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种类名称,蛇的种类名称及图片毒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94 0
小科普 | 难以辨识的北美蛇类图鉴


蝮蛇 ? Dennis Church

蛇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动物之一。您可能认为,我们可以轻松识别这种常见的爬行动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蛇的种类名称,蛇的种类名称及图片毒蛇-第1张图片-

不同种类的蛇的体型、大小和习性各不相同。比如,人们就常会把其他种类的蛇和铜头蝮(Copperhead)、棉口蝮(Cottonmouth)等广为人知的蛇类相混淆。

对此,可以有两种解释。首先,铜头蝮和棉口蝮的知名度较高,比美国东南王冠蛇(Southeastern crown snake)或艾氏皇蛇(Striped crayfish snake)等更易于识别。同时,出于谨慎(或恐惧),人们倾向于将自己遇到的所有蛇都视为毒蛇。珊瑚蛇(Coral snake)很好辨认,响尾蛇(Rattle snake)由于其“响尾”的特征也很好辨认,因此,棉口蝮和铜头蝮成为了美国有毒蛇类中仅剩的两种猜测。

在辨别蛇类时,人们总希望知道一些捷径,尤其是在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快速简单的学习方式,都喜欢有规则可循:更好能根据蛇类的头部形状、爬行方式或是身体上色带的顺序来判断它有没有毒。但是,在复杂混乱的自然界中,不存在什么可靠的捷径。辨别蛇类时确实有一些常用模式,但只能算是经验之谈。

铜头蝮还是棉口蝮?


一条隐藏得很好的铜头蝮 ? Bradley O’Hanlon, Florida Fish & Wildlife


让我们先来看看常被混淆的铜头蝮(学名Agkistrodon contortrix)和棉口蝮(学名Agkistrodon piscivorus)。

它们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垂直状瞳孔和热感应颊窝,这两个特征可以将它们与本文稍后讨论的各类无毒蛇区分开来。

它们有相似的花纹。铜头蝮的颜色和花纹常被描述为“浸在巧克力牛奶中的‘好时Kisses巧克力’”,尽管也有特例(有些铜头蝮接近于橙色)并且在其分布范围的西部,“好时Kisses”会变宽,失去其特别的形状。

棉口蝮的花纹相似但比较散乱。“好时Kisses”的边界不太明确,有可能到处都是斑点。有意思的是,当棉口蝮和铜头蝮还是小蛇时,它们看起来特别像:二者的花纹都很清晰醒目,并且都有黄色或绿色的尾尖。

随着时间的流逝,棉口蝮逐渐失去其独特的花纹,通常会在成年后统一变成深色蛇。但在铜头蝮的一生中,其花纹都不会发生变化。区分这两个品种的另一种 *** ,是寻找一条穿过眼部的黑色条纹:棉口蝮有,而铜头蝮没有。

如果您仍然无法分辨一条蛇是棉口蝮还是铜头蝮,您可以看看蛇的分布范围。例如,棉口蝮分布在美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西至德克萨斯州中部,北至伊利诺伊州南部;如果您是在其他地方(例如新英格兰),那么您看到的很可能不是棉口蝮。而铜头蝮分布在美国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但也有例外,如缅因州和佛罗里达半岛),西至德克萨斯州以及墨西哥北部。

当心“经验之谈”


棉口蝮 ? Matthew Paulson


辨别蛇类时还存在另一层复杂性:毒液。有大量诀窍帮助您区分毒蛇和无毒蛇,不过并非所有诀窍都能奏效。

例如,许多人会说,蝮蛇(如棉口蝮和铜头蝮)的头部是三角形或菱形的。然而,这只是相对而言。您需要看过许多蛇的头部才能知道哪些相对算是三角形,哪些不是。

另外,许多无毒蛇在感觉不安时会将身体和颈部放平,使头部看起来非常像三角形。

如果您想认真学习如何辨识蛇类,推荐您看《彼得森两栖爬行动物野外指南》(Peterson’s Field Guide to Amphibians and Reptiles),您可以拿着它去尝试辨别看到的每一条蛇。这样一来,您会渐渐对不同的蛇类产生了解。

好吧,暂且不管这些,让我们从铜头蝮开始:它们和各种蛇类经常被混淆。

铜头蝮还是北部美洲水蛇?


一条普通的北部美洲水蛇 ? Matthew.M.Hayes


乍一看,普通的北部美洲水蛇(Northern water snake,学名Nerodia sipedon)的花纹与铜头蝮非常相似,只是排列得更为密集,“好时Kisses”的纹路也是颠倒的。

其实北部美洲水蛇的花纹更像马鞍。正如它的名字,北部美洲水蛇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水中,而铜头蝮很少这样。

因此,如果您看到一条蛇在游泳、甚至潜入水中,请记住,这很有可能是一条北部美洲水蛇,而非铜头蝮。

铜头蝮还是德凯斯氏蛇?


德凯斯氏蛇 ? Vicki DeLoach / Flickr


德凯斯氏蛇(Dekay’s brown snake,学名Storeria dekayi)是出现在美国东部和中部的一种小蛇。它们很小(约30厘米),几乎全身都是均匀的浅棕色、没有任何显著特征。所以许多人误认为是小铜头蝮。事实并非如此。

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铜头蝮有着独特的带状花纹,而德凯斯氏蛇没有。德凯斯氏蛇通常是浅棕色或棕褐色的。根据地区的不同,它们身上可能会有淡淡的线条或方格纹路(类似于袜带蛇的花纹)。

另外,有些德凯斯氏蛇的头部会比身体其他部位颜色暗一些。

棉口蝮还是水蛇?

