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聚焦回最近的成鳗市场。连日来,中国大陆美洲种原料鳗价格持续上涨。据悉,截至最近,国产美洲鳗价格已涨至1.5p 70元、2p 75元、3p 80元、4p 80元、5p 80元。对于近期国产美洲种原料鳗持续走高的行情,中国大陆某鳗业人士表示:“10月初国庆黄金周长假期间,内销市场菜鳗需求量大涨。由于1.5p规格菜鳗产量有限,故价格水涨船高。此外,近期来自俄罗斯的大规格菜鳗订单持续增长,加上美洲种鳗苗进口不稳定等各种因素影响,所以最近美洲种原料鳗价格才不断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财务省近期公布的2020年9月份日本市场鳗鱼进出口数据(包括活鳗、烤鳗、仔鱼)显示,9月日本市场进口烤鳗1105吨,较去年同期翻倍。平均价格1631日元/kg,同比下滑698日元。与近6年同期相比,本年度9日份日本市场进口烤鳗数量为近年更高水平。
对此,商社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大陆产烤鳗价优物美,很受日本民众欢迎。虽然最近正值鳗鱼消费淡季,但各大商超9月、10月烤鳗制品销量同比增长40%。因为库存不足,所以近期烤鳗进口量才持续增长。”此外,该商社人士亦指出,今后除美洲种原料鳗,日本种原料鳗也将考虑区别使用。“这将给消费者的带来更多选择不是吗。”该商社人士如是说。(出处: 鳗鱼网)
探访|核污水排海,中国鳗鱼之乡的担忧日本鳗鱼是一种鳗鱼品种的学名,并非指鳗鱼产自日本,而且它主要产自中国。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谭丽平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视觉中
8月24日,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启动排海那天,郑晨星的直播间突然涌进了许多人。平时20多的共同在线人数,增加至300多人,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友好的评论:
“偷偷排核污水了还吃,去医院全身检查吧”
“日本东西不要”
“你们直播间把日本去掉”
……
郑晨星是福建省福清市人,也是国产鳗鱼品牌九里京的总经理。他一直在电商平台上出售产自福建当地的国产烤鳗。因当地鳗鱼主要出口日本,郑晨星在直播间的背景板上打上了“出口日本的中国鳗鱼”的宣传标语。日本是鳗鱼消费大国,有着悠久的鳗鱼消费文化,对品质要求也极为挑剔,标语原意是想突出产品的优质,但在此节骨眼上,却招来了许多争议。
面对新进入直播间的用户,主播们不得不一条条解释:这是产自中国的鳗鱼。重复了一天后,主播有些疲惫,当晚同郑晨星商量,“要不要换个标语?”郑晨星拒绝了,反而叮嘱大家调整话术适应变化。
接住流量,才能传播更广。在郑看来,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更大的区别,就是“及时解释”,线下的消费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喜好,而线上的销售有互动,当然也有“吃瓜群众”。
3年前,他同人合资开了一家以鳗鱼为特色的日料店,日本核污染水启动排海后,日料店的生意到目前为止,与之前相比已经直接腰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或许是出于以后的海产品还能不能吃的担忧,或许是受主播不停“科普”的影响,九里京的直播间在排海事件发生后的一周,成交额较上周翻了七倍。
也是在这段时间,更多人后知后觉地发现,中国餐桌甚至包括日本餐桌上的“日式鳗鱼”,原来大多产自中国——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日本每年的新鲜鳗鱼进口数量超过7000吨,近八成来自中国大陆;鳗鱼加工品的进口量达到21000多吨,99%由中国大陆生产。
中国是世界上更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市场,以及出口国。包括郑晨星所在的福建省福清市,以及广东省台山市、广东省顺德市,这些“不起眼”的小城镇,都是著名的“鳗鱼之乡”。当地人用不同的养殖方式,产出了全球主要的鳗鱼产量,远销日本、欧美等海外市场,但在国内的知名度却相形见绌。
不仅如此,国内对鳗鱼产业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现在饱受争议的日本鳗鱼。
“日本鳗鲡是一种鳗鱼品种的学名,并非指鳗鱼产自日本”,广东远宏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爱宁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日本鳗,几乎都产自中国,最主要的产地是他所在的广东省台山市。据了解,全球最受美食界消费的鳗鱼品种主要有三种:日本鳗、美洲鳗、欧洲鳗。日式鳗鱼饭,主要用的是日本鳗鱼。
除此之外,福建福清这个县级市鳗鱼养殖产量就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2020年年底,时任福清市商务局局长的李丰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这一数据。他还表示,福清鳗鱼饲料生产、烤鳗加工和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领先位置。
8月底,《中国企业家》走进了中国“鳗鱼之乡”福清,了解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对当地产业的影响。
排海事件后,放弃盲目囤货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带来的热度,在网上没有维持太久。
直播间“爆”了的第二天,郑晨星接到了仓库仓管的来电。对方认为,这么高的出货量,应该趁机赶紧先囤一些原料,接下来可能会涨。
郑有些拿不准,打 *** 咨询对行业了解更资深的表哥。后者却认为“跌大于涨”,原因在于目前鳗鱼库存量已经很高,而主要依赖的出口业务,还没有回调向好的趋势,在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情况下,如果日本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岂不是相当于以后鳗鱼更没有销路了?
