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鱼类有三种不同的呼吸方式,更准确地说是鱼会用三种不同方式把水输送到鳃来获取氧气。
之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口腔抽吸方式,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鱼在水中嘴巴不停地开合,其实就是在把水抽到嘴巴中,然后通过鳃获取水中的氧气。
第二种是固定通气孔方式,运用这种呼吸方式的鱼一般都是伏击高手,它们把自己身体(包括嘴巴)埋在沙子底下,然后通过一个固定气孔——比如眼睛来吸水呼吸。
第三种是强制通水的方式,简单地说这种方式就是自己快速游动的过程中张大嘴巴,让水快速进入嘴巴并通过鳃,以此获取更多的氧气。
许多鱼会同时拥有一种以上的呼吸方式,它们可能既可以口腔抽吸,也有固定通气孔,但是对于一些真正的快速游泳者来说,它们一般只有一种呼吸方式,那就是强制通水。
有15种不同的金枪鱼,它们成年个体的体型大小相差悬殊,而那些更大的金枪鱼品种是公认的游泳速度最快的远洋鱼类之一,比如黄鳍金枪鱼,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等。
所以,大型金枪鱼都是用强制通水的方式来呼吸的,其它呼吸方式难以匹配它们速度所需的氧气,而这种强制通水的方式需要鱼不停地游动,不然它们就会窒息而死。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吃的生鱼片大多时候就是金枪鱼,你会发现这种鱼的肉是鲜红色的,和我们平时吃的白色鱼肉有很大的差别。
其实金枪鱼不仅需要不停游泳,它们是真正为速度而生的鱼,鲜红色的鱼肉就是为了提速而进化的。
金枪鱼确实非常有趣,它们几乎是用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式在生存的,我们可以一起了解下它。
关于金枪鱼
首先,在餐桌上都被我们叫作金枪鱼的鱼,它们其实是不同的品种。如果你仔细观察鱼肉的颜色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你会发现有时候金枪鱼鱼肉是鲜红的,有时候却是暗红的,这就是因为吃了不同的金枪鱼。
在商业和休闲捕捞的金枪鱼中,至关重要的有几种,包括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等等。
虽然这些作为商业金枪鱼的品种体型大多都能超过1米,但其中更大的是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据信(不知道是否可靠),目前捕获最长的达到4.6米,最重的达到900公斤。
由于金枪鱼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所以这些大的金枪鱼很值钱,2019年一条278公斤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拍出310万美元的高价。
金枪鱼给我们的印象往往都很大,但其实它们是从非常小——几乎是微观的体型开始成长的。
图注:蓝鳍金枪鱼幼鱼只有0.2毫米长
所有大型金枪鱼的繁殖能力都很强,雌性一年可以产下几百万颗卵,但平均只有2颗可以长到成年,大部分卵都被当作其它掠食者的食物。
由于速度很快,成年后的金枪鱼就基本安全了,除了一些齿鲸和远洋鲨鱼之外,它们基本没什么自然天敌。
图注:大洋蓝鳍金枪鱼
为速度而生
其实,我们从金枪鱼完美的线条中就不难发现,它们的速度可以达到很快,甚至可以说几乎已经进化到了流体动力学改进的极限。
在外观上,金枪鱼在快速移动的时候,为了减少身体带来的阻力,它们的鳍会缩回到凹槽中,甚至连眼睛也会与头部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个光滑的表面。
这种游泳特征可以让它们短时间内爆发出极快的速度,比如黄鳍金枪鱼的爆发速度可以达到20米每秒。
事实上,除了爆发力之外,金枪鱼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耐力的“马拉松选手”,它们是典型的环球旅行者,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从大洋的一边游到另外一边。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而又持久游泳需求,金枪鱼的身体有许多有趣的特征。
之一点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呼吸方式。
之所以游泳速度快的鱼都是这种强制通水的呼吸方式,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有这样做它们的呼吸频率才会和速度密切相关。
由于速度越快需要消耗的氧气就越多,而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做到速度越快获取越多氧气,其它呼吸方式则不行。
第二点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金枪鱼鲜红色的肉。
红色鱼肉的颜色来源于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氧结合分子,金枪鱼的肌红蛋白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大多数鱼类,所以呈现红色。
毕竟人家要跑“马拉松”,需要许多的氧气,所以需要更多的肌红蛋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点是金枪鱼可以保存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
大部分鱼都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水体温度变化而变化,但是金枪鱼是有自己的体温的,只是不像鸟类和哺乳动物这样保持恒温而已。
它们在6℃的水中,它们可以一直维持25℃–33°C的核心体温,我这里只能用“核心温度”来形容,因为它并不是全身都是这个温度,只是一些关键部位有温度。
它们的心脏其实不是很热,这是因为寒冷的血液一直都会进入心脏,但是它们的骨骼肌、眼睛和大脑等都是温暖的。
这些温度的来源并不像我们这样主动产生,而是它们在游泳的过程中身体产生的,然后通过复杂的过程被集中到了这些需要很多氧气来维持温度的组织中。
这种方式减少了能量消耗,进而可以让它们更快地游动,并可以在更冷的环境里捕猎。
事实上,为了匹配自己的速度,金枪鱼还特能吃,一般一条金枪鱼一天要吃掉自己体重25%的食物。
阻挡它们速度极限的不是身体
如果把体型和游泳深度,以及耐力和爆发力放在一起考核的话,金枪鱼是当之无愧的“游泳王者”。
在海洋中游泳速度快的有几种动物,但你会发现,这些鱼或者海洋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身体结构,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就是它们的尾巴都是新月型的。
在水中,尾巴的作用相当于它们的推进系统,之所以这些大型游泳高手的尾巴都惊人的相似,原因就是这种标准的尾鳍最适合快速游泳。
但是有一种现象会阻挡它们尾巴的推进——那就是空化作用,当它们的速度太快的时候,由于压力变化会产生空化气泡,越浅的地方越容易产生。
图注:船桨被空化气泡侵蚀
空化气泡爆裂会对尾巴造成伤害,海豚这些游泳高手非常害怕这种爆裂,但是金枪鱼的尾巴没有神经末梢,不会感觉到疼痛。
它们被这种物理现象限制速度的主要原因是空化气泡形成的蒸汽膜,让它们尾巴拍不出应有的效果。
最后
金枪鱼确实不仅仅是生鱼片,这种动物非常有趣,但现在由于一些非法捕捞,许多金枪鱼已经被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关于金枪鱼,你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一切说道金枪鱼到底有多少吃,怎么样更好吃?
今天小编就来八一八好吃的金枪鱼是怎样炼成的!
1 | 金枪鱼为什么这么贵
2 | 金枪鱼的品种
3 | 金枪鱼的部位
4 | 金枪鱼的切法
5 | 金枪鱼的熟成
金枪鱼为什么这么贵
在日本,金枪鱼的拍卖,更像是一种仪式。这个一小口就值几百块的鱼肉,口感非常多样。腹部的顶级鱼腩肥润无比, 背部的瘦肉柔韧劲道,它的任何部位,都能给人带来惊喜。
金枪鱼的贵,还在于之于食材的处理。由于其体型过大,还会采用一个类似牛羊肉的排酸过程。通过排酸,鱼肉更加鲜美好味,口感绵软。要达到最美味的状态需要至少2-3天。
金枪鱼的品种
金枪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鲔鱼、吞拿鱼。在日料里,金枪鱼简直太常见了。但是你知道吗,金枪鱼并不单指某一种鱼。金枪鱼其实是八种鱼的统称。
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恐怕就属蓝鳍金枪鱼了。北方蓝鳍金枪鱼的体型更大。它们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地中海、墨西哥湾等温带和热带海域。
作为金枪鱼中更高级的鱼种,一斤鱼肉动辄一千起步。独爱深冷海域的蓝鳍金枪鱼,以其超然的脂肪贮藏量,顺理成章地成为鱼中至尊。
金枪鱼的部位
金枪鱼除了常见的煎烤,最鲜美的食用方式是刺身。一条金枪鱼,身体前部、中部、后部的质地和油脂分布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此简单介绍几种。
大腹(Otoro)胸鳍附近最肥美的鱼腩部位,鱼脂含量很高,口感滑润,脂香浓郁厚重,脂肪犹如霜降般的纹理,融合在鱼肉之中,没有明显的筋肉。
肉质粉红的大腹,价格最贵。
中腹(Chutoro)鳃盖后方的鱼腩部位,脂肪适中。入口既能感受到脂肪的甘甜柔美,也能感受到微微的酸味,性价比高,广受食客青睐。
虽然中腹远不及大腹油脂甘鲜,但其脂肪含量仍然保持在15%以上,仍然属于高脂肪鱼肉。
赤身(Akami)金枪鱼中最普遍也是肉量最多的部位,通常用酱油稍稍腌制后捏成寿司,脂肪含量更低,颜色最深,口感软糯,清淡的微酸味耐人寻味。
腌渍,熟成,炙烤,每一种都会给赤身带来与众不同的风味与口感。
下巴(Kama)虽然金枪鱼本鱼可能不认为那是自己的下巴。这块鱼鳃到胸鳍部位的带骨鱼肉,成镰刀形,筋肉很韧,鲜味浓郁,物美价廉。
中落(Nakaoti)是金枪鱼脊骨周围的肉,传统上用贝壳细细刮下来,可以做葱鲔,有着从和鱼脂的混合香气,因为价格公道,倒也受欢迎的紧。
说了这么多,悲伤或喜悦地,最终还是要把金枪鱼吃掉的~
金枪鱼的切法高超的切法会让金枪鱼更好吃吗?
