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鱼柳是真的龙利鱼吗,龙利鱼柳是真的龙利鱼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01 0
这家超市将“巴沙鱼柳”冒充“龙利鱼柳”卖 法院支持消费者退一赔十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蒋梦娴)近年来,一种鱼类食材以鲜嫩丝滑、少刺多肉的口感俘获了许多饕餮客的心。没错,这就是粉 *** 嫩的龙利鱼。然而,当你去超市购买袋装的龙利鱼柳时,有没有想过可能遭遇到了“挂羊头、卖狗肉”,其实你买到的可能是价格更低廉的巴沙鱼柳。钱先生最近就买到了这样的假冒龙利鱼柳,他将超市起诉到了法院。近日,宝山法院审结了这起消费者 *** 案,最终判决被告超市赔偿原告钱先生十倍赔偿金10,543.10元。

图说:巴沙鱼柳。东方IC

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10月4日,原告钱先生在被告某超市有限公司经营的超市购买“龙利鱼柳”。钱先生回家烹饪后食用,感觉鱼柳的味道和之前吃的不一样,怀疑有假,遂向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后该局经调查认为,被告销售的“龙利鱼柳”产品实际为巴沙鱼柳,被告构成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被告进行了行政处罚。故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按规定支付十倍价款作为赔偿金。

庭审中,被告辩称,之一,被告已对供货商资质尽到了审查义务,涉案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第二,龙利鱼产量小、价格较贵,巴沙鱼大部分从越南进口,人工养殖产量高、价格便宜。原告在明知市场上龙利鱼价格远高于巴沙鱼的情况下,仍短时间内多次大量购买,被告有理由怀疑原告有“职业打假”牟利之嫌。第三,龙利鱼柳是加工制品,其实际原料即为巴沙鱼片,水产市场及水产行业的惯例称为龙利鱼柳。被告所售涉案食品并未以高额的龙利鱼价格进行销售,而是以符合市场价格的巴沙鱼价格售卖,被告并无以次充好、恶意追求盈利性的主观意图,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上海宝山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认定原告在被告经营的超市购买了标签名称为“龙利鱼柳”的产品。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产品实际为冷冻巴沙鱼柳。因被告明知其出售的标签名称“龙利鱼柳”与实际产品不符,该产品标签内容有很大的误导性,极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且与“龙利鱼”有关的部分属于虚假内容,被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虽然被告出售的“龙利鱼柳”并未直接造成原告人身损害,但法律并未规定将导致人身实际损害作为十倍赔偿的前提,被告将经营标签与实物不符的产品进行销售,存在足以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误导的主观过错,原告要求被告进行十倍赔偿的请求,本院可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根据原告实际购买的“龙利鱼柳”总金额,做出如上判决。

法官提示:

食品标签是生产者、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载体,对食品标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管理,既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亦是督促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合法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经营者所出售的食品应当与标签内容一致,所谓的“行业惯例”等均不是免除经营者责任的合理理由。

为什么超市和小饭店里的“龙利鱼”价格都很便宜?

龙利鱼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子板鱼、鳎目、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33‰。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历来为中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活鱼价格很高。龙利鱼也叫做鳎目鱼,也叫做踏板鱼。

鳎目鱼富含的营养成分很高。作为鱼肉来说它的蛋白质丰富还富含很多优质卵磷脂。所以它的肉质非常鲜嫩,还非常容易被我们身体所吸收。因此很多营养学家建议大家要多吃点鱼肉,吃着鱼肉对肠胃也是有好处的。鳎目鱼里面的脂肪含量很少,它所含有的热量比猪肉甚至是牛肉也低很多的。

那么为什么超市有不少便宜的“龙利鱼柳”出售,有时候售货员还说“龙利鱼就是巴沙鱼,只不过叫法不一样罢了。”呢?其实这就跟之前有些人硬要认证淡水虹鳟是“三文鱼”有点类似,就是为了多卖钱嘛。不过不同于虹鳟和大西洋鲑之间的关系,巴沙鱼和龙利鱼除了都是鱼之外,还真没什么关系。

巴沙鱼,产于东南亚,主要是在越南湄公河流域,因为其体型较大,产量高,小刺也比较少,净肉率多,肉质看起来和龙利鱼比较像,其实一种是淡水鱼,一种是海水鱼,巴沙鱼的土腥味较重,所以一般都是水煮或者麻辣等重口来掩盖。

相比较,龙利鱼价格贵些,一般在80~100元一斤,所以价格便宜的“龙利鱼”都不是真的。龙利鱼肉身很薄,而巴沙鱼肉厚实。其次,龙利鱼一般是整条售卖的,很少见到剃肉卖的。

你吃的蟹柳里根本没蟹肉!