多方权衡之下,郑晨星决定放弃盲目囤货,继续观望。事实上,一周过去后,目前九里京的直播间又回归到了往日寻常的状态。
这次排海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小插曲。在此之前,他们经历了真正属于国产鳗鱼的考验时刻——新冠疫情。
郑晨星是一位“鳗三代”。他的爷爷是家里最早开始养殖鳗鱼的,目前家族的生意也围绕鳗鱼展开,包括养殖场、烤鳗厂和以鳗鱼为特色的日料店。可以说,一家三代人共同见证了国产鳗鱼产业的成长。但与父辈们专注于养殖不同,郑晨星从2018年开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国产鳗鱼品牌。
鳗鱼养殖的大棚。摄影:谭丽平
郑晨星犹记得,之一年当他以礼盒为突破口打开国内市场时,压力极大:货根本卖不完,一批鱼烤完要在冻库放一年——彼时,国内的鳗鱼市场依赖于出口,国人也还未形成鳗鱼消费文化。
就在他一度被劝告解散公司时,事情有了转机。
疫情发生后,整个鳗鱼产业也经受了极大的煎熬。彼时,由于海外订单被取消,企业不得不暂时停工,市场恐慌导致大家纷纷抛售,鳗鱼价格跌至冰点,菜鳗(重量超过500g的鳗鱼)价格一度在三万元一吨,低于养殖成本。
与此同时,电商直播带货成为风口,出口转内销也成为新趋势。为了赶上这波风口,他转战各大平台,之后又将产品推向大小主播的直播间。线上平台就这样慢慢爆了,订单量从400单、700单到1000单,更高时一天能卖出5000单,成交额突破百万元。
如今他还持续在抖音和快手直播间直播。旗下的14位主播,每人每天播3小时,在两个号上,每天不间断直播21小时。
虽然疫情后,鳗鱼行情有所恢复,但较之以往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目前菜鳗价格大概维持在六万元一吨。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活鳗出口增长显著。2023年上半年出鳗9034.44吨,出口金额1.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07%和18.24%。但烤鳗出口有所降低,2023年上半年,我国烤鳗出口2.87万吨,同比下降1.83%;出口金额5.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43%。
事实上,相较于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对于鳗鱼行业内的人而言,更担忧的始终是鳗鱼的价格。
“国内最难养的鱼”
福清人善谈。在当地,随意找人问起鳗鱼,对方都能聊上半天。在解答的过程中,热情的村民,会递上一杯茶水,或一盘龙眼,来招待来客。在他们的讲述中,鳗鱼的价值非常明了:高蛋白、低脂肪,不仅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水中人参”之称,还肉多刺少、味道鲜美。
福清养殖鳗鱼历史可追溯至四十多年前。根据当地人的说法,福清的首个养鳗场,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上迳镇,由当时的南湾村、梧岗村共同出资成立。之后,鳗鱼养殖业开始在福清蔓延开来,鳗鱼产业规模在全球居首的天马集团也坐落于此。原本在日本等国家养殖的鳗鱼,就这样“游”到了中国大陆。
上迳镇。摄影:谭丽平
如今,经由324国道,途径福清市渔溪镇的旅人,一定能在渔溪大桥上看到一块特别的招牌——写有“鳗鲡大镇 龙眼之乡”。相临近的上迳镇和渔溪镇,是现今距离福清市区内最近的养鳗大镇。
渔溪镇。摄影:谭丽平
穿梭在附近的村庄,景象与普通农村相差不大:目及之处是独栋小楼、田地与清澈河流。要说不同之处,或许是村民家门口压弯了枝头的龙眼,以及不远处连绵不绝的山脉。
在村里,还能寻到一些鳗鱼养殖场。房屋间能很明显分辨出鳗鱼养殖场,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黑色的大棚。与广东露天土塘养殖的方式不同,福清的鳗鱼养殖场主要是在人工修建的水泥池中养殖。
在双墩村,《中国企业家》遇到了养殖户章华。他所在的那片占地面积达到30亩的养殖场,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夫妻二人承包了十年,养殖甲鱼亏本之后,在2017年开始养殖鳗鱼。
养殖鳗鱼是一项辛苦的技术活,郑晨星称鳗鱼为“国内最难养的鱼”。
鳗鱼属于洄游性鱼类,在淡水中生长,但要回到大海产卵,因此鱼苗只存在海洋之中。目前,国内的鳗鱼苗还无法通过人工繁殖,而是在鱼苗阶段从海洋捕捞回来,再由人工精心培育。
由于鱼苗获得不易,其价格会随着捕捞量而起伏,一尾小小的、透明状的鳗鱼苗价格也从七八元卖到甚至几十元不等。也由此,鳗鱼还被称为“水中软黄金”。
不仅养殖成本高,养殖难度还体现在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极高,稍有污染极易死亡。章华介绍,养殖鳗鱼的水质要优于河流中的水,因此养殖场多建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用山泉水或井水养殖。
除此之外,鳗鱼需要精心“呵护”。每天都需要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投喂。夏天,章华的日常是,凌晨三点起床喂鱼,五点排污换水,一小时检查一次需要24小时开启的增氧机,下午三点继续喂鱼,五点排污。同时,他还要定期消毒、检查、防病除虫,关注水池温度。
《中国企业家》遇到他的那个下午,他正在给自家养殖的鳗鱼投喂饲料,仅这一项,两个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
这还仅仅只是养殖环节,如果有贸易商来收鱼,他还要请两个工人来分拣。在业界,鳗鱼以大小重量来分类,比如:3尾合计1公斤称为“ *** ”、4尾合计1公斤称为“4P”。日本人偏爱 *** 、4P这类小体型的新鳗,美国、俄罗斯或商超渠道,则会选择体格更大的“菜鳗”,也就是重量超过500g的老鳗。
