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进入关键时刻,小伙伴们可以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白天赏青山绿水、品美食佳肴,晚上到农家院里看直播!
话说北京延庆的虹鳟鱼味道很不错,尤其是烧烤着吃,让人垂涎三尺!听说虹鳟鱼是咱们国产的三文鱼,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大家好,我是爱吃的小杏!三文鱼因色泽诱人、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而风靡全球,近几年也受到国内消费者喜爱。
有人说,咱们农家也有三文鱼——虹鳟!除了个头有点差别,肉质和味道都很像!
今天的三农厨房,小杏就和大家说说三文鱼和虹鳟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咱们先说说这外来的三文鱼!三文鱼是英文“salmon”的音译,在国外,“三文鱼”原指大西洋鲑鱼,特别是挪威、智利、苏格兰、法罗群岛等地的大西洋鲑鱼,后来把太平洋鲑鱼的一些品种也叫做三文鱼。
虹鳟和三文鱼有区别吗?
那么虹鳟鱼啥样?它怎么和三文鱼长得那么像呢?这么专业的问题,还得找专家来解答!北京农林科学院 水产科学研究所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袁丁老师。
三文鱼和虹鳟鱼是一样的吗?
三文鱼指的是从国外进口的鲑鱼也就是大西洋鲑鱼、阿拉斯加鲑鱼。它们和虹鳟鱼同科不同属,都属于鲑科。
鲑鱼一般比虹鳟鱼长得大,而且虹鳟鱼也不能被称为是国产的三文鱼,虹鳟鱼也是从国外引入到我国的。
肉质和口感区别大吗?
区别不是很大,但是三文鱼的口感好一些。
国内虹鳟鱼市场怎么样?
国内市场还可以,容量和价格都比较稳定。虹鳟鱼发展时间较长,不会出现价格忽高忽低、需求量忽多忽少的现象。虹鳟鱼生长的水温在7-20度之间,养殖环境受到限制,没有冷水的环境是没法养殖的。所以虹鳟的产量受到了限制!而且虹鳟鱼在市场上销售的少,基本在旅游区以休闲、垂钓、烧烤为主。
三文鱼属“舶来品”,在我国,三文鱼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概念更模糊、更广泛。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统称,并非一种鱼的科学名称。
虹鳟鱼是淡水鱼,在学术分类上来说跟鲑鱼同是鲑鱼科但不同属。在生物学分类上从大到小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来区分。所以虹鳟鱼和大西洋鲑鱼只能算是远亲,和太平洋鲑鱼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
诶,等等!大西洋鲑鱼,这说明三文鱼应该是在海水里养殖的!可虹鳟鱼却生活在淡水中,这是咋回事?
水域的不同会造成三文鱼和虹鳟鱼的口感和营养不同吗?
袁丁:这倒不会,养殖鲑鱼都是用配合饲料。虹鳟鱼最早也是生活在海水里的,进到河道里繁殖之后,回不去海水了。所以慢慢就在淡水中生活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海水东西更好吃,但内陆一些消费者也会觉得海产品腥味更大。所以这要看消费者的口味了。
三文鱼和虹鳟鱼能生吃吗?
绝大多数鲑科鱼类为洄游性鱼类,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产卵、孵化和幼鱼阶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长期洄游或人工放回到海水中,性成熟后再回到淡水中产卵。部分种类也可以在淡水中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比如虹鳟鱼、山女鳟和高白鲑等。但是不同种类还有不同的生态类型,比如说虹鳟经过驯化后也可以在海水里养殖;鲑属的褐鳟,有淡水型和海水型的。
野生三文鱼生长速度慢,且价格昂贵,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目前,在全球各地餐桌的三文鱼基本都是养殖三文鱼。养殖主产国除挪威(北欧)与智利(拉丁美洲)外,新西兰、加拿大、芬兰、美国阿拉斯加都是主要养殖三文鱼国家。
据了解,中国市面上常见的三文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进口高档三文鱼,另外一类就是国产三文鱼。近年来进口三文鱼的价格一直在走高,而国内养殖的虹鳟鱼价格会低廉很多,因此迅速在国内市场铺开。
鲑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尤喜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4—16℃。目前,国内更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龙羊峡,海拔2600米,年均水温12℃,不封冻。
那么三文鱼以及虹鳟鱼到底可以生吃吗?
