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08 0
康恩贝(600572.SH)子公司拟斥1亿元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相关权益

智通财经APP讯,康恩贝(600572.SH)发布公告,公司于2021年9月13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相关权益的议案》,根据公司聚焦发展中药大健康业务、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的发展战略,拟加大对重大中药创新药研究和二次开发的投入,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杭州康恩贝”)出资人民币1.00亿元受让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拥有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相关技术及研究资料、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关全部知识产权。

OTC及处方药齐头并进,康恩贝:打造"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创证券 郑辰 黄致君)

1 蓄势待发,着力打造“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

经过五十余年积淀,公司已成长为国内优秀的品牌中药企业,于2020年7月正式纳入浙江省国资体系,变为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于2021年7月落地混改方案,制定了考核目标明确、实施路径清晰的十四五规划;并于2022年9月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着力打造“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

近年来公司“瘦身健体、专注主业”,于2021年 *** 兰信小贷公司30%股权、迪耳药业25%股权等,并着手处置贵州拜特公司等亏损资产,商誉及无形资产分别由2018年的9.13、4.78亿元下降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1.85、3.5亿元,减值风险已大幅释放。同时公司在销售转型方面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由2018年的约50%下降至2021年的约39%。目前公司经营管理渐入佳境,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一)五十载积淀,铸就优秀中药品牌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恩贝”或“公司”)前身为兰溪云山制药厂,于2004年4月上市。经过逾五十年发展和积淀,现已成长为一家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及药材种植、提取于一体,实施全产业链经营的大型医药企业,在品牌、产品、渠道等多方面拥有较强竞争力。

品牌方面,公司在经营发展中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已培育形成了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金奥康、金笛、金康、金艾康、天施康、金康速力、希陶等多个知名品牌及其系列产品,是其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价值体现。

产品方面,公司已形成以现代中药和植物药为核心,特色化学药和功能型健康产品为重要支撑的产品结构,主要产品线涵盖心脑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等健康领域。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中药二级保护品种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共计有60余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版),160余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版),具有“三独”(独家品种、独家剂型、独家规格)特色的产品100余个。截止2021年,公司共有14个品牌或产品系列销售过亿元。

市场营销方面,公司建立了以品牌OTC产品营销和处方药学术推广模式为主的药品自营体系,设有多家专业化营销平台型子公司。

公司近年来发挥品牌和产品资源等优势,重点推进大品牌大品种营销 *** 的规划、销售终端拓展及营销队伍建设,通过自有的多个药品专业化营销公司与分区域合作的药品流通销售客户,形成了全国性的销售渠道和终端 *** ,基本实现对OTC连锁及单店、主要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

(二)纳入浙江省国资体系,着力打造“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

1、公司由民营控股企业转变成国有控股

公司于2020年7月正式纳入浙江省国贸集团体系,由民营控股企业转变成国有控股、国资民营股东共同参与治理的混合所有制新型市场主体。

截止目前,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胡季强)、胡季强先生,持股比例分别为20.85%、8.51%、5.2%。

2、英特集团高管履新康恩贝

在2020年7月控股权变更后,公司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董监高,其中胡季强先生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罗国良先生(原英特集团总经理)任公司新总裁,主持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分管战略实施、政策事务等方面工作;谌明先生(原英特集团财务总监)任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首席数字官,协助总裁工作,分管财务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工作。

3、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

2021年,公司紧紧围绕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目标,坚定实施发展中药大健康核心产业战略,坚持“六个聚焦”,通过主动调整优化业务、产品和资产结构,加速发展非处方药和健康消费品等自我保健产品核心业务,内部整合资源,解决同业竞争,具体措施如下:

内部资源整合。在中药饮片业务板块,公司已收购中医药大学饮片公司66%股份;并在2022年5月和10月两次董事会审议公告拟认购英特集团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部分的拟发行股份,合计不超过4亿元。在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制剂业务板块,公司于2022年8月受让控股股东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奥托康科技公司100%股权。

在浙江试点院内制剂向中药创新药的转化。目前浙江省在筹划医院制剂的布局,公司被选为优先试点企业。2021年12月底,康恩贝作为理事长单位,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和泽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医疗机构制剂转化研究中心;通过链接各方优势资源,搭建创新型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助力中医药大省建设,同时有助于公司加快实现中药创新药的突破。

(三)“十四五”规划清晰、混改方案落地、股权激励公布

1、“十四五”规划任务清晰

2021年公司编制了康恩贝“十四五”规划。根据定位目标,“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立足品牌OTC及大健康产品领域,依托康恩贝、金笛、金奥康等品牌,以家庭常见疾病治疗及自我保健为切入点,巩固胃肠、感冒等细分领域核心竞争优势,推动OTC业务持续增长。

中药创新药方面,公司将聚焦创新药研究和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一方面整合推进创新药平台建设,通过挖掘、传承中医药精华,在创新中药和中药创新药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加大重点中药品种二次开发,提升大品种的技术内涵和临床价值,为做大中药品牌及向健康消费品延伸提供有力支撑。

