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料大全,调味料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2 0
王刚的厨房技巧:34种常见厨房调料用法大全,今天一次性告诉你

本文由什么值得买用户原创:美食作家王刚

哈喽大家好我是王刚,有很多同学私信问我什么调料怎么用,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调料的功能及用法,欢迎大家学习并且收藏转发!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菜肴包含有:咸、甜、酸、辣、麻、香这些口感,这些口感的 *** 离不开调料的使用。用好调料不但可以调出美味,还可以增色,增香,提鲜成菜!


下面开始介绍常见调料的功能及用法▼▼▼▼

图片源自于 ***

【1】酱油:我国传统调料,主要用来增咸提鲜。酱油可分为生抽和老抽。老抽吃到嘴里很浓稠,一般用于给食物上色提鲜。生抽颜色比较淡,味道稍咸,主要用来调味,炒菜或者凉拌菜的时候用得比较多。


图片源自于 ***

【2】食盐:盐乃百味之首,主要用于调出咸味。做菜时,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最后调味阶段再放盐的,例如炒菜、炖汤、炖菜时,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盐不会破坏掉其他的味道,也可以保证碘元素少挥发,还能保证菜品不会过咸。但如果在准备食材时需要提前入味的情况下,就需要先放盐了,例如蒸肉、蒸鱼。


图片源自于 ***

【3】鸡精和味精:调鲜专用,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两者其实在原料上差别不大,只是口感上,鸡精更鲜,更有风味。值得一提的是,鸡精和味精其实真的不会致癌,所以正常做菜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使用鸡精和味精的注意事项:

①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因为已经很鲜美了;

②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溜菜等不宜使用;

③腌菜不要使用味精;

④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⑤如果用于凉拌菜,可以先溶解再使用;

⑥不能在高温下使用。


图片源自于 ***

【4】醋:我国古代传统调味料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醋在分类上通常有以下几类:米醋、陈醋、白醋。

米醋的口感更好,口感酸甜,可用于糖醋排骨。陈醋酸味很浓烈,很开胃,基本上可用于各种常见的调味。白醋的酸味口感较淡,多用于凉拌菜或西餐的使用。

下面总结一下醋的各种常见功能:

1. 去腥去膻:做鱼做羊的时候可加入少许醋去除异味.

2. 减少辣味:如果炒菜时不小心辣椒放多了,可以放一些醋减少辣味.

3.增香:做菜时候加入少许醋,可以增加菜肴香味并减少油腻程度.

4.催熟:炖牛羊肉的时候加一点醋能够让菜肴熟得更快.

5.增甜:南方朋友做甜粥的时候加入少许醋可以使粥更甜.

6.除锈:之前在铁锅除锈的教程中也介绍过!


酒类:主要都是用来给食物去腥、去异味的!

【5】料酒:去腥专家,很多肉类、内脏等食材在初加工时,都会使用料酒去腥。例如在炒鸡蛋的时候加入少许料酒也可以去腥提香

【6】啤酒:我在做很多“硬菜”时也会用啤酒去腥、调味,请家里常备“宽啤酒”

【7】高度白酒:去除腥味较重的食物时可以用到,例如我之前教大家做的【红烧羊蹄】去腥去膻时就加了白酒。


酱类调料:各类以酱为形式的调料

【8】豆瓣酱:川菜之魂,我的很多川菜都需要豆瓣酱作为调料。主要增加菜肴的咸鲜味

【9】甜面酱:以面粉、水和食盐为原料的一种酱料,鲜香甜味十足。可以当做酱料使用(例如蘸黄瓜),也可以调味,是炸酱面、京酱肉丝等菜肴的必备调料。

【10】番茄酱:用新鲜番茄经过加工而成的酱料,鲜而酸。常用于增色、添香、增加酸味口感,如 *** 松鼠鱼。

【11】芝麻酱:顾名思义是芝麻作为原料调制的酱料,非常的香,增香必备。可直接作为蘸料,例如北方的同学吃火锅是喜欢蘸麻酱,也常用于 *** 凉面、凉拌菜等。

【12】蚝油: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牗牡蛎牍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适合烹制多种食材,如蚝油牛肉、蚝油生菜、蚝油荷兰豆等,还可调拌各种面食、涮海鲜、佐餐食用等。


香料类:香料分很多种,主要功能是增加各种风味,使味更有层次感。下面介绍一下做菜中常用的香料:

【13】干辣椒:增香、增辣。油热时和葱姜一起放锅内爆香,一般家常菜都可以用。

【14】花椒与麻椒:增加菜肴的“麻”味,同时也是爆香的“利器”!炒菜的时候加入花椒可以防止油沸,花椒粉也可以用于包子或者饺子的馅料。麻椒比花椒颜色更重,更麻,喜欢重口味的同学可以用麻椒作为调料。

【15】八角(大料):也叫大茴香,因此无论卤、酱、烧、炖,都可以用到它,用以去腥添香。不论炒菜、炖肉、腌菜,八角都要提前放。一份菜一般放三瓣,分量多的可以放一整朵。

【16】胡椒:又分黑胡椒和白胡椒,常用于提鲜去腥,开胃、促进食欲。其中黑胡椒味道更浓,香中带辣,适用于炖、煎、烤肉类。白胡椒胡椒香味稍淡,辣味更浓,能提出鲜味,我教大家做的菜大部分都用的是白胡椒。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黑胡椒、白胡椒皆不能高温油炸,应在菜肴或汤羹即将出锅时加少许。

【17】香叶:干燥后的月桂树叶,用以去腥添香,用于炖肉、卤味等。

【18】桂皮:干燥后的月桂树皮,用以去腥添香,也可以用于炖肉、卤味等。

【19】小茴香:用以去腥添香,用于炖肉等。其茎叶部分即茴香菜。

【20】孜然:祛除腥膻异味的作用很强,!还能解除肉类的油腻,常用在烧烤牛羊肉中,令肉质更加鲜美芳香并且去除膻味异味。

【21】五香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芳香类调料混合研制而成,使用方便。尤其适合用于烘烤或快炒肉类,炖、焖、煨、蒸、煮菜肴作调味


“宽油”类:其实我们日常使用的食用油也分很多种,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

【22】菜油(菜籽油):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有一种“青气味”。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常用于炒菜,也可以做红油辣椒。不适合凉拌菜。

【23】花生油:淡黄透明,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常用于炒菜,炒蔬菜更好,比较香。

【24】葵花籽油: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不适合油炸,常用于做汤、炒菜、凉拌。

【25】玉米油:优质玉米油营养含量丰富。也常用于炒菜,清淡不油腻也可增加香味。

【26】大豆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做面点,但不适合炒菜。

【27】橄榄油:非常营养健康的油。炒菜时油烟很少,但高温易破坏营养,所以要想营养更大化还是凉拌菜比较好,但是缺点是炒菜炒起来没那么“香”。

【28】猪油:也称为荤油或猪大油。它是从猪的脂肪中提炼出,初始状态是略黄色半透明液体的食用油,常温下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加热后会融化。猪油含胆固醇较多,对身体不利,建议少吃。但是炒菜做菜时能增香、添味。另外,由于常温时是固体,故不适合做凉拌食物。

【29】芝麻油:具有特别的香味,所以也叫香油。凉拌菜、汤类及热菜首选,可以增香提味。

【30】牛油:从牛的脂肪组织里提炼出来的油脂,常温时也呈固体。风味浓郁,是做麻辣火锅底料必备调料。

温馨提示:

①注意所有油在烹调时,都不要烧得过热;

②不同的植物油搭配着使用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③植物油的选择主要是看自己的口味需求,不存在绝对的好吃。


辣椒类:辣是需要有层次感的!这才是我们中国菜对于辣的追求!所以我总结了一些辣椒类别调料,让你做菜时候对辣的把握更上一层楼。

【31】剁椒与糟辣椒:云贵地区称作糟辣椒、湖南地区叫做剁椒,口味和 *** 工艺稍有差别,但是总体来说外表色泽鲜红,具有香、辣、鲜、酸、嫩、咸、脆、的独特风味,有开胃消食、暖胃驱寒的功效。可以直接食用、当做蘸料,也可用于调料,比如 *** 剁椒鱼头、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菜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剁椒和糟辣椒本身就有盐味,所以调味时就不用额外添加过多的食盐了!

【32】红油辣椒:是川菜中常见的调味料,油色红亮,味道香辣。常用于凉拌菜、拌面、蘸料等。

【33】泡椒:四川特产,由新鲜辣椒腌制而成。香、酸、辣味十足,是 *** 泡椒类菜肴的必备调料(例如川味鱼香肉丝、泡椒牛肉等)。

常见的泡椒主要有两种:

①二荆条泡辣椒:这种辣椒相对较长,辣味适口,香气足,可以切碎了使用, *** 传统川菜鱼香肉丝就离不开它;

②子弹头泡辣椒:这种辣椒较短,呈鸡心状,其辣味足,因成形较好,在泡椒菜肴中常整个使用,很少加工成茸或切成小块。


【34】糖:增甜味的调料,常见的种类有白糖、红糖、冰糖。一般使用白糖作为调料。红糖可以补血破淤具有益气、缓中、助脾化食的作用。冰糖可以去痰止咳,一般可用于 *** 红烧类菜肴时增加色泽及口感,也可用于 *** 甜品。

下面总结一下白糖的用法:

1.少许白糖可以提鲜。

2.白糖还可以中和酸味,可做醋溜系的菜。

3. 由于糖的特性,可做拔丝香蕉等“拔丝类”菜肴。

4.挂霜:白糖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熬至水近干时,倒入经烘烤或油炸过的原料,离火,翻拌,冷却后,成品表面即似白霜状。如糖霜花生、糖山楂、糖霜核桃等。

5. 炒糖色:广泛用于卤菜、红烧菜的调色、如红烧猪蹄、红烧排骨等。

6.糖醋菜系必备,开胃可口。



糖醋汁、鱼香汁、麻辣汁、海鲜汁、 各类万能酱汁配方,超实用

糖醋汁

黄金比例:1酒,2酱,3糖,4醋,5水

材料:红醋500g,糖600g,葱、姜、蒜各25g,酱油250g,盐5g,水淀粉50g、水300g,油75g,热油50g,白芝麻适量

做法:将锅放在火上,倒入50g油烧热,下葱姜末煸炒一下,待香味透出后,加入适量水、约75g白糖、约50g醋及20g左右酱油,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然后倒入菜肴拌均匀或浇在菜肴上(先对成碗汁,在做菜快熟时一起倒入锅内,淋上水淀粉也可),最后撒上白芝麻即可

宫保汁

材料:两平勺白糖,两勺醋,一勺料酒(普通料酒),老抽1/3勺,冒尖1茶匙淀粉(半勺),1/3茶匙盐,一勺水

做法:混好后放入葱、姜、蒜片,把葱姜蒜的香味溶泡在宫保汁中,泡一会儿(几分钟)

鱼香汁

材料:米醋10g,酱油15g,白糖20g,料酒10g,湿淀粉10g勾兑成汁备用;葱10g,姜10g,蒜两瓣均切末;红泡辣椒10g剁碎。

做法:植物油75g加热至150度时,葱姜蒜末爆锅,放入泡辣椒炒出红色,倒入兑好的芡汁,变稠并透亮时即成鱼香汁。

海鲜蘸汁

海鲜蘸汁有带辣味、酸味的,这款蘸汁不带酸味,选用小红椒和青尖椒及蒜头的辣味蘸汁,对吃辣能力差的亦能接受的一款专门为白灼海鲜蘸的蘸汁,现介绍给大家。

材料:蒜头 3_5瓣,小红椒 1_2只,青椒 半只,砂糖 少许,鸡粉 少许,生抽 2大勺,热熟油 1小勺

做法:

1、将蒜头和辣椒分别洗切处理好 。

2、去衣的蒜头切粒,辣椒切圈。

3、加入砂糖、鸡粉、生抽、热熟油拌均匀即成。

4、可根据需要多少蘸量用小蘸点碟随意盛上。

麻辣汁

之一步、 *** 麻辣酱

取鲜青花椒1.5千克、土芹菜梗50克和香菜梗50克,上述三种用刀剁成蓉,再取400克豆油或花生油烧到大约八成热,浇在剁好的料蓉上,一边浇油一边搅拌即可。

第二步、 *** 米辣酱

取2千克云南小米辣、30克鲜橙皮、100克蒜子和100克老姜一起入绞肉机打成蓉。炒锅置于火上并倒入1千克红油,下入绞碎的生料用小火熬炒1小时,再下2瓶辣妹子酱小火炒干水汽,再加冰糖粉20克、盐20克、鸡粉30克、鸡精25克和醪糟汁50克小火炒匀即可。

第三步、 *** 麻辣油

原料A:小米辣段750克,青花椒400克,香油200克,瓶装花椒油500克。

原料B:葱节50克,老姜50克,香料(八角5个、草果10个、香叶20片、小茴香5克)。

做法:炒锅下2千克红油烧到五成热,倒入原料B用小火炸香后捞出不用,再倒入原料A用小火慢慢炸至香味四溢、颜色发黄,滤出料渣即成麻辣油。

第四步、调制麻辣汁

取鲜肉汤50克,加10克麻辣酱、15克米辣酱、20克麻辣油、盐、醪糟汁各5克,鲜味王5克和太太乐鸡粉5克,再熟芝麻适量、芝麻酱3克、香醋5克、白糖2克、白酱油3克调匀即可使用。

椒麻汁

椒麻汁是一道以生花椒、生葱、盐等为主要食材 *** 的美食。

材料为生花椒、生葱、盐、香油、味精、鲜汤,将花椒、生葱同制成细茸,加调料调和均匀,为绿色或咸香味。拌食荤食,如:椒麻鸡片、野鸡片、里脊片等。忌用熟花椒。

味蒜汁

材料:,蒜瓣 50g,小葱 30g,盐 10g,辣椒油 5g,开水 15ml

做法:

1、将大蒜去皮,备好,放入蒜臼。

2、加入盐,用力捣蒜头,至蒜头全部散开。

3、将捣好的蒜放入碗中,加入葱花、辣椒油、香油。

4、加入开水,并用勺子均匀搅拌。等各种材料均匀融合在一起,美味的蒜汁就做好了。此刻你可以用它来 *** 凉菜、凉面、凉皮等各种好吃的美味了。

万能凉拌汁

材料:鲜味生抽40ml、苹果醋40ml、白糖30克、清水40ml、香菜1根(不喜欢的可以去掉这项)、香葱1根、香叶1片。

做法:白糖、生抽、苹果醋、清水混合均匀。锅中放入香葱、香菜、香叶、果醋汁,开火煮3分钟。3分钟后关火,挑出香葱、香菜和香叶,把凉菜汁放置一旁晾凉。

29款调味酱汁大全,有经验的大厨都在用!



1

姜汁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去皮净姜250克,白醋100克,精盐50克,白胡椒15克,味精25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将净姜剁成姜茸,加凉开水750克及以上调料搅拌呈姜汁状后调入色拉油和小麻油即成。

【配制说明】

此姜汁更好在食品搅拌器中搅成茸汁,如浇淋凉菜可只用其汁,如拌制鸡丝、肚丝、口条等,可连姜茸一起拌均匀。味型特点是开味解腻,略带辛香味。

2

果汁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果酱100克,棉白糖200克,白醋50克,酸梅酱50克,精盐5克,柠檬香精1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加少许果汁饮料调拌均匀即成。如拌水果丁用可不加果汁饮料,因水果透水。如制鱼球、鱼点、肉丁等凉菜,可将原料挂糊炸熟,然后在锅中收汁。

【配制说明】

果汁味常用于春夏季凉菜,并多制为无腥腻的水果黄瓜,一般不加蒜泥,如需作收汁类的鱼球、鱼点等可适当加入姜末。味型特点是酸甜、解油腻、果香浓郁。

3

鱼香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姜末50克,葱白50克,泡红椒末50克、蒜泥50克,精盐15克,白糖20克,香醋30克,生抽50克,味精30克,红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拌和均匀后再加入白煮的凉菜中,如熟鸡片、肚片、毛肚、白肉丝等。

【配制说明】

鱼香味型咸鲜、酸辣、回甜,并要重点突出姜葱味。

4

咸鲜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生抽500克,味精20克,姜末 30克,碎八角15克,碎花椒5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葱白3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加清汤或开水250克调拌均匀后浸泡15分钟即成。如用老抽只需50克左右,另要多加约500克水或汤汁兑成。

【配制说明】

此味水多用于肉类、鸡鸭及腑脏卤制凉菜的调味,如果浇淋白肚、白鸡之类凉菜,即可用白酱油调制而成,亦称“白汁味”。

5

怪味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白酱油300克,姜茸30克,蒜茸30克,花椒粉10克,白糖15克,香醋75克,葱白30克,芝麻酱50克,味精20克,十三香粉(或五香粉)10克,小麻油75克,料酒50克,红油10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加开水250克调匀即成。此汁可直接浇淋凉拌菜也可拌制凉菜。

【配制说明】

此配方有去腥、解腻、提味的作用,多适用于鸡、鸭、野味类卤制品的调味。此味型可将原料在锅中收汁,如肚丁、鸭丁、口条丁、牛肉丁等。味型咸甜、麻辣、酸香兼备。

6

香糟味汁


【配方】(配制10~15份菜)

福建红糟100克,绍兴酒100克,精盐20克,味精20克,花椒末5克,姜末10克,葱白末20克,白糖1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加鲜汤200克在锅中烧开晾凉即可,烧制时料酒、葱白出锅后再放入。

【配制说明】

此配方可直接浇入切好的凉菜中,如果为整块白鸡、白肉等,可将原料用此味汁浸泡入味后再解刀装盘。浸泡原料的味汁,可将花椒、姜、葱等整块放入。

7

麻酱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芝麻酱100克,精盐15克,味精15克,白糖10克,蒜泥15克,五香粉5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先将芝麻酱用色拉油调开,再将以上调料加入调匀即成。

【配制说明】

此配方常用于拌白肉、拌鸡丝、拌白肚、口条等腥味较小的动物性卤制品调味。味型特点是酱香、咸鲜。

8

椒麻味汁


【配方】(配制15份制)

花椒30克(去籽),小葱150克,香醋30克,白酱油150克(如用盐可加少量凉开水将盐化开),味精15克,小麻油30克,色拉油50克。

【制法】

将花椒斩成粉末,小葱切末后与花椒粉同斩成茸,然后加入以上调料拌匀即成。

【配制说明】

此味汁多用于动物性凉菜的拌制调味,其干炸制品的凉菜则用于味碟。味型特点是麻、香、咸鲜。

9

芥末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芥末粉200克,精盐30克,味精15克,白醋50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将芥末用热水化开,再加入以上调料搅拌后直接淋入原料中。

【配制说明】

芥末味汁常用于拌白肉、鸡丝、肚丝等凉菜,并多在夏季使用。北方芥末常与芝麻酱配合调味,其味型特点是提神、解腻、开味等。

10

葱油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香葱末150克(要葱白),洋葱末100克,精盐30克,味精20克,白胡椒1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花生油20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入容器中拌匀,再将花生油烧热淋入调料中即成。

【配制说明】

葱油味汁常用于白鸡、白肚丝、白肉丝的调味,其味型特点是葱香、咸鲜、解腥、提味等。

11

咖喱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咖喱粉75克,精盐30克,洋葱末100克,味精15克,料酒30克,花生油200克。

【制法】

用花生油将洋葱末略炸后再倒入咖喱粉及以上调料拌匀即成。

【配制说明】

牛肉、咖喱鸡丝等,也可将腌制的鱼块、鸡块炸熟后收汁,其味型特点是咸辣、鲜香、开味。

12

色拉味汁


【配方】(一)(配制10份菜)

