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网app,面包网app安装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9 0
人均10800元进北大校园,暑期研学团到底有多野?

“清北学霸零距离”“我在故宫上大学”“跟着院士去旅行”……今年暑期,研学游市场异常火爆。内容包括历史人文、自然科普、科技强国等主题,各高校也迎来了参观游览高峰。近日,不少媒体报道,称火爆的研学游背后隐藏着重重“陷阱”,几千元的“清北研学游”变成了校门口拍照打卡,还有部分研学机构“挂羊头卖狗肉”。研学游爆火的背后,还存在哪些乱象?

据北京电视台报道,有家长爆料称花5800元给孩子报了清华大学研学夏令营,机构带孩子们到北京后,没有去清华大学参观,而是在一家敬老院听了4小时讲座。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暑期,来自西安的王先生通过学校宣传单给孩子报了湖南紫清研学旅行社组织的五日北京研学营,报名费用3480元。根据王先生提供的资料,清华/北大、鸟巢+水立方、中国科技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均被明确列入了研学营行程中。“我们看可以让孩子走进清华、北大,所以6月份就报了。”

然而实际行程令其大失所望,“说好的之一站要去清华北大,结果一个都没去成,只在门口转悠一会儿。故宫、长城也都没去,根本没按报名时宣传单张的合同执行路线行程,也不和家长商量,私自变更、取消线路。”他告诉记者,“我们是提前一个月缴费的,明明是他们准备不充足,各种借口说人多约不上、进不去。”

事后,对于临时调整行程,该旅行社在家长群发布《北京研学情况说明》回应称:“由于疫情后首个暑期北京旅游异常旺盛,旅游人数井喷,文旅基础资源极度紧缺,尤其是最热门的故宫、国博、科技馆等,一票难求,放票即售罄……像大巴、导游等资源也都上涨至少一倍,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接待服务。”

今年暑期,来自杭州的李女士给孩子报名了为期五天四夜的“清北研学夏令营”,报名费用为4980元,而且不含高铁票。该夏令营在宣传中声称,会带孩子进入清华、北大校园参观学习,并游览天安门、颐和园等多个知名景点,但根据孩子反馈,清华、北大校门都没进去,只是在校门口拍照打卡

事后经查询发现,该夏令营项目的主办方是北京计程国际旅行社,承办方为杭州终结户外拓展有限公司,后者经营范围并不包含旅游经营业务,还曾被列为经营异常企业。

  • “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研学产品层出不穷

“名校访学”变成“校内观光”,“文化体验”变成“景点打卡”,“研学团”变成“旅游团”,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在研学市场里并不鲜见,而且价格不菲。翻看社交平台上的研学游广告,几天行程的收费标准,从几千元到上万元已成常态。

在某旅行类手机软件上,以“北京研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着“名校参访”“清北名校学霸营”等字样的产品占据了主流,但记者咨询时,多位工作人员表示参观行程无法保证:“预约都是靠抢的,如果约不到票你可以退团”“清华、北大不确保入校,去不了的话,会有一些替代景点,比如天坛、景山、航空博物馆、欢乐谷。”

旅行软件相关研学产品截图

一些产品打出“到中科院学科学”“与科学家面对面”的宣传口号,实际上就是去中科院自动化所一间对外开放的餐厅吃个饭,或是去对外运营的中科院植物园游学。

  • 黄牛高价兜售清北入校名额

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平台研学游产品预订人次已超过2019年同期,文化主题研学游人气位居前列:无论是跟着课本去打卡中国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或者去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国宝”文物,都成为亲子客群的热门选择。据悉,北京、西安、南京、洛阳、敦煌等人文历史景观资源丰富的目的地,博物馆、石窟寺、热门景区门票一票难求。清华、北大等高校入校预约名额快速被抢空。

在清北夏令营有关帖子下方,有兜售入校名额的跟帖。图源/南方都市报

在一些平台,清华北大入校名额被当成商品公开售卖,价格在80元至上百元不等,更有甚者将价格炒至千元,还注明:“确保百分百能进,可以签进校协议,提供发票,1100元/学生。”

类似帮预约入校的帖子引发了不少人留言询问“XX号还有没有名额”。但也有游客因为听信“黄牛”缴费帮忙预约入校被骗,在实际刷证件进入时却显示“未查到预约信息”。

  • 住宿环境差,安全得不到保障

比注水行程更令家长生气的是,不少研学团收着数倍于普通旅游团的费用,却连基础的食宿安全都无法保障。

说是会把孩子安排在市中心的宾馆,结果到了才发现孩子住的是郊区临时搭的板房,有的还直接被要求打地铺。

吃的东西基本以糊弄为主,能蹲在地上吃盒饭就已经算不错的了——更多研学团所提供的午饭,就是一个面包或是一个汉堡,而且还不能保证按时发放。

并且,餐饮的卫生条件也很难保证,有学生在研学餐里吃出过头发丝和苍蝇,早在2019年,四川还出过一起研学团里39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

