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几级保护动物,麻雀是几级保护动物名单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7 0
中国本土麻雀已绝种?都是“进口货”惹的祸?

中国本土的麻雀都死光了?现在的麻雀竟然都是苏联引进的,真的是这样吗?

不知道你有没注意过,现在的麻雀和以前得不一样了,有人说现在的麻雀没有以前的大,还有人说现在的麻雀都是从外国引进的,中国的本土麻雀已经濒临灭绝了,国家已经把麻雀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现在我们常见的麻雀都是当年从苏联引进的100万只麻雀的后代,属于外来物种。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先要从一场运动说起。

1960年国家正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不少地方饿死了人。为了节约粮食,中央发起了除害运动,老鼠、蚊子、蟑螂、麻雀这四种动物首次被并列到了一起合称为“四害”当时为了打麻雀,整个生产队的男女老幼全部出动,有用弹弓的、也有用筛子设陷阱的、连七八十岁的老大爷都举着竹竿满山捣麻雀窝。

一些老人回忆,当时就是端着饭碗手里也要拿一个小旗杆,看到麻雀落地或者落到树上就要端着饭碗驱赶,连吃饭的时候都要打麻雀。

在夏天的时候麻雀还能找一个草丛里躲起来,到了冬季草木枯黄成群结队的麻雀只能在天上飞,一落地就被人骚扰,有很多麻雀就这样被折腾死。到了1961年,一些地区的粮食产量不增反降,中央紧急叫停了除四害活动,麻雀这才得到了喘息机会。据说当年除四害运动中一共消灭了20亿只麻雀,北京曾在两天时间里消灭49万只麻雀,上海则更绝,一天创下捕杀50万只麻雀的纪录。

中央为什么紧急叫停了除四害运动呢?因为当时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对付四害,四害是打不完的。更为关键的是,大量的麻雀消失导致农田里的害虫数量激增,麻雀虽然吃庄稼,但是它也会吃害虫,麻雀变少了以后,庄稼收成反而下降了不少。

为了解决麻雀数量的不足,我国又从苏联引进了100万只树麻雀,以至于很多人说现在我国的麻雀都是外来物种,中国本土家雀早就在除四害运动中被灭掉了。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先要搞清楚当年除四害运动中打的是哪一种麻雀。

麻雀是雀科麻雀属动物,这个属总共有27个种,我国境内麻雀总共有五种,最常见的是树雀和家雀。树雀喜欢在芦苇、麦田、树丛中搭窝,它们的体型更大,头部有明显的黑斑。家雀喜欢在屋檐下筑巢,有的还喜欢抢燕子的窝。家雀的体型更小,头上有栗黄色的羽毛。

这两种麻雀我国都有分布,除四害运动中打的主要是树雀,这种麻雀会吃田里的稻谷,家雀反而打的比较少。

我国从苏联引进的是西伯利亚树雀,这种麻雀和中国本土树雀没有生殖隔离,就像东北虎和孟加拉虎的关系一样,他们都是可以交配并产下后代的。因此现在中国本土大树雀不是灭绝了,而是被基因污染了,很多树雀都是西伯利亚树雀和我国本土树雀杂交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物种入侵,只不过西伯利亚树雀的生活习惯和中国本土树雀差不多,生态位也是重叠的,因此人们没有特别区分两者有什么不同。

现在我国的麻雀数量是没有以前多,树雀在除四害运动中被打的差点灭绝,而家雀数量的减少与农村发展有关。

以前的农村建筑基本上都是土房子,屋顶是用茅草搭建的,这个环境很适合家雀居住。上了年纪的人恐怕都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麻雀叫个不停,房子土墙里都有家雀做的窝。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的农村建筑都是砖混结构,好的屋子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的,这样的屋子麻雀很难筑巢,没有草也没有土,麻雀又不像燕子那样喜欢衔泥筑巢,因此家雀只能利用现有的材料。显然它们还没有进化出使用钢筋混凝土的能力,所以现在我国的家雀数量下降了不少。

