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但是很多降糖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发展为糖尿病肾脏病(DKD)。
根据DKD患者的eGFR(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对降糖药进行了分别推荐,其中有7种降糖药,无论肾功能多差都能用。这7种降糖药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它们又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保护肾脏呢?
李先生是一位50岁的中年男士,他患有10年的2型糖尿病。他平时很注意饮食和运动,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血糖控制不理想。他经常服用降糖药物来调节血糖水平,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尿量越来越少,尿色越来越深,有时还会出现浮肿、乏力、恶心等不适。他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的肾功能已经严重下降,已经达到了慢性肾脏病(CKD)的4期。医生告诉他,他的降糖药物中有些是对肾脏有毒性的,需要停止使用,并换用一些对肾脏无害或有益的降糖药物。李先生很惊讶,他以为所有的降糖药物都是安全有效的,没想到竟然会伤害自己的肾脏。
李先生的降糖药不仅控制血糖还保护肾脏
李先生是一位40岁的白领,他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有3年了。他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自己的血糖。他只是随便服用一些降糖药物来应付一下。他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不用太担心血糖高低。
但是,他错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血糖控制不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自己的肾脏。他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轻度的DKD(糖尿病肾脏病),肾功能已经开始下降。医生告诉他,如果不及时改善血糖控制和保护肾脏,他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CKD(慢性肾脏病),甚至需要透析或者移植。
李先生吓坏了,他问医生怎么办。医生给他推荐了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这种降糖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保护肾脏和心脏,减少心血管和肾脏事件的发生率。
王女士的降糖药让她的体重下降了
王女士是一位50岁的家庭主妇,她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有8年了。她平时很注意饮食和运动,但是她的体重一直很高,BMI(体重指数)达到了30。她的高体重不仅影响了她的外貌和自信,还增加了她的血糖和血压的风险。她试过很多种减肥 *** ,但是都没有效果。她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
她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给她换了一种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这种降糖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抑制食欲和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和能量消耗,从而帮助减少体重。王女士服用了这种降糖药物后,发现自己的食量明显减少了,也不再那么馋嘴了。她坚持服用了半年后,发现自己的体重下降了10公斤,BMI也降到了25以下。她很开心,觉得自己变得更健康和美丽了。
刘先生的降糖药让他的心脏更强壮了
刘先生是一位70岁的退休老人,他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有15年了。他平时很注意饮食和运动,但是他的血糖控制还是不太稳定。他经常服用降糖药物来调节血糖水平,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心脏不太好,经常感到胸闷、气促、心悸等不适。他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冠心病,并且有心力衰竭的风险。医生告诉他,如果不及时改善血糖控制和保护心脏,他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或者心源性猝死。
刘先生很害怕,他问医生怎么办。医生给他推荐了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这种降糖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保护心脏和血管,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张女士的降糖药换了又换
张女士是一位60岁的退休老师,她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有5年了。她平时很注意饮食和运动,但是血糖控制还是不理想。她经常服用降糖药物来调节血糖水平,但是她发现自己的降糖药物换了又换,效果也不稳定。她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的降糖药物总是要变来变去呢?