  • 行业准入门槛低

由于研学市场基本没有准入门槛,主办机构趋利而来,鱼龙混杂,水平良莠不齐。辽宁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就博物馆研学而言,很多带队导师对文物一知半解,讲解漏洞百出,或是索性对着文物说明牌照本宣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语焉不详,左右言他。更恶劣的情况是,将陈列文物“张冠李戴”,把错误信息灌输给学生。还有一些机构干脆在展厅搞“探索与发现”,让学生拿着“任务卡”在场馆穿梭,自己找答案填空,不仅扰乱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影响他人观展,还存在安全隐患。

【监管】

研学旅行该如何规范?

今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公共场所的管理,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有序的活动空间,会同街道(社区)和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在暑期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理性看待、慎重选择夏令营、研学、游学和校外培训,防止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危害身心健康事件发生。

原国家旅游局2016年发布的旅 *** 业标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明确,研学旅行的组织应包括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其中主办方是有明确研学旅行主题和教育目的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方,承办方则为与研学旅行活动主办方签订合同,提供教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

7月11日,北京市文旅局发布《暑期出行温馨提示》,指出由于“研学”旅行涉及多个监管部门,提供的主体也比较多样化,因此要注意是否有打资质“擦边球”的情况。如果是选择旅行社提供的“研学”产品,按照《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的要求须提供研学旅行产品说明书,其中必须要有研学旅行安全防控措施、研学旅行教育服务项目、评价 *** 以及未成年人监护办法,既要保证参与旅行的未成年人的安全,又要保证“研学”的内容和质量。

日前,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已深入开展暑期首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依法打击虚假宣传、诱导购物、强迫自费、擅改行程等违法行为,并加强对夏季“研学游”、非法老年团和在线旅游平台的监管力度。

综合整理自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北京电视台、中国新闻周刊、凤凰WEEK ***

编辑 代文佳

校对 陈荻雁

终于有人对烦人的验证码下手了

编辑导语:在浏览网站时,最离谱的大概就是证明自己不是机器人的验证码了。本文介绍了为何会有验证码,以及简要分析了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摆脱这些验证码了。一起来看看吧。

当你守在电脑前,为买到一张期待已久的演出票摩拳擦掌,正打算点击鼠标 *** 抢购时,电脑突然跳出来一个验证码输入框……

请输入中间图片里的字母……你这字母呢?

丨larrysworld.com

这是在抢票还是在测视力啊!谁能想到努力了半天结果败给了验证码。这验证码要是像这样痛快地让人看不懂也就罢了,更让人迷惑的是图片选择。让我选出所有包含汽车的图片,那这一块占了一点点,我到底该不该选上?

我看你是在欺负近视的人!丨apify.com

被这些离谱验证码“气笑了”的人,把嘲讽技能直接拉满,整出了不少梗图。你们这些验证码不是想难为我吗?有本事直接整这些啊!

一团乱麻、解数学题,甚至可以让别人选择代码里的bug?丨devrant.com

最近,有公司对烦人的验证码出手了!苹果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提到了新系统里的一个功能:自动验证。他们想让系统代替人为操作,自动通过验证码核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能和验证码说拜拜了吗?

iOS16测试版中的功能丨作者供图

一、你不是机器人吧?

验证码很“难”这件事,光是从自身的全名就能体现出来。2000年,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群博士创造了CAPTCHA。这一串字母代表了全自动区分计算机和人类的公开图灵测试(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这个听起来非常高端的测试,落到用户的手里,就是“输入验证码”。

不过最开始,这个验证码并不想为难人类,而是想为难机器人。互联网上始终充满了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本质上是一行行自动运行的计算机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不同的网站注册海量账户。之后,机器人账户便可以四处发布垃圾信息、自动刷票、甚至攻击网站。

人工审核很难能快过重复运行的代码,所以网站需要一个有效的 *** 来识别机器人和真人。验证码成了一个理想方案。

早期的验证码一般通过扭曲正常的文字或者给它们加上一些干扰的线条,来区分机器人和真人。这种简单的变化对于人类阅读而言不成问题,但对于只能识别标准文字的机器人来说,却是一个十足的难题。

人类就这样岁月静好了一阵子,可机器人却越来越“聪明”。随着深度学习技术进一步发展,机器人可以轻松地识别这些扭曲的文字。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用以验证的文字也变得越来越难。