尽管我国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鸟类数量正在变多,斑鸠、野鸡经常可以见到,但是家雀和燕子的数量依旧上不来。需要注意的是,麻雀的数量虽然没有以前多,但是它并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它只是“三有动物”。尽管如此,用弹弓打麻雀超过一定的数量后还是会被警察同志请去喝茶的。

我国野外的树雀并没有灭绝,但是基因已经被污染了,家雀的数量随着农村建筑的变化也变的越来越少了,我们要保护这些鸟类,过去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麻雀其实也是一种益鸟,不要轻易的伤害它们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 | 树麻雀:熟归熟,咱也是保护动物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树麻雀。

人类的邻居

树麻雀是一种常见十分的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它们的额、头顶至后颈呈栗褐色,头侧呈白色,耳部有一黑斑,显得极为醒目。背部呈沙褐或棕褐色,具有黑色纵纹。

树麻雀在中国分布广,数量大,是中国城乡房舍和庭院周围常见鸟类之一。它们伴随人类而栖居,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无论城镇和乡村,有人的地方,就能看到树麻雀。

树麻雀生性活泼,喜欢频繁地在地上奔跑,并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显得较为嘈杂。若有惊扰,它们便立刻成群飞至房顶或树上。但是,树麻雀一般飞不远,飞不高。它们飞行时两翅扇动有力,速度甚快,因此它们成大群飞行时常发出较大的声响。

它们有什么习性?

树麻雀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粒、麦粒、糜子等农作物种子,或是植物果实为食。繁殖期间,它们也吃大量昆虫,树麻雀的雏鸟,也几乎全以昆虫为食。树麻雀是留鸟,一年四季均为集群活动。春季繁殖期间,雌雄树麻雀成对活动,共同营巢、孵卵、喂养幼鸟。幼鸟长大后,先随成鸟一起活动。当成鸟进行第二次繁殖时,幼鸟就会自己结群活动。秋后,所有成鸟与当年的幼鸟组合成群,其数量可达数百以至上千只,它们一起在田野或仓库等地寻找谷物吃。

它不是“害鸟”

在秋季谷物成熟期间,树麻雀常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曾将麻雀、苍蝇、蚊子、老鼠一起列为“四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除四害”运动。但是,鸟类研究者对麻雀的食性作了大量研究后,最终对麻雀的益害问题作出了较为公正的评价:麻雀在秋季成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确实给农业收成带来很大影响,但在非农业区和秋收以后,这种危害就很不明显。在夏季,麻雀也吃昆虫,特别是它们的雏鸟,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因此,麻雀也有益的一面,它们被列为“三有”保护动物。

采写:金亦炜

美编:曹家瑞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 刘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山东东明有人捕杀麻雀被拘,我国麻雀数量约百亿只,需要保护吗

在我国,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原野里,森林中,建筑物上,随时都能看到麻雀飞过,在我国这种鸟类的数量或在百亿只以上,而且麻雀也遍布全球,总数量或达数千亿只,属于没有生存危机的物种。

或许正是因为数量太多的缘故,麻雀曾我国定为农业“四害”之一,因为这种鸟类喜欢吃粮食,农田中经常能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麻雀吃一些稻谷,小麦之类的粮食,很容易造成农业减产,所以被认为是货真价实的害鸟,不过麻雀其实是杂食性鸟类,也吃一些昆虫,如今人们已经不认为它是害鸟了,但在农村,它仍然是一种不招待见的鸟类,主要还是因为它喜欢吃庄稼或者晒在外面的粮食。

据《菏泽广电网》报道,12月10日,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东明集派出所依法刑事拘留一名涉嫌非法狩猎罪的男子姜某(菏泽市牡丹区人、51岁),因为此人捕捉了30只麻雀,当日12时左右,该所民警对此人进行盘查时,在其摩托车后备箱内发现30只已经死亡的麻雀,讯问才知姜某使用 *** 、白酒、玉米糁拌到一起捕捉麻雀,于是姜某因涉嫌非法狩猎罪被拘留。

