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就知道,在乡下的野草,如果是能够叫出名字来的,基本上都是知道用途的,叫不出名字的,那就是暂时不知道该怎么用的。所以,大家在野外看到这些不认识的植物,可别轻易就铲除了,万一价值很珍贵呢?
树林边1种开白花的野草,名字叫“苍术”,根茎有妙用,价值珍贵!
随着除草剂的滥用,也许很多朋友都发现了以前经常看到的植物,现在都比较难见到了。除草剂不仅除掉了危害农作物的杂草,可能还包括一些用途比较大的草本植物,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认识的每一种植物,不知道它哪天就会成为保护植物了,就像是金线莲一样。不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目前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种在树林边比较常见到的野草,能够开出白色的小花,名字就叫做苍术,是一种民间比较有名的本草植物,它的根茎有妙用,是一种比较有名的中草药,古往今来,在一些本草著作当中,苍术的用途都比较广泛,价值珍贵。
今天,阿野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种苍术的特征,以及它的一些基础养护要点,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今天的分享。
苍术
苍术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还有个别名叫作枪头菜,是一种作用比较大的中草药,大家在生活当中应该会经常见得到,苍术的根茎还卖得比较贵,通常都能够卖到几十元一斤,要是野生品质比较好的苍术,那么价格可能会达到上百元一斤呢!
苍术的外形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苍术的叶片比较硬,不长柔毛,叶片边缘是刺齿状的,而苍术的小花朵是头状花序,喜欢长在茎枝的顶端,一般都是白色的,有时候内层可能会变成红色或者是紫色,到了夏秋季节会结出种子来呢!
苍术的养护要点:
苍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植物,不管是自己作为花卉,还是作为中草药来栽种都非常的合适,而且苍术的生活环境适应能力很强,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所以也有着南苍术和被苍术的品种分类说法。
不过苍术由于根茎比较肥硕,一般也是根茎来用炮制成中药等,所以要注意对根茎的养护,建议用腐殖土来栽培,这样可以满足苍术的营养需求,而且腐殖土相对来讲也比较疏松透气,不轻易积水,这样就可以避免苍术根部泡水腐烂了。
苍术喜欢生长在凉爽的气候环境中,所以在野外见到的苍术多数都是分布在树林走遍或者是灌木丛和草丛中,不管是什么样的土地,基本上都能够栽种,大家只需要注意排水就好了,每个季度可以使用一些氮磷钾复合肥来促进苍术生长。
有些朋友闻着苍术是香,而像阿野这样的闻着总感觉是臭香臭香的,不知道大家还知道这种苍术有哪些神奇的特征,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与各位亲爱的花友探讨交流下这种植物哦!
苍术配一物,不仅祛湿健脾,还能除风湿,水肿、痛风也能用《本草正》中记载苍术:“其性温散,故能发汗宽中,调胃进食……然惟茅山者其质坚小,其味甘醇,补益功多,大胜他术。”它被誉为纯阳之体,有着“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品”的称谓,今天,我在给大家分享几个有关苍术的搭配,平常用来泡水,不仅可以除湿健脾,对于风湿也有帮助。
之一个搭配陈皮。
有些人的脾胃比较虚弱,吃进去的食物不消化,平常稍微吃点东西就觉得腹胀,有时候还会反胃,腹泻,整个人上吐下泻的,平时没什么精神,看起了总是很虚弱,这是因为湿气困脾,导致脾胃运化无力,这时候可以用苍术搭配一个陈皮,苍术祛湿,陈皮行气,两者搭配,可以把胃里的食物消化掉,减少水湿的生成。
第二个搭配茯苓。
如果你平常总觉得身上不舒服,四肢很沉重,平时抬不起来,身上很困重,好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都不舒服,有时候四肢上按一下还会出现一个坑,早上起床的时候脸上也有水肿,这多半是因为脾虚湿气聚集,水湿内停导致外溢皮肤引起的,这时候可以用苍术搭配一个茯苓,苍术可以燥湿,茯苓可以利湿,双管齐下把体内的湿气发散出去。
第三个搭配独活。
体内湿气太重的话,会侵袭我们的关节骨缝,如果和寒气结合就会形成寒湿,导致关节疼痛,总觉得骨缝中冒着风,天气一凉还会加重,平常不能碰凉水,否则就会严重,这时候可以用苍术搭配一个独活,苍术祛湿,独活祛风、散寒、祛湿,解除关节和肌肉麻木疼痛的症状。
第四个搭配黄柏。
上面我们说体内的湿邪和寒气结合会形成风湿,那有的人体内是热邪比较重,和湿气结合的话就会形成湿热,这个湿热如果下注,会导致下焦湿热,大腿和会阴这些位置总觉得瘙痒,还有难闻的味道,如果湿热结合进入到下肢的关节骨缝处,就形成了痛风,这时候可以用苍术先祛湿,在搭配一味黄柏,清热燥湿,缓解体内的湿热。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想要用药的话,我建议你先找专业的中医辨证一下,辨清楚自己的体质和病因,不要自己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其他的伤害。我是刘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湿气重怎么办?4个药泡水喝,或有奇效生活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太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运动很少,经常熬夜、久坐、不太注意衣服的增添等等,有些人不太注意饮食的卫生与健康,比如经常点外卖、好吃大鱼大肉、吃饭速度快、经常喝一些寒凉食物、常喝饮料等。
