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
正月初六这天
万户千门开
无人不送穷
“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
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意为送走旧日贫穷困苦
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挹
肥
初六是马日
古称挹(yì)肥
自进入正月以来
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
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
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所以称为“挹肥”
这一天也表示
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
准备春耕
开
市
生意人会选择在这天开门营业
并放鞭炮和摆年桔
桔和吉是在粤语里同音
寓意开工大吉
大吉大利
在旧时大小商家“开市”这天
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
寓意今年的生意大红大紫
红红火火
外
出
初六这天穿上新袜子出门溜达一圈
也有着把“穷鬼”踩在脚底
使其不得翻身的寓意
初六这天的“六和路”谐音
这天出门寓意“路路通顺”
新的一年能够诸事顺利
吃
驴
打
滚
吃也有讲究
有的地方正月初六吃驴打滚
驴打滚也叫“豆面糕”
意思是不好的运气都滚掉
吉祥如意都滚来
吃
煎
饼
初六吃煎饼是根据顺口溜来的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所以初六这天
大家一般都会捏面团做煎饼
也是为了“送穷”
热热闹闹
是年初六的传统习俗
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它见证着中国人对生活的重视与认真
用一个崭新的面貌和积极的态度
开启新一年的工作与生活
相信新的一年一定能够
大吉大利
兔飞猛进
海报:王丽荣
来源: 中国搜索
正月初六“送穷”日,牢记“3吃3做”,寓意财源滚滚,好运连连随着正月初五“送年”“迎财神”,这个年又算过完了,大年初六是入了正月以来之一个平凡的日子,很多地方也没什么特殊讲究,一般商铺,工厂也会选择在初六这天开工,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大年初六也算是一个有说道的日子。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是传统的“送穷日”。之所以称之为马日,是因为上古传说,女娲在创世之初,分别从初一到初六,每一天创造一种动物,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就是“马日”。关于送穷的习俗,全国各地风俗不同,很多地方在大年初五的时候是送穷日,而送穷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大年初六这天,一般会遵循“3吃3做”,3吃是指吃鸡,吃驴打滚,吃油炸糕,同时在初六也常做3件事,送穷鬼,开业,扫垃圾。
大年初六的“3吃”:驴打滚,油炸糕,鸡
一、驴打滚
驴打滚儿又叫豆面卷,是老北京着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它是由糯米粉,黄豆粉和豆沙三种食材组成,红、白、黄三色分明,软糯香甜,吃起来非常好吃。用糯米制成的年糕卷上豆沙,裹上黄豆面,就像郊野的野驴撒欢打滚儿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驴打滚儿。吃驴打滚是老北京地区的习俗,在过年的时候吃,寓意财源滚滚。老北京习俗,每年正月初六“扔穷日”,要给家里年满12周岁的男孩买驴打滚吃。
【准备食材】糯米粉250克,玉米淀粉50克,水350克,糖30克,熟黄豆粉适量,豆沙适量。
【 *** 过程】1、先将糯米粉全部倒入一个大碗中,再加入玉米淀粉,白糖。然后加水,一边搅拌一边少量多次加水,搅拌到浓稠有轻微流动性就可以了。
2、在一个浅一些的碗中,放入一张保鲜膜防粘,将和好的糯米粉糊倒入碗中,全部倒好之后轻轻晃平,放入蒸锅中,盖上锅盖。蒸锅上汽之后蒸20分钟就好了,蒸好之后从蒸锅中取出放到一旁晾至不烫手。
3、把糯米面团从碗中取出来,倒扣撕下保鲜膜,戴上一次性手套防止粘手,把面团切成两份。
4、桌面撒少量黄豆粉,铺匀,把其中一份糯米面团放在黄豆粉上,上面再撒一层黄豆粉,轻轻抹匀,用擀面杖把糯米面团擀平,直到面团被擀成一张大饼,表面均匀铺满黄豆粉。
