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是一个仅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城。然而全县从事月饼加工的有近1万人,年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小月饼”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今年以来,神池县在传统月饼基础上突破市场、季节之困,全力打造“神池饼”品牌,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符号和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破解产业发展桎梏打造“新饼业”
神池县高寒冷凉,山地颇多,宜种杂粮,全县每年胡麻种植面积10余万亩。神池月饼原料取于神池胡麻油和高山岩溶水,加工技艺精道,具有色泽金黄、品相大方、松酥不腻、口齿留香的特色, *** 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池县也被誉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
过去,神池月饼主要作为节庆食品销售。为了突破市场、季节限制,今年4月,神池县委、县 *** 牵头组建国有独资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将“神池月饼”改称“神池饼”,积极创新、改良,通过建立行业标杆,带动其它食品企业整体转型,助推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同时,打响神池名片。
“神池饼”针对市场需求拓展出三大系列十九类饼的品种,以科学健康配方替代传统的高油高糖高脂,品种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五仁、枣泥月饼,黑米、绿豆、红豆、黑豆也开始被 *** 成粗粮馅料。月饼饼皮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酥皮,出现了蛋皮、油皮、苏式、京式等不同风味,并研制出木糖醇杂粮月饼。
神池县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研发更健康、更美味的神池饼系列产品。目前,“神池饼”逐渐告别传统手工作坊,建立起全自动流水线加工方式,全程确保产品标准、卫生。用独立真空包装替代“散装”的同时,各种礼盒也融入了“国潮”“手绘”“动漫”等年轻人喜爱的风格。
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姜学锋说,“我们希望把传统的节令食品,变成能够随时买到的日常食品,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品尝神池味道,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神池饼’。”
*** 搭台企业唱戏线上线下同发力
神池县坚持把月饼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富民产业来抓,“ *** 搭台,商家唱戏”,月饼产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式向品牌化标准化生产转变,由单纯的低附加值加工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扩展,月饼身价看涨。
今年4月,神池县组建专业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赴广西、广东开展招商活动,谋划组建神池饼业集团、月饼研发检测中心等,为饼业产业、跨境电商、产品展销等培育发展基础。
5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山西开幕,“神池饼”亮相“中博会”。当天,全国82个厂家与神池县100余家饼商签订排盘、刷蛋等机器达21台,价值近130万元,月饼原辅料厂家推出订购原料送旅游参观云南活动,签订360余万订单。
神池县举办月饼美食文化节、月饼产业招商洽谈会、月饼美食文化论坛、神池饼品鉴会、订货会,积极参与北京国际酒店餐饮及食品饮料博览会、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神池饼”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30多个大中城市。
神池县积极构建神池月饼互联网宣传推介销售平台,依托县 *** 门户网站、月饼行业协会、航信集团、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展神池月饼等特色农产品线上宣传推广活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网上月饼节活动当天,直播活动销售额达22万元,月饼企业网上零售额达56万元,直播播放量超过100万次,进一步促进了月饼及特色农产品发展数字经济和线上交易,开辟了“特色产品+供应链+互联网销售”的电商新模式。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神池电子商务产业,神池县组团赴甘肃陇南市学习电商发展模式、电商形成体系环境。全县已引进产业类项目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总投资5.17亿元。
发挥饼业带动优势促进农特产品“出山”
目前,月饼产业已成为神池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月饼生产企业155个,从业人员近万人,年生产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推动了胡麻、黑豆等农作物种植、加工 *** 、营销推广等产业链,促进了当地农特产品“出山”,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脱贫。