这些不太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仅会让人经常处于不太精神的状态,也会导致体内湿气的聚集。湿气很多人都听过,它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中医常称之湿为“湿邪”,和“邪”字搭边的总是不太好,人体一旦湿气过重,可能导致机体产生很多的疾病和不适,对人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产生不良影响。
那么,湿气应该如何去除和预防呢? *** 其实有很多,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还比如应用这几味中药泡水服用,或许可以帮你减轻身上的湿气,让你无“湿”一身轻。
1.苍术
自古以来,苍术一直是健脾祛湿的良药之一,性温,味辛苦,入人体的脾胃经,比较适合湿气较重的人。《本草纲目》记载:“治湿痰留饮,”,苍术具有健脾、燥湿,散风寒、明目的功效。因此我们对于湿气造成的肢体酸重、大便溏泄、少食、四肢无力等症状,苍术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另外,苍术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效,就是明目。
2.薏苡仁
薏苡仁,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和苍术不同的是,薏苡仁味甘、微寒,归人体脾、胃和肺经。从药物功效来看,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除痹止泻,散结,清热排脓等功效,所以针对脾虚湿盛、湿邪导致的关节重胀不适、化脓性疾病等,薏苡仁都有不错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薏苡仁善于利湿,但又不会耗损人体的真阴,对于下身或下肢的湿热证,比如阴囊潮湿、湿热痹阻等,也常常会使用薏苡仁祛湿,如配合黄柏、苍术来祛下焦湿热。另外《本草述》记载:"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
述(最多18字
3.佩兰
佩兰源于菊科植物,祛湿功效也非常卓越,味辛平,归人体脾胃肺经,可以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和薏苡仁、苍术不同的是,佩兰祛湿属于芳香化湿法,苍术属于苦温燥湿、薏苡仁属于淡渗利湿,所以佩兰这个药在入中药汤剂的时候不能久煎,否则里面的挥发油很容易跑光,所以非常适合泡水服用。在《现代实用中药》记载:"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
总而言之,佩兰对于祛湿确实是有积极作用的,尤其是夏天的湿热非常适合食用佩兰,因为它还有祛暑的作用。
4.陈皮
陈皮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子的陈年干燥果皮,味苦、辛、温,归人体的脾、肺经。中医认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所以,针对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陈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有非常好的止呕的作用。
在《和局方剂》中记载,陈皮与藿香、半夏、大腹皮、白芷、苏叶、厚朴等搭配,组成藿香正气散,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如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
你学会了吗?欢迎留言探讨
一个治周身关节疼痛经方,所以称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临床证实有效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1153期
有患者通过平台私信问有无治疗痛风的通用方,很容易之一时间让人想起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这个经方之所以命名为通用方,就源于能治周身骨节疼痛的痛风症(出自《丹溪心法·痛风》)。
虽然朱丹溪创立的痛风,又称痛痹、白虎历节,和仅指人们所认为的因为尿酸高引起的痛风,并不完全一致。
但临床证实这个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尿酸高导致的痛风发作确实效果不错。
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风湿热痹痛风81名,治愈53名,效果这么好?