怎么才能造出机器人铁定看不懂的词呢?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团队这时又想了一个好 *** :用AI扫描几本旧书,那些扫不出来的单词不就是好的验证码素材了吗?于是,这些AI无法识别的单词和另一个已经确定的单词被一起放入了验证码框中。当你输入这两个单词的时候,如果已经确定的单词输入正确,系统就会偏向于判定另一个词是有效的。

验证码,你没事吧?丨webadictos.com

这样的 *** 不仅阻止了机器人,还让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干了份外包工作:当超过一定人数输入这个AI无法识别的单词后,单词就会被确认并收回,从而完成旧书的电子化。

后来谷歌收购了这个项目,把它用在了谷歌图书和谷歌街景等图片的识别中。不过,比起程序生成的简单变形字符,人类想要识别这些AI都看不出来的模糊书籍字符和图片,难度变得更大了。

请选择图中所有的麦芬面包……丨memezil ***

二、满世界都恨验证码

不论是文字识别还是图片选择,这些复杂恼人的验证码都成了正常人类上网的一种阻碍。

谷歌安全博客下,评论区的人认为验证码终将消失。因为这些“狗屎”阻碍了正常用户在评论区留言。

2012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0%的人都认为使用这些验证码有点困难或是非常困难。有人不满于此,甚至成立了验证码艺术小组来为离谱的验证码作画。

验证码sconce killed直译为“烛台被杀”,用户为此作画(?)丨prodlly/reddit

这些验证码还惹到了一些“无辜人士”。有些人为了攻破这些AI难以识别验证码,将验证码分发到色情、游戏等网站上,要求用户在看到详细内容之前先输入验证码。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别人“破解”了验证码。

一个虚假验证码出现在解密游戏上的例子丨参考文献<11>

不仅用户反感,网站也对验证码非常头痛。一项研究邀请了210位参与者,超过一半的人需要输入两次甚至两次以上验证码才能输入正确。这对网站来说简直就是灾难:用户体验这么差,得流失多少用户啊!

为了解决引起众怒的验证码,厂商也一直在努力。谷歌在新版的验证码系统中,使用了点击按钮代替之前的辨字和辨图。你只需要点击一下“我不是机器人”的选框,系统就可以根据你的操作信息验证你是不是机器人。滑动验证拼图验证等方式,也会通过分析用户拖拽行为来判断是否是机器人操作。

你以为只点了个按钮,但其实系统收会整合浏览行为和鼠标路径等信息,综合判断你“是不是人”。丨Google Developers

隐式验证码也不断在发展,系统会通过收集用户的操作行为,自动对使用者进行综合评定。不过人们也对隐私性产生了疑问:我在浏览网页时,系统到底要收集多少我的信息?

苹果这次更进一步,推出了私人访问令牌(Private Access Tokens),计划直接在使用手机这个阶段就完成真人判断:通过密码或生物识别解锁了手机、打开了浏览器、又精准输入了网站……这些足以说明是个真人在使用手机了。当完成判定后,系统就会自动向网站发送“真人通知”,从而自动完成相关验证。

苹果与合作的科技公司计划将相关的标准进行开源,也就是说,不只是苹果用户,或许未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摆脱这些烦人的验证码了!

参考文献:

<1>ReplaceCAPTCHAswithPrivateAccessTokensWWDC22. https://developer.apple.com/videos/play/wwdc2022/10077/

<2>This new iOS 16 feature will rid the web of pesky CAPTCHA verification puzzles. https://9to5mac.com/2022/06/20/ios-16-bypass-captchas/

<3>CAPTCHA: Telling Humans and Computers Apart Automatically. http://www.captcha.net/

<4> Human or Computer? Take This Test. https://www2.eecs.berkeley.edu/Research/Projects/CS/vision/mori-nyt/page1.html

<5>Are you a robot? Introducing “No CAPTCHA reCAPTCHA”. https://security.googleblog.com/2014/12/are-you-robot-introducing-no-captcha.html

<6>reCAPTCHA protects your website from fraud and abuse without creating friction. https://www.google.com/recaptcha/about/

<7>Moradi, M., & Keyvanpour, M. (2015). CAPTCHA and its Alternatives: A Review.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8(12), 2135-2156.

<8>Screen Reader User Survey #4 Results.

https://webaim.org/projects/screenreadersurvey4/#captcha/

<9>CaptchaArt – Reddit. https://www.reddit.com/r/CaptchaArt/

<10>Fidas, C. A., Voyiatzis, A. G., & Avouris, N. M. (2011, May). On the necessity of user-friendly CAPTCHA. In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pp. 2623-2626).

