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叶子图片,马蹄叶花样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84 0
形状像马蹄,广东人更爱的植物,用来煮水好处多,还是天然凉茶料

导语:形状像马蹄,广东人更爱的植物,用来煮水好处多,还是天然凉茶料

农村是野草的天下,虽说每种野草都有它自身的价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哪一棵是有用的,哪一棵是没有用的,俗话说:识得为宝,不识为草。

虽说农村野草千千万,但是总有一些野草被大家熟知,像益母草、蒲公英、鱼腥草、荠菜、蕨菜、车前草、清明菜等,这些野草都是民间大名鼎鼎药食两用的佳品,农村人都认识。

图片来源原创

马蹄草也是农村人非常熟悉的一种野草,因它的叶子形状像马蹄,所以我们当地人喜欢叫它马蹄草,其实它的学名叫积雪草,又叫雷公根、崩大碗、灯盏草、崩口碗等别名。

马蹄草是农村十分常见的野草,只要是农村人都认识,它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常常是一大片生长,长得特别旺盛,也特别漂亮。

马蹄草为伞形花科积雪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又长又纤细,节间十分长,常生不定根,叶的表面为绿色,叶背为淡绿色,心状圆形就像缺了一个口的碗,所以又叫崩大碗。

图片来源原创

对于马蹄草,广东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是广东人更爱的一种野生植物,也是广东人常用的凉茶原料,是每年夏季必不可少的天然凉茶料。

马蹄草是一种功效卓越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利湿消炎的功效,对各种热性病高热、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肝炎、腹泻、肺燥咳嗽、中暑等病症皆有疗效。

每年马蹄草长得茂盛的时候,家乡人就会采摘一些马蹄草回来洗净晒干存起来,夏日炎炎上火,或者平时热火过旺时,就可用马鞭草煮水喝,清热利湿效果特别好,为民间百姓喜用的凉茶料。

图片来源原创

而且,新鲜的马蹄草还可用来做野菜吃,可做汤、炒食、下面条、打火锅等,味道微苦回甘,对皮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马蹄草吗?若在家乡遇见,请及时重视作用,它是广东人更爱的植物,用来煮水好处多,还是天然的凉茶料。

一种天竺葵,叶子画“马蹄”,养成漂亮的株型,叶子比花朵还好看

一种天竺葵,叶子画“马蹄”,养成漂亮的株型,叶子比花朵还好看

天竺葵是大伙儿很喜欢的盆栽绿植,天竺葵与生俱来合适盆栽植物,非常少有见过地栽的天竺葵,在阳台上养上几株天竺葵,开起花来能变为小手捧花,让生活阳台能变为的花海,

许多天竺葵的种类控,搜集了许多种类的天竺葵,开起花来,各色各样各种各样长相,真的是好看出现异常,天竺葵不仅仅仅开花好看,也有一种观叶植物的天竺葵不开花,也可以震撼你的爱。

这类天竺葵称为花叶子天竺葵,简直当之无愧的小编叶子,它长的五颜六色,含有规范的锦斑,它的别名称为马蹄纹天竺葵,样子很像马蹄子的模样。花叶的天竺葵较大 的特性便是它的叶子上面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锦斑,看上去五彩缤纷,比花还漂亮,这类天竺葵的阳光照射规定很重要,

因为它与生俱来含有许多不一样的锦斑,红红绿绿的,因此它的叶子上叶绿素含量就较为少,植物光合作用的高效率较为低,因此日晒的情况下一定要留意,不必曝晒,放到半阴的地区就可以了,可是也不必放到房间内,看不到光的地区,它的锦斑便会褪色,有可能还会继续落叶子。这类天竺葵的锦斑,与生俱来喜爱湿冷的自然环境,在白天黑夜温度差很大的自然环境下,它的锦斑更为艳丽,这类天竺葵一般是关键观叶植物的,

因此在上肥的情况下,要施一些氮钾型化肥,不能用过多的磷钾型化肥,它的保养方式和天竺葵大部分是类似的,只不过欣赏的情况下它的叶子非常漂亮。花叶子天竺葵,也是能够开花的,但是它的花瓣的长相一般,都还没叶子漂亮,假如你也买来盆栽叶的天竺葵提议把它培养好看的株形,不必让它开花哦

花叶子天竺葵也和一般天竺葵一样的保养方式,它归属于夏季休眠状态的绿色植物,因此在夏季还要放到漫射光充裕的地区,尽量避免浇灌,让它度过夏季的休眠状态了。

美文心阅:荸荠


荸荠

美文心阅

秋冬时节,荸荠收获了。它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既可作为水果,又可作蔬菜,是人们喜爱的时令之佳品。

荸荠,别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栗、地梨子、马蹄儿、慈菇、钱葱等等。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水田中,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其球茎呈扁圆形,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口感甜脆。