原来,张女士的降糖药物中有些是对肾脏有损害的,需要根据肾功能的变化来调整剂量或者更换药物。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肾脏受损,肾功能下降,这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造成药物在体内积累或者减少,导致药效增强或者减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所以,张女士每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会根据她的肾功能指标来调整她的降糖药物。
张女士觉得很麻烦,她问医生有没有一些对肾脏无害或者有益的降糖药物,可以不用经常换来换去。医生告诉她,其实有7种降糖药物,无论肾功能多差都能用。
无论肾功能多差都能用的7种降糖药分别是:
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细胞,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不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所以对肾脏没有损害。胰岛素可以根据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灵活调整剂量和时间,适合任何阶段的DKD患者使用。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抑制肝脏产生过多的血糖,并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甲双胍虽然需要通过肾脏排泄,但是对肾脏没有毒性。二甲双胍还可以减少体重和心血管风险。二甲双胍适合eGFR(肾小球滤过率)大于等于30ml/min/1.73m2的DKD患者使用。
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延长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时间来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DPP-4抑制剂不需要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对肾脏没有损害。DPP-4抑制剂还可以保护心脏和血管,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DPP-4抑制剂适合任何阶段的DKD患者使用。
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肾脏对血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的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SGLT2抑制剂虽然需要通过肾脏排泄,但是对肾脏没有毒性。SGLT2抑制剂还可以保护肾脏和心脏,减少心血管和肾脏事件的发生率。SGLT2抑制剂适合eGFR大于等于30ml/min/1.73m2的DKD患者使用。
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α-糖苷酶抑制剂不需要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对肾脏没有损害。α-糖苷酶抑制剂还可以减少体重和三酰甘油的水平。α-糖苷酶抑制剂适合任何阶段的DKD患者使用。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激活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增敏剂不需要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对肾脏没有损害。胰岛素增敏剂还可以改善血脂和血压的水平。胰岛素增敏剂适合任何阶段的DKD患者使用。
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注射降糖药物,可以通过模拟GLP-1的作用来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GLP-1受体激动剂不需要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对肾脏没有损害。GLP-1受体激动剂还可以抑制食欲和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和能量消耗,从而帮助减少体重。GLP-1受体激动剂适合任何阶段的DKD患者使用。
这7种降糖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使用。
结语
这些降糖药物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保护肾脏和心脏,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这些降糖药物,要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并且定期检查肾功能和血糖水平,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和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谢谢你的阅读!
2023年5月19日,在糖尿病用药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在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款降糖新药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I/Ⅱ)在我们中国正式上市,这是2型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的福音,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种药物已经上市,就受到患者的青睐,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大能耐,才能够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喝彩呢?它主要有如下这些大能耐,让我给大家分享出来。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
大能耐之一:双药组合起到“珠联璧合”作用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它是由甘精胰岛素和利司那肽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是通过促进骨骼肌和脂肪等周围末梢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肝葡萄糖的产生而降低血糖的。胰岛素抑制脂肪细胞内的脂解、抑制蛋白水解和促进蛋白质合成。利司那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GLP-1是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利司那肽通过与GLP-1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促进胰腺β细胞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延缓胃排空。两者作用及时不同,但是双药组合可以起到协同降低血糖的作用,可谓珠联璧合,效果不错。
利司那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GLP-1是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利司那肽通过与GLP-1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促进胰腺β细胞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延缓胃排空。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双药组合可以起到协同降低血糖的作用,可谓珠联璧合,效果不错。
检测指尖血糖
大能耐之二: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降糖效果更显著
在药物的联合使用中,确保疗效优于或不劣于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是联合的前提,只有作用增强的联合才是有效的联合,在降糖药物的联合使用中也是如此,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就是一种不错的联合,二者通过药物的相关技术进行精心的组合,采用较为精确的配比,在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疗效优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独使用,对于单一使用甘精胰岛素或者利司那肽的患者,选择使用这种复方制剂,可以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作用,而且还可以和其它口服药物联合使用。
大能耐之三:降低餐前及餐后血糖,降糖效果更为全面
在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中,有些患者是餐前血糖升高,有些是餐后血糖升高,而有些患者不仅餐前血糖升高,而且餐后血糖也同样升高,对于餐前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需要同时把血糖都降下来,而有些药物对餐前降低血糖效果好,而有些药物对降低餐后血糖效果好,所以存在美中不足,开发研制能够同时降低餐前及餐后血糖的药物势在必行,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就是其中一种,值得选择使用。
餐前餐后血糖都能够降低
甘精胰岛素为克服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其中甘精胰岛素可以实现对空腹血糖的有效控制,而利司那肽则对餐后血糖的管理更具优势,二者互补,可解决“双高”难题。另外,还可兼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帮助糖友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可以同时降低餐前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降糖效果更为全面。
大能耐之四:机制互补,增加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
在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中,有些降糖药物会导致体重增加,如胰岛素类,这样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还可能导致胰岛素耐受情况的发生,所以需要尽可能避免。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全球多个临床试验也证明,以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为代表的复方制剂作为一种机制互补、增效减副的“理想治疗方案”,在改善血糖的同时,兼顾低血糖和体重两大重要方面的安全性。SoliMix研究显示,相较于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低血糖发生率降低68%;在体重方面,相较于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体重获益明显,安全达标且不增加体重的患者比例提升至近3倍,所以在增加降糖疗效的同时,又减少了不良反应,这是非常不错的。
不增加增重比例上升3倍
大能耐之五:专为我们中国人“量身定做”
在我们常用的进口药物中,大多数的临床试验数据是以外国人为主的,但是中国和西方人在种族、基因、代谢等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因而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为我们中国人量身定做一种药物,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有利于保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因人制宜,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优势配比,它还专为中国糖尿病患者精心量身定制了1IU:1ug与2IU:1ug两种优势配比(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提供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基础胰岛素与 GLP-1 RA 组分比例,有助于实现良好的起始治疗体验与全病程管理,更适合我们中国人控制血糖,降糖效果更理想。
甘精胰岛素利司肽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降糖效果更全面,专为我们中国人量身打造等诸多优点,而且复方制剂因为利司那肽独特的优势,只在血糖高的时候发挥作用,这就很好的规避了低血糖的风险,另外对体重也没有影响,副作用更少见,安全性更高,所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新型降糖药物,值得符合条件者选择使用。
用药有风险,使用需谨慎!如果有疑问,请关注我,我会为你解疑释惑!
