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喜欢买所谓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来滋补身体,希望让身体更加的健康,充满着活力,那么在挑选保养品的时候,你是根据什么条件来进行挑选的呢?是因为效果好?是因为信赖的大品牌?还是因为价格?
确实,有着不少人会挑选价格昂贵的保养品,他们觉得价格越高,保养品的质量越好,能对身体产生更棒的作用,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保养品不是“越贵越好”,有些保养品反而是又贵又没有营养的存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些有贵营养价值又不高的存在:
鱼翅
说起保养品,自然就少不了鱼翅的存在,鱼翅在中国美食中具有极高的位置,而且价格昂贵,是一种奢侈品,有些人认为鱼翅富含胶原蛋白,可以防癌抗癌,美容养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等等,鱼翅也受到了众多人的追捧,但是,鱼翅真的有这么好的滋补效果吗?它的营养价值到底如何?
先来说说,鱼翅到底是什么。鱼翅,是大型软骨鱼类的胸,腹,尾部的鱼鳍。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胶原蛋白占总蛋白的很大部分,不少人听到胶原蛋白就能自动和美容养颜划上等号,其实并不然,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被人体吸收较少,还不如牛奶,鸡蛋这些完全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
而且因为鲨鱼是海洋中的“霸王”,是食物链中的顶端,使用鲨鱼中的汞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要高于其他鱼类,因此,食用鱼翅还有造成重金属中毒的风险。总之,鱼翅的营养价值并没有那么高,加上价格昂贵,所以不要过分神化鱼翅的功效,要理性消费。===PEI_PAGER_PEI===
燕窝
如果说鱼翅是受到中国人的的话,那么燕窝则是受到了女性朋友的热爱,她们坚信燕窝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美容养颜,是食补的极品,那么燕窝真的有这样的滋补效果吗?
燕窝,其实是燕子用唾液和一些绒毛制成的窝。
首先要明确的是,燕窝煮后虽然看起来呈现胶状,但是燕窝中并没有胶原蛋白,而且燕窝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全,鸡蛋中含有八种人体必要的氨基酸,但从这一点说,燕窝的营养价值还不如鸡蛋,所以也不要盲目去随大流,看到别人吃燕窝,自己也去购买,理性消费才是更好的。===PEI_PAGER_PEI===
蛋白粉
身边经常有人说蛋白粉是很好的保养品,都说吃了以后对身体很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这里想说的是,蛋白粉是一种针对特定的人群需要的一种食品补充剂,对于婴幼儿,运动人群,病人等蛋白粉可以提高必要的营养,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可以通过食物就可以进行很好的补充,不需要在额外的通过服用蛋白粉的方式来进行补充。===PEI_PAGER_PEI===
有机蔬菜
在有机蔬菜刚刚出现的时候,因为价格昂贵,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人们也因为它买的贵就默认它的营养价值高,但是并不是这样,有机蔬菜中也会使用农药杀毒,还会有天然毒素的风险,有机蔬菜并不是纯天然的食物,营养价值也不会比普通蔬菜高,所以再购买时可以认真考虑自己的需求,再进行购买,不要盲目跟风。
总之,说了这么多,想要表达的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盲目跟风就去购买鱼翅,燕窝,蛋白粉,有机蔬菜等食物,指望它们能给奇效,保持健康的饮食,科学的作息,良好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理性消费最重要,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一根鱼刺,让他花费50万!医生:这种情况不吃鱼日常生活里,
相信许多人都曾遇到过
吃鱼时被鱼刺卡喉的情况。
而广东的梁先生因为误吞了一根鱼刺,
付出了50多万的代价,
不仅如此,
他还险些丢命。
情况为何如此严重?
