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阿坝州的“胭脂球”
点亮秋初
果肉甜爽鲜脆
小小的果核
不粘连果肉
味道巴适!
四川阿坝州脆红李,在秋日初始时,为你奉上整个季节的款款风情。
脆红李生于西南群山之间,沐浴和风丽日。树下深厚疏松的沙质土壤,意味着恰到好处的水分;山中的昼夜温差,日复一日地积累甜味。果皮呈深浅渐变的绛紫色,有近似于胭脂的质感,果肉澄黄,如同凝固的蜂蜜。
本土生长,本土选育,是与一方水土彼此交融的优秀品种。
脆红李,浑身都是优点!
脆红李,一直奔跑在突破自身物种限制的路上。多年的精心选育,让脆红李摆脱了其它品种的李子的常见缺点,打破所有关于李子的刻板印象:
果皮厚且酸涩?
脆红李的果皮极薄,把果皮对果肉的口感和味道的影响降到更低,更大限度保留纯粹的果味体验。与其它李子品种相比,脆红李的甜度更高,入口有蜜糖的光芒感,同时汁水饱满,润而不淡。
一滴浓甜与微酸的完美配比,正如夏末秋初的阳光与凉风。
果核与果肉纠缠不清,拖泥带水?
脆红李是“离核李”,在方言中称为“离骨”,也就是果肉与果核自动分离的意思。在脆红李的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单间”,蜗居其中的果核几乎悬空,身上不沾一丝果肉。
食用时,可以先咬掉半个李子(咵嚓!),然后用手指轻松地把果核拨出来,再尽情享用另一半,全程保持手指清爽,而不会沾上令人不快的黏腻。
果皮极薄、果肉澄黄的香甜脆红李,一口一个,轻松吐核~
熟透的李子果肉疲软,口感不佳?
脆红李主打一个“脆”字,果肉厚而不硬、脆而不疏,即使熟透,也能保持细密紧致。味蕾品味甘甜馥郁,唇齿体验鲜脆爽利。
一个小彩蛋:脆红李的质感非常适合录制“进食音”,在毫不费力地咀嚼的同时,还能感受“口口如新”的清脆。切开脆红李的声音如同在耳中进行 *** ,引起极度舒适。
品尝脆红李,可谓是“全感官沉浸式体验”。
好李出阿坝,天生香甜脆
水灵、甜美、物产富饶,几乎成了阿坝州的标志。1000毫米以上的年降雨量加上众多大小河流,构成了以“养人”著称的阿坝水土,当然也养育了“集本土之精华”的果树。来自阿坝州的水果总是显得饱满欲滴,所有粗糙的纤维都化解于雨雾的浸润,所有阴冷的酸涩也都消散于和煦的阳光。
即使在遍地好果果儿的阿坝州,脆红李,也仍然是天赐风物中的佼佼者。
丰收季节的脆红李种植园,很难不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欢欣鼓舞。虽然已经数次疏果(为了保证每一颗“成果”的茁壮,果农会摘除一部分青果,让营养“重点供应”),但成熟的脆红李的重量,还是压平了原本斜向天空的枝丫。
这些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长大的胭脂球儿,表面覆盖一层由果酶和果蜡形成的纯天然白霜,如同“自带保鲜膜”,让沁心甜润持久不散。
当果树下堆满一筐筐沉重的胭脂球,川西北的甜蜜凝结,就准备启程前往中国各地了。
阿坝州的脆红李,果实大小得当,圆润饱满,每一口都能带来闪光般的清甜感受;果核自动脱离果肉,轻松咀嚼,口口甜脆,滋润你的夏末秋初,让每一个季节都留下风味的印记。
阿坝州脆红李,更佳采摘地
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金川、小金、九寨沟和马尔康等市、县,由于川西北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低纬度、高海拔、干热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年无夏、春秋相连),造就了独特风味的高原红脆李。
汶川县
九月,各地的李子已陆续下市,但高山红脆李正到丰收季!
翠绿的树丫上圆滚滚胖乎乎的红脆李像珠帘一般挂在枝头,紫色的外衣,在绿色中十分夺目,令人垂涎欲滴。
采摘攻略
采摘时间:9月下旬
采摘地:汶川:威州镇河坝地区、无忧花果山、萝卜寨;绵虒镇三官庙等地;灞州镇龙溪、克枯等地
采摘路线:成都 — 都汶高速 — 威州、绵虒、灞州等采摘地
茂 县
茂县有三宝,甜樱桃、香杏子,青红脆李。甜樱桃、香杏子已经陆续上市,而青红脆李却姗姗来迟。
茂县红脆李外皮很薄,果实呈现圆球形,果肉清脆多汁,轻轻一咬,果肉与果核就自动分离!
采摘攻略
采摘时间:10月下旬前
采摘地:南新镇、凤仪镇及回龙、叠溪、雅都等高半山
阿坝州高山红脆李正进入
成熟采摘期
口感、色泽等各方面已到最巴适的时候
喜欢红脆李的小吃货们
赶紧去尝鲜吧~
—END—
来源:地道风物、阿坝州那点事儿、熊猫家园康养汶川、微茂县等
部分图片摄影:吴学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十分感谢
● 全文丨彭清华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 国庆中秋哪里玩?安逸四川请你来!
● 期待!2020年四川省乡村艺术节将于下月拉开帷幕
● 2020年四川省“万人赏月诵中秋” 传统节日群众文化活动即将开展
去
阿坝
吃李子
网友公认的最甜水果,第三张口水就忍不住了,你能忍到第几张?网评公认最甜的水果:1.仙人掌果,看着有没有很像火龙果,其实人家但是长在仙人掌上的!
网评公认最甜的水果:2.俗语说:“桃饱杏伤人,李子树下睡死人”,桃子性味平和,向来被寄予非常美好的寓意,有“仙桃”“寿桃”的美称。
网评公认最甜的水果:3.红肉蜜柚新鲜水果红心柚,大的如瓜,黄色的外皮很厚,食用时需去皮吃其瓤,大多在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
网评公认最甜的水果:4.硬柿子摘下来,泡在温水里可以去掉涩味,脆爽微甜,也很好吃,而且硬柿子能存放更久一些,但是总不如熟透的红柿好吃。
网评公认最甜的水果:5.皇妃贡柑”果形美观、果色金黄、清甜香蜜、皮薄核小、肉脆化渣、高糖低酸,故而享有“中国之一柑”的美誉。我看了三张口水就忍不住了,你能忍到第几张?
