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图片大全带鸟名称,鸟类图片大全带中文鸟名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98 0
中国十大名鸟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追寻自然的和谐:中国鸟类多彩的世界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鸟类,它们在不同的栖息地中展现着独特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从草原到山林,从湿地到城市公园,中国的鸟类世界多姿多彩,吸引着观鸟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前来探索。本文将带您走进中国鸟类的神奇世界,探寻它们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和挑战。

百灵:天空的歌者


百灵,体型娇小,但却拥有嘹亮动听的歌声,能模仿其他鸟类和小动物的声音,成为草原上的音乐家。它们常成群活动,在广袤的草原上展开高空飞行,像一幅精美的画卷。

百灵喜欢在草丛中捕食昆虫和种子,它们的敏捷和灵活性让它们成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虽然百灵目前未被列为濒危物种,但草原的减少和生境破坏仍然是它们面临的威胁之一。


画眉:自然的画家

画眉的名字来自于它们蛾眉状的眉毛,给它们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这种小巧的鸟类主要栖息于林缘、灌丛、竹林和果园,喜欢吃昆虫和种子。

画眉的叫声悠扬婉转,常常成为山林中的一道美丽音符。由于它们适应性强,目前未被列为濒危物种。但随着森林的砍伐和城市化的发展,画眉的生存空间也在逐渐受到威胁。


绣眼鸟:花丛中的明珠

绣眼鸟以其独特的白眼圈和绒状短羽而著名,它们活跃好动,常在花中取食昆虫,展现出绚丽的色彩。绣眼鸟是中国江浙沪地区的特产,它们的美丽和婉转的鸣叫声使它们备受喜爱。

然而,绣眼鸟目前面临濒危的局面,受到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捉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的物种,中国 *** 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的保护法规。


靛颏:声音的魔术师

靛颏是一种精致的鸟类,以其出色的模仿能力而著称。它们能够模仿各种昆虫和鸣声,发出多韵而婉转的声音,因此常被饲养为笼养观赏鸟。靛颏的美丽羽色和优雅的鸣唱使它们备受珍藏。

然而,靛颏也面临着濒危的威胁,主要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捉。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的物种,中国 *** 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努力维护其自然生态平衡。


中华秋沙鸭:湿地的守护者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的水禽,它们栖息在溪流、湖泊、水塘和草地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秋沙鸭通常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擅长在水中潜水捕食鱼类,起到湿地生态平衡的守护者作用。

然而,由于湿地的退化和环境污染,中华秋沙鸭的生存状况逐渐受到威胁。它们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保护。


鸳鸯:忠诚的伴侣

鸳鸯以其美丽的羽色和成双成对的习性而著名,是一种忠诚的伴侣。它们常在水面上游泳,捕捉小鱼和昆虫,也在水边筑巢。鸳鸯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广泛,繁殖于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冬季则迁徙到东南各省及福建、广东等地。

尽管鸳鸯在中国受到法律保护,但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捉仍然对它们构成威胁。因此,保护

鸟类图片大全带鸟名称,鸟类图片大全带中文鸟名-第1张图片-


鸳鸯的工作依然紧迫,需要进一步加强。 *** 和自然保护组织正在采取措施,以保护这些优雅的水禽,包括建立保护区和加强监测,以确保它们的栖息地得到维护。

丹顶鹤:湿地之王

丹顶鹤是一种壮丽的鸟类,以其红色的头颈和高雅的姿态而著称。它们通常在湖泊、草地和沼泽中觅食,以捕食鱼类、虾类、昆虫和水生植物为生。丹顶鹤在中国东北、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等地分布广泛。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非法捕捉,丹顶鹤的数量受到威胁,但幸运的是,它们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到多个国际公约的保护。为了维护湿地生态平衡,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保护区,以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朱鹮:中国的瑰宝

朱鹮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拥有白色的羽毛、红色的头颈和黑色的嘴巴。这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以其独特的外貌和美丽的飞行姿势而备受喜爱。它们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峡谷和河流附近的树林中。


然而,朱鹮的数量极其稀少,仅剩下约2000只野生种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濒危物种。为了拯救这一瑰宝,中国 *** 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捉和贸易、人工繁育和放归等。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朱鹮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仍需要继续努力以确保它们的生存。

绯胸鹦鹉:树上的音乐家


绯胸鹦鹉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鸟类,主要以黄色和黑色的羽毛为特征。它们通常在白天活动,夜间与八哥和鸦等混群栖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解开鸟类起源之谜:原鸟的秘密"(多图)

原鸟想象图

在遥远的时间长河中,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了无数的故事。而关于鸟类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大谜题。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新的化石发现,我们对鸟类的起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但依然存在许多令人矛盾的观点和争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关于“原鸟”的故事,这是一位备受争议质疑的传说“鸟类”,但仍有可能改变我们对鸟类起源的看法。

鸟类化石

鸟类是地球上最迷人的生物之一,它们的飞翔能力和多彩的羽毛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着人们。然而,鸟类的起源却让古生物学家们头痛不已。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哪一种是最早的鸟”的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议。相对于现代鸟类,古生物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拥有鸟类特征的远古生物,从而可以将其视为鸟类的祖先。

始祖鸟化石

在这场追溯鸟类进化的竞赛中,曾经有几个冠军争夺者。最为著名的不外乎是“始祖鸟”,它是一种生活在约1.5亿年前的远古鸟类,具有许多鸟类特征,曾被认为是鸟类进化的重要证据。然而,直到1986年,美国德州科技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桑卡斯·查特吉的发现(Sankar Chatterjee)颠覆了整个古生物学界的认知和看法。

