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汤功效与作用,龙骨汤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27 0
皮肤病手足心烦热者,要想到这个经方

导读:三物黄芩汤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由黄芩、苦参、干地黄三味药物组成,方中干地黄用量独大,使得本方成为治疗血虚而见四肢烦热的有效方剂。临床上很多有明显手足心烦热的皮肤病患者,均有用到本方的机会,本期为大家分享这首经方的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三物黄芩汤


【组成】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方解】方中干地黄、黄芩、苦参三物均有解热除烦的作用,但黄芩、苦参苦寒燥湿,有伤阴血之弊,而此用干地黄量独大,一则滋阴养血除烦,二则防黄芩、苦参之过于苦寒燥湿伤阴。干地黄,《本经》谓:“味甘,寒……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为一甘寒清滋强壮药。故本方为治外邪已解,血虚有热,四肢烦热甚之里虚热证。


【仲景书中论述】《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胡希恕先生讲解】三物均有解除烦热的作用,由于生地黄的用量独多,故尤适宜于有发热人心烦之血证。此治外邪已解,血虚有热,四肢烦热剧甚者有良验。苦参杀虫,故方后云多吐下虫。

辨证要点


冯世纶教授认为本方证当属阳明病证,阳明里虚热证因阴血不足,血分有热而致手足烦热剧甚、心烦者。“手足心烦热” 一症非常突出,为此方辨证之要点,且“烦 热”之程度非常严重,以致病人难以忍受。值得注意的是,“手足烦热”为病人自觉症状,并非他觉之局部肤温增高, 宜注意。


另外,本方须与黄连阿胶汤、温经汤等方证相鉴别。黄连阿胶汤和温经汤亦常有手足烦热表现,但其烦热严重程度都不及本方,黄连阿胶汤以心烦不得眠为主证,且滋补偏多,清泻之力不及此方温经汤虽亦有血虚而烦热之证,但病机关键仍是里虚寒证,兼夹瘀血


皮肤病辨治心法


欧阳卫权教授认为,无论何种皮肤病,以“手足心烦热”剧甚为突出之目标,均可考虑本方证之机会。常见如湿疹、荨麻疹、进行性红斑角化 症、银屑病、红斑肢痛症等。


依据方中各药之作用,苦参、黄芩清热燥湿止痒、生地黄清热凉血,活用本方于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 皮炎、痤疮、药疹、银屑病、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等皮肤病急性发作时瘙痒剧烈者有效。则不必囿于必须具备“手足心烦热” 之证据。


欧阳卫权教授医案


唐某,男性,42岁,初诊2010年5月2日。

躯干、四肢起皮疹瘙痒反复4年,近日再发作加重。有青霉素过敏史。前医给予中西药治疗,仍见新发皮疹不断出现。现见躯干、四肢散在暗红色斑疹。形体偏胖,显壮实,微怕冷,口干,易急躁,思维不清晰感,大便干结,长期睡眠差,胃纳尚可。另有一突出之症状是手足心热明显,即使冬季亦需手足伸出被窝外方觉舒服。舌淡红,舌体略胖大,苔白,脉弦。

四诊合参,此少阳、阳明合病,给予三物黄芩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0g,法半夏15g,龙骨30g,牡蛎30g,磁石30g,大黄15g,生地黄30g,苦参10g,桂枝10g,茯苓15g,大枣30g,生姜15g,地肤子15g,蛇床子10g,5 剂。外擦消炎止痒霜。


二诊:药后皮疹瘙痒均减轻,手足心热亦减。前方继服7剂。


三诊:皮疹瘙痒明显减轻,红斑疹基本消退。手足心热消失,睡眠略见好转,自感思维较前清晰些。前方再予7剂,未见再来复诊。


【原案按】四诊合参,患者易急躁、焦虑、思维不清晰感,失眠、口干、大便秘结,皆提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特点;又兼有“手足心热甚"一突出症状,故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三物黄芩汤两方相合,仅加地肤子、蛇床子等药以对应其皮肤瘙痒。似未专治其皮,而皮疾得治。二诊时皮疹瘙痒即见减 轻,获得显效。此方证对应之神奇也!

