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只腿部被铁夹所夹却仍在天空飞翔的黑鹳,引发西安市民的担心(华商报12月11日A01版、12日A03版报道)。昨日上午,各部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再次展开搜救活动的同时,也在积极排查清理粘网、铁夹,避免悲剧继续发生。
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北郊东叶寨村,一只被粘鸟网致死的红头长尾山雀 华商报记者 宁峰 陈团结 摄
搜寻受伤黑鹳
“看着黑鹳带着夹子飞行的照片,我感觉心被撕裂了,那只大鸟不屈的身影定格在蓝天上,我能感受到它钻心的疼痛,对生的留恋,对命运的不甘,我为捕鸟人的做法感到羞耻。”
第三天
200人
1000公里
仍未找见……
搜寻不会停止
让我们一起爱鸟护鸟
“如果天空是一幅画,鸟儿涂抹着色彩。如果大地是一首歌,鸟儿飞扬着旋律。”
心痛 搜寻已3天 仍未见受伤黑鹳身影
昨日上午,搜救队仍然在努力寻找受伤黑鹳的踪迹。华商报记者、西安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及志愿者在昨日下午1时至5时在当初发现这只受伤黑鹳的西安湖附近及沿岸进行搜寻;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昨日上午至下午5时许在渭河北岸沿岸搜寻,同时折返于高陵到临潼沿岸进行搜寻;西安市水务局组织的志愿者昨日沿西咸新区至高陵的渭河流域分4组进行搜寻。
截至昨晚,参与搜寻黑鹳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达200余人,各自分为小组沿渭河流域进行了东西80公里、南北20公里的搜索,累计行程达1000公里。遗憾的是,仍未发现受伤黑鹳的身影,而很多参与其中的志愿者都纷纷表示愿意继续搜寻。
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北郊东叶寨村,西安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执法人员将200米长的粘鸟网拆除
但可以肯定的是,搜救仍会继续。
“看着黑鹳带着夹子飞行的照片,我感觉心被撕裂了,那只大鸟不屈的身影定格在蓝天上,我能感受到它钻心的疼痛,对生的留恋,对命运的不甘,我为捕鸟人的做法感到羞耻。”昨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小张说,希望能号召组建志愿者群体,定期巡查鸟类家园,保护这些鸟类。
昨日上午,62岁的樊先生给华商报新闻热线打来 *** ,希望加入到寻找黑鹳的志愿者队伍中。“我身体很好,以前是水利勘测野外队的,对陕西境内的地形很了解,如果需要帮助,我会之一个加入志愿者团队。”樊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并不是鸟类爱好者,但是看到华商报刊登的“天空的伤痕”照片,还是不由地感到伤心,希望这类事件不要再发生。
“一张网,泯灭人的良知;一把米,喂养鸟的美丽。”
“与鸟为邻、与鸟为伍、与鸟共存、与鸟同乐。”
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北郊东叶寨村,西安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执法人员将200米长的粘鸟网拆除
愤怒 荒地现长网 有鸟无法挣脱已死亡
昨日上午,有热心市民向华商报记者反映,位于西安市未央区东叶寨村附近的汉长安城遗址附近的荒地中,经常出现长达几十米的网鸟粘网,很多鸟类因此遇害。
接到消息后,华商报记者之一时间来到了东叶寨村附近的汉长安城遗址附近,由于此地村民都已搬迁,道路两旁荒草丛生,荒地中有多处小树林。随后,西安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赶到,分别通过望远镜等设备对附近是否存在粘鸟网进行调查。
通过近1个小时的搜寻,记者和工作人员并没有看到粘鸟网,这时遛狗散步的张师傅赶了过来。“这边撒网捕鸟的人特别多,网一般都挂在荒草地里。”张师傅说,每次他见到这种粘网都会去扯掉,他散步时经常看到很多鸟死在上面。顺着张师傅的指引,记者和动管站的工作人员在一片荒草中发现了一处粘鸟网。该网长近200米,高约1.3米,由近十根木棍相连,高度与荒草平齐,粘鸟网的网丝细如毛发,与四周的荒草颜色接近,仅凭肉眼难以察觉。不幸的是,记者在粘鸟网一处看到了一只已经死亡的红头长尾山雀,身体已经僵硬。
“给鸟儿一片天地,让自然多点美丽。还鸟儿一些空间,让生命充满和谐。”
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北郊东叶寨村,西安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执法人员将200米长的粘鸟网拆除后,将其烧毁。
欣慰 20余只笼养野生鸟被放生
在荒地一处房屋后,动管站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面积约为5平方米的粘鸟网,由两根绑在树上的铁棍相连,若非铁棍,仅凭肉眼难以发现。
随后,工作人员来到粘鸟网旁的房屋,发现了大量的野生鸟。记者在房后的养鸡棚中看到,棚内悬挂、摆放着大量的鸟笼,每个笼内均有1至3只鸟,其中一只“暗绿绣眼”在棚内地上已经死亡。据工作人员介绍,笼子内的鸟包括白头鹎、黄喉鹀、戈氏岩鹀、三道眉草鹀、棕头鸦雀、灰喜鹊、画眉、麻雀、暗胸朱雀等野生鸟,共20余只,其中2只已经死亡。
经联系,该房屋户主王某赶到现场。据了解,他是附近西叶寨村的村民,平常喜欢养鸟,但对附近的粘网他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这些鸟都是我在附近的市场买来的,平常喜欢养鸟,就买回来自己观赏,附近的粘网并不是我布置的。”王某说,他不清楚野生鸟不能私人笼养,但他愿意配合工作人员,将这些鸟类进行放生。
昨日上午,动管站的工作人员分别对两张粘鸟网进行了收缴并销毁,同时在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后,将20余只野生鸟类开笼放生。记者注意到,很多鸟儿在笼子打开的一瞬间,就迫不及待地飞向天空。
西安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张站长说,由于王某并不承认鸟是他自己通过粘鸟网捕获的,工作人员只能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之后的执法力度将不断加大。 华商报记者 于震 宁峰 摄影 陈团结
“给鸟儿一片天地,让自然多点美丽。还鸟儿一些空间,让生命充满和谐。”
12月12日,渭河西安湖段,大量候鸟在浅滩处聚集。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华商网
案例一:
陈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
【基本案情】
陈某是大连市甘井子区XX园艺某店的实际经营人。在明知金毛狗蕨和观音座莲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允许非法买卖的情况下,依然购进并销售金毛狗蕨和观音座莲蕨。
2021年11月3日,侦查机关从陈某经营的花店内查获5株金毛狗蕨和172株观音座莲蕨。经鉴定,扣押的金毛狗蕨和观音座莲蕨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陈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宣判后陈某未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本案是大连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开展巡回审判敲响的“之一槌”,由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在巡回审判工作站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涉案市场内的其他经营业主参与旁听。