中医对痛风一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关节皮温高或焮红,遇凉舒服,舌淡或红,苔淡黄或黄腻,辩证属于风湿热痹的痛风,只要用就有效果。
先来说说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都是什么中药组成的——
黄柏、苍术、防己、天南星、桃仁、红花、川芎、龙胆草、桂枝、羌活、白芷、威灵仙、神曲(应平台审核规则不表详方)。
加减使用 *** :
如果痛风风邪偏盛的,加防风、乌梢蛇。
如果痛风湿邪盛的,加木瓜、土茯苓。
如果痛风热邪偏盛的,加水牛角、栀子。
如果痛风瘀血重,舌苔紫暗,舌苔有瘀斑或瘀点的,加姜黄、莪术。
如果痛风关节疼痛严重的,加全蝎、蜈蚣。
上方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温服,服用2周为一疗程。
上面的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81名辨证为风湿热痹痛风患者,年龄最小的13岁,更大的72岁,病程最短一周最长15年。
结果在治疗1~5个周期后,治愈52名(关节肿痛消失,关节活动自如,停药一年不复发)。有效22名(关节疼痛减轻,关节功能改善,关节皮肤红肿消退)。无效仅有6名。
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方中黄柏、龙胆草可清热泻火;苍术、防己和燥湿行水。这四味药合用能让湿热渗利下行并排出。
通常热痹日久会导致关节经络瘀浊凝涩,存在血瘀,所以用红花、桃仁、川芎来活血化瘀。天南星化痰祛风,四味药合用可以让阻络的瘀血得行,痰浊得化。
羌活这味药能去骨节之间的风湿,白芷可去头面的风湿,桂枝、威灵仙能去手臂足胫之间的风湿,这四味药合用可以让周身关节间风湿祛除。
方子加入神曲,能健脾和胃消食,同时可防止黄柏、龙胆草这些过于寒凉药物损及脾胃。
无论如何,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是一个经典的治疗痛风疾病的经方,风湿热痹阻证痛风患者不妨参考。
如果您有口疮、灼口症、口腔苔藓等口腔粘膜疾病,尿酸高、痛风方面问题,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调理 *** 。 *** 很简单,只要你关注@中医科院药学博士后单独(别在评论区)悄悄回复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给你的反馈即可。#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 *** ,侵删):2001年第7期《河北中医杂志》何永生等文章《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湿热痹81例》。#大有学问##哆咖医生超能团#。
两味中药精妙配伍,益肾固涩,助你“肾气十足”莲子+芡实
莲子,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健脾止泻,养心宁神之效,偏于养心健脾。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固精摄尿,扶脾止泻,固涩止带之效,偏于补肾摄精。
二药合用,则健脾止泻,补肾固精止带力强,适用于脾肾两虚之久泻、白带过多及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
龙骨+韭菜子
龙骨,性平,味甘、涩。经过炮制后涩性加重,有很好的收敛固涩之效,对于尿频、自汗、盗汗的情况,就可以用煅龙骨来改善。《别录》中记载它可用来止汗、缩小便、养精血等。
韭菜子,性温,味辛。可补肝及命门,命门之火旺盛,肾气则充足。肾气充足,对膀胱的约束能力就增强,而水液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也就不存在尿频、夜尿多的现象。
二药合用,可补肾、固精、收涩。对于肾阳不足导致的尿频、夜尿多的人群可谓是一个精简的方子。
芡实+金樱子
芡实,性平,味甘、涩。健脾除湿、收敛止泻,可固肾涩精,用于肾气不足、精关不固所引起的梦遗以及肾虚所导致的夜尿多、小便频数,还可治疗脾虚不运、久泻不止等症。
金樱子,性平,味酸、甘、涩。归肾、膀胱、大肠经。甘涩酸收,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的作用。
二药合用,相得益彰,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缩小便、止带下。不仅加强补肾填精的作用,同时都能收涩,既补充了丢失的精气,同时防止补充的精气再次丟失。
男子之疾,多由七情内伤、房劳过度等病因,致阴虚火旺,肝胆火盛,湿热下注或心火偏亢,由“火热”诸邪扰动精关而发病,故调理治疗当首责于“火热”。
“火热”须辨虚实,虚实之辨当从多角度辨别,才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论虚火或实热,皆由损伤精关,扰动精室而发病。因此,治疗应在清除火热之邪后,补益肾脏,以固精关。
医案回顾
许某, 27岁,新婚,自述婚后夫妻生活频繁,恰值工作上升期,工作劳累。近段时间身体出现异常。伴有失眠多梦,心悸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辩证为肝肾阴亏,精关不固。治宜滋阴清热,补肾固精。