“多事之秋”的季节,多给家人吃这碗汤,健脾又开胃,清热又润肺

南方的秋天,依然闷热难耐,今年的天气真是“多事之秋”,入秋不凉,“秋老虎”频现,时不时还来个台风,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要忌辛辣生冷,多吃一些健脾开胃的食物,现在正是莲藕大量上市的季节,多给家人食用一些莲藕,可以防止家人上火,还能健脾开胃,清热润肺。

莲藕营养价值高,口感甜脆,入口爽滑,生吃或煮食都不错,膳食纤维比较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生莲藕性寒,能生津凉血,熟莲藕性温,能补脾益血,将莲藕凉拌或炖食都不错,可以凉拌藕片,也可以炖汤食用,当然,还有许多种吃法,炒、炸、蒸等吃法,这里,我要分享的是龙骨莲藕花生汤,这汤滋补强身又润肺,正适合这个季节喝。

莲藕搭配花生煲汤,汤味真是绝了,花生也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等功效,还能扶正补虚、维生素含量也高,这汤炖出来,汤色好看,味道不错,营养丰富,趁着莲藕大量上市,多煲这碗汤给人喝。

【龙骨莲藕花生汤】

特点:滋补又清润,汤鲜味美。

【所需食材】

龙骨500克,花生100克,莲藕1000克,姜1大块,葱、盐、虾皮粉、料酒适量。

【烹调步骤】

1. 龙骨在买的时候就砍成小块,拿回家洗洗就可以烹调,选龙骨来煲汤,汤清味美,不会太油,龙骨上面一点肥肉都没有,我煲汤喜欢选龙骨。

2. 莲藕洗干净,用厨房刮刀将皮刮干净,切去头部,再切成大块,再用清水洗干净,莲藕的孔里面容易积污泥,一定要清洗干净。

3. 生姜去皮洗干净,切成片备用,香葱洗干净切成葱花。

4. 锅中放适量水,放入生姜和料酒,把龙骨冷水下锅,煮去血水,用勺子将血沫打掉,煮后再用清水洗干净,这步不能省,洗去龙骨上的血沫,煲出来的汤才好喝。

5. 洗干净的龙骨放进砂锅,加适量水,把花生、莲藕、姜片依次放进砂锅,先大火烧开,再开小火慢炖1个小时。

6. 中途要防止汤水溢出来,煲好后,放盐调味,放虾皮粉提鲜,也可以放鸡粉提鲜。

7. 将煲好的龙骨莲藕花生汤倒进汤盆中,撒上葱花即可。

大家好!我是晓晓食光,喜欢分享家常菜、懒人菜、甜点、面点、烘焙等,现在更喜欢分享清淡饮食,烹饪技巧千变万化,作者观点并不是唯一,望彼此尊重,欢迎共同交流学习,烹饪之学在于变化,变化之道在于创新,期待你的关注,愿大家都能在自烹自食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

牡蛎与龙骨是经典药对,两味药物功效有什么异同

#头条创作挑战赛#

牡蛎与龙骨是一对经典的药对,我们经常在一些处方当中看到它们同时出现,比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固经汤、桑螵蛸散等,在这些方子当中,龙骨、牡蛎起到的功效目的并不一定相同。有时它们又被分开运用,比如牡蛎泽泻散。那么,它们的功效究竟有哪些异同呢?