荷兰香蜜杏在烟台有接近20年的发展,我们果园最早的果树大概有13年了,从2015年开始荷兰香蜜杏收购价格一直在10-18元之间,从目前来看市场行情确实不错,我们果树结果也有好几年了,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一下这个品种的一些特性。
自家果园十年老树
荷兰香蜜杏属于晚熟品种,在山东烟台成熟期是六月底七月初,果皮亮黄带红点,平均果重60克以上,最重要两个特点是:
一、甜度高,从六成熟开始就一点酸味不带,又香又甜,六成熟甜度能达到17度,全熟糖度基本在20度以上,七八成熟就可以采摘发货了,基本上可以很好的避免熟透了下雨容易裂果的问题。
二、硬度高,荷兰香蜜杏果肉硬实,耐储存耐运输,货架期比较长,常温下可以储藏一周左右,冷藏可以保鲜60天左右,作为北方水果存储运输时间越长市场价值也就越高
荷兰香蜜杏耐干旱耐贫瘠,自花传粉,管理比较简单,一般推荐4*3或者4*4一亩地种植50-60棵,三年挂果,四年进入丰产期,坐果率比较高,一亩地产量大概在4000-8000斤
自家基地荷兰香蜜杏一年树苗
树苗一般分为1年2年3年苗,1年苗1.5公分以上,每年11月中旬起苗之后就可以栽种了
“脆蜜”终于来了!广州盛夏水果,“无缝衔接式”上新广州街坊,口福不断!
“荔枝季”还没过完
龙眼就开始成熟了
街坊们关心的“脆蜜”,也即将登场
在广州从化鳌头镇水西村
郁郁葱葱的“脆蜜”果树上
结满了青色的果实
龙眼+荔枝=脆蜜
作为世界首个龙眼和荔枝杂交的新品种水果
“脆蜜”是以石硖龙眼为母本
以紫娘喜荔枝为父本
通过属间杂交育种的方式
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
又嫩又脆、甜而不腻
“脆蜜”研发团队负责人
华南农业大学刘成明教授带领的团队
从去年开始
尝试推广种植这一新品种
“目前主要以定制销售为主”
▲白云区太和镇白山村,喝帽峰山泉水长大的石硖龙眼
除了“脆蜜”
广州还有黄皮、无花果、番石榴......
无缝衔接上新!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01
番石榴界的顶流“胭脂红”
*** 上市
“热带奇妙香,粉红少女心”
街坊们喜爱的胭脂红番石榴
成熟了!
未见其果,先闻其香
在增城石滩镇石厦村
一树树胭脂红
散发着十分浓烈的果香
刚成熟的胭脂红
色青,肉质脆
,味清甜
是许多年轻人的偏爱
而
熟透的胭脂红色微红
口感软滑,香味浓郁
更得老人欢心
你更喜欢哪种口感?
地址:增城区石滩镇石厦村
02
爽脆清甜
三村鹰嘴桃,熟了!
这个月
从化吕田镇的三村鹰嘴桃基地里
一批批鹰嘴桃逐渐成熟
并开始分批上市
据悉,三村鹰嘴桃基地
昼夜温差大,雨量充足
十分适宜种植鹰嘴桃
种出来的鹰嘴桃
个大饱满,爽脆清甜
在市场上广受街坊欢迎
你今年吃上了吗?
地址:从化区吕田镇三村村
03
香甜软糯的无花果
没有一位广东阿妈不想抱回家
“看似无花却有果,香甜美味皮又薄。”
在从化鳌头镇高平村
阿妈煲汤的挚爱
无花果
已经到了最甜的时候!
掰开果皮尝一口
软糯香甜的果肉
让人回味无穷
用它煲出来的汤
味道更是“正到不得了”
据了解
这批无花果的采摘期
将持续到2024年1月
你是“生吃党”,还是“煲汤党”?
地址:从化区鳌头镇高平村
04
汁水多到像喝饮料
杏+桃+李=黄金奈李!
在连续多日的充分日照下
从化良口镇长流村
黄金奈李迎来了收获
一颗颗果实褪去了青涩的“外衣”
以成熟饱满的姿态正式与大家见面
据了解,黄金柰李
是将普通青色柰李进行特殊培育而成
口感和味道比青柰李更佳
既有杏之清香,又有桃李风味
脆生生,水滋滋咬上一口
果肉可口多汁只想感叹一句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地址:从化区良口镇长流村
05
酸爽一夏!
夏天怎么能没有黄皮呢?
夏日炎炎
正值黄皮采收季节
广州多区的黄皮等你来摘
增城石滩镇吓岗村的黄皮
从化城郊街黄场村的黄皮
白云钟落潭龙岗村鸡心黄皮
摘一颗黄皮果尝上一口
唇齿咬合、瞬间爆汁、果肉滑溜
芳香溢满口腔
夏日的酷暑瞬间消散
一颗接一颗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特色黄皮宴、
黄皮柠檬茶、黄皮蜜饯等
不多说了,口水预警了......
地址:
从化区城郊街黄场村;白云区钟落潭龙岗村;增城区石滩镇吓岗村
数不清的甜蜜,如期而至
这个季节的哪种水果
让你“炫”到根本停不下来?
评论区一起聊聊
来源:广州白云发布、广州增城发布、广州从化发布、广东共青团、南方农村报
编辑:张帆
责编:李佳妮
最近正上市的美味水果,控糖减肥都能吃!除了2种情况……现在正是李子大量上市的时候,酸甜可口的李子是很多小伙伴的更爱,但它的营养到底咋样,吃它又该注意点啥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李子,最后再告诉大家如何保鲜。
李子营养怎么样?
