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功效与作用,菟丝子功效与作用禁忌-生活-

菟丝子功效与作用,菟丝子功效与作用禁忌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04 0
一个补肾精的方子,简单四味中药,大补肾精、延年益寿

肾虚、肾亏这类的词汇相信大家在平时经常听到。今天刘医生给大家说一个也是最为常见但是也最为严重的一种肾虚症状,就是肾精亏虚。有些人会很好奇,为什么要说这个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中医上我们通常会说,肾是我们人体的先天之本,藏着对于我们人体来说非常重要的物质,肾精。不过肾精我们大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我们身体最不能少的东西。

肾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息息相关的。肾阳、肾阴都来源于肾精肾精充足阴阳才能平衡,身体才会健康一旦肾精亏虚肾阳、肾阴就会失去平衡,致使身体的各种生命机能下降从而各种病症就会直接找上你。最直接的就是身体早衰,还有精神不振、健忘、怕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脱发等等。不仅如此,肾精亏虚还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等。由此可见,肾精亏虚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

今天刘医生就给大家分享四味药泡水帮你补回来。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菟丝子、金樱子、煅牡蛎、茯苓。

我们先来看菟丝子,味甘,性温,入肝、肾、脾经,有着补阳益阴、固精缩尿的功效。接下来说金樱子,味酸、涩,性平,入肾、膀胱、大肠经,我们常说酸有收涩的作用,因此他可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味苦、回甜、辣舌的煅牡蛎,可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最后就是茯苓,药效平和不伤正气,可宁心安神。

虽然都是最常见的药材,但有收有补,还有延年益寿的可能,效果较好。方无常方,大家一定要进行辩证。

菟丝子这样配,不仅补益肝肾,遗精尿频,耳鸣眼花,拉肚子都能调

菟丝子这味中药,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神农本草经》讲它 :“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有些朋友会拿它来泡水喝,但总感觉效果并没有这么神奇,其实菟丝子这样搭配煮水,不仅效果翻倍,像遗精尿频,耳鸣眼花,拉肚子都可以调理,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就是菟丝子搭配山茱萸煮水喝,可以调理遗精尿频的症状。菟丝子归肝脾肾经,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的功效,名医别录中也记载了,菟丝子主治茎中寒,精自出,尿有余沥,再搭配个性味酸涩收敛的山茱萸,加强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效果,针对这种肾阳虚又肾气不固导致的遗精滑精,尿频夜尿多等症状效果很不错。

其次就是菟丝子搭配当归、枸杞,可以调理肝肾阴虚导致的耳鸣眼花等情况。菟丝子虽然是个补肾阳的药,但它也能益肾精,精血互生,所以它能补肝肾、益精血来明目,再搭配个养血补血的当归和益精明目的枸杞,针对这种肝血虚,肾精亏导致的耳鸣眼花的情况调理效果很不错。

再有就是菟丝子搭配补骨脂,可以调理脾肾阳虚导致拉肚子的情况,像中医上认为‘肾不伤不久泻’长时间的拉肚子,一般都是脾肾两虚,而菟丝子也入脾经,有补肾益脾止泻的功效,但它自己效果太弱了,搭配一个温补脾肾、助阳止泻的补骨脂,加强收涩止泻的效果,两味药搭配,针对这种脾肾阳虚的腹泻便溏有很好的的效果。

虽然这些中药很多都讲是平补之品,但大多还是偏温的,像阴虚火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容易上火的朋友就不建议使用了。在这里张医生还想提醒大家,用中药煮水代茶饮,虽然现在是一种养生的普遍现象,但中药毕竟也是药,有它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大家一定要辨别好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对症再用,自己拿不准的话,建议大家找专业的医生咨询看看到底自己适不适合。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张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中药材菟丝子

?

