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十里芳菲入梦来。”
阳春三月,万物生长,春意萌动,
正是春菜新鲜上市的好时光。
你最近吃春菜了吗?
近年来,每到香椿上市,市场上就会出现一波炒作。或是因为“春”“椿”同音,或是因为香椿价高,炒作者往往将香椿作为春菜的代表,得到“春菜价高”的结论。
但是,春菜种类繁多,香椿只是其中之一。而且随着品种和供应量增加,春菜价格逐日走低,包括此前每斤一二百元的香椿,价格已经腰斩。
从市场反响看,荠菜、马兰头、草头、蚕豆、春笋等,都是人气颇高且价格比香椿低上一大截的春菜。今年,上海市场还多了来自外省市的春菜,市民更有口福。
上海人均消费春菜10斤
更爱是它们
传统春菜主打“七头一脑”——香椿头、荠菜头、草头、豌豆头、马兰头、枸杞头、小蒜头和菊花脑。不过从地域角度来看,各地吃货对春菜各有偏爱。上海人民的春天不能没有酒香草头和葱油蚕豆,杭州和苏州人民尤为钟爱那口鲜嫩的春笋,南京人喜欢用一份菊花脑一解“春馋”,气质”独特的折耳根依旧是西南地区的春菜扛把子,而讲究极致新鲜的广东老饕们,则把当地空心菜作为春菜首选。
“每个上海人大概要吃掉10斤春菜,不过大部分都是很接地气的品种,包括草头、马兰头、荠菜、米苋等。”上海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朱红芳说,上海市民对绿叶菜情有独钟,近五成绿叶菜来自本地,主要产自青浦、金山、崇明等9个涉农区域。
绿叶菜不适合长途运输,所以本地菜拥有天然的距离优势,从采摘到餐桌,时间短,新鲜度高,“这些春天上市的绿叶菜一改冬季大白菜、矮脚青唱主角的叶菜市场格局,是最有上海特色的春菜。”至于喜好,有电商统计了近一周的春菜销售情况:在本地种植的春菜中,菜薹、枸杞芽(枸杞头)、蚕豆等品类日均销量同比增长近2倍,红米苋日均销量增幅达到4倍。
菜市场里,春菜品种繁多,摊主说,地产绿叶春菜尤其受欢迎
而且,这些春菜价格不像 *** 上传得那么高。
在康定菜市场,几乎每个蔬菜摊位都有荠菜、马兰头、草头、米苋、竹笋等春菜,也不乏香椿、枸杞芽等相对小众的春菜。说起价格,摊主们纷纷澄清,没有外界说的那么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春菜价格会随着上市规模稳步回落。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如果不追求“头鲜”,完全能买到高性价比的春菜。
35号摊位的摊主一口气举了好几个例子——
香椿目前的售价在每斤七八十元左右,比两周前便宜了一半,“其实,香椿炒蛋用的香椿也就一二两,折算下来,每份不过七八元,大部分人家也都消费得起。”
竹笋春节时每斤要卖三四十元,但这两天,每斤10元左右的已经有不少,品质好一点的也就20元上下。
米苋刚刚上市,价格较高,每斤在15元以上,“但下周价格就会回落,因为批量上市了。再过几周,几角钱一斤的都有可能买到。”
春菜规模上市后,价格逐日走低
这名摊主说,一味强调春菜价格高不客观,因为消费者很理性,有人愿意高价尝鲜,但大部分人会在某个品种规模上市后再选购。
记者也查询了一些线上平台,发现上架的春菜种类和价格与线下基本持平。
全国春菜跨地域热销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平台出现了春菜新面孔:面条菜、蕨菜、藠(jiào)头……很多本地“马大嫂”(沪语“买汰烧”的谐音,指买菜做饭的人)直言:很少见,甚至没见过,怎么烧?