据了解,梁先生喝酒后误吞鱼骨浑然不知,在10多天后身体不适就医检查时吓了一大跳:十几天前吃鱼时有根鱼刺,刺破了食道,并插入了主动脉,形成了假性动脉瘤,而这个假性动脉瘤随时有破裂风险,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危及生命。
梁先生因此被紧急送进了中山大学附属之一医院心胸外科ICU。入院后先后喷血、呕血,休克两次。经过医院十多个学科团队的精准施救,梁先生最终化险为夷,躲过了死神的追击。据悉,梁先生吃了“史上最贵的鱼”,手术费花了50多万元。梁先生的妻子感叹,以后一家人再也不敢吃鱼了。
“犯罪分子”鱼刺
误吞鱼骨10多天 患者直接住进ICU
3月30日,梁先生在家吃饭,喝了点小酒,当天吃的是鲫鱼,饭后梁先生并无不适感。4月10日,梁先生感觉胃不舒服,一开始以为自己胃病犯了。4月12日,梁先生开始胸痛,去医院检查后吓了一跳,有根鱼刺卡在了食道上,鱼刺经过蠕动穿过了食道形成了瘘,且刺入胸降主动脉,当地医院建议转入大医院。
到了中山一院后,手术前,医生对梁先生进行了细致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的结果提示:鱼刺在第6胸椎的位置穿透食道,水平刺入胸降主动脉,并形成了大小约4*5cm假性动脉瘤,鱼刺长约3cm,一半在主动脉内,一半在假性动脉瘤内。假性动脉瘤随时有破裂的风险,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检查结果让一家人很忧心。
情况有多危急?中山一院心脏外科梁孟亚教授介绍,在早期的多学科讨论中,专家们认为外科手术没有施救机会,应在血管介入下进行治疗处理。就在治疗方案的讨论制定过程中,梁先生在ICU出现了一次喷血、一次呕血,伴失血性休克,血压更低为45/26mmHg,经过紧急抢救后,其病情才稳定下来。
在这关键时刻,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拍板认为,只有外科手术才能挽救患者性命,尽管手术风险巨大且费用高昂。手术风险有多大?据国内文献报告,国内某三甲医院统计的该类型手术共有23例,仅3例存活,上海的手术报道需要进行分期手术——一期手术行食道封闭、食道造瘘、胃造瘘、胸主动脉切除置换;二期择期行食道重建手术。而在国外,这种疾病则更为罕见。
体外循环保驾护航拆除炸弹“假性动脉瘤”
怎样才能降低手术风险,为患者赢得生机?吴钟凯教授立即组建了一个多学科在内的MDT团队,围绕患者的诊断、手术方案、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康复方案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术前MDT讨论
在讨论前,影像科杨有优教授的手绘示意图,描述出鱼刺的具 *** 置,为专家探讨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医学影像科杨有优教授的手绘图
4月18日,由中山一院各相关专科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顶级团队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由吴钟凯教授主导首先在体外循环的保驾护航下,保证心、脑、脊髓,腹腔脏器等器官灌注的情况下艰难完成被鱼刺刺破的胸段降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找到可恶的元凶“鱼刺君”,清除了感染灶,拆除了炸弹“假性动脉瘤”,找到了食道破裂口。
吴钟凯教授介绍,手术中探查发现鱼骨的位置,食道瘘的定位和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与影像科杨有优教授的手绘示意图几乎一模一样。
鱼刺让患者付出了50多万元的代价 专家提醒喝酒不吃鱼
术后,经过心胸外科ICU唐白云主任团队的努力,患者顺利脱离了呼吸机,复查CT结果显示没有食道瘘,纵隔也无明显感染。这个鱼刺最终让他们付出了50多万元的代价,但好在性命得以保住。梁先生的妻子介绍,能够康复已经是更大的幸运了,以后全家都再也不敢吃鱼了,说到鱼都怕了。
内镜中心崔毅教授介绍,东方人喜欢吃鱼,因此避免不了通过内镜的方式取出异物。“在临床中食道取异物很多见,但鱼刺一旦进入食道,只要超过2天时间,很可能蠕动到食道外,一旦刺入主动脉,死亡率高达85%,梁先生就是这种情况。
心外科吴钟凯教授呼吁,在复工复产阶段,注意安全生产,注意饮食安全,喝酒不吃鱼,吃鱼不喝酒。
“梁先生就是喝酒吃鱼,喝了酒后,人的察觉、感受能力下降,吞了鱼刺也不知情,他过了十天因为身体不适才发现是吞了鱼刺,导致了这场生命危机。”
生活中遇到鱼刺卡喉怎么办?记住这些常见的急救 ***
【科普】鱼翅是什么鱼的哪个部位?在大自然中,鱼类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来源,而其中一种备受争议的食材就是鱼翅。鱼翅是一种常见的高级菜品,被广泛用于宴会和婚庆等场合。但是,有很多人并不清楚鱼翅到底是哪种鱼的哪个部位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鱼翅的来历和 *** 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鱼翅来自于鲨鱼的鳍。鲨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鱼类,拥有锋利的鳍。而鳍鲨具有特别发达的胸鳍,这也是鱼翅的来源之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鲨鱼都适合 *** 鱼翅,只有部分鲨鱼的胸鳍才能制成高品质的鱼翅。
*** 鱼翅的过程并不简单,首先需要将鲨鱼的胸鳍割下,然后将鱼翅与身体分离。然而,这种捕捞方式对鲨鱼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条鲨鱼被捕捞用于 *** 鱼翅,导致许多鲨鱼濒临灭绝。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停止食用鱼翅,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环境。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关于鱼翅的主要观点。首先,鱼翅是来自鲨鱼的胸鳍,只有部分鲨鱼的胸鳍适合 *** 。其次,鲨鱼的捕捞过程对鲨鱼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应该呼吁停止食用鱼翅以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环境。
最后,我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鱼翅的来历和 *** 过程,并引起大家对于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
鱼刺卡喉该挂哪个科?很多人都挂错了(不是口腔科)说到吃鱼这件事情,喜欢的人每天无鱼不欢,不喜欢的人一口鱼肉都不愿尝试。为什么有人特别不喜欢吃鱼?除了部分鱼的腥味让人不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鱼容易卡刺,太难受了!很多人都有过吃鱼卡刺的经历,卡刺看似是小事,处理不当却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吃鱼卡刺”那些事~
01
为什么有的鱼刺多,有的鱼刺少?
