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红餐网
作者: 洪君
作为新晋国民小吃之一,米粉这几年颇有遍地开花之势,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等势如破竹,空前活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另一米粉大类——湖南米粉的发展却始终不如人意。
中国最会吃的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曾专门为湖南米粉作诗,并称赞它拥有像大烟一样的致命吸引力。
然而,在国内餐饮市场,陈晓卿眼中这碗魅力无限的湖南米粉却始终没能发光发热,在全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广西米粉,云南米粉等,线上线下跑出的品牌也屈指可数。
怎么回事?
01 溯源:特色各异、帮派林立的湖南米粉如果问一个湖南人,“你的家乡有什么非吃不可的美食?”米粉绝对会是答案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仅2019年前十个月,长沙美团外卖平台上日均卖出的米粉单量就达到了6万单左右。2019年,长沙人大概每天需要消耗60万斤米粉,相比2011年增长了40%,而这还仅只是长沙17家米粉生产厂的部分数据,实际消耗的量更大。
△图片来源: *** V纪实
在另一个湖南城市常德,有消费者曾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里点了309单米粉外卖,几乎每天都要吃上一碗米粉。
上述这些数据,就是湖南米粉消费现状的冰山一角。湖南人周乔告诉红餐网(ID:hongcan18),湖南米粉不是“吃”进嘴里的,而是吸一口气,哧溜哧溜“嗦”进去的,在“嗦粉”这件事上,湖南人的疯狂并不比广西人少。
△网传的这张图生动地表达了湖南人对米粉的喜爱
据周乔介绍,如今,米粉已经几乎成为湖南人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人早餐、午餐、晚餐甚至宵夜都会“嗦”上一碗。不过,湖南米粉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开来的,他并不清楚。
红餐网(ID:hongcan18)查阅资料发现,米粉真正流行于湖南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那时湖南的稻米产量在全国靠前,作为稻米衍生品的米粉便成为商品,在市面上流行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市县的米粉慢慢打上当地食味的烙印,便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的湖南米粉,比如长沙米粉、常德米粉、郴州鱼粉、永州卤粉、怀化鸭子粉、湘西酸汤粉等。
△网传的这张图也生动地表达了湖南米粉的多样性
虽然派系林立,但总的来看,不管是哪一种湖南米粉,其在选料、 *** 工艺、烹饪 *** 等方面,都和广西米粉、云南米粉等有所区别。
以选料为例,湖南米粉一般都选用当地产的一年以上的早稻籼米,使得做出来的米粉不粘连,更有柔韧性。
在 *** 工艺上,湖南米粉的 *** 工序主要有8步——浸米、磨浆、蒸粉、出粉、晾晒、刷油、打折、切丝。在这当中,不同形态的湖南米粉, *** 工艺也不同:扁粉强调蒸和切,讲究刀工的细腻;圆粉则相对复杂,强调打团和压榨成形,在每个环节的处理方式上和扁粉略有不同。
在烹饪做法上,湖南米粉也极为多样,最常见的汤粉也分出了骨汤、鱼汤、辣红汤、海带汤、土鸡汤、猪手汤等多种风味。除了做成汤粉外,还有干拌的盖码粉,或是沾上一身镬气的炒粉,久煮不烂的炖粉等……
02 现状:认知度低,跑出的品牌寥寥无几据红餐网了解,湖南米粉虽然在湖南家喻户晓,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却并不高,既没有像桂林米粉、重庆酸辣粉遍布全国,也不像柳州螺蛳粉那样爆红 *** 。
从门店数量来看,全国湖南米粉店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相比桂林米粉、螺蛳粉等还是差了一大截,且门店主要集中在湖南各地市,开在湖南省外的并不多,就连在湖南人流动最多的广东省,湖南米粉店的数量也只有数千家,远远不如桂林米粉等。
从品牌情况来看,整个湖南米粉品类走出的品牌也屈指可数,叫得出名的只有湖南本地的刘聋子、北京的霸蛮、四有青年、深圳的大弗兰、广州的俏凤凰等零星几个,且这几个品牌都是区域性品牌,数量均不过百,体量并不大。
为什么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的湖南米粉这么多年来始终没能发展壮大,并走出体量相对较大的头部品牌或全国性品牌?
