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张国荣、袁咏仪、钟镇涛主演了一部美食喜剧电影《满汉全席(又名“金玉满堂”)》。徐克导演在本片中奉献出了大量秀色可餐的美味佳肴,包括了“熊掌”、“象鼻”、“猴脑”,以及“鱼翅”。其实,产自大海的“鲨鱼鳍”变成国人眼中的顶级美食,历史并不长久,原因更是值得玩味……
从肉到鳍
所谓“鱼翅”实际上就是加工干制后的鲨鱼鳍,品种繁多。按其部位分,取自背鳍的名叫“背翅”,肉少刺多,质地更佳;取自尾鳍的名曰“尾翅”,肉最多,刺最小,质地最差。按其加工后的形态分,涨发后成为整翅的称“排翅”,又名“通天翅”;涨发后成为一条一条的称为“散翅”。至于在电影《满汉全席》里出场的“天九翅”也被看作是更高档的鱼翅。这个名字来自明清时期流行的“推牌九”游戏,“天九”是其中更大的一副牌,用来形容顶级鱼翅倒也相当贴切了。
鱼翅原料
说起来,自有海洋捕鱼业后,中国的古人对于鲨鱼就并不陌生。在宋代的《尔雅翼》里就有“鲛,出南海……今总谓之沙鱼”的说法。最早被国人意识到利用价值的大概是鲨鱼皮。战国时期的《荀子·议兵》记载“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坚如金石。”意思是说,楚国人用鲨鱼皮和犀牛皮 *** 铠甲,如金属石头般坚硬,堪称彼时的高端防弹衣。
除了鲛皮之外,秉承“民以食为天”的国人自然也不会忘记鲨鱼肉。《尔雅翼》里就将鲨鱼肉分为两种,大的“性良而肉美”,小的“肉强而小,有毒”。但是不论大小,“南人皆盐为脯,刮皮去其沙,剪以为鲙,可寄千里”。著名的宋代吃货诗人梅尧臣也曾在《答持国遗魦鱼皮脍》里称赞道:“海鱼沙玉皮,翦脍金齑酽……终当饭葵藿,此味不为欠。”从此也可以看出鲨鱼肉腌制成脯很早就是国人餐桌上的一种美味佳肴了。
鲨鱼肉
相比之下,“鱼翅”成为菜肴的时间就要晚得多。宋元之前,鲨鱼鳍大概是乏人问津的,以至于古籍里竟鲜见食用鱼翅的记载。直到明代,李时珍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沙鱼形并似鱼,青目赤颊,背上有鬓,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这里说的“南人”,大约是指闽、粤一带的沿海居民。从明代中期开始,食用鱼翅的风气首先在南方兴起,继而逐渐在全国社会上普及。天启年间的大太监刘若愚的《明宫史》里就说,“先帝(指明熹宗)最喜鲨鱼翅筋”,同一本书里还有明熹宗喜欢吃鱼翅、燕窝、蛤捌和鲜虾等多种原料 *** 的“一品锅”的记载。著名的明代小说《金瓶梅》主要情节是从《水浒传》衍生而来,细节则是明朝人写明朝生活。小说里的第55回写奸相蔡京寿诞,西门庆备办了许多贵重礼品进京拜贺,蔡京府的大管家翟谦接风款待,对西门庆说了一句,“都是珍馐美味,燕窝鱼翅绝好下饭,只是没有龙肝凤髓”。
蟹黄鱼翅
入清之后,“熓丝煨鱼翅”已经成为清廷《御膳单》中的例牌。光绪皇帝虽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形如囚徒,他去世这年(1908)正月初一日的早膳也有一道“什锦鱼翅”。既然鱼翅成了连皇帝都倍加青睐的佳肴。清代何刚德所著《春明梦录》就记载有“八十金食一碗鱼翅者矣”。与此同时,从早先的弃若敝履到后来的趋之若鹜,鱼翅的身价自然反过来压过鲨鱼肉不止一筹,甚至评价也颠倒了过来。吴震方在《岭南杂记》里就说:“若鲨鱼,则其美在翅,肉粗淡无味也。”甚至《尔雅翼》写得明白的鲨鱼脍,也被康熙年间的《漳州府志》解释成了“今鱼翅是也”。
无味的美食
说来也是奇怪,明清以后,鱼翅尽管深受食客追捧,被视为“海味八珍”之一;但它其实是种并不太合格的“美食”。与海参、燕窝汤一样,鱼翅的本身也是淡而无味,只取其嫩脆堪嚼而已。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味,完全源自厨师的烹饪手艺。清代的《醒园录》记载有“煮鱼翅法”。其中写道,“鱼翅整个用水泡软,下锅煮至手可撕开就好,不可太烂。取起,冷水泡之,撕去骨头及沙皮,取有条缕整瓣者,不可撕破,铺排扁内,晒干收贮瓷器内。临用,酌量碗数,取出用清水泡半日,先煮一二滚,洗净,配煮熟肉丝或鸡肉丝更妙。香菰同油、蒜下锅,连炒数遍,水少许煮至发香,乃用肉汤,才淹没肉就好,加醋再煮数滚,粉水少许下去,并葱白再煮滚下碗。其翅头之肉及嫩皮加醋、肉汤,煮做菜吃之。”这种煮鱼翅 *** 沿用至今,只不过今人的操作过程略微简化了。用这种 *** 煮出的鱼翅,说是软熟韧糯,汤汁鲜浓;其实吃到嘴里的不过是些调味品的滋味而已。
对于这一点,吃客们其实心知肚明。民国初年的徐珂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载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晚清东南各省的普通宴会也必须上鱼翅,大家虽然“皆知其无味”,但要是餐桌上没有这道菜,客人就会“为主人慢客而为之齿冷矣”。淡而无味的缺陷似乎并没有影响鱼翅的风行,徐珂本人其实说过“鱼翅非隽味,嗜之者真肉食之鄙夫也”;但他在《清稗类钞》里还是不得不实事求是地写道,“粤东筵席之肴,最重者为清炖荷包鱼翅,价昂,每碗至十数金。”有道是“食在广东”。鱼翅在粤菜中的地位着实引人注目。“依粤席惯例,以鱼翅列前,更以鱼翅居首”。广东有道名闻遐迩的传统名肴叫做“红烧大裙翅”,此菜就是以鱼翅为主料,配以银针、鸡、鸡爪、猪蹄、瘦肉、火腿等辅料,再调以多种作料,用传统烹调技法精心烹制而成。在 *** 战争前后居住于广州长达二十年之久的美国人威廉·亨特在他的《旧中国杂记》里如实记录下了当时广州社会对于美食的看法,“想想一个人如果鱼翅都不觉得美味,他的口味有多么粗俗”。
红烧大裙翅