鱼除了一条脊骨之外,很多鱼还会有“肌间刺”(Intermuscular bones,IBs),又称肌间小骨,是分布在鱼类脊骨两侧肌隔中及连接在椎体上的小骨上,由肌间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主要功能是固定和辅助肌肉的运动。
从古至今,鱼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肌间刺陆续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多到少——最后消失的阶段,如出现时间较早的鳗形目、鲤形目,肌间刺较多,更晚出现的鲇形目、鲈形目,肌间刺就比较少。也就是说,在演化中较低级的鱼,肌间刺较多。不同的鱼,鱼刺的数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海鱼的鱼刺少,而河鱼的鱼刺多,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河鱼,在演化中大多属于比较低级的鱼类,如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四大名鱼”松江鲈、黄河鲤、兴凯湖鲌、松花江鳜,肌间刺比较多。而我们常吃的海鱼如石斑鱼、大黄鱼都属于鲈形目,刺较少。
草鱼。 但是海鱼也有一些类别有着较多的肌间刺,如沙丁鱼、海鳗等。
沙丁鱼。 其实,不管是少刺的鱼还是多刺的鱼,都有可能出现卡刺的意外,即便是吃鱼的老手,也难免会遇到卡刺的状况,因此吃鱼的时候要慢点,不要太着急。那如果被鱼刺卡住,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呢?
02
被鱼刺卡住的危害
吃鱼卡刺,有些老一辈人会使用土方子来解决,如吞咽馒头米饭、喝醋、用手抠等,但这些 *** 并不科学。
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鱼刺需要长时间的浸泡。
另外,醋容易 *** 食道,如果食道被鱼刺划破产生伤口,喝醋反而容易进一步 *** 伤口造成不适。而吞咽食物反而会把鱼刺推得更深。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鱼刺都是卡在扁桃体、舌根处这些较浅的位置,而盲目吞咽食物,会将鱼刺推入咽喉深处,划破咽喉和食道,可能造成感染;如果鱼刺较大,甚至会直接穿透食道,造成穿孔。
食道被穿孔,容易引起局部脓肿,这些脓肿会压迫气管导致窒息,也可能牵连血管引起重症感染;食道附近还挨着主动脉,鱼刺划破食道后可能也会刺破主动脉,引起大出血。有些鱼刺还会进入胃部和小肠,引起胃穿孔和腹膜炎,如果不及时处理,分分钟有生命危险。还有人可能会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也是不科学的,因为鱼刺卡到的是食管而不是气管。真没想到,吃鱼卡刺的危害竟然这么大,那如果不幸被鱼刺卡住,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
03
被鱼刺卡住怎么办
吃鱼卡刺,千万不要自行盲目取刺,先保持镇定,确认是否真的被鱼刺卡住,排除因进食速度过快导致食物擦伤食道黏膜的假象。如何确认是鱼刺卡喉?若静止时(不做吞咽动作),疼痛不明显,而吞咽时有明显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一般是鱼刺卡喉了。可以先大力咳嗽,如果是小的鱼刺,就会被气流冲出;如果咳嗽无效,可以使用手电筒观察咽喉部,检查是否能看到鱼刺,如果能看到鱼刺,可以让家人尝试用镊子夹出,如果始终无法取出,就应马上去往医院的耳鼻喉科,请专业医生来进行取刺。
取刺之前,医生会先检查鱼刺所处位置,如果鱼刺卡住位置较浅,就可以直接用镊子取刺。如果检测发现鱼刺进入了食管,就需要使用食道镜或胃镜来进行取刺;极少部分患者的鱼刺会进入更深处,如胃部、小肠等,无法用胃镜取出的,视情况需手术治疗取出。总的来说,吃鱼卡刺,只要处理得当,就不会有什么大碍。鱼作为我们日常生活饮食体系里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如果我们因鱼刺而拒绝食用它,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你也喜欢吃鱼,却苦于鱼刺而无法大快朵颐,那不妨选择一些鱼刺少的鱼来食用,比如金鲳鱼、石斑鱼、鲈鱼、罗非鱼等,都是美味又少刺的鱼类。另外,在食用鱼类时,要切记不要一心二用,专心吃鱼,专心“挑刺”,才能吃得更安心~
审核:曾申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繁殖与发育科学系教授;元宿执业医师 知乎医学领域知名博主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70多岁大伯吃鱼时,这里被鱼刺戳破,狂吐2000多毫升血!夜幕降临,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诊室外。
“叫你吃饭时少说话,又卡住了吧,这是第几次来医院拔鱼刺了?”儿子不住地埋怨, “第七次……”
幸亏鱼刺卡的不深,医生不到一分钟就将之取出,“这样的鱼刺算很‘温柔’,它的危险则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大伯喜欢吃鱼,被鱼刺卡过7次
“一辈子没被鱼刺卡过,算不上正宗的南方人,无鱼不欢么,常在何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不过,76岁的邹大伯(化名)坦承,七次“中招”是多了点,“除了上医院请医生拔,另有3次是自己解决的。一次,自觉就在喉咙口,老伴手电筒一照能看着,用镊子取出;还有刺入上颚,与左下边牙龈的,刺入不很深,也就自己拔出。”
邹大伯退休前在单位干销售,东奔西走,免不了你来我往吃饭喝酒吹个牛。慢慢地,他养成吃饭,尤其喝了酒不由自主时话就多,又爱吃鱼。每到饭点,只要有鱼,家人都得唠叨提醒。尽管如此,他还是一次次被鱼刺卡住,以致有耳鼻咽喉科医生一见他,熟人似的,“你来了,又是吃鲫鱼?”
