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黄桥烧饼的做法教学-生活-

黄桥烧饼,黄桥烧饼的做法教学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3 0
江苏泰州的黄桥烧饼,因一场战役名扬天下,还入选“国宴点心”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金灿灿的表皮沾满芝麻,看着快烤焦了,其实火候刚刚好,看这颜色和样子都很诱人。吃起来酥脆可口,外焦里嫩,满嘴掉渣,我要用另一只手接住,把掉下来的渣渣也吃了,舍不得浪费,那个渣更好吃,脆脆的,你会这样吃烧饼么?

这是著名的“黄桥烧饼”,我在泰州吃到的,一条小巷子里的一家小店,现烤出来的烧饼,真的太好吃了。黄桥烧饼是江苏省特色小吃之一,原产地是泰州泰兴市黄桥镇,所以叫黄桥烧饼。这个烧饼和北方常见的烧饼不太一样,带馅儿,个头小,样子更像那种点心“老婆饼”。


黄桥烧饼历史悠久,是江淮一带古老的传统小吃,也属于江苏菜系的一部分,获得“中华民族小吃”的殊荣,并且早在建国初期就入选了我国招待贵宾的“国宴点心”,伟人还曾为黄桥烧饼“代言”过一句话“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黄桥烧饼能有这么好的声誉一方面是因为烧饼的味道、口感征服了人们的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八十多年前一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1940年10月,在泰兴黄桥镇打响了黄桥战役,由陈、粟两位革命前辈指挥,当时的战场上黄桥烧饼成了战士们的“军粮”,黄桥镇百姓家家户户开炉烤烧饼,冒着战火送到前线,最后战争胜利,黄桥烧饼立下大功,也得到了特殊的荣耀,名声大震。

在此之前,黄桥烧饼在明清时期已经是泰兴的传统特色小吃。清代道光年间泰兴黄桥镇的老夫子何萱,著有《韵史》八十卷,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书中不光记述了作者和龚自珍等大儒的交往故事,还有他和很多烧饼师傅切磋烧饼 *** 技术的趣事,可见当时的黄桥烧饼已经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了。


古代的黄桥烧饼会根据季节更换不同的馅料,比如萝卜丝、韭菜、蟹黄等等。现代黄桥烧饼馅料品种很多,荤素都有,肉松、火腿、虾米、葱油、豆沙、蟹黄等等,咸甜都有,不过最有代表性的馅儿是“龙虎斗”,你知道龙虎斗里面是什么东西吗?


正宗的黄桥烧饼都要手工 *** ,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等,现在都用电烤炉,容易控制温度,保证不焦不糊,不油腻,香气诱人。以前的煤炭烤炉烤出来的烧饼味道应该会更好一些,就像我们陕西的肉夹馍一样,炭炉和电烤炉烤出来的烧饼味道差异挺大的,不过现在为了环保,很多城市都禁止使用煤炭了。

那么,你来过泰州,到过泰兴么?吃过黄桥烧饼么?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黄桥烧饼的这个配方能做出外表酥脆里层绵柔的口感,鲜少人会做

黄桥烧饼,江浙著名小吃,其色:表皮色泽金黄;其味:咸淡适中,味美可口;其形:美观精巧;其口感:表皮酥脆,里层绵软,馅滋润。

一、原料:

(1)、皮坯原料:面粉600克、熟猪油300克、酵面400克、碱少许

(2)、馅心原料:生猪板油250克

(3)、馅心调味料:葱65克 、 食盐10克

(4)、装饰料:白芝麻仁70克、饴糖30克

二、 *** 过程

1、馅心 *** :葱去根,洗净切成葱末,放盘中备用。将饴糖放入碗内,加入热水,调和成饴糖水备用。猪板油撕去皮膜,去筋,切成0.6厘米见方的小丁,放人钵内加入食盐、葱花,拌和成生板油馅心。芝麻拣去杂质,放在盘中备用。取面粉倒在工作台板上加入熟猪油擦成油酥面,取少许加入食盐、葱花拌成干油酥馅,备用。