菟丝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旋花科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临床应用】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耳鸣,小便频数、淋沥及肾虚腰痛,带下等症。

菟丝子能助阳而益精,故适用于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及肾虚腰痛等症,可与枸杞子、潼蒺藜、杜仲等配伍。

2.用于两目昏糊。

本品能滋养肝肾,故可用于肝肾不足、两目昏糊等症,可与枸杞子、女贞子、潼蒺藜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助脾以止泻,可用治脾虚久泻,常与白朮、茯苓、山药、莲肉等配伍。

【处方用名】菟丝子(晒干用)。菟丝饼(煮熟,做成块状)。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菟丝子性柔润而多液,不温不燥,补而不腻,功能滋补肝肾,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不论属于肾阳虚或肾阴虚,都可应用。

2.菟丝子与补骨脂都能补肾助阳,可用于下元虚冷的症候。但菟丝子作用和缓,助阳的功效较弱;补骨脂则助阳的功效较强,但无养肝明目的作用。

【文献摘录】《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黑干>。

《药性本草》:「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

《汤液本草》:「补肝脏风虚。」

《药品化义》:「用之入肾,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能助脾,久泻,饮食不化,四肢困倦;脾气渐旺,则卫气自冲,肌肉得养矣。」

它是肾黄金,每天吃一片,好处多到数不清

原文链接:它是肾黄金,每天吃一片,好处多到数不清


最近我看粉丝留言,大家提问补肾的相关问题非常多,今天老安就再给大家讲一讲。中医称它为肾黄金,气血之王,补诸虚,很多国医大师经常推荐,它就是黄精。

黄精的功效

有的地方也叫爪子参、老虎姜、黄鸡菜等,有一句俗谚叫做“富吃人参,穷吃黄精”,道出了黄精的地位。它与人参齐名,相比于人参的易上火,它性平温和,好吃又不贵,是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的常用养生品。

平时基本吃的是它的根状块茎肉,而黄精的嫩苗又叫笔管菜,可作蔬菜食用,平时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是很难吃到的。

黄精既能滋阴润肺还能补肾益精,也就是说对于一些肺脾肾三脏都虚的人来说,食疗选黄精是更好的选择了,特别是现在一些年轻人,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又大,30来岁就长了不少白发,四肢经常感觉无力,那就可以适当食用黄精,让机体达到阴阳平衡。


黄精的吃法

黄精最简单的吃法就是把洗净的黄精放在饭上蒸熟,先吃黄精,然后吃饭,每次嚼食三四枚即可。

一般男性服用黄精是把它泡成药酒,每天饭时泯上几口,效果也同样不错。

今天老安再给大家分享几个食疗方子:


1、黄精炖鸡

材料:党参30克,黄精30克,淮山20克,鸡肉500克

做法:鸡肉洗净后切成小块备用,上述材料洗净后加水1500毫升,文火熬煮2小时后即可食用。

功效:吃这道菜可以起到益气养阴,脾肾双补的效果。

这个方子平补五脏,对于一些慢性病后期调补都较为适宜,如自觉有虚热容易上火,可以将党参换为太子参20克或西洋参10克;气虚明显或时常有低血压,表现为容易头晕乏力、易疲劳等,可以加用炙黄芪20克。

2、黄精黑豆猪尾骨

材料:黄精250克,黑豆50克,菟丝子15克,猪尾骨500克

做法:猪尾骨洗净后焯水滤去血沫,上述材料洗净后加水1500毫升,文火熬煮2小时后即可饮用。

功效:可以补肾强筋,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等效果很好。

每日医药——菟丝子


功效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温脾止泻。

应用

1、肝肾不足证。

本品甘涩性温,能补肾阳、益肾精,具有补而不峻、温而不燥的特点,适用于肝肾不足、肾气不固所致诸证。

2、肾虚不固之胎动不安。

本品有补肝肾、安胎之功。常以本品与续断、桑寄生、阿胶同用

3、肝肾不足之目昏眼花。

本品能补养肝肾而益精明目。

4、脾肾阳虚泄泻。

本品能温肾助阳,温脾止泻,常与人参、白术、补骨脂为丸服。

此外,本品还能治肾虚消渴,可单用煎汁服,或配合枸杞子、麦冬等。

用法用量

煎服,6~12g。外用适量。

一口气让你读懂中药材——菟丝子

菟丝子是广泛生长于我国南北方多个地区的一种田间的有害野草,通过寄生与其他植物上生长,在我国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都有分布,其种子呈椭圆形,其长径有1.5毫米左右,短径有1毫米左右,可入药,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今天就来介绍下菟丝子的药用功效。