查特吉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发现引发了巨大的学界轰动,他声称发现了一种比始祖鸟还要古老的鸟类,即“原鸟”(Protoavis)。原鸟的化石具有一些与鸟类相关的特征,如头骨上的两个洞,与鸟类的眼睛特征相符。此外,原生鸟的颚骨具有鸟类的特征,可以向前滑动和向上抬起,这使得它在食物获取方面更具优势。但原鸟的发现同样引发了学界的巨大争议,因为它可能比始祖鸟早诞生了整整7500万年,将鸟类诞生的记录推后到了2亿多年前,挑战了大多数学者对鸟类进化的传统观点。

原鸟想象图二

其实,要将原鸟确切地归类为鸟类并不容易。化石的完整程度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个不同物种的骨骸碎片混合而成。此外,一些专家仍然坚信,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原鸟是现代鸟类的祖先。他们提出了趋同进化的观点,即不同物种可能因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而演化出相似的特征。


长尾鸟化石

尽管存在这些争议,但查特吉的发现仍然引发了学界对鸟类起源的深入思考。如果原鸟被确认为鸟类,那么鸟类的起源将被重新审视,可能改写我们对鸟类进化的整体理解。虽然争议仍然存在,但这种学术上的辩论推动了古生物学领域的发展,鼓励科学家们不断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解开鸟类进化的谜团。

翼龙化石

无论如何,原鸟化石的被发现告诉我们,科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新的发现和观点可以随时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鸟类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但正是这种谜团让科学如此迷人,因为它鼓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真理,解开自然界的奥秘。

中华龙鸟化石

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理解我们的地球和生命的起源。鸟类的起源以及原鸟的故事只是诸多未解之谜中的一个,而我们将继续探索,以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我们共同的家园。正如科学家们不断挑战既定观念,揭示更多生命的秘密,我们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保护并珍惜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让生命持续在蓝星上盛开绽放。

轮台:生态美 鸟翩跹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30日电(李新芳)初秋的塔里木胡杨林生机盎然,胡杨林逐渐褪绿披黄,即将迎来最美观赏季。8月29日,走进轮台县塔里木胡杨林湿地,野鸭、大雁等集队飞翔,鸣啼于湖面之上,打破了胡杨林的沉寂。

这样的画面,随着近年来轮台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常见的候鸟也逐渐变成了常驻鸟,野生鸟类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轮台县塔里木胡杨林湿地已经成为天鹅、白鹭、灰鹤、大雁、野鸭等鸟类迁徙途中停留、觅食、繁殖的天然场所。

“这几年胡杨林里的鸟类越来越多了,它们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看着眼前自由嬉戏的鸟儿,玉苏普·热依木高兴地说。玉苏普·热依木在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胡杨林管护站依明切克护林站已工作了18年。

轮台县地处塔里木河中游,塔克拉玛干沙漠与轮台县仅一河之隔。绵延65万亩的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形成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守护着轮台人的幸福家园。

近年来,轮台县实施生态搬迁工程,植树播绿,胡杨林里鸟蹁跹,搬迁牧民过上了幸福生活,美丽的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为着力解决塔里木河流域轮台段部分胡杨林退化问题,早在2002年,轮台县就启动了生态搬迁工程,将处于原始胡杨林中的4个村、552户村民进行易地安置,使得退耕的1万多亩土地得到了明显的自然恢复。

轮台县草湖乡阿克提坎村村民买合木提·麻木提是生态搬迁的受益者,他以前居住在胡杨林中的老草湖乡。“没有搬出林子前,我住的是土坯房,每天供电3小时,人畜共饮河坝水。”买合木提说,现在他的新家通了自来水,用电不限制,冬暖夏凉。更让他开心的是,以前居住地的胡杨林更绿了,沙地也变成了放牧的草场。

自2017年起,轮台县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通过修渠引洪、飞防作业等科学手段更新复壮胡杨林。轮台县引洪灌溉胡杨林,修建疏通渠道22条,新建和清淤引洪渠116公里,修建40余处拦水坝,累计引洪灌溉面积达131万亩。

“胡杨林植被得以恢复,面积逐年扩大,胡杨与红柳遍布塔里木河两岸,经常可以看到白鹭、黄鸭、黑鹳等鸟类以及黄羊等野生动物在树林、湖泊间出没。”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石玉龙地说。

为保护好胡杨林,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设立了19处胡杨林管护站,260名管护人员常年守护在胡杨林一线。“胡杨林的生态环境好了,天鹅等鸟类和珍稀动物也来此安家。”玉苏普·热依木说。

随着塔里木胡杨林生态承载能力的有效提升,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也得到了发挥。轮台县依托风光秀美的胡杨林公园举办胡杨文化旅游节,每年数万名游客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当地群众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同时,轮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仅白杏种植面积就有8万多亩,每年杏子销售额达1.6亿元。

“我们将持续推进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林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今年,我们将完成包括防护林、经济林、防风固沙林在内植树造林任务,2000亩胡杨林抚育工程已完成。”石玉龙说。

网友苦等4年,终于拍到“青鸾神鸟”!日本国鸟就是照着它选的?

有人苦等4年,终于在2023年7月20日,在四川的四姑娘山,拍到了高山上的“彩虹神鸟”。

这种鸟全身有100多种颜色,不仅长相漂亮,还是中国的特有的鸟类,更是传说中西王母身边的神鸟“青鸾”!

那么,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跟神话故事中的“青鸾”又有什么联系呢?



