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介绍词,麻婆豆腐的做法家常简单好吃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43 0
190220 既然不能做出美味佳肴,那就把它写进旋律之中,《麻婆豆腐》的故事你知道吗?

元宵佳节,张艺兴在央视元宵晚会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首原创歌曲《麻婆豆腐》,这首歌是曾经在海外的一次失败烹饪经历给了他灵感,既然不能做出美味佳肴,那就把它写进旋律之中。而编曲中融入了独特得中国元素二胡、箫和笛子的音色,让这首歌充满了灵气,成为毫无疑问的点精之笔 。

而这首歌的舞蹈动作行云流水,现场live依旧又稳又好听,可以说是唱跳俱佳的舞台王者张艺兴的又一代表作。

【视频】张艺兴《麻婆豆腐》直拍

名食,典故12成都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成都的传统名菜,以麻·辣·酥·香·嫩·烫的特点闻名于世。这一色泽鲜艳,浓香扑鼻的豆腐菜,它以较嫩的豆腐为主料,配以黄牛肉·辣椒油·花椒面·蒜苗·豆豉及其它调料佐料,其 *** 精细,鲜嫩可口,既能佐酒,又是下饭的美馔佳肴。

相传,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清光道年间,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地方,这里是通行口岸的郊区集市,来往客商多在此聚集和休息。就在万福桥桥头,有一卖小菜便饭的夫妻小店,店主陈春富,其妻陈刘氏,面有麻点,人皆在背后以陈麻婆称之。特别是老板娘善烹调,尤以制豆腐菜肴最出名,当时常有挑油脚夫来店就餐,都爱吃麻婆烹制的豆腐菜,日久,遂以‘麻婆豆腐’称之。于是‘麻婆豆腐’的名声不胫而走,流誉四方,成为当地物美价廉,又雅俗共赏的一款名菜。继而陈氏夫妻小菜饭店,也依菜名更名为‘陈麻婆豆腐店’。由此顾客盈门,连一些达官显贵·文士老者,也常慕名前来品尝,并赞美不已。清代曾有竹枝词赞曰:麻婆豆腐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麻婆豆腐历代相传,早已誉满全国。著名李作家在【 *** 】一书中,就对麻婆豆腐的历史源流,做过这样的描述:开业八十余年,历三代而未衰,四十年代虽仍处郊外,依然是门庭若市。。。。。。。直到建国后纳入公私合营,经历四代,一百三十二年,继续保持其业绩不衰,陈麻婆世代有传人。

现今,麻婆豆腐作为一种美味佳肴,更登上大雅之堂,颇受国内外食客青睐,凡到过四川成都旅游者,无一不亲临品尝为快。而且,麻婆豆腐不仅走出了四川,在我国许多城市川菜馆都有经营,进而走向世界,并在海外一些华侨开设的饭店,也以‘麻婆豆腐’以广招俫。

《食语集》麻婆豆腐,刚柔并济的味蕾 *** ,难怪征服了地球人的胃

川菜经典麻婆豆腐,中餐厅里的必点菜,外国食客更加的喜欢。麻辣鲜香,醇厚软嫩的滋味无法抵挡,今天咱们按照传统的做法来做一盘原味的麻婆豆腐,好好过个瘾吧!

主料:豆腐 牛肉末

配料:葱 姜 蒜

调料:郫县豆瓣酱 料酒 花椒粉 干辣椒 糖 酱油 味精 水淀粉

1,嫩豆腐切块儿

2,豆腐放入开水,焯烫2分钟

3,捞出备用

4,炒锅入油,烧至5成热

5,放入姜末,煸香。

6,放入牛肉末,煸炒,至酥香。

7,放入郫县豆瓣辣酱,炒出红油。

8,放入干辣椒段、酱油、少许糖、烹入料酒

9,倒入适量清水,烧开

9,放入焯烫好的豆腐,小火煨炖两分钟,汤汁略少时。

11,撒入少许葱花、蒜末。

12,淋入水淀粉,勾芡。

13,撒入少许味精,盛出装盘。

14,撒入磨好的花椒粉,在豆腐上。

烫口麻辣的麻婆豆腐做成啦,盛一碗热热的米饭,不行~得两碗,太好吃了!

欢迎关注订阅《食语集》原创视频,更多美味期待与您相遇......