作者:王蓉,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

01蟹柳,和螃蟹没关系

当螃蟹听到蟹柳这个名字的时候,其实是蒙圈的,毕竟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蟹柳,其实是一种冷冻鱼糜。

图片来源: ***

不知情的冷冻鱼糜,被人急速解冻后又再次冷冻后,duang 的一声,就拥有了和螃蟹肉一样的纤维感,然后被做成了蟹肉的棒状外形。

之后,为了模拟螃蟹的肤色,就得使用食用色素进行染色,再加入蟹肉风味的食用香精,就大功告成了。

所以,同样被施以障眼法的还有蟹粉、龙虾丸、鱼豆腐、鱼丸、鱼饼、鱼糕……

除了用鱼糜,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还会添加淀粉、豆粉等原料。具体里面有多少肉,就只能看厂家良心了。

图片来源:5577.com

02鱼柳,可能会偷梁换柱

鱼柳,倒是和鱼有关系。

都说吃鱼营养好,鱼柳肉质滑嫩没有刺,非常方便。

虽然作为「网红食品」,但这里面其实也是有猫腻的。

图片来源: ***

比如号称越南进口龙利鱼柳,5 斤只要 58 元,算起来还是蛮实惠的,毕竟单买龙利鱼,每斤的价格都在 50 元以上呢。

其实,大部分在售的龙利鱼鱼柳,实际上是一种叫巴沙鱼的养殖淡水鱼。

主要是因为他们两切成片之后长得特别像,导致乡亲们傻傻分不清楚。

不过呢,也不是说巴沙鱼不好,其实营养上的差别不大,就是商品名称和标签乱的很啊……

03牛柳,可能挂羊头卖狗肉

牛柳原本是和牛有关的,它是牛的里脊肉,这里的肉比较嫩,口感极好。

图片来源: ***

一头牛的里脊肉有限,价格就会比普通牛肉要贵,但是,很多小餐馆的牛柳,卖得比猪肉还要便宜……

乡亲们随便动一动聪明的小脑瓜,就能知道事情真相没那么简单。

它可能是鸭肉、鸡肉,甚至染色猪肉……

所以,太便宜的牛柳就不要买了,尤其是那些红得不正常、口感奇怪的牛柳,更要提高我们的警惕了。

04鸡柳 ≈ 油炸面粉柳?

有人的地方,必定就会有台湾无骨鸡柳。

鸡肉便宜,倒不会造假,但是量就未必真诚了。

图片来源: ***

回忆一下,我们吃的鸡柳,往往会裹上厚厚的面包糠或者面粉,一口咬下去,滋出来的都是面粉。

毕竟练就一身香酥金黄的鸡柳,靠的都是面粉吸进去的油,而从前那个健康、低脂的鸡肉就再也回不去了……

05猪柳,可能不是 100% 猪肉

至于猪柳,看形状的话,其实叫猪肉饼更准确。

也就是被汉堡包宠幸的那块肉,其实,它是由猪肉绞碎之后再加工做的。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但是——

为了更好的口感,往往会添加很多额外的肥肉、淀粉,哪里是纯猪肉啊。

06绝情丹、后悔药……

每当嘴巴想犯罪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你,你就使劲儿吃吧,这个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别说我没有提醒你。

于是,在某一个被激怒小青年的努力下,发明出来了后悔药,进而又出现一批绝情丹、脑残片、女神丸……

龙利鱼柳是真的龙利鱼吗,龙利鱼柳是真的龙利鱼吗-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 ***