无论是野生三文鱼还是养殖三文鱼,都有寄生虫风险。野生海产鱼类(比如野生三文鱼)的寄生虫比较多,以异尖线虫最常见。不过海水寄生虫无法在人体内长期生存,因此主要是引起腹痛腹泻,只有极个别情况有消化道穿孔。
相比而言,养殖三文鱼的寄生虫可能会少一些,这主要得益于渔药的使用。
淡水养殖的虹鳟鱼有时也会被用来做刺身,但风险大于三文鱼,这是因为淡水鱼中的寄生虫可以在人体内生存,其中最常见的是肝吸虫。如果担心寄生虫,可以将鱼在-20度冷冻至少1天,寄生虫可以被冻死。但是对于虹鳟鱼,我们不建议生吃,烹调熟透后再吃则完全没有问题。
医生也同时建议,任何鱼类都应当烹饪煮熟后食用。生吃不可避免会有细菌和寄生虫,生吃时海鲜中的硫胺素酶能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此外,适度加热不仅不会使三文鱼中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受到破坏,反而更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生吃有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是好鱼,也不是说它不能吃。虹鳟适合大多数的烹饪方式,它有着鲑鱼特有的风味,脂肪含量又较高,口感细腻肉质有嚼劲,特别适合煎烤,所以只要充分做熟完全可以放心吃。
对于虹鳟鱼的营养价值,虹鳟和三文鱼所含的DHA并没有很大差异。从食物多样性考虑,虹鳟帮助我们获得营养也是有好处的。
今天的三农厨房就到这里吧!我是爱吃的小杏,关于吃的问题,欢迎想我提问!
主持人:小杏
编辑:孟然
三文鱼?虹鳟鱼?傻傻分不清楚近日有网友惊奇的发现自己养得虹鳟鱼三倍体切片后,竟然和三文鱼纹理和脂肪线有惊人相似
网友自己截图虹鳟鱼切片
左为三文鱼,右为虹鳟鱼
虹鳟鱼切开后长这样
摆盘中.....
这是三文鱼
我国进口三文鱼产量
我国2022年仅1-10月进口了4.05万吨三文鱼,进口量十分巨大
虹鳟属冷水性鱼类,合适生活温度为12-18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为16-18摄氏度,是世界各地人工养殖最广泛旳经济鱼类之一。2021年国内虹鳟鱼的产量是3.78万吨,消费量也十分巨大。由于二者很是相似,以防你花三文鱼价格买了虹鳟鱼,小锐同学帮你总结了辨别 ***
那怎样辨别你吃的是虹鳟还是三文鱼呢?
价格差距,三文鱼价格通常在180/公斤,虹鳟鱼通常在30-50/公斤。
外表差异
上为虹鳟下为三文
未杀的三文鱼有光泽,光照下隐约会反光,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银灰色、细小,产卵期有橙色条纹;虹鳟鱼表面发暗,性成熟个体沿侧线有一条呈紫红色和桃红色、宽而鲜红的彩虹带,鱼体呈纺锤状。
厚度口感差异
三文鱼一般都是切成厚片,三文鱼肉质软嫩,厚切不影响口感,虹鳟鱼口感质地相较于三文鱼偏硬,厚切没有三文鱼的嫩滑口感。
脂肪纹理
三文鱼刺身比较肥腻,白色,脂肪纹理粗、散漫、明显,肉色橙红鲜亮;而虹鳟鱼的白色纹理较硬、细,鱼肉颜色是浅淡的橙色,脂肪线不明显。
最后,总结就是纹理清晰,肉色偏红,无光泽,刺身厚而口感偏硬的大概率是虹鳟。视频截图来源:是扬子啊!
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能不能生吃?一文说清最近
#新疆三文鱼喜获丰收#的话题
引起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
国内养殖的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
能生吃吗?