色拉酱2支(塑料管装,每支约50克),卡夫奇妙酱约30克,炼乳30克同置碗内搅拌均匀即成。

【配方】(二)(配制10份菜)

卡夫奇妙酱100克,蜂蜜30克共同搅拌均匀即成。

【配方】(三)(配制10份菜)

用生鸡蛋黄4个,色拉油150~200克,白醋20克,白糖20克,芥末粉10克,共置碗内调制均匀即成。注意调制时将蛋黄置入碗中,先加少许色拉油,并用筷子搅拌,待蛋黄与油融合后再加油搅动,最后用白糖、白醋、芥末等调料搅拌均匀即成。

【配制说明】

以上(一)配方是在有色拉酱的情况下的调配 *** ;以上(二)配方粤菜中使用较多,但成本较高;以上(三)配方为传统配制 *** ,成本较低。

色拉味汁常用于各种水果丁,黄瓜丁,土豆丁(需除水)的拌味使用,能起到增味、增香、增鲜、增色的效果。

13

咸香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蒜茸200克,姜末50克,十三香粉20克,精盐约30克,味精粉20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10克。

【制法】

将以上配方置碗中,再将色拉油250克入锅烧热,倒入调料中拌匀即成。

【配制说明】

此咸香汁常用于凉菜咸香鸡、白切鸡、白肚的拌制调味。此制法是根据粤菜 *** 调制。

14

蒜茸油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蒜茸250克,精盐约50克,味精粉30克,白糖15克,料酒50克,白胡椒10克,花生油30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及蒜茸同置一容器中拌匀,再用花生油或色拉油烧六成热后倒入调料中搅拌均匀即成。

【配制说明】

此蒜茸汁是油汁型味汁,常用凉菜的白鸡、金钱肚、白肚、盐水口条等凉菜的拌制,属咸鲜蒜香味型。

15

姜茸油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姜茸200克,精盐约50克,味精3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色拉油或花生油250克,白醋50克。

【制法】

把姜茸置于食品搅拌器并加入凉开水200克搅拌2分钟,让其呈姜茸汁状,然后加入以上调料搅匀后装入容器中,花生油烧六成热后倒入茸汁中即成。

【配制说明】 油水混合汁,常用于白肚、心头、口条、鸭块等凉菜的拌制。

16

酸辣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野山椒2小瓶,白醋100克,精盐20克,味精15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将野山椒同辣水用搅拌机打成茸,再加入以上调料及凉开水500克调拌均匀后入容器,并淋入麻油即成。

【配制说明】

此配方常用于酸辣白肚丝,酸辣卤牛肉,酸辣白鸡等凉菜调味之用。

17

京酱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甜面酱400克,味精15克,白糖3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入容器调拌均匀后蒸10分钟或者入铁锅炒制而成。

【配制说明】

此配方咸鲜回甜,适合于京酱拌白肉、京酱拌鸡丝、京酱拌里脊丝,京酱拌豆芽等凉菜。

18

麻香京酱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甜面酱200克,芝麻酱200克,白糖30克,味精15克,色拉油100克。

【制法】

将甜面酱用色拉油在锅中炒香后再加入芝麻酱白糖、味精拌匀即成。

【配制说明】

此酱香咸回甜,适合于拌北方凉菜,如白肉、卤肠、鸭丁等。

19

白汁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姜片20克,蒜片20克,花椒2克,八角5克,精盐25克,葱白20克,味精5克,白胡椒2克,露酒10克,清汤500克,色拉油5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入容器中,汤烧沸后冲入调料中搅匀后冷却浸泡2小时后沥去渣,并拌入色拉油即成。

【配制说明】

此配方咸鲜本味,适用于各种花碟及白鸡白肚的调味。

20

椒麻油味汁


【调制】(配制20份菜)

将嫩一点的鲜姜250克入搅拌器搅打成末(搅时可加少量水),然后挤去水后加葱白200克,精盐50克,味精30克,糖少许入容器中,淋花生油400克,小麻油100克搅拌成油汁即成。

【配制说明】

此味料为咸鲜姜汁葱香味,常用于椒麻白肚丝、椒麻鸡等凉菜拌味,也可单独作味碟使用。

21

沙姜鸡味汁


【调制】

将沙姜粉、精盐、味精、白糖(少许)、料酒等味料加花生油搅拌均匀呈油味汁即成。

【配制说明】

此味型香辣咸鲜、去腥解腻,常用于白鸡、白肚、白肉等凉菜拌味。

22

葱油鸡味汁


【调制】(配制20份菜)

将洋葱末150克、蒜泥150克、精盐50克、味精30克,白胡椒10克,白糖10克等调料共同拌匀,然后用花生油250克入锅炒制成油汁即成。

【配制说明】

此葱油汁咸鲜葱香,常用于葱油鸡、葱油肚丝、葱油蜇皮等调味,也可作为涮菜味碟之用。

23

烧鸭京酱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甜面酱500克,豆瓣酱100克(剁碎),芝麻酱100克,花生酱100克,五香粉20克,白糖30克,味精3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置于容器中加适量色拉油搅拌均匀后上笼蒸10分钟即成(炒制也行)。

【配制说明】

此配酱不但用于烤鸭,也可用于油淋乳鸽,脆皮肥肠香酥全鸭,香酥鸡等味碟使用。

24

川式香辣酱


【配方】(配制20份菜)

甜面酱100克,花生酱50克,荆沙豆瓣酱50克(剁碎),海鲜酱50克,牛肉松50克,红油10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共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或用少量色拉油在锅中炒至均匀即成。

【配制说明】

此配方常用于香辣凤爪、香辣凤翅、香辣白肚片等,属香辣酱香型口味。

25

川式香油


【配方】(配制20份菜)

菜籽油25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京葱段200克。

【制法】

将菜籽油入锅烧六成热,下八角、桂皮、京葱段炸香后倒入容器中,去掉香料及葱渣即成。

【配制说明】

此香油用于川式凉拌菜之用,属药料香型,适宜调制心头、口条、卤肚、卤鸡、卤鸭、卤肠。

26

川式红油


【配方】(配制20份菜)

干碎红辣椒2500克,八角100克,桂皮100克,紫草100克,大葱200克,菜籽油或用过余油10千克以上。

【制法】

将碎红干椒先用温油泡涨吸尽油份,再将大部分油烧热后投入八角、桂皮、紫草、大葱等,待炸香后将香料捞出,将净油倒入辣椒中即成。(香料如未炸尽可另作他用)。

【配制说明】

此红油加了香料后呈香辣川式红油,可用于各种凉菜及卤制品的调味。

27

烧烤酸梅酱


【配方】(配制40只烤鹅)

冰花酸梅酱8瓶,白醋1瓶,玫瑰露酒1瓶,白糖约500克,味精20克。

【制法】

将以上调料共置于净锅熬制呈蜂蜜状后去掉酸梅渣,倒入容器中即成。如果感觉稠度不浓,可适当加糖稀调制。

【配制说明】

此酸梅酱为广东风味,可作为烧鹅仔,烤乳鸽,烤鸭,油淋鸭,琵琶鸭等烧烤的味碟。




28

川式香辣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海椒末100克,芝麻20克,精盐25克,味精15克,红油50克等拌和均匀后加适量凉开水兑成。

【配制说明】

此味水辣椒粉较多,呈辣椒酱状,常用于拌制凉菜的卤味制品或者辣椒味碟。

29

凉菜各种油碟


(1)花椒油碟:用花椒油、生抽、精盐、白糖、味精调拌而成。

(2)红油味碟:用红油、白糖、精盐、味精调拌而成。

(3)蒜泥油碟:用大蒜泥、色拉油、小麻油调拌而成。

(4)姜汁油碟:用生姜丝(末)、红醋、色拉油、小麻油调拌而成。

(5)麻辣油碟:用花椒油、红油调拌而成。

(6)芥末油碟:芥末加胡萝卜茸、红椒末、洋葱末,淋七成热油而成。

(7)五香油碟:八角、桂皮、草果、小茴,陈皮等碾碎后,淋七成热油而成。

(8)咖喱油碟:用咖喱油、红油、洋葱末调拌均匀即成。此姜茸呈用咖喱味汁可直接淋入熟制的动物性原料凉菜,如咖喱。

厨房必备,10大类调味品,100种调料习性用途用法图片大全

无论是家常美食还是饭店美食,都离不开调味品,调料,以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人们的食欲。常用的调味品有哪些?如何正确合理的运用调味品 *** 美食呢?本文详尽介绍了10大类调味品,100种调料的习性,作用,是家常美食和想学厨艺的人们的必备基础知识,非常实用,建议收藏(辛辛苦苦码字码了3天,全网仅此一份,就算现在不用,总有能用到的时候)。

调味品的分类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厨房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柴是火源,米是主食,其他5项都是调味品,这些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

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主要呈咸、甜、酸、辣、鲜、香、苦等味,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

1.1、咸味:盐、酱油、酱类制品。

1.2、甜味: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食糖(包括白糖、红糖)蜂蜜、饴糖、冰糖等。

1.3、酸味:食醋、番茄酱、变质的酱油和酒都可以作为酸味调味剂。

1.4、辣味:辣椒,胡椒,生姜,葱,蒜。

1.5、鲜味:味精、鸡精、虾子、蚝油、虾油、鱼露等。

1.6、香味:茴香、桂皮、花椒、料酒、香糟、芝麻油、桂皮酱、酱油、丁香花、玫瑰花等。

1.7、苦味:茶、咖啡、苦瓜、莲蕊等。



十大类调味品简介,习性,用途

1、盐

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有加碘盐和无碘盐,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品种,特别注意膳食中食盐摄入过多,可引起高血压。我国规定成人每日摄入6g食盐即可满足机体对钠的需要。


2、酱油

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老抽较淡,用于提色;生抽较咸,用于提鲜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的液体调味品,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


3、酱制品

(干黄酱,甜面酱,豆瓣酱,番茄酱,芝麻酱,肉酱,鱼酱,虾酱,果酱,鱼子酱等)

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

一般咸味肉菜放点干黄酱炝锅特别香,炸酱面也可以用干黄酱。

甜味菜多用甜面酱,是炸酱面、京酱肉丝等菜肴的必备调料。

川菜,辛辣味色泽红润的菜多用豆瓣酱增加菜肴的咸鲜味。

番茄酱:用新鲜番茄经过加工而成的酱料,鲜而酸。常用于增色、添香、增加酸味口感,如 *** 松鼠鱼。

芝麻酱:可直接作为火锅蘸料,也常用于 *** 凉面、凉拌菜等。

西餐多用果酱,肉酱,鱼酱,虾酱,鱼子酱等,一般作为菜品主料直接吃下饭,很少做佐料使用。


4、糖类

(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食糖(包括白糖、红糖)蜂蜜、饴糖、冰糖等。

糖按制糖原料分有:麦芽糖、蔗糖、甜菜糖、甜叶菊糖、玉米糖等。按产品颜色分有:红糖、白糖,黑糖等。按产品形态分有:绵白糖、砂糖、冰糖等。烹调应用主要用于调味。首先用于甜菜点,再用于甜味较重的菜点,还用于提味和复合怪味等菜点。

调味料大全,调味料大全-第1张图片-

糖在烹饪中的11种作用  

4.1:具有拔丝作用:如:拔丝香蕉、拔丝莲子、拔丝肉等。  

4.2:具有蜜汁作用:用白糖、蜂蜜加适量的水加热调制成浓汁,把主料投入锅中,慢火熬至主料熟透,甜味渗入主料,以提高成菜的色、味。如:蜜汁山药糕、蜜汁甜糕等。

4.3:有挂霜的作用:原料改刀后,挂糊或不挂糊,热油炸熟,进行挂霜。一是炸熟后滚一层白糖,此法霜易脱落;二是加白糖或少量油或者水熬化,约水分熬尽到挂霜火候时,投入主料,翻匀粘匀原料,冷却后外层凝结成霜。如:挂霜丸子、酥白肉等。

4.4:具有琉璃作用:将原料改刀后挂糊和不挂糊,煮熟或炸熟,把糖汁熬到拔丝程度,投入原料,翻匀糖汁,倒在瓷盘中,逐块拨开,不使粘连晾凉。每块结一层微黄色甜硬块,形同琉璃,外皮酥脆、甜香。如:琉璃肉。

4.5:糖醋莱着不可缺少的调料::糖和醋的混合,可产生一种类似水果的酸甜味,十分开胃可口。如:糖醋黄河鲤鱼、糖醋里脊、糖醋鱼片等。

4.6:具有缓和酸味的作用:在 *** 酸味菜肴时,加入少量的食糖,可以缓解酸味,并使口味和谐可口。如:醋熘莱肴、酸辣菜肴等,加入少量的白糖,成品则格外味美可口,否则菜肴成品则寡酸不可口。

4.7:具有增加调味作用:在 *** 面点、菜肴时,加入适量的食糖,能使食品增加甜味。在面点 *** 时也有改善面点品质的功效,还能增强菜肴的鲜味,调和诸味、增香、解腻、使复合味增浓的作用。

4.8:具有使原料增光、调色、特色作用

增光,在烤熟的菜肴上抹些糖饴,可使菜肴增甜增光;调色,糖色广泛用于 *** 卤菜、红烧菜肴的调色;转色,如:鸡、鸭、猪头肉等有皮的原料,煮熟后抹上糖水经烤或炸后,成品色泽转变成红色。

4.9:具有防腐作用

当糖液达到饱和浓度时,它就有较高的渗透压,可以使微生物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从而抑制微生物在制品中的成长,加糖越多,制品的存放期就越长。水果罐头就是泡在糖水里。

4.10:具有粘接作用:糖加入水熬到拔丝时,倒入炸好的原料食品等、搅匀,出锅后,用各种模具造型。如:萨其玛、米花糖等。

4.11:具有焦化和调节发酵的作用:制品在烤前,在其表面刷上一层糖液,烘烤后面点的表面金黄,色泽美观诱人。在面点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糖,酵母菌就可直接得到能量,加快了繁殖速度,加快发酵速度。西点中的焦糖提拉米苏,焦糖布丁等。

5、酸味调味剂

酸味与甜味、咸味、苦味等味觉可以互相影响,甜味与酸味易互相抵消,酸味与咸味、酸味与苦味难于相互抵消。酸味与某些苦味物质或收敛性物质(如单宁)混合,则能使酸味增强。

5.1:食醋:醋乃“苦酒”,“醋”是起源于“酒”。常用于溜菜、凉拌菜等,西餐中常用于配制沙拉的调味酱或浸制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于 *** 寿司用的饭。除了家常醋,白醋,果醋外,番茄酱、变质的酱油和酒等也可以作为酸味调味剂。

中国著名的醋有“神秘湘西”原香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保宁醋、天津独流老醋、福建永春老醋、广灵登场堡醋、岐山醋、河南老鳖一特醋及红曲米醋。

米醋的口感更好,口感酸甜,可用于糖醋排骨。

陈醋酸味很浓烈,很开胃,基本上可用于各种常见的调味。

5.2、白醋:白醋的酸味口感较淡,多用于凉拌菜或西餐的使用,只需要酸味又不需要颜色的菜品调味。

5.3、果醋:常用于凉拌菜或者西式菜。

下面总结一下醋的各种常见功能:
1. 去腥去膻:做鱼做羊的时候可加入少许醋去除异味。
2. 减少辣味:如果炒菜时不小心辣椒放多了,可以放一些醋减少辣味。
3.增香:做菜时候加入少许醋,可以增加菜肴香味并减少油腻程度。
4.催熟:炖牛羊肉的时候加一点醋能够让菜肴熟得更快。
5.增甜:南方朋友做甜粥的时候加入少许醋可以使粥更甜。
6.除锈:铁锅除锈!


6、鲜味调味品

味精、鸡精、虾子、蚝油、虾油、鱼露等。鲜味剂对蔬菜、肉、禽、乳类、水产类乃至酒类都起着良好的增味作用。

6.1、鸡精和味精:调鲜专用,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两者其实在原料上差别不大,只是口感上,鸡精更鲜,更有风味。值得一提的是,鸡精和味精其实真的不会致癌,所以正常做菜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因为已经很鲜美了;
②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溜菜等不宜使用;
③腌菜不要使用味精;
④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⑤如果用于凉拌菜,可以先溶解再使用;
⑥不能在高温下使用。

6.2、蚝油: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牗牡蛎牍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一般作为鲜味剂来使用。适合烹制多种食材,如蚝油牛肉、蚝油生菜、蚝油荷兰豆等,还可调拌各种面食、涮海鲜、佐餐食用等。

7、酒类

黄酒,料酒,啤酒,白酒,葡萄酒,朗姆等,主要都是用来给食物去腥、去异味的!
7.1、料酒(是在黄酒中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食盐等一种或多种调料酿制或配制而成):去腥专家,很多肉类、内脏等食材在初加工时,都会使用料酒去腥。例如在炒鸡蛋的时候加入少许料酒也可以去腥提香。(家里没有料酒了,可以用黄酒代替,但是不能单纯用白酒代替。)

7.2、黄酒: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被誉为“液体蛋糕”。也可以做烹饪去腥提香的调味品用。
7.3、啤酒:很多肉菜,如炖鱼,炖肉,炖鸭子会用啤酒去腥、调味,请家里常备“宽啤酒”。
7.4、高度白酒:去除腥味较重的食物时可以用到,例如【红烧羊蹄】去腥去膻时就加了白酒。

7.5、葡萄酒,朗姆酒:一般用于西餐或者西点蛋糕里使用。

8、食用油


8.1、菜油(菜籽油):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有一种“青气味”。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常用于炒菜,也可以做红油辣椒。不适合凉拌菜。
8.2、花生油:淡黄透明,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常用于炒菜,炒蔬菜更好,比较香。
8.3、葵花籽油: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不适合油炸,常用于做汤、炒菜、凉拌。
8.4、玉米油:优质玉米油营养含量丰富。也常用于炒菜,清淡不油腻也可增加香味。
8.5、大豆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做面点,但不适合炒菜。
8.6、橄榄油:非常营养健康的油。炒菜时油烟很少,但高温易破坏营养,所以要想营养更大化还是凉拌菜比较好,但是缺点是炒菜炒起来没那么“香”。
8.7、芝麻油:具有特别的香味,所以也叫香油。凉拌菜、汤类及热菜首选,可以增香提味。

8.8、猪油:也称为荤油或猪大油。它是从猪的脂肪中提炼出,初始状态是略黄色半透明液体的食用油,常温下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加热后会融化。猪油含胆固醇较多,对身体不利,建议少吃。但是炒菜做菜时能增香、添味。另外,由于常温时是固体,故不适合做凉拌食物。
8.9、牛油:从牛的脂肪组织里提炼出来的油脂,常温时也呈固体。风味浓郁,是做麻辣火锅底料必备调料。
温馨提示:
①注意所有油在烹调时,都不要烧得过热;
②不同的植物油搭配着使用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③植物油的选择主要是看自己的口味需求,不存在绝对的好吃。


9、辣味调味品:辣椒,花椒,胡椒,生姜,葱,蒜。

辣是需要有层次感的!这才是我们中国菜对于辣的追求!中国的辣味菜,川菜,贵菜,湘菜,各有各的特点,不同的菜系选用不同的辣椒,出来的辣味也是不一样的。

9.1、剁椒与糟辣椒:云贵地区称作糟辣椒、湖南地区叫做剁椒,口味和 *** 工艺稍有差别,但是总体来说外表色泽鲜红,具有香、辣、鲜、酸、嫩、咸、脆、的独特风味,有开胃消食、暖胃驱寒的功效。可以直接食用、当做蘸料,也可用于调料,比如 *** 剁椒鱼头、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菜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剁椒和糟辣椒本身就有盐味,所以调味时就不用额外添加过多的食盐了!
9.2、红油辣椒:是川菜中常见的调味料,油色红亮,味道香辣。常用于凉拌菜、拌面、蘸料等。
9.3、泡椒:四川特产,由新鲜辣椒腌制而成。香、酸、辣味十足,是 *** 泡椒类菜肴的必备调料(例如川味鱼香肉丝、泡椒牛肉等)。
常见的泡椒主要有两种:
二荆条泡辣椒:这种辣椒相对较长,辣味适口,香气足,可以切碎了使用, *** 传统川菜鱼香肉丝就离不开它;
子弹头泡辣椒:这种辣椒较短,呈鸡心状,其辣味足,因成形较好,在泡椒菜肴中常整个使用,很少加工成茸或切成小块。

