再经磨浆过滤、晾晒成粉,然后制成面条、饼、饺子等食品。


在酵米面的 *** 发酵等过程中,容易受到一种名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的细菌污染,从而产生一种毒素—米酵菌酸。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大部分都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


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图片来源于 ***


这些特色食品如果被米酵菌酸污染,一旦被人吃下,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么说吧,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


它主要作用于肝、脑、肾等实质性脏器。在临床上,患者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的腹泻,头昏,全身无力等症状。


严重的话,患者还会出现脏器损伤,表现包括黄疸、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少尿、甚至抽搐休克等。


当人中毒后发病迅速,潜伏期一般只有30分钟—12小时(少数长达数天),能留给人就医及时接受治疗的时间并不多。


更重要的是,目前医学上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在我国,由于米酵菌酸中毒导致器官衰竭最后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最最可怕的是,米酵菌酸是一种耐热性极强的毒素,120℃高温处理l小时仍可保持毒性。


所以别想用煮熟食物这一招来对付它,熟食照样可以让人中毒。


很多人可能会说↓


其实除了酸汤子,在很多常见的食物里也能找到米酵菌酸的身影。


之一种是就谷类发酵制品,如湿河粉、湿米粉、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


第二种是变质和泡久了的银耳、木耳

图片来源于 ***


第三种是变质的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如果这时再加上家里长辈的"推波助澜":


比如一些处理不当的食材冻在冰箱里慢慢吃;

比如剩饭剩菜舍不得倒留着吃几天;

再比如经常DIY一些不常见的"黑暗料理"。



那米酵菌酸中毒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更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尽量不去食用家庭自制的发酵面米食品。


2、如果做不到之一条,那在家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3、每顿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吃剩菜。


4、不食用变质、发霉的木耳和银耳;干木耳和银耳泡发时应使用干净的水和容器;现泡现吃,泡发时间不宜太长,且尽量不要剩余。


5、如果出现了中毒症状,首先停止进食,立刻催吐(用手抠),并及时就医。注意,如果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最后想和大家说说,

就算一些地方特色食品再好吃,

就算再舍不得剩饭剩菜,

也没有必要用生命去冒险。


这8条人命换来的沉甸甸的教训,

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请转发提醒家里人注意,愿悲剧不再发生!


参考资料:

<1>2020-10-12,央视新闻,《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

<2>2020-10-10,黑龙江卫健委官网,《酵米面食物中毒的预防》

<3>刘志涛,万蓉,胡太芬,吕韬,牟建春,普毅.一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职业与健康,2013,29(05):582-583.

<4>2020-10-11,白衣山猫,《黑龙江鸡东县9人聚餐7人死亡,未必是黄曲霉素中毒,很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

食用自制“酸汤子”致9人中毒身亡,罪魁祸首实际上是米酵菌酸?

家常自制小吃,怎么变成了杀人凶手?

审核专家:王桂真 国家一级营养师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 *** 部门通报,10月5日,鸡东县兴农镇一居民与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食物中毒。

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剧毒类)、有机磷类(农药类)、呋喃丹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性广谱杀虫剂)、安定类(催眠)、毒鼠强(鼠药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一开始被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 ,后来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酸汤子致使多人中毒的疑似物质黄曲霉素。

这次中毒事件已导致9人死亡。

01 此次事件中提到的黄曲霉究竟是何物?

黄曲霉毒素是人类已知的最强的致癌物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各种农作物中,尤其是油料作物,比如花生。

潮湿温暖环境下,保存不当的花生、玉米、瓜子等坚果类发霉,可能就会受到黄曲霉等真菌的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

它不仅可能导致肝癌,还可能诱发其他脏器癌变。

花生外壳被破坏后,很容易受到霉菌污染,生成可怕的、具有强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

图片来源 pixabay

事件中居民食用的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新闻中称,疑似是这一食材引发了食物中毒。真的是这样吗?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酸汤子,图片来源 sina

02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竟是它?