虽然麻雀曾经是四害之一,但是早在2001年8月,它就被列入了我国二类保护动物,属于是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保护动物,但不属于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既然麻雀的数量有百亿只,为什么还要保护它呢?这也是因为人类现在所具有的毁灭一个物种的能力太强了,如果不加以约束的话,即便是百亿只麻雀,也不够人们用农药、撒网等方式捕捉的,曾经生活在北美洲的旅鸽就是前车之鉴,这种鸟类多的时候光美国就有几十亿只,但是100多年前美国人对其大肆捕杀,导致这种鸟类在很短的时间中灭绝,1914年之后,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一只这种鸟类了。

所以,打麻雀还是不被允许的。如果以非法手段捕猎超过20只(包括)就属于犯罪,是会被备案的,超过50只(包括)则属于重大刑事案件。

在生物学上,麻雀属于雀科麻雀属,全世界共有27种,我国有其中的5种,这些种类的麻雀在大小、体色方面都很相近,生活习性也都差不多,我国最常见的麻雀是山麻雀,遍布全国,种群数量十分丰富,这种小鸟有很多俗称,比如老家雀(qiao)、家雀、老家子、小小串、老家贼、霍雀、瓦雀、琉雀、只只、麻谷、禾雀、宾雀、户巴拉,您的老家话叫它什么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佛山一饭店老板养2只绿海龟被刑拘,系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警方供图

6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北滘分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近日,顺德区北滘镇一家饭店老板苏某在饭店内养2只海龟,鉴定结果显示2只海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苏某因涉嫌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刑事拘留。

据上述工作人员提供的案情通报,今年2月,顺德区农业局接群众举报称,在北滘镇碧江大道某饭店内有人养殖疑似海龟2只。2月28日,区农业局执法人员依法到该饭店进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经检查发现该饭店楼道水族箱中养殖有疑似海龟活体2只。经检查,该饭店未持有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的相关许可证明。

警方供图

之后,执法人员委托专家人员对该2只疑似海龟活体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2只海龟活体均为幼体绿海龟。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绿海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执法人员将该饭店的法定代表人苏某(男,34岁,顺德人)带回单位并移交给公安机关作进一步调查。

经警方调查,2015年8月份,苏某在广东湛江市游玩时,看到一位海边渔民有海龟出售,觉得这个品种的龟很特别很好看,于是购买两只海龟回家养殖作观赏所用。

2016年,苏某的饭店开业,为了给饭店增加灵气和特色,苏某就将养殖在家的两只海龟放到饭店内养殖,供自己和客人观赏。苏某没想到,自己钟爱的两只海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苏某因涉嫌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

顺德警方表示,很多常见的动物如麻雀、青蛙、蛇类中也有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品类,应加强辨识,切莫随意收购、售卖。同时,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属于违法行为,市民一旦发现此类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麻雀是几级保护动物,麻雀是几级保护动物名单-第1张图片-

麻雀成群破坏庄稼农民的损失谁来赔?这些 *** 或许能帮你解决问题

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它们以谷物为主食,经常会在丰收的季节出现在农田中,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害。如何有效地驱赶麻雀,保护农民的利益呢?本文为你介绍几种简单且长时间有效的驱赶麻雀的 *** ,让你不再为麻雀烦恼。

麻雀是一种杂食性鸟类,它们不仅能捕食昆虫,还喜欢吃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尤其是成熟的粮食作物。在我国,麻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每到秋收的时候,麻雀就会成群结队地飞到农田里啄食谷物,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据统计,每只麻雀每年大约会消耗掉4.5公斤的谷物。如果按照我国目前的麻雀数量(约10亿只)来计算,那么每年就有45亿公斤的谷物被麻雀吃掉。这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可以说,麻雀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大害虫。