李子在我国已经有超过 3000 年的种植历史了,而且品种繁多,比如鸡心李、青翠李、芙蓉李、巫山李、脆红李、红布李、黑布林等。
虽然不同的李子香气成分不同,但一般都包含杏仁味的苯甲醛、花香味的芳香醇、桃子味的内酯和香辛气的肉桂酸甲酯。<1>
至于李子的营养,在水果中不是特别突出,钾含量还不错,为 144 毫克 /100 克,<2>适合需要控血压的小伙伴。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再有,李子含有抗氧化、抗炎成分,比如花青素、儿茶素、胡萝卜素、黄酮类等植物化学成分。特别是深色李子,比如黑布林、红布李、黑琥珀等。有荟萃分析发现,经常吃李子对于改善血脂指标、保护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益处!<3>
有人对比了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常见的 9 种不同李子的多酚组成和抗氧化性,结果显示: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更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巫山李果肉对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4>
在原花青素含量方面,黑布林优势较大。原花青素属于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炎、抗辐射、预防高血压等作用。<5>
黑布林还很有较高的杨梅黄酮,含量为 43.2 毫克 /100 克,<2>是普通李子的 2.5~8 倍,这种成分也是抗氧化成分的一种,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稳定血糖、降血脂、预防癌症等作用。<6>
两种特殊的李子
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李子,大家也常吃,但却不知道它们也属于李子,经常被误会。
1.李子杏
也叫杏李,是李子和杏经过自然和人工杂交的品种,香气较为复杂。其实也属于李子的一种,大部分品种的李遗传背景占比 75% 以上、杏遗传背景占比 25% 以下,所以果实的口感、品质多接近于李,这类品种包括“恐龙蛋、味王、味厚、味帝、风味玫瑰、风味皇后”等,而“味馨”品种属于比较特殊的,它的遗传基因中,杏的遗传背景占比为 75%。<7>
“恐龙蛋”。图片来源于 ***
2.西梅
西梅不是梅,而是欧洲李,是由樱桃李和黑刺李自然杂交的后代,也被称为西洋李,原产于西亚和欧洲,在我国新疆也广泛种植。
西梅更大的特点是富含山梨糖醇,这种成分具有渗透作用,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 *** 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变肠道菌群。一般一次性吃到 5 克左右就会有腹部不适的反应,10 克以上便会导致腹泻。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新鲜的西梅山梨糖醇的含量为 5.4 克 /100 克,西梅干含量更高,达到了 14.7 克 /100 克,<8>也就意味着,如果一次性吃了 10 个左右小的新鲜西梅或者五六颗西梅干就可能会腹泻。
高血糖能吃吗?
李子酸甜可口、美味多汁,高血糖的小伙伴们也跃跃欲试。但又生怕吃了会升血糖,常常在吃与不吃之间反复纠结。
实际上,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李子。GI 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如果该数值在 55 以下,就属于低 GI 食物。而李子的 GI 值只有 24,<2>妥妥的低 GI 食物。
同时也要兼顾考虑到血糖负荷(GL)的影响,GL<10 属于低 GL 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GL= 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克)×GI÷100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李子的碳水化合物为 8.7 克 /100 克,<2>如果吃 100 克李子,经过计算后得知,GL 为 2.09,属于低 GL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加餐吃 100 克李子(约 4 个)对血糖影响很小,不用担心会升血糖。
图:作者拍摄
另外,李子的热量很低,只有 38 千卡 /100 克,<2>还没有苹果的热量高呢,减肥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吃。
吃李子的注意事项
1.别吃未成熟的李子:未成熟的李子含有较高的鞣酸,鞣酸不仅会影响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也会导致胃肠不适。
2.不要吃李子核的果仁:李子、杏等蔷薇科水果的果仁都含有氰苷,咀嚼吃进肚子里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少量摄入问题不大,但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导致中毒。
李子如何储存?
对于喜欢吃李子的朋友,难免一买就是一堆,买多了的李子该怎么保存呢?
其实李子相比于其他大多数水果还是比较好保存的,从树上摘下来的成熟的李子,在常温下可以储存 5~10 天。<8>如果放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李子的储存时间,放在冰箱 0~1℃ 条件下冷藏能保存 2~3 个月。<8、9>
所以,买来的李子如果比较少,可直接放在室温保存,尽早吃完即可;如果买的多了就放冰箱吧,虽然能保存很久,但考虑到时间久了营养成分可能会流失,还是要赶紧吃哦!
总结:
当下李子正应季,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得控制好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水果每天吃 200~350 克即可,如果全天水果都计划吃李子,小一点的李子别超过 15 个,大的别超过 4 个哦。
参考资料
<1> 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蔬·果·香料·谷物.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
<3> Askarpour M, Ghalandari H, Setayesh L, Ghaedi E. Plum supplementation and lipid profi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J Nutr Sci. 2023 Jan 16;12:e6.
<4> 肖星凝,李苇舟,石芳,李谣,明建.不同品种李子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
<5> 龚玉石,何锦霞,郭娟,侯方丽.黑布林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6> 李瑶,刘垚,王振滔,范红艳.杨梅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7> 陈玉玲,苏衍修,黄振宇等.我国杏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8> 孙松朋,龙俊红,倪红等.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治疗慢性便秘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建议
<9> 罗冬兰,林明俊,尤勇刚,巴良杰.李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0> 林炎娟,周丹蓉,叶新福,梁华俤.李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策划 ***
作者丨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宋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曾在农村大受欢迎的脆李,一次吃好几个,为何如今很少有人种植?导读:一棵树能结果上千个,曾在农村大受欢迎,如今很少人种植,为何?
马上就要迎来立夏节气了,立夏一到也就意味到了春天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热的夏季了。到了立夏节气的时候,气温快速上升,并且日照时间也明显长了,再加上雨水的滋润,植物也迎来了快速生长期。而在南方地区,有好多的水果也开始成熟上市了。其中有一种水果,一棵树就能结果上千个,曾在年农村大受欢迎,一次就能吃好几个,而如今却很少有人种植了,这是为何呢?
说到初夏就能吃到的水果,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笔者之一个想到的则是脆李了,估计很多70后、80后的农村娃们,都和笔者是一样的想法。在十多年前,脆李在农村非常的受欢迎,这种果树的适应能力很强,对生长环境也不怎么挑剔,就连在荒山中也能生长。而且就算是不管理,产量也很高。一般一棵树能结果上千个,由于脆李种植很省心,所以当时农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会栽种上脆李树。
而等到成熟以后,它就成为了小孩子们解馋的水果了。虽然大人们叮嘱,小孩子不能一次性吃太多的李子了,但是小孩子哪里顾得了这么多,一次性就能吃六七个,而且根本是停不下来。有些家庭没有种植脆李树,就会去市场上购买。当时的价格也不贵,一次性就能购买一大袋子。可以说,很多70后、80后的农村娃都是吃着脆李长大的。那曾经如此受欢迎的脆李,为何现在不受待见了,在农村里很少有人种植了呢?
