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0 0
激素鸡蛋危害大,不仅有毒还致癌?劝告:6种鸡蛋尽量少吃或不吃

鸡蛋,这位日常生活的忠实陪伴者,无疑是我们膳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不仅以丰富的营养滋养着我们,同时也维系着我们日常的能量之源。

在过去的岁月里,由于经济步伐的滞后,鸡蛋这一美味的奢侈品对于许多人来说都遥不可及。

然而,自国家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如同春日的桃花,鸡蛋也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餐桌。

如今,市场上的鸡蛋种类繁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然而,近几年来,激素鸡蛋的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在人们的心中,激素鸡蛋被描绘成危害巨大的存在,许多人坚信,激素鸡蛋不仅有毒,甚至可能成为癌症的引发者。

01

激素鸡蛋危害分析

激素鸡蛋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农民为了促进鸡的生长和增加产蛋量,而给鸡注射激素,这些激素会残留在鸡蛋中,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有些生产商还会为了让蛋黄更加饱满而加入色素,使得鸡蛋的颜色更加鲜艳,这些激素和色素都会随着我们的摄取而进入体内,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避免食用激素鸡蛋。

激素鸡蛋的危害包括:

激素残留犹如隐形的鬼魅,悄然侵袭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干扰其正常运行,由此引发的生殖系统疾病与性早熟等问题,如阴霾般笼罩在人们心头。

更令人惊心的是,激素残留这个潜在的危害还可能对人类的生殖系统和激素系统施加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如花蕾般娇嫩的儿童和青少年,长期摄入激素鸡蛋无疑是一场灾难,严重威胁他们的健康。

一些养殖场为了增加鸡的产蛋量,盲目使用过量的激素,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激素过多,鸡的免疫力急剧下降,病毒趁虚而入,鸡蛋受到污染。

这些病毒污染的鸡蛋无异于一颗颗定时炸弹,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引发疾病的传播和爆发。

激素鸡蛋的背后,却是以牺牲营养价值为代价的,鸡蛋本应是人体的营养宝库,但激素的介入,却让它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激素鸡蛋中的激素会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如蛋白质含量减少、脂肪含量虚增等,这无疑是对人们健康的一种隐形侵害。

长期摄入激素鸡蛋,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接踵而至,人们的生活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02

激素鸡蛋危害大,不仅有毒还致癌?

在相关视频中提到,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谋取利益会给鸡催生注射激素,这些被“催熟”的鸡所产的鸡蛋往往蛋壳较软,蛋黄颜色浅淡,甚至出现双蛋黄等异常现象。

长期食用这些激素鸡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

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鸡蛋外壳柔软主要是由于缺乏钙;蛋黄的浅色与鸡肉所用的饲料有关,例如,农民饲养的鸡经常吃富含类胡萝卜素的绿色蔬菜叶子,生产出来的蛋黄颜色会稍微深一点,反之亦然。

至于双黄,是因为母鸡的排卵时间很近,两个蛋黄粘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双黄蛋”。

总之,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激素蛋”的特征并不准确,不应掉以轻心。

所以真的有“激素鸡蛋”吗?答案是肯定的,激素鸡蛋确实存在。

首先,鸡蛋本身含有一种名为“黄体酮”的天然激素,这是前面提到的一种内源性激素,孕激素是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促进胚胎的顺利生长

许多女性还补充黄体酮以增加雌激素并调节身体内分泌平衡,这种天然激素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一些无良商家可能确实利用了这一优势,在鸡饲料中添加各种激素药物,从而生产出“激素蛋”。

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商家衡量的是投资回报率和产出率:双黄蛋并不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稀有品,而且市场价格相对平均,因此不值得专门为此投入资金和精力。

此外,激素本身也可能对母鸡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国内外法律也明确禁止使用激素类药物促进动物生长,商家不需要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

因此,“激素鸡蛋有害、有毒、致癌”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站不住脚,因此不必过于紧张,但我们在购买鸡蛋时,也需要注意区分好鸡蛋和坏鸡蛋。

通常,好鸡蛋外壳颜色明亮,蛋黄形成,没有气味,坏鸡蛋的蛋液非常浑浊,并散发出臭味,这意味着鸡蛋坏了。

如果食用坏鸡蛋,人体肠道可能会因摄入有毒细菌而出现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因此,在选择鸡蛋时,每个人都需要多加注意。

03

劝告:6种鸡蛋尽量少吃或不吃

1. 营养成分不均衡的鸡蛋:某些商业鸡蛋可能因为鸡的饲养环境、饮食和处理 *** 等因素,导致其营养成分不均衡。这些鸡蛋可能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例如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D等。

2. 软壳鸡蛋:软壳鸡蛋是指蛋壳异常薄弱或没有完整壳的鸡蛋。它们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增加了食物中毒的风险。

3. 脓血鸡蛋:脓血鸡蛋是指在蛋黄或蛋白中发现血液或混合物的鸡蛋。这表明鸡可能患有疾病,食用后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4. 假鸡蛋:假鸡蛋是指由一些不法商贩 *** 的外观类似鸡蛋的人造产品。它们通常使用化学物质和其他成分来模仿真正的鸡蛋,食用后可能对健康产生风险。

5. 铅污染鸡蛋:一些地区的土壤或环境中可能存在高铅含量,导致鸡蛋受到铅污染。长期食用铅污染的鸡蛋可能对神经系统和其他身体系统产生有害影响。

6. 饲养环境不良的鸡蛋:如果鸡的饲养环境不良,例如在拥挤、肮脏或没有适当清洁设施的场所,鸡蛋可能很容易受到细菌、寄生虫或其他污染物的污染。

每天一个鸡蛋是“死亡催化剂”?提醒:要想健康,少碰这5种蛋

“以后再也不吃鸡蛋了,没想到鸡蛋危害这么大!”刘阿姨边说边准备将家里的鸡蛋给拿到楼下去扔了。

原来,今天一大早刘阿姨在小区群里听邻居说,现在的很多鸡蛋都是用激素 *** 成的,有毒还致癌。另一个邻居更是转发了一篇文章,文章说水煮蛋就是“心血管杀手”,每天吃一个水煮蛋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好好的鸡蛋,怎么说不能吃就不能吃了?明明吃了这么多年鸡蛋都没事,怎么一下子就损害心血管健康,还致癌呢?