与铜头蝮相反,棉口蝮经常在水中或在近水处徘徊。因此,正如您所猜想的那样,人们常常将它们与水蛇相混淆。上文中有提过,棉口蝮有垂直的瞳孔和相对呈三角形的头部,而水蛇一般没有。


南部美洲水蛇 ? Dennis Church / Flickr


南部美洲水蛇(Southern Water snake,学名Nerodia fasciata)出没于整个美国东南部,其颜色和花纹在分布范围内有很大差异。因此,如果您对它了解不深,只需要记住棉口蝮通常看起来较为粗壮,而南部美洲水蛇则相对细长。


白腹美洲水蛇 ? FWC Fish and Wildlife Research Institute / Flickr


白腹美洲水蛇(Plain-bellied water snake,学名Nerodia erythrogaster)的体型也相对细长,但它们没有大多数南部美洲水蛇身上所具有的明显标记。相反,白腹美洲水蛇的背部都是均匀的深色,而腹部则是均匀的浅色。根据您发现它们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它们可能是浅黄色或红色的。在它们分布范围的西部,例如俄克拉荷马州或德克萨斯州,白腹美洲水蛇的背部可能会出现淡淡的花纹,看起来像是一列方块。


棕色美洲水蛇 ? tom spinker / Flickr


棕色美洲水蛇(Brown water snake,学名Nerodia taxispilota)的体型庞大而粗壮,比上面提到过的那些水蛇大得多。因此,如果“相对粗壮”是您识别棉口蝮的唯一诀窍,那么您很可能会将它与棕色美洲水蛇认错。但是,因为棕色美洲水蛇身上有方形的棕色斑点,其实可以将它们与棉口蝮区分开。

有趣的是,棕色美洲水蛇经常在溪流、河流上方的灌木丛或树枝上晒太阳,并在受到惊吓时落入水中。这可能就是许多人相信“划船时棉口蝮会掉到船上”的原因。

自然界中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水蛇,我们要了解的远不止这些。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对蛇有那么一点感兴趣呢?大自然总是神秘而有趣,有空的时候带着会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去了解、去记录吧。

盘点我国十几种毒蛇种类,你认识几种?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我国常见的几种蛇,这次就再给大家说说国内的毒蛇

我国境内约有四十余种毒蛇,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素,血循毒素,混合毒素三大类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银环蛇

银环蛇毫无疑问是国内毒性最强的毒蛇,在世界十大毒蛇中排名第四

银环蛇更大的特点就是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环纹,银环蛇的平均体长在1.5米左右,它们的LD50达到了0.08mg/kg,这也就意味着杀死1公斤重的动物只需要0.08毫克的毒液,虽然它的单次排毒量只有4.6毫克左右,但只要1毫克就能致人于死地

印度环蛇


印度“四大毒蛇”之一,在我国南方城市也能看见,尤其是广西

印度环蛇性情暴躁,最喜欢吃其他蛇,连五步蛇也不放过,在我国广西地区少有分布,被当地人称为“过基峡”

测试皮下注射ld50=0.32mg/Kg,这个数据已经碾压国内大多数毒蛇了,当然相比银环蛇皮下注射ld50=0.08mg/Kg的毒性测试结果还是差了4倍,但它的排毒量却要大于银环蛇,银环蛇平均排毒量只有4.6毫克左右,而印度环蛇超过了10毫克

舟山眼镜蛇

又叫中华眼镜蛇,饭铲头,它的产地不仅仅是舟山,浙江,福建,两广,两湖,港澳台,海南,云贵川均有分布。

成年体长1.5~2米,??眼镜蛇的毒性很强。属沟?类毒蛇,排毒量?,毒性强,致伤??,危害严重,分泌的是神经性和?循性混合毒,

在咬人后伤口肿胀严重、出血不止、皮肤溃烂、水泡等,严重可导致患者肢体坏死,面临截肢的风险。

舟山眼镜蛇最出名的是致残率,致死率很低只有10%左右,和银环蛇比起来还是要弱很多,却也不能因此小看它


孟加拉眼镜蛇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四川南部等地,它是一种大型前沟牙毒蛇,蛇体一般长1.5m左右,与别的眼镜蛇一样,颈部也会膨胀,蛇身可直立起来,性情凶猛,攻击性强,孟加拉眼镜蛇的毒素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及细胞毒素,被咬后会出现痛楚及肿胀,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相比于印度北部的孟加拉眼镜蛇,中国的孟加拉眼镜蛇毒性要小的多,只有其六分之一


圆斑蝰

圆斑蝰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

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份都有其分布。

被它们咬伤是非常痛苦的,会造成伤口肿痛,伤口流血,呕吐,血尿,全身出现凝血障碍,随着毒素蔓延全身,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脑出血,部分人还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并永久造成肾功能的损害

而且这货不怕人,并不是咬一口就跑,它会反复攻击,不停地注射毒液…

在印度,它每年都会夺走数千人的生命

眼镜王蛇

又叫过山风,山万蛇等,虽然它叫眼镜王蛇,但其实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而是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眼镜王蛇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眼镜王蛇在我国如此有名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我国所有毒蛇中咬人致死率更高的蛇

来自我国两广地区不同年代的部分数据统计显示,被眼镜王蛇咬到后的286人中平均死亡概率高达65%;在一些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死亡概率甚至一度高达100%,被咬后只有死路一条,非常之恐怖

短尾蝮

短尾蝮又叫草上飞,地扁蛇,多栖息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分布较广,是我国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

短尾蝮的LD50在0.5-2mg/kg之间,这个毒性比眼镜王蛇(0.35)要低一些,短尾蝮单次排毒量大约有27毫克,也就是说,如果体重超过110斤,就没有死亡威胁了

但是如果你激怒了它,它是会连续咬人的,累积的毒液足以致命

所以短尾蝮咬伤的致死率也有8%了。

阿拉善蝮蛇

阿拉善蝮蛇主要栖息在我国内陆地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等地都有分布

体长虽只有半米,但性格十分暴躁

属亚洲蝮属蛇类,也是我国蝮蛇类中毒性最强的,测试皮下注射ld50=0.52mg/Kg

如果在荒漠之中不幸被它咬到,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金环蛇

又叫金包铁,金甲带等,在南方各省均有分布,但由于过度捕杀,在野外已经很少见了

金环蛇体长1.5-2米左右,性情温和,很少主动咬人,金环蛇让人最意外的一点就是它们是环蛇属中,食蛇性最强的毒蛇

金环蛇的毒性测试为:皮下注射ld50=1.2-2.4mg/Kg,毒性比之银环蛇差之甚远,但单次排毒量却可达70毫克以上

毒性不够,就加大剂量…

金环蛇咬伤致死率达到18%!