菟丝子的入药部位主要是其干燥的种子,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其味甘、辛,性平,微温,入肝、肾、心经,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安胎等功效的滋补中药材。

在中医典籍中,菟丝子最常用的功效就是滋补肝肾的功效,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小便淋沥,小便白浊,梦遗等,菟丝子是很好的滋补药物,这个药药性柔润,可以平补肝肾而不燥,是很好的滋补药物。中医认为,遗精的问题属于心肝肾齐病造成的水火两虚,才使得“火欲动而水亦动矣,久则结成梦想而精遗。”,而菟丝子正是能够一味药补心肝肾的药物,因此,单用菟丝子有时对于肾性遗精的现象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用菟丝子配伍白茯苓、石莲肉两位药材使用,组成方剂“茯菟丸”,也是治疗小便白浊,梦遗的好药。对于心肾不足引起的小便赤浊,口干烦热,精血不足,头晕心慌等症状,可以用菟丝子配伍麦门冬,有不错的改善效果。

菟丝子的补益作用,还使其具有改善肝肾虚弱导致的腰膝酸痛的功效。采用菟丝子与牛膝配伍,用酒制,往往有舒经活血,强筋健骨,改善腰腿疼的效果。肝开窍于目,肝脏受损,则往往有视物不清,眼睛昏花等症状,服用菟丝子可以补益肝脏,从而达到明目的效果。

除了补肝肾,强筋骨之外,菟丝子还有“安胎”之功效,对于女性习惯性流产的中药治疗方面,菟丝子也是常用的药物,菟丝子可以配伍桑寄生、断续等药材使用,用于改善女性习惯性流产问题。除此之外,菟丝子对于糖尿病人的消渴症状,也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菟丝子除了可以内服,还可以外敷使用,对于眉炼癣疮(即两眉之间生的癣疮),痔疮等,都可以用菟丝子研末外敷,癣疮用油调敷,痔疮用蛋白调敷,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菟丝子的应用广泛,其炮制 *** 也各有不同,有直接晒干的炮制法,由于其种子微小,也加面粉 *** 成菟丝子饼使用,一般情况,如果取其补肾的功效,如改善遗精、小便淋沥等症状的情况,建议选择盐炙的菟丝子;而如果是取其活血的功效,如改善腰腿痛,明目等方面的应用,则取酒炒的菟丝子则功效更佳。

菟丝子能补身体之虚,其药性并不剧烈,但还是偏温补的药物,因此,对于强阳不萎、大便燥结的情况,是不宜使用的,另外,菟丝子可以用于习惯性流产,但对于孕妇禁用,如果有血崩、阴虚火旺的情况,也都应该慎用。#清风计划#

兔年说“兔药”丨神奇的菟丝子

金虎携岁去,玉兔迎春到。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兔是月亮的精灵、长寿的象征;而在本草的世界里,也有很多以兔命名或者与兔有关的中药,比如菟丝子、兔儿伞、兔耳草等。其中,最有名也最常用的便是菟丝子。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称菟丝子为“神药”,赞“其治病,有不可思议之奇”。那么,菟丝子有何功效,其治病又有何“不可思议”之效呢?


菟丝子入药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就要扣掉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腰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将这只伤兔藏在黄豆地里。几天后,他发现伤兔不但没死,伤也好了。为探究竟,长工故意又将另一只兔子打伤后放入黄豆地,并细心观察。他发现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不久其伤就渐渐痊愈了。

长工心想,这种草能够治疗兔伤,对人是否也有用呢?于是,他试着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父亲喝,没想到父亲的腰伤也好了。接着,他又如法炮制,陆续医好了乡邻的腰伤。为此,他断定黄丝藤可治腰伤病。由于黄丝藤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其形状又如细丝,于是便将它取名为“兔丝子”。又因“兔丝子”是味草药,后人便在“兔”字上加了草字头,这样就成了“菟丝子”,一直沿用到现在。