这样一来,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们为何喜食鱼翅?中国文化讲究“药食同源”可能是一个原因。古代医学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套用到了食物上。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就相信,“(鱼翅)味甘性平,补五脏,消鱼积,解蛊毒;益气开膈,托毒,长腰力;清痰,开胃,进食。”另一位清代医学家 *** 洛在《本草从新》的看法与之类似,“鲨鱼翅,甘平,补五脏,尤有益于肺脏。清金滋阴,补而不滞。味甚美,食品珍之”。
话说回来,这样的“疗效”即便是有,恐怕也是言过其实了。毕竟现代营养学早已证明,在许多人心目中极富营养的鱼翅,真正能为人体所提供的营养,不过是些一般食物中都有的高级蛋白,如果与富含这种蛋白的肉冻、鱼冻、鸡蛋相比较,相去当也不远。此外鱼翅中的汞含量往往严重超标,对于身体健康自然是有害无益了。民国初年,集官僚、士子、政客、书法家于一身的风云人物谭延闿常说一句话:“吃喝嫖赌,人生四大嗜好,嫖赌与我无缘,吃喝在所不辞”。有“民国之一吃货”之称的谭延闿平生更好鱼翅。此公所创制的“祖庵鱼翅”特意加入了鸡肉与猪五花肉,使得味道更加鲜美,成为一道名菜。但谭延闿本人却因为鱼翅(和其他美食)吃得太多,养得身体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来了。最后在1930年9月,谭延闿突发脑溢血离世,享年不过半百而已。在他身上,鱼翅的各种“滋补”之效,似乎并不见灵验。
祖庵鱼翅
炫富的代价
实际上,鱼翅成为顶级美食的缘由当在食物本身之外。生活在大海里的鲨鱼毕竟不是青鱼草鱼这样随处可见的经济鱼类。作为“难得之物”的鱼翅唯因为难得,所以才越发名贵,越容易成为人们眼中的身份之象征。早在清代,鱼翅就被看作“海味中之最珍贵者”。在一份 1764 年广州流通货物价格表中出现了有关鱼翅价格的记载:优等鲨鱼翅每担白银10-20两,一级细鲨鱼翅每担24两,其价格竟远远高出了琥珀、燕窝。
晚清改革派政论家汪康年在自己的《笔记》记载了一次“古今食谱中之豪举”。有福建在北京做官的四个人(翰林林贻书,商部主事沈瑶庆,候选道官陈某某,另一人姓名失载),在日俄战争时期(1904年)摆了一次吃鱼翅的盛宴。他们用一百六十两银子买来上等鱼翅,又再三再四地挑选,然后平铺在蒸笼里,将其蒸得非常烂。又用了精选的火腿四个,鸡、鸭各四只。火腿要去掉蹄爪、去掉肥肉、去掉骨头,鸡、鸭要去掉肚里的五脏,去掉爪子、翅膀,等煮得全融化了之后,再加以过滤取出它们的汁儿来,另外又用火腿四个、鸡、鸭各四只,拿先前滤取出的汁儿来煮,并撇去上面的浮油,使其特别肥美后,这才把蒸烂的鱼翅放进去。
光看这样的描述,确实也让人馋涎欲滴。按照汪康年的说法,这样做成的鱼翅,味道的鲜美,那是平常做法的鱼翅所没有的。但更惊人的说法是接下来的这句,为了吃上这顿鱼翅,“闻所费并各物,及赏犒庖丁,人计之约用三百余金(当指白银)”。清代县令一年的俸禄是白银45两加大米22.5石,约合白银90两。换句话说,一顿鱼翅饭,居然吃掉了县太爷将近4年的工资。这吃的哪里还是鱼翅,分明就是银子而已!虽说清代官僚正俸过低也是一个因素,但“吃得起鱼翅的,非富即贵”这一结论恐怕距离事实也不会太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鱼翅悄然完成了从食材到奢侈品的华丽转身。无怪乎清末就出现了痛心“一般人民竞趋奢侈”,主张“春客宴会,禁用鱼翅”这样的呼声了。
但这样的呼声在当时的确是显得过于微弱了。毕竟,在大众的认知中,鱼翅这种原来只有帝王贵胄能吃的东西,老百姓为什么不能吃?而鱼翅本身的价格高昂,反过来更让享用鱼翅成了显而易见的奢华享受。素有“鱼翅之都”之称的香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从19世纪中期开埠之后,吃鱼翅的风气便开始形成。上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尤其是股市的繁荣,一种奢侈的鱼翅吃法——鱼翅捞饭开始盛行。有人因此戏称,鱼翅捞饭的销量和恒生指数的涨跌直接挂钩。电影《满汉全席》里的一句话更是一句中的:“大多数成功人士都喜欢吃鱼翅”,“我也是”!
鱼翅捞饭
《满汉全席》剧照
只不过,这样一来,如同“象以牙焚身、蚌以珠割体”一样,既无美味可言,又无特殊营养价值可取,实在是该与“鸡肋”同列的鱼翅,却令鲨鱼在当今落到了“鲨以鳍濒危”的地步。在4亿年的进化史上罕有天敌的顶级海洋掠食者居然会被人们为了图个面子或者证明财力吃绝,这似乎并不是值得中华吃货们自豪的一件事。
参考文献:
罗章鑫:《广州十三行与鱼翅贸易》,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汪贝:《中国人为什么爱吃鱼翅?》,天下美食,2011年第3期
今天吃了一条鲨鱼,没刺且肉嫩,和它一起煲,味道更上一层楼说起鲨鱼,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很大很凶狠,还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可大家不知道鲨鱼有几百个品种,不是所有的品种都列到保护名单。只记得保护品种的鲨鱼有大白鲨、鲸鲨、姥鲨、锯鲨等。但今天我要吃的这种鲨鱼,从我记事起,当地渔船出海总会捕到,具体是哪个品种,还真不知道!可能很多人还没尝试过,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是什么味道。
这种鲨鱼在南海较多,常年在浅水海域生活,可新鲜煮汤,也可晒成鱼干,不管怎样做法,都得去除鲨鱼皮的表现那层沙,要不满嘴沙涩,不能入食。鲨鱼全身没有鱼刺,只有主骨,全身是肉,肉质非常嫩,鲨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含有胶质的鲨鱼皮,还有高蛋白质的鱼翅,口感细而不油;鲨鱼胃能健胃,养胃。晒干后做茄子煲,味道更上一层楼,如果想尝式,在网上也可以买得到哦!如何去沙?如何做这道美味的鲨鱼茄子煲?一起来看看我的详细步骤哦!