拟方:龙骨、牡蛎、牛膝、山药、生地、香附、白芍、柏子仁
服药半月后复诊,主症及伴随症状减轻。嘱其放松心情,继服14剂巩固。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中药代茶饮方助力防“疫”一线2月20日,江西抚州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正在加紧预防新冠肺炎疫情中药代茶饮方茶包装袋忙碌的身影,中药代茶饮方茶包有黄芪、苍术、藿香、金银花、甘草中药材组成,具有扶正祛邪,芳香辟秽的功效,还有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中药代茶饮方茶包将集中分发到防“疫”之一线的干职工、警察、交警、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的手中,确保他们能喝上安全健康的“中药茶饮”。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抚州“盱江医学”、“建昌帮”传统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在目前疫情的形势下,中药材面临着价格上涨和供应不足的现状,抚州市中医院积极联系货源,进行多家对比,克服种种困难,确保三万干职工(21万包中药代茶饮方)的需求量。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志愿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安排人员四班倒,每天加班加点调配,中药房工作人员严把质量关,保质保量,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将代茶饮方发放到防疫一线干职工手中,大大增强了防疫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决战决胜的信心。
截止目前为止:抚州市中医院累计发放中药代茶饮方14628人次,共计102396包。
多年痛风兼有气滞血瘀?这个身痛逐瘀汤,清代名方,兴许适合你来源:抚州市委宣传部 李勇摄影报道
痛风反复发作,耗气伤血,兼有血瘀之证怎么治疗?
清代名医王清任在他的医学著作《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一节中载录了一个身痛逐瘀汤,就是主治痹痛兼有血瘀之证的,原文记载:“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灵脂(二钱,炒),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二钱,去土)。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主治痹痛兼瘀。”
身痛逐瘀汤,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用来治疗气血闭阻的肩痛、腰痛或周身疼痛,那气血闭阻血瘀之症的痛风痹症,也在其治疗之列。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兼有血瘀之症呢?
中医的办法之一,就是舌质紫黯,或者有舌有瘀斑(尤其是舌底有瘀斑)为辩证的要点。
王清任在介绍身痛逐瘀汤汤时说“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日痹症……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意思就是说,用前人的古方治疗痹症时,如果效果不好,就可以用他的身痛逐瘀汤。
方中著名的药对桃仁红花是活血化瘀方中经常用到的经典药对,桃仁红花相须为用,一升一降,一散一收,让活血化瘀的力量倍增,还有活血生新、消肿止痛的功效,入心可散血中之滞,入肝可理血中之壅。
方中桃仁、当归、川芎活血祛瘀;红花、没药、五灵脂、香附理气化瘀止痛;羌活祛风除湿止痛;秦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地龙通经络而利关节;怀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当归补血;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奏化瘀止痛祛风除湿通利关节活血祛瘀之功,所以可以治疗兼有气滞血瘀的痛风性关节炎症。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和尿结石。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 *** ,侵删):2010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陈永光博士论文《中医诊治痹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资料查询系统建立》。
为高高在上的“五高之人”:
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
送上觉得有点用 *** 想用用的温暖资讯的
关注@死磕代谢病的小姜医生#哆咖医生超能团##谣零零计划##健康明星计划#
湿热用薏米,寒湿用苍术,祛湿一定要分清寒湿还是湿热祛湿,需要分清寒湿还是湿热!