寄生植物菟丝子

“澄黄丝儿草上缠,亦非金属亦非棉。”菟丝子是一年生寄生草本,无叶无根,靠吸附在其它植物上吸取养分生存,最多的是缠绕于豆科植物而相互寄生,所以有“豆阎王”之称。《抱朴子》载:“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名医别录》云:“色黄而细为赤网”,根据这样丝状缠绕的植物形态而名为菟丝。杜甫《新婚别》首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说的就是菟丝子的生长特性。虽然菟丝子对农业有一定的危害,但它又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所以也确实让人又爱又恨。

菟丝子的功效

菟丝子是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历代本草中还有菟芦、菟缕、菟累、菟丘等异名。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菟丝子药材以栽培为主,主产于内蒙、宁夏等地,以干燥、色黄棕、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为佳。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外用还可消风祛斑。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等;外治白癜风。临床上用来补肾益精壮阳的中成药中往往都含有菟丝子,如龙鹿胶囊、五子衍宗胶囊、麒麟丸、滋肾育胎丸、右归丸等。


菟丝子的炮制与鉴别

菟丝子的炮制 *** 有制饼、盐炙、酒炙、炒制等,多以盐炙为主。制饼便于调剂和易煎出味,且成型容易;盐炙能平补阴阳,增强引药入肾之功,可治阳痿遗精,肾之阴阳两虚;酒炙可增强温肾阳的作用,可治偏于肾阳虚,同时又可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提高药效;炒制可增强止泻作用,多用于脾肾虚泻,同时利于煎熬和粉碎。

鉴别时,取菟丝子少许,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因此又叫“吐丝子”。


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菟丝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挥发油以及木质素等,其中黄酮类为菟丝子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现代研究表明菟丝子主要成分黄酮类对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改善生殖系统毒性作用。目前关于菟丝子补肾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包括骨质疏松、流产、男性少精弱精等,均符合中医“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的理论,说明菟丝子在补肾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结语

菟丝子虽为平补之品,但偏于补阳,故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菟丝子生用能补肾排卵治不孕,但有致呕之副作用,经炒黄服用便无致呕的副作用。另外,菟丝子在降血糖、抗衰老、抗骨质疏松等方面有明显作用,开发前景广阔,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汪小莉,张雨婷,张影,等.菟丝子本草考证.中药材,2022,45(2):476-484.

2.刘亚芳,刘毅,丁婉悦,等.菟丝子补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宜春学院学报,2021,43(9):22-25.

一味治尿频的中药:上能益肝明目治目暗,下能温肾补阳缩尿治尿频

看精彩故事?学中医中药

葛洪与覆盆子

东晋名医葛洪在三清山修道时,经常给老百姓治病。后来因过度操劳,患上了“夜尿症”。

常言道:医者不能自医!葛洪的“夜尿症”经过自己的用药,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因夜间频繁起床小解,严重影响他的睡眠质量,导致精神不佳。

树莓

一日,葛洪上山采药,炎炎夏日,酷暑难当,葛洪带的水已经喝完,又找不到水源。

就在这舌干唇焦之际,他看到一处灌木丛长满了红红的野果,十分诱人。

葛洪摘了几颗野果放在口中品尝,觉得这果子味甘性平,酸酸甜甜,可谓是天然造物的上品。他便吃了个饱,还采了很多带回家食用。

当晚,葛洪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频繁起床小解,而是一觉到天亮。他寻思应该是这野果的作用,便又上山采摘食用,数日后,他的“夜尿症”果然痊愈,不再复发。

树莓

葛洪非常高兴,便用这野果给附近同样病情的百姓治疗,也都有效。

民间称道:“服此仙果,晚上尿盆也可以翻覆过来放置了。”于是葛洪给这个神秘果实赐名“覆盆子”。

从此,覆盆子因具有益肾缩尿的功效,被后世医家沿用至今。

各色树莓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

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

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覆盆子(树莓)