去年神池县发布区域公用品牌“灵荟神池”。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布有助于神池县通过公共品牌覆盖全县产业,增加品牌产品重量,增强品牌消费体验,形成资源、品牌、市场共享,推动神池莜麦、胡麻、胡油、羊肉、黑豆、黍子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大力发展。
神池县委书记 *** 表示,当下“神池饼”以其独到的工艺、独特的口感、纯正的风味,向外界传播着神池的文化符号。一方面要促进“神池饼”产业走上规范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路径,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依托人才和技术,培养大批传统食品生产工艺的“继承者”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接棒人”,为产业长久发展建立人才根基。
“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实现‘良品优价’,我们更期待我们的产业能够良性发展。”神池县县长辛磊介绍,神池县对胡麻实施保护性种植,打造2000亩胡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未来还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将依托特色农业优势,走产业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科技化提升、社会化扶持的道路,打造绿色品牌,提升传统产业,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宫平)
(责编:褚嘉琳、马云梅)
山西神池“大月饼”迎中秋 重达200余斤非遗传承人 *** 的大月饼“龙凤呈祥”,直径1米,重260斤。王斌田摄
非遗传承人 *** 的大月饼“望月楼”,直径1米,重260斤。王斌田摄
民众现场围观“大月饼”。王斌田摄
现场民众为“大月饼”拍照。王斌田摄
“中华北方月饼之乡”山西神池展示当地特色月饼迎中秋。图为民众现场品尝神池月饼。王斌田摄
现场月饼 *** 。王斌田摄
9月10日,秋意渐浓,第七届神池月饼文化节暨特色食品专业镇美食展销古城专场活动现场,两块“大月饼”亮相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古城内,吸引市民围观。
据介绍,两块月饼均由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月饼 *** 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甄建英 *** ,分别名为“龙凤呈祥”和“望月楼”,直径均为1米,重达260斤。
山西神池是“中华北方月饼之乡”,神池月饼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当地秉承传统技艺并不断创新,在原有传统油皮、蛋皮、酥皮月饼的基础上,开发出水果、鲜花、杂粮等30余个月饼品种,以其“甜而不腻、酥而不散、色香味美、久放不馊”的品质名贯省内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山西神池:“小月饼”成为富民增收“大产业”神池县高寒冷凉,山地颇多,宜种杂粮,全县每年胡麻种植面积10余万亩。
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山西省神池县是一个仅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城。然而全县从事月饼加工的有近1万人,年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小月饼”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今年以来,神池县在传统月饼基础上突破市场、季节之困,全力打造“神池饼”品牌,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符号和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月饼。源自“忻州古城景区”公众号
破解产业发展桎梏打造“新饼业”
神池县高寒冷凉,山地颇多,宜种杂粮,全县每年胡麻种植面积10余万亩。神池月饼原料取于神池胡麻油和高山岩溶水,加工技艺精道,具有色泽金黄、品相大方、松酥不腻、口齿留香的特色, *** 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池县也被誉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
过去,神池月饼主要作为节庆食品销售。为了突破市场、季节限制,今年4月,神池县委、县 *** 牵头组建国有独资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将“神池月饼”改称“神池饼”,积极创新、改良,通过建立行业标杆,带动其它食品企业整体转型,助推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同时,打响神池名片。
“神池饼”针对市场需求拓展出三大系列十九类饼的品种,以科学健康配方替代传统的高油高糖高脂,品种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五仁、枣泥月饼,黑米、绿豆、红豆、黑豆也开始被 *** 成粗粮馅料。月饼饼皮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酥皮,出现了蛋皮、油皮、苏式、京式等不同风味,并研制出木糖醇杂粮月饼。