今天给大家展开讲讲
三文鱼
实际上是英文salmon的音译
意思是鲑鱼
挪威盛产大西洋鲑
也就是鲑鱼中的一个品种
几十年前
大西洋鲑出口日本
并被做成刺身而名声大噪
繁殖量和出口量也随之暴涨
传到我国香港、广东等地后
就被翻译成了“三文鱼”
鲑科鱼类很多
大西洋鲑、虹鳟、大马哈鱼
都属于鲑科
“大马哈”来自满语
它们同科不同属
算是远房亲戚
鲑科鱼类有个特点
喜欢冷水环境
青海、新疆都符合条件
其实,在我国内陆地区
养殖三文鱼早已不是新鲜事
近期突然蹿红的
新疆伊犁尼勒克县
从2012年起就开始养殖鲑鱼
青海养殖鲑鱼
也已经有30多年历史
在全国内陆鲑鱼产量上
青海排之一,新疆第二
年产量1万吨左右
青海和新疆
都是内陆淡水养殖
品种是三倍体虹鳟
也就是不繁殖的虹鳟鱼
随着需求增加
野生条件下的鲑鱼供不应求
人们便开始想方设法靠养殖供给市场
当然,人工驯化很成功
目前无论是大西洋鲑还是虹鳟
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
在驯化过程中
人们还改变了部分鲑鱼的习性
鲑鱼是洄游鱼类
简单来说就是淡水里生娃
海水里长大
但是,经过人工驯化后
已经有一部分虹鳟可以一直生活在淡水中
因此
虹鳟也分为淡水虹鳟和海水虹鳟
还有一个知识点
内陆淡水养殖大西洋鲑的技术
目前也有
但应用范围非常小
更大的大西洋鲑养殖国挪威
大部分都是海水养殖
在20世纪70年代
挪威的鲑鱼养殖中
虹鳟曾占比八成
随后因为供求关系变化
大西洋鲑养殖比例增加
但近些年虹鳟养殖量又有所回升
价格也直追大西洋鲑
近年来,我国三文鱼需求快速增长
每年需求量10万吨以上
其实很多人对“三文鱼”的认知
就是“一种可以生吃的、肉肉红白相间的鱼”
那么虹鳟到底能不能生吃呢?
2018年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
明确规定了三文鱼的定义
三文鱼
是鲑科鱼类的统称
包括大西洋鲑、虹鳟等
大家普遍关注的是
淡水中养殖的虹鳟
是否有更大的寄生虫隐患
实际上
水产中是否有寄生虫
主要取决于养殖过程中
水质、管理是否安全可控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中规定
几类常见的淡水鱼类寄生虫
不得检出
如果达到规定的标准
是可以跟大西洋鲑一样生吃的
但无论淡水还是海水
生食都有一定的寄生虫隐患
更好还是煮熟后食用
来源 央视三农
实习编辑 赵司尧
流程编辑 马晓双
刚刚!虹鳟鱼名正言顺成了三文鱼!这份标准怎能让网友不炸锅?近日,“《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份标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把三文鱼当作“鲑科鱼类的统称”,按照这个标准,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淡水三文鱼”虹鳟鱼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真正的三文鱼。
△虹鳟鱼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
△图片来源:青海日报官网
8月10日,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据青海日报报道,
据了解,该标准基于科学分类和命名方式,明确规定三文鱼的定义,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此外,对产品标签作出明确要求,并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
看到标准制定者名单,网友炸锅
值得注意的是,将虹鳟列入三文鱼的标准制定者包括: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青海日报的报道称,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经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严格把握关键控制点,结合专家科学支撑与企业实践状况,顺利通过标准审定。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上,《生食三文鱼》编制说明(报批稿)显示,这十三家单位分别是: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瑞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爱乐水产(青岛)有限公司;
上海费澳德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北欧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
甘肃文祥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十堰格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溪艾格莫林实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城口县任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截图:《生食三文鱼》编制说明(报批稿)
对于这个由一个协会和13家企业制定的团体标准,网友炸锅了。
企业不能自说自话
三文鱼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名称,所以它的定义主要靠市场约定俗成而来。消费者传统上认为的三文鱼,一般特指大西洋鲑,而不包括所谓的“淡水三文鱼”,也就是虹鳟鱼。这份最新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把虹鳟鱼称为三文鱼,与大众的一般认知不符,难怪会引起争议。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对寄生虫进行了严格规定,并且明确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