2、混改落地、体制创新、授权充分

2021年7月,公司出台浙江省国资系统之一个混改试点方案,从顶层设计出发,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制定了《总裁工作细则》、《投资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厘清“一委三会一层”、事业部及子公司的权责边界,加强分级分权管理,为后续深入推进混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该方案,浙江省国资委及浙江省国贸集团对公司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保持公司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的一致性、连续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同时又可以以更加规范的管理机制去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完善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公司高质量发展。

3、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目标明确彰显信心

公司于2022年9月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700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股本总额的2.7%,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6247.5万份,预留期权激励数量752.5万份,行权价格为4.13元/股,激励对象涵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核心骨干人员,总计537人。

2022年解锁条件。以2021年度为基数,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企业平均值;2022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5%,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企业平均值;2022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当期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5%;2022年度净利润现金含量不低于105%。

2023年解锁条件。以2021年度为基数,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4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企业平均值;2023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7%,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企业平均值;2023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当期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2023年度净利润现金含量不低于105%。

2024年解锁条件。以2021年度为基数,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8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企业平均值;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7.5%,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企业平均值;2024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当期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5%;2024年度净利润现金含量不低于105%。

(四)减值风险基本释放,销售费用大幅优化,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资产处置基本完成,减值风险基本释放。2019年以来,受列入国家卫健委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和陆续退出各省医保支付范围政策的叠加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拜特制药核心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销售额大幅下滑,形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20年公司纳入浙江国资体系后,开始“瘦身健体、专注主业”,并于2021年公司完成兰信小贷公司30%股权、迪耳药业25%股权等股权资产的 *** ,并着手处置贵州拜特公司,有序推进内外部相关资产、股权处置和整合工作。

目前公司商誉及无形资产分别由2018年的9.13、4.78亿元下降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1.85、3.5亿元,减值风险基本释放。

销售转型成效显著,费用大幅优化。随着集采推进,药品降价倒逼公司转型销售模式,加强内部成本管控;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做强老品牌、做大新品牌,推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近年来,公司销售费用率由2018年的约50%下降至2021年的约39%,持续体现销售转型成效。

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受新冠疫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受限、院内集采降价、珍视明出表、嘉和生物股价下跌等诸多不利因素,2017年至今公司收入增长放缓、利润波动较大,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等科目变化较大。目前,上述负面因素已基本释放,未来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2022年前三季度(剔除珍视明出表因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9.8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9.11%。

2 多品牌发力,OTC成长空间广阔

公司OTC领域已培育形成了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金笛等多个知名品牌及其系列产品,2021年实现收入约20.66亿元,占比为34%。

其中第1大单品肠炎宁,为胃肠消化道用药,销售收入由2016年的3.24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8.53亿元,CAGR为21%,销售规模已经连续五年稳居肠道中成药第1位,22年预计销售收入超10亿。

前列康普乐安(21年收入2.48亿元),为OTC前列腺中成药第1名,伴随老年化趋势加剧,具备较好增长空间。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21年收入2.85亿元)属于咽喉类中成药,后疫情时代业绩弹性巨大。“金奥康”奥美拉唑(21年收入3.82亿元)处于集采见底状态。牛黄上清胶囊为2018版基药独家剂型,增长空间广阔。此外,公司还在全国建立起精细化的终端营销体系,外延空间广阔。

(一)肠炎宁:快速增长的胃肠道10亿级大品种

1、胃肠用药:稳步增长的百亿级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节奏加快带来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变,胃肠消化道相关发病率提升,患者用药需求随之增加。

根据中康数据,我国OTC胃肠消化道中成药规模由2017年的107.9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7.13亿元,CAGR为8.04%。分渠道看,2021年胃肠消化道用药院内外规模合计约为603亿元(院内仅统计口服用药),其中院内药品规模占比约为50%,主要以处方药、化学药为主;OTC占比约为50%,随着中医养胃理念深入人心,中成药占比更高;线上平台则主要以保健食品为主,药品规模较小。

胃肠消化道疾病为我国较为常见的病种大类,患者自我诊疗率较高,一般通过自行调整饮食、运动和自我药疗来应对。对于疾病高发的青壮年人群,自行购药服药和网上搜索的比例更高;在重复发病时,大部分患者会沿用此前使用过的药品,其中老年人用药经验较多,更看重成分;年轻人则重点关注疗效。

2、肠炎宁性价比高,规模稳居肠道中成药第1

肠炎宁是公司大品牌大品种工程系列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开发应用场景、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等,销售规模已经连续五年稳居肠道中成药第1位;其余品种分别为健胃消食片(江中药业)、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

根据历史价格查询,肠炎宁片单价为20-30元/盒/60片,日服金额4-6元,在主要竞争对手中更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主要竞争对手健胃消食片(江中药业)单价为10-16元/盒/32片,日服金额为5-8元;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单价为23.8-24.9元/瓶/100ml,日服金额为7.2-7.5元。

