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主要成分,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5 0
中国人吃盐全世界最多!放下你手里的咸鸭蛋,还有腊肉干吧

最近,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新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更高的国家。

图源:upsplash

过去40年间,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两倍。

Salt intake in China is confirmed to be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with *** 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consistently consuming on average above 10 grams of salt a day, more than twice the recommended limit,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led by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全球各国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排名

来源:The Conversation

他们的研究涉及900名儿童和2.6万名成年人,结果发现中国居民过去40年中食盐摄入量一直居高不下。

儿童的食盐摄入量也令人担忧。中国3到6岁的儿童每天的摄入量是世卫组织推荐的成人摄入量的更大值。

They found that Chinese children aged three-to-six years old are eating five grams of salt every day—the maximum amount of salt recommend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r *** s.

他们发现,中国3到6岁的儿童每天摄入5克盐,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摄入量的更大值。

南方人吃盐增多,北方反之

中国历来有“南甜北咸”的口味偏好,该研究也注意到了南北方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北方普遍吃得还是比南方咸,但南北食盐摄入量还是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成人食盐摄入量的南北差异

来源:论文'Twenty-Four-Hour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in China_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研究显示,中国北方居民食盐摄入量达到平均每天11.2克,较上世纪80年代时的12.8克有所减少。

研究人员认为原因包括中国 *** 在提高全民减盐认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包括百姓因一年四季蔬菜丰富而对腌菜等食品的依赖逐渐减少。

The report attributes the decline to both governmental efforts in salt awareness education and the lessened reliance on pickled food – owing to a greater year-round availability of vegetables.

不过这种下降趋势并未出现在中国南方。南方居民食盐摄入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每天8.8克,增加到如今的10.2克。

研究人员认为原因可能是 *** 的减盐努力被一些因素抵消,如人们更多摄入加工食品、更多在外就餐

But this trend of decrease was not seen in southern China, which has vastly increased from 8.8g a day in the 1980s to 10.2g a day in the 2010s, mainly resulting from the growing consumption of processed foods and out-of-home meals.

但从全国整体分布来看,研究人员通过监测样本24小时尿液钠含量发现, *** 自治区、宁夏 *** 自治区和河南省的含量更高,广东省、湖北省和贵州省含量更低

盐,叫我如何不爱你!

香肠腊肉冬季必备,咸菜萝卜干是喝粥标配,鸭蛋不咸就不够有味,连酱油拌饭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中国,人们对咸味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

潮汕人民的荔枝蘸酱油和海南人民的西瓜蘸盐了解一下。

与欧美国家不同,在中国,膳食钠的摄入则多来自烹饪过程中的酱油和食盐(总摄入的80%)。

I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ountries, sodium intake is mainly from salt added in manufactured foods (about 75% of total intake), whereas sodium intake in China is mainly from soy or salt added in home cooking (about 80% of total intake).

在欧洲和北美,膳食钠摄入大部分来自加工食品的盐(占总摄入量的75%),而在中国,膳食钠的摄入则多来自烹饪过程中的酱油和食盐(占总摄入量的80%)。

sodium <'so?di?m> n.钠

manufacture <.m?nj?'f?kt??r> v.制造;捏造

由于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盐在美食的烹制中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中餐的含盐量也是出了名的高。

英国民间组织Action on Salt在去年检测了100多种中餐外卖,发现许多菜的含盐量都很高。

中餐外卖可能让你的食盐摄入“爆表”

来源:upsplash

加工食品的含盐量可以控制,可是大厨们freestyle加入的盐却难以把控,“好吃就够了,管它加多少盐呢?”

Discretionary salt use still constitute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odium consumed in China.

任意使用盐仍然构成了中国绝大部分膳食钠的摄入。

放下手里的咸鸭蛋!

食盐主要化学成分为钠 ,而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无机元素。

但食盐过多也在反噬我们的健康,是引发中风和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Excess salt intake raises blood pressure, a major cause of strokes and heart disease, which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40 percent of death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是引发中风和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人口的死亡原因中,约40%都来自这两种疾病。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今年六月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中国人目前的之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而高钠摄入是导致中风的重要诱因

同时,高盐食物往往含有高脂肪和高热量,导致总卡路里摄入过多,引发超重和肥胖问题。

Salty foods tend to also be high in total fat and calories – leading to excess total calorie intak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相关研究也表明,充足膳食钾的摄入有助于缓解高钠摄入的危害,但中国人钾的摄入量也远远不足。

Potassium intake has been consistently low throughout China for the past 40 years, with people in all age groups consuming less than half the recommended minimum intakes.