一大坨金枪鱼肉是怎么分割成适合入口大小的刺身的呢?大体上先是去除筋膜,然后去除血合肉,再按部位分开,分割成长条块,最后在切成小片或小块。
平切(垂直下刀,向右推动切好的鱼片的手法)、引切(垂直下刀,不向右侧推动切好的鱼片的手法,适用于鱼肉较薄的部位)、方块切(切成有一定厚度的小方块的切法)是金枪鱼刺身的常见切法。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金枪鱼的鱼肉有筋肉纹理,所以一定要逆着纹理的方向来切片,否则不仅难看,入口也难嚼。对于金枪鱼蛇腹部位,有时熟成并不能将筋肉完全软化,所以需要用刀去除筋肉再呈上。
文/鳗亭日本料理
?金枪鱼又叫鲔鱼,游泳速度快,瞬时时速可达160千米,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100-400米水深的海域。最巨大而稀少的金枪鱼是蓝鳍金枪鱼,又称黑金枪鱼,更大可长到约4.3米,800千克重。蓝鳍金枪鱼平均大小为200-400千克。捕捞量不到全球金枪鱼总捕捞量的1%,此类金枪鱼生长速度慢,脂肪含量高,口味好,价格贵,主要适用于作高档生鱼片。
鳗亭日本料理店 金枪鱼开鱼秀
?从金枪鱼的品种看,生鱼片质量由高至低分别为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和马苏金枪鱼产量较低,价格非常高。
金枪鱼种类
?金枪鱼身体圆滚滚的,脊骨位于身体的中间部位。将整只金枪鱼切分的时候,一般会沿着脊骨切成四条,两条腹肉,两条背肉。显而易见,你会发现腹肉比背肉要肥厚多脂。
金枪鱼解剖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不仅腹肉和背肉有差异,左半身的肉和右半身的肉也会价格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在日本的一些渔港,金枪鱼从捕捞上来,到运送到市场,都是一直保持身体同一侧朝下的,中间不会给鱼翻身。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鱼身体的重量会给朝下的一侧(下身)身体造成更多挤压,肉质容易破损。在这种情况下,朝上的一侧(上身)鱼肉质量更优,价格也更高。当你半夜三更跑到筑底市场看金枪鱼拍卖的时候,也会发现他们都是朝同一侧侧卧的,这并不只是为了美观~当然,还有一些渔港并不讲究上下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除此之外,一条金枪鱼的身体前部、中部、后部的质地和油脂分布也会有很大差异,结合腹部和背部一起来看,大体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金枪鱼三兄弟”了:大腩、中腩、赤身。
1、大腩(大肥、大腹、大トロ、Otoro)
“otoro”指的是金枪鱼身上脂肪丰厚的肉,主要分布在金枪鱼腹部前中段,是整个金枪鱼脂肪最多、价格最贵的部分。大腩肉色粉红,口感十分肥润,脂肪含量甚至可以高达50%。在油脂至上的日料中,金枪鱼大肥几乎被奉为天物,是刺身最顶级的食材之一。大腩一般按照脂肪的分布形状又分为蛇腹和霜降两种。霜降部分的大腩,脂肪有如霜降一般的纹理,肉质柔软,脂肉融合,没有明显的筋肉。 蛇腹位于金枪鱼腹部的底端,这个部位脂肪丰腴,有明显的筋肉。小一点的金枪鱼筋肉间距较窄,大一些的筋肉间距较宽。100kg以下的日本近海金枪鱼肉质比较柔软,更大的金枪鱼筋肉会很硬,需要进行处理再食用。一般认为日本近海金枪鱼的筋肉经过熟可以软化,而其他金枪鱼并不会,一般会将筋肉剔除。 (熟化:金枪鱼进行分块处理后,用给水纸(一种给鱼肉提供水分的纸)将其卷好,之后再用普通纸张包裹,装入塑料袋后,埋入冰中,使之沉睡。一般来说经过几天左右的时间,鱼肉就会熟化,变得软嫩。)
鳗亭日本料理-金枪鱼大腩
?2、中腩(中肥、中腹、中トロ、Chutoro)
中腩在金枪鱼腹部和背部都有分布,含有适度的脂肪。它融合了大肥肥润甘美的脂肪和赤身鲜亮微酸的红肉,因此有了介于两者之间的风味与口感。
鳗亭日本料理-金枪鱼中腩
?3、赤身(红肉、Akami)
赤身是“三兄弟”里脂肪最少,颜色最深的部分。且在金枪鱼体内分布广泛,尤其集中在围绕脊骨的部分,价格也相对便宜。赤身脂肪含量少,肉质坚实具嚼感。虽然很多人偏爱大腩脂肪爆棚的感觉,但赤身通常肉质紧实,特有的清爽香味与酸味,具有其他部位鱼肉无法匹敌的魅力。恬美安详的细腻感,还有着不少值得回味的“野味”。不同于大肥原汁原味的欣赏,赤身在厨师手中多了更多的可能性,腌渍、熟成、灼烤都能为赤身带来与众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鳗亭日本料理-金枪鱼赤身
?赤身接近脊骨的部位称为“天身”,这里的鱼肉有着类似牛肉里脊的柔嫩滋味,是赤身中肉质更好的部位。以酱油调味汁腌渍的赤身,是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做法,现在在很多寿司店也非常常见。 (天身位于赤身靠近脊骨的部位)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大腩,前腹部的大腩通常比中腹部的大腩脂肪含量更高。同样是中腩,腹部的中腩通常比背部的中腩更为肥美。同样是赤身,通常认为背部中段的肉质更好,因为此处肌肉运动量较大,而纤维比尾部肌肉少,味道和色泽也好于腹部的赤身。体型较大的金枪鱼的中腩可能比体型较小的金枪鱼的霜降部分脂肪更多。所以部位划分和脂肪含量并不完全对等的关系,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但通常来讲,大腩的脂肪含量可以达到40%,中腩在15%-20%左右。
鳗亭日本料理-金枪鱼赤身握寿司
?当然,胴体巨大的金枪鱼远不止大肥、中肥、赤身的三类肉,头顶的脑天、头部两侧的鱼颊、鱼鳍、甚至鱼骨上的碎肉也都各有特色。
“三兄弟”以外,很常见的是中落。
4、中落(中落ち,nakaoti)
中落是金枪鱼脊骨周围的肉,为也带有脂肪也很美味,在寿司店会作为ネギトロ的材料。有的可以把鱼骨带肉扒下来几根生吃。ネギトロ传统上用贝壳刮取下碎肉,,然后加葱和酱油拌饭吃。价格公道,深入人心。
?还有什么小众的金枪鱼部位也好吃呢?
5、下巴(カマ,kama)
俗称下巴,虽然金枪鱼本鱼可能并不觉得那是自己的下巴。其实是鱼鳃到胸鳍部位的带骨鱼肉,每条金枪鱼上只可取下两块。肉块成镰刀型。筋肉很韧,但鲜味浓郁,物美价廉,可以盐烧或照烧。
鳗亭日本料理-金枪鱼下巴
?6、カマトロ(kamatoro)
这块肉位于金枪鱼鱼鳃后、腹前的肥肉部位,呈三角形,每条金枪鱼上只可取下两块,据说占整条金枪鱼肉重量的3%左右,脂肪丰盈,呈霜降状态,被称为“大肥中的大肥”,但筋肉偏硬,腥味偏重。可薄切做赤身、寿司,也可烧烤、涮锅。
7、脑天(脳天,头肉,noten)
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脑洞大开的样子。虽然以报价看并不昂贵,但这是金枪鱼头顶的肉,只占整条金枪鱼肉重量的0.5%左右,非常稀少,很多鱼商喜欢自己留着吃,并不拿出来售卖。肉块呈圆柱形。肉质十分柔软,筋肉也很软,油脂丰富,也被称为“头toro”。可以做赤身和寿司料,或者做锅物、烧物。
?8、鱼颊肉(ほほ肉、hohoniku)
金枪鱼两颊的肉,每条鱼只有两坨,但价格也很亲民。可煮、可烧,也有做赤身的情况。
?9、鳍肉(ひれ肉,hireniku)
靠近鱼鳍根部的肉。背鳍肉单独取下可做寿司,但每条只能取下1-2块品质甚佳的肉。有介于中腩和赤身之间的细腻味道,美中不足是变色非常快。带骨尾鳍肉可以做盐烧等。
?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这是一段 *** 上的视频。
几十个人坐成一排,人手一根鱼竿,一秒一条鱼,不用上饵,不用取勾。
钓的鱼是正鲣(鲭科-鲣属),不是生物学定义上的金枪鱼(鲭科-金枪鱼属/鲔属)
这钓的是什么鱼?
为什么不用渔网?
简直就像游戏出了BUG一样,这是假视频吧?
但仔细找找, *** 上这种视频还不少,不像在恶搞。
钓的鱼是正鲣(鲭科-鲣属),不是生物学定义上的金枪鱼(鲭科-金枪鱼属/鲔属)
其实,这些被钓上来的鱼,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金枪鱼。
它是海洋中最刻苦进化的一种鱼,它们不停的游啊游,游了4亿年,终于摆脱了“美味”这把基因锁。
结果,人类这个大魔王,一个脑筋急转弯,它们又变回了“美味”。
只用了30年,它们就从进化最成功的鱼变成了最不幸的鱼……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们的故事。
速度最快的鱼
速度最快的鱼,一般都认为是旗鱼,长着一根长长的尖刺,还有一个飞船一样的背鳍,看着就像战斗机。更高时速109km/h。
最快的鱼是旗鱼不是金枪鱼,金枪鱼强在加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不如旗鱼
但是,超跑爱好者们一定会说,抱歉,旗鱼,你刚刚被一个蓝色的尾灯超了,你好像连它车标都没看清。
这是一条2米长的蓝鳍金枪鱼,它刚刚瞬间爆发出2g的加速度,以130km/h的瞬时速度超过了旗鱼。
旗鱼惊了,我这可以是1.8g的暴躁引擎,能在1.5秒内从0加速到100km/h。
比人类超跑布加迪还要快0.9秒,怎么可能被超过。
还没反应过来,有人说,旗鱼,抱歉,你刚刚又被一道黄色的闪光超过了,你看清没?
