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疫情又开始反复,而小编我所在的地区,疫情是也反复无常,每个上班族都是人心惶惶,生怕什么时候突然给封家里了,而家里却没有什么吃的小编有一次就经历了这种情况。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疫情期间家中必囤的酱,让你只有白米饭也能吃的香。
一、老干妈
大名鼎鼎的老干妈,相信大家都听过吧,虽说经历过下坡路,味道没有之前那么好吃。
但自从陶碧华二度出山后,味道叶跟着回来了,销售额也在一点点增长,这个老牌企业也在追求创新,积极开辟线上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还推出过土味情话系列产品。
各种口味的也层出不穷,有风味豆豉、风味油辣椒、风味辣子鸡等,其中当属之一名的依然是风味豆豉,即有咸香,又有油辣,得到了南、北方人的一致好评。我们可以适当的囤几罐,平常用来拌面条、蘸馒头都非常好吃。
二、老干爹
看到这个名字,你是不是以为和老干妈是一对,夫妻档的生意,我曾经也以为这两个品牌是一家公司。但事实非但如此,两家公司还是死对头,里面的恩怨情仇,真是一本书都说不完。
许多人可能以为老干爹是冒牌货,其实不然,老干爹的出现比老干妈还要早两年,当初两家还有生意上的往来,不过因为老干爹当时并没有注册商标,而被老干妈抢占了先机,这也导致了两家公司之后的恩怨。
这里就先不说了,还是聊聊味道吧,最喜欢的就是老干爹的辣三丁油辣椒口味,味道香辣,里面的花生也是非常的脆,香辣、香脆的口感也是非常好吃,可以用来夹馒头、拌米饭也是非常的好吃。
三、豆瓣酱
北方人的家里估计都会有一罐豆瓣酱吧,尤其是东北人和山东人,大葱蘸上酱也是非常好吃。豆瓣酱不只可以生吃,用来炒菜也非常好吃,尤其是鸡蛋酱。
锅里倒油,打入2.3个鸡蛋,翻炒均匀,可以炒的碎一点,再放上两大勺豆瓣酱,搅拌均匀,撒上点葱花,就可以用来拌面了,味道堪比炸酱面,非常好吃。
四、香菇酱
想当初,初中学校的食堂,还是做什么吃什么的制度,饭也做的不尽人意,不像现在上班期间想吃什么吃什么。而香菇酱就是拯救我初中三年的神器,每次返校,妈妈总会给我装上两瓶,用来拌米饭、蘸馒头、拌面条都非常的好吃,口味咸香,口感也有嚼劲,三年吃空的罐子都能砌一堵墙了。
不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屯一些香菇酱,不想做饭的时候,直接蒸点米饭,拌点香菇酱,就非常好吃了。
五、牛肉酱
阿香婆的牛肉酱是我吃过的更好吃的牛肉酱,口感不只香辣、咸香,还多了一层麻的口感,进嘴也能明显吃出牛肉的口感,拿来拌饭、夹馍真是一绝,也是我现在无限回购的牛肉酱,如果喜欢吃麻的朋友,可以试试这款牛肉酱,家里也可以多备上两瓶,以备不时之需。
六、蓝莓果酱
最后分享的是一款蓝莓果酱,肯定有很多上班族,因为早上起不来,而免去了早餐,但是不吃早饭对身体非常不好,严重还会造成胃病。建议大家可以买一些吐司、面包片之类的,涂上一层蓝莓果酱,再用微波炉加热,还可以热一杯牛奶,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能 *** 一顿早饭,干嘛要让自己饿着肚子呢。
虽然生活很忙碌,但我们也不要亏待了自己,早饭是一定要吃的,而且要吃的营养健康。上述的几种拌饭酱,在不想做饭或是没有菜时可以吃两顿,但不能经常吃,容易营养不良,我们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还是需要从蔬菜中获取。
你喜欢吃那种酱呢,有没有宝藏的酱可以分享一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除了老干妈还有这16种酱料值得吃老干妈,酱料里的之一网红,应该没有人反对吧,特别是在国外旅游,自驾川藏线自己搞饭吃的时候,没有一瓶老干妈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是老干妈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够辣,太油,吃了有点口干,多吃几次有点口味疲倦等等
于是我收集了16种最网红的酱料,做个想做已久的测评,这些酱料推荐给大家尝试下,会有缺点和推荐搭配说明
我是四川人,口味偏重,我会注意客观评价
是不是觉得怎么图中只有14种,因为有两种是我自己老家的特产,没有什么 *** 版本,我也没有在网上买,直接让老妈在菜市场买了寄给我的
先介绍16种酱料分别是
一、海天黄豆酱,两个口味,微辣版和不辣版,我这个是微辣版
二、广合腐乳,两个口味,微辣和不辣的,我这个是微辣的
三、吉香居野山椒牛肉酱
四、天车香辣酱
五、美乐香辣酱
六、木子腐乳
七、虎邦辣酱魔鬼辣版本
八、皇牌沙茶王
九、普宁豆酱
十、皇牌沙茶酱
十一、味璞纯火烧虎皮青椒
十二、牛头牌红葱香酱
十三、蓬盛香港橄榄菜
十四、海南春光黄灯笼酱
十五、无牌四川菜市场的水豆豉
十六、无牌四川菜市场的麻辣大头菜丝
就是这两种,左边是水豆豉,右边是大头菜丝
我把这16种酱料的口味尽量说清楚,帮助大家选购自己喜欢的口味,一次性开瓶16种酱料是什么感受
16种酱料口味评测
海天黄豆酱:
这款是必买的,如果以上的酱料你只买一瓶,我建议你就买这个,绝对不会出错,拌饭拌面都可以,当然最经典的用法是吃烤肉的时候,作为蘸酱,蘸肉包生菜吃,这个酱虽然是两种口味,辣的和不辣的,我都吃过,但我觉得口味差别不大,整体味道是咸鲜味的,基本上可以说没有辣味吧,老少皆宜,用处是最多的
整个酱的浓稠度是比较稠的,不会稀稀的那种,颜色偏深色
晚上加班饿了,拿出来蘸个饼都觉得好好吃
当然,我更爱的还是包烤肉吃,烤肉有了这个酱,可以说是口感翻倍
居家必备酱料,三种规格,我一般买这种340g的比较适中,太小的不够吃,800g的太大,一瓶吃太久了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广合腐乳:
老牌腐乳必须拥有姓名,这款腐乳我的常见用法是用来做火锅蘸酱,基本上不会用来拌饭或者拌面,因为口味比较清淡。。也是两个版本的,原味或者微辣,我买的是微辣,实际上也并没有辣味哈
这个腐乳的质地是比较软的那种,不是硬硬的,所以很容易用筷子碾碎了,调成腐乳汁做火锅蘸料,因为这款口味比较清淡,所以不会抢其他调料的味道,又能带点腐乳的味道和咸味,所以我觉得做火锅蘸料是最完美的,当然口味比较清淡的也可以用来拌饭啥的,必备必备,如果只买一瓶腐乳,就选广合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吉香居野山椒牛肉酱:
我曾经很喜欢的一款酱料,还记得之一次吃这个的时候有点惊艳的感觉,后来,就没有后来了,时隔几年再次吃到的时候,觉得,没那么惊艳了,这款口味是酸辣味的,牛肉沫沫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可能实在太少了,我也没有仔细去寻觅,口感上来说,酸辣口味比较能激发口水?还是很下饭的,所以这款是特别适合用来拌饭