其实,这些产品大多没有规范的生产规格说明,也没有经过任何生产部门批准,披着糖果的外衣来行骗,绝大多数都是三无产品。

并且,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严禁这类产品的生产了。

花钱买教训倒不要紧,真要吃出什么毛病来,那就真的要后悔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

我吃彩虹糖之后

等了一天也没见下彩虹雨

单身了这么多年

买老婆饼也没见里面有老婆

垫了 XX 姨妈巾

也没见两只小兔子给我拉床单

给长辈买了 X 白金

为啥也没见爸妈穿着草裙跳舞

买了 XX 点读机想见灰太狼

也没见跑来问我「你会读吗?」

……

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

丁香食堂是丁香医生旗下的营养科普平台。做一个有智慧的吃货。

这家超市将“巴沙鱼柳”冒充“龙利鱼柳”卖 法院支持消费者退一赔十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蒋梦娴)近年来,一种鱼类食材以鲜嫩丝滑、少刺多肉的口感俘获了许多饕餮客的心。没错,这就是粉 *** 嫩的龙利鱼。然而,当你去超市购买袋装的龙利鱼柳时,有没有想过可能遭遇到了“挂羊头、卖狗肉”,其实你买到的可能是价格更低廉的巴沙鱼柳。钱先生最近就买到了这样的假冒龙利鱼柳,他将超市起诉到了法院。近日,宝山法院审结了这起消费者 *** 案,最终判决被告超市赔偿原告钱先生十倍赔偿金10,543.10元。



图说:巴沙鱼柳。东方IC

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10月4日,原告钱先生在被告某超市有限公司经营的超市购买“龙利鱼柳”。钱先生回家烹饪后食用,感觉鱼柳的味道和之前吃的不一样,怀疑有假,遂向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后该局经调查认为,被告销售的“龙利鱼柳”产品实际为巴沙鱼柳,被告构成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被告进行了行政处罚。故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按规定支付十倍价款作为赔偿金。

庭审中,被告辩称,之一,被告已对供货商资质尽到了审查义务,涉案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第二,龙利鱼产量小、价格较贵,巴沙鱼大部分从越南进口,人工养殖产量高、价格便宜。原告在明知市场上龙利鱼价格远高于巴沙鱼的情况下,仍短时间内多次大量购买,被告有理由怀疑原告有“职业打假”牟利之嫌。第三,龙利鱼柳是加工制品,其实际原料即为巴沙鱼片,水产市场及水产行业的惯例称为龙利鱼柳。被告所售涉案食品并未以高额的龙利鱼价格进行销售,而是以符合市场价格的巴沙鱼价格售卖,被告并无以次充好、恶意追求盈利性的主观意图,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上海宝山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认定原告在被告经营的超市购买了标签名称为“龙利鱼柳”的产品。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产品实际为冷冻巴沙鱼柳。因被告明知其出售的标签名称“龙利鱼柳”与实际产品不符,该产品标签内容有很大的误导性,极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且与“龙利鱼”有关的部分属于虚假内容,被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虽然被告出售的“龙利鱼柳”并未直接造成原告人身损害,但法律并未规定将导致人身实际损害作为十倍赔偿的前提,被告将经营标签与实物不符的产品进行销售,存在足以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误导的主观过错,原告要求被告进行十倍赔偿的请求,本院可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根据原告实际购买的“龙利鱼柳”总金额,做出如上判决。

法官提示:

食品标签是生产者、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载体,对食品标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管理,既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亦是督促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合法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经营者所出售的食品应当与标签内容一致,所谓的“行业惯例”等均不是免除经营者责任的合理理由。

超市老员工:这5种食材打1折也别买,自己从不吃,为了健康要牢记

超市老员工:这5种食材打1折也别买,自己从不吃,为了健康要牢记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超市老员工:这5种食材打1折也别买,自己从不吃,为了健康要牢记!』

作为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就是一日三餐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方便”食品,回家加工一下就能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这些“方便”食品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也便宜,但质量却令人担忧。尤其是在超市,就存在多种“廉价低质”的方便食品,有时候甚至半价,多数人都买过,。

超市老员工说有5种食材,就算一折价也别买,他们从来都不吃,质量真的太差了。

到底是哪5种食材呢?老员工的话句句在理,我决定以后再也不买了。建议大家也看看,为了健康,以后也少买。

①散装冷冻丸子

超市的冷柜里有很多种冷冻食材,有袋装的也有散装的,种类也很多,包括火锅丸子、饺子、汤圆等。尤其是火锅丸子,很多人一周就要买好几次,可以炒可以煮,还能涮火锅,价格还便宜,一斤8元,但建议大家不要买散装的,为什么呢?