在长沙经营着一家常德米粉店的王师傅认为,湖南本地的一些品牌之所以难以发展壮大,原材料的供应和 *** 是最主要的阻碍因素。
一份正宗的常德牛肉粉,必须采用当地产的早稻籼米做成最新鲜的湿粉,每天现做现卖,新鲜的湿粉不好保存,放几个小时就会产生酸味,再久点直接变馊,要想从本地运到外地去明显是不现实的。
运输稻米的话,成本又比较高。因此,很多湖南本地的米粉店都最多只能在邻近的市县开店,没法走得更远,更别说走出湖南了。
△新鲜做好的湿米粉
“我们常说,离开了湖南的水和米,就做不好常德米粉。外面的很多米粉店虽然打着‘湖南米粉’的招牌,但却用干粉或者是其他一些米粉代替湖南米粉,做出来的东西既不正宗也不好吃,不受欢迎很正常。”
长沙米粉经销协会相关人员则表示,湖南米粉难以走出一个领头的品牌,更大的原因在于种类太多,没有一种粉能真正代表湖南米粉,在全国没有形成清晰的品类认知。
常德牛肉粉应该是知名度更高的,但在湖南人眼中,它还无法代表湖南米粉,因为湖南的米粉实在是太多了,长沙米粉、郴州鱼粉、永州卤粉、怀化鸭子粉、湘西酸汤粉,不同县市的米粉各有各的讲究,没有人敢说自家的粉能代表湖南米粉的。
“你在外面可能会看到‘湖南常德米粉店’‘湖南长沙米粉店’‘湘西米粉店’,但应该很少见到‘湖南米粉店’,这样一来,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对湖南米粉的印象自然就不深了。”
△郴州鱼粉
除了上述两个阻碍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餐饮分析人士直言,没有明显的记忆点也是湖南米粉在竞争激烈的米粉赛道中表现不突出的重要原因。
“螺蛳粉以臭出名,酸辣粉酸爽麻辣,云南用特色小锅煮米线,四川用肥肠做码子,消费者就算没吃过也很容易记住,但湖南米粉不管是清汤还是红汤,牛肉粉还是筒骨粉,汤底、码子都没有特别强的记忆点,这对品类发展是很不利的。”
03 探索:部分品牌的全国连锁化尝试受限于上述种种原因,直到目前,湖南米粉也没有跑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不过近年来,霸蛮牛肉粉、大弗兰、俏凤凰苗家牛肉粉、四有青年等几个区域品牌却大有突围的潜力。
它们另辟蹊径,用各自独特的打法,正逐渐向全国消费者展示湖南米粉的文化和魅力,或将跑出首个湖南米粉全国连锁品牌。
霸蛮牛肉粉:湖南米粉零售化,发力全渠道
霸蛮牛肉粉成立于2014年,因“北大硕士卖米粉”一炮而红,主打常德牛肉粉,并获得了多轮融资,估值过亿。截至目前,已经在北京开出了五六十家线下门店(包括外卖店)。
在品牌文化和模式的探索上,它已经自成一派。首先,在文化传达上,霸蛮始终坚持做最正宗的湖南牛肉粉,除此之外,还选择了代表湖南人独特性格气质的湖南方言“霸蛮”作品牌名,既贴合常德牛肉粉‘辣劲’十足的产品特质,让一碗小小的米粉更有地域文化内涵,又清楚地向消费者传达了品牌的价值和主张,让品牌拥有了个性化的记忆点。
在模式上,霸蛮打破了渠道的限制,开始探索米粉的全渠道发展,尤其是新零售。相关数据显示,霸蛮的营收结构中,堂食收入仅占 20%,其他80%的营收分别来自外卖、电商和线下零售。
据了解,如今,霸蛮已经完成了电商、商超及便利的布局,线下门店、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华润、盒马鲜生等商超等,都可以看到霸蛮的零售产品。在它的推动下,湖南米粉的零售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大弗兰:湖南米粉+传统小吃,开辟新赛道
大弗兰创立于深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其已经在深圳开出了近20家直营门店。
据红餐网了解,它更大的特色在于“湖南米粉+传统小吃”的创新模式,借助湖南小吃的知名度,提升湖南米粉的销量和市场认知,从而更容易帮助湖南米粉占领顾客心智。
“米粉+小吃”的打法非常灵活,湖南小吃本身已经具备知名度,且有很高的可塑性,从消费场景来看,堂食、打包、外卖都很方便,搭配上一碗湖南米粉,产品结构丰俭由人,既可以是一顿休闲餐,也可以是快餐、正餐。
目前来看,大弗兰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能否以此带领湖南米粉走向全国,还有待验证。前不久,大弗兰官方对外宣布“北上”,进军北京餐饮市场,预计国庆前后开出北京首家门店,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俏凤凰苗家牛肉粉:美学+苗家文化,打破湖南米粉路边摊印象