本文由食语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一道备受推崇的川菜——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一道备受推崇的川菜,以下是它的常见做法:

材料:嫩豆腐300克、瘦肉末50克、豆瓣酱2汤匙、辣椒粉1汤匙、葱姜蒜适量、食用油适量、盐鸡精、料酒、生抽、水淀粉适量。

步骤:

→1.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沥干备用。

→2.热锅凉油,加入葱姜蒜煸炒,再加入瘦肉末煸炒至变色。

→3.加入豆瓣酱和辣椒粉继续煸炒,加入适量的水和少量的盐、鸡精、料酒、生抽,煮开后加入焯好水的豆腐块。

→4.小火慢炖5-10分钟,让豆腐充分吸收汤汁。

→5.用水淀粉勾芡,撒上少量花椒粉即可。

提醒:炸豆腐时,应先将豆腐焯水,这样不仅可以去除豆腥味,还能让豆腐更加鲜嫩。

豆瓣酱和辣椒粉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

在加入豆腐之前,一定要先将汤汁煮开,这样可以让豆腐更好地吸收汤汁,口感更佳。

麻婆豆腐:一道麻辣浓香的经典菜肴,让人回味无穷

四川名菜麻婆豆腐是一道麻辣浓香的经典菜肴。这道菜以嫩豆腐为主要原料,搭配牛肉、花椒、豆瓣酱等辅料烹制而成。

*** 麻婆豆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首先,将豆腐切成小块,用沸水焯水备用。接着,将牛肉剁成肉末,用少量油煸炒至变色。然后,加入豆瓣酱、姜蒜末、花椒和适量清水煮沸。最后,加入豆腐块,用小火炖煮。期间加入酱油、盐和鸡精调味,最后勾芡收汁撒上葱花即可。

*** 好的麻婆豆腐色泽红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豆腐嫩滑细腻,与麻辣的牛肉酱相得益彰,入口即化。花椒的独特香味也增加了这道菜的口感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美味可口,麻婆豆腐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而牛肉则富含优质蛋白质、铁、锌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此外,这道菜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和改善消化功能。

总之,麻婆豆腐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川菜,被誉为川菜之王。它既适合搭配米饭食用,也可当做小吃或开胃菜肴。通过精心烹制和选用新鲜的食材,您可以品尝到这道菜的美味和营养价值,领略四川美食的独特魅力。

麻婆豆腐介绍及齐全做法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要原料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其口味独特,口感顺滑。

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麻婆豆腐“被评为“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中文名:麻婆豆腐

主要食材:豆腐,肉末,辣椒,花椒,豆豉,豆瓣酱,花椒粉,盐,熬制的花椒水,牛肉干/新鲜猪肉,油,葱

分 类:川菜,辣菜

口 味:麻辣口味

调 料:花椒粉、黄酒、盐、味精、肉沫

特 色:麻、辣、烫、香、酥、嫩、鲜、活

菜品历史

四川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著名食品。

流传变化

麻婆豆腐广受欢迎,流传各地,做法也有许多不同。更大的改变之一,是“陈兴盛饭铺”自己所调整,亦即将材料的牛肉改为猪肉,以便不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尝。该店后来又改回用牛肉,但以猪肉为料的作法也已广为各地厨师和食客接受;其次则是增加了豆瓣酱 。

麻婆豆腐

早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黄牛肉。烹饪手法是先在锅中将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后放一大把辣椒末,接着下牛肉,煮到干酥烂时再下豆豉。之后放入豆腐,稍微加水并铲几下调匀,最后盖上锅盖用小火将汤汁收干,起锅前再洒上花椒末。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 麻婆豆腐时,油必用花生油,肉则不拘牛猪。肉炒熟后,加入豆瓣酱、豆豉、红椒粉、酱油、盐、糖,爆香后再加入豆腐片、高汤,滚煮后加入葱、姜、蒜,以水调太白粉勾芡,起锅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与程序已有些变化,口味强调麻、辣、烫、咸。

*** ***

*** 一

  • 食材:豆腐(250克)、牛肉(75克)、蒜苗(1根)、豆豉(15克)、花椒粉(3克)、黄酒(5克)、盐(3克)、豌豆淀粉(5克)、花生油(15克)、小葱(5克)等。

麻婆豆腐 *** 步骤

1.将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放入加了少许盐的沸水中氽一下,去除豆腥味,捞出用清水浸泡;豆豉等剁碎,蒜苗切段,姜切末;

2.炒锅烧热,放油,放入牛肉馅炒散;待牛肉馅炒成金黄色,放入豆瓣酱同炒;放入豆豉、姜末、辣椒粉同炒至牛肉上色;