我们知道,牡蛎、龙骨,都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的作用,但是,牡蛎是贝壳类,性味咸寒,归肝、肾经,除了上述的功效,咸能软坚,所以,牡蛎还可以软坚散结。龙骨是一些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性味甘涩,微寒,归心、肝经,没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由于牡蛎与龙骨都有平肝潜阳的作用,所以,经常配伍用于一些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导致的头晕、烦躁易怒、耳鸣等症状,比如镇肝息风汤。而龙骨、牡蛎配伍最常见用于心阳受损,心神不安导致的失眠、心悸、惊痫、癫狂等神志方面的疾病,比如常用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等等。名医张锡纯说:“人身阳之精为魂,阴之精为魄,龙骨能安魂,牡蛎能强魄,魂魄安强,精神自足,虚弱自愈也。是龙骨牡蛎,同为补魂魄之妙药也。”这是一代名医对龙骨牡蛎这对经典药对在上述方剂当中作用的理解。


龙骨、牡蛎共同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都可以用于治疗遗精、带下、虚汗、崩漏等症状,所以,可以收敛固涩止遗、止带、止崩、止汗,比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也可以用于治疗遗精、汗证。比如固经汤里面用龙骨、牡蛎,就是为了加强收敛固涩止崩的作用。有些肾虚不固遗尿、尿频,也会在方中配伍龙骨、牡蛎以加强疗效。

龙骨、牡蛎的收敛固涩作用还有另外一种用法,就是收湿敛疮,对于湿疹痒疮有效,所以,对于皮肤的疾病,也经常在处方当中配伍使用。


我们知道《伤寒论》中有一个方子,叫作“牡蛎泽泻散”,可以“主治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那么,这里的牡蛎是什么作用呢?在这里,牡蛎被认为有软坚行水的作用,而这个作用龙骨就没有,所以,在这个方子当中,就没有龙骨。

牡蛎咸能软坚散结,所以,在治疗肿瘤、淋巴结肿大的时候,我们也经常配伍牡蛎,这时候,我们会同时用鳖甲、浙贝母、夏枯草等药物加强软坚散结的功效,但是,一般不用龙骨。除此之外,牡蛎还可以制酸,所以,在治疗胃病的时候,也通常会配伍牡蛎。不知不觉中,情感上就喜欢牡蛎多一些了。

阳康之后的健脾补肺祛湿汤-五指毛桃龙骨汤

2022年最后一天煲了美味化痰的白萝卜猪骨汤,


2023年之一天煲了乌鸡赤松茸红萝卜滋补汤,


今天是新年第二天,按照中医的推荐,煲清肺化痰的五指毛桃龙骨汤,来滋养阳康后的自己!


一、主要食材:猪龙骨,五指毛桃。

搭配:姜片,陈皮,汉源花椒,

莲子,赤小豆,茯苓,薏仁,无花果,龙眼干。

热气腾腾的美汤出锅了!赶紧趁热喝!

?

二、关于功效:

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促进气运行而排出湿邪)、舒筋活络(舒展筋骨、疏通经络)等功效,可治疗肺虚痰喘、脾胃气虚、四肢无力等病症。

茯苓健脾、宁心安神、利水渗湿。

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

赤小豆具有解毒排脓、消肿利水的功效。

薏仁可以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姜片,陈皮,汉源花椒主要用于去除猪骨的腥味。

无花果,龙眼干主要为汤增加甜味,丰富风味。

五指毛桃是之前买好的,5元一扎,商家说这就是3-4人煲汤的份量。↑

?薏仁与茯苓↑

?龙眼干↑

?莲子、无花果、赤小豆↑

?猪骨飞水↑

?养生壶加入纯净水,放入洗干净的五指毛桃,和莲子,赤小豆,茯苓,薏仁,无花果,龙眼干,煮开。↑

?飞水后的猪骨与五指毛桃等全部材料一起在搪瓷锅里翻滚。↑

?空气里飘散着五指毛桃特有的椰香味!

美味入口!