一个冷柜里至少有十几种散装的冷冻丸子,虽然是冷冻的,但时间长了也会串味,味道变差。

另外,散装丸子没有生产日期,不知道冷冻了多久。袋装冷冻丸子的保质期是12个月,散装丸子可能已经冻了超过12个月,但根本看不出好坏。而且流失了水分,口感变差。

②卤肉

卤肉味道香浓,还很入味,很多人都爱吃,尤其是夏天,买点卤肉当下酒菜,太爽了。超市里的卤肉比外面便宜一点,但老员工建议不要买。超市毕竟不是专门的卤肉店,每天没卖光的卤肉会重新放进卤水里煮,就和新的一样,但已经不新鲜了。

③冷冻牛排

很多人喜欢吃牛排,营养丰富,筋道有嚼劲,但西餐厅太贵,一份几十元,很多人都会去超市买冷冻牛排,一盒才十元,这都是“假牛排”!

西餐厅的牛排是原切牛排,就是直接从牛肉上切下来。而这种10元的冷冻牛排,都是“重组牛排”,是用碎肉拼接而成的,不仅口感差得远,而且添加剂很多。如果要买冷冻牛排,配料表只有牛肉才是原切牛排,但价格要贵很多。

④散装冷冻龙利鱼柳

龙利鱼肉质细嫩,没有刺,而且营养价值高,很多家长都爱给孩子买。超市里的散装冷冻龙利鱼柳很便宜,一斤10元,这也是假的,都是巴沙鱼柳冒充的。

巴沙鱼和龙利鱼都是肉嫩无刺,但巴沙鱼是淡水鱼,而龙利鱼是海鱼。购买时看一看,如果鱼柳很厚,就是巴沙鱼。龙利鱼柳比较薄,而且价格比较贵。

⑤预制肉馅

肉馅的用途很多,可以做馅料,还能炒菜,比如肉末茄子。自己做肉馅,不仅要买肉,还要自己剁,出钱又出力,太累了。

所以很多人喜欢买超市里的预制肉馅,非常方便,最关键的是便宜,价格只有猪肉的一半。老员工说,别贪这个便宜,否则还是自己吃亏。预制肉馅之所以便宜,因为不是用新鲜肉做的,而是几天没卖完的剩肉以及没人要的边角料,质量特别差,内部员工从来不买。

吃肉馅还是买新鲜猪肉自己剁,质量有保障,而且干净卫生,说实话超市的绞肉机很脏。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注意!这几种鱼早该被禁止食用了,危害巨大,但还有人经常吃

国人讲究“无鱼不成席”,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鱼肉因其独特的营养优势,成为了众多“肉食者”的更优选。


但是,鱼肉虽好,也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食物,和其他食物一样,吃鱼也不能胡乱吃。


哪几类鱼更好别吃?


1、未煮熟的鱼


烹调鱼时,请确保鱼肉完全煮熟,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此外,不要把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2、过度油炸的鱼


油炸过的鱼虽然味道更诱人,但高温煎炸后会使鱼肉的脂肪氧化,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


其次,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3、腌制的咸鱼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


4、含汞量高的鱼


一般来讲,大型且寿命比较长的鱼类,含汞量更高,如长寿鱼、旗鱼、大眼金枪鱼、马林鱼、大鲭鱼、鲨鱼、马头鱼。


这类鱼不建议孕妇、有受孕计划的女性、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吃。


哪几类鱼更好别买?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挑选鱼,去市场买鱼也是鱼贩子给啥就要啥,殊不知,有时买到的鱼肉质粗糙、新鲜度差,甚至有些“泡过药水”。




一位开水产店的老板透露,在挑选鱼类时,首先要拒绝“这几种鱼”,这些鱼水产老板从不会给家人吃。


一、个头太大或太小的鱼


无论买什么鱼,都不要买太大或者太小的,更好买“七八分大”的鱼,太小的鱼还没有发育成熟、肉质不够嫩,而且刺也会比较多;


太大的鱼肉质则比较粗糙,吃起来口感不好。比如说鲫鱼要买7-8两之间的,鲤鱼、鲈鱼更好买一斤三四两左右的,草鱼买4斤左右的口感更佳。


二、鱼眼发灰、不透亮的鱼


新鲜的鱼眼睛是清亮通透、饱满外凸的的,而且鱼眼表面没有遮挡物。如果发现鱼眼发灰、不透亮,又或者鱼眼内有淤血或是鱼眼内陷,就说明这个鱼已经不新鲜了。


三、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


水产店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箱,而各种鱼就生活在里面,如果水箱里有很多藻类杂质或者水箱里的水颜色呈深绿色,则表明很久没有换水或者清洗水箱了,会影响鱼的健康。