3、肠炎宁为10亿大单品,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康恩贝肠炎宁片为公司独家剂型,属于OTC中成药胃肠消化道用药,适应症/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行气,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泄泻、腹痛腹胀;或急慢性胃肠炎、腹泻、小儿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此外对肠胃还有相应的调理作用。

近年来,康恩贝肠炎宁系列保持较快增长,销售收入由2016年的3.24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8.53亿元,CAGR为21%,为公司之一大单品。受益于不断增长的适应症规模以及稳定良好的竞争格局,康恩贝肠炎宁片具备提价能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二)前列康:OTC前列腺中成药之一品牌

1、伴随老年化趋势加剧,前列腺药品规模持续增长

前列腺疾病已为成年男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群体。一项1990-2019年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负担数据分析研究显示,相比1999年,我国2019年BPH患病例数、发病例数及伤残损失寿命年均增高120%以上。根据李宏军,黄宇烽《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我国前列腺炎患者以50岁以下的男性为主,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盆骶疼痛、性功能障碍等。

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和患者数量持续上升,用药规模不断增长,由2017年的19.6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63亿元,其中中成药占比约为40%,为患者重要选择。

2、前列康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位列中成药第1名

根据中康数据,前列康普乐安为OTC前列腺中成药之一品牌,市场地位稳固。根据历史价格查询,前列康普乐安片单价为16-23元/盒/60片,日服金额3.2-4.6元,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其他主要竞争对手为非那雄胺片(英国默沙东),单价为136-158元/盒/28片,日服金额为4.9-5.6元;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生产),单价为35-42元/盒/10粒,日服金额为3.5-4.2元;前列舒通胶囊(保定天界制药),单价为45-52元/盒/36粒,日服金额为11.3-13元。

前列康普乐安是公司上世纪80年代研发和上市的中成药品种,是世界上首个以油菜花粉为原料,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植物药产品。

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销售收入由2016年的1.84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48亿元,CAGR为6%。受益于老年化带来的发病率提升以及稳定良好的竞争格局,前列康普乐安未来有望成长为5亿级别大单品。

(三)复方鱼腥草:后疫情时代,业绩弹性巨大

咽喉、扁桃体炎类疾病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2017年以来适应症药品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增速放缓。2021年OTC咽喉、扁桃体炎药品规模为105.64亿元。

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属于咽喉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适用于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

在大品种大工程战略推动下,“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销售收入由2016年的0.74亿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4.32亿元;受疫情影响,2021年销售收入回落至2.85亿元,期间CAGR为31%。

我们认为,随着新冠疫情管控措施边际趋缓,后疫情时代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业绩弹性巨大,有望成为5亿级别单品。此外,公司还重点推进“金笛”护喉系列产品的开发上市,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咽喉、扁桃体炎药品市场前3名分别为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复方鱼腥草合剂(康恩贝),市场份额分别为15%、12%和5%。

根据历史价格查询,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单价为25-30元/盒/12支,日服金额18.75-24元,价格适中;主要竞争对手蓝芩口服液(扬子江),单价为62-108元/盒/12支,日服金额为33-54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单价为38-47元/盒/10支,日服金额为11.4-14.1元。

3 集采影响基本见底,处方药有望触底回升

公司处方药领域陆续培育形成了至心砃、天保宁、金艾康、金康速力等多个知名品牌及其系列产品,2021年实现收入约20.82亿元,占比为34%。

其中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21年收入2.28亿元)为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快速增长的抗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大适应症下,有望成长为5亿级大单品;金艾康汉防己甲素片(21年收入2.63亿元)的医保支付范围恢复至药品说明书;金康速力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21年收入1.8亿元)于2020年调入国家医保目录;必坦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21年收入1.78亿元)已集采见底;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1.2类新药)有望尽早上市;处方药业务整体有望触底回升。

(一)麝香通心滴丸: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心血管大适应症下潜力巨大

鉴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我国心血管发病率持续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超过65周岁的老年人口达到1.91亿人次,占总人口数的13.50%,较2011年增加0.68亿人。由于饮食方式改变、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因素,我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人数不断攀升,这将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推算,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

水深鱼大,大单品辈出。

根据中康数据,院内抗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口服中成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由2017年的82.07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05.18亿元。

其中10亿级单品为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市占率13%、通心络胶囊(以岭药业)市占率11%、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市占率9%;5亿级单品为银杏叶片(扬子江)市占率6%、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贵州百灵)市占率5%、速效救心丸(达仁堂)市占率4%。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康恩贝)市占率约为2%。

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有望成为5亿级单品。

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是国内首个具有改善冠脉血流速度影像学证据的心血管中成药,为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由于质量、疗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心血管中成药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近年来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0.84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28亿元,CAGR为22%。在抗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大适应症下,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有望实现5亿级销售规模。