2、面团的调制:将1/3份面粉烫熟,和2/3份酵面拌和擦透,直至团面光滑不粘手时将面团放在工作台板上,加入碱水适量,揉匀揉透后再饧发10分钟。

3、生坯的成形:面团搓成粗条,摘成每只重约50克的坯子,用手揿扁,包入油酥面,捏拢收口,用手揿扁,用擀面棍擀成椭圆形,再自左向右卷拢揿扁后,擀成长条,再自上向下卷拢,揿扁。每只包入生板油馅、干油酥馅,捏拢收口后再擀成椭圆形,随后用软刷在饼面上刷上一层饴糖水,将饼覆于白芝麻盘中,沾满芝麻便成酥饼生坯,放在烤盘中备用。

4、成熟:入烤箱烤制,烤制炉温为200℃,时间20分钟。

三、关键点

1、制馅:注意油茸的口味的轻重。

2、调团:要注意烫面团与酵面团的比例,烫面团比例偏高会使成品膨胀度较差,烫面团比例偏高会使成品脆度较差。

3、制皮、成形:要注意皮坯的大小与厚薄度,层次过厚过大影响成品的脆度,层次过薄会使成品膨胀度较差。

4、成熟:注意烤制时间与温度,时间过长易造成制品口感太硬,温度过高表皮颜色易偏深,过低会使表皮不易上色。

黄桥烧饼的传奇与传人

黄桥烧饼起源于泰兴黄桥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荣获“天下之一饼”“中华之一饼”等荣誉称号。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续汉书》载,灵帝好胡饼。这是烧饼这一美食在中国较早的文字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清袁枚《随园食单》载称,烧饼的 *** 是“加冰糖屑、脂油和而炙之。”

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 *** 法,同时具有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自身特色,黄桥烧饼在传承中创新,从“擦酥饼”、“麻饼”、“涨烧饼”等发展到葱油、肉松、香肠、桔饼、桂花等品种烧饼,注重色、香、味。

黄桥烧饼的原料很讲究,黄桥一带土质与气候的优势,成就了烧饼所用面粉、芝麻、猪油,花生油等主要地产原料的品质,由于水土关系,黄桥地区的小麦面粉质量好、猪肉制品和花生特别香,这些原料明清时在东南亚各国都是抢手货。

“黄桥烧饼 *** 技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天勇,1973年8月出生,职高毕业,1988年10月进入国营东进饭店后,拜支前模范刘润宝为师学习黄桥烧饼 *** 技艺,2000年自主创业,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天勇”。现为高级面点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泰州市劳动模范、泰州市青年创业带头人、江苏美食工匠、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领办人。任“江苏天勇黄桥烧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桥烧饼协会常务副会长,泰兴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

张天勇介绍, 黄桥烧饼出名,与历史上著名的黄桥战役紧密相连。1940年10月3日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决战打响后,全镇16家磨坊,66家烧饼店,日夜赶做烧饼送到前线阵地,前方是炮火,后方是炉火。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新四军7000余人与 *** 顽固派30000余人进行了激战,歼顽敌11000余人, *** 独立6旅旅长自杀,敌33师师长被活捉,89军军长逃跑时骑马落水被淹死。黄桥决战的胜利逆转了敌我局部力量对比,稳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东台白驹胜利会师,奠定了党中央 “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经此一役,支前军粮黄桥烧饼名扬全国。

新四军艺术家、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音乐人李增援,山东莱芜人,在黄桥决战中看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感于此情此景, *** 澎湃,谱写歌词《黄桥烧饼歌》

