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葱白水怎么煮,风寒感冒葱白水怎么熬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65
「实用帖」风寒?风热?都是感冒如何区分用药
伤风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现如今生活节奏较快,有很多人感冒了就自己去药店买点中成药,但吃了很多天也不见好,究其原因就是药不对证。如果想要达到服药应有的效果,首先要分清感冒的类型。中医将感冒大致分为风寒与风热两种类型,二者在病因、症状、治疗方面各有特点,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怎样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病因
风寒感冒是由感受风寒之邪引起,比如秋冬季节不慎触冒寒气或夏季过度使用空调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风寒感冒。而风热感冒的病因多是风热邪气,比如春季由寒转温,夏季气候闷热,都有可能导致风热感冒。这是导致两种感冒的外因,而内因由人的体质决定,一般虚寒体质的人,平时体虚、怕冷,多患风寒感冒;内热体质的人,平时易上火、怕热,多患风热感冒。
症状
风热感冒表现为咽痛,口干,咯黄痰,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一派热象。而风寒感冒热象则不明显,多见鼻流清涕,恶寒明显,头身疼痛,无明显咽痛、口干舌燥等症状。
治疗
风寒感冒需要祛风散寒。中医认为,感受风寒而发病,邪气在表,当用解表汗之法将邪气排出。治疗风热感冒时注重疏散风热。风热感冒,热邪在肺胃,当用宣散清热之法祛除邪气。风寒感冒轻证可用葱白、生姜煮水服用,适用感冒软胶囊、风寒感冒颗粒等药。风热感冒轻证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服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等均可选用。
那么,有没有“神药”感冒清热颗粒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成,其中既有疏风散寒的荆芥穗、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又有解表清热的苦地丁、芦根、薄荷,所以这个药对于风寒风热感冒都有较好的疗效,比较适合现代社会夏天吹空调、冬天室内暖气充足,感冒后风寒入里化热的情况。
选对了感冒药,服药 *** 也很重要。中成药服法强调以下几点:
汗:开水冲服,趁热啜服,以周身皮肤微微出汗为宜,但不可大汗淋漓。
止:中病即止,以发汗、体温降低为度,若已发汗、体温降低、症状缓解则不需再服药,当静养。
忌:服药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及肉食等。
但如果连续服药三天仍不见效果或者出现持续高热、咯黄痰、胸闷喘憋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因为可能合并了肺部感染、哮喘等其他情况,以防延误病情。
文/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孙青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每日一膳丨外感风寒发热?来碗神仙粥,健胃和中、益气扶正、祛风散寒~ 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面对病毒,我们该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辨别各类体质,选对食材搭配,针对常见病证,定制药膳处方,中医食养,吃出健康。
今天给大家介绍外感发热的药膳辅助治疗。外感发热常与风、寒、湿这三种邪气相关,我们需要分清风寒、风热、湿邪这三个类型来辨证施膳。
外感风寒常见恶寒怕冷、头痛身痛、清涕喷嚏,而口干口苦、口鼻灼热等症状不明显。
有上述外感风寒症状者,可用今天的药膳神仙粥辅助治疗(本品为养生调理药膳,不能代替感冒药使用)。
大米50-80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根,生姜5片,陈醋适量。
(1)将大米、生姜洗净,加适量开水到砂锅中,水开后加入大米、生姜煮20-30分钟。
(2)加入葱白,煮至米熟烂,然后加入陈醋10-15mL搅匀调味起锅,趁热服用。
神仙粥的组成受清代《食宪鸿秘》的启发其中的大米能健胃和中、益气扶正。而葱白和生姜性温味辛,均具解表发散的作用,能祛风散寒,搭配陈醋,对于预防风寒外感有一定效果,且配料价廉易得, *** 简易,食用方便,对于体虚外受风寒邪气引起的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咯白痰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适合平素易风寒外感的朋友日常保健服用。
“每日一膳”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南方日报》联合推出,每天在“广东省中医院”官方微信、南方日报、“南方+”APP同步推送。
责任编辑:宋莉萍
<
2块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子–葱白淡豆豉汤