3.下肉汤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钟;加酱油、蒜苗段、糖,用盐调味,再用湿淀粉勾芡;盛出后撒上花椒面、葱末即可。

*** 二

  • 食材:

豆腐(1盒)、肉末(1小碗)、豆瓣酱(1大勺)、花椒粒(1小把)、姜末(1小勺)、蒜末(1小勺)、彩椒粒(1大勺)、葱花(1大勺)、花椒粉(1小勺)等。

  • 步骤:

1.炒锅内倒适量油加热,油烧热后倒入肉末,炒散,脱生后盛出备用;

2.炒锅重新倒入油,加热后将花椒粒、蒜末、生姜末倒入爆出香味;

3.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后,放入彩椒粒炒匀,然后倒入切成块的豆腐翻炒,烧约3分钟;

4.将之前炒好的肉末倒入锅内翻炒数下,再淋入水淀粉勾芡,收汁后起锅撒上葱花和花椒粉即可 。

*** 三

  • 食材:

豆腐(1盒)、牛肉馅(100克)、青蒜(50克)、豆瓣酱(40克)、辣椒面(10克)、花椒面(1.5克)、黄酒(20克)、盐(5克)、姜末(3克)、水淀粉(40克)、高汤(250克)等。

  • 步骤:

1.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盐氽透,不能用沸水;

2.青蒜洗净,切1厘米长的段,豆瓣酱和豆豉剁碎;

3.锅入油至六成热,放入牛肉馅煸干水分后,加入黄酒,再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

4.加入辣椒面、姜末,豆豉炒香,倒入高汤、下豆腐,加酱油、盐,用微火将豆腐烧透入味;

5.汤略干时,放入青蒜、水淀粉,收汁、盛盘、撒花椒粉即可。

*** 四

  • 食材:

豆腐(1块)、肉馅(适量)、辣椒面(10克)、花椒(10克)、蒜(10克)、香葱(适量)、豆瓣酱(适量)、食用油(适量)、酱油(少许)、水淀粉(30克)、香油(几滴)等。

  • 步骤:

1.将豆腐切成小块、蒜切末、香葱切碎、豆瓣酱剁碎备用;

2.把花椒放到锅中小火煸炒至熟;

3.将熟花椒放到捣蒜器中捣成碎面备用;

4.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水开后放入豆腐焯一分钟,然后捞出备用;

5.锅中加适量底油,然后放入肉馅,煸炒成熟;放入豆瓣酱和辣椒面煸炒出红油,然后再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

6.加适量热水煮开;

7.把豆腐放入锅中大火烧开,然后加少许酱油;

8.把花椒面放入锅中;

9.将水淀粉放入锅中,大火烧开;然后加少许香油,翻拌均匀即可出锅 。

*** 五

主料:牛肉臊子100g,豆腐1块,新鲜蒜苗2根

辅料:大蒜1个,老姜5片,印度辣椒粉5g,川花椒5g,郫县豆瓣酱5g,花生油50g,盐少许,淀粉少许,老抽少许

步骤:

1.准备好一块石膏豆腐或者是胆水豆腐。

2.把豆腐切成小块备用。

3.准备好100克牛肉馅,也可用猪肉馅代替。

4.准备好2根蒜苗,把蒜苗切成1厘米长备用。

5.准备好5克印度辣椒粉、5克川花椒粉。

6.把蒜和姜切成小粒,准备5克郫县豆瓣酱备用。

7.煮一锅热水,下入豆腐块加盐煮一下。

8.煮好的豆腐块如图。

9.热油锅下蒜,老姜,豆瓣酱炒香。

10.加牛肉馅炒香。

11.加豆腐块、辣椒粉、加50ml水煮开。

12.加蒜苗炒香留一小点装盘备用。

13.用干淀粉、老抽加水调成芡汁,待几秒过后起锅,放川花椒粉。

14.起锅装盘,放几片蒜苗点缀就可以开吃了。

小贴士:

川花椒不要急于放太早,不然香味和麻味就出不来了。

做法窍门:

1.豆腐切块后,用沸腾的淡盐水焯水,可以去除豆腐涩味,保持豆腐口感细嫩,且不易碎;如用开水煮过,会韧劲过大、口感不好;

2.豆瓣酱里的豆瓣更好能先切细;

3.肉末抄前,更好用料酒、食盐腌渍20分钟;