环境资源法律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保护动植物及其制品,均存在触犯刑法的可能。
本案中,陈某为牟取经济利益,漠视国家法律规定,买卖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受到了刑事处罚。庭后,沙河口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团队还到西郊园艺市场,对经营花卉植物销售的业户及市场顾客进行了普法宣传,使本案的审理取得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案例二:
刘某滥伐林木案
【基本案情】
2018年冬至2019年春,刘某违反法律规定,未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先后以1200元、1500元的价格在他人承包经营的柞蚕场买树并砍伐,砍伐幼树共729株,砍伐林木总蓄积92.6358立方米。
刘某砍伐地点的地类为乔木经济林,森林类别为商品林。原审法院认定刘某构成盗伐林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宣判后刘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经审理后认为刘某虽然砍伐的是柞蚕场的柞树,但基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法》设置了严格的凭证采伐制度。
本案中,刘某并非柞蚕场经营人,虽然其从柞蚕场的经营人处购买林木,但其砍伐林木,没有取得采伐许可证,且砍伐的林木多为成树,其行为已破坏了森林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数量较大,应构成滥伐林木罪。
因刘某已在经营者同意后砍伐林木,并未侵犯他人对生长中林木的所有权,故一审法院认定其构成盗伐林木罪的定性不准确,应予纠正。刘某系自首,并主动缴纳罚金,有悔罪表现,另外考虑到其系对柞蚕场内的柞树进行砍伐,结合营口地区对于柞蚕场的实际管理情况,可对其适用缓刑。
综上所述,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典型意义】
本案涉及到盗伐、滥伐林木罪的认定以及柞蚕场林木的管理问题。为了突破环境资源审判中专业知识瓶颈的制约,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到案发现场进行了调研,同当地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的一线执法人员和村民就柞树砍伐和养蚕事宜进行交流,切实落实了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工作机制,找到该类型案件中行政管理的症结问题,延伸审判职能,针对该行政管理问题向营口市人民 *** 发出司法建议。
本案是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将集中管辖和巡回审判相结合的再次体现。本案的审理加强了能动司法,促进了诉源治理、综合治理,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效果。
案例三:
柳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基本案情】
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间,柳某采取境外购入境内销售的形式,以“大宝姐”的昵称,通过 *** 联络、当面交易、飞机托运等方式,非法出售薮猫 14 只、狞猫 6 只、美洲狮 2 只,居间介绍出售长臂猿 1 只,非法收购薮猫 1 只、狞猫 2 只、豹猫 1 只。
经鉴定,薮猫、狞猫、豹猫、美洲狮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简称 CITES 公约)附录Ⅱ的物种,按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管理;长臂猿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附录Ι的物种,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管理。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柳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50 万元,追缴其违法所得人民币137.9 万元,上缴国库。
宣判后柳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美洲狮、薮猫、狞猫、豹猫、长臂猿……这些公众只在电视、 *** 、书本上看到过、来自异域的野生动物,却被人通过互联网等隐蔽方式,非法销售、饲养、运输到全国十多个省(直辖市),最终被豢养在富豪的别墅、豪宅、会所或者厂房里,被迫成为了“宠物”。
本案中,柳某实施的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为猎捕野生动物提供了市场,侵害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区域性生态平衡,同时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异宠”在部分宠物饲养人群中悄悄流行起来。殊不知,养“宠”不慎,可能会带来违法风险。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我国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运输、携带、寄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出境,应当持有或者附法律规定的许可证、批准文件的副本或者专用标识,以及检疫证明;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的,应当经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从境外引进列入法律规定的相关野生动物,还应当依法取得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同时,海关要依法实施进境检疫,凭进口批准文件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以及检疫证明按照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范措施,防止其进入野外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案例四:
钱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基本案情】
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由钱某担任法定代表人的X合作社从某村委会承包基本粮田和一般农用地合计403.75亩。在没有取得合法有效的用地手续的情况下,钱某在上述承包农地上建设大棚及配房,并铺设道路,造成大量耕地被破坏,丧失耕作条件。
经鉴定,X合作社总占地面积239 454平方米,其中基本农田80 674平方米、一般农用地154 544平方米、林地4 236平方米,因建设管理房、附属设施、修建道路等导致基本农田10 921平方米、一般农用地10 213平方米的农用地用途被改变,种植土壤封闭,破坏程度严重。