在过去40年,中国各地的钾摄入量一直很低,所有年龄段的人的钾摄入量都不到推荐更低摄入量的一半。

吃多少盐才不算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意见,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低于5克(低于1茶匙)。

Salt intake of less than 5 grams per day for *** s helps to reduce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attack. The principal benefit of lowering salt intake is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in high blood pressure.

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患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降低盐摄入量的主要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高血压。

coronary <'k?r?.neri> adj. 冠状动脉的

降低钠摄入、提高钾摄入是人们应该重点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 巧用调味汁

烹调时多用醋、柠檬汁等酸味调味汁,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同时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达到味道鲜美。

? 多低温烹调

用蒸煮等低温烹调方式,而不是一次性煎炸炒。

? 用点撒方式

用酱油等调味品时,用点、蘸等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将酱油都放进菜里。

? 选择低钠盐

低钠盐的咸味与普通精制食盐相差不大,做到了减钠补钾不减咸的效果。

? 选天然果蔬

天然的蔬果本身具有其特殊的香味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完全可以减少盐的添加,以达到求本味的效果。

? 出锅前放盐

出锅前才放盐是因为盐在食物的表面而没有渗透到食物内部,食用时舌头也感受到咸味,减少了“淡”的感觉,从而减少盐的摄入。

? 拒绝隐形盐

在生活当中除了食用盐之外,还含有非常多的“隐形盐”。如,咸鱼、咸蛋、腌菜、方便面等。还有很多大家忽略的高盐食物,如,甜饮料、挂面、饼干等。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口味形成阶段,家长就应养成少吃盐的习惯。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re when dietary habits and taste preferences are formed. If a child eats more salt, they will develop the taste for salt and are more likely to eat more salt as an *** . Also,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hildhood tracks into *** hood.

幼年期和青春期是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形成的时期。如果孩子摄入较多的盐,他们就会养成吃咸口的习惯,长大后就更有可能摄入更多的盐。此外,幼年期的高血压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看完这篇文章,你打算跟高盐食品说拜拜了吗?

编辑:陈月华

实习生:曾诚心

来源:新华社 中国日报 Science Daily BBC

来源:中国日报网

食盐怎么选,只要记住以下5点: 之一:看配料表

选购食盐,只需记住以下五点。

首先,查看配料表。配料表越干净越好,如含有亚铁氢化钾或抗结剂(536),则不宜购买。

其次,选择质量等级高的盐。优先选择优级和一级盐,而二级盐则含有较多杂质。

第三,注意防伪标识。正规厂家生产的盐通常会有防伪标识,黄色标签代表无碘盐,绿色标签代表加碘盐。

第四,对于年龄较大或血压偏高的人,如父母或老人,建议选择低钠盐。但对于心脏或肾脏功能不好的人,应避免选择含钾较高的盐。

最后,对于患有甲状腺问题的人,如甲亢或甲减,应注意盐中是否含碘。对于甲亢患者,应选择无碘盐,而对于甲减患者,可适当增加碘摄入量。至于加锌、加钙、加硒、盐等营养盐,其营养成分差别不大,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普通盐即可。

记住以上五点,查看家中盐是否正确选购。

食盐含“亚铁氰化钾”安全 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食盐配料表里含亚铁氰化钾成分

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符合行业标准,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吴珊

“食盐里怎么有亚铁氰化钾,氰化钾不是剧毒吗?!”昨日,有市民报料称,在购买的食盐包装上看到了“氰化钾”成分,不免担心食用安全。业内人士表示,“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有害”已被多次辟谣。目前我国制盐行业在食盐中添加抗结剂“亚铁氰化钾”,是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执行的,国产食盐安全有保障。

亚铁氰化钾为食用添加剂

近日,广州市民刘女士拿着一包井矿盐系列产品的低钠盐找到羊城晚报记者。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无意中发现食盐配料表里除了盐、碘外,还有亚铁氰化钾。她表示,自己不懂化学,但关于“氰化钾”的常识还是了解的。“盐里怎么会有这种剧毒成分?会不会有危害?”刘女士还从网上找了网帖给记者看,帖子里提到“要警惕食盐中的氰化物,不能买添加这种成分的食盐,因为加热后会产生氰化钾”。