荸荠本产于中国 ,广布于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最早提到荸荠的是《尔雅》:“芍,凫茈。”亦作“凫茨”“凫”指喜欢在水中浮游的野鸭;茨是草。此名表示荸荠原是野鸭爱吃的草本植物。李时珍在说荸荠时写道:“生浅水田中,其苗三四月出土,一茎直上,无枝叶,状如龙须。”因其苗有自佛脐蓬勃而生之态,故荸荠又名葧荠。

初春留种,待芽生埋泥缸内,二三月后,复移水田。荸荠苗慢慢地长出来了,叶子也渐渐地由黄变青。经过夏秋的洗礼,荸荠茎高三尺许,中空似管,嫩碧可爱,花穗聚于茎端。

秋冬时节,荸荠枝叶等部分枯死之后,球茎就成熟了,有时也可以选择现在不进行采收,等到明年春季的时候再收获上市。所以说荸荠每年集中在冬、春季上市,于是一个个荸荠成为人们舌尖上的美味。

荸荠也是一个让古今文人墨客着墨较多的植物,宋代陆游《野饮》“溪桥有孤店,村酒亦可酌,凫茈小甑炊,丹柿青篾络”。明代徐渭《渔鼓词》“洞庭橘子凫茨菱,茨菰香芋落花生,娄唐九黄三白酒,此是老人骨董羹”。明代吴宽在《赞荸荠》中“累累满筐盛,大带葑门土,咀嚼味还佳,地粟何足数”。这些诗句中都飘荡着浓浓的乡土味道。”

近代周作人在《关于荸荠》写道:“荸荠自然更好是生吃,嫩的皮色黑中带红,漆器中有一种名叫荸荠红的颜色,正比的恰好,这种荸荠吃起来顶好,说它怎么甜并不见得,但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是别一路的。”周作人说童年时吃过的荸荠、菱角等是“粗水果”,是和一些所谓的“珍果”相对应的,带着对故乡风物的深情。

还有当代汪曾祺在小说《受戒》里写道:“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荸荠的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哗哗地响,小英子更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地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溜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这样一幅鲜活的乡间风情画,淳朴敦厚,真像荸荠的味道一样,有一种清新可人、自然天真的甜脆。

荸荠亦可入菜。拿一把小刨子,除去上面的嫩芽、削皮,就露出雪白。或者煮食,或者和虾仁、鸡丁等爆炒。荸荠的清香渗入菜中,食之爽脆可口,回味无穷。北方人过年有吃荸荠的习俗,取‘荸荠’是‘毕齐’的谐音,表示自己的年货已然毕齐。”

荸荠不仅是佳蔬美果,而且还是一味天然中药。《食疗本草》记载:“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本草纲目》上说:“治温病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目赤,消渴,痢疾,黄疸,热淋,食积,赘疣” 。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气安中、清热止渴、开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湿祛痰的功效。

“仙溪剩得紫琅玕,风味仍同荔子看”。又是一年荸荠香,不妨品尝一下,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人间烟火里的温暖与香甜。

作者:田鹏儒,笔名:美文心阅, 公众号:meiwenxinyue,天津人,热爱文学,用笔墨心悦心灵。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END》—

微信公众号:美文心阅,meiwenxinyue.

楼顶上的马蹄快成熟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年大概4月份移到楼顶的马蹄开花后叶片就开始枯黄了,一直很期待之一年种马蹄有没有收成,老妈从上个月开始就让我给它们断水,说都霜降节气了差不多可以挖出来。

?

周末在楼顶翻起来看了下,发现边上还有不少刚长出来的小个头的马蹄,小小个头的马蹄表皮是白色的,成熟了才是黑色的。

?

将其中一盆整棵提起来将成熟的先摘了一些,个头不是特别大。意外的收获当初就两个马蹄。

?

马蹄种植很省心,只要一个口径比较大的能盛水的容器,保持长日照的光照,里面的水不干几乎都不需要怎么管理。

提起马蹄的叶子发现它的生长习性跟铜钱草差不多喜欢沿着容器的边缘不断地生长,明年还可以尝试多种几盆,两三个马蹄育苗就可以,等到五六月份马蹄开始发棵的时候给它们分棵,之前看视频种植马蹄的农户,像插秧一样种马蹄,明年可以尝试看看分棵的长势会不会更好。

马蹄叶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马蹄叶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金贤子等

马蹄叶学名北橐吾,学名为LigulariasibiricaCass,又名肾叶橐吾、蹄叶橐吾、马蹄紫菀、熊蔬等,俗称大叶子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蹄叶适宜在林地潮湿的灌木丛中栽培,在现代农业连栋大棚中也可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及韩国、朝鲜、日本等地,马蹄叶因其特有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人们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马蹄叶认识度的不断加深,在辽宁,春季马蹄叶市场走势很好,反季节马蹄叶更是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至 60 元/kg。