关于过敏性鼻炎,你了解多少?都有哪些过敏性鼻炎药物?小心,过敏性鼻炎要治疗。
入秋后,很多人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每年都如此,这就是过敏性鼻炎。关于过敏性鼻炎,你了解多少?
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是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环境因素导致鼻腔黏膜发生变应性炎症反应,典型症状为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如果出现2个或以上症状,每天持续或累计1小时以上,就可以确诊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多见于花粉过敏患者。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的过敏性鼻炎可能合并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类型,按变应原种类分类。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呈季节性,常见致敏原为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变应原。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发作呈常年性,多见致敏原为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室内常年性吸入变应原,以及某些职业性变应原。
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轻中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天鼻喷1~2次,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至重度持续性鼻炎患者,疗程为4周以上,持续治疗明显优于间断治疗。
常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有布 *** 、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能有效缓解鼻部症状,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一般每天服用1次,疗程不少于2周。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和抗胆碱作用,因此服用此类药品时需避免从事危险性职业(例如高空作业等)。常用的抗组胺药有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而且能有效缓解打喷嚏和流鼻涕症状。每天服用1次,晚上睡前服用,疗程为4周以上。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还适用于哮喘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还可用于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常用的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药品有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是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对缓解儿童和成人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鼻涕和鼻痒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对鼻塞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由于起效缓慢作用维持时间短,通常需要每天服用3~4次,疗程为2周以上。常用的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药品有色甘酸钠、曲尼司特等是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严格控制用药次数和疗程。鼻用减充血剂是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一般每天喷鼻2次,每侧1~3喷/次,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
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可用于缓解儿童和成人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鼻涕和鼻痒症状,但对鼻塞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由于起效缓慢作用维持时间短,通常需要每天服用3~4次,疗程为2周以上。常用的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药品有色甘酸钠、曲尼司特等是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严格控制用药次数和疗程。鼻用减充血剂是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一般每天喷鼻2次,每侧1~3喷/次,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目前常用的药物是0.05%的羟甲唑啉和0.05%的赛洛唑啉喷雾剂,可迅速缓解鼻塞症状,但对于过敏性鼻炎的其他鼻部症状并无明显改善作用。临床上并不推荐口服减充血剂、伪麻黄碱等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
常见的动脉硬化药物治疗 *** 有哪些?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 *** 。
药物治疗是动脉硬化的主要治疗 *** 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常见的动脉硬化药物:
调节血脂药: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和恶化。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抗凝剂: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等严重后果。常用的抗凝剂包括华法林和肝素等。
扩管剂:这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绞痛等症状。常用的扩管剂包括硝普钠、 *** 等。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也被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例如丹参、川芎、赤芍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是动脉硬化的另一种治疗 ***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治疗 ***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适用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通过手术在冠状动脉上搭建桥梁,绕过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段,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