老伴十分不解,不给扔,刘阿姨偏要扔,二人为此争论不休,甚至争吵了起来。

鸡蛋,到底有没有营养?

在一个50g的鸡蛋中,水分占到了75%,蛋白质含量则占到了约13%,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出4倍多,和虾肉的蛋白质含量相近。

鸡蛋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价格上也有很大优势,对比之下,鸡蛋的价格要比牛奶和虾肉都要便宜。

此外,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比例都很接近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模式。也就是说,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很高。

鸡蛋的钙含量为56mg/100g,比牛肉高出整整十倍。鸡蛋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还是以一个50g的鸡蛋为例,其脂肪含量约为5g;维生素A的含量约为127mg,吃一个鸡蛋就能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而一颗鸡蛋里的胆碱(维生素B族之一),基本可以满足一个儿童一天的需求。

激素蛋危害大,有毒还致癌?

鸡蛋虽好,但这些年围绕鸡蛋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早前,短视频平台上就流传着关于“激素鸡蛋”的视频,这些视频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激素蛋,成年人吃了会扰乱激素水平,小孩吃了会影响生长发育。”

传言还称,我们平时见到的双黄蛋就是激素蛋,由于打了激素所以蛋壳比较软,蛋清质地稀薄,经常吃不仅有毒还致癌。

事实上,双黄蛋的出现只是一个随机事件,和有没有打激素没有因果关系。双黄蛋的产生,是由于母鸡在下蛋时产了一个卵黄后,大脑控制中心未能及时接收到信号,又产了一个卵黄导致的。

而蛋壳软就被定性为激素蛋,就有点离谱了。蛋壳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母鸡缺钙导致的,和激素根本没有关系。

当然,蛋清稀薄和激素也没有关系。正常情况下,陈蛋、旧蛋的蛋白部分都比较稀薄。

虽然这些 *** 很离谱,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彻底否定激素蛋的存在,激素蛋确实有存在的可能。

比如鸡蛋本身就含有激素,如黄体酮,这种就属于内源性激素。不过这种激素是天然产生的,对人体没有危害。

还有一种是人工摄入的激素,我们不得不承认,有部分商家为了增加鸡蛋产量确实有可能添加一些激素类饲料来喂食蛋鸡。这就会导致激素沉积在蛋里,并最终形成外源性激素蛋。

这种鸡蛋长期摄入确实对人体有害,但想仅通过肉眼是很难识别出来的,一般只有去正规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才能检测出来。

每天吃一个鸡蛋,是“死亡催化剂”?

有传言称,水煮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每天吃一个水煮蛋是“死亡催化剂”。

医学心血管顶级期刊《循环(Circulation)》上确实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指出:血清总胆固醇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间存在关联,每增加一个梯度,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4%。

由于不少人印象中,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祸根,所以人们都觉得水煮蛋不能再吃。

殊不知,健康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是完全能自行调节的。就比如,摄入胆固醇多了,那体内所合成的数量就会相应减少,分解增加,反之亦然。

人体出现血脂异常,多数时候是由内分泌或血脂代谢失调、高血压、身体肥胖以及活动量不足等造成的。

还有人说,每天吃一个鸡蛋,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对于这个说法,医学界早已有着较为权威的研究。

国内一项针对2.8万名没有心血管疾病人群进行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

同时,研究组同期进行的超过160万人的Meta分析发现,每天一个鸡蛋反而有可能降低9%的中风危险。

所以,我们不需要把鸡蛋看得那么恐怖,只要正常吃,对健康基本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土鸡蛋口味更好,营养价值更高?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吃土鸡蛋,觉得土鸡蛋口味更好,营养价值肯定也更高。

事实上,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基本一样,比如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磷等,只是脂肪含量比普通鸡蛋多了1%左右,胆固醇含量略高。

但由于现代养鸡场科学化、规模化产出鸡蛋,所以普通鸡蛋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反而略高于土鸡蛋,因为养鸡场的饲料里含有更多营养物质。

因此,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不靠谱的。

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第1张图片-

沾着鸡毛或鸡粪的鸡蛋更新鲜?

在市场上买鸡蛋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沾着鸡毛鸡粪的鸡蛋,觉得这种鸡蛋更加新鲜。

殊不知,这种鸡蛋是为了商家展现鸡蛋“新鲜”而故意为之,这种鸡蛋上面不仅有大量的大肠杆菌,还可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2015年,北京晚报就曾联合某实验室对市场上的鸡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鸡蛋上的鸡粪中含有数十万大肠杆菌。

5种鸡蛋,尽量别吃!

溏心蛋

溏心蛋指的是没有彻底煮熟的鸡蛋,上面我们也说了鸡蛋中可能有沙门氏菌,如果没有彻底煮熟就可能导致细菌残留,人在摄入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和发烧等症状。

毛鸡蛋

这里指的是没有完全孵化成型的鸡蛋,也部分人觉得毛鸡蛋营养价值高。需要明确的是,毛鸡蛋如果没有彻底煮熟的话,也很容易增加病菌感染几率。

煎鸡蛋、油炸蛋

煎鸡蛋和油炸蛋都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脂肪含量过高,对血脂和体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此外,在煎炸时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产生苯并芘和杂环胺等致癌物。

臭鸡蛋

这种蛋的蛋壳主要呈乌灰色,有些蛋壳甚至已经破裂了,打开后还能闻到明显的臭味,蛋黄呈暗黄色或灰绿色。这种蛋基本上大家都不会吃,但有个别人节俭惯了,认为煮熟了反正都一样,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可取的。

表面有霉点的鸡蛋

这种蛋又被称为霉蛋,是因为鸡蛋受到潮湿或雨淋,蛋壳表面的保护膜被冲洗掉,细菌入侵导致的。所以,要是发现鸡蛋表面有霉点或者黑斑,尽量不要再吃了。

如何挑选出一个“好蛋”?