这又是一条2米长的黄鳍金枪鱼,它一脚油门下去,爆发出了3.27g的加速度,以将近200km/h的瞬时速度超过了旗鱼……
3.27g是什么概念?
过山车在经过更低点的时候,加速度差不多是1.5g,普通人承受2g就可能出现晕厥。
金枪鱼有让一切超跑爆缸的强悍动力,在海洋中,就像一颗子弹。
没有人能够追上它,绝对的水下战斗机。
日本的一家水族馆中,有人拍摄了一段金枪鱼完美加速的故事……
注意看,可能会快到你都反应不过来。
真不知道事后金枪鱼家属有没有起诉水族馆,你这玻璃没有贴防撞条啊。
金枪鱼是聚集性的巡游鱼类,聚成一团,不断地快速游泳。
所以,它们对惊吓特别敏感,一旦受到 *** ,就会不受控地疯狂加速。
这段视频中,可能是游客手中的闪光灯惊吓了它,造成了这桩惨案。
除了完美的加速度,科学家们还发现,金枪鱼体内竟然还进化出来了一套液压转向系统。
这是人类首次在脊椎动物体内发现液压系统。
水翼飞行
视频中这些帆船怎么都飞起来了?
就连大型游艇也能这么飞?
为什么帆船的速度比风速还快?
其实,这是因为这些船安装了水翼,水翼在高速巡航的过程中可以为船提供升力和侧向的推力,这样船体就能飞离水面,高速航行。
水翼带来的侧向推力可以让帆船“直角漂移”,还能利用水翼和风帆的侧向推力,还能让帆船跑得比风速还快。
美军甚至还根据这个水翼原理,设计了在水下神出鬼没,速度极快的水下侦察机。
2017年的时候,科学家们说,地球上最完美的水翼属于金枪鱼,它的水翼带有一套液压系统,能够帮助它完成高速“直角漂移”。
人类的水下侦察机、巡航导弹还有可以很多跟金枪鱼学习的地方。
最近中国军方公布了一段导弹视频,这个“直角漂移”金枪鱼一定很熟悉,绝对是液压系统在工作。
完美机器
金枪鱼是一 *** 美的运动机器,可以长到3米长,半吨重,普通的也能长到1米长,20公斤重。
寿命在20-50岁。
它是肉食性的,食量极大,每天要吃掉自己体重18%的肉食,
相当于一个100斤的妹子,每天得吃8只烤鸡才吃得饱。
它把鱼鳃和鱼鳞都进化掉了,
因为,它在不停的追求更凶悍的动力。
它跟鲨鱼一样,必须不停的游泳,让海水流过鱼鳃,才能呼吸。
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能停,停止游泳就意味着窒息死亡。
一只金枪鱼,一天需要在海里游150公里,一年绕地球1.4圈,一辈子(30年)绕地球42圈……
它甚至把自己进化成了一条“温血鱼”,也就是跟人类和鸟类一样,
用快速的血液循环,让体温恒定,这样就可以为机体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它也是唯一一种温血的硬骨鱼类。
它就这么刻苦的游了4亿年,身体中充满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还有超强的肌肉纤维和完美的脂肪组织。
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一颗血肉炮弹,击碎了美味这把基因锁。
美味基因锁
有了血肉炮弹一样的身体,这就让它变得非常容易腐烂。
在古代,人类捕捞到金枪鱼以后,除非是直接在船上解剖了吃生鱼片。
否则,等你把它拖回岸边的时候,它就已经臭得无法下嘴了。
更何况它还那么大,也不是一两顿能够吃完的。
再加上,它的暴躁的动力,也不是人类船只能够追上的。
另外,他还进化出了一套伪装系统,它的背鳍会反射黄色、蓝色或者黑色的光,肚子会反射白色的光。
这样无论是从海鸟和人类的水面视角来看,还是从鲸鱼、鲨鱼的水下视角来看,它都能和自然光融为一体,隐藏自己。
这样,金枪鱼就容易腐烂、跑得快、难发现三重保险防止了自己变成“美味”。
这个策略也确实非常成功。
3000多年前,地中海的水手们把捕捉金枪鱼当成一种寻求 *** 的游戏。
那个时候,水手们在金枪鱼洄游到地中海产卵的时候,用几十上百艘大船组成复杂的渔网迷宫,让金枪鱼游进来,然后一网打尽。
那种狂欢,就像在向大自然证明,你看,还是人类更厉害一点吧。
狂欢结束后,水手们一般也只割掉金枪鱼的肚腩肥肉,现场吃掉,或者带上岸吃,这块肉比较鲜美,而且不那么容易腐烂。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直到人类有了现代捕鱼业,大型船只和工业化捕鱼都发展起来了,还是对金枪鱼没什么兴趣。
就是觉得,这么大的鱼,扔了怪可惜的,反正船上有空,带回去做猫粮吧……
到岸以后,船老大会疯狂兜售这些金枪鱼,一般成交价格都是按一公斤几美分来结算。
要是猫粮厂不要你的金枪鱼,那就惨了。
有一份1959年波士顿垃圾站的记载,上面说,那些携带大型蓝鳍金枪鱼的船只,必须支付20美元,才能把金枪鱼送到城镇垃圾站。
因为,这些大家伙过不了几天就会变得奇臭无比,简直浓缩型鲸爆,
鲸爆有凶,可以参考我们前面的故事……
即使是爱吃生鱼的日本,当时的鱼贩子也把金枪鱼称为neko-matagi,意思是猫都直接跨过去。
日本贵族,从来都是吃淡水生鱼片,崇尚清雅的口感。
历史资料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0年代,海钓流行,北美的沿海居民们都觉得那些又快又大又猛的蓝鳍金枪鱼在海里简直太威武了。
于是,他们互相攀比装备,拿着像起重机一样的鱼竿和鱼线盘出海去征服这些金枪鱼。
1937年,当地组织了之一届国际金枪鱼海钓大赛。
每届比赛中都有50-70头大型蓝鳍金枪鱼被钓上岸,平均重量都有190公斤……
海钓选手们纷纷和大鱼合影后,再把它们直接扔回海里。
更高纪录来自一位叫做肯·弗雷泽(Ken Fraser)的海钓选手,他曾经钓到一条4米长,678公斤的蓝鳍金枪鱼。
吃是不可能吃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吃,这条鱼也被扔回了海里,这是1979年的事情。
但是,34年后,2013年,一头222公斤的蓝鳍金枪鱼在日本拍出了310万美金的天价。
这34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让金枪鱼从猫粮变成了奢侈品。
我们接着看。
1972年·东京
时间回到1972年,一个年轻人在迷宫一样的鱼摊前转悠。
他叫做冈崎晃(Akira Okazaki)日本航空货运部的一位经理。
他正在寻找灵感,因为日航的飞机每次去北美,都会运过去大量的彩电、冰箱啥的电子产品。
但是运不回来什么好卖的美国货。
这太不划算了,能不能从那边运点啥回日本卖卖呢?