海味妈妈的做法:鲨鱼茄子煲---Recipe 食谱
用料:鲨鱼干、茄子、姜片、料酒、酱油、蚝油、盐、油、糖
- step 1 -
当地的渔民晒鲨鱼干是先去头和去尾,用刀切开后腌制1小时左右,洗干净再晒干。今天备了一条鲨鱼,约200克,全身是肉。之一步是先用开水烫过后,直接用手擦去皮的表层沙水再清洗干净。
- step 2 -
去掉沙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刀切成2厘米长度的鱼块备用。
- step 3 -
茄子清洗干净后对半切成块,再用清水泡一泡,这过程有2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用油量,二是避免氧化变黑,从而影响口感。
- step 4 -
切好姜片备用,倒油热锅,油可以多放一点,因为茄子易吸油。放入姜片炒出香味,再倒入备好的鲨鱼块小炒1分钟再倒入料油除腥味。
- step 5 -
最后倒入茄子大火翻炒。也可以先过一下油,但家庭炒菜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油,我们在炒茄子时只需要多加点油即可。
- step 6 -
翻炒约2分钟后,茄子吸了油汁后,倒入适量的蚝油、酱油、盐和少许糖,最后加入少许清水,盖上锅盖煮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在这里,我还要和大家分享的知识点有:
1.快速去沙:鲨鱼干,一定要去掉鱼皮表层的沙子, *** 简单,只需用开水烫一烫,时间不宜过长,只需20秒即可,然后用手擦去沙,再冲洗干净。
2.除腥去异味:鱼干有腥味,有些人吃不习惯,原因在于不知怎样除去腥味,我最常用的除腥配料有姜片,料酒,还有小辣椒。
3.把控时间:鲨鱼干茄子煲在于利用鲨鱼干炒后汤汁融入茄子,腌制后带有咸味的鱼干透过水分蒸慢慢变淡,刚到适合口感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
香港街市惊现小鲨鱼?网民指误会,但不建议买海味妈妈:头条加V认证的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多次青云计划获奖者。努力做出健康食谱,拍好每一张照片。如果喜欢, 请点赞, 收藏,转发。关注海味妈妈,一起做好吃的菜。
民以食为天。在香港,街市可谓是市民的“宝藏”,各式各样的食材都可以在街市买到。虽然街市包罗万象,但未必每一种都适合一般人口味。有网民就在脸书群组问及,在街市见到有鱼档贩卖“鲨鱼BB(鲨鱼仔)”,问其他网民要怎样烹调食用。有网民就觉得残忍,连“鲨鱼BB”都要吃,应该放过它们;但是亦有网民澄清,图中的鲨鱼以体型计已属发育完成,但仍然不建议食用。
(社交媒体截图)
有网民昨日在社交媒体群组“香港街市鱼类海鲜研究社”发帖,表示在深水埗北河街街市见到有“鲨鱼BB”卖,50港元一盘,到底要“点样食(如何吃)”;根据目测,一盘都最少有5-6条。有网民见到帖文就表示“真系折堕(真是造孽)”;“BB点食得落口啊(BB如何下得了口)”;“鱼BB系唔应该食嘅,咁食法,个海迟早冇晒鱼(不应该吃鱼仔,照这样吃,整个大海迟早要没鱼了)”……
(社交媒体截图)
及后,就有网民在帖文内澄清,“佢哋唔系bb(它们不是仔),本身品种系呢个size(就是这种大小)”,之后亦有网民指,这种鲨鱼学名是“尖头斜齿鲨”。
根据资料,尖头斜齿鲨在南海是常见物种之一,多会成群游弋;它们主要吃其他鱼类、虾类及乌贼为主。尖头斜齿鲨雄性成熟时长24-26厘米,雌性成熟时长33-35厘米,属于暖水性较小型鲨鱼。
深水埗北河街街市(社交媒体截图)
虽然街市有的卖,但帖文中不少网民都不建议食用。有网民就解释,鲨鱼本身并没排尿器官,日常排尿全靠皮肤完成,因此鲨鱼都是相当臭,“死后摆耐咗仲(放了那么久还)有阿摩尼亚味(尿味)”;“以前有亲戚系(是)渔民,如果唔系(不是)穷到冇嘢食(没有东西吃)都唔会食(也不会吃)鲨鱼”。
深水埗北河街街市鱼摊(社交媒体截图)
虽然鲨鱼带有臭味,而且有网民已经表示这种鲨鱼肉身老、又硬又不好吃,但如果真有买来吃,要如何食用?有网民就指在东南亚,有人会将鲨鱼起肉,制成咸鱼或者用来 *** 鱼蛋。不过,街市有那么多鲜嫩可口的鱼,相信对很多人而言,鲨鱼也一定不会是之一选择。
(编辑 郭旭宏)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
闽南夜话 | 厦门人为什么爱吃狗鲨?狗鲨
作者:朱家麟
节选自《厦门吃海记》
狗鲨,古人称它头形如狗,就有些勉强,它只是鼻眼间略有犬类的灵气而已。
筼筜港还没被截断“围海造田”之前,筼筜港北岸水隈,大约现在广电大厦的位置,有一丛卵圆的黑褐色礁石压倚交叠,满潮时淹入水里,退潮则大半出露。峥嵘块垒间隙,有暗洞通连,狗鲨就藏匿其中。
后江埭讨海仔最隆重的成年礼,是泅渡对岸,到磊石洞里捉狗鲨。
谁都明白这道考题的厉害。
横渡海湾对这些整天在海里撒野的孩子来说,屁事都算不上。莫说退潮时筼筜港水面剩下的只是一条窄窄海沟,就是满潮时候,泅越一千多米宽海面——从当今禾祥东西路一线,游到仙岳山下,偷地瓜或者攀采野番石榴,吃个肚子圆再游回来,也是家常便饭。
这道考题的阴险之处是,须能憋得两三分钟气,潜入曲折洞穴后,借水下幽光抓到狗鲨,在洞里转悠了还要出得来。要是摸不到出口,一口气用完了,就是捉到鲨鱼,也赔了小命。
讨海仔们谁吵输架不服气,奚落对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会陧(有种)?去摸狗鲨!”