4.花椒先用锅炒香,碾碎,最后趁热撒在豆腐上,这样更能提升香热麻辣的口感;

5.豆腐要嫩又不易碎,以南豆腐做麻婆豆腐为佳。

菜品特色

麻婆豆腐的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也称之为八字箴言。

麻:指豆腐在起锅时,要洒上适量的花椒末。花椒更好用汉源贡椒,麻味纯正,沁人心脾。 如若别地花椒,麻味卡喉,令人气紧。

麻婆豆腐 *** 步骤:

辣: 选用龙潭寺大红袍油椒 *** 豆瓣,剁细炼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脍豆腐,又辣又香 。

烫:豆腐的特质保持了整道菜出锅后的温度,不容易冷却。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刚出炉的味道。

香:起锅立即上桌,闻不到制豆腐的石膏味,可冷浸豆腐的水锈味,也没有各色佐料原有的难闻气味,只有勾起食欲的香味。

酥: 炼好的肉馅子,色泽金黄,红酥不板,一颗颗,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嫩:豆腐下锅,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多用小勺舀食。

鲜: 麻婆豆腐的原料,俱皆新鲜,鲜嫩翠绿,红白相宜,色味俱鲜,无可挑剔。

活:指麻婆豆腐店的一项绝技:豆腐上桌,寸把长的蒜苗,在碗内根根直立,翠绿湛兰,油泽甚艳,仿佛刚从畦地采摘切碎,活灵活现,但夹之入口,俱皆熟透,毫无生涩味道 <6> 。

食用功效

1.此菜富含动植物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具有温中益气、补中生津、解毒润燥、补精添髓的功效。

2.此菜夏天食用能生津止渴、健脾,有利健身防病。麻婆豆腐也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佳肴。

3.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解毒化湿,更适于热生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4.此菜富含动植物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具有温中益气、补中生津、解毒润燥、补精添髓的功效。

5.豆腐和鱼同食,能够更好的吸收鱼中的动物蛋白。

所获荣誉

1989年获得优质的“金鼎奖”

麻婆豆腐

1990年为成都名小吃

1992年为四川著名商标

1999年成为了巴蜀名菜和中国名菜

2000年菜品“蜀香豆腐宴”荣获金奖

2002年“陈麻婆豆腐宴”被评为“中国国宴”

2010年入选成都“非遗”名录

典故传说

关于麻婆豆腐,相传最广的故事是这样的。

麻婆豆腐

清朝末期,成都万福桥码头旁边有一家小馆子,老板娘脸上有麻子,人们都叫她陈麻婆。同治元年(1862年),陈麻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码头工人、脚夫,店里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都快打烊的时候,又进来了一伙,要求老板做点又下饭,又热和又便宜的菜。陈麻婆看店里没什么菜,只剩下几盘豆腐,一点牛肉末,现去买菜肯定不行,已经太晚了。陈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细,加上豆豉,放油锅里炒香。加点汤,放下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豆腐块,再配上其他调料,加入炸酥脆的牛肉末,勾芡收汁,起锅以后再来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洒在豆腐上。一盆色鲜味美,麻、辣、烫、囫、嫩、鲜的豆腐就上桌了。这一伙人个个吃得鼻子冒汗,整了好几碗饭,吃得肚儿溜圆,口中大呼畅快。后来那些苦哈哈的民众开始一传十,十传百,都晓得陈麻婆做的豆腐又好吃,又下饭,又省钱,来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就成了陈家的招牌菜。因为这种豆腐又麻又辣,老板娘又叫陈麻婆,结果这道豆腐菜就叫陈麻婆豆腐了。

成都北门顺河街,是一片木材集中地,遍街之上,几乎家家都是木行,即使有三家两家,做的不是木材生意,但也依赖木材过活。

原来麻婆娘家姓温,是北门火神庙万丰酱园大掌柜的七姑娘,小名巧巧。她上有三个哥哥,三个姊姊,个个资质平庸。唯有巧巧长大了以后,反而出落得芙蓉如面柳如眉。有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和玲珑有致的身材,可是老天偏弄促狭,在她粉脸上洒下一些白麻子,但她麻得娇,麻得俏。

麻婆豆腐

十七岁那年,嫁给顺记木材行四掌柜陈志灏。新婚以后,小俩口恩爱异常,正因如此,大嫂二嫂在嫉妒中,就有意无意的散播些谗言蜚语。时间长了,原来对她颇为疼爱的婆婆,也慢慢的由冷落而加以责骂了。

