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吃什么食物好,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吃什么水果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51 0
高血压患者一日三餐吃什么?医师提醒:吃得对,血压才能控制好

65岁的张大爷确诊高血压已经五年了,血压一直控制的不好。今天他又来社区诊所量血压了,结果血压还是偏高,张大爷愁得长吁短叹。

“这高血压怎么这么难搞啊!”张大爷说道。

旁边同样来测血压的李阿姨说:“你得在吃上下功夫啊,我这高血压五六年了,现在控制的还行。”

张大爷不解地问:“我吃药不就行了吗?难道高血压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了?”

现如今,高血压患者已经非常常见了,但你知道高血压大多都是和不合理膳食相关的吗?例如饮食油腻、过量饮酒等这些习惯都和高血压有着密切联系。今天咱们就来讲讲高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该怎么吃。

一、什么是高血压?

说到高血压,我们首先就需要来讲讲血压的定义。血压是我们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由于我们的心脏会通过收缩和舒张来维持血液循环,因此血压也存在两个值。一个是收缩压,指的是心脏收缩时的血压。另一个是舒张压,指的是心脏舒张期的血压。而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这个标准适用于18岁以上的所有人。

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接近30%,也就是说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三个高血压患者。但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太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倦、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比较轻微,大家可能都不会重视。虽如此,高血压的危害可不容小觑,它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引起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高血压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二、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 清淡饮食

高血压患者如果食用大量高油高盐的食物,会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等,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牛奶、鸡蛋等食物加快代谢,缓解和预防高血压。

2. 适当运动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不要超标,因此平时要注意多加运动。提倡高血压患者进行每周4天以上、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可以选择骑行、跳绳、跑步等。

3. 戒烟戒酒

戒烟戒酒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都知道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癌变的风险,而饮酒也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所以建议大家戒烟戒酒。

三、高血压的一日三餐该怎么吃?

1. 早餐

高血压患者的早餐原则上没有太大禁忌,但是要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在保证蛋白质和脂类摄入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饭量选择,可以选择牛奶、小米粥、豆浆、燕麦等,主食可以选择包子、馒头、鸡蛋、沙拉等,还可以吃一些含钾量高的水果,建议少吃豆腐脑、油条类的食物,这些食物油和盐都超标了,还有不要吃得太咸,咸菜、咸鸭蛋等食物尽量不吃或者少吃。

2. 午餐

午餐是绝大多数人都要好好吃的一顿饭,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特别警惕少吃盐。高血压患者的午餐要注意蔬菜、肉类和主食均衡摄入。主食适量,可以选择米饭、馒头、花卷、面条、包子等,注意粗细搭配。同时适量吃一些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蔬菜不 *** ,至少吃250g。

3. 晚餐

晚餐要注意少油、少糖,总体原则是减少能量摄入,可以适度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因为蔬菜能增加饱腹感,热量却很低。因此可以在晚上吃一些健康食材,例如各种蔬菜以及鱼类等优质蛋白质。

高血压科学饮食,你做到了几点?

患者是一位50岁的男性,在初次面诊时,他的血压常常超过正常范围,伴有头痛、心悸等症状。我了解到他的家族中有高血压遗传史,并且他饮食中存在大量摄入高盐、高脂肪食物的习惯。在进行全面的询问和检查后,得出了他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结论。

为了帮助他控制血压,我制定了一份科学的饮食方案。首先,我教育他减少盐的摄入量,鼓励他选择新鲜食材,控制加工食品的食用,避免高盐调料的使用。其次,我建议他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另外,我推荐他选择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和植物油。

为了帮助他更好地控制血压,我还建议他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在随访的过程中,我不断与患者交流,了解他的进展和困难。并根据他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指导。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并且伴随着头痛等症状的改善。他感到非常满意和感激,同时也坚信科学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治疗,我再一次验证了科学饮食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性。我将继续努力,为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推荐给高血压患者的 一周健康食谱