鳗苗在饲养中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造成个体大小差异不同,同时鳗鱼养殖成本较高,这也导致,投资一家鳗鱼厂,并非一两年就能收回成本,如果遇到行情不好,甚至需要持续投入长达数年。
鳗价不理想,几百万元投入没回本
福清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就在养鳗业中体现。
据上迳镇、渔溪镇上的人介绍,福清依山临海,资源贫瘠。早年间,福清人主要通过出国打工挣钱,之后回乡盖楼。当地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出国的人”。
发展鳗鱼产业之后,短短几十年时间,与养鳗相关的鳗苗培育、烤鳗加工、饲料生产、鳗药供应、产品流通、技术开发等相关行业也由此产生。已经形成了从鳗苗培育、鳗鱼养殖、烤鳗加工到产品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在渔溪镇开了整整20年水产药店的刘文飞,见证了鳗鱼产业的起伏。在他的记忆中,更高时,“菜鳗”价格能达到二十多万元一吨,这也让当地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最显著的变化是“路边的房子越来越漂亮,目前房价达到了8000元一平”。
如今,养殖“发源地”南湾村不仅成为福清的“亿元村”,还让鳗鱼成为省内的一张名片。福清人也凭借精湛的养鳗技术,相继到全国各地开办鳗鱼养殖场。刘文飞的业务也从福清,拓展到全国各地。
南湾村。摄影:谭丽平
事实上,不只在福建,广东也是鳗鱼养殖大省。相较于福建主养欧洲鳗/美洲鳗,产业以烤鳗加工为主,广东主养日本鳗,产业以活鳗出口为主。在高效运转的供应链条下,国内鳗鱼从工厂到餐桌最快甚至只需要72小时。
根据天马集团财报数据,近年来,我国活鳗养殖年生产能力在10万~15万吨左右,鳗鲡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单项水产品出口创汇量更大的种类之一,更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业化水平更高、产值更高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但在不远的将来,在福清,小规模鳗鱼养殖场或将越来越少看到。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在福清市随处可见的鳗鱼养殖场,正在向百余公里之外的南平市转移——规模化、智能化以及环保成为新的发展主题。
当地正在建设的“白鸽山万亩产业基地”就是一大代表。据了解,基地横跨上迳镇、渔溪镇等多个片区,建成后,其养殖车间内内外双循环系统可节约90%水资源,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大排大放的难题。此外,养殖水体的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一系列因素都可以通过科学养殖变得可控。
不过,这对小规模养殖场将是一个挑战。章华的养殖场以每月8万元的支出坚持着,鳗鱼活着就需要一直喂,饲料也很贵。但现今鳗价并不理想,几百万元的投入还没有回本。
转型主题之外,近两年,依赖于出口的鳗鱼正“游回”国内。随着鳗鱼产品研发的不断推进,以及鳗鱼产品销售渠道在电商、新零售、商超等线上线下全面铺开,国内消费还在升温。2023年上半年,国内烤鳗共消费8500吨左右。
虽然日本核污染水事件的热度已经过去,但郑晨星想,如果能借此次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国鳗,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章华为化名)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国鳗崛起”:超1000万中国人每月吃鳗鱼 50元以下鳗鱼菜品订单火爆4月1日,美团数据显示,超1000万中国人每月至少吃一次鳗鱼,北京、上海消费者成鳗鱼高频消费群体,“鳗鱼炒饭”成爆款。此外,鳗鱼火锅、鳗鱼烧烤、鳗鱼饺子等中式做法花样翻新。
事实上,日本蒲烧鳗鱼超六成产自中国。而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原本大宗出口日本的鳗鱼正“游回”国内闯市场,带动鳗鱼中餐化发展。据介绍,近两年,我国鳗鱼出口转内销趋势明显,国内餐饮市场对鳗鱼“情有独钟”。
鳗鱼“中餐化”:鳗鱼炒饭“雄霸”菜单
随着国内养殖业发展与供应链体系完善,鳗鱼从“普通人舍不得吃的昂贵食材”,变为国人高频、热选菜品。
美团数据显示,超50万“鳗鱼深度爱好者”每月至少吃三次鳗鱼,规模相比2020年增幅超75%。鳗鱼菜品在国内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鳗鱼相关菜品种类超过6万种,比2019年增长66%。鳗鱼相关餐饮商户数连续两年增幅超14%。通过外卖,鳗鱼走进千万家庭餐桌,2021年,美团平台鳗鱼类外卖订单同比2020年增长超37%,50元以下的鳗鱼菜品订单总量同比2020年增长30%。
随着鳗鱼消费走向本土化,鳗鱼在国内的烹饪方式也更加接近“中餐”。按国人口味改良的鳗鱼火锅、鳗鱼烧烤、鳗鱼卤肉饭、鳗鱼煲仔饭层出不穷。此外,疫情也催生国人餐饮习惯新变化。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消费者对生冷食物选择度下降,鳗鱼类熟制品热度上升。
餐饮品牌“九本居酒屋”将国产鳗鱼餐品花样翻新——鳗鱼与牛油果、菠萝混搭,外边包裹小麦皮,做成创新“粤菜”,颇受食客欢迎。餐饮品牌“晓寿司”也在采访中表示探索鳗鱼饺子等中式烹饪手法。
据介绍,目前“九本居酒屋”及“樱未道·鳗鱼小酒馆”采购的鳗鱼类食材,均来自美团旗下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
