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都不陌生,人类最亲的东西!可是你知道五谷杂粮都包括哪些吗?
一、五谷有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
二、杂粮就比较广泛了,比如:高粱、谷子、荞麦(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这些作物特点生长周期短,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当然远不止24种,科学分析高达47种之多!
市场流通的在24种范围内!
五谷主食
米
小麦
玉米
薯类
杂粮豆类
高粱
谷子
苦荞
荞麦
燕麦
大麦
糜子
薏仁
籽粒苋
芸豆
绿豆
红小豆
蚕豆
豌豆
小扁豆
黑豆
木豆
鹰嘴豆
花生
民间有句谚语,“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大致意思就是每天吃点豆类可有效抵抗疾病,现在人天天都离不开添加剂和不卫生的食物。
1、绿豆可以 *** 消暑汤,有清凉解毒、利尿明目之效。
2、芸豆炖排骨,解腻又美味。
3、黑豆可以乌发,黑豆含铁元素比一般豆类都高。
4、鹰嘴豆还含有丰富的抗炎症功能因子,有炎症的人应该多吃。
5、大豆所含蛋白质较高,还能够降低人体脂肪含量。
6、蚕豆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虚腹泻者食用。
7、芸豆富含蛋白质及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吃时注意必须煮熟。
8、豌豆中医认为,豌豆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利小便的功效。
每日
9、红豆补心脏,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功效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五谷杂粮吃多了,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吃什么补什么,比如多吃黑豆可以乌发,红豆对心脏有好处,小米养胃,薏米淡化色斑等。
五谷养生还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国经典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的说法。可以说,五谷杂粮是更好的补药,小伙伴们赶快吃起来吧!
关注我让你每天吃出健康
俗话说得好,宁可食无肉,不可春无豆,春天来临,各种美味营养的豆子也相继
成熟,惹人喜爱,豆子中较高的蛋白质更适宜正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孩子吸收利用,除此外丰富的钙、膳食纤维和多种氨基酸也是孩子长高所不可或缺的营养。
而豌豆的营养价值又是诸多豆子中的佼佼者,更是有着“春季之一鲜”的称号,现在正值豌豆新鲜上市,今天给大家分享几款豌豆 *** 的美食,家长朋友们不妨趁机买上一些,给孩子做出营养又美味的春季限定美食,孩子爱吃长个快。
一、推荐做法:豌豆肉沫
备好:豌豆、猪肉、淀粉、胡椒、生抽、料酒、姜、蒜、盐;
1、剥好的豌豆清水淘洗两遍下入锅中,加盐煮至七分熟捞出;
2、肉沫加入料酒、生抽、盐、姜末和少许盐腌制备用;
3、起锅烧油,下蒜沫炒出香味后倒入肉沫翻炒至变色;
4、倒入豌豆煸炒,加入适量黑胡椒和少许盐即可;
这道豌豆肉沫十分简单,简单几步就能做出孩子大人都爱吃的下饭菜,鲜香美味,豌豆口感绵密,肉沫入口软嫩,并且可以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孩子爱吃长身体。
二、 推荐做法:豌豆浓汤
备好:豌豆、驼奶、洋葱、黄油、黑胡椒、盐;
1、豌豆用清水淘洗两遍后下入锅中煮开5分钟捞出;
2、洋葱切丁,锅内下黄油和洋葱丁小火煸炒至半透明色;
3、豌豆、洋葱倒入料理机,加水打至细腻无大颗粒;
4、过筛两遍倒入锅中,加入冲泡好的驼奶微微煮沸;
5、撒少许黑胡椒和盐调味,一份香味浓郁的豌豆浓汤就做好了。
这道豌豆浓汤入口顺滑香甜,驼奶的存在使得这道菜更加的出众,风味和营养兼具,高于牛奶10倍的钙含量更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期间的钙质所需。
豌豆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更是让驼奶中的维生素C以及钙、铁等矿物质更融洽的被肠胃吸收,随着驼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 *** 餐点外,单独冲泡的驼奶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选自于新疆伊犁的
畅-哺/优/驼——“纯天然奶源”
原生态有机牧场放养着的双峰驼为它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优质奶源。
细腻微黄的粉质闻起来有着淡淡的清香,冲泡开后喝上一口层次分明,清新的驼奶香气又带有丝丝回甘,驼奶本身的咸香也还原的恰到好处,哪怕是不爱喝奶的孩子也爱不释口。
三、 推荐做法:豌豆嫩牛肉
备好:豌豆、牛里脊、胡萝卜、蛋清、葱、姜、蒜、
干辣椒、料酒、生抽、淀粉、胡椒粉、蚝油;
1、豌豆用清水淘洗两遍,锅内加水烧开,下入豌豆、盐焯水1分钟捞出备用;
2、牛里脊切丁,放淀粉、料酒、生抽、蛋清搅打上劲腌制20分钟;
3、锅中热油,下入蒜末、干辣椒、胡萝卜丁炒出香味,下入牛肉滑炒至变色;
4、将豌豆倒入锅中,大火翻炒加适量盐、黑胡椒调味即可;
牛肉软嫩爽口,一口豌豆绵密清甜,牛肉中的肌氨酸、维生素B6和豌豆中丰富的植物蛋白相得益彰,更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正值长身体期间的孩子爱吃长个快,在民间还有着“春季豌豆金不换”的俗语,这足以看出豌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豌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是豆类之首,膳食纤维帮助吸收钙。
米类、麦类、豆类、薯类,建议每天吃4种粮食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我记得,我小时候吃的米是比较糙的,现在,为了追求口感,吃的越来越精细,导致近些年的谷物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今年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因为它可以降低慢病的风险。
中国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主任委员孔灵芝在会上做演讲。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供图
6月26日下午,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和百事集团共同举办的“全面营养与均衡膳食公众教育项目总结会”在京召开。