所以,一旦水产企业真的全面执行这个标准,消费者在购买“三文鱼”之时,就要仔细查看标签,了解原料鱼来自哪里,到底是海产的大西洋鲑,还是淡水养殖的虹鳟鱼。
问题是,会不会有部分水产养殖企业,对于符合自己利益的标准严格执行,而对于约束自己的标准却打折扣?比如,虹鳟鱼也叫三文鱼了,但是在寄生虫和产品标签方面却不严格执行。
到时候,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好不容易记住了大西洋鲑这个略微拗口的生物学名词,却仍然无法从产品标签上分得清楚,更没有人能保证他们买到的“三文鱼”会不会有感染寄生虫病的危险。
所以,有了推荐执行的团体标准,还应该有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对于三文鱼的命名,可以交给市场去选择。
但对于影响到消费者健康权和知情权的寄生虫检出率和产品标签,消费者个人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约束能力。
因此,光靠企业和行业自律是不够的,需要由市场监管和食品监管部门来强力监督,对于违规企业依法给予严厉处罚。毕竟,足球场上如果没有严格公正执法的裁判,巴西足球队也未必能踢得赢弱队。
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综合整理自中国之声、青海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
鳟鱼是冒牌三文鱼?详解虹鳟鱼和三文鱼啥关系针对“青海虹鳟鱼是冒牌三文鱼”一说,专家详解——
虹鳟鱼和三文鱼到底啥关系
“青海虹鳟鱼是打着三文鱼旗号的冒牌货……”
“淡水三文鱼是寄生虫高风险的虹鳟鱼,寄生虫超乎想象,不能生吃。”
短短两日内,“青海虹鳟鱼”俨然成了“网红”。而事件的起因,是源于央视财经频道的一则报道。
央视报道称:“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
一则看似再“规矩”不过的新闻消息,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引起舆论哗然,真相究竟如何?5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之一时间走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求为读者正听。
虹鳟鱼是“冒牌三文鱼”?
给出结论之前,先来科普一下何为“三文鱼”。
专家介绍,三文鱼(学名Oncorhynchus)其英语词义为“鲑科鱼”。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所以准确地说三文鱼是鲑鳟鱼。而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
20世纪初,挪威人带着大西洋鲑登陆香港,称之为“salmon”,这个外来词在粤语中被音译为“三文鱼”。而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包括我国东北产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等。
“这是一个认知概念问题,三文鱼是商品名,不是种名。消费者普遍认为三文鱼一定是进口大西洋鲑鱼,然而所有的虹鳟鱼、大西洋鲑鱼——鲑形目下属大约220个品种,都可以通俗称为三文鱼。”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博士说。
生吃虹鳟鱼安全吗?
虹鳟鱼能生吃吗?养殖的三文鱼会有很多寄生虫吗?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基地常务副总杨旭介绍,从1995年挪威对中国出口以来,中国人吃到的都是进口养殖三文鱼。很多消费者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野生的就是天然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其实并不尽然。
“就渔业产品而言,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是它们每天是否能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是否能生活在安全、洁净的环境中。”杨旭说,“以挪威三文鱼养殖为例,臭名昭著的异尖线虫成虫是寄生在鲸鱼、海豚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肠道里。虫卵随寄主排泄物进入海水后,变成磷虾等的食物。小虾们被三文鱼吃掉的同时,寄生虫也得以入住三文鱼体内。而养殖渔场通过网箱隔离了养殖鱼和其他野生鱼类,且完全使用人工颗粒饲料饲养,这些饲料鱼饵经过高温膨化处理,直接切断了寄生路径。同时,网箱都有鸟类防护设施,阻断了寄生虫通过鸟类粪便传播的途径。”
这一说法得到了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的肯定。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在青海省没有发现严重的能够危害健康的鳟鱼寄生虫发病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三文鱼可以生食,它有很多食用 *** ,刺身只是其中一种。但从安全角度而言,三文鱼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比较放心。”李长忠说。
张艳萍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青海龙羊峡水库养殖的是三倍体虹鳟鱼,不存在有寄生虫不能吃的说法。只有野生鱼类会存在寄生虫,人工养殖的不存在寄生虫问题,完全可以生食。目前市场中很少有野生鲑鱼在商品市场流通,包括国外进口的三文鱼也是人工养殖的大西洋鲑鱼。”
虹鳟鱼为什么偏爱青海?