神池县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研发更健康、更美味的神池饼系列产品。目前,“神池饼”逐渐告别传统手工作坊,建立起全自动流水线加工方式,全程确保产品标准、卫生。用独立真空包装替代“散装”的同时,各种礼盒也融入了“国潮”“手绘”“动漫”等年轻人喜爱的风格。
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姜学锋说,“我们希望把传统的节令食品,变成能够随时买到的日常食品,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品尝神池味道,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神池饼’。”
*** 搭台企业唱戏线上线下同发力
神池县坚持把月饼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富民产业来抓,“ *** 搭台,商家唱戏”,月饼产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式向品牌化标准化生产转变,由单纯的低附加值加工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扩展,月饼身价看涨。
今年4月,神池县组建专业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赴广西、广东开展招商活动,谋划组建神池饼业集团、月饼研发检测中心等,为饼业产业、跨境电商、产品展销等培育发展基础。
5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山西开幕,“神池饼”亮相“中博会”。当天,全国82个厂家与神池县100余家饼商签订排盘、刷蛋等机器达21台,价值近130万元,月饼原辅料厂家推出订购原料送旅游参观云南活动,签订360余万订单。
神池县举办月饼美食文化节、月饼产业招商洽谈会、月饼美食文化论坛、神池饼品鉴会、订货会,积极参与北京国际酒店餐饮及食品饮料博览会、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神池饼”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30多个大中城市。
神池县积极构建神池月饼互联网宣传推介销售平台,依托县 *** 门户网站、月饼行业协会、航信集团、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展神池月饼等特色农产品线上宣传推广活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网上月饼节活动当天,直播活动销售额达22万元,月饼企业网上零售额达56万元,直播播放量超过100万次,进一步促进了月饼及特色农产品发展数字经济和线上交易,开辟了“特色产品+供应链+互联网销售”的电商新模式。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神池电子商务产业,神池县组团赴甘肃陇南市学习电商发展模式、电商形成体系环境。全县已引进产业类项目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总投资5.17亿元。
发挥饼业带动优势促进农特产品“出山”
目前,月饼产业已成为神池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月饼生产企业155个,从业人员近万人,年生产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推动了胡麻、黑豆等农作物种植、加工 *** 、营销推广等产业链,促进了当地农特产品“出山”,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脱贫。
去年神池县发布区域公用品牌“灵荟神池”。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布有助于神池县通过公共品牌覆盖全县产业,增加品牌产品重量,增强品牌消费体验,形成资源、品牌、市场共享,推动神池莜麦、胡麻、胡油、羊肉、黑豆、黍子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大力发展。
神池县委书记 *** 表示,当下“神池饼”以其独到的工艺、独特的口感、纯正的风味,向外界传播着神池的文化符号。一方面要促进“神池饼”产业走上规范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路径,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依托人才和技术,培养大批传统食品生产工艺的“继承者”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接棒人”,为产业长久发展建立人才根基。
“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实现‘良品优价’,我们更期待我们的产业能够良性发展。”神池县县长辛磊介绍,神池县对胡麻实施保护性种植,打造2000亩胡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未来还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将依托特色农业优势,走产业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科技化提升、社会化扶持的道路,打造绿色品牌,提升传统产业,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财经