(二)集采基本见底、医保支付优化、新药即将上市

金艾康:扩大医保支付范围。自2022年1月1日起,汉防己甲素片的医保支付范围恢复至药品说明书,即从限用于单纯矽肺I、II、III期及各期煤矽肺扩大至适用于风湿痛、关节痛、神经痛等领域。目前金艾康销售额约2-3亿,未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金康速力:进医保后快速扩张。“金康速力”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用于治疗分泌大量浓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于2020年调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不断扩大在县级医院的覆盖范围。目前金康速力销售额约2亿元左右,2022年前三季度同比+20%。

必坦:集采见底。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障碍,为第三批国家集采品种(于2021年执行),必坦中标,但2021年销售额仍同比下降20%左右。随着集采影响见底,必坦未来有望保持稳定的销售规模。

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中药1.2类新药,有望尽早上市。按照中康数据,2021年我国口腔溃疡药物整体市场规模约10亿元,治疗药物主要有贴(膜)剂、喷雾剂、软膏、片剂、漱口水等多种剂型。公司于2021年9月收购的黄蜀葵花口腔贴剂(中药1.2类新药),近日已在子公司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试车成功,预计于22年内取得生产注册批件后投产,采用先进的口腔生物粘附双层贴片的现代制剂技术,属于纯中药新型制剂。

目前国内口腔溃疡尚无中药双层贴片产品上市,该产品的产业化推进将填补该领域空白,并且由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剂型独特,该产品具有差异性优势,有望成为亿元品种。

4 健康消费品、中药饮片、原料药亦具增长潜力

公司健康消费品主要包括珍视明眼健康产品(2021年出表),康恩贝牌保健及功能性食品、传统滋补品;中药饮片业务主要立足于浙江省内,包括饮片业务、煎药业务和调拨业务;化学原料药则于2021年实现收入6.48亿元;上述业务具备稳定增长潜力。

1、健康消费品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以及新社交媒体的发展,公司基于医药健康行业和市场变化趋势,并结合企业的现状与发展需要的考虑,梳理并制定了大力发展非医保依赖的大健康产品。目前公司大健康产品主要包括珍视明药业公司的眼贴、眼罩、洗眼液等眼健康产品以及康恩贝健康科技公司的保健及功能性食品、传统滋补品。在此基础上公司成立健康消费品事业部,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核心,打造直接面向终端消费的新零售模式,通过精准触达用户,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全面布局了线下渠道,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其中公司“康恩贝”品牌健康产品及“珍视明”品牌眼健康产品等,在相关线上细分领域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健康消费品 2021 年实现销售收入 11.07 亿元(同比+22.87%),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珍视明”品牌(已出表)眼贴、眼罩、眼部护理等眼健康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7.24 亿元(同比+41.38%),康恩贝牌健康食品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同比+18%)。

2、中药饮片

为落实2020年公司控股权变更时控股股东浙江省健康产业集团作出的有关解决中药饮片业务同业竞争问题的承诺,进一步集聚中药饮片产业优质资源,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公司于2022年10月受让中医药大学饮片公司66%股权,浙江中医药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另外的34%股权。

中医药大学饮片公司业务主要包括饮片业务、煎药业务和调拨业务,生产销售中药饮片800余种,基本满足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需求。其中饮片业务通过子公司浙江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和温州仁道医药有限公司将饮片直接销售给医疗机构;煎药业务则在饮片业务基础上,通过前述2家子公司为医疗机构提供代配代煎和配送等服务。

下游客户以医院等医疗机构为主,商业调拨客户为辅。医疗机构客户主要在集中杭州和温州两地,基本覆盖主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以及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与省内15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1年饮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4.3亿元,其中煎药业务为2.28亿元,目前正逐步拓展湖州、丽水、金华和舟山地区的医疗机构市场。

3、原料药

依托技术与品牌优势,公司生产的 *** 阿米卡星、盐酸大观霉素、 *** 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产品具有较好的国内与国际市场地位。

2021年公司化学原料药实现销售收入6.48亿元(同比+9.37%),延续近年稳定增长态势。随着2022年公司的募投项目国际化先进制药基地一期项目及原料药异地搬迁二期项目验收并正式投产,公司原料药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增强公司内生发展动力。

5 报告总结

具体假设如下:

1)OTC业务:在肠炎宁、前列康、复方鱼腥草合剂等核心产品带动下,重点品种已逐步进入收获期,预计整体实现15%左右增长;

2)处方药业务:集采影响基本见底,处方药有望触底回升,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等有望快速增长,预计整体实现10%左右增长;

3)健康消费品:随着新品的不断上市,预计整体实现20%左右增长;

4)其他:包括原料药及中药饮片,预计整体实现15%左右增长,考虑并表因素则增速更快。

我们选取与公司业务属性相近的三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且均具有体制优化后的价值重塑潜力,分别为太极集团、达仁堂、华润三九,其23年平均PE估值为27倍。我们以此为参考,给予公司23年27倍目标PE。