因其喜阴喜湿的特点,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尤其是在辽宁抚顺、本溪、铁岭、丹东、沈阳、大连以及吉林的长白山和内蒙古等地区。马蹄叶适合作为新农村家庭副业的经济作物来全面繁殖,发展前景广阔。

1 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马蹄叶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100cm,根状茎粗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直立,茎生叶通常向上逐渐变小,箭状卵形,边缘锯齿、前端钝尖,表面近无毛,背面毛密,分叶多,具较短的叶柄或最上部叶完全不具柄 <1><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花开在株顶,呈塔穗状,黄色,为头状花序。种子狭长,黑色,有光泽,为卵球形,有少数纵皱。花期 7~8 月,果期 9~10 月 。<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1.2 生物学特性

马蹄叶为喜阴性植物,喜欢生长在海拔500~1 800m的阴湿林下、灌木丛中、山谷沟边或湿草甸等区域,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合栽培,抚顺地区自然生长的马蹄叶 5 月中旬为更佳商品期。马蹄叶喜阴、喜湿,怕干旱、忌积水。遇高温干旱会引起植物生理调试障碍,容易得早衰病。

2 栽培管理

2.1 选地整地

种植马蹄叶以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保湿度高的湿草甸土或冲积壤土为宜。冷凉而湿润的森林气候型区域是生产优质马蹄叶的更佳地块。地块选好以后,将苗田深翻 20~25cm,旋耕翻耙时,以生物菌肥作底肥,每公顷可施肥 1 500kg,做成床面有效宽度 1.5m、长 70m、高 20cm的条床,或做成宽 60cm的垄。播种前再耕翻、耙细整平,作畦。抚顺地区一般打垄或作平畦。

2.2 繁殖 ***

马蹄叶主要用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也可采取分株或叶柄扦插等无性繁殖的 *** 进行繁殖。因马蹄叶种子很细小,萌发时需要一定的温、湿度和遮阴度,直播效果较差,所以播种后采用育苗移栽的 *** 繁殖最为适合。马蹄叶有低温发芽的倾向,种子发芽温度一般在 10℃以上,最适温度为 15~20℃,所以大棚育苗可在 4 月中旬进行播种 。当年生种子的发芽率为 85%左右,可作种用。因种子寿命短,隔年种子发芽率低,一般不用。

2.2.1 直播

2.2.1.1 播种时间。马蹄叶春、夏、秋 3 季均可播种。春播多数地区在 3 月下旬至 5 月进行,夏播一般在6 月进行,秋播在 10 月中旬左右进行。因秋播种子无需处理,出苗齐,成活率高,所以生产中多采用秋播方式。

2.2.1.2 种子处理。秋播种子无需特殊处理。若采用春播方式,则需在播种前将马蹄叶干种浸水10~15h或在清水中浸洗后,用500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种 6h左右,捞出晾至微干,即可播种。也可捞出后按 1:2 比例拌细河沙,置于塑料盆中,湿度保持在 65%,温度保持在 20℃左右,进行 5~7d的催芽处理,当种子有 50%露白时即可播种。

2.2.1.3 播种。播种 *** 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开沟播种。 *** 是将床面按 10cm的行距开成深 1cm、宽5~6cm的条沟,用种子点播器条播,然后用耙子耧平床面,覆土 0.3~0.5cm厚,再用木磙压实,土层上覆盖大约 1cm厚的稻草,将水浇透,株、行距一般为8cm 2cm,每平方米用种量 7~8g,每公顷用种量为90~105kg,每公顷保苗量为 120 000 株。另一种 *** 是在床面进行直播、散播或条播,然后用木磙子压实,上覆稻草等遮盖物,浇 1 次透水即可,土壤湿度要保持在35%以上,通常春季播种采用此法效果好。秋播一般无须浇水 。



2.2.2 育苗移栽

2.2.2.1 育苗。育苗的种子处理和直播一样。在整好的地上做成宽 6cm、深 1.5cm的畦,按行距 10cm开浅沟,浇透底水,播种后覆土厚 0.5cm,再覆盖稻草或地膜保湿。播种后 15d左右出苗,在幼苗长出第 4 片叶之前,将床面覆盖物撤掉,以利炼苗,促进幼苗快速生长。育苗移栽可保证成活率,节省用种量,移栽成活率可达 95%以上。

2.2.2.2 移栽。马蹄叶的移栽在春、夏、秋 3 季皆可进行。春季移栽以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进行为宜。为减少劳动强度,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发育,保证幼苗成活率,更好采用秋季移栽,时间以 10 月 20 日至11 月 15 日为宜。秋季当幼苗地上部分枯死、进入休眠时宜于移栽。为提高产量,可实施密植,控制杂草,促进马蹄叶地下根茎分蘖萌发优势,以采用条床移栽为更佳, *** 是将大田两垄破茬合并成一个条床,每公顷施腐熟的生物菌肥 1 500kg,搂细耙平,做成长 70cm、宽 150cm、高 20cm的条床。移栽时带土移栽,每床栽4行,株、行距为30cm 30cm。每坑栽2 株,覆土厚度为 4cm,移栽后在床面上盖一薄层枯草或树叶,浇 1 次透水,这样即有利于保湿保温,又能防止杂草萌生,树叶腐烂后可作良好的肥料,一举多得。