总听老人说“补药一堆,不如黑豆一把”黑豆的多种吃法,都有不同的调补功效。
淡豆豉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由成熟的黑色大豆发酵加工得来,成了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具有驱寒解热、除烦、健胃助消化的功效
对小孩儿风寒感冒,积食,体热烦心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虽是一味药材,淡豆豉却没有药那么苦,嚼起来嘴里会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越吃越香
就算是最挑嘴的小孩儿也可以把它当作零食每天嚼着吃
于是,贪吃也变得可以帮我们调理身体
小孩儿不讨厌吃药,只讨厌苦,一大碗泛着苦味的中药喝进嘴里简直是世界末日
淡豆豉却刚好没有药那么苦,家里天真活泼的小孩如果出现了轻微的积食
就可以拿几颗淡豆豉给他们嚼着吃,嘴里一股豆香,简直解决了家里一个大灾难
大人发生积食时,也同样可以把淡豆豉当做零食嚼着吃
*** :
干吃,舌苔白厚、有口气、咳痰喘发病时淡豆豉内服,每天三次。
剂量:
小儿:6月以下5颗左右、12月以下5-10颗,1岁以上10-15颗。
大人:1小把,随年龄病情可适当加减。
风寒感冒
在小孩儿风寒感冒的时候,用淡豆豉和葱白煮在一起喝汤是非常好的,
葱白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
一碗热汤喝下去,孩子往往就能立刻发汗,将体内的寒气悉数散去,感冒也就渐渐好起来了。
除了小孩子外,大人风寒感冒用淡豆豉和葱白煮汤也是很有成效的
*** :
煮葱白淡豆豉汤喝,即葱豉汤,四季感风寒、鼻塞、鼻涕、发热、身痛、头痛都可以喝葱豉汤。
服用一天,3到4次.
步骤:
1.准备葱白2、3根带须,切成段。(葱白用大葱小葱都可以,大葱更好)
豆豉5-20克(小儿:6月以下5颗左右、12月以下5-10g,1岁以上10-15g。大人15克起。1g是5颗)
水600-1000毫升左右。
2.淡豆豉先放入砂锅煎50分钟,放葱白后再煎5-10分钟,得药汤即可
3.如觉得难喝,可以加入适量红糖
4.风寒感冒并伴有咳嗽痰多,葱白淡豆豉汤加入适量陈皮,陈皮与葱白一起后煮,并煎5-10分钟.
感染新冠咳嗽,专家药方食疗方来啦
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少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症状,如何应对?本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樊茂蓉为大家作出解答。
对症治疗,中药有方
大多数患者感染初期会出现发热、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如果伴见咽红、小便黄、口苦、大便偏干、舌红苔黄等症状,属于风热犯肺,可以选用具有清热疏风或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小柴胡颗粒/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疏风解毒颗粒/胶囊等;如果症状伴有恶寒怕冷、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属于风寒犯肺,可以选用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荆防颗粒、感冒软胶囊等解表散寒;如伴有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欲减退、口中粘腻、舌苔白腻等症状,属于湿毒犯肺,可予以化湿败毒颗粒等。上述中成药,根据症状选用其中一种即可,不要叠加。
出现咽痛咽干、咽部红肿,可以选用清咽滴丸、六神丸等含服以消肿利咽止痛;咳嗽症状明显,以干咳无痰、咽痒而咳、阵发性咳嗽为主的,可服用具有疏风止咳功效的中成药,比如苏黄止咳胶囊、三拗片等,但这两种中成药中含有麻黄,高血压患者服用要注意监测血压;出现咳嗽痰多色黄、舌苔黄等症状,可以选用复方鲜竹沥液、十味龙胆花胶囊等清肺化痰;如果咳嗽以白痰为主,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偏软,可选择二陈丸等健脾燥湿化痰。
发热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喘息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食疗用方,经典高效
想配合饮食调摄以及药膳处方来缓解症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试试以下 *** :发热属于风热犯肺,可以用金银花、薄荷煮水,有疏风解表退热的功效;如果是风寒犯肺类症状为主的患者,可以用葱白和生姜煮水来发表散寒、通阳宣窍;对于咳嗽、无痰或者痰少,伴有五心烦热、两颧发红、潮热盗汗的患者,可以煮用银耳百合雪梨汤,起到润燥止咳的作用;对于咳嗽、咳黄白粘痰的患者,可以用冬瓜熬水喝;对于咳嗽、痰多、色白,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偏软的患者,可以用陈皮、生薏米熬水。此外,可以将适量食盐加入温开水充分溶解,于口腔和舌根处含漱来缓解咽喉肿痛。
日常防护,存养正气