挑选出一个好蛋的秘诀就是:一照二摇三观察。

所谓“一照”,指的是把鸡蛋对着光线照一照,呈半透明状的就是新鲜鸡蛋,不透光的很可能不新鲜。

“二摇”,指的是轻轻摇一下鸡蛋,听不到声音的就是新鲜的。

“三观察”,就是观察蛋壳表面,如果表面粗糙且有霜状物就是新鲜的,表面光滑则是不新鲜的。

参考文献:

  1. 段翔.孵化对鸡蛋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组分的影响.江南大学,2015.
  2. Qin C, Lv J, Guo Y, et al. 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 s.Heart 2018;104:1756-1763.
  3. 罗江钊.每天食用鸡蛋可降低中风风险.中国食品学报, 2016, 16(12):1.DOI:CNKI:SUN:ZGSP.0.2016-12-056.
  4. Leidy HJ, Hoertel HA, Douglas *** , Higgins KA, Shafer RS. A high-protein breakfast prevents body fat gain, through reductions in daily intake and hunger, in "Breakfast skipping" adolescent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15 Sep;23(9):1761-4.

重点曝光:多批鸡蛋检出兽药,长期食用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小小的一枚鸡蛋,却是菜篮子里的重要角色。但是近些日子以来,小艾发现鸡蛋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

11月2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3批次鸡蛋经检测发现氟苯尼考超标。

同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某餐厅销售的鸡蛋多西环素(强力霉素)超标,被处罚10万元。

同日,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当地某中学使用的鸡蛋甲硝唑超出国家标准。

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甲硝唑都是兽药,按照国家标准不得在食品检出,但是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从市场到餐厅,甚至学校,都有鸡蛋违规超标,实在不能让人放心。

一、多批鸡蛋被检出兽药,危害究竟有多大?

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为什么鸡蛋内会有兽药残留?

这是因为鸡身上使用的抗菌药物、抗球虫药物等主要是通过饲料添加的方式喂食,一些养殖户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未按照规定滥用药物、未按规定执行休药期、使用了有质量问题的兽药和饲料以及环境问题等,都可能会导致药物在鸡体内无法完全分解代谢,继而沉淀在鸡蛋内引起兽药残留。

兽药超标危害有多大?

1、污染环境

兽药可以随着鸡的粪便、尿液排到土壤或者水源中,导致环境受到污染。

2、危害人体健康

不同兽药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也不同,在鸡蛋上较为常见的三种残留兽药为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甲硝唑。

①氟苯尼考

长期摄入含有氟苯尼考的鸡蛋会引起头晕、呕吐、腹泻、过敏等不适症状出现,大量摄入还可能会引起肝损害。

②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长期摄入多西环素超标的食物,会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会给健康带来一定威胁。

③甲硝唑

长期摄入甲硝唑对健康有害,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精神恍惚等症状出现,还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这时候很多人会说了,既然养殖场的鸡蛋有兽药残留的风险,那是不是吃土鸡蛋会安全一些呢?

二、去买土鸡蛋,买到“兽药蛋”的风险会不会更小?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相差不大,只是土鸡蛋在口感上可能会更胜一筹。但土鸡蛋和普通鸡蛋一样,同样存在安全风险。因为土鸡蛋大多是土鸡品种散养的,管理较为粗放、进食也比较杂乱,产出的鸡蛋存在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悉尼麦觉理大学的科学家对土鸡蛋健康问题有很大的兴趣,为此他专门进行了研究。分别选取了55户后院养鸡的家庭,将所产的蛋带入实验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61个鸡蛋内大部分都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51%的鸡蛋铅浓度超过100μg/kg。铜、锰、锌元素超过澳洲国标污染物 *** 的69%、汞超标56%、铬超标49%、镉超标22%、砷超标14%。

相较于商业养殖的鸡蛋,土鸡蛋内测出的铅含量是它的40倍不止。

所以土鸡蛋不见得就比普通鸡蛋要更为安全,对此要持有正确的心态。关于鸡蛋的传言,还远不止于此,有人说鸡蛋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这个说法可信吗?

三、关于鸡蛋的争议:吃多了或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使用了美国饮食与健康研究所的52万余名年龄在50~71岁之间的受试者数据,其中41.2%为女性,通过分析鸡蛋与胆固醇摄入和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共对受试者进行了平均16年的随访,随访过程 *** 有129328例死亡。通过分析后发现,全蛋摄入量与全因死亡显著相关,在进一步调整胆固醇摄入量后,二者的相关性依旧存在。

具体来看,每日额外摄入300mg膳食胆固醇(一颗鸡蛋内约有186mg胆固醇)会导致过早死亡风险增加19%、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6%、癌症死亡风险增加24%。每日额外摄入半个鸡蛋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相关。

对此,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与蛋黄内的胆固醇在进入体内后会在动脉内积聚形成血栓,诱发动脉硬化,继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且在摄入鸡蛋和肉类食物后,肠道内的细菌会将营养胆碱转换成三甲胺氧化物,该物质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之间有一定关系。

那么,我们每天到底应该吃多少鸡蛋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每人每天建议摄入一个鸡蛋,且不要丢弃蛋黄。普通人在保证膳食均衡的前提下,一天一个鸡蛋完全不会有问题。而一些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每日摄入胆固醇的量不超过300mg即可,每周摄入蛋黄的量保持3~4个为宜。

每天最多能吃几个鸡蛋?