好在医生都是取刺高手,大多是头灯一照,压舌板一压,再拿镊子一夹,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鱼刺就被 *** 了。
也有难对付的,医生颇费一番周折,老人受到煎熬。“那是去年国庆节一次吃鲈鱼时卡住,疼痛得厉害。”灯照、压舌板,看不见;做了喉镜看老人喉咙有点充血,医生估计鱼刺可能已刺深部。加做CT,终于发现“目标”确切位置,随即将一根约2公分多点长的粗大鱼刺给取出来,“若任鱼刺继续游走,那就危险了。”
那次,医生苦口婆心跟老人谈了鱼刺的凶险,大伯当时也信誓旦旦,态度极其诚恳,不想,半年时间,他又中招了。
主动脉被戳,狂吐2000多毫升血
“吓死人了,地上一大摊血,我裤子上也沾不少!”夜深了,重症监护室门口, 郑女士回忆起早晨的险境,还心砰砰直跳。“老人当时就晕过去了,我们也吓得腿发软。”
郑女士说,老爸68岁,早晨起来就说“胸痛”,“起初想就近到附近医院,开了一段路,转而一想,来省人民医院,没想到这一转念,让医生有机会抢回老爸性命。”
进入在急诊室不到5分钟,老人觉得难受、恶心,突然间,他不断口吐鲜血。医生估算,短时间内呕血约2000毫升,老人顿时脸色苍白,血色素迅速掉至4克左右,失血性休克。
在对症治疗同时,医生立即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其食道壁有一个3毫米破裂口,胃里还有约1000毫升血(加上吐出的血,出血量达3000多毫升)。
“有没有鱼刺等卡过?”医生随口一问,郑女士想起,一周前老人被鲫鱼刺卡喉。当时也想了不少土办法,无济于事。老人随后去了附近医院,没发现东西,让他先回家,但特别关照,若疼痛未减轻再来医院。
“会不会伤了主动脉!”有医生提了一句,大家顿时紧张起来。进一步检查证实了预估,老人心脏降主动脉靠近食管处,有一直径约4厘米的假性动脉瘤,瘤体有5毫米左右的破裂口,鲜血正从此再经过食道壁破裂口涌入食道,“鱼刺刺破食管,进而又刺破主动脉,造成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然后破裂出现大出血。”主动脉是人体更大的动脉,犹如自来水主管道,一旦破裂病人急速失血得不到控制的话,很快就会死亡。
争分夺秒,血管外科医生迅速施行急诊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施用支架植入成功封堵主动脉破口。“哪怕晚到医院半小时,很可能救不过来了”。
持续腹痛,胰腺插了明晃晃”“弯刀”
鱼刺的厉害,让50多岁的曾女士(化名)刻骨铭心,以至她较长一段时间还会在梦中惊醒,一根5公分长的鱼刺竟 *** 了胰腺,折磨她近一个月。
那天下午,她觉得上腹部剧痛难忍,到了晚上实在受不了,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挂了急诊,说可能老胃病发作,但急诊医生根据患者腹痛、肌紧、反跳的体征,明确告知其腹痛绝非胃炎。果然,急诊CT显示,患者胰胃之间有一异物……
时间回到发病3周前。那天点了几条江鱼,一家子说说笑笑。突然间,曾女士感到喉部疼痛,估计是被鱼刺卡住。“快,盛碗米饭!”刚听到这声喊,曾女士也曾犹豫,这行吗?但在家人催促下,她还是几大口将米饭吞了下去。
她觉得喉部疼痛明显减轻,没承想,喉咙不痛了,却发生延绵难断的腹部胀痛。曾女士有胃炎病史,所以并未太在意,按照胃炎在附近医院配药来吃,腹痛时痛时缓,始终没有根本性好转。
手术时,饶是见多识广的胃肠胰外科医生也不由自主睁大眼睛:一根明晃晃如利刃般的鱼刺狠插胰腺,创口处已滚脓……医生小心翼翼地取出5公分长的鱼刺,看形状应是鱼肋骨,接下来,清洗、引流鱼刺周围的积脓。
“鱼刺插胰的路径很可能是这样,在饭团‘助推’下,开始‘逍遥游’,从喉部下移食道进入胃,继而刺破胃壁,鬼使神差般插入胰腺 。”
鱼刺的危险超出很多人想象
“老人咽部粘膜感觉迟钝,吃饭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异物。此外,有的老人掉牙多,食物嚼不碎,也会吞下大块食物中夹带的鱼刺等异物。儿童吃饭时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长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鱼刺。”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表示,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成人餐间高谈阔论大笑更容易发生鱼刺等异物卡喉。
“鱼刺卡的位置大都在喉咙,比如舌根、扁桃体隐窝、会厌谷等处,这些属于耳鼻咽喉科‘管辖范畴’,实际上,就算因卡鱼刺挂了急诊,接待你的很有可能也是耳鼻咽喉科医生。”
苏立众主任说,鱼刺不会全卡在咽喉部,束手就擒,一些鱼刺趁隙,或在饭团等推波助澜,顺势而下。如果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喉镜找不到鱼刺了,一般来说,该消化内科医生上场了。做个胃镜看看鱼刺有没有卡在上消化道哪个位置,幸运的话,鱼刺被取出来了。
