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观念也越来越强烈,各种食补、药补齐上阵,但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能,如果吃错了,不但浪费食物,还有可能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一些不恰当的饮食搭配就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升降沉浮,归纳出如下食物搭配禁忌:
柿子红薯搭配结石生,豆浆营养不宜冲鸡蛋;
洋葱蜂蜜相遇伤眼睛,萝卜木耳成双生皮炎;
豆腐蜂蜜相拌耳失聪,菠菜豆腐色美实不宜;
胡萝卜白萝卜相互冲,蕃茄黄瓜不能一起食;
黄瓜进食之后忌花生,萝卜水果不利甲状腺;
香蕉芋艿入胃酸胀痛,马铃薯香蕉面部起斑。
目前,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养生方式,每日早餐以蔬果汁代餐,将不超过4种的蔬菜水果混合打汁,蔬菜为主,水果调味,这样既能充分吸收营养,还容易消化吸收,但同样也是要注意避免生食有毒及不良搭配的食材:
一、生食原则
1、榨汁原则为杂食,根茎叶花果、红橙黄绿白,不同部位不同颜色,只要能够生吃、无毒的新鲜蔬菜水果都可以拿来榨汁;
2、必须确保食材新鲜、来源安全可靠并清洗干净,处理好农药残留,否则安全食材也会导致发生不良反应;
3、为了预防发生不可预测的化学反应,并让消化变得简单,建议每次榨汁投入的食材品种不超过4种(包括干果,干果占比不超过5%);
4、乐汁的理念是朝向健康而吃,而非为了祛病而吃,为避免不可预知的风险,不鼓励榨汁或打糊时添加中药材,若您有特殊需求,请遵医嘱;
5、特殊体质的汁友,请在意使用自己身体可以接受的食材,并根据身体的特殊需要在喝汁以外选择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包括富含这些营养素的植物乃至药物),需要多吃的、禁忌的食物和营养素都请遵医嘱。
二、禁止生食的食材
1.常见的生食有毒食材
(1)鲜黄花菜(金针菜)、土豆芽及土豆变绿的部分、苦味的瓠子及葫芦、木薯、鲜木耳、未成熟的西红柿、蕨菜、灰菜等蔬菜;
(2)鲜四季豆、蚕豆、扁豆、刀豆、山黧豆等大部分豆类;
(3)蚕豆苗、松柳苗(山黧豆苗);
(4)苦杏仁(成人5-6粒以上即可能中毒);
(5)发黄的花生芽,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
2.实践中出现过不良反应的食材
(1)竹笋、香椿、南瓜籽苗、玉米苗、黄瓜苗、黄瓜藤导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菌菇类部分生食有毒,且生长过程中易被杂菌污染,故不能生食;
(3)敏感体质的人请谨慎使用易致敏食材。
3.需要特别注意的食材
(1)谷类、豆类、薯类、芋类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生食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且大部分豆类生食有毒,建议熟食不入汁;
(2)大葱、洋葱、大蒜、蒜苗、蒜苔、韭菜、辣椒、芥菜类(盖菜、儿菜、雪里蕻、大头菜)、萝卜等强 *** 性食材,建议熟食不入汁或仅使用少量打汁;
(3)储存过久的白菜、圆白菜、紫甘蓝、西兰花等部分蔬菜打汁时有辛辣味,肠胃不好的汁友请适量使用或不用;
(4)菠菜、茼蒿入汁有酸涩味,茄子皮入汁可能有苦涩味,请适量使用;
(5)瓜类入汁时更好去掉发苦的瓜蒂部位,木瓜、苦瓜入汁需要去籽;
(6)苹果、杏、桃、樱桃、释迦等水果,榨汁或打糊时需要去核;
(7)豆芽入汁建议摘除芽苗菜上的肥厚豆瓣,并注意控制用量;
(8)小麦草入汁时请控制用量;
(9)黄瓜和胡萝卜的维生素C分解酶的活性较高,与其它蔬果搭配会破坏其它蔬果里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维生素C),所以应避免和富含维生素C的植物一起搭配。
好啦,食物相克食谱及生食有毒食材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啦,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给我发私信哦!~~
“以形补形”“食物相克”这些饮食误区,一再地误导人们,流传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很多人家的厨房、餐桌旁甚至某些公共就餐场所,也挂着“相克食物”的图谱。
“食物相克”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不存在。虽然营养学界很多同仁就这些误区进行过纠正,我也在很多场合和文章中多次强调这是不科学的。但是,相关言论总是时不时甚嚣尘上,还不断推陈出新、裹挟着所谓的“科学依据”混淆人们的视听。
一、所谓的“科学证据”不科学
1. 营养拮抗作用不能说明“食物相克”
“食物相克”总会千方百计为自己找存在的依据,营养拮抗作用被利用得很彻底,不懂这方面知识的人很容易会被这个理由说服。那什么是营养拮抗作用呢?