5、挤上一些豆沙,然后用勺子背面抹平,使豆沙均匀铺在面饼上,边缘留出适当的空隙。把面饼从一侧慢慢卷起,边卷边轻轻压实,保证不留空隙。
6、最后把豆面卷切开,当天吃完,隔夜或者冷藏都会变硬。
二、油炸糕
油炸糕是北方小吃,大年初六人们往往要回到工作岗位,很多游子要离开家乡,所以一般家人会做一些油炸糕带着吃,寓意生活甜蜜,步步高升。油炸糕颜色金黄,口感香甜软糯,既好吃又有好的寓意。油炸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糯米面加水和成面团,包上豆沙,花生等馅料,还有一种是用普通面粉,加开水烫软,两种油炸糕口感略有不同,但都十分美味。
【材料准备】面皮部分:面粉250克,水450克,糖30克,油40克,面粉70克
糖馅部分:白糖4勺,面粉2勺,油1勺
【操作步骤】1、450克清水,倒入锅中加热,加入30克糖,搅拌至糖融化,糖水烧至沸腾后离火,把250克面粉全部倒入沸水中,快速搅拌均匀,搅拌到没有干粉和颗粒就可以了。
2、面板上抹油防粘,把糊化的面糊放在面板上,用双手按扁,摊开晾凉。
3、面糊不烫手之后,加入70克面粉,40克油,下手揉匀。揉到表面光滑,盖保鲜膜放一旁醒面15分钟。
4、再来准备糖馅,碗中加入4勺白糖,2勺面粉,1勺油搅拌均匀,调好之后,在糖馅里面加点熟黑芝麻或者花生碎等坚果碎。
5、面团醒好之后拿出来放在面板上,表面刷油防止粘手,不用揉直接搓成长条,搓好之后,下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
6、拿起面剂子双手搓圆,然后用拇指凹出一个窝来,盛一勺糖馅放进去,把糖馅包起来,收口多余的部分揪掉,搓圆轻轻按扁。
7、油温烧到5成热,把糖糕依次下入油锅中,炸几秒钟之后就飘起来了,而且中间会鼓起来一个大包,炸到表面金黄,就可以捞出来了。
三、土豆鸡块
大年初六是开业的日子,一般在这天都要吃鸡,鸡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的寓意,初六这天吃鸡,象征新的一年万事大吉,飞黄腾达,也是为了取一个吉祥的好彩头。
【材料准备】鸡腿,土豆,胡萝卜,葱,姜,蒜,生抽,料酒,啤酒,盐,糖,五香粉,花椒粉
【操作步骤】1、把鸡腿清洗干净剁成鸡块。把土豆和胡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再把姜切成姜片,蒜切成蒜块,葱切葱花备用。
2、把鸡块放入大碗中,加入少量的料酒和盐抓拌均匀,腌制一会让鸡腿入味。
3、砂锅中放少量油,放入葱姜蒜炒出香味。放入鸡块大火翻炒,让鸡块表面迅速炒熟。
4、鸡块炒熟之后,加入一罐啤酒,然后加入适量生抽,盐和少量糖,糖的作用是提鲜,再放入五香粉和花椒粉。
5、鸡块炖15分钟,差不多炖得软烂之后,加入土豆和胡萝卜块,接着炖15分钟,收干汤汁就可以出锅了。
大年初六要做的“3件事”:送穷神,开业,扫垃圾
一、送穷神
正月初六是“送穷日”,所以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送穷神,老北京民俗这,家中的妇女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这一天更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所以要给年满12岁的男孩买驴打滚吃,寓意财源滚滚。
二、开业启市
按照中国习俗,初六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在这天要在自家店铺张贴“开业大吉,六六大顺”等吉利话,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来,开业这天还需要放鞭炮,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意会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三、扫垃圾
因为大年初六是送穷日,而送穷的方式一般是通过打扫房子,清理垃圾,把角落的污垢清理干净,然后随着垃圾,一起把家中的“穷鬼”扔掉,很多地区也有在年初五送穷的习俗。
以上就是大年初六的风俗习惯,全国各地风俗不同,但是人们的心愿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在新的一年,工作,生活全部都能够越来越好,一以个崭新的开始,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一年,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能越来越幸福!