“全面营养与均衡膳食公众教育项目”于2020年11月启动,在这一年多里,联合多家学术机构发布了《全谷物营养与健康联合提示》,并依据《提示》开发了系列传播工具,在10个城市的社区和200多家体检中心向居民传播、倡导了全谷物营养及健康膳食,目前项目受益人数已达1400万。
倡议每天吃4种全谷类粮食:米类、麦类、豆类、薯类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旧版相比,把六条推荐改成了八条推荐,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把第三条推荐中的‘多吃蔬果、奶类、大豆’改为了‘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大豆’,要求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量为50-150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说,全谷物指的是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者虽然经过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但仍保持了全谷物所具备的胚乳、胚芽、皮层等,保留了所有天然成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在会上做演讲。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供图
何丽介绍,全谷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1、矿物质。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维持正常的体重,还有多个研究发现增加燕麦摄入有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我倡议,居民每天应吃4种全谷类粮食,一是米类(糙米、紫米、高粱米等),二是麦类(燕麦,还有大麦、黑麦、荞麦等),三是豆类(红小豆、芸豆等),四是薯类,(红薯、山药、土豆)。”
建议以后拓宽全谷物食用场景、提高全谷物适口性等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了他们团队针对5000多名20岁-50岁的中青年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健康人也应该吃全谷物,但是对全谷物有哪些益处了解的相对有限,而且对于吃多少不了解,或者不知道50-150克是多少的量没有概念。 而对于“为什么不吃全谷物”的回答里,排名前三位的是不会选、不好吃、难烹调。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会上做演讲。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供图
因此,钟凯建议:“全谷物的消费场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绝大多数全谷物目前是放在早餐,还有很多场景需要深挖;全谷物产品的适口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全谷物产品辨识度也需要提高,让消费者可以更简单、更准确地选到自己满意的全谷物;此外,推广全谷物带来的健康益处时,除了膳食纤维,还要多推广其他富含的营养元素。”
责编:毛圆圆
校对:任璇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豆类制品及果仁干货资料(20种)豆类制品及果仁
绿豆▼
绿豆
绿豆
绿豆是蝶形花科绿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Vigna radiata,原产亚洲南部,现今总产量也以中国最多。绿豆每荚有豆子5-10粒,形状两端平而微圆,化学成份为水分15%,蛋白质22%,脂肪1%,淀粉60%,矿物质4%。
眉豆▼
眉豆
眉豆
眉豆亦称花眉豆、鹊豆,英文称Hyacinth bean,学名Dolichos lablab,是扁豆属蔓性多年多草本植物。花白或红色,豆荚扁平,内有种子3-6粒。
黄豆▼
黄豆
黄豆
黄豆,广东人俗叫白豆,被誉为“豆中之王”。含蛋白质40%左右,在量和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媲美,所以黄豆有“植物肉”及“绿色乳牛”的称誉。黄豆蛋白质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正好补充谷类赖氨酸不足的缺陷,而黄豆中缺乏的蛋氨酸,又可得到谷类的补充。因此,中国人一向以谷豆混食,以使蛋白质互补,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黄豆是烹饪常用的好材料,例如素上汤便是黄豆、冬菇蒂、干草菇及红枣加水熬制而成;黄豆焖猪肉有益而经济,作烧腊食品陪衬的蜜味蚝油豆亦是用黄豆制成。可取黄豆加水及卤水料煲半小时后熄火,加盖焗至冷却后隔干水,另将老抽(深色酱油)、冰糖、蚝油及水煮滚,放入黄豆再煮20分钟,隔干后拌以蜜糖即成。
赤小豆▼
赤小豆
赤小豆
赤小豆
赤小豆学名Phaseolus angularies,与常见的红豆同属异种。
赤小豆有利水去湿作用。
薏米▼
薏米
薏米
薏米又称苡仁,是薏苡(学名Coix lachryma)果实的仁,其实瓷白,粒面有一边有深凹的纵槽,供食用也做药用。它含淀粉、蛋白质、各种矿物质和维他命都很丰富。
薏米品质,可从干潮、色泽、颗粒、梗四个方面方面去鉴别。以身分干燥、口咬松脆、色白如瓷、颗粒壮实饱满,胀发性大,入口软糯的品质更佳。倘是身分潮软,咬下有韧性,色萎且黄,颗粒瘪瘦,胀发性差,入口僵硬的是次货。
腰果仁▼
腰果仁
腰果仁
腰果是腰果树(学名Anacardium accidentale)的果实,把腰果剥去坚硬壳皮后的仁肉,呈肾形,色泽玉白,长1.5-2厘米,有清香味。是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
腰果树原产南美洲巴西,又称木贾如树,是漆树科常绿小乔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各地多产,中国在30年代开始引种。腰果附生在肉质花托上,果皮呈桔红色或红色时,表明已成熟,即可采收,一般每年收获1次。采收后摊晒,使其干燥坚硬,然后再剥取果仁。剥壳时可用机器、刀剖开,或用锤子砸开硬果壳,取其仁肉。过程中要戴手套,以防壳汁 *** 皮肤。焗干后用刀刮净,再包装便可出口。充分干燥得腰果,贮藏得当,可贮放1年而不变质。
腰果以个形整齐均匀、仁肉色白饱满、味香、身干、含油量高为上品,肉薄、灰白无光泽为质差。腰果仁味香可口,油炸、盐渍、糖饯均宜,含脂肪45%,蛋白质21%,糖分22%,还有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他命等。榨出之油亦可供工业用。至于腰果得肉质花托,又称假果,亦称果梨,也很有用。它可当水果,也可酿酒,制果汁、果冻、果浆、蜜饯、泡菜等。
杏仁▼
杏
杏仁
杏仁是普通杏和巴坦杏得核仁,普通杏核巴坦杏的仁味均有甜苦之分。所以通常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前者俗称南杏,后者通称北杏。