面条菜是北方的野生春菜,学名麦瓶草,叶片肥厚,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效果,入口清爽,适合蒸熟后蘸酱料吃。不少沪漂人士表示这是老家才能吃到的菜,赶紧下单回家做馍馍吃。
之一次亮相上海市场的“面条菜”
野生蕨菜和藠头是来自贵州的春菜,同样是今年的“新面孔”。西南消费者对新鲜的蕨菜和藠头不陌生,蕨菜或藠头炒腊肉都是当地的经典春菜搭配。
新鲜藠头
以野生蕨菜为例,农民每天背着竹篓上山采摘后,当天加冰块保鲜空运,经历大仓品控后,最快48小时就送到市民手中。目前,野生蕨菜的日销售量已经达到数千份,可直接带动数十位农民每人增收近千元。
野生蕨菜
在今年供应上海的春菜中,还有甘肃武威的沙葱、云南香格里拉的莴笋尖等,都是具有产地特色和独特口感的小众春菜。曾经,它们“既是季节限定,也是区域限定”;如今,有了线上平台的支持后,它们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突破地域限制,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春天。
中医提醒
过敏体质要慎食这些菜
“春菜多发物”,这句话你听说过吗?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宋瑜教授表示,上海人钟爱的春笋、春韭、香椿芽都有个特点:见风就长。从食物性味来说,该类食物多属动风、生火之物,因此而为“发物”。春季更是过敏高发季节,此前因此过敏的人,这时候要管住嘴了。
春天易过敏,主要有三大诱因:花粉、阳光和食物。对于光敏患者,一般需要忌食光敏性食物。如果实在忍不住嘴馋,摄入如贝壳类,以及马兰头、芹菜、荠菜、香菜等食物时,应浅尝即止,建议尽量晚上使用,食后避光。
荠菜
民间有“吃啥补啥”的说法,中医也有小妙招——宋瑜教授解析:你吃了春天的食物过敏了,就可以试一试用春天长的东西做解药。其中,春天的绿茶是一味特别好用的解药,取6到8片绿茶叶,泡半碗淡茶水,放至室温,敷于患处即可。药物治疗可用硼酸溶液或黄柏溶液湿敷。如果皮疹特别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季过敏的原因之一为肝木过盛,因此,防过敏更好的是春季养肝。宋瑜教授说,要顺应肝脏调节血液这一特性,做到“早睡”和适当“多动”。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上观新闻、上海徐汇、浦东发布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中医治病讲究"忌口"。"忌口"包括一是所吃中药与食物性味有无矛盾,二是所吃食物对疾病有无不良反应。“忌口”是服用中药的一大讲究,只有正确的服药、忌口,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中药效果,疾病才能得到有效治愈。
忌口的原理是什么?“忌口”与西医的“配伍禁忌”是有区别的,后者是指药物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药理方面性质的等变化。“忌口”是指药物与食物之间的变化,也就是某些食物能妨碍或破坏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要病人在服药期内,对某些食物应有所节制,甚至完全禁食。忌口与人体的体质、遗传、季节、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
服中药时的忌口有哪些?一是不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有些茶性凉下气,能降低药物温补脾胃的功效;其他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都不宜喝;应以喝白开水为主。二是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速度。脾胃虚的患者,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辣味、狗肉等食物,因为此类食物腻滞生热、生痰,食后会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时,应少食具有收敛作用的生冷及酸味食物;吃镇静、催眠等药物的前后也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三是服清热凉血及滋阴类药物时,不宜吃辣物。因为辣的食物性热,而中医辨证为“热证”的病人(有便秘、尿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服辣的食物会抵消清热凉血药(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四是根据所用药物的性质、特点,确定忌口。如服用甘草、苍耳、乌梅、桔梗、黄连、吴茱萸等药物时忌食猪肉;服地黄、首乌时忌食葱、蒜、萝卜;服丹参、茯苓忌食醋;服苍术、白术忌食桃、李子;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饮茶;服荆芥忌食虾、蟹等海鲜类食物;服厚朴忌食煎炒豆类;服人参、党参忌食萝卜,因为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党参是滋补性药物,两者同时服用会使滋补的作用降低。五是十八反及十九畏。药物与食物之间也是一样,如鳖甲忌苋菜,荆芥忌鱼蟹,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桃、李子、大蒜,土茯苓、威灵仙忌蜂蜜,服食滋补剂后禁服莱菔子及寒凉饮食等。六是辨证论忌。如果你形体虚寒,大便溏薄,胃痛喜温,四肢发冷,则西瓜、雪梨、香蕉等凉性食物当忌;如果你近来面目红赤,发热口渴,失眠心烦,痔疮下血,则生姜、胡椒、白酒、大蒜等热性食物当忌;