四、冷冻鱼柳


除了各种鲜活的鱼类,市面上也有一些已经处理好的冷冻鱼柳,比如说龙利鱼柳、巴沙鱼柳,有不少商贩都拿巴沙鱼柳来冒充龙利鱼出售,两者的营养价值要差不少,巴沙鱼的土腥味很重,有些要经过“泡药水”处理来去腥和保鲜。所以,遇到冷冻的鱼柳一定要慎重购买。


哪五种人群不适合吃鱼


1、痛风患者


鱼、虾、贝类等食物富含嘌呤,因此,痛风病人急性发作期要禁食一切肉类及含嘌呤高的食物。

缓解期则应定量吃鱼肉类食物,严禁一次摄入过多。


  • 可适量选用含嘌呤较少的鱼类(如青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等);
  • 少用含嘌呤较多的鱼类(如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鳗鱼、鳝鱼等);
  • 禁用含嘌呤高的鱼类(如沙丁鱼、凤尾鱼和鱼子)。


2、过敏体质者


特别是曾经因吃鱼虾类食物发生皮肤过敏的人应慎吃鱼,以免再次引发过敏。


3、出血性疾病患者


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者十分有益。


但是,摄入过多EPA会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对病情恢复不利。


4、服用某些药物的人


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为组胺受体拮抗药,而鱼虾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


若上述抗组胺药与之一起吃则会抑制组胺分解,造成组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


5、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鱼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过多摄入会加重肝、肾担负,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定量吃鱼。


鱼的这个部位比砒霜还毒


这个部位就是鱼胆。


众所周知,鱼胆是一味中药,在我国古代的一本书《证治准绳》曾经记载过它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痛这个作用。


所以很多人便听信所谓偏方,通过吞服鱼胆的 *** 为自己治病,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古代医家使用鱼胆大部分是作为外用药来用,而不是直接内服!


2019年2月,河南开封一女子误信偏方,一连生吞了4个鱼胆,结果导致自己上吐下泻,脸色发白,最终确诊患者出现急性肾衰和急性肝衰。


所以,很多所谓的偏方、土方并不靠谱,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那么若是真的误食了鱼胆,病人清醒的情况下,允许他催吐的情况下可以去催吐。


如果不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尽快到医院去救治,特别是有些患者催吐完了,还要尽快到医院去。

“巴沙鱼柳”冒充“龙利鱼柳”消费者获10倍赔偿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 记者 刘浩)龙利鱼、巴沙鱼,相似的口感,不同的价格,消费者购买时很可能遭遇“挂羊头、卖狗肉”。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消费者 *** 案,钱先生在超市买到了假冒龙利鱼柳。经审理,法院判决被告超市赔偿原告钱先生十倍赔偿金10543.10元。

据了解,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10月4日,原告钱先生在被告某超市有限公司经营的超市购买“龙利鱼柳”。钱先生回家烹饪后食用,感觉鱼柳的味道和之前吃的不一样,怀疑有假,向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该局经调查认为,被告销售的“龙利鱼柳”产品实际为巴沙鱼柳,被告构成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被告进行了行政处罚。钱先生将商家起诉至法院,要求按规定支付10倍价款作为赔偿金。

庭审中,被告辩称,自己已对供货商资质尽到了审查义务,涉案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龙利鱼产量小、价格较贵,巴沙鱼大部分从越南进口,人工养殖产量高、价格便宜。原告在明知市场上龙利鱼价格远高于巴沙鱼的情况下,仍短时间内多次大量购买,被告有理由怀疑原告有“职业打假”牟利之嫌。另外,龙利鱼柳是加工制品,其实际原料即为巴沙鱼片,水产市场及水产行业的惯例称为龙利鱼柳。被告所售涉案食品并未以高额的龙利鱼价格进行销售,而是以符合市场价格的巴沙鱼价格售卖,被告并无以次充好、恶意追求盈利性的主观意图,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上海宝山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认定原告在被告经营的超市购买了标签名称为“龙利鱼柳”的产品。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产品实际为冷冻巴沙鱼柳。因被告明知其出售的标签名称“龙利鱼柳”与实际产品不符,该产品标签内容有很大的误导性,极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且与“龙利鱼”有关的部分属于虚假内容,被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虽然被告出售的“龙利鱼柳”并未直接造成原告人身损害,但法律并未规定将导致人身实际损害作为10倍赔偿的前提,被告将经营标签与实物不符的产品进行销售,存在足以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误导的主观过错,原告要求被告进行10倍赔偿的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根据原告实际购买的“龙利鱼柳”总金额,判令被告超市赔偿原告钱先生10倍赔偿金10543.10元。

