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谷雨时节,南方的气温节节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湿热天如何食疗养生?喜欢煲汤的“老广”,往往会在煲汤时加把薏米袪湿。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除了薏米,赤小豆、眉豆、白扁豆也是不错的选择。一起来跟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丘振文主任中药师学一学吧!
白扁豆:
健脾化湿宜炒用
白扁豆性甘,微温。健脾化湿宜用炒白扁豆,不过,食用白扁豆要煮熟,加热之后其燥性(小毒性)大大减弱。
淮山炒扁豆薏米汤
材料:淮山15克,炒扁豆15克,炒薏米15克,芡实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块,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
赤小豆:
煲汤加点陈皮或砂仁
赤小豆有通便、利尿和消肿作用。现代人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节,运动量小,易心气虚、脾虚湿盛。祛湿健脾用赤小豆,若加入陈皮、砂仁,更能达到加强脾胃运化的功能,事半功倍。
赤小豆粉葛陈皮鲮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便可。
功效:清热祛湿。
眉豆:
有“豆中之上品”之誉
据《本草纲目》记载,眉豆“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有“豆中之上品”之誉。
眉豆花生鸡脚汤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鸡脚4对、冬菇8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配料洗净,冬菇去蒂;鸡脚、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强筋健骨。
广州阿妈口头禅:你湿热啊!5款简单易做的祛湿靓汤,甩掉春困春天来了,春困也随之来了,广州阿妈的口头禅:“你湿热啊!”相信不少靓仔靓女都听过。的确,春天容易湿气重,祛湿排湿正当时。华辉美食人给大家推荐5款简单易做的祛湿靓汤,味道营养,最重要的是可以祛湿。来来来,快看看怎样做!
五指毛桃祛湿祛汤
【材料】
五指毛桃、薏米、扁豆、蜜枣、芡实、陈皮、茯苓、赤小豆、鸡肉或猪骨头、
【做法】
1、五指毛桃洗净后剪成一段段或切开一段段,薏米、扁豆、赤小豆、茯苓提前用温水浸泡15-20分钟,所有材料洗净备用;
2、鸡肉或者猪骨头冷水下锅焯水,煮出浮末捞起洗净备用;
3、将所有材料放进汤煲,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1.5-2小时;
4、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饮用。
五指毛桃有淡淡的椰香味,味道非常好,广东人非常爱煲此汤,有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等等功效。
鲫鱼粉葛祛湿汤
【材料】
鲫鱼、粉葛、赤小豆、薏仁、茯苓、茨实、陈皮、姜
【做法】
1、鲫鱼洗净,用吸油纸吸干鱼上面的水分,热锅下油煎,煎至金黄色即可,备用;
2、粉葛洗净,削皮,切块装起备用,赤小豆、茯苓、茨实、陈皮洗净装起备用;
3、薏米洗净,沥干,炒至略黄,备用,姜洗净去皮切片,备用;
4、将所有食材放进冷水汤煲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
5、饮用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三、四月春季最怕湿气重,犯春困。鲫鱼有健睥利湿、和中开胃的作用,粉葛搭配鲫鱼煲汤,味道鲜美又能祛湿,一举两得。
土茯苓山药祛湿汤
【材料】茯苓、白肉土茯苓片、芡实、薏米、赤小豆、山药、猪骨、姜
【做法】
1、把所有食材洗干净,猪骨冷水下锅焯水,洗净备用;
2、山药去皮切滚刀块,备用;
3、薏米炒至略黄,备用,姜去皮切片,备用;
4、将所有食材放进冷水汤煲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
5、饮用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白肉土茯苓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茯苓块有健脾功效,赤小豆有除湿退黄的功效,最后再搭配山药,一款清热祛湿的汤就完成了。
眉豆花生鸡脚老火汤
【材料】鸡爪、花生、眉豆、薏米、香菇、桂圆、枸杞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薏米,眉豆可以提前用清水泡两小时;
2、鸡爪去指甲,冷水下锅焯水后洗净备用;
3、汤锅里把水煮开,然后依次放入眉豆,薏米,花生,煮15分钟;
4、然后放入香菇、桂圆和鸡脚,煮30分钟;
5、最后三分钟放枸杞,大火滚一下后,下盐调味,即可享用。
用生薏米煮汤食用,有利于去湿除风,再搭配鸡爪煲汤,既养颜又祛湿。
木棉花龙骨祛湿汤
【材料】蜜枣、赤小豆、茯苓、薏米、陈皮、龙骨
【做法】
1、木棉花晒干后进行泡洗,多洗几次,直到冲干净;