9.4、胡椒:其味辛辣,有白胡椒、红胡椒与绿胡椒,黑胡椒等,做汤一般用白胡椒面,做菜有用鲜绿胡椒的,黑胡椒多用于西餐搭配牛排,肉类。

9.5、花椒:花椒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有特殊的香气和强烈辣味,且麻辣持久。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也常作为炒椒盐花生、椒盐豆,制 中式椒盐饼等。

青花椒又名麻椒,藤椒,特点是不仅超麻,而且有特别的香味,藤椒麻辣烫,麻辣鱼等多用到麻椒。

9.6、姜:姜是一种常用烹饪辅料,分为生姜、干姜、炮姜三种。常用生姜去腥,姜片炖肉,姜丝,姜末炝锅调味。老姜可做调料或配料;嫩姜可用于炒、拌、爆等,如“嫩姜炒牛肉丝”、“嫩姜爆鸭丝”等。“饭不香,吃生姜”。

9.7、葱:一年四季烹饪做菜离不开葱花,用葱花炝锅是每个人都会的基本能力,葱即可当主材使用,小葱拌豆腐,葱爆肉,葱油饼,大葱猪肉饺子,包子等,又是必备的调味品,葱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益处。洋葱是大部分西餐的主要配材。

9.8、蒜:大蒜是餐桌菜肴中一种最常见的食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调味。有浓郁的蒜香味。

10、100种调料习性,图片,习性,用途,用法。

香料类:香料分很多种,主要功能是增加各种风味,使味更有层次感。

1、八角:八角(大料):也叫大茴香,无论卤、酱、烧、炖,都可以用到它,用以去腥添香。不论炒菜、炖肉、腌菜,八角都要提前放。一份菜一般放三瓣,分量多的可以放一整朵。也常用于 *** 五香粉,可让素食充满醇香荤菜味。八角味道甘甜,一般在卤水当中增加茴香和尾香。五香粉的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八角,八角在卤水当中也是最主要的香料,可以用做君料,臣料使用。

2、白果:白果(银杏子、灵眼):也叫佛指柑,鸭脚子,公孙树子,润肺定喘,驱腥增香。吃的时候一定要去除外壳去除红色的软膜,和内芯绿色的胚芽,切不可与鱼一起炖煮。

3、白胡椒:温中散寒,下气,增加卤菜的辣味。

4、白蔻:(白寇,豆蔻、白蔻仁、白蔻、蔻米,别名白蔻,多骨,壳蔻,百叩,叩仁,白豆寇,白扣,白蔻仁),它的外皮是芳香味,籽是苦涩味,具有解腻去异味去腥增香的作用。一般和良姜,白芷搭配使用,增香效果会更好。卤菜中必备的。卤制家禽,鹅,鸭用量可以大一点,可以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5、白芍:白花芍药,香料、烹饪的调味料,卤料、味苦、酸,去腥。

6、白芷:别名:香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禹白芷、枯叶白芷、祈白芷,属于苦香型香料。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吃起来是苦的,具有浓厚的香气,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去腥去臭,增香辛,出香效果非常不错。它需要搭配丁香,草果效果会更好。它能当做君料来使用。

7、百里香:百里香别名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味芳香,驱腥增香。

8、薄荷:芳香调料,味辛,增加香味,青叶凉拌食用风味更佳,还可以成为西点蛋糕的装饰物。炒猪肉,牛肉味道都很不错的。

9、是一款麻香型的香料,类似于白胡椒。荜菝果穗有特异的香气,味道辛辣,有矫味增香的作用。一般用于鱼类,禽类,内脏类。卤制肉类食材能减少油腻感,延长肉制品存放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用量不能太大

10、槟榔片:槟榔片,利尿,驱腥提味增香。

11、草果:味苦,调味香料;增加辛香。它的口味是让食材吃起来有种烟熏味的感觉,卤制牛羊肉最为搭配,是炖牛羊肉必选调味品。用量不能太大,多了会发焖。一般用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12、草寇:又叫草豆蔻、草寇仁、老扣、老蔻,气味微弱,味道微腥,主要具有增加香味,去腥去膻。一般内脏,膻味大的肉类加它,用量不要过大,一般和白寇,肉蔻,白芷,良姜搭配使用。烹饪牛羊肉,内脏类的食材用量可以稍微大一点。可以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13、沉香:调味香料;增加辛香。

14、陈皮:陈皮(晒干的桔子皮),消火,祛湿,开胃,可以去除异味去腥解腻增香,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一种香料。卤制肉类,吃起来有种肥而不腻的感觉。我们常用的十三香主要原料就是陈皮。它能当做君料,臣料,佐使料使用。

15、丹皮:丹皮又名牡丹皮,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有浓烈的而特殊香味,味微甜,较为辛辣。

16、当归:当归,很足的药香味,吃起来先有甜味,然后就是麻,可以当做花椒用。当归用于卤菜,炖家禽野味,炖汤都可以,能增加滋补的功效。卤水中放它能增香和回味。千万不能放多,放多了就抢味了,而且也会发苦。尤其注意夏天卤水中一定要少放,放多了卤水还容易坏掉。可以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17、党参:党参,味苦,去腥。增加口感。

18、公丁香<花蕾>:香味浓,有麻舌感,穿透力很强,一定要控制用量。

19、母丁香<果实>

丁香用于带骨头类食材,香气很霸道,有很强的穿透力。想要透骨的香就要放一点丁香。用量一定要少,有丁香宁可少不能多的说法。

20、甘草:去腥,味甜,可以当白糖使用,调和百味的作用。在卤水中就是矫味祛火,让食物吃起来有回甜,还有解百毒的作用。可以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21、干姜:晒干的姜,气味特异,味辛辣。

22、甘松:卤盐水鹅要有。是一种提味香料之一,香味浓厚,有麻味,特别是针对牛羊肉除异解骚的必用原料。要控制数量。

23、桂丁:强烈芳香,味辛甘,气香,味辣,以内厚、香气浓者为佳,驱腥增香。

24、桂皮:又名肉桂,属于芳香型香料。味道甘香、辛甜微辣。性大热,有小毒,增加香味。分为桶桂、厚肉桂、薄肉桂。桶桂质量更好。气味浓香,可使肉类祛腥解腻,芳香可口。它是一味出前香的香料,多用于川式卤水中,用于腥味比较大的食材,比如卤鸭肉,兔肉,牛肉比例都可以多放一点,它可以当做君料,臣料来使用。

24、桂枝:肉桂的干燥枝,特异香气,味道甘甜、辛甜微辣。

25、黑胡椒:味道浓辛、香。汤、菜均宜,多用于西餐。

26、灯笼椒:贵州灯笼椒,个大味浓辣特香!

27、枸杞:甜而不腻,略带酸味。熬粥,煮米饭,炖肉,煲汤,既增加了色香味,又起到食补的作用。

28、黑枸杞:同红枸杞。

29、红豆蔻:红豆蔻,良姜的种子,它的特征是清香,味辛,苦,具有去异增香,能去除土腥味,一般和良姜搭配使用。比如烹饪鹅,鸭,淡水鱼,能增加食材复合香气。红蔻用量不能放太多,鸡不能放,一般用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30、红果:和山楂相近,驱腥增香解腻。

31、红英:红英,结实、金铃子,金铃子是在温州重庆等地十分常见的一种水果,金铃子的皮是不能直接生食。剖开之后,然后就可以看到色泽鲜艳的红色的果实,一粒一粒,像去了皮的水葡萄,吃起来口感十分的爽滑,让人津津乐道。红英调料,驱腥增香。

32、葫芦巴:烹饪取其茎叶,芳香浓郁,有少许焦糖味的香气,尝之略带苦味,还可以去除动物类食材的膻味。

33、花椒: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具有独特的香味,吃起来是麻的,属于芳香型香料。用冷油小火炒制一下,花椒的味道会比较容易出来。还有说在炒制花椒的时候放一点水更容易出味道。

花椒在川式卤水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比例不能多,多了会发黑。

34、黄芪:又名棉,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急性肾炎水肿,气虚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35、黄栀子:又称:栀子、黄栀子、山栀子、客家人叫做黄果,有轻微甘草样的味道,回口微苦,只能增色,让食材呈现金黄色,一般和糖色搭配使用。增香去异作用微小。黄栀子不能放太多,多了会发苦

36、红曲米:红曲米不是香料,主要用于调色,更大优点是调色不掉色。

37、藿香叶:气味浓烈,具有遮腥的作用。可作为烹饪佐料,烹制藿香鲫鱼味道极佳。

38、积壳:味辛甘,酸,去腥,增香。用于麻辣卤水中和火锅底料。它具有清火的作用,用量很少,一般当做佐使料使用。

39、姜黄:根部作为调料,味道辛辣,有轻微橙味,有特殊香味,主要功能就是上色,可以增加菜肴金黄色。咖喱粉的主要成分就是姜黄。姜黄比黄栀子的优点就是它还有去腥的作用。

40、荆芥:味辛、微苦,清香气浓,多放于凉拌菜中。

41、橘红:增香解腻,去腥除异能力很强,可中和其他卤料使用,常用于煲汤。

42、决明子:味苦、甘、咸,使完全卤菜入味。

43、干辣椒:增加辣味,去腥开胃。

44、剁椒与糟辣椒:可以直接食用、当做蘸料,也可用于调料,比如 *** 剁椒鱼头、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菜肴,剁椒和糟辣椒本身就有盐味,所以调味时就不用额外添加过多的食盐了!

45、小米辣:常用于凉拌菜,鲜辣椒,增香提味。
46、红油辣椒:是川菜中常见的调味料,油色红亮,味道香辣。常用于凉拌菜、拌面、蘸料等。
47、泡椒:四川特产,由新鲜辣椒腌制而成。香、酸、辣味十足,是 *** 泡椒类菜肴的必备调料(例如川味鱼香肉丝、泡椒牛肉等)。
常见的泡椒主要有两种:
48、二荆条泡辣椒:辣味适口,香气足,去腥提味, *** 传统川菜鱼香肉丝就离不开它;
49、子弹头泡辣椒

50、良姜:味道辛辣、香味浓郁,去腥增香效果非常不错。常用于烧、卤、煨等菜肴,卤制家禽,腥味较重的食物。卤制家禽可以当做君料使用。在香料配伍当中,它也能当做臣料,佐使料来使用。

51、罗汉果:味道清甜醇香,去腥,增加菜的色相和回味。在卤水 *** 中,辛辣多的香料,就需要配上罗汉果,甘草等。它具有降燥败火的作用,佐使料使用。

52、罗勒:罗勒,又称鱼香菜,九层塔,粤东,潮汕地区称金不换,满姨香,满园春,食用芳香芳香植物,味似茴香,芳香四溢。

53、鲜藤椒:也就是麻椒,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麻味更重。

54、迷迭香:带有茶香,味辛辣、微苦。在牛排、烤制中常用。

55、木香:是一种统称,包括青木香,川木香,广木香等,具有增香去血腥去异去臭味的作用,效果特别好。一般用于麻辣卤水,有异味较大的食物,使食材产生尾香。让食物吃起来更好吃。木香入口有一种苦味,有微微的酥麻感,用量不能太大,多了会发苦。可以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56、南姜:具辛辣气味,常用于去除鱼腥。南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57、柠檬干:去腥,提味,增加菜香同时还有解腻的作用。

58、排草:又叫灵草、香草,增香,卤料中一定要有的,能起到防腐作用。灵草增香、排草防腐。

59、千里香根,味辛微苦,苦而麻辣,增加食品的回味。

60、千里香籽,味辛苦而麻辣,增加食品的回味。千里香是增加尾香的香料,香味不是很浓,但是穿透力非常的强。在卤水中还可以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用量不能多,它的用量与丁香差不多。一般用做佐使料使用。

61、青果:又称橄榄,性味甘、酸、涩,回味甘甜、清香,有生津、清热功效。与肉类、鱼类炖汤。做成甜味糖水,如青果玉竹百合汤。

62、青花椒:增加菜的麻味和青香味,有着老花椒没有的清香味。

63、青扣:又叫绿豆蔻,清香味特浓,驱腥增香。

64、肉蔻:又叫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味道芳香,辛辣强烈,口感微苦,有一种麝香的味道,一般用于异味比较大的肉类,卤料中必备的,增香去异味去腥去臭,用量不能大,过大有中药的味道。一般搭配陈皮,山奈,丁香,八角使用。可以作君料,臣料,佐使料使用。

65、砂仁:味辛,性温,有淡淡的香气,不浓郁,有透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驱腥增香,会有一种爽口清凉的感觉。一般搭配陈皮,木香效果更佳,一般作臣料使用。

66、香砂仁:香砂气味辛凉,去腥解腻,还增香,已经广泛应用于火锅,川菜,烧卤菜等佐料调味的主要香料。是一种具有浓厚的香味,穿透力极强的内在型香料。一般用于卤制骨头类的食材,用量不能多,多了会发苦。卤水中使用它,会使食材的香气增厚增浓,增加食材复合内在型的香气。让食物吃起来很香,一般用作臣料,佐使料使用。

67、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起增香的作用,是腌制卤菜的佳品,有健脾化湿、增加食欲的功能。

68、山黄皮:提香,增甜。

69、山奈:又叫三奈子、砂姜、沙姜,味辛甘,是一款去异味,去腥增香的香料。一般用于牛羊,家禽等有浓烈异味的食材,煮鱼也可以放一点去除鱼腥味。同时还有开胃消食的作用,尤其是肉类调味,鲜美香嫩,常见菜有沙姜鸡,沙姜猪蹄等。它能当做君料,臣料来使用。

70、山楂片:健胃消食、行瘀,驱腥增肉香;让肉更有口感同时还能解腻。是具有水果香型的香料,略带酸味,卤水中加它可以使食材快速卤透入味,能快速化解肉类的油腻感,让食材吃起来没有那么油腻,比较清爽。它可以当做臣料来使用。

71、莳萝籽:味道辛辣,有特异香气,可以提升麻辣火锅的香辣味。

72、萝草:味道辛辣醇正,口感温和,有特异香气,适用于牛排,披萨,西餐调料,意大利面,三文鱼等。

73、北沙参:北沙参味甘甜苦淡,凉。性微寒,滋阴,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可配麦冬玉竹。

72、鼠尾草:味芳香,增加香气,烹调猪羊肉,浓汤,西餐调料,肉类腌料。

73、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去腥增香。用量很小,可以作佐使料使用。

74、香菜籽:也称野茴香、胡芹、马芹子,香菜开出白花,结的果实,增加菜香,去腥去膻。几乎所有的卤水都可以使用。能去腥去膻,气味芳香,用量适中,一般当做臣料,佐使料使用。

75、鲜香菜:又叫芫荽,胡荽、香荽等。既可以做主材,也可以做香料,配菜,做汤,炖鱼,炖肉,炖鸡,等出锅点缀增香,使用频率跟花椒,八角,葱姜蒜等差不多。

76、香菜干:是由新鲜香菜烘干而成,可用于做菜的调味,方便面料包里,各种小吃,拉面,羊肉汤,煎饼果子必备,使用时直接热水冲泡即可,叶绿汤清,可与茶叶媲美。也可以当茶叶泡饮。

77、香果:香辛料,整粒品作为汤类、烹饪、腌制等用,粉状品常用于水果蛋糕、香肠等。香果本身没有什么香味,主要作用是防腐和抗氧化作用。一般当做佐使料使用。

78、香茅草:味道香,散发着一种天然浓郁的柠檬香味,微甘,味食香料,通常是研成粉用之。是一种出尾香的香料,一般用于麻辣卤水中,做小龙虾,做鱼类都非常好吃。香茅草用量不能放多,放多了会有一种肥皂的味道。一般当做佐使料使用。

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烤肉,烤鱼等,傣家人多喜欢用,多用新鲜的常用于调制酱料。

79、香叶:又叫月桂叶,香桂叶,桂叶,天竺桂等,属于芳香型香料。气味芳香,味辛凉,略有苦味,主要增香去异味,同时还有防腐的功能,在汤,肉,蔬菜,炖菜等健胃效果非常好。吃起来味道比较淡,但是煮制的过程中会越煮越香,用量千万不能太多,多了会发苦,它可以当做臣料来使用。

80、小茴香:味道甘、香,增香,去腥,一般主要用于卤肉,煮鱼的禽畜菜肴或者豆类,花生,豆制品等。是一款回香型的香料,增加食材的回香和尾香。它可以当做君料,臣料,佐使料使用。

81、辛夷:别称木兰,紫玉兰,木笔,望春,毛桃,芳香四溢,是卤菜烤肉的必备材料,可综合其他香料味,让做出的菜更香。一般用于牛羊肉,腥膻味道较大的食材,气味芳香浓烈,增香去腥效果非常好。用量要极少,有“辛夷不过钱”的说法。可以作佐使料使用。

82、一口钟:气味浓香,苦,辛,凉,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83、孜然:又名枯茗、孜然芹,在南疆则被称为小茴香。辛香味极浓烈且独特。去膻除异能力很强,能赋予食材特殊香味,西北地区常用。通常单独用,烤煎炸制牛羊肉、鸡、鱼等,是烧烤必备调味品。可以作君料,臣料,佐使料使用。

84、紫草:川菜用的较多,主要用于调色,做红油上色快,但要把握量,不能大。

85、紫苏:味道辛、香,是水产类的克星。炒田螺、泥鳅,鱼类,蟹类等用的最多,味道非常香,让食材更加好吃。还能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也可以用于牛羊肉。

86、咖喱: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常见于印度菜、泰国菜和日本菜等菜系,一般伴随肉类和饭一起吃。配料由:芫荽,辣椒,枯茗,小茴香,姜黄,白胡椒,肉桂,黑胡椒,豆蔻,八角,肉豆蔻,月桂叶,丁香等配制而成。

87、嫩肉粉:是由碳酸氢钠,碳酸钠,食用淀粉,木瓜蛋白酶构成,

88、川芎:香气浓郁,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食物相克)川芎恶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黎芦。

89、桂圆:又叫龙眼,果实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能。桂圆干可以用来泡水或者做甜汤。

90、香菇:香菇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炖鸡时放入香菇提香,是小鸡炖蘑菇的必备食材。

91、胖大海:别名 :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胖大海炖雪梨是一道利咽解毒的菜品,胖大海 金银花 贡菊 枸杞 冰糖可以做成胖大海清凉茶,清热去火,化痰,老少皆宜。

92、芥末:又称芥子末、西洋山芋菜,芥辣粉,一般分绿芥末和黄芥末两种。黄芥末源于中国,是芥菜的种子研磨而成;绿芥末(青芥辣)源于欧洲,用辣根(马萝卜)制造,添加色素后呈绿色,其辛辣气味强于黄芥末,且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芥末微苦,辛辣芳香,对口舌有强烈 *** ,味道十分独特,芥末粉润湿后有香气喷出,具有催泪性的强烈 *** 性辣味,对味觉、嗅觉均有 *** 作用。可用作泡菜、腌渍生肉或拌沙拉时的调味品。亦可与生抽一起使用,充当生鱼片的美味调料。

93、玫瑰花:食用玫瑰花一般选用小蔷薇,或者重瓣玫瑰花,经烘干而成,气味芬芳,多用于 *** 西点,月饼,等。

93、木耳:天然野生木耳,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和钙铁磷等维生素,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冠”。常作为主。配菜使用,木须肉,白菜木耳炒肚片等。

94、榛蘑:也就是平时说的东北野生山蘑菇。榛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镁,铁,锌等矿物质,是小鸡炖蘑菇中的主要配材。

95、藏红花:藏红花,特芳香,增香增色。

96、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常作为汤类,打卤面等配材。

97、菊花:食用菊花有明目的作用,驰名的过桥米线中加入菊花,色香味俱全,用菊花煮馄饨,既美味又养眼!

