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鳞鱼的做法,鳗鳞鱼的做法有哪几种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5 0
桂东出海记丨归港!直奔老渔场,一船捞回七八十斤肥美虾虎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规定,从9月1日中午12时开始,黄渤海地区的渔船就全部可以出海捕鱼了。中午12时刚过,数千艘渔船就陆续驶离码头,出海作业。据介绍,当天回码头的一般都是近海的小渔船,铁质打渔船出远海要三四天后才能回来。开海之一天,到底什么海鲜最多?在海上,渔民们是如何作业的?9月1日,记者就跟随停靠在崂山港东渔码头的拖网船,一起出海探访之一网海鲜是如何上岸的。为了赶在天黑前回港,渔民们也是争分夺秒,没来得及吃饭休息就快速撒网。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不少船长首次出海就收获不少,一船能捞回七八十斤虾虎。同时,记者调查了解到,不论是港东渔码头还是南姜码头,由于出海首日回来的渔船较少,刚上岸就被抢购一空,不少渔船当天捞回价值上万的海鲜。

收获满筐虾虎,渔民的兴奋溢于言表

时间一到全速起航,直奔老渔场

“歇了四个月,大家早已经摩拳擦掌,”9月1日早晨5时许,停靠在崂山港东渔码头的船老大刘卫兵已经收拾好了渔船。由于码头属于“旱码头”,只有涨潮的时候才能靠在岸边。一旦退潮以后,渔船就停在海底无法出行了。因此,他们需要赶在退潮以前,先将渔船开到码头外侧的锚地里。等待中午12点开海的时间一到,他们才能出海捕捞。

渔船停好以后,相互之间用缆绳绑在一起。“对于我们这个码头的渔民而言,开海之一天是既兴奋又难熬,”刘卫兵说,他们老早就不能停在岸边,但是在船上又不能回去。大家就在一起预测今年的收成如何,同时再次检修一下渔船的设备。但是,渔民们都比较兴奋,也没有心情吃早饭。

看着手机上时间的变动,12点一到,渔民们都快速启动渔船。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所有渔船都快速往外边开去。记者看到,有一些规模小的渔船,在码头外面一两海里的地方就停了下来,然后放下拖网就开始作业。

刘卫兵介绍说,他们这些船马力小跑得慢。如果去远海的话,回来就会时间很晚了。这些小型的渔船,有不少都是一个人作业。他们选择在就近的海域下网,然后潮水上涨的时候,他们之一时间就能回去。这个时候,码头上堆满了买海鲜的人,他们不仅能卖个好价钱,也能快速卖完回家休息。

他们的船稍微大一些,长度12米左右。在近海的拖网船里,算是比较大的。所以,他们一般会选择稍微远一点地方,这样收获也会更好一点。刘卫东说,在这一片的渔民其实早都了解哪个地方,什么季节有哪类海鲜。刚开海,他们还是尽量去有螃蟹、虾虎这些经济价值稍微高一点的地方。

在他们这一片海域,马儿岛的南边,水深也就是在14米左右,这个季节虾虎比较多。对于整个青岛的渔民而言,都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渔场。马儿岛距离港东渔码头大概8海里,算是比较近的地方。现在其他地方的渔船还来不及赶过来,因此,他们都会选择开海的前几天到这里来捕捞。

来不及吃饭休息

首船收获虾虎七八十斤

虽然半个月以前就做好了准备,但海上依然难免遇到突 *** 况。今年52岁的刘安强也是一名老船长,在海上已经忙碌了30多年。去年,他刚买了一条新船,花了20多万元。整个船体长13米,算是码头上一条中型的船只。刚刚出海没多久,发动机的冷却出现故障,不得已找刘卫兵帮忙。经过一番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他只好放弃之一天的出海,等待涨潮以后返回码头维修。

经过这个小插曲以后,刘卫兵的渔船开始加足马力,不断地超越前方的渔船。下午1时20分许,终于到达了马儿岛附近。

为了赶时间,两个人没有来得及吃午饭,就开始准备下网。他们使用的是拖网船,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体的后方,用绳索连着一张大网在海底拖行。对于拖网作业船而言,他们更喜欢小潮期。小潮期水流比较缓慢,海底的生物活动范围没有那么大,行走的拖网船捕捞量就比较大。当然,大潮期对于海边的“坛子网”渔船就是一个利好,潮水会将海鲜冲到渔网里。因此,碰到大潮期,市民可以早晨七八点钟到码头上购买坛子网捕捞的海鲜。到了小潮期,可以下午两三点钟去购买拖网船的海鲜,数量以及种类都会更丰富一点。

准备起网

船长刘卫兵说,今年的9月1日是阴历7月17,还属于大潮期间。所以,他估计当天的收获可能不会太多。即便如此,之一网能收获多少,他还是有点期待。在马儿岛南侧,渔船顺着潮流的方向,在海底拖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决定起网。

现在的渔船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置为自动驾驶模式以后,船长和另外一名师傅刘海刚一起利用绞盘,将渔网拖了上来。不过,之一网的收获有点惨淡,只有六七十斤。里面大部分是鲜活的虾虎,还有不少螃蟹以及对虾。虾虎以及螃蟹,他们都是放在船舱里养着,这样才能卖上一个好价。很快收拾完以后,他们又快速放下第二网。第二网的收获明显要好很多,一网差不多有200斤左右。他们将虾虎、螃蟹等分拣好了以后,小鱼小虾又重新扔回了海里。

将渔获拉上船

“今天的收获还可以,虾虎差不多七八十斤,螃蟹有七八斤还有不少对虾。”刘卫东说,这个收获算不少了。

老客户提前预订

未上岸就被抢空

对于拖网船而言,最辛苦的不是下网,而是分拣。船上的师傅刘海刚说,对于拖网船而言,最怕的是遇到海蜇,尤其是经济价值不高的沙蜇。这些海蜇动辄一两百斤,不仅搬运非常困难,而且分拣起来很麻烦。开海首日的情况比较好,基本没有遇到海蜇。