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导管等设备将药物或器械送入血管内,对血管内的狭窄或闭塞进行扩张或疏通,常用的 *** 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ps:以上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后果自负。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硬化的治疗 ***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总之,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动脉硬化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生命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想了解自己是否有血管疾病?点击→「「链接」」自测一下。
FDA批准首款产后抑郁症口服速效药物,不适合长期抑郁患者·“这并不是唯一对治疗产后抑郁症有帮助的治疗 *** ,但Zurzuvae的创新和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潜在的生物学原因来针对产后抑郁症。它让你明白,你现在的感受是有生物学原因的,这不是你的错。”
39岁的萨哈尔·麦克马洪(Sahar McMahon)在2021年底生下第二个女儿后患上产后抑郁症。在意识到自己不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后,住在纽约市的她同意参加一项药物名为Zurzuvae的临床试验。“我有怀孕的计划,我知道我想要那些孩子,但我不想与他们互动。”而在服用之一粒药后的几天里,萨哈尔的情绪开始改善。“我醒来并开始感觉找回自己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快速的转变。”
女性产后抑郁的治疗迎来新的里程碑。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款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口服药Zurzuvae(通用名:Zuranolone)。在此之前,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只能由医疗机构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
Zurzuvae由美国生物制药公司Sage Therapeutics(SAGE.US)和美国药企渤健(Biogen,BIIB.US)联合生产,是一种神经活性类固醇抗抑郁药,用于治疗因分娩或怀孕而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成年女性。作为速效药,Zurzuvae每日服用一次,持续14天,但不适合长期服用。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严重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女性会感到悲伤、内疚、缺失自我价值感,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伤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而且,产后抑郁症会破坏母婴关系,还会对孩子的身体和情感发育产生影响。”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精神病学部主任蒂芙尼·法奇奥内(Tiffany Farchione)表示,“对于许多女性来说,获得口服的抗抑郁药物将是一个有益的选择,可以应对极端、有时甚至危及生命的情绪。”
“这并不是唯一对治疗产后抑郁症有帮助的治疗 *** ,但Zurzuvae的创新和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潜在的生物学原因来针对产后抑郁症。”非营利组织产后支持国际(Postpartum Support International)执行董事温迪·戴维斯(Wendy Davis)表示,“它让你明白,你现在的感受是有生物学原因的,这不是你的错。”
但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理教授朱迪特·布兰克(Judite Blanc)警告说,Zurzuvae并不是广泛解决产后抑郁症的“灵丹妙药”。值得注意的是,FDA在Zurzuvae的处方标签上添加了黑框警告,指出该药物可能因镇静作用而造成损害。在两周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服药后至少12小时内不要开车或操作重型机械。
可三天快速起效,快于一般抗抑郁药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抑郁发作,通常发生在分娩后,但也可能在怀孕后期开始。与其他形式的抑郁症一样,产后抑郁症的特点是悲伤、对过去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以及感受快乐的能力下降。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悲伤或无力感、精力丧失或自杀意念等症状。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八分之一的女性自婴儿出生以来就经历过产后抑郁症。而中国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还要更高一些,平均为14.7%,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经历抑郁症的产后女性。
“我们认为Zuranolone如果获得批准,将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新选择,可以帮助解决与重度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作斗争的不同人群所面临的严重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渤健执行副总裁兼开发主管普里亚·辛哈尔(Priya Singhal)在今年2月该药物获得FDA优先审查时表示。
“FDA的批准标志着孕产妇心理健康领域向前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Zurzuvae将是之一个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的口服药物制剂,这种在家且易于使用的新疗法对增加产后抑郁症女性的治疗机会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女性情绪障碍中心主任萨曼莎·梅尔策-布罗迪(Samantha Meltzer-Brody)表示。