这款的质地是比较干的,酱菜质地,不是稀稀的那种,这个辣度对我来说是微辣,就是吃得出辣味的,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辣吧
我的日常用法也是拌饭拌面,拌面需要干拌才能吃出口味来,带汤的面,拌这个,用了很多也不怎么出味,对了吉香居是海底捞牛肉酱的供应商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天车香辣酱:
这款是小时候的更爱,四川人很多用这个当豆瓣酱用,家里做菜都是用这个,不用豆瓣酱,后来发现,居然比较贵了。。比普通的豆瓣酱贵挺多的,这个口味是咸辣味的,会有一点点咸的,不过我觉得还好,辣度对我来说也是微微辣,辣度低于上面的吉香居,用法主要是做豆瓣酱炒菜用或者做蘸水,比如豆花蘸水就是用这个,当然,蘸别的也可以
这个的质地也是比较浓稠的,最上面有一层红油,吃的时候,尽量不要只用红油,有红油封口放的时间可以比较长,如果家庭用来炒菜的话,真用不了几天就完了,上学的时候,从家里带一箱到学校,蘸馒头吃。。或者抹大饼都行,比海天黄豆酱咸度差不多,辣度多一些,有红油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美乐香辣酱:
这款跟天车其实差不多的,都是我老家的香辣酱,产地不同,这款是富顺产的,用法主要是炒菜或者做豆花蘸水,和上面天车香辣酱的用法完全一致
这款的色泽比天车的要亮色一些,偏红色,天车偏黑,如果是看颜色的话,我会选这款,口味上对比,差不多的,都是咸辣口味,咸度和辣度也差不多
以上两款选择的话,我以后可能会买美乐的,天车老牌子有点割舍不下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木子腐乳王:
这是带着回忆的一款腐乳,可能很多人没吃过,是湖南特产,有点辣,没有什么甜味,不会像大多数腐乳那样带着甜味,也没太多的红曲,是用辣椒上色的
这款腐乳之一次吃大概是12年前,惊为天人(那时候没见过市面,见谅)然后我买了整整一箱,还从湖南千里迢迢带回广东,那时候公司在广东,现在想想也是醉了,毕竟只是一瓶腐乳而已,再吃,自然也没有当年的味道,与广合完全不同,这款腐乳首先是辣味的,对我来说是微辣,可能不能吃辣的朋友会觉得还挺辣的,然后是没有汤汁,干的,腐乳是硬一些的,不是广合那种很软的
这个腐乳的用法基本上就是下饭菜使用了,别的用途,基本没有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虎邦魔鬼辣椒酱:
虎邦和英潮是一家的,包装不同,味道完全一样,英潮做的大包装的,瓶装的,如下图
虎邦就做的小包装的,便携装,我都有买,这个是超辣的魔鬼辣版本,在这里所有的酱料里,辣度是MAX的,不是非常能吃辣的,建议不要挑战,在家里吃就选瓶装的,如果是出门旅游带着,就买虎邦小包装的
常规用法就是拌面拌粉,你一定要用来拌饭,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可能会有点辣
外出旅游带小包装的,一次用一盒不浪费也不用考虑有可能漏油之类的,可以用来做菜,我去仙本那,就带了这个,自己每天用来做菜,炒螃蟹,非常爽
我就用来做了很多菜,然后日常就是拌粉拌面之类的也不错
这款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推荐指数是满点的,如果不吃辣的,不推荐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皇牌沙茶王:
名副其实的网红酱料了,这款老牌沙茶王我以前很爱很爱很爱,主要用来蘸涮牛肉,不做别用,但是涮牛肉是一定要用这个的,没有沙茶酱,就不要吃涮牛肉。。我有很多年没有买过这款吃了,因为直接买潮汕的手工沙茶酱了,现在再吃这款,觉得没以前好吃,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哈哈哈哈
这款沙茶王我觉得应该是网上能买到的标准沙茶酱的更佳版本,除了能被潮汕路边菜市场的手工沙茶酱秒,其他沙茶酱都不是它的对手了,隔了一段时间再吃,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胃口被手工沙茶酱养刁的,我感觉口味有点偏甜了,略干了一丢丢,不过还是好吃的
不是很喜欢吃甜口的同学,这款不适合你,沙茶酱是完全不辣的哈,用法方面,主要就是涮牛肉做蘸料用,还可以做沙茶相关的菜使用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0
普宁豆酱:
这款是跟皇牌沙茶王一起来的套装里面的,我以前没有吃过,之一次,不太喜欢,太咸了太咸了,然后整体是稀稀的质地,都黄豆又有点硬,emmmmmm,看起来就不是那回事。。吃起来自然也不太合胃口
口味主要是咸,有点东北大酱的咸味了,只是没东北大酱好吃,主要还是黄豆太硬了,如果软一些,应该会好吃一点,这个我不知道做什么用,白饭当小菜了,或者吃粥的时候来两颗,能喝完一碗粥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0
皇牌沙茶酱:
这款是和沙茶王同源的,口味我觉得差不多,沙茶王更粗颗粒一些,口味甜一些,重一些,沙茶酱细腻一些,酱感更重,好像咸口一些,沙茶酱的价格低一点点,按需选择吧,我还是选沙茶王
沙茶王和沙茶酱的表面都是有油覆盖的,所以会看起来有点油乎乎的感觉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0
火烧虎皮青椒:
这款是凑单带回的,也是之一次吃,如果再辣一些我觉得就完美了,可惜没什么辣味,整体还是不错的,适合下饭,做配饭的菜可以直接吃,略有一丢丢的咸,下饭就还可以,分量感觉有点少
是整块青椒的样子,基本上是不辣的青椒组成的,也有个别有点辣味
炒饭的时候,可以配一下,就还不错,其他用法,没有,只能配饭配粥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牛头牌红葱香酱:
大大的网红酱,这款我觉得评个头牌应该是毫无难度的,开盖非常香,葱香味很足,很足,不辣,就是很香很好吃,这个我非常推荐,凡是吃过的,没有说不好吃的,这款唯一的缺点就是分量有点小,这瓶是175g的,基本上吃两口就没啦
用法的话,我基本上拌饭拌面,都非常香,也可以调到火锅酱料里面,甚至可以空口吃,都很好吃,不怎么咸的,有比较重的油,本身就是葱油酱嘛,略带一丢丢甜味
拌粉吃更好拌干粉,味道更浓郁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0
蓬盛香港橄榄菜:
橄榄菜有很多牌子的,这款是我吃过更好吃的,经典吃法是配粥,搅匀了,喝粥,很好吃,不会很咸,里面一丝丝的橄榄菜,是我最常用的吃法