笔者村里的后山上,还有好大一片脆李树。有些是农民之前栽种的,有些则是野生的。但是这些年每当脆李成熟了,基本都没有人去采摘,多数都是成熟了自己掉落在地上,看着十分的可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过去脆李受欢迎,那是因为当时可吃的水果真不多。以前的水果种类比较单一,好些水果都是种植不了的。再加上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所以农民都是种植一些容易成活、易于管理,并且产量高的水果,而脆李就满足了这些条件。而且当时也没啥水果可吃,别说是脆李了,就连山里面的野果也是疯抢着吃。可是现在不同了,农民种植的水果品种更丰富了,就算是同一种水果也有不同的品种。并且相比于脆李,这些水果的经济效益更高。既然有更好的水果,那就没有农民种植脆李了。
其次是现在吃脆李的人少了。过去农民喜欢吃脆李,那是没得选择,毕竟可吃的水果就那么几种,尤其是初夏的时候,可吃的水果更是少得可怜。除了脆李就没有水果可选了,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水果。而且这些水果不仅比脆李好吃,而且口感也要更好。而脆李就不同了,它吃起来有点酸酸的,尤其是吃多了更是牙酸,好些人因为这个而不喜欢脆李。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受到了“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句俗语的影响。李子吃多了,确实对身体健康不利。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李子是不宜一次性吃太多的。而有些人就是听到了这句俗语,就算是喜欢吃脆李,也会多多少少有点顾忌。从而选择其他的水果替代,久而久之也就喜欢上其他的水果,而不爱吃脆李了。
正是因为喜欢吃脆李的少了,而且种植脆李也不挣钱,就连收购商也不愿意去农村收购脆李了,所以农民就纷纷放弃种植脆李,而是选择其他的经济效益更高的水果。不过脆李的营养价值还是挺高的,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叶黄素、蛋白质、糖分、以及钙、铁、磷、多种氨基酸等,而且酸甜好吃,一口一个嘎嘣脆,对于喜欢吃酸性的朋友来说,还是可以尝一尝的。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爱吃脆李吗?
初夏的那一天,家居浙江的亲戚来访,他带来了一箱杨梅,大约有二十来斤,这种杨梅呈紫红色,甜中带酸,酸中有甜,的确好吃。我们全家大小五个人,一下子没办法吃完,只好一部分送给朋友,一部分放在冰箱里冷冻,以后慢慢吃。浙江亲戚他很健谈,讲了许多吃杨梅的好处,儿子插话说,杨梅更大的好处是止渴,理由是他上初中时,老师讲的“望梅止渴”的典故。儿子说的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比较片面,杨梅还有一些药用价值,还可以做工业原料。
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的姿色醉人。火红的梅子挂在树梢,无论站在哪个角落都会被其诱人的姿色所折醉,无论是什么时刻都会神心迷离,口流香津。杨梅原产我国浙江余姚,其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杨梅是中国特产水果之一,素有“初凝一颗值千金”之美誉。这种大山赐予我们的食物,也是我最喜欢的野果之一。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我国华东和华南等地区均有分布。统计有50多个种,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我国栽培杨梅的历史,已有几千年,并见于古籍记载。如汉代东方朔的《林邑记》云:“林邑山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既红,味如崖蜜。以酿酒,号梅香酎,非贵人重客不得饮之。”所谓“大如碗杯”,不知何所见而云然。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说得较为确切:“杨梅,其子如弹丸,正赤,五月中熟时似梅,其味甜酸。”杨梅,有别于桃、李、杏等水果,不仅多食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可与西瓜媲美。杨梅富含多种营养。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据说,采梅人上山采梅,虽日晒雨淋,也不会生病,说明杨梅确能除湿、消暑、止泻。当然,这个据说是有点夸张了。不过,杨梅的药用价值是不能质疑的。在一些地方,人们还有用烧酒(白酒)浸泡杨梅的习惯,暮夏苦热,吃上几颗烧酒杨梅,会顿觉气舒神爽。杨梅不仅果实可以鲜食、罐藏,还可榨酒、制酱或加工成糖水罐头及蜜饯等等。不过,大自然的馈赠,并不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杨梅天纵娇气,只有短短20来天,只能在五、六月相交时节里吃上美味的杨梅。
小时候,在老家也吃过杨梅,只不过是那种杨梅没有浙江亲戚带来的好吃,不太甜,却有着山野的原汁原味。老家少有人在家里栽种杨梅,我们家也没有栽种。摘杨梅,吃杨梅,都只因给家里砍柴所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烧火做饭没有钱买煤,更谈不上烧液化气,只能靠上山砍柴解决做饭的燃料问题。也正是因为上山砍柴,我才得以认识杨梅,享受杨梅带给我舌尖上的美味。