竹叶青

又叫白唇竹叶青,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毒性根据地域不同差别很大

福建竹叶青的皮下注射LD50=3.3mg/Kg,是五步蛇( LD50数值为9.2mg/kg)的3倍左右。不过,平均排毒量5.1mg,属实比较少

白唇竹叶青,静脉LD50=0.5mg/kg,相当于五步蛇的20倍,平均排毒量在28mg左右。

尖吻蝮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五步蛇,其实五步蛇的毒性相比其他毒蛇来说,有点对不起五步蛇这个名字

皮下注射LD50=9.2mg/kg,但是你挡不住它量大啊,平均单次排毒量210mg,更大排毒量400mg,仅次于眼镜王蛇

五步蛇的毒液最恐怖的就是让伤者出现高比例的致残性。

五步蛇咬伤的伤口会出现肿痛,血泡,伤口出血不止和伤口周围肌肉溃烂,如果不及时处理五步蛇的毒素还会导致伤口周围的肌肉,静脉,肌腱,血管和骨头腐烂,致残率高达28%

致死率也有17%

莽山原矛头蝮

也就是莽山烙铁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毒蛇,因为数量稀少,被称为“蛇中大熊猫”,2021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莽山烙铁头体长1.5~2米,是一种巨型毒蛇种,LD50值为4.3mg/kg,但单次排毒量很高,受个体差异影响,数值大约在100mg~300mg之间。

常见的毒蛇种类包括眼镜蛇、五步蛇、响尾蛇,被咬后需要立即治疗

毒蛇是指能够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全球大约有700种分布在世界各地。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液体,主要成分是各种蛋白质。蛇毒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比如药用毒杀、蛋白质分离等。常见的毒蛇种类包括眼镜蛇、五步蛇、响尾蛇、蝮蛇等。

其中眼镜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毒性较强,可以分泌致命性的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五步蛇主要分布在美洲,其毒素可以致命,被咬后需要立即治疗。响尾蛇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其毒素对老鼠和兔子的死亡率非常高。蝮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其毒素可以引起出血和溶血。

除了以上的常见毒蛇,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毒蛇,比如澳大利亚的棕色、响尾蛇、菱背响尾蛇、蝮蛇科、蝰蛇科、眼镜蛇科等。这些毒蛇的毒素成分和用途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研究。

蛇毒的用途非常广泛,最重要的用途是药用。蛇毒中的某些成分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癌症、止血等。比如从眼镜蛇中提取的眼镜蛇毒可以治疗癫痫、破伤风、癌症等疾病。响尾蛇的毒素可以用于研究神经传递和肌肉萎缩等。

此外一些毒液中的成分还可以用于 *** 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蛇咬伤的患者。除了药用蛇毒,还可以用于蛋白质分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比如从响尾蛇中提取的"响尾蛇毒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从五步蛇中提取的"五步蛇毒素"可以用于分离出一种重要的酶,用于治疗心脏病等疾病。

总之,毒蛇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它们的毒素却具有很多重要的用途。通过对毒蛇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有益的方面。

然而,在研究和利用毒蛇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被咬伤而造成危险。

被蛇咬伤后,可以采取以下 *** :

1. 心脏近的一端结扎,减缓毒素扩散,但务必注意每15分钟放松2-3分钟,防止在被咬伤的3-5分钟内,用大量干净清水冲洗伤口3-5分钟,有条件可用生 *** 是:用双手从上向下,从外向理盐水冲洗,以洗掉伤口表面毒液。注意液体从伤口中排除。至少持续10-20分钟,直口流出鲜红色血液为止。

2. 用消毒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伤口,以避免二次感染。

3. 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被哪种毒蛇咬伤,以便医生及时采取解毒剂和抗蛇毒血清等治疗措施。

中国境内蛇类大全,110种(五),恐蛇者勿入!

41、黄腹游蛇

42、黑背白环蛇

黑背白环蛇(学名:Lycodon ruhstrati)为游蛇科白环蛇属的爬行动物。颊鳞和鼻间鳞不邻接;眶前鳞不与额鳞邻接;全身有黑白相间环纹,在躯干部有20-46条,在尾部有11-22条,仅在尾部的环纹围绕周身。

43、棱鳞钝头蛇

棱鳞钝头蛇(学名:Pareas carinatus)为游蛇科钝头蛇属的爬行动物。前额鳞不入眶,额鳞与顶鳞等长,有眶前鳞及眶后鳞,颊鳞不入眶,背鳞除两侧最外1-3行平滑外,其余均起棱,脊鳞扩大。

44、黑斑水蛇

黑斑水蛇,游蛇科水蛇属物种,体中等大小,较粗壮,尾短。上颌骨后端具沟牙,鼻孔位于吻端背侧,具瓣膜;鼻间鳞一枚,较小,与颊鳞不相切。上唇鳞7,一枚入眶;中段背鳞21行。

45、锈链游蛇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半部的一种游蛇。全长700毫米左右。头背暗棕色,枕部两侧各有一黄色的椭圆形枕斑;躯干及尾背面黑褐色,背侧部有二行浅黄色纵线,系由许多铁锈色点斑缀成;腹面淡黄色,腹鳞及尾下鳞外侧有二条窄长黑点缀成的纵链纹。

46、灰鼠蛇

灰鼠蛇,学名Ptyas korro,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灰鼠蛇(Indo-Chinese rat snake),物种命名人为Schlegel,命名年代为1837年,别名:黄梢蛇、索蛇、过树蛇、过树龙、上竹龙(广西东部)、过树榕、跳树标、黄肚龙、高山标蛇(廉江)、山蛇(泉州、晋江)、土蛇(福建德化)乌歪(德宏)、上竹龙等。据介绍,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香港俗称过树榕,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国。在中国见于华南诸省(包括香港和台湾)。

47、斜鳞蛇

斜鳞蛇(学名:Pseudoxenodon macrops)为游蛇科斜鳞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气扁蛇、臭蛇、中华斜鳞蛇、大斜鳞蛇、草上飞。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 、陕西、甘肃等地,常栖息于高原山区以及山溪边、路边、菜园地、石堆上。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700至2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大吉岭附近。

48、丽纹游蛇

丽纹游蛇是一种生物,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

49、双斑锦蛇

双斑锦蛇(学名:Elaphe bimaculata)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体长700--1200毫米。背灰褐色,有深色哑铃状的横斑纹,体测的斑纹与背部的斑纹交错排列,头背有成对的黑色纹,眼后又一黑带直到口角。 生活于山区丘陵地带,捕食蜥蜴、壁虎和鼠,卵生。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的广大地区。

50、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学名:Orientocoluber spinalis)又名黄脊东方蛇,是游蛇科东方蛇属的一种无毒蛇。头较长,眼大,瞳孔圆形,背面红棕色,脊部有一约3枚鳞宽,镶黑边的黄色脊线,其前端伸延到额鳞,腹面及上唇黄色。无毒蛇。

分布在我国的十六种蛇类,你认识多少?它们又分布在哪些区域呢?