公司为国内优秀的品牌中药企业,OTC及处方药业务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其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6.22/7.4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5.65/6.7亿元,同比+200%、19.3%、18.5%),EPS分别为0.1/0.24/0.29元,对应PE为46/20/16倍,参照历史及可比公司估值情况给予23年27倍目标PE,对应6.5元目标价。

6 风险提示

1)公司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属于咽喉类中成药,受防疫政策及相关发病率影响较大,存在疫情影响超预期的风险;

2)公司院内销售额占比约30%左右,存在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

3)截止2022Q3公司商誉及无形资产合计金额约5.4亿,仍存在小幅减值风险。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康恩贝(600572.SH):子公司拟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相关权益

格隆汇9月13日丨康恩贝(600572.SH)公布,公司于2021年9月13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相关权益的议案》,根据公司聚焦发展中药大健康业务、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的发展战略,拟加大对重大中药创新药研究和二次开发的投入,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杭州康恩贝”)出资人民币1.00亿元受让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拥有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相关技术及研究资料、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关全部知识产权。

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功能主治:清心泄热。用于心脾积热所致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症见口腔黏膜溃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等;截至目前,该品种尚未取得药品注册批件。

按照米内网的统计,国内口腔溃疡药物市场(中药+化药)整体规模约达12亿元,属细分治疗领域规模较大的药品品类。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作为其中的中成药独家新药,由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剂型独特,具有产品差异性优势,具备成为该领域中药大品种的潜力。

本文源自格隆汇

康恩贝: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康恩贝: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获药品注册证书】财联社12月22日电,康恩贝公告,全资子公司杭州康恩贝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功能主治清心泄热,用于心脾积热所致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症见口腔黏膜溃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等。

康恩贝1亿元受让一款中药口腔贴片相关权益

新京报讯(记者 刘旭)9月13日,康恩贝发布公告,其董事会已通过了《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相关权益的议案》,同意其全资子公司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杭州康恩贝”)出资人民币1亿元,受让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拥有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相关技术及研究资料、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关全部知识产权。

双方拟签署的《技术 *** 合同》中约定,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将自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相关技术及申报和生产的研究资料、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关全部知识产权 *** 给杭州康恩贝,完成技术交接与指导,并协助杭州康恩贝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并办理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 *** 。

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功能主治:清心泄热,用于心脾积热所致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症见口腔黏膜溃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等(已申报待审批)。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于2009年10月至2014年7月进行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研究。2020年8月1日至8月5日,通过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的研制和生产现场动态核查。2020年10月16日,完成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的专业审评。截至目前,该品种尚未取得药品注册批件。

目前,口腔溃疡用药常见的喷剂、口含片、散剂等剂型,都存在被唾液稀释、附着性差、药物在溃疡面停留时间短等问题。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剂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口腔生物黏附双层贴片的现代制剂技术,可以直接保护溃疡面,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同时易于给药,3小时药物全部融化,贴片使用不影响进食,移去制剂即可停止给药,患者使用方便,能更好满足患者的依从性需求。截至目前,国内口腔溃疡市场尚无中药双层贴片产品上市,仅化学药有“意可贴片”( *** 贴片)、“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等两个贴片产品。

据米内网统计,国内口腔溃疡药物市场(中药+化药)整体规模约达12亿元。康恩贝表示,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作为其中的中成药独家新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剂型独特,具有产品差异性优势,具备成为该领域中药大品种的潜力。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相关权益,是公司聚焦发展中药大健康业务、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的重要步骤。

校对 柳宝庆

42个中成药初审入选医保目录,上市公司抢占独家中成药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望 报道

独家中成药优势进一步凸显。

根据国家医保局近日公布的《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下称医保药品目录),共有386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其中包括222个目录外药品,164个目录内药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番公布的医保药品目录中,共有42个中成药在列,除了益心酮滴丸,其余41个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

而注重研发投入的中药上市公司,包括康缘药业(600557.SH)、天士力(600535.SH)等,揽下了医保药品目录中的多个独家中成药。

“原来已经在里边(医保药品目录)的产品,未来的销售应该没什么影响,但原来不在里边(医保药品目录)的产品,进入后对销售增长有积极影响。”天士力有关人士9月4日下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8个独家品种入选

通过形式审查的医保药品目录,共有28个中成药成为目录内药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这28个目录内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涉及以集团为单位的生产企业共23家。

其中,在中国心脑血管创新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的天士力,有3个品种入选,包括复方丹参滴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及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

而复方丹参滴丸是天士力的当家产品,据米内网统计数据,该产品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30亿元。

天士力也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以复方丹参滴丸带动了养血清脑颗粒(丸)、芪参益气滴丸、注射用益气复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等系列领先品牌产品,构建了以心脑血管用药为主的现代中药大药体系。

2023年上半年,天士力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26.19亿元,占营收比例为59.63%,毛利率高达75.2%。