南华大学附属之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谢志娟指出,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饱和脂肪酸摄入更好不超过总热量的10%。以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来计算,每日热量大约在2000kcal,10%为200kcal。1g脂肪产热的量为9kcal,那么每日饱和脂肪酸的量不能超过200kacl=22g。

一颗蛋黄内的饱和脂肪酸为1.6g,22/1.6≈13。也就是说,每日在不摄入其它饱和脂肪的前提下,最多可摄入13个含蛋黄的鸡蛋。

当然了,我们每日不可避免的会摄入一些其他的饱和脂肪,所以不能以上限来摄入鸡蛋,普通人保持一天一个即可。

鸡蛋是很好的营养来源,日常不必过分抗拒,在适当摄入的前提下,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的威胁。#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1>《鸡蛋中检出兽药残留,到底能不能吃?》.江西省市场监管局.2021-08-25

<2>《自家院子养的鸡蛋健康又卫生?实际含铅量是商品蛋的40倍》.万物杂志.2022-09-21

<3>《浙大章宇/焦晶晶团队提供最新证据:每天多吃一个鸡蛋,会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中国生物技术网.2021-02-10

<4>《科普讲堂 | 每天能吃多少个鸡蛋?营养学专家告诉你》.南华大学附属之一医院.2022-04-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每天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后表明答案

鸡蛋是人们心目当中公认的全营养价值食品,富含高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卵磷脂、氨基酸等等,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增加物质补给。

在之前的生活经济比较匮乏,这鸡蛋是餐桌上比较奢侈的一件事情,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鸡蛋已经成为餐桌上的必备食材,而且大多数人会把鸡蛋作为早餐来食用。

根据欧美国家对于50万的美国人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吃鸡蛋更容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01

每天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后表明答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说法,这是因为鸡蛋蛋黄当中含有胆固醇以及卵磷脂成分比较多,经常食用鸡蛋会增加人体血液浓度,危害血液循环速度,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引起血栓,增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这些被抽查的人当中,年龄平均在50岁到60岁左右,基本上每天都会使用一个鸡蛋,一天内石油鸡蛋的数量保持在4~6个之间,根据营养价值来计算,每天摄入200毫克左右的胆固醇物质,尤其是蛋黄必然会增加患有其他疾病风险,如果只吃蛋清,那么患病的几率会逐渐下降。

不过患有高血脂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鸡蛋,不过要控制生活当中大鱼大肉以及其他油脂食物的摄入量,避免高脂肪以及油脂含量太高,导致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危害血脂健康。

对于正常人来讲,每天吃一个鸡蛋更有助于维持生命活动,而且鸡蛋的烹饪 *** 多样化,不管怎样吃都很美味健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以及实际情况选择更有效的鸡蛋食用 *** 。

要想保留鸡蛋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留住鸡蛋的口感,大家可以先把鸡蛋清洗干净,放入水中,不加一滴油,水开之后开大火煮几分钟。

这种清水煮鸡蛋的方式,会保留煮鸡蛋当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胆固醇物质防止氧化,维生素以及蛋白质能够增强吸收利用率。

02

鸡蛋虽富含高营养价值,但有些人不适合食用

1、患有慢性肾炎的人或者是肾脏功能下降时,不建议使用鸡蛋,在这种状况下,过度使用鸡蛋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排出,会加重肾脏的过滤功能引起负担。

如果过多食用鸡蛋,蛋白质物质会在尿素当中不断增多,尿量异常减少,病情会逐渐加重,所以患有肾脏疾病以及肾脏功能衰竭的人应该禁食鸡蛋。

2、对于蛋白质过敏的患者更好远离鸡蛋,避免皮肤出现蛋白质过敏性荨麻疹,甚至是引起腹泻、肠胃疼痛、身体水肿、营养不良、皮疹、消化不良的情况。

如果一次性过多摄入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会导致身体其他器官受到影响,如果过敏情况过于严重时,也会损伤到患者的性命安全,对于蛋白过敏的人应该尽量远一点。

3、病人出现身体发高烧时,在营养角度出发,不建议吃一些鸡蛋来补充身体,高烧患者消化液分泌的比较少,消化酶活性逐渐降低,不建议吃高蛋白或者是消化不良的鸡蛋成分。

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着想,更好是使用饮食清淡的,避免导致肠胃胀气腹泻等其他消化不良情况,不利于身体恢复健康状态。

4、蛋黄当中的胆固醇物质以及脂肪物质都要在肝脏到处进行分解代谢,会加重肝脏消化负担,因此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病情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避免对身体带来一些适得其反效果。

03

食用鸡蛋时有哪些误区呢?

1、农家养的鸡蛋更有营养吗?

老一辈的人认为真正的农家土鸡蛋可能营养价值相对来说丰富一些,但根据实验检测证明农家鸡蛋当中富含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并不比普通鸡蛋高。

而且农家即生产环境以及产蛋的卫生状况不太好,生产的鸡蛋很容易遭受到污染物以及粪便危害,存在一定微生物及其他细菌物质,会加大细菌与病毒在体内的繁殖。

2、毛蛋是滋补当中的佳品

这里所说的毛蛋也是指胚胎停止发育,鸡蛋孵化到一半或者是半途胚胎停止发育,在大多数地区经常把毛蛋作为滋补一类的佳品来食用。

在健康角度来分析毛蛋当中,营养价值并不高,不如普通鸡蛋,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病菌以及活性微生物,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增加身体负担。

3、煮鸡蛋的时间越长越好

吃鸡蛋更好的营养价值状态是蛋清已经完全凝固,蛋黄处在半凝固或者是流动的状态下,剂量既可以保证鸡蛋的口感,同时还可以促进消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营养物质流失。

如果煮鸡蛋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蛋黄最外层的保护膜,被氧化成为氯化铁,肠胃消化蠕动速度放慢,吸收不到更多的营养物质。