我国总共有着600多种蛇类,其中有毒的蛇类占了大约60多种。而对于这些有毒蛇类,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那些我们平常不怎么注意的无毒蛇或微毒蛇。看看大家都认识多少?又见过多少?

温泉蛇

温泉蛇,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珍稀蛇种。也是一种为数不多,可以在寒冷的高原地区生活的蛇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槽带的某些温泉附近,主要捕食对象包括:鱼、老鼠以及高山蛙。

温泉蛇全长在780-1000毫米之间,属于中小型蛇类。因为长期地生活在温泉附近,其到了冬天,也不需要冬眠。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因此对人类基本无害。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地破坏。其数量也在逐年锐减,是一种急需保护的蛇类。

赤链蛇

赤链蛇,又被叫做红斑蛇、火赤链等。是农村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蛇,也是农村常说的三大家蛇之一。

它们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鱼、蛙、蟾蜍以及蜥蜴。

赤链蛇全长在1000-1500毫米之间,属于一种中体型蛇类。性格懒惰,常常会栖息于老房子阴凉的角落处。

它们属于一种微毒蛇,人被咬伤后。常常只会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很少造成伤亡事情的发生。

白环蛇

白环蛇,一种濒危的蛇类。因为长得和银环蛇极为相似,常被人们当作剧毒的银环蛇给打死。

它们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蛙类、蜥蚂类以及鼠类。

白环蛇全长在700mm,属于一种中小型蛇类。性格胆小,基本不会对人类发起主动攻击。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但是近年来。随着栖息地的破坏以及人类大量的捕杀,数量已经变得极为稀少了。

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又被叫做野鸡脖子蛇,野鸡项等。因为其特殊的毒液系统,常被人们当作是一种无毒蛇。

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老鼠、鱼以及蟾蜍。

虎斑颈槽蛇全长在800毫米左右,属于一种中小型蛇类。性格胆小,常常活动于垃圾堆、以及厕所附近。

它们属于一种特殊的剧毒蛇,因此常常有人即使被咬伤。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在国外已经有了致死案例。

王锦蛇

王锦蛇,又被称作为大王蛇、菜花蛇。是农村地区极为常见的蛇类,也是众多蛇类中比较好看的一种蛇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福建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蛙、蜥蜴、以及其他蛇类。

王锦蛇全长在2500毫米以上,属于一种大体型的蛇类。性格较为神经质,有着很强的绞杀能力。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但是本身有着很强的抗毒性。因此可以捕食比如五步蛇、短尾蝮蛇等一些剧毒蛇。

翠青蛇

翠青蛇,又被叫做青蛇、小青。是一种长得很像竹叶青的蛇类,也是一种备受欢迎的宠物蛇。

它们主要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蚯蚓以及各种昆虫。

翠青蛇全长在750-900毫米之间,属于中小型蛇类。性格较为胆小,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

它们属于一种微毒蛇,基本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因此常被一些宠物爱好者,当作一种宠物蛇饲养在家中。

大眼斜鳞蛇

大眼斜鳞蛇,是一种常被人们错认为是眼镜蛇的蛇类。因为其遇到危险时,会像眼镜蛇一样,立起身子压扁脖子。

它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蛙类以及各种鱼类。

大眼斜鳞蛇全长在500-1000毫米之间,属于中小型蛇类。性格较为胆小,十分害怕人类。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浑身滂臭。有时即使隔着老远,也能闻见其身上的臭味。并且这臭味一旦沾染到人手上,没有一两个星期,都无法去除。

滑鼠蛇

滑鼠蛇,又被叫做水绿蛇、乌肉蛇。是我国南方主要食用蛇之一,也是蛇类中有名的捕鼠大王。

它们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蛙、蜥蜴以及老鼠等。

滑鼠蛇全长在1500毫米以上,属于一种中大型的蛇类。性格较为凶猛,但十分惧怕人类。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是制造三蛇酒原料之一。也是因为如此,曾遭到大量的捕杀。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野外数量也有所恢复。

绿瘦蛇

绿瘦蛇,又被叫做蓝鞭蛇、鹤蛇。是一种树栖性很强的蛇类,也是一种视觉系统最为发达的蛇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福建、广西、香港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蛙、蜥蜴以及各种小体型的鸟类。

绿瘦蛇全长在1000-1500毫米之间,属于中大型蛇类。性格较为温和,基本不会对人类发起主动攻击。

它们属于一种微毒蛇类,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因为其好看的外表,也常被人们当作一种宠物蛇,饲养在家中。

金花蛇

金花蛇,又被叫做飞蛇。是一种树栖性很强的蛇类。也是因为如此,其进化出了可以“飞行”的能力。

它们主要分布于福建、云南、香港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鼠类、鸟类以及各种小体型的蜥蜴等

金花蛇全长在1000-1500毫米之间,属于中大型蛇类。性格较为胆小,很少对人类发起主动攻击。

它们属于一种微毒蛇,毒液是很弱的神经毒。基本上只能对一些小体型的动物,产生一定的危害性。对于人类而言,基本造不成什么危害。

中国水蛇

中国水蛇,又被叫做泥蛇。是一种常年生活在水中的蛇类,也是一种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的蛇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各种鱼类以及蛙类。

中国水蛇全长在500-700毫米之间,属于中小型蛇类。性格较为温和,有时即使被捉住,也不会出现咬人的行为。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因为人们喜欢拿其煮粥吃,加上栖息地的破坏。目前,野外数量每年都在锐减。