以前也是很爱这个橄榄菜,久了没吃,觉得有点太油了,一股油的味道,有点不喜欢,可能是我打开方式不对吧,没有配粥,空口吃的,总的来说还是挺推荐的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0
海南春光黄灯笼辣椒酱:
几年前带父母公婆去海南旅游的时候,吃到这个酱,当时觉得好好吃,很辣很咸,买了几箱回来送人,后来发现,特么也太咸了吧,估计在海南的时候觉得这个好吃,完全是因为当时吃多了海鲜,嘴里寡淡无味,突然吃到一个有点辣的很惊喜
这个真的非常咸,剁手要谨慎,辣度以前觉得很爆炸,现在觉得,emmmmmm也就还好吧
整体的质感是比较稀的,再说一次,真的很咸,用法我觉得只能做下蘸料,拌饭拌面都太咸了,我吃不下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自贡菜市场水豆豉和麻辣大头菜丝:
这两个一起说,大头菜丝是小时候的回忆,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零食的,麻辣大头菜丝基本上就是把我小时候零花钱全部兜走的罪魁祸首了,吃起来的口感是脆脆,麻辣味的,现在吃起来,也觉得麻辣味很足,这个大头菜很多人能做,但是做得好还有点难的,首先要大头菜腌熟,不能带大头菜的生味,带生味就不好吃了
然后麻辣味要足,而且不能太湿不能太油的才好吃
大头菜是佐饭的,用法就是做下饭菜,白米饭或者炒饭,粥都行,很开胃下饭
这款推荐指数是MAX的,不过因为非标,可能就只能见仁见智了,这里提一下,还有西北那种黑乎乎的玫瑰大头菜也超好吃的,夹馍味道太美,空口吃太咸,但是我还是喜欢,有机会回西安去吃!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水豆豉我只在四川、贵州和潮汕见过,其他地方的都是干豆豉,黑色干干的那种,老干妈类似的,水豆豉颜色是黄色偏红的,这次买的过于红了,日常的颜色会更偏黄一些,里面有加姜末,豆子是比较软烂的,非常非常下饭,不管是喝粥还是配饭都很好吃
对不住你们, *** 我有看到有网店卖这个,但是因为担心不好吃,就没有下手,还是保险些让爸妈从菜市场买了,不做 *** ,抱歉抱歉,可以问问四川的朋友,四川每个菜市场都有的
这个我很喜欢的,主要吃法还是做下饭菜
因为不是标准品,所以推荐指数还是和大头菜一样,是见仁见智了
推荐指数★★★★★
辣度指数★★★
最后
虽然大多数酱料是我以前吃过的,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之一次试味的人,每瓶都做了当时的口感记录,如果有帮助,收藏点个赞再走呀
爱吃辣的人才懂得无辣的苦,这是真理!
对于从小无辣不欢的人来说,辣酱绝对得是冰箱里的常备品,不论是炒菜、炒饭、面条、水饺、馄饨或是凉拌菜,总得一勺勺辣酱来增添风味!
你以为辣酱只要“辣”就行了?要是这么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常吃辣的人总有自己的偏好,有人喜欢偏香的辣,有人则要重的辣油搭配,还有喜欢咸味儿的。总之,各辣酱入各人的眼。
今天,小益君给大家安利的是经身边朋友测试,几乎无雷区的“地道辣酱”。本篇所选辣酱辣到恰好,辣到你爽,堪称超强下饭指南。因此,郑重欢迎爱吃辣的你收藏!
英潮牛肉辣椒酱
应该是本次测评系列里回购相对较多一款了,试过用三明治,馒头,面条,水饺,馄饨等一系列食物作为它的搭配,每一款都好吃到想哭泣啊,里面是实打实的牛肉粒配上新鲜打碎的鸡泽椒!(切记是牛肉款)。
喜欢在UFO拌面里加一勺,尤其是鱼香肉丝味儿的。
偷偷告诉你,红烧土豆牛腩加点酱,非常有四川风味儿,下饭!
仲景香菇酱(麻辣)
这款香菇酱有两种,一种是原味,一种是麻辣,我推荐后者,如果你是孜然爱好者,这瓶真的不要错过了,像极了烧烤摊上的烤香菇,很少在酱料里吃到有孜然味道的。食材也是蛮足的,香菇颗粒很大,吃起来有存在感。还有独立包装的小袋呢。非常方便携带出门。
仲景我喜欢拌饭吃,被辣油浸过的香菇特别有嚼劲,一粒粒的很下饭。
相比配面条就稍显不足了,因为颗粒太大,实在很难每口有菇又有面。
饭扫光野竹笋
这是我读大学时特别钟情的一款,经常当菜空口吃,陪伴了我整个大学时光的早餐。大块的竹笋特别讨喜,吃到嘴巴里是有存在感的,口感也是比较香的,不是很辣,煮泡面的时候加一勺,你会回来谢谢我的!系列酱料里香菇偶尔也会回购。
感觉像吃了一道菜,喜欢和英潮“双拼”,什么叫治愈系,你试试看就知道啦。
饭爷
也算是酱料圈小有名气的一个牌子了,是林依轮创办的,之一次买时纯属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意外的好吃,松露油杏鲍菇豆豉辣酱,能吃到松露,菜籽油的香味,还有我喜欢的腊八豆,包装的颜值可以说是本次测评里更高的,看了一下配料表,没有食品添加剂。购买也相对方便,超市就有。
据说里面含7种辣椒,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了,辣子的香味儿特别浓郁,拌面,沾水饺绝对吃到撑。
没忍住,就拌了点米饭,对这种香气十足的辣椒,毫无抵抗力。
吉香居野山椒牛肉酱
对野山椒系列一般都有很强的好感,感觉这东西可以炒全世界啊,果然!12块钱里面还有牛肉块,简直是良心商家,用这个炒过一次小炒肉,简直连盘子都快舔干净了啊。
据说有人拿这个做烧烤酱,涂在牛羊肉上,在来点娃娃菜,金针菇,茄子,BBQ了解一下?
牛头牌红葱香酱
牛头的酱料都挺合我心意的,这款也是买来作为拌面的,特别喜欢吃红葱头,爆香过后有浓郁的葱香,提味又调味。
不少卤肉饭里都少不了这个东西呢,熬一锅肉燥存在冰箱里,拌饭还是拌面,你自己选。
古龙牌香菇肉酱
据一些福建朋友说,这是她们儿时的记忆,包装特别像猫罐头,吃之一口大概就明白了她们所谓的“儿时的味道”有点甜甜的。
带一点肥肉丁,入口即化,油脂的口感并不会让你觉得难下口,反而是丰腴,随手煮碗光面,倒上一盒肉酱。简简单单的一餐,甜甜的,很夏天。
黄灯笼辣椒酱
几年前之一次吃还是在海航的飞机上,也是之一次完整的吃完整份飞机餐,这东西太下饭了,酸酸辣辣的,之一口就爱上了,直到现在家中常备里也一直有它的身影,
这款酱我一般用做炒面,在加点醋,啧啧!不说了,要流口水了。
蓬盛香港橄榄菜
真正的儿时回忆,谁家没有过一瓶橄榄菜呢?每当生病的时候,妈妈就会煮一碗白粥加很多橄榄菜,配上一颗咸鸭蛋。
除了配粥,它还是四季豆的更佳搭档。
纪香蒜油小米辣
来自云南的绿色小米椒,看似普通,实际非常惊艳,尝了一口就拍手叫好,花椒和蒜的味道比较突出,是“很”突出哦,不爱吃蒜的可能要绕路了。
这个味道特别像我曾经吃过的一家面店里的辣椒,蒜油的香气配上一碗热汤面,真的太治愈了,冷馄饨,拌面加上一勺应该更好吃,下次想试试看。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龙猫咪
前言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
如果值得买发文章可以插入歌曲,那么这篇测评的BGM当之无愧应该是《干饭人之歌》!