发病期间的忌口。患有荨麻疹、湿疹、酒渣鼻、痤疮、过敏性皮肤病、身体某部炎症初起、疔、疮、疖肿等症的患者一切具有 *** 性食物都可能成为“发物”,需当“忌口”如蛋、牛奶、鱼虾等食物却成了加重病情的“发物”。如患有哮喘病、过敏性鼻炎的人,应当忌吃“发物”,像公鸡、鲤鱼、鹅肉、虾、蟹、动物内脏等,以免这类异性蛋白大量摄入后,造成病情恶化。冠心病、高血脂症、脂肪肝应忌食动物油脂、肥肉;呼吸道病变患者应该戒烟酒、不吃暴炒食物、腊肉;浮肿患者应限制食盐摄入、禁止吃腌菜;糖尿病人限制含糖食物;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忌辛辣、烈性酒、酸醋等。眼底出血的病人应该不吃煎炒油炸食物,还要少吃动物内脏、猪油。
发物是那些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加重的食物。发物的范围很广,有时甚至将所有的荤腥食物都称发物。一般按发物的性能分为六类: ⑴发热之物。薤(即荞头)、姜、花椒、胡椒、牛肉、羊肉等;⑵发风之物。如虾、蟹、香菇、鸡、鹅、椿芽等;⑶发湿热之物。如柑子、饴糖、糯米、猪肉等;⑷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冰水等各种生冷之品;⑸发动血之物。如海椒、慈菇、胡椒等; ⑹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⑺约定俗成的发物。如魔芋,芋头,泡菜,香菜,韭菜等。(作者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罗建国)
虚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产伤、带下量多……有办法了7月6日(周一)是今年三伏天之中的头伏,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医认为,三伏天阳气最盛,此时用白芥子、生姜、细辛等药物之称的膏贴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驱散体内寒气的功效,因此天灸对阳虚寒凝型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哮喘、慢性结肠炎、痛经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
“三伏天灸”是我国统医学中更具有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是中医最有特色的保健养生疗法,三伏天气候,阳气最为活跃,皮肤松弛,"三伏天"贴药更易渗透皮肤, *** 穴位,强壮阳气,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多脏腑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加上岭南地区湿热,容易耗伤阳气,今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科针对女性不同体质,研制三伏天灸配方,可帮助广大女性提高抵抗力。
适合:
虚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产伤、下焦虚寒、带下量多、空调病等患者。各种亚健康人群(需要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和具有“治未病”意识的养生保健人群。
特别提醒
来院贴天灸的患者朋友们无需预约挂号,直接到综合楼4楼妇科门诊开治疗单即可。若错过当天的贴敷时间,两天也可前来补贴。
三伏天天灸时的注意事项
时间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早上阳气较盛,尤其是巳时,被认为是阳中之阳,所以三伏天天灸更好选择上午9-11时,此外也可以在早上7时(辰时)以后开始,如时间来不及,更好赶在未时(下午3时)前进行;
饮食
天灸当天晚上饮食一定要清淡,切忌进食过饱或者过于油腻,尤其是不要进食太多花生、及辛辣食物、虾蟹等海鲜食物,因为食滞胃肠降导致阳气升发不利,反而导致热伏于内,变生怪症;进食辛辣或花生、核桃、荞头、韭菜、大蒜等发物会导致内热中生。
三伏天天灸后的注意事项
三伏天贴灸一般在贴后2小时即可揭去,过长时间很容易导致皮肤灼伤,进行三伏天天灸后的1周内均应早睡以储敛阳气,建议不超过11点休息,同时不要喝冷饮或吃生冷瓜果例如西瓜、雪梨、香蕉、柚子等以免伤了处于升发状态的阳气,在饮食上可以选用例如白鸽、鹧鸪、乌鸡肉、猪腱肉或生鱼、鲫鱼、江瑶柱、响螺片等滋补阴血的肉类,配伍芡实、莲子、白果、淮山等滋阴敛脾肾的药材煲汤,均有助于潜敛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伏天食疗方推荐
节瓜黄豆响螺片芡实煲猪腱
材料
节瓜500g,黄豆100g,响螺片1片约30g,芡实20g,猪腱500g,生姜3片。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解渴。
【做法】:响螺片浸发1小时左右备用,猪腱洗净后切成小块,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炖盅,隔水蒸炖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节瓜是暑天的消暑瓜果之一,较之冬瓜少了一分寒凉,配伍黄豆煲汤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有健脾生津、消暑解渴的功效,响螺片配伍芡实有助于潜降肾阳,这个汤水味道清甜可口,老少咸宜。响螺片+芡实的搭配除了煲汤外,用来煲粥味道也十分清甜,很适合在三伏天期间饮用。