高山上的“彩虹鸟”——绿尾虹雉

其实这种美丽的鸟叫绿尾虹雉,属于雉科虹雉属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青海、 *** 和甘肃等海拔在3000-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它们经常在灌木丛和草甸丛生的地方出没,属于中国的特有鸟类。

从体型上看,绿尾虹雉的平均体长大约在70-80厘米之间,更大体重约为3600克左右,是一种大型鸟类,这个体型在鸟类中绝对算得上“佼佼者”。

而从外貌上看,绿尾虹雉的雌鸟跟雄鸟有着巨大的差异。

雌鸟通体覆盖着深栗色的羽毛,而雄鸟全身的羽毛却泛着金属光泽,它们的头顶到脖颈部位为青铜色,上背羽毛则由红铜色、蓝绿色和紫色等数十种颜色混合而成。

下背和腰部为白色,而尾巴则呈现蓝绿色,从整体上看十分的绚丽,而在阳光的照射下却能折射出一百多种颜色,所以,它们又被当地人称为“彩虹鸟”。

此外,由于绿尾虹雉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嫩芽、果实以及昆虫为食,尤其爱好吃川贝母。

贝母

在气温回升万物生长的时候,它们便会用锋利的喙啃食川贝母的球茎以达到填饱肚子的目的,所以人们又称其为贝母鸡。

但居住在四川巴朗山附近的村民也有称呼它们为“鹰鸡”或“火炭鸡”的。因为绿尾虹雉用来吃东西的喙形似鹰嘴,而其展翅从天而降的样子又十分威武霸气,在气质上跟老鹰简直如出一辙,所以,它们又被赋予了“鹰鸡”的美称。

至于“火炭鸡”的称号则与它们的羽毛颜色息息相关。

雄性绿尾虹雉的颈部到腹部的羽毛是深黑色的,跟他背部绚丽的羽毛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也显得它腹部的羽毛跟个黑炭球一般,故此得名“火炭鸡”。

不仅如此,绿尾虹雉还跟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鸾”极为相似,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何相似之处?它们跟传说中的“青鸾”又有什么关系呢?



神话传说中的“青鸾”是什么动物?

所谓的“青鸾”也被人们称之为“青鸟”,是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中经常陪伴在西王母身边的那只神鸟,也是西王母的得力信使。

传说青鸾是一种坚贞不渝的鸟,跟凤凰很相似,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伴侣,故人们也用它们来比喻爱情,古代很多诗人将其运用在自己诗中,以突出爱情的凄美之感,可以说,这是人们对青鸾的更高评价。

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青鸾”在现代是有原型的。

在《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中,“鸾”指代“虹雉”,而青鸾的原型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绿尾虹雉。

很多诗歌在描写青鸾时会写到它们有着蓝绿色“头巾”一样的冠羽,并且常年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深山中出没,展翅如鹰,常常会在悬崖峭壁上俯冲、滑翔。

而这一切恰恰跟绿尾虹雉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相符合。

所以,民间流传的关于青鸾的神话传说也给绿尾虹雉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物种的独特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绿尾虹雉的确值得我们深入地去了解和关注它们。

跟其他种类的虹雉不同,绿尾虹雉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北部的高山上,因分布范围窄、数量稀少,所以它们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2016年的时候,又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全世界的共同保护。

此外,由于绿尾虹雉属于单一物种,没有亚种的分化,所以,只生活在中国的它们属于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待遇跟我国的大熊猫的有得一拼,因此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据2021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存的野生绿尾虹雉数量不足3000只,而目前通过人工养殖方式成功孵化出来的绿尾虹雉幼崽也仅有16只,这也能看出每只绿尾虹雉有多么珍稀了吧。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联想到跟绿尾虹雉长相相似的日本国鸟绿稚,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差异?既然是中国的特有鸟类,那么绿尾虹雉会成为中国的国鸟吗?



中国神鸟VS日本国鸟

绿尾虹雉跟绿稚虽然长相相似,但它们可不是同一物种。

绿稚又叫日本雉,是日本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日本九州、本州和四国等岛屿的低地和沼泽地中,跟绿尾虹雉不同,它们属于一种大型鸡类,所以有些当地人也称它们为绿雉鸡。

绿稚

从体型上看,绿稚体长约80厘米左右,跟绿尾虹雉差不多大小,但是它们在外形上还是有区别的。

绿稚头顶上长着一个巨大的青铜色或红铜色的羽冠,跟绿尾虹雉的蓝绿色“头巾”可完全不一样,此外,绿稚的喙更短。

虽然它们跟绿尾虹雉一样属于杂食性动物,但是它们平时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所以,圆短的喙也更有助于它们啄食食物。

此外,它们的爪子也更加锋利,能帮助它们抓地抓得更加牢固,自然地,绿稚也会比绿尾虹雉更加善于行走。

而它们两者之间更大的相似点且最容易让人们将两者搞混的便是它们绚丽的羽毛。

绿稚和绿尾虹雉一样,它们的雌鸟和雄鸟的外观差距很大,雌鸟的羽毛多为深褐色或深栗色,外形普通,而雄鸟身上则覆盖着华丽的羽毛,看起来也更加光彩夺目。

绿稚的背部羽毛由紫铜色和蓝绿色等多种颜色混合而成,跟绿尾虹雉相差不大,但是绿稚的脸部羽毛为红色,胸部到腹部则为暗绿色,所以,即使羽毛颜色相近,但如果仔细看还是存在许多细微差别的。

虽然绿稚和绿尾虹雉无论在名字还是长相上有些相似,但两者并没有联系,更不属于同一物种。

而它们的雄鸟之所以长得如此华丽,主要便是为了繁衍后代。跟孔雀一样,雄鸟的羽毛越华丽便越能吸引异性,从而完成交配繁衍后代。

绿尾虹雉的求偶季节在春季,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式,在完成一番体液交流后,雌鸟便会独自飞往岩石下或者岩洞中筑巢,直到每年的4月末或5月初的时候,它们就开始产卵,每次可诞下3-5枚卵。