为了保护粮食安全,我国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将麻雀和苍蝇、蚊子、老鼠一起作为“四害”,号召全国人民开展“除四害”运动,大力消灭麻雀。然而,这样做却引发了一场生态灾难。由于麻雀数量急剧减少,导致了它们的天敌——老鹰、猫头鹰等猛禽也随之减少。而这些猛禽又是其他害虫——蝗虫、蚜虫等的天敌。因此,在1960年春天,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虫灾。大量的害虫吞噬了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歉收和饥荒。这让人们意识到了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从那以后,我国 *** 就停止了打麻雀运动,并将麻雀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任何捕杀、出售、食用麻雀的行为都属于违法。同时,人们也开始寻找一些既能驱赶麻雀又不伤害它们的 ***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人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简单且长时间有效的驱赶麻雀的 *** :

  • 用声音驱赶: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 *** 。利用音响或者喇叭播放一些麻雀所害怕的声音,比如老鹰叫声、枪声、爆竹声等,可以让麻雀感到恐慌和威胁,从而飞走。这种 *** 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缺点是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麻雀可能会逐渐适应这些声音,失去驱赶效果。
  • 用光线驱赶: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 *** 。利用一些反光或者闪光的物品,比如镜子、CD碟片、彩色气球等,挂在农田里,可以利用阳光产生刺眼的光线,干扰麻雀的视觉,让它们不敢靠近。这种 *** 的优点是不会产生噪音,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美观。缺点是需要有足够的阳光,而且麻雀可能会习惯这些光线,失去驱赶效果。

  • 用风铃驱赶: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 *** 。利用一些风铃或者铃铛等能发出清脆声音的物品,挂在农田里,可以利用风力产生声音,吓唬麻雀。这种 *** 的优点是声音悦耳,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持续时间长。缺点是需要有足够的风力,而且麻雀可能会习惯这些声音,失去驱赶效果。
  • 用驱鸟剂驱赶: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 *** 。利用一些天然香料或者化学物质制成的驱鸟剂,喷洒在农田里,可以释放出一种对鸟类有 *** 性或者厌恶性的气味,让麻雀闻后即会飞走。这种 *** 的优点是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不伤害鸟类。缺点是成本高,操作复杂,可能会对人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就是几种简单且长时间有效的驱赶麻雀的 *** 。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农民朋友们解决麻雀破坏庄稼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理解和尊重麻雀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一些损失就对它们进行残忍的打击和消灭。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既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又能保护它们生存权利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麻雀和谐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给我点个赞吧!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驱赶麻雀的看法和经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农夫三拳木头”,我会为你带来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

大象还没走,貉又来了!上海100多个小区出现,长得很像小浣熊?

继云南象群进村之后,又一种动物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最近,在上海100多个小区都出现了貉,松江一小区更是爆发大量野生貉。

一时间大量出现,还发生过攻击人的情况,不少人都对这种生物表示担忧、害怕,认为应该采取特别手段进行驱赶。

但有记者走访专家和社区里的目击者,他们均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貉会主动攻击人。

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为啥现在成保护动物了?会对人造成威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貉是一种什么动物?

貉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的出镜率并不高,大部分人认识它是由于“一丘之貉”这个成语,说的是同一山丘上的貉品性都差不多。

少数人是在东北民间故事改编的动画片《人参王国》中认识它的,貉与獾并列走兽国两大将,形象和野猫差不多。

貉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地,后来广泛被欧美国家引进,作为重要的毛皮兽。

在日本貉被称为“狸子”,日本人认为它有法术,和狐狸、猫一样,都是非常有灵性动物,一尾守鹤的原型就是一只貉。

貉长得有些像猫,也有些像浣熊,到底怎么区分它呢?接着往下看。

貉、狸、浣熊,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对于貉、狸、浣熊、小熊猫、獾都傻傻分不清楚,似乎都是可爱的小胖子,其实它们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首先,小熊猫主色调是棕红色,和其他几个配色都不一样,小浣熊干脆面上画的就是小熊猫。小熊猫的爪子也是圆圆的,可以抓握,和大熊猫类似。