江瑶柱淮山枸杞子炖水鸭
材料
江瑶柱20g,淮山50g,党参10g,枸杞子10g,水鸭1只。
【功效】:滋阴养血。
《药品化义》有云:人参固气令精不遗,枸杞滋阴使火不泄,二品相须而用为佳,党参、枸杞子和水鸭、江瑶柱、淮山等配伍,生气之余又能滋阴健脾,是另一款适合在三伏天天灸期间饮用的汤水。
党参五味子甘草茶
材料
党参10g,五味子3g,女贞子3g,甘草3g
【功效】:益气固阴,敛气生津。
党参配伍五味子甘酸化阴,女贞子配伍生甘草和中解毒,且退虚热而不伤正,该方适合在行三伏天天灸后2小时饮用,有助于潜降阳气。
编辑:黄咏欣 责编:李朝
图片来源 *** ,侵删。
佛教通史 264-宗镜录-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感谢】
该文章源自整理喜马拉雅音频,闲者知无涯老师的《新佛学金刚经系列课》
感谢 【安端】 的引领和指点!感谢 STONE、芦苇、厚朴、李润、辛昕、深海玫瑰-果琋、天心师兄、双林居士、生显、幸运花413、唐木、乒乓SOD、松哥、天凉好个秋、小占、质多医伽阿羯罗多的帮助与支持!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2-21
佛教通史-闲者知无涯
上一节课最后讲永明延寿大师在刑场上最后一分钟得救,吴越王就听任出家。他最早入的是福建雪峰禅系,拜的是雪峰义存禅系在浙江的一个旁支——四明山的龙册寺翠岩令参。翠岩令参也是当时的名僧,只不过没有通玄德韶那么有名。延寿叫永明,他的师父也叫永明——翠岩令参也叫:永明令参,因为他的赐号是:永明大师。永明延寿的赐号,那就多了,吴越王赐号,叫:智觉禅师;宋徽宗赐号,叫:宗照禅师;然后,雍正皇帝后来又加封他——圆妙正修智觉禅师。哎……就他……历代皇上都有赐号,但是为什么叫永明呢?永明延寿是指慧日山(南屏山慧日峰)的永明禅院,他在那儿住了十五年,他自称……永明延寿一生自称“永明和尚”。所以,后世就不叫他的赐号,都叫——永明延寿。
他是禅宗出身。但是,他一出家就体现出和当时禅僧不同的地方……就,和当时的禅师都不同,不光是不吃肉啊……当时禅僧是吃肉的,他不光不吃肉,而且还不吃五荤,持戒极其精严。佛家是以大蒜、葱、藠头、韭菜、兴渠为五荤……兴渠就是洋葱;藠头是一种我也不知道的植物。佛教不吃五荤,它跟不吃肉的理由是不一样的——不吃肉是因为众生有情,不吃五荤是因为这些气味儿很重的东西,在中医上讲不是伤肝、就是伤肺,比如——大蒜吃多了伤气啊……葱、蒜这种东西吃多了,伤肝、伤气、伤脾……一旦伤了五脏,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呐,佛教讲的是要制怒嘛……贪嗔痴嘛,就是……情绪不能波动,吃五荤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比如说——惊扰啊……忧虑啊……所以,佛教说“不吃五荤”。它不吃五荤的理由是这样的……就有点儿说——你是病人,少吃羊肉,羊肉是发物,对病人不好。五荤就容易导致人的精神涣散,起“贪、嗔、痴……”念,对僧人不好。所以,不吃五荤,这在当时的禅师中非常罕见。
永明延寿,先在翠岩令参这儿学了一阵,后来自己入天台山,去学习“定法”,就是——禅定。我们在“佛教哲学”课里说过,佛教真正的义理是从“定”入手的,是反向观察出来的,但是,他在天台山天柱峰学了九年禅定,跟谁学的?这个书上没记载,不知道。九年后,他出山了,然后就拜了通玄德韶,就是——法眼宗的二祖,学习通玄德韶的“无上心印”禅观。所以,他就是传了法眼宗的嫡传法脉,继承的是“一切见成”和“无上心印”这套禅观。
在通玄德韶处呆了一段时间,他又入天台山去国清寺,学习“忏法”。“忏法”,我们说“忏悔法”——宗教仪式,这就是净土宗的。实际,永明延寿一生啊,他的学理更偏重于净土宗。当时最有名和最成熟的忏法是“法华忏”——天台山的,因为天台宗是以“法华经”而立的嘛,“法华忏”是它当家本领。永明延寿就入天台山的国清寺,结社 结 坛修“法华忏”,诵《法华经》三年。那,再次出山,就是公元952年……五代末了啊,再有八年北宋就建了。永明延寿四十八岁,出家二十年了,终成一代名僧,住明州的雪窦山弘法。后来,这个雪窦山又出过一位大师叫:雪窦重显……没有他这么大。
宋太祖建隆元年,吴越王钱俶就再次把永明延寿请回到杭州,当年放他出家,啊,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代名僧啦,名震江浙!就请到杭州,干什么呢?重建了今天的灵隐寺……今天的灵隐寺就是那个时候,永明延寿重建的。次年他就移居慧日山(南屏山慧日峰)的永明道场,身边弟子一千七百多人。到了开宝七年,就是他入寂那一年,他在天台山再次大行度戒,度了多少人呢?一次度了一万多人!同时,他还受吴越王的请托,在钱塘江兴建了六和塔用以镇潮。
我们……就是大概介绍一下啊,钱塘江那个六和塔也是永明延寿建的。因为很多同学在听我课的时候喜欢查百度,大家如果想了解佛教知识,更好是用VPN到国外去查 *** ,不要查百度,因为百度里,佛教的东西错得太多。比如说这个六和塔,说是智圆禅师建的,其实错了,它是智觉禅师建的!智觉禅师就是永明延寿。六和塔,“六和”,它的意思很多,佛教里叫:六合境。但是,取“六和塔”镇水,是取它有“依”和“止”的意思,就是“止水”的意思。这就是永明延寿大概的生平。
他的一生著作很多,相当于著作等身吧。最有名的两本书:一本叫《宗镜录》,一百卷;一本叫做《万善同归集》六卷。这两本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然后,其次还有——《唯心决》、《定慧相资歌》、《警世》、《神栖安养赋》……一些小的。其中,除了《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两本核心巨著之外,《警世》和《唯心决》这两篇,是理论上经常引用的。他所著的这些书,在当世影响就非常大,就是——当时的佛门评价就是说:“自六祖慧能以来,佛门之一善知识”……就到这个地步!后期还有更猛的评价,就是……雍正皇帝加封的,叫作:震旦之一导师。震旦就是中国……中国之一导师……震旦之一导师。