冈崎想到了鱼子酱、鲷鱼、海胆,这些东西在北美都很便宜。
突然,他听到一个妈妈在跟鱼贩说,要吃红肉,白肉不好,牛肉就比鱼肉好,欧美人都吃牛肉。
冈崎一下子就有了灵感,他知道了,他要找的就是金枪鱼。
首先,金枪鱼一年绕地球一圈半,身上的肉都是又紧又鲜的红肉。
其次,日本战败后,经济腾飞,老百姓又崇拜欧美,
牛肉这可是明治时代引进的欧美贵族食材,现在老百姓也能吃了,大家不差钱。
第三,把金枪鱼从欧美运回来,忽悠一顿,这可是北美货,海上牛肉、刺身之王,老百姓绝对买单。
第四,日航的飞机上刚刚装备了大型冷链,保鲜不是问题。
最重要的是,金枪鱼在北美是需要花20美金才能处理的垃圾……
简直是天才一般的营销策划。
于是,1972年8月14日,清晨5:15分,筑地市场首次拍卖了5只来自加拿大的蓝鳍金枪鱼,最终拍出了4万美金的天价。
冈崎笑开了花。
很快,日航的飞机上全部装上了冷链系统。
接着,北美的渔船、日本的渔船、全世界各地的渔船也都纷纷装上了冷链系统。
捕捞的金枪鱼直接在船上处理,冷链运输,卖给日本人,这简直是抢钱。
故事最开始,那种用钓钩一条一条钓的方式就是为了保证更佳的新鲜度,因为如果用网捕捞,金枪鱼被网困住,窒息死亡,
体内的血肉炸弹爆炸,等鱼上船的时候,肉质就已经不行了。
恰好,金枪鱼鱼群有抢食的习惯,如果找到一群正在巡游的金枪鱼,把大量诱饵撒下去,然后,你用一根没有倒刺的勾,就能一秒钟勾上一条……
极品金枪鱼
最极品的金枪鱼是南方蓝鳍金枪鱼。尾巴下面的蓝光非常漂亮。
主要在南半球巡游。
它的“赤身”最甘甜,极品中的极品。
但放心,你一定吃不到,因为,2017年的时候科学家就说,这种金枪鱼已经比野生大熊猫还少,预计在2022年彻底灭绝。
第二极品的是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背鳍和面颊的地方泛着蓝光。
主要在大西洋巡游。
这也就是冈崎晃更先引入日本的金枪鱼品种。
本来非常多,多到在北美都是垃圾,
但是2017年,已经是濒危(EN)等级的物种。
拍卖会上,拍卖的就是这种蓝鳍金枪鱼。
它更好吃的据说是肚腩。
再次一级的是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它又分东太美国海域金枪和西太日本海域金枪。
日本人认为,西太日本海域金枪更极品。
这种金枪虽然也叫蓝鳍金枪鱼,但已经没有上面两种极品蓝鳍那种漂亮的光泽了。
它的脂肪非常好吃,也是所有金枪鱼中的脂肪之王。
接下来就是次一等的金枪鱼了,也是我们努力一下能够吃到的。
之一名,黄鳍金枪鱼。
鳍泛着黄光,分布很广,
肉有种粉中带黄的感觉,口感清爽,夏天吃的比较多。
那个年年300万美金买金枪鱼的日本老板,经常呼吁,
索马里海盗,放下枪炮,拿起鱼竿,索马里的黄鳍金枪很值钱。
如果寿司店老板给你吃这种金枪,那绝对是要破产的好老板。
现在它是近危(NT)物种和白犀牛是一个等级。
但是,猎杀它竟然不犯法。
第二名,大眼金枪鱼。
眼睛很大,易危(VU)等级,比黄旗金枪的近危(NT)等级还高,
口味清淡,脂肪比较少,口感很劲道,有点像牛肉。
秋天和冬天,用这种金枪炖火锅,吃金枪鱼头,烤鱼下巴,简直极品。
第三名,长鳍金枪鱼,有一个很长的腹鳍,
近危(NT)等级。
比较小,大概1米长。前面的金枪鱼都在2米或者2米以上。
它的肉是粉白色的,脂肪丰富,肥而不腻。
这是所谓的正宗“白金枪”,放心,你极大概率吃不到,寿司店老板给你吃的“白金枪”一定让你恶心过,原因后面具体说。
第四名,长尾金枪鱼。
它的腰身和尾巴比较长,全长一般在0.7米以下,中国南海特别多,野生数据不明,应该还挺多的。
这种金枪鱼,一般你就能在寿司店吃到了。
肉的颜色很淡,口味非常清淡,吃到嘴里,基本都是酱油和芥末的味道,炖汤还行。
下巴上那块肉很极品。
第五名,黑鳍金枪鱼。
背鳍上泛着黑色的光。很小,半米左右。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百慕大海域非常多,保护等级无危(LC)。
肉有点苦,还很腻,但颜色相对红,好面子的寿司店一般爱用这种金枪。
第六名,正鲣金枪鱼。
你吃的金枪鱼,一般都是这种,这其实不是金枪鱼属的品种。
是鲣鱼属,全世界都有分布,海里非常多。
金枪鱼罐头99%都是这种鱼。
口味就描述了,大家应该都吃过,很腥,还很柴。
所谓“白金枪”
你在自助餐里一定吃过这种所谓的“白金枪”。
其实,这根本不是金枪鱼,是油鱼。
学名叫异鳞蛇鲭,鲭科,勉强和金枪鱼是一个科。
它的肉里面有极其丰富的天然蜡酯,蜡酯人类无法消化,也就说是,你晚上吃多少,第二天就会拉出来多少油。
吃多了会导致胃痉挛。
日本和西欧将这种鱼列入禁止食用的鱼类,主要用来提炼工业润滑剂。
但是,市场上很多商贩把它当做高价鳕鱼和金枪鱼出售。
其实,侧面想想也算是好事吧,我身边的朋友多说,金枪鱼太难吃了。吃那东西干嘛?
如果,冈崎晃当年从北美运过来的也是这个东西,现在金枪鱼也不会濒临灭绝了。
从最成功的鱼,到最不幸的鱼。
也许,这是一篇金枪鱼的墓志铭。
但也许它们还在进化,将会去到深海里的某个甜蜜家园。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The End
最后夫人说,一边保护,一边吃播,看来你的嘴巴比良心更诚实。
「水产猎奇」天价蓝鳍金枪鱼及其背后的秘密说到蓝鳍金枪鱼(也叫黑鲔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全球最贵食用鱼"、"更佳刺身原料"等标签让蓝鳍金枪鱼成为了食客们眼中的"凤髓龙肝"。其实,在二战之前,金枪鱼被视为没有价值的鱼类,对人们来说是一种"无感"的存在;二战之后,金枪鱼火了,因为它能做生鱼片、高等刺身、寿司,而蓝鳍金枪鱼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受到了全球食客的疯狂追捧。
蓝鳍金枪鱼
天价肉身,堪比黄金
在生物学上,蓝鳍金枪鱼的分类地位为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金枪鱼属,英文名为bluefin tuna,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包括地中海)亚热带和温带海域。一条蓝鳍金枪鱼最久可以达到40岁的高龄,一生可以环绕大西洋好几个来回。
目前市场上蓝鳍金枪鱼的价格主要与鱼身部位、肉身品质有关系,通常每斤在200~600元左右。低温环境中生长的蓝鳍金枪鱼,价格会更高,腹肉可以卖至1250元/斤的高价。一条成年蓝鳍金枪鱼可以拍卖到55万七千欧元的天价,折合人民币约为435.5万,单价是白银的2倍。
正是由于蓝鳍金枪鱼资源极其珍贵,所以对于在圣劳伦斯湾的捕鱼业来说,每名注册渔夫每年只能捕1-2条蓝鳍金枪鱼;在国际上,主要金枪鱼捕捞国也都有各自的配额。刚捕获的蓝鳍金枪鱼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上标签,根据肉质、颜色、重量等指标确定价码并在48小时内变成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以及美国纽约等高级餐厅里的美味。
考究的食客将蓝鳍金枪鱼的身体分成大腹、中腹、赤身和鳃部肌肉4个部分,每个部分在颜色、口味、品质上都有区别,价格也有明显差异。
大腹部位的鱼肉油脂丰厚,呈粉红色,价格最贵;中腹肉口味次之,颜色稍深,价格比大腹部位的肉便宜;背部的肉呈鲜红色,肉质同样鲜美细腻,名叫赤身,油脂较少,价格更便宜。低温蓝鳍金枪鱼,大腹部位的鱼肉可以卖到1600元/公斤左右,冰鲜的蓝鳍金枪鱼大腹肉甚至可以卖到2500元一公斤。但是最珍贵的,当属鳃部肌肉,每一两的市场价格为2800元。
据说在日本,日料店的老板都舍不得拿出来卖蓝鳍金枪鱼的腮部肌肉,只用它招待来最尊贵和最重要的客人。
▼▼蓝鳍金枪鱼的日式料理:
金枪鱼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并由此而诞生了远洋金枪鱼产业。蓝鳍金枪鱼在近年来因其具有的巨大经济价值而遭到过度捕捞,导致其野生种群数量锐减,正处于被消耗殆尽的危险之中。
据报道,太平洋内野生蓝鳍金枪鱼的种群数量仅占未捕捞时的3.3%,尽管如此,世界5个主要金枪鱼捕捞国中还是有4个超过了配额,整体捕捞量依旧在上升(特别是日本和墨西哥,这两国在超出蓝鳍金枪鱼的捕捞配额之后,相继单方面宣布不再遵守之前约定的配额数量)。
▼▼捕鱼船:
▼▼海钓蓝鳍金枪鱼:
远渡重洋——蓝鳍金枪鱼迁徙的秘密
活跃在大西洋北部的蓝鳍金枪鱼身长可超过3米,重达500公斤,成年后更是可达4米,重量更高可以达到680公斤。
蓝鳍金枪鱼浑身都是肌肉,宛如快速游动的大型肌肉坦克,是蔚蓝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成群游动的蓝鳍金枪鱼:
在大西洋,产卵区只发现在两个区域:地中海和墨西哥湾。我们要说的类群是来自墨西哥湾的一部分,称为北方蓝鳍金枪鱼。由于墨西哥湾海水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浮游生物种类繁多,这为蓝鳍金枪鱼提供了绝佳的产卵场所。
北方蓝鳍金枪鱼的迁徙之路,正是借助于传说中的墨西哥湾暖流实现的。北回归线径直穿过墨西哥湾,因此墨西哥湾的多数海域都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
这股来自中高纬度的暖流一路北上,驱动着全球河水总量300倍之多的温暖海水。数量巨大的海洋生物毫不费力地乘坐上这班"免费列车",包括大量的小型浮游生物、腔肠动物、海龟、鲨鱼、海豚,当然也包括蓝鳍金枪鱼。
▼▼红色尖头为墨西哥湾暖流的行进方向:
不过,对于大型海洋猎食者来说,这趟暖流只是个运输工具,它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北纬45度的哈特拉斯角海域。在那里,墨西哥湾暖流会与一股来自北冰洋的拉布拉多寒流相遇,这两种洪荒之力的碰撞,将两个完全不同的海洋世界带到了一起,形成了整个大西洋最丰裕的索饵场,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纽芬兰渔场。
纽芬兰渔场与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秘鲁渔场齐名,处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洋流扰动使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上升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每年鳕鱼都会在此大量繁殖。因此,纽芬兰渔场也以"踏着水中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闻名于世。
▼▼冷暖洋流交汇处的场景:
在冷暖洋流交汇处,两边海水的温差相差大约20℃,一边是绿色的,另一边则呈现出深蓝色,相交处形成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白色波浪线,颇有"泾渭分明"的气势。这里时常可以看到鲣鸟、旗鱼、鲨鱼、座头鲸、蓝鳍金枪鱼等聚集在一起捕食的狩猎场景,蔚为壮观。
▼▼蓝鳍金枪鱼的捕食场景——
第二个秘密:极寒环境中如何维持体温恒定?