“青海是饲养三文鱼的天堂!”采访中,李长忠感慨道。
李长忠介绍,鲑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尤喜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4至16摄氏度,在适温范围内摄食旺盛,生长迅速。
目前,青海省鲑鳟鱼产量达到1.38万吨,占到全国鲑鳟鱼产量的30%,已成为全国更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其中国内更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位于青海龙羊峡,海拔2600米,水域面积3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0米,年均水温12℃,不封冻,是不可复制的鲑鳟鱼理想养殖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鲑鳟鱼消费量每年在11到13万吨,国内产量不到5万吨,青海2017年产量为1.38万吨,已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龙头产业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对此,青海大学高原水生生物和生态团队、青海省农牧厅渔业管理局等单位在水质监测、苗种培育、营养调控和饵料加工、疫病防控等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冷水养殖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记者了解到,青海大学高原水生生物与生态团队作为青海省农牧业十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的技术依托单位,由李长忠任首席专家,这一团队已经吸引了国内顶级高原水生生物冷水养殖和水生生物和生态保护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博士生10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虹鳟鱼和三文鱼到底啥关系?生吃虹鳟鱼安全吗?来源:科技日报
“青海虹鳟鱼是打着三文鱼旗号的冒牌货……”
“淡水三文鱼是寄生虫高风险的虹鳟鱼,寄生虫超乎想象,不能生吃。”
短短两日内,“青海虹鳟鱼”俨然成了“网红”。而事件的起因,是源于央视财经频道的一则报道。
央视报道称:“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
一则看似再“规矩”不过的新闻消息,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引起舆论哗然,真相究竟如何?5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之一时间走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求为读者正听。
虹鳟鱼是“冒牌三文鱼”?
给出结论之前,先来科普一下何为“三文鱼”。
专家介绍,三文鱼(学名Oncorhynchus)其英语词义为“鲑科鱼”。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所以准确地说三文鱼是鲑鳟鱼。而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
20世纪初,挪威人带着大西洋鲑登陆香港,称之为“salmon”,这个外来词在粤语中被音译为“三文鱼”。而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包括我国东北产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等。
“这是一个认知概念问题,三文鱼是商品名,不是种名。消费者普遍认为三文鱼一定是进口大西洋鲑鱼,然而所有的虹鳟鱼、大西洋鲑鱼——鲑形目下属大约220个品种,都可以通俗称为三文鱼。”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博士说。
生吃虹鳟鱼安全吗?
虹鳟鱼能生吃吗?养殖的三文鱼会有很多寄生虫吗?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基地常务副总杨旭介绍,从1995年挪威对中国出口以来,中国人吃到的都是进口养殖三文鱼。很多消费者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野生的就是天然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其实并不尽然。
“就渔业产品而言,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是它们每天是否能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是否能生活在安全、洁净的环境中。”杨旭说,“以挪威三文鱼养殖为例,臭名昭著的异尖线虫成虫是寄生在鲸鱼、海豚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肠道里。虫卵随寄主排泄物进入海水后,变成磷虾等的食物。小虾们被三文鱼吃掉的同时,寄生虫也得以入住三文鱼体内。而养殖渔场通过网箱隔离了养殖鱼和其他野生鱼类,且完全使用人工颗粒饲料饲养,这些饲料鱼饵经过高温膨化处理,直接切断了寄生路径。同时,网箱都有鸟类防护设施,阻断了寄生虫通过鸟类粪便传播的途径。”
这一说法得到了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的肯定。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在青海省没有发现严重的能够危害健康的鳟鱼寄生虫发病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三文鱼可以生食,它有很多食用 *** ,刺身只是其中一种。但从安全角度而言,三文鱼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比较放心。”李长忠说。
张艳萍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青海龙羊峡水库养殖的是三倍体虹鳟鱼,不存在有寄生虫不能吃的说法。只有野生鱼类会存在寄生虫,人工养殖的不存在寄生虫问题,完全可以生食。目前市场中很少有野生鲑鱼在商品市场流通,包括国外进口的三文鱼也是人工养殖的大西洋鲑鱼。”
虹鳟鱼为什么偏爱青海?