作为一个美食领域的作者,做饭是一种乐趣。但是人难免会有懒惰不舒服的时候,这个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就需要家中常备几款美味的拌饭酱!
本次楼主斥巨资300大洋,给大家试吃了五大类15款拌饭酱,详细品目、购买价格、途径等,详见下面的表格。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购买途径仅代表楼主购买时的途径,实际上现在 *** 这么发达,很多购物平台都能买到。
本次测评拌饭酱种类
本次会根据上表的五大类对拌饭酱进行测评,测评结束后,会根据口感、味道等给出推荐指数&推荐理由。因为楼主跟这些酱厂家没有半毛钱关系,不存在广告的可能性,所以测评一定会相对客观,给出大家最真实的推荐!
本次楼主邀请了家人一起品尝测评,测评结果以我俩相同的评价为准,避免了个人的误差,相对公平一些!(请忽略我杂乱的字体)
品尝之后认真的做评价
没时间的可以通过导航快速定位到最后的总结,直接看结论,结论是我和家人一致的推荐,希望大家喜欢!另外,这五款酱料测评之后,也都有评价小结。喜欢哪个口味的酱料,可以定位到具体小结位置看结果!
先给今天的15款美味拌饭酱来个全家福!
一、牛肉酱
①草原汇香 香菇牛肉酱
瓶子上标注了香辣味,就是在提示大家,这个酱比较辣!
瓶身上标注的营养成分表
以及产品信息,保质期18个月,开封后需要冷藏!
跟大家说明一下,因为拖延症+部分酱到的比较晚,所以只给我留了一天时间测评。如果我每样吃一大碗,即使是和猪队友评分,我也只能评价三个。所以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测评,所以每款酱料米饭都选了两三口的量,希望大家能理解!
来看看之一款香菇牛肉酱的形态,不油,但是基本也没有牛肉,至少我一勺没吃到。
拌好之后的颜值,还是不错的!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大家能看出来,不油,扮完米饭之后,碗底也只是少量油。口感的话,香辣和香菇味儿都很重。
②草原汇香 鲜椒牛肉酱
同样是香辣味,这款和上款相比,辣椒更辣,适合口重的人。
瓶身上面的产品信息,同样保质期18个月,开盖冷藏。
这款酱的营养成分表
开盖后给大家拍一下俯视图,同样不是太油。
酱料比较绵绸,酱料仅仅的将肉款包裹住!
拌好之后给大家看一下,很容易就看到有大块牛肉颗粒了吧!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大家能看出来,也不油,扮完米饭之后,碗底也只是少量油。鲜椒味使得这款的辣味比香菇牛肉酱更重,牛肉粒很大,但是都是牛肉块,咀嚼起来不够香。
③草原汇香 竹笋牛肉酱
草原汇香这三款虽然口味不同,但都是香辣味的!
瓶身上标注的产品信息,同样保质期18个月,开盖冷藏。
这是这款酱的营养成分表。
开盖后能看到一层油,以及大块的竹笋和牛肉。
拿勺子舀出来看的更明显
拌好之后,底盘反而没有太多油,都被米饭吸收了。大块竹笋和牛肉颗粒明显。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比较油,但是很神奇,扮完米饭之后,碗底只是少量油,应该都被米饭吸收了。口感比另外两款草原汇香的牛肉酱更好,这三个里面首推这款。
④东三精品 牛肉拌饭酱
这款只有200g,净含量比较小,但是口感很好!
我是在家附件免税区里面的进口食品商店看到的,买过尝了觉得不错,还特意去 *** 搜了一下,有 *** 店叫东三食品,喜欢的可以去看看。因为实体店保质期临近,最近有促销。
保质期不到三个月,加上最近测评酱太多,没敢买太多。
营养成分表,让我拍的有点虚。不光能做酱料,还能炒菜,拌面,十项全能。
刚开盖上面也是飘了一层油
吃过一次就没有那么多油了
酱料里面有大块颗粒,还有看的见的剁椒。
拌饭后大家也能看到大块颗粒,而且这个牛肉粒不像草原汇香是一块块规矩的牛肉块,而是类似手撕牛肉的感觉。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口感更好,牛肉不像草原汇香那么硬,腌制的也比较入味。但是口感偏咸偏辣,适合重口味人士。
牛肉酱小结:
二、香菇酱
①仲景 原味香菇酱
仲景的香菇酱应该算是香菇酱的鼻祖了吧
保质期24个月,开盖后都建议冷藏保存。
多种用途,拌面、拌饭、炒菜等都好吃!
开盖可以看见大块的香菇,好像也只有香菇。
香菇块感觉有点大啊,但是分量很多,香菇不要钱啊。
拌好之后,大颗粒的香菇更明显了。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适合拌面,比较干爽。因为都是香菇,一点都不硬,口感适中。
②吉香居 暴下饭香菇酱
也算是一款网红香菇酱了。
配料表如下:
保质期同样24个月,开盖建议冷藏。
这款酱特别油,开盖能看到上面飘一层油。
香菇的颗粒也很大。
拌好后的look,能够看到明显的香菇。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酱太油了,蘑菇口感有点偏硬,但是酱味不重,比草原汇香那款竹笋牛肉酱味还淡。
③草原汇香 香菇牛肉酱
这个在刚刚牛肉酱里面有介绍,但是因为没啥牛肉颗粒,严格意义来说,应该算是一款香菇酱。详细信息看上面的介绍吧,我直接把结论搬过来吧!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大家能看出来,不油,扮完米饭之后,碗底也只是少量油。口感的话,香辣和香菇味儿都很重。
④东三精品 香菇拌饭酱
这款也是楼主主推的拌饭酱
真材实料,好吃看得见。
下面是营养成分表
开盖上面也是一层油油的,估计跟牛肉酱一样,吃两次就好了。
舀出来勺子也有挺多油的
拌好之后香味呼之欲出,也别有食欲。
评价(后面会有汇总表):
这款酱料辣味儿重,但是很好吃。和牛肉那款比,只是差了个肉,口味差不多。
香菇酱小结:
三、辣椒酱
严格来说,单纯的辣椒酱都不太适合单独拌米饭。除了增加个辣味,其他也没什么用处了。一般辣椒酱我都是用来拌不辣的炒菜,和其他酱组合等等,很少拿来单独拌大米饭,这里就不用米饭测评了。
①老干妈 风味豆豉油辣椒
辣椒酱绝对的鼻祖,领军者。其实我更爱吃一款鸡丝味儿的老干妈,因为里面有肉丁。这款风味豆豉油辣椒实在太素,一般都是被我拿来拌菜。
②三生川 辣椒牛肉
这是我在成都旅游发现的宝藏,回来特意去 *** 搜了一下,真的有!