要做好自己健康的之一责任人,平时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饮食宜清淡,营养搭配均衡,少吃辛辣 *** 食物。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常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呼吸导引操等锻炼以增加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或者做适度的有氧运动,发挥人体防御外邪的作用。但如果发生了新冠病毒感染,还是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不宜剧烈运动。
原来葱白煲水还有这个功效,宝宝风寒感冒试试它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070000bu8cv6vl6f1egkhgt8o0","duration":71.518,"width":860,"height":480,"file_size":9156925,"thumb":{"web_uri":"tos-cn-p-0000/7c7bf4283ef14e1fa5c7a5a953c5b877","width":646,"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71.518,"file_size":8769836,"w":860,"h":480},"normal":{"duration":71.518,"file_size":6517778,"w":646,"h":360},"ultra":{"duration":71.518,"file_size":8769474,"w":860,"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a71108f03a8a2c93d5d8ff69f69ebf8d","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葱白加一物,治风寒感冒简便有效
冬天天寒地冻,室内外温差大,如果不能做好防护,非常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导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头项强痛,肢体酸痛等风寒感冒的症状。
下面推荐一个治疗风寒感冒的简便 *** ,就是用葱白和豆豉煮水喝。
葱豉汤首载于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原文曰:“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令一药尽治之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葱豉汤。用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
这里的“伤寒”乃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狭义伤寒、温病等。
外感热病包含的种类虽然复杂,但初起时的病变机理类似。
国医大师张镜人认为,外感热病主要有新感外袭和伏气内发两种类型,在初起阶段病变机理类似,治疗原则都是要让邪气从肌表透散。
故“表”与“透”实为治疗外感新病的要法。
外感热病初起阶段还未发生变证之前,“表透”之法乃为正治,而葱豉汤恰有表透之功。
葱豉汤仅由豆豉、葱白二药组成,虽然看似组方简单,药物平淡,但是清代名医费伯雄在《医方论》中评价该方:“解表通阳最为妥善,勿以其轻淡而忽之。”
豆豉解表退热,和胃除烦,为温病表剂之主药,有发汗不伤阴之说。
葱白外能散寒发汗,内可通阳止痛,为肺经之药,故解表散寒用之居多。
陶弘景认为:“葱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中不得用青也。”
彭子益在论述葱豉汤时,强调使用连须葱白。
葱能通阳,豉能升散,二药合用宣通卫气,透发表邪,发散风寒,发汗退热,治感冒初起偏无汗者。
该方临床常与其他解表药相配伍,如《卫生家宝方》的葱白散用葱豉汤加白芷、生姜、甘草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通俗伤寒论》中用葱豉汤加栀子、薄荷、连翘、甘草、淡竹叶治风温初起,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
葱豉汤的做法非常简便,取葱白三根,豆豉6克,加400毫升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开10分钟左右放至温度适宜饮用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葱豉汤解表取汗,以遍身微汗为更好。
汗出不彻病邪不能随汗而解,汗出太过必然耗伤正气反而使病邪深陷。
所以汗出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如洗,都不合适。
正是由于葱豉汤这种性散平和又润津液的特性,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该方对于外感热病初起、邪在卫分、邪浅证轻且无其他兼症者,常有1剂而愈之功。
这些病证初起证候不典型,就是医家也易混淆,但是葱豉汤却有以不变应万变之妙。
即使是没有医学知识的平常百姓,只要把握“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这几个辨证要点就可自行治疗。
葱白煮水真的能治疗感冒吗?