昨日,在体育中心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的调料区,记者查看多款食盐的配料表发现,多个品牌食盐均添加了亚铁氰化钾成分,用量为小于等于10mg/kg。随后,记者与广州市盐业公司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表示,亚铁氰化钾与氰化钾不同,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无毒,添加到食盐中主要起到抗结块的作用,因此又称“抗结剂”,适用范围为盐及代盐制品,更大使用量为0.01g/kg。

加热不会分解出氰化钾

对于帖子上的说法,记者查询发现,今年2月,全国盐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就近日有关自媒体传播“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化钾” 危害消费者健康不实信息的有关说明》。说明中提到,有自媒体传播“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不实信息,多家媒体已分别进行辟谣。目前我国制盐行业在食盐中添加抗结剂“亚铁氰化钾”,是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执行的,我国食盐安全是有保障的。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安全专家钟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常见的食盐抗结剂包括亚铁氰化钾、柠檬酸铁铵、二氧化硅和硅酸钙,目前用得最多的是亚铁氰化钾,它的化学结构和能够毒死人的氰化钾完全不同。

据了解,亚铁氰化钾加热分解出氰化钾的说法,则被多位专家批驳为“无稽之谈”。亚铁氰化钾中的氰根和铁的结合力非常强,稳定性很高,要达到近400℃才有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同样是食盐,“5461”和“2721”差别挺大,学会再买不吃亏

同样是食盐,“5461”和“2721”差别挺大,学会再买不吃亏。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准备好了吗?

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厨房调味品了。相信家家户户在做美食的时候都离不开食盐吧!厨房宝妈都知道,超市的食盐种类真的是多种多样,可以说是种类繁多。那么大家在超市里挑选食盐的时候,是看价格呢,还是看牌子呢?为啥有两元一袋的食盐还有十元一袋的食盐呢?同样是食盐,数字5461和2721,究竟有什么差别呢?不会挑选食盐的朋友,赶紧跟着我来学习一下吧。

同样是食盐,数字“5461”和“2721”的具体差别

这两个数字是什么?

聪明的人都知道,这两个数字,其实指的就是精盐外包装袋上的生产执行标准号。如果没有这个生产执行标准号的话,是不能放心购买的国家也不允许生产。所以买精盐的时候,一定要认准这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NO.1盐袋上的外包装名称不一样

超市员工都知道,带有数字5461的食盐,它的外包装袋名称是未加碘精盐。2721指的就是加碘精盐了。只靠这两个数字,我们就能明确地分析这袋精盐到底是加碘精盐,还是未加碘精盐?除了有数字差别之外,这两个数字的前面还有字母差别。

5461前面是GB/T,符合国家推荐的生产执行标准号。2721前面的字母是GB,意思是符合国家生产执行标准号。并不是推荐的。这个小细节大家一定不要弄混啦。

NO.2适合人群不一样

未加碘 *** 盐适合99%的人群,而加碘精盐并不适合经常吃海鲜的朋友。碘元素虽然说是人体必要的一种微量元素,但是不能过量食用。加碘精盐更好隔三岔五吃一点,并不适合天天吃哦。有大脖子病的朋友,就不能吃加碘精盐啦。

如何挑选优质的食用盐?

NO.1看外包装上的配料表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优质的食用盐使用不到半个月就容易结块了,有些食用盐用了3个月还不结块,就说明里面含有亚铁氢化钾。亚铁氰化钾属于化学制剂,带有添加剂的食用盐不建议长期吃。

NO.2看质量等级

食用盐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优级>一级>二级>三级。里面的添加剂含量少,就说明是优质的食用盐。添加剂含量多,等级越差。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挑选食用盐。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本篇文章的具体分享啦。你还对挑选精盐有其他不同的做法吗?欢迎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哦。喜欢本文章,记得收藏加转发哦。大家可以多多关注我,我会每天更新不同的美食。咱们下期见。

涨知识丨关于融雪剂,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成分、原理和危害

近日,华东地区迎来大雪天气。为应对大雪冰冻天气,融雪剂成为高速公路、桥梁等环境下化雪的首选,及时化雪也保证了交通顺畅和安全。

那么,融雪剂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能融雪,以及为什么会有人传言融雪剂食用会引起中毒?

