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健脾燥湿,我常用两个药,一个是苍术,一个是白术,这两个药功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有健脾胃、理气和胃、祛湿止泻等功效,总体而言白术偏补,苍术偏于散。
苍术用于燥湿健脾,主要治疗湿浊困阻中焦证,主要表现为胃脘腹胀满、恶心呕逆,或者治疗脾胃运化不良,消化不良,水湿下注导致的腹泻,或者妇女白带增多,皮肤瘙痒等症状。
另外苍术还有一定的解表散寒的功效,治疗外感风寒症,出现了头身疼痛、畏寒发热等症状,尤其伴有胃肠道表现的,更适合使用苍术,九味羌活丸、藿香正气丸等方子里面都使用到苍术,兼能理脾胃又能解表散寒。
风湿痹证,关节疼痛或者夜盲症,也可以使用苍术治疗。
在临床的具体使用上,苍术有几个重要的配伍,比如苍术配白术,能增强了其健脾理气燥湿止泻的功效;苍术配厚朴配陈皮是著名的平胃散,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比较不错;苍术配黄柏是二妙丸,治疗下焦湿热,双腿麻木微软、下肢瘙痒湿疹、妇女白带多等症状。
使用苍术也要有所禁忌,这味药的性质温燥,容易伤阴动火,尤其是阴虚内热的人必须慎用。
毕竟是生活条件好了,海吃海喝的人多了,很多中年男性经常会突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走路也不方便,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尿酸太高沉积在关节得了痛风,因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简便廉效的小妙方
虽然西药对于痛风有较好的效果,但只能暂时缓解急性发作。清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就有一首治疗痛风的名方——四妙散。
四妙散
组成:黄柏6g、薏苡仁15g、苍术10g、怀牛膝10g。
功效:清热利湿 ,舒筋补肾。
服用 *** :日服三次,一日一剂,水煎服。
配伍意义: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渗湿消肿,苍术芳香燥湿,醒脾,中医认为“肾主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热下行。四药合用,清热利湿、舒筋补肾,能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病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的情况。
四妙散的现代研究
四妙散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尿酸水平,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程度。其中,黄柏能降低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保护肾功能;薏苡仁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作用;苍术能改善微循环;牛膝可以加快脂质及嘌呤的代谢,达到降脂,降血尿酸,消除尿蛋白的作用。
痛风病人饮食禁忌
1、豆类及蔬菜类:黄豆、黄豆芽、绿豆芽、豆苗、扁豆、紫菜、菜花、香菇等。
2、肉类(牛、羊、鸭、鹅、鸽)、动物内脏、肥肉、肉脯以及鸡汤、鸭汤、肉汤等。
3、水产类:海产类(墨鱼、鱿鱼、带鱼、鲍鱼、蟹、龙虾、鱼卵、鱼干等)、贝壳类、虾类、海参等。
4、其他:酵母粉、各类酒,尤其是啤酒。
注意事项
1、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
2、服用3-5天若无效者,停用并到医院诊治。
3、 对上述方药有过敏史者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4、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并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
作者:艾元飘 ,云南中医学院2016级方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秦竹:教授,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名中医,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云南省高校首届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负责人、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云南省本科一类精品课程负责人,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获得者,荣获国家级和省部厅奖励30余项。
最近有条关于某药酒的新闻
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说起喝药酒
除了在外面买药酒外
很多人都喜欢自己泡药酒
一不小心却喝出了大毛病!
是药酒的材料太好或滋补过头?
还是配方有问题呢?
药酒小知识
I Don t drink
注意配方禁忌
中药酒的饮片配伍很重要,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注意“十八反”、“十九畏”和妊娠用药禁忌。
不要轻信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或验方,如要配制药酒应先请教中医师和中药师的专业意见。
注意含毒性的中药
重点要注意某些有毒性的中药,如草乌、川乌、何首乌、桃儿七、曼陀罗、八角莲等。
如必须炮制后才能使用的中药饮片就绝不可以使用生品,用量用法不可轻心,以免引起中毒甚至丧命。
注意对症饮药酒
补益药酒主要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作用,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服用。
补气补血酒和壮腰补肾酒,对患有肝病、呼吸道疾病、溃疡疾病、感冒发热、阴虚火旺、脾虚泄泻、胃肠湿热者不宜服用;
活血化瘀酒和祛风活络酒,对胃肠道有溃疡、感冒发热以及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孕妇、阴虚火旺者禁服用。
药酒能益人、也能损人
大家还是少喝比较好哦!