<11>Kang, L., & Xiang, J. (2009, December). CAPTCHA phishing: A practical attack on human interaction proofing. I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ryptology(pp. 411-425).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2>CAPTCHA Effectiveness. https://blog.codinghorror.com/captcha-effectiveness/

<13>Private Attestation Token:使用开源标准消灭 iPhone 和 Mac 上的验证码. https://blog.cloudflare.com/zh-cn/eliminating-captchas-on-iphones-and-macs-using-new-standard-zh-cn/

作者:Owl;编辑:窗敲雨;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_afIjGzlHc37E3o5Dihpg

本文由@果壳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知名面包品牌又被罚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曼可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款1万元。

主要违法事实包括:当事人于2021年3月30日起,在其网店产品“酥皮奶油夹心面包”的销售网页宝贝详情中,将该产品的钠含量标注为356毫克/100克,经查实及当事人确认,其所销售的“酥皮奶油夹心面包”,实际钠含量为295毫克/100克并在产品外包装营养成分表中进行了标注。2021年11月08日案发至案件调查结束,当事人已修改了网店内涉案产品参数(现钠含量标注为295毫克/100克)。

图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

面包网app,面包网app安装-第1张图片-

据此前报道,不久前曼可顿也因虚假宣传被罚。今年3月份,曼可顿食品(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的多款食品因“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当事人在某电商平台上销售“曼可顿超醇系列吐司面包原味全麦吐司三明治 DIY 早餐食品休闲低脂”,在该链接上宣传“低脂”,但该产品的营养成分表里标注了“脂肪每 100 克 4.2 克”,并不是低脂产品。此外,在某电商平台曼可顿旗舰店,销售的曼可顿谷物脆饼饼干,使用“无糖”作为广告用语,与实际不符。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据曼可顿在网店上的介绍,“曼可顿始于1995年,是国际品牌宾堡旗下子公司,是各大餐饮品牌的面包供应商”。天眼查网站显示,曼可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经营范围为预包装食品(含冷冻冷藏、不含熟食卤味)的批发,会务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燕赵都市报

“边角料”食品可以放心买吗?消保委提醒要注意来源和保质期

原标题:“边角料”食品可以放心买吗?

消保委提醒购买要适当比价、看清保质期

碎牛肉、面包边、羊肋排的骨间肉还有海苔的边边角角……因售价便宜又与正装食品味道一致,“边角料”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购买“边角料”是否真的划算呢?

碎肉屑、蛋糕边

“边角料”食品走红

“一大包面包边和蛋糕边,只要5块钱,能当三天的早点和零食,还有酥饼的碎片,也只要5元,但要是正品这么一大包要30元。”苏阿姨是一家蛋糕店的常客,吸引她前来的就是这家店每到晚上7点就开始售卖的各种面包和点心的“边角料”。而最近她越来越难买到这些“处理货”了,因为跟她同样爱买“边角料”的人越来越多。

食品“边角料”一般指 *** 食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零碎材料。它们有的是形状不规则,有的则是生产时外观破损等原因不被正装产品采用,但其加工工艺、品质与正装产品一致。不过,这类“边角料”一般产量不大,一些厂家为了避免浪费,也为了增收,会将边角料 *** 。但是大部分会选择在厂区附近或者直接低价卖给员工。

如今,食品“边角料”这门生意已经做到了网上。“家人们,这堆就是我们今天生产出来的牛肉干松……”在某牛肉干生产企业的直播间,主播的介绍词还没说完,链接上的牛肉干松已经售罄。该公司主播表示,这些牛肉干松可遇而不可求,是整条牛肉干烘干时晒落的肉屑,因为不是正品,所以没有在零售渠道售卖。而有网友想买,也只能蹲守直播间。

不仅如此,不少食品企业已经专门做起“边角料”的生意,尤其是糕点生产企业。记者发现,一些销售食品的直播间,甚至将直播搬进了“生产现场”,当着网友的面切割蛋糕“生产”边角料来售卖。

这样的生意也受到网友热捧。一些网友认为,比正装商品一半的价格还低,口味和质量却相当,只是卖相不好,这样的零食买来自己吃怎么想都是赚了,而且还避免了浪费。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食品边角料相关产品在某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为203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7倍。猪肉脯、虎皮卷、火腿肠、面包边和散装夹心饼干,成为最为火爆的边角料零食代表。而也有厂家因为销售“边角料”,销售额和利润都有所增加。

边角料食品出现价格倒挂

部分产品被指“货不对版”