2.3 田间管理

2.3.1 中耕除草 芽期马蹄叶生长较慢,易生杂草,要及时除草,动作要轻缓,避免带出幼苗。适时松土,松土要浅并及时培土,避免伤根。待出苗后,每15d要喷施1次古马特800倍液体有机肥,一般每年应喷施 4~5 次,作用是增加植株营养,防止污染。生长期以除草为主,结合中耕,一般每 10d除草 1 次即可。

2.3.2 浇水与排水 马蹄叶具有忌涝怕旱的特性,生长期一般不用浇水,即使天旱也不要轻易浇水。浇水时一定要浇透,否则会促使侧根生长过多,影响地上部分叶片的生长。若有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马蹄叶子图片,马蹄叶花样做法-第1张图片-

2.3.3 病虫害防治 马蹄叶耐寒,抗病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但在 6~8 月也有斑枯病发生,可每隔 10d轮喷 50%的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液和 25%的粉锈宁 2 000 倍液防治。8 月中旬用 50%的多菌灵 2000 倍液和 50%的锌硫磷 1 000 倍液混合灌根,能防止大批老苗死亡,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遮光栽培,遮光率在 50%左右即可 。

2.4 采收加工

2.4.1 采收 马蹄叶种子采收的更佳时期为9月下旬。采收过晚则种子会自然脱落,很难采集到。优质的种子经采收后晾干备用即可。商品叶片采收期为翌年 5 月下旬至 8 月,5 月采收的商品质量更佳。

2.4.2 加工 马蹄叶可食用。在韩式美味料理中,通常将采摘后的嫩叶下沸水焯好,用冷水洗净,然后配以蒜、辣椒、姜、大喜大调制的秘酱包饭食用,风味独特。也可将中嫩叶片下沸水焯好,再用冷水清洗沥干,然后用佐料凉拌,这也是韩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对于深绿的老叶片,可用盐腌制于坛中,以备冬天食用,或用沸水焯过后,置于通风处阴干。根茎部分阴干入药

3 开发利用

3.1 药用价值

马蹄叶根茎可入药,有镇咳祛痰、止痛、理气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临床上对腰肌劳损、腰腿痛、跌打损伤、肺痈咯血、百日咳和咳嗽气喘等疗效,特别是对肺癌有特效 <2> 。民间也有用其叶作苦味健胃开胃药和化痰药使用的。

3.2 食用价值

马蹄叶作为新型的保健蔬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畅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在我国大连、沈阳等中韩日经济合作区,提起马蹄叶几乎家喻户晓。马蹄叶的食用价值很高,据检测,每 100g中维生素含量为胡萝卜素 0.218mg、V B 1 0.004mg、V B 2 0.002mg、V C150mg和各种矿物质钙、磷、镁、钾、钠以及铁、锌、铜、锰等丰富的微量元素。马蹄叶叶片为更佳食用部分,是韩国以及日本料理必不可少的原料,也是吉林省延边地区最受青睐的山野菜之一。

3.3 观赏价值

马蹄叶为头状花序,在茎顶排列成总状或复总塔穗状,花瓣 8,萼片 8,雌蕊 23~35 枚,花黄色,宁静淡雅,娇而不艳,在园林中可作为花坛和宿根花景,点缀岩石 <3> 。也可剪下上部花枝做切花。

叼着一管旱烟吧嗒吧嗒 / 荸荠,在回忆里熠熠生辉(上)

旧物

好多年没有吃过荸荠了,以至于州官买了半袋拎回来的时候,我都难掩诧异:“这个怎么吃啊?炒菜还是当水果?”

当然不是不认识,我只是好久好久没有吃过甚至见过它了。其实在耒阳,荸荠也算是比较常见,随便一个菜市场都有的卖,上市季节偶尔路边也不时的会有人摆上小摊叫卖,差点忘了它不过是因为我一般都是在超市里买菜,而且从来不上街闲逛罢了。

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吃,嫁过来这边后曾经在亲戚家摆酒的餐桌上吃到过,它是被当做配菜交杂在什么胡萝卜面薯还有肉里一起炒的,具体那道菜叫个什么名字我到现在都没有问过。其实那次最开始的时候还没吃出来,听到别人说是荸荠后,我再细细尝了尝才发现原来它还可以做菜,味道一般,没有很惊艳的感觉。