双斑锦蛇

双斑锦蛇,又被叫做水蛇。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蛇类,也是蛇类中极其好饲养的蛇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蜥蜴、壁虎以及老鼠。

双斑锦蛇全长在700毫米左右,属于中小型蛇类。性格十分地好,有时即使将其拿在手中把玩,也不会被咬。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是目前众多蛇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蛇类。常常活动于河边,以及河边的草丛之中。

乌梢蛇

乌梢蛇,又被叫做一溜黑、乌蛇。是众多蛇类中,最害怕人类的一种蛇。有时只要远远地感受到有人靠近,跑得比兔子还快。

它们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广西、河南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各种鼠类以及小型蜥蜴。

乌梢蛇全长在2500毫米以上,属于中大型蛇类。性格较为胆小,也十分地警觉。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逃跑。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曾经因为有着很好的入药作用,而被人们大量的捕杀,做成有名的乌梢蛇干。

灰鼠蛇

灰鼠蛇,又被称作为过树榕、跳树标、黄肚龙等。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蛇”,是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树蛙、雨蛙、蜥蜴,以及小体型的鸟类。

灰鼠蛇全长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中体型的蛇类。性格温和,基本很少会主动袭击人类。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其和壁虎一样。在遇到危险时,会将自己尾巴切断逃跑,十分地神奇。

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又被叫做秤杆蛇。其极其喜爱吃爬行类的卵,是一个有名的“偷蛋贼”。

它们主要分布于河南、云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就是各种动物的卵。

中国小头蛇全长在500毫米左右,属于中小型蛇类。性格温和,不怎么怕人。因此常常会潜入农户的家中,偷吃壁虎的卵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由于人类的捕杀,以及栖息地的破坏。目前,其野外数量已经达到了近危。

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又被叫做美女鼠蛇、眉蛇。是一种长得极其好看的蛇类,也是有名的三大家蛇之一。

它们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主要捕食对象包括:各种鼠类以及鸟类。

黑眉锦蛇全长在2500毫米以上,属于中大体型蛇类。性格暴躁,在受到威胁时。会将身子弯曲成“S”形,对威胁者进行一定的威慑。

它们属于一种无毒蛇,因为极其喜爱捕食老鼠,常常会误闯入人们的家中。甚至有时,还会在人们家中安营扎寨。

本期就给大家分享到这了,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点赞支持一下。另外。也希望大家可以将本篇文章分享出去,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平时我们不怎么注意的蛇类。

中国境内蛇类大全,110种(十),恐蛇者勿入!

91、棱鳞横纹钝头蛇

棱鳞钝头蛇(学名:Pareas carinatus)为游蛇科钝头蛇属的爬行动物。前额鳞不入眶,额鳞与顶鳞等长,有眶前鳞及眶后鳞,颊鳞不入眶,背鳞除两侧最外1-3行平滑外,其余均起棱,脊鳞扩大。


92、棕黑游蛇

93、喜山钝头蛇

喜山钝头蛇(学名:Pareas monticola)是蛇亚目游蛇科钝头蛇属下的一个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与及中国某些地区(如 *** 云南)。

94、横纹钝头蛇

横纹钝头蛇(学名:Pareas margaritophorus),为游蛇科钝头蛇属爬行动物,常见于低海拔地区或山区,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800米。

95、钝尾两头蛇

钝尾两头蛇(学名: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是游蛇科两头蛇属的一种小型无毒蛇。体型简状,头小,与颈不分。背面灰褐色或深灰色,泛虹彩光泽,腹面橘红色。颈部两侧各有1个黄白色或肉粉 *** 斑,尾末端两侧有两对较小的黄白 *** 斑。尾短,末端圆钝,形态与头十分相似。

96、菜花原矛头蝮

菜花原矛头蝮头较窄长、三角形、吻棱明显,上颌骨具管牙,为有颊窝的毒蛇。背面黑黄间杂。多生活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或高原、常栖于荒草坪、耕地内、路边草丛中、乱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见于溪沟附近草丛中或干树枝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

97.三索锦蛇
三索锦蛇(学名:Coelognathus radiatus)为游蛇科颌腔蛇属的中大型无毒蛇。头略大,与颈区分较为明显。头颈处具1道黑色横线。眼周有3道较短的黑线纹,背面黄褐色或红褐色,体前段两侧各具两道黑色纵线,靠上的1道纵线较粗。体前段两侧亦具有黑白相杂的块状色斑。腹面浅黄褐色。

98、横纹翠青蛇

横纹翠青蛇(Cyclophiops multicinctus (Roux,1907))是游蛇科翠青蛇属的一种动物。背鳞通体15行,背面橄榄绿,体后背部有两行短横纹。

99、眼镜蛇

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

100、草原蝰

草原蝰(Vipera ursinii Bonaparte,1835),有鳞目蝰科。与极北蝰相似,但本种吻略窄,头背面除额鳞、顶鳞与眶上鳞为大鳞外,其余均为平滑小鳞。背面灰褐色,背脊有黑褐色纵纹,腹面黑褐色。见于北疆地区草原,以小型动物为食。卵胎生。

钓鱼人注意了,我国境内主要毒蛇品种及分布,附致命率

随着天气炎热,钓鱼人更偏向钓早晚,因此野外垂钓时更应该注意潜在的危险:毒蛇!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种类的毒蛇分布,每种毒蛇的毒性又各不相同,记好这些知识,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舟山眼镜蛇

国内常见的舟山眼镜蛇,成体体长1.5m-2m,体色偏黑,不同个体的花纹可能有差别,标准个体的颈后花纹是连续的,舟山眼镜蛇分布范围: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大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

舟山眼镜蛇的毒性表现为: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晕眩,面瘫,呕吐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眼镜王蛇

接下来是眼镜王蛇,国内又称过山峰。是世界上体型更大的毒蛇(国内的体型相较于国外的较小,但毒性更强),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毒蛇之一,脾气暴躁,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眼镜王蛇行动敏捷,头部可灵活转动,不但可向前后左右方向攻击,还可以垂直窜起来攻击头顶上方的物体。咬住东西后常不会轻易撒口,毒液中干毒约100毫克,而平均致死量为12毫克,被咬者会在数分钟内引发肿胀、反胃、腹痛、呼吸麻痹,出现言语障碍,昏迷等症状,人在被咬后的半小时内如没有及时的药物治疗必定死亡。