4、红壳鸡蛋要比白壳的鸡蛋更有营养

在农村地区,老人们一致认为红客的鸡蛋富含高营养价值市面上,红壳鸡蛋也要比白壳鸡蛋价格贵出一倍。

根据实验表明蛋壳颜色以及鸡的品种有关,营养价值不存在任何因果联系,红壳鸡蛋的营养与白壳鸡蛋的营养相差微乎其微。

5、鸡蛋的蛋黄越黄代表营养价值高

鸡蛋蛋黄颜色与其含有的色素存在一定关联,比如胡萝卜素,确实富含高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体带来养生保健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化工艺加深,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能够使蛋黄的颜色逐步加深,这与营养价值不存在任何关联,如果过多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甚至会给身体埋下安全隐患问题,营养价值毫不存在。

#夏方养生指南#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吃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

蛋类食品营养丰富

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

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

……

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究竟该怎么选呢?

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有啥区别?


01

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13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12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14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02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克/100克)。



03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D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D可达到80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30%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04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60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图源:unsplash


为啥有的蛋品卖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大约50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2、3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这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图源:unsplash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有啥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吃鸡蛋的9个小知识,一定要记牢!


01

鸡蛋只能放10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2~5℃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40天,室内常温下只有10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0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0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04

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


图源:unsplash


0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因此,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0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07

挑鸡蛋一摸二闻三摇

●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08

这几种鸡蛋别吃

●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09

热鸡蛋别用微波炉

用微波炉加热鸡蛋会炸。所以,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都不要尝试。



来源:科普中国、健康时报

审核:邵逸夫医院 临床营养科

此内容已获授权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发布

鸡蛋吃法不对,也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孩子吃鸡蛋当心沙门氏菌 比如食用溏心蛋或生食鸡蛋,就容易导致食用者感染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腹痛、发烧等症状。什么是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又是如何感染鸡蛋的?如何安全放心的吃鸡蛋?(开封网)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

有啥区别?

1 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13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12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14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克/100克)。

3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D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D可达到80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30%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60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大约50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2~3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

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 室温下,鸡蛋只能放10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2~5℃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40天;室内常温下只有10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 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 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 这几种鸡蛋别吃

  •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 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陆佳妮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区“医养结合”新模式让高品质养老更有“医”靠

普陀这里的“爱心冷柜”送清凉

普陀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制税收优惠政策

普陀这的老人乐享“从头到脚”的呵护

为赠妻子七夕礼物,丈夫竟邀妻子先骑后盗

每天早上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3个误区尽量避免

鸡蛋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物,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鸡蛋营养丰富,方便烹饪。因此,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习惯。

但是近段时间, *** 上却出现了一种声音,说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早餐的时候吃一个鸡蛋,对心血管是好是坏。

早晨吃一个鸡蛋对身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王大伯一直以来都有早餐吃一个鸡蛋的习惯,他认为,鸡蛋对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近段时间,王大伯的夫人却告诉他,早上吃鸡蛋可能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让王大伯不要再每天都吃鸡蛋了。

吃鸡蛋真的会对人体的心血管健康造成影响吗?实际上,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对心血管健康造成损伤的可能性非常的低。那么为什么会有上述说法的出现?这要从鸡蛋所含的一种营养物质——胆固醇说起。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他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保持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又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原料。可以说,胆固醇对维持人体健康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而鸡蛋中的蛋黄就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虽然胆固醇是人体保持健康必备的营养物质,但是如果胆固醇摄入量过多,同样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胆固醇在血液中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胆固醇脂蛋白。

根据胆固醇结合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胆固醇可以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非常容易发生氧化的物质。在经过氧化之后,人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会无法识别这种营养物质,并且对其发动攻击。

来自免疫细胞的攻击会使得这种胆固醇脂蛋白无法再随着血液流动,而是沉积在血管中,形成血管斑块。而且血液对胆固醇脂蛋白的运载能力本身就是有限的。血液中如果出现了太多的胆固醇,超过血液运输能力的部分也会沉积在血管中,形成斑块或者是导致斑块恶化。

这些斑块会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性,试想一下,本来宽阔的河道,现在两岸充满了淤泥,就十分容易发生拥堵。

而且这些斑块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大,最终甚至会导致血管完全被堵塞,血液无法在血管之中正常流动。这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梗等严重急性疾病的发生。

所以说,胆固醇的过度摄入是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富含胆固醇的鸡蛋,自然就成为了许多人口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了。

但是实际上,鸡蛋中所含的胆固醇量是有限的,只要控制好鸡蛋的摄入量,是不会导致人体胆固醇含量发生剧烈变化的。所以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导致血管健康状况的恶化。

而鸡蛋本身就是一种营养含量非常丰富的食物。除了蛋黄中的胆固醇,鸡蛋的蛋清还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蛋白质。蛋白质不仅是肌肉细胞的组成材料,还对保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对于大多数人的健康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是,吃鸡蛋可不能盲目地吃。早上吃鸡蛋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才能确保鸡蛋能够成为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营养佳品。

吃鸡蛋,一定要避开这三个误区

虽然早晨吃上一个鸡蛋,对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着一定帮助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吃鸡蛋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踏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使得鸡蛋的营养价值降低,甚至会导致鸡蛋成为对健康有害的食物。在吃鸡蛋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吃鸡蛋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这个我们刚刚一直在强调但是仍有很多人觉得鸡蛋是一种营养品,多吃好处多,就会大量地进食鸡蛋。这种行为是非常缺乏科学性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摄入的鸡蛋尽量不超过3个,否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我们在上文中说过,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而胆固醇过高,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1~2个鸡蛋的量就可以满足人体对胆固醇的需求,吃太多的鸡蛋反而会增加食用者出现高血脂的风险。