记者注意到,部分网售食品边角料的价格并不比其所标称同类的正装产品便宜,有的甚至价格更高。

在标称为某品牌纯肉火腿的边角料页面,500克包装的边角料火腿售价29.8元,但是该品牌无淀粉火腿肠380克装的网店售价为19.8元,折合500克的售价不到27元。有网店销售的虎皮蛋糕边角料16.8元/200克,但是有网友评论称,蛋糕店里的虎皮蛋糕也才卖15元。而这类“边角料”和正品价格倒挂的情况,也频频出现在其他品类中。

有消费者反映称,其购买的“边角料”就是“一个塑料袋装着的饼干,什么信息都没有,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还有一些边角料食品更是差评一片,很多网友都发帖表示“货不对版”,有人还质疑其是“三无产品”,冒充知名品牌边角料。

购买时进行适当比价

务必看准食品来源

对于边角料食品热销带来的问题,江苏省消保委日前表示,从商业化角度来看,如果生产、销售商家手续齐全,正规经营,其售卖的食品“边角料”虽然“卖相”不佳,但能实现买卖双方“双赢”。

事实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都会尽量减少“边角料”的产生。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食品“边角料”,不乏打着“边角料”旗号售卖的大包装食品或零食,甚至是混入过期食品的“问题食品”,或没有食品合格证的“三无产品”,食品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 *** 食品“边角料”时更要看清保质期,看准食品来源等相关介绍,认准证照齐全、品牌清晰 、售后有保障的正规经营者。消费者也可以进行适当比价,从追求“便宜”低价向质价相符、品质消费思路上转变。

此外,对于经营者来说,需要强化诚信守法意识,切忌生产或销售中有“钻空子”心理,尤其要坚决杜绝诸如不同批次的碎料产品二次加工、无标准化质检、无生产许可证等行为。对此种模式商家也应当主动“降温”,优化工艺,尽量减少边角料的生成,只有将流程完善、品质溯源可查、售后体系健全等机制全部落地,才能真正履行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之一责任人义务。(记者 张鑫 统筹 池海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知名面包品牌又被罚!很多人爱吃……

来源 | 潇湘晨报

记者|李姝

近日,曼可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罚款1万元。

据悉,当事人在网店上对外销售的“酥皮奶油夹心面包”宝贝详情中将显示钠含量标注为356毫克/100克,经查实及当事人确认,其所销售的“酥皮奶油夹心面包”,实际钠含量为295毫克/100克。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之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构成了虚假宣传的行为。据此前报道,不久前曼可顿也因虚假宣传被罚。今年3月份,曼可顿食品(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的多款食品因“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当事人在某电商平台上销售“曼可顿超醇系列吐司面包原味全麦吐司三明治 DIY 早餐食品休闲低脂”,在该链接上宣传“低脂”,但该产品的营养成分表里标注了“脂肪每 100 克 4.2 克”,并不是低脂产品。此外,在某电商平台曼可顿旗舰店,销售的曼可顿谷物脆饼饼干,使用“无糖”作为广告用语,与实际不符。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据曼可顿在网店上的介绍,“曼可顿始于1995年,是国际品牌宾堡旗下子公司,是各大餐饮品牌的面包供应商”。天眼查网站显示,曼可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经营范围为预包装食品(含冷冻冷藏、不含熟食卤味)的批发,会务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仓库变“聪明”,货物“跑”得快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

仓库变“聪明”,货物“跑”得快

今年“双11”,快递小哥穿梭在城市乡村,忙着“送送送”。每年的“双11”“6·18”等电商大促活动,都是快递业的旺季。

近年来,全国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5年翻了1.7倍,而且快递的速度、精准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其中,少不了高科技的功能。许多消费者发现,下单不到1小时,相关平台已显示“您的订单已出库”。面对庞大的快递业务量,传统仓库进行数字化革新,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智能仓储模式,不仅提高了存储能力,也降低了相应成本。

智能仓储,“软硬一体”

“双11”“6·18”等促销活动带动快递量大幅增长。面对迅速增加的业务量,传统仓库一度犯了难。

过去,工人推着搬运车在偌大的仓库里寻找、分拣货物,不仅耗费时间长、人工成本也高。一旦碰上大促销,仓库里就会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的货物,工人工作量也会激增。不仅需要储存更多的货,还要更快的出入库效率。为更好应对庞大的业务量,传统仓库走上了数字化道路。

在广东省广州市,辛选广州智能云仓正在繁忙运转,以应对“双11”的巨大作业量。这个仓库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整体分为存货区、发货区、耗材区和售后区,不同的订单结构会自动分流到不同的区域。目前,该仓库峰值发货能力累计可达120万单/天,峰值吞吐量1.2亿件/月,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仅为20天。