覆盆子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华东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入沸水中略烫。晒干用。

其味甘、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益肾,固精,缩尿的功效。

使用注意:小便不利者勿服。

《别录》:“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益肾

覆盆子甘酸,微温,归肝肾经,既能收涩固精缩尿,又有补益肝肾之功。

可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尿、尿频等证。

治肾虚,可用覆盆子配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如五子衍宗丸;

治肾虚遗尿、尿频者,可用覆盆子配桑螵蛸、益智仁等。

《本草备要》:“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缩小便。”

明目

覆盆子有益肝肾明目的作用。

可用于肝肾不足,目暗不明。

治目暗不明,可用覆盆子配菟丝子、枸杞子等。

《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中药:覆盆子

菟丝子功效与作用,菟丝子功效与作用禁忌-第1张图片-

树莓很常见,有栽培的,也有野生的,您见过吗?

树莓味道甜美,您吃过吗?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万物有灵 | 缠缠绵绵金缕衣——菟丝子

别名 | 豆寄生,鸡血藤,金丝藤等

功能 |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

《华西都市报》有一则消息:四川省南充舞凤山脚下,菟丝子缠绕着树木,以至于树木日趋枯萎乃至枯死。一时间,菟丝子泛滥成灾。市民们不解,纷纷查找原因。原来菟丝子作为本草,价格突飞猛涨,许多人借助它繁殖能力强,适应性超强的特点,大量种植这种植物,这才导致菟丝子走出田园,甚至搬进城市。

一则消息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都开始关注菟丝子这味本草了。

菟丝子寿命很短,春到秋,藤蔓就枯死了。而它的一生就是依靠缠绕着寄生。冬天,它的种子进入休眠状态,春季温湿度适宜时,睁开眼睛,伸伸懒腰,无人吆喝,也无人帮忙,就开始萌发了。刚出土的萌芽是锚状的根系,纤细的脚移动着,眼睛东张西望,去寻找它所依赖的植物,如同小女人寻找可托付终身的郎君一样,再扎入泥土。发芽后,仅仅十几个小时,便将卷须状的缠绕茎如魔爪一样向不幸的寄主伸去,伸去,疯狂地伸去。二十四小时过后,它们的茎就牢固地缠绕并抓住它的寄主。一周后,生长在泥土里的锚状根系就腐烂了。而存活下来的茎相互缠绕,依然借助外力,把可依附的植物作为靠山,一圈圈地绕着植物生长。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对此详细记载:“夏生苗,初生如细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而生,其根自断,绝于地而寄空中,或无根。”

菟丝子的茎如丝线细柔缠绕,金黄、橙黄或粉红色相互交错;叶子看出藤茎爱出风头,便把一切彰显与人前的机会让给了藤,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深闺女子心态,这样,便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后叶子悄然无声地退化成鳞片。春夏时节,菟丝子忙于搭讪寄主,去缠绕其他植物,到了秋季才开始迅速生长,开出白色钟形小花朵,簇生成小伞形,散发淡淡清香。古代把女人比作菟丝子花,想来封建下被束缚的女子也只能做菟丝子花了。直到晚秋时节菟丝子才会结果,扁球形果实里面藏着褐色的种子。种子极细,如同碎砂,但结籽能力极高,一株植物居然结出两三千粒果实。

菟丝子的叶悄悄地退化,根也决绝地腐烂,只有茎特别发达,生存所需要的营养都依靠茎来获取。它的茎与众不同,遇到可以寄生的植物,便如磁铁一样紧紧地吸住对方,相互缠伴好似情侣,不离不弃的姿态似乎在昭示彼此的爱恋。

其实,它的缠绕也被称为不劳而获。菟丝子如同血吸虫、蛔虫一样过着寄生的生活。因此,他有“魔王的丝线”的恶名,它充当强盗的角色靠抢劫为生,寄生缠绕于谁,谁就不可逃避地成为受害者。还好,因为它具有药性,可祛病疗伤,缺点反倒成了优势。“魔王的丝线”华丽转身,被称为“金缕”,成了其美丽可爱的化身。