?三、 *** 过程全纪录:

1. 用清水冲洗干净五指毛桃,然后用温水浸泡。


2. 冲洗干净莲子,赤小豆,茯苓,薏仁,无花果,龙眼干。


3. 养生壶加入纯净水,放入洗干净的五指毛桃,和莲子,赤小豆,茯苓,薏仁,无花果,龙眼干,煮开。


4. 用陶瓷锅将猪龙骨飞水,去浮沫。


5. 换半锅干净水继续熬煮猪骨,煮开后加入汉源花椒,姜片,陈皮,继续中火煮。


6. 待猪龙骨和五指毛桃分别都煮开后,将养生壶里煮开的五指毛桃等全部材料倒入陶瓷锅一起煮。

大火煮熬煮5分钟后,改中火再煮10分钟,然后改为最小火继续熬煮。


7. 为了尽量多的熬出五指毛桃的药用成分,可以像煲中药一样小火多熬一下。从猪骨之一次煮开,全程所用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就可以关火了。


8.盛出食用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

阳康之后养生就是近期的首要任务!<奋斗>

毕竟,要养好了身体,补充了能量,养足了精神,才能更好地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嘛!

中药“龙骨”治疗重症失眠的临床用法和疗效

我相信很多患友看到“龙骨”这味中药的时候,都会对这个名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脑海里面浮现出一个疑问。“龙骨”是龙的骨头吗?其实中药“龙骨”是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那为何将哺乳动物的化石要称为“龙骨”呢?或许从中医古籍里面可以找出答案!中药学著名典籍《本草纲目》:有论述“龙骨,《本经》以为死龙,陶氏以为蜕骨,苏、寇诸说皆两疑之。窃谓龙,神物也,似无自死之理。”可见在古代就有“龙骨”这味中药,结合“龙骨”的外形,古代医家误以为是龙的骨头,虽然后来被后世医家证实不是“龙”的骨头,但是为了更好的区分这类骨头化石和其它骨头的区别,也为了体现“龙骨”这味中药在中药学里面的独特地位,所以这个称谓就一直沿用至今。那么“龙骨”有何独特的治疗效果呢?《注解伤寒论》:“龙骨收敛神气而镇惊。”很简洁明了的介绍了“龙骨”

生龙骨

主治病症

“龙骨”味涩,味甘,性凉,入手少阴心经,有沉降的特性,有很好的镇心安神的作用,尤其宁心安神的效果特明显,能治疗由于邪气凌心,神不内守导致的心烦失眠健忘。

手少阴心经循行图(部分)

炮制 ***

“龙骨”的炮制 *** 比其它药物较为简易,将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后,去除外表的杂质,洗去表面泥土灰屑,晾干,打碎备用。

临床应用

“龙骨”适用于阴虚阳亢,虚阳浮越,阳不潜阴,阴不入阳所导致的失眠,常伴有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等症状。适合用于失眠实证。常用于病情比较严重难以入眠甚至彻夜不眠的失眠患者。

失眠

推荐配伍

为加强“龙骨”镇心安神的作用可配伍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六味地黄汤合交泰汤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龙骨,能加强镇心安神的作用,能治疗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失眠症状较重,甚至一晚上都不能入睡的患者。

可配伍归脾汤

归脾汤

归脾汤加龙骨能加强镇静安神的效果。能治疗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腹胀腹泻,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失眠症状较重,每晚睡觉不足四小时,甚至整夜不能入睡的患者。

可配伍安神定志汤合酸枣仁汤

安神定志汤合酸枣仁汤

安神定志汤合酸枣仁汤加龙骨,能治疗心烦失眠,多梦易惊醒,伴四肢乏力,舌淡,脉弦细。自己感觉心跳加速,心慌不能自制的患者。

煎服法:龙骨须生用,用煎锅取水500毫升,水开后加入生龙骨先煎30分钟,再加上其它药物同煎。安神定志汤里面的朱砂这味中药不宜入煎剂,用0.3到1克,研末冲服,也可不用这味药。酸枣仁汤中的川芎,腹泻患者不可用。


了解更多中医知识请点击@杏仁中医?关注杏仁中医!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阴阳失调,一个方帮你固住阳气阴气