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瘦肉、鱼类和豆类,同时限制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下是一份高血压患者的一周健康食谱:

周一

早餐:粥、煮蛋、豆浆、小菜

午餐:鱼香茄子、酱牛肉、红烧豆腐、青菜、米饭

晚餐:蒜苗炒虾仁、蒸蛋、小米粥、凉拌菜

周二

早餐:包子、豆浆、水果

午餐:清蒸鲈鱼、蒸菜、凉拌海带、米饭

晚餐:番茄炒鸡蛋、蘑菇汤、蒸饺、小菜

周三

早餐:油条、豆腐花、豆浆、小菜

午餐:糖醋里脊、炒西兰花、酸辣汤、米饭

晚餐:红烧鱼块、凉拌黄瓜、米饭、小菜

周四

早餐:煎饼、鸡蛋羹、豆浆、小菜

午餐:清炒时蔬、炒牛肉、紫菜汤、米饭

晚餐:葱油炒虾、糯米饭、小菜

周五

早餐:豆沙包、豆浆、水果

午餐:红烧肉、蒸蔬菜、酸辣汤、米饭

晚餐:鱼香肉丝、炒面条、小菜

周六

早餐:煮饺子、豆浆、小菜

午餐:宫保鸡丁、炒青菜、紫菜汤、米饭

晚餐:鱼香茄子、糯米饭、小菜

周日

早餐:油条、豆浆、水果

午餐:番茄炒蛋、炒西兰花、蘑菇汤、米饭

晚餐:红烧鸡块、凉拌海带丝、米饭、小菜

温馨提示: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蛋糕、饮料、腌制食品等。建议尽量选择清淡、低脂肪、低盐、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鱼类、低脂肪乳制品等,同时限制盐的摄入量在每天6克以下。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和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如有需要,还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健康宣教】不得不知的高血压食养原则和建议


营养膳食周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3%、37.8%和59.2%。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不合理膳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是根据患者体质、病因、证候给予不同食养方案的非药物调养 *** ,在调和气血、平衡人体营养的基础上辅助预防疾病,效果显著。

Part.1

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在5g以下;增加富钾(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Part.2

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一)合理膳食

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深色蔬菜应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摄入适量的谷类、薯类,其中全谷物或杂豆占谷类的1/4~1/2;适当补充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限制添加糖摄入;减少摄入食盐及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


(二)科学食养

饮食贵在“不伤其脏腑”。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症型,采用“辨证施膳”“辨体施膳”的食养 *** ,有效预防和改善血压升高。


Part.3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或肥胖者应予减重,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65岁以上老年人适当增加),可采用控制能量摄入结合增加身体活动的 *** ,其中能量摄入以减少300~500kcal/日为宜,同时控制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和酒类等摄入;身体活动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佳,一般成年人除日常活动以外,推荐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Part.4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戒烟限酒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不饮酒或尽量少饮酒。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或紧张,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Part.5

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适宜的阈值范围内,遵医嘱合理干预生活,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膳食模式。在这夏季来临之际,现推荐几款高血压适用的食谱。


食谱一:

早餐:荷叶粥(荷叶*8g,莲子*10g,粳米60g)、毛豆炒蛋(毛豆30g,鸡蛋50g)、素炒马齿苋(马齿苋*100g)、低脂牛奶(200ml)

中餐:玉米饭(玉米粒25g,大米70g)、黑豆橘皮鲫鱼汤(黑豆10g,橘皮*8g,鲫鱼50g)、茶树菇炒里脊(茶树菇100g,猪里脊肉30g)、蒜蓉丝瓜(丝瓜200g)

晚餐:燕麦饭(燕麦15g,大米40g)、罗汉果冬瓜煲排骨(罗汉果*10g,冬瓜100g,猪排骨50g)、莲藕海带焖鸭(莲藕65g,海带50g,鸭肉30g)、清炒芥兰(芥兰200g)