营养拮抗作用指某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吸收。
“豆浆不能与鸡蛋一起吃”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食物相克的例子,从“营养拮抗作用”的角度来说,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够抑制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大大降低营养价值。
然而事实是,胰蛋白酶抑制物会随着豆浆的加热而失活,不再具有抑制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只要人们喝的豆浆是煮熟的,这个搭配没有任何问题。
人们每天要吃那么多食物,摄入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如果担心营养拮抗作用的不良后果,那很多东西都不能好好吃了。提倡膳食多样化,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经过科学检验的。
食物中的营养素之间可能会有营养拮抗作用,但是也会有营养协同作用。就算偶尔发生营养拮抗,其作用也是微弱的,因为不同食物之间,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不一定合适发生拮抗反应。即使因为拮抗反应损失一点营养,也远远不及我们吃各种食物所补充进去的营养。
2. 化学反应不能解释“食物相克”
很多人没听说过营养拮抗作用,但是化学反应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从这个角度来说,“食物相克”就是两种食物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或毒素。
像是“海鲜 + 橙汁 = 砒霜”“虾和水果相克”就是这个意思,水果中的维生素 C 和海鲜中的五价砷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所以两种食物会引起中毒。
而实际情况是,砒霜的中毒剂量是 50 毫克,根据转化系数计算,即使虾里面砷含量达到更高 ***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海产品中砷含量有限制),并且有足够的维生素 C 与之发生充分的反应,一个人至少也需要吃 40 千克的虾,才能够达到中毒剂量,产生毒害作用。
要吃进“足够的维生素 C”也不太可能,大概要一次吃掉 50 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者 30 个梨,或者 10 个橙子。所以,食用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和水果、果汁,不会发生中毒反应。
二、科学验证:“食物相克”之说不成立
国外并没有“食物相克”的说法,也不存在这类的研究。我国一些营养学家曾对所谓“相克”的食物进行过多项研究,均表明此说法不成立。
研究者对大葱 + 蜂蜜、红薯 + 香蕉、绿豆 + 狗肉、海带 + 猪血、柿子 + 螃蟹等十几组“相克”食物,进行过小鼠、猴子、狗的喂食研究,其中也包括人体食用反应研究,均没有观察到任何异常反应。
另一项对 100 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的所谓“相克”食物研究,连续观察一周当下流行的“相克”食物组合的食用后反应,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表现。此后诸多研究皆进一步表明,“食物相克”的说法不成立。
三、“食物相克”可能是食物中毒、过敏等
既然没有“食物相克”一说,营养拮抗作用和化学反应也都很微弱,那么人们进食某些食物之后的不适感怎么解释呢?媒体时不时曝出的食物致病致死的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老祖宗的经验又从何而来?