绿尾虹雉

但是受到自然环境和食物的影响,绿尾虹雉幼崽的存活率并不高,再加上天敌的突袭,所以,绿尾虹雉数量也比较稀少。

相比之下,日本国鸟绿稚的数量可比绿尾虹雉多得多。绿稚属于一夫多妻制,一只雄鸟最多能搭配8只雌鸟,并且它们会在每年的3-5月便开始求偶。

通过嘹亮的歌声以及拍打翅膀的方式获得雌鸟的青睐,而在求爱过程中,雌鸟会将它们的巢穴驻扎在靠近地面的隐蔽处,并且每次平均能产下6-12枚卵,产量是绿尾虹雉的两倍左右。

雌雄绿稚

此外,绿稚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没有那么苛刻,自然地,存活率也会比绿尾虹雉高上许多。

但因为它们仅仅在日本国内生存,所以数量相对其他物种还是比较稀少,再加上是日本的特种鸟类,自然也就备受日本人的宠爱了。

而绿稚之所以能成为国鸟可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日本的特产,更重要的是,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绿稚因为独特而深情的叫声而被认为是“爱情的使者”。

对于日本民众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它们也被赋予了国鸟的头衔。

而绿尾虹雉在我国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是中国的特有鸟类,外观美丽动人、歌声悠扬婉转,且人工饲养难度达世界之最。

所以,绿尾虹雉在我国也被称为“国鸟皇后”,并为其专门设立保护区。

甚至还将它们的发现地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誉为“中国绿尾虹雉之乡”,并在保护区内设立多处红外摄像头以拍下它们的踪迹,可见其宝贵程度。

而近年来,我国也多次发现了野生绿尾虹雉的踪迹,并且在人工饲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好消息,而这也意味着绿尾虹雉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



参考资料:

【1】“国鸟皇后”——绿尾虹雉 许焕岗

【2】我国特有珍稀鸟类绿尾虹雉人工种群数量已达16只 中国网

【3】四姑娘上首次拍摄到高山上的“彩虹鸟”绿尾虹雉 四川观察

鸟和猫咪全屏精美壁纸2665


























显微镜 | 秋日鸟韵,鸾凤和鸣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杰显

视频加载中...

9月15日,市民在青岛中山公园赏鸟。公园小西湖内晚荷悄放莲蓬成片,秋韵十足。一对黑天鹅夫妇在此安家,孕育多枚蛋,夫妻轮流值班孵化,鸾凤和鸣亲爱无比。鸟儿俏立莲蓬,白鹭脚踏睡莲捕鱼,吸引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观赏,如同一幅优美的秋日写意生态画卷。

晚荷弄余芳,摇曳临秋池

鸟儿踏莲蓬觅食

白鹭逮到一条鱼

白鹭踏睡莲捕鱼

摄影爱好者拍摄白鹭捕鱼

黑天鹅细心呵护即将出生的孩子

黑天鹅夫妻轮流孵化孩子

中山公园工作人员守护黑天鹅,细心投喂食品

100张罕见的照片

1.德国马格德堡水桥,实用兼美丽。论水利工程,中国自古以来领先全世界,我们古有都江堰、赵州桥,今有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

2.三峡大坝渡群船,群船有序过长江。三峡大坝的设计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3.打呵欠的纵纹腹小鸮。这种鸟极其聪明,懂得用烂水果钓苍蝇吃。

4.看不见时间的脚步,但时间脚步匆匆。看不见树木的勇猛,但树木勇猛吞树。

5.奥黛丽-赫本。她出生于比利时,成长于英国,成名于美国,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值得一提的是,赫本的国籍是英国。

6.我国首位世界 *** 张梓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却热衷公益、低调异常。这是个非常值得尊重的艺人。

7.在2022年英格兰 *** 选美大赛中,来自伦敦的女大学生梅丽莎选择了素颜参赛。她说:“尽管我从小化妆,但我发现,素颜的我是最美的。”梅丽莎的话绝非吹嘘,因为她凭借着素颜,进入了选美大赛的决赛。

8.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选美大赛中,一位选手用做化学实验的方式,展示了她的才艺与美丽。选手的这一操作,征服了一众评委,评委们给了她一致好评。最终,这位选手成功当选“弗吉尼亚州 *** ”。

9.世界之一超模——吉赛尔-邦辰。邦辰来自巴西,在邦辰身上,散发着巴西人特有的奔放与热烈。邦辰是个富婆,巅峰时的邦辰,在舞台走一步即可获得45万美元的酬劳。

10.寡姐”斯嘉丽-约翰逊,她天生丽质、演技高超,是好莱坞的票房女王。

11.巴西警察骑着美洲野牛执勤。帅确实很帅,但这样做风险极大。美洲野牛一旦发脾气,将势不可挡,容易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12.这只羊为了防止被人薅羊毛,在外躲了七年。七年后,由于羊毛太重,它回到了农场。农场主从这只羊的身上剪下来45斤羊毛。

13.游隼杀死了一只鸽子,游隼又名“鸽虎”。游隼吃鸽子,可谓专业对口、名正言顺。

14.翠鸟站在“禁止捕鱼”的招牌上享用小鱼。招牌是立给人看的,而非翠鸟。

15.小猴子用大猴子的尾巴荡秋千。这份无忧无虑的快乐,小猴子会永远记心里。

16.一群可爱的兔狲。兔狲又叫洋猞猁,在我国属二级保护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

17.荷兰的农田航拍。这场景,如同彩虹落在了田里。农作物可裹腹,也可视为风景。

18.人类的进化过程。关于人类进化论,自达尔文提出来就饱受争议,试问您相信人类进化论吗?

19.双胞胎兄弟的儿子,像对双胞胎。他们的孙子,也挺像的。这就是基因传承!