如鱼刺比较大,位置比较悬,扎的比较深,那胸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乃至肝胆胰、胃肠胰、肛肠外科医生们也将出马了。 这种情况,可就是个大手术了,比如开胸手术+ICU。当然,如果扎入主动脉大出血,有可能都等不到急诊手术,甚至没赶到医院人就没了。
“鱼刺卡住是一个突发状况,再次提醒,千万不要塞馒头、喝醋等!因为吞咽的举动,会把鱼刺送到比咽喉更深的部位,会使鱼刺的取出变得更加艰难。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眀智的做法是积极就诊于正规医院;面对医生的询问患者应尽量清晰地表述来龙去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情况,尽快将鱼刺异物顺利取出。”苏立众主任特别提醒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鲁菜名菜—三丝鱼翅三丝鱼翅
三丝鱼翅是山东省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鲁菜系。三丝鱼翅以鱼翅为主要材料。
*** *** 一般是将千张皮用刀片成两块,再切成细丝,一边留 1厘米宽不切断,细丝为鱼翅,不断处作为翅板。油下锅烧至六成热,放入千张皮,注意丝之间不要沾连,炸至金黄起锅。然后,纯碱兑水下锅煮中国名菜素斋风味沸,放入千张皮煮至 *** 柔软,起锅即成鱼翅。
烹饪 ***
1. 将鱼翅清水涤洗,放入大碗内。
2. 鱼翅加水上锅蒸2小时,取出滗去翅汤。
3. 换入鸡汤,放入鸡腿(500克)(开水锅中焯过)、大料、葱段、姜片、蒜片、料酒继续上锅蒸至翅针软。
4. 取出鸡腿及佐料,用温水将鱼翅涤净,择捋在盘内成桃状,推入碗中。
5. 将海参,冬笋,熟鸡腿肉(100克)切成丝。
6. 海参、冬笋放开水中焖透。
7. 上火,放底油,加葱段、姜片、蒜片、大料,煸 出香味,加鸡汤、料酒,烧开。
8. 去佐料和浮沫,加入精盐、酱油、鸡丝煨焖。
9. 调入味精,调好口味,淋入水淀粉勾芡汁,盛入盘中做翅底。
10. 坐勺上火,将鱼翅轻轻放入,加上等鸡汤,撇去浮沫。
11. 加入味精、糖色,淋入水淀粉勾芡,淋入鸭油,颠翻过来,放在三丝上面即成。
营养分析
1、鱼翅(干):鱼翅含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及抗凝成份,对心血管系统疾患有防治功效;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但其蛋白属不完全蛋白,烹制时应与肉类、鸡、鸭、虾等共烹,以达到蛋白质的互补,又能赋味增鲜,能滋养、柔嫩皮肤。
2、鸡腿:鸡腿肉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3、海参(水浸):海参含胆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对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对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称食疗佳品,常食对治病强身很有益处;海参含有 *** 软骨素,有助于人体生长发育,能够延缓肌肉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海参微量元素钒的含量居各种食物之首,可以参与血液中铁的输送,增强造血功能;最近美国的研究学者从海参中萃取出一种特殊物质--海参毒素,这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霉菌及某些人类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食用海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胃溃疡等均有良效。
4、冬笋: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
提起吃鱼,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鱼肉的鲜嫩肥美,以及营养丰富。所以,买鱼的时候,哪种鱼的鱼肉更好吃,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但是,在鱼的身上,还有一种比鱼肉更加珍贵的东西,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知道的。我们在让鱼贩子帮我们杀鱼的时候,如果自己不主动提出来,鱼贩子一般都会偷偷留下,不会给我们的。
——它是什么呢?