之前有一个老朋友来找我看诊,说最近自己的情况很可能是最近天热洗冷水澡,那天洗完后没有及时擦干,然后第二天开始小肚子不舒服了小便多尿不尽的感觉,喝热水会缓解。

看了舌脉是舌胖、舌淡红,舌边有齿痕,少苔;脉细

病机其实就是感受寒邪后,寒邪犯体,打破了营卫,营气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属于阴,卫气属于阳。

营卫被影响后阳气的温煦就失职了,阴津不能收敛,引起少腹弦急,小便频不尽。

结合舌脉还有气血亏虚之象


这就对应了《金匮要略》的原文,感受寒邪,少腹弦急,小便不畅,阴阳失调,用平补阴阳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正好能调和阴阳

来看看方: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

方解:

桂枝来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加上生姜来助一把桂枝固摄住阳气

芍药味酸能收敛阴液,还能养血柔肝,和大枣甘草一起益阴和营、调和阴阳

龙骨牡蛎潜镇浮阳、收敛阴液

总结:这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书中记载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阳不固摄,阴不内守,可调和营卫、交通阴阳,正好可以用在此症上,这个朋友用药三付症状就所缓解了。

身体虚,湿气重,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Q:身体虚,湿气重,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A: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各类有祛湿功效的食材,如冬瓜、薏米、赤小豆、土茯苓、白术等帮助祛除身体湿气。若身体内的“气”太弱了,气虚,尤其是脾气虚,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水湿内生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形成痰湿困阻,产生身体沉重、困顿无力的症状。

感觉自己身体“虚”的时候,可以用一点益气健脾、祛痰化湿的五指毛桃,补充和加强身体内“气”的力量,推动身体水湿的运行。汤水可以选择五指毛桃薏米扁豆猪骨汤、五指毛桃白术鸡汤、五指毛桃土茯苓赤小豆汤、山药冬瓜瘦肉汤等。

除了煲汤,痰湿体质的膳食应以清淡作为主要原则。少食肥肉及甜、油腻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烹炸等辛温助热的高热量食物,应戒除烟酒,也可以选择多食五谷等粗粮。通过 *** 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等穴位的 *** *** 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还可以根据身体素质适当选择如慢跑、瑜伽、游泳等有氧运动。

推荐汤谱

节瓜眉豆花生煲鸡脚

主要功效:清暑祛湿

推荐理由:祛湿而不伤正,还能补益肺脾之气。

材料:

节瓜2个,眉豆20g,花生20g,鸡脚500g,生姜3片(3~4人量)。

*** *** :

(1)节瓜洗净去皮不切开,鸡脚洗净,用刀划开掌上的皮,焯水备用;

(2)全部材料放入汤煲中,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汤品点评:

节瓜本身就能祛湿生津,现在广州已经开始了暑湿夹杂的天气,煲节瓜汤是最适合的了,搭配同样甘温健脾祛湿的眉豆特别好。

花生作为种子类食物,能增强健脾养胃之功,兼能润肺。夏季出汗多,耗气伤津,一定要有一些健脾胃、润肺的汤水才好。搭配鸡脚,比较清润,无需过多的肉类,汤色清亮,不增加脾胃负担,煮软烂的鸡脚能增强润燥之功。最后放生姜在里面,就更适合一家人饮用了。

小贴士:

节瓜汤大家试试,先不把节瓜切块,煮好以后直接用筷子夹断来吃,就没有酸味,口感清甜,汁水保留特别好。

Q:油性皮肤,粉刺多,而且长得深,很大颗,喝啥汤好呢?