跟随着洋流,蓝鳍金枪鱼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由于不能适应寒流带来的超低水温,其他种类的金枪鱼可能会在墨西哥湾暖流里度过一生,但蓝鳍金枪鱼在体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会选择继续北上,跟随鲨鱼、座头鲸等其他大型掠食者继续前进,一直深入到拉布拉多寒流的深处,进行新一轮的掠食。
因此可以说,为了保证源源不断的食物,蓝鳍金枪鱼一生都会沿着大西洋西部的海域向北进发,踏上神秘的迁徙之旅。
▼▼下图为蓝鳍金枪鱼的迁徙场景:
作为唯一抵御寒冷水温的金枪鱼,蓝鳍金枪鱼体重只要超过200公斤就有忍受巨大温差的能力,在冷水中也能继续索饵,这一点是其他种类的金枪鱼难以企及的。
那么,蓝鳍金枪鱼能够维持体温恒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对鱼类的肌肉类型有初步的了解。简单来说,鱼类的肌肉分为两种:白肌和红肌。
一些游泳速度特别快的鱼类如金枪鱼、日本鲭、黄条鰤等,红肌特别发达。红肌位于躯干表面,是水平隔膜附近的暗红色条形肌肉,内含丰富的血管、脂肪和肌红蛋白,是鱼类进行有氧代谢的主要场所,而且持久力特别强,能够保证蓝鳍金枪鱼做长距离的迁徙运动。
▼▼红肌
而淡水鱼类的肌肉基本上都是白肌(少数冷水性的虹鳟鱼除外),不含脂肪和肌红蛋白,持久性差,而且容易疲劳。
▼▼白肌:
蓝鳍金枪鱼调节体温的秘密就在发达的红肌上。
为了维持运动所需的高速新陈代谢,金枪鱼红内的肌红蛋白吸收大量的氧气,再加上产热的肌肉,发达的血管把热量有效地保存在体内,使它的体温比周围的水温高出8℃。正因为如此,蓝鳍金枪鱼更低可以在3℃左右的水体中正常生存,这是绝大多数鱼类所不具备的一项特殊本领。
独特而出众的方位辨别能力
鲭鱼科有一个共性,都是流线型、游速快、通过高速游动让海水不断流过鳃片来获取氧气。蓝鳍金枪鱼运动更高时速达80km/h,人们很难捕捉其行踪,因此北方蓝鳍金枪鱼的迁徙路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个谜团。
这个秘密,在近几年才被解开,在2018年还被BBC拍成了纪录片。
为了探明蓝鳍金枪鱼的迁徙路径,海洋生物学家们给捕捉到的蓝鳍金枪鱼装上弹出式卫星标签,这是一种能够传送位置的新型发射器,能够实时收集光照强度、压力、水温、位置等参数,储存的数据发射到卫星上。
通过这套专属于蓝鳍金枪鱼的"全球定位系统",科学家们发现蓝鳍金枪鱼是一种高度迁徙的物种,而且在大西洋两岸具有好几个类群,这些群体之间还存在联系,但大多数时候都会随着洋流作定向的"漂洋过海"。其中一些种类还会环绕整个大西洋迁徙,路径总长达到16000公里!
那么作为地球上迁徙最长的鱼类之一,蓝鳍金枪鱼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辨别方向的呢?
目前主流科学界认为这可能与其头部的松果体有关,蓝鳍金枪鱼通过眼睛感受到光线的方向,还可以通过气味、温度梯度变化来掌握方向。这种独特而出众的方向识别能力使得蓝鳍金枪鱼在没有任何"路标"的情况下找到正确的洄游路线。
结语:
蓝鳍金枪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出色的洄游本领,但是野生金枪鱼的数量已经减少到了原来的25%(甚至更少)。当人们疯狂地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更应该认识到野生种群快速衰退的原因。
随着人工养殖蓝鳍金枪鱼的突破和进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也将是一种更文明、更加可持续的获取蓝鳍金枪鱼产品的方式。
我是牧海,专注于水产信息的研究与分享,想要了解更多独特的水产鱼类敬请关注@牧海 !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翔.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研究. 中国水产学会.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海鲜指南综合整理 2018-05-29
<3>吕翔,黄硕琳.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资源开发与养护问题分析
<4>方陈. 北大西洋海域蓝鳍金枪鱼生物学以及资源动态研究
<5>.滥捕使蓝鳍金枪鱼成为濒危物种
老上海人吃海鲜,喜欢吃宁波舟山的带鱼、鲳鱼、黄鱼等,但如今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海鲜大量游入国门,进入魔都,金枪鱼、三文鱼、帝王蟹、象拔蚌等高端海鲜正不断端上魔都市民的餐桌。
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从10多年前的金枪鱼“0”消费,猛增至去年国内销售量过万吨,上海消费占近七成。近10年来,国内金枪鱼每年消费增幅在30%以上,上海的增幅更大,金枪鱼正成为越来越多魔都市民家庭的盘中餐。
魔都生食金枪鱼已经爆款!
冰鲜蓝鳍金枪鱼大腹售价100美元/公斤据悉,金枪鱼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辽阔水域。金枪鱼以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剑鳍金枪鱼等6个品种为主,广义金枪鱼有61个品种。上市的金枪鱼体重大都在20公斤以上,体型更大的金枪鱼体重要达700多公斤。
5月2日是世界金枪鱼日,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授予“日”的鱼类品种。金枪鱼同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最健康食品。全球目前年消费金枪鱼500余万吨。上海长兴岛渔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曹珠认为,金枪鱼之所以受到联合国重视,是因为其富含DHA、EPA,且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是个健康食品。
国内加工量更大,销量占国内销售总量四成的山东省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勇告诉记者,金枪鱼目前主要有两种产品形式,一是冰鲜,二是零下60度超低温冷冻。
这两种产品都是用来生食,主要供应日式餐馆做刺身,以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等品种为主,其中以蓝鳍金枪鱼品种更佳,蓝鳍金枪鱼肥嫩,售价也最贵,国内冰鲜蓝鳍大腹销售价格在每公斤100美元左右,和国际市场价格持平。
魔都绝大多数日式料理供应生食金枪鱼日本是消费冰鲜和超低温冷冻金枪鱼最多的国家。国内市场年销售生食金枪鱼10000吨以上,上海占70%左右。孟凡勇透露,中鲁远洋食品于2001年建成国内首座-60℃超低温冷库,该冷库可以存储1万吨金枪鱼。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市场,主要通过超低温船冻,全程超低温冷链运输,最后端上餐桌让百姓生食。
“虽然目前国内消费不到全球消费的10%,但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迅猛,近10年来,金枪鱼年消费增幅达到30%以上,上海的消费增幅更大,大量上海白领及其家庭越来越喜欢吃金枪鱼,并且会经常消费金枪鱼。”
记者今天上网查询餐饮店供应金枪鱼情况,发现大众点评上魔都大量日式餐企在销售金枪鱼,供应的金枪鱼以刺身为主,而且售价不菲。淮海中路上的“竹若金枪鱼”,刺身拼盘以金枪鱼为主;南京东路上的“天家金枪鱼世家”,金枪鱼大脂刺身售价138元/份。
进一步了解记者还得知,魔都绝大多数的日式料理都有金枪鱼菜品,但供应的金枪鱼品种各不相同,以马苏、大目、黄鳍等品种主。
江阳市场月销超过200吨据了解,江阳市场是目前魔都批发、零售金枪鱼更大的市场,该市场金枪鱼月销量已达200多吨,上海日式料理销售的金枪鱼主要由该市场供应。在江阳市场设店专营金枪鱼的上海汉隆食品销售有限公司,目前月销金枪鱼占整个市场金枪鱼销量的1/3,该公司这两天每天金枪鱼的发货量在2吨以上。
“魔都生食金枪鱼小包装产品已经爆款。”汉隆食品总经理郭福逢说,一次性小包装消费是当前金枪鱼消费的一大特点,因为一次性小包装消费,可以确保消费的金枪鱼新鲜、质优。如新近上市的切片小包装SAKU产品是200克,买回去解冻后就可以立即开吃,一次性消费完。
“再比如业务装切片120片,每片10克,买回去后吃几片拿几片,冷冻后可以立即消费又不浪费。来我们这里买金枪鱼的市民大都生食,小包装生食金枪鱼产品卖得很火爆。”
另据记者了解,金枪鱼好吃但不贵,江阳市场金枪鱼精肉每斤的售价在60-80元之间。
或值300万!上海706斤“金枪鱼王”亮相,有何特点?为何这么贵?进入2021年,众所期待的第三届上海进博会如期开幕了,其中食品与农产品展馆备受瞩目的一件重磅展品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据悉,它是一条“鱼王”金枪鱼,“祖籍”来自西班牙,曾被西班牙阿尔伯公司养殖在地中海里。都在纷纷感叹这也太罕见了!
它重达353公斤也就是706斤,长达3米,一跃成为上海有史以来进口的最重“金枪鱼王”,仅次更大的一条393公斤成为我国进口的第二大鱼王。它比首届进博会上那条令人难忘的258公斤大西洋蓝鳍金枪鱼重200斤,比第二届进博会600斤的金枪鱼还重100斤,再创新高!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国人吃货的福音。按照进博会的惯例,会上不仅能通过开鱼仪式揭开“红盖头”一睹真容,更能在开鱼世家专家的精湛刀工下,有幸品鉴到鲜美的金枪鱼刺身,堪称视觉和味蕾的双重绝佳体验。那么话说此次备受关注的进博会3届以来更大、最重的金枪鱼是何来头呢?有多罕、见珍贵?据悉价值高达300万、每斤超4000元,为何会这么贵呢?