大年初六“送穷鬼”,牢记“做6事,吃2样”,老传统送穷纳财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主要是送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正月初六“送穷”,代表着送走旧日贫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也寄托了人们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在民间流传的古时神话传说中,女娲在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其中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其中大年初六马日就是传统习俗的“送穷日”。传统习俗都讲究“送穷,迎福气”,祈福新年财源广进,财源滚滚。
而明天就是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马日。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在我国民俗风情里六有“六六大顺”之意。所以人们都会图其吉祥的寓意,把“穷鬼”送走,迎新新年的财运和好运。那么大年初六“送穷鬼”,牢记“做6事,吃2样”,老传统送穷纳财。
正月初六“送穷鬼”,牢记做6件事
1、扔穷鬼,送穷
在民间传统习俗里,新春的头几天,是非常忌讳从家里外家外扔东西,有寓意把家里的财运和好运扔掉。所以等到“破五”之后,正月初六传统“送穷日”,大早起就会开始把家里所有积攒的垃圾扔出去,这种做法在古时称为“挹肥”。其寓意就是“仍穷”纳新。把家里所有的霉气统统扔出去。
2、抢财神
在民间传统风俗中,有些地方抢财神的习俗,家里凡是有12岁的孩子(因为12是6的2倍,双数也是图个六六大顺的寓意),背后都会贴上用彩纸或者白纸剪成的小人,谁抢到这个小孩身后背着的小人,就预示着自己抢到了财神,而被抢夺者等于是扔掉了穷神。也是希望自己在来年财运不断的好的寓意。记忆当中小时候,每到大年初六,大街小巷都是互抢财神的游戏,而现在即便是回到农村基本也很少看到了。
3、开门大吉
过了“破五”之后,等到大年初六,各地的商店酒楼或者一些门店等等,才正式开始开门营业。并且在开门前要做的一项就是:放鞭炮,寓意把霉运和穷送统统送走,以图吉利,财源广进的寓意。尤其是在古时,各个商店初六开门营业的时候,还会在大门上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期盼今年的事业和生意会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平平安安。这也是寄托了大家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4、档口摆橘
在中国不同地区送穷的 *** 各异,但其寓意是统一的,就是送走穷鬼。而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在大年初六“送穷日”这天,都会在档口门前摆上一盆或多盆大橘子,并且橘子还一定要多多的,不能显得太少;如果太少了,会被人有寓意“凶多吉少”的含义。并且一个个橘黄的橘子挂满树枝,像一个个金黄的元宝,寓意着财富多多。
6、外出游玩
民间谚语讲“三六九,朝外走”。等到大年初六,好多工作单位基本都已经开始上班营业了,图个好日子和好寓意;有些不上班的,传统还会讲究去公园或者广场等人多的地方游玩,并且讲究把出行和回归的路线设置成一个圆,这样团圆美满的意思。同时也是寄托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希望生活和工作都幸福、美满和吉祥。
6、互送吉利和财富
大年初六“送穷日”,人们在“仍穷、送穷”的时候,还会到其他人家互相串门,互送吉利,祝福的话语,尤其是家里开商店做生意的,都尤其的讲究,意在图个吉利,希望来年生意红红火火,多多发财。而互送祝福,其实也是邻里之间互相交流,增进邻里之间感情的一种沟通方式。
大年初六,别忘吃2样美食
1、驴打滚
驴打滚儿又叫豆面糕,是老北京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驴打滚 *** 的时候需要裹上黄豆面,就像郊野的野驴撒欢打滚儿时杨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驴打滚儿。在民间很多地方讲究在初六的时候,吃驴打滚,寓意生机勃发,勤劳致富,财源滚滚。
【驴打滚】
1、准备少许糯米粉,玉米淀粉和糖粉混合均匀。加入少许牛奶,边倒边搅拌,不要太黏稠,粘稠度和奶茶状即可。
2、把混合的液体,用筛网过滤一遍,这样更细腻。裹上保鲜膜之后,扎几个小孔,放入蒸锅中,中火蒸20-30分钟左右。
3、时间到之后取出来,加入少许黄油拌匀;稍微凉凉一下,等不烫手了,把蒸好的面团揉成均匀光滑,并且要一边揉一边摔打。摔打面团看起来比较有弹性的时候,就可以。
4、把摔打好的面团两面沾上黄豆粉。先擀成大薄片,再铺上豆沙;卷起来;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即可。驴打滚就做好了。
2、油糕