其实,很多“相克”的食物组合,只是因为某种食物食用不当和身体对食物过敏造成的,而人们把这种个案渐渐上升到了普遍规律的层面,进而产生了大量错误的“食物相克”的认知。
食物食用不当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食物没有清洗干净、烹调时加热不彻底都会使人体摄入病菌或因 *** 而产生腹痛、腹泻等问题。而且有些食物,比如发芽变绿的土豆,本身就含有有毒物质,不宜再食用。
食物过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对于亚洲人而言,科学研究发现,鸡蛋、乳制品、腰豆、香蕉和芝麻这 5 种食物,很容易引起过敏。有些人喝牛奶会腹泻,也是一种食物过敏,是因为人体对牛奶中的乳糖“过敏”,发生乳糖不耐受反应。
※膳食建议
尽量多样化膳食,不必担心“食物相克”
别再盲目相信所谓的“食物相克”而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 只要是安全卫生的食物,大可以安心地食用,而且要尽量多样化。
作者:于康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 主任医师 著名临床营养学专家
来源:《吃的误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饮食中的营养搭配非常重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些食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或相克的关系,如果不注意这些限制,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避免食物相克,进行更健康的饮食搭配。
- 肉类和豆类
肉类和豆类本身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成分,但同时它们在化学成分上也有较大的不同,所以肉类和豆类同时食用时,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在搭配食物时,建议将肉类和豆类分开食用,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 香蕉和牛奶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而牛奶中含有钙元素,两者在一起容易形成难以消化的复合物。因此,搭配时可以选择使用其他水果代替香蕉,例如苹果、草莓等。
- 矿物质与维生素
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如铁与锌、钙等。因此,在食用含有这些营养成分的食品时,应尽量避免同时摄入其他相互制约的营养成分,以充分吸收这些营养元素。
- 蜂蜜和黄油
蜂蜜中含有果糖,而黄油中含有乳糖,两者混合会导致消化问题和胃肠不适,所以建议将蜂蜜和黄油分开食用。
- 番茄和马铃薯
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叫作抗凝血酶的物质,两者混合在一起会破坏维生素C,降低其吸收率,因此建议将它们分别食用。
总之,正确的饮食搭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当我们了解到食物相克的知识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身体问题。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选择,欢迎留言交流。
辟谣丨食物相克,是科学还是谣言?本来今天是想介绍菊花的。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菊花...
但在整理材料的时候,小编不小心看到一句话,差点儿没把小编吓死。
因为在2018年7月16日,小编曾服下此种“毒药”,至今存活,是“毒药”过期,还是小编命大?
今天我们就来辟谣“食物相克”
从2003年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此时,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相克之说也纷纷出笼,弄的人们昏头涨脑,烹调时战战兢兢,用餐时如履薄冰。#清风计划##真相来了##吃对一日三餐#
这些说法在2006-2008年达到喧嚣顶峰,坊间流传的各种相克、禁忌之丰富令人窒息。当时,大厨已经没法做菜,主妇们也感觉没法下厨。
- 菠菜炖豆腐、小葱拌豆腐已经在餐馆和家庭绝迹。
- 番茄大虾这样的美食也不见了踪影。
食物似乎只能单独吃,一餐多几种食材,就严重恐惧会不会有「犯忌」、「相克」。
后来,经过食品专家、营养专家、中医专家和医学专家共同大力批驳,各种食物相克之说逐渐式微。
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绝非食物禁忌所能概括的。就算百分之百遵循各种「食物禁忌」,也不会发现自己的健康有任何进步。
因为它们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既不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又妨碍食物多样化,最终结果反而影响到营养充足供应,不利慢性疾病预防。
不用问为什么这些谣言是错的?
谣言本就是没有逻辑的,何必还要问「为什么」?
有人问:古人就是这么说的……
古代科学不发达,很多说法都不是实验验证的结果。以讹传讹也很常见。
比如古书曾记载「芝麻和鸡肉同吃致死」,但实际上无数人都吃过,活的好好的,连肚子疼的都没有。比如「怪味鸡」、「拌鸡丝」,就是要加入芝麻酱的,味道很好啊,我们吃完之后也活得很好啊。
还有人问:可是它们说得有鼻子有眼啊?还有很多科学词汇啊?