?银环蛇

下面是银环蛇,国内一哥,北半球最毒的蛇,全世界也能排到第五,标志是身上有白环(部分变异银环体色是纯色),但不论是普通的还是变异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脊背凸起,身体横截面为三角形,脊背上有一列六边形鳞片,成体体长1m-1.8m。

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


?短尾蝮

短尾蝮,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毒蛇之一,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数量最多,所以咬伤事例也是中国最多的,它的毒性在国内蝰科中名列前茅,但因为毒液量较小,再加之其非常多见,血清储备充足,往往很少致人死亡

短尾蝮蛇毒中分离出突触前神经毒素,其致死因素主要为神经毒。咬伤后可引起心肌损害、血红尿蛋白。


?尖吻蝮

尖吻蝮又称五步蛇,在国内有相当大的名气,全长1.2—1.5米,大者可达2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分布于我国安徽、重庆、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台湾等地

该蛇种个体较大,性格凶猛,毒牙较长,尖吻蝮的毒素是以蛋白质构成的溶血毒素,而这种毒素更是强烈出血性的(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时现象,继而会肿大、起泡、组织坏疽以及溃疡,随后更会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同时,尖吻蝮蛇攻击性极强,而且头部可大幅度旋转,没有经验的人野外遇到应远远避开。


?泰国圆斑蝰

泰国圆斑蝰,顾名思义,身上有圆斑,体色与短尾蝮接近,因此容易被认成短尾蝮,毒性在蝰科当中名列前茅,毒量中等,毒液能够引发不可逆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这让它获得了肾亏蛇、老婆改嫁蛇的称号,而且国内血清储备稀缺,其咬伤致命率达到了25%。

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及华南地区。毒素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种是神经毒素,能具备这两种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见的。此外,圆斑蝰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令治疗者未必能及时发现毒害,因而延误治疗。圆斑蝰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



?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国内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咬伤主要表现为局部轻微肿痛或中度肿痛,极少出现坏死,由凝血异常导致伤口出血不止,皮下淤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严重者会导致脑出血,休克,VICC,急性肾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钓鱼人防毒蛇注意事项

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把手里的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有夜钓爱好的钓友可以常备驱蛇粉,那么万一很不幸被蛇咬了,身处野外又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处理伤口之后假如你又不懂野外草药知识,千万不要乱弄各种野草涂抹伤口!但是有种东西可以泡水清洗蛇咬伤口,而且容易获得。它就是香烟,用香烟浸泡水使水变色,用香烟水清洗蛇咬伤口有助于稀释毒性,这对缓解疼痛和日后治疗恢复都有很大作用的。假如你实在不抽烟,那到处捡其他钓友丢的烟头泡水也可以的。

还有很多钓友喜欢把钓上来的餐条随手扔在脚边或者身后,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腥味会吸引蛇虫,哪怕闹小鱼再烦,也放生为更好!

我是阿甘,关注我,分享更多垂钓知识!

世界十大绿色蛇类

据统计,全球现存的蛇类超过3000种。红色的蛇有很多种,这些蛇类都属于爬行纲蛇目,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蛇类全身都布满鳞片,而且都是肉食性动物。在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最常见的十种绿色蛇类,这些蛇类包括翠青蛇、冈氏竹叶青、绿曼巴蛇、绿树蟒、绿林蛇等。其中一些绿色蛇类具有毒性,而另一些则是无毒的。如果您对蛇类不太熟悉,更好还是保持距离。无论如何,绿色的蛇类仍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话题,许多人为了欣赏它们的美丽和神秘感而前往动物园或者野外观察。

  1、翠青蛇

  翠青蛇,又被称为青蛇或青竹刁,隶属于游蛇科、翠青蛇属,是一种无毒的小型蛇类。它不仅是漂亮的宠物蛇,也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蛇类之一。翠青蛇身体细长,大小适中,成年蛇的体长通常在80-110厘米左右。其身体呈绿色,头部椭圆形,吻端较为狭窄且略微圆润,鼻孔呈卵圆形,瞳孔则呈圆形,背部光滑无棱。

  与其他蛇类不同的是,翠青蛇性格十分温顺,甚至可以用“内向”来形容。它们看到人类时会躲避,不会攻击或咬人。平时夜伏昼出,主要在白天活动,在晚上则选择栖息在树上安睡。总之,翠青蛇是一种非常适合作为宠物的蛇类,它们外表美观,性格温顺,不具有攻击性,很受蛇类爱好者和宠物饲养者的喜爱。

  2、冈氏竹叶青

  冈氏竹叶青,学名为Viridovipera gumprechti,是腹蛇科蝮亚科竹叶青蛇属的一种。这种蛇最早于2002年被发现。它具有毒性,身体呈鲜艳的绿色,腹部则为黄绿色。其眼睛呈深红色,身体两侧则带有深红色加白色的条纹。成年个体可长达130厘米。

  冈氏竹叶青蛇主要分布在缅甸极北端海拔400米以上的地区,也可以在泰国、老挝中央和中国云南等地找到。它们尾巴具有缠绕性,鳞片棱角分明,攀爬能力非常强,因此它们适应于树上生活,喜欢在阴雨天时夜间活动。冈氏竹叶青蛇采用卵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并以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为食。由于其毒性,人们应该远离它们,在遇到冈氏竹叶青蛇时应当谨慎并保持安全距离。

  3、绿曼巴蛇

  绿曼巴蛇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蛇类,隶属于眼镜蛇科、曼巴蛇属。它被认为是所有蛇类中速度最快的,其时速可以超过每小时11公里。绿曼巴蛇的身体全身呈现翠绿色,头部和身体都非常细长,成年个体通常长度约为2米。它们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森林地区。

  绿曼巴蛇绿得像一根梭子绿竹,这也是它们的一种保护色。由于它们是树栖蛇类,它们绿色的外表有利于它们的伪装,更好地躲避天敌,并更好地进行狩猎等活动。总之,绿曼巴蛇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蛇类,以其高速移动和美丽的绿色外形而著称。虽然它们是无毒的蛇类,但仍然需要注意谨慎对待。如果你在非洲的森林地区发现了绿曼巴蛇,请不要靠近它们,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4、绿树蟒