在民间最常用的祛湿 *** 就是喝红豆薏米汤,它也常被人当成祛湿保健的食品,现实中有人喝了有效,有人喝了却无半点效果,甚至还会出现胃不舒服等症状,所以该方在民间也有许多争论,有人说有效,有人说无效。
其实很多人没有搞清楚的是人体内的湿分寒热两种,寒湿称为寒湿,热湿称为湿热,在名称上将“湿”字一个放前一个放后。
我们平时喝的红豆薏米汤主要用来祛湿热,但对寒湿不但无效,甚至还会加重。
特别是对于女性,如果是属于寒湿的女性长期饮用红豆薏米水,还有可能导致女性朋友痛经、宫寒等严重后果。
所以在祛湿前一定要分清自己到底是属于寒湿还是湿热。
那么如何分辨呢?
寒湿证:
主要是阻滞阳气的运行,引起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畏寒肢冷、腹胀、泄泻或浮肿等症。
临床表现为:舌苔发白,面色发青、发黑、发暗、发白,口腔反复出现溃疡,口嗅等。脸上爱长痘和斑,身上易长湿疹、牛皮癣、白癫风,手、脚长年冰冷;
流出的汗是凉汗;经常腹痛、腹泻;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咳嗽时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湿热症:
湿热是热病的一种,症状可见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痢疾等病症。
临床表现:舌苔黄腻、口中黏腻、恶心呕吐、口渴不多饮、肢体沉重,便溏不爽。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别:
湿热在关节与筋脉处,则表现为局部肿痛;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
在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在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 *** 灼热、口渴;在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等。
寒湿和湿热都具有脾虚湿盛的特点,表现为食少腹胀、头身困重、大便黏滞等。
祛湿热一般用红豆薏米汤或粥
1、注意上述所指的红豆是指赤小豆,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稍扁,它们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用错也会影响效果。
2、煎煮 *** 上,由于薏米寒气较重,直接煮会伤脾,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先将薏米炒一下,等炒黄后,再与赤小豆一起浸泡半天后,再煮,否则很难煮烂,因为薏米和赤小豆都比较硬。
祛寒湿那就要换成苍术了
祛寒湿最简单的 *** 就是用苍术泡水,苍术非常便宜。放在杯子里,用刚烧开的水冲泡,半小时就可以喝了,喝淡了就可以倒掉。坚持喝一段时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苍术是菊科植物南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载其可以“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关注@中医非遗传承人买建修,我就是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白术+苍术,一个补脾,一个运脾,可治脾虚腹泻,行经血少色淡每天,我们品尝过的美食经咽入脾胃,进行重新分配。
将精微物质化生为气血营养人体,将水液转化为津液,濡养各脏腑。将糟粕物质往下运输,经大肠小肠的分清泌浊,从二便而出。
所以工作状态良好的脾能生化出欢快工作的气血。若脾胃虚,气血生化乏力,被称为血海的主生殖之冲脉血液供应不足,会引起行经血少而色淡,甚至慢慢闭绝不通。
一条河流,上游之水堵塞,下游便水流不利。若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液糟粕,水液潴留为湿,糟粕滞留为积。
湿则大便稀溏,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症状加重,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体困倦,舌淡胖,苔白。而白苔与寒相关。
故寒证遇湿型腹泻,更可表现为大便清稀,肠鸣胀痛,身寒喜温,舌苔白腻,便无味。
积则便稀并伴有食物残渣。粪便粘稠而臭,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舌淡,苔垢腻,脉弦滑。
二术丸,出自宋陈沂撰,明陈文昭补解之《陈素庵妇科补解》。