那年我刚满十岁,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东方才露鱼肚白,我们几个小伙伴们,为了帮助家里人减轻负担,相约一起去砍柴。砍柴的地方离我们村有十几里路程,山路弯弯,砍一担柴,来回要大半天时间。我们身挂砍柴刀,扛着禾枪即担柴用的类似扁担,一路向目的地猴古岭进发。走着走着,天空淅淅放晴,湛蓝的天空,显得无比的澄澈与可爱。几朵各种形状的白云在悠闲地飘荡。太阳热情地洒落着光线,黄澄澄的色彩惹人喜爱。微风轻轻地拂动,迎面吹来,吹走了我们疲倦。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砍柴的目的地猴古岭到了,几棵硕大的野生杨梅树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树上雀跃纷飞,如在红艳的花丛里欢呼,一大片的杨梅已经熟透了。我们站在杨梅树下,似乎聆听到了一种成熟喜悦、温柔细腻的声音。红艳艳的果实勾引着我们幼小的、纯真的和渴盼的眼睛。眼前的杨梅活像一颗颗红樱桃,红得让人沉醉,使我们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记了砍柴的使命。一颗颗杨梅,诱人地映入视野的空间。滚滚流动的口水不由自主地溢出。几个小伙伴,有俩个便迫不及待地像猴子一般,爬到了杨梅树上,摘下的杨梅,他们先自己吃了几颗,才摘给我们吃。一颗颗红得发黑的杨梅触动舌尖,使人感到细腻柔软。新鲜的、细嫩的和红艳的果肉放进嘴里,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成熟的杨梅丹实点点,烂漫可爱。
可爱的杨梅触动思维。那时,食物极度缺乏。日常生活里,家长们难得买好吃的零食和心爱的水果。他们舍不得花少得可怜的、珍珠般贵重的人民币。水果常常与我们擦肩而过。这更让我们对珍稀的杨梅百般不舍,万分沉迷。我们贪婪地咀嚼着果肉,然后使劲地一口喷出一颗颗小粒的种子,像射子弹一般喷出老远。在童年的心里,满足了一种不易的奢侈,带来了渴盼已久的滋味。我们不由得一阵喜悦,一阵欢欣,一阵兴奋。杨梅,以极大的吸引力伴在童年的天真烂漫里。
杨梅太好吃了,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来猴古岭的任务,狂吃了一顿杨梅之后,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任务。于是,小伙伴们便快速地寻找自己要砍的薪柴,砍完一担柴,将柴捆绑好,此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回到家中已是下午五点,砍一担柴,平时只需大半天时间,可这次却因为吃杨梅,花费了一天时间。不过,小伙伴们还是认为值,以至于若干年之后,我们几个砍柴吃杨梅的小伙伴们相见时,还感慨万千,说这是人生中不能忘记的一件事情。
此后,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父母也会买些杨梅给我们兄弟姊妹吃。那时候吃杨梅,比较怕酸,母亲就会弄些花样来吸引我们,一会儿象落雪似的,在紫红的梅子上倒上白砂糖,溶出玫瑰色的甜汁。一会儿,又点霜似的在梅子上撒一些细盐。我总是浅尝既止,总是不能忍受杨梅叫人呲牙咧嘴的酸溜溜味道。一开始,会被杨梅的美 *** 惑,欺她绵软的质感,忍不住大方地咬下去。结果,她便尖酸地直钻进牙根去,叫你瞬间失掉反搏之力。酸中有甜,甜中带酸,叫你欲罢不能。
“南方果珍,首及杨梅”。不单是我们现代人喜欢吃杨梅,古代喜欢杨梅的也大有人在。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杨梅吟咏了诗句,人们也可从这些诗句中闻到幽幽的杨梅香气。据史载,人称“江郎”的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是有记录的将杨梅入诗的之一人,他的四言诗《杨梅颂》“宝跨荔枝,芳帙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 称赞珍过荔枝,香超木兰。《剑南诗注》说,太白《梁园吟》中有这样的诗句:“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可见唐代已知以盐渍杨梅,并以之作为待客的佳品。现在南方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吃杨梅蘸细盐的习惯,我老家就是这样。
在古代众多喜欢杨梅的文人墨客中,犹以宋代为之最。大文豪苏轼在品尝杨梅之后赞道“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诗人平可正的《杨梅》诗:“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可能是历史上知名度更高的杨梅诗,尤其是头两句“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已成描述杨梅的范句,让人久久传诵。陆游的《六峰项里看杨梅》:“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斜簪宝髻看游航,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捐千珠。”此外,还有杨万里咏杨梅的诗句:“玉肌半醉生红粟,墨景微深染紫囊。火齐堆盘珠经寸,醴泉浸齿荐为浆。”等等。宋人描绘杨梅,多言其红。其实,它的果实有红、粉红、白、紫等各色。之后,明人有诗云:“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说的就是色彩各异,大小不一的杨梅品种。品,是舌尖上味蕾的感觉。陶醉在酸甜醇浓味香的杨梅之中人们, 杨梅,咬上它,酸在口中,吃上它,甜在心中。
杨梅酸,杨梅甜。我想,它就像人生,有酸涩,有甜蜜,有暗淡,也有亮丽,铺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丨红网论坛@安仁古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 猜一猜哪儿的杏子更好吃?摄影/luoluoivy,图/图虫·创意
-风物君语-
是杏子味的夏天呀~
杏子,可能是更具北方气质的地道水果了。
尽管遍布全国,但对北方来说,杏是春夏季缺不了的颜色——白色花海里的杏雨清明,夏收麦忙时的点点杏黄。杏点缀着寻常人家的房前屋后,也点缀着诗词歌赋里的诗意中国。
▲ 杏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尤以“三北”居多。 制图/莫奈
它是中国人最早培育、食用的水果之一,与桃、李、栗、枣并称“五果”。如今,我国依然是产杏大国,拥有90%的杏种质资源。从新疆到吉林、从天山到泰山、从沙漠边缘到黄河两岸,杏子以其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个性,从西到东覆盖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三北”杏树产业带。它既有“杏花微雨”的浪漫,也有“治沙先锋”的坚韧。