堪称鱼雷的远洋凶猛猎手:金枪鱼,是何物种?有何特点
金枪鱼,一般是指金枪鱼族。该大类中包含了15种金枪鱼,个体之间差别十分大,最小的种类是圆鮀鲣,大概在4斤、50厘米长。更大的是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有记录的更大纪录大概在684千克、4.6米长。从外观上来说,金枪鱼两端呈现锥形,嘴巴适中,通体呈现蓝色或者银色,鳞片呈现白线状的小鳞,背鳍由9到27条十分密集排列的鳍组成,腹部有6条鳍。
从生活环境上来说,金枪鱼是将体温维持在比周围水体温度还高的罕见物种。它们个体大但是却十分活跃行动敏捷,当捕食时候或者水域畅游的时候呈现流线型游动,速度非常快,是远洋中速度最快的鱼类之一,堪称人类世界的鱼雷。目前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金枪鱼主要是生活温暖海域,经过商业捕捞的鱼类。不过十分可惜的是,由于过度捕捞,蓝鳍金枪鱼等部分金枪鱼物种已接近灭绝。
而一般来说,野生的金枪鱼属于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此外它还是海洋中活跃的捕食者,包含螃蟹、虾、鱿鱼甲壳类乃至无脊椎动物的幼崽、一米多长的鱼类都是其口中美味。它们主要是成群活动,反复产卵,部分高产的雌性平均能产50万个卵,只需2天到5天内就能孵化。不过尽管如此繁殖率高,但由于其自身的高价值,金枪鱼目前一般有过半的种类处于濒危、极危乃至近危状态。
价值约300万?一斤好几千的新晋“金枪鱼王”有多珍稀
据悉,此次出现在进博会上的“金枪鱼王”属于蓝鳍金枪鱼,而世界上的蓝鳍金枪鱼主要包含三种,分别是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南方蓝鳍金枪鱼。本身而言,蓝鳍金枪鱼本就罕见、数量少,而如此巨型的蓝鳍金枪鱼更是奇货可居。一般而言,最后也都是通过拍卖方式成交。一旦成交,必定就是天价,绝无例外!
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6月,国内的金枪鱼的价格也在平均每公斤400元到1200元不等。此外,因为不同捕捞期和不同港口地区金枪鱼的价格都有所不同。而按照历史成交价来看,曾在2019年1月的时候,温州某酒店订购了一条重达715斤、长约2.5米的蓝鳍金枪鱼。因为其罕见性,业内人士透露说,这么大的金枪鱼市场价来说都在300万元左右,其中最贵的一块腮帮子肉每两售价都高达3800元。
“金枪鱼王”特写
而放到此次进博会的这条重达706斤的巨型金枪鱼王来说,同样是如此罕见,加之最后又是通过拍卖方式出售,很多人猜测:可能最后也会高达300万左右,甚至是更高。其实早在展览开始之前,有“金枪鱼王”即将参展的消息流出的时候很多人就沸腾了,都在讨论如此巨型的金枪鱼最后成交价究竟会是多少。毕竟从捕捞到后期运输,这条“金枪鱼王”都是备受关注。伴随着高达300万的估价流出,不得不说,这还真的是只属于“富人们的口粮”啊!
“富人们的专属口粮”——海中软黄金:金枪鱼,为何会如此贵呢?
确实,金枪鱼是非常昂贵的,也正因为其珍惜性、罕见性一直以来都是身居高位,被称为是“富人们的专属口粮”、“海中软黄金”。那么为何它会如此贵呢?究竟贵在哪里?魔方认为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金枪鱼本身的珍稀性而言。一般的金枪鱼其珍稀性上文已经论述,此外其实巨型金枪鱼就更是难得一见了。一方面巨型金枪鱼500斤左右的都需要15年到18年才能长成,属于航空母舰的级别。就比如在第二届进博会上那条同样来自地中海的蓝鳍金枪鱼,从出水到最终到达上海都花费了3天时间,参展时候还由数个“保安”推着进场,而此次的706斤的蓝鳍金枪鱼就更繁杂、又显得更是罕见了!
另一方面,就是运输、捕捞过程的小心翼翼。据悉,为了捕捞“鱼王”历经了1个月,最后才在上月29日的时候从西班牙马德里启程,抓住离开海水后的每一秒,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低温箱、全程冷链。随后提前到达控制在室温0-4度中国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现货交易大厅后经历每天两次的换冰,换冰前的多次环境消杀,每次换冰近1吨。换过程中先对金枪鱼进行全身“体检”,然后再放入另一个定制的泡沫盒中,一层层铺上新鲜碎冰,更大程度上保持金枪鱼的新鲜度。
其次,巨型金枪鱼之所有这么贵,还在于养殖过程的艰难。一方面就是合适水域的选择,金枪鱼存活需要依靠不停高度游动,让海水经过鱼鳃来吸氧呼吸,如此大的活动领域很难找到。另一方面,金枪鱼人工养殖需要投放网箱进去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以及一些基本的警报设施,养殖者前期的投入就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再者,金枪鱼养殖技术要求很高。同时这种鱼的鱼苗也非常贵、很娇气。其存活率是很大问题,更别说是这么大的巨型“金枪鱼王”了。而此次参展的706斤“鱼王”就是在地中海中人工养殖的,它这么贵自然也是贵得其所。
“金枪鱼王”开鱼现场
最后,巨型金枪鱼这么贵关键点其实更在于“金枪鱼王”全身是宝!金枪鱼肉质鲜美、柔嫩,蛋白质含量极高,不管是灌装还是新鲜刺身都是广受欢迎。与此同时,金枪鱼尽管也或多或少的含有汞,但是其分布于金枪鱼本身的脂肪含量成反比,因此天然脂肪含量越高的金枪鱼,其汞的摄入量以及含有量就会越少。而此次706斤的“鱼王”来说,据监测它的油脂度高达63,这意味着它不仅大、肉质肥美,其健康度也是很好,“鱼王”称号当之无愧。
“金枪鱼王”开鱼后现场 *** 的新鲜刺身
总结
确实,金枪鱼十分美味,同时能看到这么大的“鱼王”更是难得。尽管最终这条大鱼的成交价尚不清楚,但是从以往的估价来说那肯定也是天价了。不过也需要警惕的是,巨型蓝鳍金枪鱼如今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捞本就稀少,部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价值更是专挑野生蓝鳍金枪鱼,自然这一物种就更是不能幸免于难了。
蓝鳍金枪鱼是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层面,还是出于对生物圈的稳定可持续,其实我们都应该对蓝鳍金枪鱼的保护重视起来了。总而言之,地球上吃得有很多,也不止这一种鱼类。希望未来对蓝鳍金枪鱼这一种类更多的焦点不是在它的美味中,而是它的保护成效上!
金枪鱼:从一出生就必须一刻不停地游动,为什么一旦停下就会死?金枪鱼大家应该不陌生,这是日料店更受欢迎的顶级食材。关于金枪鱼一直有一个说法:金枪鱼一辈子都不会停止游泳,因为一旦停下来,它们这辈子也就结束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枪鱼品种多,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也是世界上更具商业价值的鱼类,尤其是金枪鱼中的极品——蓝鳍金枪鱼,是 *** 高档生鱼片的顶级食材,是世界公认的“刺身之王”,随便一口都是奢侈。
品质高的金枪鱼越来越珍稀,因此在热爱金枪鱼的日本都采取拍卖的方式出售。曾在2019年时有一条约278公斤的蓝鳍金枪鱼竟以3.336亿日元(约208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被拍卖成交了,引起了一阵轰动。
而金枪鱼身价之所以如此昂贵,除了因为人类长期的过度捕捞,导致它们数量锐减,变为濒危鱼种。还有一点就是金枪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肉质细嫩,油脂丰富,口味极佳,堪称美味的顶点,食材的至尊,是更受欢迎的食用鱼之一。蓝鳍金枪鱼的脂肪含量比其他金枪鱼高很多,更为肥美,有更多的香气,风味更佳。家里有矿的可以品尝!吃土的我就只看看!
而它们之所以能“练得”一身的优质肉质,其实和金枪鱼一刻不停地高速游动有关!
为什么金枪鱼要一直不停地游动?
金枪鱼是一种非常“不老实”的鱼类,整个鱼生很忙碌,一直处于高速游动状态!你不让它游,它就会死给你看!
金枪鱼的呼吸方式与我们平时所知的大多数鱼类有所不同。
我们知道大多数鱼类能在水中游,是因为它们是用腮呼吸的。这些鱼在水中通过嘴巴和鳃盖交替着一开一合,让由嘴巴吸入的水不断从鳃流过,在水流经腮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就被鳃上的微血管吸收,同时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从而完成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就叫做“口腔抽吸”,绝大多数的硬骨鱼都是用这种方式呼吸的。
然而,金枪鱼的鳃盖肌肉是不能开闭运动的,只能始终张着嘴,通过不停地不停地向前游动,让大量的新鲜水流流过鳃部,才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呼吸。这种一直张着嘴使水直接流经鳃部吸氧呼吸的呼吸方式,就叫“撞击式呼吸”。很多软骨鱼比如部分种类的鲨鱼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呼吸的。如果停下不游动的话,就无法摄入充分的氧气,而缺氧窒息,也就是被“淹死”。所以,金枪鱼自打一出生就必须要不停地持续高速游动,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就算在夜间,它们也只是游得稍缓慢一些,关闭身体部分机能,降低代谢而已。
此外,金枪鱼具有负浮力,在水中必须持续不断地游泳,否则就会下沉。原来那首:“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不停游”可能唱的就是金枪鱼啊~
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游泳水平?