——鱼鳔!
由于圆囊形状的鱼鳔和鱼的内脏连在一起,长在鱼的腹部。所以,杀鱼的时候,它经常会和鱼的其他内脏一起被掏出来,以至于我们就将它忽略了,以为也是要扔掉不能吃的东西。
实际上,鱼鳔是鱼身上不可多得的“宝贝”:
对于鱼本身来说,它不仅是鱼的辅助呼吸器官,还可以帮助鱼调节身体在水里的比重,使其更好地适应水里的生活。
对于我们来说,鱼鳔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鱼鳔吃起来非常的好吃,吃到嘴里柔软,香糯,爽滑,鲜美。
所以,懂行的人一般会要求鱼贩子把鱼鳔给留着,回家在做鱼的时候,和鱼一起做着吃。真的是非常的好吃,我们家大人都舍不得吃,都要留给孩子和老人吃。
另外,将鱼鳔晒干,制成干鱼鳔,这也是保存鱼鳔的更好 *** 了。要吃的时候,随时拿来吃,非常的方便。
下面就介绍几种关于干鱼鳔的吃法:
一,油炸。
晒干后的鱼鳔,放在油锅里一炸,立马就膨胀起来了。然后再用筷子将它来回地翻滚,使其两面均匀的受热,炸至金黄色,就熟了。
捞出来控油后,这就是非常好吃的小零食了。美味又营养,即使是孩子,也可以多吃一点。又脆又香,无比好吃。
对于油炸的这种吃法,在胶东地区尤为流行。因为胶东地区有一种叫做“鳘鱼膘”的特产,尤其适合这样做着吃。
据说,当地很多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都要吃油炸的鳘鱼膘。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可以增强抵抗力,有的说是为了生产顺利,等等。
至于这些说法到底是否具有科学依据,老于并没有去查证过,只是当地的老人们一直流传着这种说法而已。
二,鱼鳔炖着吃。
关于鱼鳔炖着吃的吃法有很多种,比如:鱼鳔炖排骨汤,鱼鳔炖粥,等等。但无论怎么个吃法,干鱼鳔都是要首先进行泡发的。
关于鱼鳔的泡发,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泡发的时间太久,因为这样会使鱼鳔中的营养物质流失。
那么,鱼鳔到底需要泡发多久呢?其实,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具体时间。我们在泡发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泡发到鱼鳔变软,可以撕开,用刀可以切的动就可以了。
另外,鱼鳔炖着吃的时候,为了让口味达到更佳,一定要注意鱼鳔的去腥。对于鱼鳔的去腥,老于是这样做的:
1,泡发好的鱼鳔,要先焯水。焯水的时候,老于一般会在水里放入一些茶叶。之后,将鱼鳔单独捞出,冲洗干净。
2,炖煮的时候,葱,姜,料酒,胡椒面等去腥的大料是一定要使用到位的。
而对于鱼鳔炖着吃这种吃法来说,无论从口感还是影响上来说,“花胶”是更佳的食材。它和鱼翅,燕窝齐名,被誉为“八珍”之一。
但并不是所有的鱼鳔都可以被称之为“花胶”,一般情况下,只有石首鱼的品种,或者是鳗鱼类的鱼种的鱼鳔,才可以被称之为“花胶”。
其他鱼种的鱼鳔都没有这些鱼种厚实,所含有的胶原蛋白也不会如此的丰富。而至于淡水鱼,那就更没有什么可提的必要性了。
因为“花胶”要比寻常的鱼鳔更为厚实,所以,它的泡发就与寻常鱼鳔的泡发有所不同了:泡发的时间要更久一些,并且泡发时要用热水而不是冷水。
关于鱼鳔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不知大家有没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早知这样,当初就把鱼鳔要着了。
哈哈,下次再买鱼的时候,别忘了跟鱼贩子要着哦!