供应链助力“国鳗崛起”:最快72小时 工厂直达餐桌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之一鳗鱼养殖和出口国。国内鳗鱼主产地多在广东、福建等地。福建省莆田市鳗鱼加工企业东源食品负责人胡剑飞表示:“受疫情影响,我们企业出口至日本的鳗鱼年销量从3000吨下降至700吨。而现在,我们的鳗鱼主要转向国内销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介绍:“日本曾是中国鳗鱼高消耗国家。疫情让国产鳗鱼‘出口转内销’。从产地到工厂,再到消费者餐桌,鳗鱼在国内的流通与消费链路,也越来越成熟,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美团快驴进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平台数据洞察消费趋势,建设上游优质供给资源,并从食材标准化、安全性等方面提出需求,帮助餐饮商户匹配更标准、更可靠的鳗鱼类产品,加快品类流通效率。”目前,在餐饮供应链平台助力下,国产鳗鱼从工厂到餐桌,最快只需72小时。
该负责人还介绍,聚合餐饮商家的鳗鱼采购需求后,组织上游按需生产和加工,提升上下游产业效率,以消费侧需求推动产业上游计划性和效能,缩短流通环节,降低餐饮商户采购成本,使消费者吃到价格更低的鳗鱼饭。
福建鳗业协会执行会长张蕉霖曾表示:“国内鳗鱼消费量已达总产量的60%到70%,超过国外。按此趋势,鳗鱼或将由原来的出口导向,变成(在中国)不够卖、不够吃。”
从飞到日本吃蒲烧鳗鱼,到在国内吃平价的“中式鳗鱼”,鳗鱼的“高贵”身价正被打破。交通运输、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加之中国餐饮行业供应链升级,让鳗鱼从“奢侈”变为寻常可得,中国年轻人正助推“国鳗崛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中国大陆产烤鳗价优物美,日本国内紧急状态期间大受消费者欢迎2020鳗苗捕捞季已全部收官。本季,伴随着多年不遇的鳗苗大丰收,鳗制品价格持续走低是海内外鳗业界人士间逃不开的话题。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全国在4月初进入紧急状态,客流量为王的外食餐饮业大受打击,不少蒲烧店、鳗鱼店营收下滑明显。与此同时,商超行业却迎来了“春天”。由于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食材在家煮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的烤鳗制品销量因此节节攀升。这其中,价优物美的中国大陆产烤鳗更是广受日本民众青睐。
日本鳗输入组合森山乔司理事长表示:“30p规格的中国大陆产烤鳗制品目前价格已降至1400日元左右。由于性价比极高,3月起销量大幅上涨。至4月日本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后,不少商超的中国大陆产烤鳗销量更是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5%左右。不少商超业人士说,鲜鱼产品减少的销量最近都靠鳗制品的热销补足了。不少商超因此继续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目前30-35p价格980-1180日元的烤鳗更受欢迎。5月份日本市场中国大陆产烤鳗的销量依然增幅明显。”
而对于今夏土用丑鳗鱼日中国大陆产烤鳗制品的销售前景,森山理事长认为:“中国大陆产烤鳗价优物美,目前的价格也已经触底。随着日本各县紧急状态相继解除,今夏的销售情况值得期待。商超、外食两个渠道的销量加起来,同比增长1倍也不是不可能。”(出处:鳗鱼网)
鳗鱼类菜品两年增长66% 出口鳗鱼“游”回国内市场鳗鱼饭、鳗鱼火锅、鳗鱼饺子……近年来,随着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餐饮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鳗鱼出口转内销趋势明显,鳗鱼已从人们“舍不得吃的昂贵食材”,变为消费者餐桌上的高频、热选菜品。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更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市场,同时也是鳗鱼出口大国,日本销售的蒲烧鳗鱼有六成以上来自中国。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原本大宗出口日本的鳗鱼正“游回”国内闯市场。福建省莆田市鳗鱼加工企业东源食品负责人胡剑飞介绍,受疫情影响,该企业出口至日本的鳗鱼年销量从3000吨下降至700吨。“现在,我们的鳗鱼主要转向国内销售”。
鳗鱼,一直是日料店的标配菜品。随着鳗鱼消费逐渐走向本土化,鳗鱼在国内的烹饪方式也更加接近“中餐”。比如,有的日料店将鳗鱼与牛油果、菠萝混搭,外边包裹小麦皮,做成创新“粤菜”;有的寿司店还探索出鳗鱼饺子等中式烹饪手法。
“游”回国内的鳗鱼不仅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认可度也逐渐提高。美团数据显示,2021年,鳗鱼相关菜品种类超过了6万种,比2020年增长近20%,比2019年增长66%。截至目前,鳗鱼相关餐饮商户数连续两年以超过14%的增幅持续上涨。
通过外卖,鳗鱼相关菜品也不断走向更多消费者的餐桌。据统计,2021年美团外卖鳗鱼类菜品外卖订单同比增长超37%,50元以下的鳗鱼菜品订单总量同比增长30%。北京樱未道鳗鱼小酒馆创始人张君宝告诉记者,餐厅每天的外卖订单量,80%以上是与鳗鱼相关的菜品,堂食菜品基本95%以上与鳗鱼相关,鳗鱼每月的采购量达700公斤左右。