本期指导药师
周颖江,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主管中药师,2000年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曾从事于中药制剂,制剂质检,门诊中药房和中药库工作。
周药师:酒系中药炮制主要辅料之一,有黄酒、白酒之分。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炙药多用黄酒,浸药多用白酒。性味苦寒的药物酒炙可缓和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芩、黄柏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药物酒炙可协同增效,如当归、川芎;有不良嗅味的药物酒炙可矫嗅去腥,如乌梢蛇、紫河车;酒蒸主要增强药物的补益作用,如女贞子、肉苁蓉等。
点赞的街坊们都身体健康!
“健康顺德”微信编辑部 编辑:祺、添仔
原来黄连素一直都被小看了,它竟然有这么多功效对黄连,大家最深的印象是来自于一句俗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众多苦味中药中,黄连是能排得上名次的,大家常用的黄连上清片、黄连清胃片、黄连素片,都属于黄连的中药制剂。
近期,小艾听到一个新鲜的消息:黄连素能预防肠癌,这是真的吗?
黄连素具体有什么用?
黄连素,估计很多人都吃过,也难以忘记那股苦味。黄连素学名叫盐酸小檗碱,是黄连、三颗针、黄柏等植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所以俗称黄连素。
黄连素最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因为它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抑 *** 用,尤其对痢疾杆菌效用最强。
不过,黄连素的疗效还不仅如此。现代医学和临床研究发现,黄连素对II型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缺血和血栓、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都有不错的疗效。
比如黄连素能够降低胰高血糖素,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促进胰岛β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因此对II型糖尿病有控 *** 用。而黄连素又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因而又能预防血栓、脑梗塞。
此外,近年来一些研究还显示黄连素有抗肿瘤的功效,比如作为常用肠道疾病药物,黄连素对于调节肠道的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有一定功效。
黄连素真的能预防肠癌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教授牵头,在国内的七家医院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若结直肠腺瘤患者每天服用两次各三片黄连素片,在手术切除腺瘤后两年内复发的风险比其他患者下降了23%。这项试验的成果被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上。
试验采取了双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共纳入1100多名结直肠腺瘤患者,都已在肠镜下完全切除腺瘤,且并未常规服用阿斯匹林、维生素D等药物。
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一组服用黄连素,另一组则服用安慰剂,服用量均为每天两次,每次三片各0.1g。试验的患者要接受两年随访,并在之一年末和第二年末各接受一次肠镜检查,以评估结直肠腺瘤复发的情况。
最终,429人完成了黄连素组的试验,462人完成了安慰剂组的试验,结果显示,黄连素组有36%的患者被检出复发腺瘤,而安慰剂组的比例则有47%,经计算风险得出服用黄连素的患者复发风险下降23%的结论。
若从更细致的数据看,黄连素组患者发生更高危的进展期腺瘤的风险相对安慰剂组也降低了48%(3%对6%),非进展期腺瘤的发生风险则相对降低了34%,可以说预防效果非常不错。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最接近的环节,黄连素能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风险,也就间接降低了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不仅如此,黄连素还具备作为长期预防药物的其他优势。
一方面黄连素在安全性上表现很好,试验过程中仅有3位患者因便秘退出,其他不良事件报告极少,更不会出现像阿司匹林一样的出血风险。
另一方面,黄连素获取方便,价格也低廉,也可满足长期预防药物对性价比的要求。
服用黄连素也要注意这几点
说了这么多黄连素的有点,相信很多朋友已经跃跃欲试。别急,黄连素虽好,却不可过量使用,且有一些使用禁忌。
黄连素一是不能过量服用。黄连素主要靠口服吸收,但摄入浓度个体差异非常大,血药浓度可相差数倍。一般用量为成人1~3片(0.1~0.3g)每次,每日3次最多,不可擅自加量。
二是黄连素不能与茶水混合,因为茶水中含有的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会使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发生沉淀,大大降低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喝茶。