它也是最早成熟的核果类水果之一,初夏必尝的时令美味。不仅是鲜果诱人的外观,它还以吃法多样傲视群雄:杏脯、杏罐头、杏仁、杏酱、杏仁茶……总有一款吃法,让你吃出妥妥的“杏”福感。
▲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优良杏果。 制图/刘航
【西北杏】
沙漠风尘吹不散的甜意
西北是产杏大区,天赐的高强度日照与昼夜温差,让水果糖分肆意累积。新疆的小白杏、甘肃的大接杏,西北的杏不在乎大小,在乎的是还能甜出什么新的境界。
新疆 | 小白杏、木亚格杏
——6月中下旬,东经83°
新疆,是最懂杏味密码的地方。这里生长着中国更优良的杏树品种,伊犁等地还保存着大片的野生杏林;喀什、阿克苏,发展出大规模的杏果产业。整个新疆拥有近200万亩杏林,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 伊犁山坡上绝美的杏花林。 摄影/王伟
在遍地都是“瓜果之乡”的新疆,只有库车、轮台几个县敢称是“白杏之乡”。这里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是被天山雪水灌溉出来的狭长绿洲。加上日晒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小白杏得天时地利,也因此成为当地人最珍视的水果。
小白杏长得不太像普通的毛杏,它个小皮薄,果皮光洁无毛,吃着口感细腻、汁多肉甜。在 *** 尔族的语言里,小白杏叫做“阿克其米西”,意为“白色蜂蜜”。一来是说成熟的小白杏口感像蜂蜜一样甜蜜,二来是说小白杏像蜂蜜一样珍贵。从6月中旬到下旬,小白杏的赏味期只有短短十几天的时间。
▲ 汁多肉甜的“白色蜂蜜”。 摄影/吴学文
在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麓的疏附县,则生长出了“杏中之王” 木亚格杏。它的个头大,成熟后单个重量基本在60-75克,多汁肉厚、个大味甜的它,无愧王者称号。疏附县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温差大,为木亚格杏的生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新疆的吊干杏,微微发黑的果肉是糖化程度高的标志。 摄影/吴学文
吃完鲜果,新疆的果脯杏同样惊艳。北疆伊犁地区的吊干杏(“树上干杏”),因其熟后不落,受干燥季风的吹拂,在树上风干而得名。这里平均日照时长达到16小时以上,昼夜温差非常大,所以吊干杏的鲜果本身就甜味四溢,被誉为“红色蜂蜜“,果干则肥厚细腻,糖分和酸味刚刚好,难怪被称为“果脯之王”。
甘肃 | 李广杏、大接杏
——6月下旬-7月上旬,东经94°
在靠近新疆的敦煌,李广杏是为数不多能媲美新疆水果的甘肃水果,甚至从众瓜果中脱颖而出,被誉为敦煌的“水果之王”。它从新疆和田一带引进,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培养,在敦煌形成特殊品种。至于名称,来源于飞将军李广的传说。相传李广西征时,杏仙为解将士干渴而使此地长出杏果。
▲ 甘肃敦煌,鸣沙山下杏花绽放。 图/视觉中国
之一次吃敦煌李广杏,外地人往往会有“惊为天杏“的感触。李广杏虽然是毛杏培育而来,但吃起来更像是李子,初尝有强烈的脆感,内里又是杏肉的绵软之感。当然,巨大的昼夜温差,使李广杏的甜度没有减弱半分。
如果觉得鲜食还不过瘾,李广杏的另一绝杀吃法——江杏皮干熬制成杏皮水,最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消暑润喉。
▲ 果肉绵软的李广杏,果农刚摘下,还带着太阳的温度。 图/视觉中国
出了河西,杏以抗旱抗寒个还大的新品种大接杏为主。比如6月下旬成熟的兰州大接杏,颗大肉软;稍晚些落地的临夏市东乡唐汪川大接杏,细嫩多汁,"天水的苹果安宁的桃,唐汪川大接杏是一宝",甘肃人最懂去哪尝好吃的本地水果,唐汪川略含盐碱的红砂土,最适宜杏树生长。
▲ 东乡唐汪川的大接杏。摄影/赵峰旅行摄影 图/图虫·创意
吃了平凉状如“牛心”的牛心杏,再往东到庆阳,这里算是吃杏爱好者的另一处“天堂”。庆阳是甘肃省更大的杏产区,占全省杏树栽培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并形成了宁县鲜食、镇原加工的格局。大如乒乓的宁县曹杏,是甘肃唯一可与李广杏相媲美的优良杏品种;镇原县是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杏乡”,酸甜爽口的镇原甘草杏,是很多甘肃娃儿念念不忘的童年零食。
▲ 宁县曹杏。GIF/侯立冬
甘肃人爱吃杏,除了吃鲜果、杏脯,还喜欢喝杏茶。呱呱+黄馍+杏茶,是天水人早餐的标配,呱呱下肚,再来一碗杏茶,清甜醇厚。兰州的“三泡台”以料丰富著称,也不能少了杏干。此外,甜杏仁也可以加到馍馍里,蒸熟后麦香杏香齐聚,闻着就让人满嘴生津。
【华中杏】
披仙衣,纳古史
华中,中国文化的深厚之地,也是杏与中国人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众多杏诗杏词在这里写就,成全了中国文人的一腔田园情怀。
河南 | 仰韶黄杏、贵妃杏
——5月下旬-6月,东经111°
河南渑池县是仰韶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位于秦岭余脉,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色泽鲜艳、入口香甜的仰韶黄杏,是不得不吃的河南名果。
▲ 河南郑州慈云寺前的杏花林。图/视觉中国
因为个大似鸡蛋,仰韶黄杏又称为鸡蛋杏。它还是远近闻名的“响铃杏”,杏子怎么会响呢?原来,这杏成熟后核肉分离,所以摇起来有响声。仰韶黄杏的品质出众,因此在2011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灵宝,黄河沿岸的沙土地带,贵妃杏的美味传承了千年。相传,唐代贵妃杨玉环幼时生活在灵宝,长得并不十分好看。她家院中杏树结的杏子大如鸭蛋,芳香浓郁,玉环年年食之,长大后变得如花似玉。于是人们在杨玉环入宫之后,便把这种杏称为“贵妃杏”。
▲ 黄灿灿的贵妃杏。 摄影/卢舍那的微笑 图/汇图网