A:饮食尽量清淡,建议戒掉甜食,如奶茶、饮料,以及油煎火烤、辛辣 *** 的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深色蔬菜占到一半以上。主食建议使用全谷物杂豆替换部分精白米面,少喝牛奶、酸奶。

另外有研究表明,进食Omega-3脂肪酸有利于改善皮肤炎症,多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也可改善肤质,因此可以适当进食海鱼、海鲜、藻类等产品。汤水可选择一些清淡的瓜菜海鲜滚汤,如白贝冬瓜汤、番茄海鱼汤等。

推荐汤谱

鸡丝虾皮裙带菜汤

主要功效:夏季汤水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

材料:

鸡胸肉75g、虾皮5g、干裙带菜30g、生姜适量(2~3人量)。

烹调 *** :

裙带菜稍冲洗,放入清水中泡发,切成小块备用;鸡胸肉洗净切丝,加入少许食盐、生粉腌制片刻;在锅中放入清水1.5L,将裙带菜、虾皮、生姜一同放入锅中,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继续煮15分钟,接着将鸡丝放入继续煮10分钟左右,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食盐、葱花等调味食用。

汤品点评:

夏季到来,很多人会出现胃口减退的情况,同时出汗增多通常需要多补充一些水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款味道鲜美,开胃补水的汤水。裙带菜是海藻的一种,叶片比海带薄,看上去像裙带,故名裙带菜。裙带菜中碘、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都比较高,还含亚油酸、亚麻酸这些人体必需脂肪酸。裙带菜中含有多种多糖成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的作用,还有一定程度的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虾皮味道鲜甜,煮汤水时放一点可以提鲜,夏季快手汤经常会用到。此汤水含有一定量的碘,若需要限制碘摄入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全媒体记者赵冬芹)

来源: 广州日报

猪骨、陈皮、耙齿萝卜干汤 缓解肺虚肺燥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到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而在这一天,白天同黑夜一样长,秋分后夜晚开始逐渐变长。

秋分后“万物乃燥”。如果说之前的“燥”还没什么感觉,那接下来的燥,会让我们任何一个“阴不足、血不足”的人,感觉到匮乏。因为从秋分开始,温燥逐渐转变为凉燥,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遭遇风寒,感冒。

那我们该如何润燥呢?

这个时候用耙齿萝卜干煲汤、泡水就能够缓解我们应季的问题了。

鲜耙齿萝卜看似美味,实则芥子油含量太高,入口辛辣且口感粗糙。但由于耙齿萝卜所含糖份、膳食纤维、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相对一般品种高。

当地人为了将其利用起来,便有了阴阳结合 *** :先把耙齿菜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又转用阴干之术,让阳光与自然风教它脱胎换骨。一个月的耐心等待,耙齿萝卜就有了新的名字,也就是阴菜。

它是一种体形细长的萝卜,采用阴阳结合浓缩而成,营养及药用价值都极高,也被称为“小人参”。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冬之所以主收,主藏,是因为气候寒凉。同理,人体也一样,如果体内有火,则不利于阳气的内敛和收藏。所以,秋季养生宜用“小人参”--耙齿萝卜,能更好地起到养生的效果。常食用可以解燥热、清湿毒、益气和中。

我们广州本地人常用来医治小孩的百日咳病…

焖泡贡献清香、甘甜风味,是润秋燥的更佳辅佐。

无论煲汤、煮粥还是做菜皆能展现其灵魂。

在这几种情况下就非常适合去吃这个耙齿萝卜干了

龙骨汤功效与作用,龙骨汤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①肚子胀,不消化时,吃得过于油腻时。

②经常吸烟的人,多吃缓解肺虚肺燥吧。

③有咽炎困扰,经常口腔溃疡人群。

④小孩子鼻子干痒、流鼻血,肺燥有热,或秋冬咳嗽。

⑤大便不通畅,肝火旺,烦躁易怒人群。


耙齿萝卜干可以用来煲汤,可以加上陈皮、猪骨、蜜枣去煲汤,还可以用来泡水,用耙齿萝卜干加上陈皮,用热水焖泡。还可以用来煲粥,耙齿萝卜加上猪肝、瘦肉、皮蛋去煲,就是一锅美味又不失补益的粥了。

春天肝火旺,喝碗这汤,消消火!


春天因为气候温暖

春天的空气也比其他季节更容易滋生热气

容易助长肝经的热气,从而让肝火旺起来

如果肝火旺盛的话,会导致流动性急进

使人激动不安,易燥,失眠等

所以我们要顺应时节,多喝一些汤来调节

今天介绍一道适合这个季节喝的养生汤

一起来看看吧!