那就更不要被蛊惑了。其中的「科学词汇」看似理性,其实让内行一看,不仅逻辑错误,有的连专业词汇都用错了,简直是贻笑大方,也就是蒙蒙外行人罢了。
医学专家认为,药材的确有搭配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搭配不当可能带来中毒;但食品性质温和,正常饮食数量下,并不会引起相克问题。
科学人士也认为,正常食物之间并不存在「致死」的搭配,但药物和食物之间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抛开剂量谈作用都是耍流氓
毒理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剂量即毒性」
有人担心食物中化学元素会产生有毒物质,如广泛流传的:虾含有大量“五价砷化合物”,维生素C会将其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
事实上,海产品含的极其微量的无机砷会很快代谢掉,不会跟维生素 C 反应。想中毒要一次性吃120KG的虾,再饮用巨量维生素C,才有可能产生反应。
小编就问你,你做得到么!做得到么!
“食物中毒”真相是这样
我们身边确有一些因“食物”造成的不适,也不是“食物相克”,其实是以下情况导致的:
1、细菌感染:
如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有人吃了不洁的水产品,导致疾病,或者食物受到细菌毒素、霉菌毒素或化学毒素的污染。
2、乳糖不耐受:
有的人缺少乳糖酶,饮奶后出现腹痛、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3、过敏现象:
包括海鲜过敏、鸡蛋过敏等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一些蔬菜、水果都有可能造成过敏。
4、自身患有疾病:
比如患痛风的人不适合吃高嘌呤的海鲜,无论是否喝啤酒都如此。痛风患者也不适合喝酒,无论白酒啤酒都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
但这就跟食物相克木有关系了好不好,现代营养学提倡均衡饮食,食物多样。抛开杂念,好好当一个吃货,享受生活不好吗?
央视315晚会对食物相克说法进行了辟谣,如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在体内产生砒霜等。有人家里挂着由“中国营养协会”背书的食物相克图谱,实际上这是一个山寨组织,正规机构是中国营养学会。辟谣后,京东、 *** 、当当等电商平台迅速下架了相关书籍等产品。
(中新网 燕赵都市报官方微信<ID:yzd *** news> )
作者:能靠点儿谱吗、范志红、阮光锋
今年的315晚会上, 打假的主题终于延伸到了食物相克。在晚会上,中国农大副教授范志红不但辟谣了“螃蟹和西红柿同吃等于砒霜”之类说法,还进一步辟谣,所谓“中国营养协会”是个假机构,正名是“中国营养学会”。范老师还进一步强调,实际上已经有机构针对各种“食物相克”进行了临床试验,“相克”之说其实并不存在。
这一次,终于可以兴高采烈地跟父母亲戚们说一句“315都辟谣食物相克了”!
点开朋友圈,满眼都是【警惕!几种不能一起吃的食物】【某地某女子XX与XX同食导致死亡】
空腹不能吃早餐?西瓜和桃子一起吃会丧命?红萝卜和白萝卜同食也会食物相克么?
你听说过哪些食物相克?
1. 牛奶巧克力同食腹泻(且不说歪果仁是怎么长大的,就说一切妄图拆散巧克力和牛奶的人都是用心险恶)
2. 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我高中几年都是豆浆加蜂蜜那么喝的,可我到现在还没有聋。
3. 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我国女孩子们姨妈期间经常喝红糖水,也难免用餐时吃到牛肉。至今还没有听说因此而腹胀致死的报告。
4. 番茄忌绿豆同食伤元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天家家都喝绿豆汤,家家都会吃番茄,并没有顾忌过是否间隔2小时以上。
最可怕的还有这个↓
4. 守宫屎尿加米饭。不管你相克不相克我都不可能用守宫尿泡饭呐!!!
食物相克的说法从何而来?
食物相克的来源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是来源于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古代中医记载的“十八反”“十九畏”是针对药物的使用的,而中医又一直认为药物和食物 是相通的,所以在食物上面理应也有相克之说。
但是,其实这些食物相克来源于民间的经验——我们翻开古代医书不难发现,其实很多的药方和疗法同样是首先来自民间经验和个案,然后再用理论去解释该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古医药书就是民间经验的摘录。
到底食物之间会不会相克?