浣熊有细长的手指,像猴子一样可以抓握,甚至可以捧着食物两腿跑,这个技能其他几位都没有。

常见的种类有狗獾、猪獾、蜜獾、狼獾,都是短腿的好战分子,中国比较常见的是狗獾和猪獾,獾擅长挖洞,所以爪子非常发达,像是狗熊的爪子。

猪獾

在中国最常见的是果子狸,属于灵猫科,看尾巴就行,相比于其他几位蓬松的短尾巴,果子狸的尾巴和大部分猫一样,和躯干差不多长。

最后要说到的就是我们的主角,它的爪子和狗是类似的。有专家认为它是比较古老的犬科动物。

九城湖滨小区居民拍摄到的貉喝水画面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白化品种的貉,看上去和萨摩耶差不多。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貉与浣熊还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地方,就是食性较杂,不论是啮齿类,小鸟、鸟卵、鱼、蛙、蛇、虾、蟹、昆虫、蜗牛等,还是浆果、真菌、根茎、种子、谷物等植物,反正只要能吃到嘴里的食物,都来者不拒。

这也让它们身上寄生虫比较多,如果是野外遇到,不要随便抚摸。

貉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温顺的,还有犬科动物中独有的冬眠习性,一般比较胆小,人一靠近就跑了。平时以家庭为单位成对觅食,昼伏夜出,所以人类很难看到它们。

在日本,人们非常喜欢这种动物,很多餐厅都会在门口摆上日本貉的雕像,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日料店也能看到这一形象。

日本的貉也比较胆大,有时候在城市里翻垃圾桶,在日本有人会像喂流浪猫狗一样喂貉食物,貉也会带来栗子等东西“回礼”,这又增加了貉的灵性。

其实,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很常见,如果你帮助过猫头鹰,它会经常给你送它喜欢吃的蛇、老鼠等东西;如果你和一只乌鸦建立起友谊,它会给你喂虫子等等。

貉在野外的“战斗力”如何?

由于生活环境的破坏,貉的数量变少了,在中国变成了二级保护动物,在全世界是无危状态。

不过要注意的是,成为保护动物并不意味着这种动物很少,麻雀也是二级保护动物,只是它的生态价值禁止捕杀。而且,这种动物人工饲养的比较多,所以整体数量并不少。

在欧洲和西伯利亚等地区,随着虎、豹、狼和猞猁的分布和数量都已经大不如从前,狗獾和貉正在走向乡村和农田地区食物链的顶端。

别看在动画片中这俩动物是“好基友”,现实中可是世仇。

貉自己不会挖洞,但冬眠和夏季抚育幼仔都需要找个窝。所以就会选择霸占狗獾窝、河狸窝和赤狐窝。

其中狗獾最擅长挖洞,窝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更高。而后两者的窝通常较浅,导致冬季的保暖效果不佳,也不能够抵御天敌。

但是,狗獾也不是随便被欺负的,想想它的两个“表哥”:大哥金刚狼——狼獾,二哥平头哥——蜜獾,它的战斗力也很强。

狗獾的体重可达11千克,是貉的两倍,皮糙肉厚,但是灵活性差很多,虽然总有和大型猛兽打平手的战绩,但对付灵活的貉,只能和一对貉夫妻打成平手。

既然“战斗力”五五开,双方都会找机会杀死对方的幼崽。


貉和狗獾的繁殖季节都在5-6月,又都有冬眠习性,它们有时候就住在同一个窝的不同卧室里。在冬眠期间,獾睡得比较死,而貉类似熊在冬眠中很容易醒来,有时候就会活埋狗獾,有些狗獾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提前挖许多通气孔,或在硬土地上挖窝。