“在复方丹参滴丸形成心脑血管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先后持续布局多层次的产品组合,不断加强大品种二次开发与创新中药研发,持续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天士力在2023年半年报中称。

事实上,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此次正是以拟新增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进入医保药品目录,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引起的Ⅰ期(轻度)、Ⅱ期(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滞血瘀证所致的视物昏花、面色晦暗、眼底点片状出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另一个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通过审查的产品,则是红日药业(300026.SZ)的血必净注射液。此前的2020年4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血必净新增适应症“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而血必净注射液是红日药业的核心产品,2022年的销售收入为8.17亿元,2023年上半年达到5.21亿元,毛利率为86.74%。

在2023年半年报中,红日药业指出,血必净注射液被纳入《北京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症结合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感染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公司积极推进研究成果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平台发出血必净注射液循证之声,快速促进血必净注射液的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其实,通过形式审查的28个医保药品目录内中成药,皆拥有较为庞大的市场规模,根据米内网统计数据,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规模超过92亿元。

其中,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及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步长制药(603858.SZ)的丹红注射液、红日药业(300026.SZ)的血必净注射液、康缘药业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等,年销售收入均超5亿元。

而这28个中成药的用药领域,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等方面,并且步长制药、康缘药业、亿帆医药(002019.SZ)均各有2个品种在列。

尚待评审和价格谈判

除了28个医保药品目录内中成药,通过形式审查的医保目录外中成药为14个。

“目录外药品就是之前没有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属于之一次进去。”康缘药业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外药品名单》,目录外的14个中成药,除了益心酮滴丸,其余均为独家品种。

这14个中成药中,有7个品种属于2022年获批上市,其中苓桂术甘颗粒为国内获批的首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于2022年底通过国家药监局技术审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康缘药业。

彼时公告显示,康缘药业截至当时对苓桂术甘颗粒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92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药新药,此次入选的人福医药(600079.SH)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是全球首创的防治尿结石症中药新药;康恩贝(600572.SH)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则为国内首个中药双层口腔贴片。

不过,对于刚刚公布的《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国家医保局表示,通过形式审查,仅代表该药品符合相应的申报条件,获得了参加下一步评审的资格。

“只有通过评审、谈判等全部环节的药品,才能最终被纳入目录。”国家医保局指出,下一步,将按程序组织开展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工作。

此前,国家医保局调整并公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对1类和3类中成药,在续约触发降价机制时,可以申请以重新谈判的方式续约,国家医保局将组织专家按程序进行测算,谈判续约的降幅可不必高于简易续约规定的降幅。

同时,考虑到新冠疫情的不可预测性,对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药品,如基金实际支出超出预算,在2023年和2024年续约时可不予降价。

而上述14个医保目录外中成药,有9个属于1类和3类中成药,并且其中康缘药业的散寒化湿颗粒,系继“三方三药”后获批的治疗新冠肺炎中药新药。

另外,此番公布的医保药品目录内名单,步长制药的宣肺败毒颗粒和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也属于治疗新冠药品。而宣肺败毒颗粒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武汉抗疫临床一线众多院士专家筛选出有效方药宣肺败毒方的成果转化,2021年3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但对于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是否降价及其降价幅度问题,目前还是未知数。

“现在只是初审结果,等正式目录出来以后,入选的上市公司就会公告。”一位中药上市公司高管称,“价格要等谈判结果,是否降价目前不确定。”

而今年6月落地的中成药首次全国集采结果显示,共有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平均价格降幅49.36%,但独家品种降价幅度相对较小,7个独家品种在本次集采中的平均降价为35.24%。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康恩贝口腔溃疡药物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注册获受理

新京报讯 6月17日,康恩贝发布公告,子公司杭州康恩贝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药品注册获受理。

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的功能为清心泄热,用于心脾积热所致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症见口腔黏膜溃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等。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原料为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作为治疗口腔溃疡的中成药独家新药,由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剂型独特,其具有产品差异性优势。

2021年9月18日,康恩贝全资子公司杭州康恩贝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签订技术 *** 合同,受让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的相关技术、研究资料及相关全部知识产权。2022年1月,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在杭州康恩贝试车成功。2022年4月,杭州康恩贝完成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工作,并于2022年5月27日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其他相关事项的变更补充申请材料,申报药品注册。

校对 陈荻雁

政策激励 中药上市公司发力新药和独家品种

中药新药开发进入增量提速阶段。

7月7日,白云山(600332.SH)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广州医药研究总院(下称研究总院)7月5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养阴舒肝颗粒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公告显示,养阴舒肝颗粒是研究总院在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的基础上开发的中药1.1类新药,并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此次获批适应症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医辨证属肾虚肝郁症。

而研究总院于今年3月21日才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养阴舒肝颗粒临床试验申请,于4月17日即获得受理。