对此,宝山区法院提醒,食品标签是生产者、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载体,对食品标签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管理,既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又是督促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合法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经营者所出售的食品应当与标签内容一致,所谓的“行业惯例”等均不是免除经营者责任的合理理由。

吃鱼好处多,但这几种鱼更好不要买,水产老板:从不给家人吃

“鲜”字的半边是鱼,所以在传统饮食中的地位比较高,鱼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非常符合现代人养生的需求。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即使是在北方地区也能买到鲜活的各种鱼类,鱼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饮食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很多人都喜欢吃鱼,但却不知道如何挑选鱼,去市场买鱼也是鱼贩子给啥就要啥,殊不知,有时买到的鱼肉质粗糙、新鲜度差,甚至有些“泡过药水”。


那么面对市场上的各种鱼类,我们该如何让挑选呢?为此小编和一位开水产店的亲戚讨教了一些经验,在挑选鱼类时,首先要拒绝“这几种鱼”,这些鱼水产老板从不会给家人吃。


一、个头太大或太小的鱼


无论买什么鱼,都不要买太大或者太小的,更好买“七八分大”的鱼,太小的鱼还没有发育成熟、肉质不够嫩,而且刺也会比较多;太大的鱼肉质则比较粗糙,吃起来口感不好。比如说鲫鱼要买7-8两之间的,鲤鱼、鲈鱼更好买一斤三四两左右的,草鱼买4斤左右的口感更佳。


二、鱼眼发灰、不透亮的鱼


新鲜的鱼眼睛是清亮通透、饱满外凸的的,而且鱼眼表面没有遮挡物。如果发现鱼眼发灰、不透亮,又或者鱼眼内有淤血或是鱼眼内陷,就说明这个鱼已经不新鲜了。


三、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


水产店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箱,而各种鱼就生活在里面,如果水箱里有很多藻类杂质或者水箱里的水颜色呈深绿色,则表明很久没有换水或者清洗水箱了,会影响鱼的健康。


四、冷冻鱼柳


除了各种鲜活的鱼类,市面上也有一些已经处理好的冷冻鱼柳,比如说龙利鱼柳、巴沙鱼柳,有不少商贩都拿巴沙鱼柳来冒充龙利鱼出售,两者的营养价值要差不少,巴沙鱼的土腥味很重,有些要经过“泡药水”处理来去腥和保鲜。所以,遇到冷冻的鱼柳一定要慎重购买。


五、腌制过的咸鱼



有不少朋友都喜欢吃腌制过的咸鱼,但咸鱼在腌制的过程中会加很多盐,而且在腌制之前鱼的品质如何也无从考究,腌制过的咸鱼蛋白质和一些营养物质会流失很多,盐分含量高,经常食用会导致身体内钠元素增多,不利于健康。


去市场买鱼的时候,以上这几种鱼更好不要买,要尽量挑选鲜活的鱼类,营养价值更高,肉质也更鲜嫩。

遇到这鱼我一买就是三五条,无骨无刺味道好,大人孩子全爱吃

遇到这鱼我一买就是三五条,无骨无刺味道好,大人孩子全爱吃

临近春节,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烈了,无论是在早市、菜市场还是超市,每天都是一番人山人海的景象,很多人家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年货了。昨天去逛超市采购年货,可能是临近春节的原因,猪肉的价格又有一些涨幅,反而冻品区的肉类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实惠,所以在冻品区采购的人群非常多。

像冻鸡腿、鸡翅、冻虾、冻小黄鱼、冻带鱼、冻龙利鱼这些冻品,因为比较容易存储,口感鲜嫩好吃,在北方地区可以说是比较受欢迎的年货食材。龙利鱼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深海鱼类,在北方地区常见的大多是冻品的龙利鱼柳,口感鲜嫩、无骨无刺,老人孩子都适合吃。

我们这里,龙利鱼柳的价格一般在30-40元左右,昨天超市搞促销,一斤龙利鱼柳只要28元,小编二话不说就买了5斤。龙利鱼是一种深海鱼类,它不仅口感好、滋味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龙利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保护视力、增强记忆力有非常好的帮助。