因为,他的《万善同归集》啊……他这个两本核心巨著——《宗镜录》,是讲“禅教合一”的;《万善同归集》,是讲“禅净合一”的……就这两本书是分别有指向的啊,等于《万善同归集》是净土宗的著作。雍正皇帝在御制的《万善同归集》之前为他写序,是说:尽阅古今名言,至永明延寿禅师,观其《唯心决》、《心赋》、《宗镜录》诸书,其于宗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广至大,超出历代古德之上……“实(更)为震旦之一导师”……哎,皇上就评他为——震旦之一导师。
永明延寿,他出身禅宗,属于法眼正脉,叫——法眼宗的第三祖。但是,他还是净土宗的第六祖,就……一个人担了两宗的宗师。但是,他弘扬的理论范围之广呀……内容之杂呀……以前所有的禅宗诸大师,前所未有!他甚至也超越了净土宗的范畴。禅教合一、禅净合一、禅戒合一,内行与外求兼行——就是……永明延寿大师是中华大一统文化思想在宗教领域里的一个典型性反映,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汇合起来。在佛教……整个佛教史上只有一个人跟他一样,但是没有到他的高度……但也很高,就是……净土三流里的慈愍流的创始人——慧日大师,慈愍三藏大师。
在唐朝历史上,有两位受过皇帝册封的“三藏大师”……就高到这种地步!一个,我们知道,叫:唐三藏大师,就是——唐玄奘。一个,叫:慈愍三藏大师,就是——慧日大师。慧日大师跟永明延寿大师一样,就是……他是“四合一”……就是——禅、教、净、戒四合一,四科同修。呐,永明延寿也是——禅门、教门、净土宗、律宗四科同修,这就是永明延寿禅法的特点。所以,刚才说——他弘扬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杂,前所未有。他的著作,也是禅宗最终统一全体佛教教派的一个完整的理论资料,后世都是沿着永明延寿这个《宗镜录》的这条路走下去的,并以他的著作为基础……他的代表作就是《宗镜录》。南怀瑾老师讲课里,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宗镜录略讲》,哎……一百卷,就是这个……永明延寿的《宗镜录》。
根据宋代僧史,就是……慧洪(寂音尊者觉范慧洪禅师)的“僧传”——《林间录》记载,《宗镜录》一百卷,它并不是永明延寿一个人写的,事实上也不是啊。永明延寿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总主笔与总编辑。就…...他每部都参与了,他还是最后总编了。《宗镜录》集中了当时佛教所有的顶尖儿高手,主要是教门的——贤首宗、慈恩宗和天台宗三家……就,法华宗……三家。就是,这三家,华严宗又叫“贤首宗”;慈恩宗又叫“唯识法相宗”;法华宗又叫“天台宗”。他当时集中的这三家所有的高手,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派……嗯,就是学术上的宗派啊,不是独立的宗派,就以学术上的宗派,叫作:心宗。就是我们的这个“心”——心宗。永明延寿就以自己“心宗”为法义的标准,对所有的佛教理论进行了编辑和审定工作。
首先,他是法眼宗嫡传。法眼宗讲什么?讲“传正法眼”。他修改了……从玄沙师备开始,他修改了禅宗的传统——禅宗讲“以心传心”,对吧。然后,法眼宗中间改了——改成“传法眼”。但是,永明延寿,他又回归了主流,他这个“宗”……他这个“学宗”就叫作“心宗”——提出来“以教悟宗”、“以心解教”——正、反两条路……哎,正、反两条路,都给你堵住了…….要“以教悟宗”,然后呢,又要“以心解教”——“心”、“教”两个他都顾上了。当然,这个回归不是从他开始的,可以说,“传金刚眼”这个概念,是他师爷的师爷——五代以前的玄沙师备、从他的师爷——清凉文益开始,已经在回归到“以教悟宗”这条路上了。
《宗镜录》这本书,引用资料之杂、之广,非常罕见——他引用的资料就达三百余种;各种经、论、语录一百二十余部;论注,就,佛教的“论”,他就引用了六十部。什么叫“宗镜”呢?宗教的“宗”,镜界(子)的“镜”。“宗镜录”的意思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一心为宗”,所以《宗镜录》也叫《心镜录》。这个“一心”,以前课里讲过,“一心”这个概念在佛教里,是华严宗概念……就是,“哲学”课里讲过,“一心”是华严宗概念。因为,禅宗是“无心”概念,他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说明,他就是以华严宗教理为主导的《宗镜录》。这也就是佛教中神奇的“一等于零”——“一心就等于无心”……华严宗的“一心”就等于禅宗的“无心”。
《宗镜录》这套书一百卷,系统地总结了宋朝以前……宋,是公元960年建的嘛……他系统地总结了宋朝以前,中国佛学历代的得失!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有点像佛教的百科全书,目标就是——我要立一个“正宗”,为后世佛学作标准课本……就是,以后你们学佛学,你们就读《宗镜录》就够了,我就是标准课本儿!全书一百卷,八十万字,呐,你看这工作量就知道了,这个……本身,它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啊,而且,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在于——他保留和记录了很多遗失的文献,很多他引用的经论已经遗失了,但他……在他这里有摘抄,就……非常有史料价值。