捆绑螃蟹

但是,海鲜的分拣也非常麻烦。下午5时许,船长刘卫东负责开船返回码头。刘海刚一个人埋头在船舱里分拣,一直忙活了快一个小时,临近码头的时候才忙完。

“我们这里的海鲜不愁卖,”刘卫东说,刚撒下之一网的时候,就有老客户打来 *** ,询问今年上岸的海鲜有什么种类,大概的数量有多少。船刚刚靠近码头,就有不少人已经等在那里。

捆绑螃蟹

还没停靠完,早已经被不少客户预订了不少。等到下船的时候,海鲜已经基本卖完了,只剩下一些小杂鱼。

“我们出海基本上不会亏本,但是也挣不到大钱”,刘船长说,像他这样的渔船,一天就得100升柴油,再加上雇人工每天350元,一天的固定支出就得1200元。这还不算他跟对象的人工费。当天的渔获虽然不算多,也能卖个四五千元。

分拣渔获

刘船长说,虽然开海时间很长,但真正能作业的时间并不多。他们这样的拖网船遇到六级或者以上的大风,就需要返回码头。9月份受台风的影响,到了年底又太冷,满打满算,能出去60天就算不错了。因此,一旦遇到好天气,他们基本上凌晨两三点钟就出发,有时候也会在海上过夜,去更远的地方捕捞。

不少渔船收获颇丰

当天卖出上万元

记者在港东渔码头看到,几乎所有回来的渔船都以虾虎为主,螃蟹的量比较少一些。而在南姜码头,今天的渔获量就比较丰富。

青岛市海岸警察支队沙子口派出所南姜海防工作站民警段国松介绍说,为了做好开海之一天的工作,他从8月31日晚上就一直在码头上巡查,提醒渔民出海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9月1日中午12点,码头上近百艘渔船陆续驶出港口。当天下午,差不多回来了20艘渔船。剩下的拖网船,基本上都会在2号下午返回。

南姜码头上,民警护航渔船出海

因此,9月1日的捕捞量相对较少。作为开海首日,码头上围满了来买海鲜的市民。人多鱼少,价格也相对较高。段国松介绍说,今年主要是刀鱼、墨鱼、黄花鱼以及鳗鳞鱼比较多,螃蟹比较少,也可能跟回来的渔船少有关系。渔船的捕捞量不一样,平均一船两三百斤左右。虽然量不大,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当天的收入都不错,差不多都能卖出1万元左右。

南姜码头上,民警护航渔民出海

从2号下午开始,近海的拖网船大量返回,海鲜价格会相对便宜一点。同时,再过三四天,出远海的大船陆续返回以后,码头上的海产品也会丰富起来。最近几天购买的市民比较多,想尝鲜的市民可以选择错峰购买,再过几天马上就有大量海鲜上市了,价格也会相对优惠一点。

调查:

10年近海渔船减半,“50后”成主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海拖网渔船的掌舵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船长,干上二三十年的都算年轻人。

青岛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沙子口派出所南姜海防工作站民警段国松说,南姜码头的渔民以四川人居多。此前,有不少渔船都是父子档,爷俩同在一条船上。但是这两年,出海的人越来越少,不少父子档都拆开了甚至转行从事其他行业。

在港东渔码头,渔船都是本地村民在干活。近海的拖网渔船,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态。“跟十年前相比,渔船数量减少了一半”,在港东渔码头干了30多年的刘方强说,十多年前,码头上的大小渔船加起来有一百五六十艘,现在剩下了一半左右。

一方面的原因是出海太辛苦,跟其他工作想比收入不算太高。现在的年轻人跟他们不一样,就业的选择机会更多。他们当时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然后就慢慢接过长辈的衣钵。

另外一个方面,是上年纪的人被加速淘汰。随着捕捞的发展,渔船越来越大,很多都是超过30米的铁壳船。他们的渔网,有时候长达五六海里,一次出海就是两三天。每年到了季节,哪个地方有鱼,他们这些渔民们基本上都清楚。这些大型的捕捞船一次撒网,他们这些小船的作业空间就很小了。

“投资一条渔船价格很贵,大的船最少200万起步,”刘方强说,他们这些渔民基本上都是年纪大了,一方面没有这么多的精力来出海,另外也没有这么多钱来投入。所以,近海渔船的捕捞量越来越少。

体力是一方面因素。出海是个体力活,进出都得根据潮水来,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吃力。另外一方面,近海捕鱼船都是夫妻档。丈夫在渔船上打鱼,妻子负责在码头上卖货。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陆续都开始在家带孩子。一个人干不了,最后只能将船处理掉。刘船长说,现在也有不少渔民开始转行,将渔船转租给其他人。自己则在码头附近开餐馆,做起了渔家乐,但是船老大后继无人的窘境一时之间也难以得到改变。

冬日晒鱼正当时,主播带货拓销路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陆金星

立冬过后,气温下降,冬日慵懒的阳光照射下,正是即墨垛石村村民晒鱼的好时节,可与以往不同,当下垛石村晒鱼的规模却不及往年,主要受各种原材料鱼类价格上涨影响,一些晒鱼户还在观望中,与观望相比,晒鱼大户孙成杰却已经开始忙碌起来。11月16日上午,孙成杰一早进了300多斤的本地鲅鱼,开始切割、冲洗、腌制、晾晒。

冬日的阳光下,晒鱼正当时

翻晒鲅鱼

晾晒本地鳗鳞鱼

“今年各类鲜鱼价格有上涨,尤其是晒鱼的主要品种三斤左右的鲅鱼,一斤的价格就上涨了三四元,大家希望价格能够回落,所以现在天气虽然好,但村里晒鱼的还不是很多。”孙成杰介绍,疫情对销售的影响不是太大,他的鱼干质量好,销路广,如今除了批发市场、企业大客户、零售、传统电商外,孙成杰还开始对接直播电商销售,去年一年两个主播的直播销售额达到了近百万元。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慕名而来的人们上门选购鱼干礼盒,一买就是上千元。孙成杰介绍,他的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以鲅鱼、鮟鱇鱼、鳗鳞、鼓眼鱼、青板鱼、老板鱼为主,一年下来具体的产量根本记不清,最少也有几十万斤之多,他的鱼干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当作礼品被带到了国外。