有些地方,大年初六的传统习俗,还讲究吃油糕。油糕里面可以包入各种馅料。可以把各种美好的祝福统统包进去。有着步步高升,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增加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油糕】
1、准备500g面粉,用滚烫的开水和面;边倒边快速搅拌,搅拌至没有干面粉,比较软的絮状即可;
2、案板上刷油,把烫好的面分开成小块放在案板上晾凉。然后加入少许食用油和少许干面粉,手上抹油开始揉面,揉着表面光滑,放一旁醒面20分钟左右。
3、醒面期间,我们来拌一个馅料。碗里加黑芝麻,红糖,干面粉少许,白糖搅拌均匀。把醒好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大小一样的小剂子。
4、取一个小剂子压扁,里面包上拌好的糖馅,用手的虎口,揉搓成球状,再按成圆饼。热油锅,油温100度左右,下入饼坯,因为里面是空心的,所以很快就会飘起来,不停地翻动,炸至两面金黄即可捞出。
惊蛰吃啥?除了梨,还有这些可以选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又叫“启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大意是说,到这个节气,春日的惊雷响起,惊起了蛰伏的昆虫,故称惊蛰。
这一天,民间有“惊蛰吃梨”的说法,一些地区还有吃鸡蛋、炒黄豆、炒玉米、喝醪酒、烙煎饼、吃驴打滚等食俗。
吃梨
惊蛰吃梨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梨”同“离”,吃梨可以远离虫害,让庄稼在新的一年获得丰收;另一说法则着眼于养生保健,认为惊蛰时候天气回暖,气候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而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润肺止咳。
炒玉米、炒黄豆
一些地区在惊蛰这天有“炒玉米”的风俗,称之为“炒虫”,即玉米经过翻炒的过程便是虫子被消灭的过程。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意的是“炒黄豆”。据传陕西一些地区有惊蛰吃炒黄豆的习俗,黄豆在锅中被爆炒的噼啪声,正如害虫在接受煎熬的“蹦跳声”。
吃鸡蛋
惊蛰还有吃鸡蛋的食俗,相传这一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满口獠牙,十分可怕,只有用鸡蛋将其喂饱,它才不会伤人,因此便有了惊蛰吃鸡蛋的说法。
烙煎饼
有说法称,山东一些地方有惊蛰吃煎饼的风俗,以前烙煎饼需要生起火炉,有烟有火,意为让害虫在烟火的熏烤中消失殆尽。
吃驴打滚
惊蛰这天还有吃驴打滚的食俗,驴打滚取“滚”字之妙用,即翻滚、翻身之意。惊蛰在春季,一年之始,吃驴打滚寓意在新的一年可以“翻身”,心想事成。
惊蛰这天,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新京报记者 张明璇 摄影 张明璇 图片来源 新京报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
来源:新京报
【一城风物·春分】今天,沈阳人要吃驴打滚,赏春芽更高检第六检察厅检察官助理朱光美接受采访
“高利贷的社会危害性不言自明。它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金融安全,而且由于高利贷发放者在催债过程中会采取殴打、非法拘禁等手段逼迫还债,造成人心恐慌,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朱光美表示,民法典对高利贷说“不”,体现了国家打击高利贷的鲜明态度,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记者发现,虽然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但是却没有规定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对利率计算等留出了解释和调整的空间。
对此,朱光美解释说:“利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过程,要考虑市场价格、经济发展、社会改革等因素。利率不是恒定不变的,会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相应地,高利贷的认定利率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加之民法典具有概括性、原则性的特点,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则需要更有操作性的规则,因此民法典并没有规定高利贷的认定标准,这需要有关部门综合研究后确定。”
“高利贷的认定标准通常会通过司法解释来规定。”朱光美补充道,比如,2015年,《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