案发后,钱某积极恢复案涉土地。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钱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宣判后钱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林地、耕地等农用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随着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以温室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一些地区出现了假借发展设施农业之名,擅自或者变相改变农业用途,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大棚房”“生态园”“休闲农庄”等现象,造成土地资源被大量非法占用和毁坏,严重侵害农民权益和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本案中,钱某在没有取得合法有效的用地手续的情况下,借发展设施农业之名,擅自改变农用地用途并铺设道路,致使大量耕地丧失耕作条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大连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在审理中,注重惩治犯罪和生态环境修复的有机结合,将钱某案发后积极恢复案涉土地纳入量刑情节的同时,结合本案具体情节,对其进行判罚。
本案审理对于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具有示范意义,同时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案例五:
金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基本案情】
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22日期间,金某驾驶“辽锦渔15060”船,在大连老铁山附近海域指使其雇佣的船员王某、付某等人违反伏季休渔期的规定,非法捕捞水产品,共计捕捞刀鱼、鲅鱼、台鲅鱼等渔获物19 785.5千克,经相关部门价格认定,渔获物价值为人民币470 088.5元。金某在海警执法人员对其依法登临检查时,以大角度转向的方式阻碍海警执法舰艇靠近,并与海警执法舰艇发生碰撞,致使海警执法舰紧追长达7小时。案发后,金某赔偿因上述碰撞导致执法舰艇产生的维修费用。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金某有期徒刑一年,继续追缴金某的违法所得人民币470 088.5元。宣判后金某未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按照农业农村部规定,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休渔作业类型为除单一钓具外所有作业类型的海洋捕捞渔船,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虽然大连一直以来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仍有不法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 *** 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本案王某、付某等人怀着侥幸心理顶风作案,置国家禁令和自然环境保护于不顾,在禁渔期间,不仅非法捕捞,还阻碍执法,必将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案例六:
张某污染环境案
【基本案情】
张某于2015年2月至2022年7月8日期间,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为牟取非法利益,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毛茔子村厂房内收购、拆解、存放、加工、售卖废电路板、废电线、空气开关等废旧电子元器件。
大连市甘井子区生态环境分局对张某存放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毛茔子村厂房内的废旧电子元器件进行扣押,其中含废拆解后打包线路板3.96吨,废电线路板废物被认定为HW49其他废物,代码900-045-49,其危险性为毒性(T)。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张某未取得危险经营许可证,为牟取非法利益,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孙家村的砖厂非法拆解、加工废旧电路板,并将废旧电路板废渣等废物倾倒在厂房前面的两个土坑内。
大连市瓦房店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对张某拆解电路板倾倒处进行挖掘,挖掘出坑内366.72吨危险废物。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废电路废物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行业来源为非特定行业,废物代码900-045-49,其危险性为毒性(T)。
案发后,张某积极修复被污染区域,并通过验收。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以污染环境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宣判后张某未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非法收集、贮存、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是近年国家、地方专项行动的重点打击内容。该案当事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擅自收购、拆解、存放、加工、售卖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另外环境资源审判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力的推动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就要坚持惩治与修复并重的原则,将“谁破坏处罚谁”与“谁破坏谁修复”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惩处犯罪,起到警示震慑作用,还能及时修复被破坏的环境资源。
本案中张某在案发后积极修复被污染区域,并经过验收,其修复被破坏资源的实际行动已作为其能否真诚悔罪的酌定量刑情节。裁判结果很好地平衡了打击犯罪、修复环境、保障人权三者之间的尺度,达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教育一批群众”的共赢局面。
案例七:
宋某非法采矿案
【基本案情】
2019年至2020年4月,宋某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以平整场地为名擅自在大石桥市某硼砂厂院内非法挖砂采矿,并将挖出的砂石出售。2019年12月13日宋某被大石桥市自然资源局行政处罚。经鉴定:硼砂厂院内采坑采出量(松散方)为33 098立方米。
其中部分砂石被出售给贾某,宋某非法获利人民币172 280元;部分砂石被出售给李某砂石,宋某非法获利人民币26 405元。已采出未出售的砂石经鉴定:砾卵石体积为3270.95立方米;砂体积为5617.03立方米;砂石体积为3365.66立方米,共计12 253.64立方米;经价格认证中心认定:砾卵石3270.95立方米,砂5617.03立方米、砂石3365.66立方米总价值为人民币553422元。
经营口市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宋某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依法追缴宋某违法所得人民币198 685元,上缴国库。宣判后宋某未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砂石资源是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将使河道涵养水源能力大幅下降。