“青海是饲养三文鱼的天堂!”采访中,李长忠感慨道。
李长忠介绍,鲑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尤喜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4至16摄氏度,在适温范围内摄食旺盛,生长迅速。
目前,青海省鲑鳟鱼产量达到1.38万吨,占到全国鲑鳟鱼产量的30%,已成为全国更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其中国内更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位于青海龙羊峡,海拔2600米,水域面积3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0米,年均水温12℃,不封冻,是不可复制的鲑鳟鱼理想养殖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鲑鳟鱼消费量每年在11到13万吨,国内产量不到5万吨,青海2017年产量为1.38万吨,已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龙头产业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对此,青海大学高原水生生物和生态团队、青海省农牧厅渔业管理局等单位在水质监测、苗种培育、营养调控和饵料加工、疫病防控等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冷水养殖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记者了解到,青海大学高原水生生物与生态团队作为青海省农牧业十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的技术依托单位,由李长忠任首席专家,这一团队已经吸引了国内顶级高原水生生物冷水养殖和水生生物和生态保护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博士生10名。
(科技日报西宁5月24日电)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虹鳟鱼和三文鱼到底是不是一个品种?肯定还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吧哈喽,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一期的美食推荐,我们又见面啦。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三文鱼,它是全球的名贵鱼类之一。因为它的鳞片小,鱼刺少,鱼肉橙红非常的漂亮,鱼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吃起来非常的爽滑可口,可以直接做刺身生吃,也可以烹饪成菜肴。而且三文鱼做的鱼肝油更加的营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但是我看到网上有很多网友说,有假的三文鱼,有人也评论说是虹鳟不是三文鱼,看到那里我也是默默地笑了一下,现在就由我来给大家排排雷。
三文鱼也叫鲑鳟鱼,而鲑鳟鱼又分为海鳟和虹鳟,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
说白了就是,同样都叫做三文鱼,只不过它们的品种不同而已,就像是德芙和费列罗同样都是巧克力,只不过生产厂家不同,出厂的地方也不同。
所以说亲爱的小伙伴们别再质疑了,那么贵的鱼,难道还能卖假的嘛,买家也不是可以随便糊弄的呢。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路过的小伙伴别忘记点赞,我们下期再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央视财经近日报道,我国的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在此节目播出之后,微博上一位认证为水产专家的大V“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转发该报道称,所谓国产三文鱼和消费者所熟知的三文鱼不是一种鱼,实际上是淡水虹鳟鱼,寄生虫可直接寄生人体,生吃存在很高的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包括果壳网等知名新媒体转发类似文章,甚至直接以“产自青藏高原的假‘三文鱼’生吃要人命!”为标题,足够惊悚。事实到底如何?淡水三文鱼是不是我们常说的三文鱼?能不能生吃?请听央广记者朱敏的报道。
虹鳟鱼不是“冒牌货”,也是三文鱼的一种
近日,果壳网转发名为“吃货研究所”的文章开头就火药味儿十足:经常被商家暗搓搓叫做“淡水三文鱼”的虹鳟鱼,竟然被某媒体大大方方地说成“三文鱼”。截图直指央视财经关于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的报道。文章声称要辟谣。其主要观点是:一、青藏高原养殖的“三文鱼”为虹鳟,而我们常说的生食三文鱼是大西洋鲑;二、虹鳟不能直接生吃,经过低温急冻处理的海水鱼生吃才相对安全。
言之凿凿,却漏洞百出。关于三文鱼的科学解释,百度百科可轻易获得。三文鱼学名鲑鳟鱼,分为海鳟和虹鳟。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表示: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因为英文叫“salmon”,音译了叫三文,三文这个名字,不是说大西洋鲑可以用,虹鳟就不可以用。
海水三文鱼也在淡水中产卵孵化,不比淡水三文鱼金贵
将虹鳟排除在三文鱼家族外,显然犯了“小李不姓李”的错误。文章中说,我们常吃的生食三文鱼是来自挪威的大西洋鲑。这与当前国内市场三文鱼大多数来自进口有关。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介绍,据统计,国产三文鱼约3万吨,进口要10万吨,来自智利、挪威、苏格兰、澳大利亚、丹麦法罗群岛、加拿大这6国总共10万多吨。就是说国内自己生产的鲑科鱼类占国内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崔和还表示,国内养殖三文鱼的确以淡水养殖为主,占到98%,但这并不意味着海水养殖三文鱼比淡水养殖金贵。据了解,在挪威和智利等国也养殖大西洋鲑和虹鳟等,从受欢迎程度来看,不少当地人更倾向于虹鳟,且虹鳟的价格要高于大西洋鲑,依据2014年的数据,在海水养殖大规格产品中,大规格虹鳟的产量仅次于大西洋鲑的产量。