在中国佛教内,有一条学术线,叫“三教学术线”……就是,一直努力在往“三教合一”这个方向走——释、道、儒。在这条学术线上,有三个巨人,就是……巨匠级的人啊……就是,大家都在努力,但是巨匠级的人物有三个——之一代,前课里讲过,叫:圭峰宗密。他这个代表作就是《禅源诸诠集》一百卷。而这本《宗镜录》,就是第二代……第二个人,就是:永明延寿,就是……代表作就是《宗镜录》一百卷。他不光是要为佛教立“正宗”,总结历代佛学的得失,立出“正宗”来,做出标准课本儿来,他更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推动“三教合一”。那,后面还有第三代,就是后来云门宗的后人,名叫:契嵩,代表作是《辅教编》。《宗镜录》就是“三教合一”这个路上,三部书中,中间的那部代表作。
《宗镜录》一出,当时还是吴越王,吴越王就为《宗镜录》作序。作序呢,就可以看出来《宗镜录》的……它这个方向性。“序”是这么写的【《宗镜录序》原文:详夫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吾之师也。寂兮寥兮视听无得。自微妙升虚无。以止乎乘风驭景。君得之则善建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心镜录者。智觉禅师所撰也。总乎百卷。包尽微言。我佛金口所宣。盈于海藏。盖亦提诱後学。师之智慧辩才。演畅万法。明了一心。禅际河游。慧间云布。数而称之。莫能尽纪。聊为小序。以颂宣行云尔】,说:“域中之教者三”——就是,中国有三个“教”……“域中之教者三”——儒教、道教、佛教……那,这三者的顺序是什么呢?“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这是儒教啊;“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吾之师也”——儒教是我的老师……吴越王自己的老师;而“道”呢?“儒之师也”——欸,就把道教拔高了,道教是儒教的老师;至于“佛”,则“道之宗也”——欸,又是道教的老师,那……这回长脸了!吴越王给这个《宗镜录》的序,可以说,首先这是一本儿“历代得失全集”——“历代佛学教理全集”;第二,它是一个“三教合一”路上的一个代表作。这个“序”非常长脸——佛教,教了道教;道教,教了儒教,这就是当时,作为统治阶级对儒、道、佛三家的看法。其实,它不是说全国的统治阶级,它主要反映的就是南方诸国统治阶级对“释、道、儒”三家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就决定了南方诸国的文化政策,对吧,尤其是吴越国的文化宗教方针。其实,恰恰是统治者的这种宗教文化方针,它也是产生永明延寿思想的这个文化根源。
永明延寿,他是以“禅尊达摩、教尊贤首”这一基本的思想展开的《宗镜录》一百卷。就是——禅门归源于达摩……从达摩所来;教门归源于华严……啊,贤首……就归源于华严宗,它的侧重点在“唯识”和“一心”上……就是……学术侧重点在“唯识学”和“一心说”上——“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那,这里“举一心为宗”,“心宗”的这个“一心”,对吧,一听就知道,它肯定是——教宗贤首。为什么呢?因为……“贤首”就是“华严”啊,肯定这“一心”就是华严概念嘛……它的学术侧重点是“唯识”和“一心”,《宗镜录》里说,“此(唯)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一)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原文: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因此“唯识”和“一心”这两个概念——唯心唯识,真源觉海【原文: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就是永明延寿《宗镜录》论述的一个唯一主题。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要用“唯心所造”这个概念,和“唯识无境”这个概念,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且,他要把这种“认识论”——就是,所谓用“唯心所造”……这是一个“认识论”……转换成“ *** 论”。“认识论”转换成“ *** 论”的意思就是说——他要去指导生活……最终解脱。这就是《宗镜录》的目的。
其实,《宗镜录》尽管洋洋百卷,广征博引,如此庞大,但它始终就逃不出他一开始自己所说——“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的范围。把整个禅宗都归到“心宗”的范畴里,或者,“一心宗”这个范畴里,这个概念不是从永明延寿开始的,以前也有人提过,对吧,在马祖道一的时候也谈“心”,所以说,禅宗叫“心宗”,或者“一心宗”,早已有之,尤其是禅宗里偏向华严的这一支。但是,像永明延寿这样,把它明确地提出来,并且集这么多家理论于一身——前所未有。
首先,是认识观。永明延寿,他用唯识法相宗的理论去改造禅宗的世界观,成为“万法唯识”。什么意思呢?禅宗最早的世界观不是唯识宗的,它所谓……唯识宗理论……唯识宗理论是从唐僧的弟子——窥基所创的慈恩宗来的,慈恩宗是最正宗的印度唯识学,而永明延寿就是用这个理论去改造禅宗的世界观;然后,改造禅宗的日常行为纲领。改造禅宗的日常行为纲领,他又借用了华严宗的“明万行”理论作为禅宗日常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然后,如何具体保证出家人的修行呢?他又借用了天台宗的“止观”和“忏法”来约束身心;在具体的生活指南上呢,他又借用了净土宗的理论——去恶从善,万善同归。