现在的感冒病毒很是强悍,传染性极强,有时候吃一些西药也没大有效果,还对人体有副作用。
有的人说葱白煮水喝治疗感冒效果就挺好,具体 *** 是:连须葱白3~5根,将洗净的连须葱白切段,入砂锅中煎熬10分钟左右趁热服用。
在网上查的结果是,葱白煮水一般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效果不大,而且一般是在感冒初期服用效果明显。不知道大家有用过的吗?效果如何?
常喝这类白萝卜中药汤,肺结节会越来越小
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虚或气滞,阻碍气血经络的运行,血瘀在局部积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痰瘀互结,气虚、痰浊、血瘀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加重经络阻塞,对身体形成有毒结节
气虚、气滞、痰瘀互为影响。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疾病不断恶化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肺结节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医药可以通过清肺养肺、祛痰消沉、软化和分散结节的药物和食物,促进肺结节的减少甚至消失
另一方面,还需要全面调节患者的体质,增强内脏功能,改善人体内部环境,防止结节进一步扩大或复发
在饮食方面,肺结节患者应注意食材的新鲜性和多样性,多吃具有抗癌作用的绿色食品,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比如白萝卜,芦根等等
五行中有金,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对于肺结节患者,要吃一些白色食物
食疗组注重配伍,兼顾口味
白萝卜煲芦根汤是一款美味菜谱
主要原料有芦根、白萝卜、葱、青橄榄
此美食做法简单,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中药芦根性寒味甘,入肺,具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效
《药性论》说它“能解大热”,《玉楸药解》亦记载它有“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的功效
中医常用它防治流行性感冒。对于感冒,中医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萝卜能理气化痰、宣肺透邪;青橄榄性平味甘,可生津除痰而利咽喉
三者与葱白合用具有疏风清热、利咽止咳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十分有效,症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等
若属风寒感冒,恶寒较甚者,可加生姜4片。此汤亦可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
材料:芦根50克(中药店有售)、白萝卜200克、葱白20克、青橄榄7个
烹制:各物洗净,葱白切段,萝卜削皮切小块,橄榄砸碎
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4碗量)煮至400毫升(1碗半),分2次温服
每日一膳|天气冷易感冒?这碗辛辣香浓汤有抗寒防治感冒功效
中药课堂:萝卜(上)
民间有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为什么要在寒冷的冬季吃萝卜呢?我们先从“吃”的角度聊起。
虽说如今反季节蔬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市场里找到萝卜的身影。然而,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吃货”,相信您较少在春夏季节吃萝卜,因为那时候的萝卜不仅吃起来水分没那么多、味道没那么甜,还带有一丝丝令人不愉快的苦味,甚至吃着吃着还有渣要吐出来!对一向“嘴刁”的老广们来说,他们总认为,寒冷的冬季才是吃萝卜的更佳时节,而且天气越寒冷,北风吹得越猛烈,萝卜吃起来越是清甜多汁,爽脆无渣。
看到这里,也许你心里在嘀咕:“我不服!凭什么拿吃货的观点,来评判冬吃萝卜的好处呢?”那好,我们再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去聊聊冬吃萝卜到底“好”在哪里。