20.“死亡女士”柳德米拉,身为苏联击狙手的她,在战场上击毙了309名德军。

21.可以倒挂在树枝上的云豹。云豹有着“小剑齿虎”的美誉,它有多凶狠可见一斑。

22.富士山透镜云。气流沿山坡上升,在山顶凝结,形成透镜云。它常被误认为飞碟。

23.位于法国南部的盐田。湖水中的盐分高,经过湖中藻类、微生物的分解,湖水变成了粉红色。

24.水往低处走,猫往楼下流。

25.猎豹偷袭不成,反遭疣猪反杀。猎豹为了进化出无与伦比的速度,失去了它的力量与利爪。

26.西欧小国的圆形村庄。家与家,村与村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这样的设计挺好的,就是有点浪费土地资源。

27.1983年,大熊猫在春晚表演杂技。大熊猫颜值高、技艺精湛,太招人喜爱了。

28.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非常流行这样的子弹头胸罩。就现审美而言,这样的打扮并不好看。

29.克里斯蒂安·贝尔被誉为好莱坞最拼命的演员。看看他塑造的各种角色,这些角色看起来可谓毫不相关!

30.刚出生的刺猬,这个时候的刺猬毛很柔软,一点都不扎手。所以,刺猬妈妈生孩子,没大家想象的那么辛苦。

31.你说她不懂舞蹈吧,她跳得有模有样。你说她懂舞蹈吧,她把自己的大长腿,踹在别人脸上。

32.大笨熊只是看起来笨而已,追起猎物来,速度快、耐力好,猛的不行!

33.树懒反击美洲角雕,这是树懒一生中挥爪子最快的一次。树懒是美洲特有的物种,它喜欢倒挂在树上,数小时都懒得动。所以,人们给它取名“树懒”。

34.瘫痪的医生借助机器给病人做手术,这是个医术高明、手法精湛的名医。

35.初看以为这是一幅卡通画,细看才知道,这是现实世界中的冰川,冰川上还有一群人。

36.在一次世界胡子大赛中,这位大哥赢得了最后的冠军。这胡子确实帅啊!

37.美洲红翼鸫。要是它没那一抹红与黄,那它和乌鸫无异。在我国,乌鸫很最常见。

38.这位老哥叫马蒂亚斯-施力特,他的右手堪称麒麟臂,他是世界扳手腕大赛冠军。

39.李小龙一家。李小龙的妻子叫琳达,儿子叫李国豪,女儿叫李香凝。李小龙、李国豪父子已去世,琳达、李香凝定居于美国。

40.英国伦敦的道路因钉子户而绕行。看过一个知识,路修得太直,司机容易犯困。适当的转弯,有利于司机集中注意力。

41.印度是个“开挂”的国家,他们的火车有“山”有“海”。人是人山,海是人海。

42.城市建筑正在入侵古老的金字塔。和我们的秦始皇兵马俑一样,金字塔也属于世界八大奇迹。

43.两只红熊猫站着打招呼。红熊猫又叫小熊猫,在我国属二级保护动物。

44.新西兰的透明塑料雕像。万里无云草青青,这景色,好美,如动漫场景一般。

45.左边是这名护士之一天上班,时间为1979年。右边是这名护士最后一天上班,时间为2021年。

46.一枚子弹打中了一名士兵的胸膛,士兵以为他死定了,结果他安然无恙。士兵将颤抖着将手伸入了胸膛前的口袋……他恍然大悟、心有余悸。原来,是口袋里的几个硬币救了他一命。

47.雀鹰捕蛇,这场面,像武打镜头。鹰爪功VS蛇缠绕。

48.有这么一个传说,一群狼吃掉了一个驴妈妈的宝宝。驴妈妈很生气,咬死了三头狼,其中有一个还是狼王。

49.虎鲸在海中谋杀大白鲨。虎鲸杀死大白鲨,只为吃大白鲨的内脏。大白鲨用皮肤泌尿,肉有股尿骚味,所以虎鲸不吃大白鲨的肉。

50. *** 雀冒着生命危险,为小麻雀叼食物。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为人父母太辛苦。做儿女的,一定要好好的孝顺自己的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

51.撒欢的小河马,它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真好。

52.印度西姆拉的一层层彩色房屋。这里冬天暖和,夏天凉爽,非常适合人居住。

53.斯洛伐克的全景酒店。这建筑看起来很舒适,它简约、不简单,色彩搭配合理。

54.纽约的环山公路。这令我想起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5.一九三零年,巴黎,优雅的法国人。但有一说一,这张照片应该是摆拍的。

56.上世纪二十年代,工人正在建设曼哈顿。困了累了,他们就在钢铁架子上休息或吃点东西。

57.一战结束,士兵们集体摆出了一个马头,以纪念那些在一战中战死的马。

58.小美女被人打出了一个大包?不不不!视觉错误而已,那不是包,那是头发的投影。

59.医生治愈了宝宝,宝宝的笑,治愈了我们,愿生活善待这个可爱、坚强的宝宝。

60.三只野猪正在撕咬一只花豹,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这只花豹之所以任由野猪撕咬,是因为它被车给撞击了。面对受伤的花豹,野猪们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抱冤!

61.夕阳正西下,飞鸟伴游舟。海如天地阔,舟如天地人。人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62.戴上“假发”的小马。世界上有300种以上的马,其中数蒙古马最多。

63.三代人合影。女儿像爸爸,爸爸像爷爷,这就叫强大的基因,这就叫传承。

64.主人去世后,狗子喜欢在主人的墓碑上睡觉。狗是人类的朋友。

65.袋鼠逃离火灾现场。在我的记忆中,澳大利亚极其容易发生火灾,而且会连续烧很多天。

6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梦露握手,这两人同龄,但伊丽莎白二世足足比梦露多活了60年。

67.疫情席卷全球,一对荷兰新人打算独自两人成婚。而这对新人的伴娘,是一只小花猪。

68.她叫艾伦-丘奇。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性别歧视,她没有成为之一个女飞行员。但歪打正着,她成为了之一位空姐。

69.欧洲中世纪的盔甲。结实足够结实,就是太笨重了。穿上这玩意,防守容易进攻难呐!