2、薏米炒至略黄,备用,赤小豆提前浸泡1~2小时,备用;
3、龙骨冷水下锅,焯水后洗净备用,其余食材均洗净备用;
4、将所有食材放进冷水汤煲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
5、饮用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木棉花常为广东民间祛湿的好食材,既有祛湿功效,又平和清润,最宜初春食用。
好味道的祛湿靓汤介绍完了,华辉美食人今晚就回去做做看,如果懒得自己做,来华辉门店,也有多款靓汤供应。春天,祛湿汤喝起来!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湿气重吗?来,这碗祛湿汤,清热祛湿,通利关节,健脾解毒多云转阴,阴转中雨、最近一周,广州的天气都是在多云、阴天和雨天里兜兜转转,气温也是徘徊在19-25℃之间,这种潮湿的天气正是岭南四月的典型特征,树叶的新芽绿的让人眯了眼睛,自然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不仅如此,食欲不振、没精神,面上容易起痘,舌头胖大有齿痕……大家身上的湿气还不是一般的重呢。
为此,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尹嘉瑜大家推荐一款祛湿排毒的靓汤,让您消除湿气,精神爽利!
土茯苓赤小豆老鸭汤
推荐食疗方
土茯苓赤小豆老鸭汤
材料(3-4人份)
土茯苓50克、赤小豆100克、薏米50克、老鸭1只、 陈皮1瓣、 生姜2片。
做法
1. 把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1小时。
2. 老鸭焯水,洗干净。
3. 把全部食材放进瓦煲里。
4. 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利湿除烦,清热健脾
中医认为,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它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可以用于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痛等;
而赤小豆也是常用的祛湿药材,其味甘、酸,性平,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薏米也是传统的药食兼用药材,其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健脾渗湿,除痹止泻。
总的来说,此汤有清热祛湿,通利关节,健脾解毒的功效。尹嘉瑜指出,此药膳适合体内有湿热、关节肌肉酸痛肿胀,皮肤起湿疹、痤疮等人群饮用。需要提醒的是,孕妇、脾胃虚弱、体寒的人群不宜食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图/视觉中国
养生私房菜:赤小豆汤食材:赤小豆
做法:1、将赤小豆提前泡好。
2、放入锅中,加清水,盖上锅盖,大火滚煮15分钟
3、再转小火,焖煮5分钟,待汤色星枣红色关火盛出。
食医小妙招:煮至烂熟的赤小豆,可另做他用, *** 成豆沙馅,焖煮赤小豆饭,或者加入牛奶冰糖,做一碗家常版的赤豆刨冰,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在选购赤小豆时,有一种 *** 可以看出赤小豆是否新鲜,新鮮的赤小豆色泽圆润,陈年的则比较暗淡、干瘪:品质好的赤小豆,豆粒丰硕饱满,且大小均匀,表面光泽,种脐不凹陷
适直人群心、肾功能下降者
养生功效:用赤小豆熬煮成汤,能通心阳生心阳,心阳充沛则百脉充沛。它还能够生肾阳,利尿消肿
太热啦!来做一碗解暑汤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葳
暑热的天气下,人都没胃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治中医师梁健宁提醒,夏天饮食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开胃多吃苦: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暑季节天然养生品。
食宜清淡少生冷:暑天虽然天气炎热,但应该避免大量吃冷饮,易伤脾胃。特别是冰淇淋等生冷食物,容易引发腹泻、肠胃炎等。
身体祛湿多喝粥: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多喝粥可养胃补水。不要到口渴时才一次性大量进水。
解暑汤品
苦瓜豆腐汤
主料:苦瓜150克,豆腐400克。
*** :苦瓜洗净切片;豆腐洗净切块,备用。适量油烧热略为降温,加入苦瓜片翻炒数下,倒入沸水,放入豆腐块,用勺划碎,调味煮沸,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解暑,预防糖尿病、结膜炎、口腔溃疡等功效。
三豆汤
主料:绿豆、黑豆、赤小豆等量约各100克。
*** :将绿豆、黑豆、赤小豆混合在一起,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烂,每日食用1-2次,每次1碗。
功效:具有解暑消热的作用。
湿热体质膳食推荐——红豆鲫鱼汤 | 杏林之声