  绿树蟒是一种无毒的小型蛇类,夜行性,在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产生。这种蛇完全具备树栖习性,通常在树上活动,其体色纯绿,非常鲜明。尽管绿树蟒属于蟒蛇科,但它们的长度很少超过1.8米,可以算作相当袖珍的品种。

  由于绿树蟒适中的大小、华丽的体色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这个品种一出现在市场上就受到了许多爱好者的追捧。它们经常成为宠物店里的抢手货。总之,绿树蟒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蛇类,以其精美的外观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而闻名。如果你对养宠物蛇感兴趣,那么绿树蟒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作为一种野生动物,需要注意对其进行专业化的饲养和管理,以确保它们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

  5、绿林蛇

  绿林蛇是游蛇科林蛇属的一种爬行动物。它的身体细长而两侧扁平,头部巨大,眼睛也非常大,瞳孔为垂直形态。绿林蛇的背部鳞片为绿色,带有少许蓝色,而腹部则为黄色,幼体的身体呈棕色。该物种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缅甸、泰国、锡金以及中国大陆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山区林中水源丰富处。

  绿林蛇是一种树栖性蛇类,通常栖息在森林中。它们白天会盘绕在树枝上休息,而夜晚则会积极捕猎,寻找蜥蜴、其他蛇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绿林蛇是沟牙蛇类,其毒液可以帮助它制服猎物。尽管它们具有毒性,但对人的威胁不大。被咬后伤口可能会痛痒几天,但10天内就会痊愈,不会造成生命危险。总之,绿林蛇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蛇类,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活习性而闻名。如果你在野外或宠物店里遇到了绿林蛇,请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并谨慎对待。

  6、赤尾竹叶青

  赤尾竹叶青,又称为白唇竹叶青、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等,属于毒性蛇类。该物种的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为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部一直延伸至尾部,有一条白色纹路。

  白唇竹叶青的毒性为血循毒,咬伤后会导致患者极度疼痛,全身症状较轻。虽然被竹叶青咬伤致死率不高,但每年仍有大量人被其咬伤,导致患者极大的痛苦。总之,赤尾竹叶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蛇类,需要高度重视。如果你在野外或宠物店里遇到了这种蛇,请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并谨慎对待。若不慎被咬伤,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7、绿瘦蛇

  绿瘦蛇,又称为蓝鞭蛇、鹤蛇或瘦绿蛇,是一种轻度有毒的后沟牙毒蛇,属于游蛇科瘦蛇属。该物种身体极其细长而长,雄性个体全长为(775+435)毫米,而雌性则可达到(1055+595)毫米。它们的头部呈六棱形状,眼睛大,瞳孔呈一横缝,视力非常发达,具有复眼和立体视觉。其背面呈鲜绿色,腹面则为淡绿色。

  绿瘦蛇喜欢攀援在树枝上进行捕猎,行动迅速。它们主要猎物包括蜥蜴、鸟类以及其他小型啮齿类小动物。总之,绿瘦蛇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蛇类,以其极度细长的身体和美丽的绿色外表而闻名。尽管它们是有毒蛇类,但其毒性较轻,对人并不构成太大威胁。如果你在野外或宠物店里遇到了绿瘦蛇,请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并谨慎对待。

  8、东非绿曼巴

  曼巴蛇属(学名Dendroaspis),又称曼巴属,是眼镜蛇科中的一类剧毒蛇。这种蛇主要生活在非洲,多数为树栖蛇,以极快的速度行动,并捕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该属蛇类的毒性很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曼巴蛇属中,黑曼巴尤为著名。它是一种大型毒蛇,通常在白天活动。除了黑曼巴会在地面活动之外,其他的曼巴蛇均为高度树栖性。总之,曼巴蛇属的蛇类是非常危险的,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如果你在非洲地区或宠物店里遇到了这种蛇,请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并谨慎对待。

  9、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也称为莽山原矛头蝮,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巨型毒蛇。它因头部呈略大的三角形且具有颊窝而被人们称为“烙铁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级物种,人们常将其与熊猫相比,堪称“蛇中熊猫”。莽山烙铁头蛇可达2米长,是一种拥有管牙的毒蛇。它的身体主要为黑褐色,其中夹杂着极小的黄绿色或铁锈色点,形成细密的网纹印象。

  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性比五步蛇还要强,如果被其咬伤不及时采取措施,十分钟内就足以致命。总之,莽山烙铁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毒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你在野外或者宠物店里遇到了这种蛇,请务必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触碰和惊扰。如果不幸被其咬伤,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10、铠甲蝮

  铠甲蝮,又名韦氏竹叶青,是一种小型毒蛇,属于蝮蛇亚科。除了可以作为食品外,它还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与其他蝮蛇一样,铠甲蝮蛇能够同时在陆地和水中活动,因此它们常聚居在水源附近的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栖息在乱石堆下或草丛中。由于其种源易得而且养殖 *** 简单,铠甲蝮蛇已成为一项新型养殖业,为群众提供了致富机会。

  总之,铠甲蝮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毒蛇,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医学用途。如果你在野外或者宠物店里遇到了这种蛇,请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并注意观察其行动。对于那些想要从事铠甲蝮养殖的人来说,合理的饲养 *** 和管理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遇到毒蛇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下是建议的应对方式:

  1.尽量保持距离:如果你发现了毒蛇,请尽可能远离它,不要靠近或试图捕捉它。

  2.不要挑战毒蛇: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跟毒蛇接触,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毒蛇会把你视为威胁并采取防御行动。

  3.腾出逃脱的路:如果你被毒蛇阻挡在路上,先找到一个清晰的逃脱路径,远离毒蛇。

  4.不要用手触碰毒蛇:不管你多么自信,都不要试图用手触碰毒蛇,这非常危险。

  5.向专业人员求助:如果你不确定如何应对毒蛇,请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或其他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他们可以告诉你毒蛇的种类、习性和更佳应对方式。

  总之,面对毒蛇,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中国最常见的九种蛇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世界广袤的土地上,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包括了一些神秘而多样的蛇类。这些蛇类在外貌、习性和栖息地方面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神秘的生物。