金线莲灵芝汤

食材

猪骨350克 金线莲9克 灵芝12克 麦冬25克 枸杞10克 红枣5个

做法

①猪汤骨洗干净,加姜片冷水下锅,焯水捞出冲洗干净备用

②灵芝洗干净,用开水浸泡,灵芝水留着备用

③金线莲,麦冬,红枣洗干净

④全部材料和姜片一起放入汤煲,加入足量的清水

⑤盖好盖子,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1.5小时

出锅前10分钟,放入洗干净的枸杞和少许盐即可

功效

金线莲灵芝汤具有抗病毒,清热凉血、祛风利湿、

止咳平喘、促进睡眠等功效;

金线莲有保护肝脏、护肤、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灵芝能够补气养血、安神、护肝解毒、止咳平喘,

可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

麦冬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减轻疲劳;

...

非常适合经常熬夜、抽烟、喝酒应酬多、

火气旺、脸色暗沉的人群食用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孕妇、身体虚寒的人不适合

相关文章

金线莲煲汤大全,金线莲和什么煲汤更好?

灵芝煲汤做法大全,这样吃功效实在太棒!

灵芝可以和猪蹄一起炖汤吗?灵芝猪蹄汤有什么功效?

养肝等于养命,养肝护肝喝什么汤更好?

春分节气,提醒我们,要多喝祛湿护肝的汤!

适合春天清热解毒汤,你和家人要多喝!

春季失眠睡不好?学会这三种汤,让你沾床就能睡着!

春季如何祛湿气?祛湿汤的做法大全!

春季湿困不适?这碗汤助你祛湿,除春困!你不要错过哦!

立春之后,应该喝什么汤养生?


【广东煲汤】全网同名,搜索广东煲汤即可,每天教你煲汤!

煲汤食谱大全,家常煲汤,孕妇煲汤食谱大全,广东煲汤,快手汤,炖汤,老火靓汤,鸡汤,老鸭汤,猴头菇煲汤,霸王花煲汤,虫草花煲汤,花胶煲汤,五指毛桃煲汤,海底椰煲汤,灵芝煲汤等煲汤大全。

这颗“绿宝石”没想到还能这样吃

姜橄榄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敏

图/受访者提供

橄榄的苦与甜,对于古人来说,最是体会良多。宋人王禹偁食橄榄的体验,是“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而“回味”一词便从中来。连文豪苏东坡在岭南品尝鲜橄榄后也不由赞道:“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老广们还记得小时候吃的“鸡公榄”吗?在没有什么零食的年代,这可是最美味的凉果零食。把上好的橄榄经过复杂的工艺腌制加工成或甜、或咸、甚至辣的各种口味,真是又爽又脆,回味无穷。

除了广东人以外,全中国最喜欢吃橄榄的还有福建人。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福建的橄榄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国70%以上,当地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湿润,而且土壤是中性沙质土,所以结出的橄榄更香更甜。

橄榄是莆田特产,这个时候更是进入一年中吃橄榄的旺季。莆田人喜欢将橄榄洗干净直接吃,或者做成姜橄榄。姜橄榄是将橄榄锤出裂口,加入新鲜姜末、冰糖和盐进行腌制,腌制3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姜驱寒,橄榄清肺润嗓,嚼上几口,很快会感到满齿的清香和回甘。这道凉菜在“莆田餐厅”就能吃到,餐前开胃或餐后消腻都很适合。

季节的更替是慢性咽炎的高发时期,初春时节更应该警惕。对于深谙煲汤文化的妈妈们而言,青橄榄正派上用场。因为它更大的医药价值在于利咽喉,还有开胃、化痰和解毒的作用。当你燥热、咽喉疼痛的时候,不妨喝上几碗青橄榄炖瘦肉汤或青橄榄煲猪骨汤。

来源: 羊城晚报

标签: 龙骨 功效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