如果非要说吃某种食物拉肚子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没洗干净!举栗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吃了蟹和柿子,然后他肚子疼。于是他认为蟹和柿子一起吃会导致肚子疼,他把这经验告诉别人,或者写进了书里,后人就拿着这些记录警醒自己不要把柿子和蟹放在一起吃,这成了种种食物相克知识的起源。
其实单吃螃蟹容易肚子疼,因为蟹的甲壳很难清洗,藏污纳垢,一旦没有彻底煮透就容易肠胃感染病菌;而单吃柿子一样会导致肚子疼,因为柿子含有鞣酸,在胃酸中会和蛋白 质生成鞣酸蛋白,它会和果胶、纤维素黏在一起形成结石,这叫胃柿石症。吃生柿子,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都可能导致肚子疼。当然,柿子和螃蟹一起吃容易肚子疼。
事实上只要不过量吃柿子,不吃生柿子,把螃蟹彻底煮透, 你自己对海鲜又不过敏的话,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是不会有事情的。虽然我们已经不知道那个古人肚子痛到底是因为以上哪一个原因了,但是“蟹与柿同食相克”就这么流 传了几百年。
别信!
那食物相克其实不存在咯?
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上多种营养素,而食物间营养素的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通过平衡膳食可以进行弥补,但不能简单将其归为“相克”。比如大家普遍认为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因为菠菜中所含的草酸和豆腐中含有的钙结合后会产生草酸钙,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事实上这两种食物共食只是会影响钙的吸收,但并不是两种食物相克。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因为菠菜中含有的草酸溶于水,只要把菠菜过热水焯一下再和豆腐炖着吃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食物相克”文章存在哪些疑点?
1. 大量引用传统中医理论解释,存有质疑。如同食南瓜+羊肉导致胸闷腹胀,理由是南瓜补中益气,羊肉大热补虚。与之相反,羊肉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南瓜的营养成分较全面,尤其胡萝卜素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而且,近代营养学有研究表明,食南瓜有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脏病变等功效。
2. 对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如同食肉+茶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茶叶中所含的蹂酸的确能够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靴酸蛋白质,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但茶叶中蹂酸的量是较少的,能在茶水中泡出的靴酸就更少了,和人体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的量相比,这些靴酸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再如黄瓜十菜花破坏维生素C(抗坏血酸),熟食中抗坏血酸酶基本不复存在,又如何破坏呢?
3. 对营养相关知识的一知半解。如同食茶叶+鸡蛋降低蛋白质、铁的吸收,鸡蛋不是补铁的主要来源,肉类才是,且鸡蛋中的铁吸收率只有3%,是因为鸡蛋黄中的高磷蛋白妨碍铁吸收,和茶叶无关;同食醋+胡萝卜导致维生素A被破坏,胡萝卜主要含有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是脂溶性维生素,而醋是水溶性弱酸,和胡萝卜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存在破坏维生素A的问题。
4. 概念混淆不清,与两种食物同食无关。如啤酒+熏肉导致致癌,熏肉在熏烤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以及发生环化、热聚合等缩聚反应,产生苯并花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具有强大的致癌作用。因此,引起致癌跟喝啤酒关系不大.
“食物相克”科学不科学?看实验!