她的三哥三嫂,从前也是受不住婆婆嫂嫂的冷言讽语而远走高飞,在那数百里外的重庆,另外开了一家药房。大概是受了这两人的影响,夫妻暗暗商量妥当,分得了少数现金和三间街房,也离开了陈家老窝。

三间街房自家住了一间,另两间仍然续租给原本的一家羊肉店和一家豆腐坊。四掌柜的就到廿里外的马家碾,替一家榨房当起管事,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她用针线打发寂寞,终日紧闭门户,过着甜甜蜜蜜的岁月。

第二年的春天,她的小姑淑华,因为和二嫂吵嘴,赌气离开了爹娘,投靠她的四嫂。从此姑嫂相依,日子有了欢声笑语。马家碾一带,尽是油坊。成都附近的三角地带的人,多半从事油菜的种植与榨油,称为菜子,这些菜子,又多半集中在马家碾榨油。四掌柜生性和善,待人亲切诚恳,一两年后,他已由秤油、发油的管事,升为采购、推销及收款员了。只要是他经手的事件,对那些穷苦挑夫异常体恤、仁慈,绝不使苦力白赔血汗。

她家住的地方是马家碾进城必经之路,那些挑夫大都把这儿当成中继站,他们为了感念四掌柜的待人厚道,经常送点自家的小东西回报。虽然他俩再三推辞,但是穷苦的人,礼轻仁义重,于是收了之后,巧巧总是左边店里买点羊肉,右边店里买点豆腐烧上一盘,再配两样小菜回赠。

这样的幸福生活,刚刚度过了十年,不幸的命运却降在她身上,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五日,四掌柜在金堂马家渡翻了船,从此她失去了心爱的丈夫,从此她幻灭了人生的美梦。

淑华看她孤苦伶仃,加上十年相依的情感,虽然自己都十九岁了,不舍得离弃处于困境又极为疼爱自己的四嫂而出嫁。当然出了这种状况之后,陈家、温家都曾派人要接她俩回去,但都被她们严词拒绝,她俩知道那碗闲饭,并不容易享受。

麻婆豆腐

刚开始,娘家婆家虽然也有些微的接济,但是杯水车薪,姑嫂俩为了生活,不得不面对现实,打开门户,为生计而打拼。她俩都做得一手好针线,能剪会裁,可附近人家,都非豪门钜富,除了过年,平时很少添制衣物,想专靠这门手艺吃饭,不上算。

幸好这个中继站每天依旧人来人往,那些种植、榨油的「菜子」,卖苦力的油担子「挑夫」,不管是过去熟识或才见面,全都感念以往四掌柜的善待,看她们打开店铺,每天仍来歇脚。有些带点米,有些带点菜,空手的就在隔壁两家店,买点羊肉、豆腐,洗洗弄弄,等巧巧来上锅一烧,就可饱餐一顿。大家故意省下一口,就足够姑嫂早晚两餐而有馀。

这些诚挚的情谊,不但鼓舞了巧巧枯萎的心灵,而且更使她练就出一种专烧豆腐的绝技。在众口宣扬声中,巧巧所做的臊子(羊肉)豆腐美名,竟然传遍了川西一府十馀县。凡是过去认得四掌柜的,总是想方设法,提点礼物上门看望,目的仅在一嚐她的烧豆腐手艺。四掌柜的老东家,认为巧巧姑嫂既然都表明守贞不嫁,又不愿返回娘婆二家,再三劝巧巧继子成祧(继承为后嗣),以娱晚景,并好意借予资金帮助她开店当炉,一展烹调专长。

那时正是光绪卅年,社会风气保守,妇女抛头露面,也不免旁人指摘。温陈两家亲友认为是奇耻大辱,陆续登门,一力劝阻,但她俩意志坚定,店日日照样开,豆腐仍天天烧。后来乾脆向两家声明,只要拿出五千两银子「生息」,她就关店歇业。提到要钱,兄弟妯娌就只好闭口裹脚。

从此姑嫂打起精神,一心一意招呼生意,嫂嫂剁肉烧菜,小姑擦桌洗碗。她俩行得正,坐得端,长期事实表现,人们内心才慢慢由轻视而转变为敬重了。宣统二年,她三哥把十二岁的次子带回成都,正式过继给巧巧为子,可惜因为不是自己亲生又忙于生意疏于关爱,结果十六岁那年,偷偷跑上部队当了一名副官。