油、盐全天总用量:植物油20g,盐3g


食谱二:

早餐:燕麦粥(燕麦25g,大米25g)、紫苏炒蛋(紫苏*30g,鸡蛋50g)、秋葵蛏子(秋葵75g,蛏子40g)、低脂牛奶(200ml)

中餐:紫米饭(紫米30g,大米70g)、茯苓鸡汤(茯苓*5g,鸡肉50g)、佛手瓜炒肉(佛手瓜100g,猪瘦肉50g)、白菜虾皮(白菜200g,虾皮5g)

晚餐:荞麦饭(荞麦10g,大米30g)、葛根赤小豆薏苡仁排骨汤(葛根*8g,赤小豆*15g,薏苡仁*10g,猪排骨50g)、木耳蒸鱼片(木耳*100g,鲈鱼50g)、清炒青菜(油菜200g)

油、盐全天总用量:植物油19g,盐3g


食谱三:

早餐:大枣小米糕(大枣*3颗,小米面70g)、牛奶红豆羹(牛奶200ml,赤小豆*15g)、花生芽炒肉丝(花生芽60g,猪瘦肉30g)、煮鸡蛋(鸡蛋50g)

中餐:糙米饭(糙米35g,大米70g)、石斛老鸭汤(铁皮石斛*6g,鸭肉50g,生姜*10g)、土豆茄条炖牛肉(土豆75g,茄子75g,牛肉50g)、清炒红苋菜(红苋菜200g)

晚餐:黑米饭(黑米20g,大米60g)、银耳瘦肉汤(银耳10g,猪瘦肉50g)、彩椒茭白豆丝(柿子椒75g,茭白50g,豆腐丝45g)、素炒苦瓜(苦瓜200g)

油、盐全天总用量:植物油21g,盐4g

中医保健食方,帮你稳住血压

在中医看来,高血压有不同体质类型,饮食调理要对症效果才好。如果对自己的体质不了解,有一个简单的 *** :看头部的感觉。

当人血压高时,容易感觉头晕头痛。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头部的感觉会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来识别。

肝阳上亢型:这种人脸色发红,容易口干舌燥、嗓子疼,脾气比较急。

头部的感觉:头晕而且胀痛。

保健食方1. 香蕉皮煮水。

做法:一个香蕉的皮(只要皮)切碎,冷水下锅,煮开后再煮5分钟。只喝水,不用吃皮。

保健食方2. 白菊降压饮。

做法:白菊花(干品)一斤用水泡一晚上,加水煮开,30分钟后滤出水;再次加水,再煮30分钟。把两次煮的水合并,放冰箱里,分10天喝完。这个方子的效果跟剂量很有关系,所以用量一定要够。

痰湿型:这种人很容易打瞌睡,有时感觉胸闷恶心。

头部的感觉:感觉头很重,脖子发僵。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吃什么食物好,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吃什么水果-第1张图片-

保健食方:把老丝瓜1根切碎,川陈皮1个、杏仁6克,3种原料一起加水煮30分钟,代茶饮。

阴虚型:这种人眼睛容易提前老花,经常腰酸、膝盖酸,睡觉出汗。

头部的感觉:头部长时间隐隐作痛,有耳鸣。

保健食方:松花蛋1个、墨鱼干1只、大米2两,煮粥食用。

阴阳两虚型:长期高血压、常年依赖降压药的人,身体容易越来越虚,最终就是阴虚阳也虚。这种人怕寒又怕上火,容易疲劳,浑身无力,记忆力变差。

头部的感觉:眩晕。

保健食方:核桃仁8个(切碎)、糯米2两,煮粥食用。

常有人问:“调理高血压的食物,低血压的人可以吃吗?”饮食调理是针对血压升高的原因去调理,并不是吃下去就让血压下降。因此,上面食方的材料并不会让低血压的人吃了血压更低。食物的好处就在于此:它们往往是双向调节的,纠正身体的偏性,让我们的体质趋向于中正平和。(陈允斌)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患有高血压 这样来“食养”