如“月”而至 晋味月饼创意足央广网太原9月22日消息(见习记者张洁) 月饼是中秋节的“标配”,是佳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圆圆的月饼不仅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有了更多与时俱进的新变化。近日,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山西多家月饼 *** 企业,发现晋味月饼在坚守百年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造型更丰富、味道更新颖,带给消费者全新消费体验。
非遗月饼 解码文创新国潮
月饼能不能更立体?可不可以更新潮?在老字号“天泰昌”里有答案。
中秋将至,在山西太原晋源区古唐街“天泰昌”店铺里,非遗“炉食人人马马”的第五代传承人李璐正忙得热火朝天,店里生产的印有晋祠圣母殿、太原古县城、太山、双塔寺等太原文化地标的套色米月饼广受顾客欢迎,钟鼓楼造型的立体米月饼更是一经推出便火速“出圈”,线上线下订单一波接着一波。
造型立体、颜色丰富的月饼大受消费者欢迎(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老字号“天泰昌”已经有110余年历史。李璐的母亲、姥姥一直守着这门手艺传承至今。传统的“炉食人人马马”采用白玉茭、小麦两种面粉和碱、米稀混合而成,用模具做出猪猫狗兔、戏剧人物等多种造型,烤制成型后,涂食用色料勾画,可食、可玩、可作为艺术装饰品挂在墙上观赏。
如何让老手艺焕发新魅力?“这两年一直在尝试文创月饼,去年是在‘炉食人人马马’上彩绘古建图案,今年则采用套色,颜色更丰富。我还自己做了古建模具,让 *** 效率更高,成品也更精致、美观。”李璐对央广网记者说。
为了让月饼更有地域特色,同时保证月饼烘烤后不变形。李璐经过反复试制,摸索出用当地产晋祠大米、白玉米和白芸豆的独家用料配比。再把菠菜、南瓜、玫瑰、紫薯等榨成汁,调配成纯天然颜料放入面中,不同颜色的面团揉在一起,再包入馅料,放入刻有太原地标元素的模具中,按压、脱模,一个个印有太山龙泉寺、晋祠圣母殿、太原古县城等造型的套色米月饼就成型了。烤制后酥而不松、甜而不腻,酥糯精致,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钟鼓楼立体造型米月饼就是今年天泰昌的主打新品,精致而新颖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众多消费者都拿着月饼到晋祠钟鼓楼前打卡。“钟鼓楼立体月饼一共3层,每一层都是不同的馅儿,从上到下分别是腰果巴旦木、四色葡萄干和玫瑰红豆沙酱,要分3次塞馅儿,再脱2次模才能做好,做一个钟鼓楼立体月饼的时间是做普通月饼的三四倍。”李璐说。
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色彩丰富, *** 的精细、考究的用料都是对月饼的传承创新。李璐说,“来太原旅游的客人都想带走一份具有太原识别度的伴手礼,我希望‘炉食人人马马’是他们愿意带走的那一份。从现在的销售情况看,外地订单非常多,大家对这款文创月饼的认可度很高。”
炉食人人马马(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除了得到普通消费者的认可,也引来很多企业的团购。近日,本地的食品老字号企业林香斋,就从李璐这里采购了1600个联名款古建文创月饼,这让李璐欣喜不已,也让她更坚定了走文创月饼这条差异化新赛道的信心。
“文创食品,带给顾客的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满足。借助文创赋能,我希望让更多人品味到‘炉食人人马马’背后的文化。”李璐说,“之后会把更多古建筑创意元素和炉食人人马马融合起来,在口味、趣味、品味上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让游客能带得走、记得住的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属于山 *** 有的文化记忆点。”
醋味月饼 融入醇厚晋味道
陈醋元宵、陈醋冰激凌、陈醋油条,在万物皆可醋的山西,中秋节的月饼也逃不开醋的味道。在山西太原清徐东湖醋园里,一款醋味月饼成了紧俏货,醋与月饼巧妙融合,带给人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
“我们东湖醋园的月饼有三个类型,晋式月饼、广式月饼和醋醅月饼,这三种月饼里都有老陈醋。”东湖醋园车间主任李丁香告诉央广网记者。三款月饼中,醋在哪里藏着?“晋式月饼是往馅里加陈醋,广式月饼是往饼皮里加醋,醋醅月饼是饼皮里不仅有醋,还有做醋的原料——醋醅。”
月饼与醋结合更具山西特色(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这添加到月饼里的醋也大有讲究,用的都是8年陈酿的8度老陈醋。“醋是分度数和陈酿年份的,我们将各种年份和度数的醋,分别用在月饼里进行尝试,最后发现8年陈酿的8度老陈醋,最适合搭配月饼。”李丁香说。
经过手工调配馅料和揉面制皮,包出的月饼经过烘烤后,不仅有浓厚的月饼香,还带着淡淡的醋香。“醋的香味中和了糖的甜度,解油解甜解腻。”
记者在东湖醋园的产品展示厅里看到,除了有醋月饼,还有醋蛋糕、醋麻花、醋饼干,这些醋加万物脑洞大开的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当然,中秋佳节当前,醋月饼还是主角,“今年我们的月饼产量有所提高,一个月能生产七八万块月饼,但因为是纯手工 *** ,所以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胡麻月饼 守住百年老味道
南有广式月饼,北有神池月饼。1500多年月饼 *** 历史,让山西省神池县享有“中国北方月饼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胡麻油月饼,也成为一代代山西人中秋节的味蕾记忆。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至八月十五,是月饼生产的关键期,在神池县长祥圆食品有限公司里,全自动月饼加工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40多名工人协同操作,一派繁忙景象。而另一个车间里,30多名月饼 *** 正在进行手工月饼的 *** ,行云流水的操作中,一个个传统的胡麻月饼被放进烤箱,香气随之四溢。