FDA的此次批准基于两项由公司资助的临床试验。7月26日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最新3期研究结果表明,50毫克剂量的Zuranolone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在196名完成了45天临床试验的患者中,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Zuranolone的女性在治疗抑郁症状的第15天表现出“统计学上显著的改善”。57%的女性表示服用Zuranolone后抑郁症状改善50%或更高,而服用安慰剂的女性中只有38%表现出同样的改善。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Zuranolone起效迅速,仅需三天即可开始缓解抑郁症,明显快于一般抗抑郁药,后者可能需要两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这可能鼓励更多的患者接受Zuranolone的治疗。
“Zuranolone可以快速、显著且持续地减轻抑郁症状,”美国纽约州范斯坦医学研究所的行为科学研究所教授、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克里斯蒂娜·德利吉安尼迪斯(Kristina Deligiannidis)表示。“虽然目前尚不清楚Zuranolone如何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但研究表明,神经活性类固醇可以通过快速减轻压力和恢复健康的大脑 *** 连接来支持大脑健康。”
“Zurzuvae含有一种合成的神经类固醇或脑激素,称为四氢孕酮(Allopregnanolone),它是由黄体酮产生的,有助于调节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同样作为研究员参与Zurzuvae试验的梅尔策-布罗迪表示。“在怀孕期间,雌激素和黄体酮的水平会上升许多倍,然后在分娩时急剧下降。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女性似乎对这种激增和下降特别敏感,这也会降低四氢孕酮水平。”
“通常情况下,四氢孕酮的增加有助于应对急性压力。”密歇根大学精神科药剂师艾米·范登伯格(Amy VandenBerg)指出,Zurzuvae可能通过本质上补充耗尽的四氢孕酮并针对相同的神经递质来稳定情绪,从而解决产后抑郁症。梅尔策-布罗迪则建议女性直到分娩后才服用该药,“因为Zurzuvae通过激素途径发挥作用,并且没有在孕妇身上进行过测试。此外,该药物更好在晚上睡觉前服用。”
FDA指出,该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头晕、腹泻、疲劳、鼻咽炎(普通感冒)和尿路感染。FDA同时要求标签包含有关使用Zurzuvae可能导致自杀想法和行为、嗜睡和混乱的警告,该药物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女性在服用Zurzuvae期间以及服用后一周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而最新3期研究显示,试验参与者没有出现意识丧失、戒断症状或自杀意念增加等情况。
专家提醒,药物治疗不应作为一线选择
2019年,FDA批准了首款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Zulresso(通用名:Brexanolone),同样由Sage Therapeutics开发。Zulresso的作用与Zurzuvae相似,但必须通过60小时的住院静脉注射给药,并且售价高达3.4万美元。这给产后抑郁的女性带来高昂的治疗成本负担和给药阻碍,因此Zulresso并未被广泛使用。
继Zulresso后,Zurzuvae成为第二款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但FDA拒绝了Sage Therapeutics对该药物治疗重度抑郁症适应症的申请,因为申请“没有提供实质性的有效性证据来支持批准Zurzuvae治疗重度抑郁症,并且需要进行一项或多项额外的研究”。Sage Therapeutics与渤健在8月4日的声明中表示,正在审查FDA的反馈,以确定下一步行动。
耶鲁大学纽黑文健康中心心理医学科主任金伯利·扬克斯(Kimberly Yonkers)表示,自己可能不会向长期复发性抑郁症、患有严重自杀企图或住院治疗的患者推荐Zurzuvae。“因为你不可能只给他们治疗两周,然后就停止了。但对另一种抗抑郁药没有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可能适合服用该药物。”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女性生殖心理健康项目主任艾莉森·雷米尼克(Alison Reminick)也提到,自己会向患有抑郁症并伴有焦虑或失眠的女性提供Zurzuvae,因为研究表明该药物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但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学院妇产科女性心理健康教授兼主任凯瑟琳·蒙克(Catherine Monk)指出,“Zurzuvae最初主要针对患有严重产后抑郁症的女性进行测试,并不是轻度或中度抑郁症,因此这类患者仍应考虑将心理治疗作为抑郁症的干预措施。”
“Zurzuvae对于难以获取长期治疗的女性特别有益,比如一些低收入或医疗保健机会有限的女性。然而,从科学、社会和伦理的角度来看,这项临床试验并不是解决美国和全球孕产妇健康危机的灵丹妙药。”布兰克提出警告。“药物不应成为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之一线或唯一线,特别是对于妇女、儿童和历史上受压迫的人群。我们需要为女性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例如更长的产假、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全民儿童保育。”
由于研究报告仅对Zurzuvae的效果进行了45天的跟踪,布兰克认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Zurzuvae的长期影响。“FDA应该要求公司提交更多关于女性在额外几个月后表现如何的后续数据。”扬克斯也提出相似的看法。“问题是我们不知道45天后会发生什么,人们可能很好,也可能旧病复发。”
Sage Therapeutics表示,预计将在美国缉毒局完成对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所需的90天审查后推出Zurzuvae,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始销售。两家公司尚未公布该药的价格,扬克斯认为,这将是决定其处方范围的关键因素。
“产后的女性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患者群体。”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妇女心理健康中心的精神科医生鲁塔·努纳克斯(Ruta Nunacs)表示。“当女性被告知‘你患有产后抑郁症’时,这会让人感到尴尬、有辱人格,让她们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但Zurzuvae打开了一扇过去难以打开的治疗之门。”
参考资料:
1.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pproves-first-oral-treatment-postpartum-depression
2. https://ajp.psychiatryonline.org/doi/10.1176/appi.ajp.20220785
3. https://www.nytimes.com/2023/08/04/health/postpartum-depression-pill-fda.html