就是这个在我看来味道一般的荸荠,今天唤醒了一些我记忆深处已经开始蒙尘的往事。

儿时的我,住在一座可以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小山村里,连绵的群山,成片的水田,溪流山涧、田埂土坡,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那时的人们,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自己种些果蔬,我们家尤甚,山上的桃李板栗,桔子柚子梨,地里田间的甘蔗高粱,西瓜香瓜,等等等等,只要是我们那里可以栽种的各类瓜果,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会想方设法的种上一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为了给我和我弟解馋,打零嘴,毕竟那个年代可以买来的零嘴太少了,而且也没有现在方便。

其中就有荸荠,也就是我们桃源话里的“荠米”。

阳光穿过岁月

印象中,家门前那个一亩左右的水田,每年至少有一半的面积都用来种了荸荠。只不过具体怎样种怎样管理我是不得而知的,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留意这些,就算是现在脑中越来越清晰的画面都是跟吃和玩有关。

要说肆意那还是在冬天,荸荠田里的水早就被放干,双脚踩上去干湿度刚刚好,不会像走在乡间小道上一样实沉,也不会太软有陷下去的尴尬。荸荠呢,都埋在泥巴里面,上面曾经像小葱一样的叶子已经变得干枯。

挑一个阳光温暖北风招摇的午后,我和我弟一人拿着一小盒火柴就开始了可以任性妄为的放火时光。我们把干枯的荸荠叶子就近聚拢一堆又一堆,然后连蹦带跳,一会儿在这堆里面划一根火柴,一会儿又把那堆点燃,轻烟一圈一圈弥散开来,我们像个野孩子一样在有如仙境般的田间又喊又叫,快乐得不知所以。

那个时候,陪着我们的一般都会是爷爷,他有时坐在田埂上叼着一管旱烟吧嗒吧嗒,偶尔当当指挥;有时也会把烟管一扔,下田来和我们一起疯闹。那满足又宠溺的笑脸现在想起来,我依旧可以感觉到它的温暖与慈爱。

茅草

农村常见的马蹄金,老人称为“荷包草”,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

导语:农村常见的马蹄金,老人称为“荷包草”,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

“农村无闲草,认识皆是宝。”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野草了,这些野草对于农民伯伯来说就是杂草。但它们都有很强的生命力,总是除了又长,然后长了又除。每年这样周而复始,野草却比农作物还旺盛,它们的生命力真的是非常顽强。

大自然中的每种野草都有它们生存的价值,而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它们既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作用,只是很多人对它们缺乏认知和了解。

图片来源 ***

今天笔者分享的这种野草,它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它长得十分矮小,常被人忽视了它的存在,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像过去用的荷包,所以许多老人就把它命名“荷包草”。其实,它的学名叫做马蹄金。

马蹄金的叶子像荷包也像古代的货币,而这种货币刚好像马蹄的形状,故而得名马蹄金。关于马蹄金它还有很多的别名,最常叫的就是小金钱草,还有小铜钱草、金马蹄草、小灯盏、小元宝草、落地金钱、金钥匙、黄疸草等多种别名。

它为旋花科马蹄金属匍匐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坡地、田边、草地、路旁、果园、沟边、宅屋附近等处,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浙江、贵州、福建、河南、江苏等地区均有分布。

认识马蹄金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地植中较为矮小的植物,它的每个节都有根,节节生根,所以我们见到马蹄金时都是成片成片生长的,四季常青,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图片来源 ***

而且它也像藤本植物一般,它的枝条也是长长的,垂下来就像瀑布一样美丽,用来做栽养在家里也是非常漂亮的,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地植盆栽。

另外,马蹄金的嫩叶还可以用来做野菜吃,它的烹饪 *** 与另外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积雪草相似,它们都是匍匐状的矮小植物,形状非常相似。可以用来炒食、做汤、凉拌、做馅、涮火锅等均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马蹄金虽长得比较矮小,但是作用却不小,它全草均可入药,具有疏风散寒、行气破积、散寒止痛的功效,对感冒风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痰多、中暑腹痛、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图片来源 ***

正因为马蹄金有这么多的好处,有一些认识马蹄金的老人每年夏季都会采一些回来,然后晒干存起来,用来煮水好处多,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

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季,用马蹄金煮水当凉茶喝,既能防暑降温,而且还能预防多种疾病,对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本草。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马蹄金吗?老人称它为“荷包草”,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以前在农村很常见,可惜如今不多见了。若你在家乡遇见,请好好珍惜。

在大部分江南人心里,“水八仙”之一的荸荠就代表了水乡

清 石涛 《荸荠》


荸荠(bí qi )虽长在南方,但大部分南方人却不会读这二字,只知其物,不知其学名。这种玩意儿,黑黢黢的糙皮蛋子,北方人不大吃,所以会读的人也少。

荸荠也是之前曾提过的江南“水八仙”之一,常被称作马蹄,又名水栗、水芋、地梨、芍、凫茈、乌芋。

《尔雅·释草》记述:

“芍,凫茈”,郭璞注释:“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

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解释道:“凫茈生下田中,……名为凫茈,当时凫好食尔。”

“凫”指喜欢在水中浮游的野鸭,而“茈”则通“紫”,野鸭爱吃的紫实,这样的名字倒十分贴切,可惜这个名字渐渐被人忘掉了,只留下了发音。

(图片 | 花瓣网)

苏州盛产荸荠,大多出自葑门外的浅水田,或车坊、尹山、郭巷、唯亭。

明代苏州诗人吴宽有一首《东昌道中偶阅画册各赋短句》写的便是荸荠:

累累满筐盛,上带葑门土。

咀嚼味还佳,地栗何足数。

王世懋的《学圃杂蔬·菜蔬》中也写道:

“荸荠,方言曰地栗,亦种浅水。吴中最盛,远货至京,为珍品,红嫩而甘者为上。”

(图片 | 花瓣网)

小时候我常吃荸荠,它的方言与“碧椰”谐音。上市的季节,堆在卖菜老太婆的篮子里,一看就是刚从泥里挖出来洗过,乌紫皮泛着水光。母亲蹲下来,与卖菜老婆交涉后,轻易拎走几斤,随手给孩子们当零嘴,打发馋虫。

荸荠埋在泥巴里,生性麻烦,需得农人用手摸出来,还生得一张丑疙瘩脸,让人很难赞赏它的外表。不似荔枝“龙纹绡壳”、杨梅“累累骊珠”,它几乎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汪曾祺于小说《受戒》中写道:

“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荸荠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哔哔地响,小英子更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红紫红紫的荸荠。”

(图片 | Dou养道)

但剥开皮的荸荠,真叫个雪肌玉骨!说是生在琼枝玉树上的东西,也无人不信。有人惯于吃削皮后静置一些功夫的荸荠,卖家便用小刀削皮装盒,省去食客动手的功夫,自然价格也倍增。然而置于空气中,会使得荸荠氧化,边边角角皆泛黄,便不好看了。

我们小时吃荸荠,先用清水把外皮洗净,手捏荸荠中心,牙齿沿边“咔哧咔哧”啃,啧啧,那刚脱皮的荸荠,艳若杨妃之肌,莹莹琼光,很是好看。不过因荸荠生于泥中,容易夹带寄生虫,生啃时需得小心。

(图片 | *** 网)

荸荠的滋味如何形容呢?

若向未吃过的人描述,实在是词穷,或可用一句“久旱逢甘霖”来作比,又似曹操行军口头上莫须有的梅子,琼浆之精华,甘露之结晶,甜美爽脆,若舌尖悬挂一脆铃,畅快时便摇动,于是脑中一整日皆是“清灵”妙音。

荸荠作为水果的吃法,一般是生吃或榨汁。苏州有儿歌唱道:

小弟弟,有志气,开年带倷城里去,橄榄橘子买勿起,买串烂荸荠,我吃肉来倷吃皮。

周作人于《关于荸荠》中写道:

“荸荠自然更好是生吃,嫩的皮色黑中带红,漆器中有一种名叫荸荠红的颜色,正比得恰好,这种荸荠吃起来顶好,说它怎么甜并不见得,但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是别一路的。”

荸荠榨出来的汁称“马蹄汁”,会因氧化而颜色浑浊,且新鲜汁水很难保存。在乡下地带,一般会和了竹叶、甘蔗节煮来喝,专门清火气。马蹄汁被许多老牌的饮料厂所钟爱,市面上的多是罐装。

(图片 | 堆糖网@Monch)


(图片 | 花瓣网)

作为蔬菜的吃法倒很多,市面常见的有荸荠炒黑木耳、荸荠肉丸、荸荠虾仁、荸荠甜汤、荸荠雪梨羹。

小时候吃乡下酒席饭,饭末有一道甜汤,有时便是荸荠做的。熬煮使得荸荠失去了爽脆,但甜味更甚些;荸荠与虾仁、木耳的组合更为常见,荸荠削成菱形,雪白白一块,若非进嘴里,绝猜不出是它,食之可化解猪油大菜的油腻。

不过周作人先生对于熟荸荠似乎有些看不上,他在《关于荸荠》中写道:

“荸荠熟了只是容易剥皮,吃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滋味了。用荸荠做菜做点心,凡是煮过了的,大抵都没有什么好吃,虽然切了片像藕片似的用糖醋渍了吃,还是没啥。”

清中期 竹雕荸荠式小盒 故宫博物院藏

如今看到荸荠,便想到久远的孩提时代,舌尖上留存着幼时的乡土记忆,在大部分南方人的心里,荸荠就代表了水乡吧。

作者:奇妙丸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删)