神池月饼是山西月饼市场上的主力军(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作为有三百多年月饼 *** 历史的三晋老字号企业,长祥圆的月饼也是整个神池月饼的一个缩影。长祥圆公司负责人肖巍说:“这三百多年来,除了利用现代化技术,让月饼生产更卫生、安全,保证品质统一外,月饼从用料到 *** 工艺始终保持传统,让每一块月饼都能尝到百年前的味道。”当然,为了适应现代人饮食习惯的变化,神池月饼也在与时俱进,“在月饼的甜度和油度上我们进行了改良,让配比更科学健康。”
神池是华北地区海拔更高的县城,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这里盛产品质上乘的胡麻,神池也因此被冠以“中国亚麻油籽之乡”的美誉。胡麻油也正是神池月饼的“灵魂”。将胡麻油、小麦面粉、食用糖以“四油四糖”的比例糅合,用花生碎、葡萄干、青红丝、白芝麻等十多种食材做馅,前后经过12道工序,才能 *** 出“色泽金黄、甜而不腻、酥而不散、久放不坏”的神池月饼。
在长祥圆公司的停车场上,一辆辆大车排队等候月饼装车,然后奔赴山西各地以及内蒙古、陕西等地销售。肖巍说:“今年我们月饼生产总量预计在300万块,销售金额可达700万元,产值要比去年增长10%。虽然月饼是季节性食品,但我们也正在通过新品研发、改变包装方式等,逐渐将月饼拓展为全季食品,让它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吃食,让这份香甜长久地呆在百姓餐桌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神池:“小月饼”成为富民增收“大产业”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是一个仅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城。然而全县从事月饼加工的有近1万人,年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小月饼”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今年以来,神池县在传统月饼基础上突破市场、季节之困,全力打造“神池饼”品牌,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符号和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破解产业发展桎梏打造“新饼业”
神池县高寒冷凉,山地颇多,宜种杂粮,全县每年胡麻种植面积10余万亩。神池月饼原料取于神池胡麻油和高山岩溶水,加工技艺精道,具有色泽金黄、品相大方、松酥不腻、口齿留香的特色, *** 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池县也被誉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
过去,神池月饼主要作为节庆食品销售。为了突破市场、季节限制,今年4月,神池县委、县 *** 牵头组建国有独资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将“神池月饼”改称“神池饼”,积极创新、改良,通过建立行业标杆,带动其它食品企业整体转型,助推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同时,打响神池名片。
“神池饼”针对市场需求拓展出三大系列十九类饼的品种,以科学健康配方替代传统的高油高糖高脂,品种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五仁、枣泥月饼,黑米、绿豆、红豆、黑豆也开始被 *** 成粗粮馅料。月饼饼皮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酥皮,出现了蛋皮、油皮、苏式、京式等不同风味,并研制出木糖醇杂粮月饼。
神池县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研发更健康、更美味的神池饼系列产品。目前,“神池饼”逐渐告别传统手工作坊,建立起全自动流水线加工方式,全程确保产品标准、卫生。用独立真空包装替代“散装”的同时,各种礼盒也融入了“国潮”“手绘”“动漫”等年轻人喜爱的风格。
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姜学锋说,“我们希望把传统的节令食品,变成能够随时买到的日常食品,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品尝神池味道,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神池饼’。”
*** 搭台企业唱戏线上线下同发力
神池县坚持把月饼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富民产业来抓,“ *** 搭台,商家唱戏”,月饼产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式向品牌化标准化生产转变,由单纯的低附加值加工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扩展,月饼身价看涨。
今年4月,神池县组建专业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赴广西、广东开展招商活动,谋划组建神池饼业集团、月饼研发检测中心等,为饼业产业、跨境电商、产品展销等培育发展基础。
5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山西开幕,“神池饼”亮相“中博会”。当天,全国82个厂家与神池县100余家饼商签订排盘、刷蛋等机器达21台,价值近130万元,月饼原辅料厂家推出订购原料送旅游参观云南活动,签订360余万订单。