黄桥烧饼歌音乐:欣舞

4个月后,新四军一师后方医院遭日军偷袭,生病住院的李增援为保护重伤员,壮烈牺牲于大丰西团镇龙王庙,被地方群众掩埋,因战争环境严酷,籍贯无法确认,亲人一直不知他已牺牲。20世纪80年代,经过史志工作者6年的艰苦调查,烈士英名埋没40多年才得以昭示天下。1994年12月31日,李增援被江苏省人民 *** 追认为革命烈士,距离黄桥决战已过去54年,一个革命者不仅自己为了革命事业作出奉献,他的家庭也作出了牺牲。但他谱写的《黄桥烧饼歌》在黄桥战役胜利后随着新四军前进的脚步唱遍了大江南北,黄桥烧饼闻名华夏。

1949年黄桥烧饼入选开国大典国宴菜单。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审定的菜单中就列有黄桥烧饼。1952年 *** 主席和江苏籍警卫队长陈长江闲谈时盛赞:“黄桥烧饼好出名的。”作家顾寄南的《黄桥烧饼》文章被国家教委批准编入中学教科书。1975年5月,时隔黄桥决战35年,黄桥决战的指挥者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20世纪八十年代,《黄桥决战》电影更是让黄桥烧饼家喻户晓。1983年黄桥烧饼被评为“江苏省名特优食品”。2002年,黄桥烧饼荣获江苏省第八届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再度荣获江苏省第十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作为江苏省79种名点之一,黄桥烧饼已被《中国食品指南》一书载入。2013年在第14届中国美食节上获“天下之一饼”美名。


80多年前拥军时的黄桥烧饼没有时下“黄桥烧饼”这样的讲究,那时的黄桥烧饼只是一种简单的酒酵面饼,面粉用酒酵发酵,然后在草炉上加少许油,用小火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黄桥烧饼里面可是什么馅儿也没有,简单的在面里面和上一点糖就已经算是烧饼中的上品了。现在主流的黄桥烧饼只有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最外边是一层厚厚的焦黄芝麻,黄灿灿的烧饼,看上去象一个精致的小艺术品,里面的内容更是83年前浴血将士们想也不敢想的了。目前黄桥烧饼经上百年的改进和创新,现已发展成包含6大类、5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在淮扬食品中独具风味, 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小吃”、“中华之一饼”

做中国的“比萨”,立足全国,走向世界。传承人张天勇十几岁就学习做黄桥烧饼,学习烫面和老酵面成型就干了18年,踏实认真的态度赢得了师父的认可,被选为传承人。2000年,张天勇借助之一届黄桥烧饼节的东风,从黄桥东进饭店出来创业,在黄桥镇永丰路上创办了天勇永进黄桥烧饼店。2013年,注册成立了江苏天勇黄桥烧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黄桥首个黄桥烧饼 *** 标准化生产线。

张天勇首先在扬州、泰州等地相继开了多家黄桥烧饼店。为让传统技艺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以市场为纽带,推进连锁烧饼店的建设和发展。以产供销为一体,联合企业大户,以品牌带产业,让黄桥烧饼规模化生产,走进超市、卖场,走进千家万户,逐步形成原料、生产、销售和培训一条龙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如今全国各地掀起一股黄桥烧饼热潮,黄桥烧饼店铺全面开花,近年来,张天勇进一步开拓市场、嫁接高铁餐饮、高速服务区、专卖店、商场超市等做大黄桥烧饼品牌,先后成为中华名小吃、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令其在中华众多美食中独领 *** ,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传承技艺,新人辈出。多年来,张天勇一直秉承着“牢记红色历史,传承美食传统,诚信为民服务,铸就行业品牌”的初心,专门建立了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大师工作室,对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进行传承,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多场各种形式的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培训。在高质量保证黄桥烧饼食材、用料的同时,不断改良 *** 工艺,着力提升黄桥烧饼的观感、质感、口感、味感、美感。针对特定人群喜好开发,老年人血脂高开发橄榄油烧饼,小孩开发水果型烧饼,年轻人开发海鲜型烧饼。