融雪剂的成分

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工业盐,即没有经过精炼的原盐。相比于食用盐来说,工业盐中的氯化钠(NaCl)的纯度低一些,含有更多氯化镁等杂质,还有可能含有铅、砷等重金属有害物质。

整体来说,工业盐对人体的危害并不算很大。不过,由于工业盐对钢筋混凝土桥梁存在一定腐蚀作用,一些融雪剂中会加入亚硝酸盐作为缓蚀剂。

工业盐

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短时间内经口摄入(误食或超量摄入)较大量的亚硝酸盐,则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使血液中具有正常携氧能力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摄入量达到0.2-0.5g时可导致中毒,摄入量超过3g时可致人死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严重者意识朦胧、烦躁不安、昏迷、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这类添加亚硝酸盐缓蚀剂的融雪剂,通常只在钢筋混凝土桥梁上使用,避免污染土壤水源。

融雪剂的工作原理

含有氯化钠的工业用盐融雪剂,它只能在一定时段内使用,例如在突降大雪的天气,为了人们出行便利、安全而使用,考虑的是短期的交通需求,能够有效避免车祸和交通拥堵。

融雪剂

至于融雪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盐类溶解需要吸热,以及盐水的凝固点较低的原理。因为,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此外,雪融剂溶于水后,水中离子浓度上升,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但冰的固态蒸汽压不变。为达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汽压等的状态,冰便溶化了。实际上,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释了盐水不易结冰的道理。

融雪剂有危害吗?

工业用盐融雪剂虽然成分简单,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堆放在绿化带、树坑里就会对植物造成影响;进入地表水体会造成盐浓度升高,从而对水质产生影响等。

同时,因为融雪剂中含有的盐物质,遇水会发生盐涨现象,使路基受损。盐类物会与沥青发生化学反应,将大大减少沥青与砂石之间的连接力,容易造成沥青表面脱落。所以,通常来说只允许桥梁的引桥、匝道、坡路适量使用。

相比之下,对于城市冬季融雪问题,欧美国家目前的环保做法是:机械铲雪后,在道路上撒炭渣、粗砂、树枝渣等物质来防滑,也利用这些渣类物质的深色来吸收太阳的热量,以增加地面温度来融雪。使用后的炭渣和树枝渣可以放人道路边的绿地中,没有污染。

另一方面,在许多新闻报道中,都出现过家长禁止孩子玩雪,怕出现融雪剂误伤孩子眼睛的情况。实际上,虽然融雪剂有腐蚀性,但对眼晴的腐蚀几率非常小,眼睛如果被雪球打中,受到雪中细菌的感染更有可能,因此孩子们在玩雪时更应注意雪球打在眼睛上的物理伤害和细菌感染。

食用盐,到底买“海盐”还是“精盐”?区别用途大,别再买错了

老话常说“盐能生百味”。食用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除了是基本的调味品外,钠是人体内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必备物质。所以每天适量一定量的食用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常情况下,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g~5g。不过每个人生活习惯和口味不同,并且随着人们口味加重,现在大部分人每天摄入食盐量都会超标,基本达到每人每天10g~15g左右。

而说到买盐,不知道大家都了解目前市场上盐的种类吗?像什么加碘盐和无碘盐,低纳盐和高钙盐,海盐,湖盐,精盐等等;种类多达数十种。那到底该如何选择?常见的海盐和精盐又有什么区别?今天小厨就和大家详细唠唠食用盐。

海盐

海盐,顾名思义就是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像我国东部沿海一带及台湾省、海南省等盛产海盐。海盐一般都是没有经过过多加工处理,利用阳光、风等自然条件,进行蒸发浓缩分析所产生的就是海盐,海盐一般不含有其他添加剂成分,食用起来更安全放心一些。但海盐一般颗粒都比较大,所以除了腌制之外,很少有人会选择海盐。

其实除了海盐之外,还有通过不同 *** 生产的盐,像湖盐,井盐也都是我们日常见到比较多的食用盐;那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 湖盐:又称“池盐”。顾名思义湖盐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或者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
  • 井盐:井盐一般是指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的天然卤水加工制成。虽然富含天然矿物质,但刚从井里取出来的是又黑又浓的盐卤。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得到市面上售卖的井盐。