1. 早在1935年,南京生物研究所的郑集教授曾做过对“食物相克”之说的实验。
他收集了我国传说的食物相克的食物184组,选择最常见的14组进行检验, 包括大葱与蜂蜜、红薯与香蕉、绿豆与狗肉、松花蛋与糖、花生与黄瓜、青豆与饴糖、螃蟹与柿子、螃蟹与石榴、螃蟹与荆芥、螃蟹与五加皮酒、鲫鱼与甘草、鲫鱼 与荆芥、牛肉与粟米、鳖与马齿苋,分别采用大白鼠、猴子和狗进行试验,其中有7对食物由郑教授本人及另一位研究者做人体实验。
通过家常 *** 后试食两天后, 观察试食者的表情、行为、体温、大便次数及外观有无差异,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出现相克现象。
2. 2008年至2009年,中国营养学会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进行食物是否相克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从最近五六年出版的书籍、报纸杂志中收集了500多种食物相克的资料,然后分类选出更具代表性的食物进行实验。
中国营养学会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招募10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为25岁至45岁,并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在实验中选用5对所谓的“相克食物”一 起吃,包括猪肉与百合、鸡肉与芝麻、牛肉与土豆、土豆与西红柿、韭菜与菠菜。志愿者连续吃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实验结 果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引起胃肠紊乱、呕吐、中毒等现象。
3.中国营养学会会长葛可佑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兰州大学的专家们,对“食物相克”进行了研究,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猪肉和百合、鸡肉和芝麻、牛肉和土豆、土豆和西红柿、韭菜和菠菜进行了实验。他们按照家常 *** 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品”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
实验证明这些“食物相克”是不存在的。而且我国最开始研究食物相克的郑集教授也是我国最长寿的科学家之一,活了110岁!
到底是怎么出现食物相克现象的?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或受疾病的影响,导致不同体质的人对食用同一食物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
不洁饮食
大量事实证明,引起食物中毒的相关报道是由于不洁饮食造成,而非“食物相克”引起。日常生活饮食中,食物在采集、运输、清洗、烹饪当中 *** ,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发生食物腐败等都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中毒甚至死亡。
营养补充剂长期大量服用
如果大量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短期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副作用;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补充品,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若每天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C2000毫克至3000毫克,突然停止服用的话,倒可能因此引发坏血症。再如长期大量食用维生素A可导致中毒。而以上情况的出现也不免和“食物相克”相联系。
极少数人体质特殊过敏反应所致
例如,有一位朋友吃菠萝就会出现严重腹痛,一次不慎吃了古老肉里的菠萝,竟使他疼得捶胸顿足,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这与食物本身的性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他机体代谢导致的过敏性反应,一般人吃猪肉和菠萝没有任何不适反应。
造谣者是如何骗你转发的?
①把标题写的危言耸听,为了家人健康等等。
②只要上面写了某医生说,某专家说,假借了有公信力的群体的发言迷惑大家转发。
③利用了亲人间的关心则乱的特性。
快把你家的“食物相克”图扔了吧,看看央视315晚会怎么说的
文/熊苗营养师 健康科普工作者
昨晚的央视2套3.15(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晚会,您看了吗?
相信很多人都看了,因为这台晚会揭露真伪,明明白白告诉你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们老百姓需要这样的节目,让我们认知关乎我们身处的健康危险,安全危险。有一节内容关乎食品安全的,您看了吗?是涉及到人人都可能谈到的“食物相克”话题。
“食物相克”多年来,人们对食物相克深信不疑,甚至把它当作常识。有的人在家里挂着食物相克的图表,做饭的时候还要先查一下有没有相克。各种关于食物相克的书籍也非常畅销,在图书城里,食物相克常常被放在健康类书籍最显眼的位置。
有的食物相克图表还打着“中国营养协会”的旗号招摇撞骗,实际上这是一个山寨组织.大家看清楚图的左下角
正牌应该是 中国营养学会
“食物相克”有道理吗?听听范志红博士,营养健康专家怎么说:
“螃蟹+番茄”的组合,没有问题,可以吃。
传说番茄富含VC,可以在胃里把螃蟹中的砷还原成砒霜(3价无机砷)。为了拿到真凭实据,节目组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进行了实验检测。用番茄和螃蟹在模拟消化道环境下进行反应,最后用先进仪器进行检测。结果螃蟹中的砷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其中绝大部分是基本无毒的有机砷。螃蟹中无机砷的含量仅为每公斤0.06毫克,而国家标准要求不高于0.5毫克,
因此也是很安全的。这样的螃蟹要想吃中毒,大约一顿吃100多斤才行,这样的人,一定很有钱....