近年来,张天勇对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进行进一步创新,紧密与科研单位合作,定风味、改工艺、增品种。在传统甜和咸两种黄桥烧饼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蟹黄、银杏、猴头菇等十多种新款。为培养新人,张天勇专门建立了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大师工作室,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多场各种形式的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培训。近到泰兴、兴化,盐城周边地区、远至山东、河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近年来培养了2400多个徒弟,相当于一个大学的学生人数。为让黄桥烧饼 *** 技艺成燎原之势,张天勇不吝啬传授技艺,做好五包服务,包培训、包吃、包住、包教、包会。

右一为传承人张天勇

右三为传承人张天勇

服务乡村振兴,当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打造“互联网+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电商业务,把黄桥烧饼卖到全国,走进了亚洲、欧美国家的餐桌,开辟群众增收致富的“快车道”,成立黄桥烧饼产业化研讨小组,组织参与中国黄桥第四、第五届烧饼节,放大黄桥烧饼 *** 培训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群众提供二次就业的平台,例如夫妻二人投资二三万元设备,每天卖1千元,收益可达三百元,远比上班收入高,带富能力强。

张天勇充分发挥黄桥烧饼协会的作用,黄桥烧饼已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上万家实体店,每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成了一项富民产业,形成“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

做黄桥烧饼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收集、整理、相关文章,编写黄桥烧饼有关书籍,宣传推介黄桥烧饼。参加国内各种非遗展,10多年来,每年到全国各地一二十次,提高黄桥烧饼美誉度。2023年4月17日,在浙江缙云之一届烧饼节比赛中,拿到了之一名的好成绩。与其他传承人共同打造黄桥烧饼博物馆,让更多人通过黄桥烧饼认识了解黄桥、关注发展黄桥,让黄桥烧饼遍地开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非遗传承人张天勇因“专注”而成才,因“创新”而出众,因“致富”而精彩,小烧饼做出了大文章,唱响了新时代的黄桥烧饼歌。


附录其他传承人:


李健谱系

- 李健简介 -

黄桥宾馆法人,出生于1957年4月24日,1957年至1979年随父母生活上学,1979年参加工作,任黄桥电机厂工会干事,1986年脱离单位成立泰兴市东进摄影广告有限公司任总经理,1999年任黄桥公园主任,2001年任黄桥宾馆总经理,至目前为止,开发研究黄桥烧饼的技术和历史,并创办黄桥烧饼历史博物馆。

顾林忠谱系

- 顾林忠简介 -

1967年12月出生于溪桥乡何兴村,1983年7月毕业于溪桥中学。1983年7月至1989年6月在黄桥机械厂工作,1989年7月以来,在黄桥从事黄桥烧饼经营,创办了“为群烧饼店”、“黄桥烧饼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了“黄桥烧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丁建胜谱系

- 丁建胜简介 -

1967年4月23日出生于黄桥镇,1987年从泰兴首届烹饪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黄桥国营东进饭店工作。2002年改制下岗,同年12月被评为泰兴市第二届就业明星,2003年成立“黄桥烧饼有限公司”,重新注册了“东进”牌商标。

因黄桥战役而出名的黄桥烧饼

本期陇州核桃之窗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著名的黄桥烧饼,带你领略一下黄桥烧饼的风采。

黄桥烧饼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黄桥烧饼 *** 是以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的饼状面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料面粉为黄桥地区特产的小麦精粉。其 *** 技艺以师徒间口口相传为主,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黄桥烧饼 *** 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老鼠喷沙”。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 *** 出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

当年,陈毅元帅领导的“苏中七战七捷”的最后一仗“黄桥决战”是在黄桥结束的。

黄桥老百姓为了表达对新四军的敬爱和支持,纷纷赶做地方特产——烧饼。毛主席吃了黄桥烧饼,亲自挥笔题词“黄桥烧饼好出名的”。黄桥烧饼被列入开国大典之一宴点心行列。

黄桥烧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陇州薄皮核桃

陇州核桃之窗,定位于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传统、特色美食、优质农特产和美丽乡村的选传和推广,喜欢品尝陇州特产陇州核桃的朋友可以联系。