药膳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精粹,以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和独特品味,滋养着无数养生爱好者的身心。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不同的中医体质,把药膳搬上餐桌,把健康常识镶嵌于平淡的日子里。“膳”待一生,护您健康。
VOL. 01
红豆鲫鱼汤
湿热体质: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宜选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食物,如绿豆(芽)、绿茶、芹菜、黄瓜、苦瓜、冬瓜、薏苡仁、赤小豆、马齿苋、藕等。
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以及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本期『膳待一生』为大家推荐一道适合湿热体质食用的中医药膳《红豆鲫鱼汤》。
中医推荐
*** 食材: 鲫鱼 1条(约450g) 红豆 100g
大葱段 2段 老姜片 4片 料酒15ml 盐 1g
湿热体质
鲫鱼 健脾、益气,利水消肿。
红豆 健脾,去湿,补血,利水消肿。
两者互搭,不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丰富的 营养,还具有健脾利湿、补气养血等功效。
VOL. 02
预防保健
*** *** :
1、鲫鱼去除内脏、鱼鳃和鱼鳞,清洗干净,加入料酒腌制10分钟。
2、红豆提前浸泡,淘洗干净后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七成熟。
3、将清理好的鲫鱼放入煮锅中,加入大葱段、老姜片,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熬煮30分钟,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保健功效:常喝红豆鲫鱼汤,可以收到活血排脓,清热解毒的作用,有青春痘或者皮肤晦暗没有光泽的朋友,不妨可以一试。
每逢佳节不可重三斤!喝汤消脂要祛湿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图/视觉中国
俗话说“每逢佳节重三斤”。五一长假如此开心,许多人难免海吃胡喝,肚子可能又长出了几个“游泳圈”。
其实说起肥胖者,不仅体态臃肿,影响工作效率,还常常容易引起糖、脂肪、水、盐等代谢异常,容易并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林举择表示,中医认为,肥胖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水湿、痰饮、脾肾阳虚所致,所谓“胖人多痰湿”即是这个道理。
因此,林举择为大家推介一款具有健脾祛湿、利水纤体食疗功效的汤水,帮助大家五一长假消滞祛湿、清热利水、消脂纤体。
“打工人”颈肩紧张也可以喝
粉葛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适用于项背肌肉拉紧疼痛和脾虚泄泻等。粉葛根味道清甜,可使颈肩部神经及肌肉松弛,心情宁静,夜睡安宁。
汤品中粉葛和淮山相结合,既能健脾祛湿还能益气生津,对于脾气虚兼胃阴不足、湿邪困脾体质或证候的人士,适合多食用。
赤小豆是广东汤常用的祛湿利尿汤料,其清热利水祛湿功效明显,它的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肾病、水肿等患者均有辅助治疗作用。此外赤小豆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辅助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石和健美减肥的作用。
木棉花煲汤正当时
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其性味甘、涩、平,药食两用,《常用中草药手册》说它能“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广东凉茶也常会用到木棉花,取其清热、利湿、解毒的药用功效。
猪脊骨性温,味甘、咸,入脾、胃经,有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机体、泽皮肤、补中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
粉葛赤小豆木棉花煲猪骨汤
【材料】新鲜粉葛600克,赤小豆30克,干品木棉花2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3片。
【 *** 】各材料清洗干净;木棉花用汤料袋装好,袋口扎紧;赤小豆提前浸泡一晚,猪脊骨砍段后飞水备用。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左右,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熬2小时,进饮时方下适量食盐温服即可。这是3-4人分量。
【功效】消滞祛湿,清热利水,消脂纤体。
今日养生方 | 去暑湿别错过这款汤前不久我们迎来夏至节气,这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然而,今年有点特殊,近10年来罕见地持续强降雨天气,让广州进入了“湿热焖煮模式”。