所以,可以说,永明延寿的这个“心宗”……这个“一心宗”,前所未见,集所有的理论于一身——认识观,要用唯识法相宗的理论;日常的行为纲领,要用华严宗的“明万行”理论;具体的行为保障,要用天台宗的“止观”、“忏法”;生活指南,要用净土宗的“万善同归”……所以说,见过“集大成者”,没见过这样的“集大成者”!永明延寿大师,他的“心宗”理论,就是——他的《宗镜录》的“心宗”体系把慈恩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一网打尽——禅教合流,由教入禅,从而,让一切经教都纳入了禅宗的领域……他把四大教全部合并进了禅宗。禅宗就从了一个“拈花微笑”开始的感情派,通过永明延寿大师,直接就变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理性派。
【资料】
御刻重刊《宗镜录》序
盖惟宗为教本,教属宗枝。无教非宗,全波是水;非宗无教,全水是波。有偏圆顿渐之名言,无浅深高下之别义。譬如本无净染,但有空明。粉入而白呈,硃来则赤现。不能离坚白而别存水质。岂可混粉硃而谓即水真?水与粉硃,了无交涉;粉硃在水,不凝圆常,迨其粉奠硃沉,水亦无馀无欠。了知硃来粉入,水原不即不离。又如零雨滋生,而句萌甲坼;挹泉为饎,而释叟烝浮。至于柯条枝叶既长,而雨乃点点在中;黍稷稻粱既盛,而泉则颗颗涉入。不特水相无住,并且水性皆空。然而枝条柯叶,皆是水所圆成;黍稷稻粱,孰非水之常住?虽则馀无有水,实则水有无馀。水譬真知,馀同教乘。内水而外馀,异馀而同水,人我之见本也。有馀而成诸变幻,无馀而返其真常,动静之相根也。水不与馀为增减,馀自与水相去来生死之真源也。见馀而全昧夫水,悟水而正受其馀,圣凡之虚说也。回无所有,尘刹炽然;实有非无,龟毛可贯。故知达宗履教,教是真宗;遗教谈宗,宗非本教。未明宗要,难涉教藩;既握宗纲,须探教网。或乃迷源弃本,执相徇名。颠倒情尘识浪之中,徘徊因灭果生之内。将释迦法空之座,椓作碇椿;化迦叶上行之衣,粘为胶漆。一尘遮眼,银海迷茫。半句挽通,铁围突兀。纵闻龙藏十二分,只堪熏诸善根;若同拂席五千人,岂免成大我慢。至若初赉般若资粮,乍进菩提大道,虽曰一念回光,即同本得。无如干生结习,其力未充。便乃歇学屏闻,废修弛行。斥他水母借虾为眼,不是己光;却类寒蝉抱露鸣清,先成我执。夫真空无量,觉海无边,必举足下足,蹑尽真空。方是无行而行,深度觉海;岂得沿循此岸,中止化城。取一舍诸,望梅画饼,历观禅侣,良用慨然。瞻望古锥,曷胜仰止。如宋慧日永明正修寺禅师,绍隆觉位,了彻微言,性行双圆,乘戒兼至。朕披其著述,钦厥风规,更为震旦之一导师,真到空王最上妙乘,安居宝所而法财充溢,非同守藏之夫。高坐莲花而瑞彩旁腾,莫测化云之现。其万善同归《唯心诀》、《心赋》诸书。朕既刊之琬琰,布在丛林,普愿有口者遍尝,庶几无心人直达。若夫《宗镜录》者,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所寻百卷,括尽三乘。实乃宝藏圆诠,如来心印,住宗师自在之位,掉佛母智度之航。其坐净名方丈之中,同登弥勒昆庐之阁。义味周足,中边妙融,直截深通,精微该括。圆摄不内外微尘法界,深入无自性真实惟心。算明大涅槃海里万万波纹,尽从无所得胸中一一流出。卷中无句,句中无字。但现赫赫光明日轮,从表彻里,从里彻空。偏界寥寥,清净宝月,如摩尼珠,回光返照,而明暗色空,重重交映,如师筋弦,向绝群音。而山林草木,处处应空,色在珠边,而无色宝珠,不离赤白青黄之内;声流弦外,而无声妙弦,即在宫商角徵之中。不一不多,非纯非襍,绝思绝议,难读难名。能使夺专精魂者,爽然自疑;足令学识依通者,迷而知返。既悟必读,方踏末后一关;未了先观,亦识正宗的旨。五乘道果,来朝∴字宝王;十法界因,并仰群生慈父。听不闻而睹莫见,曰虚空之虚空;迷不灭而悟不增,乃平等之平等。信乎尊胜无上,实为宗教俱融;人果能妙达斯宗,必不言打破此镜。世传禅师诞降,实惟慈氏下生。朕谓不必慈氏再来,现同慈氏本说,特为重刻,用广其传,布在今兹,尽未来际。俾学者知宗教律之共贯,入闻思修之三摩,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出生普贤愿海,幻住梦存;常游圆觉道场,随缘无凝,直向今生了却。何妨历劫修持,圆无为之行,结空华之果,四生同沐,三有均沾,将禅师之法施,益以无边。而朕之期愿,亦为少慰矣。是为序。 雍正十二年甲寅 四月初八日
小暑将至,气虚阴虚人群不适合天灸气血不足或阴虚,在天灸后反而会觉得头晕、乏力、口干、出汗多
文/图 羊城派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7月7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专家提示说,小暑期间,迎来“三伏天”,我国将进入“烧烤模式”和“蒸煮模式”。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汉超认为,“三伏天”阳气最盛,此时用白芥子、生姜、细辛等药物之称的膏贴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驱散体内寒气的功效,因此天灸对阳虚寒凝型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哮喘、慢性结肠炎、痛经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近年来,天灸疗法在岭南也格外受到欢迎。
但是,有一群人,并不适合“天灸”。
气虚阴虚不适合天灸
三伏天处于小暑后,天气炎热,雨水频发,日照时间虽长,却是一天比一天短,从中医角度来看,这是阳尽阴生的交接时间,意味着阴气开始生长,这时候的养生应该以滋养阴血、潜固阳气为主。
如果不注意自身体质,而人云亦云进行三伏天天灸,让阳气过度宣发,就不利于养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气血不足的人士(尤其是临床表现为容易出虚汗、头晕乏力、皮肤松弛、舌体胖大的人士)或阴虚的人士(表现为口舌干燥、唇干、容易手足心热等),在天灸后反而会觉得头晕、乏力、口干、出汗多的缘故。