随着年龄增加,各种慢性病也开始威胁健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当属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在于血压本身,更在于它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

2023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四项食养指南,其中《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牵头编制,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对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建议。如果高血压患者能重视日常生活方式,按照以下食养建议做出调整,将会使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好。

一、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不仅注意家庭烹调盐,还要注意高盐调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增加富钾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的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可选择高钾低钠盐。

同时,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包括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少吃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等。

二、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做到食物多样,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推荐高血压患者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摄入适量的谷类、薯类,其中全谷物或杂豆占谷类的1/4-1/2;适当补充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限制添加糖摄入;减少摄入食盐及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

采取有效合理的中医食养对高血压有辅助预防和改善的作用,以下是针对高血压不同证型的食养食谱,供大家参考,可以照着这些方子调整饮食。

1.芹菜粳米瘦肉粥(肝火上炎证)。

主要材料:芹菜50g,粳米50g,枸杞子10g,猪瘦肉20g。

*** *** :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枸杞子、猪瘦肉末加适量水同煮为粥,佐餐食用。

2.橘皮饭(痰湿内阻证)。

主要材料:橘皮10g,粳米100g。

*** *** :橘皮洗干净表面的灰尘,剪成小条,同粳米煮饭,佐餐食用。

3.山楂粥(瘀血内阻证)。

主要材料:山楂20g,粳米100g。

*** *** :山楂冲洗干净,煮水取汁与粳米一起熬制成粥,可加少量红糖调味,佐餐食用。

4.百合银耳雪梨羹(阴虚阳亢证)。

主要材料:百合10g,银耳10g,雪梨25g,枸杞子5g。

*** *** :以上材料加水、冰糖适量,小火熬制为羹,佐餐食用。

5.乌鸡菌汤(肾精不足证)。

主要材料:乌鸡1只,木耳、香菇各30g,枸杞子15g。

*** *** :以上材料加适量水同煮,小火煮1小时,熬至浓汤,佐餐分次食用。

6.莲子百合枣羹(气血两虚证)。

主要材料:莲子15g,百合12g,大枣5枚,糯米50g。

*** *** :以上材料加水同煮,成粥后加入少量冰糖,佐餐食用。

7.阿胶鸡蛋汤(冲任失调证)。

主要材料:鸡蛋1个,阿胶6g。

*** *** :用清水加热化开阿胶,然后打入鸡蛋,搅拌均匀,加热煮成蛋花汤,出锅前加盐调味,佐餐食用。

三、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18.5~23.9(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四、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或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五、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根据患者的心血管总体风险及血压水平进行随诊。

文/丁彩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快来学习你的专属降压 *** 高血压人群可针对性食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

方仲永今年35岁,却已有7年高血压患病经历了。7年前被确诊为高血压时,他形容自己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早有准备却也异常难过。“早有准备”,是因为父母都是高血压患者,他得病的概率会比一般人高;难过,则是因为他知道高血压是一种很难被治愈的慢性病,未来伴随他的将是无穷尽的吃药与调理。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如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目前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估计为2.45亿。

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报告》同样指出,如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干预治疗,与维持现状相比每年可减少80.3万例心血管事件。

饮食清淡,坚持少盐、少油、少肉

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相关。《指南》提到,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对血压改善极为重要。因此,《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高血压患者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

方仲永确诊患高血压前,在饮食上一直是无辣不欢,“顿顿离不开老干妈、豆腐乳,必须要足够油、足够咸才能吃得下去”。但这种饮食习惯正好与《指南》倡导的“清淡饮食”相违背。

我国居民膳食中,75%以上的钠来自家庭烹调盐,其次为高盐调味品,钠盐摄入过多可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减钠增钾,饮食清淡”。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克以下,增加膳食中富钾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的摄入量,同时适当选择富含钙、镁的食物起到血管扩张作用。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包括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少吃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等。