黄桥烧饼知名度很广,但它的故事鲜为人知!这群大学生干了件有意义的事

扬子晚报网4月11日讯(通讯员 夏伟杰 孙雪凡 记者 陈咏)“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的烧饼慰劳忙……”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1日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获悉,该院烹然心动团队近日来到黄桥烧饼的发源地——泰兴进行红色调研,挖掘黄桥烧饼背后的红色故事时发现,黄桥烧饼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无人不知,但黄桥烧饼与黄桥战役的关系,却鲜为人知。

推荐黄桥烧饼

团队成员了解到,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的黄桥战役。战争激烈进行时,当地群众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炮火把烧饼送到新四军前线阵地。如今镇上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是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黄桥古镇因此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参观红色展馆

“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吃过黄桥烧饼的群众比例很高,达72.21%。但是,在对黄桥烧饼起源的认知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群众知道黄桥烧饼与黄桥战役的关系。”团队成员袁凯华告诉记者,这反映出当下饮食文化背后红色故事的淡化,美食蕴含的红色基因在逐渐消退。

江苏红色食品地图

为进一步丰富实践调研的影响力,团队举办“黄桥烧饼历史印记”展览会与宣讲会,加深在校学生对其背后历史故事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向大众讲述黄桥烧饼背后的故事。“黄桥战役和黄桥烧饼,在全国人民血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成员王可表示,“据我们调查,江苏省内还有像黄桥烧饼一样,蕴含着丰富红色故事的食物,如葛根粉、炒面、野菜汤、山芋干等。因此,我们团队搜集整理了江苏省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红色饮食,绘制了江苏红色饮食地图,探寻江苏红色饮食发展足迹,强化人与食物、人与地域、人与情境的联系。”

志愿团队

记者了解到,当地夏氏烧饼第三代传人夏吉林,父亲曾参加过黄桥战役,得知团队的实践调研后十分激动:“现在的孩子只知道吃黄桥烧饼,但是对背后的那段历史都不知道了,你们的行动有意义!”

学院党委副书记解小青老师评价说,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烹然心动实践团队,用心了解传统饮食背后的红色故事,努力传承红色饮食文化,这是难能可贵的。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记住这几个小技巧!新手也能做黄桥烧饼

准备水油皮多摔打上劲。准备油皮一定在面板擦揉。准备馅料麻烦烤箱160度烤10-20分钟一定要烤熟。用大包酥 *** 然后擀成长方形,长擀面棍1.5倍,宽正好一个擀面杖。从上至下卷紧压扁分割成16份。包入馅料搓成小长条。擀成牛舌状。表面沾芝麻,应该是白芝麻,但家里就剩黑芝麻了。烤箱预热上下火190度烤5分钟,上下火调165度继续烤5分钟,注意观察最后上下火150度10分钟。共用时20分钟,烧饼火色大上火调170度盖锡纸就可。就是芝麻有点掉,表面刷一点水再沾芝麻会更好。

一家3口做黄桥烧饼,每天供应附近4个小区居民的烧饼 味道正宗

黄桥烧饼属于油酥制品中的酵面皮酥,是以有一定膨松性的酵面作皮,具有酥松性的干油酥作心,经过擀、叠、卷等起酥 *** 形成层酥性结构,因而黄桥烧饼的饼皮吃起来非常的酥松可口。