此外,黄连素能进入胎盘或融入乳汁,因此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都要慎用黄连素。蚕豆病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也不能使用黄连素。
参考资料:
1 Chen Y X, Gao Q Y, Zou T H, et al. Berberine versus placebo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 adenoma: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2 刘景昀,刘景钟.黄连素的临床应用.滨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3 注意!吃黄连素后别喝茶.生命时报.2018年2月13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一味中药,竟能补五脏?这是一味最常用的中药,陶弘景称之为“诸药之王“,李时珍认为它“普治百邪”。
而且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能缓能急,还能够补养五脏,价格又非常便宜。那么,这是哪位中药呢,它就是最常用却不平凡的甘草。
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味道甘甜有关。此外,甘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名——国老,因为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
入药方中对一些性情猛烈或懒缓的药物,可以起到监之、制之、敛之、促之的作用;在不同的药方中,可为君为臣为佐为使,能调和众药,使它们更好地发挥药效。
因此,在药的王国里,甘草是国之药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草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多达上百种,具有抗病毒、抗炎、保肝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等疾病。
1、补心
(1)养心复脉
甘草这一功用主要针对“心动悸、脉结代”的治疗,代表方为《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此方是气血阴阳通补的方剂,除了大剂量的炙甘草外,方中还有补气的人参,滋阴的生地黄、麦冬,通阳的桂枝、生姜,补血的阿胶、麻仁、大枣等。
炙甘草与这些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同用,能发挥它“甘纯两重性” 的特性,分别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
此外,炙甘草汤对因气血亏虚、阴虚火旺、津液亏虚等导致的其他疾病,如失眠、虚劳、肺消、血虚、惊厥等病证,均收效显著。
临床常将此方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或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扩张型心脏病等。
(2)养心宁神
甘草养心安神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悸、脏躁等心神不宁的病证。
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养,出现失眠、心悸,可单用炙甘草或配伍石菖蒲、人参、远志等以养心宁神,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甘草丸。
脏躁多因肝郁不疏、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等症状,治疗上当以补益气血、缓急安神为主。
甘草之“甘缓”,能够缓急安神,常配伍淮小麦、红枣等用于脏躁的治疗,如甘麦大枣汤。
2、补肺
甘草性味甘平,归肺经,李东垣谓其能“润肺”,可治疗肺虚诸症,根据不同的配伍,能够补肺气、益肺阴、润肺燥。
补肺气常配伍人参、黄芪,如治疗肺肾气虚咳喘的人参蛤蚧散;益肺阴常配伍百合、玄参、阿胶,如治疗肺肾阴亏的百合固金汤、治疗肺阴不足阴虚有热的补肺阿胶汤。
润肺燥则常配伍麦冬、枇杷叶、阿胶,如清燥救肺汤。
此外,由于甘草本身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非肺虚咳嗽病证中甘草也很常用,这与其补肺没有直接关系,如治疗外感咳嗽的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治疗肺热咳喘的桔梗汤、泻白散,治疗痰热咳嗽的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燥咳嗽的杏苏散,治疗寒痰咳嗽的冷哮丸等。
3、补脾
甘味属土入脾,功善和中。《神农本草经》认为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实乃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肌肉、主四肢,通过补脾则能使肌肉强劲、四肢发达。甘草的补脾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与脾虚有关病证的治疗中。
(1)补中益气