即便不能趁冬眠杀死对手,貉春天醒来也比狗獾早,会先把能找到的大型动物尸体都吃掉,让强悍的狗獾没有肉吃。

在俄罗斯貉已经变成了入侵物种,严重威胁到狗獾的数量。近年来狼群受到保护,数量回升,压制了貉的数量,狗獾种群才得到恢复。

本文专家:朱广思,科普作家,北京科普作协会员

药杀麻雀40余只,黑龙江一男子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1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获悉,近日,该局成功破获一起非法狩猎麻雀案件。

警方查获的麻雀死体。图源: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红兴隆分局

1月11日,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红兴隆分局二九一派出所民警在进行日常巡检时,发现一辆皮卡车形迹可疑。在民警对其进行截停检查时,该车驾驶员突然驾车逃跑。在逃跑过程中,副驾驶一名男子中途下车,民警对其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男子身上携带食用小米等物品,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进行讯问。

据其交代,今年1月2日起,他多次将药物混合在小碴子、小米等麻雀爱吃的粮食中,撒在作业站附近,猎杀麻雀40余只。1月11日,民警在其家中查获麻雀死体(带羽毛)40只。目前,嫌疑人王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野生麻雀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捕杀、出售、食用野生麻雀的行为,均属违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 *** 狩猎,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

校对 刘越

非法狩猎100余只,刑拘!北京野外看见它,可别随便捉!

导 读

大家都知道野生动物是不允许猎捕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抓癞蛤蟆也可能涉嫌犯罪。大家常说的“癞蛤蟆”学名蟾蜍。常见于田间地头、沟渠、池塘及沼泽地带,可是您知道吗?抓蟾蜍也是犯法的!

近日,顺义分局高丽营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成功过抓获一名非法狩猎“蟾蜍”的嫌疑人。

涨知识:“三有动物”不能抓

先涨一点知识,今儿案子的主角是蟾蜍,俗称“癞蛤蟆”,虽然没被列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但已被纳入“三有动物”名录,是一种极有药用价值的经济动物。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三有”保护动物是指有重要生态价值、有科学价值、有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这些动物虽然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但列入了“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同样受法律保护。常见的“三有”保护动物有麻雀、壁虎、蟾蜍、野鸡、野兔等等。

根据2022年4月9日施行的更高人民法院、更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猎捕“三有”保护动物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捕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非法抓蟾蜍,犯法!

2023年4月12日晚,顺义公安分局高丽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村内水渠里非法捕捞蟾蜍。高丽营派出所立即联合分局森林公安大队,赶到现场开展工作。

民警到达现场后,看到一辆停靠在路边的车,顺着停车的位置向水渠北侧寻找,发现水渠里面有星星点点的光亮,只见一个人头戴一个大探照灯,手里拿个夹子,像是在抓什么……

民警立即喊停该男子的行为,经现场清点,这位男子已经非法抓获野生蟾蜍100余只。

民警将该男子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调查,经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曹某丰(36岁,男)承认自己是驾车行至该水渠处,然后穿戴捕捞工具:好水裤、头束照明灯、手持蛇皮袋及金属夹子等……进入水渠抓取蟾蜍用于贩卖。

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丰因涉嫌非法狩猎罪被顺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00余只野生蟾蜍已被全部移交至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警方提示

北京市全年全域范围划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任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涉嫌非法狩猎的人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 *** 狩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

(一)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 *** 狩猎的;

(三)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也有明文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有了合法手续还不行,如何猎捕也有严格的规定。电捕工具、铁夹、 *** 、毒药、 *** 等均属于禁用猎捕工具,不能随意使用。通过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或者使用火攻、烟熏、挖洞、陷阱、捡蛋、捣巢等 *** 猎捕,也要负法律责任。

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您如发现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

请积极向公安机关报案

转发~

共同向非法猎捕行为说“不”!