“目前,鳗鱼品类的餐品到店堂食和外卖订单量均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因此我们也根据餐饮客户的采购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建设上游优质供给资源。”美团旗下全品类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相关负责人介绍,聚合餐饮商家的鳗鱼采购需求后,平台组织上游按需生产和加工,提升上下游产业效率,帮助餐饮商户匹配更标准、更可靠的鳗鱼类产品。加快品类流通效率,降低餐饮商户采购成本,从而使消费者吃到价格更低的鳗鱼菜品。如今,通过餐饮供应链体系的高效运转,国内鳗鱼从工厂到餐桌最快只需要72小时,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为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少鳗鱼厂商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进商超等方式取得不错的销量。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鳗鱼消费量占总产量的60%到70%,消费总量逐渐赶超日本。按此趋势,鳗鱼或将由原来的出口导向,变成在国内不够卖、不够吃。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日本曾是中国鳗鱼高消耗国家,疫情让国产鳗鱼出口转内销,从产地到工厂,再到消费者餐桌,鳗鱼在国内的流通与消费链路越来越成熟,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信借助移动互联网、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以及餐饮行业供应链的不断升级,我国鳗鱼产业发展将按下“加速键”。
(经济日报)
可遇不可求,能否抢到全靠运气!钱塘江里一大批好吃的回来了,杭州人爱的它们也很香今天是2020年钱塘江禁渔期结束之一天,一大早,我跑到了东宝路25号的杭州东望农产品大卖场,去找老板唐世泽。
老唐卖了20多年水产了,每天早上一两点去新农都进货,今天返程的时候特意去三桥这里转了圈碰碰运气,看看能从渔民手里收到什么货。
今天是钱塘江禁渔4个月后的开捕之一天,老唐运气非常好,进到了一点钱塘江野生江鳗。
中间细的这几根是野生江鳗
钱塘江野生江鳗比起养殖鳗,个头要细很多,但是相应的,肉质也要紧实鲜美很多。老唐说,今年可能是最近几年更便宜的一年了,往年野生江鳗要卖到300多元一斤,今天他这里就卖170元一斤。缺点么是可遇不可求,能否抢 *** 全靠运气。
随着禁渔期的结束,后面几天,我们熟悉的钱塘江江鲜,陆续都会回来了。吃货们,走起!
那既然江鲜大部队还没到来,我建议大家这几天不妨先买一点既当令又便宜的其他水产。
之一位就是基围虾。
作为虾中贵族,基围虾身价蛮少有跌破100元一斤的时候,这几天就是这个“蛮少跌破的时候”。这两天,老唐这里大的也就卖70元一斤,小的么四五十元一斤就够了。
不过作为杭州人,我还是喜欢河虾。
河虾一周前,差不多是在一年里价格最实在的时候,这几天刚刚开始“翘尾巴”,虽然价格上涨但因为没到峰顶,也还可以接受。老唐说他这里进的野生河虾,前几天还在卖60元一斤,这几天已经要80元一斤。
现在的河虾,脑袋有膏,肚皮抱籽。
烧法也简单得很,一锅水煮开把虾放下去,加油加盐加料酒即可。我家正好新开了一瓶菜籽油,多了股菜籽的香味。
这个虾我是懒,其实拿来做杭州名菜油爆虾也很合适。
那同样的到了苏州就更讲究了,把虾仁、虾脑、虾籽剔出来,烧一碗三虾面。尽管要100多元一碗,考虑到下的功夫,还是值得偶尔奢侈一次的。
如果嫌河虾太小,吃起来麻烦,那么明虾、沼虾更便宜了,只要35元一斤上下。
还有一样便宜水产可能大家都想不到——小鲍鱼,这段时间买也是个大又便宜。
现在小鲍鱼都是论个买,我买了几家菜场都是只要卖5元钱一个,有时碰到下午倒担了,摊主4.5元一个都肯卖。个头特别大的,也只要6元一个。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买便宜的试试手。
作为一个杭州人,我虽然喜欢吃鲍鱼,但是从来不知道边上这黑乎乎的一条也需要洗。后来知道了,又苦于洗不干净。
直到有一年去广东,当地菜场一个老板娘教我,用盐先把鲍鱼腌10分钟,然后再拿牙刷洗,就很容易把脏东西洗掉了。没试过的建议试一下,我一个处女座朋友,知道了这个妙方,看到腌了一段时间后,那些污垢甚至自己会慢慢脱落下来,感觉比吃到了鲍鱼更舒爽……
清洗干净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表面劙花刀,切好姜丝,把鲍鱼装回壳里,隔水蒸熟。然后再浇酱油,洒上葱花,淋响油,葱油鲍鱼搞定。
后遗症是,如果现在去饭店吃鲍鱼,也会习惯性地看下边。如果是洗干净的,说明厨师负责的,或者和我一样是去广东“进修”过的,就在心里默默点一个赞。
老唐这里,我看到了“黄金鲍”,老唐说也是历年更低,“往年一斤都要卖100多元,今年一斤就卖65元,如果按个卖,一个才13元。”
我上网查了一下,说黄金鲍其实是一种宽口涡螺,也是各种做法各种好吃。
行,记下了,等我多攒点钱,就来买你。
至于杭州人心心念念的六月黄,老唐说,今年梅雨雨水多,气温一直上不去,六月黄还没到时候,“总要再等一个星期,猛太阳晒两天,那就一下子鲜了。”
我跑了其他几个摊位,说法也都差不多,都说现在没到进六月黄的时候,惟一一个前几天进了一筐六月黄的老板娘小梁,说35元一斤都卖不动。
记者 钱卓君 文/摄
编辑 肖旭
来源:央视财经
鳗鱼,因其营养美味,备受很多人喜爱。近几年鳗鱼的消费量不断增长,特别是疫情后,国内市场销量增长更为迅速,同比增超50%。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光在上海就有2000多家做鳗鱼的餐饮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上海:鳗鱼销量逐年增加
人均消费超百元
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家鳗鱼专卖店里,记者看到,工作日午饭时间,店铺里已经坐满了食客,店门外甚至排起了队。几乎每桌客人的餐桌上都点了鳗鱼料理。
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店主打现杀现烤的鳗鱼饭,一家门店一天能卖出超400碗鳗鱼饭。