神池县举办月饼美食文化节、月饼产业招商洽谈会、月饼美食文化论坛、神池饼品鉴会、订货会,积极参与北京国际酒店餐饮及食品饮料博览会、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神池饼”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30多个大中城市。
神池县积极构建神池月饼互联网宣传推介销售平台,依托县 *** 门户网站、月饼行业协会、航信集团、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展神池月饼等特色农产品线上宣传推广活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网上月饼节活动当天,直播活动销售额达22万元,月饼企业网上零售额达56万元,直播播放量超过100万次,进一步促进了月饼及特色农产品发展数字经济和线上交易,开辟了“特色产品+供应链+互联网销售”的电商新模式。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神池电子商务产业,神池县组团赴甘肃陇南市学习电商发展模式、电商形成体系环境。全县已引进产业类项目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总投资5.17亿元。
发挥饼业带动优势促进农特产品“出山”
目前,月饼产业已成为神池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月饼生产企业155个,从业人员近万人,年生产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推动了胡麻、黑豆等农作物种植、加工 *** 、营销推广等产业链,促进了当地农特产品“出山”,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脱贫。
去年神池县发布区域公用品牌“灵荟神池”。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布有助于神池县通过公共品牌覆盖全县产业,增加品牌产品重量,增强品牌消费体验,形成资源、品牌、市场共享,推动神池莜麦、胡麻、胡油、羊肉、黑豆、黍子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大力发展。
神池县委书记 *** 表示,当下“神池饼”以其独到的工艺、独特的口感、纯正的风味,向外界传播着神池的文化符号。一方面要促进“神池饼”产业走上规范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路径,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依托人才和技术,培养大批传统食品生产工艺的“继承者”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接棒人”,为产业长久发展建立人才根基。
“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实现‘良品优价’,我们更期待我们的产业能够良性发展。”神池县县长辛磊介绍,神池县对胡麻实施保护性种植,打造2000亩胡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未来还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将依托特色农业优势,走产业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科技化提升、社会化扶持的道路,打造绿色品牌,提升传统产业,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宫平)
<编辑:懿丰>
晋西北无煤县神池擦亮非遗招牌 地道好饼促农特产品“出山”中博会上,神池月饼吸引众多市民及参展嘉宾排队品尝。 韦亮 摄
中博会上,神池月饼吸引众多市民及参展嘉宾排队品尝。 韦亮 摄
中新网太原5月21日电 (记者 李庭耀)年生产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21日,晋西北无煤县神池携地道好饼亮相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作为传统农业县,神池擦亮非遗招牌,将“神池饼”打造为对外交流的品牌象征和文化符号,同时促进当地农特产品“出山”。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管涔山脉西北麓,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生态好,是中国有名的胡麻原产地。该县总人口10.92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就有7.94万人,耕地面积9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1.5亩。
“灵泽五谷、荟萃神池。”在中博会上, *** 神池县委书记 *** ,县委副书记、县长辛磊分别推介当地农特产品。据介绍,得益于神池品质优良的胡油、无污染的深层岩溶水,以及独特的 *** 工艺,神池月饼具有皮酥馅香、品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风味独特的特点。
神池县被誉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神池月饼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 *** 工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5年开始,神池县委、县 *** 把月饼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 *** 搭台,商家唱戏,通过线上线下宣传销售,逐步叫响神池月饼品牌,神池月饼逐步从手工作坊式发展到现代化生产与传统 *** 相结合。