一、黄桥烧饼面皮的 *** 技法

1.烫酵面的调制 *** :用来 *** 黄桥烧饼的烫酵面的调制 *** 共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酵种调制法,就是在 *** 烧饼的前一天晚上,将面粉1千克用70℃-80℃热水650毫升拌匀,摊开晾凉至微温(30℃左右),加入酵种揉匀,覆盖棉被发酵成面肥。当天早晨另用面粉1千克加650毫升热水拌合,稍凉后再与发好的面肥揉和,静置1小时。然后兑碱揉匀即可。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制品口感好、可以连续生产,缺点是速度慢、操作复杂、一般在传统老店以及一些个体小吃店中使用较多。另一种是新型酵母调制法,就是先在1千克面粉中加入50克白糖,再加入70℃-80℃热水600毫升,将面粉烫成雪花状后晾凉,用50毫升约30℃左右的温水将15克干酵母溶化,浇入晾凉的面团中,揉匀。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的醒发箱内醒发30分钟即可。这种 *** 的优点是即用即调,操作方便,容易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工厂化生产,一般在黄桥烧饼生产线、宾馆饭店和学校教学中使用较多。

2.干油酥调制 *** :面粉与熟猪油按5∶3或2∶1的比例,将油掺入面粉中,拌匀,放在案板上,用双手的掌根一层一层向前推擦,擦成一堆后,再滚到后面摊成团,仍旧用前法反复操作,直至擦透为止。加入适量的葱花和精盐擦匀,使其入味。若采用和面机调制干油酥,则应选择桨叶式搅拌器,采用中低速档进行搅拌,时间不宜过长,视面团擦匀即可。

3.面团的调制要点:(1)面粉与酵母或酵种的比例要恰当。若用酵种调制烫酵面,酵种一般为面粉用量的5%-10%;若用酵母调制烫酵面,酵母的用量一般是约占面粉含量的0.5%-1.5%,酵母的发酵活力一般要求在650毫升以上。白糖的用量一般是占面粉重量的5%左右,过低过高都会影响了酵母的发酵速度。(2)调制烫酵面时必须将面粉烫透。加水量要准确,一般加水量是面粉重量的65%-70%。另外热水要浇匀,边浇水,边拌和,使淀粉充分糊化产生粘性,蛋白质变性,减少面筋的生成,使饼坯烘烤成熟后达到口感酥脆的效果。(3)调制干油酥时采用冷猪油。因为热猪油粘性差,面团较稀软,不易操作,且制品易脱壳。在 *** 高档甜味馅心烧饼时,可以用黄油代替猪油,这样制品的口味会更好。最早的黄桥烧饼的馅心是用猪板油粒和葱花加盐、味精、胡椒粉、香油调拌而成,在生活比较艰苦的年代这种馅心吃起来很是香酥油润,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种过于油腻的馅心产生了抵触心理。后来,点心师傅经过不断的改进,在葱油馅心中加入了火腿末,不仅改善了口味,同时又降低了油脂的含量,使其吃起来没有那么油腻。现在的黄桥烧饼借鉴了其他面点馅心的 *** *** ,使用了许多新原料,如椰蓉、金橘、鸡脯、香肠、肉松等,同时一些较高档原料也被用于 *** 黄桥烧饼,如虾仁、澳带等,使得黄桥烧饼的花色品种非常丰富,分为高、中、低档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和筵席的需要。黄桥烧饼的调味趋于清鲜香醇、突出主料,咸味馅心的调味讲究咸中带甜,以咸定味,以甜提鲜;甜味则讲究糯香粘滑,香甜细腻。

二、馅心制法

咸馅的 *** *** 多样,以新鲜的动物性原料为主,一般加工成丁、粒等形状,经炒、煮、烩等技法加工成熟,如鸡脯馅、牛肉馅、虾仁馅等;腌腊原料一般先蒸煮成熟后再与调辅料拌制成馅,如香肠馅、肉脯馅、火腿馅等。新鲜的蔬菜一般先焯水再切成末后挤干水分;干货原料一般先涨发,再加工成丁、粒等形状,经炒或烩等加工成熟,如萝卜丝馅、雪菜馅等。熟咸馅在烹制过程中常需勾芡,以增加粘性,提高包捏性能,常见的品种有鸡脯馅、虾仁馅、萝卜丝馅等。