甜杏仁和苦杏仁形状均为扁平的心脏形,惟苦杏仁一般较小,一端尖,一端平,成色亦较红,有苦味,大部分产于中国华北地区,这也就是通称作“北杏”的原因。北杏以个粒整齐,纹路明显,色红、饱满为好。而甜杏仁,则以形扁圆,细粒不大,纹路明显,味香,色黄白者为佳。一般来说,甜杏仁的贮藏不宜超过1年,越年的陈货,色、香都会逊减。
桃仁(核桃仁)▼
核桃仁
核桃
核桃树是胡桃科落叶乔木,学名,系优良油料作物,高可达30公尺。因系中国汉朝时由张骞自西域带回来种植,故又名胡桃或姜桃。
将核桃树果实的种核,砸去核壳,拣清桃膈,便成核桃仁,也称核桃。
瓜子肉▼
瓜子
瓜子是籽瓜的种子,籽瓜是西瓜的一种,其瓤味淡而酸,但瓜的籽粒既多且大,因此籽瓜不作鲜瓜供应,专供取子。
把瓜子去壳留种仁,就是瓜子肉。瓜子肉以仁肥厚,用手掰开松脆,色泽白净的质好,仁色白而萎的次之,倘中心发红的已变质,黄熟而有油蛤味的已完全变质。
栗子▼
栗子
栗子
世界上的栗子有三大类,原产日本的是日本栗(Castanea crenata Sieb et Znce),粒小壳薄;欧洲栗(C.sativa Mill)则种于欧洲各地,1803年传入美国。至于中国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原产地华北地区,是落叶乔木,可高达15-20米,是中国栽培最古老的果树之一,迄今已有三千年栽植历史了。
中国栗子以河北一带出产的明栗品质更佳,市场上通称曰“良乡栗子”。栗子每100克种仁含蛋白质4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39.9克及多种维他命和矿物质。
夏威夷果仁▼
夏威夷果仁
夏威夷果
很多人都喜欢吃夏威夷果仁。夏威夷果仁树它原称“澳洲胡桃“,原产于澳洲昆士兰省,于1882年-1885年间被移植至夏威夷为土人作防风之用。到了1963年,研究人员发现其果实具颇高商业价值,经悉心改良后,便成了现今常见的夏威夷果仁。果仁直径约1厘米,体积相当于一颗花生米,芳香美味,松脆可口。通常以适量盐和椰油调味焗干。
榄仁▼
榄仁
榄
橄榄有白榄和乌榄两种,榄仁是乌榄(Canarium Pimla)的核仁,也称榄肉,形状狭长扁平,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中间阔而两端尖,含油量达45%左右。通常在每年秋天乌榄成熟时,摘下果实并浸入清水中至软,即可剥去果肉,接着把核晒干,再砸核取仁,便成榄仁,每100公斤乌榄约可得6-7公斤榄仁。
榄仁以颗粒肥大均匀,仁衣洁净,仁色白,脂肪足,破粒少得品质好,倘仁肉泛黄的已属变质。贮存时忌潮湿、闷热,要放在通爽的地方,但过分干燥也会使仁肉干瘪僵硬。
松子仁▼
松子仁
松子
松树果实的种子称为松子,松子去壳取仁便成松子仁。
质量高的松子仁粒大而完整,身干,仁肉壮肥,碎粒少,外观色白。
松子仁营养丰富,脂肪特多。每100克松子含蛋白质16.7,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热量678千卡。
白果▼
白果
白果
白果是银杏树(白果树,学名Ginkgo biloba)的果实。银杏树别名佛手树、公松树等,属硕果仅存的几种古老果树之一。原产中国,宋时传入日本,清代传入西欧,19世纪初由欧洲传入美洲。
白果栽培品种分三类:一是圆果,果圆形或呈心形,苦味浓;二是佛手类,又称长果,果长圆形或椭圆形,品质更佳;三是马铃类,果核形似佛手。质量鉴别一般以粒大、壳色洁净光亮、用手摇晃无声及投水下沉者为佳。
白果含丰富养分,磷的含量高于许多鲜干果。
花生▼
花生
花生
花生又称落花生、长生果,学名Arachis hypogaea,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受精后子房柄延长钻入土中,果实在地下生长成熟。果实为荚果,内有种子(花生仁)1-3粒。花生原产南美,16世纪传入西非和南欧,以后再广泛传到世界各地。中国栽种花生类型有普通粒型、多粒型、珍珠粒型、蜂腰型等四类。
种子富含蛋白质及脂肪,可榨油。花生仁霉变时易产生黄曲霉素,是强烈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故发霉花生不可吃。
芝麻▼
芝麻
芝麻
芝麻是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果实为蒴果,长形,有棱;种子扁椭圆形。蒴果棱数(4,6或8)与种皮呈色(白、黄、棕红或黄)视不同品种而别。一般最常见的为黑芝麻及白芝麻,作为药用或食疗用途,一般取黑芝麻,其实白芝麻功效相若,但 *** 芝麻酱,通常就用白芝麻了。
西谷米▼
西谷米
正宗的西谷米是由西谷椰子(Sagopalm血)木髓部提出的淀粉制成的,又称沙谷米、沙孤米等。
西谷椰子是棕榈科常绿乔木,高10-20米,叶羽状似椰子,果实大似李,南洋一带多栽种,开花前采伐树干,截段,纵向破开后,浸软去外皮取木髓部,用普通制淀粉法经粉碎、筛浆过滤、反覆浸洗、沉淀干燥而取得淀粉。当晒至未十分干燥时,破碎后纳于布袋中,摇成细粒,再行晒干即成西谷米,简称西米。
现今市面上所见的西谷米,往往是用各种植物的淀粉制成,如木薯粉、麦淀粉、苞谷粉等。又分大粒和小粒两种,大如鱼肝油丸的称大西米,如高粱米的称小西米,制成过程是先将淀粉用沸水冲熟,搅拌均匀,做成粉榴,然后轧成圆形小粒,最后焙干。
好的西米光滑圆润,手揉之硬而不碎,煮后不黏糊,透明度高,嚼之有韧性。
食用西谷米时,可先放沸水中烧至半熟,出锅后用冷水漂浸,拨散颗粒使凉透后才再放入沸水烧熟,便可避免出现外糊内生现象。
胡椒▼
白胡椒
胡椒分为黑白两种,胡椒成熟晒干后没有去皮的叫黑胡椒,去皮的叫白胡椒。以后者质素较佳。
胡进奥这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印度西海岸马拉巴省高山山脉,二千年前已有栽培,以后逐渐传入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现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二十多个国家广泛栽植,它为热带香料经济作物,具有浓郁的芳香辛辣味。
每年3-5月和7-9月果实成熟,整串果实开始变红时便要及时采收,采收后晒3-4天,表皮皱缩变黑,揉搓使果实与穗分离,除去杂质,筛出椒粒即为黑胡椒,每百斤鲜果(连外皮)可制干粒33-40斤。
倘采收后用浸泡 *** 浸至果皮腐烂,清水洗涤后去除果皮杂质,剩下的胡椒籽放晒场内晒3-5天至充分干燥收起,便是白胡椒,通常每百斤鲜果(去皮)可制干粒24-30公斤。
胡椒的品质总的要求,以颗粒均匀,质地坚实,身分干燥,不空心,不霉蛀,无皮屑和残物,香辣味浓烈为好。对于白胡椒,更要求表皮色泽灰白,个大粒圆,含水量低于12%,杂质不超过1%。
腐竹▼
腐竹
腐竹又名豆腐筋,系豆浆煮沸后在降温过程中,从豆浆表面挑起的薄膜状韧性结皮。因厚度在0.3毫米以下,有浅黄色光泽,形状像竹故名。
腐竹原系枝竹、扁竹、甜竹的总称,不过香港人的习惯,往往把腐竹专指那些成扁平状的一种。
将黄豆磨浆,,烧煮后把浆温保持在82℃左右,豆浆表面水分大量蒸发,大豆蛋白质发生凝紧结皮,待豆浆表面薄膜结皮厚度至0.5-0.6毫米时,将结皮挑起为湿腐竹,挑起的湿腐竹呈枝条状的称为枝竹,呈长方形片状的则是扁竹。之一层挑起后,待第二层结皮生长后继续挑起,至豆浆表面不能再结成韧性薄膜为止,所剩豆浆再经浓缩所挑起薄片结皮称为甜竹,甜竹有月竹和厚竹之分。
好的腐竹,应身分干燥,用手按时易破碎,色泽淡黄。表面油滑有光泽。外观无霉斑、虫蛀。腐竹美味嫩滑,素净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时先用湿水浸泡使软,便可加入其他食料同烹。