啥是智能仓储?菜鸟物流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智能仓储内的每一件商品在扫码入库后,都会有一个特定的‘身份证’,仓库管理系统就会知道每一件商品的具 *** 置。当接到订单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指令,由自动化机器人快速找到对应商品,再将商品运送至拣货工人面前。”同时,仓库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仓库库存,指导仓库及时补货、调货。

智能仓储需要实现“软硬一体”。硬件是指智能仓库、自动搬运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等;软件是指仓储管理系统、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等。通过软硬件相结合,提升出入库效率和准确率。

记者了解到,京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运营超1400座仓库。“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是京东物流运营的建筑规模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现代化智能物流项目之一。通过在商品的立体化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效率提升。

“货找人”,降本增效

机械手臂无人化作业入库,存储、搬运补货由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托盘无人化操作,包材自动开箱、自动封箱、自动贴标、自动扫描揽收……在江苏田园主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田园主义公司”)的1.6万平方米高标准数智化、自动化无人仓里,这些都能实现。

主营全麦面包等健康食品的田园主义公司,与菜鸟供应链合作,拥有了全托管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菜鸟通过仓网规划、自动化、销量预测、全渠道一盘货等仓配领域的合作,帮助企业实时监控库存,降低备货周期和成本,提高 *** 率。

“田园主义公司生产的全麦面包对保质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动化仓储系统能够保证其在存储、拣选、发货等全流程提升效率,保证其在24小时内就可实现发货。”菜鸟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田园主义公司仓内效率已提升20%;仅包装一项,每年就可节省成本200万元。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智能仓储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密集存储的立库、自动拣选的AGV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互相配合能够大幅提升仓储、拣选效率。目前,菜鸟在江苏无锡运营着全亚洲规模更大的无人仓,通过柔性自动化技术,率先实现了超过1000台AGV机器人协同作业,可直接从存储区匹配订单发货,省掉了中间环节,吞吐能力提高1倍多。

数字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在提升拣选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尤其是在大规模密集存储、高位货架、危险品仓储等不适合人工作业的场景中,“货找人”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

一组数据充分展示了智能仓储的重要作用——

湖北周黑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智能化整合改造前,仓库管理无法实行先进先出原则,库存数据混乱,也无法实时查看、无法监控库存数据;整合后,通过实现库存先进先出控制,库存准确率提升至100%,废料率下降50%,拣货错误率降至1‰以下,现场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总体出货速度提高1倍以上。

提高中小微企业渗透率

智能仓储应用广泛,但对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智能仓储的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业内专家指出,使用智能仓储是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的好 *** ,有助于企业实现更好发展。然而,部分中小微企业仓库占地面积较小,业务量也比不上大型企业,若直接配备全链条数字化、自动化设备性价比不高。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这类企业可以选择单环节智能仓储,在存储或分拣环节使用智能设备,同样能够满足其降本增效的需求。

近年来,部分中小微企业已经走上了智能仓储之路。主营叉车出口的新牛顿总经理仇一波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在国内市场,公司的电动堆高车销量增长120%,搬运车增长130%,电动叉车增长150%。其中大部分客户是中小微企业。”

除了场地和成本,运维也是不少中小微企业担心的问题。据分析,中小微企业花钱购入智能仓储设备后,还需要保障其能够迅速掌握设备的使用,为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智能仓储产品更多追求“大而全”,中小微企业需要的则是“小而美”,真正适配中小微企业的智能仓储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但这是一个趋势,随着技术进步、设备迭代,未来会有更多中小微企业用上智能仓储。

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发展订阅式软件服务,有条件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可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试用版服务;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面向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需求,持续提升产品服务针对性等。

随着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有更多中小微企业搭上数字化转型快车,用上智能仓储,实现降本增效,获得更好发展。(记者 徐佩玉)

作者:徐佩玉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桃李面包吃出2厘米刀片?回应:非生产过程造成,已报警

2月20日,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在官微和财经网站上发布关于“消费者投诉面包出现金属刀片”的情况说明。

《说明》表示,针对《女子在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带锈刀片》的报道,公司之一时间展开了全面调查,就此次投诉处理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公司深表歉意。

公司高度重视此次客户投诉,并之一时间对工厂内部各生产环节进行安全排查,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使用该类刀片的工艺环节,面包生产是通过面团的搅拌、分块、压薄、卷包、分割、成型、醒发、焙烤、冷却、切片、夹馅、包装、金属检测、装箱等工序,金属刀片经过上述的工序不可能再完整存在,并且公司所有的产品都需经过金属检测机检测方可出厂,排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金属刀片的可能性。

公司已邀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媒体对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并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并申请立案调查,相关结果会之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来源: @桃李面包

馒头里为啥不能添加甜味剂?