禁止高利放贷写入民法典,检察机关又该如何依法履职呢?朱光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检察机关对履职过程中发现的高利放贷行为,应当依法提出监督意见。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法院、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更大程度上凝聚合力,打击高利放贷行为,减少高利贷案件的发生。”(作者: 孙风娟 视频:程丁)
二月二,龙抬头,为什么是龙抬头?详解来源、风俗和饮食推荐今天,2月21日,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民间有好多习俗和讲究,最多的就是今儿得剪头理发,图个好兆头。
不过,众所周知,咱们是个美食的国度,大年小节,离不开美食,更是讲究应季适时,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儿有啥吃的推荐。
要弄明白传下来的有啥吃的之前,得清楚二月二龙抬头这风俗习惯的来历、民间风俗,才能更好的了解美食。
一、来历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靠近黄道面观测宇宙星象,将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一些区域,这被称为二十八星宿。而按照东、南、西、北方位化为四宫,分别叫做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每宫有七宿。
东方七宿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组合如同龙形,按五行五方配色来说,东方为木,属青色,故称为“青龙”或者“苍龙”。
仲春卯月时(农历二月进入仲春)当角宿一星和二星组成的龙角星会从东方地平线出现,故称“龙抬头”。
东方青龙 七宿图
二、风俗活动
二月二,春天开始了,人们认为龙也开始活跃了,而各种风俗讲究,都是为了能够使龙顺利抬头,以祈求青龙赐福,一年风调雨顺,相信“龙威大发”,一年五谷丰登,故这一天很多食物都以龙为名。
同样都过二月二,主管雨水的龙在缺水的北方地区,人们常常将饮食、舞龙等习俗和谚语同龙结合起来,希望多下雨;在南方地区更多对土地的崇拜,希望少洪水,也是春耕的开始,也叫“农事节。”
生活中,也有一些别样活动,图个吉利。
二月二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际,行理发之实,希望健康,好运。
在古代,小孩子今日上学入书房,叫做占鳌头,举行开笔礼,祝孩子们长大有文化。学生们会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之类话语。今天部分地区有给学生进行祝愿的类似活动。
在部分地区,人们用草木灰等在院内或者菜地画出来囤仓的样子,里面放粮食或者钱财,寓意就是求个钱满库粮满仓,诸事顺遂,应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谚语。
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春天逐渐展开,人们也会打扫房前屋后,驱虫害,以防鼠、蝎、蛇、蜈蚣等。
三、应时美食
1、龙耳、龙须
饺子:
“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被称为龙耳。也是因为饺子的不容易取得,缺油少肉的年代,这毕竟是个难得之物。
这时候讲究吃肉菜饺子,也是馅儿得有肉有菜,肉菜通有财,新年财源滚滚。
面条:
龙须面,细如发丝,宛如龙须,一大碗连汤带水的龙须面下肚,“顺顺溜溜,顺心顺意”马上有。
2、龙骨、金豆开花
麻花:
最早的时候,人们把面拉长过油炸后吃,是为了模仿毒蝎子的尾巴,行为上叫做“咬蝎尾”,后来呢演变成今天的麻花,和馓子一起,在有些地方被称作“啃龙骨”。
爆米花:
传说古代,有条龙在违背旨意给人间降雨后,被压在塔下,除非金豆开花后方可自由,人们为了救它,在第二年翻晒玉米种子时,觉得这就是金豆,炒一炒就开花了,就符合要求了。家家户户爆米花,在庭院设案焚香用此上供,解救那条龙,那天是二月二。
3、龙鳞
春饼:
立春时食之叫做“咬春”,二月二时叫做“龙鳞”。因为春饼圆也薄,形似鳞。而春饼吃的时候,讲究热乎,又能卷很多配菜,一家团座共享美食,欢乐也团圆。
4、龙胆
油炸糕,色泽金黄,有馅儿,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不同地区馅料不同。
5、龙眼
此处不是桂圆的别称,而是狮子头加以点缀或者创新,在享受美食之时,有一个好的寓意。
除了以上,在很多地方有不同美食讲究,如芥菜饭、吃煎饼、吃猪头、炒豆子,也有吃驴打滚、龙须酥、大黄梨等等。
地域之大,风俗与饮食自然多样,不同的地方在共同的日子,吃的什么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我们应季适时,大家用各自的美食延续着传统,也以身作则的践行着老祖宗留下的-敬天爱人。
也许这是我们文明延续不断的密码之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都是从每一个当下开始的。
二月二,龙抬头,祝你祝我祝我们大家,金兔吉祥,龙马精神!