翻个的鲅鱼色泽鲜亮

鲅鱼干马上就晒好了

每年的这个季节,孙成杰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孙成杰的爱人在房顶忙碌

垛石村三面环山,常年光照充足,虽然不靠海不靠码头,但是靠贩卖鱼干为生的祖辈们自己加工鱼干,留下了这门传统的手艺。如今垛石村晒鱼延用传统手法,先将洗净的鱼从背面切割开,然后清理掉内脏和血,在冲洗后撒上适量的盐腌渍,然后就可以放在房顶等向阳的地方晾晒了,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完成。今年52岁的孙成杰有着近30年的晒鱼经验,一把刀在他的手中熟练精准飞舞,切割一条鱼只用十几秒的时间。腌渍好的鱼运送到屋顶,有序摆放在斜上太阳的网格上进行晾晒。孙成杰家的房顶已摆放了成排的鱼干,有鲅鱼、鳗鳞、鲳鱼,密密麻麻的鱼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时间为它们除去了多余的水分,留下的只有营养和美味。

孙成杰将鱼切割

孙成杰割鱼的房间干净整洁

孙成杰晒鱼近30年,刀法娴熟

一个切割一个清洗腌制,夫妻二人分工配合

清洗过后的鱼片撒盐

今天到了三百多斤鲅鱼,个头三斤左右

新鲜的鲅鱼等待切割晾晒

每到冬季,孙成杰家的房顶上晒满了鱼

成排的鲅鱼干,场面壮观

孙成杰的爱人正在翻晒鲅鱼

一些顾客慕名而来,一买就是上千元的货

房顶晒鱼,成了垛石村的一大特色

“大的吃香,小的吃鲜”,可遇不可求的四小海鲜,青岛必吃的美味

离家久了,每次回青岛的路上,脑海中总是闪过一道道美味海鲜,口水禁不住在嘴里打转。胶州湾这一滩海水,孕育了出本地特色的海鲜,当地人只要一尝就能吃出是不是青岛本地产的海鲜。

不管是青岛人还是外来移民,“喝啤酒,吃海鲜”已经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笔者来说更是浸入骨髓。喝当然是青岛啤酒,海鲜吃什么,怎么吃,那就有讲究了。海边渔民有“大的吃香,小的吃鲜”的说法,指的是鱼越大肉越香,鱼小味则鲜美。

本地大刀鱼咬上一口,鱼肉的香味从口里冲到头顶,吃一口鱼肉再配一口水或蔡,否则连着吃上三口,会腻的你吃不出其它菜的香味;大牙片鱼(青岛本地叫法,学名比目鱼),吃上一口,那种满足感好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老板鱼配上韭菜,肉质鲜嫩入口即化;鳗鳞鱼剁成几段儿,红烧时切上几片肥肉,包你吃的连汤都不剩;新鲜的大鲅鱼肉紧味香,更好一顿吃完,吃第二顿的时候,会吃到鲅鱼特有的肉酸味儿;加吉鱼和鲳鱼是过年家家必吃的,红烧清蒸都美味……

吃小鱼时,可以用剪刀剪掉鱼头,稍微一处理,不要洗掉鱼身上的粘液下锅,味道鲜的好像达到了 *** 。小鱼最过瘾的吃法,坐船出海的时候,打上一桶海水,把鱼直接放海水里面炖,味道鲜的无法形容。

除了鱼,贝类更是必须吃的。在青岛下馆子可以没有鱼,但是不能没有蛤蜊。有的地方叫花甲,来了青岛要叫嘎啦,原汁、辣炒都可。如果是自己做着吃一定要原汁原味,直接下锅,不用放水,不要放盐,嘎啦熟了会张开口,里面的原汁绝对鲜美。

笔者在一些小视频上看到有一些美食爱好者,把嘎啦先做熟了,再用水冲洗,然后再辣炒,真是暴殄天物啊,鲜味全美了,真不知道这是哪门子做法。其它贝类海鲜还有鲍鱼、海螺、香螺、蛏子等,原汁更好,在青岛原汁做法一般指白灼,本地叫zha(笔者也不知道该写哪个字,以下就以“扎”表示吧),去了海鲜市场或者海鲜酒楼只要说扎个海蛎子吃、扎个虾吃、扎个嘎啦吃,对方肯定把你当行家。扎海螺或者香螺的时候记住一点,开锅30秒,马上关火出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效果。

笔者上边提到的海鲜品种,在海鲜档都可以买到,去差不多的饭店也可以吃到。但是有四种海鲜估计很多青岛人都没吃过,但是绝对可以成为网红。之前即使电视台做节目,也没有一次将四种海鲜全找齐。这四小海鲜,笔者必须定期要吃一次,否则浑身不自在。笔者每次去海鲜市场或者酒店必先找这几样,如果有的话必须来一份。这四种海鲜个头很小,更大的几厘米长,最小的几毫米,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分别叫末货、泥蚂、海沙子、蚝艮。末货是一种很小的虾,为什么称之为“末货”?当地渔民从海里打上鱼来,什么海货都有,从个头大的到小的一样一样往外捡,最后留下的就叫末货,这种小虾永远长不大,不认识的还以为是虾酱,味道极鲜。做的时候直接放锅里扎,不防水原汁原味,很容易熟,蘸葱吃一绝。还有就是类似虾酱的做法,打上鸡蛋上过蒸也不错。

泥蚂,外地成为泥螺,青岛当地叫泥板(发音密伴),味道也很鲜美,有酱爆或者用葱、花椒炒两种做法,饭店多用酱爆,当地渔民多喜用葱、花椒爆锅炒。吃的时候一口一个,用嘴一吸,汁肉全出来了,回味无穷。

海沙子,学名兰蛤,个头很小的蛤蜊,只有2,3毫米大小。笔者认为这是做疙瘩汤的极品,海沙子炒鸡蛋也很好吃,有机会一定要尝尝海沙子疙瘩汤,喝一次就会爱上它。

蚝艮是一种小鱼,几厘米长,只有青岛城阳上马、红岛河套等地才有,现在已经越来越难见到了。蚝艮伴着韭菜吃,味道真是一绝,半点鱼腥味都没有,笔者小时候还经常能吃到 ,现在已经好几年没见到了。但味道的鲜美还一直没没有忘记。