上海某餐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玮:现在每天卖到350碗到450碗,我们从最早每个月2000多公斤销售量,到现在是3000多公斤销售量。需求是有的,原材料本身又是在中国,这个产品我相信在中国会快速地打开。
顾玮介绍,由于鳗鱼价格较高,以前鳗鱼主要在各种日料店里出现,而且量都比较少,近几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主打卖鳗鱼的专卖店,特别是在疫情之后增加得更多了。
记者看到一碗鳗鱼饭的价格并不便宜,普遍在100元以上。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相比价格他们更注重口感及消费体验。
除了日料店,不少生鲜超市的鳗鱼产品也开始增多,在上海一家生鲜超市里记者看到,活鳗、烤鳗产品都有售,超市水产采购告诉记者,鳗鱼在他们的水产采购中比重偏小,但销量一直在增加,目前超市在售鳗鱼相关的品类已增加到了6个。
据了解,前几年中国的鳗鱼产业主要依靠出口,特别是日本市场,疫情后,不少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进商超等方式,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这也让企业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潜力,开始在口味、包装等方面进行改良,生产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鳗鱼产品。
2 福建福清:鳗鱼加工厂忙生产
出口内销两旺
每年的7月中旬是日本传统的鳗鱼日,而日本销售的蒲烧鳗鱼有六成以上都来自中国。福建省福清市是我国鳗鱼产业重镇,拥有鳗鱼养殖到加工出口全产业链。
记者在福建福清走访时了解到,目前不少鳗鱼加工企业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而今年烤鳗的出口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不少。
在福建福清的一家鳗鱼加工企业里,记者看到,烤鳗生产线正忙碌生产,烤制、淋酱汁,速冻,经过近10道工序后,一条日式蒲烧鳗就完成了生产,产线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80%都是出口的,从3月份开始,他们一直在忙着赶订单。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烤鳗的订单量比去年大幅增加,一方面疫情影响减小,国内外消费基本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今年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福建省福清市某鳗鱼食品加工企业总经理 郑昕:订单量比去年增加了35%,出口这一块。内销这一块,今年好像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得会更多一些,大概增加50%。2020年价格只有正常年份的一半,一公斤在12、13美元。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一公斤在20美元左右。
海关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年均出口烤鳗39000吨-42000吨,其中出口日本15000吨-18000吨,出口美国7000吨-8000吨,出口俄罗斯1000吨-3000吨。内销方面,疫情后,不少企业加大内销市场的开拓,烤鳗内销数量增长至15000吨。
3 福建福清:鳗鱼市场增长迅速
订单增加养殖户扩大规模
鳗鱼销量的逐年增加,也让不少鳗鱼养殖户看到了商机,此外去年由于鳗鱼苗丰收,鱼苗的价格也从15元一尾下降到了7元一尾,不少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
邹朝辉是福建省福清市的一位鳗鱼采购商,每年3月到6月份,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跟一家鳗鱼养殖场订购鳗鱼卖给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
邹朝辉告诉记者,上半年他采购的鳗鱼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而今年鳗鱼的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不少。
陈树平是福建省福清市的一位鳗鱼养殖户,他养殖的主要是美洲鳗,他告诉记者,2020年福建的鳗鱼产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上半年,因疫情影响,鳗鱼价格下跌超50%;下半年,出口订单逐渐恢复,鳗鱼价格开始回升。到今年上半年,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比2019年同期每吨还要贵3000元。
记者了解到,去年下跌的不仅是鳗鱼的价格,鳗鱼苗的价格同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这也让不少养殖户抓准时机,纷纷扩大养殖规模。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几年鳗鱼的市场需求量一直增长。特别是国内市场增长非常迅速。由于鳗鱼至今无法实现人工繁育鳗鱼苗,鱼苗的稀缺性也让鳗鱼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让不少人看好鳗鱼产业未来市场。