70.狞猫在夕阳下捕杀飞鸟。论弹跳,狞猫天下无敌。论捕鸟,狞猫天下无双。

71.民国时期的女学生合照。最右边的是林徽因,其他人和林徽因属表姐、表妹关系。

72.这是印度的阶梯井,阶梯井除了可以用来祭祀,还能用来乘凉,它的实用性还是蛮强的。

73.驼鹿在水中反击大黑熊。这战斗场面,比好莱坞大片还激烈。在这里,祝驼鹿好运。

74.老照片。一位小伙子为了实现 *** ,选择了用木棍触发开关。最后,小伙子 *** 成功了,又没完全成功。

75.国宝表演时刻到!大国宝欺负小国宝,欺负完就撤,哈哈!

7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77.马尔代夫马累岛的俯瞰图,有人间仙境那味了。随着气温的上升,海平面也会上升,多年以后,大海可能会淹没马尔代夫。

78.喜马拉雅山的空间站俯瞰图。在地球看来,喜马拉雅山不是寒冰陡崖,只是她的一个乖孩子。

79.小雪豹吓大雪豹一大跳。雪豹拥有超强的弹跳能力。

80.经过一番折腾,雄狮挖出了洞里的疣猪。鬣狗面对狮子口中的猪肉,可望不可及。

81.猫头鹰夜袭老鹰仔。白天,鹰类欺负睁眼瞎的猫头鹰。晚上,猫头鹰袭击鹰类的老巢。这样的仇怨它们上演了几百万年。

82.印度罪犯在印度警察的要求下,表演缩骨功。监狱修得稀巴烂,还怪人家越狱呢!

83.这是越南末代皇后的照片,她叫南芳皇后,具有华人血统。看得出来,她身上确实有 *** 的影子。

84.打了四年二战,男子从青年的模样,变成了中老年的模样。战争对人的摧残是毁灭性的。

85.种族。1969年,罗杰斯与黑人军官克莱蒙斯的合影。他们试图消除种族歧视。

86.冰岛浩浩荡荡的羊群。冰岛只有32万人,却有60万只以上的羊。冰岛可谓地广、人稀、羊遍地。

87.这自行车赛道,我看图片都看得胆战心惊。骑这种赛道,需要高超的技术及强大的内心。

88.法国埃菲尔铁塔初建时的照片。埃菲尔铁塔建设前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如今它已成为法国的名片。

89.集装箱货轮的船桨,怪不得船桨会割伤甚至打死鲸鱼、鲨鱼了,原来大货轮的船桨这么大!

90.男厕所的卫生间为何有个小球!因为有了小球,大家都会瞄准小球,从而让厕所更干净。

91.来自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娃。为了练就大力金刚腿,她足足花了十年时间。如今她是俄罗斯的一名网红。

92.黑颈雁击落无人机。在我国,黑颈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93.它叫怪面蛛,它不仅会织网,甚至还会撒网,真是天下无奇不有。

94.猫头鹰的腿是大长腿,这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95.泾渭分明的树木,大自然奇迹看起来非常和谐。

96.演员詹妮弗-康纳利的照片。14岁眼神清澈,50岁的眼神充满故事。

97.左边是法国美男子德伦,右边是著名摇滚歌手杰格。女孩忽略了杰格,与德伦谈笑风生。

98.一九一五年的加利波利战役是枪林弹雨的。看,两个子弹撞在了一起。

99.德牧犬太聪明了,竟然懂得给人传空接球。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养狗需谨慎,养了莫丢弃。

100.父慈子孝,令人动容。父爱如山,如山一样的沉默,如山一样的给人满满的安全感。做儿女的,一定要好好的孝顺自己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 *** ,侵删。)

哇哦!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美丽又神奇的鸟

书名:《DK多姿多彩的鸟类百科》

作者:大卫·林多 ,阳光博客出品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阳光博客出品必是精品,这是一本写给7岁+孩子的观鸟入门书。书中有近400个难以置信的知识点,200多种鸟类的生存习性,你会发现鸟类比我们想象中更神奇更聪明。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听到小鸟清脆的鸣叫声,那你知道鸟类是如何鸣叫的吗?所有鸟禽都可以发出响亮的鸣叫声,而且它们肺叶可以分别各自进行呼吸,因此它们鸣叫时完全不需要停下来换气。所以有时候小鸟一直不停鸣叫,会让我们感到很烦躁,会感叹怎么叫个不停,都不用休息吗?


你知道吗?鸟类竟然是恐龙家族的分支,是恐龙家族中的兽脚亚目动物。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变成了一万多种“恐龙后代”,也就是今天的鸟类。


还有并不是所有鸟类都会飞哦,有些鸟类虽然长着翅膀,但它们却不会飞行。比如企鹅它也属于鸟类,但它不会飞,虽然不会飞可它的翅膀可以让它在水里快速地滑行。再如非洲鸵鸟,它们是世界上更大的鸟,它们同样有翅膀不会飞,但它们奔跑的速度非常的快。


有很多的鸟类翅膀很短,只能短距离飞行,它们喜欢呆在地面上。像彩鹑、雉鸡、蓝孔雀、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等等这些漂亮的鸟类因不会飞行经常被人类当做食物猎杀。


鸟是非常出色的建筑师,特别是雄性鸟类,它们为了赢得雌性鸟类的青睐,会搭建出精美纤巧,但非常结实的鸟巢来吸引雌性鸟。


《DK多姿多彩的鸟类百科》全面介绍了鸟类的种类、习性、行为、栖息地、以及鸟类与人类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赶紧和孩子一起开启这场多姿多彩的观鸟之旅吧,让孩子爱上大自然爱上小动物并学会保护它们。

#读书笔记#?#鸟类#?#鸟类摄影#?