由于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这四小海鲜已经越来越难见到了,即使青岛本地人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只有在逛海鲜市场的时候碰到有卖的,才能幸运的吃到,如果你是想专门去买着吃,估计你会失望,吃这玩意就是碰运气。不过青岛的一些专门做海鲜的饭店里还是能吃到一两样,徐家麦岛村里当地人开的几家饭店里面有时候能吃到海沙子,金帝山庄附近有家饭店还能吃到末货和泥板,城阳当地的酒店一般能吃到末货、海沙子和泥板,但都不是天天有,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青岛渔家这道特有美食,你尝过吗?鲅鱼、带鱼、鲈鱼……都可以这么做

凉风起天末,

晒鱼热起来。

新鲜海鲜讲究一个“鲜”字,

晒干的海鲜则讲究一个“香”字。


一般都说鱼鲜肉香,

但要说鱼香的时候,

这鱼一定是晒后的结果。

甜晒鱼本是青岛渔家特有的美食,

如今又成了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时下秋高气爽,

阳光强烈温度又低,

苍蝇等害虫也基本绝迹,

此时特别适合做甜晒鱼。

市民家里、农贸市场、海岛渔村里,

都能看到满眼晾晒海鱼的场景。

晒甜晒鱼可持续到次年四月份。



甜晒鱼也被称为天晒鱼


甜晒鱼是青岛渔民对不加盐,也不加糖等调味料而纯天然风干鱼的统称。这样风干的鱼表面干、鱼肉嫩,吃起来口感劲道、味道鲜嫩、别有风味。即墨田横镇山东头村渔民王金光告诉记者,甜晒鱼的来历是渔民出海打渔时,有时候打的鱼数量少,或只有单一品种,渔民就在海上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干净的鱼在海水里洗一下,挂在船头上晾到表面干燥时再用海水洗一下,再接着晒。到岸后这些鱼就成了别有风味的鱼产品。后来海边的人们逐渐认可,于是每到凉爽季,海边渔民都会加工一些甜晒鱼来销售。


记者在崂山王哥庄街道和即墨田横镇渔村采访时,看到我们经常见到的甜晒鱼被标注为天晒鱼,比如即墨鳌山卫街道的酒店,好多就把甜晒鱼标注为天晒鱼。“甜晒鱼就是天晒鱼。”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烹饪学院原院长王振才告诉记者。人们认为,晾晒这种鱼,是要靠天吃饭的,靠自然的海风风干上味,所以也叫天晒鱼。


王振才出生在崂山沙子口栲栳岛,父亲就是渔民。他介绍说,早些年渔民在海中捕鱼没有冷藏设备,如果不能及时返回鱼类就会腐烂,这时就要把鱼脱水保存。脱水的 *** 大体有两种,鱼多时直接加盐腌制做成咸鱼。有时候鱼少,回港成本太高,为了防止鱼变质,便将鱼直接切开直接挂在船头快速风干,这就是天晒鱼。

风吹日晒造就上等天晒鱼


王金光告诉记者,他们家所在的山东头村地理位置好,三面靠海一面靠山,秋天时风特别大,非常适合加工甜晒鱼。由于苍蝇无法在6级以上的风力下飞行,苍蝇在山东头村落不住脚,他们晒鱼的时候无需网罩防蝇,经过风吹日晒,很容易晒干。



再一个,码头边的空闲场地和渔民的屋顶面积空旷,都特别适合晒鱼。晒鱼时间长短可以根据想要的口感来定,晒的时间越长鱼肉越干越硬,吃起来感觉更加有嚼头,这也是干鱼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喜欢半干的就适当减少晾晒时间,可以在时间上自由把控。有嚼头的甜晒鱼主要是老板鱼,甜晒的老板鱼加上蒜泥拌白菜丝历来是岛城餐馆一道下酒菜。

晒鱼时加盐就成了一卤鲜


王振才告诉记者,一卤鲜是青岛和胶东地区一种特殊的腌制海鱼 *** ,也是沿海地区渔民世代的一种古老的传统食品。早些年打鱼的船上没有冷冻设备,也没有冰块,出海打鱼的渔民怕打上的鱼坏掉就将鱼用盐腌上,到岸后鱼才能保证不变质。后来发现这种鱼做熟后,发现肉质洁白细腻且鲜美可口别有风味。于是,一卤鲜鱼便成为胶东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卤鲜 *** 的鱼与咸鱼和天晒鱼更大的区别就是:

一卤鲜鱼腌制时间短,比咸鱼的味道淡。

天晒鱼不加盐,只是通过风和阳光自然作用,保持鱼的新鲜和美味。

在甜晒鱼的保存上,更好用包装袋封口冷冻起来,能放好几个月,如果很快就吃,放在冰箱里冷藏即可。

一卤鲜则需要 *** 后短时间吃掉。


*** 天晒鱼其实简单得很


王金光介绍, *** 天晒鱼只需三步。由于鲅鱼肉质比较厚,做天晒鱼比其他鱼类麻烦一些。我们就以鲅鱼为例来介绍 *** 的要点。


之一步

清洗。新鲜的鲅鱼用海水把外表清洗干净,用刀沿着背鳍切开,一直切到腹部。将内脏除去,把腹内黑衣黏膜刮去。

第二步

浸泡。处理好之后,再次用海水洗净,之后放入干净的海水中进行浸泡30分钟。

第三步

晾晒。浸泡好之后就到了晾晒的阶段。选择晴天有风的日子,用绳子拴住鲅鱼的尾部,倒立挂在晾晒的地点,2-3个晴天即可。


甜晒鱼常见吃法

甜晒鱼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一般甜晒鱼蒸炒煎炸烤均可,像鲅鱼块头大,一般都是改刀后清蒸和油炸。鼓眼鱼和面包鱼肉质较厚,适合烤着吃。舌头鱼和鳗鳞鱼肉比较薄,适合蒸着吃。还有甜晒的墨鱼和鱿鱼,鱿鱼肉质较硬,适合炖着吃。

鲅鱼饼子 把甜晒鲅鱼冲洗干净,控干水分切成条,玉米饼子切成条,之后将油烧热,把鲅鱼条和玉米饼条放入锅内炸制成金黄色捞出,控干油。之后,再将锅内加油用葱姜片爆香加入鲅鱼条和玉米条,烹入生抽炒匀出锅即可。

烤面包鱼 将面包鱼放在炭火上,抹上葱油,两面烤烤至九成熟,撒上辣椒面、孜然面,刷油再烤一遍即可。

甜晒墨鱼炖萝卜 把甜晒墨鱼洗净之后切成麻将块,然后与萝卜、土豆或白菜一起放入锅内炖,炖熟即可。

清蒸天晒鳗鳞鱼 甜晒海鳗鱼冲洗干净,改刀,每段三厘米左右。盘子里放鳗鳞鱼、葱姜丝和豉油。隔水蒸30分钟即可。 


原来,

所有的鱼都可以拿来做甜晒鱼。

你最喜欢那一口呢?