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店面扩大了,生意兴隆了,但她俩的青春也就在「一双小小的金莲」,急速的挪移中慢慢的流逝了。为了避免闲言,店中「一无应门五尺之童」。豆腐、羊肉,要客人自行购买,客人所付火费、饭钱,姑嫂多寡不争。她俩由于操劳过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淑华首先病倒,万不得已找了一位远房族孙前来帮忙。结果一年之间,姑嫂先后去世。

生前,有人叫她巧姑娘、四少奶;又有些人叫她陈四嫂、掌柜娘。麻婆是她死后挣出来的招牌:麻,是别人对她美丽娇俏的怀念;婆,是别人对她年高德邵的尊称 。

舌尖生的美食:经典川菜——麻婆豆腐的由来及做法

“麻婆豆腐”是一道经典的川菜,流传了一百多年,不仅闻名全国,更飘香到国外。它是用豆腐、牛肉与辛香料(花椒、辣椒、青蒜苗或葱花、豆瓣酱等)烧制而成,是一道很讲究火候的料理。切丁的豆腐烧后仍然有菱有角的,趁热吃,具有麻、辣、烫、香、酥、鲜、嫩等风味,很多人吃得烫出汗来,浑身舒畅。相传它的由来,还蕴含着一个深厚的人情义理故事。

清朝同治初年,四川成都北门顺河街,有位楚楚动人的“巧巧”,脸上长了一些白麻子,但依然美貌动人。十七岁的巧巧嫁给了真诚善良的陈志灏,她的丈夫在马家碾的一家榨油坊当管事,对于卖苦力的油担子“挑伕”非常体恤照顾,绝不会少算给他们一铢血汗钱。因此,赢得了挑伕们的敬重。

白天里,娴 *** 红的巧巧在家缝制衣物,不仅可补贴家计,又可打发寂寞,等著早出晚归的丈夫,婚后的日子也过着恩恩爱爱的,美中不足,她没替丈夫产下一男半女。幸好不久,小姑淑华前来投靠他们,从此姑嫂相依作伴,屋子里又有了欢笑声。

幸福的时光匆匆过了十年,有一天,巧巧的丈夫在金堂马家渡翻了船,丧了命,致使姑嫂二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受惠的穷挑伕们便想出个“穷法子”来帮助她们。大伙约定,每天挑油经过巧巧的家时,有些人带点自家的青菜来,有些人带点自家的白米来,空手的人就去隔壁店铺,买点羊肉、豆腐,大伙一起清洗干净后,就央请巧巧烧煮,这样大伙就可打发一餐,还故意省下一口饭菜,如此姑嫂的三餐也就有了着落。

这种真诚的友谊,不但重燃了巧巧的求生意志,更使她烧出一手“羊肉辣豆腐”的好厨艺。巧巧用羊肉烧豆腐时,加入了辣椒、豆豉等调味料,非常辛辣可口,挑伕们吃了非常开胃下饭。在众人的称赞中,这一道羊肉豆腐的美名,很快地传遍了川西一带。于是,姑嫂二人就把屋子改成小饭铺,以容纳日益增多、慕名而来的客人,生意也愈做愈火红,终于使姑嫂二人摆脱生活的困境,这全归功于挑伕们的情义相助。

年复一年,当巧巧死后,人们还是很怀念她首创的“羊肉豆腐”,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一道菜改名为“麻婆豆腐”。因为,“麻”是代表巧巧脸上的白麻子,“婆”则是对她的尊称。如今,麻婆豆腐已成家喻户晓的经典川菜,尽管烧豆腐的羊肉已被改成牛肉或猪肉,但是在这盘豆腐的背后,永远蕴含着一个深厚的做人道理哦!

麻婆豆腐的材料:

豆腐1盒、牛或猪绞肉半碗、花椒粒约1 大匙、蒜末1大匙、姜末1大匙、葱末适量、太白粉水适量。

调味料:

辣豆瓣酱2大匙、料酒1大匙、酱油1大匙、糖1小匙、花椒粉适量、香油适量。

麻婆豆腐的作法:

一、豆腐切丁加少许盐汆烫(可去涩味且不易破碎)沥干备用。

二、起锅加油,用小火爆香花椒粒(不能用大火,以免爆焦变苦),等香味出来后捞掉花椒粒。

三、放入蒜末、姜末炒香,放入辣豆瓣酱炒香,放入绞肉炒香,再放入酱油、糖、花椒粉、料酒、半杯高汤、豆腐用小火煮约十分钟收汁。

四、起锅前勾薄芡再淋上香油,盛盘后撒上花椒粉、葱花即完成。

豆腐切丁加少许盐汆烫后沥干

用小火爆香花椒粒后捞掉

用小火爆香花椒粒后捞掉

续炒香辣豆瓣酱

续炒香绞肉

放入酱油、糖、花椒粉、料酒、半杯高汤、豆腐用小火煮约十分钟收汁,起锅前勾薄芡再淋上香油

盛盘后撒上花椒粉、葱花即完成,香酥鲜嫩的“麻婆豆腐”非常麻辣下饭

“锦”记传承,致敬经典 麻婆豆腐扬名世界的秘密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

2018年,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主题名宴名录》,麻婆豆腐作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之一,赫然在列。

为了探寻川菜味道的秘密,封面新闻携手百年民族酱料品牌李锦记,特推出“锦”记传承,致敬经典——川菜大师系列访谈节目。

今天邀请的是中国川菜烹饪大师、四川省首批川菜非遗传承人王开发,请他与我们聊一聊麻婆豆腐的故事。

图1:川菜非遗传承人王开发分享麻婆豆腐的故事

匠心传承 路边“烧豆腐”扬名世界

川菜中的许多经典名菜,大多源自于百姓。麻婆豆腐最早源自草根,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它已成为川菜的经典代表。

这与李锦记的发展历史如出一辙,1888年,李锦裳先生在广东珠海南水镇创立李锦记,当时仅是一个小作坊。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李锦记现已拥有蚝油、酱油、酱料等200余款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式酱料品牌。

图2:李锦记位于中国澳门的老店

王开发介绍,清朝末年,成都北门的府河边上有座万福桥。那里是老成都食用油的重要运输通道,每天都有许多挑夫挑着一担担的油,从那进城。走了几十里路,肚子早饿了的挑夫们就在万福桥歇脚。

桥头有一家饭馆,老板烧豆腐时,挑夫们从担子里舀点油入锅,加入花椒辣椒,一盘开胃下饭的豆腐就做好了。久而久之,这家饭馆就以豆腐出了名。因其老板娘小时出了天花,脸上留有麻子,大家将饭馆叫麻婆豆腐店。

随着时代变迁,这家麻婆豆腐店早已不在,成都的万福桥边也没了来来往往的挑夫。但这让人难忘的麻婆豆腐却留了下来,经一代又一代传承,成为了今天扬名世界的川菜经典名菜。

匠心加持 好味道离不开好原料

从事餐饮行业60余年的中国川菜大师王开发,最初在成都市饮食服务公司学厨学习鲁菜、川菜。20世纪80年代他被派往美国纽约荣乐园担任川菜厨师。回国后,他在北京长城饭店担任川菜总厨。2021年11月,王开发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当时的他已近80高龄。

“做好麻婆豆腐,选料很关键。”王开发介绍,豆腐要选用石膏点的石磨豆腐,才能保证麻辣豆腐的“嫩”;肉臊子要选用牛肉,剁碎才能更鲜。“为了让汤色红亮,使用的豆瓣酱、生抽、老抽也要足够醇香,这样做出的麻婆豆腐才能麻、辣、鲜、香、烫、酥、嫩。”

图3:烹调麻婆豆腐时,使用的李锦记锦珍老抽味香色醇

在指导年轻厨师烹饪时,王开发始终强调步骤的一丝不苟,不能马虎大意,“好味道的诞生离不开真材实料和厨师的匠心精神。”

这与李锦记“匠心”做酱料的坚持一脉相承。已走过134年的李锦记,始终恪守着“100-1=0”的品质管理理念,从田间到餐桌,秉承品质百分百坚持,为消费者提供选料上乘、味道醇正、安全健康的高品质中式酱料,助力每一道经典、美味的菜肴呈现。

“酱”心传承 既要创新也要坚守

时代在变,人们对味道的追求也在变,新时代的川菜厨师怎样才能将“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川菜更好地传承下去?