不管是海盐,还是湖盐,井盐;开采获取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就从营养上来说,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纳。并且我们吃盐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食盐当中的钠离子。所以本质上来说,3种食盐没有本质区别。并且大家要认准一条,盐的营养价值与它的价格几乎没有关系。所以不管是哪种方式开采的食用盐,只要氯化钠足够纯,营养价值上也没有什么区别

精盐

对于大颗粒的海盐来说,精盐一般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细盐、加工盐”;除了经过去除杂质处理之外,还需要再次结晶析出的盐。因为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所以精盐相对于海盐,不仅杂质少,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有些微量元素也就被去除了。但为了满足对人体的需求,所以精盐在加工时还会添加碘或钠等微量元素。所以市面上精盐一般分以下三类:

  • 加碘盐:所谓加碘盐,就是为防治碘缺乏症,在普通食盐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碘化钾和碘酸钾的食盐。并且加碘盐也是适合我们大多数人食用的盐类
  • 低纳盐:低纳盐是以碘盐为原料,但氯化钠含量降低到65%以下,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 *** 镁制成。从而改善体内钠(Na)、钾(K)、镁(Mg)的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所以如果家里有高血压人群的,那首先就是选择低纳盐。
  • 无碘盐:食盐中不含有碘化物的精制食盐,就是无碘盐;像患有一些甲亢等疾病的人群,则可以选择无碘盐。

除了上面说的三类以外,市面上像类似的加钙盐,营养盐,补血盐,加锌盐等等。除了价格贵一些之外,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人们正常一天摄入食盐量也就在3g~5g,而即使这些所谓营养盐中添加了营养物质,那一天吃多少盐才能获取到其中的营养?所以说吃盐,目的很单纯,一是调味,二是维持身体必须的钠元素需求。所以综合下来,不建议大家花高价买所谓的营养盐等。

如何挑选优质食用盐?

现在市面上除了盐的种类较多之外,同类同名称的食用盐,价格也相差甚至。那么如果面对同一名称的食用盐,到底该如何选择?

1、看执行标准号

食盐并不贵,有些小牌子的食用盐基本都是一元一袋或两三元一大袋。而买食盐的时候,就要首先看盐袋上有没有生产执行标准号——GB2721。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执行标准号,那说明食用盐是假盐。遇到这样的食用盐,即使再便宜,也不建议大家购买。

2、看食用盐配料表

小时候我们家里吃盐,买回来都是直接放在罐子里面,时间一长,就结成一块一块的。而现在的食用盐却很少有结块的现象。这就是添加剂“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所以买食用盐,建议大家仔细看下配料表,如果有“亚铁氰化钾”的则不建议选择,这是一种抗凝剂,可以使食盐不结块。

3、看食用盐等级

市面上售卖的食用盐一般分3个等级;而在选择购买的时候,我们优选挑选等级相对较高的食用盐,除了杂质相对少一些之外,关键里面氯化钠含量也比较高。这样的食用盐吃起来更健康一些。所以如果同等价格,建议大家优选等级比较高的食用盐。

如果吃盐太多会对你的身体有害么?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食盐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一种调味料,通常可以为食物增添风味或用来保存食物。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由大约40%的钠和60%的氯组成。我们通常从超市中可以购买到来源不同的食盐产品,比如: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

食盐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食盐是维持神经和肌肉正常兴奋性所必需的矿物质,此外,还可以帮助身体保持适当的水和矿物质平衡。

尽管食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摄入过多的盐会对身体产生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影响。下面随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来了解下吃盐过多对你身体的影响。

吃盐过多的短期影响

一次吃太多的盐,会对身体造成一些短期的影响。

水钠潴留:习惯吃咸的食物,食盐过多,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引起水肿,特别是手部和脚更容易肿胀。

血压短暂升高:含盐高的食物会增加流经血管血流量,这可能会导致暂时的血压升高。老龄化和肥胖可能会加剧高盐饮食对血压升高的影响。

强烈的口渴:吃咸的食物也会使你口干或感到非常口渴,严重时还会引起高钠血症。

吃盐太多的长期影响

会导致血压升高:研究表明,富含盐的饮食可以显著提高血压。肥胖和老龄化也加剧了高盐饮食的血压升高效应。

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几项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与胃癌的高风险有关。