绝大多数鲑科鱼类为洄游性鱼类,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产卵、孵化和幼鱼阶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长期洄游或人工放回到海水中,性成熟后再回到淡水中产卵。
虹鳟在海水淡水都能生存。大西洋鲑前半生在淡水里,后半生才游到海里面,游到海里后身体的颜色就出现了彩虹色,它也有彩虹色。挪威、智利等国要么靠近北极、要么靠近南极,水温低,适合于海水养殖,中国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问题就是过不了夏天,超过18度就会出现危险,一般20度就是开始死鱼。
目前,国内更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龙羊峡,海拔2600米,年均水温12℃,不封冻,是不可复制的鲑鳟鱼理想养殖环境。
只要淡水三文鱼养殖过程安全卫生,可放心生吃
搞清楚了虹鳟也是三文鱼的一种、三文鱼是洄游性鱼类之后,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淡水三文鱼能不能生吃?是否像文章中所说的携带着多种寄生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炳谦介绍,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取决于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无论是海水的还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必须有个过程,养殖过程中没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或者没有病原体,还有在吃之前有个冷冻的过程,我们是吃鱼肉,不吃鱼皮,冷冻环节会把表层的寄生虫直接杀掉。现在国内养殖的虹鳟还是其他鲑类鱼都是人工配合的。人工配合中都经过高压灭菌的处理过程,所以在饮食环节里一般不会出现所谓的寄生虫。
而国产虹鳟生活在流动的冷水中,寄生虫寄生的几率极低。养殖渔场通过网箱或者其他养殖设施隔离了养殖鱼和其他野生鱼类或水中生物的联系,且完全使用人工颗粒饲料饲养,这些饲料经过高温膨化处理,阻断了寄生虫的传播途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王炳刚说,从育苗开始就重视消毒。
在这样严苛的养殖环境之下,虹鳟感染寄生虫的概率较低,而感染文章中提到的“肺吸虫,肝吸虫,阔节裂头绦虫等寄生虫”更是基本不可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表示,海水养殖三文鱼不必然不含寄生虫,淡水养殖也不必然含寄生虫。
王炳谦还介绍说,多年来,北欧海水养殖三文鱼大量销售中国市场,所谓海淡水三文鱼真假之争,主要是商业营销之争,无涉学术。这个争论是所谓的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的利益之争。随着我们国家对产量、养殖的品质、口感逐步走向市场,肯定会抢占了一部分原来的国外产品的市场。同时,它也提醒了我们加强对国产产品要进行生产、养殖、加工到餐桌的一系列的监管。
据了解,在挪威和智利等国也养殖大西洋鲑和虹鳟等,从受欢迎程度来看,不少当地人更倾向于虹鳟,且虹鳟的价格要高于大西洋鲑,依据2014年的数据,在海水养殖大规格产品中,大规格虹鳟的产量仅次于大西洋鲑的产量。
中国渔业协会官方微信发文显示,三文鱼养殖是国家鼓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水产养殖的代表产业之一。中国养殖“三文鱼”凭借地缘优势,相比进口“三文鱼”物美价廉、安全卫生,对老百姓来说是吃得起的放心“三文鱼”。
记者:朱敏
编辑:齐逸凡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虹鳟鱼与三文鱼:真相揭秘火候的选择
虹鳟和三文鱼是两种备受喜爱的食材,常常出现在寿司、刺身和鳟鱼料理中。
然而,关于虹鳟鱼是否是真正的三文鱼,并能否生吃,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将深入探讨虹鳟鱼与三文鱼的不同之处和食用方式,以揭开这个谜团。
一、源头不同:两种鱼类的生长环境和产地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是一种来自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鱼类,其拥有艳丽的虹彩色斑纹,因此得名。而三文鱼(Salmo salar)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海域,并且在我国盛产于青藏高原的藏北高原地区。
虹鳟鱼和三文鱼的生长环境和产地差异,直接影响其肉质的口感和味道。
二、肉质特征:虹鳟鱼与三文鱼的颜色、脂肪和质地差异
1. 颜色:
虹鳟鱼的肉质颜色较为明亮,通常为橙红色至粉红色。这是由于其食物中维生素A和虾类油脂的积累所致。
而三文鱼的肉质颜色则与其在海洋中寻找食物所含的色素有关。
2. 脂肪含量:
虹鳟鱼与三文鱼的脂肪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虹鳟鱼的脂肪含量较低,因此相对更加适合低脂饮食者或对健康饮食有要求的人群。
而三文鱼则常被称为“油脂之王”,其富含Omega-3脂肪酸。
3. 质地:
虹鳟鱼肉质细腻,口感滑嫩。而三文鱼肉质绵密,口感丰富。
三、食用方式:生吃与加热烹饪
1. 生吃:
生吃是日本料理中常见的用以品尝鱼类鲜味的方式,但涉及到虹鳟鱼与三文鱼是否能生吃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谨慎权衡风险。
由于三文鱼常生活在寄生虫易滋生的深海环境中,因此生吃三文鱼容易引发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虫和旋毛虫,同时也可能导致肠胃疾病。虹鳟鱼更适宜生吃,因为其饲养环境相对较好,生吃的安全风险较低。