除了今天推荐的辣椒牛肉以外,麻烦豆腐也很好吃,我经常拿来炒底料,一大瓶都用光了!
③豆婶儿 辣椒酱
这是我一个朋友推荐的,跟我说这个酱老好吃了,但是,我实在是吃不上了这口,太太太油了。
④南国 黄辣椒酱
这个黄辣椒酱千万不要拿来拌饭,太辣了,适合做金汤肥牛,给你们来个做法链接!
辣酱小结
四、拌面酱
①牛头牌 红葱香酱
这个酱除了可以拌面,还可以用来做台湾卤肉饭和肉燥面。别看包装平平无奇,打开它的盖子的瞬间,浓郁的香味瞬间充满了整个房间,味道非常很让人着迷!这款酱料除了整体鲜香外,还!不!咸!
除了拌面以外,煎颗蛋,加一勺红葱香酱拌米饭,简单几分钟,就可以成就一碗美味与颜值并存的晚餐!
山姆的人气商品-红葱香酱,净含量737g。
这是红葱香酱的营养成分表,保质期2年,开盖前可以常温保存,开盖后需要冰箱冷藏保存。
来个俯视图,上面飘了一层葱香油!
拿勺子展示一下,和另外一款日食记的葱油比起来,底料丰富!
拌面后口感也非常棒,爱吃辣的人士,可以再加点辣椒酱!
购买链接如下:
正常山姆会员49.8一罐,但是京东的山姆会员店没有货,就放一个别的有货的店的链接。
②日食记 开阳葱油酱
作为一个美食领域作者,日食记是我耳熟能详的一个品牌。
这款葱油酱采用葱+菜籽油+酱汁+金钩海米+冰糖,小火慢熬而成,葱香满溢。
不足之处,就是净含量太少,只有120g,相对来说,性价比不高!
这是产品的营养成分表
常温下可保存18个月,但是建议开盖以后冷藏保存。
之一次开盖,就有葱沾到瓶盖子上面
拿勺子弄出来一些,真的只是葱和油!所以说不嫌麻烦地,可以在家自己做!但是今年大葱这么贵,自己做的成本也挺高!
这是扮好后的效果图,只有葱油的味道,没有其他!
购买链接如下:
两款拌面酱总结
两款酱各有特色,放在一起拌面,可以综合两款酱的精华,味道更佳!以下是两款酱一起拌面的效果图。
另外,如果只让我选择一种的话,我主推牛头牌红葱香酱,因为这种酱的口感很难在家复刻。而另外一款葱油酱,如果不嫌麻烦的话,自己就能在家做!
五、其他酱
①日食记 腊肠酱
日食记品牌也是网红品牌,这款腊肠酱在京东销量比较高,就买来尝尝。
保质期只有16个月,开盖后同样需要冷藏。配料里名副其实有广式香肠哦!
另一面是营养成分表
开盖也是油油的一层。
舀出来一勺,能明显看出来腊肠吧!
拌饭开始,一勺里面有三根短短的腊肠。
②家乐 咸蛋黄酱
网红酱,跟风买来尝尝。
酱质很细腻,没敢舀太多,怕不喜欢这个味道。
拌饭后猪队友拒绝品尝,所以这个只有我自己试吃了,有咸鸭蛋的香味,不辣,有点干,但是确实不是我喜欢的味道。
其他酱小结:
总结
因为时间有限,测评的内容不算多,质量也不算太高。但是抱着更大的诚意,在一个晚上给大家试吃了15款拌饭酱。以下黄色填充的三款是试吃后楼主的强烈推荐,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整理不易,喜欢的点赞、留言、收藏三连,谢谢大家!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众测活动~
助力打造濮阳之一酱菜品牌!诗和田野文化传媒和开味斋达成合作!9月1号下午,诗和田野文化传媒与开味斋品牌推广合作仪式举行!仪式上,双方代表就“开味斋”的品牌升级、推广打造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
合作期间,诗和田野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开味斋酱菜”进行品牌设计包装、组织架构搭建、品牌文化梳理和 *** 流程。通过短视频媒体平台、电商平台和 *** 直播等方式,将“开味斋酱菜”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传递给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力争打造濮阳之一酱菜品牌,打造濮阳本土特色农副产品,打造濮阳礼物。同时,也将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进行精准营销,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
清代,辣椒酱和咸菜是黄河流域农村餐桌上的主要佐食,直到清末推行新政,开始鼓励工商业,才涌现了一批新的商人。“开味斋酱菜”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应运而生。
创始人:李文兴,今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榆林头村人。
1751年农历腊月,乾隆皇帝到河南开州(今濮阳县)视察黄河口工作,品尝了李文兴的太爷做的蒜蓉豆豉酱,将发酵过的豆豉和大蒜放在蒜臼里,捣成糊状后,放在小碗里,再倒入一些当地产的小磨香油拌匀,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并赐予其“开味斋酱菜”的名字,在2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
从小吃着父辈做的蒜蓉豆豉酱,已经40多年了。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有匠心、坚守传统,还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承数百年的开味斋酱菜,传统手工 *** 技艺,因科技元素的加入,内涵变得丰富起来。第六代传承人李培士为了保护祖宗传下来的品牌,在2019年注册了商标,把“开味斋酱菜”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
诗和田野文化传媒是一家品牌创意企业,公司擅长品牌定位、IP人设打造、人物专访、文案创作、VI设计 *** 、全媒体推广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团队,策划了许多优质传播内容、大型活动等,成功孵化了高新尚胡辣汤、老靳纪黑香肠、裹个凉皮、连柱肉食、社区大食堂等多个本土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此次,诗和田野传媒与开味斋签署品牌推广协议,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诗和田野将助力“开味斋酱菜”在品牌推广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双方将继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开味斋”打造成濮阳之一酱菜品牌!