白兰花、“七家茶”、“观莲节”......都是夏日苏州的诗意

爱莲人说:盛夏七八月,赏荷正当时

夏日良品:溽暑荷风,莲子清心

苏州水色丰足,立秋之后,恰是吃藕的好时机

“荸荠自由”的复兴

荸荠,凫茈,《尔雅》释“凫喜食之”,又称马蹄、地栗、水栗,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荸荠可生食,可入馔,可成药。

《本草纲目》中谓之“乌芋”,味甘,性微寒,主治大便下血、赤白痢、妇女血崩、小儿口疮。《食疗本草》上记载:“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近年研究发现,荸荠皮中提取的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菌甚至抗肺癌的功效。

过年吃荸荠,刮刮肠子里的肥油,下下口腔里的燥火。

鲁迅先生似乎也很爱荸荠。

荸荠之味,年年拨撩记忆的弦;而“荸荠自由”成为了继“车厘子自由“之后更大的羁绊。

在我的家乡,山海相拥的中国东南隅,荸荠是童年记忆中最常见的鲜甜年味。

我从未曾见过汪曾琪在《受戒》里描写的初冬荸荠地,从未用手捋过哗哗作响的笔直的小葱似的圆叶子,从未赤脚在滑溜溜的泥地里探过红紫红紫的硬疙瘩。

我记得,荸荠的形象从来是:土、糙、不修边幅。草莓、车厘子这些矜贵细软的水果,只能像宫帏中人,须洗净了卧在水晶塌上,鲜红,妖娆欲滴。

荸荠是甚至不配用果盘盛的。一眼瞥见麻袋里,灰头土脸地挤作一团的便是过年的荸荠了。

过年闲,睡到日照三杆慢悠悠地爬起来,每日恍恍惚惚只过下午半天。以前的春节似乎都是大晴天,正午太阳烤得棉袄干到冒火,怎么也穿不住,只披件小汗衫同街坊的小孩疯跑,怎么也喊不停。这时,母亲便开始准备脸盆、板刷和小刀,等着我去搬个小木凳老老实实地坐下了。小的时候缺少糖分,也不像现在这样“颜即正义”,虽然只知道荸荠是从麻袋里长出来的,但它清甜的滋味却是我每日最热切的期待。

灰土土的荸荠,圆盘上冒个尖儿,怯生生挤在盆底,好像一群被拖进新世界的土著。水一冲,身上的油彩尽数褪却。母亲弓着腰,从浑浊的泥水里捞起一个,用板刷摩擦荸荠底面梆硬的脐,搓泥,一刀削平它穗芽状的尖帽子,就丢到清水盆里去了。我就这么乖巧地粘在凳子上,上半身被眼和耳牵着,时不时会被嬉闹的伙伴带走,被甩在地上的甩炮声炸起,但回头望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场景,只咽口口水,坚定不移地等着。

不知乖坐了多久,暖烘烘的阳光哄得我昏昏欲睡,母亲才嗔笑着地端着脸盆过来。洗过的荸荠不多久就会烂,晒干后第二天还能吃,但是我从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看看荸荠刚刚洗净的样子,真是它一生更高光的时刻:圆润,规矩,漆木般厚重的肤色,盘着棕褐色的纹理,周身环着紫红色的光晕,与初见时那粗鄙的模样截然不同,但又不和轻浮的脂粉珠翠同流,只是端庄自持。

母亲刀下白圆片、紫圆片簌簌翻飞,不一会儿我手心上就放了颗白净的果芯。荸荠的品种不同,果皮的颜色大相径庭,黑亮大抵是桂林种,而红棕的是余杭种,小时候总觉得泛黑的荸荠硬涩、无汁多渣,大概也是以貌取“荠”了。荸荠的果肉口感受熟度影响,成熟的荸荠肉玉白,略透明,甜津津,脆生生,没有淀粉和纤维的粗糙感,一肚可吃下小半盆。吃到最后,饱了,我就瘫在青石板上,靠在母亲的膝头,捧着一个荸荠慢慢刨着啃。满地的红炮仗屑,母亲的红棉袄,还有穿透眼皮的淡红的阳光,全被荸荠的清甜柔化,融成朦胧的梦乡。

如今在外,手笨的我很少买需削皮的水果吃,就算馋了,路过超市,看见荸荠洗得干干净净,去了穗子光光溜溜,摆得整整齐齐,或是现削的果肉表面氧化泛黄,只觉得矫情粉饰得过分,竟不像记忆中的荸荠了。在餐馆里见过荸荠炒肉片、炒青豆的搭配,荸荠咸化入菜口味尚可,但内敛的清香全被油盖过,只消一筷就足以证明是异端。祖母用土灶煮的荸荠,滚烫,整个紫红的皮胀得紧紧的,显得尤为丰满;皮可以轻松地剥下,吃起来像山药又像栗子,欲说还休的滋味,总没有生吃来的爽快。