大年初六,老传统“3吃1不吃”了解一下,寓意财源广进,顺风顺水!
从除夕到初五,是年味最浓的时刻、阖家团圆,欢乐温馨!明天就是大年初六了,虽然有些小伙伴要走出家门、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但是老辈人讲:“不到十五都是年”!大年的味道会持续到正月十五。
明天就是大年初六,是开市的好日子,“六”字、在我们口中是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六六大顺”、“六福顺安”、“六顺八发”,等等,都是以六为吉!
在正月初六这天,民俗中又是“马日”,“马到成功”、“一马平川”“龙马精神”,这些美好吉祥话也和这一天息息相关。因此,这一天在老传统中是“开市”的好日子,商铺门店,在这一天都会开业大吉,祈福财源广进,马到成功!
所以,初六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同时民间也把初六这天称之为“送穷日”。这一天里,可以把家里堆积的垃圾、破损的衣物等等都统统扔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迎福进财、万事顺利。
“民以食为天”任何特殊的日子,都有美味的食物跟上,大年初六吃什么呢?老辈人讲这“3吃1不吃”要了解一下,新的一年会财源广进,顺风顺水!
一、吃驴打滚
我们都知道驴打滚是什么,是由糯米粉或者黄米面 *** 的一种传统豆面糕点小吃,很有营养的温和的滋补品。驴打滚口感软糯甜润,口口留香。知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典故由来,就知道了吃驴打滚的寓意。
在初六这天吃驴打滚寓意着“扔穷鬼、抢财神”,踢走穷鬼,财源滚滚来、万事顺吉!
二、吃油糕
大年初六有些地方是要吃油糕的,可以用糯米粉、大黄米粉等做香酥软糯的油炸糕,可以用面粉做筋道甜润的糖糕,都寓意着步步高升、财源广进、生活甜蜜的意思,祝愿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三、吃鸡
初六这天,很多游子要离家了,开始新征程,生活和工作将回归常态。再做上一桌好菜送行是必须的,其中鸡就不可少。
鸡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的寓意,初六这天吃鸡,象征新的一年万事大吉,飞黄腾达,祝福出门的亲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能锐意进取,万事大吉!
除了以上三种食物,有些地区还有吃面、吃鱼、吃饺子等等的说法,都是很大众、很美味的,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做上一种,为新年讨个吉利!
那么大年初六不能吃什么呢?这个也需要了解一下,要记住!
这个“1不吃”就是不要吃马肉!
正月初六,在民俗传说中是:“马日”!传说女娲娘娘在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初六这天造的是马。马日,有马到成功之意,马日不杀马,当然更不能吃马肉,寓意着在这一年里六畜兴旺,事事顺吉,繁荣昌盛。
好了,这就是民俗中大年初六在吃食上的一些小讲究,没有什么依据,就是给年味添点色彩,为吉祥做个引子!
最后祝大家生活幸福、事事顺利,送穷纳财,兔年行大运,扬眉“兔”气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