对心脏病和早亡风险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高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和动脉硬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心脏病和早亡的风险增加。

吃盐过量

致命的盐过量很少见,因为需要每公斤体重消耗0.5-1克盐,对于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来说,这相当于35-70克盐(2-4汤匙)。

研究表明,目前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约9-12克盐,其中各种加工食品的贡献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该低于2克,换算成盐每天应该低于5克。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g。

食盐过多怎么办

首先,确保你喝了足够的水,使你的身体恢复钠水比。

也可以尝试吃富含钾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豆类、坚果、种子和乳制品。钾与钠一样,在维持人体的水分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还可以尝试减少其他餐食中消耗的盐量。请记住,你吃的盐中有70–80%来自加工食品或饭店餐。

因此,在努力减少食用盐分的情况下,把精力集中在食用更多新鲜的、加工最少的食品上可能是你更好的选择。

食盐中的成分分析

市场上食盐中大都含有三种添加剂:碘酸钾 柠檬酸铁铵 亚铁氰化钾 还有两种食盐:井盐和海盐,这两种盐有含碘、不含碘两种。也有不含亚铁氰化钾等添加剂的。也有的含一两种添加剂的,有高钠盐低钠盐等等,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超市小卖部里销售的都是含三种添加剂的,其它不含添加剂或者含一种两种的几乎没有,不知道什么情况。有的解释说柠檬酸铁氨是好的防腐剂,防腐剂还有好坏之分?亚铁氰化钾是抗结剂,但只要不超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就是安全的,健康的!吃一袋含添加剂的食盐没事,吃许多年,吃了几百袋几千袋呢,现代人身体中稀奇古怪的病都是什么造成的呢?当然这些疾病也不能说都是由吃盐造成的。那种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不含添加剂的食盐真的环保对人体有益吗?





食盐的主要成分,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1张图片-


营养成分表里的健康经

缤纷美味,开袋即享;四海珍馐,随手可及。日常生活中,预包装食品越来越常见了。令人垂涎的美食图,鼓动人心的广告语,时尚活泼的配色……食品包装上,一面是火热的广告宣传,一面是朴素的食品信息,选购时应该看什么?

今年1月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实施,规定除豁免标示的食品,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应按规定标示营养标签。10年来,随着预制菜的蓬勃发展,预包装食品实现了从零食到主食、从点心到菜肴的全覆盖。选择空前丰富,吃得明白这件事,变得更重要了。营养标签如何用?配料表怎么看?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营养标签的重要功能是让消费者吃得明白

“能量”“脂肪”“高钙”“低脂”“富含多种矿物质”“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在食品包装上,我们常看到这些与营养相关的信息,它们都属于食品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食品营养标签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营养标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消费者吃得明白,主动采取健康行为。”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许雅君教授介绍。

营养标签中,消费者最熟悉的就是营养成分表。它以表格形式标示着每百克或每百毫升、每份食物的能量及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和营养素参考值(NRV)。其中,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营养素参考值指吃这一份食物占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量的百分比。

“营养成分表选择能量和四个核心营养素为强制标识项目,与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营养性疾病发展情况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了引导消费者关注这些营养成分。”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瑛瑶研究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的摄入较高,水果蔬菜、全谷物摄入过少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城乡合计达34.6%,超过30%的推荐上限;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比2015年的监测数据要高。在此背景下,随着预包装食品在居民整体膳食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常看、会看营养成分表,对消费者科学选购、平衡膳食意义重大。”

“除了营养成分表,《通则》对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使用也有严格规定,必须达到相应标准,才能使用特定声称。其中,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含量水平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无’等;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也必须严格使用《通则》规定的语句。”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英霞介绍。

“消费者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可以关注营养成分表,同时参考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按需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比如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素,可以考虑声称相关营养素‘高’或‘增加’的食品;血压高的消费者,除关注营养成分表中钠的NRV%,也可以选择有‘低钠’营养声称的食物。”许雅君建议。