脾主运化,运化正常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脾气是否充足,通过补益脾气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乃是治疗脾系病证的根本。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经,功善补益脾气,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即四君子汤,这既是补脾的基本方又是补气的基础方。
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助人参补气,二维持药力,三益胃和中。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具有补脾气作用的方剂不胜枚举,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异功散等。
(2)升阳举陷
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中气下陷,出现胃下垂、肾下垂、脱肛、久泻久痢等病证,治疗上既当升举阳气更当补益中气。
甘草并无升举功效,但通过其补中益气、甘缓和中,配伍黄芪、柴胡、升麻等药物则能增加补气升阳的作用,如补中益气汤。
此外,与治疗脾不统血的黄土汤、气虚血脱的举元汤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3)健脾化积
脾气不足、运化失权,水谷精微难以运化,出现饮食积滞、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除了需要及时消食化积以治标之外,还要适当补益脾气,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治本。
甘草配伍白术、人参可补益脾气,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可健脾消食,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资生丸等。
(4)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充足则健运水湿;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而水湿潴留,形成虚实夹杂的气虚湿阻证,甚至可变生痰饮、水肿等病证。
治疗上当健脾祛湿,或补脾气,或温脾阳,如参苓白术散、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等。
需要说明的是,历来在对甘草的配伍和应用上都强调“痰湿中满” 不用甘草,因甘草纯甘而易生湿助痰,但实际上对于痰湿中满的形成还是要分清虚实,若因脾虚所致的虚满依然可以用甘草。
4、缓肝
甘草对肝脏的治疗作用体现在甘草的药性平缓,能够针对肝脏的特性有的放矢,如柔肝养肝、缓急熄风等,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针对以上特点甘草常配伍白芍,如芍药甘草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浸膏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5、调肾
由于肾的生理病理特点与甘草的特性相冲突,在实际应用中,历代补肾的方剂中几乎都不含甘草。因肾位居人体下焦,主水,肾的功能失调常出现水湿潴留的病证。
甘草之“缓” 既难以抵达下焦又滞缓其他药物到达且会滞水生湿,不但不利于水湿的排泄反而可能会加重水湿病证,因此很少用到。
需要提到的是在治疗肾脏病证的方中有一方含有甘草,即封髓丹(又称凤髓丹)。
该方由黄柏、砂仁、甘草三药组成,最早出自元代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具有降心火、益肾水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肾不交、相火妄动之证。
但甘草在方中的作用历代认识并不统一, 仍有待讨论。
助阳化阴
所谓药味的“合化反应” 是指两种不同的药味组合以后会产生原有药味所不具备的效应,这种现象既见于单味药物,更体现在不同药味的药物之间配伍应用上。
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两大类,甘草因其“至甘纯甘”的特点而成为“辛甘化阳” “酸甘化阴”中甘味药物的代表药物。
综上所述,甘草之补益涵盖气血阴阳以及多个脏腑,尤以补益中上焦为主,而对肝肾则无明显补益作用,并且其发挥补益作用的侧重与其配伍的药物和主治病证有关。
甘草补益作用所呈现的多样性特点与其至甘至纯、甘纯两重性的特性有关,也是其临床配伍应用广泛性的具体体现。
温馨提示
甘草虽好,却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的。许多医家认为“甘缓助湿”,故化湿方、苦寒燥湿方多不用甘草。
还有的医者认为甘缓不利于理气,故治疗气滞不畅、升降失调、气郁的方剂也多不用甘草。
中医学”十八反“中记载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将其列为药物使用禁忌。
现代研究显示,长期过量服用甘草可能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升高,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出现浮肿、软瘫等临床表现。
因此,在临床处方中,要充分发挥甘草的多功能作用,扬其长,避其短,辨证用方,审方用药,严格掌握甘草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
并非每个处方都要信手写上一味甘草,更不应把甘草视作可有可无之品。具体应用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腹泻咋办?吃点黄连素啊!保证管用!