98、灵香草:又名香草、佩兰、蒙州零陵香,零陵香,广零陵香,熏草,薰衣草,驱蛔虫草,驱虫草,闹虫草,尖叶子等,干后有浓郁香气。全草含类似香豆素芳香油,可提炼香精,用作烟草及香脂等香料;是名贵的芳香植物。

99、花椒叶:花椒叶是花椒树的叶子,花椒性热,花椒叶也具备花椒的性能和味道,食用花椒叶的采摘更佳时机是春夏之季。有的地方用花椒叶添加在馍里面,别有一番味道。

100、五香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芳香类调料混合研制而成,使用方便。尤其适合用于烘烤或快炒肉类,炖、焖、煨、蒸、煮菜肴作调味。

我是凡慕来美食烘焙,关注我,分享美食分享健康分享快乐,祝愿朋友们天天开心,好运常伴!期待您的点赞评论分享转发,谢谢!

史上最全的调味料/佐料大全1

别名:食盐、咸鹾、盐巴

使用提示:每人每天天6~10克

盐知识介绍: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每人每天需要6~10克盐才能保持人体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同时盐是咸味的载体,是调味品中用得最多的,号称"百味之祖(王)"。放盐不仅增加菜肴的滋味,还能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

我国盐的资源很丰富,产盐区遍及全国,产量也很大,不仅能充分满足国内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可以组织出口。我国所产的食盐主要有海盐、井盐、池盐、矿盐等。

食盐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原盐(粗盐)、洗涤盐、再制盐(精盐)。原盐是从海水、盐井水直接制得的食盐晶体,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钾、氯化镁、 *** 钙、 *** 钠等杂质和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有苦味;洗涤盐是以原盐(主要是海盐)用饱和盐水洗涤的产品;把原盐溶解,制成饱和溶液,经除杂处理后,再蒸发,这样制得的食盐即为再制盐,再制盐的杂质少,质量较高,晶粒呈粉状,色泽洁白,多作为饮食业烹调之用;另外,还有人工加碘的再制盐,为一些缺碘的地方作饮食之用。

盐营养分析:

1. 食盐调味,能解腻提鲜,祛除腥膻之味,使食物保持原料的本味;

2. 盐水有杀菌、保鲜防腐作用;

3. 用来清洗创伤可以防止感染;

4. 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鲜,用来腌制食物还能防变质;

5. 用盐调水能清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和污垢,使皮肤呈现出一种鲜嫩、透明的靓丽之感,可以促进全身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治某些皮肤病,起到较好的自我保健作用。

盐补充信息:

1. 盐储存时应阴凉避光密闭;

2. 若长期过量食用食盐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

3. 虽然多吃盐有碍健康,饮食宜清淡,但并不是吃盐越少越好;

4. 盐除了食用之外,还可以作防腐剂,利用盐很强的渗透力和杀菌作用保藏食物;

5. 盐在工业上用途也很广,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6. 盐用于催吐,应炒黄后溶化服用;水化点眼,洗疮。

盐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白内障患者、儿童不宜多食,水肿者忌食。

盐食疗作用:

盐味咸、性寒,入胃、肾、大肠、小肠经;

有补心润燥、泻热通便、解毒引吐、滋阴凉血、消肿止痛、止痒之功效;

主治食停上脘、心腹胀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疮疡、毒虫螫伤等症。

盐做法指导:

1. 由于现在的食盐中都添加了碘或锌,硒等营养元素,烹饪时宜在菜肴即将出锅前加入,以免这些营素受热蒸发掉;

2. *** 鸡、鱼一类的菜肴应少加盐,因为它们富含具有鲜味的谷氨酸钠,本身就会有些咸味;

3. 烹调前加盐:即在原料加热前加盐,目的是使原料有一个基本咸味,并有收缩,在使用炸、爆、滑馏、滑炒等烹调 *** 时,都可结合上浆、挂糊,并加入一些盐,因为这类烹调 *** 的主料被包裹在一层浆糊中,味不得入,所以必须在烹前加盐;另外有些菜在烹调过程中无法加盐,如荷叶粉蒸肉等,也必须在蒸前加盐,烧鱼时为使鱼肉不碎,也要先用盐或酱油擦一下,但这种加盐法用盐要少,距离烹调时间要短;

4. 烹调中加盐:这是最主要的加盐 *** ,在运用炒、烧、煮、焖、煨、滑等技法烹调时,都要在烹调中加盐,而后是在菜肴快要成熟时加盐,减少盐对菜肴的渗透压,保持菜肴嫩松,养分不流失;

5. 烹调后加盐:即加热完成以后加盐,以炸为主烹制的菜肴即此类,炸好后撒上花椒盐等调料。

花椒

别名:大椒、蜀椒、点椒、川椒、

使用提示:每次3~5克

花椒知识介绍:

花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一般在立秋前后成熟。产于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西、云南等省,以四川产的质量好,以河北、山西产量为高。

花椒是中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无论红烧、卤味、小菜、四川泡菜、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也可粗磨成粉和盐拌匀为椒盐,供蘸食用。分为大椒和步椒两种,为良好的调味佐料,也可榨油,出油率在25%以上。

花椒油有浓厚的香味,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生产花椒味麻且辣,炒熟后香味才溢出。在烹调上既能单独使用,如花椒面;也能与其他原料配制成调味品,用途极广,效果甚好,如五香面、花椒盐、葱椒盐等。

花椒营养分析:

果皮含有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枯醇、牛儿醇。此外并含有植物甾醇及不饱和有机酸等多种化合物。

1. 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2.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 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花椒补充信息:

1. 过多食用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

2. 花椒以籽小、壳浅紫色的为好;

3. 花椒受潮后会生白膜、变味。保管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

4. 炸花椒油时油温不宜过高。

本品的同属植物青椒,民间亦作川椒用。二者的分别是川椒的果实为单个??果,而青椒的果实则由2~3个??果集生。

花椒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花椒食疗作用: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花椒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为四川菜使用最多的调料,常用于配制卤汤、腌制食品或炖制肉类,有去膻增味作用。亦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1. 炒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放几粒花椒,发黑后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

2. 把花椒、植物油、酱油烧热,浇在凉拌菜上,清爽可口;

3. 腌制萝卜丝时放入花椒,味道绝佳。

胡椒

别名:古月、黑川、白川、浮椒、昧履支、玉椒

使用提示:每次5克左右

胡椒知识介绍: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原产于印度,是中外烹调中的主要香辛调料之一,一般加工成胡椒粉,用于烹制内脏、海味类菜肴或用于汤羹的调味,具有祛腥提味的作用。

胡椒因采收期和处理 *** 的不同分为黑胡椒和白胡椒。黑胡椒是在胡椒的果实已长大但未成熟,外表颜色刚刚发红时采收下来,连同外皮一起晒3~4天,干后成黑褐色的果实。白胡椒是胡椒的果实生长成熟后,其外皮完全变成红色时采收,先脱皮再晒干,表面为灰白色,故名白胡椒。黑胡椒比白胡椒味更浓。

由一种攀援胡椒植物的种子做成,原产于亚洲,可使用于各类料理,不可和辣椒类果实混淆。黑胡椒籽是攀援胡椒的种子,经过日晒而成,而且必须趁种子是绿色时摘取 *** 。白胡椒籽采自同样的植物,只不过在种子成熟后采摘,而且先去皮才 *** 。两者都是食物的调味品,然而白胡椒的味道较不 *** 。绿胡椒粒子较粗糙,以白胡椒或黑胡椒碾碎筛过后制成,在法国菜中经常使用。来自中国的四川胡椒籽是红色的,烤食后嘴巴会麻。

胡椒营养分析:

果实含有胡椒碱(Piperine)、胡椒林碱(Piperyline)、辣椒碱(Capsaicin)和胡椒油碱A、B、C(PiperolieneA、B、C)等成分。

1.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碱,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腻,助消化;

2. 胡椒的气味能增进食欲;

3. 胡椒性温热,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

4. 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鱼虾肉毒;

5. 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强烈,香中带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内脏、海鲜类菜肴;

6.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促发汗;还可以改善女性白带异常及癫痫症。

胡椒补充信息:

胡椒用量过大或长期较大量使用,对胃肠黏膜有 *** 作用,可引起充血性炎症,并能诱发痔疮、血压升高以及心慌、烦躁等症状。

胡椒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消化道溃疡、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症、眼疾患者慎食。

胡椒食疗作用:

胡椒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

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

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外敷治疮肿、毒蛇咬伤、犬咬伤;又可解食物毒。

1. 温中散寒:用于胃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以及腹冷所致的泄泻、肠鸣;

2. 醒脾开胃:本品小剂量能增进食欲,对胃口差、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胡椒做法指导:

1. 无论黑胡椒、白胡椒皆不能高温油炸,应在菜肴或汤羹即将出锅时填加少许,均匀拌入;

2. 黑椒与肉食同煮,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香味挥发掉;

3. 鲜胡椒可以冷藏短储,粉状胡椒应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和光照,保存时间也不宜太长。

烹调用途:在烹调饮食中,用于去腥解膻及调制浓味的肉类菜肴。兼有开胃增食的功效,又能解鱼、蟹、荤等食物的毒,故为家厨中常用调料。

白胡椒

白胡椒知识介绍:

胡椒气味芳香,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之一。胡椒大部分都生长于高温和长期湿润地区,性味辛热,因此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强。生长地点越偏南方的胡椒,性越温热,因为充分吸收了南方的阳热之气。所以,海南胡椒温热力最强。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

白胡椒营养分析:

1.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碱,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淀粉及可溶性氮,具有祛腥、解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其芳香的气味能令人们胃口大开,增进食欲;

2. 胡椒性温热,善于温中散寒,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可促使发汗,治疗风寒感冒;

3. 有胡椒的菜肴不易变质,说明胡椒还有防腐抑菌的作用,而且它可以解鱼虾肉毒。

白胡椒补充信息:

1. 粉状胡椒的辛香气味易挥发掉,因此保存时间不宜太长;

2. 胡椒用量过大或长期较大量使用,对胃肠黏膜有 *** 作用,可引起充血性炎症,并能诱发痔疮、血压升高以及心慌、烦躁等症状;

3. 发炎和上火的人要暂时禁吃胡椒,否则更容易动火伤气。

白胡椒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消化道溃疡、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症、眼疾患者应慎食。

白胡椒做法指导:

1. 无论黑、白胡椒皆不能高温油炸,应在菜肴或汤羹即将出锅时添加少许,均匀拌入;

2. 由于胡椒的热性高,吃了很容易让人体内阳气生发,所以每次更好别多吃,在0.3克~1克左右比较适宜;

3. 肺寒痰多的人可将白胡椒加入羊肉汤,以温肺化痰;

4. 有些人容易肚子痛,是由于肠胃虚寒造成的,可在炖肉时加入人参、白术,再放点白胡椒调味,除了散寒以外,还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

5. 平时吃凉拌菜,更好也加点白胡椒面,以去凉防寒。

孜然

孜然知识介绍:

孜然是 *** 尔语,指的是安息茴香,原产于中亚,伊朗一带,我国新疆引进栽培。孜然口感风味极为独特,富有油性,气味芳香而浓烈,磨成粉末或研碎后,用于烹调牛、羊肉等,是烧、烤食品必用的上等佐料,也是配制咖喱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优质孜然大都呈黄绿色,香辣味浓郁,无霉变,无杂质。

孜然营养分析:

种子含有挥发油和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岩芹酸、?烯油酸和亚油酸等。

烹调用途:孜然芹种子粉末有除腥膻、增香味的作用。主要用作解羊肉膻味及 *** "咖喱粉"和"辣椒粉"成分。其茎、叶欧洲人用于作泡菜。

1. 用孜然加工牛羊肉,可以祛腥解腻,并能令肉质更加鲜美芳香,增加食欲;

2. 孜然具醒脑通脉,降火平肝等功效,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对消化不良,胃寒疼痛、肾虚便频均有疗效;

3. 用孜然调味菜肴还能防腐杀菌。

孜然补充信息:

"孜然"是维语译音。印度出产的孜然芹有两个变种,种子黑色的称为"Kala";白色的称为(Safed),前者的气味较佳。

孜然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便秘、痔疮患者少食或不食。

孜然做法指导:

孜然性热,调味时用量不宜过多,夏季更应少食。

味精

味精知识介绍:

味精是烹调中常用的鲜味调味品,有固体味精和液体味精两种。液体味精是未经炼成颗粒的味精原液,饮食业中以用固体味精为常见。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由大豆、小麦面粉及其他含蛋白较高的物质,经由淀粉发酵法制成,除含有谷氨酸钠外还含有少量的食盐,以含谷氨酸钠的多少(90%、95%、90%、80%),分成各种规格。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味精营养分析:

1.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

2. 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味精补充信息:

味精鉴别:

1. 取少量味精放在舌尖上,若舌感冰凉,且味道鲜美并有鱼腥味的,为合格品;若尝后有苦咸味而无鱼腥味,说明这种味精掺入了食盐;倘若尝后有冷滑、黏糊之感,并难于溶化,就是掺进了石膏或木薯淀粉;

2. 味精呈白色结晶状、粉状均匀;假味精色泽异样,粉状不均匀;

3. 味精手感柔软,无颗粒感;假味精摸上去粗糙,有明显的颗粒感;

4. 味精溶液透明无色,无泡沫,无杂质。

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所以,高血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

味精适合人群:

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

记忆障碍患者、高血压不宜食用;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

味精做法指导:

1. 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 对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 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效果较好,因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影响味精的提鲜作用;

4. 作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危害人体;

5. 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成非成,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

6. 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 70~90度时溶解更好,鲜味最足,超过100度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130度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还会产生毒性,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7. 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鸡精

鸡精知识介绍:

鸡精是以新鲜鸡肉、鸡骨、鸡蛋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增鲜、增香的调味料。可以用于使用味精的所有场合,适量加入菜肴、汤羹、面食中均能达到效果。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

鸡精营养分析:

1. 鸡精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比味精更高;

2. 可以补充人体的氨基酸,有利于增进和维持大脑机能;

3. 因其具有很好的鲜味,故可增进人的食欲;

4. 鸡精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慎食。

鸡精补充信息:

鸡精的鉴别:

1. 包装:合格的鸡精包装应该采用三层铝箔包装;

2. 颜色:如果颜色过黄,是添加色素的缘故,优质鸡精的颜色不会加入色素;

3. 沉淀物:将鸡精放在玻璃杯中,加入开水,过一会,溶液变清淡,杯底沉淀物较多的为假冒或劣质的鸡精;真正的鸡精溶液则会保持较浓的状态,沉淀物较少;

4. 香味:真正的鸡精加热后香味持久,晾凉后仍有香味。

鸡精的保存:鸡精含盐,吸湿性大,使用以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鸡精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高血压患者及痛风患者少食。

鸡精做法指导:

1. 投入的更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

2. 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果不是做汤菜,应先溶解再使用。

味噌

味噌知识介绍:

味噌的种类繁多,简单地说,味噌是以黄豆为主原料,再加上盐以及不同的种曲发酵而成,大致上可分为米曲制成的"米味噌"、麦曲制成的"麦味噌"、豆曲制成的"豆味噌"等,其中米味噌的产量最多,占味噌总产量的八成,比较著名的白味噌、西京味噌、信州味噌等,都是米味噌的一种。若以口味来区别,则可略分为"辛口味噌"及"甘口味噌"两种,前者是指味道比较咸的味噌,。后者则是味道比较甜、比较淡的味噌,这种口味上的差异是因为原料比例不所造成的,通常曲的比例较重口味,做出来的味噌也较咸,名气颇响亮的"信州味噌",便是这类辛辛口味噌的代表;至于关西及其他较温暖的地方,因为平日饮食清淡, *** 出的味噌口味也较淡,关西的白味噌及九州味噌,都是颇具代表性的甘味噌。

就颜色而言,可分为"赤色味噌"及"淡色味噌"两大类,味噌颜色的淡浅主要是受制曲时间的影响,制曲时间短,颜色就淡,时间拉长,颜色也就变深,"仙台味噌"是较具代表性的赤色味噌。

味噌的用途相当广泛,可依个人喜好将不种类的味噌混拌,运用各式料理中;除了台湾人最熟悉的味噌汤外,举凡腌渍小菜、凉拌菜的淋酱、火锅汤底、各式烧烤及炖煮料理等,处处都可见到味噌活跃的踪迹。由于味噌不耐久煮,所以煮汤时通常最后才加入味噌,略煮一下便要熄火,以免味噌的香气流失;若用味噌炖煮食物,可分两次加入味噌,先将2/3的味噌融入煮汁中使食材入味,起锅前再加入其余的味噌提香。

辣椒粉

辣椒粉知识介绍:

辣椒粉是红色或红黄色,油润而均匀的粉末,是由红辣椒,黄辣椒,辣椒籽及部分辣椒杆碾细而成的混合物,具有辣椒固有的辣香味,闻之刺鼻打喷嚏。

辣椒粉营养分析:

1. 解热镇痛:辣椒辛温,能够通过发汗而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2. 预防癌变: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症细胞的发生率;

3. 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辣椒强烈的香辣味能 *** 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4. 降脂减肥: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够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防止体内脂肪积存,有利于降脂减肥防病。

辣椒粉补充信息:

1. 食用过量反而危害人体健康:因为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 *** 胃肠黏膜,引起胃疼、腹泻并使 *** 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因此,凡患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病者均应少吃或忌食辣椒;

2. 辣椒是大辛大热之品,患有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高血压病、肺结核病的人也应慎食。

辣椒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于消化不良、寒性胃痛、风湿痛、腰肌痛等病症人群食用;

2. 目疾、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患者忌食;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高血压病、肺结核病的人也应慎食。

辣椒粉食疗作用:

辣椒性温、味辛、有小毒,入脾、胃经;

具有健脾胃,祛风湿之功效;

主治消化不良,寒性胃痛,风湿痛,腰肌痛等病症。

辣椒粉做法指导:

1. 单独用少许辣椒煎汤内服,可治因受寒引起的胃口不好、腹胀腹痛;

2. 用辣椒和生姜熬汤喝,又能治疗风寒感冒;对于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尤为适宜。

红辣椒粉

红辣椒粉知识介绍:

用一种红番椒所制成的粉未,据说原产于法属盖亚纳,市面出售品中通常也会加入其他种子,以及盐和辛香料。由于它非常辣,所以必须酌量使用。通常用在汤、煨菜、咖喱和白酱中,也可以加在熏鱼、牡蛎、虾子、银鱼和烹煮的乳酪里。

花椒粉

花椒粉知识介绍:

花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一般在立秋前后成熟。产于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西、云南等省,以四川产的质量好,以河北、山西产量为高。

花椒是中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无论红烧、卤味、小菜、四川泡菜、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也可粗磨成粉和盐拌匀为椒盐,供蘸食用。也可榨油,出油率在25%以上。

花椒油有浓厚的香味,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生产花椒味麻且辣,炒熟后香味才溢出。在烹调上既能单独使用,如花椒面;也能与其他原料配制成调味品,用途极广,效果甚好,如五香面、花椒盐、葱椒盐等。

花椒粉营养分析:

1. 花椒气味芳香,可以除各种肉类的腥臊臭气,改变口感,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2. 医学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 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花椒粉补充信息:

1. 过多食用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

2. 花椒以籽小、壳浅紫色的为好;

3. 花椒受潮后会生白膜、变味。保管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

4. 炸花椒油时油温不宜过高。

花椒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花椒粉食疗作用: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胡椒粉

胡椒粉知识介绍:

胡椒为热带植物胡椒树的果实,主要产在印度、越南、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我国广东省海南岛也有生产。胡椒味辛辣芳香,性热,除可去腥增香外,还有除寒气、消积食的效用,但多食则 *** 胃粘膜而引起充血。

胡椒粉是用干胡椒碾压而成,有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两种。黑胡椒粉是未成熟果实加工而成,白胡椒粉是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加工而成。

胡椒粉营养分析:

1.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碱,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腻,助消化;

2. 胡椒的气味能增进食欲;

3. 胡椒性温热,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

4. 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鱼虾肉毒;

5. 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强烈,香中带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内脏、海鲜类菜肴;

6.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促发汗;还可以改善女性白带异常及癫痫症。

胡椒粉补充信息:

粉状胡椒应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和光照,保存时间也不宜太长。

胡椒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消化道溃疡、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症、眼疾患者慎食。

胡椒粉食疗作用:

胡椒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

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

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外敷治疮肿、毒蛇咬伤、犬咬伤;又可解食物毒。

1. 温中散寒:用于胃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以及腹冷所致的泄泻、肠鸣;

2. 醒脾

鸡粉

鸡粉知识介绍:

鸡粉选用上等鲜鸡为原料,配以多种复合调味料,经生物酶分解、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等高新技术工艺精制而成。

鸡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粉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使用量较高。两类产品的存在是市场长期的发展结果,也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有80%左右的消费者选用鸡粉作为调味品。两类产品虽同属鲜味料,但在配料和生产工艺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

鸡粉营养分析:

鸡粉具有很好的鲜味,故可增进人的食欲。

鸡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鸡粉做法指导:

投入鸡粉的更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投放应在勾芡之前。

茴香粉

茴香粉知识介绍:

八角茴香即大茴,为星芒状,成熟时呈棕红色,味道浓郁,具有温中健脾、理气止痛的作用。

茴香粉营养分析:

1. 中国《药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

2. 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3. 茴香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 *** 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茴香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阴虚火旺的人不宜食用。

肉桂粉

肉桂粉知识介绍: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肉桂常绿乔木,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我国从1962年从越南引种大叶清化桂,栽培于丘陵或斜坡山地,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肉桂磨成粉后称之为肉桂粉。

肉桂粉营养分析: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饮食只要加点肉桂,就可帮助Ⅱ型糖尿病患降低血糖、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并改善胰岛素功能。

肉桂粉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粗皮、捣在小碎块。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避热。

肉桂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及孕妇禁服。

肉桂粉食疗作用: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

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

肉桂粉做法指导:

咖啡加肉桂粉,一是使其更加香甜醇厚,另一是装饰作用,一般适用于卡布基诺。

五香粉

五香粉知识介绍:

五香粉是由多种香料混合配制成的复合调味料,呈细末状,为家庭常用调味料之一。主要原辅料有八角、桂皮、花椒、小茴香、姜及芜荽子、甘草、橘皮等。它香味浓郁,有辛辣味、还有些许甜味。主要用于调制卤水食品和烧烤食品,或用作酱腌菜的辅料以及火锅调料等。

优质五香粉色泽呈褐红或棕黄色,辛辣味浓,粉末细而均匀,无杂质,无霉变。

五香粉营养分析:

五香粉汇集了各种原料的优点,气味芳香,具辛温之性,有健脾温中、消炎利尿等功效,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一定帮助。

五香粉补充信息:

五香粉有油脂渗出并变苦时不能食用。

五香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孕早期不宜食用。

基础白少司

基础白少司做法指导:

原料:黄油600克,面粉800克,牛奶10升,豆蔻1克,香叶1克,丁香1克,盐15克。

*** *** :

1. 用黄油炒香面粉;

2. 加入牛奶,搅拌均匀;

3. 加入豆蔻、香叶、丁香;

4. 小火煮30分钟,加盐;

5. 过滤,放凉备用。

胡葱

别名:干葱、冬葱、 *** 葱

胡葱知识介绍:

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外被赤色小鳞膜,冬季生叶,夏季枯萎,叶圆筒形,绿色,先端尖。伞形花序,顶生,花茎中空,花黄白色。极少结果,果为蒴果。种子黑色,圆三角形。花期3~4月。分布于北温带。我国中部、南部有栽培。喜生于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开花后采收。取用鳞茎者,切去须根,除去鳞片叶,洗净泥沙,鲜用或晒干备用。或全株洗净泥沙作鲜蔬用。使用部分为石蒜科植物的鳞茎或全株。

胡葱营养分析:

鳞茎外皮含有?皮醇和绣线菊甙。新鲜叶含有绣线甙和?皮素-3,4-二葡萄糖甙。有治水肿、肿毒和胀满作用。

胡葱补充信息:

胡葱食疗作用:

性味:味辛,性温。有治水肿、肿毒和胀满作用。

胡葱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全株可作蔬食,鳞茎可制成调味佐料。

豆瓣

豆瓣知识介绍:

郫县豆瓣由郫县人陈守信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逾三百年历史。其用料考究,以传统工艺精酿发酵而成。色红褐、油润、瓣酥脆、酱酯香浓郁,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被誉为"川菜之魂"。

豆瓣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豆瓣食疗作用:

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豆豉

豆豉知识介绍:

豆豉(Glycine max)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 *** ,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用豆豉作为调料,也可直接蘸食。豆豉为传统发酵豆制品,以颗粒完整、乌黑发亮、松软即化且无霉腐味为佳。

豆豉营养分析:

1. 豆豉中含有很高的尿激酶,尿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2. 豆豉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减轻病痛、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3. 豆豉还可以解诸药毒、食毒。

豆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血栓患者。

豆豉食疗作用:

豆豉味苦、性寒,入肺、胃经;

有疏风、解表、清热、除湿、祛烦、宣郁、解毒的功效;

可治疗外感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等症。

豆豉做法指导:

豆豉基本做法是将黄豆或黑豆蒸熟后,放进陶瓷器内发酵制成。

蜜糖

蜜糖知识介绍:

蜜糖(Honey)又称"蜂蜜",是由蜜蜂酿造而成的。蜜蜂在酿造蜂蜜时,将花露从蜜囊反刍到吻上,经与唾液混合后再吸入蜜囊,如此多次反复,才酿造出蜂蜜。因蜂种不同,蜂蜜有家蜂蜜和野蜂蜜之分,又因蜜源的不同,有橙花和荔枝蜜等多种花蜜。

蜜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糖类混合物。一般含75%以上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较理想的营养食品。

八角

别名:大茴香、大料、八月珠

八角知识介绍:

八角是八角树的果实,学名叫八角茴香,为常用调料。八角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八角是我国的特产,盛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颜色紫褐,呈八角,形状似星,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香气来自其中的挥发性的茴香醛。

八角是 *** 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八角营养分析:

果实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茴香醚、茴香醛和茴香酮。

1. 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 *** 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2. 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八角补充信息:

多食八角可能会伤目,长疮。

每年之一次开花所结的果实称为"春八角",第二次开花结的果实称为"秋八角",秋八角肥壮饱满,皮红色,气味浓郁,品质较好。

八角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食用;

2. 不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用。

八角食疗作用:

八角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八角做法指导:

1. 八角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 *** 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

2. 炖肉时,肉下锅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内,使肉味更加醇香;

3. 做上汤白菜时,可在白菜中加入盐、八角同煮,最后放些香油,这样做出的菜有浓郁的荤菜味;

4. 在腌鸡蛋、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八角则会别具风味。

桂皮

别名:肉桂、官桂、香桂、牡桂、紫桂、玉桂、辣桂、桂心、桂辛

使用提示:每次约5克

桂皮知识介绍:

桂皮是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气味芳香,作用与茴香相似,常用于烹调腥味较重的原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香料之一。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广西产量大而质好。产地亦有采鲜桂叶作调味的。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种。桶桂为嫩桂树的皮,质细、清洁、甜香、味正、呈土黄色,质量更好,可切碎做炒菜调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红,炖肉用更佳;薄肉桂外皮微细,肉纹细、味薄、香味少,表皮发灰色,里皮红黄色,用途与厚肉桂相同。

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种,一般说,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而你说的"桂心"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通",也写作"桂辛",跟"肉桂"的疗效近似

桂皮营养分析:

1. 桂皮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令人食欲大增;

2. 菜肴中适量添加桂皮,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

3. 桂皮中含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

桂皮补充信息:

1. 受潮发霉的桂皮勿用,夏季忌食;

2. 桂皮含有可以致癌的黄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长期食用;

3. 挑选桂皮:优质桂皮,外表呈灰褐色,内里赭赤色,用口嚼时,有先甜后辛辣味道的为好。

桂皮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食欲不振、腰膝冷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动过慢的人食用;

2.不适宜便秘、痔疮患者、孕妇食用。

桂皮食疗作用:

桂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

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

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腰膝冷痛、经闭?瘕、阴疽流注、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

1. 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

2. 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泻,常与干姜、附子同用;

3. 温经止痛:能温通血脉、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肢体疼痛。

本品辛甘大热,纯阳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气血生长,故为脾肾阳虚、寒凝诸痛、气血虚寒等症之要药。

桂心:苦辛,无毒(或作甘大燥)。<功用>补阳,活血

桂枝:辛甘温,无毒。<功用>温经,通脉,发汗

茴香籽<小茴香籽>

别名:茴香、小茴、小香、角茴香、谷茴香

使用提示:香料每次3~5克

茴香籽<小茴香籽>知识介绍:

小茴香籽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灰色,形如稻粒,于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产地较广,以四川、陕西、宁夏所产为好。有浓郁的香味,常与大茴香一起使用。小茴香为五香粉原料之一,在药用上有健康开胃、理气、祛风散寒等疗效。

茴香籽<小茴香籽>营养分析:

果实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反茴香脑和小茴香酮。此外还含有脂肪酸。

1.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和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酮和茴香醛等香味物质;

2. 小茴香能 *** 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

3. 小茴香还具有促进肠蠕动,缓解痉挛,减少疼痛,并有抗菌的作用。

茴香籽<小茴香籽>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

2. 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茴香籽<小茴香籽>食疗作用: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肝、胃经;

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的功效;

主要治疗胃寒腹痛、寒疝作痛、胃寒纳差等症,小茴香辛散温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见长,为治寒疝要药。

茴香籽<小茴香籽>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多用作增香矫味如鱼、肉烹调辟秽气、 *** 卤汁或作馅食。亦为"五香粉"成分之一。

在烹调鱼、肉时可以避秽除异味,是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沙姜

别名:山柰、三奈

使用提示:每次10克左右

沙姜知识介绍:

山奈为多年生草本,不耐寒,根茎药用。山奈性味功效犹如生姜,故俗称沙姜。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常数个相连,绿白色,芳香。叶二至四五片,贴地生长,近无柄,叶片广卵形,叶面绿色,叶缘及先端紫色。穗状花序自叶鞘中抽出,有花5~12剁,白色,朝开晚谢。蒴果柱形。花期8~9月。原产于非洲及亚洲热带。我国南部至西南部如两广、台湾、福建及云南等省区有分布,多为栽培。喜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秋末冬初,当地上茎叶枯黄时,挖取1~3年生根茎,洗去泥土,除去须根,横切成片,用硫磺熏一天后,晒干。使用部分为姜科植物沙姜的根茎。

沙姜营养分析:

山柰的根茎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龙脑、桂皮酸乙酯、莰烯。根茎尚含有山柰酚和山柰素。有散寒去湿及辟秽的作用。

沙姜补充信息:

1. 置于衣物中,可防虫蠢;

2.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 *** 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3. 烂姜、冻姜不要吃,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由于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作为食疗应用。

沙姜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服。

沙姜食疗作用:

沙姜味辛、性温,入胃经;

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

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本草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沙姜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主要作调味料,如用于配制卤汁,或作"五香料"的配料。

香叶

别名:月桂叶、Bay leaf、

使用提示:调味适量

香叶知识介绍:

常绿乔木,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先端锐尖,全缘,深绿色,碎后有清香气味,叶柄浅紫色。伞形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黄色。浆果椭圆形,暗紫色。花期4月。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及台湾等地均有栽种。常栽培于庭园中。收采完整叶片,除去尘垢,阴干。鲜叶味苦,干燥后,味道变为甘醇,香气亦增强。使用部分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干燥叶片。

香叶营养分析:

桂叶含有芳香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丁香油酚、?牛儿醇和桉叶素等。叶片煎汤洗澡,可解除四肢疼痛。

香叶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香叶食疗作用:

味苦,性温。有清新芳香气味。叶片煎汤洗澡,可解除四肢疼痛。

香叶做法指导:

多用于酱类菜肴或汤类的调味,此外,煲仔菜亦多使用。干叶亦可作罐头的矫味剂。为西餐常用芳香调味料之一。适合在烹调肉类的时候,或者是调制肉类的沾酱加一点进去,但因它的味道很重,所以不能加太多,否则会盖住食物的原味:

1. 以磨成粉末的月桂叶来说,一般家庭煮一大锅肉,也只需要大约用小指甲挑一点点的分量就够了;

2. 如果是以整片叶子来算,一片叶子意一锅肉就绰绰有余了;

3. 如果是用在酱料的调制,选小下点的叶子就可以了。

小豆蔻

别名:三角豆蔻、印度豆蔻

小豆蔻知识介绍: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棕红色。叶两列,叶片狭长披针状,叶鞘具棕黄色柔毛。穗状花序由茎基部抽出。花序显著伸长,花排列稀疏,花冠白色。果实长卵圆形,果皮质韧,不易开裂。种子团分3瓣,每瓣种子5~9枚,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主产越南、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的马拉巴海岸。实成熟时收采,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使用部分为姜科植物小豆蔻的干燥果实。

小豆蔻营养分析:

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种子均含有挥发油、少量皂甙、色素和淀粉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d-樟脑及桉油素伞花烃。用作消食驱风及芳香 *** 。

小豆蔻补充信息:

小豆蔻市场上亦作白豆蔻出售,但品质较差,芳香味亦稍逊。

小豆蔻食疗作用:

性味:味辛,性温。有芳香而峻烈的气味。用作消食驱风及芳香 *** 。

小豆蔻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与白豆蔻、爪哇白豆蔻同作调味料。用于肉类、禽类及色类食品的调制,亦为"咖喱粉"的原料之一。

芥末

别名:芥子末、芥辣粉

使用提示:每次少许

芥末知识介绍:

芥末是芥末菜的成熟种子碾磨成的一种粉状辣味调料。原产于我国,历史悠久,从周代起就已开始在宫廷食用。芥末微苦,辛辣芳香,味道十分独特,可用作泡菜、腌渍生肉或拌沙拉时的调味品,亦可与生抽一起使用,充当生鱼片的美味调料。芥末粉润湿后有香气喷出,具有催泪性的强烈 *** 性辣味,对味觉、嗅觉均有 *** 作用。

做绿芥末的原料是一种生长在山上的植物山葵,它的根和茎可以用来 *** 芥末粉;黄色芥末的原材料是辛辣的芥末菜,其叶子专用来做芥末粉、芥末浆。

芥末营养分析:

1. 芥末的主要辣味成分是芥子油,其辣味强烈,可 *** 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的作用,能增强食欲;

2. 芥末有很强的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海鲜食品经常会配上芥末;

3. 芥末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盐,这种成分不但可以预防蛀牙,对预防癌症,防止血管凝块,治疗气喘等也有一定效果;

4. 芥末还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减少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5. 芥末油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在美体界,芥末油是很好的 *** 油。

芥末补充信息:

1. 不宜长期存放;

2. 中国人吃的芥末大部分都是绿色的,在日本,除了这种普通的绿芥末以外,还有一种黄色的芥末,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绿色芥末的口感比较辣,用来吃生鱼片;黄色芥末则口感柔和,因此用途广泛,煮菜、炖菜都可以放一点,就连吃炒面和肉包子,有些人也要抹上黄芥末。

芥末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高血脂患者、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食欲不振者适宜食用;

2. 胃炎、消化道溃疡患者忌食,眼睛有炎症者、孕妇不宜食用。

芥末做法指导:

芥末调辣妙法:

1. 芥末用水调匀(不能太稀),放到火上去烤,然后再盛放到蒸锅内稍蒸一下辣味即可出来;

2. 用滚开水冲入芥末调和拌匀,然后加盖,放于阴凉处几小时,也可出辣味;

3. 在芥末中酌量添加些糖或食醋,能缓冲辣味,且风味更佳。

迷迭香

别名:万年老 罗兹马利、

迷迭香知识介绍:

常绿小灌木,全株具芳香气。具长短枝,小枝灰白色。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革质,全缘,两边缘反卷。花轮生于叶腋,花冠红紫色。小坚果近球形,平滑,具一油质体。花期4~6月。原产欧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引入我国后,园圃中亦有栽培,为观赏及芳香调料植物。收采嫩枝及叶,干燥后使用。或将全株蒸馏提取芳香油(迷迭香油)。使用部分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叶。

迷迭香营养分析:

全草含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的葡萄糖甙,迷迭香碱、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等多种化合物。有助消化脂肪、杀灭病菌、抗氧化的作用。

迷迭香补充信息:

迷迭香油有毒,若用量过多,足以致命。根据美国药局方每次只可用0.2~0.4毫升。

迷迭香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具有浓烈芳香和桉叶气味。有助消化脂肪、杀灭病菌、抗氧化的作用。

迷迭香做法指导:

烹饪调料,用于消除肉类腥味,特别用于山羊烧烤调味。为意大利人常用的香料。

牛至

别名:马郁兰、五香草、意大利香草、阿里根奴、奥里根奴、比萨草、皮萨草

牛至知识介绍:

多年生草本,直立,多分枝。茎基部木质化,圆柱形,上部方形,浅紫色,有绒毛。叶对生,卵圆形,全缘,两部均有腺点,有 *** 香味。花两性,伞房花序密生成穗状,花冠粉红色。小坚果4枚,褐色。花期7~10月。原产于地中海至中亚一带。我国西北和西南亦有生产,广西、和贵州有栽培。喜生于山坡草地或山谷边。7~8月间花开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后使用,或加工碾磨成粉末。使用部分为唇形科植物牛至香草的地上部分。

这种芬芳的香料自古就受中国及欧洲人士爱用,如今在意大利尤其普遍,将它加在比萨里。皮萨草可以和番茄、乳酷、豆类和茄子一起使用。许多肴腊品种的花朵可以作为肉食的配饰,叶片则通常先干燥处理后才使用。

牛至营养分析:

茎和叶均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里里香酚、香荆芥酚和醋酸?牛儿酯等。有促进消化、健胃、化湿的作用。

牛至补充信息:

香港和厨师往往把牛至音译作"阿里根奴",而把另一种香草牛至草(即墨角兰)音译作"马佐连"。

牛至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具浓郁的辛香味。有促进消化、健胃、化湿的作用。

牛至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用于增香及去肉类腥味。为意大利薄饼、墨西哥及希腊菜肴不可缺少的香料。粉末亦可加入色拉中作增香调料、

莳萝籽

别名:刁草

莳萝籽知识介绍: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平滑。叶互生,具长柄,二或三回羽状全裂,未回裂片线形。复伞形花序,花冠黄色。双悬果椭圆形,外面棕黄色,两侧肋线呈翅状,肋线间具油管。种子椭圆形。花期夏季。原产欧洲南部,现今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除栽培外,亦有野生。嫩茎和叶可即时采作鲜用。采集种子者则于果实成熟后收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去净杂质,再晒至干透为度,种子可整粒或研碎备用。使用部分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嫩茎叶及种子。晒干后的莳萝种子,原产于南欧。它的味道和葛缕子有点像主要和鱼一起烹调。