很遗憾,一直到我离海上山插队,这一茬讨海少年,包括我,没人敢赌命去磊石洞里逛一遭,通过成人仪式。
我家当年不时吃狗鲨,乃因它便宜。厦门人以前笑人贪便宜买俗货,说“贪俗呷狗鲨”。带有些许尿骚味的狗鲨,其时乃穷人和傻人的专属食品。
但是,现在一斤狗鲨要卖三五斤带鱼的钱了。
狗鲨身价高腾百倍,乃缘起于一个传说。传说有人用黄曲霉素喂了8年,一群鲨鱼竟没有一条长癌的,理据是鲨鱼能够分泌一种破坏癌细胞的酶。
虽然现在科学家已经澄清了“鲨鱼哥传说”,例如公布了至少23种会长肿瘤的鲨鱼名单,但狗鲨身价依然借惯性而坚挺。
闽南人也迷信鲨鱼,神化的是它的清毒功能。那些家里有细囝嫩崽的老人们,总爱买来让细囝们“吃清”。
鲨鱼肉味清淡不腥,所以烹饪一般用清炊油淋,或煮豆油水、红焖、盐烤,片肉作羹、肉泥煎饼也都行。
厦门人也经常顺肌理把鲨鱼肉切成三五公分成条,用盐和料酒腌过,与炸粉、胡椒粉拌匀,油七分热时放下炸至浮起,与蒜段、辣椒同炒,曰炒鲨鱼条。
将它裹五香粉炸,也是简单的上佳做法。
比较经典的做法是狗鲨一鱼两吃:鱼肉清蒸,鱼头和骨头煮作酸菜汤或酸笋汤。厦门稍有规模的海鲜排档,海鲜池里几乎都活养着狗鲨,让食客临池选鱼。两三斤重一条,可以两吃。
厦门鱼谚说,“六月鲨,狗不拖”。狗鲨在三至六月生殖。产后狗鲨,体羸肉枯,质味很差,这个时候进市场、上排档,你得记住哦。
闽南话小课堂
你知道厦门人餐桌上常出现的鱼类
用闽南话怎么读吗?
龙头鱼(鼻涕鱼)
闽南话:丝丁鱼 si1ding1hi2
梭子鱼
闽南话:梭仔鱼 so1a3hi2
马面鱼
闽南话:剥皮鱼 bak7pe2hi2
带鱼
闽南话:白鱼 beh8hi2
魟鱼
闽南话:魟仔鱼 hang1a3hi2
闽南俗语:
?
●
○
敢允山顶一只猪,伓允海底一尾鱼
意思:宁可答应给人陆地上的一头猪,也不要答应给人海里的一条鱼。说明海洋捕捞的制约条件很多,危险也比较大,形容不能轻易答应人家没有把握的东西。
作者
朱家麟,讨海囝、插队知青、工人、记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日本立命馆大学社会学博士。厦门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兼厦门晚报原总编辑,现为教授,渔文化学者。
朗读者
张洵,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主持人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诗歌之夜”、“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 *** jczs@126.com,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夜读+朗读者姓名”或“夜读+作者姓名”,并附上自己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提速快上,追赶春天的步伐!厦门三大指挥部实干实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勇于担当!厦门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激发干部精气神,闯出发展新天地!
事发厦门!悬崖上男子危在旦夕,直升机盘旋上演动作大片!太惊险了……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音频 *** :张洵 李一扬 顾问:周长楫 图片源自 ***
编辑:施璐玮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厦门日报App
鲨鱼肉到底能不能吃,该怎么做才好吃,福建人告诉你,它的吃法鲨鱼肉到底能不能吃,该怎么做才好吃,福建人告诉你,它的吃法
在网上经常看到有网友对鲨鱼的点评,其中最多的当属疑惑鲨鱼到底能不能吃该怎么吃。不管吃过还是没有吃过的网友,总结的语录就是鲨鱼不好吃。因为鲨鱼通过皮肤排出尿液,鱼肉一定是酸的。
今天我告诉大家,鲨鱼肉是可以吃的并且很不错。不管是红烧、焖还是煮汤都非常棒,首先鲨鱼没有细刺对于老人孩子来说这是一个福音。再者通过烹饪方式的不同,可以调节鲨鱼肉的口感和味道。
很多觉得鲨鱼肉特别难吃的人,从一开始的烹饪处理就是错的。自然而然做出来的菜或者汤也就难以下咽,我见过网红美食作者烹饪鲨鱼竟然整鱼入菜。鱼皮都不去掉,吃的时候嫌弃磨嘴。真正的处理和做法,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会喜欢。
鲨鱼萝卜汤
食材:鲨鱼1条、白萝卜1个、老姜3片、红薯淀粉1匙、白胡椒粉少许、味精1小匙、盐1小匙
1、今天的主食材小鲨鱼,鲨鱼的头几乎没有肉所以就切了不要。鲨鱼与其他的鱼不一样它没有鱼鳞,而是一层像砂纸一样的鱼皮不仅粗糙还不能食用。所以这一层鱼皮必须去除,要去除鲨鱼皮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剥皮、二是用滚烫的热水淋在表面然后刷去鱼皮,不管用那一种方式都可以。
2、鲨鱼与其他的鱼类不同,它没有多余的一根刺为此很适合全家老少一起食用。把鲨鱼处理好之后去除鱼骨,然后片成小片。接着勺入一匙红薯淀粉再加少许水抓捏均匀备用。
3、白萝卜一个,在买的时候注意挑选。要选择那种全白没有带一丝青的萝卜,主要是全白的萝卜带有丝丝的清甜。而头尾带有青色的萝卜在口感上很辣,不适合用于搭配煮汤。把白萝卜刮皮之后,一分为二然后切成薄片后使用。
4、锅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入几片老姜片,待水开之后放入白萝卜片进行烹煮。
5、白萝卜煮熟之后把火转控至最小,然后用手抓分放入鲨鱼肉片。刚放入的鲨鱼肉片不要马上去翻动它,以免造成粉浆脱落致使鱼汤浑浊。片刻之后转大火并加入所需要的调味料,然后就能出锅享受美食了。
6、非常清淡好吃的一道鱼汤,鱼肉无刺并且没有所谓的腥味。很适合老人孩子,试试你会喜欢这一道汤品的。
地主小贴士:
1、鲨鱼皮很粗糙并且没有食用的价值,为此一定要去除以免影响食欲感。
2、白萝卜切薄片不仅口感好也能节省烹煮的时间
3、少许的白胡椒粉能提味更好吃好喝
一条鲨鱼只够吃一餐,和它一起煲,味道鲜美吃不腻关注豆帝煮,随时掌握美食发布最新动态。这里有你喜欢的各种美食 *** ,内容包括家常菜、宴席菜、地道小吃、养生煲汤、烘焙 *** 以及旅行探店等。全线打造助您成为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此图文作品系豆帝煮原创发布,严禁不良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法律追诉权。特此声明
说起鲨鱼,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很大很凶狠,还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可大家不知道鲨鱼有几百个品种,不是所有的品种都列到保护名单。只记得保护品种的鲨鱼有大白鲨、鲸鲨、姥鲨、锯鲨等。但今天我要吃的这种鲨鱼,从我记事起,当地渔船出海总会捕到,具体是哪个品种,还真不知道!可能很多人还没尝试过,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是什么味道。
这种鲨鱼在南海较多,常年在浅水海域生活,可新鲜煮汤,也可晒成鱼干,不管怎样做法,都得去除鲨鱼皮的表现那层沙,要不满嘴沙涩,不能入食。鲨鱼全身没有鱼刺,只有主骨,全身是肉,肉质非常嫩,鲨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含有胶质的鲨鱼皮,还有高蛋白质的鱼翅,口感细而不油;鲨鱼胃能健胃,养胃。晒干后做茄子煲,味道更上一层楼,如果想尝式,在网上也可以买得到哦!如何去沙?如何做这道美味的鲨鱼茄子煲?一起来看看我的详细步骤哦!