现在,方仲永的饮食非常清淡,坚持少盐、少油、少肉。“突然换口味确实挺痛苦的,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毕竟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也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可想要起到“膳食干预”的效果,仅仅做到饮食清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指南》指出,平衡膳食应由五大类食物组成。之一类为谷薯类,包括谷类(含全谷物)、薯类与杂豆;第二类为蔬菜和水果;第三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鱼、蛋、奶;第四类为大豆类和坚果;第五类为烹调油和盐。

同时,“辨证施膳”“辨体施膳”是中医食养的基本原则。《指南》对高血压分为多种辨证分型,包括肝火上炎证、痰湿内阻证、瘀血内阻证、阴虚阳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冲任失调证,并针对不同证型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比如肝火上炎证饮食以清淡为主,平肝潜阳,应多食菊花、决明子、槐花、槐米、金银花、桑叶、薄荷等。

另外,《指南》还参考了不同地区的饮食实践,融合食药物质和传统食养方案,为不同地域的高血压患者给出了对应的四季膳食建议。以方仲永为例,他在南京生活,应多食新鲜蔬果、鱼虾类、奶类,控制油、盐摄入量。同时,可多食华中地区的菊花、黄精等,对高血压食养有重要作用。

科学运动与减重可以改善高血压水平

与膳食密切相关的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

在确诊高血压前,并不喜欢运动的方仲永体重曾达到190斤,确诊后他开始减重,每日高强度的锻炼与过度节食虽然让他快速地瘦了下来,但却住进了医院。“那段时间我瘦得很快,血压也降了下来,但是却得了胃溃疡,结果在医院养了一个星期。现在想想过度运动真的很不科学。”

《指南》中推荐高血压患者应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比如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之间(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此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高能量食物的摄入,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运动,减少静态行为时间。

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指南》建议一般成年人应每周累计进行2.5~5小时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1.25~2.5小时高强度有氧活动。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降低血压),除日常活动外,应有每周4~7天、每天累计 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有过一次教训后,方仲永再也不敢盲目减重,每天晚饭他都尽量少吃,晚饭后便前往附近公园散步或快走半小时至一小时。方仲永说,“与高血压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绝不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高强度的运动、节食其实根本坚持不了多久,要想长期坚持下来,还是需要依靠科学的饮食习惯与运动强度。”

“心理平衡”是维持血压在正常阈值的重要因素

7年时间,方仲永在与高血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虽然摸索出了许多经验,但也经常“崩溃”。有段时间,他每天像是强迫症一般,一天给自己量几十次血压。“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自己量血压,只要血压稍微升高一点,我心里就会非常难受,想着是不是没测准,然后再量一次、再量一次,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可有的时候因为太紧张,血压反而会更高。”那段时间,他一度在社交媒体发帖称“高血压是不是都活不长啊!”

其实,“心理平衡”是维持血压在正常阈值的重要因素。《指南》中提及,高血压患者应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压力管理,可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如必要,可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避免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的血压波动。同时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直到现在,方仲永都认为自己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去年,他还在不停地跑医院、咨询医生,换各种药物来控制血压。但是方仲永似乎慢慢接受了自己患病的事实,也学会了与高血压和平相处。“有过崩溃的时候,也有过沮丧的时候,但是内心还是很向往健康,所以慢慢就接受了。把治病过程的生活方式培养成一种习惯,每天三餐规律,饮食清淡营养,早起、睡前吃药,坚持锻炼,保持好的心态。健康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太晚。”

“减钠增钾,饮食清淡”“合理膳食,科学食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监测血压,自我管理”是《指南》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在专家组共同讨论、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的5条原则和建议。

《指南》制定的依据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相关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主要面向成人高血压患者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为高血压辅助预防与改善提供食养指导。有其他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食养方案。同时,食养指导,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高血压患者应该增加或优先选择哪些食物?为什么?