其次,吃鸡蛋一定要加热彻底。一些朋友都有一种迷信,鸡蛋越生越好,甚至有的人采用“开水冲鸡蛋”的方式食用鸡蛋。这种行为也可能会导致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鸡蛋在加热的过程中,蛋白质会因为高温而变性,为了保证“原汁原味”,很多人喜欢吃糖心鸡蛋。但是没有充分加热的鸡蛋中,可能仍含有多种细菌,这些细菌一旦感染食用者,会对食用者的消化系统产生一定的伤害。

沙门氏菌是鸡蛋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每年在美国,关于沙门氏菌中毒的事件有数万起,其中大多数都跟当事人食用了没有彻底加热消毒的鸡蛋有关。

所以说大家在食用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鸡蛋的加热,充分的加热可以有效地灭杀细菌,防止细菌感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充分加热鸡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热温度,如果是水煮蛋,一定要在沸水中进行;一个是加热时间,加热鸡蛋的时间一定不能太短。

还有,采取不恰当的烹饪方式,也可能会使得鸡蛋成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物。煎,是很多人都喜欢采用的一种烹饪鸡蛋的方式。经过了大量油脂的加热,鸡蛋会变得焦黄,而且富有油脂的香气,食用起来会让人胃口大开。

但是这种烹饪方式实际上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煎炸的过程中,油的温度会远高于水的温度,相对于水煮蛋,煎蛋更加容易因为高温而出现营养流失。

而且煎蛋的过程中,为了让鸡蛋变得更加酥脆,需要使用比较高的油温和比较多的食用油。高油温会导致一些芳香烃类有机物的产生,这些物质是有一定致癌性的;而过多的食用油的使用,意味着煎蛋中会富含油脂,这也可能会导致人体摄入过多脂肪而出现高血脂的问题。

所以说,鸡蛋的烹饪方式对鸡蛋的营养价值的保留,以及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较理想的烹饪鸡蛋的 *** 是水煮,这样既可以有效的保留鸡蛋中的营养物质,又可以将细菌充分的消灭掉,保证鸡蛋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鸡蛋作为早餐中的一部分,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要想保证每天都能吃上健康的早餐,只吃鸡蛋还是远远不够的, *** 健康的早餐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要想确保早餐健康,还得注意这些问题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而营养丰富的早餐,则是每一个人在早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的保证。要想吃到营养健康的早餐,只吃一个鸡蛋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首先,早餐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有热量的食物。很多人为了控制热量的摄入,在早餐种类的选择上,会避开那些含有一定热量的食物,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因为,一整夜没有进食,人的身体是非常需要热量的。所以,早餐中应该选择一些富含热量的食物,既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热量,又可以有效地起到提神的作用,让身体从睡眠状态中尽快苏醒过来。

其次,早餐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我们中国人的早餐大多以粥为主,这会导致早餐摄入的蛋白质不足。鸡蛋的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这对于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来说还是不够充足的。

除了吃鸡蛋,还可以喝一些牛奶,或者是在肠胃允许的情况下食用一些低脂肪的肉类,这些都是补充早餐中蛋白质的常见手段。

健康营养的早餐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利,而且可以很快地唤醒还没有彻底醒来的身体,让大家有更充沛的精力,来开始新的一天。所以科学合理地选择早餐,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结语

鸡蛋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食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对保持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大家可以保持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的习惯。

但是在食用鸡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鸡蛋的食用数量。这样才能确保鸡蛋对食用者的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健康真知计划#

陈曦. 无菌蛋并非完全没菌,营养价值与普通蛋相当. 科技日报,2022-04-14(008).DOI:10.28502/n.cnki.nkjrb.2022.001977.

李晓静. 关于鸡蛋的那些事儿. 吉林日报,2017-07-11(009).DOI:10.28447/n.cnki.njlrb.2017.002785.

龚丹韵,胡悦,林淑婷. 早餐工程,吃得好需要做对什么?. 解放日报,2021-08-23(009).DOI:10.28410/n.cnki.njfrb.2021.004698.

刘文强. 早餐还可以吃得更好. 贵阳日报,2010-11-03(B02).DOI:10.28295/n.cnki.ngyrb.2010.001893.

水煮蛋会引起“骨质疏松”?鸡蛋不能每天吃?医生为你详细解答

机体的骨骼正常分泌状态以及维护正常的行走能力,是通过摄入的钙元素和营养素以及营养物质来达到的一种有氧含量,机体的衰老是由于摄入的维生素与排出的营养素不成正比,造成骨密度极度降低和下降从而造成骨骼老化的主要临床表现。

机体的骨骼分泌量和行走能力主要是通过骨密度和骨量来达到氧化状态,通过临床骨骼专家对自身的各项骨骼和器官做过相应的了解,在30岁左右,身体的骨骼骨密度称为更高年龄段和发育旺盛阶段,随着年龄的不断上移和机体各项组织器官摄入的营养素严重不足,人体的活动量和排泄量大不如从前。

骨骼的分泌量和发育状态是通过新陈代谢激素水平和内分泌激素水平的 *** 状态下达到的运输状态,体内所摄入的营养素和排出的营养素不成正比,身体的激素水平也会呈现较低的临床机制,骨骼和骨密度就会呈现衰老的临床阶段。

女性朋友与男性朋友所摄入的营养素不同,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分泌的状态有所不一,从而体现骨密度的流失阶段和老化阶段也会有所差异,女性朋友体内呈现绝经或者内分泌激素紊乱,骨密度流失的现象会比其他阶段较为旺盛,男性朋友一般到了50岁以及更年期的阶段,骨骼也会出现骨密度流失,骨密度下降和骨骼老化的临床机制。

临床上骨密度下降主要是由于骨骼的柔韧性和支撑能力以及完成正常的行走能力,逐渐出现衰退和老化的现象,摄入的钙元素不足,再加上骨骼的老化现象,骨密度较低和骨量较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中老年人骨折的现象。