本案宋某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河道内采砂,并对外销售,其行为侵害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矿业生产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河道水质和通航安全。
案例八:
赵某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基本案情】
2021年9月末至2021年10月26日,赵某以牟利为目的,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宸公园的山坡上架设禁用网具捕猎野生鸟类。
公安机关在捕鸟现场和赵某住处查获猎捕的野生鸟类76只。经鉴定,其中4只(死体3只,活体1只)红胁绣眼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鉴定价格合计人民币6000元;暗绿绣眼鸟、黄喉鹀、大山雀、栗鹀、黄雀、黄眉鹀共72只(死体41只,活体31只),均属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三有动物),鉴定价格合计人民币21 600元。其中,被非法猎杀的野生鸟类共计44只,价值人民币16 800元。
案发后,赵某经公安机关 *** 传唤到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诉讼过程中,赵某主动预缴了鸟类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失费。另查明,自2019年3月15日起,辽宁省全省禁猎5年。
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以非法狩猎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六个月;赵某主动上缴的各种鸟类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失费依法没收,上缴国库;赵某对其非法狩猎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在省级以上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宣判后赵某未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环境资源类案件往往波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主张环境损害赔偿的重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设置侵权责任编,又在该编专设第七章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重申了环境污染、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方式和内容,规定对于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修复责任,并明确了赔偿损失和费用的内容,为环境公共利益救济提供了实体法依据。
本案中,赵某非法狩猎,造成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赵某判处刑罚并让其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彰显了环境执法的力度,也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主题。
案例九:
普兰店区检察院诉
普兰店区某街道办事处
不履行环境卫生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
【基本案情】
2022年2月,普兰店区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普兰店区某社区清水河旁堆积大量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遂向该辖区某街道办事处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村容村镇的监督管理,组织村镇环境卫生管理单位和专业人员对垃圾及时清理,日产日清。
该办事处收到检察建议后作出回复进行整改。检察机关在跟进巡查中发现未整改到位,故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本案审理过程中,公益诉讼起诉人与被告就行政机关的环境治理职责、整改标准等问题充分交换意见,检察机关对被告的再次整改材料进行审查,认为被告已依法全面履行了职责致使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全部实现,遂申请撤回起诉。沙河口区法院经审查后予以准许。
【典型意义】
2017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明确了通过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资源公益诉讼进行环境资源保护的救济模式。本案是典型的环境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受案法院对此非常重视,组成了由院长担任审判长的合议庭进行审理,普兰店区检察院也由检察长出庭支持公诉,体现了法检机关对于环境资源行政公益诉讼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
虽然该案最终以法院准许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处理,但在诉讼中,法院、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就环境治理职责、整改标准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为行政机关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履行生态环境治理职责敲响了警钟,起到了良好的督促和示范作用。
案例十:
甲公司与乙公司委托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签订《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合同之外,乙公司又委托甲公司提供添加药剂及相关服务。
甲公司依约为乙公司提供了添加药剂及相关服务,乙公司前几个月均支付了相关款项,但2022年2月份及3月份乙公司未支付合同欠款共计41245元。故甲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乙公司向其给付欠款30000元。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调解协议: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药剂款、人工费、设备运营费共计30000元。
【典型意义】
本案是公司之间委托处理污水引发的民事诉讼。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对维护生态环境清洁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合同编有关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并及时履行了调解款项,切实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来源: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徐琳
美编:张强
校对:魏红
责编:秋菊
主编:李元臣
监制:穆军、高忠华