这表明,我国中药新药的审评审批正在不断加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在7月5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对中药创新药采取研审联动、靠前服务等方式,由以前的后端加速转变为全程加速,进一步激发中药创新发展新活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药新药上市驶入快车道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数量、批准数量呈现同步增加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共受理了54件中药新药临床申请,较2022年同期增长64%。

而2022年,CDE全年受理中药新药临床申请为64件。

与此同时,中药新药上市也不断加速。

赵军宁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至今,已经批准31个中药新药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包括散寒化湿颗粒、连花清咳片、坤心宁颗粒、玄七健骨片、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七蕊胃舒颗粒等,涉及康缘药业(600557)、以岭药业(002603.SZ)、天士力(600535.SH)、方盛制药(603998.SH)、康恩贝(600572.SH)、健民集团(600976.SH)等上市公司。

“中药创新药集中获批上市,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一位私募投资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些上市公司的中药创新药研发储备项目也比较丰富,具有中药新药梯队潜在效应。”

截至2022年底,中药创新药研发管线比较突出的上市公司中,康缘药业和天士力的主要研发管线皆为13个项目,以岭药业为9个,方盛制药为10个。

而2023年上半年CDE受理的中药新药临床申请中,康缘药业以5个独占鳌头,神威药业(02877.HK)以4个项目晋升“黑马”。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中医药健康需求,重点是老年人和慢性病。”上述私募投资总监认为,“妇女和儿童用药也是主流研发方向。”

对比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等的中药创新药研发管线可知,高脂血症、抑郁症、失眠、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癌因性疲乏、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等已经成为主要研发项目。

葫芦娃(605199.SH)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景萍近日亦公开宣称,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儿童健康将成为新的“黄金”赛道。

目前,葫芦娃在研产品近120个,其中儿童药品占比约50%,覆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抗病毒、神经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

“《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为中药研发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一位中药上市公司高管认为,“与西药创新药相比,中药创新药的投入产出比更高。”

按照安信证券研报披露,中药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为2000万元至5000万元左右,而西药创新药则高达2亿元至5亿元左右,这主要是前者的临床试验成本比后者低。

可堪佐证的是,前述白云山全资子公司研究总院的养阴舒肝颗粒,截至公告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为1229.98万元。

“中药新药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其中有适用于‘人用经验’的因素。”上述中药上市公司高管称,“中药研制一般具有‘源于临床,用于临床’的特点,中药新药在上市前多数已有一定的人用经验,《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也明确了在研制时可选择直接进行Ⅰ期或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等。”

独家品种保持竞争优势

上市公司发力中药新药,在于独家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不久前落地的中成药首次全国集采结果显示,共有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种中选,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49.36%,但相比其他品种,独家品种降价幅度相对较小,7个独家品种在本次集采中的平均降价为35.24%。

更早之前的广东6省中成药集采,非独家产品中标平均降幅为68%,独家产品中标平均降幅则为22%。

对此,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具有较强竞争壁垒的中药产品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无论是被纳入集采还是用于OTC零售渠道,均可保持较为坚挺的价格体系。

“中药进入全面集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化药集采的效果,倒逼企业将重心从销售转向研发。”申港证券研报表示。

事实上,即使在销售终端,独家品种的中成药也有明显竞争优势。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有229个中成药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过亿元,其中136个同比涨幅超10%;这136个合计销售额超500亿元的中成药,其中有60个为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

查询可知,60个独家品种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天士力、以岭药业、济川药业(600566.SH)、云南白药(000538.SZ)、片仔癀(600436.SH)、康缘药业、葵花药业(002737.SZ)、奇正藏药(002287.SZ)、达仁堂(600329.SH)等。

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图片-第1张图片-

而天士力和以岭药业均有3个独家品种上榜,前者的穿心莲内酯滴丸、藿香正气滴丸增速均超过30%,后者的连花清瘟胶囊及连花清瘟颗粒增速皆超过160%,并且成为业绩创新高的主要推动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超10亿元且增速超10%的中成药为9个,其中5个是独家品种。

这其中,涉及上市公司的包括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片仔癀的片仔癀锭剂、康恩贝的肠炎宁片等,而片仔癀锭剂和肠炎宁片的销售额系首破10亿元。

但独家品种还在继续增长。

康恩贝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139.40%至163.35%。公司称,核心产品肠炎宁系列产品等销售增长较好。

独家品种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同样显而易见,以片仔癀为例,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其片仔癀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营收的41.47%与52.13%,销售净利润分别占公司净利润的93.97%和95.32%。

“从集采来看,中药独家品种和创新药品种的降幅会更小,相应地保障了盈利能力。”前述中药上市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很多公司都有独家品种,要成为贡献主要收入的核心品种,需要各种条件聚合,也有运气的成分。”

而多家券商研报均认为,在集采降价及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独家品种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看好中药创新和品种放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康恩贝: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康恩贝: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康恩贝12月22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药品注册证书》。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的功能主治:清心泄热。用于心脾积热所致轻型复发性口 腔溃疡,症见口腔黏膜溃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等。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为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的原料。