好在金枪鱼也是游泳高手,是世界上游速最快的远洋鱼类之一,才能维持它们的呼吸。它们拥有光滑的流线型身体能够在游泳时减少来自水的阻力,游泳平均时速可以达到75公里,都赶上一台车的速度了。如果是高速游动,更高瞬时时速可达160公里。金枪鱼的游动范围可以远达数千公里,能够跨洋环游,被称为“无国界的鱼类”。
金枪鱼游泳水平能够如此高超,还因为它们是“温血鱼”。要知道绝大多数的鱼类都是冷血的,而金枪鱼却是热血的。
金枪鱼的血液循环系统比较特殊,身体两侧密布丰富的肌肉血管网丛,强大的血液 *** 可以给肌肉输入养分,同时携带肌肉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快速的血液循环送往全身,从而使体温恒定,可达33-35℃左右,高于水温。保持“热血”能让金枪鱼即使在遇到冰冷的海水时,也依然能保持高度活力,有更强劲的动力快速游动。而快速游动获取的氧气,通过鳃部的蛋白质交换到血液里,又为它们带来更大的活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使它们能够保持高速的游泳状态!
结语
金枪鱼一般只在深海区域遨游,所以肉质无污染,而且一刻不停地快速运动,也令金枪鱼的肉质变得更加鲜美。它们的身体中富含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以金枪鱼肉是红色的),还有超强的肌肉纤维和完美的脂肪组织,便成了刺身当中最顶级的食材。
金枪鱼真的是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海洋生物,它们如此刻苦地从几千万年前一直游到了现在,在了解了它们以后,你还会想吃它们吗?
世界金枪鱼日 | 长不大的金枪鱼,无法满足的口腹之欲作者:周晋峰 张思远 宋琪钰 王启楠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提起金枪鱼
你会想到什么?
便利店里的金枪鱼饭团
图源:百度百科
寻常百姓餐食中的金枪鱼罐头?
图源:百度百科
还是日本料理中的贵族?
刺身
图源:百度百科
但是你不会想到,人类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97%以上的蓝鳍金枪鱼在3岁前便被捕捞,进而被端上餐桌,成为人类追捧的美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每年全世界捕捞的金枪鱼数量接近600万吨。由于需求旺盛,再加上捕捞船只数量过多,致使金枪鱼种群面临巨大压力。
没能长大的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为大洋性洄游鱼类,是金枪鱼类中更大型的鱼种,也是几种生活在不同水域的具有蓝色鱼鳍的金枪鱼类统称。它们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温带及热带海域,是海洋食物链顶层物种。
它们体型精悍,尾鳍呈交叉状,如同一个长了跑车尾翼的鱼雷,此外还拥有“体温自动恒定功能”——由于身体两侧有着丰富的血管网,因此它们可以保持自身体温高于周围水温。这些优势让它们在荣获海洋中不同水层“游速冠军”同时,可以不惧“高能耗”,保持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运转,大白鲨要想捕猎它们,也需做好接受耐力和速度双重考验的准备。
然而蓝鳍金枪鱼并没有称霸海洋。这些大鱼的自然寿命约为50年,其自身生长繁殖却非常缓慢,半数以上的蓝鳍金枪鱼自出生4年以后才能成熟,成熟后才能繁育后代,其中大西洋和南方蓝鳍金枪鱼甚至需要8-12年才能成熟。而惨痛的现实是:因为人类,97%以上的蓝鳍金枪鱼在3岁前便被捕捞,进而被端上餐桌,成为人类追捧的美食。
如果草原没有狼,许多食草动物便失去了天敌,进而大量繁殖啃食植被,海洋也是如此。一方面,蓝鳍金枪鱼凭借速度和体型优势,可以捕食小鱼还有甲壳类的动物,避免这些底层物种繁殖过快,危及海洋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这种顶端物种的灭绝不仅会让一些鱼类无休止的灾害性增长,还会进一步引起海洋酸化,进而可能形成海洋荒漠化。
作为食物链的顶点,人类对很多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吃不是错,但为了吃使动物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该学会为菜单做“减法”,口下留情了。
小小禾花雀夺命“四级跳”
禾花雀的学名叫做黄胸鹀(wù),胸前一小片鲜艳的黄色羽毛,让它们虽然体型与麻雀相近,但更具辨识度。它们喜欢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在非繁殖季的迁徙期间和冬季,好热闹的它们也喜欢聚群,甚至可以形成3500-7000只的“大部队”。它们主要以小虫子和植物果实为食,性格警惕而胆小。
不过,这些体型小巧的家伙,却是农田小卫士。它们的活动和栖息环境与农田密不可分,作为国家“三有”(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野生动物,它们对于保障农作物安全,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据观察统计,1只禾花雀1年觅食的害虫数量等于5个农民1年灭虫数量的总和。然而,曾经像麻雀一样遍布各地的它们,如今已经踪迹难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巨大改变?
一个字:吃。
因为“食野”陋习的影响,以及被强行套上的“天上人参”的噱头,使得禾花雀成为人类大量补杀食用的对象。据报道,仅2001年就有逾百万只禾花雀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不过十几年间,人类的大量捕食使禾花雀的种群数量下降了99%,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物种名录中,其濒危等级从无危到易危,再到濒危,现在变成了极危,以罕见的速度完成了夺命“四级跳”,震惊世界,而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恶化下去,下一步等待它们的就是野外灭绝和最终的全面灭绝。
生态网上的你我它
地球曾经历五次生物大灭绝,称霸一时的恐龙在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中彻底消失。现在,人类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进程之中,大量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与前五次不同的是,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人祸”。
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种类,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正是因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人类的吃穿住用行,甚至生命健康才能有所保障。比如说蜜蜂,占全球粮食总量90%以上的100余种农作物中,有70种左右需要蜜蜂传粉,所以蜜蜂的存在,不仅仅能为人类提供香甜蜂蜜,更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安全生产。
此外还有穿山甲,它们的鳞片被作为药材使用,而有人认为其肉质亦有大补功效,药用+食用的双重需求,使得穿山甲面临全球大围剿。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穿山甲工作组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国内各海关已罚没123.477吨非法走私的穿山甲鳞片。但在利益驱动下,人们已然忽略了穿山甲是白蚁的天敌,有它们存在的森林,可以免受白蚁之祸,从而也保障了其他物种在森林的安全栖息环境,避免了因森林被毁而引发的水土流失、飞沙扬尘。
自然界中,万物相连,彼此共生,构成了生态系统健康且微妙的平衡。只要其中一环被打破,则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人类同样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大量不加限制的食用其他动物,最终也必将祸及人类自身。
海中老司机!带你深度了解最快的海洋动物:剑鱼和旗鱼征服大海一直以来是很多人的梦想,《老人与海》的故事以及精神至今也在流传着,其中最精彩的桥段之一便是老人与马林鱼的激烈搏斗。自古以来剑客文化就极受欢迎,尖嘴鱼以其惊人的速度,锐利的剑吻,矫健的体型,为许多艺术作品所赞颂,然而对于它们,我们又能知道多少呢?今天,动物志团队的伊卡熊猫鲸为大家介绍海中飙车的尖嘴鱼——剑鱼和旗鱼。
很多人对它们之一印象就是长剑一般的吻部,吻突能够拨开海水,减少鱼在水中游动时所产生的阻力,进而提升速度。因为剑鱼没牙齿,而旗鱼科牙齿也细小得忽略不计,这使得吻突是尖嘴鱼类唯一的攻防利器,既能够通过正面穿刺和侧面击打杀伤猎物,又能够对来犯的潜在捕食者进行有效地反击。下图为大西洋旗鱼。
从书面的角度,我们应该叫它们剑旗鱼总科动物,通俗一点就叫尖嘴鱼(billfish)吧,下面眼花缭乱的东西可能你会看晕,不过不要紧,这个只是个笼统的概括,下文会逐一慢慢介绍各个品种。
剑旗鱼总科包含两科:剑鱼科和旗鱼科。
剑鱼科只有一个属一个种:剑鱼属(Xiphias)——剑鱼
旗鱼科包含五个属:旗鱼属(Istiophorus)——东方旗鱼(雨伞旗鱼)、大西洋旗鱼
枪鱼属(Makaira)——大西洋蓝枪鱼、印太蓝枪鱼(黑皮旗鱼/蓝马林鱼)
印度枪鱼属(Istiompax)——黑枪鱼(立翅旗鱼/黑马林鱼)
四鳍旗鱼属(Tetrapturus)——尖吻四鳍旗鱼(小旗鱼)、地中海四鳍旗鱼、圆鳞四鳍旗鱼、锯鳞四鳍旗鱼
条纹枪鱼属(Kajikia)——白枪鱼(白马林鱼)、条纹枪鱼(红肉旗鱼/条纹马林鱼)
友情提示:这里说的某某枪鱼不是指金枪鱼哦,像蓝枪鱼、条纹枪鱼、黑枪鱼等,都是旗鱼科的动物,也可以称之为某某马林鱼。
剑鱼
先来说剑鱼吧,尖嘴鱼里只有剑鱼(Xiphias gladius)一种是剑鱼科的,其余都是旗鱼科的,因此剑鱼和其他的关系要远,形态上也有很明显的差距。
很多人分不清剑鱼和旗鱼科,那我就教大家一些 *** 区分吧。
1、剑鱼之一背鳍和第二背鳍的距离很远。
2、剑鱼体色单一,且尾柄异常粗壮;而旗鱼科相反,体色比较复杂,身材也更匀称。
3、剑鱼的剑吻横截面扁平,边缘锐利,类似"剑";旗鱼科的剑吻横截面为圆形,更加类似"细棍"。
4、剑鱼体表 *** 无鳞,并且没有侧线;旗鱼科鱼类的成体则均被栉鳞,并且全部拥有侧线。
5、剑鱼没有牙齿,而旗鱼科的鱼类则具有细小的牙齿。
当然看图是最直观的,把下面组图看完基本就秒懂了。
剑鱼的之一背鳍和第二背鳍相隔很远。
剑鱼尾柄横过来可以看到异常粗壮的尾柄侧突。
剑鱼的剑吻如剑一般,是扁平的,两边很薄;大大的眼睛也是其特征。
旗鱼的之一背鳍很显眼,可以折叠;体色也更复杂,尾干也没有那么粗壮,吻更加立体和尖锐。
剑鱼主要在较深的水层活动,捕食深海鱼类和头足类,因此影像资料比较少见。相比于旗鱼科,剑鱼的潜水深度更深,是一种深潜型的远海捕食者,并广泛摄食鱿鱼以及深海底栖鱼这样的深水猎物。
剑鱼能够忍耐更低的水温和更低的溶氧量,能更好的适应深海恶劣的生存环境。剑鱼在白天主要在550米深的水中生活,晚上则主要在表层活动,有些资料表明剑鱼可能极限潜水深度超过2800米。
剑鱼是一种比较大型的硬骨鱼,一般的大个体能超过3米,体重超过100千克,更大的剑鱼身长4.55米,体重达到惊人的650千克,这个体重相当于一只大个体的科迪亚克棕熊!