俏凤凰创立于2011年,主打苗家牛肉粉,开出3家门店时便获得了估值过亿的投资。截至目前,其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已经开出了近20家直营门店。
在定位上,它选择了较为小众的苗家牛肉粉作为主打,将苗族特色的酸汤作为品牌的独特味觉记忆点,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品牌logo、营销宣传等也围绕凤凰古城内的苗家文化进行设计,在广州、深圳形成了不错的消费者认知。
除此之外,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它提出的美学理念。据了解,俏凤凰创始人吴天真曾是一名设计师,在他看来,美是之一生产力,餐饮消费也会逐渐精致化、品质化。
在吴天真的美学理念下,俏凤凰被打造成一个讲究美学的餐饮品牌,在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5觉上进行了一番美学演绎,打破了米粉店的廉价刻板印象,既好吃又好看。
以视觉为例,俏凤凰门店装修普遍色调明亮,空间感强,桌椅和墙面往往为白色调,给人的感觉时尚大气,这样的装修甚至一度让其被奉为“网红”。
四有青年米粉:改良传统湖南米粉,精细化运营扩张
四有青年米粉创立于2016年,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出了近百家门店(包括直营门店和加盟店)。
据红餐网了解,四有青年最早是以传统湖南津市牛肉粉切入北京市场,而后由于消费者反映“太油”“太辣”着手进行改良,比如口味上减油减辣、汤底加多、搭配的蔬菜变多等;在产品结构上增加了老坛酸菜米粉、西红柿牛腩米粉等创新品类以及臭豆腐、鸡爪等湖南小吃,迎合市场需求。
总的来看,四有青年更大的亮点在于门店的精细化运营。据了解,目前四有青年线上外卖与线下堂食的销售比例接近五五开,单店单月外卖更高卖出超过10000单。
据创始人赵刚介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他们有一套包含70多个维度的外卖运营理论体系,包括视觉、促销力度、站外流量、复购 *** 、配送、门店服务和产品等多个因素,每一个细节运营都实现了标准化。
除外卖外,其门店运营也通过一套覆盖采购、仓储、物流、配送、收银、点餐等全产业链的SaaS系统,实现了全程数字化把控和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其总部对加盟店的管控。
得益于各个环节的精细化运营,四有青年已经后来居上,成为几个湖南米粉品牌中数量最多、扩张最快的品牌,未来可期。
小结?湖南米粉有没有市场潜力?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除了文章介绍的几个湖南米粉品牌外,一些湘菜品牌也开始推出主打湖南米粉的子品牌或是相关的米粉菜品,以把握湖南米粉这个大市场。
未来,如何从无品牌到有品牌到强品牌,让更多人认识湖湘文化魅力,是摆在其面前的更大难题。谁能突围而出,成为湖南米粉的首张名片,我们拭目以待。
36氪首发|一年卖出1000万斤石磨手工粉,「粉大大」完成数百万天使轮融资36氪获悉,中式快餐连锁品牌「粉大大」近日完成了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卓尔资本,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门店数字化建设、供应链升级、人才储备、门店拓展等方面。
「粉大大」成立于2016年,是由长沙粉有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湖南米粉品牌, 秉承手工米粉传统技艺,湘菜大师加入升级标准化口味,主打特色石磨手工粉,包括大大牛肉粉、豆豉排骨粉、原汤肉丝粉、秘制肉酱汤粉、秘制杂酱粉等,年销量1000万斤粉; 并搭配丰盛小食、现炒现蒸小碗菜及盖码饭等产品系列。
粉大大手工粉,企业供图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米粉市场已突破千亿规模,除了五谷渔粉、无名缘米粉等老牌连锁品牌外,近几年在资本加持下,新兴品牌也不断出现。