本文来源:青岛晚报官微

高清:一大拨野生海鲜诱人来袭 开海季你更爱吃啥

青岛新闻网9月3日讯(记者 庞为)开海的季节总是让人幸福满满,各大渔港接力丰收,时令海鲜诱人来袭,种类多得看花眼。对虾、鳗鳞、梭子蟹、笔管、红头、虾虎、鲳鱼、黑头、舌头鱼、刀鱼、黄花、古眼、海蜇……你更爱吃啥呢?(摄影 苗子 迟存霞 刘明元 姜庆伟)

海捕对虾。

鲳鱼。

刀鱼。

黑头。

鲅鱼。

海蜇。

舌头鱼。

丰收的小船靠岸来。

大对虾真诱人。

红头鱼。

赤贝。

各种鲜美的杂鱼。

偏口和黄花。

笔管。

本地梭子蟹。

虾虎。

鳗鳞鱼。

清明假期来青岛,别光惦记大虾尝尝这3样海货,刚捞上岸价格不贵


“舂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进入春分时节,室外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绿树成荫一片生机勃勃。行走在青岛的五四广场、栈桥附近,旅游景点里的客流量明显多了起来。

濒临黄海青岛,这里四季分明,沿海除了很多旅游景点,海资源也十分丰富!来这里度假旅游,桌子上十个菜,海鲜不会少于六个半,剩下的是肉菜,就是凉拌凑数的!

“青岛”全国闻名,啤酒、海鲜、沙滩,一样不缺的是人们心中的完美度假胜地。不少人来到这里,喝啤酒必须是:“青岛原浆”;吃海鲜必须是:大虾、海参。其实不然,老青岛人吃海鲜讲究根据节气走,价格便宜肉肥汤鲜,他们心中可是门清。

现在小编提前带您打探市场,这个时节吃下面这4样海货,肉肥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关键价格不贵。马上清明假期,带上女朋友来青岛,不妨尝尝,保准让你吃得过目难忘

画面中年干这是“摆甲和小鳗鱼”,看着跟“蛇、黄鳝”一样的体型。海鳗,青岛通常称之为“鲫沟”这鱼刺多,钓鱼钓到这个嫌弃小的就是扔回海里,只有“鳗鳞”,才是青岛人眼中的正宗鳗鱼。一般青岛所说的鳗鳞叫星鳗,嘴没那么尖,身体两侧有一排白色的星点。秋天在海边港口,鳗鳞鱼晒干的80一斤,一般人可舍不得买!

《闽中纪略》:“海鳗,鲜者味淡;干者蒸食,香美异常”。记得之一次去竹岔岛,秋收时节当地进入大排场的鳗鱼干晾晒季,远望颇为壮观。不过现在已经拆迁了!

鳗麟价格很贵,但不宜区分,一般售价30多一斤,但它跟市面上的鲫沟很像,一般十多块就能买到,不少不懂行市的人觉着捡便宜,一口气买了好几斤,后来才知道买的是鲫沟。鳗麟身体上有一条花纹,鲫沟没有,两种鱼嘴巴也有差别,大家购买记得仔细辨别。

看到画面中“毛嘎啦”学名叫毛蚶。就忍不住想吐槽下自己,在2010年的时候,我从安徽来青岛找工作。亲戚家给吃做了一碗蛤蜊打卤面。也许是之一次品尝海货,味道那叫一个鲜啊!后在工作租了房,感觉那味道很好吃,就自己去夜市买了些蛤蜊,在家蒸熟,准备做打卤面。但是分不清嘎啦是啥样,就买成了毛嘎啦,稍加清洗,就下锅煮面了,可以想象当时锅里那一副惨不忍睹样,只尝了一口就全倒掉了。后来才知道,当地人喜欢用毛嘎啦煮熟扒肉吃,菠菜焯水,放蒜泥、姜末、味极鲜、醋、糖、芝麻,凉拌,是非常不错的下酒小菜。记住煮大开口肉己老,开一小缝用刀别开,醮小米辣蒜蓉汁吃。

比管豆腐,味道鲜美,但记住不要买泡水的。以前都是几块钱一斤,但现在海里资源稀少,价格涨到20多,炖豆腐买一斤即可,不说吃多少肉,关键是提炼出里面的“鲜”。要看它眼睛亮堂的肯定比发乌的新鲜,泡水的颜色发白。记住了炖豆腐时,先炒豆腐入味,然后再放笔管,一起放容易火大,笔管就炖老了!这东西容易熟,涮火锅烫下即可。

当然,这个季节来青岛旅游,小海鲜种类繁多,比以上三样好吃的海货还有很多,主要是看自已口味,有人喜欢原汁原味鲜,也有人喜欢爆炒辣炒爽口,想吃实惠海鲜,一定要自己去市场买,如果没有锅碗瓢盆,可以找地方加工,青岛市区、码头遍地都有代加工啤酒屋。

鲜!鲜!鲜!码头上支起烧烤摊,青岛这个渔村火出圈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刚上岸的海蛎子、鳗鳞鱼、八带,下一秒在炭火上接受炙热“烤”验,滋滋作响间成为美味难挡的海鲜烧烤大餐。活蹦乱跳的海虾、鮹、比管,“跳”进热汤,出锅化作一碗浓郁鲜香的海鲜烩饼。渔船满载靠岸,半个小时开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东山张的海边,完成了从捕捞到海鲜烧烤大餐的“最快转换”。4月28日之一次试水以后,在之一批“食客”的打卡转发下,迅速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成功火出圈。