日本人吃鱼翅是为了壮阳?心疼鲨鱼这个“弱者”1975年夏季上映的恐怖电影《大白鲨》,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经典之作,曾打破当年的票房纪录。今天我们来聊聊影片中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白鲨。
鲨鱼属于软骨鱼类,而我们平常吃的鱼类多是硬骨鱼。鲨鱼在地球上差不多生存了4亿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甚至比恐龙更早出现。
目前全世界更大的鲨鱼是鲸鲨,体长10~12米,体重超过10吨,体型第二大的鲨鱼叫姥鲨,姥鲨的英文名叫elephant shark,意思是象鲨。它体长6~8米,体重差不多有5、6吨,大的也有超过10吨的纪录。
鲸鲨
姥鲨
这两种鲨鱼体型那么大,但实际上它们攻击性不强,像须鲸一样以浮游生物为食。它们属于滤食性动物,进食时把吸进嘴里的海水滤出去,把水中的小鱼虾留在嘴里。
2014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姥鲨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把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通过研究姥鲨的基因组,将其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基因组进行比较,揭示了为何鲨鱼的骨架主要是由软骨构成,而不像人类的骨架一样是由骨骼(硬骨)构成,以及鲨鱼的免疫系统相比人类要简单得多的原因。
研究发现,鲨鱼缺少硬骨脊椎动物所含有的一个基因家族,这个基因家族对骨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能使骨骼钙化。如果让斑马鱼这类硬骨鱼身上的这个基因家族失活,这些鱼的骨骼便不会钙化。这个发现表明,这个基因家族能帮助我们研究或者治疗骨质疏松等骨科疾病。
鲨鱼体内没有辅助性T淋巴细胞,而这种细胞对于抵御病毒、细菌感染,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姥鲨缺了这种细胞,但它却具有强大的免疫力。当时该研究小组的一位德国的科学家表示,虽然姥鲨的免疫系统和哺乳动物有很大的不同,但没有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鲨鱼也能够有效地面对各种类型的感染。这表明,大自然可以为同样的问题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此外,姥鲨基因组的大小大概是人类的1/3,是所有脊椎动物中进化最慢的基因组,在过去4.2亿年几乎没什么变化。姥鲨甚至打败了进化极其缓慢的、被称为“活化石”的腔棘鱼。因此,姥鲨有可能是很久以前灭绝的有颌脊椎动物祖先的更佳代表,具有非常特殊的研究价值。
说回电影中的大白鲨,它是鲨鱼中的佼佼者,地位相当于恐龙中的霸王龙,或者猫科动物中的老虎。《大白鲨》中鲨鱼出现的镜头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里它都藏在水下不现身,偷袭游泳者,营造恐怖气氛。大白鲨在海洋中确实是非常成功的猎手,但它并不喜欢吃人肉。美国有一个统计,游泳者自己溺水淹死的概率是被大白鲨咬死概率的三千倍。
很多科学家也做过相关的研究。鲨鱼袭击人类的案例,绝大部分都是不致命的,它咬一口就走了。很多人被鲨鱼袭击后还活着,因为它可能只咬一下你的胳膊,咬一下你的腿,尝一下就走了。当然可能有个倒霉鬼恰好被它一口咬在致命的地方,结局就比较悲惨了。从理论上讲,人类对鲨鱼来说不是理想的食物。首先人的脂肪含量太低了,它宁愿吃海豹。另外就是很多人被鲨鱼袭击时都会激烈反抗,鲨鱼搞不好还会被“反杀”。
游泳者如果在海中受伤流血了,确实容易把鲨鱼吸引过来,但这也不能证明鲨鱼喜欢吃人。因为不光人会流血,其他动物也会流血,鲨鱼闻到血的味道就知道附近有猎物,它可能有机会饱吃一顿,所以它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其实现在的问题不是鲨鱼吃人,而是人吃鲨鱼。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看到了什么动物就会想能不能吃,它身上的东西能不能用,说起鲨鱼,人们更先想到的不是海里的鲨鱼,而是餐桌上的鱼翅,还有鲨鱼软骨做的一系列保健品。
根据统计,人类为了获取鱼翅,每年大约杀死一亿条鲨鱼,造成了各地鲨鱼数量锐减。虽然鲨鱼几乎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但是因为人类,即使是最厉害的大白鲨也只剩下不到五千条了,现在大白鲨数量非常稀少,甚至比老虎还少。好消息是,已经有人在尝试人工繁衍大白鲨,但因为它属于鱼类,我们对它了解不多,所以现在对大白鲨的保护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鲨鱼制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特别是日本人,认为鲨鱼制品是一些 *** 的主要成分,鲨鱼的鱼鳍有壮阳的效果。无论什么动物,只要跟壮阳扯上关系,这种动物就惨了,渔民会大量抓捕鲨鱼,把鱼鳍割下来以后,便把鲨鱼再扔回大海。这些残废的鲨鱼被扔回大海后只能痛苦地死去。