它们迁徙的领头鸟,居然是架飞机?


就在现在,欧洲上空正在进行一场不可思议的壮举——4名人类开着2架滑翔伞飞机,正带着一群鸟向南迁徙
可是,鸟不是自己会迁徙吗,为什么要人类带路?它们真的会跟着人飞吗?

8月21日,迁徙团出发了|Waldrappteam / Facebook

▲开飞机带领鸟迁徙
被飞机带着飞的鸟叫隐鹮(Geronticus eremita),20年前,动物学家就开飞机带着它们迁徙——因为它们在野外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隐鹮又名“北方秃头鹮”,过着群居生活,栖息在荒漠、半沙漠或岩石环境,
跟朱鹮是同一个科的亲戚。隐鹮曾广泛分布在中东、北非及南欧,然而,到了近代,由于过度放牧和捕猎,隐鹮的野外个体数量急剧减少。1990年,隐鹮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大多数隐鹮都在动物园过着人工饲养的生活。

小时候还是有头发的,长大了发际线就后移了|Waldappteam / Facebook



动物行为学家
约翰内斯·弗里茨(Johannes Fritz)想要改变隐鹮的处境,恢复更多野外隐鹮种群。弗里茨成立了隐鹮迁徙团队(Waldrappteam),从2004年起,他们就开始尝试开飞机带领幼年隐鹮迁徙到野外越冬。这些幼鸟都是从各个动物园收集的,他们会将鸟儿从破壳养到秋天羽毛丰满,然后带它们回归野外。
团队每年都会带领隐鹮
从阿尔卑斯山北部的春季繁殖地出发,向南飞往越冬区——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南部的奥尔贝泰洛湖保护区,隐鹮就在这里被放归。

繁殖区与越冬区位置一览。红线是迁徙的路线|Waldappteam / Facebook


当隐鹮在三岁达到性成熟时,大多数被放归的鸟就会
在春季返回它们的栖息地进行繁殖。到了秋季,它们继续高飞,有孩子的就领着孩子一起,向南迁徙,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迁移传统后,就不需要人类的干预了

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岩壁|Waldappteam / Facebook


2011年春天,团队观测到了之一只独立迁徙回北部的隐鹮——它从托斯卡纳越冬区出发,沿着曾经越冬的路线,成功飞回了繁殖区。随后几年,越来越多的隐鹮都自主沿着这条路迁徙,
到现在已有270多只隐鹮稳定地往返于这条航线,隐鹮也在2018年,从极度濒危降为濒危状态
然而,因为气候变化,这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迁徙之路又有了困难。

▲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为了度过欧洲的冬天,
隐鹮需要在阿尔卑斯山脉变得极寒之前赶到南方。去年,弗里茨监测已经野化的隐鹮时,发现鸟儿的羽毛上覆盖着积雪,它们长长的嘴努力在结霜的土壤中寻找蠕虫。2022年,在繁殖地过夏天的 60 只隐鹮中,只有 5 只成功穿越雪山,回到南方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变暖的秋季推迟了它们开始迁徙的时间。
在10年前,它们往往9月底就会出发,而现在已经推迟到了10月底。然而,越晚开始迁徙,它们遇到的困难可能越多——11月,阿尔卑斯山脉上升的暖气流太弱,隐鹮很难飞越山脉,就会被困在冰冷的死亡谷。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好不容易逐渐恢复的野生种群就有可能再次灭绝

隐鹮需要飞越阿尔卑斯山脉才能安全过冬|Gzzz/Wikimedia Commons



为了拯救这些迁徙失败的隐鹮,弗里茨和他的团队用黄粉虫引诱饥肠辘辘的鸟,将它们装在车里,
再开车绕过陡峭的山脉,把隐鹮送到了阿尔卑斯山南部。但他们也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隐鹮不能永远依赖卡车运送,最终它们还要靠自己迁徙。因此,针对今年的迁徙,弗里茨提出了一个想法——向隐鹮展示一条新的迁徙路线

说来听听?|Waldappteam / Facebook


弗里茨规划的这条
新路线从德国的宾宁根向西南出发,绕过阿尔卑斯山,到达另一个合适的越冬地——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然而,这个新越冬地距离繁殖地有2300公里之远,是曾经迁徙距离的3倍多。因此,今年的越冬迁徙,对弗里茨的团队和隐鹮们,都是一项挑战。

新迁徙路线与原迁徙路线的对比 |Waldappteam / Facebook


▲为飞行做准备
不论是隐鹮还是其他鸟类,都不会平白无故跟着飞机和人飞。
想要让鸟儿加入并跟随飞行,需要很多前期训练与准备。在过去的 十几年里, Waldrapp团队也不断优化隐鹮的繁育流程、改进飞机设备以及飞行技术。
今年,海伦娜·韦纳(Helena Wehner)和芭芭拉·施泰宁格(Barbara Steininger)作为
人类养母,在繁殖地照顾隐鹮雏鸟,并陪伴它们长大。只有养母才能与鸟儿接触,这样可以帮助雏鸟形成一种“父母印记”