近期

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

有些所谓的“老面馒头”

其实是

不良商家在面粉中加入了甜味剂

馒头里为啥不能添加甜味剂?

吃了有甜味剂的馒头有危险吗?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邀请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

揭示了个中玄机

抽检

“老面馒头”检出糖精钠

老面馒头

用面肥(也叫面引子、面酵子)做的老面馒头,松软可口,越嚼越香,还有淡淡的甜酒香气。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今年在抽检馒头产品时,发现不合格项目中有糖精钠。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不合格信息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秘书处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健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主要分为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如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化学性质稳定,甜度远高于蔗糖。

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十分常见,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在多种食品中有条件地使用,糕点、饮料、蜜饯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不过,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馒头生产加工中不能使用甜蜜素、糖精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

解读

馒头为啥不能添加甜味剂

同样是甜味剂,为啥糕点能用馒头不能用?

王健解释说,一种食品中是否可以添加某种食品添加剂,需要综合考量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馒头作为一种日常摄入量较大的主食,和糕点在饮食结构中的作用区别很大,而长期大量食用含甜味剂的食品,并不是一种健康安全的选择。

资料图

相关研究显示,有些甜味剂如甜蜜素摄入过量,有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及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而如果过量食用含糖精钠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因此,《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甜蜜素的使用范围和用量要求作了明确规定,比如:

● 水果罐头、果冻、冰淇淋类冷冻饮品、固体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的更大使用量为0.65g/kg;

● 在面包、糕点、方便米面食品(仅限调味面制品)中的更大用量为1.6g/kg;

● 在果酱、熟制豆类等食品中的更大用量为1.0g/kg;

●在果糕类、凉果类蜜饯食品中的更大用量为8.0g/kg;

● 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的更大用量包括1.2g/kg(脱壳类)和6.0g/kg(带壳类)两种......

未在该标准中

明确规定使用量的食品

都不得随意添加甜蜜素

资料图片

而不法商家使用甜味剂来蒸馒头,原因有三:

01

节约成本。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的甜度比普通蔗糖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相同的成本,商家可用于 *** 更多的馒头;

01

迎合大众口味。略带甜味的馒头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

03

缺少相关知识和意识。还有些商家对标准理解不到位,觉得馒头和糕点差不多,糕点都能用,馒头也应该能用。

释疑

食用有甜味剂的馒头有危险吗

王健解释说,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甜味剂既不是“魔鬼”

也不是“毒药”

在糕点果酱等食品中

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

是允许且安全的

科学合理使用甜味剂

还能帮助部分人群降低糖分的摄入

促进人体的健康

虽然过量食用合成甜味剂确实会对人体有害,但庆幸的是,很多甜味剂的“增甜”效果实在“太好”,甜到发齁的馒头肯定没人愿意吃,所以不法商家不会无所顾忌地使用。因此,如果少量食用了违规添加甜味剂的馒头,不必过于惊慌,建议关注身体状况,有不适感及时就医。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食品边角料 能放心买吗?

来源:今晚报

食品边角料 能放心买吗?

货源销售售后等环节不规范 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全面保护

本报记者 翟维鹭

最近一段时间,零食边角料、火腿边角料、肉脯边角料等,成了不少 *** 平台上人气十足的爆款。这些看似和标准包装食品无差别的边角料,在配料、成分、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真的像带货主播们说的那么让人放心吗?

所谓的食品边角料,一般是指火腿、肉脯、面包、山楂卷等食品在生产时,切下、剩下的边角碎料。这些边角料和正装食品相比,正常来讲,除了形状规格有区别以外,口味、品质应该是一样的,而价格却比正装要便宜很多,所以在网上售卖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

“买过几次这种边角料,价格确实比正价的便宜不少。”市民王女士日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买的基本都是知名品牌食品的“特惠边角料”,性价比很高。王女士举例说,同样的火腿肠,正式包装的每500克要三四十元,而网上买的火腿边角料,每500克才合二十元左右,还有便宜的只要十几元。还有山楂卷碎、面包边,价格就更便宜了,一大包才二三十元。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价格便宜的边角料,吃着也并非那么让人放心。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网上直播渠道买的几款食品边角料就不太理想。“前段时间买的一包火腿肠碎肉,打开包装后发现碎肉基本都被挤成了肉末,里面还混合着一些汤汁。”李先生说,还有一包山楂卷的边角料,有不少都很干、很硬,根本没法吃。