海味妈妈的做法:鲨鱼茄子煲---Recipe 食谱
用料:鲨鱼干、茄子、姜片、料酒、酱油、蚝油、盐、油、糖
- step 1 -
当地的渔民晒鲨鱼干是先去头和去尾,用刀切开后腌制1小时左右,洗干净再晒干。今天备了一条鲨鱼,约200克,全身是肉。之一步是先用开水烫过后,直接用手擦去皮的表层沙水再清洗干净。
- step 2 -
去掉沙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刀切成2厘米长度的鱼块备用。
- step 3 -
茄子清洗干净后对半切成块,再用清水泡一泡,这过程有2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用油量,二是避免氧化变黑,从而影响口感。
- step 4 -
切好姜片备用,倒油热锅,油可以多放一点,因为茄子易吸油。放入姜片炒出香味,再倒入备好的鲨鱼块小炒1分钟再倒入料油除腥味。
- step 5 -
最后倒入茄子大火翻炒。也可以先过一下油,但家庭炒菜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油,我们在炒茄子时只需要多加点油即可。
- step 6 -
翻炒约2分钟后,茄子吸了油汁后,倒入适量的蚝油、酱油、盐和少许糖,最后加入少许清水,盖上锅盖煮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在这里,我还要和大家分享的知识点有:
1.快速去沙:鲨鱼干,一定要去掉鱼皮表层的沙子, *** 简单,只需用开水烫一烫,时间不宜过长,只需20秒即可,然后用手擦去沙,再冲洗干净。
2.除腥去异味:鱼干有腥味,有些人吃不习惯,原因在于不知怎样除去腥味,我最常用的除腥配料有姜片,料酒,还有小辣椒。
3.把控时间:鲨鱼干茄子煲在于利用鲨鱼干炒后汤汁融入茄子,腌制后带有咸味的鱼干透过水分蒸慢慢变淡,刚到适合口感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
东盛澜丨鲨鱼肉为什么那么臭 鲨鱼肉怎么做好吃海味妈妈:头条加V认证的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多次青云计划获奖者。努力做出健康食谱,拍好每一张照片。如果喜欢, 请点赞, 收藏,转发。关注海味妈妈,一起做好吃的菜。
鲨鱼是一种凶猛的海洋动物,但有时鲨鱼也会被人类捕捉,宰杀以后的鲨鱼肉也能吃,但有些人会发现鲨鱼肉那么臭,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会带大家一起去寻找答案,同时也会让大家了解鲨鱼肉怎么做更好吃。
鲨鱼肉为什么那么臭
1、鲨鱼肉在市场上并不常见,它本身会带有一些酸味,但如果发现鲨鱼肉又酸又臭,只能说明这种鲨鱼肉并不新鲜,保存了很长时间,他已经出现了腐烂变质的情况,是不能再继续吃的。
2、真正新鲜的鲨鱼肉并没有明显的臭味,但它的兴山味比其他鱼肉更重,有些人会把这种腥味当作臭味,但如果鲨鱼肉会散发出很难闻的臭味,只能说鲨鱼肉已经变质,这样的鲨鱼肉不适合人们食用。
鲨鱼肉怎么做好吃
1、炸鲨鱼肉片
鲨鱼肉做炸鱼片特别好吃,再做的时候需要准备新鲜山萸肉500克,把它切成片状加胡椒粉,料酒,生抽白醋腌制半小时腌好以后,表面沾上淀粉,然后入油锅炸熟,取出后撒上适量胡椒粉即可。
2、鲨鱼肉炒芹菜
鲨鱼肉和香芹搭配在一起炒也特别好吃,再做的时候把新鲜杀鱼肉洗净切成片,再把香芹洗净以后切成段,然后在炒锅中放适量食用油,加入葱姜炒香,放入鲨鱼肉炒散,炒的鱼肉变色以后再把香芹入锅快速翻,加适量生抽蚝油调味,炒熟后直接出锅。
大家介绍了一些与鲨鱼肉相关的知识,能让大家知道鲨鱼肉特别臭,就是已经发生了变质,不能再继续食用,但新鲜的鲨鱼肉按正确 *** 去烹调食用是很好吃的,大家可以试一试。
图文源自 ***
还是之一次吃这种鱼,炖了一大锅,老公却说做法不对,油炸才好吃大家认识这种鱼吗?今天在回家的路边上偶遇渔民正在卖这种鱼,长这么大还是之一次看见呢!虽然体型短小,但想黑鱼一样凶悍,身上长着像黑鱼一样的斑纹。据渔民介绍这种鱼叫虎头鲨,又叫呆头鱼,很凶猛,是洪泽湖畔昔日一道湖鲜野味,肉质又嫩又鲜,现在难得见到它了。
?
老公也在旁边说这种鱼浑身都是肥嘟嘟的肉,他小时候特别爱吃这种鱼。我一听,本来还嫌30块钱一斤蛮贵的,这会儿也立即咬咬牙买下来了。
?
回到家,我像往常做鱼菜一样,处理干净,裹上面粉。炖了一锅出来,本以为老公可以夸夸我呢!谁知道老公一看,“哎呀呀!”的叫起来,问我怎么可以这样吃虎头鲨呢!他说这东西可以裹上面粉直接油炸脆脆的更好吃,像我这样吃,头都炖掉破相了,白糟蹋几十块钱,真是乱烧!
?
老公这么一数落,我赶紧尝了尝,这样吃,明明味道挺好的啊!像他那样油炸,那炸脆了还能吃出什么鲜味?我哪儿不对了?为这事儿,我们两口子一顿饭边吃边争论着,谁也没让谁。大家来看看,给我参考下这虎头鲨到底怎么做才好吃?我的做法有做错了吗?我的做法如下:
红烧虎头鲨
?