“不论时代怎样变,我们都不能忘了川菜的根,只有坚持住根,才谈得上创新。”王开发解释道,比如最开始的麻婆豆腐和现在的也不一样,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只要没有破坏麻、辣、鲜、香、烫、酥、嫩这些基本特点,就是守住了“根”,尊重了传统的创新与变化。“我们主要是留下川菜传统中的精华,再随着时代的进步,将这精华完善,使得传统更加完美。”

图4:川菜创新的前提在于尊重传统,不忘初心

麻婆豆腐介绍词,麻婆豆腐的做法家常简单好吃-第1张图片-

川菜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新一代川菜厨师们。他们需要像老一辈的川菜人一样,坚守初心,坚持对品质的追求。像百年民族品牌李锦记一样,在传承的基础上保持“永远创业精神”,让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拍摄剪辑 罗一致 周彬 魏梦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四川:麻婆豆腐

四川:麻婆豆腐





















经典川菜麻婆豆腐,麻辣鲜香烫酥嫩,7味合一,堪称下饭神器

说起川菜,麻婆豆腐绝对榜上有名,就这一道菜,在美食界曾多次摘得荣誉。如今的麻婆豆腐,川菜中的佼佼者,经过了时间的推移和大众的评测,已成为享誉国际的著名菜肴。作为菜品中下饭“神器”,多少人对它更是情有独钟。这么好吃的菜,大爷必须给大家安排上,让大家在家里就能轻轻松松做出来。

食材:花椒 干豆豉 豆瓣酱 嫩豆腐 牛肉末 青蒜 葱姜蒜 酱油 老抽 白糖 辣椒面 盐 水淀粉 黄酒

那好吃正宗的麻婆豆腐,一定少不了麻辣鲜香烫酥嫩的口感。这些口感究竟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今天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首先要说的就是之一味,麻,花椒要选用麻味纯正儿的,把花椒放入锅中,记住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焙香,焙香晾凉用擀面杖擀碎,之后过一下箩,可以把大的花椒颗粒过滤掉,花椒面就可以使用了。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嫩,选用的是嫩豆腐,这样做出来的麻婆豆腐口感更细嫩。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块儿,锅中加入开水,再放入一点盐,直接把切好的豆腐下锅。放盐主要作用是让豆腐在加热过程中去腥,同时让豆腐的蛋白质凝固,出锅的时候也容易破碎。豆腐煮开后闷着就行。如果选用的是老豆腐,可以适当的换1到2遍的水。

辣,指的是郫县豆瓣酱,取适量的豆瓣酱剁碎,干豆豉洗净,用水泡一下,然后放到豆瓣酱中,也用刀剁碎。放在一起可以防止豆豉在剁的过程中随处跑,同时也可以让豆豉的香味释放出来,切好后备用。

起锅,倒入花生油,再放入剁好的牛肉末,煸香煸酥,牛肉的酥又是其中一味儿,放入豆瓣酱炒香,之后放入葱姜蒜末,早一点放葱姜蒜一是为了降低油温,二是为了煸出的更香一些。

那关键点呢,就是放入准备好的辣椒面,先放也是为了让它的香气释放出来,肉也一定要煸酥。翻炒均后放入黄酒、酱油和老抽,接下来加入适量的水准备烧豆腐。大爷强调一下,如果豆瓣酱放够了,就不加盐了,略微的加入一点糖,如果颜色不是很够,可以适当的再加入一些老抽,煮开后放入豆腐。

为了让味道更加的柔和,吃出来的味道也是统一的,这时候需要把焙好的花椒面提前放入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先吃到它的麻,最后出锅的时候我们再把剩余的花椒面撒上。豆腐煮开了,需要多咕嘟一会儿,别着急勾芡,时间短豆腐不好入味儿。

煮好后开始勾芡,勾芡要注意的是不能一次只有一次勾芡,需要逐步的勾芡,要分成一步两步甚至三步,调至中火,接下来就是第二次勾芡收汁儿。

大爷在这里提示,豆腐的呈现形式有两种,像我们今天做的就是宽汁儿的,还有一种是窄汁儿的,有的是用砂锅上的,有的是用盘上的。最后再勾芡一次,关火撒上切好的青蒜,翻炒均匀装盘后,再撒入一次青蒜和花椒面。


那说到这里,很多小饭骨一定很好奇,文中只说了四种味道,还差了三种。接下来我们接着说香,做好的豆腐,还未上桌香气满屋,这就是它的香。

而做好的麻婆豆腐,刚出锅温度不易冷却,吃到嘴里烫烫的,都是刚出锅的味道,这里就烫的体现。而最后一味就是鲜,各种新鲜食材,再加上各种颜色的相互碰撞,色香味儿俱鲜。

一道麻辣鲜香烫酥嫩的麻婆豆腐就做好了,配上米饭超好吃,各位小饭骨们,赶快动手试一试吧,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豆腐 麻婆 家常 好吃 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