海鲜烩饼

从海里到烤炉,码头上烟火气十足

“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海鲜,”4月28日,250余名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初中部的学生们来到了东山张村码头。品尝着不一样的烧烤,成为了这个码头“滨海海鲜烧烤季”的之一批“食客”。

早上八点左右,渔民们早已经驾驶小船出海,从海里捕捞回来最新鲜的海蛎子。这些都是当地村民养殖的海蛎子,距离码头只有五六分钟的航程。除此之外,渔民还驾驶小船到海里捕捞了一些八带、海虾等小海鲜,之一时间返回码头。

新上岸的八带

上岸以后,早已等候多时的食客们,亲手从渔船上接下渔获,在岸边分拣、冲洗,随后自己架上烤炉,动手翻烤。从码头直达餐桌的海鲜,让他们感受到了最原始、最新鲜的美味。同时,整个沉浸式体验的烧烤,也让客人们有了更多的满足感。

整个一上午,村民们准备了300多斤海蛎子、六千多个烤串以及海鲜烩饼等等,很快就被吃光。

现场烤串

烧烤+海鲜,小渔村图破圈

“我们也是受到了淄博烧烤的启发,打造出咱们自己的特色,”东山张村的党支部书记张胜杰说,在东山张,养海蛎子已经有几十年的传统了,这里的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海水温度适合海蛎子生长。每年七月将皮绳子下到养殖海域,引来野生蛎子苗,还从日照等地购进附着海蛎子苗的扇贝壳,拴在粗绳上,送到深海育肥。“所以我们村养殖的海蛎子从生长环境、饵料结构跟野生海蛎子几乎没有区别,格外肉肥味美。”本地养殖户自信提起东山张海蛎子都是自信满满。

但是,养殖位于产业链的下游,整体的附加值并不高。而在东山张村,海边秀美的风光以及天然的海鲜资源,让他们决定试水一下海鲜烧烤。

张胜杰说,他将这个想法跟村里的一些居民商量以后,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渔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养海蛎子的不一定比卖海蛎子多挣钱。要是能发展第三产业,村民们的收入肯定会更好。

他们借鉴了淄博烧烤的优点,也采用大炉烘烤,小炉保温的做法。同时,他们也从网上购买了一些蘸料等等,学习别人的精华。同时,他们重点打造自己的烧烤特色。

张胜杰说,首先更大的优势就是烧烤摊在码头上,不仅风景优美,还有最新鲜的海货。烤海蛎子也是村里反复试验,重点推出的新品种。目前,街道正积极申报“东山张海蛎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他的像烤八带、大虾以及泊里的海鲜烩饼等等,他们都吸纳进来,形成自己的特色。

从之一天的试吃来看,反响非常好,这也给了他们继续做好的信心。张胜杰说,目前他们暂时打算从5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份。下一步,他们还将规划出专门的烧烤区域,与有经验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烧烤摊位优先由村民租用,这样不仅带动了就业,也能给村集体增收。

打造海边网红渔村,带动村民致富

东山张村,祖辈们多以海蛎为生,仅海蛎年产值500万以上。除此之外,村级组织组织渔民开展海蛎、扇贝、八带鱼、海参、鲍鱼等多品种海鲜养殖,提高产量和品质、引进更多新品种,建立以海蛎为特色的海鲜全链条养殖。

烧烤海蛎子

此前,为了进一步深挖海蛎子等海产品的附加值,村里就组织村民一起学习直播带货。一方面让自己的海产品有更好的销路,省去了中间商,有了更好的收益。同时,直播本身也是一个产业,背靠周边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可以让村民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增加收入。

“不论是直播还是烧烤,都是充分发掘我们当地的资源,”张胜杰说,通过这次举办滨海海鲜烧烤季,让海产品借船出海,从新鲜的海产品一靠岸即走上餐桌,以文旅赋能,集聚人气,打造品牌,小海蛎撬动大产业。同时,当地的沙滩上还有很多的蛤蜊,也具备发展赶海的潜质。他希望能打造一个海边的网红渔村,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带动村民以及村集体有更好的收益。

海捕大虾

烧烤海蛎子

美食推荐:酱焖黄豆猪手、红油鳗鳞鱼、金丝麦片火局蜂蛹 *** ***

酱焖黄豆猪手

材料:

猪手1只(约1000g),黄豆100g,干红辣椒10个,小红米辣椒5个,八角6颗,桂皮10g,香葱1把,姜1块,蒜5瓣,老抽1汤匙,酱油2汤匙,料酒2汤匙,盐适量,植物油适量。

做法:

1、猪手洗干净,可以叫卖猪手的人代劳剁猪手,在家里剁确实很费劲。

2、将香葱打成结,姜蒜切成片备用。

3、猪手下冷水锅里,放两颗八角,2汤匙料酒一起煮,煮沸腾后再煮5-6分钟,撇去血污,捞起备用。

4、炒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猪手煸炒至猪皮表面略焦黄。

5、下葱结,姜蒜煸炒出香味,下老抽翻炒至上色均匀,下辣椒,八角,桂皮,黄豆一起翻炒,下酱油翻炒,倒入清水,盖住猪手为宜,煮至沸腾。

6、将炒锅里的猪手及配料一起倒入电高压锅里,焖30分钟。

7、焖好的猪手再倒入炒锅,盖锅盖中火焖

8、开盖调入适量盐,中火收干汤汁,出锅。

注:

1、猪手和冷水一起下锅,可以让猪手不会突然遇热回缩,更易焖熟。

2、猪手也可以炒冰糖上色,就免去了老抽。我是想节省时间,所以就省去炒糖色,直接上老抽。老抽不宜放太多,多了,会发黑,让菜的卖相不好看。

3、如果有耐心,不怕麻烦,可以直接在炒锅里焖,需要焖一个半小时。

4、猪手再焖之前过下油,煎到焦黄,会让猪手油而不腻。

5、黄豆可浸泡也可不浸泡,若是用高压锅焖的话,简单洗下就可以了,用炒锅焖的话,可以泡个一小时,这样更容易煮烂了。

红油鳗鳞鱼

鳗鳞鱼的一般做法是蒸或烧,鲜嫩有余而卖相一般,安师傅 *** 的这款一改传统手法:将其炸熟后再用红油爆炒,走菜时搭配炸香的土豆丝,出品口感酥香、卖相精美。

*** *** :

1、土豆300克改刀成丝纳入盆中,倒入清水浸泡10分钟,捞出沥干备用。

2、锅入宽油烧至四成热,下入土豆丝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沥干油摆入盘中。

3、取鳗鳞鱼一条(约350克)宰杀治净改刀为条,调入盐、料酒各5克、味精3克腌制5分钟入味,倒入干淀粉100克抓匀待用。

4、另起锅入宽油烧至四成热,下入鱼条炸2-3分钟至金黄熟透,捞出沥干油分备用。

5、锅入红油60克烧热,下入炸好的鱼段翻炒均匀,补少许盐、味精,起锅盛入垫土豆丝的盘中即成。

金丝麦片火局蜂蛹

亮点:蜂蛹同蛋丝、麦片的搭配比较新颖。

原料:蜂蛹300克。

调料:花生油100克,麦片50克,鲜蛋黄5克,黄油30克,咖喱粉2克,辣椒碎1克,香葱末适量。

*** :

1、鸡蛋黄搅打均匀,将锅中放入黄油和20克花生油中火烧至两成热后改小火,用左手拿起盛蛋液的碗成细流线状往锅里倒,同时右手用勺子快速朝一个方向转动,看到锅中的鸡蛋成丝即可盛出(粗细以头发丝的两倍为佳)放盘中备用。

2、蜂蛹入沸水中氽水约1分钟至飘起浮末捞出(可去杂质,使炸后的蜂蛹颜色好看,同时也去掉一些异味),锅内放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蜂蛹炸至外酥里嫩,捞出备用。

3、净锅放入炸好的金丝蛋料,翻炒至起小泡时放入蜂蛹,烹入咖喱粉、盐、味精、糖、辣椒碎和麦片,炒匀出锅撒香葱末即可。

味型:咸鲜,奶香浓郁。

*** 关键:在炒蛋丝时,油温不能高,否则蛋丝会炸老。手拿盛蛋液的碗要抬高一些,这样蛋液能成细流,炒出蛋丝的效果好。

市场海鱼当季!腌腌晒晒,过一个有鲜味的冬天

甜晒鱼也叫天晒鱼

今年天气暖,过了大雪节气,岛城的温度才降了下来。随着西北风劲吹,苍蝇等飞虫消失,又到了一年一度晾晒海鲜的黄金季节了。在居民楼外、农贸市场、海岛、渔村等处,都能看到晾晒海鱼的场景。青岛本地人把这种方式 *** 出来的海鱼叫甜晒鱼,而崂山的渔民,更愿意把它叫做天晒鱼。

记者在崂山采访时了解到,早些年,渔民在海中捕鱼,由于没有冷藏设备,如果不能及时返回,鱼就会腐烂,这个时候就需要把鱼脱水保存。鱼多的时候直接加食盐腌制,做成咸鱼。鱼少的时候,便将鱼直接从脊背处切开,在海水里冲洗干净,挂在船头快速风干,等待靠岸后便可以食用了。这便是天晒鱼的最初版本。

晾晒这种鱼,是要靠天吃饭的,靠自然的海风风干,所以叫天晒鱼比较合适。至于甜晒鱼的说法,估计是这种鱼处理的时候没有加盐,相比加盐腌制咸鱼而来的。

一卤鲜要加盐腌制

一卤鲜是青岛和胶东地区一种腌制海鱼的 *** ,也是沿海地区渔民世代享用的一种传统食品。就像上文天晒鱼中所说的,没有冷冻设备,也没有冰块,怕鱼坏掉,渔民打上鱼就用盐腌上,这样才能保证到岸后鱼不变质。到岸后,除了卖掉的以外,渔民还会把一部分鱼挂起来晾干,后来发现这种鱼做熟后肉质洁白、细腻、鲜美可口,别有一番风味。这种用盐卤稍微一腌的鱼叫做一卤鲜鱼,也是目前胶东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卤鲜 *** 的鱼与我们通常吃的咸鱼和天晒鱼更大的区别就是:一卤鲜鱼腌制时间比咸鱼短,有淡淡的咸味。天晒鱼由于只经过海水或者盐水洗干净,没有咸味,更大地保持鱼本身的鲜味。

只有白鳞鱼才叫鲞鱼

在市场,如果你见了白鳞鱼问:这鲞鱼多少钱一斤?卖鱼的会对你另眼相看,他会认为你是吃鱼的行家,虽然我们知道确切的说腌制的白鳞鱼才叫鲞鱼。

青岛胶州三里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曾在墓葬中发现了鲞鱼鱼骨及鳞片,说明那时候古人已在海上捕捞鲞鱼,不仅活着的时候喜欢吃,死后还把它作为陪葬品。古人为什么这么看重鲞鱼呢?

在青岛,鲞鱼一词有专门的特指。其他鱼类腌制之后叫咸鱼,用盐水洗干净风干的叫甜晒鱼,惟有腌制的白鳞鱼才能叫鲞鱼。早些年,青岛人过年必上的一条鱼就是鲞鱼,就像过年要吃饺子一样。为什么过年要上鲞鱼?记者了解到,一个原因是白鳞鱼鱼鳞香、鱼肉 *** 鲜美;另一个原因是岛城民间的说法:吃了鲞鱼,走到哪里都知道想家。寓意外面的游子过年不要忘了回家。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鲞鱼是由鳓鱼(俗名白鳞鱼)腌制而成的。鳓鱼,上海人称曹白鱼,青岛人叫白鳞鱼。鲜食时味道似鲥鱼,肉白多刺,极为鲜美。鳓鱼腌制风干后则为鲞鱼。据说是吴王阖闾出征东海,尝到鲜美的鳓鱼,曝干载归,称为“鲞”。