【原创散文】郑场豆豉记趣【原创散文】郑场豆豉记趣
◎涂阳斌
湖北省仙桃市郑场镇是著名的六月曝豆豉之乡。郑场豆豉其色红润,其味香醇,其质富含独特营养。我在郑场工作多年,特别爱吃郑场豆豉,这之于我,更多的是吃乡恋,吃一种美好的记忆,也算是吃一种“文化”。
郑场地处汉江南岸,对河是天门岳口。郑场是仙桃的屋脊,更高处海拔34米,这比我先前工作的何场镇足足高了7米多。这么高的海拔,自然有它形成的原因。据《郑场镇志》记载,1840年至1985年,汉江郑场段就有7次大的决口,以1954年为甚。据记载,宋代以前,汉江两岸尚无堤垸,水来千顷浪,水退满湖荒,水竭现湖塘。南宋开始围垦,明代中叶这里才成为鱼米之乡。围垦筑堤,人水搏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汉江南岸的郑场,一层土,一层沙,土地就成了“油沙土、夜潮田”:泥沙混合,特别肥沃;白天是干爽的,夜晚是潮湿的。这样的土地特别适合黄豆的快速生长,六月份就可以收获,故名六月曝。据传,郑场的六月曝黄豆,是宋真宗推行南北谷物交流时,淮北的黄豆在此落籍,通过大自然的残酷选择,才成为郑场特产的。黄豆最适合腌制豆豉,它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而“油沙土、夜潮田”里生长的黄豆,又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郑场人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六月曝黄豆,十年淹九水,蔬菜来不及生长,豆豉就成了餐桌上的应急菜。上世纪70年代,兴办社队企业,郑场镇就办起了豆豉厂。走进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你会看见腌着豆豉的大缸和地窖,缸里、地窖里都腌着豆豉,或者萝卜、洋姜……。打开一看,可以见到仅封口就有四层,中间层铺着厚厚的一层盐,这是用于防止细菌、灰尘等有害物质进入的隔离层。
*** 豆豉的秘籍有很多。豆,必须是本地“油沙土、夜潮田”的“土著六月曝黄豆”;经过了六月天曝晒,干爽,腌制容易入味。新打的黄豆则不行,容易糖心,豆的中心部分容易变质。辣椒,必须是北方的,干、辣,比本地辣椒味道正。生姜、大蒜、芝麻、香油……,也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郑场豆豉采用传统的酱制工艺,大体包括人工筛选、簸簸箕、浸泡、蒸制、发酵、晾晒、腌制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约需半年时间,全部采用人工操作和自然发酵,不添加发酵粉、防腐剂和色素,标准的绿色食品。“六月曝”、“襄江春”、“汉水源”等一系列豆豉品牌,频获大奖,驰名中外。
说到郑场豆豉,不得不讲个笑话:先前的郑场豆豉一律“乡巴佬”打扮,用黑黝黝的荷叶坛灌装,酷似地雷,沉甸甸的,颇象郑场人一样实在。话说某乡镇企业厂长带了几箱郑场豆豉进京跑项目,在机场安检时,把安检员吓坏了:“地雷,卧倒!”这段子取笑郑场豆豉包装太老土的成分多,真实性少。
我就背着郑场豆豉上北京,干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不过我坐的是火车,那时坐火车还不兴安检。1990年,我在仙桃市文化局工作,我背着两箱郑场豆豉到了国家文物局,为建博物馆去“化缘”,上台阶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两箱郑场豆豉大部分摔破了,“地雷炸的真不是时候”,弄得我为进京刚做的一套中山装全部“沾油”, *** 脆一不做二不休,提了两坛没有摔破的郑场豆豉,穿着油渍斑斑的中山装,直接进了局长的办公室。我跟领导面呈:仙桃(沔阳)是洪湖赤卫队的故乡;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53年在沔阳收集革命文物326件。文物局领导不相信仙桃是洪湖赤卫队的故乡,我说可以看电影《洪湖赤卫队》,那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沔阳县彭家墩洪湖赤卫队,我还撒野:要求中博还我沔阳326件革命文物。文物局领导闻我满身油香,问我怎么回事。我递上两坛郑场豆豉,领导说:“你拿地雷炸我?!”我当即开坛,香气扑鼻,领导用一张白纸卷个小勺,当着我的面尝了一口郑场豆豉,说:“好味道!吃馒头就豆豉,天下美味!”又说:“你精神可嘉。给你们20万修县级革命历史博物馆!”领导还请我在小饭馆吃了一餐饭。不久,仙桃博物馆在流潭公园建成。
我到郑场镇工作后,也特别留意郑场豆豉。调任不久,就把毛岳公路上“狠狠打击车匪路霸”的标语,换成了“郑场:江汉平原酱制品城”的大幅广告。我曾经设想按照“公司 + 农户”的办法,发动千家万户腌制豆豉,然后统一包装、统一贴牌、统一销售,但大家害怕卫生不达标砸了老牌子,也便作罢。1994年,韩国的一家公司提出和郑场合作开发酱制品,我们在5000亩棉花地里套种了黄豆和辣椒,为大规模生产准备原料,黄豆和辣椒收成都不错。但黄豆爱生红蜘蛛,红蜘蛛又是棉花的大敌;冷库的建设跟不上,新鲜辣椒不好储藏。利弊相较,和韩国公司的合作也无疾而终。改造“地雷式”包装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保留传统包装的同时,引进了现代化的真空包装设备,小包装成了航空食品、进了大学学生餐厅。
有人说,郑场豆豉原来叫“毛嘴豆豉”,不错。1975年以前,郑场就隶属毛嘴区。现在的郑场有近8万人,是个大镇,但比毛嘴年轻。甚至有人还说郑场豆豉也可以叫“天门豆豉”,也不错。1950年6月2日,郑场才从天门划归仙桃,至今郑场最南端的一个村还叫天门村。同年,在汉江北岸原属仙桃的仙北、原属潜江的张港也随之划归天门。过去,汉江两岸这种隔江而治的“飞地”还有很多。据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打楔”方式始于汉朝。一个知晓下情的文人向皇上建议:大江大河两岸经常为防洪而械斗,官员甚至为了保平安,会在深更半夜带人挖开对岸的堤坝,让洪水淹了对岸,以减轻自己的防洪压力。我的一位担任镇长的好朋友,前几年好像就还干过这类事,还受了处分。把对岸的一两个“飞地”让你管辖,作为“父母官”,你就不敢“挖堤放水”了。这一两个“飞地”的人,就很有点“人质”的味道。1954年大水以后,把湖南人张平化任命为湖北省委副书记,把湖北省委副书记王延春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让他们分管农业和水利,不知道有没有方便长江防洪的考虑。
郑场在汉水一方,因水而兴,历史上就有“小汉口”之称,商贾络绎不绝,其中有个村就叫络绎村,以记其盛。《郑场镇志》记载,1935年农民黄玉卓在稻田挖出大量台砖,上有“鄂国公监制”的字样,有历史老师推论此“鄂国公”应该是唐朝敕封的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封于鄂后,也可能喜欢搞“形象工程”,在“小汉口”的郑场也兴了土木。1995年,有村民修房子,挖出了十多块长45公分、宽24公分、厚15公分的大砖。我找个手扶拖拉机把十多块大砖拖到了镇上,想请市博物馆的专家来研究研究。还没来得及,我便奉调潜江工作,也不知那十多块大砖今在何方?当时我突发奇想,岳飞也被追封过“鄂国公”,说不准天门岳口就是为纪念岳飞在岳口、郑场一带活动过,才叫岳口的。查《天门县志》,果真如此。岳口原来叫“约价口”,缘因唐代诗人皮日休途经此地,留下“行墙约物价,岸柳牵人裙”的诗句得名“约价口”,后因岳飞屯兵于此,改称“岳家口”,简称“岳口”。说不准岳飞也吃过郑场豆豉?!