粉丝▼
粉丝
粉丝又称线丝、粉条或粉干,是以豆类或薯类为原料,提取其淀粉加工而成。目前市面所见粉丝主要是用绿豆为原料制成的,质素更好,形如银丝,透如白亮,弹性和韧性较强,经扭曲或包扎均不易折断,为粉丝中的上品。绿豆粉丝起源于山东的龙口、招远、福山一带,以龙口为集散地,故名“龙口粉丝”。至于其他的蚕豆粉丝、山芋粉丝之类质素就较次了。
从原料到成品,中间要经过多个加工过程,包括磨粉过筛、吊晒粉团、打糊掺面、漏粉筛粉等多个程序。制成的粉丝含水量应在15%以内。
检验粉丝质量优劣,主要采取目察、耳听、手感三种 *** :
(一) 目察:色光白亮,透明度强,弹性好,表明身分干燥品质
好;扭曲不易折断,成包后包体大,结实。
(二) 耳听:粉丝成包落地,发出“砰砰”之声,弹跳性能强的
身干质好。
(三) 手感:拆包用手拉出丝,戳手的身干;拆包抽取粉丝,越
难抽的表面身干,韧性好;将粉丝卷起放手即散开的身干。
粉丝质地柔软修长,故浸发非常简单,用90℃热水浸片刻即可。
这几种豆子特别养生!尤其之一种,补脾祛湿效果好甘味豆类巧养生
撰文 张纾难
编辑 保健君
食物有甜味,药材有甘味。“五味莫美于甘”。甘味是让人愉悦享受的一种味道,所以特别容易为大众接受。
在我们的日常食材中,很多豆类都属于甘味食物。您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这些豆子吃起来并不甜,为什么属于甘味?中药中的甘味和我们用舌头尝出的甜味是不完全一样的。中药的“味”是根据其功能来判定的,甘味有能补、能缓、能和的功效,凡具有这种功效的中药或食物,我们就将其归为甘味。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几种甘味豆子的养生功用,如果能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到日常饮食中,将会帮助我们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脾之谷——白扁豆
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之所以被称为脾之谷,是因为白扁豆的补益作用主要体现在补脾祛湿方面。
补脾和祛湿两种功效是相辅相成的,也是“标”与“本”的关系,其根本是“补脾”,脾的功能强大了,体内的“湿邪”也就可以排出了。
清代有个著名的食疗方“八珍糕”,就是以白扁豆为主要原料,另外再加上茯苓、芡实、莲子、山药、薏米、党参、白术组成的。八珍糕兴盛于清代宫廷,诸位皇帝、妃子都将其视为延年益寿、健脾益肺的佳品。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有一个常用的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里面也用到了白扁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健脾化湿的方子,主要治疗脾虚痰湿出现饮食不佳、脘腹胀满、便泻便溏等症,成年人和儿童都可以服用。
白扁豆的外形很有特色,每一个白扁豆的外侧都有一个“眉”,像人的眉毛一样,在植物学上称为“种阜”。根据这个特点,可以与生活中的常见食材白芸豆相区分。
白扁豆与其他药材搭配效果更好。
白扁豆和茯苓
茯苓淡渗利湿,兼具健脾功效,还有一定程度的安神作用,白扁豆和茯苓搭配,会起到很好的健脾化湿功用。
白扁豆和山药
山药不但可裨益脾胃,还有补肾的功效,可强化白扁豆的健脾化湿功用,还兼有补胃补肾的效果,对脾虚有湿的患者非常适合。
以上两种健脾搭配都可以用来煮粥,在生活中用起来十分方便。
肾之谷——黑豆
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之所以被称为肾之谷,不仅因为黑豆色黑入肾,更因其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
肾虚的之一个表现是动则气喘。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如果肾不纳气,静息状态下还好,只要一动就气不够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动则气喘,是由于肾气亏虚、不能纳气所致。
肾虚的第二个表现是腰膝酸软。
腰为肾之府,肾虚则“府邸”得不到滋养,就会出现腰膝酸疼。
肾虚的第三个表现是记忆力减退。
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髓海得不到滋养,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
肾虚的第四个表现是小便频数。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导致膀胱气化功能不足,就出现了小便频数的症状。
有一种扁长肾形的黑豆在北方多见,其药用价值可能更好。
黑豆要注意和黑芸豆鉴别,黑豆的种脐偏长,中间有一条线,而黑芸豆的种脐短,中间没有线。
黑豆除了煮粥、做豆浆,还可以做成药膳。
黑豆药膳一
比较常见的药膳是黑豆猪肚汤,猪肚的主要功效是健脾和胃,与黑豆用在一起,可以起到补肾虚、健脾胃的作用。
黑豆药膳二
另外还有黑豆花生羊肉汤,羊肉甘温,可温补脾胃,这个食疗方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起到补益脾胃、温补肾阳的效果。
心之谷——赤小豆
赤小豆被称为心之谷。之所以被称为心之谷,是因为其入心经,可补心、去心火,还有淡渗利湿的功用。
我国南方环境潮湿,赤小豆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所以南方人更早地认识到赤小豆这味食材的功用。
赤小豆味甘、淡,甘可补脾,补脾有利于祛湿,可以这样说,脾功能的强弱,决定了祛湿功效的成败;淡可渗湿,通过渗湿作用,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
湿气重最常见、最主要的表现是周身沉重,湿气在体内不得运化,湿邪的性质是下沉,可滞留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会出现周身沉重的症状,也包括头脑发沉、昏昏欲睡等症。
湿气重的另一表现是食欲不振,湿邪阻碍脾胃,使其运化不利,所以就会不想吃饭。
湿气重还有舌苔白腻的表现,这是判断湿气的一个重要指标。
赤小豆祛湿气方子一
常用的祛湿气方子是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和鲤鱼历来被中医界奉为“良配”。现代医学也可以对此作出解释,鲤鱼是高蛋白食物,很多水肿都是低蛋白血症造成的,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再利用赤小豆健脾利湿的功效,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赤小豆祛湿气方子二
另一个常用搭配是赤小豆和薏米,薏米也有健脾利湿的功用,与赤小豆是一对“姐妹花”。可用赤小豆30克、薏米60克,浸泡半小时,煮30分钟,连汤服用。
专家简介