“二月红杏闹枝头”,红杏也能闹出春意,因此二月也被称为杏月。而杨贵妃与杏之缘不止于贵妃杏,安史之乱平息后,唐玄宗想移葬杨贵妃,看见马嵬坡下有一林杏花,所以后人称杨玉环是“杏花花神”、“二月花神”。
【华北杏】
全身是宝,致富一方
西北的杏以“甜”独占鳌头,而在华北,杏则以庞大的产业规模撑起中国吃杏版图。在产杏大区,有句俗语说:“家有几颗好杏树,不愁柴米油盐醋”。这里的每颗杏,都蕴藏着致富密码。
山西 | 沙金红杏
——6月下旬-7月上旬,东经112°
在山西太原清徐县的西北部丘陵旱地,一株株沙金红杏树显得格外亮眼。沙枝红杏是山西三大名杏之一,2013年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 每年开春之际,山西运城等地杏花盛开,春意浓浓。 图/视觉中国
沙金红杏个大形圆、皮薄肉厚、甜酸适口,之所以能成为优质名果,离不开清徐县地理、气候、农人的细心照拂。这里沟壑密布,山峦逶迤,除了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这些甜杏的必备条件以外,清徐县还有独特的沙质土壤,以及来自山泉与地下的优质水源。
▲ 大步迈向国际市场的阳高京杏。GIF/大同虎哥
除了沙枝红杏,阳高京杏也是山西人钟爱的杏果,果实肥厚,酸甜可口,色、香、味、形俱佳,如今已成为名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北京 | 骆驼黄杏
——5月下旬-6月,东经115°
北京偏北的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果树生长与糖分积累。每年5月下旬到6月初,骆驼黄杏就已上市。这是北京地区成熟最早的杏树品种。它原产于门头沟区,外形漂亮,口感酸甜,除了极早熟的特点,它还以丰产著称。
▲ 每年4月,杏林春晚,花漾长城。图为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 图/视觉中国
吃完骆驼黄杏,再晚些时间到6月末,就可以去有“中国红杏之一村”之称的平谷北寨村,吃北寨红杏啦。 北寨红杏果大形圆、色泽艳丽、味美汁多,甜酸可口。2004年北京市名杏品评会上,北寨红杏被评为之一名,2007年更是获“中华名果”称号。北寨村多年连续举办红杏文化节,红杏收入已成为当地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
▲ 北京平谷北寨村的果子已下树,一筐筐岁月静好,互不打扰。 图/视觉中国
河北 | 香白杏、串枝红杏
——6月中旬-下旬,东经117°
河北是名副其实的产杏大省,杏产量、规模仅次于新疆,11 个地级市均有杏树种植。这里有味道出众的鲜食杏,比如丰润、遵化的香白杏,汁多味甜,曾在河北杏品种测定中位列之一名;也有更加耐旱的仁用杏,表现出更加出彩的经济效益。
▲ 河北承德潘家口长城隔着水库与杏花遥遥相望。 图/视觉中国
承德,用一个小小的杏仁征服世界。有 “中国山杏之乡”之称的承德平泉县,把山杏“玩”到极致,山杏不易鲜食,它的杏仁却可以制成杏仁粉、杏仁油,承德杏仁露,不知道温润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山杏的杏壳可以用于 *** 活性炭,还可以开发活性炭工艺品,杏肉可以 *** 果脯,山杏叶可以提取医药原料,杏树可以用于加工高密度板……
▲ 黄杏罐头的加工过程。 图/视觉中国
在“河北杏之乡”巨鹿县,串枝红杏则是一枝独秀。 现下6月底,正是串枝红杏成熟的季节。和它的名字一样,串枝红杏结果是枝头串成一串,像手链一样格外好看。产量高,是它更大的优势。巨鹿县发展了以杏加工为龙头的杏产业,杏脯、糖水罐头、杏茶、杏浆等等,依靠一颗小小的果子,就富裕了一方山区农人。
▲ 串枝红杏。口感酸甜型,杏仁饱满脂肪含量高,可制成食用油。摄影/邢台摄影白云 图/图虫·创意
【华东杏、东北杏】
不输西北的甜蜜
从山东到东北,不论是本土优良品种,还是引进品种,抑或是经过选育的新品种,这里杏的香甜,不输西北的“瓜果之乡”。
山东 | 崂山蜜杏、珍珠油杏
——6月上旬-7月,东经120°
6月上旬,青岛的崂山蜜杏飘然“下凡”。崂山被称为“海外之一仙山”,温带海洋性气候,山海相间的独特地形,再加上较大的昼夜温差,都为杏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让崂山蜜杏出彩的,还有这里优良的水质。崂山杏林紧邻崂山水库上游,这里是一级水源保护区,喝崂山泉水长大的崂山杏自然鲜甜多汁,它还有“水蜜杏”的美誉。
▲ 隐藏在杏花花海中的崂山小村庄。图/视觉中国
到了6月中旬,泰山脚下,带有迷人桂花香的泰安珍珠油杏可千万不要错过。7月上旬,招远市柔软多汁的红金榛也值得一尝。
在东北,除了香白杏、骆驼黄杏这些引种的杏树身影以外,这里还有孤山杏梅,产于辽宁东港市大孤山镇,大如鸭蛋,柔韧多肉,既好看也好吃。科学家还研究出抗寒能力更好的龙园杏,在7月中下旬的东北,也能吃到酸甜可口的杏子。
▲ 生长在水库边上的崂山蜜杏,个大色泽红润。摄影/墨汐家 图/图虫·创意
中国是杏的老家,中国人自古对杏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杏花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青杏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红杏有“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唐玄宗“羯鼓催花”,杏花竞相开放;董奉行医救人,身旁杏林春暖。诗词里,它色彩缤纷,典故里,它暗含深情。如今,杏既可以是西北甜心,也可以是治沙榜样、致富先锋,在纷繁的瓜果世界闪闪发光。
无论在哪,故乡田间或是家门口,总能见到散发着香味的杏树。杏黄与黄土地最是亲切,思乡之人的脑海里,一缕杏香总是无法磨灭的记忆。
▲ 那么,小白杏、大红杏还有吊干杏,你要翻谁的牌子?图/视觉中国
- END -
文丨李亦
图片编辑 | 朱梦菲
封图 | 视觉中国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最近正上市的美味水果,控糖减肥都能吃!除了2种情况现在正是李子大量上市的时候,酸甜可口的李子是很多小伙伴的更爱,但它的营养到底咋样,吃它又该注意点啥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李子,最后再告诉大家如何保鲜。
李子营养怎么样?