在龙利鱼的做法中,小编最喜欢的就是酸菜龙利鱼了,一锅解腻的酸汤配上鲜美嫩滑的鱼片,简单美味,好吃到能把汤汁都喝完。

---【酸菜龙利鱼】---

准备食材:龙利鱼柳一条(大概400克)、鱼酸菜一小包、浓汤宝一小盒、金针菇一小包、豆腐皮一张、土豆宽粉一小包、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料酒适量、鸡蛋一颗、玉米淀粉适量、干红辣椒适量、花椒适量、大葱一段、大蒜几瓣、白芝麻适量。

做法步骤:

1、首先把龙利鱼解冻至半冻状态,然后斜刀把鱼柳片成0.2厘米厚鱼片。

2、把鱼柳全部片成鱼片后用清水冲洗,自然解冻后把水分控干,加入少许盐、白胡椒粉、料酒抓拌均匀,然后打入一个鸡蛋清,加入适量玉米淀粉再次抓拌均匀,使鱼片表面均匀地裹上一层薄浆,把上浆的鱼片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3、把豆腐皮用开水烫一下,去除豆腥味后切成小段;金针菇去根、洗净后撕成小朵;宽粉切成段备用。

4、把准备好的鱼酸菜切成小段,用清水简单冲洗一遍后挤干水分备用;干辣椒切成小段、大葱切成葱花、大蒜剁成蒜末。

5、炒锅内加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下入葱花和适量蒜末炝锅,然后下入处理好的鱼酸菜,大火快速翻炒。

6、炒出酸菜的酸香味后加入适量开水,加入一小盒浓汤宝调味,接着下入豆腐皮、金针菇和宽粉,把配菜煮熟后捞出放在盆底垫底。


7、最后把鱼片从冰箱取出,大火把汤汁烧开后下入鱼片,鱼片定型后用勺子推动两下,煮20秒左右即可捞出。

8、把煮好的鱼片连同汤汁一起倒入盆中,上面撒一些蒜末、干辣椒段、花椒粒、白芝麻,锅里再烧适量食用油,油温烧至六成热,把热油浇在上面,炝出香味即可。

最后撒适量香菜点缀,一份美味可口、好吃解腻的酸菜龙利鱼就做好了。

小贴士:

1、腌制鱼片的时候放入冰箱冷藏,可以使鱼片更快入味,煮出来的鱼片口感更嫩。

2、煮鱼片的时间在20秒左右即可,时间长了肉质会老、会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酸菜龙利鱼做法,喜欢的朋友记得收藏、点赞、转发哦!关注小酥肉美食,每天为您分享各种美食做法与技巧。

【 *** 谣言粉碎机】超市里卖的龙利鱼都是巴沙鱼,对人体有害?

这是真的吗?

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传言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首先分别来说一说这两种鱼。

龙利鱼

龙利鱼的学名为舌鳎,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子板鱼、牛舌头、舌头鱼、鳎目、鳎米,是一类非常优质的食用海水鱼类。“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里的鳎目,指的就是龙利鱼。因为其嘴歪眼斜,身体扁平,像一条长长的舌头,也被称为“舌头鱼”。

龙利鱼出肉率高、口感爽滑无小刺、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宝宝、老人以及不会吐刺的人食用,历来为中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还可以加工成鱼柳,烹饪起来更加省事。

巴沙鱼

巴沙鱼与龙利鱼不同,它属于淡水鲇鱼的一种,二者不仅种类不同,而且外形也相差巨大。市场上近九成的巴沙鱼来自东南亚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越南。

相比龙利鱼,巴沙鱼的食性广、易饲养,生长快、产量高,这导致它的价格比龙利鱼要低的多。凭借着刺少肉多、价格低、好烹饪、利于加工等优点,巴沙鱼成为了鱼火锅、水煮鱼、酸菜鱼等菜式原料的主要来源。

我们对比了市面上常见龙利鱼和巴沙鱼的价格,供大家参考:

市售的巴沙鱼基本上都是冷冻鱼柳的状态,为了保鲜通常会在表面包上一层“冰衣”。

出口到中国的巴沙鱼通常分为原包装产品和非原包装产品。非原包装产品进入中国后,一般会由一些代加工厂进行加工,包括增加冰含量、滚揉和保水处理。其中保水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保水剂。

市面上常见巴沙鱼的含水量超标严重。根据业内人士爆料,保水后的巴沙鱼柳重量甚至可增加50-80%。笔者走访了杭州新农都海鲜市场,看到两种价格的巴沙鱼:一个卖20元/公斤,一个卖10元/公斤(包冰率高一点),两者的质量差不多,差价基本都靠加水折回来。测了巴沙鱼含水量:解冻前482.0g,解冻后337.5g,也就是说,花20块钱买1斤鱼片,其中3两多是水,那么折算下来,鱼片的实际价格应该是28元/斤。

“冒充”龙利鱼的巴沙鱼

既然两者的外貌和价格都相差那么大,何来“龙利鱼原名巴沙鱼”这一说法?