1. 赤链蛇

我们首先认识一下赤链蛇,这种蛇身长一般为1-1.5米,体型较为纤细,头部扁平且宽,身上的花纹红黑相间,腹部为黄褐色,同样与黑色条纹相间,体背的黑纹与腹部的黑纹交错生长。赤链蛇是一种微毒蛇,性情温顺,常栖息于石缝、草丛、树林、灌丛等地带,属于昼夜活动性蛇类。这种蛇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目前尚未列入任何保护名录。


2. 虎斑游蛇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虎斑游蛇,它体长约为0.8米,体重一般为200~400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虎斑游蛇是一种微毒蛇,性格温顺,常出没于农村粪圈厕所等地方,是一种比较不卫生的蛇类。它们与赤链蛇一样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目前也未列入任何保护名录。


3. 红脖颈槽蛇

接下来,我们转向红脖颈槽蛇,它是一种中等大小的蛇类,全长约77-95厘米,头背草绿色,上唇鳞色稍浅,部分鳞沟黑色,头腹面污白色,躯干及尾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腥红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红脖颈槽蛇是一种后毒牙类毒蛇,性情比较温顺,常栖息于草丛、树林、灌丛等地带,属于昼夜活动性蛇类。这种蛇与前两种一样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目前也未列入任何保护名录。


4. 白条锦蛇

让我们继续探索白条锦蛇,这是一种无毒蛇,体长约为50-70厘米,体型较为纤细,头部扁平且宽,身上的花纹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条纹,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同样与黑色条纹相间,体背的黑条与腹部的黑条交错生长。白条锦蛇是一种温顺的蛇类,常出没于草丛、树林、灌丛等地带,也属于昼夜活动性蛇类。它们主要生活在中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也未列入任何保护名录。


5. 黑眉锦蛇

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黑眉锦蛇,这种蛇的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以吃鼠、鸟、鸟卵、蜥蜴、小蛇、蛙、昆虫等为食。它们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曾经在农村住宅中被人亲昵地称为“家蛇”,目前未被列入任何保护名单。


6. 赤链华游蛇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赤链华游蛇,这种蛇全身具多数环纹,腹面环纹间呈橘红或橙黄色,鼻间鳞前端极窄,点孔位于近背侧,通常仅1枚上唇鳞入眶。赤链华游蛇是微毒蛇,常见于华东、华南

地区的稻田、池塘、溪流等水域及其附近。这种蛇在中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地广泛分布,是中国特有种。目前,赤链华游蛇并未被列入任何保护名单,但其独特的栖息地选择和颜色斑纹使其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物种之一。


7. 银环蛇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银环蛇,这种蛇的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可达1000-1800毫米。银环蛇属于陆地第四大毒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受到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它以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为主食,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银环蛇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南方,是一种备受重视的蛇类。它被归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因其毒性较强而引起重视。


8. 王锦蛇

让我们继续了解王锦蛇,这种蛇全身有黑色斑点,头部和颈部黑色斑点较密集,腹部为白色或淡黄色,体长可达3米。王锦蛇属于无毒蛇类,但其捕杀能力却相当突出,性格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是大多数蛇类害怕的品种。它以捕食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生,甚至吞食同类。这种蛇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目前未被列入任何保护名单。


9. 尖吻蝮

最后,我们要介绍的是尖吻蝮,它全身呈浅棕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和横纹,头部稍宽大,尖吻呈三角形。尖吻蝮属于有毒蛇类,攻击性强,咬伤后毒性较强,甚至有致命危险。它以捕食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昆虫等为食。尖吻蝮分布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在台湾和华南地区备受重视,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总结而言,这些蛇类在外貌、习性和栖息地方面各具特色,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保护这些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这些神秘而多样的蛇类,以确保它们在我们的世界中继续繁衍生息。

新疆4种蛇,都是宝,与内地蛇大不同

新疆夏季酷热冬季奇寒,不适宜蛇的生长,蛇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全境只有4种毒蛇、11种无毒蛇。

别看新疆蛇不多,但是蛇却很珍贵,竟然还有4种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捕杀也不能吃。

这四种蛇中,有2种毒蛇,即极北蝰、东方蝰,2种无毒蛇,即东方沙蟒、红沙蟒。

新疆这4种珍贵的蛇,与内地蛇相比,有四大不同之处:之一,体型很小,无论有毒还是无毒的蛇,体长都不超过1米,体重都不超过1公斤;第二,毒性不强,即使那两大毒蛇,也不至于要人命;第三,适应性强,尤其是对酷暑、严寒的气候环境,都能适应;第四,性情温和,胆小谨慎,不会主动攻击人。

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新疆这4种珍贵的蛇吧!

1.极北蝰:是唯一在北极圈内出现的蛇,是世界上最耐寒的蛇,也是英国唯一的毒蛇。体长0.5米、体重0.4公斤,头略呈三角形,与颈明显有别,吻钝圆,躯干较粗,尾巴较短,背面灰色或橄榄黄色。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物,间或也吃蛙、蜥蜴等。


2.东方蝰:是一种小型蝰蛇,一种卵胎生的蛇。体型纤细,体长0.4米、体重0.4公斤。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类。即使人要去捕杀它,也不还击,只顾着逃跑。主要以老鼠、蜥蜴等为食。


3.东方沙蟒:也叫土棍子,主要是它长得太像一根棍子了,而且颜色土土的,所以都喜欢亲切地喊它土棍子。体长1.2米、体重0.6公斤,主要生活在沙土或黄土、粘土。食性很广,老鼠、蜥蜴、禽类等等都会捕食。


4.红沙蟒:也叫"两头齐",体长1米,体重0.5公斤,头、颈区分不明显,尾短、末端钝圆。背部灰色、沙褐色或红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点斑。通体被覆较小鳞片,背鳞更小,平滑或起棱,环体一周60枚以下;吻鳞及唇鳞上没有唇窝,尾下鳞单行。主要以老鼠、蜥蜴等小动物为食。


行走在大美新疆,一定要牢记保护野生动物,即使邂逅蛇也不能捕杀,否则就得去坐牢!

标签: 种类 名称 毒蛇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