最近过年,家里多了些精贵的水果:车厘子、山竹、龙眼、草莓,浓郁,艳丽,张牙舞爪,不仅“车厘子自由”,任何平时需要斟酌一番的吃食,在年的统治下实现全面自由。在公寓窗前,望着一尘不染的柏油大街,寂寂穿行的车马人群,仔细包装的进口车厘子在冰箱里隐隐透出腐烂的斑点。突然明白,前些日子还在社交平台上随大流哀求“车厘子自由”的我,好像一直能够自由自在地吃车厘子;而小时候肆无忌惮地享受的“荸荠自由”,却是再也没有可能复兴了。

囚在钢铁巨兽之间,神经里传导的、血管里流动的尽是车厘子汁一般稠滞的物欲。我每日充满干劲地追求、创造、实现,添置黑科技,提高生活的技术水平,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却未曾抬头感受天空沉浸式的蓝色以及阳光穿透眼皮的粉红。旌旗蔽目,我混在千军万马中,振臂高呼,“车厘子自由万岁!”漫天黄沙之后,是我主动背弃的“荸荠自由”。

母亲又在削荸荠了。我粘上去环着她的肩,缠她给我削一个吃。白圆片、紫圆片同母亲的嗔怪一同簌簌翻飞,午后的阳光烤得母亲干燥的脸颊微微泛红。

“都几岁了还不会自己削皮啊~”

“我才三岁啊!”

参考资料

<1> ZHAN G, PAN L, TU K, et al. Antitumor, Antioxidant, and Nitrite Scavenging Effects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Eleocharis dulcis) Peel Flavonoids . J Food Sci, 2016, 81(10): strong578-H86.

<2> ZHAN G, PAN L, MAO SB, et al. Study on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major 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water chestnut (Eleocharis dulcis) peels extracts/fractions.2014, Eur Food Res Technol, 238:789–96.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杂志,文章配图纯属科普,图片来自 *** ,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山上一种植物,卷须像龙须,叶子像羊蹄,作用厉害了,遇见带回家

导语:山上一种植物,卷须像龙须,叶子像羊蹄,作用厉害了,遇见摘些带回家

在农村的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各有各的特点,但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千千万,总有一些植物会长得比较相似,就好像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长得比较相似的人。

山上的植物有很多,尤其是藤状植物更是非常奇特,它们都是靠攀援别的植物而生长的。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金银花、金刚藤、金樱子、海风藤等,这些植物都是藤状植物,同时也是民间常用的传统良药。

图片来源 ***

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的这种植物,它是山上一种常见的植物,同时也是藤状植物,它长得非常与众不同,它的藤上面长了很多对生的卷须,看上去酷似龙须,所以它的学名就叫龙须藤,这就是它的名字由来。

龙须藤的叶子也长得非常有趣,长得特别像羊蹄,所以有些地方又叫它羊蹄藤。另外,它还有百代藤、乌皮藤、五花血藤、过岗圆龙、蛤叶、罗亚多藤、乌郎藤等多种别名。

龙须藤是豆科火索藤属植物,多生于山地疏林、丘陵灌丛、密林中、岩石、崖壁上、石缝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浙江、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江苏、台湾等多种省区。

见过龙须藤的人都知道,它整株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它的花序。它的总状花序非常狭长,花瓣为白色,是由无数个聚生于枝顶的花序形成,颜色洁白无瑕,看起来非常漂亮。

图片来源 ***

每年的10月份左右,正是龙须藤花开的季节,它开着很多白色的小花,总是会引来许多小蜜蜂来采蜜,也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许多养蜂人还会专门把蜜蜂放在龙须藤花开的地方,让蜜蜂去采蜜,这就是民间非常有名的龙须藤蜜。

纯正的龙须藤蜜它的颜色是呈琥珀色,而且喝起来甜中还会带有一点苦味,不像别的蜂蜜那么甜,但是价格却是比其它蜂蜜还要高,一般的蜂蜜在25元一斤,而龙须藤蜜却卖35元一斤。

龙须藤在民间还有一个特别文雅的文字,叫做梅花入骨丹。为什么叫梅花入骨丹呢?这是因为把它的根切断之后,你会发现它的切口有梅花的形状,加上它的木质非常坚硬,因此就给它起了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做梅花入骨丹。

一般来说,生长在野外的藤状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龙须藤也不例外,它全藤均可入药,尤其是它的根药用价值更高,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的功效。

图片来源 ***

在生活中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腰酸腿痛、咽喉肿痛、扁桃腺发炎、跌打损伤、胃痛、小儿疳积、牙痛、白喉等多种病症。正因为白须藤有这么多的功效,有一些懂它的老人遇见都会摘些带回家。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龙须藤吗?它是山上常见的一种藤状植物,形状非常奇特,卷须像龙须,叶子像马蹄,就连根切断后会有莲花的形状,作用厉害了,若在山上遇见记得摘些带回家。

标签: 马蹄 花样 叶子 做法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