01

水煮蛋会引起“骨质疏松”?鸡蛋不能每天吃?医生为你详细解答

鸡蛋当中的优质蛋白质和优质锌元素以及钙物质是机体个性组织器官和组织细胞补充营养物质主要食材的营养来源,体内的各项组织器官以及排泄器官和代谢激素水平,通过鸡蛋当中的营养物质和营养元素来达到氧化基质和运输水平,鸡蛋当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有效的帮助各项骨骼促进营养素的补充和维护骨密度正常分泌状态的临床结构,补充鸡蛋的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和组织细胞的营养所需。

临床上的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体内的病情状态从而将鸡蛋或者其他的营养物质来作为人们调理身体的营养食品和滋补食品,临床上患有肠胃虚弱症或者肝脏虚弱症的人群可以利用鸡蛋当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机体器官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营养价值,临床上患有骨质疏松的群体却不适合补充鸡蛋当中的营养物质,来满足骨骼的发育状态和行走能力的支撑力。

鸡蛋所附含的营养素和蛋黄当中的营养价值在本身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下降的人群基础上,补充这类物质会引起骨质加速流失的临床阶段,一个鸡蛋黄当中的有87.5%属于优质蛋白质,蛋黄含富有丰富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效的满足机体各项组织器官和代谢激素水平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机体的运转水平和氧化机制。

中老年人由于自身各项组织器官和组织细胞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素才能完成机体的转化水平和氧化机制,蛋黄所富含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并不适合中老年人来补充蛋白质的营养所需,过多摄入蛋黄类物质还会给自身增加患高脂血症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流失状态,从而引起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超标,造成骨质流失加重。

02

这几种食物建议你少吃,会加快骨质的流失

1、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

临床上的高脂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主要的患病机制是摄入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造成的机体器官陷入老化的状态,高脂肪物质会侵入机体各项组织器官接收有氧血液的组织状态,临床上骨骼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正是由于长期摄入高钠离子成分,造成体内的钙质流失加重,摄入的钙元素和流式的钙元素不成正比,从而造成临床上的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严重下降。

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是造成临床上轻微脂肪肝和高脂血症主要的环境诱因,临床上各类疾病和难治性疾病,主要的患病机制正是由于摄入高脂肪物质造成的,体内基础代谢率严重升高呈现微胖,各项组织器官接收的心室性,有氧血液变成粘稠性营养血液,适于体内钙质发生冲突的主要患病诱因,不利于人体骨骼吸收营养物质,还会造成骨骼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项组织器官以及皮肤和新陈代谢激素水平都在呈现老化的状态,随着摄入的营养素和流失的营养素不成正比,中老年人的牙齿还会呈现松动、口腔咀嚼能力下降等现象。

2、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的碳酸物质和发酵物,通过肠胃的蠕动和新陈代谢激素水平的转化机制,会促进机体各项组织器官的水和钠离子的排泄机制,临床上患有骨质疏松症正是由于长期饮用碳酸饮料造成的,骨骼酸软和骨骼老化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骨折的现象。

3、浓咖啡

咖啡当中的物质和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主要危害物,机体长期摄入 *** 会造成庭内的基础代谢率严重升高,加速了骨骼所富含的钙元素和营养物质的流失状态,过多的 *** 还会让自身的血压极度升高、血脂功能极度紊乱,不利于钙元素的吸收状态。

综上所述:屏幕前的你还知道哪些群体应该控制对鸡蛋的摄入量呢?不妨将你的经验之谈和想法分享在下方评论区,让更多的人受益。#夏方养生指南#

中南大学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会增加?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其价格低廉,营养非常丰富。鸡蛋盘踞中国人食谱上千年,烹饪 *** 丰富,也是现在人们获取优质蛋白质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鸡蛋还有丰富的膳食胆固醇和其他优质营养素,例如脂肪酸、维生素等等。

鸡蛋虽好,但是目前却有一个论调,就是鸡蛋对于人们身体有一定的害处。许多人对于鸡蛋嗤之以鼻,认为鸡蛋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不愿意吃鸡蛋。

今年六十多岁的王大爷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手术。前几天刚出院的他,心心念念大清早起来去买菜,经历了一上午的忙碌做了一大桌子菜。本来中午是要老伴、子女聚餐庆祝出院的,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自己想夹块鸡蛋吃却被制止了。

“爸,鸡蛋容易加重心脏病,您岁数大了还是别吃了。”儿子一边说,一边把座子上炒鸡蛋挪得很远。王大爷只能很无奈地吃着眼前的青菜。那么问题来了吃鸡蛋真的会容易患病吗?

鸡蛋确实会增加一些人的患病几率

鸡蛋确实富有营养,但一直以来对于一天吃几枚鸡蛋最合适,这个问题直以来都争论不休。

而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率常年上榜的疾病,鸡蛋摄入量和胆固醇含量很可能是影响这些疾病的因素之一。

为了弄清楚鸡蛋摄入量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佳琦领导的团队通过对芬兰27000名志愿者31年的随访调查发现,如果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其全因死亡率和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提高呈正相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胆固醇(外源性膳食胆固醇和内源性循环胆固醇)对于身体的影响,以求客观并且全面检测胆固醇与长期健康之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更多的膳食胆固醇和鸡蛋摄入量的提高会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提高。这是在芬兰地区进行采样分析的结果,但是这与亚洲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成因并没有关系。

不仅如此,在中国的一项涉及50万人的研究显示,适量摄入鸡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特别注意的是,适量才可以。对于中国人而言,在保证适量吃鸡蛋的同时,也要保证减少饱和脂肪,例如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胆固醇的摄入量,也不会危害健康。

那么问题来了,吃多少鸡蛋才算适量摄入胆固醇呢,正常人摄入多少蛋肉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蛋肉应该吃多少才算适量

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在《欧洲公共卫生杂志》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进行参考。通过该研究可以了解到,过多食用鸡蛋确实会带来不利影响,每周吃鸡蛋更好不要超过六个才算合适的。