莳萝籽营养分析:

果实含有葛缕酮(Carvone)、莳萝油脑(Dillapiole)、柠檬烯(Limonene)和r-谷甾醇(r-Sitosterol)等。有健脾、开胃、整肠及利尿的作用。

莳萝籽补充信息:

莳萝叶和莳萝籽是生长于同一植物上,它们的香味虽很类似,但莳萝叶的味道比起莳萝籽柔和,在欧洲许多地区常用做腌?食物的香料。莳萝叶和莳萝籽不适合互相替代,因为莳萝籽略?淡淡的苦味。莳萝籽适合先撒在烤菜之上再送入烤箱,也适合撒在沙拉调味汁中。而莳萝叶适合搭配鱼类、贝类和蔬菜类的料理,也适合加入沾酱中。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莳萝籽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具有清凉的芳香气味。有健脾、开胃、整肠及利尿的作用。

莳萝籽做法指导:

可直接用作汤、色拉、肉类等菜肴中的配菜,常在面包、蔬菜,尤其是黄瓜、马铃薯、腌菜及鱼类食品中应用,莳萝叶作鱼类佐料时,可使鱼肉滑嫩爽口,有助于消化,莳萝又有"鱼之香草"之称。莳萝籽干燥磨粉后用作香辛料,可添加在调味汁、红肠、面包、咖喱粉或腌渍品中调香。

为意大利菜肴的主要香料。鲜茎叶切碎,作色拉、海鲜及汤类的增香调料。种子为调味香辛料,亦可加入整粒种子于泡菜中,以增风味。

罗勒叶

别名:西洋九层塔、千层塔、香菜、香?兰

罗勒叶知识介绍:

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芳香。茎四棱,上部多分枝,紫绿色,被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或全缘,叶下面有腺点。轮伞花序顶生,每轮有花约6朵,花轴长而被柔毛,花冠淡红色。小坚果卵形,暗褐色。花期7~9月。野生或栽培,分布于亚洲热带。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均有野生。喜生于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九月间收采,除去泥沙,洗净,切段,晒干。亦可鲜用。使用部分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地上部分。

罗勒叶营养分析:

全株含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罗勒烯(Ocimene)、1,8-桉叶素(1,8-Cineole,Eucalyptole)、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茴香醚(Anethole)和桂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inate)等。有化湿、消食、活血、解毒和行气的作用。

罗勒叶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具新鲜的丁香气味。

罗勒叶做法指导:

叶属温性,用于调制意大利菜,混在蒜、番茄中味道独特,增加口感。清油可用于香水或香皂中增加特别香味。叶可驱赶蚊虫、肠寄生虫等作用。可作菜肴调味,能辟腥气。多用于意大利菜肴。

天妇罗

别名:甜不辣、tampura

天妇罗知识介绍:

fish cake (鱼板)的一种,在日本南方有些地方叫鱼板为tampura 所以"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而咱们将tampura (天妇罗)音译成甜不辣。是将鱼肉打成鱼浆,加些淀粉,肉,海鲜等辅料,弄成想要的形状,再下油锅炸。

香茅

别名:柠檬香茅、大风茅、Lemon grass

香茅知识介绍:

多年生草本,簇生成丛,秆直立,全草有香味。叶片扁平,长阔线形,先端尖细,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线形,蔬散,无柄小穗两性,披针状,无芒;有柄小穗紫色。花期9月。主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遍布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省份均有栽培。喜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于排水良好的坡地上。全年均可收采,采得后洗净泥沙即可鲜用或晒干备用。使用部分为禾本植物香茅的茎和叶。

香茅营养分析:

茎叶含挥发油、香茅(Citronellal)、?牛儿醇(Geraniol)和甲基庚烯酮(Methylhptenone)。挥发油的成分为柠檬醛(Citral),是本品香味的主要来源。有散寒利湿、止咳平喘的作用。四川民间常用当地出产的小香茅(C.distans.)作治疗慢性气管炎药。

香茅补充信息:

香茅(C.citratus)属于西印度型。尚有产于印度西南部的蜿蜒香茅(C.flexuosus),则属于东印度型。作为香草以前者为主。

香茅食疗作用:

味辛苦,性温。具浓烈的柠檬香味。有散寒利湿、止咳平喘的作用。四川民间常用当地出产的小香茅(C.distans.)作治疗慢性气管炎药。

香茅做法指导:

鲜菜多用作烹制菜肴,如香茅烧鸡,或用于泡茶。

香桃

别名:香桃叶、

香桃知识介绍:

常绿灌木,枝叶浓密。叶片长椭圆形,柄短,互生,叶面墨绿色有光泽,具芳香气味。取伞花序顶生,花冠乳白色。浆果成熟时紫黑色。花期夏季。原产于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盛产于中东。喜生于气候温暖、土壤干旱的山坡上。开花前摘取叶片,干燥后作香辛料使用。果实成熟后晒干亦可作香料。干花则可作"药枕"用。使用部分为桃金娘科植物香桃的干燥叶片。

香桃营养分析:

叶片含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蒎烯(α-Pinene)和桉树脑(Cineole),此外还含有类黄酮(Flavonoid)和丹宁(Tannin)。叶片有杀菌和收敛的作用。

香桃食疗作用:

味微苦,性温。有芳香味。叶片有杀菌和收敛的作用。

香桃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鲜叶或干叶均有作肉类增香的调料。在烧烤肉类时加入干叶,味道更为香浓。干果可为甜食增加橘子香味。

香蜂草

别名:薄菏香脂、蜂香脂、蜜蜂花

香蜂草知识介绍:

这是一种十分耐寒的植物,即使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依然绿油油的一片。它很受蜜蜂喜欢,浅绿色的叶子十分漂亮,揉一揉会闻到一股柠檬的香味。

香蜂草营养分析:

适合在感冒时及流汗的夏天饮用,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饭前饭后皆宜。用来取代柠檬调味,香蜂草清香的柠檬味最能增进食欲,却没有柠檬的酸劲,适合佐入各式各样的菜色及甜点。如柠檬般清香,可去除头痛、腹痛、牙痛,有止痛的效果,调理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情绪;并有助于治疗支气管炎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香蜂草补充信息:

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香蜂草做法指导:

适宜搭配:单泡,适宜搭配绿茶。

冲泡方式:请先准备一个温热的陶瓷茶壶,放进大约七茶匙的叶子,再以烧开的水冲泡,焖一下后,可滴进一些柠檬汁;喝的时候,别忘了加点糖或蜂蜜会更加可口。

芥菜子

芥菜子知识介绍: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幼时具白色疏毛,老茎无毛。基生叶大,具长柄,叶片长椭圆形,或大头羽状分裂,边缘缺刻; 叶片披针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冠鲜色。长角果圆柱形,顶端具短喙,种子圆形,称为黄芥子。花期4~6月。原产于我加,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即为芥菜子。芥菜子碾磨成粉末,粉末加工调制成糊状,即为芥辣酱,为调味香辛料。使用部分为十字花科介菜的成熟种子。

芥菜子营养分析:

黄芥子主要成分为芥菜子甙和少量芥子酶。此外尚含有芥子酸、脂肪、蛋白质等。芥子甙酶角后生成增辛辣味之芥子油,成分是硫氰酸的甲酯、异丙酯、丁酯等。有利气、化痰、通络、抗菌和止痛的作用。

芥菜子补充信息:

芥菜经过长期栽培和选育,有多种类型和变种。以种子的颜色来分,除上述的芥菜(Brassica juncea,其种子称"黄芥子")外,尚有产于欧洲和北美的白芥(Sinapis alba,其种子称"白芥子")和产于意大利南部的黑芥(B.nigra,其种子称"黑芥子")。

芥菜子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干燥芥菜子无臭,粉末加水细硎显强烈辛辣味。有利气、化痰、通络、抗菌和止痛的作用。

芥菜子做法指导:

烹调用途:芥辣酱多用于调拌菜肴,也用于调拌凉面、色拉或用于蘸食。风味独特,有 *** 食欲的作用。

细叶芹

细叶芹知识介绍:

二年生草本。主根长圆锥形。茎较粗壮,中空,多分枝。叶对生,羽状深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白色,花杂性,雄花常较多。双悬果条状管形。顶端具宿存柱头。花期4~5月。原产俄罗斯南部和亚洲西部。我国四川亦有出产。喜生于高山区阴处或半阴处。开花后地上部分未变黄时割取,洗净鲜用。使用部分为伞形科植物细叶芹的嫩茎和叶。

细叶芹营养分析:

叶含有峨参新素(Anthriscusin)、胡萝卜素(Carotene)、维生素C和铁、镁等元素。有 *** 循环、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对黏膜炎亦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细叶芹食疗作用:

味甘,性温。有香芹气味,在半阴处长长的叶香味更浓。有 *** 循环、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对黏膜炎亦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细叶芹做法指导:

为法国菜常用的烹调料,多用作点缀佳肴,或在烹调至最后时加入。亦可与色拉拌食。

红曲

别名:红曲米、红曲粉、红米汁、丹曲、福曲

红曲知识介绍:

红曲就是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又称红曲霉,是用红曲霉菌在大米中培养发酵而成;红曲水是用红曲米染色而成,一般都是把红曲米制成红曲水使用,其 *** 是:将红曲米50克用石磨或粉碎机碾碎(也可整粒使用),然后放入1升清水中煮沸,改小火续煮5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去渣,即得红曲水;红曲粉是将红曲米经粉碎后成为红曲粉。

红曲营养分析:

1. 近代医学研究报告认为,红曲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所含红曲霉素K可阻止生成胆固醇;

2. 红曲米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微有酸味,味淡,它对蛋白质有很强的着色力,因此常常作为食品染 *** 素;

3. 红曲米与化学合成红色素相比,具有无毒、安全的优点,而且还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

红曲补充信息:

1. 红曲米易受潮,一旦受潮,就会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染,逐渐霉变,结块生虫,故保存时,应当放在干燥的环境里;

2. 使用红曲米时需注意,用量不宜多,否则口味发苦,不过可加点糖,起到去酸解苦的作用;

3. 红曲米的生产工艺包括浸米、蒸饭、晾饭、接种、推曲、搓曲、上铺、喷水拌曲、出曲晒干等工序。一般从米饭培养至出曲,大约需4天左右,红曲米米粒外表便全部呈紫红色,经晾干或烘干即成。而在成品红曲米中,仍有一部分色菌在继续发酵,最终使红曲米中残存的白心红透,所以民间有陈年红曲米比新货好的说法。

红曲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红曲食疗作用:

红曲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

具有活血化淤、健脾暖胃消食等功效;

可用于治产后恶露不净、淤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本草求原》认为"凡七情六欲之病于气以致血涩者,皆宜佐之"。

红曲做法指导:

1. 在烹饪中,红曲米的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烧菜染色,如江苏名菜樱桃肉、无锡排骨的 *** ;

2. 可用于烧腊、酱卤食品,如广东叉烧和某些卤水的 *** ;

3. 可用于红肠一类的灌肠上色,以及配制糖醋、西汁等复合味时调色;

4. 粥饭、面食、腐乳、糕点、糖果、蜜饯等在 *** 中也经常用到红曲米。

红糟

别名:酒糟

红糟知识介绍:

红糟产于福建省。在红曲酒制造的最后阶段,将发酵完成的衍生物,经过筛滤出酒后剩下的渣滓就是酒糟(即红糟),经人们"废物利用"做成食品添加物。

红糟一直是中国江南人士调制红糟肉、红糟鳗、红糟鸡、苏式酱鸭、红糟蛋及红糟泡菜等食品的原料,含酒量在20%左右,质量以隔年陈糟,色泽鲜红,具有浓郁的酒香味为佳。

红糟营养分析:

红糟具有降血脂效果,能抑制低密度胆固醇,提升高密度胆固醇,降低血脂,进而降低动脉硬化阻塞的机率.

红糟补充信息:

红糟应存于干燥阴凉处,防止日晒雨淋。

红糟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体重超重者、停经后妇女、因年龄增高而使血液总胆固醇值升高者、先天遗传对胆固醇控制失调者,都适合吃红糟料理以降低胆固醇。

俄力冈

俄力冈知识介绍:

它生长在地中海山中,古时希腊人认为它会带来喜悦,所以取"山中的喜悦"之意,命名为OREGANO。俄力冈又称为"比萨草",顾名思义,它是 *** 比萨时不可或缺的香料,但由于它的气味浓烈扑鼻,因此只需加入少许,就能带来食物的美味了。此外,俄力冈也常搭配番茄与奶酪等食材一起烹调,用来煎蛋或削除肉类的腥味也有很不错的效果,还可以促进食欲。

碱知识介绍:

食碱亦即是食用碱,是指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二者本制上没有区别。食用碱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食碱并不是一种常用调味品,它只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能使干货原料迅速涨发,软化纤维,去除发面团的酸味,适当使用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以增进人们的食欲。食碱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条、面包、馒头等。

碱营养分析:

1. 在发面的过程中会有微生物生成酸,面团发起后会变酸,必须加碱中和,才能 *** 出美味的面食;

2. 食碱能中和深绿色蔬菜上由于农药的过量喷施而粘着的有机酸或硫化物,从而可以保住蔬菜原有的本色,并去除农药对蔬菜的污染;

3. 食碱有较强的脱脂作用,可以去掉油发干货原料上的多余油脂;

4. 食碱能释放玉米中不易释放的烟酸,使长期食用玉米的人不至于会因玉米中的烟酸缺乏而患癞皮病;

5. 食碱的缺点是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同时会影响人体对某些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不可滥用。

碱补充信息:

1. 切忌把食品放在碱液里浸泡,以免原料腐烂,只要用适当浓度的碱水将原料反复搅洗几次即可;

2. 食碱属于无机物,本身没有什么营养成分,但在食品烹调中的作用却不可低估,食碱的水溶液是电解质,可使食品原料(如鱿鱼)中的蛋白质分子吸水能力增强,加快原料的涨发速度,但要注意掌握好用碱数量、 *** 和时间,以防食物原料发得过透、过烂甚至变质。

碱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碱食疗作用:

食碱性热,味苦涩;

具有去湿热,化食滞,解毒制酸的作用。

碱做法指导:

1. 食碱能去除油脂中的哈喇味, *** 是等到带有哈喇味的油脂加热至烫手时,放入一定量的纯碱水,用筷子慢慢搅匀即可;

2. 食碱能去掉发面团的酸味,并可使馒头膨松洁白,但不能加入过多,否则馒头会变成黄色或开裂,味道也会变得苦涩。

酵母

酵母知识介绍:

酵母是人类应用比较早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人们经常利用它的发酵作用制造各种发面食品和酿酒。酵母是由工厂纯种培养菌培育而成的活酵母,含70%左右的水分叫压榨酵母,含10%左右水分的叫干酵母。

酵母粉主要为面包 *** 或包子馒头以搭配中粉及高粉较多,主要作用是扩展面筋筋度及增加面团体积,做出来的成品口感较韧。

酵母营养分析:

1. 酵母粉富含维生素B群,素食者常缺乏的B1、B2、B12,在酵母粉中皆可提供完全的满足;

2. 酵母菌加入面团内,在25~30度温度条件下,酵母便利用面团中存在的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由面团本身的淀粉酶转化而成的麦芽糖进行生长,将一部分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团立即膨胀发起,最后在馒头等食品中形成大量空泡,即疏松暄软又具有香气。

酵母补充信息:

1. 酵母只要没有异味就可以使用了,如果发臭就千万不能用;

2. 含有较多油脂的面团不能用酵母发制;

3. 市场上出售的鲜酵母一般要保存在10~25度之间;

4. 干酵母应置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防热、防潮,如果放在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期。

酵母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维生素B族缺乏者尤其适合食用。

酵母做法指导:

使用酵母发面时,可以加入少量食糖,作为酵母活化时的营养。

嫩肉粉

嫩肉粉知识介绍:

嫩肉粉,又称松肉粉,这是一种能使动物性原料软嫩滑润,同时又不损伤肌纤维弹性的佐助料,呈白色粉末状,为纯天然制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疏松剂木瓜蛋白酶,它能将动物类原料结缔组织、肌纤维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适当分解,使部分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键发生断裂,从而破坏它们的分子结构,大大提高原料肉的嫩度,并使其风味得到改善。

嫩肉粉营养分析:

嫩肉粉的功能性成分是蛋白酶,它可将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部分水解,使肉的口感柔嫩、味道鲜美;同时,还能提高肉中蛋白质的转化及利用率,增加营养价值。

嫩肉粉补充信息:

1. 嫩肉粉中也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使用嫩肉粉不宜过多,以免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2. 嫩肉粉并非适用于所有肉类制品,在肌肉老韧、纤维较粗和含水量较低的肉中添加,可使肉质变得柔软多汁;但若在含水量较高、肉质细嫩的鱼、虾中使用,则会适得其反;

3. 嫩肉粉中的蛋白酶制剂,是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或米曲霉蛋白酶制成的。我们知道,肌肉组织中含有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蛋白,这种蛋白质的分子中由于存在着交联键而使肌 *** 有很强的机械强度。交联键分为两种:一种具有耐热的特性;另一种具有不耐热的特性。幼小畜禽肌肉中的胶原蛋白里不耐热的交联键比较多,这种交联键一经加热就会断裂,所以,幼小畜禽的肌肉烹调后很容易软化。而年老畜禽肌肉中的胶原蛋白里耐热的交联键比较多,这种交联键经过加热不易断裂,所以,年老畜禽的肌肉烹调后不容易软化。用嫩肉粉处理年老畜禽的肌肉(通常是将嫩肉粉的浆液涂抹在肉块的表面或浸泡肉块),可以使这类肌肉中的胶原蛋白水解,使肌肉变软并且易于烹调。

嫩肉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嫩肉粉做法指导:

1. 嫩肉粉的用量应以原料重量的0.5~1为宜;

2. 使用嫩肉粉时,应先将其溶于适量的清水后,再投入原料中,切不可将其直接撒入原料里,因为那样不易拌和均匀;

3. 嫩肉粉所含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更佳温度为60℃左右,因此,只有在这种温度下嫩化的效果才最为明显,也才最快速,若温度超度90℃,蛋白酶便会失去活性;

4. 虽然嫩肉粉对原料产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一般在常温下静置15分钟即可,若时间过长,便有可能致使原料失去弹性;若时间过短,又起不到嫩化的效果;

5. 嫩肉粉对原料发挥致嫩作用的PH值大约在7~7.5范围内,而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中,嫩肉粉都难以发挥作用,故我们在使用嫩肉粉之前,就应当考虑原料或调味料是否含酸或含碱。

蒸肉粉

蒸肉粉知识介绍:

蒸肉粉就是将米、花椒、干辣椒一齐下锅炒热,待米变得有点黄的时候起锅,然后碾成细粉即可。

蒸肉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酱油

别名:豉油、酱汁、豉汁

使用提示:每次10~30毫升

酱油知识介绍: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民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老抽较咸,用于提色;生抽用于提鲜。

酱油营养分析:

1. 烹调食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可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

2. 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

3. 酱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4. 酱油可用于水、火烫伤和蜂、蚊等虫的蜇伤,并能止痒消肿。

酱油补充信息:

1. 选购酱油技巧:优质酱油呈红褐色或棕色,鲜艳、有光泽;滋味鲜美,咸甜适口,味醇厚柔和,没有苦、涩、酸等不良异味和霉味,带有浓厚的酱香;优质酱油浓度较高(无盐固形物含量高)其粘稠性较大,因此流动稍慢;

2. 服用治疗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应禁止食用酱油烹制的菜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3. 酱油是很容易发生霉变的,因此夏季要注意密闭低温保存。