李杰在创办粉大大之前,任职于娃哈哈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在消费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他告诉36氪,过去粉面店多以夫妻老婆店为主,环境、卫生、产品等可能都无法达标,所以抱着为食品安全做出一己之力的想法进入了餐饮行业。
粉大大盖码饭,企业供图
他向36氪介绍,粉大大坚持纯手工蒸制、骨汤现熬、码子现炒,以做到真正零添加,放心食,“产品从食材到门店再到食客桌上,都是可跟踪溯源的。”
在门店模型上,粉大大以社区店为主,营业时间可以从早上6点持续至凌晨3点,定位于一日三餐全时段全品类餐厅,客单价15-40元,会员综合复购率可以达到70%。
“社区店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长沙虽是网红城市,但不会出现生意大起大落的情况,换言之门店是有承载力的。”李杰说道。
据了解,粉大大门店主要分为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其中直营属于大店形态,面积150平米,单店投资70万元,月度营业额80万左右,回本周期6个月;加盟门店为80平米,投资金额30万,月营业额37万上下,回本周期5个月。
粉大大门店,企业供图
之前粉大大一直走的是直营模式,随着其供应链的落地,才逐渐放开加盟,背后的支撑是粉大大建立起了自己的产业链公司源小业,这不仅可以做到食品安全溯源、也有利于保证产品稳定输出,“原材料涉及到大概300多个SKu,如果靠加盟商自己单独私采,质量很难保证,也不利于管理。”
目前,粉大大全国拥有88家门店,其中长沙40多家,预计今年围绕“长株潭”地区持续深耕,拓展100家门店。等到第二阶段将会开启省外扩张,陆续进入到广东、湖北、江西、河南、广西6个省份。
田伯伯长沙米粉,让你四季赚不停米粉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诱惑了大江南北人的胃口,特别地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是大众消费的产品,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据了中国餐饮消费的半壁江山。尽管如此,目前市场开的米粉店,大同小异,很难有一家的特色比较突出,但是也有出彩的品牌,田伯伯长沙米粉就是这些出彩品牌中的一员。
田伯伯长沙米粉连锁拥有一支研发团队,在长沙米粉的基础上做出符合不同人群口味的米粉,使产品更受大众喜爱。田伯伯米粉总部有着很高的战略力,在过去的短短时间内开发了很多加盟商,在各个地方开了加盟店铺,做出的米粉获得了各地顾客的好评,为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田伯伯长沙米粉加盟,后续产品升级,维持每个加盟商的持续效益。总部紧握市场潮流趋势,不定期推出新品系列和特色单品,让每个加盟商的产品线不断更新和升级,以应对不同的消费者和瞬息万变的市场,从而提高千丝瑞这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让每个加盟商都能应对出现的问题,让作为创业者的他们不再孤单。
田伯伯长沙米粉追求还原原始的成都米粉风味,让很多喜爱原始味道的消费者在这里大饱口福,对于那些追求营养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可以让他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获得了身体的增强。现在加入田伯伯长沙米粉加盟,优势多多,相信对于每个加盟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早上,准备去吃砂锅粉,结果还只走到石马公园南门,夫人就叫肚子饿了。
无妨,前面有家苏子坨粉,我们可以去吃。
夫人一脸疑惑,有点不太相信,我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就从来不会去想想,好吃的米粉店又怎么不开分店呢?常德米粉如此,津市牛聋子米粉亦如此,衡阳的鱼粉如此,邵阳的砂锅粉也如此,新化向东街米粉亦如此,何况娄底本地的米粉呢?