菟丝子其貌不扬,外观乏善可陈,其名字也毫无诗意。但是,它却因一个传说而被人推崇。只要在键盘上键入“菟丝子”三个字,便见到了它的传说。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便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进了豆地。事后,他却意外地发现伤兔并没有死,并且伤也好了。为探个究竟,长工又故意将另一只兔子打伤放入豆地,并细心观察,他看见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长工大悟,原来是黄丝藤治好了兔子的伤。于是,他便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爹喝,爹的腰伤也好了。又通过几个病人的试用,断定黄丝藤可治腰伤病。不久,这位长工辞去了养兔的活计,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医生。后来,他把这药干脆就叫“菟丝子”。由于它是草药,后人又在“兔”字头上面冠以草字头,便叫成“菟丝子”。

菟丝子的生长不受地域的限定。长白山区气候寒冷,依然没有阻碍它的繁殖和生长。因为它具有养肝益肾、益精明目的能耐,对于治疗肾虚腰痛、肾虚阳痿、头昏耳鸣、遗精早泄等症状效果超凡。尤其对于男子,菟丝子是高价值的中药上品,经常服用菟丝子,可以帮助男子治疗性功能方面的疾病,是男子补肾壮阳的良药。随着科学的进步,居然有人研究出来菟丝子的新疗效。因为它可以温阳补肾,对女性的好处也是妙不可言,可以安胎、明目,还能增加 *** ,在中药界被冠名女用“伟哥”。 

俗话说,要出名须趁早,想来就是指向菟丝子。《诗经》中的《桑中》写道:“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歌中的“唐”就是菟丝子。诗歌以“采唐”起兴,是一首热烈活泼的情歌,一封深情款款的情书。金丝般缠绕在寄主身上的菟丝子,多么像一位温柔体贴、缱绻缠绵、摇曳生姿的少女。

菟丝子貌似楚楚动人,其实却暗藏杀机,如同电视剧中的美女蛇,用“魔王的丝线”缠上它所寄主的植物,用血盆大口吸取寄主根部的水分和无机盐,之后实施血腥残暴的绞杀,毫不留情。寄主的根系拼命地合成营养,也难以抵抗魔鬼一样的偷袭,最后,身体难支,于是,一天天衰竭、枯萎甚至死亡。它成了严重影响农林生产的恶性寄生杂草。“魔鬼的丝线”与“金缕”的功过只在咫尺,却是善与恶的对峙。“魔鬼的丝线”看起来柔弱,实际上却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别看它细茎非常脆嫩,一碰就断,但一接触泥土,便会迅速再生出新苗,繁殖的超速,如孙悟空的一撮毛可以变成一群猴子,看起来很是邪恶,故南朝诗人谢朓说道:“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

小时候的一个深秋,母亲去收割庄稼,劳累休息后,尿液混沌,浑身无力。那时住在农村,无法找医生开药方,母亲就领着我去小溪边,采摘菟丝子果实回家后熬水喝。连服几日,症状消失。幼小的我终于知道菟丝子的厉害。之后,每年秋天都要去采摘一些留作备用。后来,搬进城里,无法与花花草草相伴,想来总有无尽的遗憾。

但是,那时我不知道很多人在憎恨菟丝子。

菟丝子除有养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止泻等功效。其外用可治疗疮毒肿毒以及白癜风。据说,长期坚持服用菟丝子能明目轻身、延年益寿。因此,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很多含有菟丝子成分的中成药和保健品都成了抢手货。不过,菟丝子可是看人下菜碟的哟,肾旺盛的人,大便干燥的人,怀孕的女性,还有月经量特别大的女性,菟丝子是不待见的。所以,不要盲目服用菟丝子,更好听医生的嘱咐。