张纾难,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现任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主任。师从国医大师晁恩祥、首都国医名师姜良铎。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医药专委会主委,《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中医急症》《环球中医药》《世界中医药》等杂志编委。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6部。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6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王维诗里的相思红豆您见过么?一起来认识一下十几种豆豆图文/林海伦
编辑/小 山
啥?眼镜么?答案见后文。
豆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真是种十分稀松平常的东西。豆芽、豆腐、花生、豌豆、绿豆、蚕豆、四季豆等等,都是每天要吃的食物之一。
然而,豆子家族特别庞大,全世界共有18000多种,我国也有1485种,要全部认识它们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决明,简直就是精美的艺术品
今天向大家介绍几种生长在我们身边的豆子种类,有些我得到的外地标本。目前,在宁波境内发现的豆子共有129种,位居宁波植物种类的第四大科。宁波的之一大科是禾本科,共有240种,第二是菊科植物,共有205种,第三是蔷薇科,共有147种,第五是莎草科,有108种,第六是百合科,98种。这些都是种类超级多的植物大类群。
豆科下边又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有人又将这三个亚科上升为三个科,如此一来,豆科变成了豆目。我个人是反对把亚科上升到科的,因为,这样似乎把具有相同果实特征的植物分得过于细碎,还是把它们合在一家中比较合理,统称为“豆科”。
豆科植物都会结出各种形状的豆荚,具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的后代开枝散叶,子孙分布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之所以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成功的秘诀主要是在其根部有共生的根瘤菌,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为豆科植物的生长过程提供丰富的化合态的氮元素。
含羞草
含羞草是含羞草亚科的代表种类,原产热带美洲。它的成熟荚果会形成荚节,即荚果在每颗种子之间形成横隔,这时果皮能包裹住种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合欢
含羞草亚科的合欢树是这个亚科的木本植物的代表种类,合欢在宁波是乡土种类,同属的还有山合欢。合欢的种子扁平,有脐带状细丝作为胎座与荚果相连。合欢的花和树皮都是传统中药,具安神、活血、消肿止痛和抗肿瘤等作用。
含羞草亚科植物的花朵与另外两个亚科的花形都是有较大差异的,花被较小,花丝却特别长,往往具有颜色,行使着花瓣的招蜂引蝶的功能。
云实
云实亚科的代表种类是云实,这是一种带刺的落叶灌木,初夏开花时,金黄色的花序一串串的与翠绿的嫩叶相互映衬非常美丽。云实的种子呈长圆形,种脐圆点状,也具一个长柄。
肥皂荚
皂荚
宁波乡土植物中的云实亚科还有肥皂荚和皂荚。
决明
槐叶决明
原产热带美洲的决明,种子叫决明子,呈菱形,两侧面各有一条浅色的线纹,表面有光泽,外形非常有个性。而同属植物槐叶决明,种子却像粒瓜子,又名“望江南子”,表面有膜质的外种皮残留,原产热带亚洲。这两种决明都是中药材,前者能清肝明目、通便降压、降血脂;后者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蝶形花亚科是豆科中更大的亚科,绝大多数的豆科种类集中在这个亚科中。由于其花冠外形很像蝴蝶而得名。从外形上看,云实亚科的花形也有几分像蝶形花,因此称为“假蝶形花冠”。我想将这两个亚科硬生生拆开来是不合适的。
相思子
相思子是蝶形花亚科相思子属的种子,俗称“相思红豆”或“红豆”。这是种具有毒性的豆子,因为它含多种相思子毒蛋白。相思子只产热带地区,宁波没有分布。相思子是红色的豆子,种脐凹陷,种脐周边呈黑色,看上去十分玲珑可爱,因此被文人称为“此物最相思”。这种红黑相间的毒物让我想起动物界的警界色,但在植物界警界色的概念几乎是没有的。
其实豆科植物的种子中确有一些是有毒性的,不能大意。比如蚕豆和扁豆中含有毒扁豆碱,必须煮熟后才能食用。而豆薯的种子中含有鱼藤酮(C23strong2O6),鱼藤酮是一种植物源神经性毒素,常用作提取杀虫剂农药的原料。宁波曾有人误食豆薯的豆子而发生中毒的事件。
赤豆
白扁豆
赤豆是豇豆属的豆子,也叫红豆,中药名“赤小豆”,一种食药两用的豆子。白扁豆是扁豆属的,原产埃及,也可供药用。
大豆
黑大豆
野大豆
大豆是大豆属,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黄豆,原产中国。从其种脐部位特写来看,种脐边上有个小孔,称为种孔,由珠孔发育而来,正好对着里边的胚根部位。豆芽发芽时其根部就是从这个小孔里首先钻出来的。黑大豆是一种供药用的大豆品种。野大豆也是大豆属的种类,又名“野料豆”,可供药用。
补骨脂
补骨脂是补骨脂属,又名“破故纸”,原产云贵、四川,荚果成熟时不开裂,是一种著名中药材,含有杜荆素、飞燕草苷、甘草苷、大豆苷等黄酮类或异黄酮类的成分,具有补肾壮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作用。
胡卢巴
槐树
刀豆
胡卢巴是胡卢巴属的种子,外形奇特,表面凹凸不平,也是一种中药材。槐树的果实叫“槐角”可入药。刀豆是刀豆属的,荚果和种子都是大号的豆子,荚壳和种子均可入药,原产热带美洲。
扁茎黄芪
紫云英
扁茎黄芪是黄芪属的,种子作为“沙苑子”入药,分布我国北方地区。本地黄芪属的种类只有紫云英,其种子形状独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田菁
常春油麻藤
田菁是田菁属的,种子长圆形,种脐是个凹陷的圆孔,非常古怪。常春油麻藤是油麻藤属的,一种巨无霸的豆荚,长可达60cm,种子长达2cm,具绒毛的种脐绕着种子有大半圈,也是一种“牛豆”。
紫藤
*** 崖豆藤
紫藤是紫藤属的种类,一种常见的观赏木质藤本植物,其种子扁平光滑,豆荚外表面具绒毛,很像翻毛皮鞋。 *** 崖豆藤是崖豆藤属,种子表面具 *** 状纹路,由此得名。
林海伦 2021年3月12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户们可以种植哪些瓜??哪些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谚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今天正值清明节,从农业种植方面来说,清明节过后,很多区域,气温逐渐升高,同时降雨量也有所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好时候。
“种瓜点豆”其实并不是只能种植瓜类或豆类,其他的蔬菜作物很多也可以种植,不过瓜或豆比较常见,大家喜欢以此来代替,下面以黄淮海区域举例(露天种植的环境):
清明后可以种植哪些常见瓜类?