不多时,便到了苏子砣石马店。进得门来,发现吃粉的人已经很多,排起了长队,可见苏子砣粉在娄底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
最早吃米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县城读书,二中门前的一家津市米粉,二元一碗,有麻辣牛肉、红烧牛肉两种码子,汤是牛骨头熬出来的浓汤,加了一些佐料,味道好极了。
当时条件有限,为了吃一顿牛肉粉,需要精打细算,甚至有时还会饿上一顿。
津市牛肉米粉,码子是一绝,无论是红烧,还是麻辣。汤,通常是一滴不剩,吃一口粉,喝一口汤,再吃一块牛肉,神仙都站不稳。吃完最后一根粉,端起碗,扬起脖子,咕咕噜噜,香气四溢,回气荡肠,太美,太滋润,太难忘。
后来上了大学,在长沙这个美食的世界,吃了很多地方的粉。到过许多大学的食堂,铁道学院米粉的味道确是首屈一指,但说到吃早餐,铁道学院往民政学院去的那一条街上一家粉店(名字就叫一家粉店),吃得令人难忘,好吃的味道一直追了四年,二元一碗,和县二中的米粉价格差不多。毕业后,曾调到长沙上班,我还去追过,可惜后来那一排店面都撤了,一家粉店的老板也去別的地方发财去了。
谈恋爱,结婚,给夫人讲过澧县的米粉,包括曾经翊武影剧院那里的 *** 馆的米粉,都带她去吃过,也从此让她彻底的沦陷在澧县的米粉中,不能自拔。初期,我带她去湘鄂边贸城往二中方向那一排米粉店里吃,后来津市牛聋子米粉店名气大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去牛聋子米粉店和本地人开的米粉店。
后来,经济建设加速,早餐店如雨后春笋般钻了出来,本地的,外地的,外省的,各有千秋,但我更爱的还是津市牛肉粉。
2016年因为生病忌发物,牛肉不能吃了后,邵阳砂锅粉、衡阳鱼粉、重庆酸辣粉、乡间粉王,又成了我的更爱,一直到最近青树坪米粉又推出的有曾国藩文化典故的苏子砣米粉,改变的只是米粉名称,不变的是对米粉的情有独钟。
湖南人的早餐,真的是没有一碗米粉搞不定的,无论你走到哪里,不管是衡阳,还是郴州,怀化,吉首,大大小小的地方,都会有一碗米粉等着你来吃。
对了,怀化的鸭子粉、羊肉汤也是一绝,包括攸县的香干粉,也是别有滋味。
烟火天心味正浓丨吃在天心·米粉面馆Play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黎鑫 肖依诺 李赛凤长沙报道
都说湖南人的一天,从一碗米粉开始。每天早晨悠悠醒来的你,可能已经开始盘算去嗦一碗什么码子的粉。
辣椒炒肉、麻辣牛肉、杀猪粉、鱼粉……在“米粉之湘”,各式各样的菜码与做法,将一碗粉的风味发挥极致。试想,如果你是一名尝尽三湘甚至全国各地米粉的米粉制造人,你眼里的更佳做法会是什么?
在长沙银洲米粉厂厂长潘恩鹏看来:“清汤,不上码子,一点葱花,就是最香的。”
4月,银洲米粉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香气蒸腾。这家“长沙米粉界的龙头老大”,每天生产新鲜湿米粉20万斤,销至长沙的大街小巷,占据了近半的米粉餐桌。
如何做到的?潘恩鹏说,回归米粉的初始,答案就在这米香里。
米香的“完美主义”
新鲜米粉可口、健康,但保质期较短。为在早餐时段供应新鲜米粉上桌,每天的夜晚到凌晨,是银洲米粉厂最忙的时间段。
晚上8点,潘恩鹏换上工衣、工帽、工鞋,进行消毒、风淋后,悄悄地钻进了生产车间。作为厂长,每天除了召开例会和处理日常事务外,他要来车间“突袭”数十次,监督各项生产流程,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细致检查。
为了三更半夜“搞突袭”,潘恩鹏直接住在了公司,即使家就在不远处,他一周也只回一次家。“食物是吃到人嘴里的,容不得半点差错。”
从颗颗米粒,变成银洲米粉,需经过四个基本工序:浸泡、磨浆、成型、装袋。讲起这其中的学问,潘恩鹏滔滔不绝,“好米粉,一定要有最纯正的米香。所以,我们对原料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层层筛选过的好米。将大米清洗干净后进行浸泡,冬天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夏天则是40分钟左右,过长过短都会影响质量。”
浸泡后的大米,由机器自动进行磨浆,再传至高温蒸煮车间、冷却车间成型。“磨出来的米浆,要用手去摸、用眼去看,感受其粗细程度,没有颗粒感才能保持口感细腻爽滑。”潘恩鹏指着在高温蒸煮下,“挺起肚子”的粉皮,“这叫起大泡,代表它熟透了、柔软了。”