暑湿特别容易困阻人的阳气,人往往有食欲差、周身不爽、疲倦、乏力等不适症状。
因此,今天我们结合时令特定,围绕“健脾、祛湿、清热”等话题,为广大读者提供对付湿热的养生之法。
祛湿三大法
中药祛湿
常用的祛湿中药有三大类。
01芳香化湿
藿香、佩兰、苍术、砂仁、白豆蔻、厚朴、草果等——主要适用于寒湿类。
02清热燥湿
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茵陈、金钱草、田基黄、溪黄草、垂盆草等——主要适用于湿热类。
03利水渗湿
茯苓、泽泻、猪苓、赤小豆、车前子、车前草、通草、灯心草等。若与芳香化湿类配,治寒湿类;如与清热燥湿类配,治湿热类。
如果是脾虚生湿,还需配上补脾祛湿功效并见的药物,如白术、扁豆、五指毛桃、芡实、黄芪(可利水)等。
另外,湿容易阻遏气机,治法上“气行则水行”,所以祛湿方中常配行气药,比如陈皮,行气燥湿,健脾化痰功效齐备。行气与祛湿功效并见的常用药物还有砂仁、白豆蔻、厚朴等。
清爽除湿
持续的降雨,加上天气炎热,这种气候特点对于人体来说,容易导致出汗、困倦、乏力、厌食的症状。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吕雄介绍,这就是中医说的,湿热困脾。此时,可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必要时降低室内湿度,会让人觉得环境凉爽,改善困倦的感觉,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另外,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身体干爽,也是避免湿热邪气伤人的主要 *** 。“香茅等芳香化湿类药物具有醒神通窍的作用,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如果在洗澡时放点香茅,不仅香气四溢,而且洗完后人的皮肤会感觉很干爽,连出汗都变少了。” 吕雄说。
饮食祛湿
潘毅教授指出,薏苡仁、五指毛桃、芡实、黄豆、赤小豆、黑豆、冬瓜、陈皮、荷叶、土茯苓、马齿苋、玉米、高梁、荞麦、大麦、白果、莲子、胡萝卜、芥菜、海带、紫菜等均是祛湿的常用食材,可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单用或排列组合地换着用。
【注意】
薏苡仁、土茯苓、赤小豆等利水力较强,孕妇慎用。
食疗方推荐
土茯苓赤小豆老鸭汤
【材料】
土茯苓 50 克、赤小豆 100 克、薏米 50 克、老鸭 1 只、 陈皮 1 瓣、 生姜 2 片。(3-4 人份)
【做法】
1. 把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 1 小时。
2. 老鸭焯水,洗干净。
3. 把全部食材放进瓦煲里。
4. 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 1 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利湿除烦,清热健脾。
中医认为,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它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而赤小豆也是常用的祛湿药材,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米也是传统的药食兼用药材,其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健脾渗湿,除痹止泻。
总的来说,此汤有清热祛湿,通利关节,健脾解毒的功效。但孕妇、脾胃虚弱、体寒的人群不宜食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赤小豆+白扁豆,这周末来点“双豆”祛湿吧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今天小编准备了“双豆”祛湿食谱——赤小豆和白扁豆。帮助大家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赤小豆
赤小豆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入汤能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有的人分不清赤小豆和红豆,两者在中国药典里虽列为同一个药物,但其实仍有区别,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红豆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若论其功效,则以赤小豆为优。
茯苓赤小豆煲鲫鱼
主要功效:健脾利湿
推荐人群:湿困,胃口欠佳,舌苔白腻。
材料:
茯苓20g、赤小豆30g、炒薏米10g、陈皮一角、鲫鱼一尾、生姜3片(4人份)。
做法:
鲫鱼斩杀,去内脏、鱼鳞,洗净,鱼身划2刀,热锅内放生姜片略煎至金黄。药材稍冲洗,与鱼同纳入汤煲中,加水1500ml,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45分钟,少许食盐调味即可,喝汤吃鱼肉。
汤品点评:
生薏米,清热利湿、通痹,利湿力缓,长期食用显效,但性偏寒;而经过炒制之后寒凉之性可去,健脾的效力进一步增强。湿气除了源于梅雨、居住地等外部湿邪,更与脾的运化功能关系密切,脾虚不运,水湿不能正常输布通达,困脾、困于机体,令人不爽,炒薏米纠了寒性且加强健脾效用,比生薏米更适合脾虚困湿者,配合利水渗湿的茯苓、以及利湿解毒的赤小豆、温脾利水的鲫鱼,健运脾胃而利湿利水。不过要注意,此汤水孕妇慎用。
淮山赤小豆笋壳鱼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祛湿利水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均可。
材料:
淮山、赤小豆各50克,笋壳鱼1斤,生姜3片(3~4人量)。
做法:
将淮山和赤小豆洗净,稍浸泡,笋壳鱼处理洗净,置锅上慢火煎至微黄,加入少许清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约2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40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汤品点评:
春雨季节空气湿度大,人体易受湿邪困扰出现犯困、身重、乏力的现象,这个时候不妨试试这款健脾祛湿的靓汤。在汤方组成方面:淮山具有健脾益胃、益肾固精、益气养阴的作用,很适合脾胃虚弱者日常调养,为家庭常用的煲汤食材。
在肉类食材方面,选用广东人常用来煲汤的鱼种——笋壳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富含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三者合用,使得这款汤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利水的功效,普通人群均适用,为春季养生值得推荐的汤水。
白扁豆
白扁豆微温,总体来说药性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尤其适合因为雨水增多导致湿气过重而出现湿气困脾,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者。
五指毛桃扁豆煲鲫鱼
主要功效:健脾祛湿,补气益中
推荐人群:体虚人群
材料:五指毛桃30g,扁豆30g,鲫鱼500g;生姜数片(3-4人量)
做法:
鲫鱼洗净去内脏后小火煎至微黄,与其余材料洗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汤品点评:
五指毛桃又被称为南芪,是广东流传已久的煲汤料之一,气味芬芳,煲起来有椰奶的味道,其性味甘平,是健脾祛湿药材中补气作用较强的一种。和有“北芪”之称的黄芪相比,五指毛桃提气功效有所不及,但对体虚人群来说力度则正好合适,能保证将气确实地“补”进去,从而更好地驱动扁豆祛湿的作用。鲫鱼健脾和胃、除湿利水,《本草经疏》中提到鲫鱼“诸鱼中唯此可常食”,鱼肉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是常用的补虚食材。因此本款汤非常适合作为脾胃虚弱或年老体弱人群的补中祛湿汤水。
党参淮茯扁豆汤
主要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党参10g、干淮山30g、茯苓10g、白扁豆30g、猪展300g(3-4人量)。
做法:
把以上药食材清洗干净,瘦肉洗净切片,在瓦煲中加入2L清水,把所有药食材一同放入,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继续煲1个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汤品点评:
人们为“湿”所困,出现肌肉关节痛、头痛、胸闷、关节酸痛、脾胃损伤等症,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本汤中党参甘平,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在补气健脾中经常会运用到,它性质平缓,很多人都能够耐受,据现代药理研究党参还可抗胃粘膜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责编:李冬雨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建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养生功效:黄瓜祛湿汤,有祛湿健牌、行气化湿之效食材:黄瓜、蜜枣、陈皮、赤小豆、茯苓
做法:
1、将陈皮、赤小豆、茯苓加水,浸泡20分钟
2、黄瓜去皮切片,蜜枣洗净
3、将黄瓜片、蜜枣、赤小豆一同放入砂锅中,陈皮、获苓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
4、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煲开后转小火,慢炖2-3个小时,即可享用。
食医小妙招:煮过的陈皮,、获苓纱布包干万别扔,加上一些蜂蜜,可以继续泡水喝。另外,黄瓜生食是引湿、保湿的,而煮熟了食用:才有祛除寒性、祛除湿邪的功效
适宜人群体内湿气过重的人群
养生功效:黄瓜祛湿汤,有祛湿健牌、行气化湿之效。经常食用,还能缓解牌胃虚弱、水肿、痰湿壅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