鲞鱼有鱼鳞才是上等品

在青岛下馆子,能碰到腌上一年以上的白鳞鱼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和太湖白鱼一样,白鳞鱼最贵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鱼鳞。因为鲞鱼鱼鳞薄富含胶质,经过高温蒸煮之后,鱼鳞呈半透明状态,和鱼肉一样入口可化鲜香可口。

所以鲞鱼上桌,一定要带着鱼鳞才能体现对客人的尊重。没有鱼鳞的鲞鱼,客人完全可以不付钱。同样, *** 的鲞鱼干要保留鱼鳞白亮整齐,才是咸鱼干之上上品。

为什么白鳞鱼要做成鲞鱼才好吃?我们知道,鱼刺细小而密的鱼味道最鲜。白鳞鱼就是这样一种鱼。白鳞鱼虽然味道鲜美,但它有个缺点:就是刺多,且又细又硬,需要浅酌细品才能尽享其味。经过腌制之后,鱼刺变软,吃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鱼刺的存在,对于老人和孩子都比较方便。这就是白鳞鱼要腌制发酵做成鲞鱼的原因。

甜晒、一卤鲜和鲞鱼做法

甜晒做法如下:新鲜的鱼去鳞、鳃,内脏洗净,鲈鱼、鲅鱼和鳗鳞鱼等肉厚的鱼需要从鱼的脊背处片开,偏口、鼓眼鱼和面包鱼等眼睛长在同一侧肉质比较薄的鱼整条洗干净,晾3-7天,即成甜晒鱼。整个腌制洗涤过程更好用海水,在海水里多洗几遍,味道才好。

一卤鲜鱼就需要用盐抹遍鱼的全身,还有的加花椒增添鱼的香气。腌制一个晚上,放在阴凉通风处5-7天即可。

咸鱼腌制时,可以将鲜鱼从脊部劈开,取出内脏,加盐卤制成鱼片,也可以不用开片,加盐腌制成“鱼桶”。把鲜鱼放进缸或者池内,一层鱼一层盐,上面用石头压紧,再用盐水浸泡起来。经过一年盐水的滋润,腌制好的海鱼颜色发红,鱼刺变软,味道臭中带香。

(青岛晚报)

8两以上活鳗鳞鱼50元一斤,红头鱼5元一斤,降温导致海鲜价格上涨

一阵寒风起,海鲜价格稍有上涨,寒冷使近海渔业资源减少,但根本原因还是大海里的海鲜休养生息不够。在青岛积米崖渔港海鲜市场,小编走访发现,大渔船捕捞的好海鲜基本被冷藏和加工企业收购了,很难进入海鲜市场,到了春节前后再投放,那时价格会更高一些。图为一家海鲜店里的活鳗鳞鱼,大小在8两至一斤左右,50块钱一斤,这个价格算是很亲民的了。

梭子蟹,海鲜店主自家渔船捕捞的,全是经过挑选的肥美带膏肓的,8两以上大小,价格是120块钱一斤,提前进入冬季海鲜价格了。

小渔船带回的皮皮虾一般都是半死不活的,能遇到这么鲜活的不容易,当然价格也高出不少,28块钱一斤,顾客砍价到25块钱时,渔民都不卖。这种皮皮虾与摊贩卖的不同,摊贩的暂养时间长,味道就要差一些,这些当天捕捞的,大海里的原汁原味。(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小编头条号“鱼眼看人间”)

鼓眼鱼今年特别少,有一段时间小渔船捕捞的渔民都不卖,拿回去自己吃,一是少,二来鼓眼鱼确实味道鲜美好吃。半斤以上鼓眼鱼得60块钱一斤,3两以上的至少35块钱一斤,再小价格就便宜了,买回去油炸一下也好吃,挣钱少只能吃最小的了。

这些八带鮹算是中等个头的了,一般是地笼抓捕的,再经过挑拣出来,35块钱一斤,不接受砍价,这个价格比前半月左右涨了2成左右。

墨鱼是冬季海鲜,这看起来黑乎乎的是从渔船上下来没经过冲洗的,按大小价格也有所不同,中等大小的20块钱一斤,上下5-10块钱。

现在进入晒鱼干季节,一些摊贩将海鲜鱼装成框,按框卖,价格稍微能便宜一点,但量多了还是合算的。图中大小的鲜鲅鱼和带鱼价格在15块钱左右一斤。

虽然现在还是在捕捞季,但海鲜的需求似乎超过供给,所以还是能看到一些养殖的海鲜鱼进入市场,图中右侧就有养殖的黄花鱼和金鲳鱼,不过养殖海鲜价格都很稳定,在18块钱左右一斤。

野生海鲜的价格降随温度的下降而上涨。红头鱼算是低档海鲜,在秋捕刚开始时,10块钱能买4-5斤,现在只能买2斤了,这还是在海边的价格,如果到了小区菜市场,估计还得贵一点。

当天的鲜蛎虾,刚从一堆鱼获中分拣出来,这是更大的,要价22块钱一斤,如果一框全买下来20块钱也可能成交,买回去晒虾米不错,或者扒出虾仁来包饺子。

这就是渔民在海鲜市场分拣鱼获,以蛎虾为主。渔民在分拣时就按大小分装,卖出的价格也不一样。一位小朋友很好奇,从这堆鱼获中找到一只还是活的小螃蟹来玩。

这些大海螺从外壳沧桑上就能看出是野生海捕的,在渔网拖带中,基本什么海鲜都会被打捞起来。大海螺的价格25块钱一斤,未来还有可能稍微有所上涨。

鳗鳞鱼的做法,鳗鳞鱼的做法有哪几种-第1张图片-

这是最近才有的海底贝类海鲜,渔民叫它海簸箕,淡水中也有类似的。2块钱一只,记得去年一块钱就能买一只。

天冷了,苍蝇就少了,到了渔民们始在海边晒鱼干的好时候了。其实,现在海鲜的保鲜 *** 很多,但渔民们还是怀念很早时候的 *** ,将海鲜鱼晒干来保存。其实,要的不是为了长时间保存海鲜,而是为了过去那口熟悉的味道。鱼干有甜晒和咸晒两种,价格也有差异,小编有时间再细说一下。

标签: 做法 鱼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