说到郑场豆豉,相隔不到20里的潜江周矶,也创出了名牌豆豉“尝相思”,豆豉在江汉平原作出了大文章,这实在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往远里说,黄梅戏根在湖北,却兴于安徽,让人深思,也让人欣慰。《中国名菜大典》记载“沔阳三蒸”兴于沔阳,也不影响天门办红红火火的“天门三蒸”“蒸菜节”。神农氏出生在湖北随州,采药工作在神农架,安葬在湖南炎陵,谁有本事,谁都可以作大文章。郑场豆豉亦然!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谁用得好,谁就有“种”。怕就怕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当回事。
书归正传。关于郑场豆豉,有曲为证,请看《 散曲?四块玉?郑场豆豉》:“器与鼎,颗似珠,银盘托出珍与玉,满堂宾客急操箸。醉者醒,醒者呼,盖世无。”
这首曲的作者罗国亮,是个“武将”,他担任过仙桃市法院院长、公安局局长。引得“武将”挥毫吟曲,足见郑场豆豉的“味力”。
【2012—10—4;本文已刊《湖北日报》《湖北政协》等刊物,并被很多刊物转载。作者涂阳斌,退休人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憨人杆司令》《讲述100个乡巴佬的故事》《行走在大平原上的思索》《本味》、印行打油诗集《岁月留痕》等,约120万字。】
70岁姥姥教做的豆豉酱,比老干妈好吃,做一次吃一周,每顿离不开记得夏天的时候经常吃姥姥做的西瓜酱的,做上一次可以吃上好几个月的。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姥姥一般就会做一些豆豉酱来吃,味道那也是叫一个绝啊,做法还很简单,就炒一炒就行,想吃的来。
这个豆豉酱又加了一些香菇,增加了口感的同时也增加了营养,吃一口在嘴里那真是忘不了的啊。
香菇豆豉酱
食材准备:
香菇 150克,豆豉 50克,甜面酱 50克,姜 1小块,蒜 3瓣,植物油 50毫升
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姜蒜切末备用。
(2)香菇洗净去根,切成小碎丁。
(3)锅里倒入植物油,小火放入姜蒜末煸出香味。
(4)放进香菇煸炒,香菇炒软后,倒入约100克清水。
(5)放入豆豉,小火熬制,汤汁变浓稠豆豉变软后,加入甜面酱翻炒。
(6)搅拌均匀关火,晾凉后装瓶冷藏保存。
自从老干妈在“变换配方”的事儿上来回横跳以来,许久都没有关注老干妈了。
虽然“变了味”的老干妈已高调宣传“我,回归本真了(换回原配方)。”
但作为消费者,吃过“变了味”的老干妈之后对它的印象分也减了,即使现在原始配方再被换回来,对它的喜爱也早已初心不再。
但就在前几天,逛超市的时候突然想来一碗老干妈拌面,于是在货架上寻觅,这才发现,原来我已经“买不起”老干妈了!还有,原来老干妈“偷偷”出了这么多款辣椒酱?真有你的!
即使吃了这么多年老干妈,但我打赌80%的人都不知道老干妈一共有多少个口味。一起来“大起底”吧!
老干妈风味豆豉:想起那些年,最喜欢的风味豆豉辣椒酱一瓶还不到10元。那时配方还是很“纯真”来着。用来当调味米咸香咸香的,拿来做辣椒炒肉很对胃口,风味很广东,辣度也偏广东。
但是,只适合拿来当调料,不要拿来拌饭,很灾难!
老干妈油辣椒:就是基础版油泼辣子,很基础很规矩的口味。也是目前市场口碑不错的一款产品。原料上来说会比较单一,只有辣椒和大量油脂。所以说是基础版。
口味较重偏咸,比较适合用来做凉拌菜,尤其是里面有炸过的花生,做凉拌菜很好用。
老干妈辣三丁油辣椒:三丁指的是花生、大头菜、炸豆腐干。跟普通的油辣椒比较的话,这款里面的配菜可以称得上是丰富了。
不过,虽然配料不少,但是除了花生之外别的食材根本都很难品得出来。
老干妈干煸肉丝油辣椒:老干妈成员里身价超高的一员!一瓶售价超20!
里面的猪肉丝比想象的还有嚼劲,但却不太适合拌饭,因为口感会有些干和有些硬。反而很多评价都说超适合配卷饼。除了有鲜辣的油辣子,还可以吃品到里面的肉丝,味道更上一层楼。
风味鸡油辣椒:口碑相当好的一款,不少吃货小伙伴对它的评论都很好。甚至还有这么撒花高评的:震撼!如果家里只许备1瓶老干妈,那一定要是风味鸡油口味!
一股鸡油的特殊香味配上辣椒,突然就有了辣子鸡的既视感。还有网友分享过图片,说在里面找到一“大块”鸡肉和少量鸡皮。这得有中三等奖的运气才能换来这福气吧?
味道层次丰富,配料里还有香辣菜?豆瓣酱?但总体来说却没有干煸肉丝鲜香,也没有很惊艳。不过用以拌面还是挺合适的。
老干妈香辣脆油辣椒:由洋葱、辣椒、豆豉、花椒、大豆油制成。不少人认为香辣脆油辣椒才是老干妈最纯正的辣味代表。拌面、拌馄饨、做凉拌、蘸馒头……搭配百变,多样吃法。
老干妈牛肉末豆豉辣椒:牛肉末与辣椒油混合在一起,但是!肉末在里面的存在感甚微!
不知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咋嘀。感觉以前的牛肉辣椒是品得出里面的牛肉颗粒的,但是现在的感觉就是油和豆豉。
老干妈香菇酱:香菇非常多,而且一点都不辣。这款拌饭和拌面都挺合适的,主要是料多!
老干妈香辣酱:颜色深深黑黑的,吃起来有点像豆豉辣椒的不辣版。虽然保留了一贯的香味但是辣味却稍嫌不足,好像只有咸和油。
老干妈番茄辣酱:话说这个番茄辣酱也不算是新产品了,但我真的是最近才知道老干妈居然还能走清爽路线的。
因为没了油的左右,这款热量很低!100克约80大卡吧,比起其他口味低多了。配料表也精简:番茄、辣椒、大蒜、盐、味精、白砂糖。没有防腐剂!没有油!
虽然是番茄辣酱但据说辣度一点儿没客气!