【食材准备】虎头鲨500克、红辣椒4个、生姜3片、葱1棵、蒜头3粒、盐1茶匙香菜1棵、生抽1勺
【做法】1、先准备好虎头鲨和其他食材,虎头鲨处理干净。嘻嘻,买的时候有点杂,里面还有点儿小虾、小鲫鱼。
?
2、将虎头鲨裹上面粉,小虾也同样裹上面粉。
?
3、将红辣椒、葱、生姜都切好备用。怕辣的话可以少放一些辣椒。
?
4、锅烘干后,倒入一大碗油烧至六成热,然后放入虎头鲨,改成中火,煎至两面金黄。
?
5、加入生抽,红辣椒、蒜头、生姜等。
?
6、再倒入一大碗凉水,开中火炖6分钟左右。中途加入盐、鸡精调味,怕吃鸡精的话也可以不放。
?
7、炖至汤汁浓稠的状态,撒入香菜,装盘食用。
?
这道虎头鲨我用这样红烧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欢迎大家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
辽宁营口,有个地方叫鲅鱼圈。此地最令人难忘的景观,莫过于一尊立于礁石上的、足有六十米高的“鲅鱼公主”雕像。哪怕只是在海岸上远远见过她轮廓的人,也无一不为其巨大的身形震撼。
鲅鱼公主堪称巨物恐惧症人群之噩梦,
相比其六十米的高度,
丹麦的美人鱼铜像不过一人大小,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也不过区区四十五米……
先不论这尊魔幻的人鱼巨像,究竟因何种契机出现在这渤海湾的腹地。只说这位鲅鱼公主,实在为她的族类挣足了面子。要知道,任何一种海洋生物,哪怕庞大如鲸,强悍如鲨,也没能做到如鲅鱼这样,让人类为它们在这个星球上留下如此夺目的一座地标。
南方的朋友们,不要以为这位千里之外的庞大公主,和自己毫无关系。因为鲅鱼,其实就是你们口中的马鲛。它们指代的,都是几个活跃在我国海域内的、鲈形目鲭科马鲛属的鱼种。
马鲛属共有十八种鱼,在我国海域内能见到的有五种,
都可以被称为“鲅鱼”或“马鲛”。
一般而言,北方人口中最正统的”鲅鱼“即为蓝点马鲛
福建、两广人口中最地道的”马鲛“为康氏马鲛
制图/鱼一条
马鲛对于中国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因其生命力旺盛,族群弥漫在我们漫长的海岸线,所以无论南北,皆可称“盛产”。又因此鱼体大、肉肥、且只有中间一根大刺,极受食客欢迎,这使得,从海岸线最南的两广、海南,到最北的辽宁,人们都视之为一种重要的口粮鱼,堪称中国海岸线上的黄金“硬通货”。
也因为同样一条马鲛,能够毫无违和地出现在相距几千公里两地海滨人家的日常餐桌上,它们被加工的方式,也自然呈现出万千缤纷的变化来。不夸张的说,仅凭这一条马鲛鱼的吃法,就能窥见我们漫长的海岸线上,南北数十个地理文化单元风俗之参差,与口味之琳琅。
向左滑动
鲅鱼饺子和福州鱼丸(鱼包肉)。
图1/汇图网 图2摄影/刘艳晖
从烧一条鲅鱼
看各地的家常海味
作为一种游速迅猛、性情凶顽的海中老流氓,马鲛总是成群结队地,追逐着暖流与食物在四海游窜。大体而言,天冷了,它们会游去远海的越冬场蛰伏;等到水温转暖,它们便洄游至近海地区产卵、索饵。而在这样的四时节律里,以洄游到近岸时,经过淡水滋养、且性腺发育的马鲛,最为肥美。
渤海湾,鲅鱼洄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而我国沿海各地,彼此间气候差异很大。因此,马鲛鱼洄游近岸的时间不同、各地吃马鲛的时令也不一样。譬如在春节前后,一部分马鲛,便会率先洄游到以海南文昌为代表的南海沿岸,所以海南人会拿马鲛(本地人叫黑鱼)做春节礼品,两广、福建人,也往往会在这一时令前后,尝到一年中最棒的马鲛。
海南市场上新鲜肥美的马鲛鱼。
对于各地的主妇而言,新鲜马鲛买回家,最简便的做法,莫过于香煎了。两广、海南人尤其热爱煎马鲛,海南渔民在海上,也常常煎所捕的马鲛充饥。这里的鱼大,所以往往被横剖成片,或简单腌腌拍粉,或直接洗净下锅,广西叫“封煎”、广东叫“香煎”,大同小异,起锅或滴些柠檬,或烹些豉油,大块的鱼肉入口紧实,脂香横流,广东话谓之“香口”,十分贴切。
香煎马鲛鱼配柠檬。
而到了潮汕、闽南,煎过的马鲛鱼可以直接用来做马鲛鱼焖贡菜、焖紫菜,汤浓鲜,肉醇厚。潮汕人还会在这道菜里放入芹菜,那是潮汕特色的家常做鱼 *** ,虽然在外地人听起来很难理解,但吃过的人,都再难忘那种把清香、肥厚完美混合在一起的奇妙风味。
而整个福建沿海的人,都很喜欢用新鲜的马鲛鱼做鱼羹,莆田叫马鲛鱼炝,福州叫马卡头,做法大同小异。新鲜的马鲛鱼切成均匀的片,可捣碎成糜也可不捣,在本地特产红薯粉的强力加持下,划入汤中轻轻烫熟,此时的鱼鲜味四溢,口感弹爽,一滴香油画龙点睛,一碗喝下酣畅淋漓。
向左滑动
马鲛鱼羹。
摄影/蘭若
等到清明时节,浙江的舟山、象山诸港,会迎来大批的洄游马鲛产卵。此时此地的马鲛,至肥,至嫩,至鲜。吃得考究、更吃得雅致的浙江人,专门为这一时令的马鲛起了一个文气的名字——川乌。
上等的川乌,清蒸最妙,取其本味之鲜美,和刺身带鱼一样,算是大众食材的小众吃法。本地更家常的是一道雪菜烧川乌,鱼如果选的新鲜,甚至不用油煎,只配些野山笋、雪菜把鱼煮熟,可谓吃春季马鲛鲜味的一个极致。
雪菜烧马鲛。
摄影/柠檬叶子
等时候再晚些、天气再暖些,洄游的马鲛鱼,也就逐渐抵达了黄海、渤海湾沿岸。而它们在餐盘中的颜色,也渐渐变得浓烈起来。
在江苏,人们烧一条马鲛的技法,最能体现此地口味“南北融合”之特色:既有南方菜的精工细作,也有北方菜的厚重下饭。“马鲛鱼烧青茄子、马鲛鱼烧肉、马鲛鱼锅贴”……这些菜色听着平平无奇,但其中蕴含着淮扬菜无比精妙的均衡调味,尽管下料奔放大胆,但绝不会盖住食材的本味。