在腾腾而上的热气与米香中,晶莹的粉皮被均匀地切割为条状,流水线上的工人将其麻利地装袋、封袋。不过多久,这一包包银洲米粉,将登上长沙市民的餐桌。
小小一碗粉的情怀
这一缕米香,从潘恩鹏的童年伴随到他的少年和青年,再到如今。
老家在岳阳农村的潘恩鹏,小时候的一大乐趣便是看父母在家手工 *** 米粉:起锅、生火、烧水、架蒸笼……刚出锅的米粉,热腾腾、香喷喷。浇上汤头,撒点葱花,简简单单,却是他记忆中最美味的佳肴。
“后来吃过再多的粉,都不如童年的一碗米粉香。”潘恩鹏笑着说。
一碗米粉,寄托的是对家乡的情思。近三十年来,潘恩鹏一直从事食品行业相关工作,年轻时在外打拼,每次回家的之一件事儿,就是吃一碗正宗的湖南米粉。六年前,他来到湖南省更大的米粉生产商——长沙银洲米粉厂,将 *** 米粉作为了职业。
这些年来,他和米粉厂的工人们一同见证着千年传统美食在生产上的变迁:从布浆靠手调、手工切粉皮,到智能化无菌生产,机械均匀切分1.8毫米……“1.8毫米的厚度,是米粉同时兼顾口感更好、又不易煮烂夹断的厚度。”
扎实的工序,一点一滴的细节,是银洲米粉厂对每位消费者的责任,也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对“小小一碗粉”的情怀。
“平时在路边嗦个粉,常常能嗦到自家米粉。”潘恩鹏告诉记者,看见银州生产的米粉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日常中的一部分,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更加明白,这一碗粉的分量有多重。
一整天的忙碌过后,潘恩鹏和同事们会在员工食堂给自己点上一碗“夜宵粉”。厨师熟练地备好汤底,将米粉用开水烫煮后捞出,腌好的牛肉用大火爆炒,加入葱、姜丝、辣椒调味,满满地浇在粉上,油香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来来来,呷粉了!”拿起筷子,潘恩鹏迎来一天中最平常、也最幸福的时刻。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谁是湖南米粉王?9大品牌获金奖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 李治 通讯员 何婷)今天下午,湖南米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米粉行业精英、平台负责人及米粉文化研究专家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湖南米粉“出圈”之道。第三届湖南米粉大擂台结果新鲜出炉——9大品牌获金奖。
20多家米粉品牌打擂,上百种米粉“花样”过招,两天吸引8万人前来打卡,销售额突破300万元……3月12日开始,第三届湖南米粉大擂台线上线下展开,“一碗粉”搅动的热量持续升腾。本次高峰论坛更是将系列活动推到 *** 。
一碗米粉,尽纳湖湘百味。目前全省有米粉生产企业30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聚宝金昊、精为天、裕湘食品)。据省餐饮行业协会统计,全省每天米粉消费量达200万公斤,米粉全产业链产值约360亿元,仅长沙市米粉店就有6000多家。
本次高峰论坛上,湖南米粉文化研究专家郭江、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长沙地区负责人姜婵、中国一乡一品数智平台负责人杜亮,分别以“强基”“聚势”“破局”为主题,追溯米粉历史文化,剖析中国米粉品类发展状况,探讨数字化发展路径。
“赋能——湖南米粉产业链瓶颈与优势”是沙龙交流环节核心议题,长沙市米粉行业协会会长周先桥、香寨米粉第六代传承人周小毛和湖南壹德壹米粉负责人李发明分享了心得和经验。
论坛举行了第三届湖南米粉大擂台颁奖典礼,八一桥原味长沙米粉、壹德壹、忆口香老长沙老粉馆、民间沙水、湘西米粉、易裕和、粉大大、刘聋子粉店、无名粉店品牌及供应链企业获得金奖。
智满哥炒码、常德黄珍记羊肉粉馆、和记粉馆、胖子卤粉、统桶发、面面嗦、柳思思螺蛳粉、柒小对、姐弟俩土豆粉则摘得“第三届湖南米粉大擂台银奖品牌”。
第三届湖南米粉大擂台产业链优秀品牌花落东裕餐具、金健米业、裕湘食品、湖南军粮集团和狄鹏果园。
统桶发、无名粉店、香寨米粉、柳思思螺蛳粉、民间沙水、常德黄珍记、老长沙原汁原味粉馆、湘春路和记、猪肉米粉铺、壹德壹、忆口香老长沙老粉馆、姐弟俩土豆粉则获得“第三届湖南米粉大擂台更具人气品牌”。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