福建鳗鱼协会执行会长 张蕉霖:出口日本总量烤鳗一年就20000吨,日本鳗的活鳗一年6000吨到7000吨。国内现在目前的消费量已经达到差不多总产量的60%到70%,比国外还多,按这个形势继续再发展下去,有可能有一天鳗鱼由原来出口为主的变成不够卖、不够吃。
11月台湾地区对日出 *** 鳗同比增长28%近日,台湾地区鳗虾输出同业公会(郭瓊英理事长)公布了11月台企对日出 *** 鳗情况统计。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台岛8家企业合计对日出 *** 鳗59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对比过去5年11月同期台湾地区输日活鳗数量,出口量更高年份可达100吨以上,更低年份(2019年)仅46吨,本年度的59吨出口量依然为近年较低水平。
去年,东亚三国一地区鳗苗大丰收,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等地的投苗量都较往年明显增长。随着成鳗陆续出池,与今年7月活鳗消费旺季时期的行情相比,最近台湾地区输日活鳗平均降价2000日元/kg,同比降幅亦高达2750日元/kg。故虽然淡季期间日本市场活鳗消费量有所减少,但因价格比往年更具竞争力,整体出口量还是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气温持续下滑,日本国内新冠疫情卷土重来,日确诊人数屡创新高。对于本就时值活鳗消费淡季的日本市场来说,疫情的再次来袭无疑令活鳗销售更加举步维艰。年底本是日本餐饮行业举办忘年会的旺季,但疫情之下借由忘年会促销鳗制品的期待基本落空。距离2020结束只剩小半个月,新年前后日本市场活鳗销售情况将如何,动向还需持续关注。(出处:鳗鱼网)
为什么春节鳗鱼卖那么贵销量还那么好?六大原因告诉你真相冬天是国内鳗鱼消费的旺季,提起鳗鱼,食客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日式料理店里的鳗鱼饭或烤鳗鱼了,好吃,但价格贵,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之所以爱,是因为鳗鱼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食材,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很多大多数人不知道的食疗功效,最关键的是烹饪技法逐渐迎合国人消费习惯创新产品越来越多。不过话说回来,无论用什么样的烹饪法,大多数食客还是更加喜欢经典的烤,因为烤出来的鳗鱼外焦里嫩色泽诱人,散发着香气,吃一口,香嫩的口感都能把隔壁桌的客人馋得流口水。
之所以恨,是因为烤鳗鱼和其它鱼类相比价格一涨再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贵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烤鳗鱼卖那么贵销量还那么好呢?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销量好的原因↓↓↓
营养价值丰富
销量好是因为鳗鱼营养丰富,每100克生鲜鳗鱼含水分61.1克、蛋白质16.4克、脂质21.3克、醣类0.1克、灰分1.1克、维生素230mg(毫克)、矿物质95mg(毫克),还含有钙、锌、硒、磷脂、铁、钾、钠等物质。
鳗鱼的维生素A含量是普通鱼类的60倍,是牛肉的100倍、猪肉的300倍以上。与其它动物性食品相比较,长期食用鳗鱼,对于增进活力、强健体魄、滋补养颜极有帮助,特别是孕妇与婴幼儿。值得一提的是鳗鱼是含DHA和EPA更高的鱼类之一,不仅可以抗动脉硬化、抗血栓、降低血脂,还能为大脑补充必要的营养素。DHA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也有助于老年人预防老年痴呆症。
价格贵的原因↓↓↓
一、鳗苗不能人工繁殖,育苗成本高
鳗鱼贵的原因之一是鳗鱼苗至今难以人工繁殖,主要依赖捕捞野生鳗苗,野生鳗苗捕捞具有不确定性,产量波动剧烈,不利于鳗鱼产品价格稳定,加上市场上对烤鳗鱼年增长量有不断加大趋势,就导致鳗鱼价格一涨再涨。
二、水质要求无污染
养殖鳗鱼的条件非常严格,要求水质无污染微酸性,水温更好在8至30度之间,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养殖鳗鱼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还要时刻注意水温和天气的变化,所以在养殖场中还配有注水系统、排水系统、降温和增温系统等,发现有变化的预兆时及时做好预防准备,然后就是观察鳗鱼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和平时有什么不同要即及时的进行处理。
三、饲料成本高只吃进口食品
养殖鳗鱼饲料成本非常高,需要使用太平洋阿拉斯加深海鳕鱼鱼粉做为饲料配方。鳗鱼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通常先将饲料加工成具有一定细度的粉料,然后在养殖场添加油脂后做成面团,投放至养殖池中进行喂养。
鳗鱼太挑食只吃进口食品,营养要求高蛋白、高脂肪,而阿拉斯加鳕鱼加工成的鱼粉蛋白质含量丰富,正好能满足鳗鱼的这种需求。
四、劳动力成本高
烤鳗鱼为冷链即食食品,加工工序十分严格,单是挑刺一项,一条烤鳗鱼就需要经过五六个技术人员进行挑刺,劳动力投入成本大,因此价格自然也高。
五、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
从鳗鱼协会了解到,鳗鱼已成为中国出口农产品的一个响亮品牌,是中国出口食品农产品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品种,对国际鳗鱼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层层严格的品质检测,保证了鳗鱼产品源头可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
看完以上介绍,您还觉得鳗鱼的价格贵吗?