黄桥烧饼,黄桥烧饼的做法教学-第1张图片-

甜馅是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等为主要原料,用油、糖炒制或拌制而成的一类馅料。如果仁蜜饯馅,果仁一般先焐油或炒制成熟,再加工成粒或末,与糖、油拌制成馅,如麻仁馅、金橘馅等;泥蓉馅则是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等为原料,加工成泥状,再用糖、油炒制而成,常见的品种有豆沙、枣泥、莲蓉馅等。

三、成形技法

黄桥烧饼的成形分四步,即包酥、制皮、包馅、成形。

1.包酥:包酥的 *** 有两种,即大包酥和小包酥。对于大批量生产一般采用大包酥,因为其加工速度较快,但酥层不如小包酥均匀,质量稍差。而用小包酥的 *** *** 的烧饼酥层清晰,层次多,皮面光滑,不易破裂,缺点是速度慢、效率低。黄桥烧饼包酥的关键是掌握好干油酥与烫酵面的比例,一般干油酥占到50%—60%更好。这是因为烫酵面较多时,面团加热后迅速膨胀,容易使烧饼表面胀裂,其次口感不酥松,发硬。包酥的 *** 是将干油酥包入烫酵面团后,收好口,擀成长方形后刷上油,顺长对折,再擀开后从外向里卷紧成筒状。

2.制皮:无论采用哪种包酥 *** ,制皮时一般将其制成相同大小的剂子,用短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将光滑的一面包在外面。剂子的大小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作适当的调整,行业里做得较多的是38克重圆形小烧饼,其剂子重为25克左右,擀成直径约6厘米的圆皮。

3.包馅:左手托皮,五指略弯,使皮子中间凹进去,右手用竹刮上馅。然后将周边向中间捏拢在一起,收口向下。注意馅心要包在中心位置,收口一定要捏牢收紧,防止加热后底部馅心泄露。

4.成形:包好馅心的饼坯,可用手按成圆形,或用擀面杖擀成椭圆形。注意烧饼要中间稍薄、两头稍厚,表面抹上饴糖或蛋液,撒上脱壳白芝麻即可。

四、成熟技法

黄桥烧饼的成熟 ***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明炉烘烤,通过控制炉火的大小来进行烘烤。这种 *** 主要依靠 *** 者的经验进行,质量不够稳定,也不太卫生,一般为个体小店使用。另一种是用红外线电烤箱烘烤,常用的温度为面火200℃-220℃,底火180℃-200℃,烘烤时间因生坯的大小不同而不一样,生坯在高温下迅速成熟,从而达到外酥脆、内松软的效果。

?

黄桥烧饼的 *** 技术



原料:面粉500g,精盐15g,酵种10g,饴糖12.5g,猪板油125g,香葱100g,去皮芝麻35g,食碱5g,熟猪油135g

黄桥烧饼的 *** *** :

做法一:

1、将面粉250g加酵种加温烫水,揉成面团让其发酵,待发酵成功后兑入碱水,面团无酸味即可待用。

2、其余面粉加熟猪油和成干油酥,将猪板油去膜切成二分见方的丁与葱花精盐拌匀,另外干油酥加上葱 末精盐拌匀。

3、把酵面搓成长条,摘成二十只剂子,每只剂子包入干油酥,杆成三寸长,二寸宽的面皮,左右对折后再杆成面皮,然后由前向后卷起来,用掌心平拍成直径一寸八分的圆形面皮,铺上猪板油(一钱七分,再放一点葱油酥封口朝下,杆成直径二寸半的小圆饼,上面涂一层饴糖,洒上芝麻装入烤盘,烤五分钟,在烤的过8分钟需调换方向,让其充分烤透。

做法二 :

主料:面粉 辅料:肥肉、肉松、方火腿、大葱 调料: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猪油

烹制 *** :