壮观!候鸟“人”字形飞越扬州七河八岛近日,在七河八岛,有鸟友拍摄到大群候鸟排成“人”字形长队飞跃而过。扬州绿杨野生鸟类摄影艺术中心鸟友杭德泉介绍,天气越来越冷,近期会有很多鸟儿迁徙过境。同时,观测发现,来扬越冬的鸟儿也越来越多。
大群候鸟迁徙
排“人”字形飞跃七河八岛
扬州是东部候鸟迁徙区,包括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繁殖的候鸟,如鸳鸯、鸻鹬等,它们会迁飞到或过境扬州。而地处淮河入江水道的的七河八岛,又是候鸟迁徙过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鸟友在这里观测到大群候鸟迁徙过境,“排成‘人’字形长队,一批有130只左右,只是飞得太高太快,没来得及观察它们究竟是什么鸟儿,就已飞过去了。”
杭德泉说,候鸟迁徙时,通常沿着一定的飞行路线,七河八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候鸟迁徙的通道,“在今年的候鸟迁徙季节,鸟友们已多次在这一区域发现大群候鸟迁飞现象。”
而据扬州动物园观测发现,从这一区域迁徙的候鸟中,还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曾有30只野生小天鹅在迁徙途中,被动物园中饲养的小天鹅吸引,在这里临时歇脚。”
冬候鸟也抵达
扬州有很多地方可以赏鸟
近期,鸟友们发现,扬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冬候鸟(冬天来扬州越冬,春天离开扬州北飞的鸟儿),如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黄喉鹀、斑嘴鸭、绿头鸭以及各种鹬鸟。
在扬州,观看冬候鸟的地点非常多,城中瘦西湖风景区、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唐子城护城河、廖家沟中央公园、扬子津生态园、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是观看鸫、鹀、鸲等冬候鸟的好地方。
城郊的次生林以及河滩,如友谊河沿岸次生林、润扬森林公园、长江湿地就是鹀、鸲、鸥等冬候鸟的越冬地。
另外,仪征月塘的登月湖、江都的花鱼塘和渌洋湖湿地、邗江的公道河以及邵伯湖、高邮湖等地,都是观鸟好地方。
越冬鸟70多种
冬天,这些候鸟最常见
记录显示,来到扬州越冬的鸟儿已有70多种。其中,小天鹅、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麻鸭、风头鷿鷈、苍鹭、大白鹭、普通鸬鹚、白骨顶、黑翅长脚鹬、金眶鸻、扇尾沙锥、鹤鹬、红嘴鸥、黄腹山雀、黄眉柳莺、黄腰柳莺、树鹨、云雀、红头长尾山雀、白腹鸫、红尾鸫、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燕雀、白眉鵐、黄喉鹀、灰头鹀等是比较常见的冬候鸟。
这些常见鸟类中,红嘴鸥、绿头鸭、斑嘴鸭、小天鹅等为人们所熟知,因为它们在瘦西湖风景区和扬州动物园有饲养。
杭德泉说,野生鸟类与人工饲养鸟类更大的不同,就是它们特别警惕,“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鸟类,通常与人比较亲近,如瘦西湖的绿头鸭和斑嘴鸭,会跟在游船后面等游客投喂。但有的野生鸟类与人也比较亲近,如云南滇池的红嘴鸥。在我们扬州,红嘴鸥一般在12月份到来,”
除了常见鸟,还有一些有记录的冬候鸟,并不一定每年都能在扬州见到。资深鸟友顾磊介绍,如黑脸琵鹭,虽然记录上为冬候鸟,但它们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扬州。
杭德泉认为,有一些冬候鸟,本身数量就很少,见到就更难了,如鸳鸯,近年来只在廖家沟中央公园、公道河和登月湖出现过,而且只有1只或2只;斑头雁,只在江都花鱼塘记录过3只。
留鸟值得关注
*** 部门启动候鸟保护
冬季,不少留鸟也常集群,相对其他季节更容易观看。如银喉长尾山雀、褐头鹪莺、黑尾蜡嘴雀、棕头鸦雀、灰椋鸟等。特别是灰椋鸟,容易形成大群,在傍晚时分,能看到“万鸟归林”的景观。
为了保护鸟类,让候鸟在扬安全越冬,记者了解到,市农委野保站在冬季启动候鸟保护行动,特别是针对邵伯湖、高邮湖的毒鸟行为,今年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查处。 记者 向家富
出发: “候鸟班车”即将离开哈市。
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放飞候鸟。
“掉队”的野生鸟。
12月7日,从哈尔滨出发的“候鸟班车”行经2700多公里顺利抵达湖南汉寿县,200余只被救助的野生鸟一路乘房车到达西洞庭湖,在这里被放飞后找到了“新家”。这是全国首次用班车形式将野生鸟送回栖息地。
候鸟错过迁徙时间滞留冰城
入冬后天气日渐寒冷,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松哈大湿地保护地的志愿者与哈尔滨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的民警救助的一批野生鸟,在临时救助站里面临着饲养、防疫及管护等问题。这些“掉队”的候鸟因为错过了迁徙时间而滞留在冰城。
11月末,为了能让这些候鸟安全抵达南方越冬地,志愿者专程赶往这些候鸟的越冬地——湖南洞庭湖,与当地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尤其是对防疫细节以及鸟类是否在当地有分布、是否属于迁徙目的地等进行了充分对接。
据了解,这次能够幸运被送往南方的“掉队”候鸟,大多是从粘鸟网上救下来,或者被人捕到市场售卖的候鸟,解救后都被送到了救助站。因为此时天气已经十分寒冷,这些原本应该早就迁飞南下的候鸟,已错过了更佳时间,这时候再放飞它们自己无法南下,很可能会面临死亡。而选择护送其南下自然野放,救助成本相比较来说要小得多,鸟儿也能赶上迁飞行程,尽快重获自由。
12月4日下午,在紧张完成所有待运送候鸟的清点、健康检查以及办完全部检验检疫手续后,装载着200余只被救助候鸟的房车从哈市出发,前往南方。在正式出发前,志愿者还当场放飞了一只两天前被市民救助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毛脚鵟。“在救助站里照顾了它两天,这只猛禽体力已经完全恢复,所以就直接放归自然了。”志愿者称。
开出全国首个“候鸟班车”
据哈尔滨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民警宋永滨介绍,4日16时许,他们驾驶“候鸟班车”从哈市龙塔出发,当晚达到吉林,与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合,组成了一支5人的护送队伍,分别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2个直辖市,驾车50多个小时,昼夜兼程,于7日顺利抵达湖南汉寿,整个行程历时3天,运送总里程达到2700多公里。
据了解,“候鸟班车”在全国尚属首次。这是一场人和候鸟同步的“大迁徙”,从千里冰封的雪国,到烟波浩渺的洞庭;从此前近1个月时间的救助,到3天昼夜兼程的护送。一路上,4个驾驶员轮流开车,人休车不休,以最短的时间将这些候鸟安全送到目的地。
这一路上,“护鸟人”经历了北方的冰天雪地,中原地区的五花山,江南的绿树成荫,大家却不能停车驻足,也无心去欣赏,但心情却是兴奋的,因为一想到马上就能将这些可爱的小家伙送到越冬地过冬了,身体就充满了一股子劲儿。连续50多个小时开车,沿途的辛苦自然不必多说,宋永滨告诉记者,他们这一行还经历了恶劣的天气,在经过河南路段时遇上了磅礴大雨,一上午雨都没停,克服天冷路滑小心驾驶,还遇到夜间行车大雾的困扰,为保证行车安全,几个人紧张地一起看车外观察路况,一宿没合眼。
小鸟一路透气放风没“晕车”
一路上,小鸟会不会“晕车”,有没有不适症状?护送队的“队医”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吴剑锋是这方面的专家,在他指导下,200余只野生鸟一日两餐,食物和水充分补给,停车休息时还会将鸟笼子摆到车外,让小鸟们透透气、放放风,因此并没有出现“乘车不适”的情况。
据专家讲,这些候鸟都是长途跋涉飞翔的“健将”,“晕车”是根本不存在的,通过人力护送,就相当于它在自己的迁徙季正常迁徙到目的地,这种救助方式比单纯的收容在救助站里要好,“我们人工饲料补充得再好,也没有它们在野外自己补给食物的多样性”。