除了这一对,网上还流传着“红枣+虾皮”,“花蛤+橙子”,“鱼+猕猴桃”等不同组合。实际上这些都是“水产+VC”的变种,也都是无稽之谈。
你想想看,几乎所有果蔬都是有VC的,要是真相克,吃水产的人早该中毒了。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营养学的奠基人郑集教授就做过人体试验来辟谣食物相克。时至今日,因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案例一个都没有。
豆浆能和鸡蛋一起吃 营养价值高
常常有人说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抑制蛋白质的消化,影响鸡蛋的营养。
大豆中的确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有毒且会妨碍蛋白质吸收。但它很怕热,我们喝的都是煮熟后的豆浆,胰蛋白酶抑制物早就在煮豆浆的过程中失活了。
所以喝豆浆,无论是搭配白煮蛋、茶叶蛋、荷包蛋,都不用担心。
豆腐能和菠菜一起吃 放心吧
豆腐中有钙,菠菜里有草酸,有人说它们一起吃会形成草酸钙,导致结石。
实际上,结石的形成得看草酸和钙够不够,以及它们在哪儿相遇。
草酸要形成结石,需要到达尿液,在那里与钙结合。如果把富含草酸的食物与富含钙的食物一起吃,那么它们可能在肠胃之中就结合了,然后通过粪便被排出,不会进入尿液成为结石。
如果还不放心,那就把菠菜焯一下水,除去大部分草酸,不用怕。
牛奶和豆浆能一起吃 放心吧
传言说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会破坏奶中的蛋白质,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上面说过,只要豆浆煮熟了,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就会失去活性,不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其实,如果豆浆和牛奶不能一起喝,那美味的豆奶可怎么办?
水果和牛奶一起吃 没问题
有人说,果汁是酸性的,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沉淀变性,影响吸收。
事实上完全没必要担心,牛奶蛋白质遇酸沉淀很正常。如果蛋白质发生沉淀就不能吸收,那酸奶还怎么喝啊。
而且,就算牛奶不和水果一起吃,进入胃里遇到胃酸也会产生沉淀。
如果「水果 + 牛奶」真的一吃就消化不良,那香蕉奶昔、橘子奶昔、草莓奶昔……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白萝卜和胡萝卜可以一起吃 放心吧
据说,胡萝卜中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会分解掉白萝卜中的维生素 C。
实际上,「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其实就是「维生素 C 氧化酶」,所有植物都含有这种物质,胡萝卜有,白萝卜也有。
而且,蔬菜中的维生素 C 本来就很容易被破坏,比如切开、加热、光照、接触氧气……都不是胡萝卜干的。
不过,如果胡萝卜和白萝卜吃多了,确实可能有个问题……放臭屁……噗~
以上这些食物组合都能吃 ,大家好放心吧。
那为什么有人声称遭遇“食物相克”呢?这可能有几种原因。
一是、因为本身消化能力弱,比如螃蟹、虾都是高蛋白,加上生冷蔬菜,容易胃肠不适。
二是、因为食物不卫生,尤其是水产类容易腐败变质,产生组胺等副产物,导致食物中毒。
三是、因为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例如甲壳类、乳制品、坚果等。
四是、因为食物处理不当,例如未烧熟的四季豆、未彻底煮开的豆浆等,都可能导致中毒。
最后再说一句:快把你家的“食物相克”图扔了吧,央视315都说了,食物相克没道理。
/熊苗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协会 理事
自古以来人们对饮食的重视程度很高,不仅要吃得营养,还会注重饮食安全,那些有隐患的食物在了解后会尽量远离。当然,还有的人很相信食物相克这个说法,觉得某些类型的食物同时吃,会产生其他物质,从而带来影响,因此在食物搭配这件事情上很谨慎。究竟食物相克是真实存在还是伪科学?下面来详细了解。
实际上食物相克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并没有哪些食物同时吃会威胁生命健康这种情况,如果某两种食物吃了之后身体有不良反应,大多是本身人体对这些食物不适应,但并非所有人同时吃都会有相关的表现,因此不要再盲目听信食物相克这种说法。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讲究食物的丰富多样性,选择健康,安全的食物获取营养,三餐保持规律,自然维持消化系统功能正常,也不会缺乏能量获取。
哪些食物相克谣言不能听信?