达到渐近体型的剑鱼因为较大的体型和惊人的速度,几乎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天敌,但是有时候依旧会被虎鲸、伪虎鲸、大白鲨、灰鲭鲨等大型掠食者捕食,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大意,有时候可能因为被鱼线缠住无法自由活动。其中目击袭击剑鱼次数最多的就是灰鲭鲨了,当然大多是揩油性质,啃掉上钩的剑鱼,但也有灰鲭鲨捕食野生自由状态下剑鱼的例子。在巴哈马有条330千克的灰鲭鲨肚子里发现了一条55千克剑鱼,"剑"仍然插在鲨鱼身上。另一条568千克的巨型雌灰鲭鲨腹中发现了20千克剑鱼肉,估计遇害剑鱼完整体重约160千克。下图为伪虎鲸攻击剑鱼。
最后就是提一下剑鱼的剑吻,很多人觉得一般是用刺的,其实不是,剑鱼的剑一般的是"砍"、"劈"和"削",前文也提到过剑鱼的剑吻是扁平的,两边比较薄而锋利。剑鱼的主要猎物是鱿鱼以及银鳕鱼、鲭鱼、鲱鱼等鱼类,从下图胃容物中猎物的伤口,我们就能看出剑鱼的攻击方式了,有条鱼居然被砍成两半。剑鱼用刺的方式几乎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以死相拼,比如一些灰鲭鲨身上可能会带有剑鱼的吻部残片。另外也不乏一些交通事故,因为剑鱼本身速度太快,比如在小木船上凿出洞。虽然剑鱼的剑吻杀伤力不错,但上世纪实实在在地被一些地摊文神话了,导致很多人觉得剑鱼主要攻击方式是"刺",一言不合就刺穿鲨鱼和巨鲸。具体情况这里不做多描述了,下面进入旗鱼科环节。
四鳍旗鱼和条纹枪鱼
旗鱼科下有很多物种,具体的分类上文已经提及,旗鱼科的中文名字一般是旗鱼(sailfish)、四鳍旗鱼(spearfish)和枪鱼/马林鱼(marlin)。它们的之一背鳍与第二背鳍很近,有明显的测线,形态比剑鱼更修长匀称,体色也相对更丰富好看,在高速游动时之一背鳍还可以折叠收进背部的沟槽。
因为四鳍旗鱼属和条纹枪鱼属的旗鱼一般研究较少,这里就一笔带过,简单贴下图鉴,重头戏还是旗鱼和两种枪鱼。
白枪鱼(Kajikia albida),更大可达3米。
条纹枪鱼(Kajikia audax),更大可达3.9米。?
尖吻四鳍旗鱼(Tetrapturus angustirostris),更大2.3米。
地中海四鳍旗鱼(Tetrapturus belone),更大2.4米。
圆鳞四鳍旗鱼(Tetrapturus georgii),更大1.8米。
锯鳞四鳍旗鱼(Tetrapturus pfluegeri),更大2.5米。
?真正的旗鱼
旗鱼科旗鱼属的动物,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我们喊的"旗鱼",目前分为两种,大西洋旗鱼和东方旗鱼。
两种旗鱼形态上并无特别大的差距,但是东方旗鱼要大些,一般图鉴上大西洋旗鱼画的体色也更为丰富些,根据mtDNA分析,实际上两者其实就是一种动物,尽管很多书籍仍将两者分为两种。
东方旗鱼(Istiophorus platypterus),更大可达3.5米,100千克,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大西洋旗鱼(Istiophorus albicans),更大体长3.1米,接近60千克,分布于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旗鱼科的鱼类由于吻突圆钝且横截面为圆形,因此主要依靠击打和直接的冲撞,因此个人觉得旗鱼用"刺"的频率肯定是多于剑鱼的。旗鱼相较于剑鱼生活的水域更接近于表层,又因为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出现,因此影像资料相对比较多。
旗鱼的体态优美,而且比较扁平,虽然有比较可观的体长,但是重量却很轻,至于它们大大的之一背鳍,很多人会觉得能产生阻力,实际上在它们高速冲刺的时候,之一背鳍是收进去的。在1920年的钓鱼大赛中,旗鱼被记录到3秒拉了100米鱼线,因此估测速度在100km/h以上,是游速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旗鱼攻击沙丁鱼时速度不会超过40km/h(不过也可能是因为猎物不快不需要用更高速)。另外旗鱼虽然速度极快,但耐力一般,因此有时也会被大型鲨鱼、伪虎鲸甚至同科的大型马林鱼捕食。
黑枪鱼
黑枪鱼(Istiompax indica)是第二大的尖嘴鱼,略大于剑鱼而略小于蓝枪鱼,近年被从枪鱼属独立出来,归入了新的印度枪鱼属。黑枪鱼外号"立翅旗鱼",顾名思义,与其他旗鱼科成员不同,黑枪鱼在高速游动时胸鳍不能折叠到体侧。
黑枪鱼形态与蓝枪鱼相似,实在是难以区分,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区分:
1、黑枪鱼胸鳍不能折叠;
2、两者第二背鳍和臀鳍之间的连线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看图秒懂:
黑枪鱼更大保守估计可达到4.65米,体重超过700千克,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部分个体会绕过好望角进入东大西洋南部沿海地区。巨大的体型,再加上惊人的展弦比和宽大的脊椎赋予更多的肌肉,并且身体不像旗鱼那样侧扁,有据可查的最快速度甚至达到了130km/h,BBC发布的文章中也认为黑枪鱼比同科的旗鱼更快。当然这个130km/h的数据本人有怀疑,但是立翅旗鱼是最快的鱼我个人认为没啥问题。下图为破浪而出的黑枪鱼。
蓝枪鱼
最后就是蓝枪鱼(黑皮旗鱼)收尾了,名著《老人与海》中的让老人筋疲力尽的大马林鱼就是蓝枪鱼,同时也是更大的尖嘴鱼,征服一只健康的成年蓝枪鱼是每一个钓鱼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印太蓝枪鱼(Makaira mazara)身长可达460cm,体重达900kg;长线捕捞更大记录906kg,垂钓更大记录818kg;长线捕捞到的平均身长在太平洋是200-285cm,在印度洋是215-300cm。
大西洋蓝枪鱼(Makaira nigricans)身长超过375cm,体重580kg;更大记录636kg;捕捞到的个体平均身长200-275cm。
1993年,国际钓鱼协会IGFA收到了一个来自葡萄牙的789.7千克黑枪鱼的垂钓纪录申请,这条枪鱼于1993年7月25日被钓到,地点是葡萄牙的阿尔加威,后来经由C.R.Robins鉴定为大西洋蓝枪鱼,但是由于捕到时的重量已经无法验证,所以这个纪录的申请被国际钓鱼协会否决了。而这条枪鱼不寻常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它巨大的体型,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颈背部,下颌部分别插有一块吻端残片,这两个残片属于两种旗鱼类,所以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蓝枪鱼也会捕食同族的亲戚,是远海中不可小觑的顶级掠食者。
蓝枪鱼主食各类金枪鱼、鲣,这些都是高速型的鱼类,能将鲭科列为主食,足以可见蓝枪鱼的速度之快。此外,头足纲和其他鱼类也是蓝枪鱼钟爱的食物。在下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科学家曾经观测到过一条3米左右的蓝枪鱼以全速冲击一群外套膜长度约为40厘米左右的大赤鱿,并通过正面的冲击使后者丧失反击能力。一条290公斤的蓝枪鱼曾被观察到吞下了一条50公斤的大眼金枪鱼,而鲸鲨和长鳍真鲨的幼体也分别在蓝枪鱼和剑鱼的腹中被发现,此外也有鲯鳅被蓝枪鱼攻击的记录。下图为蓝枪鱼攻击鲯鳅。
由于出众的速度和庞大的体型,除了人类与虎鲸,成年的蓝枪鱼几乎没有天敌。但是有些时候受制于鱼线,蓝枪鱼也可能会被一些远海捕食者如长鳍真鲨阴掉。此外野生状态下,灰鲭鲨和大白鲨如果条件成熟也会偷袭成年蓝枪鱼,当然同样作为掠食者,蓝枪鱼也并不是吃素的。有些冲突记录表明,大型的蓝枪鱼可以将前来袭击的灰鲭鲨刺瞎,也有些将灰鲭鲨刺了个对穿的记录(如下图),不过这几次鲨鱼都很幸运地没死掉,可见捕食蓝枪鱼是有一定风险的。
结语
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污染是尖嘴鱼更大的威胁,一些尖嘴鱼的数量也呈下滑趋势,也希望人类好好爱护地球和合理索取资源,不要让老人与海的精彩场景成为书本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