酱油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酱油做法指导:

1. 要食用"酿造"酱油,而不要吃"配制"酱油;

2. "餐桌酱油"拌凉菜用,"烹调酱油"未经加热不宜直接食用;

3. 酱油应在菜肴将要出锅时加入,不宜长时间加热。

酱油膏

酱油膏知识介绍:

酱油膏是特种酿造酱油晒炼的加工品,风味优良,经久不坏。

酱油膏做法指导:

大豆&rarr;沉浸&rarr;蒸熟&rarr;冷却&rarr;制曲&rarr;出曲&rarr;洗豉&rarr;二次发霉&rarr;腌制&rarr;熟成&rarr;酱醅&rarr;滤油&rarr;底油&rarr;晒炼&rarr;酱油膏

*** ***   

1、浸豆春季4&mdash;5小时,夏季、秋季2&mdash;3小时,使豆粒体积增加1倍左右,清水洗净,沥干。  

2、、蒸熟加压蒸煮在2公斤/厘米2压力条件下,维持30分钟,停气闷30分钟,出锅。豆粒应成褐色,手指挤压能成薄片。  

3、制曲大豆经摊凉至30℃上下,接入种曲0.2%,拌匀装簸(每簸约9公斤),置木架上。经约48小时,白色菌丝密布,品温升至38℃以上。翻曲,控制品温38℃左右,24小时后再翻1次,连续控制品温35℃左右。再经27小时,曲渐老熟。制曲周期约7天,成曲习惯称为豉(原料中不使用淀粉质原料)。水浸至未透过心时,捞起沥干。  

4、二次发霉豉沥干后,在原筐中堆积。天冷时加盖麻袋,待菌丝渐长,品温升至55℃时,即为腌制,此时豉应有特有香味。  

5、腌制每100公斤原料配盐28公斤,其中留20%用作盖面,豉、盐拌匀后,入大桶腌3个月,醅成熟,即可放油。  

6、滤油先放"底油",每100公斤大豆约出底油30公斤,供晒炼酱油膏用。  

7、晒炼底油澄清后,加入次等酱油膏中,晒1&mdash;2月;抽出酱油加入稍高一级的油膏中,再晒1&mdash;2月;再抽油转更高一级油膏。如此反复提高,约晒1年(不能以底油直接晒炼)。  

8、成品每100公斤大豆约产酱油膏20公斤(副产普通酱油200公斤),成品浓度达32&deg;B&eacute;以上。

老抽

老抽知识介绍:

生抽和老抽都是经过酿造发酵加工而成的酱油。

老抽酱油是在生抽酱油的基础上,把榨制的酱油再晒制2~3个月,经沉淀过滤即为老抽酱油。其产品质量比生抽酱油更加浓郁。

老抽是加入了焦糖色、颜色很深,呈棕褐色有光泽的,吃到嘴里后有种鲜美微甜的感觉。

老抽补充信息:

购买酱油看标志

选择酱油时要看一下酱油的包装上有没有一个QS标志,这是酱油进入市场的准入标志;再看看酱油是酿造的还是配兑的,如果酱油没有标明是酿造还是配制,这个酱油就是不合格产品。最后要看标签上标明的是佐餐用还是烹调用,因为这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供佐餐用的酱油是可以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好,而烹调用的可不能直接入口了,只能用于烹调炒菜用。

老抽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老抽做法指导:

一般用来给食品着色用,比如做红烧等需要上色的菜时使用比较好。

2. 辨别生抽和老抽

看颜色:可以把酱油倒入一个白色瓷盘里晃动颜色,生抽是红褐色的,而老抽是棕褐色并且有光泽。

尝味道:生抽吃起来味道比较咸;老抽吃到嘴里后,有一种鲜美的微甜。

生抽

生抽知识介绍:

生抽和老抽都是经过酿造发酵加工而成的酱油。

生抽酱油是酱油中的一个品种,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种曲,经天然露晒,发酵而成。其产品色泽红润,滋味鲜美协调,豉味浓郁,体态清澈透明,风味独特。

生抽颜色比较淡,呈红褐色,用来一般的烹调用的,吃起来味道较咸。

生抽补充信息:

购买酱油看标志

选择酱油时要看一下酱油的包装上有没有一个QS标志,这是酱油进入市场的准入标志;再看看酱油是酿造的还是配兑的,如果酱油没有标明是酿造还是配制,这个酱油就是不合格产品。最后要看标签上标明的是佐餐用还是烹调用,因为这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供佐餐用的酱油是可以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好,而烹调用的可不能直接入口了,只能用于烹调炒菜用。

生抽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生抽做法指导:

1. 生抽用来调味,因颜色淡,故做一般的炒菜或者凉菜的时候用得多;

2. 辨别生抽和老抽

看颜色:可以把酱油倒入一个白色瓷盘里晃动颜色,生抽是红褐色的,而老抽是棕褐色并且有光泽。

尝味道:生抽吃起来味道比较咸;老抽吃到嘴里后,有一种鲜美的微甜。

图文分析卤水使用的调味料和香料大全,用好香料调料才能做好卤水

应卤友要求今天来谈谈卤水的调料,一斤我们所使用的主要香料,在此声明:文中针对香料的的介绍加过括号的文字是来至于 *** ,其他的文字是本人描述。香料是卤菜中的魂,所以在选购香料时不要太随性,一定要多闻其气味、尝其味道、观其品相,慎之!下面我们就主要来介绍卤水中所要用到的一些调味料和香料,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调色料

1)糖色,糖色不光是提色那么简单,他还有一种焦香型味道,这也是卤水中必不可少的。但是炒糖色是关键,炒不好会影响卤水的味道和颜色!所以技术含量高难掌握。

2)姜黄,姜黄是天然色素,可以在卤水中缓解糖色的深度和氧化。

3)枝子,枝子也是天然色素。

4)老抽,老抽在卤水中可以增加酱香味,一般在北方酱卤菜中用得比较普片,但在四川一带用得比较少,因为老抽调处来的色不易保持,容易改变。

5)红曲米,红曲米也是天然色素,主要是红色素成分,他的颜色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在川卤中几乎没用,市场中一些做休闲卤的用得比较多,另外,红曲米因为他的特殊性,长期加卤水中,一定要注意,容易使卤水反酸。

二、调味料

1)盐,盐是百味之王,卤菜中又尤其重要,特别是五香味,如果没有盐味就什么五香味都体现不出来了,所以卤菜盐分情愿咸一点都不要淡了,切记!

2)鸡精味精,这两样调味料是广谱料,但在卤水中不是像有些师傅认为的那样绝对,可以根据你的卤货量与卤货原料,酌情添放,甚至可以不放,或是隔天放。

3)姜葱,姜葱都有增香作用,但是姜葱在卤水中容易腐败,所以用后必须捞出,另外葱是卤水成为老卤水道路上的禁忌,所以葱一般只是起之一锅卤水时才用。

4)料酒,料酒去腥压异,一般在原料码味中使用,以后的卤水中建议少放,具体原因现在我也说不出其中的术语来,只是对卤水有副作用。

5)添加剂,现在科技发达可以说做什么的添加剂都有,熟食是添加剂使用的重灾区新千年开始兴起,添加剂可以减低熟食入行者的门槛,只要认识相对添加剂就都可以忽略专业性的知识,因为添加剂就代替了。添加剂会欺骗人的嗅觉,入侵人的味觉,但在菜的本质上作用不大,近几年随着信息的广谱,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添加剂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现在添加剂的品种作用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多,但是市场的需求是成下降趋势的,所以劝君一句还是少用添加剂吧,用添加剂做的东西就如男人和 *** 的关系只能满足一时的 *** ,不会有长远的感情和拥有!

三、香料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八角是明星香料,芳香型香料,使用率比较广。选八角更好选本色的,看起不那么黄亮的。

2)茴香 (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卤水的主要香料。)芳香型香料,出味快,不耐火。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我们自己也把她归纳到芳香型里面,回甜,厚一点的为好,还有一种广桂颜色黄一些,一般都是小块型卖。

4)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芳香型香料。

5)砂姜,(又叫山奈。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其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苦香型香料,图片的颜色是熏过的山奈,本色的是成灰暗的。

6)当归,(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在卤水中一定要用这种全当归,不要当归头。当归也有本色的和熏过的,图片中是熏过的。

7)荜拨,(味辛辣有特异香气和麻味,对祛寒、腹泻﹑呕吐﹑痛症等有疗效。)苦香型特殊香料,中和麻,

8)白芷,(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买白芷更好选择这种整个的,白芷有特殊的提肉香功能。

9)白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白寇防臭,夏天可以加大量,也有熏过的和本色之分。

10)草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有的也叫老寇,苦香型。

11)香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香果的米米就是肉蔻,有的人用它要把壳去掉,其实大可不必。

12)草果,(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苦香型香料,有黄色和黑色之分,黄的好。

13)姜黄(,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

此图片来至 *** ,在此声明

14)砂仁,(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此为川沙,还有种毛砂仁,我们一般用川沙。

15)良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良姜也是有强力的增肉香的功能,建议买整个的。

16)丁香,(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有公丁,母丁之分,图片为公丁香,用量一般比较少。

17) 花椒,(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 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

此图片来至 *** ,在此声明

18)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

此图片来至 *** ,在此声明

19)胡椒,(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卤水中一般用白胡椒比较多,不要在卤水中加胡椒面,而是整个的。

此图片来至 *** ,在此声明

20)甘草,(又名甜草,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

21)罗汉果,(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一般粤式卤水用得比较广。

此图片来至 *** ,在此声明

22)香茅(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粤式卤水用得比较广泛。进来川卤中也在用了。

27)陈皮(,即干桔子皮。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

28)山楂,(开胃健脾,卤水中用得有针对性。)一般休闲卤水用得比较多,传统卤水几乎没有

29)木香(,行气止痛,气味浓香,但配料时少用)。苦香型香料

30)香草,(辛、甘、温,近似香草药理,食欲不振,气郁胸闷,卤水中常用)。有的也叫甘松,用时泥要洗干净。

31)灵草,( 有特殊的清香味道, 在实际运用中常见于卤汁的增香原料使用)。有的人把她叫成香草。

32)排草,( 其味辛香具有特殊的芳香味道,是川式红卤汁运用中的常见增香原料)。排草防酸,夏天可加大量。

33)枝子(: 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是川式卤汁的运用中常见增色原料。)

34)红扣(,作用;驱腥增香。用时有针对性)。休闲卤用得比较多。

35)千里香,(功能;行气止痛,活血散淤。作用;驱腥增香)

卤水香料还有很多,上面的香料主要是我们的主要使用香料,所以其他的就不再赘述了。

七十多种常用的香料带图详解,完全掌握后再也不愁没有配方了

香料是指我们在烹饪中所用到的香辛味调味品,它们有的含有多种芳香类的物质,有的带有典型的滋味或香气,故在烹饪中运用十分广泛。比如 *** 风味各异的卤菜、麻辣鲜香的火锅、香气四溢的烧烤等等。下面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十种香料及作用。

1、八角

味道甘甜,内含有挥发油,有强烈而特殊的香气,是卤料的必需品。也常用于 *** 五香粉,可让素食充满醇香荤菜味

2、白果

润肺定喘,驱腥增香。

3、白胡椒

温中散寒,下气,增加卤菜的辣味。

4、白蔻

又叫白扣、白豆蔻、白蔻仁,作为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卤菜中必备的。一般家里烧鸡烧鸭也必须要,香味十足。

5、白芍

味苦、酸,去腥。

6、白芷

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

7、百里香

百里香,味芳香,驱腥增香。

8、薄荷

薄荷,芳香调料,味辛,增加香味,青叶凉拌食用风味更佳。

9、荜菝

荜菝果穗有特异的香气,味道辛辣,有矫味增香的作用。

10、槟榔片

槟榔片,利尿,驱腥增香。

11、藏红花

藏红花,特芳香,增香增色。

12、草果

草果,味苦,调味香料;增加辛香。

13、草寇

草寇,草豆蔻、草寇仁、老扣、老蔻,香料植物,增加香味,去腥去膻。

14、沉香

沉香,调味香料;增加辛香。

15、陈皮

陈皮,消火,祛湿,开胃,去腥解腻综合其他香料味。

16、丹皮

丹皮,有浓烈的而特殊香味,味微甜,较为辛辣。

17、当归

当归,很足的药香味,吃起来先有甜味,然后就是麻,可以当做花椒用。药用卤料中也是必备。

18、党参

党参,味苦,去腥。增加口感。

19、丁香

丁香,香味浓,有麻舌感,穿透力很强,一定要控制用量。

20、甘草

甘草,去腥,味甜在卤水中起回甜作用。

21、甘松

甘松,卤盐水鹅要有。是一种提味香料之一,香味浓厚,有麻味,特别是针对牛羊肉除异解骚的必用原料。要控制数量。

22、桂丁

桂丁,强烈芳香,味辛甘,驱腥增香。

23、桂皮

桂皮,味道甘香、辛甜微辣。性大热,有小毒,增加香味。分为桶桂、厚肉桂、薄肉桂。桶桂质量更好。常用于炖肉、烧鱼。

24、黑胡椒

黑胡椒,味道浓辛、香。汤、菜均宜。

25、红豆蔻

红豆蔻,味辛,去腥增香。

26、红果

红果,和山楂相近,驱腥增香解腻。

27、红英

红英,结实、金铃子,驱腥增香。

28、葫芦巴

胡芦巴,烹饪取其茎叶,芳香浓郁,有少许焦糖味的香气,尝之略带苦味,还可以去除动物类食材的膻味。

29、花椒

花椒,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30、黄芪

黄芪,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急性肾炎水肿,气虚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31、黄栀子

黄栀子,有轻微甘草样的味道,回口微苦,只能增色,增香去异作用微小。

32、红曲米

红曲米不是香料,主要用于调色,更大优点是调色不掉色。

33、藿香叶

藿香叶,气味浓烈,具有遮腥的作用。可作为烹饪佐料,烹制藿香鲫鱼味道极佳。

34、积壳

积壳,味辛甘,酸,去腥,增香。

35、姜黄

姜黄,根部作为调料,味道辛辣,有轻微橙味,有特殊香味,可以增加菜肴金黄色。

36、荆芥

荆芥,味辛、微苦,清香气浓,多放于凉拌菜中。

37、橘红

橘红,增香解腻,去腥除异能力很强,可中和其他卤料使用,常用于煲汤。

38、决明子

决明子,味苦、甘、咸,使完全卤菜入味。

39、辣椒

辣椒,增加辣味,去腥开胃。

40、良姜

良姜,味道辛、香。常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41、罗汉果

罗汉果,味甜,味食香料,去腥,增加菜的色相和回味。

42、罗勒

罗勒,芳香植物,味似茴香,芳香四溢。

43、麻椒

麻椒,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麻味更重。

44、迷迭香

迷迭香,带有茶香,味辛辣、微苦。在牛排、烤制中常用。

45、木香

木香,是一种统称,包括青木香,川木香,广木香等,味浓,增香效果非常好。

46、南姜

南姜,具辛辣气味,常用于去除鱼腥。南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47、柠檬干

柠檬干,去腥,提味,增加菜香同时还有解腻的作用。

48、排草

排草,灵草、香草,增香,卤料中一定要有的,能起到防腐作用。灵草增香、排草防腐。

49、千里香

千里香,味微辛,苦而麻辣,增加食品的回味。

50、青果

青果,又称橄榄,性味甘、酸、涩,回味甘甜、清香,有生津、清热功效。与肉类、鱼类炖汤。做成甜味糖水,如青果玉竹百合汤。

51、青花椒

青花椒,增加菜的麻味和青香味,有着老花椒没有的清香味。

52、青扣

青扣,清香味特浓,驱腥增香。

53、肉蔻

肉蔻,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香气浓烈,卤料中必备的,增香去异味。

54、砂仁

砂仁,味辛,性温,有浓郁香气,主要用于驱腥增香。

55、山黄皮

山黄皮,提香,增甜。

56、山奈

三奈、三奈子、砂姜、沙姜,味辛甘,开胃消食。

57、山楂片

山楂片,健胃消食、行瘀,驱腥增肉香;让肉更有口感同时还能解腻。

58、莳萝

莳萝,味道辛辣,有特异香气,可以提升麻辣火锅的香辣味。

59、鼠尾草

鼠尾草, 味芳香,增加香气。

60、五加皮

五加皮,味辛;去腥。

61、香菜籽

香菜籽,野茴香、胡芹、马芹子,增加菜香,去腥去膻。

62、香果

香果,香辛料,整粒品作为汤类、烹饪、腌制等用,粉状品常用于水果蛋糕、香肠等。

63、香茅草

香茅草,味道香,微甘,味食香料,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新鲜的常用于调制酱料。

64、香砂

香砂,气味辛凉,去腥解腻,还增香。

65、香叶

香叶,香料,比较浓的香味,主要增香去异味,同时还有防腐的功能。

66、小茴香

小茴香,香料,增香,去腥,一般都会使用。

67、辛夷

辛夷,芳香四溢,是卤菜烤肉的必备材料,可综合其他香料味,让做出的菜更香。

68、阳春砂

阳春砂,增香的作用,是腌制卤菜的佳品,有健脾化湿、增加食欲的功能。

69、一口钟

一口钟,香,苦,辛,凉,驱腥增香。

70、孜然

孜然,辛香味极浓烈且独特。去膻除异能力很强,能赋予食材特殊香味,西北地区常用。通常单独用,烤煎炸制牛羊肉、鸡、鱼等

71、紫草

紫草,川菜用的较多,主要用于调色,但要把握量,不能大。

72、紫苏

紫苏,味道辛、香,炒田螺、泥鳅用的最多,味道非常香,也可以用于牛羊肉。

(干货),认识史上最全46种厨房常用调料,教你玩转调料不迷路

美食:是指美味的食物,是吃前有种期待,吃后有回味的感觉,美食不止让享用者有味觉感受,更有精神的享受,美食不分贵贱,它可以是山珍海味,也可以是街边小吃。

喜欢做饭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做饭是多么享受的一种过程,每当看见所做饭菜被一扫而光,那种心情和满满的成就感是多么的喜悦。

但是了,做饭是看着容易,操作起来很难的。厨房可以说是一个完整车间也不为而过, *** 一道道美味的饭菜是需要流程化的,不是把多种材料、调料一锅丢进去乱炖。菜品的设计、选料的新鲜、处理的技巧等那可是一门门学问。稍微某一步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菜品成色味道受影响。那么这些学问中就光调料就会让大家头疼,只要没学过厨师的小伙伴,去超市采购时,面对一排排调料是不是“脑瓜疼”无从下手不知道选那些调料吧,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的视角来一起认识“46种厨房常用调料”的作用及用法,让你知道自己厨房该买哪种调料。

我们常用的调料有食盐、酱油、生抽、耗油、麻油(香油)、白醋、香醋、料酒、甜面酱、豆瓣酱、味极鲜、豆豉、番茄酱、十三香、芝麻酱、沙拉酱、桂皮、XO酱、白糖、八角、香叶、黑胡椒、孜然、小茴香、豆腐乳、老抽、淀粉、味精、陈醋、鸡精、发粉、生粉等、

下面开始介绍常见调料的作用及用法,让初学做饭者知道该备那些调料,玩转这些瓶瓶罐罐,让炒菜一点都不难!