黄汉超说,对于这类人群,天灸并不一定合适,更不适宜再行头伏、中伏、末伏加强等处理。
除了自身气虚的人群外,患有恶性肿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肺结核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同样也不适宜进行天灸。黄汉超解释说,因为天灸有可能激活肿瘤细胞进入活跃增殖期或激发免疫反应,而且从中医角度看,这些急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属于热毒内蕴,天灸有可能令之“热上加热”,临床上就有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在接受了天灸治疗后诱发红斑狼疮急性发作的个案,所以有这些急性疾病的病人均不适宜进行天灸。
另外,孕妇普遍属于气血较盛个体,行天灸疗法容易出现上火甚至胎动不安的表现,若非阴寒内盛,不建议进行天灸疗法。
天灸当天不宜吃海鲜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早上阳气较盛,尤其是巳时,被认为是阳中之阳,所以三伏天天灸更好选择上午9-11时,此外也可以在早上7时(辰时)以后开始,如时间来不及,更好赶在未时(下午3时)前进行。
天灸当天晚上饮食一定要清淡,切忌进食过饱或者过于油腻,尤其是不要进食太多花生及辛辣食物、虾蟹等海鲜食物,因为食滞胃肠降导致阳气升发不利,反而导致热伏于内。而进食辛辣或花生、核桃、荞头、韭菜、大蒜等发物会导致内热中生。
天灸可与药膳搭配
三伏天贴灸一般在贴后两小时即可揭去,过长时间很容易导致皮肤灼伤,进行三伏天天灸后的1周内均应早睡以储敛阳气,建议不超过11点休息,同时不要喝冷饮或吃生冷瓜果例如西瓜、雪梨、香蕉、柚子等以免伤了处于升发状态的阳气。
在饮食上可以选用例如白鸽、鹧鸪、乌鸡肉、猪腱肉或生鱼、鲫鱼、瑶柱、响螺片等滋补阴血的肉类,配伍芡实、莲子、白果、淮山等滋阴敛脾肾的药材煲汤,均有助于潜敛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专家推荐天灸时的食疗方:
1、节瓜黄豆响螺片芡实煲猪腱
【材料】:节瓜500g,黄豆100g,响螺片1片约30g,芡实20g,猪腱500g,生姜3片
【做法】:响螺片浸发1小时左右备用,猪腱洗净后切成小块,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炖盅,隔水蒸炖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解渴。节瓜是暑天的消暑瓜果之一,较之冬瓜少了一分寒凉,配伍黄豆煲汤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有健脾生津、消暑解渴的功效,响螺片配伍芡实有助于潜降肾阳。响螺片+芡实的搭配除了煲汤外,用来煲粥味道也十分清甜,很适合在三伏天期间饮用。
2、江瑶柱淮山枸杞子炖水鸭
【材料】:江瑶柱20g,淮山50g,党参10g,枸杞子10g,水鸭1只
【做法】:水鸭去内脏,洗净后加水2000ml,放入上述材料,隔水蒸炖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养血。党参、枸杞子和水鸭、江瑶柱、淮山等配伍,生气之余又能滋阴健脾,是另一款适合在三伏天天灸期间饮用的汤水。
3、党参五味子甘草茶
【材料】:党参10g,五味子3g,女贞子3g,甘草3g
【做法】:上述两种材料洗净后先用开水烫洗一遍,再注入沸水500ml,焗泡3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固阴,敛气生津。党参配伍五味子甘酸化阴,女贞子配伍生甘草和中解毒,且退虚热而不伤正。适合在行天灸后两小时饮用,有助于潜降阳气。(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郑宗敏
三伏天灸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 体虚感冒、久咳不愈、虚寒头痛
● 胃痛、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腹泻
● 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伏 前 灸 | 初 伏 | 中 伏 | 中 伏 加 强 | 末 伏 |
7月6日 | 7月16日 | 7月26日 | 8月15日 | 8月25日 |
周 三 | 周 六 | 周 二 | 周 一 | 周 四 |
温馨提示:
1. 鉴于目前疫情防控需要,我科在门诊四楼2号诊室开展“三伏天天灸”治疗。
2.天灸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3.治疗后皮肤都有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以15~30分钟为宜,以免灼伤皮肤。
4.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于正常现象。如贴药时间过长可引起水泡,应该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到医院处理。
就诊地点:门诊四楼2号诊室
联系科室:针灸康复科(科技楼)
联系 *** : 83495856 、83482078 、83586881
供稿:针灸康复科
编辑:金小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