李子在我国已经有超过3000年的种植历史了,而且品种繁多,比如鸡心李、青翠李、芙蓉李、巫山李、脆红李、红布李、黑布林等。
虽然不同的李子香气成分不同,但一般都包含杏仁味的苯甲醛、花香味的芳香醇、桃子味的内酯和香辛气的肉桂酸甲酯。<1>
至于李子的营养,在水果中不是特别突出,钾含量还不错,为144毫克/100克,<2>适合需要控血压的小伙伴。
再有,李子含有抗氧化、抗炎成分,比如花青素、儿茶素、胡萝卜素、黄酮类等植物化学成分。特别是深色李子,比如黑布林、红布李、黑琥珀等。有荟萃分析发现,经常吃李子对于改善血脂指标、保护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益处!<3>有人对比了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常见的 9 种不同李子的多酚组成和抗氧化性,结果显示: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更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巫山李果肉对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4>在原花青素含量方面,黑布林优势较大。原花青素属于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炎、抗辐射、预防高血压等作用。<5>黑布林还很有较高的杨梅黄酮,含量为 43.2毫克/100克,<2>是普通李子的2.5~8 倍,这种成分也是抗氧化成分的一种,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稳定血糖、降血脂、预防癌症等作用。<6>
两种特殊的李子
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李子,大家也常吃,但却不知道它们也属于李子,经常被误会。1.李子杏也叫杏李,是李子和杏经过自然和人工杂交的品种,香气较为复杂。其实也属于李子的一种,大部分品种的李遗传背景占比 75%以上、杏遗传背景占比25% 以下,所以果实的口感、品质多接近于李,这类品种包括“恐龙蛋、味王、味厚、味帝、风味玫瑰、风味皇后”等,而“味馨”品种属于比较特殊的,它的遗传基因中,杏的遗传背景占比为 75%。<7>
“恐龙蛋”。图片来源于 ***
2.西梅西梅不是梅,而是欧洲李,是由樱桃李和黑刺李自然杂交的后代,也被称为西洋李,原产于西亚和欧洲,在我国新疆也广泛种植。西梅更大的特点是富含山梨糖醇,这种成分具有渗透作用,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 *** 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变肠道菌群。一般一次性吃到 5克左右就会有腹部不适的反应,10克以上便会导致腹泻(了解更多西梅的知识,可回顾往期推文《每天吃1 个西梅,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真的会“蹿稀”吗?》。
新鲜的西梅山梨糖醇的含量为5.4克/100克,西梅干含量更高,达到了14.7克/100克,<8>也就意味着,如果一次性吃了10个左右小的新鲜西梅或者五六颗西梅干就可能会腹泻。
高血糖能吃吗?
李子酸甜可口、美味多汁,高血糖的小伙伴们也跃跃欲试。但又生怕吃了会升血糖,常常在吃与不吃之间反复纠结。实际上,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李子。GI 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如果该数值在55以下,就属于低GI食物。而李子的GI值只有24,<2>妥妥的低GI 食物。同时也要兼顾考虑到血糖负荷(GL)的影响,GL<10属于低GL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小。GL= 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克)×GI÷100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李子的碳水化合物为8.7克/100克,<2>如果吃100 克李子,经过计算后得知,GL为2.09,属于低GL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加餐吃100克李子(约4个)对血糖影响很小,不用担心会升血糖。
图:作者拍摄另外,李子的热量很低,只有38千卡/100克,<2>还没有苹果的热量高呢,减肥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吃。
吃李子的注意事项
1.别吃未成熟的李子:未成熟的李子含有较高的鞣酸,鞣酸不仅会影响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也会导致胃肠不适。2.不要吃李子核的果仁:李子、杏等蔷薇科水果的果仁都含有氰苷,咀嚼吃进肚子里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少量摄入问题不大,但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导致中毒。
李子如何储存?
对于喜欢吃李子的朋友,难免一买就是一堆,买多了的李子该怎么保存呢?其实李子相比于其他大多数水果还是比较好保存的,从树上摘下来的成熟的李子,在常温下可以储存 5~10天。<8>如果放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李子的储存时间,放在冰箱0~1℃条件下冷藏能保存2~3 个月。<8、9>所以,买来的李子如果比较少,可直接放在室温保存,尽早吃完即可;如果买的多了就放冰箱吧,虽然能保存很久,但考虑到时间久了营养成分可能会流失,还是要赶紧吃哦!总结:当下李子正应季,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得控制好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水果每天吃 200~350克即可,如果全天水果都计划吃李子,小一点的李子别超过15个,大的别超过4个哦。
参考资料
<1>哈洛德·马基<美>著.蔡承志译.食物与厨艺.蔬·果·香料·谷物.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
<3> AskarpourM,GhalandariH,SetayeshL,GhaediE.Plumsupplementation andlipidprofil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 *** ysisofrandomised controlledtrials.JNutrSci.2023Jan16;12:e6.
<4>肖星凝,李苇舟,石芳,李谣,明建.不同品种李子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
<5>龚玉石,何锦霞,郭娟,侯方丽.黑布林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6>李瑶,刘垚,王振滔,范红艳.杨梅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7>陈玉玲,苏衍修,黄振宇等.我国杏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8>孙松朋,龙俊红,倪红等.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治疗慢性便秘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建议
<9>罗冬兰,林明俊,尤勇刚,巴良杰.李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0>林炎娟,周丹蓉,叶新福,梁华俤.李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又到了青杏子的季节
小时候小编总会在路上拔几个杏子
拿到班里给同学们分享
酸到骨子里的青杏子!你吃过吗?
伴随绿叶而生的还有青青绿绿的杏子挂在枝头,
和田人你还记得
那些等不到杏子成熟摘绿杏子的时光吗?
每年四月末五月初,杏花开败的时候,衰残杏花里包裹着一个小小的绿杏,过不了几天,这小杏子就探出脑袋来,一天一个样。小的时候,自己家院子里杏树,没少的了我和小伙伴的迫害,在它还青青的时候,家里人是不允许摘的,只能偷偷进行,塞满自己的每个口袋后,找个偏僻的才敢和小伙伴们分享。
带去学校的时候,更是特别受欢迎,下了课,“给我给一个撒,给一个撒,我一个么。”这会儿你就得看平日里的交情了。大家吃着青杏子,虽然酸的龇牙咧嘴的但也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吃,那时的日子也真是开心啊。
放在现在,给你一把这样的杏子,你还能吃得下去吗?你肯定会觉得又酸又涩,但那时的我们可不会,吃多了妈妈还会骂你,说吃多了没熟的杏子,就不爱吃饭了,所以只能偷偷的吃了,青杏吃起来酸涩,但其实是有开胃的功效的。
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可以一年四季吃到香蕉、苹果、西瓜等许多时令的水果,而不必去羡慕那我儿时视为生命全部的小小杏儿了,可他们却少了我儿时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吃果子的那份欢乐。
那时候的我们最单纯,那时候也是最美好的童年,也是每个和田娃娃儿时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