生活中,确实很多人在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时,都会选择吃点黄连素,可你有没有想过,传说中的“万能止泻药”, 真有那么神?今天就来给你剖析一下黄连素。
黄连素使用常见3大误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连素为何方神圣,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最终方能利用好它。黄连素,其实就是从黄连、黄柏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真正的药名为“盐酸小檗碱”,已被收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而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对多种病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都可起到抑制效果,所以仅适用于细菌性肠道感染引起的轻型感染性腹泻,对于非感染性腹泻无效。
其机理也很简单,它主要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因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所以药效基本停留在肠道(生物利用度约5%)。
服用后可以在肠道内充分发挥对细菌的抑 *** 用,同时维持肠道微环境稳态以及保护胃肠道粘膜,从而解决腹泻、肠炎问题。
但是注意,黄连素不可滥用,很多人觉得它属于中药,没啥副作用,在用药时就没那么小心翼翼,甚至因慢性腹泻等情况而长期服用此药。
其实不然,它的化学结构很清楚,而且质量可控,所以严格来说,黄连素是一种化学药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西药”。
因此,服药此药时,必须具备相应的适应证,不可盲目使用,以免腹泻的问题得不得缓解,还带来多种副作用。如:
1、消化道症状
黄连素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但如果长期大量服用此药,不仅可致使其抗菌效果下降,还可能使细菌在与药物的“抗争”过程中得到“锻炼”,产生耐药性,导致肠内的酸碱值出现变化,从而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2、周围神经炎
长期服用此药,可抑制肠道对体内的维生素及其它有益物质的吸收,同时此药还会 *** 并加快肠道蠕动速度,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所以很容易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致使神经系统出现影响,出现周围神经炎。
3、提升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发病率
经常大量服用此药,由于其呈剂量依赖性,所以可能提升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其它
临床应用证实,黄连素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过敏反应及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危及患者的生命。
所以,大家别再盲目地把黄连素奉为治疗腹泻的的“神药”,它并不是对每种腹泻都管用,而且用错了,还可能给健康带来多种威胁。
总而言之别瞎用,更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只要合理正确服用,它才可以发挥它更大的功效,帮我们解决腹泻等其它问题。
除了治疗腹泻,黄连素还有4大用处
· 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
近期,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刊登了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牵头完成的研究论文,内容显示:
中药黄连地提取物小檗碱(黄连素)可一定程度上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
· 降血糖
这也是此药的主要妙用之一,它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从而达到降糖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目前多个以黄连素为主要药物成分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出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降血脂
它可通过上调其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减少肝脏中中性脂肪含量,同时抑制肝脏细胞内脂质的存储,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 治疗心力衰竭
此药可通过增加心肌供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耗氧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从而帮助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可见,黄连素确实可以称之为一种“奇药”,规范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多种疾病问题。但是注意规范这两个字,毕竟是药物,使用时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黄连素服用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黄连素并不适用每个人,比如非感染性腹泻、妊娠期头3个月的孕妇、过敏体质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等,以免无效不说,还带来其它严重后果。