高血压患者应该优先选择以下食物,并将其纳入均衡的饮食中,因为它们有助于控制血压:

1. 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低盐。其中包括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番茄、胡萝卜、香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并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2. 全谷物:全谷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糙米)富含纤维和多种营养素,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相比精制谷物,全谷物对血压的影响更好。


3. 健康脂肪: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坚果和种子。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风险。

4. 低脂乳制品:低脂乳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富含钙和蛋白质,对血压控制有益。

5. 蛋白质来源:选择瘦肉、家禽、鱼类、豆类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同时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以下食物的摄入:

1. 高盐食物:过量的盐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压。因此,应尽量避免高盐食物,如加工食品、咸菜、腌制肉类等。

2. 高脂肪食物: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如油炸食品、糕点、黄油等。

3. 糖和甜食:过多的糖摄入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压升高。应限制糖和甜食的摄入。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优先选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同时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均衡饮食结合适度的运动是控制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高血压可以增加哪些食物#

高血压患者怎么吃对身体好?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加以治疗和管理,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隐患。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也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下面介绍一些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饮食。

1. 控制摄入的盐分 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减少摄入盐分。建议每天摄入的盐分量不超过6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食用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咸蛋、咸鱼、酱菜等。此外,可以选择不用盐或用较少的盐来烹调食物,也可以用一些代替品,如醋、辣椒粉、生姜、蒜、洋葱、芹菜等。

2. 多吃含钾高的食物 钾可以降低血压,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钠离子。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草莓、橙子、西红柿、土豆、菠菜等。

3. 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应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应该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上。

4. 控制脂肪的摄入 脂肪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建议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减少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和烹调 *** 。

5. 控制饮酒量 饮酒过量会导致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饮酒量。建议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一杯,偶尔的喝一杯红酒可以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符合健康的饮食准则,包括减少摄入盐分、增加钾的摄入、多喝水、控制脂肪的摄入、减少饮酒量等。通过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怎么吃?食养指南权威建议,您做到几个?@徐州彩虹健康

高血压怎么吃?食养指南5个 *** 您做到几个?

高血压应该怎么吃?食养指南的5个 *** 看看您做到了几个?

·①增钠。增钾饮食清淡,减钠就是少吃钠盐,每天的吃盐量要逐步控制在5克以下。另外还要减少吃含钠的调味品,比如酱油、蚝油、味精、腌菜等等。增钾就是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等。饮食清淡并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少吃腊肉、火腿、香肠、罐头、油炸食品等等。

·②合理膳食科学食养。具体来说就是增加吃的花样,建议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材,每周25种以上的食材,这样就很容易达到多花样的要求了。那吃什么?有5类食物:

→之一类是杂粮类,包括谷类、薯类和豆类,要少吃大米、白面这些细粮。

→第二类是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可以顿顿吃。

·③动物性食物。包括牛肉、羊肉、蛋奶,每天一个鸡蛋、半斤奶,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动物内脏。

→④大豆类和坚果。要经常喝豆浆吃豆制品,坚果可以每天一把。

·⑤油和盐。盐前面说了每天控制在五克以内,油每天也更好不要超过25克。总结起来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蛋奶、鸡鸭鱼肉什么都可以吃,但是要换着花样吃。

·③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其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少吃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如果有肥胖的问题,还要控制食物的热量,动起来建议每周在4次以上,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的有氧运动。日常也是能走就尽量别躺、别坐。

·④是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吸烟会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大量饮酒也会让血压升高。另外长期的情绪心理问题会引起神经兴奋、血压升高,所以也要管理。

·第五监测血压。自我管理。管理血压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情况怎么管理?所以建议高血压的朋友家里要常备血压计,血压平稳一周量一次,换季还有调整药物的时候,每天早晚量一次,对血压要做到心中有数。

标签: 高血压 饮食 治疗 什么 食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