研究人员在安徽地区筛选了约一万名中老年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1.7岁。在研究中除了统计鸡蛋以外,还包括了蔬菜、水果、牛奶等饮食。不仅如此,除了基本的身体健康指标以外,还将生活习惯和死亡率等记录在内。

从14年的随访来做总计数据,在调整其他因素之后发现,鸡蛋摄入量和死亡风险有显著关系。相对于每周吃鸡蛋少于六个的受试者,每周吃鸡蛋大于六个,其死亡风险会提高35%。而对于每周少于三个和每周吃三个到六个的受试者,其死亡风险并没有显著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人而言每周食用鸡蛋的数量更好不超过六个,这可能是最合适的。

无独有偶,以上的研究结果与在2020年《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显示的研究结果非常相似。该研究结果显示,鸡蛋使用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对于每周食用三到六个鸡蛋,每周食用鸡蛋的数量小于一个的话,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上升22%,全因死亡率则会升高29%。每周食用鸡蛋数量超过十个,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39%、全因死亡率则会升高13%。

官方对于饮食方面也有较为细致的规定,2016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显示,蛋类因为营养成分丰富且齐全,但考虑但胆固醇含量也高,应该适量食用。《指南》中推荐每周蛋类应该食用280g到350g,平均到每天大概一个鸡蛋左右,而且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应该不吃蛋黄。

对于吃肉而言,能吃新鲜肉类就不要食用加工肉制品。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每天吃一份含量大约五十克的加工肉制品,其死亡率会升高15%,心脑血管死亡风险会增加15%,而大量摄入新鲜红肉仍旧会增加心脑血管死亡风险。

那么究竟吃多少肉类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吃40到70克肉。《指南》中相较于红色的瘦肉,更推荐白肉白肉就是指鸡、鸭肉等禽类的肉质。

很多人认为鸡肉的激素含量多、营养含量少,不利于健康,但事实恰恰相反。根据多项研究显示,吃鸡肉不会增加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的死亡率,也不会增加患有大肠癌的风险。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用去皮鸡肉代替红肉来供应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有利于预防随着年龄增长而发胖的现象。

综上所述,红肉还是少吃为好,如果吃,一天也不要超过70克。如果实在觉得嘴馋或者有蛋白质需求的话,可以用一些白肉进行代替。

鸡蛋营养丰富,但是大量食用鸡蛋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而对于身体影响更大的就是来自其中的胆固醇。胆固醇在很多菌群失调的肠道中会被某些微生物转化为氧化三甲胺,这种物质会提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何减少这些风险,并且健康食用鸡蛋,这就需要正确的方式 *** 。

怎样健康的食用鸡蛋

为了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对于身体的影响,需要通过增加植物固醇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来降低胆固醇的吸收的利用率,再者使用膳食纤维、低聚糖还有其他植物化学物来改变肠道菌群,使得进一步降低胆固醇代谢的风险。那么生活中该怎样搭配饮食呢?

将鸡蛋和豆腐进行搭配

鸡蛋中的胆固醇较多,并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甚至B族也非常丰富。豆腐中不含胆固醇,维生素含量也并不高,甚至没有维生素A和D,但却有含有抑制胆固醇吸收利用的植物固醇,还有膳食纤维和大豆异黄酮,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豆腐和鸡蛋的滑嫩口感也可以搭配起来,烹饪口味协调,味道更好,营养健康可以很好地互补。

鸡蛋和豆类也很合适

这里的豆类不是指上面的豆腐的原料黄豆,这里的豆类是指嫩豌豆、嫩蚕豆、嫩毛豆等等。这些豆类不仅口感很好,而且含有很多植物蛋白、植物固醇,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低聚糖成分。这些都有利于改善肠道菌群,这样摄入的胆固醇就不容易被发酵成为氧化三甲胺。

鸡蛋和菌类一起烹饪

菌类食物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物。菌类食物主要包括口蘑、金针菇、香菇等各种蘑菇,也包括木耳银耳等等。这些菌类食物都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皂甙类物质,像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皂甙类物质都对降低胆固醇的利用率有很大帮助。菌类和鸡蛋放在一起烹饪既可以调配口味,也可以减少对于鸡蛋里胆固醇的吸收。

鸡蛋羹 *** 时可以放入豆浆

鸡蛋羹是由鸡蛋加水搅匀之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的食物,其口味滑嫩味道爽口,是很多人都爱吃的日常菜肴。如果在烹饪时,豆浆代替用于 *** 鸡蛋羹的水,这样既能增加蛋白质含量,也可以像上文鸡蛋和豆腐放在一块烹饪一样,起到降低胆固醇吸收利用率的效果。

鸡蛋搭配高纤维谷物一起吃

吃鸡蛋的时候可以搭配燕麦、荞麦、鹰嘴豆、绿豆等全谷杂豆食物,利用谷物中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和其他植物化学物,来拉低鸡蛋中胆固醇可能带来的风险

总:鸡蛋确实是营养丰富且物美价廉的食物。鸡蛋虽好,但是要适量。吃太多鸡蛋对于身体的确实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控制摄入量和与其他食物搭配两方面进行入手,缓解鸡蛋内的胆固醇对于身体的影响。

参考资料:

【1】多吃红肉会缩短寿命?怎样才能安全吃肉?..范志红.《范志红:吃的选择》.2021.(05)

【2】怎样吃鸡蛋能减少胆固醇的影响.. 范志红.农村新技术.2021.(06)

【3】每天多吃一个鸡蛋死亡风险更高?亚洲人可能享有“特权”..Bin zhao.中国生物技术网.2022.(04)

【4】每周吃几个鸡蛋合适?安徽近万人研究:超过这个数,与死亡风险升高相关..Liu Lishun .e药环球.2021(05)

标签: 副作用 功效 鸡蛋 作用 禁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