一过江苏连云港的赣榆,马鲛就彻底被叫成了鲅鱼。日照的一道鲅鱼烧蒜薹,宣示了北方菜系的强势登场。从那里开始一路向北,红烧便成了最主流的鲅鱼家常烹饪手段。葱姜爆锅,生抽老抽,汤汁收浓,扣上一粒香菜,那是刻在每位北方海滨人基因深处的味觉基石,一口鱼肉扒拉三口米饭,而且哪家馆子,都不如自己妈妈炖的好吃。
日照菜鲅鱼烧蒜薹。
摄影/青岛祁鼎,图/汇图网
就这样一路走到我国海岸线的最北尽头,随着酷爱鲅鱼的朝鲜族的加入,鲅鱼的家常做法,再一次变得多元起来。
朝鲜族和两广人一样,最喜煎鲅鱼,从一道煎鲅鱼,即可快速考察一家朝鲜馆子的水准。他们所用的鱼一般体型较小,所以要两面剖摊开,一整条煎的酥酥脆脆,头尾皆可吃,那鱼肉中丰富弥漫的油脂就着清爽的冷面,大荤大素,爽快非常。
一条朝鲜馆子里标准煎鲅鱼的形态。
朝鲜族更是常吃一道辣白菜炖鲅鱼:铜锅里,辣白菜和切成大块的萝卜做底,大块的鲅鱼横在沸腾的浓稠酱汤里打滚,咸鲜入味,热气腾腾,配着米饭吃,堪称惊艳。事实上,我也正是因为在望京的韩餐馆里爱上了这道菜,才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北饺南丸:
被剁碎的马鲛鱼,能玩出多少花样?
讲完了鲅鱼在各地的“初段”家常料理,下面,就该说说关于它更高阶的吃法了。
如果你问我,鲅鱼对于中国哪个地方的意义最为特殊,除了以它冠名、为它立像的鲅鱼圈,山东青岛,绝对不可不提。
鲅鱼对青岛人而言意义非凡,
在青岛话中甚至有一个高频俚语
“潮鲅”。
在位于如今青岛胶州市的三里河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鲅鱼骨,本地人与此鱼渊源之深厚,以此看来已经不必多说。而在这漫长食鲅史的沉积下,鲅鱼对于青岛人的意义,也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
鲅鱼洄游到青岛附近,一般要等到谷雨时节,尽管如今青岛附近已不再大规模捕捞鲅鱼,但本地人早已约定俗成、在这一时令购买鲜鲅鱼。而此时采买鲅鱼的主力,竟完全不是主妇,而是一个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你看他们在各大市场,争相购买大而肥的鲅鱼,然后抱着装鱼的长方体泡沫箱子兴高采烈地离开。要知道,能否博得老丈人开颜一笑,就在此一役了。
在青岛,鲅鱼与丈人总是被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鲅鱼礼”又被叫做“丈人礼”,是青岛地区独特的风俗:所谓“谷雨到,鲅鱼跳,丈人笑”,春天,尤其是结婚后的之一个春天,女婿必须穿着结婚时丈人送的“丈人鞋”,买上条更大、最鲜的鲅鱼上门送礼。鲅鱼,也成了维系青岛丈人与女婿关系最为重要的媒介与纽带,也是每一位青岛男性从男孩成长为男人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儿。至于那装鲅鱼的长条泡沫盒子,老丈人则会把它放在家门口几天舍不得扔,好让所有邻居都看看,咱家女婿多有孝心。
一人高的鲅鱼,哪个老丈人要是收到了它
能把自己女婿吹十年。
当然,这么大的鲅鱼买回家,丈人家除了要当场拿来炖些豆腐(同福)、茼蒿(同好)图个吉利,剩下的肉,更大的概率,会被包成饺子。
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山东大姐更先发明了鲅鱼饺子,但毋庸置疑,如果你非要把一种鱼肉包进饺子里,刺少、肉多、油脂丰富的鲅鱼,绝对是更佳选择。
把鲅鱼剁碎,以一代代妈妈流传的5:1比例和上肥肉膘,纯肉打馅上劲或者添上些韭菜、茼蒿,就成了中国水饺序列里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从山东到辽宁,无数海边孩子最难忘的家之味道。在蓬莱一带,传闻因其过去鱼贱粮贵,所以风行包一种拳头大的巨型鲅鱼饺子,以便省粮之意。当然,现在粮食不缺了,但风俗却就这样留了下来,让吃过的人不住夸赞山东人的豪爽。
向左滑动
超级鲅鱼饺子。
摄影/刘卫芳
其实鲅鱼饺子去掉面皮,在山东就可以被叫做鲅鱼丸子。但向南过了赣榆,人们便不再执着于包饺子这件事儿,鱼丸,也就成了被搅碎再成形马鲛鱼的主流归宿。
各地用马鲛鱼所做的鱼丸,其实区别很大。譬如苏北沿海一带的鱼丸,会在马鲛鱼泥里搅上一些小黄鱼泥,打成丸后下锅炸。这种鱼丸金灿灿的,拿来下汤、炒菜,皆有妙用;福建人做鱼丸更是久负盛名,他们把鱼肉打得精细、吃的更是清爽鲜甜;一碗鱼丸汤,清清白白,却包揽万千滋味;到了广东,潮汕、汕尾人最是以会打丸子出名,他们的马鲛鱼丸,包含着无数次手工摔打的劲道,弹牙爽口,滋味鲜浓。
向左滑动
潮汕马鲛鱼丸。
摄影/吴学文
闽南人还会用马鲛鱼 *** 一种很特别的鱼卷,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闽南的手制鱼肉香肠,拿来切片煎得两面焦黄,炒上些荷兰豆,和鱼丸又是完全不同的风味。
应该说,无论是包饺子还是做鱼丸,被搅碎、然后“二次成形”的马鲛鱼,都极大地提升了国人的赏味层次。这一道道吃鱼不见鱼的菜肴之中,更是层层熔炼了我们传承千年的巧思与智慧。一条马鲛鱼走进中国人的厨房,也算不枉此生了。
中国人花样吃马鲛地图。
制图/鱼一条
地图编辑/孙璐
晒干亦有风味,罐头同样诱人:
深加工马鲛鱼的独特魅力
马鲛的时令性,在春季吃其鲜肥自然更好。而秋季之鲅鱼,因其个头小、肉中油脂含量较少,对海滨居民而言,则另有其风干食用的妙有。
气温降低,再加上干爽的北风劲吹,沿海各地便都开始晒马鲛鱼干,其中,以青岛地区的“甜晒”更具特色。
海滨渔家所晒的鲅鱼干。