4. https://www.cnn.com/2023/08/04/health/fda-approves-first-postpartum-depression-pill-in-the-us/index.html
5.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health/2023/08/04/fda-approves-postpartum-depression-drug-zurzuvae/
他汀类药物的好搭档,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什么时候需要用?有朋友给华子留言,询问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什么药,为什么很多科普文章说要配合他汀类药物一起服用,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华子说,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现在有依折麦布和海博麦布,可以说是他汀类药物的“好搭档”,可以增加他汀类药物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并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过这类药物不推荐单独使用。
一、阻止胆固醇吸收的药物
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肝固醇合成后会进入胆汁被排出肠道,再被小肠吸收入血;而食物中的胆固醇也是由小肠吸收入血。所以只要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就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对小肠绒毛细胞上的甾醇载体转运蛋白(NPC1L1)有抑 *** 用,阻止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可以降低血脂水平。不过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降脂强度不高,单独用药时对LDL-C的降幅约在20%左右。
二、作为他汀类药物的好搭档
在降血脂治疗时,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与获益显著超过其他降脂药物。所以只要没有禁忌或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优先选择。
使用他汀类药物时,LDL-C的水平是衡量药物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有脑梗、心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风险的人,LDL-C水平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下,预防疾病的效果较好。
不过有些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也不能使LDL-C水平达标,而且又无法耐受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就需要联用其他的降脂药物。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单独使用时,对LDL-C水平影响有限,而且不确定是否有心血管获益,所以通常是作为他汀类药物的“好搭档”。两种药物通过不同药理机制协同降低LDL-C水平,可以增加他汀类药物稳定、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强效他汀,对LDL-C的降幅在50%左右,但使用大剂量他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选择低、中剂量的强效他汀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联用,可以将LDL-C水平降低65%左右,且不会增加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时要注意什么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安全性很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腹痛和腹泻,但通常很轻微,在持续服药之后就可以减轻或是消失。
在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会增加转氨酶(ALT、AST)升高的概率,但这种转氨酶升高没有临床表现,继续治疗或是停药后,都可以降到正常值;与他汀联用之后,对肌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不大,也不会增加肌肉损伤。
建议在用药过程应注意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的情况,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是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10倍时,需停药。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者,不推荐使用;过敏者不能使用;此类药物不建议用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
总结一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降脂强度较弱,通常不推荐单独使用。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无法使LDL-C水平达标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并不会增加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海盐、加碘盐、低钠盐……很多人都吃错了最近,“买盐”“囤盐”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去超市里买盐时一看有井矿盐、湖盐、海盐、低钠盐、加碘盐、无碘盐……各种盐该怎么选?
如果按“来源和种类”有井矿盐、湖盐、海盐,如果按“成分”有低钠盐、加碘盐、无碘盐。难道不同人群吃的盐也不同?快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吃对盐!
微博截图
不同种类的盐有什么区别?
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据中国盐业集团,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
▼海盐:将海水引入盐田后经日晒、蒸发、结晶而成;
▼湖盐(池盐):从盐湖中直接采出来的盐,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
▼矿盐(岩盐):从盐矿床开采而来,岩盐深埋于地下100米~3000米处。
▼竹盐:将粗盐用黄泥封在竹筒中高温煅烧,既去除了盐巴中的杂味,还有一丝竹子清香。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谷传玲介绍,品质上井矿盐高于湖盐和海盐,因井矿盐原料来自千米深井以下的天然卤水和岩盐矿床,几乎不会被污染,杂质亦少。
不同成分的盐怎么选?