小鳗提醒一下,现在正是置办年货好时机,无论鳗鱼有没有涨价,鳗鱼皇后再次给大家送来了春节福利!↓↓↓
2020年1月16日-18日在鳗鱼皇后自有微信商城(公众号:鳗鱼皇后xuenuoyx)下单购买两条蒲烧鳗鱼再赠原品一条(买二赠一,蒲烧鳗鱼300g),真的超级划算,无论是送人还是自用都倍显高级有档次。
送人够高贵够面子,自留滋补又好吃,同时还有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年年有余”。
“国鳗崛起”:超1000万中国人每月吃鳗鱼 50元以下鳗鱼菜品订单火爆对于大城市忙碌的白领而言,吃一碗鳗鱼饭,成为健康、时尚之选。90后北京消费者禹先生表示:“鳗鱼肉质好,烤制后外焦里嫩,我们年轻人很喜欢吃。”
事实上,日本蒲烧鳗鱼超六成产自中国。而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原本大宗出口日本的鳗鱼正“游回”国内闯市场,带动鳗鱼中餐化发展。据央视报道:近两年,我国鳗鱼出口转内销趋势明显,国内餐饮市场对鳗鱼“情有独钟”。北京樱未道·鳗鱼小酒馆创始人张君宝表示:“每天堂食菜品中,95%以上为鳗鱼类,门店每月消耗700公斤鳗鱼。”
▲福建省福清市鳗鱼养殖场正在捕捞鳗鱼 (摄影:胡慧)
美团数据显示,超1000万中国人每月至少吃一次鳗鱼,北京、上海消费者成鳗鱼高频消费群体,“鳗鱼炒饭”成爆款。此外,鳗鱼火锅、鳗鱼烧烤、鳗鱼饺子等中式做法花样翻新,深度搅动国人味蕾。
鳗鱼“中餐化”:鳗鱼炒饭“雄霸”菜单
随着国内养殖业发展与供应链体系完善,鳗鱼从“普通人舍不得吃的昂贵食材”,变为国人高频、热选菜品。
美团数据显示,超50万“鳗鱼深度爱好者”每月至少吃三次鳗鱼,规模相比2020年增幅超75%。鳗鱼菜品在国内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鳗鱼相关菜品种类超过6万种,比2019年增长66%。鳗鱼相关餐饮商户数连续两年增幅超14%。通过外卖,鳗鱼走进千万家庭餐桌,2021年,美团平台鳗鱼类外卖订单同比2020年增长超37%,50元以下的鳗鱼菜品订单总量同比2020年增长30%。
随着鳗鱼消费走向本土化,鳗鱼在国内的烹饪方式也更加接近“中餐”。按国人口味改良的鳗鱼火锅、鳗鱼烧烤、鳗鱼卤肉饭、鳗鱼煲仔饭层出不穷。此外,疫情也催生国人餐饮习惯新变化。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消费者对生冷食物选择度下降,鳗鱼类熟制品热度上升。
▲餐饮品牌“九本居酒屋”用国产鳗鱼 *** 创新“粤菜”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用户上传)
餐饮品牌“九本居酒屋”将国产鳗鱼餐品花样翻新——鳗鱼与牛油果、菠萝混搭,外边包裹小麦皮,做成创新“粤菜”,颇受食客欢迎。餐饮品牌“晓寿司”也在采访中表示探索鳗鱼饺子等中式烹饪手法。
据介绍,目前“九本居酒屋”及“樱未道·鳗鱼小酒馆”采购的鳗鱼类食材,均来自美团旗下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
供应链助力“国鳗崛起”:最快72小时工厂直达餐桌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之一鳗鱼养殖和出口国。国内鳗鱼主产地多在广东、福建等地。福建省莆田市鳗鱼加工企业东源食品负责人胡剑飞表示:“受疫情影响,我们企业出口至日本的鳗鱼年销量从3000吨下降至700吨。而现在,我们的鳗鱼主要转向国内销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介绍:“日本曾是中国鳗鱼高消耗国家。疫情让国产鳗鱼‘出口转内销’。从产地到工厂,再到消费者餐桌,鳗鱼在国内的流通与消费链路,也越来越成熟,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消费者需求变化带动鳗鱼上游产业结构变化,催生优质鳗鱼养殖和加工企业,鳗鱼供应链建设日趋成熟。美团快驴进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平台数据洞察消费趋势,建设上游优质供给资源,并从食材标准化、安全性等方面提出需求,帮助餐饮商户匹配更标准、更可靠的鳗鱼类产品,加快品类流通效率。”目前,在餐饮供应链平台助力下,国产鳗鱼从工厂到餐桌,最快只需72小时。
▲美团快驴进货为餐饮商家提供鳗鱼食材(图片来自央视财经报道)
该负责人还介绍,聚合餐饮商家的鳗鱼采购需求后,组织上游按需生产和加工,提升上下游产业效率,以消费侧需求推动产业上游计划性和效能,缩短流通环节,降低餐饮商户采购成本,使消费者吃到价格更低的鳗鱼饭。
福建鳗业协会执行会长张蕉霖曾表示:“国内鳗鱼消费量已达总产量的60%到70%,超过国外。按此趋势,鳗鱼或将由原来的出口导向,变成(在中国)不够卖、不够吃。”
从飞到日本吃蒲烧鳗鱼,到在国内吃平价的“中式鳗鱼”,鳗鱼的“高贵”身价正被打破。交通运输、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加之中国餐饮行业供应链升级,让鳗鱼从“奢侈”变为寻常可得。鳗鱼的名字不再与“日式文化”强绑定,中国年轻人正助推“国鳗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