神池县月饼协会秘书长董海经营一家月饼生产企业。他回忆,2002年工厂创办之初,一年只能卖五六万块月饼,一块月饼一元左右,“去年卖了两百多万块月饼,一块月饼能卖到三元”。
21日,晋西北无煤县神池携地道好饼亮相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韦亮 摄
目前,神池县有月饼生产企业155家,其中25家企业获得SC认证,18家企业获得山西名点称号,3家企业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1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5个品牌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有35家企业常年生产月饼,从业人员约700余人;有120家企业季节性生产,从业人员近3000人,神池月饼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中博会上,神池月饼吸引众多市民及参展嘉宾排队品尝。 *** 表示,长期以来,神池月饼主要受到晋陕蒙三地人民喜爱,且月饼生产销售有很强的季节性。为将神池地道好饼推向全国,该县正在传统神池月饼基础上创新、研发,打造“神池饼”品牌。
神池县副县长刘崟介绍,“神池饼”已拓展出三大系列十九个品种,包括传统油皮月饼、酥皮月饼,健康杂粮月饼,无糖月饼,家常混糖饼、亚麻仁饼、五谷杂粮饼,以及时尚糕点新品等。
神池县擦亮非遗招牌,地道好饼也促进了当地农特产品“出山”。神池莜麦、胡麻、胡油、羊肉、黑豆、黍子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经面临着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2019年,神池县推出“灵荟神池”区域公共品牌,神池月饼知名度的提高带动了神池胡油、黍子、南瓜、芥菜等本土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山西神池“大月饼”迎中秋 重达200余斤秋意渐浓,第七届神池月饼文化节暨特色食品专业镇美食展销古城专场活动现场,两块“大月饼”亮相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古城内,吸引市民围观。
据介绍,两块月饼均由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月饼 *** 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甄建英 *** ,分别名为“龙凤呈祥”和“望月楼”,直径均为1米,重达260斤。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管涔山脉西北麓,紧邻世界奇观万年冰洞,地处宁武关、偏头关、雁门关“三关”要冲,是芦芽山、老牛湾、雁门关三大名胜风景区的“三区中心”,是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为一体的农牧交错区域。
山西神池是“中华北方月饼之乡”,神池月饼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当地秉承传统技艺并不断创新,在原有传统油皮、蛋皮、酥皮月饼的基础上,开发出水果、鲜花、杂粮等30余个月饼品种,以其“甜而不腻、酥而不散、色香味美、久放不馊”的品质名贯省内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说到山西的月饼,一定要说说这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神池月饼,神池月饼是山西忻州神池县的特产,以清香、鲜酥、甜润的独特口味闻名三晋,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月饼,是中秋佳节备受青睐的传统月饼。
说起神池月饼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相传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1697 年3 月15 日)第三次御驾亲征不服王化的葛尔丹,由大同、朔州行经神池,恰逢集日。
康熙乘兴御游集市,发现赶集的商贾以香味诱人的月饼为干粮,甚感惊奇,二月缘何有月饼?接驾的地方官员奏曰:中秋时节,当地百姓用麦粉和地道的神池胡油与水为原料配以食糖、玫瑰、芝麻仁等 *** 月饼。然后储存于瓷瓮中,以备时节之需,长时存放而不变味。康熙经不住香味的诱惑,破例加餐月饼,此后,康熙在每日的夜宵中都加上了神池月饼。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神池月饼的美味令人惊叹,那么,是什么能够赋予神池月饼如此独特风味?原来当地有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这个地方产出的胡麻,榨出的胡麻油纯净香浓不含杂质。胡麻油也叫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a-亚麻酸,以及多种氨基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欧米伽3,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将多余的低密度胆固醇转变成胆酸排出体外,营养价值较高,实现在人们推崇健康绿色的食用油。
在神池月饼 *** 过程中,面粉中加入熟制的胡麻油,而馅料中也加入了胡麻油,这样以胡油、熟面粉、食糖为主,辅以桃仁、花生仁、玫瑰、青红丝、芝麻等为馅,如此做出的月饼香酥绵甜,色贵味馨,含油而不腻,富糖而不伤。
虽然现在很少人自己在家做传统月饼了,但是买来的味道怎么也满足不了那口想要的感觉,所以,不妨自己动手试试。
神池胡麻油月饼
原料:
月饼皮:面粉500克,胡麻油200克,花椒水150克