单是中国,每年进口的鱼翅就超过了一万吨,这背后必然是上千万鲨鱼惨死的结果,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非法贸易的鱼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的话,大白鲨不是我们的噩梦,我们反而是所有鲨鱼的噩梦。
红网时刻新闻8月22日讯(通讯员 王媛)鱼作为饭桌上出镜率更高的食物之一,足以证明其有多受百姓的喜爱。但鱼有多惹人喜爱,鱼刺就有多让人恼火,每当你狼吞虎咽之时,突然喉间的异物感袭来,一根细小的鱼刺划过喉咙,意识到一切都晚了。有的人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更有的人选择继续吃饭喝水直吞,但误入鱼刺如果处理不当十分危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近日,易女士误入鱼刺,出现下腹部胀痛难忍,自行口服止痛药物后症状未见好转,于是前往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胃肠烧伤外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查看患者下腹疼痛拒按,立即安排全腹部CT检查。
腹部CT结果提示:右下腹小肠异物,可疑穿破肠壁。根据患者目前情况,考虑有锋利的异物穿透肠壁引起肠穿孔可能,随后,胃肠烧伤外科王媛、邓军山带领团队对易女士的病情进行仔细研究探讨,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立即为其进行腹腔镜探查+异物取出+小肠穿孔修补术。
经一个多小时的手术,“罪魁祸首”最终被顺利取出,仔细查看,竟是一根鱼刺,足足有3厘米长,刺穿小肠肠壁,造成肠穿孔!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现易女士康复良好,顺利出院。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胃肠烧伤外科邓军山主任介绍,有些人在不小心吃进鱼刺后可能会轻信民间偏方,例如喝醋、大量吞食物,但是实际上吃进鱼刺后,靠喝醋是无法浸泡软化鱼刺的,相反大量的醋还会损伤食管、胃肠粘膜,特别是被鱼刺损伤的部位。被鱼刺卡了以后,大量吃蔬菜、饭团尤为危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让鱼刺刺得更深,甚至伤及邻近的大血管,可能出现致命性风险。
那我们误入鱼刺之后应该怎么办,医生建议应该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尤其是遇到鸡鸭骨、鱼刺、枣核这类最常引起肠道穿孔的物体,更应重视起来。其次要及时就诊,当误吞硬物或异物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把异物取出,避免耽误病情。不信谣,不传谣,不小心误吞鱼刺等异物后,千万不要误信“偏方”,比如喝醋、大口嚼咽馒头和米饭等,这些偏方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一口饭下去,鱼骨挤肺里去了……只有切肺保命了听得最多的是“鱼刺卡喉”
能把鱼骨卡进气管
最终卡肺里10年之久
实属罕见
鱼骨怎么跑进肺里的?
这要“归功”于不靠谱的偏方
吞米饭
58岁的李先生近日被切除了左下肺叶
因为一根鱼骨在他肺里“安家”10年
为此他莫名咳嗽,咯血了10年
莫名咳痰10年
李先生是个老病号。这十年来,他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因咳嗽咳痰上诊所,打了几天吊针后咳嗽好转了,不久后又复发。后来,病情愈发严重,不仅咳嗽加剧,有时候还咳出血来。
上周,有医生怀疑是肺部肿瘤,建议他到大医院诊断。
(这心也真大,10年啊!不难受吗?)
经肺部CT检查,医生发现李先生左下肺有一块阴影,其内有空洞形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李先生进行了纤支镜检查,判断不是肿瘤,可能是一个骨型异物。
听说不是肿瘤,让李先生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让他立马就崩溃了!
由于肺部脓肿已经很严重,左下肺已经有部分感染坏死,且异物紧贴着左下肺动脉,周围长出了很多肉芽组织增生,为了控制感染,必须尽快将异物取出来,切除感染坏死的左下肺叶。
也就是说:要切肺!
医生手术取出的鱼骨,已发黑
鱼刺“藏”肺10年
医院胸外科主任陈宝钧带领团队实施了胸腔镜异物取出术。
打开李先生左下肺,果然发现脓腔里有一根2.5厘米长的鱼骨,取出时已经变黑了。
李先生这才回忆起来,大约在10年前,他在吃鱼时曾经被卡了一次,当时就大口吞米饭,后来没有什么症状就没管它了,以为真的就用吞饭的办法将鱼骨吞进胃里了。
没想到鱼骨竟然“吞”进肺部,还“安家”了。
陈宝钧介绍,气管和食管相邻,在进食状态下,呼吸道声门是闭合的,如果吃饭时说话、大笑,那声门就会打开,鱼骨等异物就可能会呛进气管,并通过呼吸和组织运动进入更深的肺部,特别是老年人呛咳反应、声门闭合功能比年轻人迟钝,更容易把异物呛进肺里。
提醒
鱼刺卡喉时千万不要尝试吞米饭等土办法,以免鱼刺扎入更深的部位。比如一旦刺入主动脉,就会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文 |祁燕 刘姗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