实际上,巴沙鱼/龙利鱼去皮、脱骨加工之后,无论从肉质颜色或是外观形态上都非常相似,很难区分。由于价格差距悬殊,而且肉质相似,很多商家就会用巴沙鱼冒充“龙利鱼”。我们在超市、水产市场买到的龙利鱼柳,绝大部分就来自于巴沙鱼。

如果在一些生鲜电商平台输入“龙利鱼”都会出现很多巴沙鱼相关产品,还会看到商品标明「淡水龙利鱼」、「又叫龙利鱼」等字样。我们尝试在某生鲜平台咨询了 *** ,得到的答案也是两者为同一种鱼。

巴沙鱼对人体有害?

龙利鱼属于海水鱼,在捕捞上岸后无需额外保水,而巴沙鱼是淡水鱼,在捕捞上岸后需要保水,多磷酸盐是最常用的保水剂。巴西学者Guimar?es 等抽样越南产巴沙鱼鱼片结果发现,30%样品中多磷酸盐的超标率(>1g/100g),50%样品中Hg含量超标(>0.5 mg kg?1)。

美国也有研究表明:多磷酸盐作为保水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使得磷每天的摄入量增加了约1000 mg。磷和钙都是人体必需元素,相互之间存在平衡。当钙每天摄入量低于400 mg时,磷摄入过多对钙吸收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如果膳食中的磷摄入量超标,会导致人体对钙的吸收降低。

为了查证巴沙鱼中的多磷酸盐含量,我们也在一些常见生鲜平台购买了样品,检测它们的磷酸盐含量。根据《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不得超过5g/Kg。

检测结果如下:

检测结果显示,这5款巴沙鱼均检测出磷酸盐,但含量在标准范围内,这个量对成年人来说不会有过多影响,但考虑到宝宝的胃肠消化能力不太完善,以及宝宝骨骼生长需求,不建议宝宝吃巴沙鱼柳。

另外,从营养成分来讲,巴沙鱼营养价值也远不如龙利鱼,蛋白含量只有龙利鱼的一半,与常见的淡水鱼类相比也明显偏低;脂肪含量虽然不算高,但淡水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EPA等含量要远远低于海水鱼类。除了成本角度,巴沙鱼的含水量偏高,也是导致它价格偏低的主要因素。

总结

1. 巴沙鱼和龙利鱼是两种不同的鱼。

2. 正规途径购买的巴沙鱼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但营养价值远不如龙利鱼。成人为了“刺少肉多”的话,吃吃也就罢了,小孩子建议优选更有营养的龙利鱼。

3. 如果觉得龙利鱼太贵,可以给宝宝选择更物美价廉的草鱼,或是刺更少的鲈鱼和鳜鱼。

4. 购买巴沙鱼时,不要只看价格,要看一下冰衣的厚度和产品包装外的净含量标识。

考虑到一些小伙伴,并不是专门购买的巴沙鱼,而是被商家误导,错把它当成了龙利鱼。所以我们列了一些辨别 *** ,供大家参考:

1. 比价格

两者的差距,最直观的就是售价。龙利鱼的单价基本在50元/斤以上,如遇见离谱的低价,基本可以断定是巴沙鱼。

2. 查包装

如果包装上注明“巴沙鱼”,英文为“CABASA”或“BASA”等字样,或产地为越南的,可认定为巴沙鱼。大家还要小心个别黑心商家,虽然包装名称标示为“龙利鱼”,但配料却是“巴沙鱼”。

3. 尝口感

龙利鱼口感爽滑、滋味更加鲜美,并且肉质坚韧有弹性,几乎适合所有的烹饪方式;巴沙鱼柳口感偏嫩,会有一些土腥味。

4. 买整鱼

直接买没有脱皮的整条龙利鱼,这样肯定不会买到“假鱼”!

辟谣:老爸评测

复核专家:徐钢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龙利 真的 柳是 鱼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