馅 料:饼干碎或者炒熟的面粉200克,胡麻油50克, 芝麻100克,花生碎25克, 核桃碎25克, 白糖100克, 红糖50克 ,白酒5克,青红丝50克
做法:
1.首先做馅料,将炒熟的面粉或者全麦饼干碎,加入葡萄干和蔓越莓,加入黑白芝麻,加入红糖和白糖,加入胡麻油和高度白酒,将馅料搅拌均匀即可;
2.做面饼需要花椒水,首先将二三十粒花椒放入小碗中,倒入适量开水浸泡3-4小时;
3.将胡麻油加热后晾温,连同花椒水一起倒入面粉中,揉成面团,和成和饺子面差不多的软硬程度,面团要揉匀揉透,然后分割成20g一个的小面团,像包包子一样,逐个包入约30g的馅料,捏紧口。
4.将包好馅料的面团放入月饼模具中,压成月饼坯子,从模具中磕出,摆放在烤盘内。
5.每个月饼坯子表面都刷上一层胡麻油,用牙签扎几个小孔,防止烘烤的时候鼓起。
6.烤箱180度预热3分钟,中层,烤30分钟,烤好后表面刷一层浓浓的红糖水。既能上色又能使味道更加鲜美。
其实,这样做出来的月饼,才真正有月饼的味道,才能真正吃到那一口想念的味道。
金秋送爽,月饼飘香。9月10日,由神池县委、县 *** 主办的神池县第七届月饼文化节暨特色食品专业镇美食展销古城专场活动在忻州古城北城门广场开幕。省优化营商环境督导组之一组组长翟振新出席,市委常委、秘书长温建军和副市长贾玲香出席并分别讲话,市 *** 秘书长张艮生及神池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
温建军指出,作为全市梯级培育的6个市级专业镇之一,神池县要深挖优势、锻造长板,用足用好“中国北方月饼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等金字招牌,举特色旗、走优质路、打品牌战,大力发展胡油、月饼、羊肉等产业板块,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集群发展、做强链条,坚持向外招商引资、向内培育升级“两手抓”,以莜麦、黍子、黑豆等精深加工为重点,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业产业增值增效,努力打造更多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贾玲香指出,这是一次美食文化“传承+创新”双重魅力的体验与感受,也是一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协奏与合唱。希望神池县以月饼文化节为契机,坚持先锋突破、特色引领,紧扣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一二三产联动、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以单点突破引领集群共进、带动整体提升,走出具有神池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记者张志远)
非遗月饼,你吃过吗?#传统手艺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作为南方人的我竟然不知道附近有被欧盟保护的吴川月饼。湛江吴川月饼之乡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吴川县志》记载,吴川的祖先在南宋时期抗击辽国,被皇帝赐肉,而吴川月饼的原材料正是猪肉,而且必须使用大腿部的肉。传说中的真火腿月饼是货真价实的吴川月饼的传统工艺。2013年,吴川月饼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家正宗的非遗店。2020年,吴川月饼成为中国首批100个获得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是一个非常值得品尝的月饼。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源于上古祭祀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月饼已经形成了九大派系,你都吃过哪些呢?广式月饼:皮薄馅多,偏甜腻。莲香楼、杏花楼、元朗荣华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作为广东人,你还没有吃过这些品牌的月饼吗?
还有一个新品牌——香港美心,也值得一试。京式月饼:外皮略厚。北京稻香村始于1773年,被誉为“饼业至尊”,是京式月饼的代表品牌之一。苏式月饼:表皮酥松,口感酥脆。五味和创始于1903年,是老杭州人眼中的老底子月饼。功德林创始于1922年,享有“素食鼻祖”之称,它家的素食酥皮苏式月饼非常不错。1921年的五芳斋是经典的苏式口味。潮式月饼:皮酥馅细。佳宁娜是南方的老字号品牌,值得一试。
京式月饼:外皮略厚。北京稻香村始创于1773年,被誉为“饼业至尊”,是京式月饼的代表品牌之一。苏式月饼:表皮酥松,口感酥脆。五味和创始于1903年,是老杭州人眼中的老底子月饼。功德林创始于1922年,享有“素食鼻祖”之称,它家的素食酥皮苏式月饼非常不错。1921年的五芳斋是经典的苏式口味。晋式月饼:最古老的月饼起源地之一,最出名的当属郭杜林月饼。双合成的郭杜林月饼依然延续“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神池月饼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的传统特产。作为南方人,我还没有品尝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琼式月饼: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的结合体。琼珍的前身是“庄琼珍”,是海口的老字号糕点铺。海境应该是当地农家品牌海南老味道。台式月饼:清淡爽口。元祖创始于1981年,是台湾省的品牌。1993年,元祖红以“元祖红”的招牌入驻上海。它家的蛋糕和月饼都非常不错,老鼎丰始创于1911年,是老字号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