盐的种类虽多,价格不一,但按照“营养成分表”主要标注的就是这三种:
钠、碘、钾
在2012年原卫生部修订《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后,食盐不再允许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
1.低钠盐——重体力劳动、肾病患者不建议吃
低钠盐,一般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等,从而改善体内钠、钾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当然现在也有无碘的低钠盐。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霞介绍,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的人群应慎用低钠盐。
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金钰倩解释,因为部分降压药有保钾作用,低钠盐相对增加了钾含量,体内血钾易升高。常见的降压药物有螺内酯、氨苯蝶啶、卡托普利、缬沙坦等。若不确定自己到底服用的是什么药,可以咨询专科医生。
2.加碘盐——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之所以在食盐中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199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
关于是否有必要继续食用碘盐, *** 上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而且甲状腺癌高发和碘有关;还有人表示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补碘即可;也有观点认为,碘缺乏后果严重,应继续补碘。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曾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谷传玲介绍,除了高碘地区停供加碘盐,其他地区则应继续吃加碘盐,否则碘缺乏风险很高。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数人,可否吃加碘盐需遵医嘱。
3.无碘盐——这两类人不建议食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宋向阳指出,有两类人不适合食用碘盐:
之一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另一类是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足够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沿海地区不一定是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博士李勇介绍,福建这样的沿海地区的研究显示:食用加碘食盐情况下,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成年男子膳食碘摄入量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不存在碘过量问题,碘盐是膳食碘的主要来源;甚至认为沿海城市居民如果不食用海藻类食物,即使食用碘盐也面临碘缺乏的风险。
综合湖北发布、健康时报、人民日报
来源: 湖北发布
日排放核污水引发担忧 多家药企回应防辐射药物进展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之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此举将对海洋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后果难测。
多家券商研报指出,该事件引起市场对于预防及治疗核辐射的关注。开源证券指出:“我们认为有一定关联度的板块为体检板块,根据《过量照射人员医学检查和处理原则》,过量内照射医学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功能检查、内污染监测等。其次为辅助防辐射保健品,以及辐射应急药物,比如碘化钾、普鲁士蓝等。”
与之同时,南都健闻记者注意到,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就核辐射的布局情况询问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关注的品类为碘化钾、辐射检测仪以及辐射试剂等。
多家药企回应“防辐射”品类相关布局
以碘化钾为例,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有12个碘化钾/碘化钾片产品获得了生产批文,其生产单位包括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
8月29日下午,远大医药则回应记者;“公司目前防辐射的产品布局主要是碘化钾片,产品属于储备用药,目前生产正常,有相关需求可以马上生产供应。”
同日,西陇科学在接受南都健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碘化钾原料药主要是内销,公司生产的碘化钾产品包含碘化钾化学试剂和碘化钾原料药两种。“外界所传的碘化钾龙头企业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具体销量还未达到披露标准。”
与之同时,记者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就此投资者关于防辐射药械的相关疑问进行回复。
普利制药称,在防核辐射类药物的布局上,罗米司亭为公司在研品种,并在2022年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均有披露,该品种为TPO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原发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是一款治疗核辐射病的药物,公司使用合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开发,目前已完成基础工艺路线的开发。
特一药业对此回应:“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宁制药持有碘化钾的原料药批件,公司具有生产能力,目前暂未生产。后续,如市场对相关药品有急切需求,公司可调整生产安排,对相关药品进行生产销售,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华盛昌则表示:“在此需要提醒广大投资者,公司核辐射泄漏检测仪产品往年销售占公司整体销售额比例较低,未来的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情况具有不确定性。”
世界卫生组织曾更新相关储备药物清单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更新了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建议储备的药物清单,包括稳定碘和普鲁士蓝等,并建议各国 *** 做好储备工作。这是自2007年以来该清单的首次更新。
据中山六院公众号文章显示,其医院药学部黎小妍主任团队对这份清单予以剖析,根据这份清单,典型的辐射应急储备包括以下药物:
稳定碘(碘化钾):用于阻止或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普鲁士蓝:用于去除人体内部的放射性铯(Cs)和铊(Tl);在急性辐射综合征(ARS)情况下,用于缓解骨髓损伤的细胞因子;用于治疗呕吐、腹泻和感染的其他药物。通过吸入、摄入,或受污染的伤 *** 露于辐射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这些可能对健康产生直接或长期影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在人体内的行为也不同。
辐射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以及有多大的危害,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辐射的类型(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2. 受影响的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敏感性
3. 暴露于辐射的方式和时间长度
4. 涉及的放射性同位素
5. 暴露者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实习生 赵琳琳