中医强调四季养生,天人合一,这也与民间“不时不食”的观点不谋而合。冬季天寒地冻,人们会相应增加进食高热量或性质温热的食物,以抵御寒冷的天气,例如打火锅、吃羊肉、炖补品等等;而气温下降也会使人体皮肤腠理处于收缩状态,以减少散热,保证体内血液的供应;再加上冬主收藏,人体阳气也随之向里向内积聚,体内阳气相对亢盛;以上种种因素,会导致体内产生内热,而且多食高热量食物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气机郁滞。然而,萝卜性质甘凉清润,具有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功效,既能消散内热,又能消积导滞,下气宽中,正好能缓解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引起的不适,为时令养生之佳品。
今日推荐——萝卜洋葱汤
材料(2-3人份):
鸡骨架1个,洋葱1个,大葱1根,白萝卜半个,香菜、食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
(1)白萝卜切块;大葱切断去根须,留葱白部分,同洋葱切丝。鸡骨架洗净焯水备用。
(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鸡骨架和白萝卜煲40分钟。
(3)捞起鸡骨架,加入洋葱、葱白,再煲5分钟,撒上香菜,调味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近期岭南地区冷感明显,对于免疫力稍逊的儿童及老年人,稍有不慎就会着凉,诱发疾病。洋葱,辛、甘,温,有较强的呼吸道抑菌能力。白萝卜,煮熟后能御风寒,下气和中。两者搭配疏风解表、利肺通肠的大葱,成就一锅辛辣香浓的靓汤。趁热服下,能发汗、通便,有助于改善鼻塞流涕、咽喉不适、疲倦乏力、不欲饮食、大便不通等症状,尤其适合风寒或胃肠型感冒初起的人士。在昨天冬至大鱼大肉后,今天不妨来一碗萝卜洋葱汤,给肠胃减负吧。
本期当值药师:
向俊,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中药师,中药学硕士。擅长:中药药物咨询,包括常用中药煎煮服用 *** 、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咨询,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常用毒性中药研究,中成药用药咨询等。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记者】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每日一膳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陈皮加上它,可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小朋友风寒感冒初期用!
小朋友在受风寒感冒的之一时间,如果出现了咳嗽,我们怎么处理?
之前教过大家几个 *** ,比如红糖葱白姜汤、温暖大椎穴等等。其实呢,只要能让身体温暖起来,稍微用一点宣肺止咳的就可以了。
不过,宣肺止咳的东西一定要用药性是温热的才行,怕大家不会选择,可以试试橘子皮。
橘子皮晒干了叫陈皮,陈皮也有宣肺止咳的作用,还能化痰,如果我们用点苏叶,苏叶熬水放点橘子皮就可以。
● 那么还有什么 *** 呢?
比如我们可以用干的山药片,怀山药片有补脾、补肺的作用。
那为什么自家孩子会被外邪侵袭呢?有的孩子就不受影响呢?
这是因为他脾胃正常,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脾为肺之母,脾土可以生肺金。脾土可以生肺金的意思就是,脾胃强壮了,吸收营养物质充分了,才能让肺的防御系统强壮起来。
肺主气,司呼吸,肺接触外界最多,空气来回进出,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实现。如果肺弱了,那外邪就容易进来。
中医有个术语,叫培土生金,所谓“虚则补其母”,用培补脾土的 *** ,让脾的功能强健了,肺金也跟着强壮了。在外感初期,用山药水培土生金,脾胃之气足了以后,肺也会强壮起来,就能够抵抗外邪。
那如果不单单是受外寒,还有点咳嗽,怎么办呢?
山药陈皮水:干山药片、陈皮熬水喝。
具体用法:
受寒之一时间,刚流清鼻涕,刚刚有点咳嗽,抓住这个时机,熬水给孩子喝,把脾胃之气补足了,孩子正气足起来,外邪就容易被控制,肺气正常就把它给排出去了,加点陈皮宣肺。
如果没有干的怀山药片,用葱姜也行,带根须的大葱葱白切成片,3-5片生姜,加点红糖,熬3-5五分钟孩子喝。
如果已经拖过两三天了,咳嗽有黄痰、流黄鼻涕了、发烧了,就不要用这个办法了。
往期文章:
注意!家长眼中的身高正常和医生眼中的身高正常,差距10厘米!
4岁男娃每天把水果当饭吃,脾虚发育慢,医生:简直“坑娃”!
6岁半矮小症男孩,不打生长激素,1年长高9厘米,摆脱矮小症
孩子骨龄大1岁,身高少长7cm!4大原因家长早知道!
孩子长高的2个关键期,家长一定抓住,比遗传多长高5到10厘米
#育儿事务所##好医生为健康护航##中医#
标签: 白水
风寒
感冒
怎么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