注意事项:服用此药前后2小时都不建议喝茶,尤其是不能用茶水送服黄连素,因为茶水中的鞣质等成分可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降低药效。
此外,虽然此病对多种疾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此药,很容易引起上文提到的副作用,所以如因某种需求需要长期服药,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黄连素价格低、用药范围广、规范使用效果明显......确实优点多多,但是服用也有很多注意事项,错服也可带来多种副作用。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在用药前,一定要明确病因,对症使用,才能避免「好药帮倒忙」。
参考资料:
<1>《黄连素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复发》.健康报网.2020-01-22
<2>《别一拉肚子就找黄连素,它不是万能的!》.龙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07-11
<3>《原来黄连素一直被小看了,竟有如此多功效》.医学交流论坛.2021-05-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一味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抗癌良药——野葡萄根野葡萄根又名蛇葡萄根、见消肿、山葡萄根等。味辛、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作用。野葡萄根的抗癌成分可用于治疗大肠癌、胃癌、膀胱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上额窦癌等各类恶性肿瘤。临床上也常用野葡萄根来缓解癌性疼痛,以及改善放射治疗引起的直肠炎和癌组织侵犯引起的便血等。
野葡萄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湿热蕴结的大肠癌患者以及放射性肠炎的患者,常配伍茯苓、泽泻、马齿苋、白头翁等以清热解毒利湿,并有纠正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的效果;若患者热象明显而以身热,口渴,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为主要表现,可配合使用黄芩、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加强清热的力量;若患者常常以人感到很累,觉得身体很重,胸部满闷,大便黏或带有脓血,不容易解干净为主要表现,可加大茯苓、猪苓、泽泻的用量,并配合使用车前子、生苡仁等加强利湿的力量;对于肚子痛较剧烈者,可加郁金、玄胡等行气止痛;对于便血严重者,可加地榆、槐花等凉血止血;治疗恶性淋巴瘤,可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等同用;治疗肺癌,可用本单品水煎代茶频服;治疗癌性疼痛,可将本品捣碎外敷。
一些肠癌患者常常表现为肚子胀痛,可摸到包块,大便急迫, *** 灼热疼痛,大便后却仍然有一种没解干净的感觉,还有些患者的大便中带有鲜血或者是带有黏液和脓血,大便有时候偏干,有时候偏稀,这些患者常常都还伴有身热口渴,小便黄等症状,这些是典型的湿热蕴结的表现。治疗这些患者,常可用野葡萄根来清热解毒,配伍利湿类的药物,能达到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
另外,野葡萄根还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在膈下逐瘀汤中加入本品,以治疗瘀毒内阻的肠癌患者。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肚子疼痛拒按,按之疼痛加重,肚子可摸到包块,有时候肚子像针刺样疼痛,舌头通常是紫黯的,常夹有瘀斑瘀点。
注意:本品有活血散瘀的功效,肿瘤患者手术过后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可以见到血性分泌物、化疗后骨髓抑制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低下、肿瘤本身有出血倾向或者大便发黑的患者应该慎重使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花椒实则有3大好处,但三类人要“忌口”,否则后果很严重!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花椒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帮助,比如促进人们的食欲,清除肠胃中的细菌,改善肠胃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下面介绍的内容就是花椒的好处以及一些禁忌的人群,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下。
花椒的好处有哪些?
1、增加食欲
花椒气味芳香,可清除食物当中的细菌和臭气,增强人体的唾液分泌,提升人们的食欲。所以很多人吃花椒之后,会变得胃口大增。但是要注意的是,花椒有比较强的 *** 性,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吃花椒,因此大家要控制食用量。
2、改善肠胃健康
花椒能够缓解人体的腹痛呕吐等现象,达到止痛止血的效果,还能够和生姜共用,保护脾胃的功能,尤其适用于身体比较虚寒的人群。另外如果和苍术、砂仁等共服,还能缓解寒湿困中等症状。
3、减轻腹痛症状
花椒可以治疗腹泻,手足厥逆等异常的表现,与乌梅、黄柏等同用,还能治小儿蛲虫病。另外,花椒对去除肠胃的寄生虫、保护肠胃功能也有很好的帮助,达到除湿止痛,杀虫解毒,减轻腹痛等功效。
哪些是花椒的禁忌人群?