1、豆腐和菠菜
豆腐不能跟菠菜一起吃,这是谣言之一。许多人有这种担忧,是害怕会产生结石。实际上,菠菜中含有的草酸以及豆腐含有的钙质大多在烹饪过程中已经形成草酸钙,而草酸钙无法被人体吸收,会随着代谢废物排泄出来,因此不用担心引发肾结石这个问题。
另外,豆腐虽然钙质含量丰富,但实际人体吸收的量不多,只要肾脏保持功能良好,就算有少量的草酸钙被吸收,也可以正常排泄掉。
2、虾肉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虾肉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物质基础,可以增强免疫能力,提高器官功能。而许多人认为虾肉不能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否则会有中毒反应。
实际上,要导致中毒得一次性吃大量的虾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才可能产生毒性,按照人体的食物获取量,没有中毒的风险,因此无需担心该问题。相关的研究发现,一次性吃200多斤的虾以及巨量的维生素C,才可能给身体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食物相克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有的人本身肠胃功能薄弱,总是暴饮暴食,刚好肠胃不好的情况下吃了某两种食物,才会觉得是食物相克后引起。因为饮食出现不良症状,要去探究真正的原因,可不要经常听信谣言。
常识:牛奶不能与这4类食物同食,否则危害健康?要清楚事实关于饮食,你一定听说过“食物相克”的理论,如人白又热门的牛奶。就一直被人们拿来说,尤其是不能与某种食物同食,你相信了吗?
牛奶不能与豆浆同食:牛奶、豆浆一直都是人们提到的健康饮品,如果单喝没问题,但很多人表示如果两者放在一起喝,尤其是豆浆中含有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成分,则会大程度的破坏奶类中的蛋白质,从而拉低牛奶的营养。
大家不要被这种说法骗了,不可否认的是,豆浆中的原材料大豆,确实有胰蛋白酶抑制成分,但这种物质并非不能被打破,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豆浆煮熟后吃,这种物质也会起不到作用了。
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豆浆、牛奶无论单喝还是一起喝都没有问题,更何况两者放在一起组成的豆奶,营养价值和口感都不低。
牛奶不能与巧克力同食:日常生活中,还有人说巧克力、牛奶不能一起吃,否则巧克力中含有的草酸,可能会牛奶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一旦形成草酸钙,还会对肾脏健康不利。
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由于不同品牌的巧克力,所添加的成分不同,更谈不上两种食物会相互发生反应了。
更何况,如果两种食物真的不能一起吃,就没有牛奶巧克力这个食物了。
牛奶不能与水果同食:还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喝牛奶就不要吃水果,否则很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等,以至于在营养成分上的流失。
如果你听到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也没有相关的研究证明。至于牛奶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和水果一起吃也是丝毫没有影响,如奶茶类,还有水果奶昔类。
假如你这么吃后,真的有肠胃不适,那么也多是因为你可能对其中一种食物或饮品过敏,无法把锅全部丢给牛奶。
牛奶不能与榴莲同食:其实,这点和牛奶不能与水果一起吃的道理相同,就像榴莲牛奶一样,相信有的人也喝过这样奇葩的饮品,自然味道上也别具一格,喝完后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由此也能看出,过去所说的食物相克,可能只是人们对某种食物的一种误判,或者是每个人个体不同,最终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并不能说明所有人都要注意,你明白了吗?
又上热搜!“食物相克”的说法靠谱吗?“食物相克的说法靠谱吗?”
没想到又在热搜上
跟我们这位生活中的
“老朋友”见面了……
所谓“食物相克”,是指某几种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否则会产生不适、甚至中毒的说法。
不管你身在何处,江湖中似乎总有它们的传说:
“豆浆鸡蛋不能一起吃”
“菠菜豆腐会长肾结石”
“大葱与蜂蜜不能同吃”
……
这些“禁忌”是真的吗?我们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吃饭了?
首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食物相克”的说法不靠谱,下面就来一一为大家击破。
通讯员:陈曦
编辑:徐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