黄瓜: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种植,春季一般在3-4月份,夏季在5-6月份,秋季在7-8月份进行。
丝瓜:丝瓜更佳的种植时间就是清明节前后,不过夏季和秋季也可种植,一般夏季在5-6月份,秋季播种可选择下茬收获后进行。
冬瓜:清明前后种植,不过要注意温度,冬瓜是喜温耐热品种,一般在20度左右的时候播种,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苦瓜: 4-5月可以播种,秋季7-8月也可播种,生命力比较顽强。
甜瓜:甜瓜也可在4月份进行播种,不过很多人也会选择8-10月份播种。
西葫芦:西葫芦播种适宜的温度在15度左右,所以春季比较适合,一般在4-5月份进行。
清明后可以种植哪些常见豆类?
梅豆:梅豆在春季和夏季都可以播种,不过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较高,20度以上为宜。
豆角:豆角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种植,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可种植。
芸豆:芸豆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清明到谷雨节气之间进行,从播种到采收豆荚,一般需要50天左右。
除了以上常见的瓜类和豆类外,还可以种植哪些蔬菜?
番茄:番茄种植可以分好几茬,早的区域从3月份就开始播种,一直到10-11月份还有播种。
辣椒:辣椒具有喜热的习性,因此,在春季和夏初的时间段适合播种,从时间上说3-7月份都是更佳播种期。
茄子:茄子对温度相对比较敏感,一般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播种较多,3-4月或7-8月份。
荆菜:荆菜在春季和夏季都可以种植,一般情况下,春播时间在3-4月份,夏播时间在6-7月份。
以上所说的瓜类、豆类以及其他作物,由于区域性不同,种植时间不会那么精确,前后会有差异,以上只做参考,具体还需根据当地的温度因地制宜选择更佳的播种时间,下面简单说3点注意事项:
- 1、温度
虽然清明过后,温度逐渐上升,但是要特别注意土壤的降温,比如目前笔者所在的豫东区域,每天的更低温度还不到10度,晚上的温度不是很高,这也是已经回温后的温度,在前几天,更高温度也才10度左右,所以,在播种时,要多注意观察当地的天气预报,避免低温来袭造成冻伤。
- 2、降雨
清明过后,不少区域的降雨逐渐增多,因此在播种前和播种后,一定要注意水分的管理,如果是刚降过雨,田间墒情过大的情况下,不建议去播种,等几天,田间能进行作业后再去播种,如果是播种后遇到了降雨,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不要让田间长时间内有积水,以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 3、病虫害
春季作物播种以后,由于田间湿度相对较大,从出苗开始,就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播前拌种的要提前拌种,如未进行拌种的,要及时做好观察,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减少危害。
以上就是关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能种什么瓜、什么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准备种植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不过以上只是作为参考,具体播种时间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往年在清明前后,都会种植哪些瓜类、豆类或其他蔬菜呢?
4种豆类杂粮大全,今天涨知识了,你知道哪些五谷杂粮都不陌生,人类最亲的东西!可是你知道五谷杂粮都包括哪些吗?
一、五谷有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
二、杂粮就比较广泛了,比如:高粱、谷子、荞麦(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这些作物特点生长周期短,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当然远不止24种,科学分析高达47种之多!
市场流通的在24种范围内!
五谷主食
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薯类
杂粮豆类
高粱
谷子
苦荞
荞麦
燕麦
大麦
糜子
薏仁
籽粒苋
芸豆
绿豆
红小豆
蚕豆
豌豆
小扁豆
黑豆
木豆
鹰嘴豆
花生
芒果原产自北印度和马来半岛,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芒果性喜高温、潮湿的天气,难怪大家说它湿热。全世界种植芒果的国家有70多个,已知的芒果品种共1000多种,每天吃一种都要吃上三年。
全世界有87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芒果,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国家。但一个印度就占了50%以上,中国排在第二,也包揽大部分芒果产业了。下面的图,带你了解目前我国几大芒果产区的概况。
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目前比较热门的18个芒果品种。无论从种植角度,还是从吃货角度,芒果的颜值都很重要,所以先有请高颜值队上场!
1、贵妃芒
上市时间:早熟、海南2-5月,广西6月中下旬-7月上旬。
品种来源:又名红金龙、金凤,由台湾选育,已成海南主栽品种之一,已在云南、广东、四川广泛种植。
品种特性:该品种树势健旺,树冠呈圆头形,叶片宽且长,早产丰产,4-5年生嫁接树单株产量为20-30千克或者更高,年年结果,果实长椭圆形,果顶较尖小,有大小之分,小贵妃芒约150克一个,大的重约500-600克。
优势:果品光滑呈绯红色,成熟后红黄色,无任何斑点,艳丽吸引人,果肉橙黄,核小无纤维,水分充足,可食率74.5%-84.3%,可溶性固形物14%-17%,糖度可达14-18度,品质优。在收获期天旱而光照充足时,果实较耐贮运。该品种知名度高,在市场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2、爱文芒
上市时间:6-7月成熟。
品种来源:译为爱尔文、欧文芒,产自美国佛州,为第三代红芒,1954年引入台湾后又名苹果芒,成为台湾的主要栽培品种,在攀枝花红格乡,海南昌江大量种植。
品种特性:树势比较矮小,适于密植,树冠园头型,花序园锥形,花梗浅红色,花穗大,坐果率高,花期在1-2月,一般可以出3批花,丰产稳产性好。
优势:果实倒卵形,青果紫绿或蟹青色,盖色紫红色;成熟的果实底色深黄,盖色鲜红,色泽鲜艳、被誉为芒果中的红宝石。果肉黄色,肉质腻滑,纤维少,味甜,品质较好,成熟时呈金黄色,无纤维,含糖14-16%,可溶性固形物15-24%,含糖14%-16%,味道香甜,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不足:产量受气候的影响较大。
3、澳芒
上市时间:通常5、6月上市。
品种来源:原产于澳大利亚,自2009年起引入到中国市场,台湾、海南、广西、云南有大量种植。