内容综合:顺义分局、“博物”公众号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麻雀曾是“四害”之一,如今泛滥却无人敢抓,它为什么受到保护?

从四害到三有,麻雀究竟付出了什么?

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应当都知道,麻雀曾经与苍蝇、蚊子、老鼠并称为“四害”,是国家号召灭绝的对象,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人喊打的麻雀竟然成为了“三有动物”,非但要对其进行保护,大规模猎杀甚至还要坐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目前数量逾百亿的麻雀,真的有保护的必要吗?

提到麻雀,想必大家都会觉得再熟悉不过,这种被人们称作“日在树上啼叫,夜宿屋头破庙”的常见留鸟,一般都会成群结队从我们身边飞过、啄食我们辛苦种出的粮食。也正因如此,上世纪我国人民才会认为麻雀会造成粮食减产,将其列为著名的四害之一,对此进行了严厉打击。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除四害期间,我国人民累计消灭了20亿只麻雀,让麻雀在我国一度濒临灭。可是大量消灭麻雀真的能够提升粮食产量吗?现实给予了我们否定的答复,在消灭了大量的麻雀之后,我国非但没能实现大规模粮食增产,反而还迎来了将近三年的自然灾害、许多地方的农作物都因为闹虫灾而颗粒无收。

血淋淋的现实击碎了人们的幻想,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麻雀存在的意义,而不久之后,鸟类科学家郑作新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由于麻雀在幼鸟时期只吃虫类,所以麻雀是害虫的天敌,是一种益鸟

报道一出,人们幡然醒悟,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麻雀虽然着实了一定的农作物,但是同样也是庄稼地里更多农作物的“守护神”,而相对于田地的增收来说,麻雀啄食的那一部分道理真的是微不足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很快就将麻雀从四害名单上去除了。

可即便如此,随着20亿只麻雀被消灭,我国很多地区的生态平衡已经破裂了,单单将麻雀从四害名单上去除,根本就不足以改变当时麻雀的处境。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国最终将麻雀列为了三有动物名单,还专门在一段时间内对麻雀的繁殖进行了帮助,这才让麻雀在中国再度“多点开花”。

那么什么是三有动物呢?小小的麻雀又能否配得上三有动物这个名号呢?

所谓的三有动物,指的是那些受到国家保护的、在科学、生态以及社会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而倘若要沿袭这个说法来看,那么麻雀完全符合三有动物的定义。

受到国家保护就不用说了,麻雀不仅在中国一度濒临灭绝,在2013年更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理所当然,除了我国外,麻雀在国际上同样也是处于被保护的地位。

麻雀的科学价值,除了用于研究之外,主要指的是药用和食用价值。在《南阳中草药名典》、《中国传统养生食谱》中,都明确记载了麻雀有着补肾壮阳、固涩益精的功效,而这一点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论证,再加上麻雀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所以价值还是颇高的。

至于生态价值就不用多说了,每个地区都往往有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而麻雀这种数量繁多的鸟类,往往在地方生态链中扮演着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一个地区的麻雀倘若消失了,那么大概率是要爆发出虫灾的,之前除四害运动期间我国爆发的三年自然灾害就是更好的证明。

至于最后一点,也就是社会价值这方面,麻雀倒是表现得不太明显,不过仅凭前两方面的巨大价值,麻雀被列为三有动物,就已经是名副其实了。

当被列为三有动物之后,麻雀也就受到了我国刑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倘若盲目滥杀、大规模捕猎,那么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这种案件在近年来屡见不鲜。比如说某某捕捉27只麻雀从而被刑事拘留,再比如说某某捕捉了135只麻雀,最终被判了9个月等等,对此我们只能说,一定要学会敬畏、遵守法律。

可能有的人会问了,既然我国麻雀数量都已经超过100亿了,那么真的还有保护的必要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保护”与“保护”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对于稀有动物的保护,自然是因为其数量稀少,是对三有动物的保护,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像麻雀这种三有动物,无论数量多少都是要进行保护的。