既看总能量,也看营养结构

在营养成分表中,热量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信息。“计算食物能量,要小心一些套路,做到两看。一看分量,要看清营养成分表显示的能量来自100克、100毫升还是其他分量的食物,再结合净含量,确定食物的总能量。二看单位,对于能量较高的食物,为了让能量数字小一些,部分标识会选择千卡代替千焦作能量单位,需要消费者按1千卡约等于4.18千焦进行换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柳园提示,“对于预包装食品,关键是控制摄入量。一两块饼干影响不大,但长期大量的摄入就会带来各种健康风险。”

“除了总能量,食物的营养结构同样值得关注。能量相同的食品,营养价值却可能天差地别。”王瑛瑶强调,“对于健康群体,选择预包装食品时可以遵循‘三低一高’的原则,即低能量低脂肪低钠,高蛋白质。对于碳水化合物,要看它来源于膳食纤维还是精制糖。我国居民摄入膳食纤维普遍不足,补充膳食纤维能带来很多健康效应,而精制糖所提供的能量属于一种‘空能量’,既不提供饱腹感,营养价值也远低于膳食纤维。”

“对患有基础慢性病的消费者而言,关注食物的营养结构尤为重要。如果有血糖代谢的问题,就要注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尤其是精制糖;有血脂问题,要注意脂肪的含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许雅君补充。

王瑛瑶特别提示消费者关注钠的含量。“很多消费者对能量、脂肪很敏感,但对钠的关注不够。实际上,过量摄入钠的影响非常广泛。2019年,《柳叶刀》发布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在所有与饮食相关的死亡归因中,钠的摄入过多排在首位。在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高钠摄入也是突出问题,减盐任重道远。而预包装食品因调味需求往往钠含量偏高,即使是甜口的食品钠含量也不低,腌制食品、酱料等更是高钠食品的重灾区。因此消费者关注其他营养成分时,一定要结合钠的含量综合考虑,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王瑛瑶建议。

补充营养素是多多益善吗?“这也是很多消费者的一个误区,任何时候都要把握适量原则,当消费者通过食物来补充铁、钙等特定营养素时也一样。比如某营养素在一份食品中的营养素参考值就达到60%了,就不要两三份地吃。当消费者考虑营养素摄入量时,一定要注意累加剂量。比如有些消费者缺钙,平时已通过医院开的钙补充剂进行着膳食改善,但怀着多多益善的想法,再额外吃很多强化钙的预包装食品,也有补过量的风险,对身体造成负担。”许雅君强调。

特别要注意油、盐、糖的含量

“全麦”“全谷物”“0糖0脂0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商家针对这种消费心理打造健康卖点,让既想享受美味又想保持健康的消费者心动不已,但现实是否真的如此美好呢?

“预包装食品是否如宣传所说的那般健康,配料表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许雅君说,“《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排序越靠前,含量越高。有些食品以全谷物为卖点,但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仍是精制小麦粉或精制面粉,全谷物反而在后面,这其实就不是真正的全谷物食品;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消费者认为颜色深的就是黑麦面包,但细看配料表会发现深色外观实际上来源于色素,其主要成分仍是精制面粉。这些都提示消费者要学会看配料表,才能更好地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食物。”

“特别要注意油、盐、糖的含量在配料表中是不是排在前几位。”柳园强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50克,更好控制在25g以下,每天摄入烹调油25~30g,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而目前我国居民的油盐糖摄入量均高于推荐值。因此如果一种食物,油盐糖在其配料表中很靠前,即使它确实具有某些营养特性,也要对其健康价值打个问号。比如某主打‘高膳食纤维’的饼干,配料表显示含有小麦粉、植物油、白砂糖、小麦麸、食用盐等成分,植物油和白砂糖排在前三位,意味着它具有高油高糖的属性。当消费者为了高膳食纤维而大量摄入这类饼干,同时也摄入了很多油盐糖,反而与健康目的背道而驰。”

“此外,营养成分表里标记为0,不等于完全没有,可能只是低于标示限值。”许英霞提示,“以反式脂肪酸为例,《通则》要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当每百克/毫升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0.3g时,可标为0。即使营养成分表显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但配料表里有起酥油、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等,仍提示含有反式脂肪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2克。食用一份食物含量低、影响不大,但食用多份食物累加起来可能就超标了。”

配料表是不是越短越好?“关键要看食材的本质是什么,如果配料表中是芹菜、豆角、土豆、西红柿、牛肉等天然食材,只有一两种食品添加剂,即便配料表比较长,影响并不大;而一瓶含糖饮料配料表并不长,但除了水都是添加剂,反而更应该避免。”许雅君说。