2. 加热烹饪:
虹鳟鱼与三文鱼均适宜通过加热烹饪方式食用,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提升口感。
煎、蒸、烤和煮汤等烹饪 *** 都可以充分展现这两种鱼类的美味。
四、健康与营养价值:鱼类的Omega-3脂肪酸含量
1. 虹鳟鱼:
虹鳟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和抗炎作用有积极影响。
它还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支持身体的免疫系统和促进身体健康。
2. 三文鱼:
三文鱼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其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三文鱼还富含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对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五、寻找真正的三文鱼:购买的技巧和辨别 ***
1. 进口认证:
购买三文鱼时,应注意产品上是否具有相应的进口认证,以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2. 钓捕环境:
优质的三文鱼多数生存于洁净的深海环境,因此选择适宜渔捕环境的产品能够获得更好的品质。
3. 保质期:
选择具有较短保质期的三文鱼,以确保其新鲜度。
结论:
虹鳟鱼是一种独特的鱼类,不同于三文鱼。
它虽然可以生吃,但仍需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相比之下,三文鱼在生吃方面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鉴别并购买真正的三文鱼是确保食用安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措施。无论是虹鳟鱼还是三文鱼,它们都是一种珍贵且美味的食材,值得我们合理品尝和享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虹鳟被归入三文鱼引发巨大反响,争议的背后,或是谁也输不起的未来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虹鳟被归入三文鱼,且可以进入生食市场,随着国内虹鳟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进口三文鱼的未来市场空间将有可能被不断蚕食,整个国内三文鱼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近20年,三文鱼已成为中国各类高端水产品市场的标配。尽管对中国的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喜庆的桔红色鱼肉带白色大理石纹的就是三文鱼,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其中的差别巨大,市场价格、利益格局也截然不同。同样鱼肉颜色的虹鳟,是否可以称为三文鱼,是否适合生食,随着中国虹鳟养殖产业的日益壮大,这两年成为各方争论与博弈的焦点。
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在青海正式成立,随之公布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此前,国内三文鱼生食还没有任何团体及以上级别的标准,“三文鱼”本身的定义在业内也多有争执。这份标准在国内之一次规定了生食三文鱼的检验 ***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三文鱼(salmon)”进行了明确定义: 三文鱼为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按这个公布的标准,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国产虹鳟鱼不仅可以称之为“三文鱼”,还可以进入之前被大西洋鲑为主的进口三文鱼统治的刺身市场,这也是目前进口三文鱼销售的核心市场。
据报道,中国目前每年的虹鳟鱼产量在4万吨左右,达到该标准合格生食虹鳟鱼的量不到三分之一,也即1万余吨的生食虹鳟产量,对10万吨级的国内三文鱼刺身市场,影响暂时有限。但据了解,国内的三倍体虹鳟养殖成本低的已不到40元/公斤,在终端市场的卖相上已与大西洋鲑难分高下,且可以实现本地供应,供应链更加稳定。而进口三文鱼(大西洋鲑)批发价目前要到70元/公斤以上。足够的利差,在成本高度敏感的餐饮渠道,进口三文鱼市场或将面临挑战,进而直接影响到大量国外三文鱼出口企业、国内进口商的利益。
利益相关方的不安,意见领袖与消费者的疑虑,瞬间在国内外的产业与大众媒体中引发巨大反响。随之而来的是生食标准之争、名份之争、学术之争,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内虹鳟产业与进口大西洋鲑产业谁也输不起的未来:如果虹鳟不列入三文鱼序列,整个国内虹鳟鱼产业或要重新教育市场,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意味着巨大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无疑是一个新生产业难以承受之重。反之,虹鳟列入三文鱼,且可以进入生食市场,随着国内虹鳟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进口三文鱼的未来市场空间将有可能被不断蚕食,整个国内三文鱼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按《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团体标准应对外公示时间为15天。但从协会官网公示消息发布时间到公告截止时间,只有4天。对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告诉媒体,这是为了配合成立大会召开时间,实际上,该团体标准还未被正式签发,“我落笔之前,会把所有的舆论反馈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