7日,“候鸟班车”安全抵达目的地,被救助的200余只野生候鸟全部健康,无一只死亡。志愿者选择在洞庭湖两个湿地保护区,分两批次将蓝喉歌鸲、红喉歌鸲、黄喉鹀等10余种林鸟放归。
宋永滨告诉记者,鸟儿是有灵性的,当“护鸟人”要放飞小鸟时,有的小鸟在飞出笼后,还会落在“候鸟班车”前依依不舍。
到达: “候鸟班车”抵达汉寿。
志愿者与候鸟依依惜别。 志愿者与候鸟依依惜别。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人类不仅狩猎鸟兽,作为食品,利用鸟兽毛皮羽毛御寒,还驯养了许多鸟兽作为家禽、家畜或观赏动物。鸟兽的利用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深入开发到科学、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但人类的发展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又使生物物种日益减少。由于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许多鸟类难以生存;乱捕滥猎鸟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平衡;大量农药的使用赶走我们身边的鸟类;城市及其工业、交通等设施的发展加剧了对鸟的危害;栖息环境的改变引起鸟类数量的减少……人类的生活严重地制约了鸟类的生存。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总结经验教训,人类开始反思,并认识到,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们不单对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都是平等的生物,只有保护好鸟才能更好利用鸟类,人类和鸟类应该互惠互利。我国自1982年至今每年都要举行"爱鸟周"活动,至今已有24个年头,这对于人们识鸟、爱鸟、养鸟、保护鸟类,普及鸟类的科学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鸟类的效果。事实上,人类离不开鸟类这种小精灵,因为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在鸟声日渐稀少的今天,我们别无选择,惟有以实际行动认真保护好现存的鸟类,不伤害它们,不猎捕它们,不享用它们,为鸟儿创造一个长期繁衍的环境,使人与鸟在和蔼、融洽的环境中友好相处。
下面,继续为广大读者介绍城市园林绿地中常见的鸟类,让大家认识鸟类,保护鸟类,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颈雉
雉鸡(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共有31个亚种。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雄鸟羽色华丽,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几个亚种,颈部都有白色颈圈,与金属绿色的颈部,形成显著的对比;尾羽长而有横斑。雌鸟的羽色暗淡,大都为褐和棕黄色,而杂以黑斑;尾羽也较短。
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杂食性。所吃食物随地区和季节而不同。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小亚细亚、中亚、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红隼
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之一。喙较短,先端两侧有齿突,基部不被蜡膜或须状羽;鼻孔圆形,自鼻孔向内可见一柱状骨棍;翅长而狭尖,扇翅节奏较快;尾较细长。飞行快速,善于在空中振翅悬停观察并伺机捕捉。常见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虫、小型鸟类、、蜥蜴以及小。呈现两性色型差异,的颜色更鲜艳。分布范围很广,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的。
黄喉鹀
黄喉鹀(学名:Emberiza elegans)属小型,体长约15cm。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有一短而竖直的黑色羽冠,眉纹自额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背栗红色或暗栗色,颏黑色,上喉黄色,下喉白色,胸有一半月形黑斑,其余 *** 白色或灰白色。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转为褐色,前胸黑色半月形斑不明显或消失。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地。
树鹨
树鹨(学名:Anthus hodgsoni)是小型,外形和相似,体长15-16厘米。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 *** 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chi-chi-chi'的叫声,声音尖细。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杂草种子等植物性的食物,所吃的昆虫有蝗虫、蝽象、金针虫、蝇、蚊、蚁等。分布于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蒙古,往东至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远东、、日本,往南到喜马拉雅山区、印度、、、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黄腹山雀
黄腹山雀(学名:Parus venustulus)小型鸟类,体长9~11厘米。雄鸟头和上背黑色,脸颊和后颈各具一白色块斑,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下背、腰亮蓝灰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翅斑,飞羽暗褐色,羽缘灰绿色;尾黑色,外侧一对尾羽大部白色;颏至上胸黑色,下胸至尾下覆羽黄色。雌鸟上体灰绿色,颏、喉、颊和耳羽灰白色,其余 *** 淡黄色绿色。
相似种绿背山雀体型较大,腹有宽的黑色纵带,野外容易识别。
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叫声似灰蓝山雀。高音的嘁嘁喳喳声及似责骂声。复杂鸣声包括高调颤音。
【注】文字部分参考360百科@360百科。
下期继续为大家提供天津城市公园绿地常见鸟类,敬请关注。
近日,在七河八岛,有鸟友拍摄到大群候鸟排成“人”字形长队飞越而过。扬州绿杨野生鸟类摄影艺术中心鸟友杭德泉介绍,天气越来越冷,近期会有很多鸟儿迁徙过境。同时,观测发现,来扬越冬的鸟儿也越来越多。
大群候鸟迁徙
排“人”字形飞跃七河八岛
扬州是东部候鸟迁徙区,包括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繁殖的候鸟,如鸳鸯、鸻鹬等,它们会迁飞到或过境扬州。而地处淮河入江水道的的七河八岛,又是候鸟迁徙过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鸟友在这里观测到大群候鸟迁徙过境,“排成‘人’字形长队,一批有130只左右,只是飞得太高太快,没来得及观察它们究竟是什么鸟儿,就已飞过去了。”
杭德泉说,候鸟迁徙时,通常沿着一定的飞行路线,七河八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候鸟迁徙的通道,“在今年的候鸟迁徙季节,鸟友们已多次在这一区域发现大群候鸟迁飞现象。”