与麻雀有着相同待遇的还有“野猪”,虽然面容丑陋、肉质鲜美,但是野猪同样也是三有保护动物的一员。

对于野猪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净化”,二为“食物”。这里的净化指的是野猪可以吃腐肉,可以消灭一些病毒,从而让人们避免疾病困扰;至于食物,这主要说的是野猪本身属于优质食物,可以满足东北虎、棕熊以及黑熊等动物的食物需求。

当然,这里的“保护”也是相对的,当麻雀、野猪这类三有动物的数量严重超标、威胁到了地方的生态安全的时候,人们往往也会对其猎杀,不过这种猎杀必须是由官方牵头的,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不能主动进行,否则同样会触犯法律的红线,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尽量远离三有动物,这既是保护它们,同样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狩猎麻雀罚款近4万元,这些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要注意!

近日,云浮法院发布3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案例,增强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关注,自觉 *** 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禁渔期内非法捕捞水产品,罚!

为节省开支,满足口腹之欲,2022年3月15日,在云浮市辖区西江流域实施禁渔期间,陈某、苏某驾木船前往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西江某水域,使用蓄电池、脉冲磁场仪、抄网等工具以电鱼的 *** 捕鱼13公斤。案发后农业农村、水务部门对上述物品予以扣押,捕获鱼类当场放生。

云安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苏某无视国家法律,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内使用禁用的 *** 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被告人陈某、苏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判处被告人陈某、苏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十个月。

典型意义

鱼类是水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设置禁渔期、禁渔区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整渔捞结构,保护渔业资源种群。在禁渔区、禁渔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 *** 捕捞水产品,以电鱼的 *** 捕鱼不仅会导致鱼类丧失繁殖能力、导致水生物资源的减少,更会直接对野生渔业资源自然繁衍产生威胁,破坏水域生态环境。

法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非法电鱼的做法不可取,切勿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红线,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麻雀虽小,狩猎也追责

2021年11月5日,罗定苏某携带事前准备好的不锈钢枝、诱鸟播放器等工具,驾车先后到多处田地,通过电子诱捕的方式,共捕获鸟雀193只(含活体61只、死体132只)。苏某的非法行为被两名村委干部发现,并现场扣下其摩托车、工具和捕获的鸟雀,苏某趁二人不注意逃离现场,后于2021年11月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

经鉴定,苏某所捕获的鸟雀均为麻雀,属于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经鉴定,涉案麻雀动物整体的基准价值为300元/只。涉案的193只麻雀价值为57900元,其中死体132只的价值合计为39600元。

罗定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苏某违反狩猎法规,使用禁用的工具、 *** 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狩猎罪,依法判处被告人苏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苏某非法狩猎的犯罪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损害了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还应赔偿生态环境损失39600元并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或全国发行的报纸公开赔礼道歉。

典型意义

麻雀虽小,也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不得随意狩猎。本案中,被告人苏某破坏了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害了生物多样性,人民法院坚持打击犯罪与修复生态并重的理念,被告人受到的不仅是刑事制裁,还要承担赔偿责任。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呼吁广大群众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非法倾倒金属灰废渣,承担损害赔偿费用超20万元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被告人何某先后三次擅自将25吨金属灰废渣从佛山市南海区运回郁南县历洞镇某村委,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直接倾倒、堆放在露天土地,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鉴定,倾倒堆放的含铝等金属灰废渣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中废物类别: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经评估,该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数额总计211260元。郁南检察院以何某构成污染环境罪提起公诉,同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郁南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何某非法倾倒、堆放危险废品,严重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已构成污染环境罪。其倾倒、堆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损害的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依法判处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211260元。

典型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何某非法倾倒、堆放危险废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也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人民法院严厉打击污染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彰显了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权益。

【文字】南方+记者 杨再佳

【通讯员】云法宣

【作者】 杨再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麻雀 动物 保护 名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