像这种自制的发酵食物,还有存在着一种毒素—— 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

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鲜银耳一旦变质,极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食物中毒,图片来源 sohu

这次事件中的酸汤子食材被黄曲霉严重污染,而这种霉菌并不会单独存在。

也就是说,食材也可能同时被其它微生物所污染,其中就可能存在椰毒假单胞菌。

发酵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一旦被霉菌污染,产生毒素,不管保存多久,都极有可能在食用的时候中毒。

03自制发酵食物需谨慎

事实上,任何发酵的米面制品,都很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危害人们的健康。

况且,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远不止黄曲霉素和米酵菌酸这两种毒素。

例如,自制葡萄酒可能产生带有剧毒的甲醇

自制的葡萄酒,图片来源 sina

自制泡菜时如果发酵时间不够长,未被分解的亚硝酸盐也是一大威胁。

自制泡菜,图片来源 sina

自制的发酵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肉毒杆菌,会在密封状态下产生肉毒素,污染严重时也会致人死亡。

自制豆腐乳,图片来源 douguo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在家尝试自制发酵食物,如果没有足够经验,极有可能使食材在 *** 过程中感染真菌和毒素。

自家如果不能做到良好的通风措施,更好也不要囤积粮食。

如果需要储藏,也一定要注意防止食物变潮,以免产生霉菌和毒素。

储藏粮食的窑洞,干燥,防潮,图片来源 sohu

一旦发现储藏的食物带有霉味,或者说,只是有一点异味,为了保证安全,更好也不要再吃了。

如果想吃发酵或者腌制的食物,还是直接购买具有安全保障的商业化生产的食品,既省事儿又放心,何乐而不为呢?


一碗酸汤子,9人全部死亡:你经常吃的这几种食物,可能有毒

作者 | 关关雎鸠

我想这几天,你一定看到了这个惨痛的新闻。

在黑龙江鸡西,一位47岁的妈妈拿东北特色美食「酸汤子」来招待亲戚。除了3位年轻人,其他9人全部食用了这种自制的面食。

谁曾想,引发食物中毒,8人身亡。

而唯一的幸存者,47岁的李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

可惜,99%的肝脏都已经损坏,抢救无效,抱憾离世。

至此,一碗酸汤子,9人全部中招。

估计谁也没想到,一顿其乐融融的聚会,看似平平无奇的面条,竟然成了最后的午餐。

一个好好的家庭就这样被毁了。

酸汤子里到底有什么,竟比毒药还厉害?

在东北,酸汤子是极易见到的的一种食物。

街上的小饭馆随意进去,就有卖的,而且大多是自制,它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制成的一种粗面条样状的酵米面食品。

店主说:这是满族特色,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很多人都会做。

照这样看,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食物,不然也不会受欢迎那么多年。

那为什么突然造成那么多人集体中毒死亡?

当我们细究酸汤子的 *** 流程,那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大跳。

从上述 *** 过程中,你能看到两个最重要的步骤:长时间的发酵和浸泡。动辄在水里浸泡或者阴凉处放置数十日。

我们都有一个常识,食物放置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

而对于酵米面制品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它要借助环境中的微生物自然发酵而成。可在这个过程里,尤其是夏秋季节,非常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在此次「酸汤子」中毒事件出事后,一位没有吃酸汤子的年轻人回忆说:

酸汤子是母亲之前做的,因为冰箱放不下。

母亲就把冷冻过的酸汤子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放了几天。

而「椰毒假单胞菌」最适的繁殖温度是 22~30 摄氏度,在冰箱冷藏条件(4℃)时几乎无法繁殖。

所以在比较热的气温下,长时间发酵的产品,一旦被这种细菌污染,这种细菌就可能会快速繁殖产生毒素,引起食品安全隐患。

该菌产生的致命毒素是米酵菌酸。

这也是造成此次「酸汤子」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

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日常的烹饪无法破坏其毒性,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都能产生严重损害。

一旦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高达40%-100%

其实,这次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非先例。

今年 7 月 28 日,11 位顾客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最后 5 人送医院,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经过调查,确认河粉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米酵菌酸中毒。

「酸汤子」中毒事件后,「米酵菌酸」走在了风口浪尖上。
什么食物、什么条件下能米酵菌酸毒素,怎么注意等等,全都成为了大家的重点关心对象。

今天,我们就来统统说个清楚。

1.我们平时吃的馒头、醪糟、米酒也是发酵的米面食品,没有事吗?