而据扬州动物园观测发现,从这一区域迁徙的候鸟中,还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曾有30只野生小天鹅在迁徙途中,被动物园中饲养的小天鹅吸引,在这里临时歇脚。”
冬候鸟也抵达
扬州有很多地方可以赏鸟
近期,鸟友们发现,扬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冬候鸟(冬天来扬州越冬,春天离开扬州北飞的鸟儿),如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黄喉鹀、斑嘴鸭、绿头鸭以及各种鹬鸟。
在扬州,观看冬候鸟的地点非常多,城中瘦西湖风景区、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唐子城护城河、廖家沟中央公园、扬子津生态园、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是观看鸫、鹀、鸲等冬候鸟的好地方。
城郊的次生林以及河滩,如友谊河沿岸次生林、润扬森林公园、长江湿地就是鹀、鸲、鸥等冬候鸟的越冬地。
另外,仪征月塘的登月湖、江都的花鱼塘和渌洋湖湿地、邗江的公道河以及邵伯湖、高邮湖等地,都是观鸟好地方。
越冬鸟70多种
冬天,这些候鸟最常见
记录显示,来到扬州越冬的鸟儿已有70多种。其中,小天鹅、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麻鸭、风头鷿鷈、苍鹭、大白鹭、普通鸬鹚、白骨顶、黑翅长脚鹬、金眶鸻、扇尾沙锥、鹤鹬、红嘴鸥、黄腹山雀、黄眉柳莺、黄腰柳莺、树鹨、云雀、红头长尾山雀、白腹鸫、红尾鸫、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燕雀、白眉鵐、黄喉鹀、灰头鹀等是比较常见的冬候鸟。
这些常见鸟类中,红嘴鸥、绿头鸭、斑嘴鸭、小天鹅等为人们所熟知,因为它们在瘦西湖风景区和扬州动物园有饲养。
杭德泉说,野生鸟类与人工饲养鸟类更大的不同,就是它们特别警惕,“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鸟类,通常与人比较亲近,如瘦西湖的绿头鸭和斑嘴鸭,会跟在游船后面等游客投喂。但有的野生鸟类与人也比较亲近,如云南滇池的红嘴鸥。在我们扬州,红嘴鸥一般在12月份到来,”
除了常见鸟,还有一些有记录的冬候鸟,并不一定每年都能在扬州见到。资深鸟友顾磊介绍,如黑脸琵鹭,虽然记录上为冬候鸟,但它们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扬州。
杭德泉认为,有一些冬候鸟,本身数量就很少,见到就更难了,如鸳鸯,近年来只在廖家沟中央公园、公道河和登月湖出现过,而且只有1只或2只;斑头雁,只在江都花鱼塘记录过3只。
留鸟值得关注
*** 部门启动候鸟保护
冬季,不少留鸟也常集群,相对其他季节更容易观看。如银喉长尾山雀、褐头鹪莺、黑尾蜡嘴雀、棕头鸦雀、灰椋鸟等。特别是灰椋鸟,容易形成大群,在傍晚时分,能看到“万鸟归林”的景观。
为了保护鸟类,让候鸟在扬安全越冬,记者了解到,市农委野保站在冬季启动候鸟保护行动,特别是针对邵伯湖、高邮湖的毒鸟行为,今年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查处。 记者 向家富
蓝田宣传:讲蓝田故事,品慢城生活↑欢迎关注
秦
QIN LING
岭
秦岭以自然景观秀美
生态资源丰富
人文遗存众多享誉海内外
秦岭不仅是西安的后花园
更是各类野生动物天然的栖息地
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
更要保护好
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秦岭要从自身做起
今天,长安君带大家看看
保护秦岭野生动植物第二期
秦岭野生动植物保护指南
图片来源:pexels
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级别?
分为四个级别: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图片来源:pexels
刑法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哪些?
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图片来源:pexels
什么是濒危野生动物?
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中处于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物种的种群已经减少到勉强可以繁殖后代的地步,其地理分布狭窄,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或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环境中。如果不利于其生长和繁殖的因素继续存在或发生,便会很快灭绝。
十四问
图片来源:pexels
陕西省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
16种:金丝猴、大熊猫、云豹、豹、虎、羚牛、白鹳、黑鹳、朱鹮、金雕、白肩雕、大鸨、褐马鸡、遗鸥、丹顶鹤、林麝。
图片来源:pexels
陕西省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
65种:猕猴、豺、黑熊、小熊猫、石貂、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猞猁、金猫、荒漠猫、林麝、黄羊、鬣羚、斑羚、斑嘴鹈鹕、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鴛鸯、蜂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苍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灰脸鵟鹰、秃鹫、白尾鹞、鳶、短趾雕、猎隼、燕隼、红脚隼、红隼、灰背隼、血雉、红腹角雉、勺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灰鹤、蓑羽鹤、红翅绿鸠、红角鸮、领角鸮、普通雕鸮、毛脚鱼鸮、雪鸮、领鸺鹠、斑头鸺鹠、鹰鸮、纵纹腹小鸮、灰林鸮、长耳鸮、短耳鸮、山瑞鳖、大鲵、川陕哲罗鲑 、秦岭细鳞鲑、中华虎凤蝶、阿波罗绢蝶。
图片来源:pexels
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
狼、赤狐、沙狐、貉、豹猫、猪獾、狗獾、鼬獾、花面狸、小麂、毛冠鹿、狍、苍鹭、草鹭、大白鹭、中白鹭、夜鹭、豆雁、斑头雁、赤麻鸭、翘鼻麻鸭、斑嘴鸭、绿头鸭、赤嘴潜鸭、斑头秋沙鸭、彩鹬、红翅凤头鹃、画眉、红嘴相思鸟、三趾鸦雀、酒红朱雀、白眉朱雀、赤胸灰雀、蓝鹀、黄喉鹀、潘氏闭壳龟、太白壁虎、宁陕小头蛇、王锦蛇、闪鳞蛇、秦岭蝮、秦巴北鲵、小角蟾、宁陕齿突蟾、中国林蛙、斑腿树蛙、金裳凤蝶、玉带凤蝶、金凤蝶、宽尾凤蝶、枯叶蛱蝶、蟾眼蝶。
图片来源:pexels
西安市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
10种:金丝猴、大熊猫、豹、扭角羚、黑鹳、金雕、白肩雕、大鸨、林麝、白鹳。
图片来源:pexels
西安市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
48种:黑熊、黄喉貂、豺、水獭、小熊猫、金猫、鬣羚、斑羚、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赤腹鹰、鳶、雀鹰、松雀鹰、苍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秃鹫、白尾鹞、猎隼、燕隼、红脚隼、红隼、血雉、红腹角雉、勺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灰鹤、蓑羽鹤、鹰鸮、红翅绿鸠、红角鸮、普通雕鸮、毛脚鱼鸮、雪鸮、领鸺鹠、斑头鸺鹠、鹰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大鲵、秦岭细鳞鲑、中华虎凤蝶。
图片来源:pexels
人工繁育、经营利用野生动物需办理哪些证件?