食盐:

食盐,又称餐桌盐,即是对我们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我们烹饪中最必须的调味料,俗称“百味子首”,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在食盐中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目前超市购买的都是碘盐。

作用:

1.菜品中的咸味,提升菜品鲜味、增加本味的作用,让菜有灵魂,不会出现无法下咽。

2.食用盐有防腐和杀菌的功效,在调节原料质感的同时还能增加原料脆嫩度。

注意事项:

1.烹调时需要注意投放时间,做汤时不宜早放盐、否则会使菜品中肌肉蛋白凝固,不宜溶于汤中,使汤不鲜浓,炒菜时,可在菜品下锅翻炒数秒后放置,这样会使菜品中水分溢出,成菜迅速、减少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损失。用盐量需要适当,过量放置不仅会影响菜品口味、而且还会有害人体健康。

酱油:

酱油作为调味品,它色泽红褐色、主要原料是用豆、麦等制造的液体调味品(一般

先调入酱油、后加入食盐。即所谓“先调色、后调味”

作用:

1.烹调菜品时,增加食物香味、让色泽更好看、增加食欲。

2.酱油原料是大豆和其它矿物质组成、具有防止癌症、降低身体胆固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注意事项:

1.如果已经在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需要注意,不可过多使用酱油,否则会引起恶心等其它副作用。

2.酱油容易发霉变质、一定要注意是需要放置在密闭温度事宜下保存,如果发霉后是不能使用。


生抽:

生抽它是酱油的一种,其颜色呈红褐色的状态。

作用:

1.生抽比较咸、一般用在凉拌菜上、因为颜色不重、会让食物显得更清爽。

注意事项:

1.同酱油一样。


老抽:


老抽也是酱油的一种哦,老抽只是在生抽基础上加入了另一种物质“焦糖”,让其颜色会更深、味道也没有生抽那么咸。

作用:

1.适合肉类增色、提鲜作用。

注意事项:

1.同以上酱油一样


耗油:

蚝油是用蚝的牡蛎熬制而成的,大部分在广东临近海域地区最常用的传统的调味料,蚝油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很值高,蚝油是一种稀糊状,颜色为红褐色或者棕褐色。

作用:

1.蚝油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微量元素、食用时能补充身体各种微量元素,里面丰富的锌元素,是缺锌、肾虚人士的首选。

2.蚝油里面含丰富的牛磺酸,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3.冷热食物皆适宜。

注意事项:

1.蚝油不能在锅里煮太久,要不然会失去鲜味以及蚝香味,一般加入时间是在菜品出锅前加入 ,不能过早或者过晚。

2.蚝油也是可以腌制食材的,腌制时蚝油特有的鲜味能渗透原料内部,在增加菜肴的口感和质感同时也可以去腥味,令其酱味香浓、提鲜。



麻油(香油):

又称芝麻油、因为主要是从芝麻中加工出来的,它具有特别的香味,故称为香油。

作用:

1.提升菜品香味。

2.由于香油中含丰富营养和矿物质,所以食用对身体非常好。

注意事项:

1.患有菌痢、急性胃肠炎、腹泻等病症者忌多食香油。



白醋:


白醋是炒菜酸味辅料,白醋无色透亮、酸味醇正。原料有水、大米、食用酒精、食用盐等。

使用白醋不光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还有杀菌效果,白醋为无色白液体。

作用:

1. 能保持蔬菜颜色,减少维生素损失。

2. 在做菜时,加醋的时间是在两头,一是原料入锅后、二是出锅前加醋。

3. 醋也可以用于去腥解腻的原料,烹制水产品,可消除腥臭和异味。

4. 也可以使肉类软化,变得鲜嫩可口,在做羊肉时加点醋能解羊膻气,在煮排骨或鱼汤时,放醋也可使骨头和鱼翅中的钙、磷、铁溶解,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5. 醋也可以开胃,它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可以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

6. 醋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同时可软化血管、降底胆固醇,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7. 白醋还能降低身体内的酒精浓度,有醒酒的作用。

注意事项:

1.一般人都可食用加过白醋的菜品。

2.需要注意的是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过多食醋。



陈醋:


陈醋是存放较久的醋、不但可以调味,也可供药用,对高血压、肝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缓解和预防作用。(颜色呈棕红色或者褐色。)

作用:

1.跟随白醋作用一样。

注意事项:

2.跟随白醋一样。



香醋:


香醋以精选糯米为原料,其味道酸而不涩,绵酸醇厚、香而微甜,是上好的烹饪调料和馈赠佳品。

作用:

1.同白醋功效一样。

注意事项:

1.同白醋差不多。



料酒:

“料酒”其酒精浓度低,含量在15%以下、在做菜肴中作用主要为去腥、增香。

作用:

1.料酒的作用主要是用在去除鱼、肉类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气,有利于咸甜各味充分渗入菜肴中。

2.在做肉、禽、等时,料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使菜肴质地松嫩。

注意事项:

1.烹调菜肴时不要放多,料酒味太重会影响菜品本身的滋味。

2.料酒一般适用在肉类上,蔬菜没有腥味、所以一般不需要放置。



甜面酱:


甜面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

作用

1.使菜品味道甜中带咸,适用于烹饪酱爆和酱烧菜,一般用于蘸食大葱、黄瓜、烤鸭等菜品。

注意事项:

1.甜面酱也有一些饮食禁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慎食。甜面酱需低温保存,忌沾生水,可用熟菜油搅匀,防止生霉。保质期一般为3个月。



豆瓣酱:


豆瓣酱属于发酵调味料,颜色呈红褐色。

作用:

1. 豆瓣酱里面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都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2.做菜时使用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使菜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

3.豆瓣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在补充必须脂肪酸同时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

注意事项:

1.一般都可食用,在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应少食。



豆豉:


豆豉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

作用:

1.一般在用在小料菜品上。

2.适合做鱼时用可以解腥调味

注意事项:

1.容易变质,一旦沾了生水,就容易发霉。所以,需要陶瓷器皿密封保存,这样存放时间长,香气也不会散发掉。



番茄酱:


番茄酱,是番茄的酱状浓缩制品,以成熟红番茄为原料,经破碎、打浆、去皮和籽后浓缩、罐装、杀菌制成。

作用:

1.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做菜肴时当调味酱使用。

2.番茄酱中的番茄红素,可以有效预防癌症,食用番茄酱胜过新鲜番茄。

注意事项:

1.空腹以及细菌性痢疾及溃疡患者忌食、适量即可,不可以吃太多。


芝麻酱:


芝麻酱也叫麻酱,是把炒熟的芝麻磨碎制成的调料,有香味,。根据所采用的芝麻的颜色,可分为黑芝麻酱和白芝麻酱。

作用:

1.一般用作拌馒头、面条、面包或凉拌菜等的调味品,也是甜饼、甜包子等馅心配料。芝麻油主要用于凉拌和配味碟。(常见的有火锅)

注意事项

1.存放于阴凉、干燥、清洁处。酱上层可存持一层浮油隔绝空气,以抑制微生物繁殖。

2.太肥胖者不宜食用。



沙拉酱:


沙拉酱,起源于位于地中海的米诺卡岛,这种酱汁在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是使用大量鸡蛋和油 *** 而成。

作用:

1.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做菜肴时当调味酱使用。(做蔬菜、水果沙拉时使用)。

注意事项:

1.不宜长期保存。



XO酱:


XO酱是采用很多优质原料,经过数道工序熬制而成,口味非常鲜美纯正,营养价值高适合烹制各类高档食材。

作用:

1.使用在海鲜、顶级食材上使用。

注意事项:

1.打开后需要早点用完,并存储在阴凉的地方。



白糖: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生活中经常见。白糖颜色白,甜度比较高。

作用

1.在做汤羹、炒菜、饮料时,加入适量的白糖,可以使食品增加甜味

2.在做酸味的菜品时,加入白糖,可以缓解酸味,并使口味和谐可口。如醋熘菜肴、酸辣汤、酸菜鱼等,加入少量白糖,成品则格外味美可口。

注意事项:

1.注意保存方式、不要放置在高温旁边,容易融化。



八角:


八角分布于广西等地,在冬暖夏凉的地方,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偏酸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上生长良好、呈八角形。

作用:

1.八角为著名的调味香料,味香甜。八角果实在平时调味中可直接使用,如炖、腌、卤、煮、泡等。

注意事项:

1.不可过多使用。



香叶:

香叶,亦名月桂叶,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干燥茎叶,是一种调味料。

作用:

1.在 *** 汤时,放置几片、有提升香味,和其独特药理作用,抗肿瘤、抗微生活活性、作用。

注意事项

1.不可过多使用。



桂皮:


桂皮,学名柴桂,又称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均有产出。

作用:

1.桂皮因含有挥发香味,可使祛腥解腻,芳香可口,令人食欲大增。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桂皮,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糖尿病。

注意事项:

1.受潮发霉的桂皮不能在用、使用时也不能放置过多,否则会改善菜品本质的味道。



黑胡椒:


又名黑川,它的果实在晒干后可以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的。

作用:

1.因为独特味道、给菜带来不同的味道。

注意事项:

1.不易过多食用。



孜然:


孜然里面富含精油,气味芳香浓烈,是被认为胡椒外、世界第二重要的香料作物。

作用:

1.改变菜品的味道一般烧烤上使用比较多,孜然还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糖等保健功效 ,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注意事项:

1.不易过多食用。



小茴香:


小茴香(别名:谷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作用:

1.在熬汤增加香味同时,也有散寒止痛,理气的功效。

注意事项:

1.不易过多食用。




豆腐乳:


腐乳又因地而异称为豆腐乳,是一种将豆腐利用霉菌发酵﹑腌制,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

作用:

1.腐乳通常作为美味可口的佐餐小菜。

注意事项

1.豆腐乳里面含盐和嘌呤量普遍较高,心血管病、高血压、、痛风、肾病患者及消化道溃疡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淀粉:


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作用:

1.勾芡影响菜品,通过勾芡,使菜品汁液的浓稠度增加,并附于原料的表面,让菜品达到菜肴光泽、滑润、柔嫩和鲜美的风味。

注意事项:

1.发生过过敏者少吃。



味精: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平时比较常见,它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作用:

1.是增菜品的鲜味。

注意事项:

1.注意适量食用,根据科学家研究表示,如果使用味精过量,容易导致肥胖哦。

2.3个月内的婴儿食物中不能使用味精。

3.过多食用味精有可能会造成不孕不育哦。



鸡精:


鸡精可不是从鸡身上提取,它只是味精的基础上加入了其它化学调料制成的。由于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

作用:

1.在炒菜时使用,可以能促进食欲、而且鸡精的鲜味主要来自谷氨酸钠,它有比较强烈的肉类鲜味,易溶于水。

2.鸡精也可以参加人体的代谢活动,它有改善大脑功能和稳定人情绪的作用,有利于智力发育。

注意事项:

1.加入鸡精的更佳时机是在菜品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品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

2.鸡精溶解不是很好,如果不是做汤菜,应先溶解再使用。



味极鲜:


酱香浓郁、色泽红润、味道鲜美、豉味、香味以及咸味搭配和谐,是佐餐凉拌、烹调、清炒、点蘸皆宜,是现代生活调味首先佳品。

作用:

1.用于烹饪或点蘸、凉拌菜肴,只需几滴,便能尝到与众不同的鲜美味道。

注意事项

1.常温保存更佳,开封后请尽快食用。



发粉:


发粉它是一种复合疏松剂,俗称泡打粉、它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

作用:

1.主要在 *** 蛋糕、发糕、包子、馒头、酥饼、面包等食品使用。

注意事项:

1.不能放太多。




生粉:


生粉是中餐炒菜常用来勾芡的食用淀粉,生粉的用途很广,除了勾芡使食物产生滑润的口感之外,还可以用来做为软化肉质的腌肉料之一,炒菜时的调料,也可以做凉粉,还可以用来摊煎饼等。

作用:

1.勾芡一般用于爆炒 *** *** 的菜品上、它会让汤汁黏稠,可以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比如在鱼香肉丝、炒腰花等用包芡后,吃完菜,盘底基本是不留卤汁。

注意事项:

1.不能放太多。



十三香:


又称十全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 *** 而成的厨房佐料。

作用:

1.使肉嫩、去腥、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注意事项:

1.不易过多食用。


以上介绍了大家经常见到和使用的调料简介和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看完的小伙伴,现在知道自家厨房该购买那些调料了吧,不至于进入超市看见满满的货架、无从下手。

十七种调味酱配方


清油酱

材料:盐、红辣椒末、糖1/2茶匙,生抽2大匙、蒜末1茶匙、鱼露1茶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加入红辣椒末、蒜末即可。

用法:非常适合各种蔬菜的凉拌,如圆白菜、四季豆、海带均可,只要将蔬菜焯熟淋上酱汁即可食用。

麻椒酱

材料:花椒粉1/3茶匙、老抽1大匙、辣椒油1大匙、白醋1/3茶匙、糖1茶匙、香油1茶匙、盐少许。

估法:将以上所有材料搅拌均匀,即可凉拌使用。

用法:这道凉拌酱可以用于海鲜、牛、羊肉凉拌入味。 鱼露酱

材料:鱼露1大匙、米酒1大匙、生抽1茶匙、蚝油1/3茶匙、鲜鸡粉1/2茶匙、冰糖1/2茶匙、甘草粉少许(可不加)、清水1/2杯。

用法:这就是很多饭店清蒸鱼如此美味的秘诀了。

乌梅酱

材料:乌梅汁2大匙、白醋1大匙、白兰地酒1茶匙、糖2大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在容器内加热,以小火煮滚至糖完全融化,晾凉后即可食用。

用法:适用于凉抖番茄、炸蔬菜等菜肴的沾取,味道非常特殊、酸甜适中,风味独特。

红酒甜醋酱

材料:红酒1/2杯、苹果醋2大匙、糖1大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调匀即可。

用法:这款酱带有红酒的甘醇美味,沾食新鲜蔬菜、白灼的海鲜都有一级棒的味道。

姜母沾酱

材料:辣豆瓣酱1茶匙、豆腐乳1块、糖2茶匙、水1/3杯、酱油1/2茶匙、罗勒18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在搅拌机里打成均匀的糊状即可食用。

用法:适合各种肉类的沾食。

蒜香鱿鱼酱

材料:蚝油2茶匙、芝麻酱1大匙、糖1大匙、鲜鸡精1茶匙、剁椒1茶匙、蒜苗1/3根、香菜10克、大蒜2瓣

做法:蒜苗、香菜、大蒜切末与其他材料一起搅拌均匀即可。

用法:可以用来淋在炸酥的鱿鱼上,还可以搭配其它的海鲜食用,味道非常浓厚鲜美。

白米酱

材料:糯米粉2大匙、白胡椒粉2茶匙、水2大匙、糖2大匙、盐1茶匙

做法:将糯米粉和其它材料一起煮沸至粘稠即可。

用法:肉丸、油炸食品都可以沾取食用。如果喜欢吃辣的人还可以加一茶匙辣椒粉在里面。

意大利番茄肉酱

材料:牛肉末200克、番茄3个、番茄酱3大匙、洋葱300克、黄油30克、黑胡椒适量、盐1茶匙

做法:

1、黄油化开,将切成丁的洋葱炒香

2、放入牛肉末,变色后放入切碎的番茄和番茄酱

3、炒制成酱后调味即可

用法:用做意大利面条的酱料。

自制沙茶酱

材料:

A:平鱼干70克、干虾仁30克

B:油炸过的蒜2瓣、花生粉1茶匙、油炸过的葱末1/2茶匙、盐、白胡椒粉少许

C:麻油1茶匙、花生油2茶匙

做法:将鱼干、干虾仁放入烤箱中烤干、取出,与材料B一起研成细粉状,倒入大碗中,加入C即可。

用法:用途广泛,可沾、炒或煮汤均可。

味增渍酱

材料:味增1/4杯、味淋2大匙、糖2大匙、香油1大匙

做法:将味增倒入容器中,和其它的调味料混合均匀即可。

用法:可以用来腌渍经盐软化的食材,腌渍如大蒜、蒜苗、小黄瓜、萝卜、圆白菜、菜心等。经过腌渍的蔬菜就是非常正宗的日式腌菜。

韩式辣味烤肉酱

材料:洋葱末2大匙、蒜末1/2大匙、芥末酱1/2大匙、酱油1/3茶匙、粗黑胡椒粒1/2茶3匙,糖、乌醋、橄榄油1茶匙,辣椒酱1/3大匙、韩式辣椒酱1大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在碗中调匀即可。

用法:适合作为牛、羊、猪及海鲜的烤肉蘸酱,味道非常鲜美。

烤肉酱

配料:酱油2大茶匙,白糖、米酒、冰糖各1茶匙,柴鱼精、干海带、姜粉各2茶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

麻辣酱

配料:柠檬汁1∕4杯,西红柿酱2大茶匙,辣椒油、辣椒酱、黑胡椒粉各1小匙,蚝油、辣椒末、黄酒、红糖各1大茶匙,蒜末1∕2茶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

酸梅酱

配料:酸梅3颗,酸梅蜜饯、砂糖各2茶匙,白醋1茶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

五味酱

配料:酱油、香油、黑醋、白醋各2茶匙,西红柿酱3茶匙,姜末、蒜泥、辣椒末各1茶匙。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 蒜泥酱

配料:蒜泥2茶匙,酱油3茶匙,味精、米酒、白醋各1小茶匙,细砂糖1茶匙,胡椒粉适量。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

香料粉大揭秘 每一款都有十多款香料 谁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在烹调过程中,香辛料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往往是组合起来,发挥协同作战的作用。每一种原料都有特有的滋味,互不融合。在烹调时,只有将多种原料混合加热,各种原料的香气才能互相渗透、互相扩散、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将原料中的一些腥膻异味和调料的单一味转变为复合美味,从而促进食欲。

炒鸡香料粉

配方1 草果、八角、小茴香各50克,白芷、白豆蔻、金沙各30克,陈皮20克,孜然、竹叶青各10克。混合后粉碎即可。

配方2 八角100克,花椒80克,白芷、香菜籽各30克,灵芝、桂皮、小茴香、草果各20克,香叶、香菇、白豆蔻、砂仁、肉豆蔻、红豆蔻、荜拨、陈皮各10克,丁香10个,辛夷5克。

配方3 八角、良姜各40克,花椒400克,甘草、孜然、草果、白豆蔻各30克,荜拨、砂仁各10克,丁香、山柰、白芷各5克,桂皮15克,小茴香、香叶各20克,以上香料一同用机器打成粉末。

龙虾香料粉

配方1 灵草150克,桂皮、草果各500克,八角650克,小茴香800克,白蔻、香叶、山柰各250克,丁香100克,香沙、肉蔻各400克,荜拨300克。

配方2 白豆蔻15克,白芷8克,八角、小茴香、肉豆蔻各9克,香叶、小毛桃、桂皮、小砂仁、黑胡椒、孜然各5克,罗汉果、良姜、千里香、陈皮、丁香各2克。以上香料混合后粉碎成蓉。

配方3 上好四川花椒、丁香、山楂各25克,小茴香150克,孜然100克,八角、桂皮、白芷、草果、圆香果、白豆蔻、甘草、香草各50克,良姜、陈皮各30克。香料混合后放入锅内,小火煸炒几分钟至香味浓郁,取出放凉后再磨成粉。

烧肉香料粉

八角500克,桂皮、良姜、陈皮各250克,草果、荜拨、黑胡椒各200克,香菜粒、香叶、小茴香、孜然、丁香、香果、山柰各100克,混合后打成粉。

烤翅腌制粉

山柰75克,干辣椒100克,花椒、八角、小茴香各50克,桂皮30克,丁香12克,草果20克,白豆蔻25克,姜黄15克,砂仁、陈皮、百里香各10克,甘草6克。上述香料用小火炒香,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粉。

烤鱼料

百里香、芝麻各10克,茴香15克,白芷6克,排草4克,干花椒、陈皮各3克,去皮花生仁25克,当归5克,八角、甘草、砂仁各1克,以上料用干锅炒香,取出后粉碎即可。

此文仅一家之言,如果您对(香料粉)感兴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或更高见解请务必联系我们 ,请微信关注公众号【餐创大课堂】

标签: 调味料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