可有些人会疑问了,我们平时吃的馒头、醪糟、米酒等也是发酵的米面食品,可它们为什么不会产生米酵菌酸呢?

这是因为,我们使用了发酵剂 。

发酵剂有大量的发酵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进去之后,就会立刻形成它的优势菌群。其他的杂菌,尤其是这些致病的微生物就无法繁殖起来。

2.除了酸汤子,还有哪些食物会产生「米酵菌酸」?

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食物。

南方:以酵米面 *** 的汤圆;

以糯米泡制后制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3.可以在家做发酵米面食物吗?

发酵米面制品,由于存在被米酵菌酸污染的可能,所以需要整个环境、容器具,原料……都有比较好的微生物控制。

而这些,在家里其实都是无法保证的。

专家建议大家,没有特别必要的话,不要在家做发酵米面制品。

米粉、米线类制品更好当天买,当天吃。

如果不能当天吃,更好放在冰箱里冷藏,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

4.不是说食物越新鲜越好吗?为什么不能吃鲜木耳和银耳。

因为木耳和银耳处理不当,也容易产生米酵菌酸。

我们前面说过,引发米酵菌酸中毒的是一种椰毒假单胞菌。

这种菌的繁殖条件不止需要温度在 22~30度。

水分条件也很重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繁殖。

必须有湿度较大的表面,同时空气的湿度也较大的情况下,才会迅速在食物表面(比如风干过程中的酵米面、新鲜木耳/银耳、生湿米面团等)繁殖。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市场监管总局一再提醒大家谨慎购买新鲜木耳、银耳,不要购买自采的鲜木耳、鲜银耳。
除此之外,泡发木耳银耳前,要检查其感官病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要食用。

泡发时间不宜过长,隔天泡发的不能食用。

同样的道理,新鲜河粉、肠粉等湿面制品容易出问题,而干制的就不太容易食物中毒。

5.长时间放置容易被细菌污染,那咸菜、酸菜、泡菜这类食品还能吃吗?

答案是,能吃!

因为椰毒假单胞菌要生活「中性和偏碱性」、「低盐」的环境下。

它不耐酸,也不耐盐。

pH 降到 5 以下,那椰毒假单胞菌基本是活不成的。

那除了发酵的米面食品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食品需要注意呢?

没熟的四季豆

四季豆、扁豆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必须使其充分受热。

若食用加热不充分的四季豆、扁豆,会出现腹泻等中毒症状。

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含龙葵碱较高。

进食后对胃肠有较强的 *** 性和腐蚀性,而且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发红的甘蔗

所以如果看到甘蔗内有红色丝状物,说明已霉变。

霉变的甘蔗含有3-硝基丙酸,属于神经毒素,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

没有熟的西红柿

没有成熟的青西红柿含有龙葵素,食用后口腔内有苦涩感。

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

生豆浆

生豆浆中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饮用后容易中毒。

所以豆浆一定要彻底煮熟后饮用。

腐烂的生姜

生姜腐烂后会产生黄樟素,是一种致癌物质。

会诱发食道癌、肝癌等。

黑斑的红薯

有些红薯表皮呈现黑褐色或者黑色斑点,这是因为受了黑斑病菌的污染。

黑斑病菌毒性大,不管是水煮还是火烤,其生物活性都不容易被破坏,更好不要食用。

发霉的瓜子

瓜子、花生、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或者发黑、微苦,说明已经发霉变质。

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这次酸汤子中毒事件带来的教训真的是太大了。

不管什么时候,多好吃的东西,安全一定是之一位的。

食物要做好储存,及时清理冰箱,坏了该扔就扔,不能吃千万别吃。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余生很贵,别拿健康当赌注。

作者: 关关雎鸠,自由撰稿者,旅游杂志专栏负责人。部分图片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汤子 中毒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