品种特性:该品种粗生易管,早结丰产。
优势:澳芒被称为“芒果中最尊贵的王者”,个头真的大,单果重量约为500-1500克,形状类似苹果型,外表光滑靓丽,颜色呈现金黄色带有红色霞晕,香味非常浓郁,肉质鲜美,清甜可口,无纤维感。
4、桂七芒
上市时间:晚熟、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
品种来源:又名桂热82号,由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
品种特性: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属晚熟品种,果形为S 形,长圆扁形,果嘴明显,果皮青绿色,成熟后绿黄色。
优势:丰产稳产,肉质细嫩,味香甜,平均单果重200-300克,可食率73%,可溶性固形物20.1%,含糖量20%。
不足:桂七芒后熟后果皮较薄,不耐贮运。
5、台农一号芒
上市时间:早熟、 海南1-5月,广西6月中旬-7月中旬。
品种来源:由台湾地区凤山园艺所选育,海南的主栽品种。
品种特性:树冠粗壮,生势壮旺,直立,开花早,花期长,抗风抗病力强,两性花的比例较高,丰产稳产,较抗炭疽病,适应性广。嫁接苗定植后3年结果,单株产量可以达到5-10千克或更高。
优势:单果重150-200克,果品青绿色,果肩向阳面带胭脂红色,成熟时果色金黄,外观美丽,果肉深黄色,组织较细密,味甜,纤维少,质地较细滑,品质好,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分析:可溶性固形物16.8%,总糖16.76%,可食部分60.6%,耐储运,货架寿命长。
不足:台农一号的缺点是果实偏小,劳动成本较高,如果要套袋的话费工较多。
6、金煌芒
上市时间:中熟、海南3-6月,广西7月中旬-8月上中旬。
品种来源:由台湾省黄金煌先生选育,所以命名为金煌芒,1999年引进,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网上也有说金煌芒就是水仙芒。)
品种特性:树势强,树冠高大,花朵大而稀疏,产量极高,一亩地可以产出2000-3000公斤左右的金煌芒,比较抗炭疽病。
优势:金煌芒的特点是单果重量大,单果重500-1250克,长卵形,皮厚成熟时金黄色,核小、纤维少、汁多,风味清甜,可食率80.1%,可溶性固形物17%-19%,含糖度17%,品质优,商品性好,耐贮运。
不足:易发生“水泡病”和部分生理病害。
7、玉文6号芒
上市时间:7月中旬成熟。
品种来源:台湾果农自行育种,2002年从台湾地区引进到大陆,广东、广西、海南均有种植。
品种特性:树冠扁圆头形,枝条较粗壮,叶片大,花序长圆锥形,花轴鲜红色,花期较迟,丰产性能较好。
优势:果长椭圆形,平均单重达700-1000克,果形艳丽,呈紫红色,果肉橙黄,种核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可食率75%,果肉细腻,口感佳,耐贮存。
不足:果肉较多纤维质。
8、凯特芒
上市时间:晚熟、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
品种来源:原产美国佛州,目前在台湾和广西、云南、四川攀枝花大量种植。
品种特性: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以高产、优质、丰产、稳产、迟熟著称,叶片浓绿,抗风抗寒力强,果实呈卵圆形,有明显的果鼻,果实个头大小不一,平均单果重680克,大者可达2000克以上,未成熟的果实灰紫绿色,成熟后暗红色,有淡紫色的果粉。
优势:皮薄、核小、肉厚,纤维少,果肉橙黄,含糖 可达14%-19%,可食率75%左右。外层果肉是甜的,接近核的地方略带酸味。一般台农、贵妃、金煌、椰香等早熟品种下市后,凯特就上市了,刚好填补了这一片市场空白,市场销量很好。
不足:在广西白色地区产量不够稳定,近年来的种植面积在渐渐下降。
9、金穗芒
上市时间:成熟期 7 月中下旬。
品种来源:原产于广西灵山县,属地方品种资源。
品种特性:树冠扁圆头形,较矮,花序圆锥形,花轴浅红绿色,花期较迟,两性花占31.6%,具有早结、丰产稳产特点,果实卵圆形,果皮青绿色,后熟后转黄色。
优势:单果重203克,果皮薄,光滑、纤维极少,汁多味香甜,肉质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可食部分占 70- 75% ,品质中上,是鲜食,加工均佳品种。
10、热桂10号
上市时间:晚熟、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
品种来源:为黄象牙实生后代,由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
品种特性:树势中庸至健旺,树冠圆头形,开花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一年有多次开花习性。种子扁薄,长椭圆形,多胚。易开花、坐果率高,抗性强、高产稳产,盛产期667m2产量达1500kg以上。
优势:果实长椭圆形,果实腹部尾部有颗黄豆大的果脐,平均单果重250-600克,果皮深绿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纤维极少,多汁。可溶性固形物约20.1%,可食部分占72%,总糖含量14.2%,总酸含量0.25%,VC含量6.72mg/100g果肉味甜,鲜食品质好,耐贮性中等。,高产稳产,套袋果实外观平滑、品质优,耐贮运。
不足:该品种需要套袋,且采后需经催熟处理,否则易出现果实成熟不均,后期果实易感炭疽病。
11、鸡蛋芒
上市时间:5月-7月成熟。
品种来源:又称椰香芒 ,台湾名“大益利”,原产印度,主要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因产量低淘汰。
品种特性:嫁接树植后3-4年结果,6龄树亩产可达500-600公斤。果实卵形或长卵形,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水肥充足者达200克。种子单胚,果皮厚,较抗果实蝇。
优势: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橙黄色或橙红色,肉质结实、细腻,纤维极少,味甜,有椰乳香气。
不足:在光照充足环境下较高产,但在丰年加施肥、修剪不及时植株易衰竭,导致次年减产或失收。该品种易感染白粉病与流胶病。
12、吕宋芒
上市时间:5-7月成熟。
品种来源:原名卡拉宝,又称湛江吕宋、蜜芒、小吕宋。原产菲律宾,1938年由香港引入湛江,1987年引入云南,现广布于全国各产区。墨西哥,美国的。
品种特性:嫁接亩植后3年结果,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
优势:果实卵状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常有浅短腹沟,果喙小而尖锐。未熟果浅绿色,成熟后金黄色。果肉深黄色,质腻滑,味甜芳香,无纤维感,品质极佳。种子扁薄、种仁小、多胚可食部份高。果耐贮运,货架寿命较长。
不足:该品种品系较多,有些品系内部也极杂乱,株间、品系间生产性能有极大差异,多数表现花期过早,花序再生力弱,极不稳产,少数优良品系已自成品种,故引种时应慎重选择品系或单株。
13、青皮芒
上市时间:5月-8月成熟。
品种来源:又称泰国白花芒,原产泰国,我国云南和海南栽培较多。
品种特性:树势中等强壮,叶革质,互生;性温,花小,黄色或淡红色,成顶生的圆锥花序。