1、咽喉肿痛者
花椒是一种温和性的调味品,吃了会使体内的热气增加,出现上火、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等症状。如果咽喉肿痛者经常吃花椒,可引发咽喉炎反复发作等问题。因此大家要重视,出现了咽喉的疾病,尽量避免花椒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2、支气管炎患者
花椒的香樟素往往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负面的影响,可形成食物中毒,导致支气管流血或呼吸困难,晕厥等等有害症状。为了避开这些伤害,这类人就要远离花椒。
3、孕妇不能吃
花椒含有香樟素,可导致孕妇出现中毒的倾向,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另外花椒还有很强的滑胎效果,容易引发流产,所以孕妇应该尽量避免吃花椒和含有花椒的食物。
以上的内容介绍的就是吃花椒的好处和一些禁忌人群,大家一定要适当了解。花椒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有很大的帮助,能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还能和其它中药混合,达到更理想的保健效果。
老百姓对中药的认识和信赖在加强,以中药为原料的中成药优点众多,广受药店消费者欢迎。中成药在选购和使用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中成药在命名上已表明其治疗方向,一般对于病情单一的,仅用一种中成药即可,但对于复杂病情,数病相兼,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成药配合使用,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由于中成药组方复杂,并非所有中成药都能联合使用,中药固有的“十八反”、“十九畏”是否也适用于中成药?中成药的联合使用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功效相似的中成药
功效相同或十分相近的中成药,不建议同时使用,选择性服用一种即可。如果一起用,有可能会发生重复用药,也就是治疗过度。
从中成药的角度看,很多中成药的组方,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十分相近,联合使用时容易出现偏性过强的情况。
例如:
① 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
② 双黄连颗粒(金银花、黄芩、连翘)+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
③ 通天口服液(川芎、赤芍、天麻、羌活、白芷、细辛、菊花、薄荷、防风、茶叶、甘草)+川芎茶调散(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荆芥、防风、薄荷、甘草)
④ 牛黄解毒片(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牛黄上清丸(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毒性成分“蓄积”的中成药
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不在少数,如果只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而不了解处方组成,易导致有毒成分的蓄积,产生不良反应,严重者还可以引起中毒。
例如:
① 大活络丹(附子)+天麻丸(附子)
两药均含有附子,如合用则加大了乌头碱的摄入量,增大了不良反应的几率,而出现运动麻痹、心律紊乱、阿斯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② 朱砂安神丸(朱砂)+天王补心丹(朱砂)
如将两药合用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因其均含有朱砂,其毒性成分为汞,过量或长期服用后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倦怠的不良反应,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③ 牛黄解毒片(雄黄)+六神丸或喉症丸(雄黄)
这两种药里都含有雄黄,如合用,其有毒成分砷的用量在无意中加大了2~3倍。
药物间有相互作用的中成药
有些中成药的组成成分在同用时,可能相互发生作用,带来不良反应。
例如: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磁朱丸、柏子养心丸、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与含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治癫灵片、双红抗喘片、消瘿顺气丸等长期服用,
在肠内会形成有 *** 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
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有不宜同用药的规定,从不宜同用药的品种来看没有突破“十八反”和“十九畏”所含的品种。“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物,应属配伍禁忌,原则上是禁止应用。
含“十八反”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① 大活络丹、尪痹冲剂、天麻丸 VS 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
大活络丹、尪痹冲剂、天麻丸中含有附子,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还有川贝、半夏,根据配伍禁忌原则,若将上述两类药联合使用当属相反禁忌。
② 心通口服液、祛痰止咳颗粒 VS 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
由于甘草在中成药中较为常用,当与含相反成分的其他中成药联用时更易被忽视,如临床常用中成药心通口服液中含有海藻,祛痰止咳颗粒含有甘遂,若与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等含甘草的中成药联用也属“十八反”禁忌。
含“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 VS 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散
利胆中成药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等都含有郁金,若与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散等含丁香(母丁香)的中成药同时使用,属于“十九畏”药物的禁忌。
此外,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
来源:联合用药
每日一药——黄柏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份。每年的3——6月间采收,选10年左右的树,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黄柏炮制后主要有盐黄柏,酒黄柏,黄柏炭。
盐黄柏:取黄柏用盐水拌匀浸透,文火炒干,取出晾干,剔除杂质。比例为黄柏100:食盐2.
酒黄柏:取黄柏用黄酒拌匀,稍闷一会浸透,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杂质。比例为黄柏100:黄酒10.
黄柏炭:取黄柏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喷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注意喷水一定要把握好,喷多了容易发粘,不容易切片。
下面我们来介绍黄柏的用途功效:
生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多用于湿热泄沥,黄疸,湿疹,烫火伤等。
盐黄柏:因盐制增强入肾功效,并且缓和枯燥之性,增强了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
酒黄柏:借酒升阳,降低苦寒之性,引药上行,清血分湿热。多用于上焦症状。
黄柏炭: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多偏于止血,便血,崩漏等。
黄柏与知母经常用作对药使用,增强清热滋阴作用。
生黄柏单味治疗烧烫伤,湿疹效果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