组成:
白术,苍术,生姜,大枣
治妇人脾胃虚弱,始则行经血少而色淡,后且闭绝不通。并治男子、小儿脾虚腹泻。
所谓二术,当然是有名的苍术和白术。
白术苦甘温,入于脾胃,苍术辛苦温,不仅入于脾胃,还入于肝。
两味均因苦而能除脾之湿气,因温而能散寒通阳气。但白术有沾腻性,味甘而滋补,可在对脾行气利水之后让气得周流而生津益血,如同给土施肥一样将养脾,让脾之功能恢复。所以着重针对脾虚湿阻。为中医所述低洼不足之脾土。
而苍术之辛,有浓烈的香气,能让脾不打瞌睡,好好劳动加油干,除腹胀,开胃口。还让脾统血及生化气血的功能好好发挥,让血液运行到它该去的地方,比如入藏血的肝,解痰湿血诸郁并疏肝行气。
着重针对寒湿阻滞中焦而脾虚不明显者。为中医所述高而厚之脾土。
故医家有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之说。二味相遇,补运结合,苦温燥湿,辛甘化阳。就像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奔跑在太阳升起的晨曦中。
故而脾胃虚寒之人服用二术,能开胃口,吃啥啥香。身上的肉肉也长起来。若再加上倍受脾喜欢之姜、枣辅助,大枣甘温,补脾益气,生姜辛温,温中去湿。则有如虎添翼之力。
将女子经少或闭,男子幼儿腹泻之症消除。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南阳公布的这份中医药预防方案,多了一份“艾”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通讯员 崔松涛
1月29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南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防治专家组公布了中医预防方案,该方案依据南阳气候地理条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特色方剂。其中,作为全国更大的艾制品生产和销售基地,选用艾制品防病是其更大的特点。
据介绍,结合南阳时令和地域状况,依据本次疫病流行的湿、热、瘀、毒的病理特点,同时借鉴南阳历史上民间的一些防疫 *** ,相关专家制订了本预防方案,必要时群众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考使用。详细内容如下:
一、基础预防
1.调畅情志:春季为生发之季,在人体应肝,应做到心情好、不生气、不紧张、不恐慌,沉着应对,科学防治。
2.合理作息:夜卧早起,最迟应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应保证6小时~8小时的睡眠时间。久卧伤气,如不适合户外运动,应做适度室内锻炼。
3.练深呼吸:其要领为鼻吸口吐、慢吸快吐、吸满吐尽,可采取放松的站姿或坐姿,由本能的自然呼吸进入慢、匀、细、长的自然呼吸,心神稍定,开始进行深呼吸,按照要领,以鼻腔、咽喉、肺部的放松带动全身心的放松。
4.饮食调养:适当多吃红豆、绿豆、薏仁、山药、元肉、百合、大枣等以培育人体正气的食物;根据个人情况,适当食用葱、姜、蒜、花椒、韭菜,可以起到通利肺气的作用;肺病禁苦,一些过于苦寒的食物对一般人未必有益,如苦茶、苦咖啡、苦菊、苦瓜等,也不适宜用一些过于苦寒的中药等作为茶饮常服。
5.讲究卫生,勤洗手,开窗通风,加强防护。
二、艾预防
1.燃适量艾绒、艾条(艾叶)薰室内外,熏时室内适当密闭。
2.开水泡艾叶,待温度适宜时泡脚,一天一次,本 *** 既可用于预防,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3.艾灸,可灸足三里、关元、肺俞、大椎、神阙等。
注意事项:选择适宜的艾条或灸艾器,每个穴位不超过10分钟,注意防火、防灼伤。
三、预防参考方药(不作为临床治疗使用)
中医常将体质分为寒热,一般口渴喜饮、口干口苦、嗓子疼、大便干、小便偏黄的人,多属于偏热体质;怕冷、手脚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的人,多为偏寒体质。
1.茶饮方:
(1)偏热性体质:
麦冬6g 桑叶3g 陈皮3g 二花3g
黄芪3g
作用:益气养阴 解毒化浊
(2)偏寒湿体质:
苍术3g 陈皮3g 白芷3g 白蔻仁3g
苏叶3g
作用:芳香化湿 辟秽化浊
用法:上两方用作茶饮,宜开水泡。
2.煎服方:
(1)偏热性体质:
生黄芪15g 炒白术10g 藿香6g
桔梗10g 桑叶6g 连翘12g
日一剂,水煎600ml,分三次口服,连用6天,儿童剂量酌减。
(2)偏寒湿体质:
生黄芪15g 炒苍术10g 防风6g
陈皮10g 白蔻仁10g 苏叶10g
日一剂,水煎600ml,分三次口服,连用6天,儿童剂量酌减。
编辑: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