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但国务院对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除外。需要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经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保证可追溯,但国务院对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除外。
出售、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提供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运输、携带、寄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出县境的,应当持有或者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许可证、批准文件的副本或者专用标识,以及检疫证明。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县境的,应当持有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以及检疫证明。
图片来源:pexels
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县级以上人民 *** 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开展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调查;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调查;开展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威胁因素调查;开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等情况需要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内容。
同一片天空 同一片家园
保护秦岭生态 守护绿色家园
珍爱野生动植物
当你品味一盘盘珍馐美味时
野生动植物正在一批批减少
当你捕杀一只只野生动物时
野生动物正在哭泣
美食家们
不能让死去的野生动植物一一复活
捕猎者们
也不能让野生动植物死而复生
别让人类成为孤单的生命
↓↓↓
举报 *** :
秦岭孕育了
种类多样的野生动植物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保护秦岭野生动物
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长安号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回顾
【慢城 · 关注】重磅!第四届丝博会总体方案公布
【慢城 ·关注】扫黑除恶 | @全体市民:西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这份报告请查收
【慢城 ·关注】爱国卫生月 | 小厕所,大文明!第31个爱国卫生月来啦!
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鸟类放飞活动举行张文魁摄
11月4日上午,200余只野生鸟类从笼内飞出,展翅飞向蓝天。与此同时,沈阳鸟岛的鸿雁和绿头鸭也在饲养员的哨声中,一起起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沈阳的天空上演。
作为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的活动之一,沈阳鸟岛举办的鸟类放飞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共同维护生物多样性。
放飞野生鸟类200余只
今年10月10日至11月10日是“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今年的主题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此次鸟类放飞活动由沈阳市自然资源局、沈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棋盘山林业和草原局主办,沈阳鸟岛承办。当天,工作人员将200余只近期案件查扣和野外救助的野生鸟类放归自然。
沈阳鸟岛动物管理部兽医院副院长于金丹介绍,此次放飞的鸟类有大山雀、小山雀、黄喉鹀、金翅、黄雀等。“这些鸟类受伤后来到沈阳鸟岛,经过救助康复后再让它们重新回归自然。放飞后,它们的觅食能力可能会下降,我们会在附近撒五谷等适合这些鸟类的粮食,等它们完全适应野外生活并具备觅食能力后,再停止供食。如果这期间发现鸟类有异常,我们会及时将它们收回室内饲养,保证它们健康生长,待达到放飞条件后再行放飞。”于金丹说。
沈阳每年救助野生动物1500余只(头)
沈阳鸟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沈阳位于全球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和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沈阳鸟类种数占全市动物种数86%,约占全省鸟类种数的78%。此外,沈阳地区共有陆生野生动物30目89科382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外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2017年,沈阳组建了10个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和1家宠物医院的“10+1”野生动物救助体系,救助站包括沈阳猛禽救助中心、沈阳市家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沈阳森林动物园、沈阳鸟岛、中山公园救护站、花果山救护站等10个救助单位,每年救助野生动物1500余只(头)。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救助的鸟类重新回归自然,一是有利于提高野外种群的数量,二是有利于增加野外生物多样性。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搏
放鸟儿回家!一批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回归自然7月31日,二连浩特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局在天鹅湖湿地公园,集中放飞28只国家三有保护鸟类,让它们振翅飞翔,回归自然。
近期,二连浩特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饲养国家保护鸟类,民警随即开展调查,经工作依法查获28只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分别为三有保护动物红喉歌鸲2只、云雀2只、蒙古百灵15只、黄雀7只、黄喉鹀1只、凤头百灵1只。
这批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已全部恢复状态,符合野外生存条件,遂在天鹅湖湿地公园集中放飞。
森林公安提示:
鸟儿能帮助人类消灭害虫,传播各种植物的种子。野生鸟类是大自然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大自然生物链一旦断裂,就会引起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甚至会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包括人类。野生动物本身可能携带大量病毒,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广大群众切勿猎捕、食用、收售野生动物及其相关制品。
“候鸟班车”从哈尔滨出发。
12月7日,从哈尔滨出发的“候鸟班车”行经2700多公里顺利抵达湖南汉寿,200余只被救助的野生鸟一路乘房车到达洞庭湖,被放飞后找到了“新家”。
入冬后天气日渐寒冷,中国绿发会松哈大湿地保护地的志愿者与哈尔滨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民警救助的一批野生鸟,在临时救助站里面临着饲养、防疫及管护等问题,这些“掉队”的候鸟因为错过了迁徙时间而滞留在冰城。为了帮助这些野生鸟南下,志愿者们4日从哈尔滨起程,通过房车载着200余只野生鸟奔赴2000多公里外的湖南汉寿,并于7日将这些鸟放归洞庭湖越冬候鸟栖息地。
这次能够幸运被送往南方的“掉队”候鸟,大多是从粘鸟网上救下来,或者被人捕到市场售卖的候鸟,解救后都被送到了救助站。因为此时天气十分寒冷,这些原本应该早就迁飞南下的候鸟,已错过了更佳时间,这时候再放飞它们已无法南下,很可能会面临死亡。而选择护送其南下自然野放,救助成本相比较来说要小得多,鸟儿也能赶上迁飞行程,尽快重获自由。
为了保证所运送候鸟能安全抵达南方越冬地,志愿者还在正式出发前专程赶往湖南洞庭湖,与当地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经防疫部门检疫后这些野生鸟可以放归洞庭湖越冬候鸟栖息地。
“候鸟班车”在全国尚属首次,千里护送“掉队”候鸟南下,途经8个省区,安全地将蓝喉歌鸲、红喉歌鸲、黄喉鹀等10余种林鸟成体护送到目的地,被救助的200余只野生候鸟一路上得到妥善照顾,全部健康,无一只死亡。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