充分发挥预包装食品的营养价值,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关注。“首先,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其次,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酸奶,一般酸奶储存在4℃的环境下,平均保质期是21天。但生活中,很多超市在促销时,直接把酸奶放在常温下,或者运输和储存中没有冷链环境,都会缩短保质期,因此应谨慎购买临期商品;最后,贮存、加工和食用预包装食品时要按其提示的方式进行。比如一些活性物质对温度敏感,商品提示要用30℃左右的温水冲调,如果用沸水就会破坏营养成分;一些预制菜要求去除塑料袋再加热,省了这一步就存在塑料袋在加热过程中析出有害物质的风险。”许雅君提示。

“预包装食品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口福,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很多预包装食品存在营养结构不平衡、油盐糖含量高等问题,不建议一日三餐都依赖预包装食品。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预包装食品时仍要坚持‘平衡膳食’的原则,通过营养标签和配料表选择适合产品,科学分配摄入量。”许雅君建议。(记者陈童)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食盐中的重要成分钠,您有过了解吗?

俗话说“盐乃百味之首”,一道香喷喷的菜肴离不开食盐点缀。而食盐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NaCl),而钠(Na)却是氯化钠的重要成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碱金属——钠。



之一:谁首先发现了钠(Na)

自从电池被创造出来后,人们就开始利用电了。早在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熔融状态下碳酸钠时,他发现在电池的阳极处有气体生成,在电池的阴极处有眼白色的颗粒物质附着,随着它对阴极处附着的物质进一步研究,终于将这个金属单质被确认了下来,并命名为钠。



第二:钠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呢?

一:物理性质:金属单质钠的颜色为银白色,质地柔软,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密度比水小,但比煤油的密度小,熔点低,易潮解。

扩展: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小,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存放在煤油里,以此来隔绝空气,避免钠在自然条件下损失掉。



二: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非常活泼。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极易被失去而变成钠离子。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偷了一块金属钠,然后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结果瞬间溅起来的水滴直接将该同学的脸部烫伤。那么金属钠与水是怎么反应的呢?



金属钠遇到水后,迅速变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并浮在水面上,同时并随着嘶嘶的刺耳声,水中有气泡产生,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点燃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并伴随着爆炸般的声音,说明了该气体为氢气。

待金属钠与水反应完成后,往水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这时的溶液会立马变红。这就说明了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产生了碱性物质。它们的化学反应式为:

2Na+2strongO==2NaOH+strong↑。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钠从水中把氢给置换了出来,自身却被氢氧化成了钠离子,因此,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氢的还原性。金属钠除了跟水能反应外,它还能跟哪些物质反应呢?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超氧化钠

氧化钠是钠与氧气接触后生成的白色物质,4Na+O2==2Na2O。根据这个反应就不难看出,我们平常看到的钠,一般都比较暗。

当钠在空气中点燃时,则生成氧化性较强的过氧化钠,Na+O2==Na2O2(条件点燃),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因此该反应中能看到黄色火焰。

当钠与氧气在液氨中作用后就可以生成超氧化钠,Na+O2==NaO2(液氨)。特此说明,超氧化钠不是氧化物,而是离子化合物。在超氧化钠中,存在着超氧根(O2),其氧的化合价一般被认定为-1/2价。钠不仅与氧反应特别外,钠跟某些盐反应也比较特别。



例如钠跟 *** 铜(CuSO4)溶液的反应。

由于 *** 铜溶液中有水,所以钠首先跟 *** 铜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跟 *** 铜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strongO==2NaOH+strong↑,2NaOH+CuSO4==Cu(OH)2↓+Na2SO4。钠跟盐的反应,在高中化学中尤其要注意的。



三:钠的作用

我们知道,钠是人体汗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人在出汗后,除了要补充水分外,还要补充钠元素。毕竟钠在人体中,能够维持人体酸碱度平衡,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当细胞失去过多的钠后,细胞的内液会不但的往细胞的外液中流动,导致细胞死亡。

除此以外,钠还可以把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高压钠灯的透雾能力极强,钠和钾的合金是原子反应堆中的良好导热剂。

那么问题来了,钠钾合金中,钠与钾的质量分数各占多少呢?

标签: 食盐 成分 主要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