陪伴今年四月出生的的隐鹮宝宝长大 |Waldappteam / Facebook


两位养母持续、密切地与每只鸟互动,鸟儿与养母之间的联系就进一步稳固和加强。这种
牢固的“社会纽带”是共同飞行的基础,能保证鸟儿在迁徙时可以跟随养母飞行数百数千公里。
为了减小鸟儿面对飞机的胆怯,养母会在鸟儿接触飞机之前,
定期向它们播放发动机的声音;飞机还会在鸟舍前上下飞行,这样可以让隐鹮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逐渐适应飞机。
雏鸟孵化后,经过42-50天,就会长出羽毛。
羽毛长齐了,鸟儿就要正式进入飞行训练营

飞行器的螺旋桨四周安装有网状笼,可以防止鸟儿在飞行过程中被螺旋桨误伤|Waldrappteam



飞机的飞行速度会控制在40-45公里/小时,与隐鹮通常的飞行速度相同。最初进行飞行训练时,每日飞行距离约为60公里;隐鹮渐渐适应后,一天最多可以飞300 公里。

养母会不断呼唤鸟儿们,鼓励它们跟随|Waldrappteam



正式迁徙的飞行编队有两架飞机,由弗里茨和另外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后座各带一位养母。汽车团队也会伴随飞行编队行驶,他们通过无线电保持联系。今年的迁徙预计会花费30-40天,在出发后,也会有休息日。地面团队会在每次起飞后拆除营地,并在到达下一个休息地后迅速搭建好鸟舍,让隐鹮们歇脚。

另一架飞机的视角|Waldappteam / Facebook


到达越冬区后,鸟儿将先在鸟舍中住几周。之后,它们就
脱离养母的照料,适应新的环境,与野生同种接触,并融入当地群体。团队也会在释放鸟儿之前,给它们配备定位装置,便于在未来跟踪监测它们的迁徙状态。

你也可以在waldapp官网,随时关注2023年的迁徙动态|https://www.waldrappteam.at/en/migration-current/


▲人类带鸟飞,已不是头一回
话说回来,弗里茨是怎么想到开着小飞机给隐鹮指引方向的呢?
其实,
这已经不是之一次有人带着鸟儿飞翔了,弗里茨也是受到了成功案例的启发。上世纪90年代,比尔·利什曼(Bill Lishman)就带着一小群加拿大黑雁(俗名加拿大鹅),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飞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州。

比尔·利什曼与他的“大鹅”们|Canadian Geographic



80年代中期,利什曼了解到,
雏鸟孵出后会对之一眼看到的东西产生印记,认为那就是它们的父母。于是,他萌生了与鸟同飞的想法。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孵化雏鸟,训练它们对他、他的家人以及发动机的声音产生印记,梦想着黑雁长大后可以跟随他飞翔

从加拿大黑雁出生起,利什曼就陪伴着,带它们在草坪奔跑,让它们熟悉发动机的声音|纪录片《C'mon Geese》



利什曼的尝试遭遇过很多次失败,他常常飞着飞着就栽进玉米地,雁们也常常待在水池里,不加入他的飞行。他花了很长时间改造飞行器、训练鸟儿们,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8年的一天,他“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黑雁们,终于跟随着“爸爸”一起在天空翱翔

“从小我就想像鸟一样飞翔,我想这也是很多孩子的共同愿望。”|Carmen Lishman



利什曼后来被称为“
鹅爸爸”,他的这一壮举,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在电影《伴你高飞》

中,小女孩抚养了一群加拿大黑雁雏鸟,并开着飞机,引领鸟儿们飞去了越冬地。

电影中温情的画面|电影《伴你高飞》



利什曼的本职其实是雕塑家,他在体验了与雁飞行后,还进一步投身到美洲鹤
的迁徙保育工作中。十多年后,他的飞行也启发了想拯救隐鹮的弗里茨。弗里茨开飞机引领隐鹮迁徙、恢复隐鹮野生种群的工作也获得了成功。
从曾经护送10只隐鹮幼鸟,到今年的35只;从600公里,到2300公里,今年的越冬之旅无疑是热闹又充满挑战的。
如今,迁徙团已经顺利飞行了670多公里,到达了法国南部,相信远方会不断传来好消息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aldrapp.eu/en/
<2> https://www.waldrappteam.at/en/
<3> https://www.ilpost.it/2023/05/03/ibis-eremiti-cambiamento-climatico-spagna/
<4>https://e360.yale.edu/features/after-a-400-year-absence-waldrapp-rare-ibis-returns-to-european-skies
<5>https://www.cabinetmagazine.org/issues/11/harris_lishman.php
<6>https://www.cbc.ca/radio/asithappens/as-it-happens-wednesday-edition-1.4471382/remembering-artist-bill-lishman-the-man-who-flew-with-canadian-geese-1.4471389

作者:碗碗
编辑:麦麦
题图来源:Warldrappteam

来源:果壳自然

美丽的珍珠鸟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美丽的珍珠鸟(学名:Molothrus ater)是一种小型鸟类,因其美丽的羽色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们的羽毛通常呈现出蓝绿色的光泽,尾巴较长,呈扇形展开。珍珠鸟的头部具有独特的冠状羽毛,看起来像是戴着一顶“皇冠”,因此得名珍珠鸟。

珍珠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雄鸟会展现出华丽的求偶行为,如炫耀自己的羽毛、鸣叫等。雌性珍珠鸟会选择配偶,产卵通常在树洞中或洞穴中。孵化期为16-18天,雏鸟孵化后需要亲鸟的喂养,大约30天左右,雏鸟就能独立生活。

珍珠鸟主要栖息在开阔的草原、沼泽、草地等地,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殖季节,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活动,为自己寻找配偶和巢穴。

珍珠鸟因其美丽的外表和活泼的性格,成为许多人喜爱的宠物。在人工饲养时,应注意给它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栖息地,以及适量的食物和水源。同时,要注意珍珠鸟的繁殖习性,以确保它们能够繁殖出健康的后代。

标签: 全带 鸟类 文鸟 图片 名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