所谓甜晒,要先给小鲅鱼开三刀:一刀剖成两半,一刀去内脏,一刀划开最厚的肉,然后把鱼放在海水里泡一会儿,最后拿来晾晒。晒过几天以后,还要再去海水里“透”一下,鱼肉与海水间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联络,使其最后不至于过咸,且具备特别的风味。
甜晒、乃至各种鲅鱼干的吃法甚多,可以直接拿来蒸,也可裹着蛋液淀粉拿来煎,送粥送饭,都是绝佳。广东一些地方,还会拿咸马鲛干蒸肉饼,总之,取其风味错综、咸鲜下饭。
鲅鱼干的加工过程。
如果说鱼干、咸鱼,算是过去海边人为了保存鲜鱼的无奈之举。那么,在广东的湛江、阳江一带流行的“一夜埕”,以及青岛一带流行的“一卤鲜”,则完全是通过腌制获得更高级的风味的秘技:马鲛切块,用粗盐腌制一会儿,然后洗净晾晒一天, *** 腌制工序被严格限定在一天之内,随后即可烹饪,这种鱼既有鲜鱼的口感,又有咸鱼的风味,且口感奇特,有机会去粤西,是不得不尝的美味。
经过腌制的马鲛鱼,还可用来做熏鱼。这和北方的熏肉、熏鸡完全不一样,并无烟熏的动作,而是把炸透的马鲛,泡入料汁之中,通过焖与靠的手段,让汤料完全进入酥烂的鱼肉之中,所以确切的说这种做法叫“酥鱼”。从舟山、上海再到山东、东北,酥鱼作为一道下酒的凉菜都很受欢迎。
做舟山熏鱼。
摄影/方佳妮
用 *** 酥鱼的 *** ,还可 *** 鲅鱼罐头。在过去冷链不发达的时代,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内陆居民吃到鲅鱼的 *** 。当然,和诸多脱胎于旧时代的食品保存手段一样,鲅鱼罐头的吃法流传至今,也逐渐失去了其实用的功能,只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味觉记忆。
无论岁月如何变改,
海滨的居民,仍然年复一年地晒着鲅鱼干。
文 | 大蹦驴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孙璐
制图 | 鱼一条
文章首图 | 视觉中国
文章封图 | 视觉中国
文中未署名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这种散发浓烈恶臭的鲨鱼肉,价格昂贵并且剧毒,但冰岛人趋之若鹜如果一个简单的臭豆腐就让你觉得臭气熏天了,那冰岛的臭鲨鱼肉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臭到极致”。这也是冰岛独具特色的一款美食,将鲨鱼肉发酵后挂起来风干,和我们看到的腊肉的做法类似,闻起来奇臭无比的时候便可以食用了。吃起来是什么滋味?口感上是介于皮蛋的Q弹与有嚼劲之间的一种,但是绝对能臭到你怀疑人生。吃到吐往往是游客们的常态,个中酸味更是难以想象,它是位列是十大最恐怖零食之一,但是冰岛人还是独受这个滋味。
这种名为Hákarl的腐鲨鱼肉味道让外人不敢恭维,不仅臭还带有强烈的氨水味,有游客说:“这种臭鲨鱼闻起来简直就是到处都充斥着腐肉的味道,吃起来就像在啃僵尸的肉,味道就像是在厕所泡了很久一样”。不过在冰岛当地,这种臭鲨鱼却是人人有口皆碑的时鲜小吃。
冰岛是一个资源很匮乏的地方,这个国家是非常寒冷,所以就不适合蔬菜、水果的生长,人们依靠海洋生物来填饱肚子和交易。能够做成纯正冰岛腐鲨鱼肉的必须是来自格陵兰岛水域的鲨鱼——灰鲨,这种鱼肉通常对人类有剧毒,含有高浓度的尿素,使得人们的皮肤、眼睛都会受到伤害。这种鲨鱼生性凶猛,渔民捕捞起来也十分危险,所以这种鲨鱼肉一直是冰岛卖得最贵的鱼类。而且 *** 腐鲨鱼肉只选取鲨鱼腹部红色的和鲨鱼身体白而软的两部分当作用料。
首先,这种灰鲨是没有泌尿系统的,它的排泄物是需要通过肌肉和皮肤排到体外的,所以鲨鱼肉里面积攒了大量尿酸等物质,做熟之后就会有一股很大很大的尿骚味。第二,鲨鱼肉含有毒,一些毒素是来自鲨鱼本身的肌肉和体液,会对人类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另外一种毒素,则是来自海洋污染。鲨鱼站在海洋生物链的上层,它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是非常高的。
腐鲨鱼的 *** *** 极其复杂。首先要捕捞到附近水域的鲨鱼,然后在阳光下晒4到5个月,要知道冰岛并不是一个拥有常年日照的地方,所以冰岛人只有在太阳靠近北回归线的一段时间里才能完成这道工序,这也决定了腐鲨鱼的稀缺性。
晒好后的鲨鱼肉要埋在沙子中深度发酵,直到肉质完全发酵透彻,这一步与臭豆腐的发酵手法一样。在冰岛的海滩经常能看到专为腐鲨鱼制造的小木屋。最重要的是,不是整条鲨鱼都有机会变成美味,只有腹部一小块很软的肉才有可能成为珍馐。发酵一来是为了保存,二来也能化解鲨鱼肉中的毒性,鲨鱼的肌肉和体液中含有三甲胺氧化物,会对人类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如果发酵后毒性就失效了。
发酵整个过程下来大概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
即使发酵后的鲨鱼其实也还是有少量毒性的,最后解除鲨鱼肉上那一点毒素的步骤就是他们吃的时候是配烈酒喝下去的,酒可以杀菌同时也可以除去鲨鱼体内的一小部分毒素,就这样吃起来就会放心很多。
腐鲨鱼肉其实并不建议大家品尝,因为它的口味和口感实在难以下咽,再加上鲨鱼肉本身有毒性,肠胃敏感的人吃了可能会腹泻,所以不要作死,不要轻易尝试。
认真想想,冰岛人才是黑暗料理界的祖师爷啊!
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讨论! #发酵鲨鱼##腐鲨鱼肉##鲨鱼#
如有兴趣,请关注我,每天为您提供最新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