市民宋女士反映,前段时间买到的网红款火腿片边角料,包装上注明“餐饮原料,非零售”字样,询问商家后被告知,该商品来自“内部渠道”。宋女士表示,如果来源渠道都说不清的话,这样的食品还真不敢吃。另一名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买的一种饼干边角料,商家说是来自某知名品牌,但对比从超市购买的同品牌正装饼干发现,饼干的外形、口味都不一样。

还有些看似划算的边角料,实际上也不像带货主播们说的那么便宜。比如一款肉脯边角料,按照克重计算,每百克单价和超市正规包装的同款商品不相上下。还有的零食边角料,合下来的单价甚至比正品还贵。此外,有消费者在网上买的边角料还存在包装不规范、保质期标注不清等问题。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食品边角料属于新事物,如果商家真的能够确保诚信,那么也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物美价廉的新选择。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边角料食品从货源到销售再到售后等各个环节都不算规范,消费者的权益能不能得到全面的保护,很多时候还要靠商家自律。要规范食品边角料市场,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热搜之一!“可能致癌”,以后还能吃吗?

终结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之争的,可能是阿斯巴甜。

29日晚,话题#阿斯巴甜 致癌#登上微博热搜之一。

据路透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将于7月首次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旗下无糖饮料,玛氏旗下口香糖等均有添加阿斯巴甜。

传阿斯巴甜成“致癌疑凶”

这些食品有添加

据彭博社报道,阿斯巴甜的相关报告分别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准备。

对于这一消息,世卫组织向媒体回应称,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但未透露具体内容是什么。

阿斯巴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糖”“0糖”成为新的消费热潮,也催热了食品饮料行业的代糖市场。而“阿斯巴甜或被宣布致癌”这一消息,无疑让无数低糖食品爱好者心头一紧。我们购买的低糖食品,是否使用了阿斯巴甜?

无糖可口可乐、无糖百事可乐均有添加阿斯巴甜。

6月29日,元气森林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元气森林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中新财经查询了元气森林产品包装,配料表显示,目前元气森林使用的是赤藓糖醇。

奈雪小程序显示,其现制奶茶使用的代糖为罗汉果汁,而瓶装饮料除罗汉果汁外,还添加了赤藓糖醇。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喜茶现制奶茶使用的代糖为甜菊糖,其瓶装饮料配料表显示,其中添加的甜味剂包括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

中新财经注意到,目前使用阿斯巴甜的包括可口可乐旗下的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雪碧纤维+、芬达零卡,百事可乐旗下的百事可乐零度、百事轻怡可乐,玛氏旗下箭牌的部分无糖口香糖、薄荷糖等。

有业内人士向中新财经表示,阿斯巴甜属于比较低端的人工甜味剂。“现在很多食品用天然甜味剂取代了人工甜味剂添加。”

国际饮料行业回应

长期以来,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围绕阿斯巴甜的研究也持续不断。对于世卫组织将宣布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多个国际相关行业协会迅速作出了回应。

29日,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发布相关文件,其执行主任凯特·洛特曼(Kate Loadman)称,这一消息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可能不必要地误导消费者摄入更多糖。”

凯特·洛特曼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正在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以获取更确凿的证据。“我们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仍然充满信心。”

国际甜味剂协会(ISA)也表示“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意见的初步猜测表示严重关切”。

其秘书长弗朗西斯·亨特-伍德(Frances Hunt-Wood)称:“全球90多个食品安全机构都宣称阿斯巴甜安全,其中包括欧洲食品安全局,该机构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评估。”

弗朗西斯·亨特-伍德补充道:“在世卫组织的两份报告发布之前,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据外媒报道,自1974年首次批准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以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已五次裁定该物质安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官网显示,为了确定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其已审查了100多项旨在确定可能的毒性作用的研究,包括评估对生殖和神经系统、致癌性和代谢的影响的研究。

中新财经注意到,5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项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代糖“概念股”大涨

尽管此次世卫组织对于阿斯巴甜的具体报告内容尚未透露,但阿斯巴甜被“点名”,无疑也影响了相关的食品生产商。

主营功能糖产品的保龄宝表示,旗下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对于与可口可乐等公司的合作,该公司表示,“产品不涉及这种化工类产品,基本上都是天然的。”

晨光生物也表示,公司主营植物提取,都是天然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产品。

6月30日,代糖概念股开盘大涨,保龄宝一字涨停,三元生物涨超15%。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出于安全性和成本考虑,预计下游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此外,随着人们对于甜味剂的来源及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加强,对天然甜味剂需求预计还将高速增长。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代糖的副作用,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相对于糖,代糖对健康的危害要小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大量摄入代糖,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造成代谢紊乱和食欲上升,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标签: 面包 app 安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