对了~除了辣酱成员们之外,原来老干妈也“偷偷”推出了火锅底料,售价还相当友善。不过,饕客小伙伴的评价大多是“避雷”。不知大家吃过没有?还有哪一款辣酱是你的更爱?期待你留言区里唠一唠。
今天分享的“老干妈原来“偷偷”出了这么多款辣椒酱?该不会只有我不知道吧?”到这里。本文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神奇的中药(22)——吃过黄豆酱,那你知道治虚烦不眠的淡豆豉吗提起豆豉,很多人不了解,但是如果提起黄豆酱,很多人肯定都吃过。其实黄豆酱就是用豆豉做的。
豆豉的 *** 工艺其实也不麻烦,把大豆经过挑选,洗净,水煮,然后放置发酵,晾干就是豆豉。人们通过温度和湿度调控发酵程度,用盐、酒和阳光抑制发酵进程,有的豆豉经过一次发酵就能调味封存,有的豆豉需要反复晾晒才能成为美味,在农村,老一辈儿都会做,家家的味道各有千秋。
豆豉可以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咸豆豉就是我们常常吃的各种风味不同的豆酱,淡豆豉主要入药用。
淡豆豉炮制:
炮制 *** 有二:一是夏季取桑叶、青蒿各8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此法比较普遍。二是每50kg黑大豆,用苏叶、麻黄各2kg,水浸汁,将黑豆煮透,药汁煮干,倒于竹匾内,晒至八成干后,装入大坛内,封口,夏季3天,待其充分发酵,取出晒至将干,再行蒸透,然后晒干收存。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主治:
1.风寒感冒 本品质轻辛散,能疏散表邪,且发汗解表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而不伤阴之说。若用于风寒感冒,常配葱白、薄荷等,如《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荷米煎,用于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怕冷无汗者;若外感风寒表实证,见恶寒甚而拘急,无汗者,可配麻黄、葛根、葱白等,如《类证活人书》葱豉汤(又名麻黄汤);若妊娠伤寒,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脉浮者,配香附、陈皮、紫苏等同用,如《重订通俗伤寒论》香苏葱豉汤。
2.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辛散,疏风透邪,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均可用之。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如《温病条辨》银翘散;若烂喉痧兼见神烦、热盛汗少等温病初起症状者,可配牛蒡子、荆芥、连翘、栀子等同用,如《疫痧草》犀豉饮:若风热感冒,兼见咳嗽者,当疏风散邪,宣肺止咳,常配桔梗、连翘、杏仁、苏梗等,如《类证治裁》豉桔汤。
3.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发郁热,故常与清热除烦的栀子同用,治疗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憹,烦热不眠之证,如《伤寒论》栀子豉汤;若见胸中烦满,而兼见少气者,可配栀子、甘草同用,如《伤寒论》栀子甘草豉汤;若心下烦热见于诸症,发作无常者,可配常山、甘草同用,如《肘后方》常山汤。
4.热郁头痛、牙痛,骨蒸烦热 本品辛散,宣发郁热效佳,故可用于热郁之证。若热壅头痛不可忍者,可配白僵蚕、石膏、川乌等同用,如《杨氏家藏方》立效丸;本品配蜂房、蜀椒,用于牙齿虫蚀肿痛,如《圣济总录》蜂房汤;本品配葱白、粳米,用于骨蒸烦热咳嗽,四肢疼痛,时发寒热者,如《太平圣惠方》葱豉粥。
5.其他杂病 本品由青蒿等炮制而成,故尚有解暑辟秽之效,如《温病条辨》黄连黄芩汤中,本品与黄连、黄芩、郁金相配,清热化浊,用于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者;本品若与草果、厚朴、半夏、黄芩等相配,还可用于暑秽夹湿,霍乱吐下,脘痞烦渴,外见恶寒肢冷者,如《霍乱论》燃照汤;《普济方》淡豆豉丸以本品配巴豆(去油),用治小儿面色萎黄,不欲饮食,腹胀如鼓,日渐羸瘦之疳积证者;《圣济总录》橘姜丸以本品配陈皮、生姜内服,治食鱼中毒。
用法:
6~12g。本品以桑叶、青蒿发酵者多用治风热感冒,热病胸中烦闷之证;以麻黄、紫苏发酵者,多用治风寒感冒头痛。
使用注意:
凡寒邪入里,直入三阴经者禁用。
文:老T
图片:阿智,锋华
桃金娘豆豉厂,
位于埠场关山月中学对面。
进入大门,干净的小院子,
两边的豆豉大缸映入眼帘,
豆豉的香味飘入鼻子,
令人恋香。
主人公叫 梁登庭,85后。
现在继承了父母的事业,
成为新一代古法豆豉手艺接班人。
天然晒出酱油
这就是生抽
科普一下本地豆子,
小一点的,圆一点的,皮薄一点的。
缸里的豆豉酱,
拍照的时候直流口水。
听听主人公的故事
我叫梁登庭,梁山好汉的梁,登山的登,家庭的庭。现在在埠场从事豆豉行业。说到豆豉,我想起了父母亲三十年的艰辛创业史。
三十年前,我父母都是埠场的普通教师,父亲教生物,母亲教语文。那个时候他们的月薪只有38元,微薄的薪水远远支撑不了一家老小的开支,常常月初发工资后不到一个星期钱就用光了。为了保障家人的生活,他们决定下海经商。那个时候,做汽水是一门很赚钱的营生,因此父母就把目光投向了汽水行业。创业之初,父母经常泡图书馆“取经”,很快他们就把汽水经营的风生水起,赚了人生的之一桶金。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们却选择放弃“摇钱树”。因为善良的他们考虑到汽水添加的各种香精和色素对人体健康有害,他们不想赚这样的钱。
不做汽水了,做什么好呢?父亲充分发挥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造诣,和妻子做起了豆豉、酱油。历经三十载成就了现在的帝皇调味食品厂和桃金娘这个品牌。
三十载,也是帝皇调味食品厂和桃金娘风雨相伴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夫妻俩前后四次站在了人生十字路口。
之一个十字路口,是否人工翻晒。大概在十年前,因为圆簸箕晒豆豉费时费力,豆豉厂流行将豆豉直接倒在水泥地上晒干代替人工翻晒,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价格也变得有优势。面对利益诱惑,这对老夫妻却坚持做“老古董”。他们坚持手工翻晒豆豉,以保持豆豉不会因扫帚翻晒导致损坏脱皮。然而他们的“老古董”思维却让他们的豆豉在生产成本上处于劣势、价格上处于劣势。
第二个十字路口,是否豆豉埕装豆豉。阳江很多豆豉厂商,喜欢用塑料袋代替豆豉埕发酵豆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然而这对老夫妻却依旧坚持自己的死板。他们坚持用豆豉埕发酵豆豉,以保持豆豉颗粒的饱满。这一次又让他们在同行中处于劣势。
第三个十字路口,是否加糖精。有一天一直合作的经销商带了几包糖精来到这对老夫妻面前,要求他们在生产豆豉和酱油的时候放到里面,这样豆豉甜,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考虑到糖精对人体有害,他们俩断然拒绝了经销商的请求。
第四个十字路口,是否选外地黑豆。这几年,阳江本地黑豆越来越少了,价格越来越高,外地黑豆慢慢渗入阳江的豆豉厂,本地黑豆的价格比外地黑豆整整高出40%。这一次他们又固执了,他们坚持用阳江本地豆做豆豉。
这四次选择,使帝皇调味食品厂和桃金娘惨淡经营。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呼唤越发强烈。父母对阳江豆豉传统的坚持和执着,令我感动和骄傲。现在父母年龄大了,作为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我,梁登庭,有责任把帝皇调味食品厂和桃金娘,两个“老古董”带向更广阔的的天地,这是对年迈父母的交代,更是对阳江豆豉这份传统的坚持和古法手作的工艺更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