1、取适量面粉,用猪油和成油酥,再取适量面粉,加入猪油、白糖,用凉水和成面团,再加入清水扎成稍软的面团,反复摔打后醒发片刻;

2、肥肉中加入肉松、火腿粒,葱花、盐、味精、白糖、香油、胡椒粉拌匀和成馅;

3、将和好的油酥与水油面按照3:5的比例叠起后包成团,压扁擀薄,卷成卷再按扁,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包入馅制成饼,表面刷一层蛋液,再沾匀芝麻,平锅中放入少许油,芝麻面朝下放置,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特点:色泽金黄,香酥可口。

郑州健康路开有30年的黄桥烧饼,挪到同乐路口了,你又去吃了么?


在健康路与优胜北路口,接连问了五六个路人后,总算捞上吃这个叫我一想起健康路就会不由自住生馋的黄桥烧饼了。


烧饼有6块和4块钱个的,我还是老一套,要的白糖甜馅的,4块钱一个,8块钱买了俩,塑料袋子一装,两手捧着边吃边吃,酥是怪酥,就是打好放的时间长了,白糖稀已凝结成疙瘩,显得有点不好美气了。


记得去年夏天,我陪俺媳妇专门从北三环与中州大道附近跑过来逛夜市时,我搁这买的甜烧饼还是3块钱个,这才过半年就又涨了1块钱,不知道是不是跟新换的门面房的租金比原来的小单间贵的关系呢?


而我之一次吃他们家的烧饼,还是1997年的寒冬腊月间,当时权哥我还在七中西隔壁的河南宾馆三号楼贵宾餐厅后厨当学徒,那时候他们家卖的甜咸烧饼都还是5毛钱个,刚满15岁的我一啸子能吃七八个甜的。


其实,今天下午我打健康路与黄河路交叉口自北向南来时,就已经瞅到这个位于同乐路口西南角的黄桥烧饼店了,只是当时我以为他们是冒南边那家开有近30年老店的牌的呢。


刚才,见了店主一问才知道,原来人家在年头前就挪过来了。至于为啥要换新地方,听卖烧饼的大姐说,那一片不让开饭店卖小吃的了。


那么各位吃友,你感觉这家的烧饼吃着咋样儿?还有之一回吃,又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呢?


黄桥烧饼的做法, *** 工艺和配方赶紧收藏

原料配方(200个饼):面粉10斤,盐0.3斤,酵母25克,猪生板油2.5斤,饴糖125克,食用碱45克,白芝麻350克,香葱2斤,熟猪油2.75斤。


*** 工艺

将面粉(1公斤)用75~80℃热水500克(夏季50℃热水)搅拌均匀,摊开凉至微温(20℃左右,夏天凉透)加入酵母揉匀,盖上棉被发酵一晚上。

第二天早晨用面粉(2.125公斤)加550克热水(温度同上)拌和,稍微凉凉后和昨天已经发酵好的面团揉和,放到面盆中醒1小时。

将面粉(2.75公斤)放到盆中,用熟板油搅拌成油酥待用

芝麻用水洗干净,倒入热锅中翻炒,炒至芝麻起鼓呈金黄色时出锅,摊开待用

将猪生板油切成丁,香葱去跟切成葱沫,400克葱沫加切好的板油丁和盐60克拌匀

将1.5公斤油酥面加葱沫600克盐90克拌匀

将食用碱用热水化开,分次加入发酵好的面团里揉匀,醒10分钟。揉成长条,摘成200个面剂子,每个面剂子包上油酥13克,擀成10㎝长,7CM宽的面皮,左右对折后再擀成面皮,然后由前往后卷起来,用掌心平摊成6㎝的圆形面皮,铺上猪板油8.5克,再加上葱油酥10克,封口。擀成小圆饼,上面抹一层饴糖,糖面乡下扣到芝麻里,然后装入烤盘进烤箱下层,3分钟后移到上层再烤2分钟就可出炉了

标签: 黄桥 烧饼 做法 教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