常见降糖药的降糖效果和非降糖作用比较#头条文章发文任务#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咨询,常见的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达格列净、阿卡波糖、沙格列汀等,哪个降糖效果更好,除了降糖作用外,哪些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那?今天就结合2023《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及多个国内外指南荟萃结论,给大家介绍一下。
1、二甲双胍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将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7%-1.5%(HbA1C),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可降低HbA1C达1.8%。对大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缺乏微血管保护证据。除此之外对体重有一定减轻作用。
2、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有研究表明阿卡波糖30mg/d,疗效与1500mg/d二甲双胍疗效相当。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发生,但缺乏微血管保护证据。
3、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代表药物达格列净,降糖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当,优于磺脲类及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微血管保护作用,能让肾脏受益。且具有一定减重作用。
4、胰高血糖素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司美格鲁肽,降低HbA1C效果和磺脲类,噻唑烷二酮(TZD)相当或更强。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部分GLP-1受体激动剂对肾脏微血管有保护作用。除此外,大多有减重作用,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5、其他降糖药物,磺脲类、TZD、DPP-4抑制剂、格列奈类及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对餐后血糖有改善作用,其临床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所述药物降糖效果是一个平均值。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及对药物敏感性的不同,实际降糖效果也是存在差别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总结:四大类药物用于失眠的治疗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可能经历过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应单纯依靠睡眠时间来判断是否存在失眠。部分人群虽然睡眠时间较短,但无主观睡眠质量下降,也不存在日间功能损害,不能视为失眠。
失眠的药物治疗我们前面介绍了好几种,主要有苯二氮?类药物: *** 、劳拉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 *** 等;非苯二氮?类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等;还有一些抗抑郁药物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具体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见前)。
一、苯二氮?类药物
苯二氮?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的作用,能改善入睡困难、减少夜间觉醒、增加总睡眠时间,按照其半衰期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药物。其中短效药物 *** ,由于其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症发生率比较高,目前不常用于治疗失眠。中效药物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主要用于易醒、睡眠浅、晨起需头脑清醒者。长效药物如 *** ,其起效慢、半衰期长,主要用于早醒者。
1.苯二氮?类药物具有抗焦虑作用,对焦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较好。
2.药物的半衰期较长,次日残余效应明显,产生日间困倦。
3.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戒断症状,撤药困难而导致的停药反跳等。
4.大多数药物禁用于妊娠、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
5.老年患者慎用,肌松作用可增加老年人骨折、摔倒的风险,长期使用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风险增加。
二、非苯二氮?类药物
非苯二氮?类药物属于快速起效的催眠药物,半衰期短,能诱导睡眠开始,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次日残余作用、入睡困难的失眠者。常用药物有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其中扎来普隆半衰期较短,仅适于入睡困难者。
1.药物半衰期比苯二氮?类药物相对较短,一般无日间困倦现象,次日残余效应更大限度地降低。
2.药物依赖性、戒断症状的风险低于苯二氮?类,有可能会在突然停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
3.佐匹克隆可经唾液分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苦。在服用唑吡坦且未完全清醒的患者中有报告发生梦游症以及其他相关的行为,如“梦中驾车”、做饭和进食、患者醒后对发生的事件无记忆。
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变化所致睡眠觉醒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作为不能耐受前述催眠药物患者以及已经发生药物依赖患者的替代治疗。常用药物有阿戈美拉汀,具有抗抑郁和催眠的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1.目前市面上的普通褪黑素主要以保健品形式存在,使用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故不推荐将普通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使用。
2.没有依赖性,不会产生戒断症状。
3.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肝功能损害患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者禁用。
四、抗抑郁药物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抑郁、焦虑时应用有效。如小剂量多塞平因有特定的抗组胺机制,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临床耐受性良好,无戒断效应的特点;阿米替林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小剂量曲唑酮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改善入睡困难,增加睡眠连续性,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小剂量米氮平能缓解失眠症状,适合睡眠表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部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能够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多用于治疗共病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良好的睡眠习惯、生活习惯、心理干预对于失眠的治疗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大家有失眠的症状也不要过于恐慌,先进行自 *** 预,未得到改善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