优势:果形肾形,有明显的腹沟,成熟果皮暗绿色至黄绿色。果肉淡黄色至奶黄色,肉质细腻,皮薄多汁,有蜜味清香,纤维极少,种子扁薄,多胚。单果重 200 - 300 克,可食部分占 72% 左右,品质极优,是理想的鲜食品种。
不足:该品种花期遇低温阴雨会出现花而不实,并且易裂果,产量中等,植株易感流胶病。其果皮青色,肉色淡,在一些地方影响其销路和价值。
14、象牙芒
上市时间:6月下旬至8月上旬。
品种来源:原产泰国,国内盛产于普洱景谷县。
品种特性:该品种树势强壮。桂冠高圆头形,干枝分枝较小,直立性强。开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红色。果实硕大,长卵圆形,果弯明显,果嘴痕迹。果形似初生象牙,故名象牙芒。
优势:单果平均重量680克,大者可达2000克以上,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皮薄核小肉厚,纤维少,果肉橙黄,含糖分17%,皮薄核小,果肉肥厚、鲜嫩、多汁,味美可口,香甜如蜜。
15、红象牙芒
上市时间:中熟、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
品种来源:又名农院9号,由广西大学农学院自白象牙实生后代中选育。
品种特性:树体直立高大,长势强,枝粗长,枝多叶茂。果实椭圆形弯似象牙,外观美,果实中等偏大。该品种抗逆性及耐寒能力较强,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性能较好。因树势旺可在较瘠薄、干旱之地种植。
优势:果实椭圆象牙形,果皮红绿,果皮向阳面鲜红色,成熟后转为红黄色,皮较厚且光滑,蜡粉少,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250-800克,可食率78%,可溶性固形物14%-16%,肉质细嫩坚实,纤维极少或无,味香甜,品质好。
16、紫花芒
上市时间:7月上旬-8月上旬。
品种来源:又名农院 3 号,1987 年由广西农学院从泰国芒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广西和广东栽种。
品种特性:树势中等,枝条开展,早结、丰产、稳产性较好。嫁接苗植后3-4年结果,6龄树亩产可达1000公斤或更高。花序圆锥形,花序轴紫红色。花期晚, 3 月下旬至 4 月开花,能避过低温阴雨期,较耐修剪,适于矮化密植栽培。
优势:果实斜长椭圆形,两端尖,果皮灰绿色,向阳面淡红黄色,经后熟后转为鲜黄色,果表皮蜡粉较厚;单果重 250 - 300 克,外型美观,酸甜适中,果肉黄色,肉质较细滑,味谈甜带酸,芳香,纤维极少或无,果汁多,可食率64%-73%,可溶性固形物13%-15%,糖含量12-15克/100毫升,酸含量0.09-0.65克/100毫升,较耐贮运。
不足:该品种对低温反应敏感,不抗寒,因而易受寒害。
17、串芒
上市时间:中熟、果实7月中旬~8月中、下旬成熟。
品种来源:是象牙22号芒的芽变种,由广西农业大学选育而成,因结果成串面得名。
品种特性:树势强壮,枝条平展、中等粗细,发枝力强,花期较迟,早结、高产、座果率高,且有自然二次开花结果现象。
优势:果实呈象牙形,单果重250-300克,果桃红色,背阳面为暗绿色,后熟后的果皮转为黄绿或黄色;果肉橙黄色,纤维中等或偏少,略粗,果汁偏少,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9%,糖含量15克/100毫升,酸含量0.99克/100毫升;核较小,多胚。串芒外观美,内质中等,是鲜食和加工的兼用种,在贫瘠坡地或干旱之地表现丰产,可适量种植。
不足:大小年较明显,不耐重修剪,田东种植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18、鹰嘴芒
上市时间:6月底 - 8月中旬。
品种来源:鹰嘴芒又叫帕拉英达芒,从印度尼西亚传入,因尖似鹰嘴而得名,2005年以后,在我国的云南、福建、四川、贵州等地广泛种植。
品种特性:花序特长,梗软,部分花序在开花时已下垂,单果重400~800克,最长的果达23厘米,每个花序挂果2~5个。
优势:果实皮薄核小,果肉呈金黄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5~23%,可食部份占72%,纤维极少或者没有,味甜,有香味,核小多胚,品质上等。
关于比较热门的芒果品种,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你最喜爱的是哪一种呢?欢迎留言互动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可观看视频学习《晚熟芒果大小年?轮换修剪来解决!》哦!
今天,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有群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年大家种植的大豆产量如何?
山东的一位群友说,他邻居种植的大豆有300斤的,也有500斤的,一位河南的群友说,他们当地亩产量在200-300斤,也有群友说,今年的大豆出现了结荚不长粒的情况,导致颗粒无收,粉碎机直接开到地里,具体聊天记录如下:
小帮手和不少大豆种植户聊过产量的问题,亩产在600斤以上,已经比较高产了,一般情况下,大田种植环境下,亩产300-500斤之间居多,如果当地种植环境不好,亩产100-200斤也不少,而近些年来,大豆颗粒无收的现象也逐渐多了起来,去年和今年,小帮手都听农户反应过。
大豆产量的高低,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一,外部因素,比如天气、气候等,其二,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种植管理,从种到收,每一个环节做不好,都有可能导致减产,比如从购买种子、肥料、水分、除草、杀虫、防病,到土壤、播种方式、管理态度等等,亩产500斤和亩产200斤,往往都是管理是否到位所导致的。
而大豆出现有荚无粒颗粒无收的现象,小帮手也问了一些种植户,主要原因有3点,其一,种子原因(假种子),其二,高温天气(花期高温),其三,连阴雨天气(花期、鼓粒期出现涝害)。
观点一:主要是没按播种日期内播种,提前播种,有的提前了十几天,到开花授粉期时,刚好是高温天气。
观点二:我今年种了一百六十亩,两个品种,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温干旱是绝对主因,品种也有差异因素,空棵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症青,不落黄。
观点三:我们是淮北地区,称之为到青,以夏至为准播种黄豆,如早或晚都会到青以至棵粒无收,原因花期如遇雨或旱都会这样。
观点四:可能在鼓粒期遇到连阴雨土地过湿的原因,古语有“干不拉,湿不鼓”之说,意思是开花遇干旱结荚少,后期温涝影响果实膨胀。
观点五:这是种子的问题,给别的没关系,可能是不育系,否则,天气在干旱,不会一粒不收。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大豆亩产200斤,亩产500斤或者没有产量,原因有多种,这就需要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做好对应的管理,如果只是播种以后,打一遍除草剂和杀虫杀菌剂,就不管不问,产量肯定是上不去的。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年种植的大豆,亩产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