康恩贝:多款产品在为进新一轮基药做准备

上市公司康恩贝(600572)最新发布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纪要显示,该公司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目前公司有多款产品在为进新一轮基药做准备。该公司未来不仅在特色化学原料药板块业务会有一个较好的增长预期,同时会加大对中药的研发投入,推动形成中医药创新集群。

财务状况良好,并购整合能力强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首先从康恩贝自身来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在药业和健康产品生产经营领域的专业团队、渠道、品牌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丰富的现金、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融资成本;其次公司的实控人浙江省国资委对下属企业开展投资并购有完善的决策制度体系,科学的审计评估流程,严格的法务风控管理的要求,有利于企业有效控制与规避投资并购风险。因此康恩贝目前有很强的并购整合能力和更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发挥技术优势,布局脱发领域

据介绍,从行业发展看,国内脱发消费行业已经从前期培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处于高景气周期。据华泰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脱发诊疗市场约200亿元,预计将有望于2031年脱发治疗市场达到1661亿元规模,由此可见,头皮养护赛道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防脱生发新健康产业链目前还是一片蓝海,新健康产业链蕴含长远的投资机遇;从公司角度来看,康恩贝拥有非那雄胺片1mg的批文,该药品可治疗雄激素脱发,属于头皮类功效性药品,以非那雄胺片1mg作为核心产品,使得公司布局头皮健康领域更具专业性;从营销驱动看,目前“春风小生”牌头皮头发健康护理品牌由公司健康消费品事业部负责,该事业部深耕电商多年,已在线上销售渠道上具备较大优势,拥有成功孵化“康恩贝牌”健康产品的线上渠道品类的相关经验,有利于“春风小生”品牌快速建立线上销售体系。综上,公司在今年年中开始积极布局皮头发健康领域,为康恩贝健康消费品业务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多款产品为进新一轮基药做准备

该公司介绍称,目前公司有多款产品在为进新一轮基药做准备,包括“至心砃”牌麝香通心滴丸、“金艾康”牌汉防己甲素、“前列康”牌黄莪胶囊、“色嗵乐”牌龙金通淋胶囊、“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产品,这些产品有长期的临床应用基础和良好功效,公司在部署开展相关工作,努力争取这些产品能进入新一轮基药目录。

驱动肠炎宁实现新的增长和突破

针对肠炎宁产品,该公司称,从OTC条线看,肠炎宁会通过继续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的深度战略合作,实现肠炎宁线上销售的新增长;以及继续推广疗程用药,夯实终端市场的品牌认知;还会继续开发这个产品的应用场景,与更多消费者产生链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渗透率,将来会开展“旅行带上肠炎宁一路好安宁”的互动营销活动,建立旅行备上肠炎宁的认知,激发旅行备药。从医学条线看,公司还会在医学线加大投入,加强与医院合作产品课题研究、公益项目合作,加快肠炎宁二次开发,如聚焦“肠炎宁修复肠粘膜,肠息肉术后修复首选”定位,推广肠炎宁用于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患者临床处方,以及基于“肠炎宁颗粒治疗功能性腹泻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评价”课题结论,推广肠炎宁用于治疗“肠功能紊乱”适应症,增加等级医院消化科、内科以及社区患者流量。这些方式都会驱动肠炎宁实现新的增长和突破。

综合融资成本现在不到4%

在融资成本方面,该公司介绍说,康恩贝被浙江省国贸集团控股以前是民营企业,民企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现在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基本在3%以下,综合融资成本4%不到,授信也相对充分。

未来特色化学原料药板块将较好增长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现有的产品业务结构是以现代中药和植物药为基础,以特色化学药包括原料药和制剂以及功能型健康产品业务为重要支撑。虽然化药板块受国家药品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应的销售收入占比会有不同幅度的波动,但随着子公司金华康恩贝募投项目的建成完工、项目验收并正式投产,未来特色化学原料药板块业务会有一个较好的增长预期,整体化药板块销售收入占比也会稳步回升。因此,现阶段看,公司不会对现有的产品业务结构做出大的调整,亦不会将化药产品剥离公司现有的业务体系。

推动形成中医药创新集群

据介绍,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支持政策的不断加强和落实,近几年来公司把依托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前些年推出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公司在中药创新研发方面,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产品创新管线。争取在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口腔贴片等品种创新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加大中药上市后二次及循证医学研究,推进复方鱼腥草合剂、汉防己甲素、“至心砃”牌麝香通心滴丸、龙金通淋胶囊的临床研究、肠炎宁片等产品的新工艺开发及质量标准提升;推进大健康产品开发,包括油菜花粉、银杏黄酮防治脱发、黄蜀葵花等其他大健康系列产品,以及医院制剂的开发研究等。二是产学研联动,助推成果转化。联合省内有关创新主体做好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体建设,推动形成中医药创新集群。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孙世建

标签: 总黄酮 贴片 葵花 口腔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