菟丝子旋花科,花科植物似乎都与女人有关,而女人天性柔弱,需要男人的肩膀依靠,还有为女人遮风挡雨,敞开坚实的胸膛是女人温柔的床;想想长发飘飘的女人,小鸟依人一般缱绻在男人的怀里,那画面想起来都美轮美奂。而如今的女子,不屑做菟丝子花,坚强和独立也成了她的标签,为了自由和自我,她可以摆脱一切束缚和依托。出于爱,女孩子不要做菟丝子花,相反,但很希望老人成为菟丝子花,让我们成为爹娘的依靠,义无反顾地让他们缠绕。因为这是儿女的责任,也是晚辈的报答。

一面狰狞可怖,一面生命不息,它的变化,它的两面性,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而是它的变化太快。菟丝子还有一个别名,叫无娘藤,看到这个名字,心头酸酸,顿时,想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而这味中药就是“没妈的孩子。”其实它也的确是根草。但它却有坚强的藤,说它去依附?去掠夺?这并不能抹杀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仅是短短多半年的生命,竟能生生不息地与苦难做斗争!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人们去学习吗?

还好,有门学问叫做科学,它可以统筹管理这个世界的一切生灵;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魔王”的危害作物,还能让“金缕”治病救人。

于是,让我的喜欢和憎恨找到了答案。

作者 | 陈凤华

70年代出生于敦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理事,长春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央企工作,中级会计师。出版散文集《瀚海情书》和纪实文学集《守护大山的人》。

(图片来源于 *** )

它们是草?它们是药

辽宁中药资源普查

有了新发现!

7月21日,记者从辽宁省农科院获悉,该院经作所近3年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辽阳市中草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共发现《东北分类学资料》和《辽宁植物志》未记载植物9个。其中东北薄荷、圆齿狗娃花、啤酒花菟丝子为东北地区首次发现,尖齿糙苏、碱韭、球穗扁莎、兴安野青茅、毛掌叶锦鸡儿、离穗薹草为辽宁省首次发现。

首次发现的植物长啥样,

有啥特性,

一起来看看。

东北薄荷

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有清热解毒、清利头目、解表通窍、疏肝利胆、清咽辟秽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牙痛、目赤、食滞气胀、胸闷肋痛、恶心呕吐、疮疖、皮肤瘙痒、荨麻疹。

圆齿狗娃花

菊科狗娃花属一或二年生草本。全草可清热解毒、消炎、凉血、消肿止痛、止咳。可用于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疮疖红肿热痛、毒蛇咬伤等。

啤酒花菟丝子

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草本。同属有些种类的种子或全草可作药用。本种是否有药用价值待研究。

尖齿糙苏

唇形科糙苏属多年生草本。生于草坡上。全草清热解毒,块根清热消炎、止咳,用于感冒、气管炎、疖痈。

碱韭

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可作为野菜和调味品,也是季节性的放牧型饲草。常生于向阳山坡以及草地上。鳞茎温中通阳、理气宽胸,种子健胃、消肿,可用于积食腹胀、消化不良、风寒湿痹、痈疖疔毒、皮肤炭疽。

球穗扁莎草

莎草科扁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水边湿地、田边、沟边。全草可破血行气、止痛。用于小便不利、跌打损伤、吐血、风寒感冒、咳嗽、百日咳。

兴安野青茅

禾本科拂子茅属多年生草本。是否具有发现药用价值待研究。

毛掌叶锦鸡儿

豆科锦鸡儿属小灌木,生于干山坡。同属有些种类的根等部位可作药用。本种是否有药用价值待研究。

离穗薹草

莎草科薹草属多年生草本。同属有些种类的可作药用。本种是否有药用价值待研究。

开眼界了吧,

再来看看背景。

据悉,我国分别于1960-1962年、1969-1973年、1983-1987年组织开展了3次中药资源普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植物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掌握最新情况,我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于2011年开始。近3年来,辽宁省农科院经作所作为中药资源普查单位,共普查到野生药用植物种1400余种,采集标本700余种,收集重点药材40余份、特色药材30余份、种质40余份, *** 腊叶标本3000多份。

这些新物种的发现,丰富了辽宁省乃至我国的植物种类,为建立辽宁省中药材资源数据库以及建设资源预警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制定辽宁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标签: 菟丝子 功效 作用 禁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